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模板(10篇)

时间:2023-10-18 09:59:4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篇1

中图分类号:TV543文献标识码: A

道路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想要生活就要出行就要进行一些相应的活动,是的的确如此。我们每天上班、买菜、购物、不同地域的货物的运输都离不开公路,公路在如今的人们的生活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公路对于我们偏远的山区更是非常的重要的,俗话说的好想致富先修路,正是面对着这样的形式人们对于公路的建设越来越重视。进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道路桥梁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不断地接近于世界的先进的水平,但是也有很多的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解决。由于自然的因数对于我们如今的公路建设发起了严峻的挑战,由于运输压力的增大,对于高寒多雨地区的公路建设的要求更加的苛刻,如何能够更好地保障公路的质量将我们今后很长的一个时期的研究的方向。

一、路面纵向裂缝及网裂

高寒地区海拔较高,天气寒冷、特殊,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也大。公路路面及路基两侧由于长期积雪积水、导致地下水位升高、路基冬季发生水份重新分布等现象,到了春融时期,聚冰的融化会使得基层材料中含水量急剧增大,形成路面开裂。同时,由于施工缺陷、不当使用公路等众多原因,使得公路结构不再紧密,土方路基发生沉陷造成路面开缝,起初只是一条裂缝,后来逐步发展成很多裂缝如网状一样,即为“网裂”。

二.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处理方法

1季节性冻土的影响与防治

公路冻害的发生是因为该地区有不均匀冻胀作用和较大的冻胀作用引起的。鉴于此,避免高寒地区道路发生不均匀冻胀和把冻胀作用造成的危害控制在允许的程度范围内是季节性冻土路段的路基下垫面(下垫层)设计的核心目的。而消除路面邻板高差和减低冻胀作用可以通过设计垫层来达到要求,因此,非冻胀性材料和耐冻胀属性材料便是垫层首选的完美材料,工程施工中常使用的砂砾石或隔离层以上填埋土就能充当此任。提高路基、做好填土的压实工作、加强日常排水也是减轻道路冻胀的有效措施。

2多年冻土的影响与防治

高寒多雨地区因为受降雨条件、区域气候和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这些区域湿地特别发育。在湿地区域内,若仍套用常规方案设计施工,常会造成公路病害(冻胀、沉陷、翻浆)的频繁发生。高寒多雨地段的导热系数变化以及排水效果差还会导致多年冻土融化等问题的发生,铺各类编织物品、换填土、或者使用塑料排水设施等常规的施工作业往往不能得到理想的养护效果。通过引进技术,一种叫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的材料不但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而且也是建筑领域常用的保温材料,使用聚苯乙烯泡沫不但能够减少路基地表下永冻层融化带来的沉降问题而且能够有效阻止永冻层的融化。新材料的引入使得高寒地区路基的冻害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3水文调查、地质调查及筑路材料质量的影响与防治

在高寒多雨地区公路沿线和附近点位的水文调查、地质调查以及筑路材料选择上肯定会出现很多问题,这都将使最终的调查结论存在不准确性。为了减少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在进行详细的水文调查、地质调查工作过程中做到严谨、规范、科学。不管是施工单位或设计单位,都必须认真负责的做好沿途的各项调查与取样试验工作。在水文调查中,注意不但要对调研地区的气温和降雨量进行分析统计、观察记录,而且关于地下水的流向、流量、深度也要详细记录。这些数据信息可以在路基、路面施工和路况病害防治过程中提供参考和依据。在我们整个的地质调查的工作中,在原有的工作的基础之上一定要注意到软土情况以及沼泽等相关的状态,进行相应的实验,尽早寻求解决的方案。

4不良地段复杂地质条件的影响与对策

造成高寒多雨地区路基沉陷的主要因素中,不良的水文地质地段占据着较大的比例。

(1)关于膨胀土的处理措施。膨胀率超过3%的土都必须做如下处理,首先要清理掉旧土,换填透水性良好的砂砾土,其次在最佳含水量的状况下把路基下面的膨胀土进行压实,马上用土工布铺上再将透水性良好的砂砾土包起来,最终保证路基厚度与压实度。

(2)关于地下水的处理措施。常用的处理方法是首先采用石料作透水层和盲沟,遇到靠近山坡一面的地下水可根据水位的高低,使用深度不同的渗水沟技术,将地下水引入用粗砂碎石与土工布裹着的有孔洞的塑料排水管里,保证路基不再受到地下水的长期浸泡,以此来达到公路路基的稳定。

三、裂缝产生的原因

裂缝产生的原因归结起来大致有三:路基施工不当、温差太大、材料问题。

路基施工不当

由于路基施工不当易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进而导致基层开裂并反射到面层是形成路面裂缝的主要原因。通常路基不均匀沉降由填、挖结合部处理不好、使用大粒径的石块或片石进行填筑、碾压不到位等原因造成。易发生裂缝的部位为:软土地基与非软土地基交接处、地基处理方法变化处、构造物台背与路段交接处等。在这些部位,应当注意路基填料之间的衔接过渡,并应采取合理科学的处置办法,避免产生差异沉降而形成裂缝。

温差大

现在公路大部分都是沥青混合料铺成的,因为沥青混合料在温度比较高时具有良好的应力松弛能力。在高寒地区,所需经历的气候考验更为严峻。高寒地区普遍昼夜温差很大,当温度发生剧变时,沥青结构所能承受的应力将无法迅速变化,导致地面温度应力超过沥青混合料所能承受的极限而产生裂缝。同时,温度对沥青整体结构中的路面和基层影响是不同的,因而内部整体收缩情况也不尽相同,势必将产生裂缝。

3、材料

公路路面和基层在保证厚度的同时,材料的强度、结构层整体强度也需保证。沥青路面的基层材料需要有较高强度的结合料稳定性,在现行使用的材料中,稳定土类能较好的满足强度要求,但是稳定性却不好,因为在高寒这一特殊要求下,使用稳定土类材料将很容易形成裂缝。

四、裂缝防治措施

1、公路面层

公路要经历风吹日晒,所以公路路面必须使用优质沥青。在满足稳定性条件下,需考虑选取感温性小针入度大的沥青,或者采用多种沥青材料铺筑,形成抗裂性能好的沥青面层结构组合。

2、基层材料

公路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及承载能力,以便于承担荷载,不至于过早的产生疲劳破坏。我们可以采用高强少裂的基层结构,并应控制好细骨料的的含量,减少路面因基层收缩引起的裂缝。

五、结束语

经济的持续的增长带动了我们这个社会的进步,我们今天的社会在市场经济的大的环境下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但是带来了严峻的竞争的形式,想要在行业内有立足之处,就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避免因为技术原因被淘汰,与此同时也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公路在如今的生活中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我们每一天都离不开公路的参与,当然随着发展的深入很多的问题体现出来,想要改变这些状态,就要不断的从源头找到原因,进行根本的整治。维护公路应从人人做起,从源头做起,除了不让公路经常超载,也要结合高寒地区实际科学、合理地建设公路,尽量减少高寒地区公路裂缝的产生,以达到提高公路使用寿命,更好地服务社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长新.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病害原因及处治[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1):32.

篇2

中图分类号:F426.1 文献标识码:A

对于矿业资源来说,属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把矿业开发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云南省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主要矿产资源有磷、铁、钛、大理石等,其中以磷矿的储量非常丰富,云南省磷矿列全国第一,矿石量40.2亿t,P2O5量8.94亿t,平均品位22.2%,云南矿业也以磷矿的开采为主。而云南省的林业资源也是比较喜人的,国家也在推动实现云南从林业资源大省向绿色经济强省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要重视矿业开发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1 矿业开发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云南省矿业资源丰富这个特性就使得矿业开发对于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磷矿资源的开采,具有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也可以说,矿业开发是云南省优势非常明显的工业项目之一,也是云南省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但是,依据当前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宏观调控等方面的因素,可以看出磷矿资源的开发对脆弱的林业生态系统又产生了非常大的威胁。矿业开发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淡薄

在进行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打破传统的封闭保守的开采观念,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效益的发展,也能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但是云南省部分地区在磷矿资源开发过程中,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能忽视,在磷矿资源开发和加工过程中,一些尾矿和废料覆盖了地面的植被,直接导致植被被破坏,并对林业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毁坏。导致林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分析:部分磷矿企业为了短期经济效益,就会以牺牲林业生态环境效益为代价,一味追求矿产资源的开采,而对林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不闻不问;部分磷矿企业的粗放式的经营管理,对矿产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采行为;矿山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其宏观调控能力上存在不足,没有进行统一的协调管理,在矿区林业生态系统遭受到破坏的时候没有制定相应的恢复措施,加上治理资金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就使得矿区林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1.2 矿业开采引发水土流失,加快荒漠化趋势

云南滇池周围磷资源总量占全省总量的50%以上,磷矿石产量占全省的98%,而且全部是露天开采。在磷矿资源开发过程中,把矿体表层的土壤大面积的破坏掉,对地面的植被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水土流失的现象加剧。而且在矿业开采的时候对于地下水位产生的影响也会导致地下水位的平衡被破坏,毕竟在磷矿开采过程中需要高强度的疏降地下水,导致整个矿区的地下水的水位下降,地表水体会因此而逐渐萎缩,进而对地表土壤的水土产生不利的影响,地表的土壤开始变得疏松,树木不能生长,使得裸岩面积一步步的增大,进一步加剧矿区范围内的水土流失现象,土地荒漠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1.3 林地面积小,布局和树种结构不合理

在磷矿资源开采过程中引起土地的沙漠化和盐碱化,这类土地的面积越来越大,植树造林的难度也随之增大,加上植树造林的成本比较高,就会造成林业机构的不合理,分布也不是特别均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森林对于水源的涵养以及气候调节等方面的功能。加上矿区湿地面积不断的缩小,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矿业资源的深度开发,范围在一步步扩大,林地面积小和布局不合理会直接影响林业生态环境。

2 协调矿业开发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2.1 转变观念,运用宏观调控手段进行矿产资源管理

矿产资源是稀缺性的资源,但是人类的需求是不会停止的,磷矿资源的稀缺性就决定了要转变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不能走“先开发后治理”的老路子,也不能用“严格限制开发”的模式,要两手抓,既要经济效益,也要生态效益,要全面、协调发展。要实现云南省经济持续发展,就需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走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的路子。要严格规范矿业权人的矿业开采行为,推行新型办矿理念,推行矿业资源开发新模式。针对云南省磷矿开发的现状,可以跟外面一些大型磷矿开采企业进行联手,利用这些大型矿山企业的技术和资源优势进行自身矿山资源的开发。比如,擦洗脱泥技术,该技术提高的磷矿品位一般≤3%,这样就能在资源有序利用的基础上实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优化布局,提高产业的层次。

2.2 认清状况,落实“在保护中开发”的办矿方针

矿业资源的开发是不可避免的,假如在开发过程中没有制定相应的林业生态保护措施,环境破坏就是显而易见的问题。所以,必须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的办矿方针,对于需要开发的磷矿资源项目,制定相应的林业环境保护方案、水土保持方案、森林植被保护方案等相关制度。要坚持磷矿资源的开采跟林业生态环境治理以及施工投产使用的“三个同时”制度,这样能更好的减少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林业生态环境与矿山开采协调发展。

2.3 协调布局,建立多元化生态保障机制

在磷矿资源开发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磷矿设施建设、生产以及闭坑、废渣的丢弃等问题的调查,要把矿山资源开发过程中可能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减少到最小,有效制止正在形成的破坏现象。要建立相应的矿业资源林业生态环境破坏补偿方面的机制,本着“谁开发、谁补偿”的原则,把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全面纳入到矿业生产与开采的成本预算中去。合理布置森林资源,种植那些容易存活的树种,控制湿地面积缩小的局势。

3 结语

篇3

水利是指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对自然界的水进行兴水利、除水害的各项事业和活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的内涵也随之不断充实扩大,在人类文明发展到生态文明时代的今天,水利的内涵也应随之扩大到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范畴。在水利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要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方针,加快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

(一)在洪旱灾害防治方面。要逐步实现从全面战胜向合理控制的转变,逐步建立起人与水和谐相处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和完善的洪旱灾害风险管理制度。洪涝和干旱灾害主要源于降水的丰枯变化,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对人类生存发展造成很大危害,因此要正确对待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处理好人与水的关系。一方面要牢固树立洪涝灾害不可避免、干旱灾害不能根治的观念,不断加强洪旱灾害风险管理;另一方面要合理增强洪旱灾害应对与综合防御能力,努力减轻洪涝损失、缓解干旱问题。在将水多、水少对人类造成危害降低到人类可以承受程度的同时,尽可能降低人类活动对水体循环的影响,实现洪旱灾害可控和水体循环正常。

(二)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要逐步实现从过度开发向可持续利用的转变,逐步建立起人与自然合理分配的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水既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资源,也是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控制性要素,因此要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正确处理人类取用水与自然界用水的关系。一方面要牢固树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念,不断加强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强化节约用水管理,严格控制人类取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另一方面要优化水资源配置,全面增强水资源合理调配与高效利用能力,努力保障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用水安全。在确保人类饮水安全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将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水体能够保持基本功能、水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三)在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逐步实现从事后治理向优先保护的转变,逐步建立起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和最严格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兴水利、除水害既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优良的水生态环境既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内在要求,因此要高度重视水生态环境保护,正确处理治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一方面要牢固树立水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观念,不断强化水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科学安排兴水利、除水害等人类活动,努力将其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在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和水生态系统承受能力所允许的范围内,在此基础上全面采取各种水生态环境保护舒缓措施,进一步将其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另一方面要加大水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水生态修复工程,强化水污染防治,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努力改善水生态环境。在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同时,努力减轻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环境的伤害,实现经济社会和水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在涉水事务管理方面。要逐步实现从分散向统一的转变,逐步建立起人与人和谐共生的涉水事务分级统一管理体系和涉水事务综合管理制度。各种水问题和治水活动都存在内在联系,且带有明显的流域特征,因此要牢固树立统一管理和综合管理理念,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一方面要稳步推进国家和地方行政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国家、流域、地方三级涉水事务统一管理体制,实现涉水事务分级统一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流域机构的职能,逐步实现流域综合管理。通过民主、科学、协调、权威、高效的涉水事务统一管理和综合管理,实现公共福利最大化。

二、重视水利建设生态环境保护

水利建设包括水害防治、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等各种人类活动,在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要求的同时,也会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应遵循“在保护中促进开发、在开发中落实保护”的原则,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治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在努力减轻水利工程对自然生态系统影响的同时,充分发挥其生态环境效益。

(一)科学布局治理开发工程。应正确处理好治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科学规划工程布局。应在系统调查水生态环境状况、全面复核和确定水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对象与保护区域的基础上,制订治理开发与保护分区和控制性指标,科学规划水害防治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布局,使治理开发等人类活动严格控制在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和水生态系统承受能力所允许的范围内,避免对水生态环境系统造成依靠其自组织功能无法恢复的损害。

(二)全面落实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应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水利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各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努力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小。在工程设计阶段,要吸收生态学的原理,改进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法;要重视水利工程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结合,发挥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益;要考虑水生生物对水体理化条件的要求,合理选择水工结构设计方案;要针对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全面制定水生态环境保护舒缓措施。在工程建设阶段,要根据环评要求安排专项投资,全面落实各项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在工程运行阶段,要科学调度,维系和改善水体理化条件,满足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努力将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三)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益。水利工程不仅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应该兼顾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需求,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应在有效发挥水利工程兴利除害功能的同时,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益。例如水土保持工程应考虑发挥对面污染源的防治作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应考虑结合景观营造和水环境改善,河道整治工程应考虑满足水生生物对其生境蜿蜒连续、断面多样的要求,护岸护坡工程应考虑采用生物技术,治涝工程应考虑结合湿地保护需要留足蓄涝水面,水资源配置工程应考虑结合河湖连通改善水环境,各类水工程应考虑满足人类对文化景观和娱乐休闲水环境的需要等等。

三、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水生态系统是由水生生物群落与水环境共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分为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包括动水的河流、溪流、水渠和静水的湖泊、沼泽、池塘、水库等两种类型,不仅是人类的资源宝库,而且是重要的环境因素,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污染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淡水生态系统出现了河道断流、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应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方针,不断强化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逐步实现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长期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

淡水生态系统中,主体是淡水,其他各种水生动植物都属客体,只要主体的淡水环境不被破坏,客体一般不会出现太大问题,淡水生态系统也就基本上能够保持平衡。因此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应以水环境保护与修复为核心,针对造成水生态系统退化和破坏的关键水环境因素,采取顺应自然规律的保护和修复措施,修复已破坏的水环境、维护优良的水环境,在此基础上加强物种和生物资源保护,充分发挥水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使水生动植物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恢复。

(一)加强水行政管理。加强规划符合性论证及规划同意书签署管理,严格控制不合理的治理开发行为。加强河湖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影响评价及行政审批管理,严禁侵占河湖水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健全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指标体系。加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及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坚决遏制不合理新增取水,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加强用水定额和用水计划管理,坚决杜绝用水浪费,严格用水效率控制;加强水功能区和入河湖排污口监督管理,严格限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加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及行政审批管理,有效抑制人为水土流失。

(二)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应按照“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的原则,把节水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生产生活活动的全过程。加大节水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坚持“以水定产、量水而行、因水制宜”,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形成有利于节水减污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抓好灌区节水改造,推进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逐步降低农业用水比例。做好钢铁等高耗水行业节水减排改造,提高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率,促进节水减污。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强化生活和服务业用水管理,大力推广节水生活器具,减少城镇用水总量。加强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积极开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回用,促进雨洪资源利用,科学开发空中云水资源。

(三)保障生态系统用水。科学确定河流生态系统用水总量和过程,以及湖泊、水库、地下水等生态系统用水总量和水位。通过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和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保障生态系统用水总量需求。通过强化水利水电工程调度管理、河湖取用水管理、地下水开采管理,加强江河湖库水系连通、生态补水,保障河流生态系统用水过程和湖泊、水库及地下水等生态系统水位需求。

(四)强化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工业、城镇生活等点污染源治理,重视农业面污染源、船舶流动污染源和底泥内污染源治理,使污染物排放满足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的要求。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治理,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高保土保水功能,控制面源污染。强化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积极开发水电清洁能源,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强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促进水体流动和水量交换。开展调水引流、排污口整治、河湖清淤、生态修复等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快城市生态河道建设和农村沟塘综合整治,建设亲水景观,提高城乡生活宜居程度。严格水源地保护,进一步强化水源地应急管理。制订主要江河水量调度方案、应急调度预案和调度计划,全面实施水资源统一调度。深入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应对。

(五)加强生境保护与修复。通过维持和恢复江湖连通性、保持和改善水体理化条件、保护和重建栖息地等措施,加强生境保护与修复。尽可能保持通江湖泊的良好连通状况,积极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联通,通过调度等措施逐步恢复已不通江湖泊的季节性连通;新建拦河水工程应根据需要采取适合的过鱼设施,已建拦河水工程应积极采取恢复及补救措施,以恢复江河连通性。通过采取设置分层取水、优化泄水建筑物运用和生态调度等相关措施,减缓下泄水温较低、气体过饱和及水流减缓导致河流自净能力下降等问题,以保持和改善水体理化条件。通过控制主要水生生物栖息地的治理和开发活动,推进河道再自然化,加强湖库清淤及环湖库湿地植被恢复,重视水工程建设中采取生物措施,以保护和重建栖息地。

(六)重视湿地保护与恢复。加强湿地类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加大河流、湖泊、沼泽、海岸、滩涂等自然湿地的保护。加强江河湖库连通工程建设,实施人工补水,维持湿地面积和功能。大力开展河流、水库及湖泊岸边生态修复和湿地重建,尽可能恢复自然湿地生态系统。

(七)加强地下水保护与治理。开展地下水利用与保护区划,划定限采区和禁采区范围,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采取禁采、回灌等措施加强地下水超采区和海水入侵区综合治理。严格禁止向地下水排污,确保地下水水质。建立地下水监测网络,强化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监督管理。

(八)做好物种和生物资源保护。建设濒危物种基因库、细胞库等,保存其种质资源。采取物种保护措施,强化濒危物种的保护和救护。建立禁渔区、禁渔期制度,规范捕捞行为,有效保护渔业资源。开展人工增殖放流,促进水生生物资源的恢复。

四、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措施

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健全工作机制、出台经济政策、建立评估制度、促进公众参与和夯实工作基础。

(一)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建立部门间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多元的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实现水生态共建和利益共享格局。完善水价形成机制,鼓励开展水权和排污权交易,运用经济手段促进水资源节约和保护。

(二)出台经济政策。将水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融入到水利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科学制定水利发展规划,合理布局水害防治和水资源开发行为,不断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抓紧制定和出台有利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使鼓励水害防治、水资源开发的政策和鼓励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有机融合。

篇4

十报告中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多次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经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在此背景下,笔者结合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完善环境保护规划、落实执法监管工作、加强环保宣传力度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

一、完善环境保护规划

“科学发展观”这一理念提出已有几年时间,在科学发展观中明确提出“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很多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农村、山区、偏远地区,虽然也能注意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但是生态环保工作往往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比如有些地区依靠当地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石灰石等,采取粗放型、资源消耗型经济发展方式,没有采取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造成土地塌陷、水土流失、地下水污染、粉尘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这不仅影响地区经济发展,而且也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完善环境保护规划。当地政府在规划地区未来发展时,要坚持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不能一味地靠山吃山,要结合当地特色,推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比如四川郫县友爱镇农科村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和环境特点,率先尝试发展乡村旅游,以创意园艺景观为基础,以产业链延伸为落脚,以合作经营模式运作,发展成为全国文明的旅游热点和指知名乡村旅游品牌。

二、落实执法监管工作

我们国家很早就提出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不少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无视法律法规,对当地环境肆意开发破坏,或者将污染物直接悄悄违规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严重危害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在一些野生动植物较多的地区,一些民众或者偷猎者大肆捕猎珍贵野生动植物,造成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当地相关部门应完善环境保护监管法规,落实环境监管工作,将监察、执法人员的岗位职责落实到位。比如将所在地区进行划片,让每个工作人员都有直接的负责区域,并落实相关的监管职责。同时,加强不同区域、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组建强大的联合执法小组。比如环境监测部门及时为环境监察部门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配合环境监察部门的工作。

三、加强环保宣传力度

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仅依靠法律法规的约束、政府监管执法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增强大众的环保意识,提高大众的法律意识。比如可以深入到农村基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动员村委工作人员做好生态环保普法工作;走进校园开展生态环保知识讲座等等。另外,还要呼吁群众积极参与到生态环保当中,鼓励群众积极监督生态环保违法行为,在发现相关的违法情况时,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帮助相关执法人员及时查处破换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事件,充分发挥群众的伟大力量。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做好与群众的信息互动,比如用通俗易懂的图表和文字定期向群众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信息,保护落实群众的知情权,提升群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促进地区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重大、长远的工程。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政府要做好领导带头作用,完善环境保护规划,落实执法监管工作,加强环保宣传力度。通过多种举措,实现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前言

伴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而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自然而然也让国民对于自身的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但是,在当前社会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也越来越深。各种自然灾害以及因为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环境问题屡屡发生。譬如说地震、雾霾、山体滑坡、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这些灾害的发生都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有着巨大的关系。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前各国都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到了首要问题。在我国,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从来没有停止过。除了出台了相关措施条例避免生态环境被人恶意破坏以外,也开始积极调整林业产业的结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理念,提高林业生态资源的利用率,在保障林业生态资源可再生的情况下,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这样一来,才能实现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目的,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巨大帮助。当然,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还需要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构建生态文明的举措,这样一来才能确保林业生态资源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同实现。

1加强天然林保护

对于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构建生态文明的工作来说,首先要做到一点就是要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从目前我国林业的实际工作状况来看,由于认识上的缺陷,导致在当前天然林的保护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导致我国天然林面积日益减少,严重影响了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除此之外,目前矿山的开发,特别是露天矿的开采,不仅会对天然林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同时也会导致当地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相关部门,在进行开发建设的时候都要积极开展对天然林的保护,避免天然林再次遭到破坏,同时对于已经被破坏的天然林要进行及时的恢复,这样一来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我国国民创造一个更为良好的生活环境。

2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意识

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来说,强化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是格外重要的。一定要让每一个人都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确保人类正常生活与生存的重要条件,因此可以说,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为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提供保障。而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当中,对森林的保护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这是因为,森林是整个生态系统中最为核心的一部分,同时森林本身也具有防风固沙、净化大气、含蓄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多种作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有着巨大帮助。除此之外,在森林之中,还有许多动植物在生长和成长,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生态资源。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一个人都要重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要认识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护森林资源。这样以来,才能有效的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利用森林中的生态资源,进行产业化的发展,无论是木材以及其他动植物的利用,还是创建林业生态旅游产业,都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实现林业生态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3国土生态空间的规划意识

对于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生态文明的构建工作来说,生态空间的规划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工作人员在工作当中,一定要强化国土生态空间的规划意识,注重每一个生态系统的特征和需求,按照这些要求去拟定不同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这样一来才能有效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譬如说,国土生态空间就可以分为荒漠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等。

4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设体系

在前文笔者就有提到过,在当前我国天然林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修复工作才能更好的保护天然林,从而让天然林在生态环境中发挥作用。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要想更好的保护林业生态环境,构建良好的生态文明,就必须要重视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设。当然,在建设生态修复工程之前,必须要对林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和分析,以此有针对性的制定生态修复计划。这样才能确保生态修复工程真正发挥作用,以此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生态文明的构建提供帮助。

5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支持体系

对于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构架生态文明工作来说,除了要加强每一个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以外,同时也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确保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文明构建工作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实施,并且对每一项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工程所使用的资金和资源真正落实到位,这样以来才能更好的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除此之外,由于林区处于相对偏远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都不甚理想,因此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当中,没有充足的资金和资源保障工作的完成。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还可以建立相关的生态产业金融以及税收扶持政策,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6维护生态安全的法制体系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拥有丰富的林地以及湿地资源,同时也具有较大范围的可治理沙地。这些资源既是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不过,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林地、湿地还是沙地,都存在较为严重的破坏现象,要想彻底根治还需要长时间的治理,有些地方甚至已经是不可逆装的破坏。因此,为了更好的治理生态环境,还需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林业的行政执法体系,这样才能避免生态环境遭到进一步的破坏。

7培育生态文化的综合体系

要想进一步加强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构建良好的生态文明,那么培育生态文化的综合体系也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是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还是自然保护区,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建立相关的文化馆、科技馆以及其他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可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普及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这样一来才能真正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根植到每一个人的心中,从而为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文明的构建提供帮助,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建设。

8结论

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建设来说,加强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构建良好生态文明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要做到这两点,就必须要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意识、提高国土生态空间的规划意识、建设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构建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注重生态安全的法律体系以及培育生态文化的综合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构建良好的生态文明提供巨大帮助,从而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增添助力。

参考文献

[1]房成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及构建生态文明的举措[J].吉林蔬菜,2014(8):59-60.

[2]巩固.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集体林权改革与林业法变革[J].东吴法学,2013.

[3]李丹.林业生态建设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

篇6

    大凌河下游凌河口湿地属于河流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这里有大面积海洋、滩涂、湿草、沼泽地等形成的湿地,属滨海湿地复合生态系统,分芦苇沼泽、滩涂、浅海海域和河流、盐田及水稻田6种湿地生态类型,是辽宁省的重要湿地之一。湿地作为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它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它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少温室效应,保护海岸不受风浪侵蚀[1,2]。近年来,随着大凌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域内各地市、县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地区之间争水问题日趋严重,工业用水无偿挤占农业用水,生产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等现象不断发生,河口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河口湿地发生严重退化[3,4]。因此,大凌河口湿地的保护刻不容缓,必须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与高度关注。

    1大凌河口湿地概况

    1.1河口湿地的地理位置

    大凌河干流全长435km,流域面积2.35万km2,凌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渤海辽东湾北海岸,东起大凌河河口背河,西至小凌河河口钓鱼台礁,海岸线长83.7km。凌河口保护区东部与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隔大凌河相接,东部为凌海市大有农场,西部为娘娘宫镇,中部为建业乡。

    1.2湿地的水文特征

    水是构成湿地的主要因素。在大凌河河口处,湿地是由地表水、地下水、潮水等组成。大凌河河水年平均径流量为19.16亿m3/年,最大含砂量90.3kg/m3。大凌河下游属温带季风气候区,60%~70%的降水集中在

    6、

    7、8月内,形成洪汛期,在下游形成一片泽园,而且当地降水由于地面坡降仅有1∶1000~1500形成地表径流,绝大部分降水滞留原地靠蒸发排泄,大凌河口的潮差平均为2.39m,最大潮差达到5.06m,感潮河段直至凌海市,加上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结果在河口及附近潮沟及沿海岸形成了落潮成滩。

    湿地的地下水埋深仅为0~1.1m。受海水和潮水的影响,地下水含盐量高,部分地区地下水的矿化度高达10~20g/L(含Cl-、Na+、K+等)。在闫家及新庄子一带形成高氟区。

    辽东湾海水水色较深,透视度较低,沿岸河水的注入,使海域中有机质、营养盐含量丰富。冰期长达3~4个月,可形成沿岸冰和冰脚,冰厚为10~40cm。

    1.3湿地的土壤特征

    大凌河下游湿地是由河流冲积沉积物和海水沉积物组成,并通过生物和人工的培植形成含有一定盐分的多种土壤,其中有潮滩盐土、滨海盐土、淤泥沼泽土、盐渍化草甸土和水稻土,各种土壤的特征见表1。据调查,大凌河下游湿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加权平均值为1.12%。

    1.4湿地植被

    由于大凌河口湿地土壤过湿,盐分较重,所以植被条件较差,喜湿耐盐植物多,中性植物少,其中优势种和建群种全为喜湿或喜盐植物。大凌河下游植物群落的生产能力见表2。

    1.5湿地动物

    凌河口湿地动物种类丰富,每年有大量鸟类在此栖息、繁衍。有动物199科794种,已发现浮游生物82种,无脊椎动物60种,脊椎动物500多种。发现鸟类250种,其中水禽145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白鹤和二级保护动物白枕鹤和羽鹤。据该管理处专家考察,该区年迁徙栖息珍稀水禽达6万多只,经中外专家认定是东北亚鸟类迁徙的国际通道。

    2大凌河口湿地生态功能变化

    2.1蓄水调洪功能下降

    辽东湾北岸湿地连片面积约有3660km2,目前开发稻田和盐田约占47.8%,保留自然面貌的地区只占52.2%。再加上道路的修筑,防潮堤的兴建,使得水流阻隔,能够拦洪蓄水的地区只有1400km2左右,蓄水调洪能力明显下降。

    2.2生物群类锐减

    自然湿地的面积减少会直接导致生物种类的减少和改变,按岛屿生物地理理论的推测,生物群类的减少能达到25%。

    2.3营养物质的转化机制发生变化

    原有湿地的营养物质转化机制受到破坏,转化为稻田和虾田所需的营养物质,排泄物质同原有湿地的自然排泄物完全不同,由于人类的介入,大量的农药、化肥随之排入,对近海海域构成污染。

    2.4生物的生产力下降,相应输出量减少

    沿海建虾田、盐田和拦潮堤坝,阻断了盐水、淡水间的交换和融合,使原有的沼泽水体性质发生变化,植物的生产量大幅度下降。随着临海沼泽的逐渐消失,芦苇的产量将大大减少,随着芦苇的减少相应的伴生生物和以芦苇作为栖息场所的生物量也随之减少;如河蟹的上市量在20世纪50年代仅附近一个县就高达600~700t/年,从80年代以后沿海虾田、盐田和拦海大坝的修筑,河蟹的上市量每年不足80t/年,到目前仅仅靠人工投放蟹苗收取成蟹,天然产的河蟹逐年减少;过境的鸟类也急剧减少。在大凌河入海口处调查过境小鸟,过去每年

    3、4月每小时可见100~150只,而近年同期调查过境小鸟量仅为10~30只。

    2.5鸟类的栖息和营巢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由于大凌河河口地区工业油田、稻田等逐年的开发,使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丹顶鹤歇息的苇沼泽地逐渐消失,目前下游的东郭苇场和大有苇场成为丹顶鹤主要栖息地。经有关专家长期观察,凌河口相邻的双台河口区湿地几乎没有见到丹顶鹤歇息的痕迹。因此,保护好大凌河下游地区的湿地是非常重要的。

    3河口湿地的保护对策

    3.1提高民众对河口湿地的保护意识,加强立法管理

    湿地保护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公益事业,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湿地的保护力度,宣传保护湿地的重大意义。增强民众保护湿地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为区域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建议有关部门依照《辽宁省湿地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不断促进湿地保护工作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做到依法保护和管理湿地。

    3.2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退耕还湿工程

    湿地的恢复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凌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迫切需要加大资金投入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尽快恢复湿地的重建工作,对退化湿地应采取有效措施逐渐恢复其原貌,适量限制周围工业油田和农业稻田开发,退耕还湿,对周边的低洼易涝、不易生产粮食的耕地实施退耕还湿,从而扩大当地的湿地面积,在此基础上逐渐恢复湿地原有的丰富资源,为鸟类繁衍栖息及植物的生存生长提供环境,使其更有效地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

    3.3建立部门协调一致的行政管理制度

    自然保护区建设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工程,目前由林业、环保、国土、旅游、水利等部门负责,这种行业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容易造成各部门在湿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管理不当。只有设立专门机构进行湿地资源保护的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并合理开发利用湿地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卫民.秦皇岛观鸟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J].安徽农业科学,2008(14):6063-6064.

篇7

1引言

水利工程是我国发展建设的重要工程,对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水利工程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水利工程的发展能够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的发展也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在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发展下,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注重,即在水利工程发展建设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水利工程施工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施工发展是建立在天然河流上的,为此,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对河流生态产生不良影响,表现为对河流生态平衡的破坏,也不利于河流中水生植物的生长。另外,水利工程施工会对不同河段的河流进行拦截处理,截流会导致河流出现不同程度的泥沙淤积,导致河流水深发生变化。

2.2水利工程施工对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一,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会占据较大的陆地面积,对陆地植物的生长带来严重的破坏,导致很多农田、草丛、植物等无法生长。第二,水利工程的施工还会对周围局面的生活带来影响,大量废弃物的排放加重了居民居污染情况的发生。第三,水利工程施工蓄水之后,会导致地区地下水发生变化,表现为地下水位的升高。水位升高之后会导致土地被淹没,加重土地盐碱化、沼泽化的可能。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灌溉会导致陆地变成水体、湿地,减少绿地实际覆盖面积。

2.3水利工程施工对局部气候生态环境的影响

大中型水库的建设严重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气候环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灌溉会导致陆地变成水体、湿地。对一些地区的气候、降水也会产生影响,表现在水利工程建设会导致水大面积的积累,在阳光下,积累的水大面积、快速蒸发,出现了降雨。长时间的降雨直接影响地区温度,导致冷空气的增多,破坏了自然生态。

3应对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的对策

3.1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开展水利工程建设

第一,在水利工程正式施工之前,有关部门需要综合、全面分析水利工程施工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水利工程实施可行性、必要性以及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在综合分析之后实现对水利工程的全面规划。第二,在开展水利工程的时候,需要有关部门能够因地制宜的进行施工,在充分应用各种资源的同时在最大限度上减少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第三,水利工程施工如果涉及到居民的迁移问题,则是需要政府部门在水利工程实施之前制定完善的居民迁移制度,从而加强居民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支持,减少因为工程实施和民意矛盾引发的生态事故。第四,水利工程施工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关注。第五,在水利工程实施之后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保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做好绿化工作。

3.2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的生态环境保护

在开展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需要做好有针对的生态环境保护,在不同的水利工程施工中采取有针对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从而保证在发展水利工程的时候将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在签订施工合同的时候,需要对水利工程施工能够产恒的污染物进行全面的分析,结合污染物的类型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严格限制水利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各种污染。

3.3保证自然河道的天然功能

水利工程施工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从施工条件、选址等方面综合采取措施来减少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污染性较高问题的控制,要应用高端技术形式来保护当地的名胜古迹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同时,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还需要减少对天然河道的过度开发,保证河流应用的安全、清洁。

3.4应用科学技术保护生态环境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会出现一些耕地、占地、移民、赔偿等问题。为了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在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中需要加强对科学项目的开发和应用,结合实际合理选择水利工程施工位置,并结合实际实现对项目的针对性开发。为了减少水利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破坏,需要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充分利用,禁止在河流的中下游开发堤坝。

3.5完善环境保护制度,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惩处力度

水利工程的施工需要完善环境保护制度,在制度的约束下将生态环境保护落实到实处,为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在发展水利工程的时候要加强对动植物的保护,维护生物多样和生物平衡。工程的开展要尽可能应用低碳环保材料,应用完善的生态环境影响反馈机制对周围生态环境进行跟踪调查,在发现问题的时候予以及时的解决。对于违反生态环境的行为需要加大惩处力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稳定进行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能够有效改善我国洪涝灾害,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但是在发展水利工程的时候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针对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学习和调研,在开展水利工程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维护周围生态环境,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重要的支持。

参考文献:

篇8

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渐凸显,如何在公路建设中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建设完工后最大限度的恢复路域生态环境,这是摆在广大公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公路环境保护

1.1公路环境保护内容

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把沿线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1.2公路环境问题

公路建设造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有: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公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公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

1.3公路环保措施

1.3.1公路施工前后期阶段环保措施

1、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2、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3、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4、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

1.3.2公路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1、生态保护措施: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泥砂;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成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2、噪声防治措施: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学校和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3、大气污染防护措施: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距离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在200m以外;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场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不采取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4、水污染防治措施:沥青、油料、化学物品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对桥梁施工机械、船只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

2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

美国是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并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我国对公路建设环境影响的研究以1987年西安公路大学编写的《西安至临潼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为标志,之后逐渐普及。

2.1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目的

目的主要是:通过对公路建设项目活动可能带来的各种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预测并评价其未来影响范围和程度,为合理选线提供依据;通过损益分析,提出可行的环保措施并反馈于设计,依减轻和补偿公路建设项目活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2.2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国际通行的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文物和珍稀动植物保护及公众参与等。目前,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主要为上述前四项。

2.3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我国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一般以“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确定的拟建公路中心两侧各200米为范围,特殊环境下,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

2.4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线长面广的特点,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般采用点线结合,以点带线,突出环境敏感点、敏感区域的评价方法。对大气、噪声环境采用模式计算和类比分析法,对生态环境、水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则采用调查分析法。

3 我国公路环境保护的不足

3.1声环境保护

我国的公路噪声控制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体系,对公路噪音屏障研究还不够深入,采取的方法也不够有效,并且只是在某些地区试用噪声控制,结合地形的自然式减噪设计尚未在工程设计中得到充分重视,应用也少。

3.2生态环境保护

面当遇到公路工程穿湖等地域时,通常采用减少工程造价为主要目的的方法,这样往往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的环境影响。

3.3水土保持

公路工程的水土保持分为两个部分:坡面侵蚀控制和泥沙沉淀控制。公路施工已逐渐重视了侵蚀控制,并对此采取一定措施,但忽视了泥沙沉淀控制,对于路面径流采取分散漫流方式,使工地附近的水体受到一定的污染,甚至造成了不可逆的环境劣化。

3.4环境补偿

公路工程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环境资源损失。国家尚常见的做法是采取有效的补偿措施,如在公路建设中碰到生态环境中的湿地问题,采取占用多少湿地,就在附近补偿同样面积或更大面积的湿地,使湿地的生态功能少受或不受影响,以恢复往日原有的优美质朴的自然风貌。在这方面,我国缺少严格的法规约束。

篇9

【引言】:

环境保护问题不仅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同时也是环境资源保护和利用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现实生活中人们一直在谈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而且已经在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非常@著的成效。虽然环境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关注的重点不同,但是两者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1、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承担的义务

1.1保护环境的义务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道德发展标准。当然这并不是说为了保护环境就放弃合理利用环境资源,而是要在合理利用开发的基础上保护环境,在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确保自然生态环境不受影响[1]。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必须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才能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

1.2生态公正的义务

人类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必须公正的履行其对待自然界生物的道德和基本义务,充分尊重自然界所有物种和系统公平发展的权利。才能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过程中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给予自然环境充分的保护。

1.3尊重生命的义务

在征用荒野、湿地等生态体系进行相关建设的过程中,不仅会造成争夺生命体系的消逝,同时也违背了环境保护对现代社会发展所提出的道德要求。也就是说只有切实的做到保护地球生态体系中的所有生命力和物种,才能为地球的整体生态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4善待自然的义务

地球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和发展的为生活空间,同时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消耗的所有资源都是地球赋予我们的,所以人类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必须懂得善待自然环境。在进行任何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时,都必须制定详细的资源开发计划,才能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其造成的破坏。

2、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表现

2.1生态环境的污染

城市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雾霾和扬尘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工程建设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路基的开挖、土地的平整等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恶劣天气的话,都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比如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如果出现了运输或者存储不当的话,就会产生泄露而导致扬尘的产生并对大气造成污染。在空气中四处飘散的颗粒物,不仅会造成空气的浑浊,同时也会导致雾霾现象的出现,一旦人类将其吸入体内的话,将会引发支气管炎、肺癌等疾病的发生。工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因素。比如,工厂建设过程中的生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浆、机油、甲醛等污染物,都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而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废水等由于受到现场条件的限制,往往都是在没有经过污水处理的情况下,就直接排入了河流当中,最终造成了水环境的污染。

2.2生态系统的破坏

现代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任何工程建设的实施都会涉及到自然环境的征用。而在这其中针对荒地、湿地等自然环境的使用尤其明显。所谓的荒地,就是可以进行开发利用而没有开发、建设的土地,其主要是由适宜农业、林业、畜牧业种植的土地组成,而不是纯粹的不毛之地,这些都进一步说明了荒地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不仅含有非常丰富的物种,同时生态体系的活力也相对较高[2]。但是广场建设的开发大多都是从荒地入手,这样不仅将原有的自然空间强行的改造为人类社会的活动空间,同时也导致了原本生存在荒地上动植物的消失。而湿地则是与森林、海洋并成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源,其总面积占据着地球表面的6%。但是因为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经济价值相对较低,且因为保护措施的欠缺,从而导致了其经常因为工程建设的实施而被征用。而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造成的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也对湿地的生命力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并最终导致了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出现了逐渐退化的现象。

3、优化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主要路径

3.1开发可再生的新资源

生态环境理论的应用就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破坏的难题。因此在实施建设工程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要确保所有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并以此为基础大力的推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研究。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到目前为止,认了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只有30%左右,而绝大部分的废弃物还无法转变为可以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的二次能源。而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不断的研究已经实现了可再生二次能源的综合利用,而这也是我国未来发展过程中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3.2强化生态保护的意识

假如不能在工程建设实施的过程中转变以往的环境保护意识的话,那么环境工程建设的落实也就无从谈起。生态环境保护是每个社会公民都必须承担的义务。相关政府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生态环保保护知识的宣传和引导,才能使居民心中形成新的环境保护的理念和意识,从而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3.3完善科学咨询与科学决策机制

政府决策部门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决策的过程中,必须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道德义务的责任,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建设发展的规划和决策,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城市建设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3]。现代城市建设的规划和设计,不仅要符合工程建设本身对社会、雇主等更方面的利益要求,同时还必须肩负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和义务,才能确保工程建设的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发展。因此,城市建设发展的规划和决策部门的专业知识和水平就显得尤其的重要,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以往那种急功近利的现象,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城市规划建设决策的过程中,积极的听取相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在全面论证过程建设可行性的基础上做出科学合理的城市建设规划决策。

结束语

环境工程的建设和实施必须以促进生态和谐发展,优化人类生活居住环境为基础。同时还必须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环境工程所涉及的相关资源,避免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环境工程建设整体质量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篇10

1 公路环境保护

1.1 环境与环境保护定义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1.2 公路环境保护内容

公路环境保护是由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1.3 我省公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公路建设必然影响环境,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其施工、营运期造成的环境问题会更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和地方对西部地区公路建设的投资规模将继续增大,高速公路的里程将越来越长。为了打通东南沿海的出海口,国家正式实施了昆~曼国际大通道重大建设项目,目前国内部分的昆明~元江段和磨黑~思茅段、元江~磨黑段已建成通车,将要通过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思茅~小勐养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昆~曼国际大通道从北向南,通过了多种生态环境类型,昆明~玉溪段处于滇中盆地,属亚热带气候区,生态环境较好,而玉溪~元江段最高处海拔接近2500m,而终点元江县城海拔仅400m;从玉溪到元江,地理区域是从滇中高原到著名的元江干热河谷,穿越不同的生态环境类型区域,存在多种胁迫;气候环境由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土壤分布也是形形,环境条件十分脆弱;而元江~思茅段,气候类型从干热河谷过渡到较湿润的南亚热带,植被状况有了明显改变;其后的思茅~小勐养段,要经过生物多样性较高,物种丰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域,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十分突出。在云南大多数地区由于受地理环境、海拔高度和季风环流的影响,气候十分复杂,使得在不大的区域,存在多种气候区和不同土壤状况,这本身对公路生态系统造成了多重胁迫,加上高速公路对道路的弯曲度、坡度等均有较高要求,导致了施工中对近旁环境的影响较大;并且高速公路的封闭式形式,导致建成后的高速公路对周围生物(特别是动物)造成长期的影响,加大了其潜在的危险性,易造成不可挽回的生态危机。如何减小建设高速公路对近旁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高速公路周边的生态保护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1.4 公路环保功能

1.4.1 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结合造地还田与疏导排水,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1.4.2 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公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

1.4.3 桥梁涵洞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1.4.4 排水工程对公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进入农田,避免耕地淹没、土壤污染。

1.4.5 防护工程确保了路基稳定,减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该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

1.5 公路环保措施

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1.5.1 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

1.5.2 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

1.5.3 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

1.5.4 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

1.5.5 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

1.5.6 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2 国外公路环保与我国的比较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外比较成功的技术是坡面生态工程(SlopeEco-Engineering,简称SEE)或坡面生物工程(SlopeBio-Engineering)。目前这门技术正逐渐向一门科学技术发展,并在许多发达和包含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逐渐应用。

国外应用SEE获得成功经验不少,如圣拉西亚岛西海岸公路(West Coast Road)建设的SEE项目。圣拉西亚岛位于加勒比地区,岛上西海岸公路干线对全岛社会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由于严重的侵蚀现象,公路频繁阻断,沿途建筑受到破坏。从1991年开始,英国自然资源研究院对公路沿线分3个阶段进行了SEE建设。第一阶段,调查了沿线地质、土壤、侵蚀和自然植被的情况,第二阶段进行了植物种类筛选和种植技术实验,最后一个阶段实施SEE保护系统建设和跟踪监测。利用一批适合该SEE项目的乔、灌、草植物种类,通过活枝捆垛栽种、竹木扦插、乔木和草本植物种子直播等技术,建立了公路沿线保护体系,同时加强抚育天然植被,辅加工程措施,使西海岸公路的侵蚀得到控制。该项目为加勒比地区SEE技术融入道路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范例。

目前国内在公路生态保护方面缺乏相应的基础研究,缺乏决策基础,加之协作不够,公路交通的施工部门受生态方面知识、技术等方面限制,高速公路施工部门在进行生态保护时,考虑不够全面,带有一定的随意性,造成新的生态学问题:①对公路通过区域动物保护基本上没有采取相应措施;②进行绿化时,在公路沿线随意使用外来植物种,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是存在较大的潜在危险。由于公路为线状分布,沿途经过多种生态区域(如自然森林、人工林地、农田甚至自然保护区等),在公路沿线大量使用外来的草种、灌木种等,对于当地来说将形成对近旁生态系统的生物入侵问题,如果草、灌木等对当地的生境十分适应,同时又缺乏制约条件,势必迅速扩展,甚至产生爆发性发生,那么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或者农田生态环境将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产生不可挽回的影响;③由于山地的气候、土壤环境的空间分布具有很大的变异性,形成多重胁迫,对于引入的绿化植物就存在一个适应环境(物理环境、生物环境)的问题,而且绿化植物还受到周围植物种群的所具有的抵抗力和恢复力的影响,造成引入绿化植物的稳定性问题。如果绿化植物种类选择不好,在短期即被原生植物取代,失去设计者预期的景观效果,极易造成花费了大量资源,但未达到预期目的,甚至失败的结果。

二次大战后,为适应经济的高速增长,加拿大现代道路运输进入发展高峰期。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开始关心重视公路环境问题,对在建公路项目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80年代后,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加拿大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已比较完善,国家和各省均颁布实施了多项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公路建设和营运期的环境保护工作在法律的框架下得到切实执行和贯彻,公路环境保护技术也得到了飞速进步,全民环保意识非常强,对大中型公路建设项目参与感也很强,他们的意见往往决定了一个建设项目的取舍。

20世纪50年代以来,加拿大采取多种技术,在噪声控制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首先,合理规划选线,避开居民区、疗养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从根本上减少噪声污染的受体,被迫采取声屏障等有碍景观的环保措施路段在总里程中并不多。其次,采取尽量自然而不漏痕迹的隔声设计,使环境敏感目标处于噪声影响区之外。

对我国而言,公路噪声控制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设计体系,声屏障研究还不够深入,只是在某些地区试用,而有意识地结合地形的自然式减噪设计尚未在工程设计中得到充分重视,应用也少。

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为保护河流自然生态和水生生物,加拿大公路部门在公路建设中采取了很多简单但高成本的环保措施。比如当公路跨越河流时,他们尽量保持水流的原始状态,如果在弯曲的河流两岸架桥,这必然会加大桥梁的跨径。我国一般是将河流裁弯取直,然后根据洪水频率等技术指标,计算出桥梁的经济跨径,这样做虽然节约了工程造价,但往往改变了水生生物栖息环境,造成了不利的环境影响。

对于森林、湿地、湖泊环境的保护,加拿大公路部门同样采取了很多非常富有人情味的措施,并不惜血本,这些措施在我国现阶段真难以想象。

水土保持方面,公路工程的水土保持分两部分:坡面侵蚀控制和泥沙沉淀控制。的坡面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因加拿大气候较好,雨水充沛均匀,施工中他们及时采取以绿化为主的防护措施,以控制面蚀和沟蚀的形成。对于公路路面径流,不采用分散漫流方式,而是集中汇入污水管,先流入沉淀池,在沉淀池中设置土工布过滤帘,经充分过滤后再排入水体。我省公路施工中已逐渐重视了侵蚀控制,但由于忽略了泥沙沉淀控制,仍使工地附近的水体受到一定程度污染,甚至造成了不可逆的环境劣化。

公路生态管理方面,在公路的营运期,环保工作除了维护声屏障等各种环境工程设施外,更重要的是保持公路沿线的自然风貌,争取改善沿线的生态环境。草地植被的建植和养护是最持久、最昂贵也最有效的措施。加拿大的公路设计,围绕着大地景观思想,多设置了开阔的中央分隔带,许多区段50~60米,全部植草,两侧植被管护范围约10~15米。每公里植被管护面积达到6~7万平方米,采用较低的路基,使公路融合在自然环境之中。路域范围内,始终树木草地不断。

我省高等级公路绿化在94年已受到普遍重视,设计时采用的技术步骤与加拿大几乎一样,但由于各种原因,施工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原表土弃之不用,使草地建植时无营养土可用,养分先天不足,施肥以化肥为主,速效但短期;重建轻养,使草地很快退化,造成巨大浪费。已建成通车的昆曲、楚大高速公路都存在此内问题。

环境补偿措施,公路工程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环境资源损失。加拿大对此采取了有效地补偿措施,如在公路建设中碰到生态环境中的湿地问题,采取占用多少湿地,就在附近补偿同样面积或更大面积的湿地,使湿地的生态功能少受或不受影响,以恢复往日原有的优美质朴的自然风貌。在这方面,我国缺少严格的法规约束。

空气环境保护,加拿大侧重污染源控制,汽车全部采用无铅汽油,并对车辆排放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标准。我国在这方面已有了很大进步,但尚有较大差距。

通过对比,我们看到国外的公路环境保护有完善的组织、可靠的法规,还有十分敬业的环保工作者,其环保行为贯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期、施工期及营运期,内容遍及自然生态和物理环境的各个方面,其思路是保护一切自然状态、地貌、水文和所有生物。我省目前的公路环保则多侧重于声屏障等摸得着见得到的环境保护工程,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只能尽力以保护区和珍稀动植物品种为主,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重视程度严重不足。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提高公路环保水平,不仅需要有充足的经费,更需要领导者、决策者、建设者有先进的环保思想、环保行为。

3 结语

在建设高速公路时,应该从生态、环境、工程、景观等方面考虑,相关的单位要进行合作,多学科开展综合研究。针对不同的生态环境,选择适宜的生物保护措施,在尽可能减少高速公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的同时,有效地保护公路通过区域的生物,提高公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对原有生态系统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