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城乡规划的概念模板(10篇)

时间:2023-10-19 09:58:0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城乡规划的概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城乡规划的概念

篇1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设计

1、建筑环境分析与设计

绿色建筑环境分析与设计包括室内外环境分析与设计,其中室内的声环境、光环境以及空气品质等为室内环境分析、设计的主要内容,绿化设计、公共设施集约化设计等为室外环境分析、设计的主要内容。

(1)绿色建筑室内环境分析与概念设计。良好的室内环境对于居住者的身心愉悦、健康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学习效率。绿色建筑室内环境概念设计在满足室内环境质量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以降低建筑能耗为出发点,充分运用可再生资源,减少碳排放,降低建筑设施增多对环境及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与破坏。通过利用现场资源来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将建筑内部的使用功能区划分归类,如将具有同样使用功能的区域设计安排在指定的空间内,有利于室内自然通风及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节能,而室内空气的对流畅通又降低了用户对空调等设备的依赖;利用自然资源还可以完成室内的防潮、除湿、换气等事项,同时也增加了室内人员的舒适感和愉悦感。

(2)绿色建筑室外环境分析与概念设计。从宏观方面而言,绿色建筑室外环境分析和设计以保护环境、节约土地、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重要的出发点,实现建筑工程的科技性、经济性、地域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在此笔者将重点对室外环境中的绿化设计进行一些分析。这种绿化设计通常包括屋顶绿化、墙面绿化、阳台及窗台绿化等。对于城市建筑来说,屋顶的绿化设计就是对特定范围内居住环境的生态平衡及生活意境的创造。据研究,城市建筑物植被每增加10%,就能在夏季最炎热的视觉中将白天的温度降低2~3度,这既美化了人居环境,又能使夏季降温、冬季保暖,同时还吸附了浮尘颗粒,降低了大气污染。

(3)建筑材料的选择。根据有效场地选择来减少材料的需求量,并就地选材或在允许的地方使用旧材料,这样省却了高昂的环境代价费用,减少了能耗和浪费。在使用新材料时要首先选择最低消耗、而且具有再生性、可持续生产并能回收的材料。例如在木材资源丰富的地区,考虑增加可再生、可回收的木材材料的使用率;就地选取本地区的青石资源,用于建筑物的基础和修桥、补路等,不仅美化了建筑环境,而且营造了地方特色,还节约了资源。

2、绿色建筑节能概念设计

依照当地气候条件,认真研究节能减排及能源利用技术,尽可能地减少能源耗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绿色建筑可再生资源利用的概念设计可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价。绿色室内设计所使用的原材料大多保持着原材料的质朴本色,因此能够就地取材,即选用当地常见的材料或是可回收的材料,对塑料、玻璃和工业废弃物等进行再生的利用。

4、绿色建筑智能概念设计

绿色建筑智能化概念设计可利用温度、湿度以及风力等自然条件设计出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以保障室内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者的劳动效率。通过完善的智能化概念设计以促进绿色建筑高标准、低能耗、高效能、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

5、绿色建筑节水概念设计

中国属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节约用水是现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应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绿色建筑供水、排水、卫浴用水、建筑物周围景观用水、绿化用水等都是排水设计的一个重点。绿色建筑内部需要大力提倡并推广节水型器具的设计与应用,在进水设计上要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余压,设计建设建筑区域中园林绿地节水灌溉设施;开发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性水用于绿地的灌溉等利用途径;设置合理、完善的室内给水系统,并按照室内水用途分别设置水表,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同时科学设计冷热水以及开水供应系统,或者是采用分质供水。

6、绿色建筑地下空间的利用与节能设计

建筑体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使城市从单一的地上空间趋于向地上地下综合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缓解城市尤其是城市中心区土地资源紧张、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等实际问题;同时,由于地下厚实的土层受地面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使得地下空间具有冬暖、夏凉的优势,因此,可设计成一种节约制冷与采暖耗能的最经济有效的建筑形式,从而提高绿色建筑的节能效果。

二、绿色建筑概念设计的原则

绿色建筑不仅关注建筑自身的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条件以体现建筑的“绿色”化,同时还要以人为本,创建一个舒适健康、安全便利的居住场所,满足居住人群对建筑功能的需求。绿色建筑概念设计原则围绕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个关键,并将其贯穿于建筑选址、规划设计、功能设定以及建筑材料和技术选用、设备安装乃至建筑工程完工后的营运、维护等进程之中,充分把握概念设计与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重视人、自然与建筑物三者之间的互动。

1、整体及环境优先

在设计中,绿色建筑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与周边环境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因此,力求所谓的最佳环境效益,就主要体现在对社会、自然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关心与尊重。如对当地文脉的保持、历史人文景观的保护等,加强对建筑所在地的地形地貌以及技术、材料的重视及利用,搞好建筑环境的绿化,降低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运用独特的美学原则以充分展示建筑体的时代精神。

2、简省高效

绿色建筑概念设计就是要体现对能源节省的原则。要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运用电子和信息技术等诸多手段实现建筑的智能化,并加强建筑与社会发展互动关系的预见性研究,使近期规划与长远目标相结合,为建筑物后期扩展和建造留下充分的余地。

3、健康舒适

在保证适用性的基础上,增强建筑的自然通风、透光等,提高住户的舒适度又能减少能耗,保证住户工作及生活、学习环境的绿色、健康。

三、结束语

中国地域辽阔,地区气候环境差异较大,因此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特点加强绿色建筑的普及与推广。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研究探讨力求达到绿色建筑概念设计节能、环保的目的,同时加强政府对建筑节能设计管理的职能,建立良好的设计环境和政策支撑,提高绿色建筑设计的综合能力,充分利用建设区域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并将其科学合理地运用于绿色建筑概念设计之中。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3078-200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篇2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城乡规划概念与作用

(一)概念

城乡规划,就是各级政府进行科学布局,朝向城乡发展的建设空间,遵循其自然规律,并且在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保证社会公正与公平的依据。我国有关城乡规划的法律中,所提到的城乡规划,主要包括城镇体系的规划、镇总体规划、城市的规划和乡规划,以及村庄规划等。城乡规划所涉及的领域较多,其中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政治等,是具有战略与全局性,以及相对较强综合性的一种统筹工作。科学的开展城市规划,需要遵循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求,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好全局规划与部署的工作。同时处理好城乡局部和整体、短期或长远的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的发展及城市的规划,还有就是环境保护等方面之间的复杂关系。

(二)作用

城乡规划作为政府的一种行为,其操作性比较强,主要推动区域的发展,利于政府所制定的科学决策与目标。城乡规划合理化,能够促进整个城镇规划发展的协调性,能够保证城镇建设顺利进行。其作用包括:首先,城乡规划可以宏观调控与指导我国城镇的建设,能够调节城乡的人口与收入分配的结构,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来促进区域各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还促进工业化的进程速度,既提高了城镇人员的就业率,从而健全了社会保障与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推动了城乡的经济共同和谐发展。其次,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城乡规划的开展,减少了城镇建设中,由于多次拆建所造成的资金及其他方面的浪费和损耗。在当地财政能力能够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预期规划好城镇的交通路线及地下空间等相关的设施,解决与消除各类城市不良现象。最后,城镇化的进程中,其城乡规划也是区域的产业,是基础设施真正的提供者,同时也是处理三农问题、减少城乡的差距,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二、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规划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编制前,缺乏合理的前期调查

调查是整个城乡规划编制前期必要的工作。调查过程,也是规划编制方案的孕育过程,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在不断变化中,对其原有的资料,也要不断的进行补充和修正。注意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农民能够接受的程度,还有就是地形图和现状之间的对比,部分村庄其规划成果,在编制过程中,采用的地形图作都是原有的版本,与当代规划编制中的现行图,存在很大偏差,加上部分规划在其编制时,没能进行实地的走访,致使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本起不到规划编制的引领作用。

(二)编制的理念缺乏灵动性

很多设计师在其理念上存在些误区,往往将工作重点,放在解决规划的技术问题上,常常停留在规划目标的概念中,忽略了未来在实施中的可操作性的有关研究。在多元的主体利益要求中,以及民意为被充分采纳,就完成规划编制的成果,在实施过程中为其埋下了后遗症。

(三)规划编制在审批中缺乏互动性

现如今,部分规划的人员,只将编制的主体与当地政府意见文本化,缺少实际考虑,还有部分牵头编制主体,其自身对规划认识不足。对广大群众的意愿没能调查充分,只走过场,没能解决问题,致使很多规划都不能得到群众认同,增加了实施过程的难度。

(四)规划编制缺乏权威性

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为了完成部分硬性的任务,在规划用地的规模上,随意打破整体规划,已经确定好的建设用地的范围,为让土地的出让利益更加最大化,频繁修改控规,调整其用地功能与提高容积率。同时,在规划用地的布局与设施配套中,尽可能压缩必备的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以及绿化的用地,忽视公共与长远的利益,在规划编制时间的周期上,为了抢进度,赶项目,从而忽视时间与进度的保障。

(五)规划编制与相关部门的规划缺乏有效衔接

当前,国土与规划部门都分别实施各自的政策,部分土地修编根本不看规划,还有些土地修编在规划的路上或者规划在建设用地的范围之外,严重制约土地置换,阻碍了城镇建设的推进。土地修编时间过长,经常修编完成之后,一旦在出现问题,只能等到下一轮进行再次修编(一般时隔几年)。但是群众根本等待不了,从而造成了通过变通的调整规划,来达到土地能够报批的目的,使其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六)编制与审批程序不够科学

城乡规划的编制,其规定缺乏程序性,首先使对编制规划的相关城市缺乏更深入的了解与研究,其次,为规划编制的随意性,预留了空间。因为城乡规划编制的研究,缺乏合理的法律规定,致使规划编制在一些技术人员或相关的行政管理人员间进行了研究,因规划编制的研究不到位,致使主观的规划代替客观的规划。城乡规划的审批程序较繁琐,也不够规范,在加上审批的时间很长,从而影响了整个规划管理的连续性。另外,审批缺乏相应的监督环节,使开发商进行了高容积率及高密度开发,破坏了整个城市原有的传统历史文化,致使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下降。

三、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相关思考与建议

(一)建立基层组织的基础资料数据库

规划编制中涉及的相关基础数据共享不足,统计口径不一致,指标不一样,导致城市规划急需的统计资料如建设、经济社会等数据难以及时满足规划的数据分析需要。往往导致规划编制基础先天不足,规划成果不能最有效地指导规划实施。所以在基层建立一个基础资料数据的平台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建立编制过程互动机制

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设计单位和编制单位,以及实施主体与民众,尽量都要参与进来。作为一项调控政府、利益团体、利于广大民和开发商等多元主体利益的公共政策工具,在编制中,不可避免的面临大量的利益协调工作。同时,还要注重资金的平衡、利益相关方权益等内容,提高城乡规划的可实施性。

(三)重视批后管理的反馈机制

实施的过程中,要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其反馈,首先,就是来自实施主体间的相关信息反馈,其次就是来自基层管理相关单位的反馈,有效的给新一轮的规划编制,提供经验与借鉴,形成规划和实施的优良性势态。告别其传统的规划编制方法。

(四)加强相关规划的有效衔接

加强发改委,住建公司和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的相互协作,强化其全局的意识,根据城市的总体规划,来确定其发展方向与发展程序。并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土地供应的计划,分期分区的有序推进整个城市 建设。制定相关措施,使各专项的规划与重点建设工程与城市的总体规划,能够相协调。在土地修编的工作中,加强对其核对,使修编地块能够符合有关规定,让稀缺资源不要因修编工作的失误,影响其正常的运作,提供规划实施的保障。

(五)加强规划编制理念的引导和审查

加强城乡规划从业人员的调研、考察等方面,及时的反馈建设实施的情况,不断的完善规划编制有关人员的理念取向,提高城乡规划编制的水平。同时,要加强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查的工作,现在部分设计人员,为满足编制主体的要求,会将不符合相关建设技术规定的编制方案,对其进行上报并送审。技术规范全由审查单位来把关,审出问题则修改,如若审不出来也就过关。这就给审查单位增加了部分工作量,从而影响其成果的整体质量。所以,要杜绝其随意性的规划,所提出调整的相关诉求,要合理的维护规划,加强其延续性与权威性。

结束语: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核在城乡规划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城市发展也有着非常其重要的影响,城乡规划编制的过程,还存在很多不足,如对城乡规划调整与修改缺乏其约束力,编制与审批的程序也不合理,其修正与检讨也不够及时等问题,所以,要通过相应的法律规定着手,规范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的行为,完善城乡规划编制的有关法律法规,使城乡融为一体,为了相互和谐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技术与法律支持。

参考文献:

篇3

第一道题剖析

【真题】如何认识城乡规划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破题步骤】

(1)概念解释――解释什么是“公众参与”。

(2)思考“为什么”――解释城乡规划管理为什么需要“公众参与”

(3)思考“如何做”――解释城乡规划管理中如何让“公众参与”其中。

(4)总体评价――“公众参与”与“专家参与”、“政府参与”之间有何区别。

【详细解题剖析】

【第一步】解释题目中“核心概念”

考生如果没有记过相关的概念,也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公选考试过程中,更多是考察考生多年的公共管理素养的积累,而不是考察考生死记硬背的能力。所以,考生遇到这类题目时,可以考虑先用自己的“语言素材”或“个人理解”,甚至只需要做简单的“分拆解释”,即可初步解释题目中的核心词――“公众参与”。

【“书面化”的概念解释】“公众参与”是指具有共同或不同利益基础的社会群体对政府有关公共事务的决策及其过程的介入和干预。

【“口语化”的概念解释】如果考生不知道“公众参与”的书面解释,没有关系,可以考虑将概念进行“切分”。即将“公众参与”分为“公众”和“参与”两个部分。

谈到“公众”,考生应该很容易联想到“广大的人民群众”。而谈到“参与”,考生可能会马上思考到“参与什么”,就是“参与政府的公共管理”。

把两个部分连起来,再加上适当的逻辑串联,就变成了――【“广大的人民群众”通过合适的方式“参与政府的公共管理”,简称“公众参与”】。于是,答案就出来了,与书面化的概念解释相比,确实有差别,但是大意是基本一致的,至少可以获得3/4左右的分数。

【核心提示】公选考试,考察范围极广,没有人可以提前知道题目范围,也就意味着没有人可以准确背诵每一个核心词的“标准解释”。因此,如何用自己的语言素材,大致地解释清楚核心的含义,尤为重要。

【推敲出来的答题要点(1)】

“公众参与”,即广大的人民群众通过合适的方式,参与到政府的公共管理工作当中来。而题目中的个性化含义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可以通过一些合法的、符合法律程序的方式,参与到城乡规划的管理当中来。

【第二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

题目要求是谈如何“认识”城乡规划管理中的公众参与?这里的关键是:“城乡规划管理”为什么需要公众参与?

【思考方向】“城乡规划管理”涉及公众哪些方面的利益关系?

很多考生考试前不可能去“背诵”,于是在考场上就要依赖“逻辑分析能力”和“联系社会现实的能力“了,这里试着帮助考生联系一些常识,看看能否串联出一些重要的利益关系。

(1)考生可以想一想,你家附近有没有好学校,与城乡规划有无关系?

【联想结果】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与城乡规划方案有重大关系。

(2)考生可以想一想,你家附近有没有三甲医院,有没有好医师给你们看病,与城乡规划有无关系?

【联想结果】城乡医疗资源的分配,与城乡规划方案有重大关系。

(3)考生可以想一想,你有没有一种感觉,同样是市中心,有些地段特别堵车,有些地段就相对没那么堵车。这种情况与城乡规划有无关系?

【联想结果】道路的走向、车流规划,直接影响到道路交通的畅通,这与城乡规划方案也有重大关系。

其实还可以有很多很多的,在考场中的“即时联想”………

【综合思维】总体来看,你会发现,你身边的很多“公共资源”的设置与分配,似乎都与“城乡规划”的方案有关系,于是你可以得出以下的答案:

【推敲出来的答题要点(2)】

城乡规划的方案,涉及到城市中众多“公共资源”的分配问题,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所以,城乡规划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公众参与”。让公众参与城乡规划,有利于倾听不同利益群体的声音,更好地实现公共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第三步】思考具体的解决对策、实施方案

【思维过程】“城乡规划管理”是非常“专业”的一个领域,但是“公众”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不可能都具备非常专业的知识,于是,如何让“不专业的”公众参与“非常专业的”公共管理领域,是考生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首先,要让“公众参与”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公众知晓”。这时,就需要思考宣传渠道的问题,考生可以在考场上迅速思考自己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媒体渠道: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等。

其次,要充分考虑如何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公众了解“城乡规划方案”,然后才有可能让公众“参与进来”。

最后,就是考虑,用何种方式让群众参与,这时可以结合目前民主监督的一系列模式:比如听证、公示等。

【推敲出来的答题要点(3)】

城乡规划方案,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成通俗易懂的图片方案、动画方案,在报纸、广播、公告牌、网站上向社会公示,并设置专门的咨询电话和电子信箱收集意见。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参加座谈会、公示、听证、监督等不同方式参与城乡规划管理。

城乡规划方案,在组织编制前期,由规划委托单位组织召开座谈会,邀请市民代表参加讨论。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规划建设项目,已经或即将对周边居民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及损失的,须由政府相应的职能部门组织召开听证会论证其可行性,参加听证会的公众参与人员为有关专家、市民代表、涉及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听证会按照国家法定程序举行。

【第四步】做出“整体性的评价”

【思维过程】考生需要思考,从长远角度看,城乡规划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对未来有怎样的影响,偏向正面,还是偏向负面?城乡规划中的参与主体很多,包括了“专家参与”、“政府参与”、“公众参与”,这三者有怎样的区别?

【推敲出来的答题要点(4)】

城乡规划涉及众多利益关系,“公众参与”有利于平衡各个阶层的利益,体现公平性原则,减少后续执行过程中潜在的民意阻力。

城乡规划中的“专家参与”体现的是“科学性”,“政府参与”体现的是“合法性”,而“公众参与”体现的是“民主性”。科学、合法、民主,三者缺一不可。

第二道题剖析

【真题】2011年5月18日,国内首份“城管网络形象分析报告”显示,部分城管人员的执法行为失当,造成其网络形象妖魔化,这一形象在网民中有固化趋势。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塑造良好的城管形象。

【破题思路】这道公选题目实际上是一道“对策题”,很多公选考生,在拿到这道题目之后,往往急于“提出对策”,而忽视答题的“思维高度”。其实这道题目谈及的是“执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公选考生如果想与其他对手拉开差距,关键在于“从法理学的高度去思考执法问题”。

法理学告诉我们,法有五大规范作用:(1)指引作用:指引作用是指法对本人行为起到的导向、引路的作用;其对象是每一个人的行为。(2)评价作用:评价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评价标准所起的作用;其作用的对象是他人的行为。(3)预测作用:预测作用是指人们根据法律可以预先估计人们相互间将怎样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等,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其作用的对象是人们的相互行为。(4)教育作用: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律的实施,使法律对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其作用的对象是一般人的行为。 (5)强制作用:强制作用是指法可以用来制裁、强制、约束违法犯罪行为;其作用对象是违法犯罪者的行为;同时法的强制作用是法律其他规范作用的保证。

要“塑造良好的城管形象”,我们可以发现,除了第五个作用“强制作用”之外,考生可以考虑从前面4个角度出发,进行深入分析。破解这四个角度之后,只要在“宣传角度”进行铺开,整个问题就安全解决了。

【详细解题剖析】

【破题角度一】指引作用

【存在的问题】城市摊贩普遍认为自己的“乱摆摊行为”并非一个违法行为,他们认为只要“不偷不抢”就不是一个违法行为,不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更有甚者认为城管的执法行为是一个“非正义行为”。

【解决对策】执法过程中,不能一味强调“禁止”,需要城管执法人员,向城市摊贩出示相关的法律依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国家的政策,告知城市摊贩,“乱摆摊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先解释法律条款,然后再执法。

【破题角度二】评价作用

【存在的问题】当城管进行执法时,旁观的人民群众对违法摆摊者往往存在一种盲目的同情心,因为违法摆摊者大多都是弱势群体。于是,在城管进行执法时,周围群众往往对执法的正义性持怀疑态度,加上个别城管人员的执法行为失当,城管形象便迅速地“被妖魔化”。

【解决对策】法的评价作用是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评价标准所起的作用。因此,必须让人们知道哪些是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应当给予否定的评价。对此,就需要城市管理部门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协调,引导媒体舆论,加强全民普法教育,使得广大民众能正确认识和评价城市摊贩“乱摆摊”的非法性。

【破题角度三】预测作用

【存在的问题】正常来说,人们应当根据法律的事先设定,估计到他人“不应当”进行乱设摊这一行为,一旦这一行为发生必然会遭到国家执法机关的制裁。而目前,许多“违法摆摊者”似乎错误理解:“违法摆摊”很大可能会不需要负法律责任,而且也不一定会被抓到,使得法的预测作用失效。

加之,目前许多城管部门在执法时往往缺乏“连贯性”,“时严时松”。打击力度缺乏连贯性,常常导致在“执法宽松期”结束后,若城管部门突然加大“执法力度”,往往导致各种执法冲突的出现,严重影响城市管理部门的形象。

【解决对策】城市管理部门应保持执法力度的连贯性,应避免“在上级检查的高峰期,执法力度较大”,而到了“相关的非检查期,却出现执法力度不足”的现象。并成立督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城市执法机关的“执法连贯性”。

【破题角度四】教育作用

【存在的问题】在实际的城市管理过程中,我们的一些执法工作者,由于自身文化层次的制约,对执法条文、执法原则的认识往往过于肤浅化,使得我们的执法工作,往往侧重于强制性的执法手段。执法过程中,“强制有余,教育不足”。

【解决对策】一方面,城市管理部门应该严把人员准入关,在各大高等院校中,优先选拔一批文化层次较高的大学生,充实到城市管理机关当中。另一方面,加大对在职机关工作的业务培训,提升执法人员对执法条文、执法原则的认识和把握能力,从而学会在执法过程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摆摊群众”传递法律常识,引导其自觉支持城市管理工作。

【破题角度五】宣传角度

【存在的问题】从部分城管人员的执法行为失当,造成其网络形象妖魔化,这一形象在网民中有固化趋势。

篇4

Abstract: Digital urban plan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nsist the digital cit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digital urban planning,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the content and features of the digital city planning, proposes to the digital city planning’s build objectives, business scope and the system’s framework and so on.

Key words: Digital city; digital planning; system framework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数字城市”(Digital City)概念的提出和相关技术的逐步完善,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技术也面临着重大的变革。如何在城市规划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更有效地利用城市空间、优化配置城市资源,适应信息化社会和数字时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在城市规划设计和城市建设管理中运用新理念、新技术,不断提高城市规划行业的科技含量,以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要求。因此,深入地研究数字城市规划系统的构建及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数字城市规划的相关概念

1.1数字城市

Al.Gore在提出“数字地球”概念之后,又于1998年9月提出了“数字化舒适社区建设”,即“数字城市”建设的建议。数字城市(Digital City)是数字地球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数字地球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建立数字地球的最关键部分,一个城市的各行各业都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城市各种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就构成了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

狭义的数字城市就是城市空间信息系统,是建立在网络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办公自动化基础之上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广义的数字城市就是信息化的城市或城市的信息化,是建立在宽带网络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现代通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基础上的城市网络信息环境。

1.2数字城市规划

1.2.1数字城市规划概念的回顾

“数字城市规划”是伴随着“数字城市”的发展与建设而诞生的,是指基于数字城市(Digital City)背景的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是在数字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以及数字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下,所开展的以数字信息为主要媒介的城市规划。

2数字城市规划的内涵和特征

2.1数字城市规划的内涵

数字城市规划(Digital Urban Planning)就是将信息技术贯穿于规划编制、管理与实施、公众参与以及监督评价的每一个阶段,为规划决策提供所需的数据、模型、优化的方案和环境的虚拟表现等技术支持,以实现城乡规划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同时为城管、建设、房管、交通等社会管理和公众信息服务提供基础空间数据共享服务。它是传统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是一种全新的规划理念和方法。

2.2数字城市规划的特征

作为数字城市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数字城市规划是数字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实施和发展牵涉到整个数字城市的战略部署,从这个角度出发,在构建数字城市规划体系中,规划的系统性特征是必须首要考虑的,一般说来,该系统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城市规划信息的完整性、支撑技术的多样性、系统功能的完备性等三个方面。

信息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基础地理数据、规划成果等信息的完整上。这些信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在数字城市规划的系统平台上,需要动态更新、不断扩充完善。支撑技术的多样性体现了技术的优势,技术的优势决定了规划系统自身的质量状况。在数字城市规划系统中,所包含的技术是广泛的,具体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辅助与遥感技术(RS)、CAD、DEM、虚拟现实技术(VR)、数据库技术、空间分析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合理结合支撑着整个体系的正常运转。同时,这些支撑技术自身不断发展完善,使体系更为完善。系统功能的完备性表明系统的服务项目的多样性,其功能越完备,服务质量也越能得到满足。

3数字城市规划系统构建目标

3.1建设目标

坚持省、市、县协同联动,建立全省统一的城乡规划数据标准体系,以“一张图(在同一坐标系下实现多信息、多图形的一体化应用)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得到全面应用,规划编制成果质量得到极大提高;城乡规划编制、实施、监督、评价等各环节与省、市、县三级管理形成纵横衔接、流畅高效的信息流,为各级规划决策提供数字化、可视化和科学化的先进技术支持;搭建省、市、县联通的信息网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社会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整合多源空间数据,实现规划与城管、建设、房管、交通等城市管理部门空间数据共享,为“数字城市”建设奠定基础。具体分解为:

3.1.1互联互通

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城乡规划管理部门的信息传输网络,实现规划管理信息的分级统一管理、快速传递和信息共享。

3.1.2工作协同

通过网络连通与资源共享,实现城乡规划管理的计算机辅助报建、审批、监管、决策、评价与服务,实现基于业务管理的跨省、市、县三级的数据共享与汇总。

3.1.3网上监管

利用网络、3S、数据库等技术,实现对城乡规划编制、实施的监管手段信息化、监管对象空间可视化、监管方法智能化、监管行为常态化和监管结果公开化,形成完善的“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动态监管机制。

3.1.4决策智能

采用3D、VR、BI等先进技术手段,结合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和挖掘各类数据,为城乡规划管理决策、分析和预测提供各种分析模型和数据,实现城乡规划管理决策智能化。

3.1.5资源共享

建立全省统一的数字规划标准体系,建成各级城乡规划信息资源库,提供以空间信息为基础的各种增值信息服务,使之满足规划管理与决策、跨部门信息调用、跨级别协同工作以及社会公众参与的需要。

3.1.6阳光规划

建立全省数字规划政务公开与服务系统,加大规划政务公开、规划信息公开、规划方案网上公示力度,推动全省“阳光规划”的深入落实。

4数字城市规划业务范围

数字规划建设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规划编制、规划实施、规划监管、规划评价和规划服务五个部分。

4.1规划编制

规划编制主要包括规划编制任务的管理、项目的审批、规划编制成果的处理与入库、规划编制成果的利用等内容。

规划编制工作是规划实施的基础,编制成果的质量直接影响规划的实施,因此,要通过数字规划建设实现规划编制成果的管理规范化、数据标准化和利用共享化,要通过规划编制的数字化建设,实现规划设计单位与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之间从规划生产到规划管理的数据一体化,达到规划“一张图”管理的目标。

4.2规划审批

规划审批主要是规划的“一书三证”审批、规划方案的审查、批后管理等,规划审批是数字规划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促进业务规范化、标准化。通过数字规划的实施,要实现对审批业务的网上受理、办理、效能监察,对审批项目的数量、类型、时间、占地面积、用地性质等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为城乡规划管理决策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

4.3规划监管

根据《城乡规划法》要求,城市规划编制都经过了严格、科学的论证和审批,规划监管是规划依法实施的有力保障。数字规划的建设,采用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进行不同时段的卫星遥感影像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控制五线及规划审批结果对比、叠加分析,可提供有效的建设项目跟踪监管信息,及时发现建设中的违法现象,实现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的动态监管。

4.4规划评价

规划评价是对城市规划实施情况的合理性、科学性进行评估,对城市建设和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数字规划的建设,要采用地理信息、遥感影像、虚拟现实、数据挖掘与分析等技术,充分利用规划编制、规划审批、规划监管中积累的海量规划管理数据、空间数据,以直观、快速、准确的方式,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4.5规划服务

规划服务主要包括对企业、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数据共享服务,也可说是“数字城市”的基础空间数据服务。

从政府作为社会管理主体的角度,规划部门应当能够为公众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服务,通过网站实现政策信息的网上实时、规划业务信息公示等。

5数字城市规划系统框架

5.1总体架构

数字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应在网络互通的基础上,省,市,县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即可独立运行,又能实现业务协同。全省数字规划总体框架为“1套保障体系、1个信息资源库、2个基础平台和5个基本系统”,即“1125”工程。

1套保障体系,包括组织机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人才、网络、安全等。

1个信息资源库,即城乡规划信息资源库,建立覆盖全省范围的规划管理基础和业务数据。

2个基础平台,即城乡空间信息平台和城乡规划电子政务平台,是各类应用系统的基础运行平台。

5个基本系统,即城乡规划编制管理系统、城乡规划审批系统、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系统、城乡规划统计评价系统、城乡规划综合服务系统。

省、市、县三级数字规划工程架构基本相同,只是按照各级规划管理部门的实际需要,信息资源库和应用系统覆盖范围和内容侧重有所不同。

6结束语

数字城市规划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着城市建设进度,数字城市规划工作的日臻完善,将极大推动数字城市战略的实施,为城市发展决策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方面的资源浪费严重,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人类的居住和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严重失衡,这种现象尤其表现在一部分较为发达的城乡地区,盲目地追求经济发展而导致环境严重破坏,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人类社会面临的这一问题,我们要构建出真正适于我们人类生存的生态聚居环境。而一直以来,中国建筑的理念大多是借鉴一些西方的建筑理念,没有对自身的情况有足够的认识,事实证明我国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和人类居住等一些社会问题已经不是借鉴西方建筑理念能解决的,所以我们必开拓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独立的建筑理念,也就是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贯彻到城乡规划中的建筑中去。

一、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设计的概念

城乡规划就是相关部门对于城乡各方面的发展以及空间布局的合理建设进行统一的规划,合理节约地利用自然资源来改善人们所生活的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城乡规划不论是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是对居民的生活都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城乡建设的规划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建设现代化城乡结合的工作进程,在进行规划时,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合理协调和处理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等方面的发展状况,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保障文化的同步发展,还要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在发展人的物质需求的同时还要注重人们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第一,重视建筑和周围环境的融合。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要求建筑本身的风格要与周围的环境相互融合,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建筑理念和生态理念的结合,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尽量发挥自然资源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来塑造建筑本身的生态环境,建筑与生态环境融合的过程包括建筑材料、建筑的理念以及建筑物的风格等许多因素的融合,要在不破坏本有环境基础的前提下,最大化原有保留环境中的初始状态,真正做到建筑与环境的自然融合。第二,建筑材料的应用一定要绿色环保。建筑材料是建筑物的基本构成要素,在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所选用的建筑材料一定要绿色环保才能够体现生态建筑的根本理念,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建筑工程中所选用的建筑材料质量不过关,达不到环保的要求,这不仅会破坏周围的环境,还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而生态建筑主张的是全程采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又能够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不受到影响。第三,建筑周围的人文环境的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能够对人的心情和思想产生积极的影响,让人们生活在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中,让人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保持愉快的心情,现代人们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良好的人文环境能够帮助人们释放心里的压力,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是改善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城乡规划生态建筑的趋势。

二、我国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不能深刻认识生态建筑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对于生态建筑有着许多不同的概念,但是其核心的内容是一致的,就是生态建筑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理念和建筑理念的融合,根据当地环境的实际情况,将建筑和周围环境中的奇特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使建筑真正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同时建筑物内部气候条件还要保持良好的状态,建筑本身要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还要还要具有寿命长、无污染、节约资源、改善周围环境等优势。但是在很大一部分人的眼里,建筑物周围只要有一定的绿化就可以被称为生态建筑,又或者建筑物的内部加一下植物的点缀就是生态建筑,这些都只是对生态建筑比较浅显的认识,并没有深刻地对其含义进行研究,是对生态建筑的片面认识。

2.2.缺乏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也被广泛地应用到建筑的设计中去,城乡规划的生态建筑更加应该加入更多的现代化技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达到城乡建筑的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增强建筑的节能功能。但是由于人们观念的落后,尽管现代化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却没有在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中得到充分的应用,这就导致建筑设计中的生态理念无法完全的被表达出来,降低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的现代化水平。

2.3.无法理论结合实践

随着生态建筑的理念的越来越深入,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也逐渐成熟,很多关于生态建筑的论文也为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是目前在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中,却没有很好地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导致理论与实践活动的脱离,还有的直接套用理论,忽略了结合当地建筑的实际情况,造成建筑的不合理等情况。

三、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改进措施

3.1.加快城乡规划制度改革的进程

加快城乡规划制度的改革,要求我们发挥创新的思维,对城乡规划中的不利因素进行改革,建立一套完善的城乡规划体系,将城乡规划与神态建筑设计完美的结合,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加快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中的工作进程,以保证城乡规划的良好发展。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包括生态建筑的合理需求和当地的环境现状来制定改革的方针政策,提倡城乡规划时坚持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理念,最大限度上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3.2.创新生态建筑观念和设计方法

城乡规划在对生态建筑进行设计时,要不断的更新现有的理论知识,从观念和方法方面进行创新,争取将生态建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最大的发挥,对于生态建筑以往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参考其设计精髓,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让生态建筑和周围的环境能够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改革传统的建筑理念中错误的或者落后的观念,创新思维,融合多种设计理念和思维,使生态建筑的设计达到最佳效果,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的城乡规划进程。

3.3.增强生态建筑的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建筑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将居住者和周围的自然环境有效地连接起来,在对建筑物进行建造和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其状态,增强建筑的自我调节能力,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能够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建筑物的内部要的布局设置要做到科学合理,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注重生态建筑的内部采光,与环境更加和谐的沟通,加强建筑的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在生态建筑的内部要尽量多的放置一些绿色植物,净化室内空气,调节室内的空气湿度,使内部的环境达到最佳状态,内部环境得到充分的优化,才能够更好地与室外的环境融合,进而增强生态建筑的自我调节能力.

四、结论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尤其是在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的理念很好地解决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难以协调问题,我们要大力弘扬生态建筑的理念,为我国的城乡规划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

篇6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城乡规划工作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城乡空间领域的分割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城乡规划是一门科学,因此也带有浓郁的文化气息,特别是城乡规划涉及到民生问题,也是更加敏感。在城乡规划中,应该认真探讨其适应性和和谐型。尤其在如今大力提倡和谐社会建设的今天,城乡规划中的适应性和和谐性都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规划中的文化因素,也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目标的需求,体现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之源,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魂,是一个民族团结向上的凝聚力。

1.城乡规划适应性的涵义认识

城乡规划适应性建设是目前城乡规划部门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业内人士不断地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一直认为改进城乡规划建设问题不是一项技术问题,应该做为一个理论基点问题。很多的学者为此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曾提出一个新概念:“引入概念性规划手段,提高城市规划方案的预测能力。”提高城乡规划的适应性,应该自上而下的实施分层次控制,规划指标,有总体控制向分布控制发展,加强对城乡规划的特色控制和弹性控制,使规划的适应性更高。规划适应性建设的理论研究最近一个时期也是比较丰富,适应城乡规划的长远发展,对规划问题有一个前瞻性的提前预测,是规划适应性的核心内涵。

2.和谐文化因子与城乡规划的关系

城乡规划中和谐文化的内涵,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基因功能,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体现。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不可少的“文化基因”脉络,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1以和谐文化因子的思想价值为导向

和谐文化是城乡规划中的核心理念,城乡规划中应该以和谐文化基因作为一种重要的价值导向,引导城乡规划工作向长远和健康方向发展。和谐文化基因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高度整合,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内涵,是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目标和价值取向的表现。城乡规划工作影响着城乡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其规划的具体实施应该以和谐为尺度,用和谐发展的眼光去判断和衡量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城乡规划工作中的和谐文化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在对历史的、现实的社会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判断的基础上对一种理想社会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和谐文化因子指导下的城乡规划既反映和代表了政府的政治利益,同时也是体现了社会文明及科技进步,城乡规划的生成和形成,代表着历史和未来的发展,是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集中反映,城乡规划的适应性和谐性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高度融合。

2.2发挥和谐文化因子的改革创新作用

和谐文化因子指引下的城乡规划有利于促进文化自身的繁荣、创新和发展。和谐文化因子对于城乡规划工作所蕴含的创新作用,体现了文化发展规律与改革创新的内涵。创新是21世纪的主题,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就是在不断创新中得到发展,没有创新便没有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革命,因此一切工作都需要具有创新的意识和实践。城乡规划中的适应性也是需要创新理念,创新的规划方案和规划设想,对于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具有创新意识才有创新的设计方案,才会提高适应性和谐性。

3.城乡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城乡规划中的谋划意识,是城乡规划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谋划是作为政府对城乡改革和建设规划的定位,但是这种定位往往具有时间性限制,一届政府对此都会提出一个定位,这种规划工作的短视行为,导致行政和规划部门以成败论英雄,规划工作定的快,变的也快。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人们对于各项事业的发展都怀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和打算,特别是城市规划工作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和适应性问题,也逐步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是我们也看到城乡规划中的一些弊病,只重视眼前,不重视未来,一些急功近利的规划设想,只能是短暂的生存理念,而不是长远的发展理念,因此对于科学的长远发展没有实践作用和引领作用。谋划理念指导下的规划和具有长远发展规划的结构性规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在一定意义上,还没有实现规划的立法化,没有以法律的形式将城乡规划的实施框定下来。

急功近利是城市规划和发展的大忌,一些城乡规划方案往往过于注重谋划,其方案的提出和制定都是围绕一定的目标,为了实现高效而过于粗放,表现为简单和不科学,短视行为导致的急功近利,或者计划由规划部门提出,一旦成为过去式,那么改和不改的自由度极大,规划部门一句话;也有的城乡规划控规全覆盖,权利过于集中,导致在空间资源转移的过程中,一些不规范现象出现,谋私利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4.城乡规划适应性理论基础研究

4.1将“普遍意识”作为规划工作的前提

城乡规划工作不仅仅是技术和政策的问题,它的理论层面意义重大,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体现,也是反映社会价值取向和生活目标的体现,是城乡人民生活空间领域的行动纲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乡空间发展也是资本主导的形势,在这样的状态下,单纯以良知进行城乡规划工作的设计是不够的,应该从厉害关系人的角度进行考虑和度量,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可以通过听证的方式提高和增强群众对城乡规划的参与意识。

4.2城中村规划的“文化交融”模式

城市的扩张,不断地吞噬着城郊的土地,“城中村”一词便应运而生。所谓“城中村”是城市地域粗放式外延的后果,就字面理解,城中的村子,村子的地域空间实体被完整的包围在城市建成区之内,在城中村居住的农民可以依然保留他们的风俗和居住方式,只不过是被整体地城市化了。所以这里的设计文化 依然要保持农耕文化,保持这种文化形成的网络。“城中村”的规划以血缘、亲缘、宗缘、地缘、民间信仰、乡规民约等因素作为一种主导,但是还要顾及城市的生存规则和生活理念。

4.3将最不利人群的保障意识纳入规划视野

城乡规划的实践中,其成果将成为特定空间领域内的行动限制,这种规划方案会涉及到很多人群,其中会有有力人群和不利人群。强拆导致的严重后果,不利于社会和谐,纠纷和事件不断出现在媒体上。所以在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最不利人群的利益,考虑他们的切身空间需求,方便最不利人群对景观资源的使用。

结语

城乡规划中的和谐文化,是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法宝。城乡规划中的适应性以及和谐的具体文化形态,都是人们思想观念进步的表现,充分表达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感受,具有一定文化内涵而又保持和谐的城乡规划,是社会发展目标的描画,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因此作为一名业内员工,积极探讨城乡规划中的适应性和和谐文化因素,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篇7

Abstract: because of CFG pile construction period is short, treatment effect is good, quality easy to control, settlement of small, high bearing capacity, stability, fast, short time limit, etc, in recent years in the modern house is widely used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principle of CFG pile, the instan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CFG pile and CFG pil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re analyzed.

Key words: CFG pile; Foundation; Foundation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现今的城乡规划学科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理念都发生了转变,传统工学的学科门类和建筑工程的学科体系,远远不能涵盖现代城乡规划学科的内容,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与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在学界的共同呼吁下,城市规划由原来所属的建筑学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由二级学科升格成为与建筑学并列的一级学科——城乡规划。

1、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困境

1.1思路的转变

我国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远滞后于西方国家,绝大多数院校以工程技术领域的建筑学学科为向导,对建筑学与城乡规划的差异性认识不够,导致专业教学过程中一味模仿建筑学的课程体系,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这包括对城乡规划专业本体认识存在误区;以及对课程体系的安排不符合城乡规划专业的认知规律。

1.2就业的局限

一方面,社会对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主体定位依然以“设计型”人才为主。另一方面,就业渠道相对狭窄。在我国,专业学生要成为政府工作人员首先要通过公务员考试,这往往是难以通过的,而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工作岗位有限,从而使得很多高校培养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最终走进了设计单位。

1.3教学的制约

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绝大多数以建筑学教育为支撑平台,师资队伍也主要由建筑学专业背景的教师组成。办学背景和师资队伍的制约,是如今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滞后于学科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1.4思维的缺失

在当前教育体制下学生们已经习惯于记忆和背诵知识,普遍缺乏独立的思维和敢于创新的能力。在规划的教学中,我们常会面对学生这样的困惑:在评析方案时,为什么教师说这个方案也好,那个方案也好,到底优良方案的标准是什么?学生们普遍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

2、新时期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

2.1全面城市的认知

城乡规划教育已经由传统的空间形态和工程技术领域逐步进入到对社会和经济、区域发展、生态保护、城乡管理等多学科领域的交叉和融合。在基础教学中,需要告诉学生,城乡规划“是什么”,使其全面了解城乡规划的本质、规划本身的运作机制、相关学科对城乡规划的影响等知识,引导学生对城乡规划本质问题展开思考。而不是忽略这一环节,直接教授学生城乡规划方面的理论知识,对于缺乏实践的在校生来说是相当枯燥难以理解的。

2.2扎实技能的培养

在学科内涵和外延都大大丰富的今天,城乡规划的专业技能培养的要求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过去以各种工具训练为主的绘图能力训练在计算机广泛应用于规划设计后应适量降低强度,而对快速记录城市、快速表达构思的徒手绘图训练则应该得到加强。除此而外,还应继续加强模型设计与制作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调查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结合城乡规划实际工作的特征,还应注重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随着城乡规划的社会属性越来越强,学生与社会沟通,交往的能力也亟待提高。

2.3 健全人格的形成

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对未来的城市规划师的培养不仅限于传授知识和教授技能,也担负着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职能。首先,要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城市观”,正如吴志强先生所谈到的城市“五观”认识城市, 要认识到城市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人服务的,城乡规划要为人服务;它是一个有机,复杂的整体,需要整体系统地去审视:认识城市要有全球意识。城市发展要与地球或自然相和谐。其次,要注重道德观念的培养,逐步使学生明确一个城乡规划工作者肩负的使命,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

3、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其中,低年级阶段课程体系所奠定的专业基础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素质,奠定科学的城乡规划思维方式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在建筑学的基础上加点儿佐料就可以了的”(陈秉钊.2003)。因此,城乡规划专业前两、三年专业基础教育与建筑学专业为同一平台是相当不合适的,这将会导致学生对专业认识的偏差,以偏概全,以建筑思维取代城乡规划专业思维。城乡规划专业基础教学工作应使学生能全方位接触城乡规划专业知识,获取高年级专业学习及未来城乡规划工作的相关能力,并初步形成城乡规划价值观,奠定职业道德及职业素养的基础。

3.1 构建原则:两个规律的尊重

(1)城乡规划学科的认知规律。城乡规划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非常强的专业。所涉及专业知识面宽广、体系庞杂。专业教学强调的是对专业的认识及职业技能素质的培养,而这一切都是基于对城市的认识。城市认识遵循“从整体到局

部,从高层面到低层面,由外而内,由上及下”的规律,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使学生全面地接触、了解城市及城乡规划学,有利于系统地,整体地把握城市,避免步入“盲人摸象”的歧途。

(2)学生学习的规律。人类认识事物及学习的基本规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专业课程的安排应该循序渐进,使其符合学生的专业认知水平,避免难度过大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3.2 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1)合理划分教学阶段

第一、规划设计初步(一年级,第1、2学期)阶段:进行专业启智教育,了解城乡规划专业的基本情况,了解城乡规划专业四年的教学安排,了解职业及就业情况;重点掌握城乡规划专业要求的基本技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步了解设计思维;初步理解空间.城市空间的概念;初步尝试关注并思考城市问题,了解城乡规划专业的社会学属性等。

第二、规划思维训练(二年级,第3、4学期)阶段:系统培养学生认识城市的基本能力。了解结构、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城市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初步掌握城乡规划设计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初步理解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了解公共政策制定的不同表现形式;初步掌握基本的空间设计方法.并初步具备规划设计表达的基本能力。

第三、规划设计(三年级,第5、6学期)阶段:全面培养学生的规划技能,初步掌握城市道路、工程系统方面的规划技能;了解建筑功能定位与城乡规划,市场之间的关系,了解项目策划的基本要求,初步掌握从单一功能的小型公共建筑到复合功能的中型建筑设计的方法、程序,并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深入理解建筑与社会、心理、行为、城市环境、基地条件等的相互关系,掌握居住区、商务区规划技能,并对材料、结构有一定的认识。

第四、规划设计(四年级,第7、8学期)阶段:主要学习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社会、城市经济、区域规划等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初步掌握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基本能力,并初步理解管理、策划、技术规范等与设计相关的知识;了解城乡规划管理的相关要求。

在当今社会经济变革的时期,城乡规划学科也正处于调整和变化之中。正如我国的城乡规划工作者,一方面日益认识到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另一方面却正是他们在支撑着中国城市的飞速发展。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调整不可能一步到位,因为历史的影响在短期内很难消除,就业渠道也决定了高校专业教育不得不针对就业市场确定教学计划。但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一点,以单一学科为支撑的城乡规划专业基础教学改革是必要的,这是我国的城乡规划学科及专业教育同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当前的重要任务,是四年制城乡规划专业的高校要行动起来,结合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变化、结合我国当前的城市建设实情,结合本院系自身的特点来制定系统的、整体的城乡规划专业基础教学体系,为培养新时期合格的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春娇,林从华.“五年制”不是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教育的唯一选项[J].高等建筑教育,2005,3:6-9.

[2]隗剑秋.关于四年制城市规划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7,1:102-104.

篇8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物权法》对私有产权的保护,资源私有化范围的逐步扩大,城乡规划中的利益主体构成趋向多元化,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部门一元的、单向性的决策管理模式受到挑战,管理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成为今后城乡规划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1对城乡规划“多元利益主体”的初步认识

利益主体的概念来源于公司管理领域:“利益主体是指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的目标达成,或者在企业达成目标中受到影响的个人和群体。”近年来,随着土地使用方式和建设方式的转变,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城乡规划事业利益矛盾日益显现,利益主体概念亦被逐渐引入城乡规划相关领域中。广言之,城市规划中涉及的利益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规划的编制、审批、执行、评估,及监督的个人、团体和组织[1]。因此,从这一概念出发,城乡规划的利益主体可以主要分为地方政府、社会公众、利益实体和城市规划师四类。

1.1地方政府

此处的地方政府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主要是指能够代表国家利益并与城乡规划有密切联系的各个管理部门。从利益角度看,地方政府具有特殊的角色地位。一方面,地方政府承担着维护国家和地方利益的重要职责;另一方面,政府是规划实施与管理的重要主体,在利益公平分配中占主导角色。

1.2社会公众

社会公众是存在数量最多、涉及最为广泛的规划利益主体,代表着市民公众的集体利益。伴随社会公众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民主意识的增强,其对于城市规划利益分配的关心程度加深,对切身利益的要求愈加强烈。

1.3利益实体

利益实体是指代表市场利益主体的各类开发商、企业等组织、团体[1]。他们是掌握着土地资源的直接投资者并拥有极高的享有权,因此,他们对规划管理中所能产生利益的注重程度极高。

1.4城市规划师

城市规划师肩负着政府、公众、实体三方利益,是以专业知识进行利益协调的专业技术人员。

2城乡规划利益主体存在的主要矛盾

2.1政府决策力受质疑

其一,地方政府以统筹城乡规划为目标,对公众和实体利益方面兼顾不到位,三者之间存在根本矛盾;其二,个别政府、个人将城市规划作为追求政治利益的渠道,脱离城市发展现实情况,过分追求标新立异、实施性差,“朝令夕改”的现象屡屡出现,使规划决策受到公众质疑;其三,个别政府为了维护稳定的税收利益,决策上偏重利益实体,忽略了公众对城市规划的诉求,令规划决策公信力减弱。

2.2公众民主程度微弱

一是,我国目前依然收到计划经济主导时期管理形式的影响,采用严格的层级管理制度,公众参与的渠道较少;二是,政府信息公开程度不足,虽然目前大部分政府通过网站共识、不定期的宣传活动等手段增加了信息透明度,但与强烈的公众需求相比显得薄弱;三是,与公众参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未能提供严格的公众参与流程及公众参与意见反馈的处理办法,往往是公众参与流于形式,为能真正落到实处,降低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2.3实体利益追求最大化

利益实体掌握着城市中大量土地资源使用权,在这些有偿使用的土地来发利用上,一方面,利益实体迫切需要通过规划实现其“生产”和制造“产值”的目标追求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单纯追求实体效益而突破规划限制的违规行为。

2.4规划行业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规划决策者的规划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实现对城市规划工作的最优判断;二是,规划师职业资格推行不够广泛,在规划行业队伍中具有职业资格的专业人士比例不高;三是,部分规划师对研究、学习的认识不足,无法推进规划工作的良性循环。

3基于多元利益主体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创新

针对规划利益主体的不同需求及其相互之间的矛盾关系,规划管理职能应顺势作出积极调整,切实维护各主体利益。

3.1维护城市利益,提高决策质量

一是,完善规划编制体系。增加规划层次,引入分区规划概念,增强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联系;坚持深入区域发展规划和战略性规划的编制和研究;促进城市重点地区、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成果法定化。

二是,完善规划决策机构建设。完善规划委员会决策机制,强化议事制度,规范议事程序,明确重大规划决策项目范围;构建“市局―分局―街、乡、镇规划督察员”的“垂直”管理模式,加强宏观指导和控制;设立规划管理统筹协调机构,以城市总体规划为载体协调城乡规划和空间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建立广泛的多部门联席制度,综合协调各行政主体、建设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意见。

三是,建立健全辅助决策咨询系统。一是培育和发展规划行业协会,由行业协会承担部分行政性职能并发挥其服务职能,搭建规划服务平台;二是积极同社会上的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等合作;三是推进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严格规范的规划资质、资格准入制度,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和中介机构的培训和考核机制。

3.2维护公众利益,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第一,将公众参与纳入规划立法体系以及规划部门的运作框架,以立法形式明确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地位、内容及程序。第二,在规划实施的长期过程中,建立以街区为单位的责任规划师、社区民意调查员和市民监督员三位一体的“一师两员”制度。责任规划师定期深入街道社区宣传规划,了解居民的想法和为居民提供技术咨询;民意调查员加强与街道社区的沟通联系,定期收集汇总公众意见和建议,并向区政府和规划部门反馈;市民监督员反映本街区居民对规划的建议,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协调与监督。

3.3维护利益实体利益,管理监督与服务共同升级

一是,转变规划管理模式,由单纯通则式或判例式向通则式与判例式结合的管理模式转变。对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一般区域进行通则式管理方式;而对城市次要区域(主要为周边乡镇村等区域)则主要采用五线控制为主结合技术引导性内容的制定灵活控制;对城市重点发展区域采用判例式管理方式,制定特殊的开发控制体系,对重点区域增加城市设计,严格控制规划管理。二是,规范规划审批权限及程序,公开规划审批依据,限定工作人员的自由裁量权,明确管理人员的职权范围、限度和程序。三是,提高监督力度,树立利益实体的责任感,完善地方性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实现对规划利益实体的充分约束。

3.4协调各方主体利益,加强城乡规划队伍建设

第一,加强我市规划决策机构人员自身建设,强调执政能力,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第二,将取得注册规划师资格作为从事规划业务工作和晋升职务的必备条件并探索完善注册规划师与重要岗位挂钩的工作机制,同事加强对注册城市规划师的继续教育工作。第三,应加强规划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通过短期培训、专题交流等方式更新城乡规划知识、提高相关技能;优化人才组合,持续开展局内规划管理人员轮岗制度。第四,完善智力引进机制,多渠道的引进人才,加强引智借脑工作,邀请海内外人才来哈尔滨指导,促进交流,相互学习。

参考文献

1 吴可人,华晨.城市规划中四类利益主体剖析[J].城市规划,2005,(11)

2 张昊哲.基于多元利益主体价值观的城市规划再认识.城市规划,2008

3 刘畅. 从利益角度看我国地方政府间竞争.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

篇9

中图分类号:TU201;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390-01

0 引言

最近几年我们国家的城市化建设正在飞速发展,因此各级政府对城乡地区的规划越来越关注,而且城乡的结合也逐渐的扩大范围和面积,城乡建设的人员都明白,要想城市建设得到有序的发展,以及乡村经济的如何得到提升,他们就要严格的注意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我们国家在城乡规划方面相对于过去也更加重视了。而且建筑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它代表着很多意义,比如一个重要的景观建筑的设计风格会对人们对这个地方的第一印象进行定格。建设人员在对城乡建设时需要找寻着他们二者之前的巧妙联系,只有统一融合的建筑设计与城乡规划才能让建设的城乡整体的建筑效果变得正常有序,如果做不到这些,让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脱节,很可能会造成混乱的和不一致的城乡规划。所以我们国家在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实践中要能够做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1、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1.1 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是两个知识体系

城乡规划是对城市和乡村进行全面的设计与规划,而且它也要考虑在同一个城乡地区中资源和经济该如何共同发展,同时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需要考虑的。而建筑设计仅仅是设计的范围,建筑设计是依据建设任务以及工程技术进行工作开展的,而规划过程中所需要考虑的具体操作问题就是由建筑设计来解决的,虽然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看起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但是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建筑设计是必然要与规划的方案,工程的标准以及材料的准备进行有效的融合。社会发展的进步动力来源即为他们二者的必要结合。

1.2、建筑设计与城乡规划应该实现一致性效果

如何让城市发展和资源环境这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是城乡规划的最终目的,社会如何发展以及如何进步这需要城乡规划来进行推动,而且城乡规划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国际环境下对城乡进行大范围的土地规整可以让经济更为发达,社会的分工合作更为明确,但是对于城乡之间的差距却反而越来越远,如何对这种局面进行改善即如何缩小他们之间的差距,最为直接的做法就是让城市和乡村可以共同发展,这一想法的实现和操作就是对社会资源的过渡。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是因为建筑设计可以将以上的资源进行统一配置和进行调整。能够完美有效地遵循城乡规划的需求和特点是建筑设计所能做到的优势。城乡规划时需要把建筑理念置于实用主义的上方,需要以实际的需求为主要标准。

2、实现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相结合的途径

2.1 建筑设计必须要满足城乡规划的实际需求

我们了解到,各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着城乡规划的进程。比如工程地的条件,当地的交通情况等。在任何工程的实施中都会遇到很多阻碍因素,而城市建设最根本的考虑是这个城市规划的实际要求,所设计的建筑依然符合所建造地区的基本要求。城市规划无可厚非的会遇到土地征收,环保问题,维持生态平衡等问题,建设人员只有坚定地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确保建筑设计时当地的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即可。但在某些情况下,适当的放弃与保留也是可取的。城市规划所占用的民居以及人们的安置是这个工程所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总而言之,在建筑设计实施时,协调好施工的时间和空间是必然的,保证空间设计时对时间的实际需求。

2.2 注重对城乡规划整体效果的表现

建筑设计的功能需要在城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显著的展现出来,我们需要依靠建筑的合理的设计使得城乡规划的整体效果明显增强。现在很多建筑设计师都会考虑因地制宜,通过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各种具体情况来对当地进行园林设计和景点设计,特别是可以设计出更具有风格特色的的标志性建筑,这样的建筑设计可以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以及远方来此的人都可以直观的感知当地的人文风情以及风俗文化。随着人们对高质量的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建筑设计的方式进行的城乡景观的规划也就孕育而生。

2.3 实现建筑设计和城乡规划细节的有效结合

城乡规划所关注的是现存事物的有效融合,而建筑设计所更为注重既是建筑本身的风格和特点。城乡建设开展的时候,建筑物与环境的结合是需要格外注意的,建筑整体框架的设计也是重中之重,实践操作时,要时刻警惕着建筑物与规划之间冲突的产生。在展现建筑整体风格以及凸@文化元素时,实际运用与视觉效果是需要完美统一的,在这两方面的考量上尽可能要多角度的考虑采光效果,通风情况以及视野的广阔性等细节,每一格适宜的设计方案设计者都是需要经过综合的考虑的,这样既能保障建筑本身的运用价值。城乡规划中所涉及到的视觉效果和实用价值往往需要通过建筑设计师来将它呈现出来。

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有效结合需要对各个细节进行充分的考虑。

3、结语

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很大程度由它的建筑物的设计直观的展现出来了,因为建筑物是当地形象的一种固定且有长久时间性的展现形式,尤其是建筑物的设计是对当地的风俗文化的延续和释放。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有效推动可以通过城乡规划时所建造的标志性建筑来进行。建筑的统一和延伸是城市发展中不可磨灭的存在。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的建设的主要成分即为城市规划的有力推动,解决城乡规划中会遇到的种种困难可以通过城乡规划以及建筑设计的结合,尤其他们两者的结合对于我们国家的城乡一体化的最终实现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门丽君.谈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规划设计[J].山西建筑,2013,03:31-33.

[2] 凌亚邦.城乡一体化整体规划、设计、建设的意义[A].中国科协年会(分3)组委会.2006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分会场论文集[C].中国科协年会(分3)组委会:,2006:6.

[3] 秦松旺,徐建军.城乡规划如何实现与建筑设计的结合[J].城市建筑,2013,24:51.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5)02002805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形势而设立的专业,发展至今,出现专业定位模糊,广度大深度小,就业竞争力受限等诸多尴尬问题[1]。2012年,教育部第四次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下简称《目录》),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被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2013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该专业教育在国内刚刚起步,探索人才培养方法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南京邮电大学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除同样面临新专业设置之初的机遇与挑战外,还有其独特的发展背景。2013年10月,经江苏省政府研究并报教育部批准,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实行合并办学,组建新的南京邮电大学。在此之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特色专业之一,2002年开始招生,已有11年的办学历史,并已形成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涵盖地理学、规划学、人口学等专业方向的教学科研团队。2013年,根据《目录》(2012版)要求,该专业开始

转型,招收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专业第一届本科生。合校前后,专业所依托的院校学科基础全然不同,依据新南邮的学科特色构建专业培养体系成为专业发展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文章从教育部的专业导向、人才市场需求两方面梳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基础定位。结合南京邮电大学自身特色,以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应用要求为导向,寻求信息科学与地理学、规划学的结合点,并据此提出以信息科学应用为特色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与核心框架。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基本要求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基础定位应重点考虑两方面要素:一是教育部设置该专业的目标与要求,二是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专业设置导向

地理学和城乡规划专业是我国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两大主要来源[2]。前者以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传统地理强校为代表,主攻宏观层面规划,擅长理论探索、机理剖析与经济社会综合分析;后者以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等建筑学老八校建筑老八校指之初最早开设建筑学、城市规划相关专业的八所高校,包括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已并入重庆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已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为代表,主攻微观层面规划,擅长空间设计与形体表达。两者各具特色,各有专攻。

1998版《目录》中涉及城乡规划的专业有地理科学类下属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和土建类下属的“城市规划”。这一专业设置与上述两大源头相对应。2012年《目录》调整,城乡规划相关专业仍为两个,一是地理科学类下属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二是建筑类下属的“城乡规划”。与1998版《目录》相比,保留了地理、建筑两个学科门类下的城乡规划相关专业设置,但将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专业。结合2012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见表1)不难发现,教育部认可并引导地理学、建筑学下两规划专业各自特色发展。地理学下属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区别于工学下属的城乡规划专业,做到强化主线,收缩口径,夯实基础,对口应用——立足宏观、中观区域层面,以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强化综合分析能力培养。(二)人才应用需求

教育部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设置的发展导向是否适应市场对规划类人才的需求,是专业定位必须要论证的第二重标准。

如将城乡规划系统细分,可分为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两个方面。仅就规划管理来说,地理学专业背景的规划工作者往往具有相对综合的专业知识储备和缜密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具备作为管理者的全局意识与综合协调能力。

规划编制工作又可分为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的区域尺度层面。具有地理学专业背景的规划工作者擅长区域分析与经济、社会综合分析,在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宏观层面规划中发挥核心作用并承担大部分工作,在控制性详细规划这一中观尺度规划工作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针对具体某项规划工作,其工作流程又可划分为规划分析、规划方案与成果表达三个步骤。在成果表达的制图工作中,地理学背景规划工作者确有一定劣势。但在规划分析和方案设计阶段,地理学背景规划工作者发挥的作用与建筑学背景规划工作者旗鼓相当。

综上,地理学背景规划工作者往往具有系统全面的知识储备和突出的综合分析能力,在各类规划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见图1),不可或缺。强化地理学基础、重视机理分析能力培养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也完全符合市场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

二、信息科学与地理学、规划学学科融合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科学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作为空间科学与信息科学的重要结合点,技术发展与应用已较为成熟。与CAD等绘图软件相比,GIS(地理信息系统)工具的特点与优势在于空间数据的组织、管理与分析,能够有效管理和处理海量数据,关联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某种程度上可认为是绘图软件与统计分析软件的集成。

在美国,GIS已成为专业规划师的标准工具,脱离GIS的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几乎不存在,GIS用于地图处理、规划管理、分析与决策支持、公众参与等方面[3]。在我国,GIS在规划领域的应用相对有限& mdash;—在规划管理系统的设计构建中应用广泛,在规划编制中应用较为粗浅,主要用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分析与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规划选址分析。规划工作者如能全面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其软件的规划领域系统应用,则能顺应这一趋势,在规划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大数据时代海量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与发展成熟但应用不足的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相比,大数据时代空间数据获取与应用则呈现出海量数据、先进技术与跨学科创新思维三大特征《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中指出,数据本身、技能与思维是大数据价值链的三个构成。 。

随着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阿里、京东、亚马逊等电子商务公司与腾讯等网络服务运营商掌握海量用户数据。随着智慧城市理论的兴起与“物联网”的建设,行政管理机构也将成为大数据的掌控者。海量数据如何提升城乡规划的科学性与适用性,大数据如何为规划所用,相关研究也陆续展开。

国内外有学者通过挖掘网络数据、居民行为数据,对居民时空行为、城市空间与城市等级体系进行研究[4]。如以百度指数为依据对比分析城市间联系强度[5],通过微博数据挖掘分析网络社会空间特征[6]等。空间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已从利用单一GIS 软件向多种信息设备相结合的阶段转变[4]。

针对智慧城市的建设热潮,国内有学者积极开展现行规划体系的“智慧”响应探索,提出在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三大层次的规划建设中应用智慧城市数据信息、融入智慧城市建设理念的思路与要点[7]。如城镇体系规划层次借由新信息技术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充分挖掘区域内各城市优势发展的方向与重点,城市总体规划层次应考虑采取合适的路网形式,合理规划智慧交通基础设施等。

这一背景要求规划工作者不断学习新的数据获取与挖掘方法,探索并掌握大数据规划应用的方式途径。

三、以信息科学应用为特色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基本原则

南京邮电大学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应在满足专业基础定位要求的同时,结合院校优势学科——信息科学、地理学、规划学三者的交叉领域,以地理学、规划学为基础,以信息科学应用为特色。其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夯实地理学基础、围绕规划应用主线、突出空间信息挖掘与分析能力培养的原则。

1.夯实地理学基础

地理学基础理论、方法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区别于工学下属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内容,体现专业定位的基本要求。通过基础必修课程学习,了解地理学基础理论框架与范畴、边界与特色,掌握学科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根基。课程设置中,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地理学基础课程必不可少。

2.突出空间信息挖掘与分析特色

大数据时代,应强化网络数据挖掘与信息设备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等理论方法的学习与能力培养。为此,应以数学、计算机、网络等知识系统强化为基础,通过设置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数理统计应用等与地理、空间规划相关的信息技术类课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数据获取与分析能力。

3.围绕规划应用主线

无论是地理学基础分析能力的培养还是空间数据获取与分析能力的训练,最终应落实到进行空间分析、指导空间规划上来。城乡规划应用是专业教育知识体系构建的主线,相关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都应围绕这一主线展开。因此,城乡规划基础知识的全面系统掌握对于夯实专业的基础定位至关重要。为使学生对城乡规划领域基本概念、理论、研究方法等有相对全面系统的认识,城市规划原理、城乡规划学导论等应作为专业基础课程设置。

(二)课程体系框架设计

以上述原则为依据,结合南京邮电大学学科设置特色与要求,初步设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该体系包含专业基本知识、专业特色知识两大模块,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两个层面设置课程(见图2)。其中,专业基本知识模块强化地理学、规划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的学习,专业特色知识模块突出空间信息获取与分析特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通识教育层面,设置高等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除高等数学外,其他课程均为学校特色公共基础课程。此类课程为培养空间数据获取与分析能力奠定了扎实的数理基础。

专业教育层面,将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城乡规划学导论、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等全面系统介绍学科基础理论、概念、方法的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程,将城市地理学、计量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城市总体规划、村镇规划、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深入介绍分支学科发展及强化实践应用的课程设定为专业课程。

这一课程体系仅就专业核心课程进行设定。在核心课程之外,可根据需求选择性设置地图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社会调研方法等辅助课程,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掌握专业分析研究方法。具体课程体系建设中,还需针对课程设置顺序、各学期学时与学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教学大纲编写等深入研究。

四、结语

目前在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的研究与实践领域,空间信息采集、挖掘与分析技术应用相对粗浅,存在领域狭小,工具单一,深度不足等问题。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方式的变革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化,基于大数据应用的空间分析思维与技术必将在规划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面向应用的人才培养,应考虑增加信息类课程的设置以迎接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分析应用的挑战,而信息技术类专业,应针对不同领域的需求,增补相应领域的基础知识课程。如面向智慧城市建设应用的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应对规划原理、规划基本分析方法等城乡规划领域基础知识有所了解。

上述背景下,文章结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定位和信息技术的学科优势,提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为后续学校本专业培养方案设置拟定思路,并为其他院校该专业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陈郁青.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育体系构建新路径[J].闽江学院学报,2014(1):103-107.

[2]陈昆 仑,李 丹,王 旭. 学科调整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机遇与发展[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6):22-25.

[3]宋小冬,钮心毅.城市规划中GIS应用历程与趋势——中美差异及展望[J].城市规划,2010(10):23-29.

[4]秦 萧,等. 大数据时代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13(9):1352-1361.

[5]熊丽芳,等. 基于百度指数的长三角核心区城市网络特征研究[J].经济地理,2013(7):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