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的教学建议模板(10篇)

时间:2023-10-19 09:58:1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对幼儿园的教学建议,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对幼儿园的教学建议

篇1

“标准”的具体内容一目了然,在《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条款中有部分涉及,其中的不少条款教师早已知晓,但为什么许多教师仍然没有按其执行呢?主要问题不在于教师,而在于相关的教育体制与监督机制甚至社会体制还有待于完善,至少我们的评价机制仍然不够健全,起不到激励教师工作与成长的作用,反而使不少教师消极怠教、心游业外。如果教育上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激发不了,此“标准”一出,只能增添一纸空文,而收不到规范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成效。

事实上,对教师的规范与完善机制已然不少,只是看不见、摸不着罢了。比如社会及民众对教师的认识观与期望值,认为教师应该“为人师表”“行为世范”,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这些标准无形中构筑起对教师舆论监督的文化氛围。教师在社会上“如履薄冰”,生怕触及师德问题,无形的标准俨然内化成教师对自我的监督与定位。实际上,仍有不少教师迷失了方向。其中存在诸多原因,教师成长的制度环境应当是重要的方面。如今“标准”出台,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尴尬的现状,还会有许多教师无所适从,或不屑遵从,因为它并没有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没有从教师职业幸福的层面衡量,反而平添了一些新的矛盾。

为什么无论是无形的“标准”,还是明文“标准”,往往都不能从实际上激励与规范教师的工作与成长呢?是标准出了问题吗?当然不是。而是评价机制没有紧随“标准”的脚步。那么如何完善评价机制呢?我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尝试:第一,取消校长负责制,采取民主集中制。因为由某人或某个班子裁定,无疑仍是“人治”,难免有失公允,假如校长一人说了算,还要“标准“何用?第二,规范以学评教机制。产品好坏与否,得客户说了算,所以教师是否“达标”,主要得引导学生和家长评价。第三,奖罚分明,优胜劣汰。这是激励教师进步与成长的有效方法,如能科学实施,合理利用,定会收到积极成效。

因此,我认为,出台“标准”理应是好事,让广大教师有了方向感,但如何让教师拥有动力、充满信心地循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前进,还应营造适宜的教育环境,出台较科学的评价机制,一定要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操作,否则教师只能“望‘标准’兴叹”。能让教师获得专业成长和职业幸福感的“标准”将是公认的科学标准。我们将在“标准”之外期待合理的评价机制。

对《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几点建议 张阿龙

幼儿园、小学及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是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指导教育教学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欣喜之余,我们不难看到,它还不是十分完善。为此,我们有必要去思考如何改进。下面,我以《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为例,谈谈我的想法。

一、标准的目标

该标准中主要强调了两点: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我认为这不够全面,在该标准中的基本理念部分已经提出了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可见,我们的目的并不是以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最终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在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不能因为标准是教师专业标准而缺乏对学生的关注。目标具有导向性的作用,如果目标或者方向偏颇、失当,那么很容易出现实施过程中的浅尝辄止。我们不妨加上一点,就是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二、标准的内容

我们的标准主要由四大理念和三大基本内容构成,系统地勾勒出了未来教师的专业形象,明确了未来教师的专业追求和取向,但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它比较宏观、模糊、笼统,可能对于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教龄教师的评价与考核存在一定难度。通过我们这个标准,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全局性、统一性、综合性,而缺乏针对性。参考国外教师专业标准,我们应该进一步细化标准的类别和层次。比如美国的教师专业标准有30多套,其中22套已经成文。他们的专业标准非常详细,充分兼顾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澳大利亚的教师专业标准规定了教师教学专业技能达到的层级水平,为教师的自身规划和自我评价提供了依据。

三、标准的语言

作为国家的教师专业标准应该严密而系统,用词必须精练扼要,而在审视此套标准的过程中,我还是发现些许问题。

(一)产生歧义比如“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这一句,此句想表达的意思是要学习先进的中学教育方面的理论,但不仔细考量,很容易理解为学习先进中学的教育理论。

(二)用词不当比如“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这一句,尊重一般是对人而言,而对于规律我们不仅要尊重,而且要按规律办事,所以改为“遵循”较好。

(三)笼统烦琐比如“勤于学习,不断进取”这一句,这与一些中小学校的学风何其相似,但出现在专业标准中却让人感觉一头雾水,学习什么内容是否有必要交代一下?再比如“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这确实体现了发展中的螺旋上升规律,但出现在专业标准中却显烦琐,不如改为“坚持不断实践与反思”。

(四)标点失当比如“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这一句,渗透应用并不是一个词组,或渗透或应用。所以应该在两词之间加个顿号,意思就出来了。

我国的出台是具有开创意义的。这里我只是提出一己之见,期望我们的“标准”能够给教师专业化带来更多的契机。

教师标准,定位需要更明晰 张德仁

教师专业标准作为一种从业规范,我认为,首先应定位它的目标标准,因为我们的教育是有目标的,而且这个目标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其次才是过程标准。目标标准应该明确,这是全体教师坚定不移的追求:过程标准应该是宽泛的,这样有利于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结合具体实际,充分发挥地域、经济、社会及学校教师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使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调动各方面资源,形成教育发展的内驱力。

就教师专业标准而言,它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

习“的目标,这是科学完善的。其又提到该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使人想到是不是帽子扣得有些太大了?教师职业有其准入的目标方法和标准,培训和考核应结合实际各有侧重。在社会发展如此迅速、地区发展还不是很平衡的中国,如果想找到一种一劳永逸或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则,我想这无异于自欺欺人。

文中强调”生本”。我想,这应该从考核上强调。其实,于教育发展而言,还是要“师本”。因为,没有好的老师引导,就不能更大限度、更大范围地发展学生的能力,这是最基本的常识。没有教师的高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只能是一个想象而已。所以,既然是教师从业标准。就应该把它从课程标准和学生评价标准中区分开来,分别对待。要明确它们的目标、方法以及作用,使它们互相衔接,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促进教育发展的合力。就如我们教师给学生上课一样。目标要明确,过程要留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的余地。切入点越是细小,形成的效果越是深远。这就又重新回到了刚才提的因各种差异而允许有目标层次的差异,从而形成有针对性的不同。依据目标,制定相应的前瞻性、发展性评价标准,这应该是我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有效的准则。

总之,标准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教育和教师的重视、希望与要求。要把国家的这种需要同具体操作结合起来,需要科学缜密地制定目标,需要科学有效地实施,更需要连续不断的目标跟进,不断在更高目标的指引下科学向前。适应时代、地区以及教育本身发展的要求,使教育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教师专业标准可增设等级制 刘进春

制定教师专业标准,能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改善教师资源配置,完善教师管理机制,能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从而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如今,我国新制定的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不能只是单纯追求一致的标准尺度,而要考虑教师专业标准的普遍性与教师个人素质、地区教育状况的差异性的辩证统一。因此。教师专业标准可增设等级制。

制定的教师专业标准,一方面。内容要详细,层次要清晰:另一方面,要有较强的操作性与适用性,要考虑教师、学校与地区的差异等情况,能真正适合各个地方学生的成长需求。我们要充分考虑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的差异、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差异、先进学校与薄弱学校的差异。只有在充分考虑上述差异的基础上,才能使标准具有更强的适用性。也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推进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

如今公布的“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有四个,即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该理念先进。要求明确,导向鲜明;而基本内容和实施建议部分概括性过强,表述不够明确,在具体操作上会有一些困难,如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阐释过于细致,可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的行为上,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的等级。等级规定要具有实践意义,其规定要简约、明确,突出重点。当然,也不能把评定等级的标准定得过细。

制定合理的“教师专业标准”,会有利于教师时时对照自己的教育教学言行,是否符合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达到了哪一级标准,从而正确地认清自我,逐步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如新教师对照专业标准。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就会学习身边的优秀教师,在对照借鉴中不断完善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发展自己,在反思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在不断学习教育理论的过程中武装自己。如果有不同的标准等级,教师就可以在等级的上升中增强自信心,汲取不断前进的力量。在此,笔者建议把“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相关内容与要求加入“教师标准”,充实不同等级的内容,使之更有可操作性,更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增设教师专业标准的等级体系,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各个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划分等级的教师专业标准,能明确教师专业素质要求,更好地健全教师管理制度,会促进我国教师专业水平的逐步提高。

提升师德水平要以“师”为本 范肖朋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把“师德为先”当做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在基本内容中还对师德的行为作出了具体的规范,例如”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等。“师德”在专业标准中成了一个重要的关键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基本代表了我国传统的师德观念,教师这一职业历来都要求德才兼备。尊师重教这一良好的社会氛围。正是由于古往今来无数“春蚕……“蜡烛”默默地奉献所营造出来的。然而在今天,像“绿领巾””补习班”“红校服”等教育中出现的诸多不和谐的现象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道德的标准,这都让一个个本来不是话题的话题最终于又成为了话题。

“师德”成为关键词的原因。从大的方面来看,是经济社会转型期的阵痛,在这个过程中,过于追求效率与功利,让师德落在了后面。现在重提师德,无疑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的。然而在实际操作层面如何评价,以及如何在培训中使教师适应新标准中提出的师德要求,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首先,如何评价师德就是一件难事。所谓“修台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老师们干的是良心活,大多数老师对师德都是高度遵守与自觉追求的,但也不乏有害群之马。但是,谁有资格作出评价,用什么方法作出客观的评价是需要探索的。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评价师德的过程中简单粗暴,唯领导的好恶是从,说你好你就好,说你不好你就不好。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价,很难让师德水平真正得到提升。要想真正提升师德水平,就要从改革评价方式上入手,把评价权下放到老师自己手中和学生手中,通过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让学生、家长、同事和自己都参与评价,真正做到客观公正,让老师在评价中得到反思,在反思中实践,从而提升自身的师德水平。

篇2

G613.7

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此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毋庸置疑的。近些年来,社会上有很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们的片面追求,获得小学和社会的认可,盲目推行了一些幼儿识字、珠心算、汉语拼音等纯智力开发的课程,而忽视了幼儿的身体健康教育,使得幼儿过早地处于书山题海之中,削弱了幼儿教育特有的趣味性、活泼性和全面性。这种教育上的缺失,短时间内可能还不会显现其缺陷,但是长此以往对幼儿却会产生不良影响和无法弥补的遗憾。幼儿健美操是集音乐、体操、舞蹈和美学于一体的新型体育健身项目,它作为幼儿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除了具有一半体育活动共有的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和增强体质的作用外,还对改善体形体态,提高韵律及身体协调性有着特殊作用。为此对目前鞍山市农村地区幼儿园幼儿健美操教学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了解我市市农村地区幼儿园幼儿健美操教学活动开展的真实情况,为丰富幼儿身体锻炼的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幼儿健美操教学活动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需要选取鞍山市所属海城市、台安县、岫岩县和千山区农村各10所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对40所幼儿园发放调查问卷40份,回收4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40份,有效率100%,符合调查研究的需要。

(二)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二、 研究结果与分析

幼儿阶段是其获得各项身体素质能力的敏感时期,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能够获得更加显著的效果。幼儿健美操能够有效的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且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活动。

(一)农村幼儿园开设幼儿健美操教学活动情况

被调查的40所农村幼儿园中,没有一所幼儿园开设幼儿健美操教学活动。

(二)原因分析

幼儿园管理者的教育理念及对健美操的认知程度、幼儿园的师资和幼儿健美操的推广普及程度是决定了幼儿健美操在幼儿园的开展状况的主要因素。

1.农村幼儿园管理者片面的教育理念及对健美操的认知程度不高

对农村幼儿园的各方面课程重要性和体育课程开展情r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幼儿园对拼音、识字、加减法等小学课程更为重视,占100%,对语言、常识、礼仪习惯次之,分别占87.50%、70%、60%,而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最差,仅占12.5%。表二数据显示,农村幼儿园体育课开展做游戏、跳绳活动方式的最多,分别占92.5%、87.5%,以其它形式和自由活动的活动方式也占有一定比例,分别占5%、2.5%,而没有一所幼儿园开展健美操活动。可见,大部分的农村幼儿园的管理者在教育理念上,过分重视文化课程的教授,忽视了其它方面的教育,特别是体育方面的教育。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幼儿园创办人文化素质不高,认为能够保证孩子安全,学到一些文化课就足够了,没有认识到幼儿园课程应以实现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为目标;二是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和社会的需要,家长和社会对孩子的期望和考察过分片面的强调文化课,以至过早的给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学习拼音、识字、英语等课程,从而影响了幼儿园的教学导向;三是幼儿园为了减少幼儿的危险,尽量减少幼儿的体育课程。而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健美操还不是很普及,农村地区很多人对此项运动不了解,导致健美操在农村幼儿园没有开展。

2.农村幼儿园的师资不合适幼儿健美操活动的开展

对农村幼儿园的师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幼儿园的师资以幼师为主,占全部师资的%,艺术类大专以上的次之,占全部师资的%,再之大专以下,占全部师资的%,再之其它专业大专及以上,占全部师资的%,体育类大专及以上占比最少,只占%。健美操运动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项目,除体育专业学生对健美操课程进行学习外,其它专业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该课程,因此大多数人了解健美操都是通过媒体视频资料,根本涉及不到健美操的教学与创编方面的培训。因此,从农村幼儿园现有师资情况分析,绝大多数幼儿园不具备幼儿健美操的教学能力,导致农村幼儿园体育课程中没有开展幼儿健美操活动。

3.幼儿健美操的推广普及程度不够

大多数人认为健美操是中青年人的运动,其实健美操是不受年龄限制、适合各种人群、集音乐和运动于一身、有益身心健康的一项体育运动,但健美操由于学习难度相对较高,并没有像广播体操一样在全国中小学得到全面的推广。另外健美操由于不是奥运会规定的竞技运动,在地方体育局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推广。社会上,健美操除了在一些健身俱乐部有少部分人练习外,其它场合很少有人开展此项运动,从事此项运动的科研人员、从业人员非常稀少。对于幼儿健美操,由于没有市场,几乎没有人从事创编适合幼儿的幼儿健美操,因此农村幼儿园没有开展幼儿健美操也就成为必然现象。

三、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40所农村地区幼儿园的问卷调查,农村地区幼儿园均未开展幼儿健美操活动。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幼儿园管理者对幼儿健美操的认知程度不够和农村幼儿园的师资不具备开展幼儿健美操的教学活动。为了在农村幼儿园推广幼儿健美操活动,提出如下建议:

(一)中国健美操协会作为推动全国健身健美操的普及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应大力宣传健美操运动,提高公众对健美操的了解和认知,促进健美操运动的推广和普及。应组织相关高校、健美操运动团体等开展幼儿健美操培训工作,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培训,并创编更多优秀作品,为幼儿健美操在幼儿园的推广提供条件。

(二)推动幼儿健美操活动在有条件的幼儿园积极开展,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为在其它幼儿园的推广提供经验。

(三)建议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农村幼儿园的管理和引导,明确幼儿教育的目标,规范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使之适合幼儿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篇3

一位送孩子来上学的家长笑着说:“我是附近村里的,新园建成前我一直担心孩子没地方读幼儿园,现在好了,不仅离家近,条件还这么好。”

而让孩子们开心地上幼儿园,让长兴县的家长们放心,正是长兴县人大常委会6年持续监督的最终目标。

学前教育现状令人忧心

“进出幼儿园的唯一通道,竟然是隔壁农户的菜园;简陋的教室里,有的窗户竟然没有玻璃;学生中午用餐,学校只有一个电饭煲,菜都得学生自己带;没有专门的午休室,孩子们只能趴在课桌上睡午觉……”说起长兴县二界岭乡郎村的幼儿教学点,县人大代表肖惠琴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样的情况在长兴县并不是个例。像洪桥镇中心幼儿园,6个班级268名幼儿,全园建筑面积仅563平方米,师生人均面积不到2平方米,孩子们学、吃、住都得在同一间屋子里。“近50个孩子在不到60平方米的教室里上课、午休,活动空间小,教室里还有很重的异味,尤其是夏天。”来接孩子放学的家长们,对此深表忧虑。

为此,幼儿园负责人曾多次向各级人大代表、县教育局和洪桥镇政府反映,希望扩建幼儿园,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

“不是教育部门不重视,其关键还是体制问题。”长兴县教育局基教科的一位负责人道出了苦衷:2002年幼儿园从小学附属管理中分离出来,实行“全员聘用、园长承办、自收自支、适当奖励”的管理模式。自那以后,乡镇政府不再是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主体,幼儿园自身又没有能力承担硬件设施投入,结果就导致乡镇、农村幼儿园基础设施差、建设缓慢,部分改建或正在筹建的幼儿园负债重等问题。

据了解,长兴县共有城镇幼儿园49所(其中城区27所,乡镇20所),村级教学点133个。2002年至2007年期间,这些幼儿园建设基本上都游离于政府管理体制之外,乡镇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几乎为零。

代表建议拉开监督序幕

长兴县学前教育如此局面,令人大代表们十分忧心。在2005年2月召开的长兴县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徐盘群、陆康康等多位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要求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建议》。

2005年上半年,长兴县人大常委会又组织代表就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视察。

“没想到在我们长兴,农村幼儿园的校舍建设和幼儿活动设施这么差。”一些县人大代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身边竟然还有这么落后的幼儿园。他们发现,新塘、包桥、李家巷、泗安、长桥、水口、小浦等9所中心幼儿园,根本没有自己独立的校舍,都是跟其他小学、成人学校共用一个园区。此外,新塘、包桥等幼儿园,孩子们没有专门的幼儿午睡室,而大部分农村幼儿园则连一些基本的幼儿教学活动设施都没有。

通过这次视察,常委会初步摸清了全县学前教育的现状,并针对当时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体制不顺、职责不清等问题,提出了明确主体、落实责任、给予乡镇中心幼儿园事业法人资格、落实幼儿教师编制等意见、建议。

自此,长兴县人大常委会正式拉开了这场持续6年的学前教育监督的序幕。

2006年至2007年,常委会通过组织代表视察、听取政府部门汇报等多种形式,就学前教育工作展开监督。2007年初,长兴县政府结合新农村建设,出台了《长兴县深化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提出幼儿教育管理要实行“乡镇中心幼儿园由政府举办,村级幼儿园(班)多种办园(班)形式并存”的办园体制。

可直至2008年,政府部门始终未履行幼儿园建设主体的职责,农村幼儿园基础设施投入几乎空白,幼儿园的法人登记工作也一直不能落实,致使长兴县学前教育发展始终徘徊不前。

2008年1月24日,在长兴县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林桂祥、蒋俊华等代表再次提出了要求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建议。

随之,长兴县人大常委会也开始了一场更大力度的监督。

2008年5月,长兴县人大常委会再次组织调研组,在副主任杨福成的带领下,通过听取县教育局工作情况汇报,实地走访县中心幼儿园、李家巷镇凌许幼儿园(民办)、洪桥镇中心幼儿园等,对全县学前教育现状作进一步调研。

在长兴县中心幼儿园,该园园长道出了多年的苦衷:“尽管从小学附属管理中分离出来了,但由于没有独立的法人地位,连向银行贷款都困难,改善园区基础设施一筹莫展。”

经过多次座谈了解、实地考察、外出取经,调研组认为长兴县学前教育主要症结为:体制不顺、师资薄弱。2008年6月27日,长兴县人大常委会向县政府提出了“关于要求全面明确幼儿教育发展目标,学前教育政府主导,加大幼儿教育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的建议”。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的建议,我们通过起草关于全县学前教育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科学规划力度,完成全县城乡幼儿园的科学布局;稳定幼儿教师队伍,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等多个方面做出努力,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步伐。但要真正做到学前教育政府主导目前还有差距,在加大投入方面,县、乡镇、村三级财政投入还明显不足。”2008年底,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就此进行跟踪督查时,县教育局负责人如此坦言。

不见成效不撒手

2009年2月6日,郑乐梅、蒋亚美等代表第三次提出了要求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建议。长兴县人大常委会将该建议列为当年重点督办建议之一。

2009年4月23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根山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到县教育局、县建设局、县国土资源局等部门,就该建议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在县教育局召开的座谈会上,教师代表向督查组反映:“从2002年我县取消幼儿教师编制开始,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便只减不增,结果导致幼儿师范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留不住,已聘用的教师队伍也不稳定。2001年引进的12名编外优秀教师,已有7名由于编制、待遇等原因陆续离开了幼教队伍。”

随后,督查组又实地视察了槐坎乡、煤山镇、和平镇、吴山乡、泗安镇、二界岭乡等乡镇的中心幼儿园、村级教学点和民办幼儿园。

在泗安镇一民办幼儿园,代表们看到,一间约10多平方米的教室里,竟然挤了近40个孩子,室内通风很差,迎面扑来一股浓浓的异味;而雉城镇一民工子弟学校,竟然将消防通道上了锁……

对此,代表们纷纷建议:“要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园的规范管理,严格民办幼儿园的审批。”、“要严查那些不符合条件擅自举办的幼儿园,引导其积极规范办园,对不听规劝的,责成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坚决予以取缔。”……

2009年7月30日,长兴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学前教育工作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

“要尽快落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独立事业法人资格,使其具有明确的法人地位。”

“全县乡镇幼儿园仅3名公办教师,99%为编外教师,幼儿教师流失严重,解决教师编制问题刻不容缓。”

“随着城区规模的扩大,幼儿入园难问题日益突出,这一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

这些意见建议最后都以审议意见的形式被送到了长兴县政府,并引起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

为落实常委会审议意见,县政府通过深入乡镇实地考察、多层次召开座谈会、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方式开展调研,明确了长兴县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11年,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公办幼儿园为示范、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的多元化办园格局,建立起法人管理、全员聘用、成本分担、自主发展的学前教育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优质、均衡、开放的现代学前教育体系。

2009年11月13日,长兴县政府终于正式出台了《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这标志着长兴县在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工作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持续监督终显成效

2010年3月30日,长兴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县政府关于落实县人大常委会有关学前教育审议意见的报告。在提交的报告中,县政府列举了一连串数字:

2009年12月,长兴县24所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全部办理了事业法人资格登记。

从2009年起,县财政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幼儿园的新建、改造、创建奖励和公用经费补助。2009年,县财政对全县幼儿教育经费拨款共计1322.5万元。

2009年至2012年,县政府规划对7所乡镇中心幼儿园进行迁建,新建乡镇幼儿园面积22242平方米,计划总投资3065万元。

…………

听完这些数字,长兴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2010年9月初,在二界岭中心幼儿园门口,送孩子上学的家长正微笑着与孩子们挥手道别,她们说:“看到孩子坐在宽敞的教室里上课,中午也不用再为他们吃不上饭发愁,省事儿,心里也踏实了。”

同时,总投资达650万元的洪桥镇中心幼儿园也已投入使用,农村标准化村级教学点建设正稳步推进,2010年全县计划建成15个标准化村级教学点。

篇4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及《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精神,大力发展我县学前教育事业,坚持以公办幼儿园为主、民办和社会力量办园为补充的工作思路,整合教育资源,完善保障机制,集中精力抓好学前教育三年规划的建设和发展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幼儿园30所,其中公办幼儿园8所,民办幼儿园22所;在园幼儿4974名,其中公办2147名,民办2827名;现有幼儿教师442名,其中公办206名,民办236名。特别是自2011年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全县新建、改扩建完成7所公立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27%,新建乡镇幼儿园占乡镇总数的46%,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为85%。

1、公立幼儿园建设稳步推进。我县规划新建、改扩建14所公立幼儿园,其中城区3所,乡镇(社区)11所。2011年新建了店头镇中心幼儿园、润良幼儿园,改扩建了县幼儿园、河西幼儿园、太贤幼儿园、侯庄幼儿园、桥山镇东区幼儿园;2012年新建4所幼儿园,其中阿党镇中心幼儿园、田庄镇中心幼儿园正在内部装修,双龙镇中心幼儿园、隆坊镇中心幼儿园正在建设中;改扩建仓村乡中心幼儿园、腰坪社区幼儿园和新建桥山镇西区幼儿园正在规划。

2、幼儿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一是着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按照学前教育“两教一保”教师配备原则,2009、2011年两次转岗培训了小学富余教师150余人,新招聘幼儿教师60人。目前,公办园教师占在岗教师的47%,大专以上学历198人,占公办园在岗教师的97%;幼师专业毕业37人,占公办园教师的18%。二是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大培训力度,分阶段举办幼儿教师培训,对所有教师进行教学过程实践培训;选派33名园长、118名幼儿教师,分批参加省、市各类培训活动;2011年后季对全县所有幼儿教师分5期进行全员跟班培训,2012年对新聘40名幼儿教师分2期进行岗前培训,使各园园长和教师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三是着力贯彻幼儿教育方针。坚持依法办学,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制定保教保育工作计划。同时,根据需求制定幼儿教师招聘方案,继续采取招、转、培训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充实学前教育教师队伍。

3、学前教育投入切实有力。一是优先保证幼儿园建设经费。2011、2012年分别投资1462万元、2234万元,优先用于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今年秋季前投入使用7所,使2147名幼儿顺利入园。二是认真落实学前教育免费政策。2011年秋季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免费标准为学前一年幼儿每生每年1000元。对家庭经济困难学前一年幼儿补助生活费,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一年按250天计算),即每生每年补助750元。2012年秋季全面实行学前三年免费教育。三是逐步加大资金补助力度。按照每人每年200元标准给幼儿园补助公用经费,基本保证了幼儿园的正常运行。2011年,对民办幼儿园维修改造实行“以奖代补”政策,补助资金30万元,并对民办幼儿园安保补助13万元。

4、学前教育管理日益规范。一是切实加强幼儿园管理。严格执行民办教育机构的审批和年检制度,依法清理非法办学机构,2011年以来取消不规范幼儿园7所,对管理规范并取得办园许可证的幼儿园全部给予支持和鼓励。扎实开展幼儿园分类定级工作,目前,全县有省级示范园1所,二类园25所(公办7所、民办18所),三类园4所。二是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坚持“保教结合,游戏为主”的办学特色,积极开展幼儿教育改革,突出幼儿特点,合理设置教学与活动时间,防止和纠正“保姆式”的教育模式和“小学化”倾向。三是切实加强检查指导。对全县各级各类幼儿园进行检查,指导幼儿园改善设施,提高办园水平。协调相关部门检查指导幼儿园各方面工作,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及时化解安全隐患,确保万无一失。充分发挥县幼儿园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对乡镇薄弱学校的帮扶工作,促进整体水平提升。四是切实加强早期教育工作。探索构建政府统筹,以乡镇(社区)为依托,教育、卫生、妇联等部门和组织协同运作的早期教育服务网络,每个乡镇(社区)依托辖区幼儿园,聘请专业人员定期为辖区0-3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提供早期教育服务,促使家长科学育儿能力不断提高。

二、存在问题

1、建设资金到位率不高。我县学前教育建设已完成投资3696万元,其中争取各类学前教育补助到位资金1019万元,占资金总额的27.6%;目前缺口资金达2677万元,占资金总额的72.4%。由于资金实际到位率较低,多数建设项目靠施工企业垫资实施,对幼儿园建设造成较大影响。

2、公办园建设亟需加强。特别是城区、店头的公办园规模不足,城区各公办园大班额现象日益突出,一些班级严重超员,给学校管理带来诸多困难。店头镇现有幼儿1532名,而该园只能容纳412名幼儿入园。全县公办园在园幼儿仅占在园幼儿的44%,公办园明显不足。

3、民办园办园困难较大。民办园基础设施差、办园标准低、师资水平低、管理难度大、收费矛盾突出,多数民办园只能维持正常运行,保教质量难以保证,加之随着学前三年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和公办园建设数量的增加,家长择校明显向具有资源优势的公办园倾斜,民办园发展空间萎缩,对学前教育整体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4、幼教队伍力量薄弱。幼教工作人员与幼教事业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公办园现有教师大多数是小学转岗教师和新招聘人员,学前教育专业仅有37人,特别是音乐、美术、舞蹈等特岗教师严重不足,难以保障学前教育需要。民办园在岗教师学历水平较低,流动性大,多数教龄短,经验不足,给学校管理和培训带来一定困难。

5、卫生管理不够严格。部分幼儿园食堂卫生管理较差,一些厨师未按规定办理健康证,没有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专用手套,有的厨房未挂门帘、纱窗破损,室内有苍蝇、蜘蛛网等;少数幼儿园周边居民环境卫生意识不强,特别是河西幼儿园门前生活垃圾成堆,气味难闻,直接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和师生身体健康,学校及家长对此反映强烈。

三、建议与对策

1、加大投入,提供资金保证。建议县政府认真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对公立幼儿园建设投资力度,切实解决建设资金到位率不高的问题,确保公立幼儿园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2、优化布局,增加校舍数量。一是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对目前规划内在建的阿党镇、田庄镇、双龙镇、隆坊镇中心幼儿园,改扩建的仓村乡、腰坪社区中心幼儿园,以及新建的桥山镇西区幼儿园,在保证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力争1-2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全县形成“公办为主、民办为辅、一乡一园、多点覆盖”的幼儿园建设格局。二是增加城区校舍布点。结合县城西区建设要求,统筹做好康崖底、尧坡、平天3个公立幼儿园的规划、建设工作,力争3-5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使城区公立幼儿园规模由现有的3个增加到6个,从而有效地解决城区幼儿入园难和大班额问题。三是完善小区配套建设。目前,我县各建设小区规模较小,小区幼儿园建设未到位。建议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加强对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在小区建设前进行科学规划,预留幼儿园建设空地,力争使今后新建3000户以上小区都能配套建设幼儿园。

篇5

中图分类号:G617?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024-02

在社会的快速变迁下,幼儿园的经营受到相当大的冲击,对于能否提高教育对象对学校或相关教育组织的忠诚度虽然有其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却没有多少实证研究做过探讨,相关成果多集中在企管领域的研究,教育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少见于对学前教育的研究。鉴于这种情境,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来探讨幼儿园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如何实现可持续经营。

一、制订蓝海发展战略

一是举办与幼儿园经营相关的研习活动。一些研究发现,幼儿园的蓝海战略知觉与园所创新经营具有高度相关及影响力,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幼教市场中,幼儿园如何杀出重围,占有一席之地呢?园长对于市场的敏感度要高,才能掌握市场需求,并且还需克服组织内外部的障碍,彻底实行战略。本文建议幼儿园可举办经营策略的相关研习活动,使得园长具有相关能力,促使幼儿园能创新经营。二是调整幼儿园经费使用方法。目前很多幼儿园,尤其是公办幼儿园,在经费运用方面弹性不高。在蓝海战略原则上,能够有弹性调整产品的价格是幼儿园能与众不同的一大关键。公办幼儿园的经费是专款专用,若没有专案经费,幼儿园如果想加强优势,可能无法即时投入资源于其中,易错失创新机会,因此建议行政主管机关对于公办幼儿园的经费使用上,可给予一些弹性空间。三是幼儿园园长应加强自身在创新经营上的“发展特色”能力。幼儿园园长必须仔细观察园所的优势与劣势所在,进而提升优势的模仿障碍,以及改进劣势,而不是一味地跟着流行改编幼儿园的经营焦点。幼儿园园长需要将园所内外部的资源妥善分配,创造幼儿园的独特之处,创造家长的价值。四是园长应当使用引爆点领导以克服组织障碍。蓝海战略知觉中的“克服组织障碍”是幼儿园创新经营的关键要素。目前,幼儿园园长在这一方面做的远远不够,未来可使用“引爆点”领导,让组织成员看清幼教市场的真正竞争状况,使组织成员体会到改革的必要性,并且找出组织中的关键人物,争取其对策略的认同,使其去影响中间分子,让策略的推行更为顺利,最终达到价值创新目标。五是幼儿园应重新检讨园所的成本结构。幼儿园的成本结构是幼儿园蓝海战略执行的重要障碍之一,本文建议幼儿园使用蓝海战略中的价值创新行动四架构――消除、降低、提升、创造,重新检讨幼儿园成本的结构,以消除降低园所不必要的支出,提升创造园所的特色内容。

二、提升家长满意度

在社会快速变迁及教育改革的需求下,如何持续与提升家长对学校各层面的高忠诚度仍是学校经营与办学上最为重要的课题。幼儿园应首先提升园所与教育对象的社会网络关系,积极管理教学品质,并适当的营销或展现幼儿园的用心与经营绩效,这些都会对幼儿园的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并进而正面影响幼儿园的忠诚度。因此,在实务意涵方面,未来幼儿园在经营领导与办学绩效上,应可以通过各项亲师联谊渠道,多与家长进行互动,建立良善密切的关系,并且适时提供教育新知识与相关信息,让家长有畅通沟通渠道,可以快速反应意见,使家长能感受到幼儿园多元开放与包容接纳的作风。另一方面,在教育市场日趋激烈的环境中,幼儿园更要具有全方位的功能,除了需有效提高教学品质,还要能不断通过教学单位的环境、设备及学习资源的加强与改善,以努力维持高品质的教育水平来服务幼儿,同时应强化教师的幼儿行为观察与辅导、幼儿教学评量以及幼儿发展心理学等课程,使其能有效融入幼儿教学活动设计,有助于增强教师的教学表现,而更能胜任幼儿教育工作,使幼儿能获得最佳学习,借此提升家长对幼儿园的满意度,进而影响家长让幼儿继续就读该幼儿园的可能性。因为幼儿园办学的重点不仅要能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学习环境,而且幼儿园更应整合提供对幼儿合适、丰富、有趣的内容,让幼儿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获取良好的学习成效,如此一来,才能在幼教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有效提升家长对幼儿园的满意度,并进一步的对幼儿园忠诚度有所助益。

三、构建科学经营与合作的文化

一是幼儿园应当继续推动评价制度的实施。一些研究表明,经营绩效较好的幼儿园园长多认为自己任职的幼儿园具有“不断追求进步”与“强化愿景领导”两项可持续经营的特质,而这种特质的实现也最终需要借助于评价制度的完善。因此,本文建议教育行政机关应继续推行评价制度的实施,协助幼儿园绩效成长,朝向可持续经营的方向推进。二是幼儿园不应当墨守成规,应建立起愿景及追求进步。处于可持续经营状态的幼儿园,在“不断追求进步”与“强化愿景领导”上的表现远好于非可持续状态的幼儿园。幼儿园若要实现持续且成功的经营,必须勇于创新,重视愿景的建立及不断追求进步,将愿景的实践与追求进步的井绳融入幼儿园的目标、计划、制度、职务设计、资源规划等层面,化为幼儿园工作的重要构成。另外,在建立愿景及追求进步时,除了考虑幼儿园本身的发展,还必须将幼儿园教职工及家长的观点加以融合。三是加强沟通与了解,塑造组织文化。在可持续经营的幼儿园里,园长及教师对于可持续经营特质的知觉相似。因此,本文建议幼儿园应加强组织文化的塑造,让教职工对于幼儿园的办学目的、价值观、制度、措施等有清楚的了解。

参考文献:

[1]学前儿童双语国际研讨会圆满成功[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01).

篇6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6)01/02-0052-05 

为了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了《教师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力框架》(ICT-CFT)。〔1〕近年来,国内关于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日渐增多,政府也在努力推动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2013年10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以测评,以推动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2〕2014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3〕特别指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幼儿园由于教育对象特殊,教师应具备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中小学有所区别。本研究通过对江西省不同群体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状况的调查,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意见和建议。 

一、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对象是204名参与2014年国培计划学习的江西省幼儿园骨干教师。共发放204份问卷,剔除有缺失的问卷,获得有效问卷198份,有效率为97.1%。研究者将1~3年教龄的教师界定为新入职教师,4~8年教龄的教师界定为熟手型教师,8年以上教龄的教师界定为专家型教师。根据这一界定方法,新入职教师为128名,熟手型教师为32名,专家型教师为38名。 

访谈对象为来自6所不同等级幼儿园的6位园长和其中两所幼儿园的6位教师(每所幼儿园各3位教师,分别为新入职教师、熟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 

2.研究工具 

研究者采用自编问卷《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价问卷》。本问卷系研究者根据前期对幼儿园的调研,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1年的《教师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力框架》(ICT-CFT)〔4〕和教育部办公厅2014年印发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5〕设计而成。问卷分两部分,一是幼儿园教师的个人相关信息,二是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部分参照《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中“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五维度标准,并采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的测评方式,结合研究者前期所作的相关研究和分析,形成了包括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共五个维度的问卷内容。每个维度3~6个题项,共22题。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记为1~5分。 

技术素养维度主要考察幼儿园教师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程与教学活动的意识、观念及常用软件使用情况,具体包括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活动的意识;使用常见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情况;应用与教学有关软件的情况;通过有效途径,获取数字教育资源的情况;有效加工、制作和管理数字教育资源情况;信息道德和信息安全意识等内容。 

计划与准备维度主要考察幼儿园教师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去的情况,具体包括依据幼儿园教育的相关法规,运用信息技术解决课程与教学问题的情况;围绕学习目标设计信息化教学过程的情况;根据教学活动需要,选择与使用信息技术资源的情况;加工制作能有效支持教学活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情况;预见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订应对方案等的情况。 

组织与管理维度主要考察幼儿园教师在教学活动组织与管理中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情况,具体包括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改进教学方式,有效实施课程与教学的情况;观察和收集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反应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有效调整的情况;灵活处理教学活动中因技术故障引发的意外状况等的情况。 

评估与诊断维度主要考察幼儿园教师利用电子档案袋等信息技术对幼儿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与诊断的情况,具体包括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对幼儿发展进行评价的情况;建立幼儿学习电子档案,为幼儿的综合发展评价提供支持的情况等。 

学习与发展维度主要考察幼儿园教师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个人学习与发展的情况,具体包括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自我反思与发展的情况;利用网络开展有利于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水平的学习活动的情况;利用信息技术与专家和同行建立并保持业务联系的情况;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情况;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园本研修活动的情况等。 

统计分析表明,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6,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14、0.748、0.773、0.745、0.845,说明本问卷总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内部一致性。问卷数据通过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 

二、 研究结果与分析 

1.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从表1看,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总平均分和各维度均值均在3.6左右,表明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评估与诊断维度的均值低于其他四个维度,且标准差较大,离散程度较高;计划与准备维度均值最高,离散程度较低。技术素养维度中,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题项得分为4.24,显著高于本维度的平均分。相关检验发现,五个维度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说明这五个维度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

2.不同发展阶段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本研究根据富勒教师成长四阶段学说,将样本幼儿园教师分为新入职教师、熟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不同发展阶段幼儿园教师间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 

从表2看,不同发展阶段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总体上无显著差异。相关检验发现,教龄只与技术素养维度成负相关,与其他维度均无显著相关性。 

3.不同等级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江西省将幼儿园等级分为省级示范幼儿园、一级幼儿园、二级幼儿园和未定级幼儿园四类。运用多元方差分析方法考察不同等级幼儿园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影响,结果见表3。 

从表3看,省级示范幼儿园与一级、二级和未定级幼儿园之间均有显著差异,且等级水平差距越大,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差异越显著。 

4.不同学历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教师学历有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及以下四个水平。本研究样本中,研究生学历0名,本科学历26名,大专学历110名,中专及以下学历62名。不同学历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差异分析见表4。 

从表4看,本科学历与中专及以下学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差异显著。T检验表明,除组织与管理维度外,两者在其他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 

三、 结论与讨论 

1.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本研究统计结果显示,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各维度水平均处于中等偏上(均值在3.6左右),各维度间相关性较大。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五个维度总体差异不明显,各维度水平较为均衡,评估与诊断水平均值略低,计划与准备水平均值较高。这说明幼儿园教师应当努力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评估与诊断的能力。 

2.不同发展阶段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总体水平无显著差异 

统计结果显示,不同发展阶段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总体水平无显著差异。1~3年教龄教师的技术素养和计划与准备两个维度得分略高于其他两个发展阶段的教师,这可能表明年轻教师比老教师对信息技术更了解,应用意愿更强。近年来师范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大力加强了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4~8年教龄的教师在评估与诊断和学习与发展两个维度的得分略高于其他两个发展阶段的教师,这表明熟手型教师有较丰富的经验,事业上处于上升期,学习与发展的意愿较强。 

3.省级示范幼儿园与其他等级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差异显著 

调查表明,省级示范幼儿园与其他等级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差异显著。研究者在日常调研中发现,幼儿园的评级指标中有办园条件这一项,其中有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这一内容,对等级越高的幼儿园,使用要求也越高。对不同等级的幼儿园,政府给予的相关支持力度也不同。调查还发现,省级示范幼儿园大多有电子白板、投影仪等设备,活动室大多接入宽带,教师都有专用的备课电脑,有的幼儿园还购置了丰富的数字教育资源包。而在一些低等级的幼儿园,信息化资源很少,使用也不方便。一位6年教龄的一级幼儿园教师说:“幼儿非常喜欢多媒体设备。原因我倒没有认真想过。我经常想用多媒体设备,但很多时候多媒体设备并不在我们班里,是各个班级轮流使用的。”由此可见,不同等级幼儿园信息化资源配置并不均衡。 

4.本科学历与中专及以下学历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差异显著 

一般而言,本科院校对学生素质要求更高,大多开设有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基础之类信息素养课程,而专科及以下的学校对学生信息素养关注度相对较低,由此可能导致本科学历与中专及以下学历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差异显著。 

四、建议 

学前教育信息化近年来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决定了学前教育领域信息化的实施效果。基于研究结论,研究者提出如下建议。 

1.均衡配置信息技术资源 

本研究发现,幼儿园等级会影响幼儿园的信息技术资源配置,以致会影响到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建议政府在配置信息技术资源时,一方面要规范对各级幼儿园信息技术方面的相关评定要求,加大对各级幼儿园的信息技术资源投入;另一方面要重点考虑提高信息技术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教师能够充分便捷地获得和使用信息化设备。观察和访谈均发现,一些幼儿园虽然建立了非常上档次的多媒体室,但只是偶尔使用。另外,在寻找数字化教育资源时,多数幼儿园教师都是自己上网查找,“大海捞针”,费时费力,且效果不显著。建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投入专项经费,分批、分类建立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以供省内各级幼儿园使用。建议每所幼儿园配备一至两名全职或兼职的信息技术人员,负责全园教师信息技术基本应用能力培训、课件制作、设备维护等工作。 

2.建构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机制 

本研究发现,51.5%的幼儿园教师的计算机相关知识来自于职前教育,39.7%的幼儿园教师是通过自学获得的,而通过职后培训获得相关信息素养的教师只占8.8%。因此,建议在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两个环节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建构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机制。 

在职前培养阶段,以提高信息素养和丰富信息技术领域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为主。信息素养培养重在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信息观念和信息技术水平,信息技术领域的学科教学知识培养则重在帮助他们提高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与教学活动的能力。 

不同发展阶段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差异不显著。对年轻教师来说,职后相关培训能显著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因为年轻人对信息技术的领悟能力往往更强。而对于那些信息技术基础较弱的熟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来说,职后相关培训也能显著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但调查发现,目前幼儿园教师所接受的职后的信息技术培训以软硬件的使用为主,很少有将课程与教学活动和信息技术整合起来的培训,有关运用信息技术对幼儿发展的过程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的培训也不多。访谈也发现,幼儿园教师往往不是不会使用信息技术设备,而是对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开展教学活动以及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对幼儿进行评估和诊断感到迷茫。因此,对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的职后培训可重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能力以及评估与诊断的能力。幼儿园可通过帮助教师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整合起来,使教师的信息素养真正起到促进课程与教学及幼儿发展的作用。 

3.支持幼儿园教师持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自我学习是幼儿园教师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专著、观摩优秀教学活动、与其他教师交流讨论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幼儿园管理者应当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引导教师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持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的范围有一定局限性,其调研结果可能存在地域性特点,因此,解释的范围只限于研究对象,进一步的研究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 

篇7

幼儿园教育阶段是后期学生展开学习的基础,因此,不管是对于学生自己来说,还是对于教育教学目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把握好这阶段的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更能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但实践中,出现学生实践能力差的现象,对学生的成长不利,笔者认为,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应当重视实践性教学,以期实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一、幼儿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1)幼儿园实践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实践教学是幼儿园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不仅能够拓宽视野,增加知识容量,而且有利于学生快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也是当前中国教育的最主要目的。由于学生能够通过相应的实践活动来自主消化理论知识,就使得学习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2)幼儿园实践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当前我国的教育发展方向来看,越来越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强调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再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节奏,对人才的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重视实践能力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应当从小抓起,提早培养学生对实践的兴趣,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幼儿园实践教学能够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开端就是幼儿园教学阶段,幼儿园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的重要基础,把握好幼儿园教育质量,才能够为学生的中高等教育夯实基础。反之,就会从根源上阻碍学生的发展,进而影响后续教育质量的实现,从而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幼儿园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课程偏少。经过相关调查,我国大部分的幼儿园课程安排上都出现了实践课程缺乏的现象,有的甚至并没有安排学生实践。有的虽然在课程表上安排了实践课,但是通常都会被自习课或者其他理论课程占据,很难实现学生实践。这样不科学的课程安排,导致幼儿园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学习质量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出现质量下降的结果。

(2)教师不注意引导。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但课下的时间是由学生自己支配的,学生的实践活动完全可以在课下进行,这就对教师的课堂引导做出了要求。在部分幼儿园的课堂上,教师并没有做到合理引导。只是按部就班地采用最传统的方法向学生直接灌输理论知识,没有向学生提出一些实践建议,没有抓住学生的兴趣。因此,就丧失了学生实践机会,学习质量也得不到提高。

(3)教材缺乏引导性。根据相关调查,实践中存在部分教材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格式上呈现出理论化强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概念过多,布局死板,缺乏实践性引导部分,不能唤起阅读兴趣。由于幼儿园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太过理论化的教材会降低学生阅读兴趣,甚至出现抛弃教材的现象。而缺乏实践性的要求,会让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变大,可能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与该阶段学生的阅读取向是背道而驰的。学生没有在教材中找到感兴趣的内容,就不会去深入了解其内容,该部分教育的缺失将最终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幼儿园实践性教学的建议

(1)增加实践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的缺失是导致幼儿园学生实践能力差的最主要原因,而这主要是由于幼儿园管理层没有合理安排导致的。因此,建议幼儿园管理层充分重视该问题,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实践性课程,尽量做到理论课与实践课连续进行。有利于抓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及时与实践相结合,能够充分理解理论知识,实现学习质量的提高。

(2)重视对课堂的利用。学生在课堂上的几十分钟对知识的吸收效果抵得过课下埋头苦学几个小时,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时间,做到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实践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和把握课堂时间,一方面,教师要富有教学热情。如果学生看到自己的老师在工作时情绪高昂,感情饱满,那么将会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果。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把授课当成一项任务,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事业中,整堂课没有语调的起伏,学生难免失去上课兴趣。要想提高学生的听讲效率,教师是要付出一定劳动的,比如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应当用引导性的语言营造情境,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轻松将其带入新的课程学习中。另一方面,教师应当注意留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比如当教学内容涉及到动手能力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该机会组织学生动手实践,也可以布置相关的实践作业。这样在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特长的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参与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3)合理编排教材。幼儿园阶段是一个特殊阶段,因其教育对象年龄较小,认知能力还有待完善,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兴趣是该阶段最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因此,建议教材编排者在编写时,应当充分认识到阅读对象的特殊性,尽量布局灵活,可以在部分内容的后面增加对应的实践活动,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幼儿园教学是整个教育系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也是对学生进行实践性培养的最重要阶段。因此,要充分认识现存问题,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保证幼儿园实践教学的质量,从而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董慧.教育学理解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理论研究,2010(9).

篇8

2.《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专业化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依据

3.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 

4.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 

5.促进我国城乡幼儿园教师均衡配置的政策建议 

6.聚焦我国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发展:问题、影响因素及政策建议

7.《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功能定位——兼谈幼儿园教师专业觉醒 

8.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问题与对策  

9.普惠性幼儿园的内涵、衡量标准及其政策建议 

10.幼儿园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与对策  

11.幼儿园等级评估制度现状考察与批判——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 

12.《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背景、指导思想与基本特点

13.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现状及分析

14.教师专业化视角下的幼儿园教师教育问题探析 

15.幼儿园教师失衡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其启示 

16.完善我国非公办幼儿园教师政策的思考 

17.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比较

18.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19.公立与私立幼儿园教师工作价值观的比较

20.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定义、内容与生成

21.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22.长株潭三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23.西部农村公办小学附属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变革

24.幼儿园环境创设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张掖市幼儿园为例

25.幼儿园与社区互动行为类型及其推进策略

26.当前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行为存在问题分析及其改善策略

27.河南省不同地区农村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其改进建议

28.制定幼儿园评估标准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29.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及其干预策略 

30.“人事”:一种非在编幼儿园教师人事管理的新模式

31.初任幼儿园教师入职适应状况及其对职业承诺的影响 

32.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班级教育环境质量比较  

33.山东省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  

34.国外幼儿园装备规范的比较研究  

35.美国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制定及其启示

36.学前教育的质量与表现性评价——以幼儿园过程性质量评价为例 

37.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师指导的有效性研究——以湖南省部分示范性幼儿园为例 

38.不同体制农村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思考——以河南省为例 

39.新形势下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  

40.农村幼儿园自制玩教具及效用的现状调查 

41.珠海市私立与公立幼儿园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42.郑州市不同区域幼儿园营养教育现况调查分析

43.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44.我国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现状——与1992年幼儿园质量状况比较 

45.幼儿园骨干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事件 

46.扬州市幼儿园空间布局优化探讨

47.幼儿园半日活动情境下的师幼互动研究——基于CLASS课堂互动评估系统的观察分析 

48.开封市幼儿园地表灰尘重金属积累及健康风险 

49.幼儿园环境创设“华丽转身”的背后

50.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的建设与探索    

51.幼儿园收取“赞助费”现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 

52.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基于SCL-90量表研究的元分析

53.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的研究综述 

54.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文化性与生活性  

55.我国幼儿园教师地位政策的可行性、执行情况及效用度分析 

56.幼儿园教师专业认同的基本结构与理论模型  

57.《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专业化理论基础 

58.中儿园教师数学领域教学知识的比较

59.幼儿园生活事件的教育意义 

60.小规模民办幼儿园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61.幼儿园教师工资差异决定机制分析 

62.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意义、困境与对策 

63.幼儿园亲子活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64.幼儿园教师的主观社会地位及其改善  

65.生态学视域下幼儿园环境创设实践的解读 

66.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教学策略 

67.幼儿园教育质量内部监控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 

68.我国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经验及其启示 

69.英国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特点及启示 

70.幼儿园价值观领导的意蕴、过程与实现方式 

71.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的构建原则与基本内容 

72.香港政府非营利幼儿园系列资助政策分析及其启示 

73.一起因幼儿园供水不合格导致行政处罚案引发的思考 

74.参与式幼儿园空间营造设计框架与实践——基于儿童权利、能力和发展的视角 

75.工作投入对幼儿园教师工作态度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76.郑州市幼儿园信息化硬件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77.关于幼儿园管理工作创新的对策研究 

78.湖南民办幼儿园课程自我评价现状与模式建构 

79.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心目中的幼儿园教师职业形象 

80.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儿童膳食营养供给现状分析与评价

81.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82.基于DEA模型的我国东部城市幼儿园办学效率分析 

83.课程改革: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契机 

84.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 

85.我国现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核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86.论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

87.幼儿园课程实施适应取向的内涵、特点及影响因素 

88.幼儿园课程能力建设的内涵与路径探索——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园课程的要求 

89.城乡家长对幼儿园期望的比较 

90.湖南省幼儿园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现状

91.提升办园品质 彰显办园特色——幼儿园发展规划研究 

92.1996-2013年我国幼儿园学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93.基于《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的园长培训课程构建 

94.幼儿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95.某城市幼儿园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

96.学习智慧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

97.20世纪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98.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双语教学研究综述 

99.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幼儿园骨干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社会质量理论的视角

100.不同类型幼儿园办学经费中地方政府分担比例及投入差异——基于3省25县的微观数据  

101.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重建

102.不同主体视野中“好幼儿园”标准的比较

103.幼儿园教师培养与培训的科学规划——基于在实践中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思考

104.幼儿园: 儿童的花园

105.微信公众平台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与开发 

106.民办幼儿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政策的视角 

107.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支持系统研究 

108.当前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兼解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109.广州市幼儿园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和相关因素

110.幼儿园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111.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问卷编制与现状分析 

112.困境与出路:民办幼儿园发展问题探究

113.陈鹤琴“活教育”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启示 

114.浅谈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的理想建构——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思考

115.幼儿园初任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问题与对策

116.对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的理性思考 

117.武汉市幼儿园降尘Pb污染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

118.幼儿园安全管理现状与防范体系的构建 

119.对把家长满意度作为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最主要依据的质疑

120.规模与质量:集团化幼儿园发展的现实诉求

121.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的特点、困境及解决策略

122.从“虐童事件”看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的重要性

篇9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55-01

区域活动是一种教育活动, 它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 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 投放活动材料, 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 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是一种自主性探索活动, 也是一种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区域活动组织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幼儿教师教学的有效开展。

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活动设计课的教师深知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但当前幼儿园的区域活动现状不容忽视。

(一)活动区空间位置安排不合理

活动区空间位置直接影响到区域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然而在幼儿园开展区域教学的过程中, 区域位置的设置往往存在问题。例如,表演区与数学角相邻。活动区安排没有考虑到要动静分区,区域之间互相干扰、互相影响,不能实现区域活动的作用。

(二)提供材料单一,不丰富

区域材料是区域教学目标实现的物化载体, 但由于教师的日常工作较为繁锁,区域活动材料制作又费时费力等原因。活动区材料的设计、制作及数量的提供上, 往往是长时间一成不变的。例如:在中班的表演区中, 教师提供了纱巾、公主头饰、小魔仙棒和三个纸房子等材料。幼儿刚接触到表演区很新鲜,把所有的物品都拿出来进行表演创设。一个月后,表演区的材料基本没有变动过,孩子们把这些材料也已经利用殆尽。所以,进入表演区的幼儿越来越少进而荒废了起来。因此, 教师在提供材料时要注意目标明确, 根据在幼儿的兴趣及时调整,保持和促发幼儿对活动的好奇心。

(三)教师角色定位不足,指导随意性大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教师的作用有哪些?很多幼儿园教师把幼儿的区域活动时间当做幼儿自由活动时间。教师在此期间进行自己的活动,偶尔进行随意的指导。这样随意的指导有可能干扰孩子的学习和探索。这样的行为违背了《纲要》与《指南》对区域活动中幼儿发展的要求。不能真正的发挥区域活动的作用。

作为学前专业的一线教师,对幼儿的未来发展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改变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现状呢?笔者认为,现在能做的见效快且收益大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对区域活动的认识,提高其区域活动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做好职前的准备。

针对以上思考,笔者认为当前活动设计课的教学是不能满足学生这方面需求的。所以,针对所教授的活动设计课有如下改革建议。

(一)纠正教师思想、丰富区域活动的相关知识

当前区域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是不是要以区域活动取代幼儿园的集体教学呢?回答当然是“不”。活动区活动与集体教学活动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这两种活动在完成课程目标、促进幼儿发展方面都有各自的价值和作用,两者缺一不可。所以,教师要纠正思想,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

当前的活动设计课的教学,给予学生有关区域活动的学习内容,仅仅有科学领域的一个单元。这样少的学习内容对于当前幼儿园对区域活动的需求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应该加大对区域活动的授课内容及授课时数。同时,要为学生准备最新、最科学的区域活动教学内容。

(二)提高学生对区域活动的认识,增强其重视程度

在当前活动设计课的教育教学中,学生对于幼儿园区域活动接触少之又少。整体对区域的重视也不够。所以,要加强学生对区域活动的正确认识,充分利用见习的时机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当前幼儿园对区域活动的需求,进而提高自学生对区域活动学习的重视。

(三)提高学生实践教学水平,做好职前准备

区域活动的实践能力不仅是学生的困惑,同时也是当前幼儿园教师的困惑。作为教师如何解惑?我有如下建议:

1.提高校内实训水平,为学生职前做好准备

我校的活动设计课是在学校的实训室进行授课的。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训室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例如,在进行授课前我们可以把学生按小组或按班级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主题内容,按照主题内容选取不同的实训室进行区域活动的设计,教师与学生要即学即评,从做中学。

2.提高校外见习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校外见习中,可以让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分成不同小组。每个小组可以与一个幼儿园的班级结对子。帮助所在幼儿园班级进行区域活动设计。通过这样的对接锻炼,学生即可以根据自己在实践中的所得所感了解幼儿的年龄阶段发展特点,不断调整自己在活动区设计中的不足,也可以服务于幼儿园。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总之,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发展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以上的几点建议是不足以解决幼儿园活动区建设所产生的问题的。但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区域活动观念, 真正做到活动区是幼儿的活动区,是为幼儿发展服务的,让幼儿真正在玩中求发展, 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郭宝凤,李志英.浅析幼儿园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福州: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学报,2011.37

[2]赵庆梅.谈幼儿园教学中的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 [J].东方青年,2010.9

[3]刘占兰, 沈心燕主编.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M] .科学.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李健君.区角―――儿童智慧的天地[M].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5]廖晓萍.在生命教育理念下重新认识与建构幼儿园区域活动[J].学前教育研究,2010,(4)

[6]王艳.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现状剖析[J].考试周刊,2009(8)

[7]李云. 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现状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22―25

[8]陶行知. 陶行知文集[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篇10

一、研究背景

为探究幼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生的真实情况,把隐藏在教师行为背后的信念外置出来,发现影响教师教学的现实因素,分析其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的理论取向,从而对幼儿教师教学信念进行干预。

二、研究实施过程

1.研究对象

由于教师教学信念的形成与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为更好对比分析教师的教学信念,因而选取一所幼儿园中的三位不同教龄老师作为本研究的个案。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一览表

2.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资料收集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研究问题,实地观察能够深入了解个案幼儿教师教学行为表现中的教学信念,深度访谈能够弥补观察法的不足,从而对教师所认同的教学信念进行深入了解,实物分析能够辅助了解幼儿教师教学信念内涵及影响因素。因此,本研究采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有实地观察、深度访谈、文件分析。

研究资料分析与实地观察开始同步进行,对于实地观察获得的叙事性报告、访谈逐字稿、文件资料等进行概念化与分类的工作,同时将这些类别与其他有关教学信念的文献作比较,逐渐发展出个案教师的教学信念。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以三位幼儿教师的教学信念为研究重点,探究其对教学工作所持有的教学信念及实际教学行为表现中的教学信念。接下来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分析框架,针对可能影响三位幼儿教师的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表现因素进行说明,最后对三位幼儿教师教学信念及教学行为中所显现出来的理论取向进行讨论。

1.个案幼儿教师对教学工作所持有的教学信念比较分析

三位老师对教学工作所持有的教学信念共同之处是:关注认知性目标的设定,对幼儿及其学习的信念与行为存在差异,主导式的教师角色,重视环境在幼儿学习中的作用等。

在教学目标信念上,三位教师关注认知性目标,情感、社会性目标次之。这与周淑惠(1997)研究发现,幼儿教师常提及三项目标“建立基本知识和能力”“建立生活常规或习惯”“培养人际关系技巧”相似。

2.个案幼儿教师教学行为中所表现的教学信念

三位教师教学行为中表现的教学信念有:作为教材的消费

者、教师主导型氛围、评价外在学习结果、使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在教材使用信念上,三位教师都扮演消费者角色,她们重视教材的作用。不同的是阿文老师是被动的消费者,阿淑、阿玲老师是积极的消费者,能根据幼儿兴趣和生活做适当调整。

在教学方法信念上,三位教师能采用多样化教学,这与刘秦(2004)研究发现类似,在教学方法信念上,重实物取向引发学习。不同在于,练习化方法在日常仍常规存在,这可能与家长对学习结果的要求及幼儿园教学评估有较大关系。

在教学氛围信念上,三位教师表现出“主导型”氛围,口头表示喜欢活跃愉快,希望和幼儿互动,但实践中对幼儿较多主导,首先遵守既定要求,然后活跃参与。

3.影响个案幼儿教师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表现的因素

在中系统层面,三位教师较多受家长、同事领导和园方因素的影响,不论面对家长还是幼儿园领导,普通教师都表现出顺应的做法。

在大系统层面,三位教师还未能很好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要求。社会发展对幼儿教师专业化提出更高的要求,但阿文老师初入职时对教师角色还停留在儿时印象层面:带着小朋友走来走去,对于保教结合,照顾到每一个孩子觉得很难做到。工作17年的阿玲老师认为接触科研会很累,这与谢羿(2006)“认为科研是老师轻蔑的情人”一致。

4.个案幼儿教师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表现的理论取向

研究发现,三位教师所持的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中所显现的信念情况基本一致,呈现出以传统教育理论为主导取向,同时融合了进步和建构主义的观点与做法。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根据研究结果与讨论得出结论:

(1)三位幼儿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师角色、环境布置”等层面的教学信念基本趋同,但对幼儿学习的信念不一。

(2)三位幼儿教师在“教材使用、教学评价、教学氛围”所显现的教学信念状况基本趋同,但教学方法各有侧重。

(3)三位幼儿教师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受到个人层面(生活背景、受教经验及任职经历)和环境层面(幼儿园和社会发展)等因素影响较大。

(4)三位幼儿教师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的理论取向以传统教育理论为主导取向,同时融合了进步和建构主义观点与做法。

2.建议

根据研究结论及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1)对个案幼儿教师传统取向的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问题的建议

本研究发现个案幼儿教师在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表现方面较多体现出传统教育理论观点与做法,因此对教师、园方、师资培训机构提出相关建议。

①幼儿教师应进行反思性教学,以检查教学信念。

②幼儿园要给予幼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空间。

③师资培育机构需重视幼儿教师自我反思与专业成长能力的培养。

(2)幼儿教师对专业化发展认识滞后问题的建议

幼儿教师对专业化发展认识滞后。阿文老师带着儿时对幼儿教师的印象,进入幼儿园工作。阿玲老师工作数年后对于科研工作感觉压力较大。以下提供相关建议作为解决与思考问题的方向。

①树立对自身专业化角色的认识。

要改变长久以来幼儿教师非专业化形象,首先,幼儿教师自身对工作角色要专注与肯定,通过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然后才能获得社会及家长对幼儿教师角色地位与工作价值的肯定。

②师资培育机构应强化准幼儿教师对本身教学信念与教师角色的确认。

幼儿教师本身对教育所存有的意象与信念,深刻影响其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行为表现。因此,师培课程如果能针对准幼儿教师本身所持有的幼儿教学信念内涵进行研究,并对模糊、偏误的看法进行引导,将有助于准幼儿教师为未来幼儿教师角色概念有更明确的定位方向。

③幼儿园要为教师教学提供物质和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