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银行的行业趋势模板(10篇)

时间:2023-10-19 10:30:4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银行的行业趋势,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银行的行业趋势

篇1

经济下行趋势明显,但下行程度并不悲观

对于本次经济下行,笔者认为次贷危机、石油和粮食价格危机、全球性的通胀以及经济增速放缓等外部经济因素,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较为深刻。近十年来,中国经济大幅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增长周期,出口占GDP比重翻了一番,外贸依存度达60%。在经常项目下,我国实体经济已与世界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资本项目下,大部分项目已经放开。我国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实际上就是对世界经济影响的必然反映。当前,发达经济体均在经历不同程度的衰退周期,印度、越南等几个新兴经济体已经出现问题,拉美一些国家也面临较高的通货膨胀。由此,我国经济增长未来一段时间出现下行不可避免。而且,下行的持续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部环境的改变。有观点认为,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中期调整和短期低谷,这个低谷可能是今年的第四季度和明年的第一季度。如果是这样,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前景还不应该太悲观。那么,经济下行会到什么程度?笔者认为,幅度不会太大,经济增长率大致能维持在8%以上。原因有二:一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依然比较稳定。尽管人们对出口的担忧最多,但出口下降幅度很有限;从历史数据看,政府调控对投资增速有明显影响,在经济下降通道中,投资将更多地凸显增长支柱的角色;消费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最近的消费数据表的确令人振奋。二是产业结构升级将有望达到实质性进展。尽管人民币升值给一些出口企业带来了困难,但从国际经验看,这也是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代价。经验表明,在经济环境趋紧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化压力为动力,才有强烈的加快技术升级和促进产品优化的积极性。那些低附加价值企业的困难和倒闭,有可能促进高附加价值的企业和产业建立起来,真正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进程。

通胀压力有所缓解,PPI对CPI传导有限

上半年我国CPI同比上涨7.9%,7月份回落至6.3%,延续了5月份以来的回落势头。这表明宏观调控在抑制物价过快上涨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预计下半年CPI将继续回落,全年有望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但是,PPI和企业商品价格总指数却持续攀升,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涨最为明显。受此影响,生产资料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大幅提高。不过,随着国际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价格的回落,PPI上升压力将有所缓解。面对CPI持续走低和PPI的走高,有人认为,PPI是对CPI的领先指标,PPI的上涨压力最终会传导到CPI上,所以,未来一段时间通胀的压力会增强。笔者认为,从教科书的理论角度,该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同时由于我国目前PPI和CPI两项指标构成和主导因素基本不同,主导CPI的主要是食品价格,而主导PPI的则是钢材和能源价格。观察本轮通胀中PPI和CPI月度走势,CPI上涨缘起2007年5月猪肉价格带动整个食品价格的上涨;PPI上涨缘于2007年10月新一轮铁矿石谈判导致钢材价格上涨和原油期货价格带动国内煤炭价格的上涨。因此,PPI对CPI传导作用将比较有限。

固定资产投资将有所增长,劳动密集型企业投资将继续下滑

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402亿元,同比增长26.3%,比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到各类价格指数7%至8%的上涨幅度,固定资产投资的实际增速回落较大。从产业构成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投资分别为846亿元、26322亿元和312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5%、26.6%和26.2%。显然,第一产业的投资增速较大;第二产业投资增速显著下降,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速明显下滑,6月份制造业投资累计完成增速为31.4%,比2007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从投资主体看,从紧的政策已导致中小企业投资速度下滑,加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投资速度也明显下滑。6月份,港、澳、台商企业投资增速比去年下降了11.8个百分点,个体经营企业投资增速下降了10.1个百分点。从近期调控政策变化看,未来一段时间固定资产投资可能稳中有升,以贯彻和支持保增长的政策要求,年内可能保持在27.8%~28.3%的水平。其中,中央项目投资增速会进一步上升,这与中央支持地震灾区重建有关。估计银行贷款也会有所增加。尽管监管部门对银行信贷继续实施规模控制,但最近中央银行已经增加了5%的贷款规模,而且放开了对外资银行的贷款规模控制。

进出口有望反弹,对外贸易谨慎乐观

今年1~7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6.4%。其中,出口增长22.6%,比去年同期低6个百分点;进口增长31.1%,比去年同期高11.6个百分点,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237亿美元,同比下降9.6%。6月末,外汇储备余额18088亿美元,同比增长35.7%。目前,业界和舆论对下半年进出口形势仍有担忧,但商务部官员依然持乐观态度,认为下半年我国进出口将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因为国家已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做了政策调整,自8月1日起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提高了两个百分点。虽然只回调了两个百分点,但其释放了一个信号,即国家依然支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由此,笔者认为,进出口有望反弹。但是,在世界经济放缓的情况下,出口增长的空间尚难预料,因此,只能谨慎乐观。

消费增长缺乏持续性,消费预期可能继续减弱

今年以来,国内消费水平节节攀升,5月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3.9%,6月达到15.9%,7月更升至23.3%。消费的持续增长似乎将成为维持中国经济增速的一个有力支撑。但是,在美国经济衰退、国内通胀压力加大和资本市场萧条等短期因素的干扰下,消费增长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消费继续增长的持续性值得怀疑。其一,今年的消费增长得益于政策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中央财政有关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医疗、环境治理支出的大幅增加,一些地方对“三农”和低收入群体的补贴政策出台和调整,都为消费增长提供了支持。但是,在现有的制度格局下,这种政策支持效应缺乏持续性。其二,经济的减速和居民实际收入增速的放缓,有可能抑制未来消费的增长。今年,居民真实可支配收入出现了大幅下挫,一季度、二季度同比仅增长3.4%和6.3%,增幅远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6.5%和14.2%。同时,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长33.27%,个人和政府收入增长的不平衡成为消费增长的制约。其三,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居民的财富效应受到损害,打掉了居民的消费预期,未来一段时间的居民消费难有起色。其四,物价的持续上涨直接抑制了居民的即期消费。同时,汽车和住房两大消费热点可能继续降温。

金融运行总体平稳,但市场结构发展失衡

上半年,金融运行总体上比较平稳。一是货币供应量增幅平稳回落。6月末,M2余额为44.31万亿元,同比增长17.37%;M1余额为15.48万亿元,同比增长14.19%;M0余额为3.02万亿元,同比增长12.28%。二是各项存款增长较快。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5.02万亿元,同比增长17.84%。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3.90万亿元,同比增长18.85%,增加了49649亿元,同比多增15774亿元;外汇各项存款余额1638亿美元,同比下降1.75%,增加了30亿美元,同比少增23亿美元。三是各项贷款增速趋缓。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30.51万亿元,同比增长15.17%。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62万亿元,同比增长14.12%,增加24525亿元,同比少增899亿元。外汇贷款余额为2753亿美元,同比增长48.63%,增加了553亿美元,同比多增388亿美元。四是国家外汇储备继续增加。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8088亿美元,同比增长35.73%。1~6月共增加2806亿美元,同比多增143亿美元。这些数据显示,上半年金融运行基本上达到了调控政策的预期。但是,从结构上看,市场结构有所失衡。一是长期贷款增长较快,短期贷款增长放慢;二是大企业贷款增长速度较快,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加剧,贷款集中化问题突出;三是信贷市场增长较好,资本市场加剧萧条,特别是股票市场持续下跌,市场秩序混乱,已经开始对实体经济和居民消费产生负面影响;四是商业银行盈利状况良好,但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的盈利情况堪忧。

房地产供求失衡,市场需求不断下降

在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下,房地产市场供求失衡明显:一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土地开发增长速度依然较快。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3196亿元,同比增长33.5%。二是商品房建设增长平稳,竣工面积增速高于往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的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4.1、19.1、13.8个百分点。三是受从紧货币政策和对后续政策出台的预期,居民对购房采取谨慎态度,整个房地产市场观望气氛浓厚,全国商品房销售量下降明显。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7.2%,销售额同比下降3%。四是全国房价涨幅出现高位回落,不少大中城市房价开始下跌。上半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持续回落,各月的环比涨幅分别为:0.3%、0.2%、0.3%、0.2%、0.1%、0。五是个人房贷增速减慢,部分城市出现少量断供现象。受货币政策紧缩和市场销售低迷的双重影响,上半年个人房贷增速明显放缓。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个人按揭贷款增加1734亿元,同比增长1.9%,增幅与2007年同期相比下降54.7个百分点,与2007年全年相比下降86.5个百分点。

宏观经济运行对银行业的影响

今年,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困难的确前所未有,这些困难必然会影响和反映到银行业上来。但是,令人惊讶的是,银行业风景独好,经营业绩持续强劲增长。统计显示,大型银行净利润平均增长达到60%,中型银行增长110%,城商行增长120%。造成这种悖论迷思的原因大致有六:生息资产的增长,净利差和净息差的扩大,中间业务收入较快增长,成本收入比明显下降,计提拨备对净利润的侵蚀不大,内外资所得税合并使银行有效税率大幅降低。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趋势明显情况下,经济的下行风险必然会对银行业的业绩造成负面影响,银行业的盈利前景可能谨慎乐观。

存贷业务继续增长,但中间业务发展放缓

企业存款的定期化趋势将被强化,居民储蓄存款可能会进一步增加。随着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增大,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仍将坚持总量从紧的货币政策。在这种情势下,M1的增速将可能进一步低于M2的增速,人民币企业存款的定期化趋势可能被强化。从企业存款增量看,由于固定资产投资中企业自筹资金的比重会继续提高,所以,企业存款的增幅会趋缓。从居民储蓄存款看,鉴于未来一段时间股市难有实质性回调,房价的回升也比较艰难,所以,人民币储蓄存款会不断回流到银行系统,回流的规模将进一步加大。

依托资本市场的中间业务发展将继续乏力,传统的中间业务发展将保持稳定。近年来,各家银行都将大力拓展中间业务作为经营战略转型的重点,中间业务发展非常迅速。从业务增长的情况看,类、承诺类、咨询顾问类和托管类业务的增长比较快,而支付结算类、银行卡类、担保类、交易类和其他类中间业务增长相对稳定。其主要原因是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使银行的基金销售、保险销售、理财产品销售、基金托管和第三方存款业务迅速增长。同时,信贷规模的控制,使得银行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业务和与信贷控制相关的财务顾问业务增长较快。随着资本市场的萧条,银行的业务和托管业务急剧直下,这部分业务的下降对银行中间业务的增长构成致命影响。同时,随着信贷政策的趋松和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大,一部分列入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的业务将转化为正常的银行贷款,所以,这部分业务也会萎缩。因此,未来一段时间,中间业务的发展可能主要依靠支付结算类、银行卡类、担保类和其他类的中间业务。

资产质量可能恶化,银行经营风险加大

银行资产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经济运行情况的反应,在经济上升期,银行的资产质量通常表现较好,这不仅是因为贷款规模扩张带来的稀释效应,更因为企业效益良好所产生的良好还款能力。相反,在经济下行时期,银行的资产质量通常表现欠佳,不仅呆账坏账会增加,而且,贷款的逾期情况会比较严重。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出口导向型中小型企业大面积破产,同时由于房地产调控政策造成开发商贷款经营压力和个贷还贷压力,未来一段时间银行不良贷款会进一步凸显出来,未来2~3

年银行业不良率有可能上升80~200个基点。

经营效益高增长的势头将扭转,银行盈利能力将回归自我

2006年以来,商业银行的业绩持续爆发式地增长,盈利能力已经高于其长期增长潜力。笔者认为,随着政策性因素的释放和宏观经济进入下行周期,银行的暴利时代将告终结。

其一,由于从紧货币政策基调没有改变,尽管贷款总量控制目标会有所突破,但信贷资产规模仍会受到限制,这从总量上制约了银行收益的大幅提高。其二,银行净利差缩小趋势加强。目前,存款定期化及贷款利率上浮动力减少是净利差减少的主要原因。由于资本市场波动加剧,存款回流银行明显,多家银行存款增速大大高于贷款增速,加之存款呈定期化趋势,更加大了银行利息支出。其三,受经济增长放缓、资本市场回落的影响,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受到压力。上半年,银行的证券、基金等业务收入同比全部出现大幅下滑。在资本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我们相信这部分收入的增加难有起色。其四,宏观经济下行将使企业效益下降,而企业效益下降将使银行业息差收窄、信贷成本上升,进而使得ROA回落。

流动性压力依然较重,流动性管理水平亟需提升

近年来,央行连续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已经达到17.5%的世界最高水平,给商业银行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带来了很大的流动性压力,目前许多银行的存贷比率超过了70%。比较而言,负债业务增长较快的银行,流动性压力相对舒缓;相反,负债业务增长速度不够快的银行因为流动性被紧缩,会感觉流动性压力比较大。总体上看,银行业目前的流动性风险还不是很严重。但是,由于目前经济中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很多,其他影响银行流动性的不利因素也不少,比如,股市的兴衰与银行储蓄增减密切相关,当前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很大,直接决定了银行负债业务也充满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另外,年内信贷总量的适度放松,贷款投放规模增加;或是企业效益下滑,不良贷款上升,贷款到期难以收回等,都是对银行应对流动性管理能力的挑战,流动性管理水平亟需提升。

篇2

(一)资本充足率

它是以银行资本为核心,以规范统一的方法,对银行经营及资产面临的风险持续进行识别、计量、分析、判断,以确认银行资产损失及拨备率状况、资本净额及充足率情况,进而对银行的所有者、经营者和监督者提出保持性、完善性、治理性、整顿性、处置性措施,以确保银行经营的拨备充足、资本达标,始终是一家运行稳健、治理健全的好银行。

(二)持续监管

它是指银行业监管部门对银行机构的市场准入、业务运行和市场退出的事项、活动及行为的全过程持续监管。围绕这三个过程,通常是准入事项的审查和审批,业务运行的现场检查和借助统计信息的持续非现场监管,重大变更事项的审查与机构和业务的重组甚至市场退出。市场准入监管主要是银行业机构的资本、高级管理人员、业务与技术、章程与管理办法、营业场所等。业务运行监管是针对银行机构的业务活动及规范、风险程度等相关的检查与分析和治理,这是影响甚至决定监管组织体制、工作方式的关键。重大事项变更与市场退出监管与业务运行或者风险处置密切相关,是持续监管过程中治理性或整顿性措施的具体体现。

(三)市场纪律

也有人称之为市场约束,还有人称之为信息披露。就是通过持续有效监管,严格依据资本充足率的计量方法,对银行的决策、经营、管理和经营效果作出风险综合评价与分类,并将结果披露。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让银行的客户和其他金融消费者清楚与他交往的银行的本质与情况,据此判断和选择后续银行服务。目的在于让好的银行做大、做强,具有持续发展的市场客户基础,让差的或不好的银行面对市场压力,自觉改善管理,提高竞争力,由市场竞争力淘汰坏的银行。

二、从国际银行监管发展到三大支柱监管的简况

(一)针对具体业务活动而开展的业务行为监管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逐步新兴的银行,特别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央银行,基本上是在国家所有制下集中统一办理具体存、贷、汇、兑业务的机构,其上级对下级基于具体业务行为的监督和检查,构成了自上而下的监督管理内容。通过对具体业务行为的监管,确保操作规范、政令统一、风险最小,实现银行的经营安全。这种针对具体行为的监管,来自于一体化经营的组织内部,也是银行为实自身持续安全经营,通过保障操作规范来实现。这种方式,至今依然在一家银行的内部适用,这种针对具体业务行为的监管,本质上是一种自我监管的持续。中央银行如此,银行业监管部门如此,银行业经营机构也如此。

(二)针对银行业经营活动的规则监管

中央银行或银行业监管部门功能从商业银行中分离后,特别是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和业务创新后,银行业监管部门的外部监管不可能深入渗透到商业银行内部的具体业务活动。银行外部监管也没有必要主要针对商业银行的具体业务操作提出具体操作的制度要求。在商业银行追求赢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目标后,其内部也有确保操作规范的制度安排和监督机制,外部监管主要应维护市场秩序、竞争行为和行业安全及银行服务需求者的权益。确定规则,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在规则下的充分竞争,提升银行业服务质量,避免单个银行的业务风险传导,防范高风险业务品种出笼,适时服务于宏观调控等成为银行业监管的重要职责。中央银行或银行业监管机构的规则监管,成为了多家银行开放与竞争经营格局下的必然。

(三)我国目前正在积极探索与实践的资本监管

对银行实施资本监管,是银行业跨国开放、综合经营、出现多币种、多种类资产的必然。上个世纪70年代西方主要国家的银行经历了开放与综合化经营,一家跨国银行同时面临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等。一个国家的规则、一个币种的风险、多种资产的不同价值与价格、不同国家的规则与法律、不同背景的银行经营管理、不同经济体的银行业务机会等,均对银行经营和银行业监管造成巨大挑战,单个国家或地区对银行业继续采取封闭的规则监管,明显不合银行开放、多元、综合经营的时宜,探索新的资本监管在美国率先登台。抽象出资产内在价值、采取综合方法计量不同资产及其风险程度、预测资产价值与损失拨备、确定资本充足率,据此对银行经营行为自律、有效监管他律,及时披露银行分类信息,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的普遍做法,并逐步形成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2006年我国金融全面对外开放后,对银行业探索和推进资本监管,由此逐步按照国际规则监管银行及至整个金融,这已经毋庸置疑。资本监管既是自律标准,也是监管标准,更是全世界的中介评价标准。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金融监管格局

构建和谐金融,必须构建和谐金融业与和谐金融监管。构建我国和谐金融是金融改革与开放的必然,也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主义金融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内外金融关系、协调各种金融矛盾的结果。通过分析和掌握全球经济与金融运行规律,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既要能够促进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又要能够发挥有效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处置金融风险,服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根本的社会制度。为此,需要推进我国银行业监管内容、方式、体制的创新。

(一)创造条件推进以风险为本的监管、修正行为与操作监管

个人的金融业务操作及其风险防范与监管,主要依靠教育培训和道德约束。不具备金融上岗、从业资格的人员,在当前金融人力资源条件下不能够仓促上岗,不懂得金融操作的人员、不能够控制操作风险的金融从业人员,本身不能够上岗。前者依靠专业培训,后者依靠个人道德与纪律约束。在金融开放与改革现状下,从业人员个人行为监管和操作风险,主要依靠道德和纪律。这方面的监管不应是监管部门的工作重点,而应是金融企业自身的内部管理范围。作为金融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监管与操作风险,需要监管当局的制度规定和监管纪律来维护,但也需要出资人的持续监督与权力约束。特别在金融监管出现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操作,对于潜在风险主要采取计量分析判断之后,尤其需要将风险的防范与计量重点放在员工个人以外的其他不可抗拒因素上。实际上,国际上基本没有将个人道德风险作为金融监管的范畴,我国也逐步修正这方面的习惯监管做法,改善监管的方式,调整监管重心,终止不适当监管做法,确保金融从业人员道德的纯洁性、业务的专业性、操作的严谨性、从业的审慎性,共同把防范和化解风险

的精力集中在非人为的外部因素,并逐步与国际接轨。最终促成金融从业人员坚持审慎经营、从资本监管为主发展到风险为本监管,实现金融经营与金融监管的和谐,促使金融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二)积极推进资本监管。探索风险监管,扬弃规则监管

当前,我国必须遵循国际银行监管的三大支柱,以资本监管为重点,以此引入国际银行的风险计量、识别、分析、判断和确认的标准、流程、方法,银行自律,监管持续,分别治理,保障安全。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创新风险为本的监管体系和方法,适应全球化经济与金融体制下的金融审慎监管和持续发展。对于暂时还适用且利于我国社会和谐的银行规则监管,需要进一步扬弃。发扬中央及宏观政策的导向性、指导性作用,服务于改革开放大局,服务于科学发展大局。放弃片面的、个人自主自为的、适合宏观与大局的小规则,避免将小规则凌驾于大规则之上,并以此为监管规则。

(三)创造条件,整合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功能。探索金融综合监管,以适应国际、国内新的需求

整合了中央4个金融监管与服务机构的功能后,充分发挥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行业协会的作用,尊重企业的自主经营和审慎经营,自求发展,自我约束,自主创新,自担风险,构建和谐金融新格局。在全国金融格局有新的变化后,地方各级对于金融服务与监管的主要事务压力减轻,因责任明确,其新兴的专门组织机构需求必然下降,并能够充分尊重和运用全国统一金融服务与监管体制,推进经济发展。金融对外开放与监管合作自然理顺,责任与权利矛盾也随之清晰。

(四)银行业的综合、开放经营,当前需要加强金融监管合作

篇3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6)05-0041-07

在中国证券市场短短十几年的发展中,担保作为上市公司的一种正常的经营手段,曾为上市公司方便、快捷地获得银行资金以及为金融机构利益的保障产生了积极作用。然而近年来,不规范的担保行为却成为困扰银行的一大陷阱,从奥园发展、神龙发展、诚诚文化到啤酒花、拓普软件,从福建“担保圈”、上海“担保圈”、深圳“担保圈”到新疆“担保圈”,银行因担保被拖下水的情况屡见不鲜。有人甚至断言,上市公司因滥担保而导致的风险过度扩张问题,犹如埋藏在地下的“地雷”,一旦爆发,不仅影响上市公司的资金安全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还有可能波及到整个金融体系,触动区域金融安全。实务界和监管部门对此也曾给予了广泛关注,比如银监会于2003年下半年通过全面摸底对银行为上市公司担保贷款发出了警告,证监会也先后两次对上市公司担保做出了限制性规定,但尽管如此,随后接连曝光的托普系、德隆系和新疆担保圈、湖南担保圈、重庆担保圈等担保事件说明,上市公司担保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因此,如何有效监控和治理上市公司担保问题就成为当前亟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遗憾的是,国内关于上市公司担保问题有价值的研究还不多见。冯根福等(2005)和马亚军等(2005)考察了担保行为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并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由于中国上市公司担保不仅涉及上市公司、被担保公司和证券监管部门,还涉及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不仅一家银行有可能为多家上市公司担保融资,也可能一家上市公司通过多家银行进行担保。再加之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和银行区域治理的不平衡,使得上市公司担保问题更趋复杂。正因为上市公司担保问题的复杂性,区别担保风险类型、找出担保监控重点就成为解决上市公司担保问题的当务之急。基于这一考虑,本文拟从银行的视角对不同银行和银行在不同地区为上市公司担保提供贷款的状况进行了聚类分析,以期为今后监控和治理中国银行业担保行为提供理论基础。

一、银行担保行为的理论分析

担保,作为最重要的非利率因素,在间接融资中一直被广泛使用。就中国上市公司而言,银行为上市公司担保进行融资的行为主要有三种选择,即保证、抵押和质押。据笔者统计,在1999-2002年上市公司的长期贷款(平均值)中,保证担保贷款达58.44%,而抵押担保仅占28.48%,其余13.08%基本是信用贷款;在同期的短期贷款(平均值)中,保证担保贷款更是高达63.38%,而抵押担保仅占22.22%,其余14.41%基本是信用贷款。不论在长期还是短期贷款中,质押担保贷款的比重都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见,中国的银行关于上市公司的担保行为实质上是一种保证担保。该行为是指银行首先为上市公司提供担保方式选择(贷款契约的一部分),然后上市公司以公司法人的名义为他人债务向银行提供保证,在他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时上市公司代为清偿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本文将银行为上市公司担保进行融资的行为简称为银行担保行为。

资本(资金)是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在现代经济社会,能否获得资金往往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要获得资金,除了留存收益和股权融资外,可以选择的还有债务融资。在股份制或公司制情况下,债务融资却有一种“天然缺陷”,即将公司经营的风险从股东(尤其是大股东)转移到了债权人身上。为规避这一风险,债权人(银行)往往要求借款人对贷款提供担保。担保的采用使得债务融资的风险逆向转移给了借款人,同时又产生了三种经济功能:一是在借款人违约情况下担保将保障债权人的贷款得到补偿(保障功能);二是借款人如果违约,将面临担保品(在抵押和质押担保时)的损失以及保证人履行求偿权和代位权(在保证担保时)的威胁,因此,这将激励借款人努力经营以偿还贷款(激励功能);三是在保证担保中,由于保证人比债权人更加熟悉和了解借款人的偿债意愿和偿债能力,保证人的介入不仅能降低整个借贷过程的信息搜寻成本,还可替贷款人监督和制约借款人违约行为的发生(监督功能)。从这个意义上看,担保可使债权人、债务人和保证人实现共赢。其次,担保的存在能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Bester(1985)、Besanko和Thakor(1987a)认为,银行可将担保和利率按相反的方向来设计一套信贷合约,低风险的借款人选择低利率、高担保合约,而高风险的选择高利率、低担保合约,从而使银行根据借款人的风险类型对其进行分离和筛选。由于贷款人不能观察到借款人的行动(道德风险),且对借款人的类型(如好与坏)难以了解(隐藏信息),借款人有激励从事不利于借款人的行动,比如隐藏项目信息以将贷款用于非生产用途,从而降低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增加贷款违约风险。Benjabin(1978)、Smith和Warner(1979)、Besanko和Thakor(1987b)等认为,担保的存在可以防止借款人道德风险的发生。Besanko和Thakor(1987a)在分析第三方担保的作用时发现,在信贷市场完全竞争条件下,第三方担保不仅增加了融资的可得性,而且排除了信贷配给的可能。

尽管担保具有多种积极的经济功能,但担保的大量使用却可能产生消极作用。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银行业来说,由于银行治理结构不完善,贷款风险的定价能力不强,长期以来银行不得不依赖担保来降低贷款风险。而如果银行对担保的依赖没有限制就可能诱发银行的“惰性”(Manove、Padilla和Paga・凹,2001),使其对评价和筛选借款人的项目激励不足(或投资不足),这时银行对投资项目的筛选将是无效率的,而且有可能为许多无价值的项目提供资金。这样一来,不同的银行在治理机制、内控机制以及项目评价能力、风险定价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就可能通过担保尤其是上市公司担保所诱发的“惰性”差异以及涉及担保的风险差异表现出来,从而会形成一定的群类特征。另外,银行在不同地区的担保风险水平也会存在这样差异,也会具有一定的群类特征。

二、研究设计

1.考察对象与数据选取

本文重点考察的是中国的银行在涉及上市公司担保方面所表现出的类别特征:一是不同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类别特征,即行业类别;二是不同区域的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类别特征,即区域类别。因此,本文以2000年6月-2004年6月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数据为总体考察对象。之所以选

择这一时间区间,是因为在证监会2000年6月《关于上市公司为他人担保有关问题的通知》之前,涉及担保的上市公司不多,而且担保也没有被列为上市公司年报和公告要求的信息披露事项,数据缺省严重。本文采用的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数据来自深圳天软公司“上市公司担保数据库”,其中,涉及担保3 684笔,涉及银行17家,涉及上市公司675家。本文采用的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诉讼数据来自深交所巨潮咨讯网站(2000年6月-2002年8月)和深圳天软公司“上市公司担保数据库”(2002年9月-2004年6月),其中,担保诉讼779笔,非担保诉讼982笔。本文采用的银行贷款数据来自2001-2004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为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我们按如下原则对样本进行了筛选:(1)考虑到我们考察的重点是银行,剔除了35笔信托机构、14笔资产管理公司、60笔其他公司或机构的担保诉讼数据。(2)考虑到数据缺省,剔除了971笔数据不完的担保数据和96笔担保诉讼数据。最后,我们保留了2713笔担保数据和683笔担保诉讼数据作为最终考察对象。

2.指标选取与设定

由于我们旨在从行业和区域两方面来分析中国的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类别特征,因此,我们选取的指标有两种类型:

一是不同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指标。为了尽可能使选取的指标具有代表性,通过比较和选择,我们最终确定了三类指标来反映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情况:(1)银行担保集中度。该指标以涉及上市公司担保总金额/贷款总额表示,反映银行在样本期间为上市公司担保所发放的贷款占其发放贷款总额的比重,体现了不同银行对上市公司担保进行资金运用的市场取向(或偏好程度)。(2)涉及连续担保公司的担保集中度。冯根福等(2005)研究发现,在2000年6月-2004年6月期间,675家涉及担保的上市公司中有196家公司连续3-5年不间断进行担保,且平均笔数更多、平均金额更大,担保的潜在风险最为集中。因此,我们以“银行贷款涉及连续3-5年担保的公司数/涉及上市公司数”表示不同银行为高风险的上市公司担保提供贷款的集中程度,以“银行贷款涉及连续3-5年担保的公司的平均担保金额/涉及上市公司平均担保金额”来表示银行涉及高风险担保的强度。(3)担保诉讼发生情况指标。在此,我们以担保涉讼家数/涉及担保家数表示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诉讼发生率,以涉讼担保金额/担保金额表示银行涉及担保涉讼的深度。从指标的选取可以看到,就衡量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风险而言,上述三项指标具有等级差别:第三类指标反映的风险最大,第二类次之,第一类最小。为了消除因指标等级差别造成的信息损失,我们在数据分析时对这三类指标进行了加权处理:第一类取权数1/6,第二类1/3,第三类1/2。

二是不同区域的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指标。在此,我们使用了两类指标来反映不同区域的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情况:(1)不同区域的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规模和强度。以该区域担保涉及上市公司的数量和担保总金额表示不同区域的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规模;以每家公司平均担保金额表示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强度。(2)不同区域的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诉讼的规模和强度。前者以该区域担保诉讼涉及上市公司数和担保诉讼总金额表示;后者以每家公司担保平均涉讼金额表示。

3.研究方法

由于银行关于上市公司担保的类别特征涉及到多种因素,单独采用任何一项指标都有不足之嫌,最为理想的思路是采用多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因此,本文采用了聚类分析技术。由于聚类技术要求数据量纲统一,本文在分析前对数据都进行了标准化处理。本文所有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均使用SPSSl2.0统计分析软件。

为便于比较分析,我们构建了类比较指数CI(Comparisonlndex),用来反映某一类在某项指标上偏离样本总体的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三、中国银行业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行业聚类分析

通过使用担保集中度、涉及连续担保集中度、涉及连续担保强度、担保诉讼发生率和担保涉讼深度等五个加权指标,我们对中国的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情况进行了行业聚类分析。如何确定分类数在聚类分析中迄今为止没有被很好解决,分类过少或过多,都可能影响各类的典型性和经济意义。由于我们的研究目标旨在考察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情况典型的类别特征,经过对不同的分类结果进行反复比较,最后决定分为五类,见表1和表2。

限于篇幅,我们删除了相似矩阵、聚类过程描述以及聚类树状图。根据类比较指数,我们对各类进行了命名和特征分析:

1.担保风险集聚型。该类仅包含上海银行一家。从表2和表1可以看到,除担保集中度以外,上海银行的其他四个指标的类比较指数都显著高于其他各类,其担保诉讼发生率和担保涉讼深度指标竟高出样本总体均值的3倍和4.4倍。这说明,在对上市公司担保提供贷款的过程中,上海银行贷款的担保诉讼率高,且涉及担保诉讼的贷款金额大,从而集聚着较高的贷款担保损失风险。担保诉讼率高,虽并不一定表明银行贷款已经发生了损失,但借款人不能或不愿清偿债务,银行将不得不诉诸法律来要求担保人――上市公司代为清偿,而上市公司是否有能力清偿就自然成为银行贷款是否损失的关键,本来的“双保险”(即要么借款人清偿,要么担保人清偿)变成了现在的“单保险”(仅由担保人清偿),银行贷款损失的几率因而大为增加;再加之高昂的诉讼费用,较高的担保诉讼率将进一步加剧银行贷款损失的程度。另外,作为上海市的城市商业银行,上海银行可能也受到了先前爆发的“上海担保圈”的很大冲击。因此,评价和筛选合适的借款人而不仅仅是合适的担保人,应该成为上海银行今后参与上市公司担保贷款时考虑的重点问题。

2.低诉讼型。该类包含民生银行和广发银行两家。从表2和表1可以看到,这一类的担保诉讼发生率和担保诉讼的深度在各类中最低,但涉及连续担保集中度较高,仅次于上海银行。这说明,该类银行在上市公司担保贷款的显在风险(即诉讼风险)较低,但潜在的担保风险不容忽视。根据马亚军、冯根福(2005)的分析,上市公司的担保风险主要集中在196家连续3-5年担保的上市公司之中,而上市公司担保贷款的平均期限是18.5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银行连年为一家上市公司担保提供贷款或者为已经连年通过担保接受别的银行贷款的上市公司提供贷款,说明那些通过上市公司担保获得资金的企业已对银行贷款形成了严重依赖,其自身造血功能并没有充分形成,一旦停止贷款或贷款使用不到位,银行势必将面临贷款损失的风险。因此,这―类银行应设法加强对潜在风险(即为连续3-5年从事担保的上市公司提供担保贷款的风险)的控制。

3.低参与、高诉讼型。该类包含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四家。从表2和表1可以看出,这一类的担保集中度指标在各类中最低,但担保诉讼发生率和担保诉讼深度较高,仅次于最高的第五类――上海银行。这说明,相对于其他类的银行,该类银行发放的上市公司担保贷款在其贷款

余额中的比重较低,对上市公司担保贷款的参与度较低。但较低的参与度并不能说明该类银行对上市公司担保贷款更为警惕,它们较高的担保诉讼率对此做出了否定的回答。可以解释的原因有两点:一是除了中信以外,深发展、兴业和城市商行在2000--2004年间的贷款规模相对较小,而每家上市公司的平均年担保金额要高达1.77亿元/家/年(马亚军、冯根福,2005),从而使其为上市公司担保提供贷款的能力受到了制约,这也可以从它们参与连续3-5年担保的集中度较低而强度较高的这一事实得到说明;二是与第一类银行相似,这类银行也缺乏对上市公司所担保的借款人进行有效的评估和筛选,或者其信贷程序在涉及上市公司担保贷款时没有被规范运作,促使其对上市公司的担保贷款呈现出高诉讼的特征。因此,有效筛选借款人、规范自身信贷运作程序应是该类银行控制上市公司担保风险的重点。

4.高参与型。该类包括招商、浦发、交通、光大和华夏等5家银行。从表2和表1可以看出,这类银行在各类中具有最高的担保集中度和较低的担保诉讼率。这一方面说明,该类银行对涉及上市公司担保贷款的风险控制能力较强,尽管参与度较高,但诉讼率较低。但从另一方面看,相对于其他银行,该类银行对上市公司担保贷款更为偏好,但这种偏好如果控制不当,则有可能演变为一种“盲目崇信”。因为一直以来,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和优质企业的代表,曾长期成为银行确定的“黄金客户”,甚至使银行对上市公司产生了一种盲目崇信的倾向(冯根福等,2005),而中国证券市场上曾经爆发的一连串担保事件,已经对这一倾向所付出的代价提供了注解。因此,该类银行应首先理性评价自身涉及上市公司贷款担保贷款的风险,警惕“盲目崇信”行为的出现。

5.稳健型。该类包含工行、建行、中行、农行和国开行等5家银行。从表2和表1可以看到,这类银行对上市公司担保的参与度适中,显在担保风险在各类中也处于中游水平,从而表现出相对稳健的特征。很明显,这一类恰好都由国有银行组成。由于这五家国有银行在2000--2004年的平均年发放贷款额占到所有涉及担保的17家银行的62.2%,我们在此使用的又都是相对指标,这类银行实际上构成了对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进行融资的主体。近年来,上市公司担保事件尽管频频出现,但并没有触发区域性的金融风险或严重威胁到区域金融安全,一个合理的解释是,五家国有银行在上市公司担保贷款中的主体地位和相对稳健性使得它们在上市公司担保风险中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应该注意的是,尽管这类银行的担保风险整体上表现得较为稳健,但对如何防范和控制局部或个别担保风险的蔓延仍须关注。

四、中国银行业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区域聚类分析

上文对不同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行为进行了分类和特征分析,但由于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信用环境、文化背景以及上市公司状况等方面明显存在的区域差别,将可能使处于不同区域的所有银行(而不是单个银行)在涉及上市公司担保方面会产生区域群类特征,对此,我们通过使用担保涉及上市公司数、担保均额、担保总额、担保诉讼涉及上市公司数、担保诉讼均额和担保诉讼总额等五个加权指标,对不同区域的中国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情况进行了区域聚类分析。由于我们旨在考察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区域特征,因而没有对不同银行在不同地区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情况分别进行考察,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处于不同地区的所有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类别特征上。

根据聚类分析结果(限于篇幅,聚类树状图略),经过反复比较,我们将不同地区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行为划分为3类,即风险型、警惕型和关注型,见表3和表4。

1.风险型,即高参与、高诉讼型。该类包括上海和深圳两个地区。据表3和表4,这一类不论是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规模和强度,还是涉及上市公司担保诉讼的规模和强度都是各类中最高的。这说明,该地区银行参与上市公司担保贷款的积极性很高,可能由于对上市公司担保风险的重视不够,或者可能由于缺乏必要的上市公司担保风险控制机制,该地区银行同时也遭受着担保诉讼的很大困扰。也可能正因为该地区银行关于上市公司担保的这一行为倾向,才促使“上海担保圈”和“深圳担保圈”在该地区曾经得以出现。因此,这类地区的银行应是监管层监控银行担保行为的重点地区。

2.警惕型,即有较高的担保参与度和担保诉讼率。该类包括北京、福建、广东和四川四个地区。据表3和表4,这类地区的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和担保诉讼的规模和强度较高。该类地区银行的担保行为接近第一类,但与第一类又有很大差距,因此,应对该类地区银行的担保行为保持高度警惕。

从第一、二类所含地区的情况来看,除四川外全部属于经济和金融较为开放和发达的东部地区,而最为严重的上海和深圳恰好是国内的金融中心。由此可见,地区越是开放和发达,金融活动将越是活跃,而上市公司担保融资的漏洞越可能被那些“风险型借款人”所利用,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风险也将越高,进而对银行从事担保行为以及对监管层监管银行担保行为的挑战就越强。因此,提高这些地区的银行进行风险控制以及监管层进行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就显得非常重要。尽管如此,同样处于较为开放和发达的地区浙江、江苏、天津、山东等东部地区被划为第三类,而处于开放和发达程度不高的四川被划为第二类,说明发达和开放并不只是隐藏在这些分类背后起支配作用的唯一决定因素,可能还有区域文化背景、信用状况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3.关注型,即低参与、低诉讼型。该类包括上述两类以外的26个地区。据表3和表4,这类地区的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和担保诉讼的规模和强度在各类中普遍处于最低水平。由于银行处于区域限制,大都针对本地区的上市公司从事担保贷款而很少跨越地区,因此,那些上市公司较少的地区的银行,比如、宁夏、贵州、青海、甘肃等,可能会由于上市公司数量较少的限制,使其参与上市公司担保的程度较低,进而诉讼较少。相反,那些上市公司较多地区的银行,比如江苏、山东、浙江、湖北、辽宁等地区,之所以担保参与和诉讼的水平较低,可能是因为这些地区的银行参与上市公司担保的积极性不高,而较少的参与也使银行更有能力对上市公司担保的风险进行控制。总之,由于这类地区的银行要么不能、要么不愿更多地参与上市公司担保,相对于第一、二类而言,银行因上市公司担保产生的金融风险整体上较小。但应注意的是,近来曾在新疆、湖南、重庆等地区发生的担保事件说明,银行在个个别地区的担保风险并不容忽视。

篇4

随着国家对银行业监管的不断加强,我国银行业财务管理水平整体上正在不断趋于好转,但是也应该看到在银行业整体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银行财务管理依然难以满足其自身快速发展的需要,财务管理水平的低下已经成为制约银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

一、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银行业正在逐步的走向规范,银行业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但是目前我国银行财务管理水平依然较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管理理念滞后

目前很多银行财务管理基本上还处于一个成本管理阶段,即财务管理指标的设置一般都是服从以及服务于短期业绩这一目标,其结果就是造成银行财务管理指标的设置难以兼顾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发展等方面的指标。这种以成本为主导的财务管理理念难以适应银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必将会给银行的持续发展带来阻碍。

2.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目前银行的管理体系基本上遵循的是总行-分行-支行这样一个垂直管理的体系,分级核算依然是银行财务管理的一种主流模式,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财务管理权的极度分散,给银行实施统一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很容易造成一些分支机构在利益的诱惑下做出高风险的财务行为,毕竟财务管理权越分散,发生财务风险的概率也就越高,因此财务管理体系的缺陷对于银行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是一个阻碍因素。

3.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是目前我国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又一问题之一,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目前整合银行业普遍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这造成银行整体财务管理水平不高,随着未来银行业财务管理重要性的愈加凸显,财务管理人才素质低下这一制肘因素将会更加明显。

4.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足

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依赖于信息化的建设,虽然目前很多银行都注重在硬件上加大投入,但是对于与硬件相配套的软件投入却明显不足,这大大制约了银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另外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就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于注重日常业务的处理,而对于财务管理数据分析功能却重视不足。

二、银行财务管理改革的趋势分析

在银行财务管理重要性凸显的背景下,尽快采取有效地改革措施来解决目前银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是刻不容缓,本文认为银行财务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几种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管理战略化趋势

在目前银行财务管理理念之后的背景下,强化对银行财务管理内涵的重新认识已是刻不容缓。银行财务管理者应彻底摒弃过去的以成本为导向的财务管理理念,银行财务管理应与银行的发展战略协调起来,跟军银行的发展战略来调整短期财务指标所主导的财务管理体系,在银行的财务管理中应增加反映银行发展战略的指标数量以及权重,这样才能实现财务管理的发展服从与服务于银行的发展战略,从而实现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2.财务管理信息化趋势

银行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装,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对于提升银行财务管理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银行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将严重依赖于财务管理信息化,财务管理信息化一方面提升了银行财务管理的效率,将财务管理员工从繁杂的财务管理事务中解脱了出来,另一方面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搭建可以有效的构筑财务管理风险预警体系。鉴于此,银行应重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通过硬件与软件并举的措施来推进银行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发挥财务管理信息化在构筑风险预警体系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大大提升银行财务管理水平。

3.财务管理集权化趋势

银行财务管理集权化的改革是为了解决目前我国银行财务管理体系存在的缺陷,通过采取集权化的财务管理策略,将原来分散于各个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权集中起来,由总行或者分行进行统一管理,这就会大幅度的降低财务管理风险发生的概率。在财务管理集权化的过程中应注意做好集权与分权之间的关系,本文这里所讲的财务管理集权化的发展并不是意味着银行各个分支机构没有自己的独立权,而是指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行为应统一在总行或者分行的财务管理体系之下,这样才能避免过度集权带来的财务管理僵化以及过度分权所带来的散乱。

4.财务管理专业化趋势

银行财务管理专业化的发展趋势组要是为了解决目前银行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较低这一问题,通过培养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银行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将会给大大提升银行财务管理水平。专业化的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形成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相关高校加强银行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为银行业输入大量的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二是强化培训,即对银行财务管理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通过提前做好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需求分析,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来增强培训的效果,从而提升其专业素养,综合采取上述两个措施将会推进银行财务管理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银行作为一国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稳定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因此应高度重视银行财务管理问题,防止因为银行因为财务管理问题而给国家的整个金融体系造成冲击。鉴于此本文提出了银行财务管理战略化、信息化、集权化以及专业化的四个改革趋势,以期通过上述改革措施的采取,大大提升银行的财务管理水平,并推动整个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2009)01-0027-03

私人银行最早起源于瑞士,已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它通过为高段的富裕阶层提供一系列私密性和个性化的服务,为银行赚取了丰厚的利润,目前己经被越来越多的银行所重视,成为国外一流银行的战略核心任务。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后,私人银行业务己经形成了一系列成熟完整的产品和服务体系。近几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国外私人银行业务又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这些新的发展趋势都为刚刚起步的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带来更多的启示和借鉴。

一、私人银行业务在国际上的最新发展趋势

(一)基本情况

通讯和网络的高速发展和应用为银行的经营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ATM机、电话银行、网上银行应运而生,并成为传统营业柜台的有力补充和服务的重要手段。电子化的进步,实现了从传统银行到现代银行的重大变革,银行也一改以往单纯靠机构扩张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模式为多渠道服务方式。在发达国家,除了现金业务,几乎所有的私人银行业务都可以通过电话解决,网上银行业务也发展成熟。仅2002年底,私人银行管理的全球27万亿总资产中,有2500万投资者的1.9万亿美元通过网络进行管理,每年产生约200亿美元的收入。2006年,汇丰集团网上理财客户迅速增长,网上客户己占全部个人客户的13%和企业客户的30%。

(二)产品和服务方面

90年代以来,随着证券、保险、基金行业的兴起,商业银行不断推出适应客户需求和有特色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业务范围不仅包括了财务管理、咨询、委托理财等,还涉及到了健康、运动、旅游、娱乐利公益等全方位的公共服务。一些银行更是推出了“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站式服务,针对客户人生不同阶段利重要问题诸如婚丧嫁娶、健康医疗、搬家、财产投资管理、旅游、退休计划管理等提供一站式全面金融服务。私人银行从单纯的出售传统的柜台金融产品转变为了名副其实的“金融百货”或“金融超市”。

(三)在岸业务发展快于离岸业务

近年来,各国监管机构加大了国际反洗钱的合作,各国的税收也趋于了一致,私人银行客户对保密性的需求减少,因此,离岸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受到一走的阻力。发达国家私人银行业务越来越重视提供本地的产品和服务。

(四)私人银行之间的并购逐渐增多

在最近的银行并购潮中,零售业务成为银行业并购的重要争夺对象,而私人银行业务更是争夺的焦点。2002年,汇丰控股以103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第三大零售银行纽约共和国银行及其在欧洲的私人银行分支机构。同年,苏格兰皇家银行旗下私人银行子公司Coutts成功收购了BankvonErnst。而近年来最大的银行并购是2007年苏格兰皇家银行联合西班牙国家银行(BancoSantanderCentralHispanoSA)利比利时富通集团(FonisNV)收购了荷兰银行。其中西班牙国际银行有意接管荷银在巴西和意大利的业务,富通则相中了荷银在土耳其的零售银行、资产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

(五)全球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重心发生了转移

随着亚洲地区财富的迅速增长,国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重心已转向了亚洲。目前,新加坡的离岸私人银行中心己排名全球第二。全球30大主要私人银行都在新加坡设立了地区总部,其中标准渣打银行更是将其私人银行业务统筹中心和私人银行服务中心设在了新加坡,花旗银行业将其全球财富管理国际部设在了新加坡。此外,美林、摩根士丹利、JP摩根、高盛的私人资产管理部门也在这里开展业务。本地的新加坡发展银行、华侨银行和大华银行同样设置了财富管理部门。“欧洲财富和私人银行业2005”调查预测,今后几年新加坡可能超越瑞士成为全球最大的私人银行离岸资产中心。

二、目前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我国高收入人士、富裕家庭数目激增。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中国拥有百万美元家庭金融资产的家庭超过31万,居全球第五位,波士硕预计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推动,中国百万美元资产家庭总数有望在2011年达到60.9万户。正是由于中国市场的广阔发展前景,国内外银行纷纷瞄准中国的私人银行市场。在这方面,外资银行利用其母行的优势捷足先登,早在06年底就有汇丰等6家外贸银行在国内设立了代表处或业务部。中资银行方面,2007年3月,中国银行联手其战略伙伴苏格兰皇家银行率先推出私人银行业务。其后,国内其他中资银行如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等也纷纷在国内发达城市推出了私人银行业务。但与国际私人银行业务相比较,目前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特别是中资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一)产品较为单一,产品创新机制不够完善

私人银行的核心是满足客户个性化的理财需要,在国外,私人银行的产品都毫无例外地涉及到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外汇等多个领域,而受制于我国金融体系现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银行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产品的综合化水平很低,产品创新机制不完善。虽然近几年我国银行、证券和保险的合作日趋紧密,全国多家金融控股集团已初具规模,但无论是在合作的范圃还是深度上与国外混业经营模式相比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由于缺乏产品创新,不能跨市场设计产品,导致国内各私人银行提供的产品相对单一,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既无法满足富裕人士个性化的需求,也很难为客户进行分险分散,从而给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带来了难度。

(二)私人银行系统建设落后,电子化渠道应用程度不高

尽管近几年国内银行业务电子化发展迅速,电话银行、网络银行、ATM等渠道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但远远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目前,国两多家银行正在建设新一代的核心银行业务系统,通过高效的信息化系统来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点在私人银行业务方面更为明显。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将增加更多国际视角,实现海内外银行服务的联动,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对银行资源进行交换、配置和共享,以随时为私人银行客户提供更优化的方案和服务,要求银行的系统必须超越时空利地域的限制,这对国内银行特别是中资银行来说将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三)私人银行专业人才匮乏,培训体系尚不成熟

由于私人银行业务提供的是私密性专属服务,决定了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必须具备综合的高素质以及丰富的从业经验,不仅持有CFP(理财规划师)、CFA(金融分析师)等资质,而且通晓会计、法律、心理等学科的知识,更难得的是他们还掌握了一些高品质生活的软技能,象高尔夫球、艺术品鉴赏等。只有这样才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并得到客户的信任。因此,国外往往将这些优秀的私人银行客户经理称为私人银行家。而目前国内理财业务的发展也不过5、6年之久,私人银行业务还刚刚起步,理财人员的认证体系也刚刚引入,私人银行培训体系还很不成熟,因此目前国内适合的私人银行人才普遍缺乏,这成了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一大瓶颈。

(四)组织架构不合理,难以适应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

由于客户需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私人银行业务服务的流程设计必须要快捷和高度的人性化,充分体现出客户的个性需求,同时也要求私人银行服务的高度私密性利安全性,这决定了银行内部需要高效的资源配置和灵活的市场创新能力,而我国大多数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的组织架构是一种传统的宝塔型体制,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成本很高,决策链很长,对市场反应速度慢,条线和块块(主要指一级分行)之间的目标和激励往往出现偏差,这些都远远不能适应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

三、未来发展我国私人银行的对策

(一)改革分业经营模式,大力推进业务综合化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混业经营已成为全球金融发展的趋势。从国外私人银行发展的趋势来看,私人银行均是在混业经营的背景下为客户提供集银行、保险、证券于一身的金融服务,并形成了“金融超市”。因此我国的私人银行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要打破分业经营的限制,使得银行能广泛深入地与保险、证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运用灵活的金融工具开发出适合不同层次需求的多样化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二)加大产品创新,扩大本土化经营优势

在目前分业经营的模式下,加大产品创新、充分利用国两银行本土化经营优势是国内私人银行发展的现实选择。从国际私人银行的发展趋势中也可看出,在岸业务的发展速度己经超过了离岸业务。而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相比,地缘、人文、社会关系、网点渠道等因素是优势。在北京、上海等地己经出现了中资私人银行开业后,客户从外资私人银行转到中资私人银行的现象。因此,现阶段国内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时必须更加注重本土化的优势,加大对国内或区域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创新,弥补分业经营模式下产品创新范围和深度的不足。

(三)加快系统建设,提供多种服务渠道

国内银行必须加快系统的建设,将分散在银行各个部门的零散的客户信息进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客户综合贡献度的细分,定位目标客户和目标市场,从而更加有利于私人银行客户的挖掘和营销。

同时,扩大私人银行客户的服务渠道,尤其是电子化渠道的利用。美国银行界曾经测算,在营业网点进行交易的成本在1.07美元,电话银行的交易成本是0.54美元、ATM机是0.27美元,通过PC的是0.15美元,而在网上完成仅需要0.1美元。从国际私人银行发展趋势来看,电子化渠道的运用已越来越普遍,特别是网上银行的发展,大大降低了私人银行的业务成本。因此,国内银行必须重视私人银行业务电子化渠道的建设,并纳入整体银行IT系统建设中,为私人银行客户提供更加便捷、安全和私密的服务渠道。

(四)完善私人银行的组织架构,推行事业部制

根据国际一流私人银行的组织架构和实践经验,发展专业化的条线管理模式,推行私人银行的事业部制。根据全国地域经济特征建立若干私人银行中心,区域性的私人银行中心直接由银行总部的私人银行部管理。通过实行私人银行事业部制,私人银行中心对区域内涉及私人银行业务的人、财、物资源进行统一的配置,制订本区域私人银行发展的目标、计划利营销方案,并组织统一的考核。

(五)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打造私人银行家队伍

私人银行的发展最终还是归结到人才,特别是经验丰富的私人银行家,这是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根本。由于私人银行产品的丰富性和服务的多元性,决定了国两银行除了引进投资银行、保险、个人银行等领域的金融专业人才外,还要储备法律、教育、健康甚至艺术等人力资源。同时,国内也要加大私人银行从业人员的认证体系建设,完善我国理财服务体系中贵宾理财、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三级认证机制,使得国内银行尽早建立一支合格的私人银行客户经理队伍,提高国内私人银行整体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9-0061-03

私人银行最早起源于瑞士,已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它通过为富裕阶层提供一系列私密性和个性化的服务,赚取了丰厚的利润,目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银行所重视,成为国外一流银行的战略核心任务。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后,私人银行业务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成熟完整的产品和服务体系。近几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国外私人银行业务又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这些新的发展趋势为刚刚起步的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带来更多的启示和借鉴。

一、私人银行业务在国际上的最新发展趋势

1.在渠道方面,通讯和网络的高速发展和应用为银行的经营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ATM机、电话银行、网上银行应运而生,并成为传统营业柜台的有力补充和服务的重要手段。电子化的进步,实现了从传统银行到现代银行的重大变革,银行也一改以往单纯靠机构扩张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模式为多渠道服务方式。[1]在发达国家,除了现金业务,几乎所有的私人银行业务都可以通过电话解决,网上银行业务也发展成熟。仅2002年底,私人银行管理的全球27万亿总资产中,有2500万投资者的1.9万亿美元通过网络进行管理,每年产生约200亿美元的收入。2006年,汇丰集团网上理财客户迅速增长,网上客户已占全部个人客户的13%和企业客户的30%。

2.在产品和服务方面,商业银行不断推出适应客户需求和有特色的金融产品和服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证券、保险、基金行业的兴起,商业银行不断推出适应客户需求和有特色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业务范围不仅包括了财务管理、咨询、委托理财等,还涉及到了运动、旅游、娱乐和公益等全方位的公共服务。一些银行更是推出了“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站式服务,针对客户人生不同阶段和重要问题,诸如婚丧嫁娶、健康医疗、搬家、财产投资管理、旅游、退休计划管理等提供一站式全面金融服务。私人银行从单纯的出售传统的柜台金融产品转变为了名副其实的“金融百货”或“金融超市”。

3.在岸业务发展快于离岸业务。近年来,各国监管机构加大了国际反洗钱的合作,各国的税收也趋于一致,私人银行客户对保密性的需求减少,因此,离岸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力。发达国家私人银行业务越来越重视提供本地的产品和服务。

4.私人银行之间的并购逐渐增多。在最近的银行并购潮中,零售业务成为银行业并购的重要争夺对象,而私人银行业务更是争夺的焦点。2002年,汇丰控股以103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第三大零售银行纽约共和国银行及其在欧洲的私人银行分支机构。同年,苏格兰皇家银行旗下私人银行子公司Coutts成功收购了BankvonErnst。而近年来最大的银行并购是2007年苏格兰皇家银行联合西班牙国家银行(Banco Santander Central Hispano SA)和比利时富通集团(Fortis NV)收购了荷兰银行。其中西班牙国际银行有意接管荷银在巴西和意大利的业务,富通则相中了荷银在土耳其的零售银行、资产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

5.全球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重心发生了转移。随着亚洲地区财富的迅速增长,国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重心已转向了亚洲。目前,新加坡的离岸私人银行中心已排名全球第二。全球30大主要私人银行都在新加坡设立了地区总部,其中渣打银行将其私人银行业务统筹中心和私人银行服务中心设在了新加坡,花旗银行也将其全球财富管理国际部设在了新加坡。此外,美林、摩根士丹利、JP摩根、高盛的私人资产管理部门也在这里开展业务。本地的新加坡发展银行、华侨银行和大华银行同样设置了财富管理部门。“欧洲财富和私人银行业2005”调查预测,今后几年新加坡可能超越瑞士成为全球最大的私人银行离岸资产中心。[2]

二、目前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我国高收入人士、富裕家庭数目激增。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中国拥有百万美元金融资产的家庭超过31万,居全球第五位,波士顿预计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推动,中国百万美元资产家庭总数有望在2011年达到60.9万户。正是由于中国市场的广阔发展前景,国内外银行纷纷瞄准中国的私人银行市场。在这方面,外资银行利用其母行的优势捷足先登,早在2006年底就有汇丰等6家外资银行在国内设立了代表处或业务部。中资银行方面,2007年3月,中国银行联手其战略伙伴苏格兰皇家银行率先推出私人银行业务。其后,国内其他中资银行如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等也纷纷在国内发达城市推出了私人银行业务。但与国际私人银行业务相比较,目前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特别是中资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1.产品较为单一,产品创新的机制不够完善。私人银行的核心是满足客户个性化的理财需要,在国外,私人银行的产品都毫无例外地涉及到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外汇等多个领域,而受制于我国金融体系现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银行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产品综合化水平很低,产品创新机制不完善。虽然近几年我国银行、证券和保险的合作日趋紧密,全国多家金融控股集团已初具规模,但无论是在合作的范围还是深度上与国外混业经营模式相比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由于缺乏产品创新,不能跨市场设计产品,导致国内各私人银行提供的产品相对单一,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既无法满足富裕人士个性化的需求,也很难为客户分散风险,从而给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带来了难度。

2.私人银行系统建设落后,电子化渠道应用程度不高。尽管近几年国内银行业务电子化发展迅速,电话银行、网络银行、ATM等渠道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但远远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多家银行正在建设新一代的核心银行业务系统,通过高效的信息化系统来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点在私人银行业务方面更为明显。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将增加更多国际视角,实现海内外银行服务的联动,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对银行资源进行交换、配置和共享,以随时为私人银行客户提供更优化的方案和服务,这对国内银行特别是中资银行来说将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3.私人银行专业人才匮乏,培训体系尚不成熟。由于私人银行业务提供的是私密性专属服务,决定了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必须具备综合性的高素质以及丰富的从业经验,不仅持有CFP(理财规划师)、CFA(金融分析师)等资质,通晓会计、法律、心理等学科的知识,还要掌握一些高品质生活的软技能,像高尔夫球、艺术品鉴赏等。只有这样才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并得到客户的信任。因此,国外往往将这些优秀的私人银行客户经理称为私人银行家。而目前国内理财业务的发展也不过5、6年之久,私人银行业务还刚刚起步,理财人员的认证体系也刚刚引入,私人银行培训体系还很不成熟,因此目前国内适合的私人银行人才普遍缺乏,这成了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一大瓶颈。

4.组织架构不合理,难以适应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由于客户需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私人银行业务服务的流程设计必须要快捷和高度的人性化,充分体现出客户的个性需求,同时也要求私人银行服务的高度私密性和安全性,这决定了银行内部需要高效的资源配置和灵活的市场创新能力,而我国大多数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的组织架构是一种传统的宝塔型体制,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成本很高,决策链很长,对市场反应速度慢,条线和块块(主要指一级分行)之间的目标和激励往往出现偏差,这些都远远不能适应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

三、我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对策建议

1.改革分业经营模式,大力推进业务综合化。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混业经营已成为全球金融发展的趋势。从国外私人银行发展的趋势来看,私人银行均是在混业经营的背景下为客户提供集银行、保险、证券于一身的金融服务,并形成了“金融超市”。因此我国的私人银行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要打破分业经营的限制,使得银行能广泛深入地与保险、证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运用灵活的金融工具开发出适合不同层次需求的多样化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2.加大产品创新,扩大本土化经营优势。在目前分业经营的模式下,加大产品创新、充分利用国内银行本土化经营优势是国内私人银行发展的现实选择。从国际私人银行的发展趋势中也可看出,在岸业务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离岸业务。而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相比,地缘、人文、社会关系、网点渠道等因素是优势。在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出现了中资私人银行开业后,客户从外资私人银行转到中资私人银行的现象。因此,现阶段国内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时必须更加注重本土化的优势,加大对国内或区域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创新,弥补分业经营模式下产品创新范围和深度的不足。

3.加快系统建设,提供多种服务渠道。国内银行必须加快系统的建设,将分散在银行各个部门的零散的客户信息进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客户综合贡献度的细分,定位目标客户和目标市场,从而更加有利于私人银行客户的挖掘和营销。

同时,扩大私人银行客户的服务渠道,尤其是电子化渠道的利用。美国银行界曾经测算,在营业网点进行交易的成本在1.07美元,电话银行的交易成本是0.54美元、ATM机是0.27美元,通过PC的是0.15美元,而在网上完成仅需要0.1美元。从国际私人银行发展趋势来看,电子化渠道的运用已越来越普遍,特别是网上银行的发展,大大降低了私人银行的业务成本。因此,国内银行必须重视私人银行业务电子化渠道的建设,并纳入整体银行IT系统建设中,为私人银行客户提供更加便捷、安全和私密的服务渠道。

4.完善私人银行的组织架构,推行事业部制。根据国际一流私人银行的组织架构和实践经验,发展专业化的条线管理模式,推行私人银行的事业部制。根据全国地域经济特征建立若干私人银行中心,区域性的私人银行中心直接由银行总部的私人银行部管理。通过实行私人银行事业部制,私人银行中心对区域内涉及私人银行业务的人、财、物资源进行统一的配置,制订本区域私人银行发展的目标、计划和营销方案,并组织统一的考核。[3]

5.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打造私人银行家队伍。私人银行的发展最终还是归结到人才,特别是经验丰富的私人银行家,这是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根本。由于私人银行产品的丰富性和服务的多元性,决定了国内银行除了引进投资银行、保险、个人银行等领域的金融专业人才外,还要储备法律、教育、健康甚至艺术等人力资源。同时,国内也要加大私人银行从业人员的认证体系建设,完善我国理财服务体系中贵宾理财、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三级认证机制,使得国内银行尽早建立一支合格的私人银行客户经理队伍,提高国内私人银行整体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梁兴远.浅析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问题[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4).

[2]黄天香.私人银行走近中国[J].银行家,2003,(1).

[3]司徒大年.我国私人银行的现状、挑战及其发展对策[J].新金融,2004,(1).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Private Banking from Perspectives of the New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Private Banking

WANG Yi-jing

篇7

关键词:全球银行业 本地业务 跨境业务 融资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10)012-018-05

银行的海外贷款会面临特殊风险。“国家风险”的概念涵盖了各管辖区共有的潜在法律、政策或经济损失的风险。尤其是其他情况稳健的借款人无法购得外汇用以偿还债务时,会出现“转移风险”。当大银行于1970年代加快对新兴市场政府和公司发放贷款时,监管机构开始要求银行对国家风险提供系统的报告。国际清算银行对这些统计数据进行了统一编纂。直到1999年,国际清算银行仅整理了工业化报告国集团之外的国家的风险:含蓄地讲,债务人对债权人可能造成风险,对此需加以统计以方便管理。

最近发生的事件逆转了这种观点(债务人对债权人可能造成风险)。虽然债务国可能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债权人也可以因为突然收回债权而对债务人造成损害。该风险取决于债权人的商业模式。贷款货币可以是美元、欧元或当地货币。资金的提供可以是跨货币、跨境或本地的。经营可以是批发或零售。因为存在这些区别,2008年-2009年一些国家遭受的信贷收回风险要远大于其他国家。正如银行监管机构监控(债务人)国家风险一样,借款人必须留意债权人的资金来源风险。

本文首先根据银行的海外运营模式对银行进行特征界定,证实了虽然银行业有向本地银行发展的长期趋势,但是银行业的基础融资模式呈现持续多样化趋势,这使得一些银行在本次危机中的全球融资崩溃中更易受伤害。接着分析了六个国家中银行对借款人风险的稳定性,发现危机中本地业务比跨境和跨货币融资业务更加稳定。

一、全球银行业的结构变化趋势

几十年来,银行国外债权的增速超过经济增速(见图1左上)。与其他行业一样,银行业正变得更加全球化。银行业在法律形式和对跨境业务的依赖程度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在其他行业中,如果一家公司从国内市场向外扩展,会在国外建立子公司,通过本地借贷为其资产业务提供资金支持:这就是跨国融资模式(Aliber(1993))。因此,跨国化银行管理各管辖区内的众多国外分行和子公司,极端形式是,这些分支机构都在东道国融资。相反,国际化银行在国外或(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展开经营,管理大部分跨境业务。(译者注:更明确地说,作为全球化银行的两种类型,国际化银行(international bank),指开展跨境和跨货币业务的银行,这些业务包括贸易融资、外汇业务和欧洲市场贷款等(Lewis&Davis)。跨国化银行(multinational bank),指在多个国家拥有分行或子公司的银行,但不一定开展上述国际业务(Jones))。

1980年代拉丁美洲债务危机给跨境贷款带来巨大损失,银行开始转向跨国化模式。通过建立或收购本地银行进行本地借贷以规避转移风险,或国家风险。因而,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本地货币债权在国外债权的份额从1983年的7%上升到1990年代的25%-30%(图1,右上)。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金融系统委员会扩大了报告国集团范围,开始收集全球范围内的风险数据。新数据显示全球的本地货币在债权中的份额甚至更高。

向本地银行转化的趋势在2000年代起放缓。受高收益吸引和美元贬值影响,新兴市场的银行跨境资金流动在2000年代中期开始恢复。在其他地区,欧元的诞生促进了区域内银行间市场的活跃,欧洲银行大量投资于美国的资产支持证券具有相似效应。如果这些因素造成的跨境借贷是暂时的,当地债权占国外债权的份额会升到40%以上,即使监管没有出现有利于银行跨国化发展的变化。

全球金融危机再次强化了之前银行向本地和跨国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在新兴市场。随着国际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枯竭,对无附属银行的债权在收缩(图1,左下)。跨境债权和本地簿记的外币债权(通常为跨境融资)比本地货币债权下降更快(图1,下中)。负债方变化情况相似,显示本地融资在危机中的适应能力更强。不同币种的情况有所区别(图1,右下),美元融资市场更加混乱、外汇互换市场的美元融资成本更高。

二、银行系统的特征

尽管以上我们讨论了银行业经营模式的总体发展趋势,但是不同的银行体系之间的业务模式还是存在差异。为了凸显其中的差异,我们接下来将从两个角度阐述银行系统的特征。第一,将银行按照国际化和跨国化两种模式进行区分。第二,根据集中化程度对银行系统特点加以分析。集中化的银行将资金集中于主要机构,在整个银行集团中进行再分配;分散化的银行让分支机构自行筹资,为其资产提供资金。跨国化银行可以是这两端的任意一端。相反,国际化银行更为集中化。

总部位于不同国家的银行采取多种商业模式(见图2)。当以跨境贷款与本地贷款比率为标准对银行系统进行排序的话,日本银行的国际化特点较为突出,德国银行为其次。日本银行不仅80%的国外债权属于跨境交易,2/3的国外贷款资金来自日本本土存款。德国银行情况相似,不同的是其国内存款主要为伦敦的债权提供融资。

在另一端,西班牙银行业的本地化业务在银行系统中的占比最高,最为突出。西班牙银行业本地化业务规模较大,占比还在不断上升,海外资产和债务本地化的占比高达60%(见图2,左图)。这种趋势反映了其在拉丁美洲(和英国)业务的不断扩张以及来自母国和东道国监管机构要求这些扩张采取本地化融资的压力。

母国之外记账的国外负债份额也有助于区别国际化的银行和跨国化的银行。从该指标可以看出,日本、德国和法国的银行更为国际化,而美国、西班牙和瑞士的银行更倾向于跨国化经营(见图2,右上图)。

从第二种角度来看,根据本地资产由本地融资的程度来区别集中化的银行和分散化的银行。我们计算了每个银行体系不同分支机构的本地负债和本地债权的最低水平(如果外资银行采取在某一个国家负债,将这些负债转移至其他国家的经营模式,那么该指标就会接近于零)。西班牙银行业得分较高,瑞士银行业得分偏低,这表明瑞士银行从各地方(全球财富管理)获得资金,以此作为其他管辖地资产业务的融资来源(见图2,右上图)。西班牙银行业的分散化表现在其国外机构在各东道国筹集资金。瑞士银行业集中化程度更高,利用国内总部或位于金融中心的机构筹集资金,并在集团内进行资金的再分配,因而其国外子公司更倾向于依赖于跨境的集团内融资(见图2,右下图)。大量的集团内融资说明加拿大和美国银行业的集中度甚至更高。在更接近于国际化经营模式的银行中,融资的全球化分配也显示了集中化程度。日本银行业的负债高度集中,主要依赖国内资金,相比之下,德国和法国银行业的负债来源更为广泛。

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银行从国际化向跨国化银行转变的趋势更为明显。一些银行系统,包括西班牙、法国和英国银行,已经提高了国外的本地中介程度。比利时银行的跨国化程度也在低水平上呈温和上升趋势。对大部分银行系统来说,在新兴市场发展本地贷款的趋势更加明显。因此,向本地银行发展的总体趋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兴市场资产占比上升以及分散化本地银行更快增长的复合效应,而非经营模式的普遍转型。本次金融危机中跨境借贷规模的缩小加快了这种趋势的发展。

由此引发以下问题,不同的融资模式如何映射出融资中断的风险。为寻求答案,我们需要分析单一货币的银行资产和负债结构。只有这样,才能衡量出银行跨币种融资情况和对外汇互换的依赖程度。对于非美国银行来说,其美元头寸通常超过美元融资,为了将其他货币转换为美元,这些银行持有巨额的外汇互换头寸。这种套期使得日本、德国、瑞士和部分英国银行更易面临互换市场中断的风险。追求更为分散化跨国经营模式的银行,面临的批发融资和互换市场中断的风险相对较小。

美元账簿反映了之前提到的许多规律。德国和日本银行业跨境经营其美元业务,而西班牙和英国的银行业即使对于这种全球货币的贷款和融资更为本地化。德国的银行业更多地依赖于集团内部转移对美元进行再分配,而日本银行将日元兑换为美元,为跨境美元债权提供融资。银行业的全球欧元账簿也呈现类似的特点,尽管在金融危机中的收缩程度较不明显。这说明存在特有的货币效应,美元批发市场(不正常的互换市场)的不利融资环境导致瑞士和德国等银行业持有的美元计价业务规模收缩。

三、东道国视角与信贷稳定

跨境借贷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是因为相对于一国国际账户规模,跨境借贷数量可能很大(见表1)。以比利时、瑞士和英国为例,截至2007年末,银行跨境借贷的头寸占各国对外负债的40%-60%,法国、意大利和荷兰该比例达到1/3或以上。设在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和美国的外国银行贷款占到这些国家对外负债的1/10左右。韩国、台北的比率与此相似,巴西、智利和墨西哥的上述比值约为5%。

对于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如此规模的国外银行贷款引发了政策问题。比如,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持有大量短期外债的为韩国国内的银行,然而到2007年持有绝大部分外债的为韩国的外国银行(McCauley和Zukunft(2008))。报告银行,主要是欧洲大陆的银行,将这些美元负债中的670亿美元兑换成韩元,以此为其2007年末的1650亿美元的韩元资产提供融资支持。之后发生的危机证实了人们对这些跨境负债的担忧。

该证据说明,分散化的跨国模式的稳定性更高,尤其是在主要货币区之外的其他地区。如上所述,本地资产,特别是地以本地货币计价的本地债权,在本轮金融危机中被证明整体上比跨境债权更为稳定。接下来我们将对该结论在六个地区或国家(美国、欧元区、日本、拉丁美洲、亚洲新兴市场和欧洲新兴市场)的一致性进行评估。上述结论对危机震源,美国并不适用,在美国的外资银行通过出售、减值或重估减少了其持有的资产支持证券。该结论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情况十分相符。

至于美国的债务人,非美国银行的本地债权与跨境债权下降速度相近。这些银行持有的本地美元债权相当大部分是价值大幅下降的资产支持证券。非美国银行的本地美元负债的同步收缩表明,这些本地资产是由短期批发负债而非稳定的零售存款来融资的。

欧元区跨境贷款增速回落时间要早于本地欧元贷款开始下降的时间。大部分近期的数据显示两者增速并不存在差异,欧洲银行业间的并购使得对观察结果的解释发生了扭曲。

不过在新兴市场,银行的本币债权比跨境债权更稳定。与其他地区不同,新兴市场中银行的本币业务在资产方通常是零售和公司贷款,由负债方的存款来融资。在雷曼破产以后,跨境借贷(不包括银行集团内部贷款)的同比增速从30%下降到-15%或以下。相比之下,拉美和欧洲新兴市场的银行本币债权增速放缓的幅度要小得多,实际上直到2009年第三季度末还保持正的增长速度。

四、结论

本文的分析显示全球银行业正呈现迈向跨国化经营的趋势。如果这一观点可以得到认可,那么银行业的全球业务模式将更接近于制造业和其他服务性企业。2000年代以后的大部分时间内欧洲银行业在美国之外增持美国的资产支持证券,使得该趋势变得模糊,这些资产支持证券的减值和出售使跨国化模式的发展趋势再次得到确认。

本文的研究显示部分银行系统的组织架构属于国际化模式,而另一些则属于跨国化模式,跨国化模式可以有不同程度的集中化经营。尽管在评估不同银行模式在危机中的表现方面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做,但是本地资产在危机期间确实比跨境资产更加稳定。即使考虑到一些美国投资公司变成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银行而使时间序列中断,汇率变动以及并购交易导致数据失真等情况,这一结论仍然成立。

参考文献:

1.Aliber, R (1993): The multinational paradigm, Cambridge: MIT Press.

2.Baba, N and F Packer (2009): “From turmoil to crisis: dislocation in the FX swap market before and after the failure of Lehman Brother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no 28(8), pp 135074.

mittee on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 (2009): “Capital flows and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CGFS Publications, no 33, January.

4.De Haas, R and I van Lelyveld (2010): “Internal capital markets and lending by multinational bank subsidiaries”,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no 19, pp 125.

5.Galati, G, A Heath and P McGuire (2007): “Evidence of carry trade activity”, BIS Quarterly Review, September, pp 2741.

6.Gyntelberg, J and E Remolona (2007): “Risk in carry trades: a look at target currencies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BIS Quarterly Review, December, pp 7382.

7.Jones, G (ed) (1992): Multi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banking,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

8.McCauley, R (2008): “Managing recent hot money inflows in Asia”, Asian Development Bank Institute Working Paper, no 99, March, in M Kawai and M Lamberte (eds), Managing capital flows in Asia: search for a framework,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

9.McCauley, R and J Zukunft (2008): “Asian banks and the international interbank market”, BIS Quarterly Review, June, pp 6779.

10.McGuire, P and G von Peter (2009): “The US dollar shortage in global banking and the international policy response”, BIS Working Papers, no 291.

篇8

一、商业银行的概念

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吸收公众、企业及机构的存款、

发放贷款、票据及中间业务等。

二、商业银行的特征和功能

商业银行拥有业务经营所需的自有资金,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依法合规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但由于它经营的商品是货币和货币资本的特殊性,具有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务和信用创造职能,不同于一般行业。

商业银行的职能如下:信用中介职能,通过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资产业务,投向经济各部门,实现资本的融通。从吸收资金的成本与发放贷款利息收入的差额中,获取利益收入。商业银行通过信用中介的职能实现资本盈余和短缺之间的融通,并不改变货币资本的所有权,只是改变货币资本的使用权。信用中介职能使资金所有权不发生转移的前提下,有效率地配置资源,使剩余资金转化为货币资本,促使经济增长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对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平衡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支付中介职能,是通过存款在帐户上的转移,客户支付,在存款的基础上,成为工商企业、团体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和支付人,以商业银行为中心,可以降低流通成本,加快结算过程和货币资金周转,同时可避免现金支付造成的局限性,形成以银行为中心的非现金支付系统,实现现代经济各项交易迅速快捷的清偿方式。金融服务职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商企业的业务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化,银行信息灵通、联系面广,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在银行业务中的广泛应用,使其具备了为客户提供信息服务的条件,如提供投资咨询服务、资信调查服务、发放工资,支付其他费用等。在激烈的竞争下,各商业银行不断开拓服务领域,通过金融服务业务的发展,进一步促进资产负债业务的扩大,并把资产负债业务与金融服务结合起来,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服务己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职能。由于对资本无要求,服务性强和盈利相对较高的特点,风险相对低的中间业务近20年来在国际银行业获得迅速发展。据统计,美国花旗等20家主要银行70%以上收入来自于中间业务。信用创造职能,商业银行是能吸收各种存款的银行,和用其所吸收的各种存款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和转帐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转化为存款,在这种存款不提取现金或不完全提现的基础上,就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最后在整个银行体系,形成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当初的一笔原始存款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形成数倍的派生存款,被称为原始存款的乘数效应,这就是信用创造职能。

三、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战略趋势

(一)加强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的信贷歧视,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可容易地以低利率从银行得到贷款支持,而创造了众多就业岗位的中小型企业,较难从国有银行获得贷款。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加大支持此类商业银行的发展,诸如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等,针对小微企业融资。对于各商业银行每年新增贷款中支持小微企业的份额,监管部门可按照类型不同的银行,分别规定不同的比例。允许并且鼓励各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释放其贷款规模限制,鼓励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融资方面的金融创新,建立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融资风险控制体系。在有效风控前提下,鼓励开展小微企业无质押无担保贷款等,引导银行资源在支持小微企业成长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业务创新,改善盈利结构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较低,面对经营环境的变化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商业银行在未来发展中必须依靠创新来提升盈利和发展能力。商业银行要提高创新意识,与时俱进,不断发掘人们的新需求,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模式。中间业务风险小、收益高、创新潜力大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商业银行的重视,成为其经营收入的重要来源。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盈利渠道的多元化,使商业银行降低自身经营风险,增强综合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得以生存发展。与国际成熟银行中间业务占比高达40%至70%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这些年高度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并采取战略措施,取得了一定进步。尽管银行业的盈利模式亟须转变,但这种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演进过程,需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国外的银行业发展也经历了单纯靠利差收入,然后向以零售业务为主、实现多元化收入结构的转变,这是一个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过程。国外的大型银行都是全能型银行,如花旗、汇丰,国内主要商业银行也在海外成立了许多子公司,如工银国际、中银香港等,开展了很大部分的券商业务。事实上,银行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比面临许多制约,如分业监管体制。近些年一些大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很快,这跟银行理财业务的飞速发展有密切关系,银行理财业务还是以存贷款为基础的业务,如若把这部分剔除,中间业务占比仍然不高。然而在美国银行业中,非利息收入中占比最高的是存款账户服务费、投行财务顾问经纪担保费和佣金以及资产证券化等。这些中间业务在我国银行业还无法大规模开展。此外,现在信托的业务越来越多,随着存款的不断分流,银行在前景上也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更应重视调整盈利结构。

(三)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趋势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银行业转轨和对外开放的深入,国内主要商行在海外大规模的设立分支机构,工商银行在九十年代分别在新加波和香港设立分行,1995年农业银行在新加坡和香港设立分行,二十一世纪以来,海外机构的设立更是进一步加快。随着境外银行业对我国的开放,我国银行业的海外并购也迅速扩张,建设银行收购美国(亚洲)银行,2012年工商银行收购美国东亚银行百分之八十的股权。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 近几年境外资产呈下滑趋势。但整体看, 主要商业银行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促使银行业不可避免的国际化,对于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仍有很长路要走,银行要面临战略定位、机构网络、服务水平、风险管理、人才队伍等多方面挑战,以及更为复杂的国际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国别风险、国际市场风险等。

(四)高科技电子化趋势

高科技在银行业的广泛应用,电子银行、网络银行迅速发展,使传统的金融服务理念和服务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金融服务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电子银行业务的方便快捷性,在支付业务中占比越来越重。据统计,支付宝注册用户已超过7.5亿,每日交易金额超过45亿元,交易笔数超过1800万笔。这些交易如都通过柜台来操作,大约需70万个银行柜台或10万家银行网点,而支付宝只需3600名员工就可以完成。阿里巴巴一款名为信用支付的金融产品即将正式上线,支付宝将根据用户交易数据对用户进行授信,信用额度可用于在淘宝等购物支付,用户需在还款日之前进行还款即可,最长可获得38天免息期。这样从长远看,支付宝若能解决虚拟信用支付在线下非签约实体店的支付渠道问题,那支付宝将会成为银行强大的竞争对手。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各商业银行提高研究开发能力,促进市场创新,提高电子支付的安全性、便捷性与社会福利性,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混业经营的发展

在经济转轨时期,银行业与证券业分业经营必然是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分业经营为了加强银行的内部管理和证券业的监管制度,减少在经济变革时期的金融风险,提高金融运作效率,确保金融机构在稳中求发展,在加快完成金融业的管理制度的同时,发展全能银行是金融业国际发展的趋势。美国混业经营是通过分别来自不同业务的子公司实现的,各个子公司在法律和经营上是相对独立的公司,达到分业监管和混业经营的目的。美国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经过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从单一银行到发展为银行控股公司,从银行控股公司发展至现在的金融控股公司。这些都经过了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从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分配看,在保证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健运行的前提下,混业经营已成为一种国际趋势。从发展的角度看,随着经济与金融发展的需要,中国银行业可以借鉴美国混业经营的模式,设立一种在统一的内部组织机构下,资金、人员和业务相对分离的形式,实现金融混业经营。中国金融法规虽未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但在实践中已存在着如光大集团通过控股光大银行和光大证券及申银万国证券己成为事实上的金融控股公司。(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丁振辉.论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J].时代金融,2012(12):141-142.

篇9

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李稻葵,2012),从人民币可兑换到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迈向国际社会的重要步伐(王小奕,2012)。因此,人民币由区域化到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在此过程中,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深,在业务开展上,将有大量的人民币流入境外市场,同时也有外国资本流入境内从事银行、证券等投资活动,由此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有鉴于此,本文在讨论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基础上,着重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货币替代效应与银行业改革、人民币区域化与中国银行业改革,着重分析人民币国际化对商业银行经营“三性原则”,即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影响以及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及趋势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2》显示,人民币从2010年初到2011年底国际化的程度是从0.02%上升到0.45%,增长的幅度是5倍。这客观反映了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国际债券发行以及充当外汇储备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

虽然人民币走国际化是一条不可逆的道路,但是就目前而言,与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国际上主要的货币相比,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可知,截至2011年第四季度,美元国际化指数为54.18%,是人民币的120.4倍;欧元国际化指数为24.86%,是人民币的55.2倍;日元国际化指数是4.56%,是人民币的10.1倍;英镑国际化指数是3.87%,是人民币的8.6倍。因此,通过对货币国际化指数的横向比较,我们可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仍然偏低,人民币国际化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二、货币替代、人民币区域化与中国银行业

(一)人民币货币替代效应与中国银行业

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首先体现在货币替代上。货币替代是指一个居民愿意更多地选择外币代替本币来充当价值储藏、支付手段、交易媒介等货币职能的现象,这种货币替代反映在宏观层面就是国际收支币种结构发生渐进性转变。

目前,我国人民币国际化逐步展开,我国与国外的经济贸易更加频繁,越来越多国外投资者接受和使用人民币。我们可以看到,2008年至2012年我国的人民币替代情况大部分年份均处于0.45%以下,说明我国人民币的货币替代程度并不严重。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后,国内外币存款减少,人民币替代值(F/m2)呈下降趋势,但自2012年起人民币替代值呈现快速上升态势。

但是,2012年我国外币存款剧增,这是由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增加,国际金融动荡导致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所致。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预期下,加上央行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出于资金避险的考虑,更多投资者愿意选择外币存款。但总体而言,随着人民币国家化进程的加深,人民币“反替代”将是始终伴随的趋势和现象。

(二)人民币区域化与中国银行业

人民币区域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经阶段。中国一直与东亚区域、东盟国家、港澳地区等国家地区保持密切关系,近年来,中国与作为贸易计价和贸易结算货币在我国边贸地区倍受欢迎,人民币区域化的外部条件日益成熟。人民币区域化有利于中国银行业拓宽海外金融市场业务范围,吸收更多的境内外客户资源。

人民币区域化的发展会促进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形成。同样,当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规模逐渐扩大,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接受程度和使用范围也就相应扩大。从浦发银行获悉,截至2012年5月末,该行离岸业务总资产达52亿美元、离岸存款余额达51.7亿美元、离岸贷款和贸易融资余额达26.3亿美元,分别是开业当年的66倍、75倍和51倍,10年来年平均增幅分别为52%、54%和48%,离岸客户从96户发展到1.9万户,年平均增长幅度达70%。

此外,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1997至2009年我国境外流通规模预测如图3所示,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我国区域化进程加深,近几年来我国人民币境外流通量呈快速上升趋势,人民币流通数额进一步扩大。如此大的境外流通量,如何建立高效安全的资本回流机制变得尤为重要。

三、人民币国际化对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一)人民币国际化对银行业安全性的影响

安全性作为商业银行的第一经营原则,是指银行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避免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保证银行经营的正常和运营资金的安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对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管理有着新的要求,首先人民币国际化提高了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汇率风险水平,并且在人民币升值阶段将使我国银行业外汇资产蒙受损失。

汇率风险方面,人民币国际化以后,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国外资产(国外资产侧面反映汇率变化带来的风险),就我国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机构投资来看,从2009年起,投资额一直在1500亿元人民币以上。近年来,人民币顶受着美元的压力,并没有一步实现人民币快速升值,而是一直处于稳步状态,但即便如此,我国银行业不断增长的在国际金融机构资产也会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遭受外汇贬值带来的损失和风险。

(二)人民币国际化对银行业流动性的影响

流动性是银行经营的三大原则之一,是商业银行为了满足客户随时提现和基本贷款需求而保持的必要资金流动。保持适度的流动性,可以增强银行资金的周转和应急能力,保证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营安全。

人民币国际化扩大了人民币的流通范围,拓展了商业银行的外汇业务,同时,稳定的汇率也增强了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的信心和需求。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结构较合理,存贷比以及中长期贷款比值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人民币国际化引起的人民币需求量增加并没有对我国银行业的外汇流动性造成过大的影响。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外汇流动性风险总体不高。

此外,流动性比率是银行业流动风险监控的核心指标之一,常用“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表示。随着人民币国家化进程的扩张,2010年至2012年人民币与外币的流动性均成上升趋势,远高于监管标准的25%,说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自足能力比较强,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缩小。

(三)人民币国际化对银行业盈利性的影响

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总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最终目标。安全性和流动性的有效执行,是实现盈利性的前提条件。

1.人民币国际化拓宽了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和人民币直接投资结算业务

人民币国际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直接影响体现在跨境贸易结算和对外直接投资结算上。从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结算看,自从2009年4月国务院开展试点以来,不论是货币贸易还是服务贸易以及其他经常项目等,均呈增长态势。其中,就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结算金额,2013年前三个月度比2012年同比增长分别为145%、39%和61%。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有效地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同时国内企业采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也能够有效规避汇率波动产生的风险,同时降低企业购汇和结汇的费用。与此同时,许多境外企业也会在国内商业银行开设人民币账户,同时国内银行也可为境外银行独立开设人民币同业的账户,这不仅扩大了国内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而且也能够为国内银行创造汇兑、结算以及相关的中间收入。

2.人民币国际化使得我国银行业贷款结构由境内贷款为主转向境内外贷款并重

从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影响看,人民币国际化开展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由以前的国内业务延伸至国外业务,业务类型也从简单的存贷款业务拓展至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等。就贷款结构来看,2011年至2012年,我国的境内外贷款需求旺盛,贷款数额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人民币国际化使得人民币走出国门,被越来越多的国际和地区所接受,甚至有些国家愿意使用人民币作为官方外汇储备币种,境外机构对人民币的需求也增加,总体贷款数额在增大,我国银行业贷款结构由境内贷款为主转向境内外贷款并重。

3.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发展将挤占国内部分存款份额

从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影响看,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以境内定期存款、活期存款为主,资本项目进一步开放后,我国人民币离岸存款业务也在逐步形成阶段。

2008至2010年,我国商业银行境外存款和筹资呈下降趋势,我国直接负债减少。就我国商业银行对国际金融机构负债来看,2008至2012年,整体趋势平缓。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发展会挤占国内部分存款份额,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带来了资产业务的增加,适当地减少负债可以使我国商业银行免受因国际汇率变动带来额外利息费用的损失。

4.人民币国际化迫使我国银行业着重开展中间业务

根据银监会的统计,2008年至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9.7%、11.8%、12.5%和14.9%,某些商业银行甚至达到了20%至30%。特别是随着人民币走向国际,我国与周边国家地区贸易往来更紧密,我国商业银行将有更多机会与国际银行接轨,我们可以趁此机会借鉴国外银行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借着人民币成为国际化货币的契机,大力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

四、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下中国银行业的应对策略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银行业有深刻的影响,需要在此过程中,我国银行业需要寻求自身新的定位,着力参与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并在加强风险管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一)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寻找新的定位

在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下,我国商业银行首先必须看清国内外金融市场现状和环境,找准自己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定位。其次,洞察金融自由化与政府管制下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条件的变化,正确认识人民币国际化下带来的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务的波动及影响,用理性的目光看待人民币国际化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商机与挑战。再次,合理分析我国银行自身与国外大银行相比较下的优势和差距,并借鉴国外成功大银行的经验和理性分析金融危机中美国大银行瞬间倒闭的原因,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寻求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扩张模式。此外,还需把握我国政府政策的导向,认识银行内部机制的缺陷和市场竞争的趋势,及时调整策略,找准有利于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基点和契机。

(二)银行业拓展多种途径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竞争

首先,随着人民币从计价货币到结算货币的转变,由区域化到国际化进程的开展,甚至被更多国家纳入外汇储备,我国中国银行业也可以借此机会,走出国门,努力跻身世界前1000家银行前列,扩大国际影响力,争取清算行地位,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民币相关业务,从而扩大市场份额,由国内银行转变为综合实力强、业务范围广、资金头寸足的国际大银行。其次,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发展,逐步会形成人民币离岸中心,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借此机会通过提供各类离岸人民币产品以及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解决方案来抢占先机,从而获得更多的客户来源,参与全球竞争。

(三)参与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

首先,金融危机周期的缩短,欧债危机的蔓延,汇率的频繁波动,美元的贬值以及其不稳定性导致各国对美元需求的减少,加上我国经济实力的逐日增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人民币的需求增加,给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业务扩展带来契机。其次,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频繁亮相,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国际上普遍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看好,都为我国银行业走出去提供了支撑和机遇,为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奠定基础,为我国银行业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李元旭,黄岩.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J].金融研究,2000,3

[2] 柯文,李泽由.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预测:1997-2009[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篇10

倡导特色银行,加速推进银行业的电子化、网络化、透明化,重塑监管体制,构建功能性金融监管。

[关键词]wto我国银行业改革对策

[作者简介]××(1965-)女,研究生毕业,湖南××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理论与金融改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全球银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在此背景下,全球银行业发展已明显呈现出五大趋势:金融管制放松、银行业通过并购走向巨型化、银行业务全能化、国际化、电子网络化。这是我[本文转载自国金融改革面临的大形势。入世后,我国金融将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五年过渡期后,国内金融市场将对外高度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同时也就是开放的国际金融市场。因此,顺应全球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已成为入世后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全球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金融管制放松,银行监管精细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的激烈竞争,资本持有者对多样化和综合化金融服务的需要,推动着发达国家政府放宽对金融领域、特别是对银行业的管制,纷纷打破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经营的局面。进入90年代后,随着美国、日本、欧共体等主要国家金融改革方案的实施和生效,各国金融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渗入市场化和国际化因素。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国际银行业的监管也日趋精细化。这主要表现在:一是金融监管手段现代化。各国普遍运用计算机辅助管制,尤其是实时清算系统在银行监管中得到普遍的运用。二是监管内容标准化和规范化。这主要体现在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文件中,尤其体现在《资本充足协议》和《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三是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管。不再一味强调外部管制,而是转向内外监管结合,更加注重调动和发挥银行自身的积极作用。四是扩大信息披露,充分发挥市场约束作用。五是加强对金融集团的监管。

(二)混业经营,银行业务全能化。80年代以来,经济金融全球化导致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加上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的冲击以及金融管制的放松,各类金融机构之间业务相互交叉与渗透不断加剧。进入90年代以后,西欧和日本等国的商业银行已经已突破传统的分业界限,业务范围向投资、保险等领域扩展,银行业务综合化趋势日益明显。受来自西欧和日本等国银行业的竞争压力,90年代以后,美国商业银行加快了改革步伐。1999年底,美国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允许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相互涉足对方领域从而彻底结束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对美国66年的统治,标志着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三)银行业通过并购走向巨型化。全球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推动了银行业的收购与兼并。从90年代初开始,全球银行业的购并整合热浪滚滚,购并规模愈来愈大,涉及的领域愈来愈宽。据资料统计,91年至92年,93年至94年,95年至96年,97年至98年,全球银行业购并总值分别为847亿美元、832亿美元、2080亿美元及5342亿美元。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资产规模已从90年的19万9000亿美元,增至99年的25万5000亿美元,10年间增长78.4%,并且仍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与以往购并浪潮颇为不同的是,此轮购并活动的主要动因,是混业经营发展所带来的全能化银行的出现与金融控股公司地位的确立,使银行业的购并活动广泛涉及金融领域的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行业彻底打破了传统银行业务与其它金融业务的界限,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甚至新发展的网上银行运作方式紧密地融合起来。由此而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金融"巨无霸"。

(四)银行业电子网络化。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金融服务电子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的电子化、自动化、现代化的金融服务系统基本全面形成,银行活动将先进的电子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存款、提款、转账、汇兑、查账、交换控制、金融买卖交易和咨询等金融服务领域,并将银行和客户、银行与银行、客户与客户联结成一个电子网络。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加紧实现金融系统的电子网络化,网络银行也应运而生,并成为世界银行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据美国联邦保险局统计,1993-1998年,美国传统银行的资产递增率为8%,而美国网络银行的资产递增率为53%。英国保诚保险集团旗下的egg银行成立不到一年,通过互联网已吸存67亿英镑。与此同时,传统银行发展网上银行也正成为新的时尚。银行业电子网络化已成为国际银行业的基本趋势。

(五)银行经营国际化。80年代以来,金融管理的放松、银行经营风险的加大、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全能制银行的兴起以及跨国结算体系的发展,无一例外地导致银行经营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快。银行经营的跨国界发展,不但加速了国际资本流动及新的金融工具和技术的广泛运用,而且加速了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进程。90年代以来,银行经营的国际化进一步向全球化发展,并逐渐形成银行国际业务与国内业务的合理分工,即大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竞争,中小银行则在国内金融市场上发展。即使在同一个集团内部,不同机构之间也有类似?quot;分工"。当然,这种分工并没有严格的界线,更没有切断资产在国内和国外的流动。应该说,随着墨西哥和亚洲金融危机对边界经济的影响日渐淡化和消除,以及国际金融监管的不断加强,各国银行业将不断开拓新的国际业务领域,跨国银行将对海外融资结构进行必要的整合,减少传统贸易融资业务,增加投资银行业务;同时,必将增加其表外业务比重,提供东道国不能提供的服务,进一步推进金融国际化进程。

二、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分业经营体制面临金融集团化的挑战

我国银行业实行分业经营体制,银行业务范围狭窄,利润无法保证。而国外银行业大都是综合经营的全能银行或金融集团,其集团化模式已冲破了传统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界限,既涉足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又涉足现资银行业务、保险自营及经纪业务,是跨行业的综合性经营。这就必将对我国银行业造成巨大冲击。尽管在入世后的5年过渡期内,对于进入我国的外资金融机构仍可能限制其经营业务,使其只能从事一个行业的经营,但由于外资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其境外的后援体系,外资金融机构集团化综合经营趋势仍能发挥作用因此,我国银行传统的分业经营将面临金融集团化的强大挑战。

(二)分业监管体制面临金融业务创新与业务交叉经营的挑战

由于金融业混业趋势加强和金融业务创新,我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相互融合和渗透,目前,已有不少业务突破分业经营界限。

其主要有:允许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同业拆借市场进行拆借、债券回购;允许券商以股票质押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允许保险公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日购交易;允许保险基金以购买证券投资基金形式进入股市等。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从事债转股等业务,实际上也是把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连接起来。因此,在金融业务不断创新、业务交叉趋势加强和我国已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的前提下,我国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面临着三大难题:一是金融监管难度加大;二是存在监管不到位或监管真空;三是存在各监管机构互相争夺权力

或发生事故时互相推卸责任的可能。这是我国分业监管体制面临的新挑战。

(三)粗放型的行政式监管方式面临挑战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方式不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复杂的金融监管环境。我国目前金融监管方式主要是粗放型的行政监管方式,银行监管重视现场监管,不重视非现场监管,在金融监管中往往运用人海战术,依赖查账发现问题。商业银行缺乏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缺乏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机制,内部监管行为表现往往流于形式。同时,也缺乏行业自律组织。中央银行的监管方式是监管银行业务而不是监管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这种金融监管方式缺乏弹性,很容易把银行管死。因为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不断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的区别会越来越模糊,只有监管金融机构的内控机制,才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活动,同时又有利于控制金融风险。

三、入世后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