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0 09:45:3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市场经济的优劣,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Abstract:In a series of early works on the Russian capitalism,Lenin advancs many thoughts about the world marke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e believes that just like labor pision,market can also grow incessantly out of the domestic market without which capitalist countries can do. And some non-capitalist Russian frontier areas have actually got involved in the world market. Lenin′s early thoughts abou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prove conducive to the current research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economy.
Key words:Lenin;primary stage;world market;economic globalization
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需要广大的市场的,并且他看到了市场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他指出,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在国内外都可以分为横向与纵向或广度和深度等两大方面。市场经济在国外的横向或广度的发展就是资本和市场的全球化扩展趋势。
一、市场也和社会分工一样能够由国内到全球无止境地发展
市场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对市场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列宁在《论所谓市场问题》中指出:“市场不过是商品经济中社会分工的表现,因而它也和社会分工一样能够无止境地发展。”[1]他认为,“市场”这一概念和社会分工这一概念是完全分不开的。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那里就有“市场”;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发展到什么程度,“市场”就发展到什么程度。同时,他阐述了市场量和社会劳动专业化程度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市场发展的限度决定于社会劳动专业化的限度。而这种专业化,按其性质来说,正像技术的发展那样没有止境。技术进步必然引起生产的各部分的专业化、社会化,因而使市场扩大,社会分工不断地扩大着市场的范围和容量。
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把资本主义市场分为两个层次:“向深度发展,即资本主义农业与资本主义工业在现有的、一定的、闭关自守的领土内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向广度发展,即资本主义统治范围扩展到新的领土。”[2]虽然列宁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没有做过专题研究,没有具体的分析和论述,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版序言中也指出,该书只是从国内市场的角度来研究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问题,而不涉及国外市场的问题和对外贸易的资料,但是在早期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著作中不仅有所涉及,而且还非常重视。列宁在谈到资本主义市场形成的深度和广度过程时,强调指出:根据本书的计划,我们差不多只叙述这个过程的前一方面,因此我们认为特别必须在这里着重指出,这个过程的另一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也就是说,这里他突出强调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全球化扩展的重大意义,强调了国外市场即世界市场和殖民地的重大意义。
在《再论实现问题》中他对这一问题又详尽地加以阐述:我们“把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资本主义关系在人烟稠密和已经占用的地区的形成和发展;(2)资本主义向其他地区(有些地区完全没有旧国家的移民移居和被他们占用,有些地区被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以外的部落所占用)的扩张。过程的第一方面可以称为资本主义的纵的发展,第二方面可以称为资本主义的横的发展。”[3]他认为,这种划分必然包括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全部过程: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在旧国家的发展,这些国家经过若干世纪,创立了资本主义关系的各种形式,直到大机器工业;另一方面,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力图向其他地区扩张,移民开垦世界上新的地区,建立殖民地,把未开化的部落拉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旋涡。
不过在这里要加以说明的是,列宁认为,资本主义向广度和横向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一国范围内,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的扩展,由开放地区向闭关自守的领土扩展,因而,他也把俄国落后的非资本主义区域看作是俄国资本主义的殖民地。他看到,在改革后时代住满了人的欧俄南部与东部边疆地区,……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说来,它们是欧俄中部和其他边疆地区,例如高加索的移民区,俄罗斯在经济上“征服”这个地方,比政治上要迟得多。俄国资本主义把高加索卷入世界商品流通之中,消灭了它的地方特点——昔日宗法式闭塞状态的残余,——为自己的工厂建立了市场。在改革后初期居民稀少的或者与世界经济甚至历史隔绝的山民所居住的地方,已经变成了石油工业者、酒商、小麦与烟草工厂主的地方。列宁认为,这些地区的殖民地化,在俄国历史上改革后的资本主义时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欧俄南部和东南部、高加索、中亚细亚、西伯利亚都好象是俄国资本主义的殖民地,保证了俄国资本主义不仅在纵的方面,而且在横的方面都得到巨大的发展。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中他谈到:“俄国的资产阶级已在大规模地修筑通往自己殖民地的铁路,在那里给自己开辟市场,把资产阶级制度的妙处带到新地区去,在那里特别迅速地培植工农业资产阶级,把大批生产者抛到经常挨饿的失业队伍中去。”[4]这里的“殖民地”指的就是“欧俄东部和北部边疆地区”。但这些“殖民地”早已成了世界市场的一部分。过去俄国企业家当然嫉妒英国人,现在铁路敷设到阿尔汉格尔斯克,他们兴高采烈起来,预见到边疆地区各种工业部门中的精神振奋与企业家的活动了。另一方面才是指西方和俄国向国外的扩张。列宁看到,国际资本已经把手伸向俄国、亚洲,甚至全世界,他说:“外国资本家特别愿意把自己的资本投到俄国来,在俄国建立分厂,设立公司,以便在俄国开办自己的企业。他们贪婪地向年轻的国家扑来,因为这个国家的政府比其他任何国家的政府都更加对资本家有好感、更加殷勤……因为这个国家工人的生活水平低得多,所以外国资本家可以获得在自己本国闻所未闻的巨额利润。”[5]
“整个欧洲的资本家把魔掌伸向拥有亿万居民的世界的另一洲——亚洲,那里在此以前,只有印度和不大一部分边缘地区同世界市场有密切联系。外里海铁路已开始为资本‘开辟’中亚细亚,‘西伯利亚大铁路’(所谓大,不仅指它的长度,而且指建筑人无限掠夺国家钱财,无限剥削建筑工人)开辟了西伯利亚。日本已开始变成工业国,并曾试图在中国的万里长城上打开缺口,而当它发现这块肥肉的时候,这块肥肉已经一下子被英、德、法、俄以及意大利的资本家叼走了。大铁路的建筑,世界市场的扩大、商业的昌盛,——这一切引起了工业的突然飞跃,新企业的增加,对销售市场的疯狂追逐,以及新公司的创建和大批新资本(其中一部分是小资本家为数不多的储金)的投入生产。对情况不明的新市场的这种世界性的疯狂追逐,引起了巨大的破产,这是没有什么可奇怪的。”[6]更为重要的是,列宁还看到了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俄国寻找国外市场并企图卷入战争,瓜分世界市场的扩张,施行侵略的殖民政策的本质。他指出:“如果国民经济其他方面的落后使旧区域内的市场缩小,那么他们将在其他区域、其他国家或者国家的移民区内去寻找市场。”[7]
二、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国外市场就不能生存
列宁认为,对外贸易问题或国外市场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是资本主义在某一个国家某一个时期发展的具体条件的问题。他在《论所谓市场问题》中指出,“当资产阶级的生产达到很高的发展程度时,它就不可能局限于本国的范围: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扩大生产并为自己寻找大量推销产品的国外市场。”[8]国外市场对于资本主义来说也就是前面列宁所说的,是一个发展的广度问题,即资本主义统治范围的扩展问题,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倾向”,也就是全球化问题。市场经济在国外的横向或广度的发展就是资本和市场的无止境的全球化扩展趋势。列宁指出,国外市场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如前所述,他不仅看到了业已形成的世界分工即世界市场的存在,甚至提出“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国外市场就不能生存”。
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必须有国外市场”?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认为,这除了市场本身能够无止境地发展的原因之外,是历史条件和其他条件造成的,主要取决于下面三点:
其一,商品流通超出国家界限的全球化广阔发展。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只是超出国家界限的广阔发展的商品流通的结果。因此,没有对外贸易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不能设想的,而且也没有这样的国家。”[9]他认为,马克思非常明确地阐明了对外贸易同对资本主义的作用的关系,从而也就阐明了国外市场同这个问题的关系。他在考察了俄国的铁路网、铁路货运量、水路运输的发展、欧俄内河货运量、俄国的商船队以及外海各港口商轮航运业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发展等情况后,强调了商品流通在改革后的俄国的增长这一重要问题,指明了国内市场的增长速度及其商品流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其二,较为发达的生产部门的资本的全球化转移。列宁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为不知道的市场而生产的各个生产者的孤立性,这种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比例的相适应经常遭到破坏。彼此互为‘市场’的各种生产部门,不是平衡发展,而是互相超越,因此较为发达的生产部门就寻求国外市场。”[10]他认为,国民经济各个生产部门的发展是不成比例的,要使资本离开一个生产部门转移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去,这个部门就必须经过危机,那么,受到这种危机威胁的资本家就会去寻求国外市场,就会去寻求促进输出的补助费和奖金。因此,发达的生产部门就会输出资本到国外。
其三,生产方式的经常改造和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在《评经济浪漫主义》中列宁指出:“国外市场所以需要,是因为与一切受村社、世袭领地、部落、地域或国家的范围所限制的旧的生产方式相反,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向。同时,在一切旧的经济制度下,每次生产更新的形式和规模都和从前一样,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同一形式的更新是不可能的,无限扩大和不断前进成为生产的规律”。[11]他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又作了详尽的阐述,认为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是生产过程在原有规模上、原有技术基础上的重复。地主的徭役经济、农民的自然经济和手工业者的手艺生产就是如此。在旧的生产方式下,各个经济单位能存在好几世纪,无论在性质上或者在规模上都没有变化,不超出地主的世袭领地、农民的村庄或农村手艺人和小工业者(所谓手工业者)的附近小市场的界限。他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规律,是生产方式的经常改造和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资本主义企业必然超出村社、地方市场、地区以至国家的界限。因为国家的孤立和闭关自守的状态已被商品流通所破坏,所以每个资本主义生产部门的自然趋向使它必须寻求‘国外市场’”。[12]他认为,大工厂超出旧市场的界限,这是毫无疑问的。厂主是立即需要市场的,如果国民经济其他方面的落后使旧区域内的市场缩小,那么他们将在其他区域、其他国家或者国家的移民区内去寻找市场。
三、俄国边疆地区等国内市场已被卷入世界市场旋涡
列宁认为,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力图向其他地区扩张,通过移民开垦世界上新的地区,并建立殖民地,把未开化的部落拉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旋涡。他指出:“在俄国,资本主义的这种意图在边疆地区一直表现得特别突出。”[13]他看到,“由于俄国边疆地区有大量空闲的可供开垦的土地,俄国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处于特别有利的情况。不必说亚俄,就是在欧俄也有这样的边疆地区,它们由于距离遥远,交通不便,在经济方面同俄罗斯中部的联系还极端薄弱。例如,拿“遥远的北方”——阿尔汉格尔斯克省来看,该省辽阔的土地和自然资源还没有怎样开发。当地主要产品之一木材,直到最近主要是输往英国。因此,从这方面说来,欧俄的这一区域就成为英国的国外市场,而不是俄国的国内市场。”。[14]这种资本主义市场发展的全球性,决定了全球化的世界交往,列宁就此提出全球化交往观,即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世界交往中,要超越地域性或狭隘的民族性认识方法。列宁科学论证了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辨证关系,在谈到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划分时说:“采用国家的政治界限,那是太机械的解决办法,而且这是否是解决办法呢?如果中亚细亚是国内市场,波斯是国外市场,那么把希瓦与布哈拉归在哪一类呢?如果西伯利亚是国内市场,中国是国外市场,那么把满洲归在哪一类呢?这类问题是没有重要意义的。”[15]这说明,到19世纪80年代末,俄罗斯这一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已被卷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世界经济旋涡。
同时,列宁还看到,农民不仅依赖于国内市场,更加依赖于国际市场,世界市场把俄国农业资本主义拖上世界舞台,大工业阶段的市场不但国内化而且趋于国际化,俄国的大机器工业与西欧具有资本主义的共同属性,机器大工业把世界上所有的国家联结成统一的经济整体。他指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迫使每一个企业主竭力无限扩大生产,越过本国的疆界,到那些尚未卷入资本主义商品流通的国家去寻找新的市场。”[16]这些思想在本质上是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全球化思想一脉相承的。这告诉人们,全球化发展造成的普遍联系的扩展和加深使人们无法把许多问题归为国内问题,也不能只从孤立的局部来分析问题。必须学会从全球视角看待国内问题,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国际原因,发现其转化为国际乃至全球问题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4][8] 《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80-81、276.
[2][7][9][10][12][14][15] 《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9-50、232、545、547-548.
一、序言
美国次贷危机余波及欧债风险的加剧,导致全球经济低迷,同时中国经济面临内需拉动不足和就业困难等问题,民营企业面临新一轮挑战和机遇。因此分析和总结民营企业在这种环境下所具有的优劣势,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民营企业所具有的优劣势
1.民营企业优势
(1)民营企业拥有本土服务网络和市场销售网络。与外企相比,我国民营企业拥有更加适合中国特色的销售网络和地区服务网络。思科、谷歌等全球大型科技公司退出中国市场,主要在于对中国国情不了解。而相对于本土作战的民营企业来讲,更具有优势,这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①民营企业对当地文化和客户习惯的了解,制定出更加符合当地需求的销售策略和服务需求,从而编制符合当地市场的服务网络;②民营企业更能够取得当地客户的信任,对外国产品的陌生和不了解导致客户在产品选择上更加倾向于购买当地企业的产品;③民营企业对中国体制的熟悉和了解,能快速的了解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走向和未来政府投资的主要方向,从而民营企业能制定出适合中国体制的销售网络,这样更利于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
(2)我国民营企业在管理体制上更具有灵活性。与中国国企相比,民营企业在管理体制上更加灵活。随着市场的信息化,民营企业和国企对土地、资金等资源的获得都是通过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与价格体制,相对于国企在市场反应中的审批时间长、决策复杂等特点,中国民营企业更能快速的应对市场变化,捕捉市场信息。
2.民营企业劣势
(1)企业的管理水平落后。我国民营企业管理落后已经是现在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我们民营企业在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家族化管理和集权式的管理,这样容易造成优秀人才的流失和管理决策独断;另外民营企业在管理中缺乏制度化和科学的管理,导致组织体制的不规范,从而形成职责不明,决策不到位等问题;最后民营企业不规范的用人体制导致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很难留住人才。据相关调查,大部分民营企业高层存在“排斥外人,宁用家人”的观念。因此落后的观念和落后的用人体制是导致民营企业人才缺失的重要原因。
(2)民营企业缺乏信用机制和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企业信用观念的淡薄,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很难拿到银行贷款。为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民营企业开始通过高利贷和民间借贷等方式筹集企业资金,这样导致企业经营恶性循环,走到破产的境地。同时我国现阶段民营企业满足自身现状,缺乏对企业长远目标的考虑。
3.小结
在面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民营企业更要在经营发展中认识自身企业所具有的优势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三、民营企业的机遇和希望
1.民营企业的机遇
(1)大型外国企业撤离中国,中国民营企业拥有更多的市场空间。随着全球经济衰退的加剧,大型外企开始撤离中国,这样给中国民营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空间。据相关报道,去年包括阿迪达斯和星巴克等在内的外资知名企业已经开始在中国市场关闭门店或以其他方式收缩市场规模。外企在中国长期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外企的撤离,势必产生较大的市场空间,这样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动力,就拥有更多的市场发展空间。
(2)借助全球衰退来改善管理,提升企业的水平。在面对新的机遇的条件下,我们要改善现阶段管理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以此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这需要我们民营企业首先在思想上打破传统的用人观念,学习和借鉴外国公司在用人上先进的思维和理念;其次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的用人体制和人才培养体制, 同时适时在企业中引入职工股份制度,建立有助于人才激励的薪资体系,从而为企业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
2.民营企业的希望
在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现阶段是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和走出去的最好战略时机。民营企业的发展不仅能解决我国就业问题,同时民营企业在国际中的不断发展壮大能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国家的发言权。这就需要我国政府从以下几方面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
(1)从国家政策给予民营企业支持,这就要求从审批制度、税收、财政等各个方面向民营企业倾斜,给予民营企业更多的便利。
(2)加大和鼓励企业创新,从市场经济角度来讲,创新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也是体现国家实力。
(3)就是加强银行资金对民营企业的倾斜。民营企业和国企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使的更多的企业得不到银行贷款。作为资源分配角色的政府要加强对资金分配的监管,从而支持和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生存发展。
四、总结
面对新一轮的全球衰退,中国即将开始新一轮的企业淘汰和产业转型。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发展,就需要我国民营企业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市场竞争下的优势与不足,这样我们就能够利用企业的长处更好的面对市场经济的考验。同时利用政府给予企业的政策和资金优势,更好的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王丽平:经济全球化我国民营企业SWOT分析及研究对策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0,09.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4 — 0050 — 02
《军品价格管理办法》规定,军品价格=定价成本×(1+5%) 。其中,定价成本=制造成本+期间费用,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费用、军品专项费用。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两部分。这一定价模式,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对规范定价行为、促进武器装备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推进,这种单一的成本加成定价模式逐渐暴露出种种弊端,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一、现行武器装备定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行装备定价模式导致装备价格居高不下
首先,装备价格主要由装备的定价成本决定,提高生产成本,利润也会增加,相应的在装备生产过程中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作为定价成本则统统得到补偿。因此现行定价模式不但不能有效降低装备成本,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装备成本大幅度提升。这种“定型即定价”的定价模式控制装备价格的水平有限,最终形成了成本上升的“激励”。其次,这种定价模式造成装备利润的重复计算也使得装备价格越来越高。现在大型复杂武器装备增多,配套层次增加,往往较低层次的配套厂家获利低,而较高层次的配套厂家仅因为利润累加就可获得大幅利润,最终导致企业争做总承制单位,破坏国防工业市场结构。
(二)现行装备定价模式约束企业技术创新
此定价模式中装备的利润率固定不变,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企业的积极性,因此导致承制单位内部不愿意改造技术,更新生产工艺,改进生产流程,最终使军品生产线落后,技术贫瘠,跟不上国际武器装备的发展。甚至,有些企业将优良的军品生产工艺,设备转入民品制造方向,而将冗余人员、陈旧设备,不良资产引入军品制造。这反映了此定价模式不适应市场经济,丧失了市场经济中价格促进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传递价格信息的作用。
(三)现行装备定价模式造成装备成本随性能提高而攀升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产品性能的提升往往带来产品成本的降低。然而武器装备因为其需求方是军队,属于国家采购,往往其军事需求大于经济需求,甚至二者严重脱节。军队提出的性能要求往往不考虑其实际的资源约束,只注重完成的时间和使用性能。于是,在武器装备飞速发展的现在,性能的提升导致价格提升的现实已经无法使买方承受,导致的两难约束也越来越明显。
(四)现行装备定价模式限制承制单位的长期发展
我国现行的企业的资金利润率平均10%以上,相较工业的资金利润率,5%的装备利润率很低。如此利润率会导致承制单位长期无法形成较雄厚的财政基础,综合实力降低,无法进行高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长此以往,必将影响武器装备的持续发展。
(五)现行装备定价模式不注重知识产权
现行装备定价只注重有形资产的确认,忽视无形资产的评价,缺乏对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复杂劳动的考核和重视。特别是一些尖端的技术专利权和专有技术,对武器装备的性能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却并没有得到价格上的倾斜。知识产权在使用上得不到丰厚的利润回报,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定价原则,也不利于装备的可持续发展。
二、装备激励约束定价机制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装备研制生产主体日趋多样化,当前有关装备价格的法律制度形成缓慢,尤其是装备价格形成机制不够科学合理等矛盾问题已经升级,因此装备价格改革势在必行。
分析上述装备定价的问题可以发现,我们需要制定一种装备定价机制,使之能够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防建设规律,以提高军事经济效益、武器装备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在实行中站在全寿命周期的高度上,从武器装备的成本、质量、生产进度、技术水平等多个角度形成激励,配套使以相关法律法规,最终形成综合性价格管理制度体系。针对第一问题,深层剖析装备价格根源,不止要用外部行政手段干预或强制执行,更要形成内生的激励约束定价机制才能高效解决价格问题,于是建立装备价格激励约束机制应从多角度入手,采取多种形式的装备激励约束定价形式。
(一)成本激励约束定价
对装备成本激励约束,是最基础、最有效的手段。它分三步实现对价格的控制:一是目标成本的控制;二是过程成本的监控;三是实现目标价格确定最终价格。
1.目标成本的控制:在开展研制立项综合论证时,要重视军品的经济性分析,根据装备建设规划计划,经费规模和以往的装备建设经验,比较国内外同类同期产品的成本,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类推法,参数法,评估测算等),对武器装备的目标成本做出测算,设置成本范围,通过测算成本约束买卖双方,提供价格确定的依据,使得装备的军事指标与经济指标并驾齐驱,也为后续的过程成本监控提供蓝本。
2.过程成本的监控:将目标成本分解到全系统全周期的各个阶段,在研制技术方案、工程研制阶段,研制定型等重大阶段,进行成本评估报告,反馈给目标成本,做出调整,便于实施成本控制,使得项目实际成本不会偏离预测值过多,也易于调整整个研制阶段的技术方案。
一、营业税与增值税的优劣势分析
(一)营业税的优劣势分析
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就是营业税,按照行业设计税目,税率较低。能使地方经济的发展得以推动,使各行业的发展予以更好的协调,企业的经营管理得以改善,但是营业税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重复征税,累计税负
营业税是指在传统的征税形式中,对商品和劳务课税进行的征税,在计算税收时,通常是按照营业收入额的全额进行计算,在金额的流转过程中,若得到了应税收入就必须进行全额的纳税,这样就会导致出现重复纳税的现象,并且在流转的过程中,流转的环节繁多,导致税负累计越来越重。如物流业在流转的过程中,流转的环节主要为对货物的仓储、对货物的包装、对货物的配送、对货物的运输等,流转环节的每一次增加,已交税的环节还是要按全额再次纳税。
2、阻碍服务业的发展
因营业税的多环节课税,很多企业为了节税避税,使流转过程中的流转环节予以减少,产生“一站式”“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方式,这种生产经营方式对社会专业化分工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服务业的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传统的经营方式也不能满足现在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在市场上得以立足。
3、把增值税的抵扣链条予以切断
在税务改革之前,服务业与交通运输业都不交纳增值税,在货物的生产到货物销售的过程中,都离不开交通运输业,切断了增值税抵扣的链条。《增值税暂行条例》明确规定,在货物的生产中,货物购买期间、货物销售期间所产生的运输费用都按照7%的扣算率进行抵扣。在征收增值税范围上,交通运输业的征收范围是不合理的。
4、征收管理困难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市场的占有率越来越高,销售形式越来越多,越来越灵活,如:混合销售、兼并营业等,《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若纳税人同时也经营非纳增值税的项目时,对货物的营业额进行核算,同时也对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和应收劳务中应税项目的营业额进行核算。纳税人对于销售额和营业额的概念比较模糊,导致很多的纳税人通过税率的漏洞进行逃税避税,损害税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增值税的优劣势分析
增值税是财税领域中重要的改革、重要的成就,我国在增值税的实施中,表现出了很多的优点:
1、保持税收中性作用
政府在征收税时使市场机制产生的不利影响得以有效避免,这就是税收的中性作用,在对增值税进行计算时,要依靠于增值额,增值额是除所消耗的生产资料后生产者所创造出来的价值额。在这样的形式下,无论商品如何运转、采用任何的组织形式,采用任何的生产经营方式都不会出现重复征收税收的现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以确保。
2、良好的税收收入弹性
税收收入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情况之间产生的比例就是税收收入弹性。增值税的税收收入弹性较好,因为增值税的收入规模与同期国民收入规模之间的比例关系都较稳定,波动的幅度较小。因我国的有些区域不平衡性发展,所以就要求税收必须具备一定的弹性,在经济发展的顶峰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和单位的可支配收入的减少,使国家过热的投资得以抑制,在经济发展的萧条时期,使可支配收入予以增加,并刺激消费。
3、有利于外贸经济发展
目前,在世界上实行增值税的国家有170多个,增值税的完善不仅仅能使我国的业务处理方法逐渐靠近于国际的处理方法,还能为我国的发展吸引很多的外资。出口零税率在我国得以实行,不但能促进我国的货物出口和劳务出口,还能使我国外贸经济的发展予以推动,使中国的经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予以增强。
增值税虽能使营业税中出现的问题予以解决,但是却阻碍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难以界定金融保险业进项税额中的抵扣。
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一)有形动产租赁服务业税负影响
在税制改革之前,服务业是营业税的纳税人,企业在对器材设备进行购买时取得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予以抵扣,这就使税收的负担予以加重,给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
(二)提供现代服务的服务业税负影响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指出:85%的有形动产租赁服务和研发技术的税负有所下降,75%的签证咨询服务业和信息技术的税负也有所下降,70%的文化创意服务业的税负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在此次税改后,现代服务业的增值税率为6%,因可以抵扣增值税的进项税额,所以会降低服务业的税负。在税制改革之前,服务业的税率为5%。在税制改革之后,税率下降到了3%,税负下降的幅度超过了40%。
(三)交通运输业税负影响
在税制改革之前,交通运输业的税率为3%,在税改之后,税率上升到11%,在改革的试点中,交通运输类企业的税负出现上升的趋势。税制改革后,交通运输业中对于设备的购买以及燃油的费用、修理的费用等的进项税额都能予以相应抵扣,交通运输业购买的设备机器成本虽然较高,但是使用的期限非常长。所以企业不会经常性地购买机器设备,抵扣的进项税额不会特别多,这就使交通运输业的税负得以加重。
三、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营业税的征收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缺陷,扭曲了经济的运行,对经济结构的优化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在我国的税制改革中,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税改的必然趋势,企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将是我国税收制度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窦宝东.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要点和难点探析[J].财会学习,2012,(9)
工”。在这一章,斯密用“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作为第一段,开始了他的全部论述。斯密认为,分工所以能够提高效率,是因为分工可以使人们按照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的生产。他以造针为例证明了上述的判断:如果造针的每个工艺流程都由一个人完成,那么比每个环节分别由专门的人完成的效率要低得多,专事每一个环节,可以熟能生巧。他进一步以两个开始都既打猎又制造弓箭的人,后来各自按照自己的比较优势专事打猎或专事造弓箭,然后在两个人之间进行交换,以增大两个人的“蛋糕”为例,证明了分工可以提高效率。斯密所讲的分工,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专业化。由此可以推理,自然经济所以低效就在于自给自足和没有分工与专业化。
除了分工,市场经济之所以是最为有效的经济体制,还在于它特有的竞争。市场经济下的生产者以盈利为目的,同时有众多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于是就有了竞争。原西德总理艾哈德在《来自竞争的繁荣》中指出,“竞争是获得繁荣和保证繁荣的最有效的手段,只有竞争才能使作为消费者的人从中受到实惠”。
竞争为什么有如此的功能呢?首先,在生产同样的商品的情况下,竞争者们为了尽可能地争取到最大数量的消费者,会千方百计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商品的销售价格。用马克思的经济学的话说,即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者,会获得超额利润。
老的产品的生产最终会饱和,为了进一步把消费者潜在的消费欲望调动起来,就必须把新的产品开发出来。例如,造马车的可以把马车造得很地道,但别人可以把火车造出来,火车的效率毕竟比马车的效率高。率先进行产品创新者会因最先创新的稀缺获得超额利润,从而处于有力的竞争地位。在这个过程中,不善于创新、墨守成规的企业要么不能占有大量的市场份额,要么处于产业链的下端并最终被挤垮。正是基于这种激烈竞争和生存的需要,创新成为市场经济的常态,而且这种创新的创意直接来源于市场,不存在我们这里发生的创新还要进一步转化为市场需求的问题。
上述分析还说明,减价并非竞争的主要手段。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式企业管理研究的若干特点
国内学者很早就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管理思想和方式的研究。在中国管理学大会上,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会理事长李京文院士,管理学家刘源张院士等曾多次呼吁管理学者对中国式管理的探讨。目前的情况是国内的呼声较高,但动作不大,形成强大研究体系的不多,很难拿出一个有充分证明的著作和系统的理论方法。
国内的研究不如国外的研究多。国外对以日本为首的东方式管理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地步,其中的“日本式管理”早已被列入公认的管理理论之中。而欧美的管理早已形成体系,理论缜密,方法充实。国内受“中国不存在管理理论与方法”的虚无观点影响,对该问题的研究鲜见,学者们大多将研究力量集中在了西方的管理思想与方式的探讨和推广上。
国内学者的管理理论“西化”严重。国内学者对管理理论的研究长期存在着“重西轻东”的倾向。当然,近代的管理理论大多起源于西方,但是东方管理理论“虚无”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尤其是对中国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否定,直接反映了对中国几千年文明的否定、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否定,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有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怀疑与偏见,怀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计划经济,有人则主张偏向市场经济,有人则主张二者合一。
国内企业家对有效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方法的自我体验和西方管理理论学习经验严重不一致。再好的管理思想与方法也必须结合本土实际,必须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配套,必须与中国的传统和文化相结合,否则必然出现脱节、消化不良等尴尬的局面。
研究手段的重定性、轻定量倾向严重。现有的一些东方式管理研究,包括中国式管理研究大多围绕在定性的说明罗列之中,沉湎于对古典词句的解释推理之中,缺乏数学家的参与和对IT的使用,方法显得空泛、不实用、不易操作。无论是日本式管理、韩国式管理,还是近期台湾出现的中国式管理都局限在条条框框之间,缺乏大企业如丰田、本田、浦项、LG、海尔等的实证分析研究,更缺乏定量管理方法的探索,还缺乏严格数学论证、推演和样本统计比较手段的投入和归纳总结,没有计算机应用的提炼。
中国式企业管理研究思路
西方管理理论与方式。证明其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说明管理方式是经济体制的必然产物,欧美等西方式管理必须满足其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提出独具特色的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东方式管理。通过对东方主要国家的管理思想与方式的根源探索,提炼与总结出东方式管理,证明中、日、韩管理思想与方式的同源性。分析日本式管理、韩国式管理、中国传统(民国及以前)经济管理和企业的管理思想与方法,达到证明其共同儒家文化根源的目的。东方式管理与西方式管理两大理论阵营比较。在管理理论上进行定义,提出新的管理理论阵营和学派划分理念及方法,建立更明确的界线,形成容易学习和理解的东方管理理论体系,为我国和东方其它国家理论界明确自己的管理研究方向提供参考。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总结改革开放后成功的经济发展理论,努力探索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融合,寻找优劣,取长补短,取利去弊,研究适应中国目前发展的经济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结合东、西方管理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中国式管理。证明中国企业更需要偏重东方的管理思想与方式,证明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企业管理的理论只能是中国式管理,以利于企业的学习和方法的借鉴使用,减少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中学习和实践的盲目性。总结制定中国式管理要求。理论性的论述与方法阐述相结合,既要有理论深度也追求可操作性,必须使用计算机和IT手段。
而研究内容是从对西方经济理论、西方式管理、东方式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式管理进行总结来看,应当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突出东方文化元素,尤其突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儒释道文化基因,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式管理,并进行重点企业案例剖析。
中国式企业管理研究的创新点
市场经济与欧美管理方式密切关联研究。市场经济理论相对比较成熟,欧美的管理方式也很成型,但证明欧美管理方式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则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不能说明欧美的管理方式更适合西方企业的管理、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则很难说明东方式管理方式存在的必要性,当然也就没有研究的可能,就掉入东方无管理、中国无管理的“虚无论”之中。但是,经过三十多年的管理实践,无论是企业界还是理论界都已达成共识,确实存在着东方特色的管理方式和中国特色的管理方式,并且在世界管理理论之林中独树一帜,日渐强大。所以,区分西方式管理与东方式管理的研究是重要前提之一。
研究东方式管理,求证儒家思想与东方式管理的关联。与西方式管理相对应,建立东方式管理。重点是从中、日、韩企业发展的相融性,推导出三国管理方式的互用性,证明其共同儒家文化基础的特性。在市场经济的理论下,建立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东方式管理。重点包括三国现有管理方式的整理与提练、近现代管理思想中的儒家思想根源关联与论证等,提出东方式管理。除现有较为成功的东方式管理的归类、总结、提炼之外,还可以在儒家思想体系下、在理论上创新提出丰富的东方式管理,尽管这些管理方式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和进一步证明,也有很大研究难度,却尤显重要。
完成东、西方式管理的比较研究。在建立了西方式管理和东方式管理的基础上,就可以进行东、西方管理的比较研究。这里进行的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东西方两种管理方式的比较,采用统计和比较的方法,完成其共同之处的归纳,不同之处的分离,建立各自的特色,重点为东方国家的企业家和管理者指明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的发展方向,不能只是跟在西方管理学家的后面亦步亦趋、摇旗呐喊。其创新点是进行两种管理方式不同的根源比较,除了从深层次的文化、制度和传统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外,还重点进行管理方法、方式、实证等方面的探讨,力图使东方管理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计算机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实践总结。重点研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家的经济政策与理论进展,在引入市场经济理论后中国经济的变化。难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市场经济的差别、与原计划经济的差别,本身独特之处的概括与总结。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产生现有中国式管理的土壤,是目前适应中国发展的最好形式。如果说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经济发展是成功的,那目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成功的。与欧美的经济成功一样,中国一定有一套自成体系的管理方式,与欧美的管理方式并驾齐驱,这个管理方式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式管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式管理的研究和总结。重点是建立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式管理。难点是要抓住这种管理方式的主要特征,并与市场经济下的西方式管理进行比较,指出不同之处,强调适应性。以国家100强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导出中国式管理的主要特征。不但要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式管理不同于市场经济下的西方式管理和东方式管理,也要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方式不同于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不同于中国传统的管理方式。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式管理与市场经济下的东方式管理的不同也很重要,不然将不能证明与日本式管理的区别,也说明不了与韩国式管理的区别。以上证明具有较大难度,尤其是优缺点的归纳和总结带有预测性,带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2
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的发展面临着重大挑战。面对这种形势,为了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各个企业都采取一定的对策来迎接新时期的挑战。其中,财务分析就是企业的一个重要举措。企业财务分析为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提供一定的依据,有利于企业的科学预测、合理运行等,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企业财务分析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下面我们就运用SWOT模式对企业财务分析的优劣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一、企业财务分析与SWOT模式
企业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以会计核算、报表资料等相关的资料数据为基础,通过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专门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对企业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在此基础上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一种财务活动。在现代企业中,财务分析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财务状况分析、获利能力分析、现金流量分析以及投资报酬分析等几个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而所谓的SWOT模式就是一种通过对企业的优势、劣势等因素的分析,从而找出一种符合实际、科学合理策略的方法。其中,S代表优势(strength),W代表弱势(weakness),O代表机会(opportunity),T代表威胁(threat)。
二、SWOT模式在企业财务分析中具体应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财务管理对一个企业来说非常重要,而财务分析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管理好企业的财务,我们有必要运用SWOT模式对财务分析的重要作用和局限(优势和劣势)等进行分析,从而使财务分析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一)SW:优势和劣势分析
在企业管理中,财务分析的应用为企业的财务活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有利于企业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决策。但是企业财务分析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局限,从而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需要,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前途。
S(优势):1.财务分析有益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经成为企业的一个发展目标。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管理科学、政企分开、权责分明等。财务分析通过对企业的生产、运行、管理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及时地了解到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的获利能力、企业的现金流量以及企业的偿还能力等,及时地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企业的科学合理管理,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2.财务分析是投资者、债权人等进行决策的一种信息依据。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投资的主体逐渐多元化。投资者和债权人等进行决策的时候一定会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了解和分析之后才会做出选择。而财务分析就能够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这种信息需求。
3.财务分析可以有效地防范资金风险。企业的运营中的风险问题一直都存在着。企业的各个部门是一个产业链条,其中的一个部门出现风险,往往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发展。因此,对企业风险的防范工作要从全局出发,深入到各个部门和环节。财务分析涉及到企业财务的各个环节,它的这种独特优势可以从整体上对企业的风险进行防范。
W(劣势):1.财务分析所依据的资料。目前企业的财务分析所依据的资料主要是报表。而企业的报表是企业工作人员通过会计专门方法对会计信息加工而形成的。这种企业报表所反映的是货币化的信息。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仅仅依靠企业报表的货币化信息来对企业进行评价和预测存在很大的问题,不能很好地为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前景预测提供准确的信息。
2.财务分析人员素质较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财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财务人员的素质虽然有所提高,但是还是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在现代企业中,财务人员不仅要具有专业的财务分析知识和方法,而且还要拥有较宽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才能使财务分析真正地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作用。但是,目前很多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
3.财务分析与生产经营脱节现象。在有的企业中,财务分析根本就没有深入到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之中,没有和企业的实际相结合,只是一种应付性的工作。财务分析与企业生产脱节就不能保证财务分析的真实性,从而也不为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预测提供准确的信息依据。
(二)OT:机会与威胁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对财务分析的需求更加迫切,财务分析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竞争也更加激烈,对财务分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O(机会):1.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风云突变的市场环境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期,企业更加要提高正确决策的能力和市场风险防范能力。而企业的这种需求就为企业财务分析的出现和应用提供了条件。因此,国际国内经济市场环境有利于财务分析的出现。
2.企业改革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管理和制度不断进行改革,从而探索出更加科学合理地的企业发展模式和途径。在企业改革的背景下,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效益是一个重要要求。在企业中,为了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财务分析就应运而生。由此可见,财务分析时适应企业改革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
T(威胁):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这种形势不仅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财务分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决策和前景预测变得更加重要。而财务分析是为企业的决策和预测提供依据的,如果财务分析工作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所以,激烈的市场环境使财务分析面临着巨大压力。
三、企业财务分析工作改进措施
(一)SO(优势——机会)战略是一种企业财务分析利用自身优势和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外部机会的战略。这是企业财务的理想战略模式。财务分析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和外部机会,充分发挥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WO(弱点——机会)战略是利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部机会来弥补财务分析自身的局限和问题。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为财务分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财务分析要利用这种外部机会,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使财务分析的劣势逐渐转变为优势。
(三)ST(优势——威胁)战略是企业财务分析利用自身的优势降低或者回避外部威胁带来的影响的战略。企业财务分析具有自身的一些优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威胁,企业财务要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做出改变,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从而更好地规避外部威胁。
(四)WT(弱点——威胁)战略是企业财务分析在减少内部弱点的同时要规避外部环境的威胁的战略。企业财务分析面对自身弱点和外部威胁的双重危机,这时企业内部要管理模式以及管理体制的改革,减少财务分析自身弱点。企业财务分析还要适应时展的需要,尽量避免和减少外部威胁。
四、结束语
在企业内部,财务分析既有自身的优势又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在外部环境中,财务分析既有机会也面临着威胁。通过SWOT模式的分析,企业财务分析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外部机会的同时,也要注意减少自身的弱点和规避外部的威胁,从而使财务分析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玉民.浅谈财务分析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23):56-57.
[2]施金影.企业财务能力分析体系探讨[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02):22-24.
[3]邢晶.财务分析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公用事业财会,2009(04):11-13.
[4]孙丽彦.财务分析指标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12(20):33-35.
第一,体验经济以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为出发点。在体验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运行首先要考虑的是消费者的个性要求,企业在提供体验的运行思路、程序和方法时,也必须要保证给消费者以更大的想象与愿望的空间。企业所主张的是消费者个性的张扬,并竭尽全力保证消费者需求个性的全面满足。
第二,体验经济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服务。定制化服务是指按消费者自身要求,为其提供适合其需求的,同时也是消费者满意的服务。其基本特征是:
1、定制化服务是一种劳动,并且是一种高水平的劳动。它需要“劳动者”有更高的素质,更丰富的专业知识,更积极的工作态度。因此,这种劳动较有形的生产劳动和无形的服务具有更大的价值。
2、定制化服务带给消费者的是个性的感受,“结果是没有哪两个人能够得到完全相同的体验”。因此这是一种量身打造,有需有供的活动,它不会出现生产过剩,也不会出现需求抱怨,进而保证经济运行的平衡与稳定。
3、定制化服务所产生的“体验”效应是带给消费者美好的感觉、永久的记忆和值得回味的事物与经历。消费者对这种美好的感受不会独自享有,而会与他人分享,即积极地传播,进而产生放大效应。
第三,体验经济遵循的原则是“以顾客为核心”。企业在体验经济运行中扮演着策划者的角色,发挥着为顾客提供“舞台”的作用,真正在舞台上表演的人是顾客。顾客去“体验”所需物的设计工作、定价工作,并进行直接使用,以品尝消费的感受。这说明,顾客是体验经济的主体,顾客对企业的经济运行工作参与度越高,说明顾客对企业越信任,企业品牌价值的实现程度就会越高。
第四,体验经济使企业的经济运行更加开放、更加健康。体验经济的发展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己的开放程度,使企业在社会公众的关注与监督之下开展各项经济活动。这为拥有优质品牌的公司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机会,而对于那些劣质品牌的公司则发挥的是矫正其思想与行为,约束其经济运行的作用。因此体验经济的运行具有着一种积极的功效,它可以保证企业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完善运行程序,满足更广阔市场的需求。
市场经济的发展走到了体验经济的时代,企业就必须按照体验经济的要求规范思想与行为,这是企业发展的最佳途径。从自由地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到对企业经济运行的严格约束;从顾客创造性地选择消费模式,到企业创造性地为顾客提供舞台;从顾客可以不断地获取消费满足、留存美好记忆,到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机会,可以说,体验经济是市场竞争的更新形式,体验经济的发展,使市场经济更加完备,因而更加有利于市场经济的运行。
体验经济是服务经济的延续
服务经济是市场竞争发展的必然产物。当微观经济主体———
企业向市场提供的产品在标准化方面均达到要求水准后,同样品质的产品只有通过企业的不同品牌才能给予区别,但当顾客难以鉴别不同品牌之间产品的差异与优劣时,竞争的焦点自然会转向企业向市场提供服务的质量与数量,而顾客则以此作为判定与选择品牌乃至企业产品的标准,顾客关系由此得以建立。
服务经济的发展使企业已经给了消费者以更多的承诺与兑现,同时,也使消费者感受到了服务经济带给他们的方便与舒适。服务经济的运行,使企业在其经济活动中,不仅要提供有形产品,还要提供无形服务。商品是提供服务的依托。而在纯粹的服务产业中,服务本身就是一种商品。
在服务经济条件下,消费者通常发现不了商品之间的差别,所以,企业为了争夺更高的市场占有率,不可避免地跳入低价竞争的陷阱。为了避免低价带给企业的利益损失,和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制约,制造商们不断挖掘服务中更深层次的内涵,“一旦一个公司有意识地以服务作为舞台,以商品作为道具来使消费者融入其中,这种刚被命名的新的产出———‘体验’就出现了”。“体验”的出现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好的感觉,从而形成了巨大的拉动性需求,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同时也使服务经济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有延展效应。因此,就像服务经济的出现不是对工业经济的否定,而是对工业经济的延续,不是对工业经济的替代,而是对工业经济的完善一样,体验经济的出现是服务经济的一种延续,是服务经济走向更大市场空间的必然结果。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主要由企业及个人投资和政府投资组成,在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的背景下,企业投资已经成为投资的主要力量。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现状,针对地域差异,企业的投资将取得不同的经济增长质量,企业如何进行有效投资已经成为经济发展重点关注的话题。因此笔者针对“地区差异、企业投资与经济增长质量”一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经济增长质量概述
“质量”一词具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指某种物质在物理上的重量;第二是产品或者工作的优劣程度。经济活动是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围绕产品产生的一系列服务活动的集合体。所以,经济增长质量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从事产品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优劣程度。伴随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经济学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使之成为一个经济学名词,在经济学范畴中,经济增长质量使之在经济活动中,经济增长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需要的程度。具有两个方面的要求,即“数量”和“质量”。首先在数量上要满足一定的扩大需求,使之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然后,在数量有效增长的基础之上,经济增长要实现质的飞跃,无论在增长效率上、增长结构上、还是成本控制上必须满足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发展需求和公众消费需求。
二、基于地区经济差异前提下,企业投资与经济增长质量关系
(一)固定资产类投资与地区经济增长质量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是指企业针对资金、设备、建筑等硬件方面的投资行为。企业在进行资本运作、设备购买、工程建设等方面进行操作的同时,投资行为开始对投资目的地的经济增长发挥作用,具有时效性较强的特征。所以,针对资本、基础设施建设欠发达的地域,固定率资产投资能够较快的产生投资效应,有熊拉动当地的经济增长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以最的速度取得良好的增级增长质量。但是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由于该地区本身已经具备良好的经济发展硬件设施,如果企业继续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容易造成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和市场秩序的改变,甚至导致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产生恶性竞争的后果,不利于资源集约型经济增长,容易早成资源浪费,使得经济增长质量异化。所以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察当地同类型投资行为的发展状况,以投资目的地的实际经济发展现状为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免柚子行为对地区经济造成负增长,不能达到预期经济增长质量。
(二)无形资产类投资与地区经济增长质量
无形资产投资是指企业针对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投资行为。无形资产投资需要经历长期的发展,是无形资产在经济活动中升华为全新的生产力,具有时段长,收益高的特征。所以,企业的无形资产投资是一个含蓄和储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时间验证和实践检验。企业在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无形资产投资的过程中,需要对投资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假设进行考察,验证该目的地是否具有足够优越的硬件条件支撑投资行为的有效运行,往往无形资产的投在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起效速度较慢,导致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相反,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其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稳定,人力资源、工程建设基本呵护投资标准,所以对该类地区的无形资产投资能够取得稳定的效益,而且取得效益的速度会比较高,从而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增长质量。
三、基于地区制度差异前提下,企业投资与经济增长质量关系
(一)引导国有大中型企业投资政策
由于地域内的资源分布状况和历史经济发展不同,所以导致区域内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分布状况不尽相同,而区域内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与地方政府通常具有一定的政治经济联系。地方政府会根据地区内的经济发展状况,有意识的引导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投资,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率较高的地区,由于市场前景大、消费能力较高,所以,企业的投资行为能够推动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全面升级和转型以及管理模式的优化,进而时间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取得良好的经济增长质量。但是对于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交通、人力资源等方面制约,经济发展主要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企业的投资行为往往会受到制约,使得经济增长质量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民营企业势单力薄
民营经济是伴随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兴经济力量,但是整体呈现势单力薄的状况。所以,民营经济一般都具备快速发展的欲望,因此企业针对区域政府对民营经济比较重视的地区进行投资,能够取得有效的经济增长质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增强就业弹性,使市场环境趋向多元化,因此,民营企业的投资活动一般有助于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环境下,继续引导企业的投资行为是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有力措施,但是面对地域性经济发展差异,不能单纯依靠市场的导向作用调节企业的投资行为,必须将市场调节能力和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有效整合,使二者形成合理,铸就企业高镜子增长质量的投资,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加快。希望通过本文的了解没能够为企业提供投资取向的意见,是企业清晰掌握促进经济增长的投资结构。
参考文献: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这是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真正领会其中的深刻含义,对于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正确把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自觉推动改革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一,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原则的不断完善。人类社会的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用这些要素不是无偿的,对每一种要素都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这种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所以,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多种所有制结构决定了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在分配上也必须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在党的十四大提出收入分配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党的十五大提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党的十六大强调,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把各类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由确立原则上升为健全制度,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是经济领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二,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以来,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各类生产要素逐步开始以不同形式参与了分配。这些都从分配制度、分配方式上为充分发挥各类生产要素持有者发展生产力和创造社会财富的巨大作用提供了体制条件,客观上也提高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的部署中,提出了要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要求。因此,大力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市场机制决定生产要素价格的制度,使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成熟做法进一步规范化,增强稳定性,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就会推动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础,焕发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生机和活力。
第三,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应对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是我们必须应对的重大课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体制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必须从体制上特别是分配体制上为创新活动提供有利激励机制,生产要素尤其是技术和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化就是其中的重要举措。
第四,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逐步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客观要求。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收入分配格局,是理顺分配关系、促进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关键是要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使劳动付出的多少、资本配置效率的高低、技术的先进程度、管理的优劣,能够根据统一市场经济规则,按照对价值形成的贡献大小,获得相应的收益分配。这样,那些劳动付出更多特别是掌握复杂劳动能力的人,掌握一定的资本和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的人,就会逐步进入中等收入行列,壮大中等收入者队伍,他们创造的社会财富也会大量增加,社会的稳定性也会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