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0 10:22:2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我县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更是如火如荼。通过九年的教学探索,取得了不斐的成绩,但也还在存一些误区与不足,现就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教学作一次回顾并进行反思。
一、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回顾
实施新课标以来,从教师到学生,从观念到具体实战活动,从课内到课外,都有着和以往截然不同的变化。
1、观念变了。观念是先导,如果教师的思想观念不转变,即使是制订了再完美的新课程标准,也执行不了。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认为语文教学重在工具性,但新课程标准下除了肯定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更多的是注重语文的人文性。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都要转变观念。强调要转变观念,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全盘否定,而应该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扬弃。
2、角色变了。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强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都是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陪伴者和参与者。学生才是主角,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一定要围绕学生的学服务,转变为服务型的角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比较科学的教案,为学生所想,想学生所需,解学生所难。
3、教法变了。教法和教具的运用要结合当地学校和学生的实际。上新教改课程时,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改革的精神,抛弃填鸭式的教学,不能搞满堂灌。
我们应大力提倡启发式的教学。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因地制宜,不能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脱节。要与学生的学法挂钩,与学习内容挂钩,与学习效果挂钩。“方法”、“手段”和“技术”的运用都应从实际出发,不要片面地理解新课改就是用多媒体上课,语文课就是让学生按课文内容来表演,演课本剧、演小品,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高高兴兴,老师只是坐在旁边做免费观众。不能错误地认为多媒体教学就是启发式教学,也不能错误地认为课堂一定要搞表演活动才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4、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变了。《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个突出的弊端就在于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满堂讲、满堂灌,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和记。学生听得索无味,昏昏欲睡。而学生自身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会、见解以及情感态度得不到重视,也没有表达的机会。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丧失了独立学习的能力,熄灭了探索的动力和兴趣,最终遭到扼杀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能抱着一堆现成的结论和不知道是否有用的知识几乎空手而归。这种状况是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缺陷。
“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实施新课程九年以来的各阶段的教学目标中,也对学习过程和方法提出相应的要求,例如在初中阶段的阅读目标中,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在《狼》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依据教材安排,有目的地尝试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包括提出研究性课题及目标、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设计展示研究成果的方式等。学生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具体深入,展示成果的方式丰富多样,包括陈述观点、展示材料、相互辩论等。整个学习过程不但使学生在认识成果和认识方式方面有较大收获,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学会深入地思考和探究,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坚持和完善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5、教师的身份变了。初中语文教学需要研究型教师,新课程改革在给教师留下很大空间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新挑战和新课题。教研工作必须将教科研工作作为学科教研工作的重点,培养教师施展自己的教学智慧,借助于教学反思,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和自身方法、态度、情境等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通过札记、案例分析、档案评鉴、行动研究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这将直接影响教研工作的质效和教学质量。教师由原业的教学工作组织者转变成教学与科研集于一身的身份了。
二、新课标下语文知识教学的反思
(一)理论尚不完善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施行已经六年多了,它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会对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课改的深入,人们也发现《课程标准》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开篇即说“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然而标准处处突出“人文素养”,却没有一处体现、落实“科学素养”。特别是提到“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到底要不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种种问题,急需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去探索、去研究。只有靠扎实的学术研究作后盾,《课程标准》才会科学、标准,才能真正成为新世纪语文教学的航标。
很大老师或许会承认,我们的学生只会考试,而运用能力比较差。这个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思考,我们的初中语文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多少年来,由于教材、教学、教师和考试等诸多原因,语文教学不同程度地步入了误区,语文科在中学里所占课时最多,教学双方压力最大,问题最多,效果最差。原因就是老师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忽视语文课程中人文性的客观存在,人文精神彻底流失、阅读教学断章取义,把生动的语文肢解为知识的拼盘。文章本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却被肢解得支离破碎,什么字、词、句、段、修辞,不一而足。文章的气脉、作者的思路埋没在这些琐屑的分析中,学生的思想共鸣、情感熏陶便无从谈起,这种做法了文章精髓和思想灵魂,忽略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人文内涵的积累。另外,盲目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不讲比喻也罢,一讲就是明喻、暗喻、借喻、博喻、互喻;不讲论证则罢,一讲就是归纳论证、排比论证、递进论证、对比论证、因果论证;讲到语法,更是罗列概念,学生听得一头雾水、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脱节,与生活实际脱离。学生无法从课文的阅读学习中获得技法,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同时,阅读资源严重匮乏直接导致了语言能力、写作能力的低下和知识面的狭窄,很多初中生没有系统的阅读计划。初中三年下来,他们没能读过一本名著和流行文学,只读过卡通画和《故事会》等,很多学生没听说过纳米等。同时,学生生活体验少,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谈不上走向社会去参观访问、调查研究、体验生活等。因此,在选材上,雷同的作文材料很多,直接来自《学生作文选》的很多。基础知识教学繁琐细碎,搞题海战术。从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语文无用论倾向的蔓延,其实都体现了对语文教育目的和功能认识的片面和遮蔽。如果说,把语文片面理解为“语言和文字”,那是语文对人文的驱逐,而把语文片面理解为“一种文化的人文传承”,则是人文对语文的排挤,两者都无法真正揭示语文与人文的关系。
二、训练学生思辨能力,培养语文语感
在新课标教学理念下,语文老师要注重学生思维以及语感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摒弃流行较广的语言知识、语文知识和文章构成一类的机械讲析方法,而应从所提供的语感训练实例材料本身出发,运用质疑、分析、研讨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辨欲望,发掘语言的隐含意义和文章的内在意蕴,寻觅语言的言外之意和文章的弦外之音,提炼语言的要点、难点和文章的主旨所在,进而引导学生循文辩理,内化吸收,或者激励学生追根探源,推陈出新的能力。语文教师要设法把教学过程变为思辨的过程,变为研讨的过程,变为创新的过程。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能变得活跃起来,对事物的本质就能逐步做到把握准确,对事理的认识就能逐步做到全面深刻。换言之,他们对语言的感悟和反馈能力,亦即语感能力就能不断地变浅薄为深刻,变浮泛为邃密。因此,思辨内化法是一种推动学生语感能力向着理性方向升华的有效方法。教师从联想和想象中培养学生丰富的语感,要体验语言的高妙,通过展开联想和想象,填充那些没有展示出来的空白点,体验作家描述的意境。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各抒己见,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发散思维,形成自己的见解。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调控能力和教学效率,而且将以往师生间的双方交流变为学生间、师生间的多向交流。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不仅对文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其语感也在联想和想象的过程中培养起来了。
三、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转变观念,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层动因也是转变观念。在我们的校园里、师生间、课堂上,在看似平常、听似平淡的教学现象背后。应洋溢着一种教育的博爱精神――对学生的赏识和信任精神,这种精神从校长到教师、从教师到学生层层张扬开来,演化成自信的脚踏实地的实践活动,以执著坚忍的自信心驾驭教育公平理念、尊重学生理念,从而拥有创造奇迹的动力和源泉。
二、自然的教学模式
笔者曾十分困惑于时下的公开课教学,这些课的表演性太强。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上,应该是许多时间都是学生在兴致勃勃地学,教师只是设置疑问,点拨诱导,课堂气氛宽松随和、自然质朴,充满了生活般的互动交流,跃动着真实无妄的对和错。
再往深层次追问我们的教学、我们的课改的宗旨究竟是什么,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应沉浸在教学中!这种课,在追求教学之内涵的超越境界里,突破了那种教师讲得尽善尽美,学生蛰伏于教师的权威而被动、压抑的惯例,真正求得了自然,求得了返璞归真,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当然,超越传统惯例,走向自然轻松的课堂教学创新之路,也潜隐了教师成长的艰难,因为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教师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进行备课,开展研究课和观摩课教学,离不开教师们的汗水。
三、自主的教学角色转换
“自主学习,当堂反馈”。从根本上体现了现代教学关系中的角色转换。在这个过程中,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 课前先学
(1)培养学生自学习惯。把自学当做一项任务,当做必须做的作业,当做等同于洗脸、刷牙等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教师与家长应相互配合督促学生完成自学作业,坚持一段时间,让学生把自学内化为自觉行为。
(2)明确目标,分类要求。让学生紧紧围绕目标自学,要求基本完成目标规定的任务。
(3)逐层深入,培养能力。对自学的要求不能一直停留于同一个水平,开始制定自学的基本常规,当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一定的自学思维定式后,逐步提出新要求,增加自学难度,启发学生思维,把思维能力的培养深入到自学能力的培养中,同时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答问题中产生积极的思维,让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归纳、总结,最终获取知识。
2 课堂精讲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三点:一是会的不教,不会的下工夫教好:二是不搞“一言堂”。而让学生讨论,让尖子学生讲;三是不重复。真正做到这三点很不容易,必须做到:
(1)杜绝形式,提高实效。许多教师受传统的教学方法的束缚,不分内容难易一概复述一遍,而对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往往忽视研究。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什么知识,对知识掌握到何等程度,能力、素质培养是否达标均不明确,更不用说什么课堂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的讲课一定要视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多从提高学生能力和启发学生思维上考虑。能不讲的坚决不讲,能学生讲的决不教师讲,尽量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2)渗透方法,培养能力。课堂精讲,不能就知识而论知识。教师必须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各种可用资源因素,有机的把学习方法渗透到知识的传授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才能。
3 当堂反馈
新课程下,新颖的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让课堂五彩缤纷,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课堂亮起来了、动起来了、响起来了。声光电、唱念打,各种手段纷纷登场,把课堂装扮得花枝招展……语文公开课的课堂教学都是那么华丽,那么热闹。我们听课者都会陶醉于小手常举、小口常开的气氛,满足于多媒体全方位轰炸和教师的激情奔放,欣赏于皆大欢喜的评价艺术。当我静下心来时,常常在思索:语文课堂上五彩缤纷、沸沸扬扬的表象里,涵盖的究竟是什么?学生们在这样看似热闹的课堂里,学到的又是什么?
在新课程理念的熏染下,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再沉闷与乏味,但是在异彩纷呈的背后,我们却看到语文教学的浮躁与迷失——课堂变得热闹了,语文味儿却变淡了;人文性有了,工具性却缺失了;综合的东西多了,学科性却丢失了。为什么会有这种缺失呢?首先,这是否与没有正确认识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有关呢?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而读与写的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语文课改应该有利于加强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重视了“全面”,而对“核心”问题却有所忽视。
不要把阅读教学课上成阅读理解课。大家知道,阅读理解与阅读教学有不同的目的任务。阅读理解是“通过书面言语的感知获得意义的思维过程”(《教育大辞典》),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这是每一个阅读者阅读所要达到的目的和必经的过程。简而言之,“读懂了”,阅读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而阅读教学就不同了,它是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今后的独立阅读打基础而进行的“教与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学会阅读。也就是说,阅读教学不仅要通过语言文字的载体理解内容,而且要关注语言文字载体本身的物质存在。其实,所谓课文(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章”)的意义就包含着内容意义和形式意义两个方面,只要内容意义而忽视形式意义,是不完全的阅读教学。两者统一得好,教学得法,是可以达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性境界的。多数情况下,教学还是要走一个来回,即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看看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内容的。
不要淡化教学过程中的语文意识。语文意识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始终有清醒而明晰的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意念,始终不忘记一个语文教师的职责。一是学生在个体阅读以后交流感悟体验的时候,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所说的内容,如意思是否正确,是否有创意,至于语言表达得如何就不计较了。二是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拓展阅读的时候,有时利用文本表达上的含蓄蒙眬或留下的空白,需要学生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诠释去补充,或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充盈去丰富;这些时候往往时间仓促,不容学生经过比较鉴别、分析归纳的思维活动,然后付诸言语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好事没有做到位,没有做踏实,拓展性阅读徒具形式而已。三是把上述口语交流的内容转化为书面文字的时候,以为内容基本正确就可以了,文字表达方面的评议往往敷衍了事、马马虎虎,甚至就根本不加评议。
加强语文意识,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树立“无时不语文”的思想,时时处处都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首先有明确的语言表达训练意识。学生无论是口头说还是书面写,都是训练语言表达。既然是训练语言表达,都必须有内容和形式上的要求,就得在语言表达上下工夫。锤炼语言就是锤炼思想,语言流畅了就是思想舒展了。其次是学生有充分的语言实践时间,有重视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和运用语言的意识。教师有意引导学生不断内化书面语言,不断丰富充盈自己的语言库存。学过的词汇和句子在练习表达时,能不时显于笔下或口语之中。而不是一味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即头脑里固有的语言)来表达,与吸纳书面语言脱离开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始终坚守自己的“岗位”,种好自己的“责任田”。最后,教师对学生语言的生成与发展有强烈的指导和相助意识。教师应十分了解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和表达的欲望与困惑,在师生共同参与中及时给予学生以鼓励与必要的点拨,使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由不准确到准确、不熟练到熟练。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如登山,正是在教师的指引扶助下一步一步,逐步到达理想的境界的。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是指初中与高中两个学段在语文教学方面的相互连接。在新课标背景下能否搞好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将直接影响到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效果:一方面影响到高中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另一方面影响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笔者曾有十几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经历,近十年一直在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在实践中发现,高一新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到高中语文难学,以致不少学生很难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导致一部分学生产生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死记硬背,机械做题,不求效率;另一种是灰心丧气,漠视语文,敷衍应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在于教师没能做好初高中这两个学段教学的衔接与过渡。基于此,笔者有意在这方面初步做了一点探索,以期方家指正。
实践证明,要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与过渡工作,首先要求教师在深谙新课标理念的基础上,能充分认识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的联系和区别,同时能在起始课上及时引导学生弄清二者之间的衔接与过渡规律。
1.教学内容增多了,语言学习投入的时间相对减少。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提高听课的质量,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听课方法,在课外有限的时间里,通过改进复习方法来消化、巩固知识,提高语言的理解、运用能力。
2.语文学习的要求提高了。初中语文教育就是熟练掌握通用现代汉语听说读写的能力,而高中语文教育则侧重于文学鉴赏和更高级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变化:
变化之一,教学内容加深了。从教材看,初中学的是一般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高中学的是复杂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从教学要求看,学习的内容也明显加深了。如议论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三要“能把握文章阐述的观点,了解论证方法,领会语言的严密性”,而到高中则要求“能理清层次,把握中心论点,分析论证方法,注意文章的逻辑性”。
变化之二,语言应用的要求提高了。“教学大纲”规定,初中“要扩大识字量和词汇量”,“积累和掌握常用词语”;到高中则要求:“能够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和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这样对把握词语的要求更精细了,而且对词语的理解从“知其然”发展到“知其所以然”。
变化之三,学习的载体更加模糊。教材是教与学的载体。难度加深、要求提高,但涉及这些学习内容的基础知识在高中教材中不再出现。那么学生应该学什么、达到什么要求,就显得模糊不清。因此如果学生没有必要的措施和方法,就很难适应了。
3.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更加强了、能力的发展要求更高了。高中语文教学,更需要把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猎取知识、获得能力的过程。
在高中语文起始课时,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明白如下几点规律:
1.知识层次的衔接规律。语文知识本身是有系统序列的,语文教学的进程也是循序渐进逐步加深的。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在教学要求、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例如:从初中语文知识的结构层次来看,从每册教材到每个单元再到每篇课文都有详细的重点说明和预习提示,课后的练习设计也较全面具体,体现了初中语文教学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高中教材的课文不仅长,而且课后练习和单元练习题相对少多了,它是在初中知识层次的基础上的拓宽加深,体现了语文知识和其它学科的交叉性、渗透性。
2.思维能力的衔接规律。根据初中生年龄的特点,初中语文教材主要要求学生加强对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培养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而高中语文却在此基础上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因此从知识的识记理解到分析综合和运用,这一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又一关键。
3.学习方法的衔接规律。对初中语文教学,首先还是扎扎实实教好本学科的课程,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那么,学生只要认真听课做笔记,课后认真复习并完成有关练习就可以了。而高中语文则强调能力的培养,高中生就应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逐渐培养和发展自身的学习能力,广泛阅读,拓宽知识面,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做好上面这些准备工作之后,接下来需要教师在常规课中“对症下药”,不断地落实以下各项举措和目标,扎扎实实搞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和过渡工作:
第一、明确要求,有的放矢。学生刚进高一,教师就要给学生讲明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具体要求,让学生明白在阅读、写作、说话及基础知识方面的具体目标。明确了具体要求,学生才会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点滴知识的积累,注重听说读写思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第二,培养习惯,打好基础。良好的习惯既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也是语文素养的一种体现。良好的习惯包括:课要集中精力地听,字要规规矩矩地写,文章要仔仔细细地读,作业要认认真真地做。学生必须有严肃认真的态度,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才行。所以,我们高一的语文教学要以课本为依托,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学生“学会学习”打好基础。
第三,讲究方法,循序渐进。进入高一,语文教材的内容增多。仅必修课本第一册,与初中相比,篇幅就明显加长。另外,高中阶段作业、考试容量加大,向课外延伸多。教师可抓住重点篇目仔细讲,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授之以渔”。让学生明确学习方法,做到能举一反三。
第四,巧用初中课本,铺路搭桥。高中语文课本的有些知识,看似难点,但只要教师巧妙运用初中语文课本,铺路搭桥,学生就会轻松掌握。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预习时就有不少学生问“何厌之有?”如何翻译,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举了两个例子“学而不厌”、“何陋之有?”让学生理解,结果学生一看就轻松解决。
[中图分类号]G633.3
2004年起,新课程改革逐步在全国推行开来。在这一纲要指导下,探索适应时展的教学观念和手段,受到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中学语文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之下,也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态势。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这一特点指出了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文化知识和素质能力方面的重要性。笔者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为例,探讨在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教学在观念和手段方面的转变。
中学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的基础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学语文教师应当在新课标指导下,积极探索语文课堂的魅力,担负起语文教学的光荣使命。
一、教学观念的舍弃与创新
1. 舍弃填鸭式教学,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填鸭式教育一直存在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总是把过深的内容事无巨细全部讲述出来交到学生手里,同时还给设定了很多框框,局限了学生思维的拓展。新课标中学语文教学倡导自助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就是要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是中国教育转型时期对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它以引导学生主体逐步按照社会方向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发展自已为核心。[1]总之,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当转变观念,舍弃填鸭式教学模式,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转变的观念的具体做法有:在教案设计上删繁就简,把课堂让给学生;在教师角色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第一单元《新闻两则》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模仿播音员播报新闻,然后再带领学生分析新闻内容和结构。
2.舍弃重视"工具性"轻视"人文性"的观念,力求二者的统一
新课标对语文学科的定位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重视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对于语文的"工具性"重视较多,上课主要采用教授法和训练法,这样就导致生动的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的纯技术训练,学生自然不会感到上课的趣味性,也很难在情感态度方面有所深入。因此,新课标提出要重视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具体课堂教学中这一目标可以通过反复诵读、电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实现。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一文时,可以放慢课堂节奏,声情并茂的诵读中让学生真切感受春天的气息;在学习高尔基的《海燕》一文时,教师可以播放海燕搏击风浪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值得注意的是重视人文性,并不是要舍弃"工具性"。"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只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熏陶,忽视知识和能力的训练,课堂教学就会内容空洞,学生就会难以把握,语文素养就会"营养不良"。[2]因此要坚持二者的有机统一。
3.舍弃权威性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性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主要有权威性和民主性两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需要民主性的师生关系。在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个人的亲和力,平等对待和尊重每个学生。
二、教学手段的创新
1.电教手段的利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化教学手段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投影仪、视频影像、网络等将图片、声音、影像等融为一体,能够调动学生多个器官参与到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关键在于信息技术辅助手段和语文教学本身的结合。[3]例如在学习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时,可以辅助以园林的精美图片,让学生真切感受其中的魅力。在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时,可以播放电视剧版《水浒传》中的相关影视资料。电教手段的利用能够传达出教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无形中加大了课堂的容量,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
2.重视课堂环境的利用。除了展示性的教学设备外,真实的教学课堂空间也是可以直接利用的手段。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教室空地分饰林黛玉、贾母、王熙凤、贾宝玉等不同角色排演话剧,加深对人物性格的认识。此外在教室空间中,如果可能的话,教师也可以利用黑板报等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
3.重视生活中教学手段的延伸。生活处处皆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之外,要引导学生在课下利用生活中的语文环境学习知识。例如媒体上新闻消息、建筑上的对联、电视中的广告标语等等。此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实地参观学习。例如在练习作文的时候,可以到公园中真切观察动植物的形态。
当然由于不同地区经济条件和学校环境的限制,教学手段的创新和拓展也要因时因地而异。只有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手段,才能构建起高效的中学语文课堂。
伴着新课改的春风,中学语文呈现了百花齐放的态势,众多的教育工作者在舍弃与创新中开拓语文教学的新局面。但是这其中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认识不够,出现了盲目跟风、重形式轻本质的"浮夸"做法,全盘否定传统而一味追求新式教学,这是不可取的。一些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有益的传统教学方法,例如"训练"和"提问",还是应当保留,并以合适的形式出现在语文课堂上。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在新课改纲要指导下,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行之有效,建立高效的中学语文课堂。本文中,笔者从教学观念和手段的舍弃与创新两个层面对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转变做了简要探讨,并指出在转变中也应当有所坚持。诚然,语文教学活动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新课标下中学语文的改革之路依然很漫长,需要语文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33-01
在目前教学中,对计算机的使用出现两种极端的现象。一是部分教师由于年龄偏大或操作技术生疏,对计算机干脆弃置不用,甚至对计算机抱有敌视的态度,认为其不如传统的教学道具。二是部分教师过分依赖计算机,几乎是每堂课必用。更为致命的是,有的老师一味追求课堂气氛,课件内容华而不实。整堂课,热闹非凡,其实学生并未学到有用的知识。这两种现象都是语文教师要规避的。从计算机与教学联姻开始,广大教育工作者就一直在探索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最佳途径,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强调的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新理念更加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所以,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让学生从小树立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强大的认知工具的意识,非常必要。而语文又是最基础的学科,因此,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便是现代科技手段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之一,下面就我对这方面的研究并结合课例谈几点体会:
一、借助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丰富语文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是多样而丰富的。而小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非常有利于他们知识的获取、存储与建构。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实物展台、液晶显示仪、网络技术等创设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在优美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本的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如教学《鸟的天堂》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我先请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到的鸟的天堂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激起学生了解鸟的天堂的兴趣,然后和学生一起读文,欣赏鸟的天堂的美。在学习“众鸟纷飞”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适时播放了课前编辑的鸟活动时的声像资料。学生阅读的文本语言一下子活起来,动起来,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自然铭刻在学生脑海里,然后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语言之精妙,水到渠成。
二、借助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小学生的认知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理解、感受语言的能力比较弱,尤其对一些抽象的语言文字――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理解就更加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媒介”,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
古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所创设的意境是深远的。如何引导学生来学习古诗,感悟诗人语言之凝练,体会古诗之神韵呢?信息技术与古诗教学的整合解决了这个难题。如我在教学杜牧《山行》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笔下深秋时节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我设计制作了能体现诗情的课件,并选取了古琴曲作背景音乐。上课初,我先以一张配有诗文的电子幻灯片呈现教学内容,在具有古风古韵的音乐声中,我诵读全诗,激起了孩子学习的热情,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理解诗意时,我演示了课件,在红红的枫叶缓缓飘落的画面出现时,学生眼神中透露出异彩,不但对诗意的理解了然于心,而且感情得到了升华。
三、借助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增加语文课堂教学学习信息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工具书、网络、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师生双方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操作平台,教学活动基于网络环境下,在交流、讨论、启发等活动中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听、读、说、看、操作活动中,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同时信息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使学生能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四、借助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当下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语文教师感觉学生越来越难教,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高考等考试的影响。而我们冷静思考以后,可以发现高中语文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其中学生写作、阅读等能力的发展,必须要以学生健全的心智和良好的审美观做基础。因此,加大对学生审美能力和素养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一、审美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审美教育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之一。美育作为对世界的认知与实践的行动过程中,发展个体的审美意识,提升个体的审美情操与审美能力的总称。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实施,是以高中语文阅读、写作等教学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育行为。审美教育作为语文教学主要的构成内容,是提升高中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路径。
二、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与学生语文学习力的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就指出要加大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不同时期的语文大纲,到现在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指出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其中审美教育的指向性与定位,是以课堂为基础,以语文教材、写作素材、阅读书籍等为载体开展的促进学生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的教育实践。从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来看,当前对高中生语文审美意识的发展,并没有真正地落实到教学的过程当中。表现为:审美意识的培养以文本为主,缺乏实践层面的落实与检验。审美能力的发展更多的也是停留在文件等层面。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我们更加有必要深入地剖析高中语文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策略。
三、高中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策略
1.以阅读教学为抓手,丰富审美教育的手段
随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材的文学性得到了有效的增强。入选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部分是各个时代的名篇著作。这些优美的著作大都具有文质兼美的特征,在教学的过程中,面对丰富的语文教学文本,需要教师以专业的眼光与教育能力,来帮助学生学会欣赏这些文本,并且在不断地理解中,实现审美能力与审美意识的内化。
2.以写作为手段,创新语文审美教育的方法
在高考阅卷的过程中,很多阅卷的老师都深刻地体会到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对成绩的影响。高考作文表现出了内容空洞、用词苍白、细读乏味等不良问题。纵观这些问题的存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阅读基础不够扎实,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领会文章的美,缺乏对文章美的品味与提升。其次,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作为发展学生写作能力的基本手段,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缺乏对审美与写作的讲解,造成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仅仅是停留在模仿与搬用的层面上,缺乏一种发自内心的美学呈现与文字表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较少地启发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在生活中感受,在生活中体验美的事物。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审美素质,离不开审美教育的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呼唤美丽的教育方式。我们应该认识到审美教育与知识考查是相互促进的。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对其阅读领悟与写作创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领会审美教育本质的前提下,通过创新语文审美教育方法,提高审美教育的创新水平,来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个人的人文素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内容,也是语文课程的一个核心目标。正因如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把“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放到了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在这个前提下,新课程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当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在这一新的语文教学理念的启示下,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开始尝试以练好“三功”(即读功、背功、说功)为主要内容的新的语文教学实践,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而且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读功
语文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语言,语文教学应重在引导学生阅读和感悟。吴伯箫说“讲读范文或经典,最好把功夫下在多读原文上边。”许多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形成共识:加强阅读教学,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因此,我在教学中狠抓学生的“读功”,每学期我都要列出学生必读的15本名著的书名,并不定期地向学生推荐优美的文章供学生选择阅读,定期组织开展全班学生的读书交流活动,学生们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读书心得,如读后感、优美词句的摘抄本、精彩片断的朗读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的以读带写,拓展了视野,积累了素材,陶冶了情操,培养了情趣,学生的内心世界在一种润物细无声之中得到了熏陶和滋养。
2.背功
语文新课标十分注重对优秀篇目的背诵,初中阶段背诵的课文达70篇,每册后面还附有10首古诗词。在教学中,对所背课文采用理解背诵(对课内外读到的优美片断、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背诵)、分散背诵(每周一首古诗,要求默写小考过关)。
通过背诵,加强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能力,使学生的“语言仓库”不断扩容,促进了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
3.说功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流的素养”。可见,新课标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造“语文化”的生活情境,其中最成功的当数课前几分钟演讲,具体操作方法是:按学号顺序,轮流进行,要求演讲者脱稿,并做到声音洪亮,语速适中,举止大方,内容和形式上可不拘一格,突出个性,可以是新闻,也可以是评论班级生活,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还可以是讲成语故事、笑话等。演讲结束后,由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由于初中学生的表现欲非常强,教师又给了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不管是讲演者还是评论者,他们都不甘示弱,我常听到“我认为应该……”、“我想他应该……”等的声音。我想,这是发自学生内心深处的感受,他们灵感的闪现会给课堂带来意外的惊喜最后,老师用微笑的面容、饱满的热情、信任的目光和鼓励的语言,激发学生自信、积极、活跃的情绪,把学生导入一个民主、宽松、愉快的口语训练环境,使他们产生想说的欲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一、课标下语文教育的内涵
新课程的改革,使学生学习的方式发生了转变,提倡自主、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但在探索新的学习方法中并未否定学习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新课程的提倡,也使一些学校在研究学习方面存在着误区,如为了争取学校研究性学习的奖项,专门成立由少数学生和老师组成小组,以至于撇下大部分学生,这样的做法严重误解了新课程的含义。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一定要结合学校及班级的情况,在这基础上再进行整改,在学生学习的方式上进行转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从被学习到主动学习进行转换;在学习方式转换过程中,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学习方式,使教师与学生都参与其中。让学生在新课改下逐步对语文科目感兴趣,并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由此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
新课程改革下,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再单一的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标准,也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成为新时代的储备人才,不但要适应时展,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推测能力、创新能力、自主能力及实践运用能力等,全方面的发展,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这些学习能力的发展需要教师进行引导,结合语文教学中的优点再结合学生个体的差异进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特点
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育是必要科目,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组成中的重要部分,语文课程基本特点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课程教育中,语文教育培养学生基本素养,学好语文,为学习其它学科打下牢固的基础,让学生在学习中全面的发展。在新课程的开展中,深入的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
1、注重人文与科技教育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更注重人文与科技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形成健康的情趣品位,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个性的发展意义重大。
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大家已深有同感,有所重视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无非是要培养学生正直的品质,高尚的情趣,健康的情感,纯洁的心灵,乐观的态度,培养其高度的责任心,深切的同情心,顽强的进取心,培养其大局意识、协作精神与奉献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科技教育,应把握三个重点。首先要引导、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观,树立科学观,培养他们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思想意识。要善于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的科学因素,正确引导学生科学地解释自然现象,客观地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教给学生科学的认识论;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运用有关科学原理进行阐述,给学生灌输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无神论思想。第二,要依据教材内容并有所补充,让学生懂得一些科学史,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先进的科学知识,增强他们的科学意识。第三,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为此,必须更新语文教育观念,拓宽语文教学思路,实行开放式语文教学,广辟语文教学渠道,切实激发学生的科技创造热情。
2、语文教育从实践出发,让学生积极参与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科目时,其心理已有了较为稳固的语言机制,提供了学生学习条件,这样在熟悉我国的民族文化背景,就相对简单。教师也应提供相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更加深刻的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如,在讲《和田的维吾尔》时,让学生在记下自己对文中不能理解的部分,等讲过课后,在分组进行讨论,从讨论中让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进行新的理解,教师要及时的给学生以补充与引导,让学生正确的面对问题,自主探索问题所在,并提升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生为主体,以个性为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