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2 10:23:2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1. 05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2)11- 0080- 01
1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概述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其正常运行与发展的关键部分在于学科建设方面,而学科建设也同时对高校的基本运营职责加以体现,包括科研、人才培养及公共服务等方面。纵观全球较为知名的高校,无一不将学科建设作为其竞争力的核心体现,而这种竞争力也对人才培养起到了保障作用。然而,关于学科建设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学科建设的概念所涵盖的范围较广,包含以下4个要点。首先,作为高校工作的基石,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其次,学科建设的有效性离不开高校对其投资及相关经验的积累;第三,学科建设肩负着学生与教师双重培养的职责,即学生学业提升及教师学术水平提升;最后,学科建设对于整个学科的长期有效发展及对社会的综合服务方面具备相当重要的促进作用。
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文件说明,学科建设优秀与否的判别标准包括以下3个方面:对学科发展方向的判别及内容的精炼,这要求高校对学科的整体走向有着清晰的认识,从而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师资队伍应具备创新性,这要求高校的师资力量应在层次的搭配上比较合理,并具备较为强烈的竞争意识,不断将自身的创新思想加以体现;构建学科发展平台,对于学科建设的投资很大一部分应放到学科平台的建设上,并且诸如仪器、图书、建筑物等硬件的建设需和规章制度、行为逻辑等软件的建设相融合。
2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相互作用
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总体而言,可从如下两个部分进行归纳分析。
首先,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对于高校专业人才快速适应社会具有促进作用。尽管高校融合了社会上较具前沿性的理论知识与技术知识,并且能够培养出高水平的具备综合性知识储备的人才,但这些人才能否快速适应社会环境则成为检验高校教育成果的试金石,而这种对社会的适应性恰恰能够从学科建设当中得到保证。一般而言,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包括本专科培养系统及研究生培养系统,而这些系统也是根据社会的需求而加以设立的。因此,较为有效的学科建设体系不仅确保高校在该学科的理论发展当中具备前沿性的能力,而且也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培育出可适应环境的人才,最终确保人才价值的顺利体现,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其次,高等教育学科建设能够确保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在知识储备性及综合素质方面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知识的储备状况及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均离不开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工作。这类学科建设不仅涵盖着实验、实训基地与课程等相关实践能力提升设施的建设,而且也包括学术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综合性理论建设。师资队伍不仅要保障正常的学术科研活动,而且也耗费了相当大的精力在教学水平的提升方面,而这也使得人才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
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人才培养对于学科建设也发挥着一定的反作用,而这种反作用基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考虑。
首先,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能够切实衡量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有效性。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知识系统,学科建设对于自身能力的体现通常具有阶段性,即依靠自身的师资力量,加大科学研究的力度,从而努力争取在学科内部占据较为前沿的研究地位,进而将这种学科知识的领先性转化为课堂的具体教育资源,不仅鼓励学生参与到这一学科当中,而且将先进的学科理念传授给学生。因此,高水平人才的培养是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也是最终体现,而所培养人才的知识储备及业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反映学科建设的有效性。
其次,人才培养通过核心竞争力对学科建设的有效性与否形成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而言,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的直接目的在于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由于核心竞争力在高校发展及人才吸引方面的重要作用,其作为桥梁,同样影响着人才培养水平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就目前社会形势而言,高校对于优秀学生的竞争也是十分激烈,因此,致力于人才培养的学科建设也就是培育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对于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视也使得高校必须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而这最终也反映到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上来。
3完善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的措施
基于上述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之间的互动关系,高校有必要采取多种措施来完善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总体而言,这些措施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改革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背景
(一)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专业设置的变化
专业泛指培养人才的口径,是根据社会分工与人才规格的需求设置的,而社会分工与人才需求的规格往往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科技的发展以及国家体制的变革而发展变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各高校对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进行了大幅的调整,带来了专业设置的显著变化。不少专业生源减少,需求降低甚至淘汰取消,而一些市场需求大、生源好的新专业得到了社会和高校的青睐,各高校纷纷增设诸如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但这些新专业设置时间不长,在成人高等教育中积累的经验很少,人才培养方案大都是通过“拼盘”或“借用”组成,既没有专业特色,也不能体现成人教育特点。
(二)接受教育的主体构成发生了变化
以前,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大多来自各行业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自我管理能力,对职业、技术及其所需知识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但现在,应届高中毕业生和中职、中技、中专毕业生等20岁左右的青年正成为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主体人群。他们保持着从学校到学校的学习轨迹,缺乏实践经验,许多未就业的学生希望能通过成人高等教育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熟练掌握专业技能,面向社会择业。因此,根据生源结构的变化,及时修订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成教学员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三)现行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首先,现行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来源于普通高校对应的教学计划,着重于理论探索和学术研究,其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与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身份不相适应,很难把学员培养成适应能力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其次,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不合理,重点不突出。课程设置偏窄、偏专和偏难,内容陈旧,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新成果的课程少,学生所学知识对实际工作指导及应用帮助不大。再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授课学时偏多,学生课业负担重,自主学习时间少。某校一成教业余班级,一周7天每天晚上都有教学任务,学生奔波于工作单位与学校之间,身心疲惫,学习效率不高。
二、改革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
(一)拓宽基础,提高素质的原则
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要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考虑学员对岗位变动的适应性和就业弹性的需求,综合培养,使他们获得可持续学习的基础。为此,一要拓宽学科基础,构筑专业大类共同的知识和技术平台,设置同一或相近学科内各专业共同的专业基础课程,适当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满足学员岗位变动的要求;二要按专业方向设置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某一专业(方向)上得到较为系统的教育,增强学员对所从事工作或准备从事工作的适应性;三要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起来,适当开设人文、社会、经济与环境方面的课程,提高学员的科学与文化素养,促进其知识、能力及素质的全面提升与发展。
(二)突出实践,强化技能的原则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特点,成人高等教育要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员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增加实践新内容,开设具有较强综合性、设计性和工艺性的实践课程,增大实践教学的学时比重和考核分值。安排足够的时间,结合实际工作任务组织学生开展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论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已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三)整体优化,相对稳定的原则
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要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全局出发,对课程进行整体优化,合理调整总体的课程设置与布局。理顺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推陈出新,有机融合,形成整体合力,达到最佳培养效果。同时,人才培养方案是组织教学和进行教学管理的基础性文件,具有一定时间的稳定性,因此,为了保持学生知识体系与教学环节的完整性,为了维持学校教学组织与教学建设的连续性,保证教学的相对稳定性也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必须考虑的内容。
三、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新模式的实践
(一)统一规划,缜密组织实施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是一项综合性和学术性很强的工作,凡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比较成功的学校,无一不是有专门的领导机构统管全局。我校在进行此项工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全校统一思想,从促进学校成人教育长远发展的整体利益出发,统一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安排专业人员认真学习与调研,分析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类型,研究成人高等教育现状、特点以及国内外同专业教学计划执行的情况,广泛听取专家、专业教师、用人单位及学员的意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由学校成教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各教学单位具体制定,专家集体审议,反复修改,最后再审核通过实施,确保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二)准确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成人高等教育既要把实现成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又要从实际现状出发,尽力促进成人的整体素质提高。因此,修订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定位在构建适应社会和地区经济发展、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体系上。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充分肯定成人学员在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尊重成人作为人群主体的需要,根据地域特色和学校定位,制订出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如我校在修订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就以广东特别是广州市产业和行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所需经管类人才为依据,以建设专业应用性为重点,设计和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性理论体系和教学系统。这一系统要求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熟练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操作方法和技巧,具有从事该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能力。
(三)合理布局,优化课程体系
我校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包含五个部分。一是公共课,公共课着力于培养成人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它包含了公共基础课和通识课,前者包含政治、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语文及哲学等课程,后者包含应用写作、心理学(教师教育类)等素质教育课程。二是学科基础课,按照增强实用性,适度重基础的原则,设置专业群或职业技术群基础课,如经济数学等课程,这一部分同时也包含了学科(专业)基础课,如人才资源管理专业开设的统计学、经济学等。三是专业必修课,从宽口径的角度考虑,同一专业不同方向的专业必修课全部打通,设置了部分职业教育和资格认证考试的课程,剔除了部分内容过细过窄、理论性太深的陈旧课程。四是专业选修课,主要是专业技能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它们与专业必修课程共同组成专业不同方向的课程知识模块,完善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最后是实践教学环节,除了在部分实操性很强的课程中安排实践(上机、实验)外,另设置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含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教育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四、修订前后人才培养方案比较
在课程设置上,原方案中专业课程较多,各课程知识面偏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公共课中增加了通识类课程,将原来的专业基础课扩展为学科基础课,扩大了专业口径。在课程名称及教学要求上,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规范,如对在专科和专升本两个层次均需开设、但内容要求不同的课程,进行了有效区分,并对部分课程增加了考证要求,同时,为强化学生的技能操作,新方案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在学时上,修订前各专业的教学总学时约为1400―1600学时,修订后的培养方案中各课程学时有升有减,增加学时的主要是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以及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减少学时的主要是将原来分得过细、过窄的专业课进行了合并,或将专业方向课程放入了选修课模块,淘汰了部分陈旧课程;修订后教学总学时比以前略低,约为1100―1200学时,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增多。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4-039-02
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下述问题。第一,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整体优势不突出。无论是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还是招生模式、教学模式、质量评估体系等,都没有体现和发挥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第二,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的特色不明显。目前,陈旧、固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既没有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区别,也没有与成教其他人才培养相区别,已经无法满足社会或市场对成人继续教育和管理类人才的需求。第三,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单向度的知识传输教学模式、单一的“唯学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差异化的成人高等教育需求。第四,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缺乏地方特色。国家主导下的成人高等教育往往忽视地方特色和差异化。
一、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1.新时期成人高等教育定位偏差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一直以来扮演着为成人提升学历的重要角色,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的提升作出了巨大贡献。提升学历的使命自然要求相应的以提升学历为核心的招生模式、教学模式、考核与评估模式。但是,随着普教规模的扩大和大众化,学历的追求已经不是成人参与高等教育的唯一追求了,甚至不是其追求的目标了。为了获得新的生命力,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着重新定位的选择,其人才培养模式已到了非创新不可的时候。
2.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模糊
只有明白了成人高等教育应培养出怎样的管理人才,才能确定其人才培养的目标。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对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既没有与其他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区别,也没有与普教的管理类人才培养相区别。主要原因是,没有结合时代特征与市场需求,针对成人管理者进行培养目标的确定。在不明确服务对象的需求、社会对管理者的真正诉求的情况下,盲目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只能是没有特色、模糊、缺乏引导性的。这样必然会使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失去特色和优势。
3.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动力不足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成人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和发挥优势之所在。然而,终身教育的理念和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并没有促使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自觉、自主地创新,主要原因是其自身的创新动力不足。这一不足具体体现为相关政策导向滞后与僵化。长期以来的“国家中心主义、效率中心主义和经济中心主义”的政策价值取向,不利于成人高等教育公平竞争,导致其忽视自我特色,丧失自主创新的动力;忽视受教育者权益的保护和学习者主体性特征。创新的激励不足;长期对普教模式的复制以及对国家和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模式的被动适应,导致基层学校依赖性较强而创新思维不够。
二、解决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对策建议
1.促进成人高等教育的定位与转型
在终身学习理念指导下,新时期的成人高等教育不再只是与普教在同一轨道上的高等学历教育,而是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应成为实现学习型社会的不可缺少的教育体系。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不再是一次性的。由于知识的不断更新与整合,素质和能力更显重要。“活到老学到老”已成为时代的共识,成人的继续教育市场将是巨大的。成人高等教育在近几年来的艰难生存中,应该反思自身的优势与机遇,紧跟社会需求与时念,重新定位与转型。成人高等教育应该为社会上所有需要不断“充电”的成人提供服务,无论是学历或职位的提升,还是岗位转变或个人精神满足。因此,其在培养目标上要实现由学历教育向职业化教育的转变,由注重基础知识传授向素质与能力培养转变;应探讨大规模量身定做的、体现个性化服务特征的教学模式,既满足个体的特定需求,又符合效率原则;质量评估要多元化,真正使成人高等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成教与普教在不同的轨道上齐头并进,相得益彰,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作出贡献。
2.明确以素质与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
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对象,是在各种管理岗位上的成人或即将进入管理队伍的成人。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管理经验或社会实践经验,尽管其层次不一,选择继续教育的动机多样,但不能是没有目标的教育。只有寻求共性,统一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保证质量。我们认为,新时期管理人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专业型管理人才(硬专家),他们在组织中处于管理的中层和基层;另一类是在降低交易费用方面体现高效率的人才和处理不确定性并决定组织的边界的人才(软专家或企业家)。“企业家的职能是组织知识人之间的合作和创新”。他们的主要区别是素养和能力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经验和阅历造成的,也可能接受教育的程度造成的。在科学时代,我们可以认为,不论什么原因,这种差异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和不断学习而得到缩小,这就是成人高等教育魅力之所在。无疑,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是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的素养与能力的提升。在不确定性增加的知识经济时代,决定管理绩效的管理素养为道德素养、信息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综合;决定管理绩效的管理能力,主要体现为人际交往协调能力、知识的整合与创新能力、在复杂变化环境中判断力和领导力。因此,新时期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应以培养这些综合素养和能力为核心。
3.理顺各种关系,获取培养优秀管理人才的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7-022-02
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前者是培养目标定位的问题,后者则是具体的培养过程。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不外乎这两点,准确的目标定位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提。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基本上是沿袭了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在教育的过程中重知识贮存轻能力培养,重考试轻思维创新,属于“学历型”教育。这些观点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应有定位相脱节。随着高等教育新形势的变化和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的需求改变,这个定位偏离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目标,严重影响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一、成人高等教育重要地位与主要作用
(一)成人高等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序列的重要组成,对于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具有重要意义
追溯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教育部批准创办的,是面向在职成人的教育形式。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成人教育得到迅速发展,至1987年,我国正式确认“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要条件”。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历史来看,这是由国家发起主办的一种成人高等教育形式,从这方面来说,成人高等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具有一定的规范形式和质量目标体系。
教育部于1999年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我国已把2010年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作为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截至2012年4月,我国共有2138所普通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403所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全国成人高校348所,民办成人高校1所(数据来源于教育部)。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从事成人高等教育的学校数量较多,为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有着基础条件,成人高等教育是国家教育序列的重要组成,对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对于提高全民教育素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功能作用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成人高等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措施
终身教育理念是因社会的需要而形成的,并为社会所认知。我们所谓的终身教育一般是指包括人一生在内的能覆盖不同年龄阶段所接受的各种教育的和,包括基础教育、成人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技术技能教育等。在这个终身教育体系中,成人高等教育涵盖年龄段长,是一个长期和持续发展的教育过程,是与人的工作与生命长度相等的连续性教育过程,它会伴随着人的一生,对人的知识和技能产生重要的影响,是终身教育最主要的教育之一,奠定了终身教育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基础。
(三)成人高等教育灵活多变,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化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形式灵活多样,以在职业余教育为主,现阶段主要的有函授、夜大、电大、远程、网络教育等多种形式,还有全日制的成人脱产教育班,对于有不同空闲时间的人提供了灵活的教育方式和便利的学习方式,能使有家庭和工作的成人能灵活选择自己的学习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缓解家庭与学习、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同时,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也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不断发展变化着,使之能符合现代社会需要,满足不同知识层次、年龄层次、从事的产业和职业的需要,而这种与时代共同发展的教育形式也吸引人们去选择学习,以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再者,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相对学习较低,投入与获得知识比较高。所有这些,有利于不同经济基础、知识层次、工作产业的人投身成人高等教育,实现教育的公平化。
二、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
(一)培养目标定位区别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面向全日制普通学生,其本质上的教育属性是基础性和理论性。普通高等教育更侧重于学生基础素质的养成、具备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其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体系完整,具备再学习能力的学术型、研究型和复合型人才,因此,普通高等教育人才适应工作面较宽。
而成人高等教育面向的学生情况复杂多样,这就决定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也是多元化的,是较为灵活的。针对其本身的特点,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立足于终身教育,在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较高理论知识,侧重于培养技术型、技能型的人才;并可针对不同的入学类型,培养相应的有侧重的研究型、工程型人才;培养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普通高等教育侧重于基础和理论性,而成人高等教育更侧重于技术技能和社会工作适应性,更强调知识的更新,是培养应用型和技术型的人才。
(二)教育主体区别
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很重要的区别就是教育主体的差别。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一般面向对象是没有走向社会,一直从学校中走过来的学生,没有职业实践,是职前的一次性教育,他们对于社会的认知和对于专门定向知识的需要没有相对明确的目的性,学生毕业后,可以成为研究型或是技术型人才,方向多变。
而成人高等教育则具有职后、职前教育的双重性质,其大多数学生来自于社会,有一定的职业实践经验,有一定的技术技能,是进行再学习和再提高,还有部分应届毕业生的职前培训,而这些学生的特点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对于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具有目的性,学习动机明确,自觉性强。
(三)办学形式定位区别
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办学形式定位上的差异。普通高等教育一般办学形式比较固定,有固定的学习、生活场所,学生全日制在校学习,其学习形式、学制、教育方式都比较固定。而成人高等教育不一样,针对不同的学员,有灵活多变的办学方式,学习方式有夜大、电大、函授等不同的形式,学习场所相对不固定,有校内和校外教学点。为有利于学员集中学习,成人高等教育的学习和考核制度也不一致,更注意考查学生的专业技能,不一定以考试为主考核,是以学生自学和集中教育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三、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突出职业特点,由学历教育向学习型过渡
成人高等教育尤其注重学生的职业特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在社会活动中,职业发展和个人实现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在成人高等教育中要注重职业的特点,使其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在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要突出职业特色,结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特色改革引导成人高等教育由学历型的教育转变为学习型教育,使成人高等教育成为真正学习本领和技能的熔炉,真正实现由拿学历到为学习知识而参加成人教育的转变。
(二)办学层次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自身的积累而发展的,与社会的需求紧密相接,随着社会多元化进程,成人高等教育也需要灵活多样,同时办学层次也需要更上一个台阶。成人高等教育经过了五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从刚开始层次较低,比较单一发展起来,在办学理念、教育资源、培养体系、目标定位等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体系已日趋完善,具备了高层次发展的条件。同时,社会也需要多样化的成人教育,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产业、不同职业对于技能更新和素质提升的要求。
(三)多领域、多形式合作办学,提高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0-0005-02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不断创新是决定其命运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教育改革愈来愈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各国都不约而同地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教育发展战略的主要方向。创新型人才教育的中心在高等教育阶段,高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大有可为。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原则
1. 遵循教育发展规律
所谓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指的是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能脱离教育本位及其发展规律。首先,教育具有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发展的功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虽然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制约,但其核心必须是围绕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来进行,而不是仅以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为转移。其次,教育的发展既受人的发展规律制约,又受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制约,在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时,必须正确处理好教育发展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将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的思想统一起来,并融合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再次,高等教育发展的突出特征为:从高等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来看,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处于转型期,正趋于成型,自主性和自觉性有了高度的发展,但毕竟还是处在社会化的过渡期,高等教育对个体负有责任;从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看,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范围在不断扩大,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但并不会因此而模糊了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界限;就高等教育而言,有其自身发展的特征,如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技术性、应用性,因此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都要以技术性、应用性为中心来操作,培养方案的设计要突出技术性、应用性特征,人才培养模式要围绕这一特征来构建。
2. 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
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同样要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创造性是人才的本质特征,之所以常常要在“人才”之前冠以“创新”,一方面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才的创新具有潜在性特点,只有当潜在性变为现实性的时候,人才的创造性才得以体现。这种潜在性变为现实性的过程也就是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规律是由创新型人才的心理结构以及这些心理过程与心理特征得以实现的条件来决定的。因此遵循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规律,实质也就是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提供条件的过程。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内部条件、外部条件以及人才类型不同,需要提供的实践条件也不同。高等教育要依据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从提供相对宽松自由的发展空间和多样化的成长环境角度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此,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内在构成要素的要求:一是要建设一支掌握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能够有意识地运用这些规律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的教师队伍;二是提供将完整性与有序性融合起来的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三是教师能够有效运用各种流派学习理论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为学习理论揭示了学习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可以强化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
3. 遵循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
高等教育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在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层次结构中,高等院校的主办者主要是政府,政府的财政投入是高等院校持续发展所需经费来源的主渠道,经济发展的水平与程度则决定了经费投入能否到位及多少的问题;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公众的经济实力和居民家庭的消费结构,从根本上制约了公众对高等教育成本的分担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需求增长的速度,直接影响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另外,高等院校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高级技术(能)型人才;高等院校可以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以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积极主动地与企业横向合作,解决企业研究开发中的难题,通过推动企业的发展来增强经济活力。基于此,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类型和数量相适应,同时要对社会未来一段时期内人才需求的类型和数量作出相应的预测,以促进专业建设的健康发展。高等教育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必然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开放式互动过程中构建,而不是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封闭式构建。
4.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加强大学生课外的科学研究和发明创新活动。各科教学中的研讨活动往往局限在较狭窄的知识领域,与当今大综合的研发实际有一定距离。加强大学生的课外科学研究和发明创新活动有利于打破课程界限,培养学生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能力。这类创新活动应纳入教学计划,提供必要的财力与物力支持,由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指导,在高年级应将学生引入各种项目研究之中。在研讨式教学和综合性的科学研究、发明创新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同学的激发下边干边学,体验创新活动的成败得失,从而有助于他们掌握创新的诀窍。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保障
1. 考试制度
首先,要树立科学的考试观,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良好的思想环境。科学的考试观是从“人”出发的,它着重强调的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考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更强调通过考试,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科学的考试观要求考试增加对学生非能力因素的考查,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要改革考试形式和考试评价标准。一要根据现代学生的认知特征按照课程内容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科学的考试方式,做到平时考核与终结考试相结合,口试、笔试和操作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有的放矢地确定每门课程的考试方式,逐步建立起一套多样化的考试方式体系。二要改进考试评价标准,使考试与学习全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从实践上来看,目前关键是要进一步完善形成性考核的制度建设,增强形成性考核的科学性、有效性,严格形成性考核的控制与监督,充分发挥形成性考核的导向作用,最终实现考核目标多元化、考核内容多样化、考核方式灵活化、考核评价个性化的改革目的。
2. 教学管理制度
教育的精髓,不是灌输知识量的多少,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教师有教的兴趣,学生有学的兴趣,才是成功的教育。所以,创新型人才培养首先要给学生、教师提供一个自由的创造性空间。就学生而言,自由主要指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要更宽松,给学生更多的选择自由,其核心是要注意让有个性的学生自由成长。个性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高度相关的,特尔曼在研究800名天才后发现,20%成就最大的人和20%成就最小的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个性品质。他甚至把一个人成就的75%归咎于人格因素。著名的牛津大学则通过设置39所独立、多姿多彩的学院,让不同系别、不同专业的学生交叉汇聚在一起,他们通过互相交流,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形成了有利于发展个性的发展环境。因此,在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上,学校可以通过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度、导师制、支持学生科技创新和科技实践等,为学生个性化培养和多样性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3. 教师评价制度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首先必须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目前,我国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条件的优劣、评价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往往是以高学历、高职称以及教师在重要核心期刊上的多少、争取科研经费的多少作为衡量的标准。毋庸置疑,这些评价方法确实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但这往往又会导致教师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科研方面,而忽略了对学生培养方面的教学工作。为了扭转这种局面,高校应该建立相应的制度来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工作中。例如,为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参与其科研项目的积极性,高校应对教师指导学生的工作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考核与奖励,考核结果记入本人业务档案,改革分配制度与激励机制,奖励勇于开拓“创新教育”的教师员工。要将奖金与课时酬金分配、评优、选优、晋级以及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开展“创新教育”挂钩,尽可能奖励那些勇于开拓创新并获得一定成绩的教师员工,使他们的辛勤耕耘有所回报,激励他们以更大的热情和积极性继续开拓创新。
4. 学生评价制度
长期以来,人们大都以掌握知识的多少、尤其是学习成绩的优良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这种“质量观”因用人单位发出“高分低能”的反馈而受到了质疑。不同高校要根据自身情况改革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与教学评估制度,拓宽评价思路,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评价。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改变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要改革考试制度,从过去只考书本知识向不仅考书本知识更要考实际运用能力转变。考试方式要多样化,提倡以开卷考试、口试或以课程论文、设计等形式来评定学生的成绩。不仅如此,对学生的评优、选优活动,都要突出创新因素,要把勇于开拓创新和获得了较好的创新成果作为最重要的考核和评估标准。
三、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1. 构建多样化的培养模式
在当今教育发达的国家,其研究生教育模式多呈现多元化趋势,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并存,主次教育模式相结合,相补充。在我国这三种模式也同时并存,未来的发展,应该是在专业式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协作式,协作式的培养模式可以集大学基础学科的教学、科研与企业的先进设备、明确的科研课题之长处,使教学与科研联系更密切,从而培养出企业生产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或开发型人才,收到双赢的效果。培养创新型人才,离不开创新型教师的培养,而且要有相应的交叉学科导师指导。
2. 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整个教学管理中,应树立学生本位的思想,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例如,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的管理,并鼓励他们在自己所从事的组织管理工作中有创新精神,有创新成果;建立跨班级的各类学生组织,使学生有机会自己管理自己,为其施展才能提供舞台;全面开放课外活动设施,将学校的图书馆、科技馆、实验室提供给全体学生使用,使学生的创造发明活动有资料、有场地;创办学生自己的报纸、电视台、广播站,使学生能够独立地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小社会”服务,发挥主人翁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等。
3. 加强科研训练
加强科研训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大学应加大科研投入,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创新,自己创建或与企业共建创新研发中心,致力于创业型大学的转型,加快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对接中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学校将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学科组合成学科群,对接国家和地区支柱行业的产业群,形成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技术群。大学应打破院系行政壁垒,组织精兵强将,合力攻克重大项目,并以此作为相关学科学生培养的平台和载体,支持学生风险选题,并注重培养学生对交叉学科的兴趣,积极建立跨学科的课题组、实验室、研究中心等,致力于创业型大学的转型,以此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对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的科技创新,从而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提升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济.创新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灵魂[J].新华文摘,2006(09).
一定社会的教育必须培养适应那个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这是由教育的基本规律所决定的。创新对于我们民族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同志多次讲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我们的高等教育应当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已任,并积极投身于知识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活动,为发展国家的经济与科学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我们高等教育面临的新使命。为此,高等教育需要进行全面深刻的改革,在这里,仅就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谈几点个人的认识,以就教于大家[1]。
一、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2]
实行这个转变的实质,是要从以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传统教育是以它的知识观作为理论基础的。这种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对经验、事实、规则等的认识,而这种认识的真理性是绝对的、惟一的、静止的甚至是终极的。因而在教育教学中强调的是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的练习。建立在这种知识观之上的以传授已有知识为目的的传统教育,是束缚和压抑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
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在我国可谓是影响深远,根深蒂固,反映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教学思想、考试制度、评价标准和教学方法等。
我们传统的教育,恰恰是在有意或无意之中扼杀青少年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最典型的事例是考试中的某些标准答案。
二、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智力和非智力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3]
实行这个转变的实质,是要把教育教学从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为中心,转到在发展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并且使它们相互促进,和谐结合,协调发展。
创新能力离不开智力活动,但创新能力绝不仅仅是智力活动,更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取向,善于把握的敏锐性,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
三、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加大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广度和深度[4]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兴起和迅速发展,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方式已经发生了许多巨大变化,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的能力。多媒体网络教学,推动了教育的现代化,促进了教学改革。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习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多媒体系统突破了信息表现方式的单一化,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了优化的学习环境,它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使往日呆板的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和情绪,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多媒体网络教学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有利于个别化教学,使教学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进行学习,而且能方便地查阅与正在学习的内容相关的知识,因此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汪永铨.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高等教育卷)[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7).
[2]季桂起.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7(9).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09-01
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与普通高等教育以及中专技校教育明确的区分开来!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充分突显自身的职业特色,同时还要充分体现出高等要求。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要对教学效果引起充分重视,极力展现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速度十分之快,表面看上去风风火火,但实际上却有诸多的问题与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现出来也是迟早的事。首先,有的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对办学层次进行盲目的追求,在高职这个教育层次上未能踏踏实实地办出自身的特色。其次,有许多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知识仅是一味地强调学科教学,单纯地以为只要让学生扎实理论基础就会促使其水平的提高。在教学计划及课程体系方面都只是将本科相关专业压缩,且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也盲目的沿用本科的教学模式。这一系列问题能否有效解决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今后能否健康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前,教育部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已经明确提出了工学结合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实际上就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努力对学生进行培养且承担起责任。工学结合能够为学生的职业提供一定的导向,其结合学校内外的各种教学资源与环境,从而促使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校园教育同能够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效结合起来,使之贯穿对学生进行培养的始终。为了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各个高职院校应该努力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推行成为自身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二、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1.加强课程教学与专业建设的改革
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就业率也就更不在话下了,而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建设也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促进教学改革的重难点。因此,应该以教育同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为出发点,将学校的课程体系、教学组织、专业设置同企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充分结合起来,确立企业的主角地位,使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学校的教学、组织及管理。首先,将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视为目标,根据经济发展的需求对专业的设置进行灵活调整。其次,学校应该积极同企业合作以促进课程的开发,针对职业岗位与技术领域的要求并依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对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高等职业院校所构建的课程标准要充分突显职业能力培养,对于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应采取措施以进一步规范,从而促使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加强双师结构师资团队的构建及实训条件的改善
在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中,促进实训条件的进一步完善是其重要任务之一。实训条件的改善要充分遵守教育规律以及市场的运作规则,且学校要努力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从而使筹措资金能够有多方面的渠道与形式。与此同时,高等职业院校还要努力研究实训基地建设校企组合的新模式。可以由学校提供实训的场地并加以管理,企业则为实训提供设备及技术支持,将企业作为组织实训教学的组织,从而促进利益双赢并实现资源互补。与此同时,优化双师结构是促进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学校应该积极聘请行业企业专业人才来作兼职教师,从而促进行业企业专家兼职授课比例的提高。
3.企业方面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能力
企业应该将企业价值链同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进行有效的融合,在为自身制造经济利益的同时应该主动担起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并大力发展科技创新,从而为高职院校提供重点实验室及科技创新的平台,与此同时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的教育之中,与之一同进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最终促进企业研发能力和校企合作能力得以提高。作为中小型企业更应该加强与高职院校的合作,通过其技术优势与人才优势来促进自身竞争力的提高。
总之,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若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并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就要采取一定措施从而形成一套完善的运行机制。另外,政府也应该将职业教育纳入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规划之中,大力支持高等职业院校建立完善的教学设施及学习设备,加大对其的财政投入强度。只要学校、企业、政府三方通力合作,通过共同的努力形成一股力量从而赐予工学结合这套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德祥.加快我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在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 暨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讲话[J].辽宁高职学报,2002(06).
培养的要求在考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时,数量是不容忽视的。即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规模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之一。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在数量上是以持续增长为基本特征的。现如今,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已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后期或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表1 的统计数据告诉我们,美国、英国、日本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均已超过50% ,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马丁・特罗所言的普及化阶段;德国、法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也达到40%左右,可以说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后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自20世纪末的大扩招以来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8年已达23.3%,虽然这一数据还赶不上上述发达国家,但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2907万人,人数规模居世界前列。正是以这样一个高等教育规模为基础,我们才能提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将由以数量增长为主转向以质量提高为主,并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试想,如果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仍处在小规模的“精英”阶段,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于大众化、普及化的今天,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就会显得不切实际,不合时宜。换句话说,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有了较为宽厚的数量基础之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提出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当然,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绝不仅仅是数量上的,相比数量和规模,人才的高水平、高质量应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于人才培养更为根本、更为重要的要求所在。那么,什么是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呢?
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以多样化为基本特征的。所谓多样化,是指在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如办学、管理、教学、研究等体现出多元、多样的态势。培养人才也不例外。现代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从层次上讲,有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之分,从类型上讲,有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之别,更不用说学科类别上的多种多样了。因此,这就给我们讨论什么是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人们也很难给出一个关于高水平、高质量人才的确切定义。不过,综合众多的有关高校人才培养的研究、论说,我们似可对高水平、高质量人才作以下一些基本理解。首先,由于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类型较多,层次有别,因此,衡量高水平、高质量人才不应用一个尺度,一个标准,如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型人才与高水平、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的衡量标准肯定是不一样的。其次,不论高校培养的是哪一类型、哪一层次的人才,要达到高水平、高质量必须具备一些共同的品质与能力。其中,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与较强的创新能力应是最为基本的。
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来讲,虽然很难给出一个有关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高校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准确的数量或质量要求,但我们可以从世界上一些高等教育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中有的无疑可以称为高等教育强国)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中找到一些认识高水平创新人才数量或质量的思路。例如,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医学奖被公认为世界自然科学界最具权威意义的奖项,它们被授予那些在这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果的研究人员。因此,这些诺贝尔奖的获奖人数不仅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一所大学乃至一个国家的自然科学研究水平,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一所大学乃至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创新人才的能力。
表2反映了从1901年诺贝尔奖设立开始到2007年的100余年间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医学奖获奖者的国别状况。美国以224人(占总数的43.0 %)高居首位,英国、德国位列二、三。若以二战结束的1945年作为分界线来统计获奖者的情况,可以看到这三项诺贝尔奖的获奖人数在这两个时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即二战结束以来的获奖人数是二战结束前的2.7倍。美国与德国的获奖人数在这两个时间段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美国二战结束以来的获奖人数是二战结束前的11.4倍,其增长幅度远远高出了总体的2.7倍;而德国则相反,二战结束以来的获奖人数少于二战结束前。美国与德国的这种获奖人数变化的差异,不仅佐证了世界科学中心自20 世纪初期之后由德国转移至美国这样一个事实,同时也反映了美国与德国的高等教育在二战结束前后的发展差别,并且说明二战结束之后美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及其作为高等教育强国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所具有的强大实力。为了进一步验证诺贝尔奖获奖者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我们还可以分析一下诺贝尔奖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高校的分布状况。
表3从取得博士学位的角度列举了1901―2001年间诺贝尔物理学、化学奖获奖者最多的高校。在物理学奖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最多的11所高校中,美国占7所,德国2所,英国与法国各1所,具有这11所高校博士学位的获奖人数占1901―2001年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总人数165人的43.0%。在化学奖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最多的12所高校中,美国占4所,德国与英国各3所,法国与瑞士各1所,具有这12所高校博士学位的获奖人数占1901―2001年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总人数137人的50.4%。
另外,根据对1901―2001年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状况的统计,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的单位分布在87 机构(这些机构除个别科研院所外,绝大多数为高等学校),平均每个机构约1.79人;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占总数的41.0%;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最多的高校是哈佛大学,有11人,占总数的7.1%;在取得博士学位最多的排名前13位的机构中,美国占6个,英国2个,瑞典、奥地利、丹麦、瑞士、法国各1个,在这13个机构中取得博士学位的获奖者(66人)占1901―2001年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奖总人数175人的42.3%。[6]从上述有关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医学奖获奖者的统计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所占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有的巨大优势,毋庸置疑,这种优势与美国作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或曰高等教育强国)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虽然诺贝尔奖获奖者的人数多少不能概括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水平、质量的全部(因为诺贝尔奖获奖人数与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相比毕竟极少或者说是个别,且诺贝尔奖获奖者只是高等教育培养的多种人才中的一种),但它是反映一个国家科学与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这样认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若是仅仅培养出几位诺贝尔奖获奖者,而高等教育的其他方面较弱,那么可能还不能称之为高等教育强国;但如果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长时间培养不出一位诺贝尔奖获奖者,那就更难称之为高等教育强国了。
二、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制度改革
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30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理念、结构、内容、方法等方面。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以社会本位价值观为指导的人才培养理念转向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价值观指导下的人才培养理念,素质教育思想、通识教育理论成为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在人才培养结构上,一个由专科、本科、研究生多层次教育组成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已经形成,尤其是近年来研究生教育在数量与质量上的迅速发展,使我国培养高层次、高水平创新人才的教育体系逐渐完善。在人才培养内容上,随着学分制、选修制、大类招生等改革措施的实施,以及通识教育的逐渐扩展,一个以宽专业、宽基础、宽口径为基本特征的人才培养内容体系正在形成。在人才培养方法上,偏重课堂讲授、偏重书本知识的传统教学方法正在发生变化,重视在实验教学、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正在成为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取向。毫无疑问,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实践中的上述诸多变化,为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那么,若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实践人才培养制度改革? 换句话说,为了培养出符合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求的高水平、高质量人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应该如何进行? 准确地回答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是比较困难的。我国高等教育30 年来人才培养改革的实践,以及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尤其是高等教育强国高水平、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经验,可以作为我们思考这一问题的基本参照系。
1.重视人才培养理念的不断更新
在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及人才培养制度构建中,理念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从中外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养内容的性质、人才培养方法的选择及人才培养过程的走向。譬如,19世纪初期的德国大学,在洪堡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思想影响下,学术研究进入大学的教学过程,大学成为培养学术人才的基地。“到19世纪70年代左右为止,全世界能够训练学生从事科学、学术研究的机构,实际上唯有德国的大学。”[7]又如,自20世纪初开始在美国高等教育中逐渐形成的通识教育理念,成为美国大学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制定的重要基础,其影响作用一直延续至今并远及大洋此岸。因此,理念的更新在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改革人才培养制度的过程中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理念革新中,教学观的改变显得尤为迫切,而教学观革新的核心是逐步树立让学生具有更多的学习自由的思想。计划经济时代,在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高等教育制度框架内,有计划地培养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直接对口的专门人才这一指导思想,规定了高等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的计划性与统一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时,其4年所学课程已被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好,4年的学习过程即是这一制定好的教学计划的展开过程。这种方式虽然对培养有一定规格要求的专门人才有作用,但对培养具有较高知识素养与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或许不太适宜。因为创新是一种不受拘束、富有个性的活动,培养创新人才勇于质疑、善于批判、敢于打破常规的能力与素质十分重要,而这些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需要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因此,重视学生的学习自由应成为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制度改革的重要理念基础。其实,早在19世纪德国大学培养学术创新人才的实践中,学习自由就已被作为一条基本的原则。
2.重视人才培养结构的不断协调
人才培养结构涵盖的内容比较多,如人才培养的地区结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等,是人们经常探讨的问题。如果我们对各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作一研究比较的话,可以发现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的诸种结构在不同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例如就层次结构而言,有的国家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的比例构成呈“金字塔型”,有的国家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的比例构成呈“橄榄球型”。因此,关于人才培养的结构,很难找到一个适合众多国家的一致的标准或模型。不过,如果我们进一步研究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可以发现研究生比例相对较高是一普遍现象。可以这么认为,世界上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专科生、本科生占绝大多数的所谓“低重心”层次结构和研究生占有相当比例的“高重心”层次结构两大类,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尤其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层次结构,毫无疑问属于后一类。
统计资料表明,美国2004年在学本科生为928万人,研究生为133万人,研究生占本科生与研究生总数的12.5%;英国2005年在学本科生108万人,研究生23万人,研究生占总数的17.8%;法国2004年在学本科生104万人,研究生25万人,研究生占总数的19.1%;日本2007年在学本科生251万人,研究生26万人,研究生占总数的9.4%。[8]我国2007年在学本科生1024万人,研究生119万人,研究生占总数的10.4%。[9]从上述统计来看,应该说我国研究生教育经过近年来的大发展,在数量上已经达到相当规模,研究生在学人数占本科生与研究生总数的比例已超过日本,接近美国。换句话说,从数量上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结构正在从“低重心”向“高重心”发展。但问题是仅有数量是远远不够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所要求的人才培养主要在于高水平、高质量,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层次。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人才培养结构的协调不能仅仅认为是数量结构,还应包括内容结构。如不同层次的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衔接问题,不同类型人才(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培养内容、方式的区别与融通问题等。
3.重视人才培养制度的不断改革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才培养制度实际上包括了从招生到就业,从校园文化到学生生活等有关人才成长的方方面面的制度、规则。狭义的人才培养制度主要指与高校教育、教学过程和活动相关的制度、规则。人才培养制度的确定与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就专门人才的培养来讲,可以看到这样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即“本科+ 研究生的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和“本科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前者的代表主要是美国,自19世纪70年代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创建现代研究生教育制度之后,以培养法律、医务、商务、管理、教育等专业人员为目的的从事研究生教育的专业学院(Professional School)逐渐出现,由此,本科学院(如哈佛大学的哈佛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的哥伦比亚学院)加专业研究生学院成为美国综合性大学的学院构成方式,“本科+研究生”成为培养专业人员的基本模式。在这样的专门人才培养模式中,本科教育的通识性、研究生教育的高深性成为基本特征。所谓“本科专门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指在本科阶段完成对专业人员的培养,本科教育的专业性是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高等教育改革之后,我国所确立的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这后一种。为了达到在本科阶段完成专门人才培养的任务,我们制定了从教学计划、教学组织到教学实施、教学管理的一整套人才培养制度。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获得迅速发展,研究生比例已经达到本科生与研究生总数的10%以上时,研究生教育内容与本科生教育内容重复,研究生教育水平低下等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下,现在应该是到了认真思考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重新审视我们已经习惯了的人才培养制度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1]高晓杰.科学谋划未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中国高教研究,2009,(2).
[2]丁三青.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强国指标体系的战略构想[J].煤炭高等教育,2009,(1).
[3]日本文部科学省.教育指の国比[M].2008.10-13; 教育部.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Z].
[4][8]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要[M].2008.244-245,64.
[5]徐万超,袁勤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的统计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4,(1);葛君,岳晨.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的统计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2).
当今时代,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关键作用备受瞩目,高度教育也是我国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手段。为推动我国高度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近年来举措不断,大量的投入和各类“工程”都在实施中。这更需要我们冷静思考,创新人才需具备的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方式现状及问题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因此,正确认识我国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就显得尤为必要。
1 Y果与分析
本文以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文献来源,以主题“创新人才培养”和篇名“创新人才”进行检索,检索的时间范围为2007-2016年,研究层次为高等教育,共计检索到1153篇文献。本文对文献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①研究机构。在1153篇文献中,清华大学的发文量最多,有20篇,其次是华中科技大学;②基金项目。对这一主题资助最大的是国家级基金,其资助的文献共有86篇;③期刊分布。发文量最大的是中国大学教学,有92篇,其次是中国高等教育,发表了88篇;④研究领域。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科领域;⑤年份。文献数量主要集中在2010―2014年这个时间段内;⑥教育层次。在1153篇文献中,篇名中含有“本科”的文献最多,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这一层次上。
2 研究综述
当前,就研究成果数量而言,“在高等教育中进行创新人才培养”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经达到较大数量,并涌现出许多真知灼见的创新见解。其研究内容主要涵盖了以下两点:①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②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
2.1 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学者对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几点:①教育体制的问题[1-3]。我国的教学体制过于集权化与行政化,严重侵蚀学术权力,阻碍了学术研究特别是创新性研究活动的开展。②教学主体的问题[1-7]。我国教师的问题主要为优秀教师数目太少、功利心态严重和言传身教不到位等,学生的问题有传统的基础教育导致的先天不足、学习目的缺乏和功利心态严重等;③教学方法的问题[1,3,4,6]。重知识轻思维培养、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和重专业教育轻全面发展、灌输式教学、缺乏人才的目的培养、忽视创新培养和专业划分不合理等;④教学内容的问题[2,4,6]。以教材为主、教材内容陈旧、专业性与通识性处理不当等。⑤评价体系的问题[1,2,4]。主要表现在以传统的笔试为主、偏重课本知识、强调答案的唯一标准性,强调考试结果的重要性等。
2.2 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
(1)改革教育体制
从学校的内部治理制度和政府的宏观管理制度两个层面来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学校的内部管理制度从行政化管理和功利化管理转向人本化管理和学术化管理,政府的管理由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为以政策引导、资源配置、信息服务和监督指导为主的宏观管理[3]。
(2)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从主要重视学历考察向注重学历的同时更加注重能力考察和发展的转变[2];②建立广大教师都能参与的科研平台,设立惠及面宽的科研启动资金,提高各种层次和类型的进修机会;③在职称评定和奖励政策上看重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3]。
(3)转变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将现有的教育方式从单项式灌输教育向双向互动式教育转型[8];②加强信息化教育建设。主要从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信息化教育组织建设三个方面入手[9];③教研融合。建立让学生参与科研的教学制度,从加强研究性教学和开展本硕博连读机制入手[4];④产学研一体化。根据合作层次和紧密度的不同,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可划分为非正式研究合作、契约型合作与知识转让、共同参与政府资助项目、人才培养、研发联盟与共建实体、技术孵化等六种模式;⑤实践育人。当前我国高校实践育人模式,包括项目化运作模式、高校与社区共建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基地化模式等。
(4)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4];②对教学内容及时进行更新;③跨学科和交叉学科培养 。
(5)营造创新文化环境
营造创新文化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首先,大力推行研究型教学和探究式学习新模式;其次,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和师德教风的制度建设;第三,不断加强学风建设;第四,围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
(6)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对学生而言,评价不能局限于考试分数,注重从笔试、口试、开卷、闭卷、论文、实验、实习、实训、作品评价、发明、研究报告、设计等多种形式和多个方面考核评价学生。其次,对教师的考评也要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考评指标包含在内。
3 简要评价与展望
3.1 研究评述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创新人才培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但是仍有部分领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1)在研究内容上,一是没有对拔尖创新人才与普通创新人才的核心内涵加以区分;二是针对个案的研究比较丰富,缺乏一个整体性和统一性的归纳总结。
(2)目前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都是切片式的研究,比如针对某一学校或学科的研究。但是对创新群体成长路径的研究很少,缺乏对创新人才群体的持续跟踪研究。
3.2 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借鉴了德国“双元制”及国内“双证教育、多证教育”等职业培训教育模式,是一种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以及职业资格认定三者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旨在解决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成人教育的职业取向和学术取向问题,企业用人的诉求问题和培养中的“社会评价”缺失问题。“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满足了成教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前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而且对国家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的战略转型有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本文分析了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 人才培养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湖南农业大学在“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基础上提出了新思考。
一、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一)办学过程注重“效益”
部分助学机构只把成教当作其创收手段,把考试通过率当作衡量助学成效的唯一标准;还有部分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者办学指导思想落后,大多数职业技能培训处于助学的边缘化。
(二)培养计划突出“学历”
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不重视市场规律,简单复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计划;不注重成人的学习规律,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技能培训等问题。
(三)课程设置脱离“实际”
一是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存在着课程内容重复,许多课程跟不上科学研究的最新进程,与社会实际需求脱离。二是课程结构体系设置存在不合理之处,学科之间的的渗透、融合度不高。
(四)教学方式缺乏“参与”
一是在课堂上教师不能依据教学诸元素的需要而选择、整合各种教学模式,使课堂缺乏学生的参与度。二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盛行,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三是仍然存在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脱节的现象。
(五)校企合作存在“困难”
一是成人高校与企业双方没有建立利益共同体,企业对建立教学基地的积极性也不高。二是缺乏激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有效机制,企业只接收与指导学生,目前缺乏激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
二、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新思考
根据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湖南农业大学提出了新思考。
(一)立足政策环境的实质性,实现助学与办学的结合
强调助学与办学的结合,是在保障考试通过率的同时,明确办学理念和助学使命。通过二者的结合,通过积极实践“学历+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成人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学校开设了校企合作技能培训课程,包括综合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旨在培养学生专业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 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探索出适合学校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三分法”与“融合式”并举的新模式:率先推出“三统一”(学管理、统一住宿安排、统一团学活动)全日制自考生源组织模式,率先实施“三分法”学生管理(分类、分层、分段)、探索成人教育“网络化”(互联网+教育)助学,推进继续教育“融合式”(函授与自考融合、面授助学与网络助学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企业内训与学校培训融合等)发展,创办了“弘毅致远”实验班、提出“导师制”和“导学制”等特色项目,在助学过程中注重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形成一套特色的制度体系。
(二)注重培养计划的实用性,实现选才与育人的结合
1.突出“职业性”
为企业塑造专业的技术人才。学校以建立职业型新体系为目标, 根据设置该专业的目的和市场需求,制定和执行专业教学计划。同时,重点强化应用型教学方式,提高专业知识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提升学生对知识理论和职业技能的掌握能力。
2.坚持“高等性”
实现与普高一致的育人目标。学校依据成教学生的特点,按照普通高校本科生标准,制定与实施培养方案,将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作为重点培养目标。同时,积极探索基于“弘毅致远”实验班的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的“融合式”教育教学模式,开展成教学生的考研培训导师制。
3.强化“成人性”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成教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学习动机等因素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思维、学习目的、学习形式等方面。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权利义务符合成人教育的成人性。
(三)突出课程设置的实际性,实现目标与过程的结合
1.开设“四大模块”课程,整合课程价值取向、个体发展与社会需求
宁波大学乐传永教授提出的四大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考证考级课、职业素质课、实训实习课”四大模块课程,呈“基础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三个梯度。这四大课程模块把专业和技能结合起来,满足了不同专业学生的社会需求。学校以就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素质和技能为培养内容,结合成人高等教育性质和学生特点,整合这几者之间的关系,避免成人教育中出现“教非所需,学非所用”的问题。
2.开发“精品网络”课程,整合课程平台的多样化与开放化
学校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教育”理念的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课程,特别是校企合作背景下的网络平台建设与管理、课程资源开发与推广应用模式等。为此,学院将以全国自考学习服务中心为基础成立网络资源部,采取外引内联、服务外包等形式,优先开发学校自考、成教主打成教专业的网络课程,推进继续教育的网络化改造,启动网络教育联盟的建设。
(四)加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实现理论与技能的结合
1.推进以学生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上特别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学生科研工作能力的培养。如让实验班学农的同学进行实验科研基地种植、培育育苗等,启发和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创新型小组、班级或集体的建设,开展一些以学术交流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2.在实践教学上开展课外研究和社会实践项目训练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比重,学校加大了财力、物力的投入,走向社会,找到实践教学相结合点,建立校内院系之间,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实践教学的运行模式。重点抓好实验基地教学、课程实习、社会实践等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例如,学校积极开展“名企行”活动,让学生走进工厂、走进企业,从而拓宽社会实践活动的渠道。
(五)提升校企合作的实效性,实现专业与职业的结合
1.建立企业、行业、区域等共同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渠道
学校成人教育机构将人才培养的途径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借鉴成功案例,在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基地和研究基地上,实施方案共订、资源共享,联合企业进行符合实际需求的教育教学。同时,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行业企业的具体需求以及成人学习者全面发展的根本需要对教学内容不断地进行更新,推进学习内容广度、深度和结构设置的变革,将教学内容与学习者需求进行衔接。
2.创新合作办学、委托培养、项目承办等联合培养新方法
这不仅是对成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资源短板的填充,也促进了成人教育机制内外部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同时,学校积极探索企业委培方式,委托企业直接培养学生,让学生用实践的方式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乐传永.成人教育转型与发展[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