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3 10:30:3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一定要有开拓创新精神,要有科学的发展思路。2006年换届以来,**县始终把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科学谋划、跨越发展作为首要的工作来抓,把解放思想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时刻以创新的理念指导工作,以创新的思路谋划工作,以创新的实践完成工作。根据发展形势的变化,及时地对**的发展目标进行了新的明确定位,提出了“争创**‘三化’一流县,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的发展思路。工作中,不断强化“等不起”的责任感、“低不得”的目标感、“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欠不起”的使命感,坚持“三化”并举、和谐发展、协调并进,依据工业、农业、城镇化建设工作实际,实行县四家班子领导分块抓落实的责任制,分块评比、考核、奖惩,确保了工农同步发展、城乡建设与旅游事业协调并进。
总的看我县民营企业起步较早,改革开放初期我县民营企业就开始起步,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没有做大做强。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人才缺乏。但是产业特色明显,具有一定数量的工业企业。企业布局相对集中,形成三区两带一城发展格局。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批本土企业家,一批产业技术工人,一批特色产品。
下面,就如何加快民营企业发展,提几条个人建议。
建议一:进一步提升对现有企业的重视程度。在全力抓好招商引资的同时,不要忽视现有企业的发展,要引导它们加大投资力度,进行技术革新,进一步做大做强,这是比较容易抓到位的,也是比较容易见效的。对现有企业支持,政策优惠要与外来企业一视同仁,避免“引来女婿走了儿”情况的发生。从另一个角度讲,企业引进,往往是以商招商,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我们本地同行企业界人士的相互宣传和引路,本地企业界人士对投资发展环境的“口碑”,是引进企业、资金和技术的第一窗口,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做大做强现有企业:一要培育产业龙头。在六个行业中,根据3年内的税收情况,每个行业筛选出1-2个龙头企业,集中给予税收、资金、用地等政策倾斜,促其做大做强。二要延伸产业链条。围绕六个行业,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向上、向下拉伸、拉长产业链条,带动配套企业发展。肉食品行业原料、市场两头在外的现状表现的十分突出,需要积极引导企业投资新建养殖企业。三要打造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不在于企业数量的多少,关键在于企业的规模、质量。一方面要加大合法经营、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的服务力度。另一方面,要严厉打击违法企业、假冒伪劣产品。不打掉伪劣产品,就是对合格产品的不公平。不打掉违法企业,合法企业就无法成长起来。肉食品行业的整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经过两次大的集中整治,生产单位由原来的56家,变为现在的十几家,砍掉了一批小作坊,数量少了,行业规模、效益却实现了成倍的增长。
建议二:进一步加大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力度。不只停留在规划和口头上,要切合实际的做起来。一要加大硬环境建设力度,充分征求企业经营者意愿,提高基础设施的标准、档次和品位,提高集中区的承载能力。二要优化集中区的软环境,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质、高效、透明、诚信的服务。对于县城工业园区的启动,第一步主要是吸引一、两企业入驻,为其他企业发挥示范作用。
建议三:切实破解“瓶颈”问题。在企业座谈时,谈及最多的两个问题仍然是土地和融资。这是在所有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中必须要面对也是最难解决的两个“瓶颈”问题。因此,如何让政府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为企业创优环境、搭建平台,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一)争取增量,盘活存量,积极破解土地“瓶颈”
1、切实加大转用指标争取力度。一是加大争列市以上重点项目力度,大项目争取纳入省重点项目盘子,使用省控指标;对中小项目实施打捆包装,力争市级立项,使用市控指标;督促项目单位加强与发改、环保、建设、和国土部门的沟通,尽快完成项目立项、规划选址、环评等前期工作,为用地预审、规划调整等工作创造条件,争取及早达到用地组卷报批要求。二是加大跑市进厅力度,充分利用各方面人脉资源,反复申明理由,争得各级理解和支持,为争取用地指标创造有利条件。
2、积极推进土地置换。充分利用土地置换政策,将部分废弃砖窑(全县约有600亩)立项复垦,验收合格后,与农用地进行置换。
3、认真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对全县现有停产、倒闭的123家企业,闲置的700余亩土地,按照一般项目靠挖潜的原则,采取制定优惠政策、使用权流转、合股联建、租赁等措施,积极安排一般非生产性项目使用存量建设用地。
(二)转变思路,加强引导,积极破解资金“瓶颈”
1、加强“银企”、“民企”对接。一是实行银行和企业联系会议制度,及时沟通信息,争取金融部门在资金上的支持。二是组织金融机构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帮助企业完善贷款条件。三是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通过独资、合资、入股等方式,实现民间资本与企业的对接。
2、不断探索新的招商方法。一要打破“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观念,甘当配角,挂大联强,借梯上楼,借船出海,在提供服务中求发展,在加快联合中求发展,在产业对接中求发展。二要提高招商的针对性。进一步增强政策渠道、业务渠道、网络渠道、企业渠道等捕捉、筛选项目信息的能力。在项目跑办上做到“专”,出去跑项目,小团组多批次,有目的的进行,可以上什么项目,发展什么产业。
宜昌正处在跨越发展的黄金十年、关键五年。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三峡后续规划、武夷山区域发展规划和湖北全面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这些重大机遇正在宜昌产生叠加效应,也为宜昌加快发展、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提供了重要支撑。促进“200平方公里特大城市”科学建设、快速建设,全面构建现代化特大城市的综合实力、产业体系、基础设施,把宜昌建成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的昌盛之地。
一、先行布点重大设施,从战略高度掌控新区拓展的重要节点
一般来讲,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有道路系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设施、居住建筑等方面。其中,大型公共服务设施是满足城市功能需求的重要基础,也是城市建设的聚核点和支撑点,布局好这些设施,也就实质上解决了新区乃至整个城市发展的方向问题、骨架问题和定位问题。重大公共设施是确定城市交通走向、级配的决定性因素和前置条件。只有先行对重大公共设施进行布点,才可能合理地、科学地对城市交通体系进行架构,并拉动周边土地升值。纵观青岛等城市的新区建设,都是将重大公共设施作为新区建设的“引擎”,先行布点、先行建设,发挥了重大的先导作用。宜昌要依靠集中建设大型项目撬动新区建设,如能先行布局重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那么“十二五”新区拓展方向问题将迎刃而解。基于宜昌要在“十二五”期间建成“200平方公里特大城市”框架的紧迫性,建议“十二五”期间的新区拓展可考虑“南北对拉、分片集中、项目定位、道路引领”的战略,即东北方向在东山四路沿线(即东山四路以南-城东大道以北范围内)布点行政服务中心及体育、医疗等主要大型设施,迅速搭建起北部新区框架;在西南方向江南大道以南布点文化、新的商业中心等设施,迅速搭建起南部新区框架。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对新区拓展和交通组织具有突出的引领、核心、主导作用。目前,我市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呈散点分布,整体档次较低,在规模、品质及拉动发展等方面与特大城市的差距还较大。建议对市级重大公共服务设施重新“洗牌”,通盘考虑,坚持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原则,突出拉动新区拓展、缓解老城区压力,来重新建设市级体育中心、文化中心(大剧院、新博物馆等)、城市规划建设展览馆及新区医院、学校、商业设施等重大公共设施项目,以形成项目集群优势,并迅速聚集新区人气。
二、优先谋划交通问题,前瞻地科学地构建未来城市交通体系
【关键词】
陕南县域经济;研究进展;述评
陕西,地理上被秦岭山脉横断,北面是关中和陕北,南面是陕南。陕南从东往西,依次包括商洛、安康、汉中三地,共有3区25县,土地总面积 7.59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36.87%;总人口839.2万人(2010),占全省22.47%。“十一五”期间,陕南大力落实突破发展战略,所辖各县经济突破发展均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陕南本身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工业化程度很低,特色产业没有形成规模,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加之支出逐年扩大,财政自给率却很低,因此,近年来虽然陕南经济发展较快,但相对于全省而言,各项经济指标均十分落后。据2010年统计数据,全省三大区域,关中县域GDP占全省县域的41.2%,陕北占42.8%,陕南仅占16.0%。关中县域财政总收入占全省县域的26.5%,陕北63.8%,陕南仅占9.7%。2010年,全省“十强县”中,陕北7个,关中3个,陕南空白①。
陕南县域经济落后的现状,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关注和思考。近年来,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探索实践和理论研究逐渐得以展开,逐渐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综合其研究进展,我们可以将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概括为三大路径:
一、人才培育与陕南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的众多关注者都曾建议把加速人力资源开发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因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重要生产要素一是人才,二是资金,三是技术和信息。很多县域经济得不到有效发展,关键在于人才资源配置难以得到优化,科技的推动效用无法在短期内实现效益转化,从而制约了实时有效的信息畅通和人才、资金的高效流转,致使县域经济不能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对于陕南而言,相当时期内,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所依赖的人力资源,从其来源上来说:一是出自本土,二是由外引进。然而在县域经济现实发展过程中,由于受陕南发展环境制约,如用人政策、社会保障、薪酬福利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推动县域经济既好又快发展所必需的优质人力资源很难得以凝聚。而由于人才紧缺,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管理、机制、思想等一系列的创新实践活动由于缺失主体,很难落实,成为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沈燕(2006)撰写发表的《陕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教育问题研究》一文,是最早关注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文章;同时她也是集中关注人才培育对于陕南县域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研究者之一。她认为,人力资源因素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核心的作用,而决定人力资源质量的必然因素是农村教育的发展,因此,推动农村教育改革,整体提高陕南地区劳动力的素质,将是实现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文中,她提出了改革发展农村教育的三种途径:一是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二是因地制宜的统筹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是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培养实用型人才。[1]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培育陕南本土人力资源,优化本地人口质量,有十分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但是陕南县域经济发展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培育是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除了需要充分调动和利用本土现有资源之外,能否全方位开发培育人力资源,引进留住高素质外来人才,最大限度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在推动本土人才素质优化升级的同时,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使用机制,创造优秀人才能引进来、用得好、留得住的人才环境和制度,才能更好地推动陕南县域经济持续、稳定、高效发展。这一研究领域目前还十分薄弱,急需政府和学界更多关注。
二、发展特色经济与陕南县域经济发展
很多学者认为,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在于县域产业是否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而特色经济由于是某个国家或地区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发展成型的,具有市场独占优势,从而形成的具有国内外、区内外特色的,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因此进入政府和研究者的视野。发展特色经济,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的路径选择,也被学者们引入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领域。
王高建(2008)在研究陕南贫困区县域经济竞争力问题时,认为陕南县域经济竞争力不强的原因除了表现在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思想观念陈旧等传统制约因素之外,还在于陕南县域缺乏产业整合,没有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因此,他认为,应该立足于陕南丰富的生物、林土特产、生态旅游等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作为陕南突破发展的现实选择[2]。王瑞祥、杨文杰、杨雪梅(2008)也认为,县域经济一直以来都是陕南经济区发展的薄弱环节,于是在分析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陕南应利用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以形成与陕北的革命圣地旅游,关中的历史文化旅游相区别的特色旅游经济[3]。
近年来,县域经济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肖志颖 吴润青,2013),在安徽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县域地区人口规模大,地方财政收入偏紧,且支柱产业多依赖于地方资源,造成县域经济发展动力明显不足。因此,如何充分发挥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打破资源与技术约束,对于提升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尤为关键。而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的核心,就是要掌握目前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究竟如何?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需求如何?而这些问题也正是本文试图回答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科技兴县战略的全面实施,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科技与县域经济的关系也进入了我国部分学者研究的视野。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早在2006年就在对福建省县域科技与经济互动关系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县域科技创新环境,增强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引导县域经济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思路。孙自铎(2007)通过对安徽省全国首批科技示范市――宁国市经济发展的实地调查,也同样提出现阶段安徽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科技为支撑的基本思路。禹晋卿(2008)指出河南省县域的整体科技水平还不高,而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强化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岳顺之(2011)则指出淄博市县域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走在山东省前列,在于科技支撑作用的有效发挥。同时总结了淄博市科技创新支撑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积累的经验。
可以说,关于科技支撑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已有学者们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对于县域科技支撑能力如何评价等对诸如此类问题的研究目前仍然较少。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县域层面的科技研究缺乏资料和数据的支撑,从而使评价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的研究很难深入进行。
因此,本文主要以安徽省80个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支撑能力综合评价指标,利用2011年安徽省县(市)科技进步考核数据,对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进行评价,探讨如何强化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并从政府作为的角度提供一些设想和建议,从而达到科技与县域经济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一、评价指标与权重的确定
确定评价指标是进行科学客观分析与评价的前提。本文基于科技支撑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关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科技促进产业发展能力、科技推广与服务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及科技投入水平四个方面设计科技支撑能力综合评价的四个二级指标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数、科技成果转化数、年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等11个三级评价指标,从而构成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支撑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详见表1。
确定权重的方法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专家打分法(德尔菲法)、两两比较法、层次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本文利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指标两两比较,根据各测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来确定权重。以二级指标权重设定为例说明,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通过两两比较,确定二级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本文参照1~9标度体系来确定相应的aij值,得到二级指标的比较判断矩阵,记为A,计算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进行了评价。得出的评价结论,可为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政策的管理与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从评价结果,我们可以发现:
(1)总体来说,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支撑能力偏弱,在本文所考察的80个县(区)中,科技支撑能力综合评价值低于平均值的县域占了近三分之一,比重达62.5%。可见,安徽省科技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并没有得以充分发挥。
(2)安徽省各县域之间科技支撑能力差别较大,科技支撑能力综合指标值最好的宁国市与最差的蒙城县相差25倍有余。因此,如何缩小个县域之间的科技支撑能力差距,对于提升安徽省整体县域经济发展,是目前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
(3)从评价结果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科技支撑能力排名靠前的县域大多获得了上级部门科研经费的支持。相对而言,排名靠后的县域获得的科研经费支持力度要小很多。在目前县级本级财政能力偏弱的实际情况下,提升县域科技支撑能力的重任还主要依靠上级部门。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科技发展的各种支持,包括政策和项目倾斜等。
(4)我们在分析科技支撑能力较弱的几个县域的情况时,可以发现,这些支撑能力较弱的县域对于科技投入的水平并不低,但是由于他们在科技推广与服务能力以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方面的弱势造成这些县域整体科技支撑能力偏低的局面。因此,对于这些县域来说,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的关键是如何在科技推广与服务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所加强。
参考文献:
[1]周晓平,吴宏.县域科技与经济协调性评价研究――以江苏省泗阳县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1(4):92-94
[2]孙自铎.中部地区振兴县域经济必须以科技为支撑[J].安徽科技,2007(2)
一、前言
近年来发展县域经济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立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县域经济竞争力是指县域单位进行资源配置来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辽宁县域经济范围共包括44个县级市,县域行政土地面积占全省89.19%;2005年县域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6.41%;县域人均GDP为15235元,比全国县域平均水平略高,但远低于东部沿海县域人均GDP20000元的水平 。辽宁省县域经济总体竞争能力不强,省内各县市之间存在发展严重不平衡问题,因此,必须在充分认识县域经济竞争力差异性的基础上,发挥各县域的优势,促进全省经济的全面发展。本文修正设计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辽宁省44个县域经济的竞争力水平、各县域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对辽宁县域经济竞争力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二、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本文选用了18个经济发展指标组成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在分析影响县域经济竞争力水平因子的基础上,找出各县市经济竞争力存在的差异,并利用综合得分通过聚类分析将全省44个县市进行综合分类,以期寻找区域合作的内在机理,促进辽宁省各县市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1.测度指标的设计原则
县域经济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系统的概念,单纯用某一指标或部分指标难以反映其全貌,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县域经济的社会特点。因此,设计一套相对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分析和判定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基础和关键,故应遵循全面性和代表性原则以及可比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
2.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根据评价体系设计原则,参照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本文从自然资源,综合经济规模和产业竞争力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并选取适当的二级指标予以反映,构成一个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A1-A4)、18个二级指标(X1-X18)组成(详见表1):
三、县域经济竞争力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44个县市的18个二级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KMO指数为0.872,Bartlett球体测试显著性水平接近0,表明选取的18个二级指标适合做主成分分析(提取结果见表2)。
表3提取了三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5.8%,说明3个主成分能概括绝大部分信息。其中第一主成分对X5X6X7X8X9X10X11X12X13有绝对值较大的负荷值,本文将它定义为县域竞争力综合能力因子;第二主成分对X1X2X3X4X15X16有绝对值较大的负荷值,本文定义为县域竞争力综合基础因子;第三主成分对X14X17X18有绝对值较大的负荷,将其定义为县域竞争力发展活力因子。可见,三个主成分能反映辽宁省各县市综合竞争力水平的本质特征。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导致辽宁省县域经济竞争力差异的第一决定性因素是由各县域经济规模、产业竞争力的经济发展潜力上的差异,这些关键因子的特征值贡献率为34.8%;自然人文资源和发展活力是影响辽宁省各县域综合竞争力水平的另外两个主要因素,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5.6%和25.4%。
将三个主成分按其贡献率加权平均得分排名如下:
再根据综合评价得分作聚类分析可以将辽宁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水平划分为三类(由高到低三个等级),第一类为海城市、瓦房店市、大石桥市、普兰店市和庄河市;第二类为东港市、新民市及昌图县;第三类为其余所有县市。由表3可以看出,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确实明显呈现出不平衡状态。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别不可避免。第一类的县市都为辽南沿海县市,在前四届进入全国县域经济排名的百强县。第二类县市的县域经济的基础还很薄弱,尤其是缺少主导产业,难以形成经济集聚效应,与第一类的差距偏大。辽东、辽西等第三类的县市不仅数量多,而且发展水平低,产业层次和劳动力水平普遍偏低,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开发和利用不足,增长方式粗放化等问题,与全国百强县相比差距很大。
四、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缩小城乡间的差别,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近年来辽宁省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是上升的。然而其综合实力并不强,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只有5个地区。首先,从总量上看2005年44个县级市中,只有8个县的GDP超过100亿元,占单位总数的18.18%。而同期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的比重分别为45.5%、27.2%、30.1%和26.1%;GDP总量超过200亿元的县,只有海城市和瓦房店市,而浙江和江苏省各有9个,山东省有7个、广东省有12个。另外,除了县域经济实力不强外,目前各县市经济竞争力发展不平衡,经济规模差异较大,经济总量最大县(海城市,生产总值2660249万元)是最小县(调兵山市,生产总值164531万元)的16倍多。
结合以上的分析和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巨大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的差异。通过发展当地资源而建立起主导产业,并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海城和大石桥市的矿产资源丰富,因此作为这两个地区的主导产业――采掘业及其相关产业链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的经济竞争力水平在整个辽宁省排名的领先地位。其次是受中心城市辐射程度的差异。如瓦房店、普兰店和庄河市均为大连市的县级市,大连市经济发展的活力带动了这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如何充分开发、利用各县市的资源和地理位置的优势,应该是解决辽宁省县域经济差异问题的主要着眼点。
2.加快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发展要注意那些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的产品和项目,并注重要把自己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针对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借鉴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发展辽宁的特色产业。那些经济相对发达的经济强县基本上都是靠“特色”起家,这种追求特色的发展思路可以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辽宁省的特色产业具体包括以当地特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主而形成的产业;积极扶持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发展缓慢,是辽宁经济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更新观念,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民营化、大力引入民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的招商引资。县域经济必须由过去的自我封闭积累,向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发展模式转变。要充分利用辽宁地处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和县域土地、劳动力、资源及环境优势,积极引进外资。
参考文献:
[1]熊耀平:县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和战略[M].国防科技大学, 2001年6月
[2]马淳正陶卉:促进辽宁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年6月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城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地,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小城镇建设中,县域经济发展是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经济水平的重要环节之一。县域经济结合了城市建设与农业生产,将工农业交汇在一起,以农业为基础,城镇环境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水平与现代化生活为中心,缩小城镇生活差距,提高农村人民医疗、教育、养老、业余文化等整体水平。正确认识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解决三农问题都有重要意义。
一、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县域经济同城市经济之间发展不协调
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之间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在:(1)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低于城市经济,且距离在越拉越大。(2)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两层皮”问题依然存在。一方面,城市对县城的带动能力不强,辐射的传导机制尚未形成;另一方面,客观上仍存在着城市与县城争资源、争资金等问题,城市与县城相互独立;第三,城市与县域在产业整合、分工协作等方面还没形成有效的协作机制和紧密的产业链配套关系。
2. 县域经济同城市经济相比高等资源要素缺乏
县域经济同城市经济相比所拥有的先天条件较为匮乏。其中包括:地理位置的差距、生产资源的差距、交通环境的差距、人才培养机构的差距、医疗环境的差距、现代化程度的差距等。由于改革开放大量的内地农村人口外出务工,他们为我国沿海城市的建设贡献了全部的青春。相反,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给农村的发展造成了重要的影响,这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很多村落由于人口的转移变得荒废甚至消失。
3.县域工业尚未发挥主导作用
从目前来看,多数地区县域工业的发展速度慢、总量过、档次低。主要表现在:一是深加工能力不强,多数产品只是经过简单的初加工就直接流向市场,真正能够发挥带动作用的深加工企业寥寥无几;二是产品档次不高,科技含量低,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三是在一定程度上,县域工业的发展受传统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影响。
4.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
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主要表现为: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产业分布不合理、多数集中在第三产业中的餐饮服务业;以家族式管理为主,管理上非规范和非科学性问题较为明显;自身发展潜力有限,大部分民营企业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低、污染严重,市场前景不广阔;自有资金有限,偿债能力低,部分民营企业家甚至缺乏还贷意识,信誉度低。
二、县域经济发展建议
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人口数量,发展好县域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将经济建设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心,东南部沿海城市利用其有利的地理位置优势已经发展出了多个国家化、现代化的大都市,其生活水平好、劳动收入高,促使大量内地农村劳动力涌向东南部,这拉大了内地农村与沿海城市生活质量的差距。为此,发展县域经济成为我们当下解决城乡差距,均衡发展的关键。要想使县域经济具有跨越性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1.县域经济发展要从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出发,农业产业化与规模化发展
县域经济要充分发挥地区农业优势,将农业经济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发展大农业,优化产业结构,突出区域整体农业特色,通过引进先进农业设备和先进农业经验,丰富产品类型,不断创新,发展农业产业链,形成县域整体农业品牌,提高产品价值,培养本土企业快速成长壮大。
2.发挥中小企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中的重要支柱,其企业经营结构清晰,企业经营体制灵活,在市场的经济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目前,在县域经济中,中小企业是其发展的主体,对于中小企业的扶大做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通过吸引外资,引进人才,将县域经济引入快速发展的道路上。
3.利用本土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培育县域整体经济
通过对发展较为发达的县域经济实例分析,县域经济成功之道是要利用本土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特色经济可以从县域的地理位置、产品的竞争实力出发,通过优势放大,扶强做大,突出县域经济的整体特色,以品牌树县域,以特色发展县域,打造一体化经济体系。
4.城镇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重要载体
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镇化建设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对沿海城镇发展的调研分析,由城镇工业组建而成的实体经济是城镇发展的主要经济支柱。城镇发展形成了密集型劳动产业结构,由此带动了城镇现代化建设、城镇医疗体制的完善、城镇教育的发展,这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的目的,提成了城镇知名度,带动了整个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5.突出县域经济优势,抓住经济第一竞争点
县域经济发展要具有实际性和可发展性。每个地区都有其特有的经济优势,如何抓住经济第一竞争点和突出县域经济整体优势是我们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环节之一。首先要找到县域经济的重点优势项目,再通过市场调研分析,找到项目发展的切入点,利用资源优势、人力优势、市场优势等脚踏实地稳步发展,促使县域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压倒性竞争优势,根据市场规律不断拓宽发展思路,完成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秀峰.浅议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2010(8):78-79.
[2]王龙军.搞活县属中小企业增强县域经济活力[J].经济管理,2009(2):38-39.
[3]李丰.贫困县县域经济与中小企业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王生铁.中小企业:县域经济的活力之源[J].调查报告,2011(9):4-6.
[5]陈莉.壮大县域经济,必须大力发展中小企业[J].经济纵横,2007(8):53-55.
[6]齐力然.全面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J].中国中小企业,2006(1):8-10.
[7]吕永斌,蔡根女.论中小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J].商业时代,2009(9):30-31.
1.2自然优势赤峰市处于大兴安岭南麓,森林覆盖率较高,具有天然的集聚地表水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集中度较高.境内有大小河流330条,水库82座,地表水水资源量25.91亿立方米,其中北部六旗县地表水水资源量17.08亿立方米,占全市总量的66%.此外,“十二五”期间拟建的东台子水库、琥珀沟水库都集中在北部旗县,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将对赤峰市北部旗县发展工业特别是煤化工产业提供重要的水资源支撑.近期自治区政府出台《关于发挥电力优势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型钢铁及有色金属冶炼、化工、云计算等产业的新建项目配套建设自备电厂,鼓励火电企业利用存量机组或拟建发电项目与企业新建项目进行联合重组,按企业自备电厂实施直供电,这对赤峰市北部旗县进行水煤合作,发展煤化工、煤电冶等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1.3人力优势赤峰市县域户籍总人口337.9万,常住人口295.72万.既是人口大市,也可以变成人力资源强市.此外,71.6万外出务工人员中,有一部分人已经完成了资本、技能等方面的积累,开始返乡创业,并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目前返乡创业人员已达1.3万人,带动就业7.8万人.
2赤峰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赤峰市县域经济发展还面临的诸多不利因素.
2.1经济总量小,发展不够均衡2012年,县均生产总值130.8亿元,低于全区平均水平42.8亿元;县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4亿元,低于全区平均水平3.5亿元.9个旗县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达到139.7亿元,最低的仅为58.2亿元,相差78.5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最高的达到17.4亿元,最低的仅为4.2亿元,相差13.3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达到6955元,最低的仅为5958元,相差997元.
2.2与先进旗县差距较大在全区101个旗县区中,赤峰市生产总值最多的红山区仅排在18名,其他均排在20名以后,最少的林西县排在76名;财政收入最多的元宝山区仅排在19名,其他均排在20名以后,最少的巴林右旗排在77名.
2.3特色优势不明显大部分旗县发展定位不准,发展重点不明确,没有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形成特色突出、具备规模优势和专业化生产的产业发展格局.
2.4缺乏资本、高端人才等要素农村牧区的耕地草牧场和宅基地还没有活起来,没能转变成支撑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资本.高端人才缺失,高技术、高科技行业人才引进困难,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2.5城镇水平不高赤峰市农村牧区面积大、人口多且居住分散,仅靠中心城区带动推进城镇化困难重重,既不现实、也很遥远,城镇化水平与全区、全国的差距仍然较大.
2.6经济发展落后赤峰市县域人口数量多、比重大,9个旗县中有8个国贫县、1个区贫县,贫困人口基数大,在确保城乡居民持续稳定增收和按期完成基本消除贫困现象等方面难度仍然很大.
3加快赤峰市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3.1财政方面一是继续加大对财政困难旗县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提升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能力,增强县级政府财政宏观调控能力.二是是采取贴息、参股、跟进投资、融资担保、以奖代补、风险补助以及基金投资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调动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三是加大对旗县专业园区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集聚集约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四是通过减免税收、加大补贴等,加大对赤峰有色金属特色产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加快构建内蒙古有色金属基地建设.
3.2土地管理方面一是建议自治区追加建设用地指标,对自治区重点项目要求单列专项下达用地指标,或在省级内消化用地指标,不再占用市县用地指标,减轻市县建设用地报批压力.二是建议自治区下放并扩大对不改变土地使用权的村企联营用地的审批权限,对重点工业、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用地,依法有偿使用农民集体土地.三是建议对建设用地转为耕地的,可增加建设用地指标.四是继续实行和进一步探索建设用地置换、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和废弃居民点用地等节地措施.
由于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并对经济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因此,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县域经济的金融抑制现象十分明显,农村资金的大量外流以及农民贷款难的现状都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以十精神为指导,深化改革县域金融机构,有效遏制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资源外流现象,积极动员县域居民储蓄并促进其向投资的转化,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持续的资本支持,同时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发挥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支持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区域范围,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不同层次经济要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物资流、资本流和信息流而发挥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1中国自古便有“郡县治,天下无不治”,“民乃邦之本,县乃国之基”的说法,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始终是中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有近9亿是农村人口,基本上居住在县域经济范围之内,因此,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事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的大局。
(二)县域金融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县域金融作为现代金融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关于县域金融的功能,有这样的表述:“金融的最主要功能是将社会的储蓄转化为投资,从而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因此获得金融支持的前提之一是具有投资回报的潜力……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应主要依靠财政资源,金融资源的使用必须坚持回报性和可持续性,前提是市场化运行……所以对‘三农’的支持或‘反哺’从根本上讲必须依赖财政力量,其他人力、物力、金融的支持都需要财政的补偿……我国农村目前虽然仍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但和城市一样,也需要所有家庭都具有创业投资和扩大再生产能力,都需要金融支持。”2
(三)国内外关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上一直存在着争议。古典经济学家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货币金融变量在实体经济中只充当“面纱”角色,经济增长完全由实物部门决定;现代经济学派则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各种可能的关系,或是促进或是阻碍,在二者的因果关系和因果方向上存在分歧。但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作用显著,并被大量的实证研究所证明。
产生于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论,面对的是高度开放的环境和市场化的经济运行机制,因而很少以特定区域为对象来研究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关系问题。国外没有县域金融的概念,但对可以构成县域金融主要内容的农村金融研究较多。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基本上无区分,因此,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的发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弗农・拉坦认为,农村信贷补贴最明显的后果是逐渐损害了金融市场的生存能力,导致信贷机构活力衰退。苏布拉塔・加塔克认为,发展中国家正规的农村金融机构营业活动的正规性、乡村银行数量的不足以及营运成本等使其一般不会把农民视为有信誉的顾客,致使其没有取得较大的进步。国内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地区特色,区域间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近年来,国内经济学界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但同时研究成果也存在很大的分歧。我国的金融市场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某些假设条件并不一定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符。
二、当前我国县域金融的基本情况
目前,认清我国县域金融的发展现状并从中找寻金融支持的新思路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是农业大国,而县域经济又是中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是一种弱势经济,要推进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必须找出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另一方面,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是用不到全球3%的GDP生产能力解决占全球1/9的人口的现代化问题,任重道远。
(一)资金制约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资本是最关键的制约因素。无论是在市场经济或是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条件下,解决资本约束的最有效途径都必须重视和发挥金融的调节作用。在中国,偏颇保守的金融管理制度使县域经济发展得不到现代金融服务的有力支持,使“三农”发展全面搁浅,加剧了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危机。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农业贷款占银行总贷款额的比例1995年为7.10%、1996年为2.90%、1997年为4.40%、1998年为5.10%、1999年为4.90%、2000年为5.10%,这同农业15%的GDP贡献以及62%的人口、66%的劳动力和90%以上的国土维持面积不相称,县域金融和县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目前,不仅县域企业融资困难,而且县域‘资本失血’和‘资金倒流’现象非常严重……县域内的某些自有资金由于趋利性流向大中城市……财政出资太少,自我积累太慢,银行贷款太难,社会集资太险,唯一的途径是外力突破-招商引资,但是县域招商引资的环境无法同市辖区相比。”3资本准备不充分、资金缺乏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二)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抑制现象明显
农村资金通过多种渠道流到城市,造成“失血”,使县域资金供给的来源短缺,并且长期不能形成自我“造血”功能,县域经济发展巨大的金融需求无法满足,县域金融供求矛盾突出,导致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我国县域经济之所以发展滞后,一方面和我国金融管理系统长期以来在资源配置上重城市经济、轻农村经济的思想偏向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当前我国县域的财政金融体制不完善造成的。县级政府财政单薄、金融抑制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稳步增长。尽管我国已经形成了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信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但在广大的农村依然普遍存在着农民贷款难、金融机构收缩涉农业务的现象。例如,农业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已经不再承担县级以下农业贷款业务;农业发展银行只是在流通环节支持粮食收购;截至2010年10月,邮政储蓄银行仅在全国29个省市的部分地区开办小额贷款业务,县域覆盖面积微乎其微。
三、现行金融运行体系不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原因
马克思说过,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高度融合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没有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的经济不可能有规模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也不可能有竞争力,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从我国县域金融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现行金融运行体系和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协调,金融供给远远满足不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矛盾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县域经济发展巨大的资金需求与有限的资金供给的矛盾;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多功能金融机构设置与目前县域金融机构单一的矛盾;县域经济发展所需多样化金融服务与金融服务体系单一供给的矛盾;国家对县域经济的政策倾斜与金融操作歧视的矛盾。
形成目前县域金融运行体系不适应县域经济发展局面的原因既有经济、金融方面的,也有社会、政策方面的,还有体制方面的。概而言之,主要体现在:一是在宏观发展战略上国家对县域金融重视不够。在我国近几年的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中,对县域经济这一层次重视不够,政策扶持不力,使县域经济及其结构调整在金融支持上遇到了障碍,形成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抑制问题;二是金融企业本身素质限制。我国金融企业的不良资产远高于国际正常水平,而国际金融环境瞬息万变,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使我国金融业疲于应付,没有精力来认真研究县域金融服务问题。加之目前县域金融机构信贷
资产质量普遍不高,不良贷款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使县域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三是县域社会信用环境差,导致政府、银行和企业关系紧张,阻碍了县域金融业稳健运行和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四是部分金融体制改革措施给县域金融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五是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受产业政策的限制,金融在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中无法作为,一些较好的项目因规模较小而批不下来,一些有市场、有效益的中小企业因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支持而前景黯淡。
综上所述,县域金融和县域经济发展是共生、共存关系,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金融为县域经济的发展筹集资金,通过相应的货币政策来影响县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达到稳定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目的。要解决金融抑制问题,如何“开源节流”很重要,笔者认为,一方面应积极探索建立县域资金的回流机制并扩大渗透力度,综合治理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资源外流现象;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县域金融创新,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为招商引资促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和信用环境。也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建议国家财政、农业发展银行发行中长期农业发展债券,对农户提供中长期贷款等多元化的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则祥.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经济学研究,2003,(07).
[2]陈先勇.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韩守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基于对河南、安徽的调查[J].农业经济,2012,(09).
[4]刘玲玲等.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2006汇丰-清华经管学院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王双正.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6]许桂红.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7]闫恩虎.县域经济论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8]杨荫凯等.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出路[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脚注: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232066
1 引言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新常态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本文以淮安县域作为研究对象,将淮阴、淮安2个县级市辖区与盱眙县、洪泽县、金湖县和涟水县共同组成淮安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13年淮安6个县域经济体竞争力进行综合测评,在实证分析与定量测算的基础上,总结淮安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潜力,针对性地为政府县域经济调控提出对策建议[1]。
2 淮安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淮安县域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县域经济活力日益增强,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1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截至2013年底,淮安县域(淮安区、淮阴区、涟水县、洪泽县、盱眙县、金湖县,下同)地区生产总值1510.82亿元,占淮安市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70.1%,分别比2000年、2005年增长6倍、3倍,其中淮安区、淮阴区分别达到326.32亿元、319.56亿元;实现县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4.30亿元,比2000年增长33倍,其中淮阴区、涟水县分别达到49.20亿元、45.19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40.57亿元,其中盱眙县达到203.26亿元。
2.2 特色产业逐渐形成
各县区围绕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集聚。淮阴区食品加工、盐硝加工、机械制造、太阳能利用等支柱产业销售收入比重超过50%,淮安区盐化工、机械电子、新型建材和新能源等支柱产业支撑带动作用增强,金湖县形成了石油机械、汽摩配产业等特色产业集群,盱眙县轴承、凹土加工被列为全省轴承、凹土特色产业基地,涟水县食品酿造、纺织服装主导产业具有较强的行业竞争优势,洪泽县盐化工、机械、轻纺3大主导产业发展快速。
2.3 园区发展步伐加快
各县区相继建立工业园区,现有省级开发区7个、省级特色产业园12个,省级南北共建园区实现全覆盖,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板块。在2011年全省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中,金湖、盱眙、洪泽经济开发区分别较上年上升了11位、9位和8位,首次进入全省第2板块,金湖、涟水、盱眙经济开发区进入苏北省级开发区十强方阵。
2.4 居民生活日益提高
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456,同比增长9.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045元,分别比2000年、2005年增长1.8倍、0.53倍。社会保障与救助体系日趋完善,城镇职工、居民养老保险以及新农保已经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三无”和“五保”人员供养标准逐年提高。
3 基于因子分析的淮安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变量进行降维,用少量具有高代表性的因子,替代多类重叠的指标,对淮安市所处苏北地区合计25个县区2012~2013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之所以将分析对象由淮安市2区4县扩展为整个苏北区域原因有2,SPSS软件进行主因子分析时,比变量数还要少的样本无法通过相关性检验,所做的主因子提取与分析的可信度大大降低;站在宏观角度,考量淮安县域发展状况也需要以苏北区域经济体作为背景,这种苏北区域范围内的横向综合比较,更有利于明晰淮安县域经济竞争力实际水平[2]。
考虑苏北县域经济发展和竞争的现状,参考已有指标体系,本文选取了9项反应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指标即:GDP、人均GDP、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用编号X1-X9表示。这些指标基本反映各县市的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发展潜力和居民生活水平[3]。具体步骤如下:
3.1 检验样本数据
应用因子分析进行降维,在提取公因子之前需要对初始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进行检验,SPSS 提供了2种检验方法:KMO 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输出结果如下。
由上表可知,检验的KMO 值为0.754,而且,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230.51,自由度为36,相应的概率P为0,说明原有变量是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的。
3.2 提取因子
本文采用的是SPSS 默认的且使用较多的主成分分析法,在处理数据过程中,虽然第3个因子的特征值小于1,仅为0.814,但此处仍根据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指定数量提取3个主因子,累计贡献率合计达90.22 %。可以认为其对原始变量指标有一定的解释程度,原有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表2是因子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情况。
3.3 因子的命名解释
因子变量的命名解释是因子分析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本文采取正交旋转中的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实施正交旋转,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3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到公因子F1 在X1、X3、X5、X6上载荷较大,这些指标均是反映经济总体规模的,可以称为经济规模因子;公因子F2 在X2、X8、X9上载荷较大,这些指标均是均量指标,可以称为发展水平因子;公因子F3在X4、X7上载荷较大,这两个指标主要体现经济发展潜力与后劲,可以称为发展潜力因子。对于测定一个地区的经济总体状况,我们从这3个主要因子着手来分析,是合理的[4]。
旋转法 :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旋转在 6 次迭代后收敛。
3.4 计算因子得分与排序
本文采用回归法估计因子得分计算系数,输出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成份得分系数矩阵
成份 主因子
系数
F1 F2 F3
X1: GDP 0.311 -0.080 -0.039
X2: 人均GDP -0.119 0.412 0.029
X3: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0.330 -0.077 -0.092
X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0.039 0.004 0.371
X5: 固定资产投资 0.128 -0.085 0.210
X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0.462 -0.022 -0.342
X7: 出口总额 -0.341 0.041 0.692
X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0.209 0.438 0.113
X9: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0.099 0.300 -0.128
根据上表可写出以下主因子得分函数:
F1=0.311X1+(-0.119X2)+0.330X3+(-0.039X4)+0.128X5+0.462X6+(-0.341X7)+(-0.209X8)+0.099X9
F2=-0.080X1+0.412X2+(-0.077X3)+0.004X4)+(-0.085)X5+(-0.022X6)+0.041X7+0.438X8+0.300X9
F3=-0.039 X1+0.029 X2+(-0.092)X3+0.371 X4+0.210 X5+(-0.342)X6+0.692 X7+0.113 X8+(-0.128)X9
再采用因子加权总分的方法构造县域经济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以表 2-3中两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可写出综合评价模型为:
F=0.6493F1+0.2505F2+0.1002F3
用上面的测定模型,计算出苏北5市下辖25个县域的主因子得分与综合因子得分,根据得分高低进行排名,结果如表5所示。
3.5 淮安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
不难看出,淮安市县域经济发展近年来取得了较快发展且成果显著,县域经济总量已占据全市半壁以上江山。但通过与苏北另外4个城市徐州、盐城、宿迁、连云港的县域进行横向比较,淮安市单个县区,无论是经济规模总量、发展水平以及发展潜力都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通过以上定量分析可知,苏北县域经济可划分为4个层次,相对发达地区:东台市、沛县、大丰市、沭阳县、邳州市、建湖县;中等发达地区:新沂市、赣榆县、东海县、睢宁县、阜宁县、滨海县、淮安区、射阳县;中等偏下地区:灌云县、淮阴区、丰县、盱眙县、泗阳县、泗洪县、灌南县、涟水县、洪泽县;欠发达地区:响水县、金湖县。
淮安没有一个县区综合评价得分进入苏北前10,县域经济实力较薄弱,追赶百强县相对较难。淮安区凭借经济规模因子得分较高也仅排综合因子第12位;洪泽和金湖的经济规模因子排名在苏北25个县区最后2位。从历史和现实数据来看,盱眙和涟水最有可能进入百强县行列。以苏北百强县大丰为例进行测算比较,涟水、盱眙距离全国百强县经济总量规模相差较多。盱眙县在发展水平与潜力因子上在4个县里排名最为靠前,但从GDP来看,假设以当前增长速度,盱眙也还是要到2040年才能赶上大丰,若想在2020年前赶上大丰,年均增长速度需达25%以上。可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已成为制约淮安市跨越发展的突出瓶颈。
4淮安县域经济竞争力提升策略
4.1 完善规划布局顶层设计,引领县域经济科学统筹发展
淮安可围绕国家沿海开发和“长三角”区域发展战略,强化区域性布局。推动洪泽县、金湖县、盱眙县加快融入苏南经济版块,加强产业互补对接,积极承接长三角项目转移,有序发展文教、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推动涟水县、淮安区、淮阴区围绕国家沿海开发战略,加强与盐城、连云港的对接,大力发展与港口、航运以及海洋相关的产业。推动盱眙县、洪泽县、淮安区围绕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战略,重点打造盐化工产业链、生态带和小城镇;涟水县、淮阴区可围绕盐河开发重点建设港口及船舶修造产业带、林果经济带。加快环湖大道、东绕城大道、西绕城大道和盱眙-蚌埠沿淮河大道等公路建设,打通连接周边县的干线公路网;大力推进淮安港、盱眙港、涟水港、淮阴港和金湖港等五大港口建设;加快推进连淮扬镇、宁淮城际、徐宿淮等重大铁路项目建设,进一步构建县区对外大通道。重点建设一批城镇和农村供电、供水、供气、道路、绿化以及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将县域和重点镇的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项目列入市重大工程建设计划。鼓励各类法人和自然人以多种形式参与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的开发建设。
4.2 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构建特色鲜明的县域现代产业体系
每个县可重点打造1~2个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如涟水食品酿造、洪泽盐化工、盱眙轴承、金湖石油机械、淮阴食品加工、淮安新能源等特色产业集群。重点推进物流、金融等生产业发展,加快文化创意和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围绕白马湖休闲旅游度假区、铁山寺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发展绿色旅游。应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高效农业集约化,发展具有特色的蔬菜、花卉、特种水生植物、生态林、碳汇林、植物园等休闲观光农业,发展龙虾、螃蟹、特色鱼、乳鸽、四季鹅、淮黑猪等特色养殖业,同时,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培育,每个县域应着力打造创成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与省级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县区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公共技术平台、仓储物流等专业化配套,提升承载力。同时,走出去与发达县域地区“结对子”,共建园区,实现借力发展。
4.3 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为驱动,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
县域经济要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实现跨越振兴,最大动力来自于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双轮驱动。淮安县域经济可借鉴成都、义乌的发展经验,以“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为着力点,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在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推进撤乡并镇,按照“一县一特”建设思路,以中等城市为目标推进4个县的建设,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县域中小城市群为主体、中心镇为节点和新型村庄为基础的网络化城镇体系。重点支持金湖县“一个精品主城区和四个辅助中心”建设,示范引领新型城镇化。寻找加快土地流转和农民市民化进程的可行办法,推动全市城乡统筹发展[5]。
4.4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突破发展
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要大力实施“全民创业、淮商崛起”行动,培育更多民营企业市场主体,推动全民创业,释放民营经济活力。可适当放宽民营资本准入门槛,以引导民营资本更多进入实体经济领域;支持科技型民营企业发展;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依法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文化产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支持各级各类开发区大力发展创业园区和农民工创业园。构建县域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品牌营销推介,支持打造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政府层面推动一批核心竞争力强、主导产品优势突出的民营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4.5 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促进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应进一步扩大县域经济体自,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支持民间资金参与村镇银行发起设立或增资扩股,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加快金融产品、工具和服务创新;考虑给予涟水县、盱眙县特殊的金融扶持政策,以促进其所辖企业上市,实现更大规模融资,全力冲刺全国百强县;继续扩大强镇扩权试点范围,将4个县域次中心镇纳入强镇扩权试点,下放相关管理权限,提高发展效率;参照国家、省关于先行先试的各种示范区政策措施,力争实现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的突破发展。推进行政审批提速,压缩行政审批事项、减轻税费负担,所有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可推行按下限收取;突出产业链招商,围绕加快产业集聚化、企业集群化、项目规模化发展,将招商引资与打造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创建特色园区相结合,围绕特色主导产业,理顺上下游配套企业和产品,有针对性组织招商,同时构建业界、商界、政界、学界之间的互动平台,拓展交流对话渠道,加强区域合作,共谋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德第.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38-48.
[2]薛薇.统计分析与SPSS 的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26-130.
[3]高鑫,许文娟.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辽宁省县域经济综合评价[J].农业经济,2013(1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