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与核算会计的区别模板(10篇)

时间:2023-10-24 10:47:2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成本会计与核算会计的区别,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成本会计与核算会计的区别

篇1

(一)连续性强。成本会计是学生在学习了基础财务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的基础之上开设的一门专业课,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有必然的联系。对于成本会计学习中的一些基础内容,例如成本和费用的区别,成本项目的列示,费用的分配方法等都很容易掌握并理解,但是学生却很难把这些琐碎的知识点应用于整个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这样容易使学生对整个会计学科的理解不够全面和系统。

(二)内容繁杂,计算量大。成本会计不仅包括成本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还涉及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以及成本分析的基本原理这些内容,其中成本控制更是理念繁多,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计算的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最基础的职能和任务,首先要横向计算出各种产品的成本,这其中涉及的各种要素费用在产品之间的分配计算方法就很繁杂;其次还要纵向计算出来同一种产品下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计算方法更是有七种之多。由此可以看出,成本会计是一门重理解,轻记忆,多计算,需要课后多做习题的理解性学科。

(三)实践性强。成本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与实际工作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穿插于各个行业的会计处理工作中。整个核算过程,从原材料费用的归集及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及分配,制造费用的处理,废品损失及停工损失的处理,直到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分配都涉及了各种原始凭证的传递,记账凭证的填制和账簿的登记。

二、民办高校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成本会计教学重视不够。自上世纪80年代初,成本会计被引入到国内开始就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出现在我国高校的会计教学体系中。但是成本会计课程的设置似乎只是为了弥补财务会计课程的缺失,附属于财务会计,主要讲解成本核算的流程,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成本管理却被忽视。在很多民办高校中,学校认为成本会计并不是主干课程,周课时安排只有3节或者更少,以至于一学期只能讲解完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有关成本管理的内容几乎没有涉及。有的学校设有会计手工核算实验室,ERP沙盘实验室,但是没有成本核算实验室,老师只能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学生除了会死记公式进行计算以外,并没有真正理解成本核算在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由于很多民办高校没有设立成本核算实验室,上课只是老师在讲台上进行填鸭式的讲解,不进行实践性的练习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很多学生尤其是计算能力不太好的学生就会像听天书一样,这门课连续性还比较强,如果学生一直都是听的半懂不懂,到最后肯定会放弃学习。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互动,老师不知道学生学习的盲点在哪里,教学中只能口头或者局部展示教学过程中的凭证,表格和账簿,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抽象难以理解,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很多民办高校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希望可以改变教学方式单一的局面,但是很多教师懒省事,只是将板书内容粘贴到了ppt上,多媒体教学也并没有起到使课堂生动活泼的功效。具体到成本会计教学中,多媒体并没有发挥使成本计算过程与各种表格中的数据形象的统一的作用。

(三)会计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很多民办高校从创办到发展至今不过短短数十载,学校的人才储备大部分是青年教师,虽然这些青年教师的学历都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但是很多都是研究生毕业后就直接任教,教学经验不是很丰富,实践经验更是为零。对于成本会计这样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而言,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很难将理论和实务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改进民办高校成本会计教学的几点建议

篇2

一般情况下,成本会计核算对象与财务会计核算对象是一致的,都指社会化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二者要说有所不同那就是成本会计核算的“资金运动”只是指“资金耗费”一方面。而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中,“耗费”都是以“支出”来代替的,而“支出”以可以分为正常支出和非正常支出,前者即我们通常说的费用,后者则指我们常说的损失,在实际操作中这部分“损失”不是成本会计核算的对象,成本会计核算的对象是“正常支出”,即所说的“费用”。对于费用,依据其不同用途又可以分为“产品成本费用”,即生产成本,还有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即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期间费用”;对于这部分“期间费用”属不属于成本会计核算的对象,学界内不同学者的看法不完全相同。

(二)成本会计的基本职能及其争议

所谓职能,是指事物本身所客观具有的功能;对于会计,其有两个基本职能,分别是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成本会计作为会计的重要分支之一,正确的进行“核算”及为企业管理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是其基本任务,即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核算”。但在目前存在的不同版本成本会计教材中,对成本会计职能的阐述除了“核算”以外,还涉及决策、预测、计划、控制、分析和考核等“监督”职能。总之,关于成本会计的基本职能不同学者认识不同,有认为是只是“核算”,而有的学者则认为成本会计基本职能除了“核算”,还兼具部分“监督”职能,二者是密不可分。

(三)成本会计的工作目标及其争议

目前,学术界关于成本会计的工作目标存在着三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是成本会计工作目标的经济效益观,第二种观点是成本会计工作目标的成本信息观,第三观点则是部分学者认为的成本会计工作目标同时兼具经济效益观和成本信息观内容,具有多重目标属性,经济效益观和成本信息观分别对应第三种观点认为的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

(四)成本会计假设与原则设置及其争议

关于成本会计假设及其原则设置,不同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对于成本会计假设,认为除包括会计主体、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和持续经营外,还应该包括其所特有的假设。如:有的学者认为应该增加公平分配假设和对象假设,有的学者则认为应该变货币计量假设为多重计量假设,而不是货币计量一种假设。关于成本会计原则的设置,部分学者认为成本会计核算只遵循可比性原则、配比原则及其他财务会计原则即可,而有部分学者则认为除了要遵循可比性原则、配比性原则及其他财务会计原则以外,成本会计还应该遵循合理性原则、受益性原则和合法性原则。

二、成本会计基本问题争议引发的现实问题

(一)理论与实务中相关专业术语使用混乱

1.“耗费分类”内容表述不清

为了更好的进行成本核算,企业会计人员会对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正常耗费进行不同的分类。其中按着经济内容分类是重要分类内容之一,共分成八个种类,分别为外购燃料、外购材料、外购动力、职工薪酬、利息费用、折旧费、税金和其他费用等。目前,不同版本的成本会计教材中对“耗费”的经济内容分类表述不完全相同,有的是“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有的是“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以及“支出的分类”、“成本的分类”等,如此一来,关于耗费分类就出现了诸多不同表述,影响正常成本会计教学及工作开展。

2.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相区分

我们在进行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计算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公认的等式,就是生产费用=产品成本。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再简单不过、再容易懂不过的等式,却给我们的教学开展和读者认知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其中第一个困扰是,上述等式中已经明确生产费用等于产品成本之意,可是在部分成本会计教材中和部分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却一再强调“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是两个概念,意义有所不同,不可做一个概念论。存在的第二个困扰是,如果第一困扰中的说法成立,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那么为什么又将期初在产品成本计入到生产费用之中,这又造成了两个不相融概念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二)学科内容横向扩张过度及纵向深入不足

成本会计学科从诞生之日起,就致力于“成本核算”,并且始终遵循与财务会计相一致的职能、假设和原则设置,服务于成本信息供给。在之后,加入了标准成本制度及与财务记录相结合,至1956年单独成本会计研究逐渐转向管理会计研究,直接成本计算、本量利分析等管理会计理论、方法成为成本会计内容,并逐渐拓展到行为会计、责任会计和资本预算等多个领域,横向扩张上有过度的趋势;但此时关于成本核算的纵向深入研究却显得有所不足,特别是关于成本核算的一些重要问题的研究,如成本要素应该如何更好的反映,其转移分配应如何保证选择标准的恰当性等等,都缺乏深入的研究。

(三)教材内容存显著差异,结构不尽合理

不同版本的成本会计教材内容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区别,部分内容则差异显著,如有的主要内容是成本核算,同时兼有少量成本分析,有的同时将成本核算和控制共同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而有的则将成本核算、成本管理共同作为主要内容,还有的成本会计教材将战略导向引入其中。此外,在教材内容结构安排上也是各有不合理之处;以多数成本会计教材共有的成本核算内容来说,基本都是按着知识点及其先后顺序来安排内容结构;而对于各成本计算方法实例的编写,则是直接从本月生产费用归集完后即开始,基本忽略了依据不同生产组织、工艺过程特点和管理要求等来选择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等等;人为割裂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核算基础知识之间联系等结构问题依然存在。

三、成本会计基本问题争议引发现实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耗费分类”内容表述不清问题对策与建议

笔者认为,在明确了成本与费用之间转化关系后,“成本”才是成本会计的唯一核算对象;那么,在进行成本耗费分类时,就应该称为“成本的分类”而非其他表述。

(二)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相区分问题对策与建议

成本的形成过程可以概括为一种资产耗费与另一种资产形成的过程,中间不发生任何费用;因此,为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分歧,笔者认为在进行各项耗费归集、分配时宜统一使用“生产成本”表述。

(三)学科内容横向过度扩张却欠纵向深入问题对策与建议

就成本会计学科研究来说,虽说横向上似乎有扩张过度问题,但是从会计学科这一大的研究角度讲,相关研究又是必要的;而对于成本核算相关内容纵向研究深入不足问题,毋庸置疑是需要进一步深化的,也是成本会计未来研究的重点。

篇3

一、成本会计课程的特点

成本会计是财务管理及会计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它介绍了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重点阐释了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并涉及企业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等内容。该课程既需要以财务会计作为基础,同时又是学生学习后续的管理会计、财务分析等课程的基础。

与其他课程相比,成本会计具有更强的系统性、复杂性和实践性,因此,其教学难度较大。成本会计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知识体系庞杂。成本会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成本会计主要指成本核算,它涉及成本核算的一般原理、基本要求、基本方法和基本核算程序等四个主要部分。广义的成本会计,则包含了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考核与分析。

2.系统性强。成本核算遵循特定的核算流程。根据企业的生产类型及管理要求,成本核算以建立成本核算所需的产品成本明细账及费用明细账为起点,经过要素费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制造费用分配、生产损失核算,最终形成产成品的总成本及单位成本,各个核算环节存在确定的先后顺序,成本信息在每个环节的处理和传递亦环环相扣。成本会计课程通常遵循这一流程来系统地安排各章节的顺序及内容。

3.实践性强。成本会计重在核算。核算是成本会计实现其他各项职能的基础,因此,这也是学生学习成本会计这门课程所应掌握的最基本的一项技能。由于企业的生产特点各有不同,为了适应不同企业的需要,成本核算的各个环节均介绍了多种分配方法。学生必须对这些分配方法熟练运用,并能合理地加以选择。

二、成本会计的教学困境分析

鉴于成本会计这门课程的以上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讲解,但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却不甚理想。目前,学生在学习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知识体系混乱。成本核算的环节较多,计算与分配的方法更多,而这些方法在名称和计算原理上又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这就使得学生极易将各种方法混淆。如,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计划成本分配法与制造费用分配的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从名称上看,两者都是按计划分配率进行费用分配,而在核算中又都涉及成本差异的处理,许多学生将这两种方法难以准确区分。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辅助生产费用及制造费用分配方法的适用条件的确定、各种分配方法的特征的区别等方面。

2.缺乏系统认识。成本会计课程通常按照成本核算的流程来安排章节内容,一个核算环节对应一个独立的章节。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以章为单位进行知识的讲解,而各章节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容易被忽略,这就造成学生在学习某一单独的章节内容时并不存在太大的障碍,但当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成本核算流程时却无从下手,理不清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更不明白各环节之间的成本数据如何有效的处理与传递,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

3.灵活运用能力差。在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讲授的是成本核算各个环节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往往针对的是企业中的一些常见情况,而企业的实际情况却千差万别,教师在教学中由于受课时的限制,不可能将现实中的所有情况都一一列举,因此,许多学生对于课堂讲授过的内容是掌握了,一旦进入企业,面对变化了的情况却不知该如何处理,难以做到对成本核算基本知识的灵活运用。

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以上的问题,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受成本会计课程固有的系统性、复杂性和实践性等特征的影响,二是教学环节的问题。目前的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广泛存在着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机械、缺乏实践教学等诸多不足。

三、成本会计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

为了提高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结合成本会计课程的特性,不断改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1.理清思路,夯实基础。针对成本核算程序性和系统性较强的特点,教师首先应该对成本核算的流程做到心中有数,授课之前须理清教学思路,安排好各个部分的逻辑关系,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对成本核算形成系统性的认识。学生不能进行完整的成本核算,主要原因就在于对核算流程不清楚。为强化这个知识点,授课过程中可以流程图的方式反复向学生展示核算流程,每讲解一个新的核算环节之前,都向学生指出即将讲授的内容在核算流程中所处的位置。

成本核算各个环节均包含多种计算方法,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要记忆大量的计算公式,这无疑对学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所有的按比例进行的费用分配,其公式都源于一个通用计算模型,即:费用分配率=待分配的生产费用/分配标准之和。而在各种费用分配方法里,只是对“待分配的生产费用”和“分配标准”进行了具体化,如将“待分配的生产费用”具体化为“待分配的材料费用”、“待分配的制造费用”等,“分配标准”则具体化为“生产工时”、“定额工时”、“定额消耗量”等。因此,若能将这一简单而基本的费用分配模型讲透,学生必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2.勤于对比,寻找异同。针对同一成本核算环节,我们通常要讲授多种计算方法,而这些方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与联系,教师可以通过将各种方法进行适度的对比,或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以加强学生对这些方法的理解。如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这是成本会计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之一,共涉及五种分配方法,而五种方法之间又存在一些相似的地方。教师可通过一个典型的案例,分别用五种分配方法进行计算,并分析对比五种方法的特征及异同。

3.重视图示,生动课堂。图示教学法是通过简要的符号、精炼的文字、多样的图形等构成特有的图文式样,形成板书、电子课件等有效施教的教学方法。图示教学将教师的语言讲解与生动的图文演示相结合,可以使抽象、复杂、散乱的知识形象化、简单化和系统化。成本会计教学中涉及大量的核算流程、方法对比等内容,采用图示的方法,将有助于学生更加形象直观的理解和掌握核算要点。如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顺序分配法,在讲解分配原理的过程中,教师将动态图示与T型账户相结合,可以清晰的向学生展示出该分配方法的数据处理过程及分配过程相关的会计业务处理过程。

4.结合实际,加强实训。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灵活运用能力,实践教学环节必不可少。加强实践教学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的相互配合来完成。一是课内实践,一般以随堂练习的方式进行,边讲边练,主要目的是实时强化新的知识点。二是校内实训。校内实训可以通过专周实习的方式来实现。教师可设计系统性的仿真实例,让学生独立完成成本核算的完整流程,同时,还可借助电算化教学软件,使学生体验仿真环境下的成本核算,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三是校外实训。通过安排学生进入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观摩学习,也可以将企业中实战经验丰富的财会人员请进课堂,指导学生完成实训。(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参考文献:

[1]孟芳,侯颖:成本会计教学研究[J].商业经济,2011,(8):120-122.

[2]蔡平:比较教学法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2):159-l60.

篇4

工业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进一步提高自己所处地位和经济利益,就要在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上下功夫,因为成本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合理利用成本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但如今的工业企业还存在着一些成本会计核算工作问题。本文就从工业企业成本的重要性和现存问题的完善方法来阐述成本会计在工业的地位。

一、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当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要做好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企业的生产部门,管理部门,行政部门还包括企业的在职人员及关于企业成本合算的其他业务。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就要利用好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带来的信息,积极编制相关条款制度减少成本的投入,提高产品的质量以此来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从而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工业企业的重要性原则的应用

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在核算成本的过程中就要根据构成成本价值的基础来采用不通的核算程序,例如对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的核算中就要通过制造费用专用账户进行费用的分配再核算到相关到成本中。重要性原因影响成本的核算,从而影响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并进而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对相关业务的决策,所以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处理会计业务,并在财务会计报表中予以重复、准确的披露。会计的重要性原则之所以很重要,是因为重要性原则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会计信息的使用效率与成本核算之间的比较。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比较复杂,要将所有的零散数据在期末编制会计报表是详细罗列出来,而重要性原则,则可以减少这些工作量,因为重要性原则能够分清主次,业务的重点,减少工作量。

三、工业企业所面临的成本会计问题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的业务核算也会有相应的变化,而在实际的成本会计核算中发现,我国工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一)成本控制观念落后

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起步较晚,有些工业企业的领导对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没有太过于重视,应用不适合现代市场经济的传统观念来过于强调原材料的节省和缩减相应成本上的开支,忽视成本效益。这种情况下虽然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这是在牺牲产品的质量带来的结果。现如今的市场经济,卖方市场逐渐转向买方市场了,买方对企业的商品的差异率逐渐重视。所以,如果企业还是重视追求狭义上的收益,忽视成本效益带来的产品差异率,就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失去根基,失去竞争机会,这会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影响。

(二)成本会计核算范围较为狭窄

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一般都会扩大其经营的业务范围,会计核算的范围也会随之扩大,但是在实例中可看到,工业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范围并没有扩大,这会导致在期末财务报表的成本效益出现差错,影响领导的决策。

(三)成本会计核算不规范

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重要的组成。因为规范的成本会计核算可以清晰明了的反应企业的资金运作情况,这可以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数据来创造更多的资产。然而,有些工业企业存在着会计核算不规范现象,主要体现在应摊费用和非摊费用处理不当,费用和生产成本核算不当,这会致使企业的成本效益降低。此外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也有脱节现象,对资金的运转和资金投入效率在沟通与交流甚少,导致企业的无法进行准确的成本核算。

(四)成本会计核算方法落后

有些企业不能根据经济的发展和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来完善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而以往的会计成本核算是不能适应当代会计核算标准的,这会导致企业在成本效益上落后,失去竞争优势。

(五)成本会计监督不到位

成本会计监督有效的落实,可以促进会计工作的质量水平。而有些企业并没健全的监督会计工作的体系,这会使成本会计监督无法详细,严格的监督会计工作的合法性,合理性,规范性。有些企业只重视短暂的利益,不重视会计工作的监督,而有些成本会计人员会利用自身工作的优势性谋取私利,致使成本会计信息不真实。由此可见,成本会计的监督非常的重要,若忽视它就很可能导致成本核算失真,进而不能够保证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合理性的有效进行。

四、针对成本会计工作出现问题的完善建议

工业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从源头上抓起,即积极解决企业现存的成本会计工作出现的问题,完善成本核算工作,下文就根据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的建议。

(一)提高成本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职业道德

成本会计的工作水平主要取决成本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所以提高成本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是企业做好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企业可以从成本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关于成本会计的法律法规,从而约束他们在工作中的规范。企业还可以从外界招聘优秀的成本会计人才,让他们给企业带来“新鲜空气”,提高企业成本会计工作水平。在此基础上企业应该制定一些相关激励政策,一次提高会计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

(二)提高成本会计效益重要性的认识观念

在现代化的今天,工业企业想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就需要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完成企业的近期所定的目标和制定远期计划。那么企业就应该摒弃以前的成本会计核算观念,树立符合现代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观念。在全新的成本会计制度下可以提高成本效益,再根据成本效益进行合理的决策。

(三)扩大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工作范围

企业应根据企业新增的业务范围来调整相关成本会计核算范围,这样可以及时、全面、系统的反映企业的经济范畴,让企业股东全方位了解企业的经济业务和资金在成本的运转状况。

(四)规范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

企业应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关于成本会计核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在成本会计科目上进行详细的划分,规范记账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企业成本会计财务报告水平。企业在逐步加强规范成本会计工作的同时,逐步建立一个完整、高效、科学、合理的工业企业内部成本会计核算机制。进而加强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沟通交流,从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获取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与有效性。

(五)完善企业成本会计

工业企业也应该随着科技的进步改变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利用现代会计软件系统来完善成本会计工作。这就需要企业建立专用的计算机会计信息核算系统,因为计算机会计核算软件的出现能够减少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能够高效率、快捷的处理大量的会计信息,提高会计成本核算的工作效率,从而也可以为企业节省人力资源成本。

(六)建立健全的成本会计工作监督体系

对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监督主要是为了强化对工作流程的控制,包括成本会计核算人员的出勤率及工作效率。通过企业建立一个有效的核算机制能够不断强化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控制、监督。企业根据内部成本会计所出现的不足,应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来规范、监督企业成本会计工作。

五、结语

现代的工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成本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可以有效地降低现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成本,提高成本效益,加快企业资金运用和循环的效率,提高企业在事成综合竞争力。但事实上,我国的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所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并不多,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就对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提出相关完善的意见,希望能够对成本会计核算在出现的问题有所帮助。

作者:谭振华 单位:武汉文景钙业有限公司

篇5

成本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但是成本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及应用范畴,不同于其他会计学课程。成本会计是一门集知识、技能、技巧为一体的专业课,对于学生来说,虽有会计学的功底,但要想很好地掌握成本会计这门课,特别是成本的计算方法,还是需要我们去研究的。

1.现行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成本会计为成本管理服务的目标混淆。成本会计的本质特征是财务会计,其中心内容只能是成本核算,成本会计的目标是运用成本信息资料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成本会计内容的不规范,使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失去了其效用,因而成本会计为成本管理服务的目标就不能实现。

1.2成本会计与其它学科内容重复交叉。主要是与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学科内容的重复交叉,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是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成本计划、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是财会人员与其它管理人员共同利用成本信息所进行的工作,因此将他们划入财务管理学科。

1.3成本会计的研究滞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对成本会计中的一些内容,如成本会计基础理论、成本计算模式及成本计算方法缺乏深入研究,使成本会计不能跟上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其作用就不能更好的发挥。

1.4知识资源消耗理应成为成本的一部分。在经济环境中,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企业之间竞争的成败因素已不再是资本资源而主要是知识资源。我国传统会计模式中,主要围绕有形资产来设计和运行,实践中一直把这种无形资产耗费放在期间费用,而不反映其价值补偿积累。技术是人类的劳动成果,也是可以交换的商品,既然知识资源已成为生产要素的主要因素,因而知识资源消耗理应成为成本的一部分。

1.5网络公司改变了成本会计核算的前提,成本计算将发生根本变化。由于网络公司只是一个虚拟公司,因而进行成本核算时,传统意义上的核算实体已不复存在。对于某一交易业务,要么是虚拟公司的各方独立地进行成本核算,要么组成了一个临时的“联合财务部”进行核算,这些都与传统的成本核算实体有本质的区别。由于网络公司是一个临时性组织,当某项交易完成后立即解散,成本计算将发生根本变化。

1.6企业生产组织必须体现出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特点。知识经济社会中,人们的需求丰富多样,企业在生产组织与安排上必须体现出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技术的进步,使产品生产周期大大缩短,生产周期与成本计算期可能始终一致,分步法和品种法的核算显得必要性不大。

2.今后成本会计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

2.1完善成本会计的理论体系,充分发挥成本理论的指导作用。完善成本会计理论,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本着创新精神、务实态度和严谨作风,深入企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广泛开展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成本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考核、激励和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成本理论的指导作用。

2.2总结、推广成本会计方面的经验,学习和利用外国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企业在长期成本会计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会计学术界应认真总结,加以完善和推广。如编制成本计划阶段的项目测算法,成本指标归口分级管理,推广邯钢“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经验等。西方成本会计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引进西方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是很重要的。我们应结合国情和企业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探索并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成本会计理论体系。

篇6

工业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进一步提高自己所处地位和经济利益,就要在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上下功夫,因为成本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合理利用成本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但如今的工业企业还存在着一些成本会计核算工作问题。本文就从工业企业成本的重要性和现存问题的完善方法来阐述成本会计在工业的地位。

 

一、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当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要做好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企业的生产部门,管理部门,行政部门还包括企业的在职人员及关于企业成本合算的其他业务。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就要利用好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带来的信息,积极编制相关条款制度减少成本的投入,提高产品的质量以此来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从而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工业企业的重要性原则的应用

 

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在核算成本的过程中就要根据构成成本价值的基础来采用不通的核算程序,例如对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的核算中就要通过制造费用专用账户进行费用的分配再核算到相关到成本中。重要性原因影响成本的核算,从而影响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并进而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对相关业务的决策,所以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处理会计业务,并在财务会计报表中予以重复、准确的披露。

 

会计的重要性原则之所以很重要,是因为重要性原则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会计信息的使用效率与成本核算之间的比较。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比较复杂,要将所有的零散数据在期末编制会计报表是详细罗列出来,而重要性原则,则可以减少这些工作量,因为重要性原则能够分清主次,业务的重点,减少工作量。

 

三、工业企业所面临的成本会计问题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的业务核算也会有相应的变化,而在实际的成本会计核算中发现,我国工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一)成本控制观念落后

 

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起步较晚,有些工业企业的领导对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没有太过于重视,应用不适合现代市场经济的传统观念来过于强调原材料的节省和缩减相应成本上的开支,忽视成本效益。这种情况下虽然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这是在牺牲产品的质量带来的结果。现如今的市场经济,卖方市场逐渐转向买方市场了,买方对企业的商品的差异率逐渐重视。所以,如果企业还是重视追求狭义上的收益,忽视成本效益带来的产品差异率,就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失去根基,失去竞争机会,这会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影响。

 

(二)成本会计核算范围较为狭窄

 

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一般都会扩大其经营的业务范围,会计核算的范围也会随之扩大 ,但是在实例中可看到,工业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范围并没有扩大,这会导致在期末财务报表的成本效益出现差错,影响领导的决策。

 

(三)成本会计核算不规范

 

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重要的组成。因为规范的成本会计核算可以清晰明了的反应企业的资金运作情况,这可以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数据来创造更多的资产。然而,有些工业企业存在着会计核算不规范现象,主要体现在应摊费用和非摊费用处理不当,费用和生产成本核算不当,这会致使企业的成本效益降低。此外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也有脱节现象,对资金的运转和资金投入效率在沟通与交流甚少,导致企业的无法进行准确的成本核算。

 

(四)成本会计核算方法落后

 

有些企业不能根据经济的发展和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来完善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而以往的会计成本核算是不能适应当代会计核算标准的,这会导致企业在成本效益上落后,失去竞争优势。

 

(五)成本会计监督不到位

 

成本会计监督有效的落实,可以促进会计工作的质量水平。而有些企业并没健全的监督会计工作的体系,这会使成本会计监督无法详细,严格的监督会计工作的合法性,合理性,规范性。有些企业只重视短暂的利益,不重视会计工作的监督,而有些成本会计人员会利用自身工作的优势性谋取私利,致使成本会计信息不真实。由此可见,成本会计的监督非常的重要,若忽视它就很可能导致成本核算失真,进而不能够保证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合理性的有效进行。

 

四、针对成本会计工作出现问题的完善建议

 

工业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从源头上抓起,即积极解决企业现存的成本会计工作出现的问题,完善成本核算工作,下文就根据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的建议。

 

(一)提高成本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职业道德

 

成本会计的工作水平主要取决成本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所以提高成本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是企业做好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企业可以从成本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关于成本会计的法律法规,从而约束他们在工作中的规范性行为。企业还可以从外界招聘优秀的成本会计人才,让他们给企业带来“新鲜空气”,提高企业成本会计工作水平。在此基础上企业应该制定一些相关激励政策,一次提高会计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

 

(二)提高成本会计效益重要性的认识观念

 

在现代化的今天,工业企业想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就需要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完成企业的近期所定的目标和制定远期计划。那么企业就应该摒弃以前的成本会计核算观念,树立符合现代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观念。在全新的成本会计制度下可以提高成本效益,再根据成本效益进行合理的决策。

 

(三)扩大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工作范围

 

企业应根据企业新增的业务范围来调整相关成本会计核算范围,这样可以及时、全面、系统的反映企业的经济范畴,让企业股东全方位了解企业的经济业务和资金在成本的运转状况。

 

(四)规范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

 

企业应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关于成本会计核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在成本会计科目上进行详细的划分,规范记账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企业成本会计财务报告水平。企业在逐步加强规范成本会计工作的同时,逐步建立一个完整、高效、科学、合理的工业企业内部成本会计核算机制。进而加强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沟通交流,从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获取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与有效性。

 

(五)完善企业成本会计

 

工业企业也应该随着科技的进步改变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利用现代会计软件系统来完善成本会计工作。这就需要企业建立专用的计算机会计信息核算系统,因为计算机会计核算软件的出现能够减少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能够高效率、快捷的处理大量的会计信息,提高会计成本核算的工作效率,从而也可以为企业节省人力资源成本。

 

(六)建立健全的成本会计工作监督体系

 

对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监督主要是为了强化对工作流程的控制,包括成本会计核算人员的出勤率及工作效率。通过企业建立一个有效的核算机制能够不断强化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控制、监督。企业根据内部成本会计所出现的不足,应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来规范、监督企业成本会计工作。

 

五、结语

 

篇7

一、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内容交叉的原因

1.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内容交叉的原因

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并非同时产生,成本会计的产生先于管理会计。十九世纪末,随着英国革命的完成,规模的逐渐扩大,由此导致了经营者对生产成本的重视。会计人员将成本计算与财务会计逐步结合起来,形成了记录型的成本会计。

二十世纪初,受泰罗管理思想的影响,在会计领域出现了标准成本制度,再加之预算编制的出现,使成本会计的工作重点由核算转为控制,成本会计成为独立的学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离不开标准成本与预算的实施,这标志着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管理会计的原始雏形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明显国际化。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成本会计不断吸取运筹学、系统工程、行为科学和管等的最新成就,使其内容不断完善,出现了成本的预测和决策、责任成本的核算等,从而形成了以成本核算为基础,重在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与此同时,管理会计在成本会计发展的基础上,也在不断与科学管理的最新成就相融合,成为一门以预测为基础、以决策为重心、注重内部控制的综合性边缘学科。

近一、二十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成果引入企业,与其相适应的会计概念和(如适时生产系统、作业成本法、全面质量管理、战略管理会计和战略成本会计等)应运而生,这些方法的出现一方面表现为成本管理系统的拓展,另一方面也标志着企业内部控制方法的变革,从而使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领域与内容更趋同一。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密不可分。管理会计自产生之日起就与成本会计存在天然的“血缘”关系,其发展的过程也标志着成本会计的发展,虽然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管理,而成本会计侧重于内部控制,但管理会计要进行内部管理离不开内部控制,由此造成了当今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界限的模糊,反映到教材上则是内容的重复。

2.相同的研究对象导致了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交叉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均以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为研究对象,其具体范畴涵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并且均以定量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相同的内容,采用相同的方法,由此导致的交叉重复无法避免。

3.工作者不断使本研究领域扩展,导致三门学科内容交叉

在学科建设中,理论工作者不断拓展各自的研究领域,从而使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三科职能不断扩大。目前成本会计已不再是单单为财务会计而进行的产品成本核算,它已扩展到利用不同的成本信息进行企业内部管理,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核等;随着新制造环境的出现,一些现代化的成本管理观念,如目标成本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价值链分析、作业成本法等也成为成本会计人员必须研究的领域;与此同时,管理会计理论工作者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为目的,也在不断地扩展其研究领域,把触角伸到成本会计的各个部分,造成了其内容与成本会计的重叠。另外财务管理以加强企业资金管理为目的,其工作环节不仅包括财务的预测、决策、规划,同时还包括财务的控制、分析及考评。显然三科的部分职能明显一致,由此导致的教材内容重复在所难免。

二、管理、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交叉的解决对策

1.出台教材编写大纲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教材重复交叉的,笔者认为必须成立由会计学会或财政部或部或三家联合牵头组织的会计系列教材编写大纲小组,并对大纲内容进行商议。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在于:(1)各院校教材的基本结构不规范,内容不统一,而且稳定性差。(2)各院校均拥有德高望重的会计先驱者,他们对本校系列教材的内容、结构很大,这种影响应避免。(3)要求各院校按照统一大纲编写教材,可使教材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保持每个学校的特色。(4)按照统一大纲编写教材,可使各院校互相取长补短,这样不仅利于教师对相关内容的深入,而且也利于对学生具有较宽知识面的培养以及知识的融会贯通。

组织教材大纲编写组的成员应由不同院校的会计学术带头人构成。大纲应明确界定各科范围,总的编写原则应为:(l)力求保持各门学科的体系完整;(2)避免交叉重复;(3)反映会计各学科中稳定、共性和未来方向的内容。

2.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合并

为避免交叉重复,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应合并,将其称为成本管理会计。二者的合并有其必然性:(1)如前所述,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从其发展来看,两者密不可分,骨肉相连,不能割裂。(2)管理会计以成本会计为基础。虽然发展中的管理会计拓宽了原有成本会计的预测、决策等职能范畴,具有更广阔的领域,但它研究的基础设有改变。管理会计必须利用成本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决策和规划,如果缺乏成本会计作基础,管理会计则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变为空中楼阁而无法存在。(3)无论从我国还是从西方来看,界对于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界限是模糊的,尤其在西方人的观念中,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同质。如美国著名的斯坦福商学院会计界权威教授查尔斯。T.亨格瑞认为:“成本会计也常被称为‘管理会计’。”

篇8

(二)资产运行难以准确核算与披露。任何一个政府在给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时,其使用的不仅是靠税收和举债而来的资金,而且在不同程度上使用政府拥有的资产。例如政府投资主办的国有企业或非企业机构,政府所有的土地、建筑物、道路、桥梁、河流、山川等有形基础设施和自然资源。但是我国政府的很多资产并未完全列入资产账目,即便是对其所拥有的资产进行核算,也是仅限用于登记与核查审计。当用于购置与构建政府资产的财政预算资金支出后,能够用于其记录与核算的原始数据就无法再进行恢复。没有列入政府资产的项目,就不能按市场价格或公允价值来估计其价值,这些资产在今后的使用年限里所产生的折旧或者摊销金额,以及这些资产的运作水平和运营效率都不能进行准确的核算与完整的披露。

(三)预算管理改革难以推行。政府需要向公众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此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这就要求政府能够对其投入资源的成本及其产出进行有效的确认、记录和计量。预算作为一种规划与控制机制在政府管理中占有支配性地位。当一项预算通过并实施,成本信息作为预算的反馈,已发生的成本可以与预算进行比较,服务于成本控制。所以,不论政府采用什么类型预算,政府成本会计都将会发挥重要作用。殷红(2012)指出,目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长期债务不预提利息,不能真??、准确地反映各政府部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成本耗费与效率水平,不能适应开展绩效预算管理的需要。推行绩效预算是我国预算管理改革的重要目标,由于政府会计尚不核算成本,我国当前并不具备推行绩效预算的条件。

二、政府引入成本会计将面临的问题

(一)资产的计量难度大。政府成本中一些资产会出现难以计量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成本会计信息为绩效型政府服务。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的目的(如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所消耗的资源或承担的债务的货币价值。但是并非所有被消耗的资源都能被准确地计量和确认,如自然资源,其成本计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将其进行资产化以及成本管理的难度很大。同样也很难将其业绩与成本进行直接配比,因为业绩测量比成本测量更加抽象,更加困难。因此,如何对政府的业绩进行测量考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二)引入权责发生制需要过渡期。财政部的《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规定政府会计中的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这意味着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政府会计体系要向逐渐引入权责发生制进行转变。但我国大部分从事政府会计的工作人员习惯于传统的收付实现制下的政府会计模式,缺乏对权责发生制等会计核算原则的深刻理解,这不利于权责发生制的引入,也不利于我国政府成本会计的改革发展。

(三)缺少配套的成本会计信息系统。由于我国政府会计缺少成本会计体系,也就缺少配套的成本会计信息系统,而且成本会计的核算过程需要大量的财务和非财务数据信息,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时代,这些财务和非财务数据信息的采集、加工作业都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我国政府机构的信息化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各类管理软件的功能日趋强大,大幅提高了信息采集和处理工作的效率,标志着构建成本会计信息系统的技术环境逐渐成熟。

三、我国政府成本会计的发展策略

(一)制定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健全的法律制度环境能够保障在政府机构引入成本会计这项工作顺利进行,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机构对于引入政府成本会计的积极性。通过对引入并推行政府成本会计有关国家的考察发现,它们均制定并了与政府成本会计相关的法律或规章制度。美国国会先后通过了首席财务官法案(1990)、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1993)、联邦财务管理改善法案(1996)等多部法案,均涉及到政府成本会计问题,并且FASAB还专门针对政府管理成本会计制定了相关的美国联邦政府会计概念框架,即管理成本会计准则(SFFAS No.4)。特别是美国联邦财务管理改善法案(FFMIA),为美国联邦政府的财务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了法律制度上的保障。

除了要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之外,还应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成本会计准则。成本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应该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也要与其他会计准则相协调,与会计处理原则保持一致。在政府成本会计准则中,该体系至少应包括政府成本会计的目标、对象、核算原则、核算基础、会计处理方法等,还要包括政府成本会计报告等内容。

(二)推行独立的成本会计体系。我国现行的政府会计体系中包括政府预算会计与政府财务会计,政府预算会计对政府预算资金的收入、支出、结余的情况进行记录和报告,政府成本会计披露关于政府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成本信息,同时在预算会计中,制定预算审批的标准需要参考成本会计核算资料。成本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差异在于,成本会计的核算应该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而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为此,国际上部分国家对政府会计进行了改革,如新西兰把成本会计和预算会计融合,法国采取的则是把成本会计和预算会计分离。贝洪俊和施建华(2010)横向列举了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法国以及IFAC的政府成本会计研究成果,提出构建政府财务会计、政府预算会计以及政府成本会计的三元政府会计体系。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预算会计系统、财务会计系统和成本会计系统“三足鼎立”的政府会计模式的国家。由于我国政府会计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我国可以适当借鉴法国的做法,将政府预算会计与政府成本会计分离,在现行的政府预算会计体系和财务会计体系之外,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政府成本会计体系。政府预算会计与政府成本会计这两个体系之间既存在联系也存在区别,政府成本会计为政府预算会计提供预算审批的信息,但在核算方法和核算内容上将会体现出一定的差别。

篇9

    一、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内容交叉的原因

    1.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内容交叉的历史原因

    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并非同时产生,成本会计的产生先于管理会计。十九世纪末,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由此导致了经营者对生产成本的重视。会计人员将成本计算与财务会计逐步结合起来,形成了记录型的成本会计。

    二十世纪初,受泰罗科学管理思想的影响,在会计领域出现了标准成本制度,再加之预算编制的出现,使成本会计的工作重点由核算转为控制,成本会计成为独立的学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离不开标准成本与预算的实施,这标志着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管理会计的原始雏形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明显国际化。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成本会计不断吸取运筹学、系统工程、行为科学和管理学等的最新成就,使其内容不断完善,出现了成本的预测和决策、责任成本的核算等,从而形成了以成本核算为基础,重在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与此同时,管理会计在成本会计发展的基础上,也在不断与现代科学管理的最新成就相融合,成为一门以预测为基础、以决策为重心、注重内部控制的综合性边缘学科。

    近一、二十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成果引入企业,与其相适应的会计概念和方法(如适时生产系统、作业成本法、全面质量管理、战略管理会计和战略成本会计等)应运而生,这些方法的出现一方面表现为成本管理系统的拓展,另一方面也标志着企业内部控制方法的变革,从而使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与内容更趋同一。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密不可分。管理会计自产生之日起就与成本会计存在天然的“血缘”关系,其发展的过程也标志着成本会计的发展,虽然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管理,而成本会计侧重于内部控制,但管理会计要进行内部管理离不开内部控制,由此造成了当今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界限的模糊,反映到教材上则是内容的重复。

    2.相同的研究对象导致了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交叉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均以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为研究对象,其具体范畴涵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并且均以定量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相同的内容,采用相同的方法,由此导致的交叉重复无法避免。

    3.理论工作者不断使本研究领域扩展,导致三门学科内容交叉

    在学科建设中,理论工作者不断拓展各自的研究领域,从而使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三科职能不断扩大。目前成本会计已不再是单单为财务会计而进行的产品成本核算,它已扩展到利用不同的成本信息进行企业内部管理,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核等;随着新制造环境的出现,一些现代化的成本管理观念,如目标成本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价值链分析、作业成本法等也成为成本会计人员必须研究的领域;与此同时,管理会计理论工作者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为目的,也在不断地扩展其研究领域,把触角伸到成本会计的各个部分,造成了其内容与成本会计的重叠。另外财务管理以加强企业资金管理为目的,其工作环节不仅包括财务的预测、决策、规划,同时还包括财务的控制、分析及考评。显然三科的部分职能明显一致,由此导致的教材内容重复在所难免。

    二、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内容交叉的解决对策

    1.出台教材编写大纲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教材重复交叉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成立由中国会计学会或财政部或教育部或三家联合牵头组织的会计系列教材编写大纲小组,并对大纲内容进行商议。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在于:(1)目前各院校教材的基本结构不规范,内容不统一,而且稳定性差。(2)各院校均拥有德高望重的会计先驱者,他们对本校系列教材的内容、结构影响很大,这种影响应避免。(3)要求各院校按照统一大纲编写教材,可使教材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保持每个学校的特色。(4)按照统一大纲编写教材,可使各院校互相取长补短,这样不仅利于教师对相关内容的深入学习,而且也利于对学生具有较宽知识面的培养以及知识的融会贯通。

    组织教材大纲编写组的成员应由不同院校的会计学术带头人构成。大纲应明确界定各科范围,总的编写原则应为:(l)力求保持各门学科的体系完整;(2)避免交叉重复;(3)反映会计各学科中稳定、共性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内容。

    2.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合并

    为避免交叉重复,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应合并,将其称为成本管理会计。二者的合并有其必然性:(1)如前所述,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从其历史发展来看,两者密不可分,骨肉相连,不能割裂。(2)管理会计以成本会计为基础。虽然发展中的管理会计拓宽了原有成本会计的预测、决策等职能范畴,具有更广阔的研究领域,但它研究的基础设有改变。管理会计必须利用成本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决策和规划,如果缺乏成本会计作基础,管理会计则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变为空中楼阁而无法存在。(3)无论从我国还是从西方来看,理论界对于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界限是模糊的,尤其在西方人的观念中,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同质。如美国着名的斯坦福商学院会计界权威教授查尔斯。T.亨格瑞认为:“现代成本会计也常被称为‘管理会计’。”

篇10

成本会计在企业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担负着比较重要的角色,成本会计的工作目标就是以成本计划为依据,以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宗旨,协调企业的各个生产及管理部门,最大限度地做好增收节支工作中会计数据收集、加工、整理和提供等各项会计工作。

(一)成本会计提供信息的服务对象

通过最近几年的工作实践,农垦企业成本会计主要担负着对内提供各种会计资料和信息,服务对象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

1. 上级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主要用于分析评价成本费用升降原因以及对当期经营成果的影响,为考评工作成果提供客观依据。

2. 企业生产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控制本企业生产成本耗费,期间费用的发生,使刚性预算管理做到心中有数。

3. 企业基层单位及职工。使基层单位和企业职工了解生产成本及费用的支出情况,对比实际支出与预算支出的差异,并找出具体原因。

4. 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的审计提供会计资料和信息。

5. 会计师事务所、银行和税务等外部单位。针对企业决算验证、资产评估、企业信用评级以及纳税申报等对外提供会计信息。

(二)成本会计提供信患的内容和服务方式

由于成本会计提供信息的服务对象不同,使得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都有所区别。有的服务对象只需要所关心的会计信息和相关的说明,有的服务对象需要反映整个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会计信息,而有的服务对象则要通过凭证、账簿和报表获取其适用的会计资料和会计信息。

二、成本会计的工作职能

从1993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两则”和“两制”开始,成本会计从原有的会计工作中独立出来,其工作内容专一性逐渐增强成为一门会计学分支。成本会计的对象是会计要素中的费用要素,成本会计是从费用成本的计量、记录、计算及监督等方面人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根本目标。成本会计反映与监督的主要内容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费用的支出,以及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归集、分配和结转,与计算企业经营成果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有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七项内容。上述七项主要职能的相互关系是: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基础和前提,成本决策是成本计划的依据,成本计划是成本控制的具体目标,成本核算是将成本控制结果如实反映到账簿中或成本控制体系当中,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以成本计划和成本核算资料为依据,对成本决策所确定目标的实现情况给予评价。成本决策是成本会计的重要环节,在成本会计中居于重要地位,它同成本会计其他职能密切相关。

三、成本会计的基本原则

为了加强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行为,建立规范科学的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财政部于2000年12月29日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5]25号)中对会计核算规定了13项基本原则。因为成本会计是以会计核算为基础进行工作的,所以,这13项基本原则也同样适用于成本会计。这些基本原则是: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谨慎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