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的平面设计模板(10篇)

时间:2023-10-25 10:18:4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基础的平面设计,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基础的平面设计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1-109-1

对于我国的教育专业而言,艺术类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的速度很快,并且市场对设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上升,这也直接对艺术专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我国绝大多数学校都开设了设计专业,但是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其教学方式和理念都很难满足实际的需要,需要对理论和方法进行完善和健全。在教学的时候还存在过于单调的情况,由此,必须进行课程的改革和创新。而基础课程对于平面设计专业而言是非常基础的学习部分,会给学生将来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创新。

一、对平面设计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创新的必要性

对教学进行创新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而对于平面设计而言,思维创造力更是非常重要的,思维创造力达不到要求,在设计的时候,设计出来的方案往往会比较俗套乏味,所以必须对基础课程教学进行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二、平面设计基础课堂展开创新的主要思路

(一)确保基础课程设置能够满足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

课程设置对于人才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设置的合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于现在而言,对其体系进行创新是符合教育和平面设计发展需要的。

在进行基础课程设置的时候,必须确保基础课程能够给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富含创新理念,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思维创新,设计出创新意识更强、更加新颖的作品。

(二)对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

现在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而以往在进行平面设计教学的时候,很难满足这个需求。怎样更好地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通过实践找出更好的教学方法是很多老师在教学的时候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课程结构应该有开放性的特点

以往的教学存在过度重视实践而忽视理论的情况,很多人都认为学习的目的是进行实践,只需要在设计的时候动手就行了,将二者分离开来,这种情况是不符合实际需要,且违背平面设计本质的。虽然,平面设计的实践性要高于理论,但是,若是离开了理论,设计出来的作品就会很难满足实际的需要。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开放性教学,真正地认识到理论的重要性,确保知识结构和学生能力的完整性,确保能够更好地将实践、理论二者结合在一起。

2、对创造性学习渠道进行拓展

现在在设计的时候,人们更加重视其中的创意,所以必须努力拓宽渠道,让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合理调整课程的内容,在保留以往教学中创作训练部分的基础上,注意让学生对传统艺术形式进行挖掘,更好地利用其中的色彩和图形,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作能力,并且老师还要在教学的时候有意识地提高创意的重要性,让学生更加重视创意,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找出更多的表现形式。

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意识,对其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进行激发,帮助学生找到更多的学习渠道,比如说网络,除拓宽学生获取知识渠道,老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对信息进行分析,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能力。

3、提高课程本身的整合性

在以往教学的时候,平面设计基础课程往往很难真正形成一个体系,自身的整合性很差,现在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合理地对课程进行整合,加深课程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三)对其课程考核进行合理完善

考试对于教学而言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选择考试形式的时候,目的都是更好的了解学生地真实设计水平和能力。所以必须从平面设计的 专业特点出发,建立一系列科学的考核体系,成绩评价的时候才能更加地合理全面。老师在进行考核的时候,不应该仅仅是依靠自己的标准,还应该制定多维评价体系,更加动态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三、结语

科技和时代不断的进步,创意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地增加,在平面设计中更是如此,只有进行课程创新才能培养出更多的设计人才。进行课程创新的时候,必须保证氛围是和谐的,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力才会更好地发挥出来,老师也应该做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并将自己掌握的新成果和新理念传递给学生,提高学生对设计的兴趣,对其思维和创新进行更好的激发。

参考文献:

[1]王艳歌.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反思[J].文学教育(中),2012,(10).

[2]关晓琳.平面设计基础课程创新教育再思考[J].现代装饰(理论),2013,(06).

[3]李爱红.探索平面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变革[J].浙江工艺美术,2008,(01).

[4]周远屹,齐春媚.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0).

篇2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的便利以及通讯手段的发达,使得各民族的文化间的隔阂逐渐的降低,各地区的“本土文化”逐渐的与外来的文化相互融合。现代社会的标准化、简约化的需求,使得国际风格样式的广告海报设计借助现代媒体而盛行。设计师根据时代的诉求,对各种文化进行新的认识和探究其中蕴含的设计素材和灵感,来表现不同地区的设计风格。创意是现代广告海报平面的设计灵魂,但是没有任何文化成分的创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

一、中国广告海报设计的现状

我国在广告的设计中一直走的是含蓄路线,所谓的含蓄,从艺术的角度看,就是在不损害解释客观事物的本质,不减少形象感染力这一限制之下,一种更简洁、更概括、更回味的省略方式。在我国的广告设计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构图:不见房屋,只露出一面酒旗;停着的小船,无船夫也无过客;小径虽幽,却没有行人等等用简单的形象表现深刻的意境美。在现代广告设计中,为了便于形象的传播,让消费者记忆,要求设计简洁、集中、概括,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空白、虚形的表现方式不自觉的体现在许多现代设计大师的作品中。在世界的前500强企业的标志来看,个个简洁含蓄,视觉冲击力强,很少繁杂或是令人费解。例如:“雀巢咖啡”广告设计语“美味的开始”,朗朗上口又回味无穷;“可口可乐”广告设计语“永远的可口可乐”,简单而深刻,用含蓄的语言传达深刻的含义。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与国际社会的接触与日俱增,受到“国际化”的影响较为严重,我国广告设计的“失语”视觉现象日益的突出,国际风格样式泛滥,这就导致了我国广告设计由于缺乏自身文化的内涵而变成了一副“躯壳”。陈可辛导演的作品《武侠》在柏林电影节亮相的海报十分的隐晦,画面中只有两个帽子遮面的男子,背景是浓墨狂书的“武侠”二字,没有体现任何有关演员和剧情的信息。主要的原因有:以我国电影海报的设计而言,行业呈现的现状是设计人员专业不专供;不受重视,流程复杂;诉求过多,广告碍眼;明星“大头照”现象泛滥等,因此,只有把我国现代广告海报平面设计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才能实现真正“国际化”。

二、广告海报设计中的文化内涵

我国广告海报设计中的文化的内涵,以公益广告海报设计为例,主要有:以人类社会的环保题材为主体;以人类的生命健康为主体;以振兴教育、科技发展的题材为主题;以宣扬社会的新风尚和美德题材为主题;以弘扬民族文化遗迹爱国精神题材为主题;以传播时代观念、文化的题材为主题。主题系列能够形成大规模的视觉优势,可使主题多层次多角度的进行深度的表现,既提高了传播的力度,又使主题的引导和说服更具有亲和力、强化了观念,丰富了视觉表现,这是一种在中心主题的统帅下子主题系列的文化表述。我国是一个东方文明的古国,积淀着非常丰厚的民族文化和精神,传统的文化艺术更显示出无限的审美内涵,传统绘画艺术有传统工笔画、水墨画、壁画等体现的那种神韵、空灵的艺术精神;民间美术作品:剪纸、漆画、年画、染织等,所反映的民俗民风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无不蕴涵着民族文化的情结,成为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文化资源。观念的思考和个性化的表现是公益海报创新设计的追求,深层次地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与图像元素,巧妙地吸收并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以体现出中国文化内涵的个性化设计。

三、广告海报设计中的文化表现

1、在广告海报设计中的图形文化

在现代我国广告海报的设计中,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都是融入了具有我国特色的传统图形,设计师准确的把握这些图形的深刻内涵,并且将它和现代的设计元素相结合,赋予它新的生命力和时代感,让我国古老的艺术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不断的发扬光大,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图形是广告海报设计作品的表意形式,在设计作品中居于较敏感和备受关注的视觉中心,主要是由写、绘、印、刻,摄像录像技术等手段产生的能传达信息的图形记号。在当代,把我国传统的图形和现代广告海报平面设计融合起来,受到设计师的青睐。例如我国著名的平面设计师靳埭强先生,为日本的“自在”纸坊创作的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海报设计,在纸纹上运用了传统的手造纸的毛边,宣纸竹纹变化,构成我国山水自然绘画意境的疏散的意境,表现了我国人文性情的无拘无束,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在整幅海报的制作中,结合我国传统的图形艺术手法,把作品的风格和表现内容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2、在广告海报设计中的意境文化

我国当代的平面设计开始于八十年代中后期,它的发展受到我国传统美学观潜移默化的影响。无论是广告还是海报的平面设计都是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为基础的,是一种视觉传达的艺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广告海报的设计都是表现了含蓄的意境美,用简单、概括的语言表现出深刻的含义,但是由于受到国际化设计风格的影响,我国广告海报的意境美正逐渐的消失,所以要实现我国平面设计真正的国际化,就要运用我国传统的文化元素表现我国广告海报平面设计的意境美。在广告海报的平面设计上,构图留白虚实相生,空白能够引起人们无限的思维想象空间的美感,由于没有任何的物体作为视觉度量空间的标准,所以留白空间就具有了一种似乎含有无限容纳能力的意义。利用视觉知觉的表现,不仅仅将得到更简练的抽象造型,同时还能增加视觉的新鲜感和趣味性。广告海报设计采用图文结合情景交融的形式,从而使欣赏者犹如身临其境,进而唤起消费者潜意识的欲望。

四、总结

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我国的文化艺术和广告海报平面设计的理念都必然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在当代设计国际化的浪潮中,思想的贫瘠和信念的丢失给每一位设计师的创造带来严重阻碍作用。我国的广告海报平面设计师要依据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为基础,学习借鉴西方各流派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中西结合,创建自己的民族个性,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我国的民族文化不断的传承下去,我国的广告海报平面设计才能在本土文化中“茁壮成长”。(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2]李维.我国平面设计新思维[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年

篇3

在现代艺术教育中,平面设计教学已经成为重要的设计基础课程之一,这是因为,平面设计不仅成为当今设计构成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所研究和训练的内容,包含着我们今后走向各种有目的性设计的共通的美学原则。

平面设计、色彩设计、立体设计和展示设计这四个设计已为现代设计教学。奠定了一个纯粹的设计的基础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他们融为一体,一并纳入现代设计形态构成学的范畴。尤其是平面设计的表现领域,它以二维为其展开的研究空间;所涉及的形态在美学上的构成规律,也是现代各种应用设计在视觉上所表现出来的最基本的艺术规律。因此,平面设计充满了现代设计的基础特性。

平面设计的基础特性集中反映在它对形态要素及其相关构成的美学规律之中,这一基础特性的美学意义直接与各项现代设计的美感原理融会贯通,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现代视觉传达的平面网络体系。如果我们把纯粹的平面设计的学习成果与具有明确目的下的平面应用设计作品作一审美上的比较,就会发现,除了那些具体的平面作品中的设计目的连同创意的部分以外,形态构成的美学规律几乎与基础平面设计中所要求的构成原理完全一致。因此,平面设计的基础特性对具体的平面设计在形式美学规律上的把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另一方面看,平面设计的基础训练中的各项课题,虽然不具有明确的设计目的,但对造型要素、形式原理、构成法则以及诸如空间、动式、立体感、技法表现美感可能的探索足以使任何作品都可以进入设计领域,进而带有欣赏的趣味和设计意味。

平面构成作为平面设计的基础特性决定了它与一般的造型有所区别。我们知道,构成是一个近代造型概念。因此,平面构成最本质的概念应当看成各种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在而维平面上进行创造性组合。而一般的造型则是针对完成的纯粹作品而言的。相比之下,平面设计构成更强调造型过程,它所要研究的对象主要属于平面形态的创造规律,这规律包括造型上的物理规律和视知觉的心理规律,并依据这美学规律去寻求各种造型表现的可能性,进而在视觉的基础上去努力超越视觉的范围。

平面设计作品具有独立欣赏价值,其原因有:一是它的历史源流关系;二是它的艺术渗透关系。前者是它产生的根源,后者是它审美的价值,两者的合成在今天为二维设计的表现空间设计造就出一个牢固的设计理念。

从艺术角度上看,构成主义运动的发展从来就没有和艺术分离过。在20世纪初期,以康定斯基为代表的抽象主义,以马列维其为代表的构成主义,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此外,还有以蒙德里按为代表的风格派、马蹄斯为代表的野兽派、马列奈蒂为代表的未来主义,杜桑为代表的达达主义,以及米罗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等西方艺术流派,它们一个共同点的特点是:冲破传统攀笼,把原先表现自然的母题浓缩到了抽象的构成形成之中,可以说,在所有现代派的画面中可以随处发现到与设计构成几乎完全一致的符号性语言。

由此可见,平面设计构成是在工业设计和现代艺术互为交错影响的特定环境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它的视觉和心理上探索和把握到的美学规律,为我们今天平面构成的训练以及平面设计的延展,奠定了一个完整的设计理念。

平面构成作为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培养我们练就一双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为此,她一直沿着艺术的表现与美的原理这两条主线把我们带入一个视觉感知和心理体验的新境界。

如前所述,平面构成的造型特征是贯穿于作品产生的过程之中的,因此,其形态要素是在超自然的艺术表现中人为的加以塑造而成,诚如阿恩海姆在他的《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所指的那样:“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于感性材料的机戒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把握。她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美的形象。观看世界的活动被证明是外部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与观看者的本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平面构成正是设计家们避开事物,通过对艺术语言的理解,真正从事物的本质特征上把握到的一种表现方式。正因为这样,平面构成设计所反映出来的视觉想象愈加表明了它们与现代艺术在界域上的模糊性。反过来说,出自设计家之手的单纯的平面上讲构成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有理由被我们作为纯粹的艺术作品来欣赏。

除了艺术表现这一主线之外,平面设计构成始终把美感原理的显现作为设计中的核心。我们知道,对于任何一件艺术品的创造,都必须步入三大层次,即技法层次、创作层次和原理层次。技法层次是形成作品的第一层次,它那精椹的技巧为作品的审美效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二个层次是创造层次,这一层次包括作品的选材、构思、构图、造型、色彩、结构等程序的安排与表现过程的实现;第三个层次是视觉美感的原理层次这一层次最能体现作者在作品表现深度上的挖掘能力并能看出作者美学高度如何去把握作品的形式美感及风格特征。

平面构成的美感原理集中表现在平面形态要素在二维空间状态下相互构成的对称与平衡之中。可以说对称与平衡是平面构成设计的过程中最基本的两大原理。基与这样的原理,一切与之相关的表现法则都可以被我们纳入到这一核心原理之中。无论是对称还是平衡,它们通过形式的结合将之在视觉上形成的“分裂”状态使我们的知觉得到认可,进而以两种审美愉悦的表达方式向我们的内心述说出作品的“故事”的内涵。因此,源与平面设计构成的上述两大核心的美学原理同样是以有限的形态在可变的构成形式中为我们的审美心理演绎出无限的表现可能.

我们知道,平面设计构成在一般情况下是一纯粹的理性的几何形式向我们的视觉作出表现的。然而,在其构成的因素和条件中,并不排斥具象成分的介入,从而在较多理性的成分中也必然可以融入富于艺术审美的感情成分,使作品达到更丰富的表现可能。

平面设计构成的最大限定是二维平面,而构成给了的纯粹要素基本上属于物理性的,它们通过构成关系产生形式,上升到视知觉的心理规律上,使可测的物理要素在我们视知觉的心理状态下变得深不可测起来,于是,各种空间思维导致的新的感知变成了作品中有趣的识别符号,许多美的视觉形式就有了各自美感可能的追求。

篇4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手机与数码已经逐渐占据了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并时时陪伴我们,记录着我们生活的点滴,见证着我们的足迹。但美中不足的是我们精心拍摄的人物照片却不能和照相馆一样,让其中的人物变得美轮美奂,让岁月的沧桑渐逝,让青春的美颜重现。实际上这些早已不是问题,艳丽的色彩、清新的画面以及人物富有个性的体态举止都是Photoshop设计者作品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Photoshop软件介绍

Photoshop是美国Adobe公司最为典型的图像处理软件之一。集图像扫描、编辑修改、图像制作、广告创意、图像输入与输出于一体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深受广大平面设计人员和电脑美术爱好者的喜爱。而它对人物脸部的处理更是其他平面设计软件所无法比拟的,它有强大的修补、替换、变色等功能,可以移花接木、美白去斑、磨皮拉皱、色彩色调千变万化,从而打造出一张张美丽的容颜。

二、Photoshop中面部处理的工具

1.污点修复画笔工具:适用于去除图像中比较小的杂点或杂斑。

2.修复画笔工具:可以去除图像中的杂斑、污迹,修复的部分会自动与背景色相融合。但在用时必须用ALT键进行取样,用取样点的像素来覆盖单击点的像素,从而达到修复的效果。

3.修补工具:可以修复选区内的图像,并且会与背景产生一种融合的效果。

4.模糊工具:一种通过笔刷使图像变模糊的工具。它的工作原理是降低像素之间的反差,使选择区内的影像产生虚化的效果,可以平滑地转换影像中的生硬部分,就像化妆时在脸上擦粉一样,可以淡化脸部的暗斑,让脸部比较柔和。

5.锐化工具:与模糊工具相反,是一种使图像色彩锐化的工具,也就是增大像素间的反差,在眼睛处用时可以增大眼睛的亮度,使人看起来比较精神。

6.红眼工具:就是指我们在用数码相机拍照时,闪光灯等强光穿透眼球而产生的一个红点,而红眼工具就可以消除这一现象。

三、Photoshop的面部处理技巧

在进行面部处理的过程中,图像显示的比例及画笔的大小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如果通过菜单或工具来调整会给我们带来诸多的不便。这里给大家提供了一种最直接的方法:ctrl+“+”或ctrl+“-”可以随时调整画面的显示比例;“[或]”可以调整笔触的大小。下面我们就分情况来简单介绍几个面部处理的方法与技巧,而且经这些工具处理后的图像会自动和周围部分融合起来,得到一种自然而然的效果。

1.脸部斑点或污迹小:选择污点修复画笔工具,利用左右括号调整适当的画笔大小,然后在斑点或污迹处涂抹即可。

篇5

(2)“突出特征设计手法”的强调性与平面设计的诉求性。这一设计手法中的强调,一方面在于表现客观物象的功能和目的,即“传达”;另一方面在于突出传达的方式,即“视觉”。它不仅仅拘泥于对客观物象的模拟刻画,而是采取围绕功能特性为主题形象的突出强调,归纳阐释抽象、难懂的概念现象,它注重概括简化而不乏细节,注重强调内容而不乏形式。“视觉传达”即平面设计,平面设计归根结底是一个视觉问题。“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使整个设计画面具有极强的指向性,它赋予信息以秩序,赋予特性以重点,赋予概念以形式。

(3)“突出特征设计手法”的意象表现性与平面设计的审美情感性。“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范畴,意是思想观念,象是客观现象,是超越了主客观存在的另一种存在。“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中的意象表现涵盖了暗喻、象征、同构、夸张等手法,通过赋予客观物象造型、特性的新颖创造,以充满了感彩、生活情趣的意象氛围表现主题,使具体的实物升华为“艺术、生活的真实感受”,给人幽默、形象的审美情趣。“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基于各种表现形式,巧妙的对客观物象的特征内含化、情感化处理,增加作品的美感张力和艺术表现力。

2“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与平面广告设计的结合

广告设计既要传达信息,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它更为集中地体现出对即时视觉效应的追求,让人们快速明白信息刺激的意图。故“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的运用在广告设计中必不可少。为了更好的表现设计意图,设计的首要任务是对设计对象的形态与特性进行分析。首先,需突出设计传达的要素。包括产品的特殊性,顾客的关心点、需求点,厂商的企业标志和产品的商标。目的是突出自己的着重点,主动为顾客创造关注和选择的理由。同时一个自成体系的企业形象、品牌、标志的突出,能给人以信任和安全感,有利于塑造企业信誉和品牌,提高品牌价值。其次,需突出视觉传达的表现形式:(1)合理安排画面视觉部位。不同的视觉区域,有不同的影响力。“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的表现形式是将产品的关键要素置于画面的主要部位。曾有研究表明,对于一个画面,最先进入我们视域的是画面的左上方,而最弱的是右下方。(2)增大画面和视觉要素的对比度。也可以称为刺激度,对比的强度在广告设计上主要体现为画面中色彩明暗的对比、形态的比较、虚实的结合,以及整个广告与周围环境的反差设计,对比刺激强度越大,吸引力越高。(3)赋予艺术设计手法,增强广告的感染力。艺术表现手法可以赋予产品形象生命力和诱惑力,使观众产生联想,能够更清晰地突出广告主题。有趣生动的画面表现,可以让顾客产生注意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产生共鸣。(4)重视图符号的运用。随着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及视觉传达的艺术魅力的扩展,人类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相对于文字而言,图形有独特的传播效果。“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与平面广告设计的巧妙结合,使作品更有表现力。具体到设计作品中,以固特异轮胎的广告设计来举例说明。在这幅作品中,轮胎并不是主题形象,而是将要表达的产品替代在光滑灵活的鱼和具有吸盘的章鱼身上,整体形象简洁突出。初次接触画面时,我们被鱼和章鱼的动态、张力所吸引,细致观察,发现鱼的鳞片和章鱼的吸盘是由固特异轮胎所组成的。吸盘是超强抓地能力的体现,鳞片是平稳流畅的象征。此广告设计中,充分运用了“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抓住了产品的特征,通过图形的暗喻,轮胎对鳞片、吸盘的置换,突出了轮胎的特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固特异轮胎应对湿地的卓越性能。

3“突出特征的设计方法”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价值

“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有利于设计主题的表现,其概括性和表现性,对于平面设计中客观物象与众不同的特殊能力的表达,发挥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它具有高度的类比和提炼能力,重点突出,弱化细节,使表现内容更加概念性、简明化,设计主题更清楚具体。

篇6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Tactile Sense Study in Graphic Design

GENG Ling-yan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Nanjing University of Forestry, Nanjing, Jiangsu 210037)

20世纪后半期,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以印刷品为主要形式的平面设计遭受了来自新媒介、新载体的严重冲击,当代平面设计无论是在信息传递方式、设计手法,还是工艺技术、审美趣味等诸多方面均发生着显著改变。传统观点往往认为平面设计等于视觉设计,在平面设计领域中,众多平面设计大师在其设计工作过程中展现的设计状态,佐证了平面设计师面对的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二维平面,平面设计作品也不能再仅仅以追求漂亮的视觉形式效应作为创作目的,还应该考虑如何将其作品打造成一个能被整体视知觉感知的新产品,其中触觉设计便成了一种新的、近年才备受关注的新颖表现形式。

一、触觉设计的产生

触觉的形成是由表皮的游离神经末梢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它触动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通过细微的神经来传达信息。在细胞体内,一个分子将信号传递给另一个分子,由此而形成了特定的反应动作,受到的刺激会将兴奋通过神经传到人脑形成触觉。生活中人从天然材料或人工材料外表的纹理结构和排列形成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的纹理变化,体会软、硬、光滑、粗糙等等不同的触觉感受。结合设计媒介材质质感的各种感觉交织在一起,通过受众的把玩,更加显现出细节之美,视觉、触觉经验也常常与其他的感觉经验相融合,产生综合的美感,实现了平面设计作品中触觉设计融入的信息传递。

质感是媒介材质的肌肤,也是与任何物体有关的造型因素,无论视觉型与触觉型肌理,因其接受的感官区别,其传递信息速度有所差异,产生的结果大相径庭。相比而言,视觉型较触觉型在传递信息时具有绝对优势。视觉型就是我们所说的“视触觉”。被感受到的“视触觉”是抽象的,不一定能真正被触摸到,如模仿真实肌理效果印刷在设计作品上的纹理,受众会运用先前的触觉经验对其编译和转化形成的一种符号化的视觉信息,帮助受众在视触觉上获得统一的经验反映。许多设计作品通过材质的选择产生的视觉型效果来改变因无法直接用手触碰而带来的遗憾,比如真实的材质表面光亮平滑,但其上呈现的是令视觉感受到的与光亮平滑相反的粗糙黯淡感,视觉先于触觉,因此设计师应该善于运用视触觉帮助受众判断新事物,诱导受众的注意力。

二、触觉设计与信息传达

平面设计传递信息时,传播效果可能因传递方式一成不变、大众传媒的累积作用导致受众视知觉不堪重负而减弱,感觉超载时,感知过程就会受到阻塞,从而习惯了在一种漠然的状态下对周遭的信息和形象视而不见,正如“过度的刺激也会带来感官的反应迟钝与退化,产生审美疲劳。对一个审美物象的长久审看,常常会引起相反的生理和心理效果”[1],就会使人们面临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中提出的“旧心理环境”――“心理环境的崩溃”。

目标受众的心理感受,他们的审美趣味、关注焦点的改变,使得人们要求设计作品呈现多元化的趋向,设计上反映为“后现代主义”和多元化趋向,或者说是“现代主义加了一些东西”:设计既要好,又要有趣,还要迷人,设计要具有“诗意”。这样,信息的传递不再是设计师个人主观、单方面的自我表现或“自说自话”,而是应在对受众做充分了解之后去积极努力地在二维空间探讨追求超平面的、立体的、无限延展的形式创造,以信息的可视性作为设计作品传达手段的前提,结合更多的技术与艺术编制成的信息符号、图形语言,多方位、多感官地将所要传达的信息转换成易于理解、耐人寻味的创意形式,使受众在与平面设计作品的相互交流间,感受到平面设计作品“本身是一个活着的生命,是有呼吸的”[2]。平面设计也已经不仅处在追求功能,满足需求的阶段,而是在传统审美基础上更进一步满足大众消费时代的审美需要。

三、触觉设计的重要性

不同外部环境对个体产生的刺激以及个体自身、感知特点、观察、认识问题的能力不同,都可能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形成不同的看法。谭旭红在《平面设计之非平面拓展研究》中对人的感知上的表现进行论述:“第一,有选择的注意,即一个人每时每刻都面对着许多刺激物,但往往只是有选择地注意其中的某些刺激物或刺激物的某些方面。第二,有选择的曲解,意思是说人们虽然注意到了某种刺激,但往往是按照先入为主的见解曲解它,因而不能完全如实地认识该事物的客观情况。第三,有选择的记忆,指的是隔了一段时间后,人们往往把获得的大部分信息都忘掉了,只记得那些与自己的需要有关、与自己的看法和信念相同、当时曾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或人们常常说起的信息。”所以,人们面对信息时,假若不能特别形成有意识的记忆,感官记忆储存的信息大部分便会失去。

受众对平面设计作品的认知过程可以分为:刺激―感觉―情感―知名度―记忆。把这五个过程进行整理规划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知觉阶段、情感阶段、记忆阶段。

无论哪种模式,寻求商品材质的质感变化和有目的的选用,都是在争取消费者运用整体知觉接受到肌理变化,获得感官对平面设计作品材质产生的感知,并通过大脑综合性的分析与加工对平面设计作品信息产生知觉感受,形成对商品长时间的记忆。受众的知觉感受就是受众对平面设计作品的认识和接受问题,受众都是对平面设计作品做出整体反应,而非从某个局部认识平面设计作品,所以受众的知觉感受是平面设计作品心理学的开端,同时也是沟通买卖双方产生作品认同的最基本的心理要素。因此只有正确的发挥平面设计的作品材质的与众不同特点,发挥记忆在传播中的有效作用,才能加强受众对平面设计的作品信息的接收、存储和提取相关的平面设计作品的诉求信息,并刺激受众产生购买欲望。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材质的使用也是旨在加强消费者情感心理。情感心理源于消费者生理和社会的欲求需要,是受众对平面设计作品信息进行消化和理解性思考的过程,它表现为消费者对商品的各种情绪反应,同时,对平面设计作品信息进行判断和取舍,也是心理反应过程的第二阶段。平面设计作品中传递的信息与消费者的情感达到共鸣,良性的情感心理导致购买心理的肯定,才是形成消费行为的前提。

记忆是受众在接受平面设计信息时形成的心理反应过程中的第三阶段,也是最后阶段。记忆是受众对平面设计的作品信息的储存,也是受众产生消费行为的关键所在。在平面设计别渗透触觉设计,是设计师与产品生产商关注消费者的感受的极致表现,将受众的感受融入设计之中,是一种积极的沟通方式,这种新型设计,它将引导设计师对传达模式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提供更广阔的施展空间。

四、结语

触觉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感觉器官,在激发触觉感应时,眼、脑、手自然三位一体,对传递的信息进行分析整合,这种刺激效果远远大于一种感官所带来的感受。视觉心理学家格列高里对视知觉的建构做出了解释:“对物体的视觉包含了许多信息来源。这些信息来源超出了我们注视一个物体时眼睛所接受的信息。它通常包括由过去经验所产生的对物体的知识。这种经验不限于视觉,可能还包括其他感觉。例如触觉、味觉、嗅觉、或者还有温度觉或痛觉。”[3]触觉设计的被重视,迎合了受众在接触产品时追求的与材质进行情感交流和互动感受,那是一种不可言状的微妙、细腻、神奇的感受,是与心灵的私密沟通产生的服帖感,这种内心涌动的欣喜是视觉设计所不能实现的,这正是触摸带给受众更真实以及更能触动内心的感受。触觉是视觉形成后的承载物,是视觉过后的附加值,同时也是信息传递的催化剂。为了加强设计作品材质的个性表达,充分利用材料肌理在触觉上给人带来的感官刺激,设计师不仅考虑材质的个体差异,而且进一步创新,制作人为模拟的材质肌理效果,使消费者在第一时间获得对产品的认识和识别,以期实现视觉图案纹样无法达到的效果[4],这样恰当地在视觉设计之外重视触觉设计情趣设计,是将消费者的参与融入设计中,在互动的基础上,感受丰富的触觉感知特征和深层次的心理效应,使受众能在购买活动过程中拥有美好体验的设计。

信息社会的平面设计,从各个层面来说都不再满足仅靠视觉来进行传递信息,而是要善于利用经济、技术、文化等多种有利因素,对作品进行综合创新,集合多元资源实现欣喜综合审美体验。(责任编辑:贾明哲)

参考文献:

[1]周至禹.思维与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2.

篇7

一、平面设计中的基本元素

(一)图形

图形的概念是平面视觉传达设计的专有概念,可以这样认为,当一切可视的形象被用作平面设计,作为设计的一个元素出现时,我们称之为“图形”。举例说,一幅油画作品是以“绘画”的概念存在的,但当我们把这幅画作为设计元素运用到平面设计中时,这幅油画作品便被转换为“图形”的概念。这个油画面貌的图形此时在设计中承载着传达信息、意念、情绪、色彩、肌理等多种作用。

(二)文字

文字是信息最重要的载体。千百年来,人类创造了丰富多彩极具艺术性的文字字体,它们不但是文化的载体,也是艺术的一种承载形式,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平面设计师应该深入了解文字字体的发展脉络,以“寻根求源”的研究方法继承和发扬文字造型,在现代设计意识的指导下,设计出既符合时代要求又不失民族传统美的特质的新字体。文字设计包括单个字体的设计、组合字体的设计、文字版式构成设计,这对于平面设计非常重要,是平面设计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三)装饰性的点、线、面

在平面设计中,点、线、面不但有大小、长短,而且有各种形状。这里分析探讨的,不是指图形、文字所构成的点、线、面抽象形态,而且是指具有某种形状和色彩的具体形态。它们虽然不是平面设计中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元素,但也不容忽视它们的独特作用。分析归纳如下:①纯装饰作用,可以营造画面气氛但无实际意义;②填补空间,补充构图的不足;③分割平面空间区域,把大的空间分割成若干个小空间;④提示作用,使某个或某行文字突出成为重点;⑤带有明显风格特征的装饰性的点、线、面综合排列组合后,可以建立某种风格特征。

(四)色彩

色,付诸于形―――色彩往往依附具体的图形、文字、形状而存在。色彩元素是平面设计中又一重要元素,色彩直接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影响设计的成败。设计者应具备一定的绘画色彩的基础,不断借鉴其他绘画种类的用色方式和色彩风格特征,提高自身色彩修养;应该深入学习掌握“色彩构成”理论和现代装饰色彩规律,同时学习借鉴古典装饰色彩的风格特征。一般来说应不断追求色彩的和谐美,不论在何种色调情况下都应力求鲜明,避免含混不清。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合理地处理色彩三要素(色相、纯度、明度)的对比关系。

二、三种主要基本元素使用的技巧

(一)颜色的使用

在世界任何角落,首先让人注意到的颜色是所产生的效果,无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着,或是网络中的网页,都以颜色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把握住焦点,首先要了解一些颜色的基本知识。①颜色是因为光的折射而产生的。②在颜色中不能再分解的,并能调配其他色彩的色,如红、黄、蓝也就是原色,即三原色,由两种原色调配混合而成的色,叫做间色,如红与黄配成橙色,蓝与红配成紫色,黄与蓝配成绿色。③颜色分非彩色和彩色两类,非彩色是指黑、白、灰系统色,彩色是指除了非彩色以外的所有色彩。④任何色彩都有饱和度和透明度的属性,属性的变化产生不同的色相。色相指的是色彩的相貌特征和相互区别,色彩因波长不同的光波作用于人的视网膜,人便产生了不同的颜色感受。色相具体指的是红、橙、黄、绿、青、蓝、紫,它们的波长各不相同,其中红、橙、黄光波较长,对人的视觉有较强的冲击力,蓝、绿、紫光波较短,冲击力弱,色相主要体现事物的固有色和冷暖感。

(二)文字设计的原则

文字在平面设计中占主要地位,是视觉上仅次于图像的部分,在进行文字编排时:①如把广告中的文字面积化,就是把画面中的文字根据文字单元的数量和内容,进行面积的编排,通过文字部分出现弹性的点、线、面布局,从而为版面的编排创造紧凑、舒畅等不同效果。可以使读者阅读负担减轻,并增加阅读兴趣,也可以使平面设计版式(尤其是广告)的编排产生节奏、韵律和视觉冲击力。②文字的编排还应注意文字本身的文字效果,文图画面构成中,把不同重点的文字内容,用不同的字体来表现,是设计中常用的手法,但字体过多画面就显示不安宁,字体过少又缺乏必要的生气。

篇8

二、传统课程标准

传统的课程,对待艺术类学生的要求是从基础开始,素描从练习线条、石膏几何模型开始,然后是石膏挂面像,再到人像,比较注重光影的描绘;色彩方面则更加注重静物写生,即在室内摆放一些水果、罐子、衬布之类的静物让学生练习,虽然也加入了设计课程,但并不注重三大构成课程体系里面的实质内容。

三、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中职生不同于大学生,有扎实的美术基础,他们所有的就是一点点兴趣――甚至连兴趣都谈不上,只是听人家说读设计专业容易就业,就迷迷糊糊地读上了这个专业。因此,课程改革就显得十分必要,因为中专生毕业的目的就是就业,而开那些传统的基础课,学生根本就没有时间来学习设计课程。根据我校多年的实践经验,我们进行了课程改革――留下重要的、必需的。将素描这一块改革之后更侧重于速写和结构素描,以增强学生的造型能力;将色彩写生课去掉,直接侧重于色彩构成,增加国画课,以增强学生运用线条的能力。

四、训练方式思考

1.临摹――向别人学习

临,是照着原作写或画;摹,是用薄纸(绢)蒙在原作上面写或画。对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中职生来说,临摹,就是照着别人的作品来画,这无疑是提高自己造型、配色、审美的最佳方式。在临摹的过程中,临摹者可以说是“人脑扫描仪”,一边看图,一边扫入自己的脑中,再经大脑用自己的手画在画纸上,可以算是把一件实物做了一个空间转移。而在空间转移的过程中,一幅很小的原画,临摹者经过动脑动手,就可以造就出一幅大好几倍的画,别小看这个空间转移的过程,既要与原创有一定相似度,又要在大脑中重新设定好一个新的比例,这样才能把原画转移得完美,不会使临摹出的作品变得大小不当。而且学生在临摹的过程中会看见自己认为很简单的东西,其实表现出来都不简单,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教师的示范――直观教学法

教师在直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教师给学生示范,所起的作用就是更加直观地告诉学生你的要求是什么,你要学生达到什么效果。而且在示范的过程中,可以边示范边讲解,因为是一对一教学,学生听课自然要比泛泛而谈专心,而且他会看到别人是如何亲自操作达到这个效果的,对他学习的触动和帮助都比较大,达到的效果也是很不错的。比如,我所教的班级,有几个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每次做的作业总不尽如人意。在班级里强调了很多遍,用粉笔在黑板上也画了几次,可作业交上来仍然会出现边缘跳出或填色不到的情况。后来,我就到常出现这类问题的同学身边,亲自示范指导,还教会他们方法,之后他们再没有出现过同类问题。

3.教师的引导――要求要细致

中职生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方式都是老师监督,老师牵着鼻子走,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老师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交代。在中职学校中,大部分老师不再采用这种方式。尤其是设计类课程,老师要求过多的时候,会限制学生思维,使他们无法张开自己思维的翅膀。但我也发现一个问题:当把学生完全放开的时候,他们不知所措,做作业、做练习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我看到有几个学生的作业是这样:图形创意也不错,版式设计也挺好,但上面文字写得歪歪扭扭,而且根本就不是标准的美术体或者是变体字,而是根据自己原字原形来书写,导致整张广告设计看起来就是应付糊弄。这个就是因为老师少要求了一句:一定要标准的黑体、宋体、综艺体或者在黑体或宋体的基础上进行变化之后的文字。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在给学生布置练习时,不能把题目一出就完事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分析,并完善自己的实际要求,可以说得更加具体一点。

4.带到生活中――学会发现美

艺术来源于生活。把学生带到生活中,带到自然之中,这总是比把他们关在教室里更能使他们得到释放。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我在给他们讲解完点、线、面之后,就带他们到校园内,让他们从最简单的写生叶子开始练习。校园里的植物有几百种,要求他们至少找出30种叶子,并写生出外形。学生的兴趣大增,虽然是初次写生,但在我讲解之后,他们都能按要求完成作业,而且效果还是蛮好的。写生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把写生的东西和想象的主观的东西结合起来,经常有两张作业:一是把叶子涂上你认为最漂亮的颜色,注意色彩的协调,多用些复色;二是选一个你认为最漂亮的叶子,在里面添加点线面,注意它们的黑白灰效果。这两张作业都做得非常漂亮和完美,学生由此也信心大增。生活中的一片叶子非常的普通,但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先是发现普通物品的美,再加上自己的想法进行加工,就培养了想象能力和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

5.达到的效果――会活学活用

篇9

1.静态软件

静态软件指的是一些用来设计静态效果的软件,常见的有Photoshop和Painter。Photoshop是Adobe公司推出的位图图像处理软件,它的功能非常强大,具有图像处理功能,包括图像处理,彩色图像处理,图像合成处理和图形大小处理,支持多种色彩模式,和不同的格式输出功能,可以方便选择,并调整图像编辑器,进行调整色彩和绘画等。Painter是数字绘画工具的终极选择,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仿自然绘画软件,拥有全面和逼真的仿天然画笔,是在同级别中最好的产品,高度赢得了业界的一致好评。

2.动态软件

动态软件是指一些用来设计动态效果的软件,常见的有Flash和ImageReady。Flash是由Macromedia公司推出的交互式矢量图和Web动画的标准,一些需要改变导航界面大小或者需要做出一些奇特效果的工作,都可以通过Flash创建,Flash是世界上第一个商用二维矢量动画软件。ImageReady软件可以优化Photoshop图像处理,使之更适合网页设计,图像分割。也可以自动创建HTML文档,您可以创建一个简单的GIF动画。但不支持CMYK色彩模式,不能与印刷相关图像处理,它是一个网络特定的图像处理工具。

(二)设计软件与平面设计

计算机设计软件是一个工具软件,计使用算机软件比一些传统的手绘方式要快、要准确的精度,要高的准确率。所以要想更好、更充分展示现代平面设计的艺术,就需要熟练的掌握各种类型的电脑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然而先进的计算机设计软件只是作为一个工具来使用,无论计算机软件有多少的功能,它都不会向人一样的进行思考。所以即使一个设计师可以利用软件得到一些奇特的效果,但是没有反应出设计师的艺术水平和作品思想,那设计出来的作品也不会具有什么艺术价值。可见设计师的艺术水平是设计出好作品的关键。

二、软件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一)软件取代原来平面设计的工具

传统图形设计是手工完成的,在生产的过程中,你需要完成三个过程,第一步“收集数据”,收集在我们的生产中的图形、图像和文本;第二步是“制作”,通过使用工具和技术生产;第三步“出图”,你将好的设计框架,模糊显示。使用纸和铅笔手绘设计,每一个改变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最终的效果并不完美。在计算机设计软件中的画笔,喷枪等其他设计所需的工具应有尽有,不仅如此,如果一些工具不能满足设计师的需要,设计师可以对工具进行重置,知道满足要求。同时,现代图形设计人员不需要使用油漆,只要部署的调配色可以得到所需的颜色。然而一些传统的方法就很难达到现代平面设计的功能,比方说想要在任何方向的移动或者是按比例放大或在任意旋转的实现等。有的具有多功能的平面设计软件还允许层次化设计零件和分解的任意组合。

(二)软件可以避免一些复杂繁琐的工作

计算机设计软件不仅精度高,速度快,并且可以绘出很难控制的图形,还可以通过计算机设计软件,对设计的图像进行复制、镜像、旋转命令,由此设计师就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变化和组合以实现某一目标。如果设计师想利用传统的平面设计方法对图像进行修改,很难做到修改后的图像上痕迹不会消失,然而一些设计软件的使用这些问题就得到到了解决,而且在原图上根部看不到任何变化,节省了很多的修补时间,使设计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计算机软件的使用使的传统图形设计方法需要七八天才能完成的工作,计算机软件或许一天就能完成,也可以达到传统的平面设计方法不能满足清晰度和准确性。平面设计师将多种颜色进行混合调配,从而得到一些多彩的设计效果。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下载所需的材料,或收集好图形、图像和文本由扫描仪、数码相机进入计算机存储设备可以完成数据收集,不仅可以提高信息采集的速度,也降低了成本。

(三)使人们的艺术想象变为现实

一些想象力丰富、创作灵感比较强的设计师可以通过现在平面设计的软件,把他们大脑中的艺术想象变成现实。而且各种各样的设计软件的使用,不仅使设计的效率得到了提高,还可以把平面设计师想表达的思想和艺术灵感充分的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只要平面设计师具有艺术灵感,那么结合计算机软件的操作,就可以完成设计。平面设计是一种规划,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是具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平面设计师的一些想法需要用视觉元素来表现出来,通过一些文字和图形的使用把想要表达的信息对公众进行传递。现代平面设计结合了艺术和技术的手段,所以只有学会对现在一些先进的设计软件,才能将设技师的想法充分表现出来。

篇10

中图分类号:TJ765.1;TN4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048(2017)03-0065-04

0引言

近年来,红外探测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在军事应用上,红外成像制导是利用红外探测器探测目标的红外辐射,以捕获目标红外图像的制导技术,其图像质量与电视相近,但可在电视制导系统难以工作的夜间和低能见度下作战。红外成像制导技术已成为制导技术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在民用领域里,如医疗卫生、消防安全、资源探测、工业监控、天气预报等公共生活领域,红外探测技术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红外读出电路是红外焦平面阵列的关键技术之一,红外焦平面技术的每一次提升都催动着红外读出电路技术的发展,红外读出电路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红外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

1电路结构

读出电路的组成结构按信号通路一般可分为像素单元级、列处理级、输出驱动器以及数字控制电路,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中,像素单元级接收来自探测器的微弱电流信号,并将微弱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由于要和探测器连接,读出电路像素单元的尺寸必须和探测器的像元尺寸一致;因此,作为读出电路的核心单元电路之一,像素单元电路设计要求在一定面积限制内选择适合不同探测器的最优电路结构并完成电路设计。读出电路中像素单元电路的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焦平面成像的性能优劣。列处理级是对来自像素单元的信号进行暂时存储,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输出驱动器是信号与外界的接口,其功能是将内部信号输出,并隔离外界信号对内部信号的影响。数字控制电路完成对电路功能的控制,例如工作模式、读出顺序等。本文所设计的读出电路采用直接注入模式,具有1,2和4路输出以及读出顺序可选等功能,像素单元为320×256,工作频率为5 MHz,输出摆幅为3.24 V,积分模式为先积分后读出或边积分边读出。

2具体电路设计

2.1像素单元的设计

像素单元电路如图2所示。该像素单元采用直接注入(DI)型,其中PAD接探测器,M1为注入管,INT为积分信号。Ci和Cs分别为积分电容和采样电容,IRST为积分电容复位信号,SRST为采样电容复位信号,SH为采样信号。M6和M7组成一个源级跟随器,LSEL为行选择信,OUT为像素单元的输出。PMOS管M2的作用是抗饱和,当积分电容上的电压达到一个值时,M2开启,光电流经过M2流走,积分电容上的电压不再上升。饱和电压由M2的栅极电压ANTI-BLOOM控制。

2.2列信号处理模块

列信号处理模块主要由电平提升电路、电荷放大器和列采样缓冲器三部分组成,信号通过数字控制逐级传输,结构图如图3所示。

2.2.1电平移位电路

电平移位电路相当于一级缓冲器,主要功能是将像素内的电压值采样到列级电路。它的输入为像素结构中源级跟随器的输出,它的输出接到电荷放大电路的输入。具体电路结构如图4所示,左边部分是像素内的源级跟随器,右边部分是电平移位电路。电平移位电路的原理是电压电流转化法。M2管在行选信号无效时提供放电通路。行选信号有效时,M2管会截止,电流流入源级跟随器。IN的电压摆幅为0~3V。当电路处于默认状态下时,也就是主电流为100μA,M1管的电流为3.5μA,M7管的电流为600μA,整个电平移位电路消耗的静态电流大约为4μA。

2.2.2电荷放大电路

电荷放大电路如图5所示,OE为全局偏移开关,COL_RST为复位开关,GN0和GN1为增益可调开关。

2.2.3列级采样缓冲器电路

列级采样缓冲器电路又叫列级驱动器,其作用是采样电荷放大器的输出并驱动串行总线。和后面的缓冲输出放大器不一样,列级驱动器的功耗要求非常苛刻,由于电路有256列,每个列级驱动器功耗增加一点就会极大地增大整体电路的功耗。因此,本电路采用了低功耗技术,在保证驱动性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静态功耗。列级驱动器的电路结构如图6所示。

2.3输出驱动器

输出驱动器的功能是将模拟电压信号输出到芯片,由于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输出大量信号,因此输出驱动器对速度和线性度要求较高。电路输出驱动器的原理图如图7所示。电路采用NMOS差分管和PMOS差分管双输入,M1,M8,M17,M18管是电流控制开关管,当单路输出时,只有一个端口的输出驱动器工作,其余三个输出端口的输出驱动器都处于零电流状态,这样,整体电路就不消耗额外的无用功耗。

3版图设计

所设计芯片采用chartered 0.35μm工艺,整体电路版图的设计如图8所示。芯片中间为320×256红外像素阵列,阵列下方为列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电平移位电路、电荷放大电路和列采样缓冲器电路。最下方为输出驱动器电路。芯片的像素阵列周围分别放置由其他模拟和数字电路组成的模块,并由模拟和数字电源线、地线形成的环形结构为电路供电。

4测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