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一卡通管理办法模板(10篇)

时间:2023-10-25 10:18:4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校一卡通管理办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校一卡通管理办法

篇1

1校园一卡通系统的使用功能

校园一卡通系统在高校校园网的基础上,将高校管理与金融服务进行有效结合,形成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它实现了校内的身份识别认证管理以及校内各种消费结算功能,搭建了一个高校统一信息平台,实现了信息共享。校园一卡通由学校和银行联合发行,它将银行卡金融服务功能与校园卡校务管理功能结合在一起,学生在校内持卡就可以完成身份识别和各种消费支付,实现了“一卡在手,校园生活不用愁”的目标,提高了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后勤管理效率,强化了高校财务管理中各部门的财务收支统一管理,提高了学校的经济效益。首先,校园卡具有电子钱包功能,它可以以卡代币,在一卡通系统网络终端进行刷卡消费。一卡通可以用于就餐、洗澡、健身、用水、医疗等多个领域,提高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

其次,一卡通还具有多证合一的身份识别功能。校园一卡通内存有多种学生个人信息,包含学生或教工的姓名、编号、班级、照片等信息内容,它可以通过电子识别和人工视觉识别,代替校内各种证件使用。比如持卡可以进行借书、注册、考勤、体能测试等需要身份识别的活动。一卡通还有银行金融服务的功能。学生可以通过自助圈存机器或通过银行自助终端、POS机进行个人支付以及校园消费等自助服务。比如一卡通可以通过银行代收学费、补贴等方式实现校园数字化结算功能,实行校园消费统一集中管理。

2校园一卡通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21规范收费管理,消除财务漏洞

高效的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学校的各个生活领域和各个日常活动环节,与广大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切实利益有着紧密的联系。高校使用校园一卡通进行财务管理,扩展和延伸了高校财务管理方式,使高校的财务管理有了新的变化。校园一卡通的电子支付功能,减少了学校范围内的现金流通量,学校范围内的各个经营设施和经营机构都不用进行现金交易,所有收入都由校园卡中心进行账户结算,直接转到相应账户。这不仅规范了学校范围内的收费管理,也消除了坐收坐支、收款不交、私自挪用、私建小金库等现象发生,杜绝了财务漏洞,也对校园内的经济秩序进行了进一步的统一和规范,促进了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

22改进收费方式,提高管理效率

校园一卡通包含了银行金融服务等功能,使用校园卡的学生和教职员工都有属于自己的个人银行账户,学费的收缴和补贴的发放由传统的人工方式转变为了由银行代扣、的形式,提高了高校财务统一管理的效率。当前学宿费的收缴是高校财务管理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实现了校园一卡通系统信息对接以后,高校的财务管理可以与一卡通工程中的后勤管理和教务管理等子系统相互结合,对那些没有正当理由而恶意拖欠学宿费的学生,进行学籍注册和成绩录入等方面活动的限制,利用强制性的方式促使学生尽快主动地交清费用,保证学校能够及时收回资金。这一方式使恶意拖欠学宿费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缓解了高校办学资费紧张的压力。学生奖学金、助学金以及教职员工的课酬、工资、补助等各项费用的发放以及助学贷款和各类补贴都可以直接转入校园一卡通个人账户。

23实施全员管理,提高办学效率

在以往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各课题组的科研经费和各部门所控制的各项费用使用情况都必须到学校财务处进行查询。由于查询人员较多、频次也高,工作量很大,使得财务处的财务管理工作出现困难。在实施校园一卡通系统后,学校提供了24小时不间断的一卡通网络平台进行自助服务,管理者可以在任何一个可以连接校园一卡通服务器的地方进行相关财务信息的查询,方便教职员工对财务信息的了解,提高了全员职工的理财积极性,也减轻了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控制学生宿舍水电费支出也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难点所在,在一卡通工程实施以后,学生水电使用也实行了刷卡消费,这使得学校的水电管理得到有效控制。校园一卡通工程的实施,让高校的全员都参与了管理,使学校节约了开支,增加了收益,充分发挥了财务管理的最大作用,降低了办学成本,提高了学校收益。

3校园一卡通下高校财务管理的优化措施

31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管理系统

高校应当根据本校校园一卡通的系统特点,建立健全一卡通相关规章制度,重视校园一卡通应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比如建立《校园一卡通管理办法》《校园一卡通补办程序》等相关规章制度,在已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基础上加设校园一卡通相关管理办法,强化一卡通管理制度的宣传,提高财务人员对校园一卡通使用管理的重视,明确校园一卡通使用和管理的重要性。另外,高校应该加大对财务管理系统在硬件设备和软件技术方面的投入,做好系统维护工作,保证财务管理系统稳定、安全运行。

32加强内部监督,提高综合素质

高校还应该完善内部监督管理体系,这是校园一卡通能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首先,财务部门在岗位设置上要执行职务分离制度,细分校园一卡通管理员的不同权限,由多个财务人员进行分别管理,明确责任。其次,学校可以设置专职人员对一卡通财务管理进行监督和不定期检查以便促进校园一卡通财务管理人员的自我管理,保证校园一卡通系统安全运行。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与道德规范,加强对校园一卡通系统专业知识和相关制度的学习,提高技术水平,为高效顺利实施校园一卡通夯实基础。

篇2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7-0063-02

一、引言

随着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的建设,高校教育信息化正在蓬勃发展。校园一卡通系统作为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管理提供着高效、方便、安全的信息化服务。近些年校园一卡通的应用功能不断拓展,在学校管理、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所谓“校园一卡通”,就是在学校范围内采用一张卡来代替传统的学生证、工作证、身份证、图书证、餐卡、钱包、医疗证等,[1]集金融消费、数据共享、身份认证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信息集成系统。[2]目前,我校一卡通系统开通食堂就餐、超市消M、图书借阅、体能测试、医疗应用等功能,学校食堂、超市、校医院、水果铺等服务领域都安装有消费POS 机,考勤、门禁、通道、水控电控等系统正处于紧锣密鼓的建设中,一卡通与其他信息系统的应用对接也在逐步实施过程中。

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在高校大力推进信息化管理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当下,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大数据信息的支撑和协助,校园一卡通系统正是校园大数据的来源和基础。校园一卡通在高校的广泛覆盖和拓展应用,不但能够为师生提供更便捷完善的数字化服务,与校内各信息系统的对接应用还可以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

一方面,“校园卡”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其智能识别、信息准确等特点可以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原始数据采集平台,与学校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的对接,能够为学校管理提供数据共享环境。另一方面,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因其安全高效、稳定无误的特点,校园一卡通的应用能够安全快捷地实现信息统一、身份识别、统一管理,与教务系统的对接能够在课程选修查询、考试报名缴费、成绩查询打印等教学管理方面为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这为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在促进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针对如何将校园一卡通应用于高校教学管理,充分发挥一卡通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满足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需求,下面提出一些具体的应用策略。

1.规范化管理过程

进一步制定和细化有关校园一卡通在教学管理中对接应用的管理办法与实施细则,使用“校园卡”账号作为唯一有效的统一账号,围绕师生的各类资源信息和教学管理业务流程构建数字化的教学管理环境,有效压缩教学管理的工作流程,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2.通用化数据共享

根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利用一卡通原始数据和信息的支撑,实现统一的数据标准,建立统一的学生信息库,一卡通系统与教务管理系统、学工系统、财务系统等对接,实现互通互连和数据共享环境,并且将教学管理服务集成,根据不同的身份和权限进行相应的管理应用和服务。[3]比如可以实现:

①以消费系统中校园卡消费记录为数据源,整体掌握学生在校消费行为与水平,从而掌握故意拖欠学费等现象;②将故意拖欠学费的学生卡设置黑名单并在教务管理和门禁管理子系统中给予选课、门禁等限制,加强管理,提高管理力度;③以校园卡消费记录为数据源,兼顾其他评判依据,为奖学金、助学金的设定提供科学的评定依据等应用;④奖学金、助学金发放到校园卡账号又可用于支付学费、书费、考试等费用。

3.信息化教学环境

利用校园一卡通的门禁管理、机房管理、会议签到、考勤管理等子系统,将教室、开放实验室、机房等教学环境与集中控制系统互连,加强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比如:①利用校园卡的身份识别和自助功能,实现实验室门禁、设备预约、设备使用登记等自动化、智能化管理;②利用考勤管理子系统不仅能实现标准化考场的考生检录、考生身份查验等功能,还可实现学生签到、出勤率统计等功能;③利用校园卡唯一账号实现统一身份认证、自助选课、成绩单自助打印、网络教学平台登录等应用。这样既改善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更方便了用户管理、设备使用等工作流程,对设备安全使用也有重要作用,利用现有“校园卡”还节省了资金,避免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

4.智能化决策分析

将校园一卡通系统与教务管理系统、学工综合管理系统、研究生管理系统等各相关信息系统实现互联对接和数据共享、数据交换,以校园卡账号(学号)为关联,充分利用校园一卡通系统的数据优势,可以做到:①分析学生在校内的数字轨迹和行为特点,发现行为习惯;②对学习成绩、体测、就医、考勤、图书借阅、进出宿舍、网络流量等相关数据关联规则,进行智能统计分析、关联分析,挖掘潜在关系和问题,为教学管理的决策提供一定的辅助手段和科学的数字化支持参考;③与其他更多相关领域结合,拓展更多的、潜在的校园行为分析与研究,为管理政策提供客观依据和理论支持;④为科学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更好地为智慧校园的建设打下研究应用基础。

5.智慧化校园建设

智慧校园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是将校园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后勤管理、科研管理等信息系统的智慧融合的建设模式。智慧校园的建设,必将促进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校园一卡通的自动识别用户角色,可以为师生提供个性化服务;与校园各系统的对接应用,能够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互联、系统协同,还能为学校和外部环境的沟通提供接口。

6.社会化宣传效益

“校园卡”代替学生证,卡片介质及卡面式样也是宣传和展示学校教学管理、展现学校风采、宣传学校的一个良好途径。依托校园一卡通的智能管理,整合学校教学和社会服务信息资源,挖掘潜在的合作交流,可以更有效地更新管理观念、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更好地提升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四、结语

依托校园一卡通系统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有针对性地、高效地开展工作,使教学管理人员从复杂的管理过程中抽身出来,辅助管理决策,能够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可以看出校园一卡通在高校教学管理中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如何更好地运用校园一卡通的优势,发挥其作用和影响,对校园一卡通的应用和功能开发还需进一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有步骤、有秩序的更广泛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校园一卡通系统发展概况及未来趋势[DB/OL].http:///content/14/0221/16/12005752_ 354523825.shtml.

[2]陈锋.基于校园一卡通系统的高校用户就餐消费行为分析与数据挖掘[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9).

[3]丁婧,李艺.教育管理信息化评价标准体系初议[J].教育导刊,2011(4).

[4]刘新妹,杨秋翔,刘兴来.“校园一卡通”在教务管理中的应用及方案设计[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

[5]徐秋羽,梅红,汤婷婷,向天雨.深度挖掘校园一卡通在实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4).

[6]甘容辉,何高大.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及实现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

[7]姜淑凤.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在实践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高师理科学刊,2007(4).

[8]王红,骆剑峰.大数据时代高校贫困生评定管理方法初探[J].高教学刊,2015(19).

[9]孙海玲.高校校园一卡通的功能、应用与发展趋势探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6).

篇3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紧紧围绕全市“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保稳定”的中心任务,以“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为宗旨,按照便民、惠民原则,遵循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发行年“旅游一卡通”,为全市旅游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发行方法

1、发行范围:年旅游一卡通面向市广大市民和以外的市市民发行。

2、一卡通承载功能:一卡通共含10个旅游景区,分别是百脉泉景区、植物园、三王峪山水风景园、朱家峪旅游度假区、锦屏山旅游度假区、七星台旅游度假区、莲华山风景区、白云湖旅游区、赵八洞风景区、城子崖遗址博物馆。

3、一卡通分类:年“旅游一卡通”共发行单人卡(分成人卡和学生卡)、情侣卡、家庭卡三种,有效期为从办理之日起,一年内使用有效,销售价为单人成人卡128元/卡/年,单人学生卡88元/卡/年,情侣卡178元/卡/年,家庭卡(限三人)258元/卡/年(以上均含保险费)。

三、一卡通的办理

1、市旅游一卡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一卡通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和修改一卡通实施办法;市一卡通管理办公室负责一卡通的设计制作、宣传发行、票款使用与管理等具体事务。

2、一卡通办理地点为市旅游局办公室及全市各销售站点,办理时需提供近期免冠彩照一张,否则因识别不清造成的各项损失,游客自行负责;学生办理须出示学生证,办理情侣卡、家庭卡需带合影照片,驻章各企业员工、高校教师凭工作证、介绍信办理。

3、为确保旅游市场的正常秩序,市一卡通管理办公室聘请专业公司制作惠民旅游一卡通仿伪卡,实行统一编号,含持卡人姓名、身份证号(学生证号)、照片、有效期等信息。

四、一卡通的使用

1、持有一卡通的游客在有效期内,不限次数游览一卡通所载景区,一卡通仅含景区门票,不含景区导游、餐饮住宿、游乐项目、园中园、讲解、交通工具等其他收费项目。

2、一卡通实行实名制,限本人使用,涂改、转借无效。

3、一卡通办理后不予退卡,游客丢失一卡通需补卡者,需缴纳工本费10元。

4、一卡通使用有效期内,若景区票价或管理体制发生变化,持卡人权益不受影响。

五、一卡通票款的管理和分配

1、一卡通收费统一使用市财政提供的行政事业专用票据,市财政局负责对一卡通票款收支情况进行监督。

2、一卡通票款85%返还各景区,15%作为旅游发展基金和代办费用支出,主要用于一卡通的设备购置、设计制作、税费、管理费及其它。

3、市一卡通管理办公室每半年将一卡通收入情况向各卡所载景区通报一次,并将票款收入按规定比例与各景区结算。

篇4

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意见提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等都应实行工间、课间健身制度等,倡导每天健身1小时。此外,积极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学校体育场馆课余时间要向学生开放,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安全保障,加快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将开放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开。

因此,构建一个能够对学校体育资源进行全面管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并能为社会体育运动提供一定便利的管理平台是必要且重要的。本文从女子高校的运动特色出发,通过对女子高校体育运动管理需求进行分析,构建了基于校园一卡通的体育运动管理平台,推动学校及周边社会体育运动的发展。

一、女子高校学生体育运动管理需求

1、提高女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在女子高校中,学生群体主要由女学生构成,女生占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女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心理处于不稳定、不成熟的时期,一方面受传统体育价值观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学生更多地将体育运动当成完成学业的工具,忽略了体育运动本身所具有的的价值,学生没有参加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也不可能具备“终生体育”的观念;另一方面,女学生本身具有感情细腻、内向害羞、怕苦怕累的思想性格特点,对大部分的体育运动缺乏兴趣,在学校较少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而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沉迷于网络、作息不规律等)也不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同时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达到强身健体、增强体质的目标,在女子高校学生体育运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在良好的管理制度基础之上,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借助一定的管理平台督促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让女大学生在热情与兴趣的驱使下参加体育运动。

2、解决学生体育运动数据管理的困难。学生体育运动数据的获取、管理与分析,对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增强体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大部分高校体育运动数据的管理存在着以下几点困难,亟待解决。首先,由于高校体育场馆中不具备统计的手段和方法,学生课外参加体育运动的数据无法获取,造成数据的不全面性,数据分析的结果不能真实的反映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情况;第二,由于当前高校的数据存贮形式以纸质存储为主、电子数据存储为辅,纸质文档类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发生损毁或丢失,而电子数据也因存储形式单一、简单,使得数据的安全性不高。因此,有必要搭建以计算机网络设备为核心的体育运动管理平台,对学生体育运动数据进行全面、统一的管理,并提供数据的安全保障。

3、实现体育运动场馆的开放管理。高校的体育运动场馆的使用,除了服务于本校的体育教育教学外,部分场馆还可在课余时间实行对外开放、有偿服务,服务对象既包括本校学生、教职工也包括校外的社会人员。开放管理不仅提高了校内场馆的使用率,为学校体育场馆的维护提供了一部分经费,而且可以带动高校周边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为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做出积极的贡献。然而在现有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实现场馆开放,可能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和隐患:首先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进行运动的人员成分复杂,使得场馆的管理难度增大,尤其是安全、卫生问题突出;其次,高校体育场馆场地管理人员的管理素养与现代管理需求不符,在管理理念、规范性、服务意识等方面与现代化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有较大的差距;再次,高校体育场馆的特殊性在于其主要任务是为高校体育发展提供服务,所以应当在充分了解校内师生的需求、满足校内师生使用的基础上再开展对外有偿服务,由于不同场馆的使用情况不同,对场地使用情况的统计若仅靠人工,则工作量大且周期较长,不利于场馆的实时管理,降低了管理的效率。

二、校园一卡通系统在体育运动管理中的应用

校园一卡通系统以非接触式IC卡为信息载体(其表面携带持卡人的身份信息),以校园网络为基础,实现身份认证、消费管理、门禁管理、信息查询等多种功能。它将持卡人的基本资料和理财信息作为统一的公共数据在校园网上实时共享,使得每人每卡信息的动态变更在校园网上都能立即生效,真正做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有助于全面实现校园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由于校园一卡通系统具有可靠性高、简单易用、安全性好、成本低、可扩展性好等优点,且目前校园一卡通系统已逐步建立,因此在学生体育运动管理工作中应用一卡通系统具有极大的优势:第一,在各运动场地安放一卡通终端,学生运动需要识别个人身份,由此可全面获取学生的运动时间与喜好、场地的使用情况。可以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激励政策,全面提升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同时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关联和挖掘,探寻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方法。其次,利用一卡通系统对使用校内场地的社会人员采用实名制管理,使用设备或进入场馆前,须在终端设备上进行身份认证,配合一卡通的门禁管理系统,有效减少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第三,使用一卡通系统能够将一部分底层的管理工作电子化,如考勤、场馆使用缴费、体育器材领用等。对学生、教工和社会人员而言,可以通过网络实时查询场馆的使用情况,调整自己的锻炼计划,减少场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由此可见,校园一卡通系统能够较好地解决高校体育运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充分利用一卡通优点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挖掘和扩展,构建高校体育运动管理平台。

三、基于校园一卡通的体育运动管理平台的构建

1、平台系统框架结构。系统的总体框架采用多层架构的设计,以此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易扩展性。架构最底层是数据层,即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的数据库,该层对系统中用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唯一能够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的部分。数据库管理系统接收来自业务逻辑层的请求,利用存储过程或其他方法从数据库获取数据发送至业务逻辑层或向数据库写入数据。业务逻辑层位于用户程序层和数据层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主要完成业务规则的制定、业务流程的实现等与业务需求有关的系统设计。该层响应用户程序层的用户请求,检验用户数据的合法性,将用户请求发送到数据层,并将数据层返回的数据传送给用户程序层。业务逻辑层提供访问接口,从而使用户程序与底层分开,便于系统的扩展。用户程序层主要提供用户操作界面、生成用户请求。

2、功能模块设计。本系统包括系统基本管理模块、体育场馆管理模块、体质测试管理模块、课内教学管理模块和课外活动管理模块,覆盖了学生在校参加体育运动的各个环节。

(1)系统基本管理模块。这个模块主要完成对系统基本数据以及与一卡通相关的数据进行管理和维护,包括用户的管理,主要进行用户信息的添加、修改和查询以及针对用户的不同身份(教职工、学生、社会人员等)分配不同的用户权限;用户消费活动的管理,提供各类收费功能以及各个场馆的场地使用费用结算,在各个场馆内设立刷卡终端,对不同身份的用户收取不同的费用;以及对系统的综合管理,提供发卡、充值、挂失、补卡、换卡、退卡等管理功能,对不同空间的接入设备进行管理,对不同模块的管理员进行权限管理。

(2)体育场馆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功能是对学校体育场馆中的人员、设备、场地进行统一调配。将场地的使用情况按课内教学使用、课外活动使用进行统计,并将非课内教学使用的信息通过网络,校内外用户均可以在网上进行运动场地的预约,系统按照用户的时间和数量要求查询并显示所有满足条件的场地信息,在预约成功后记录用户相关信息。各个场馆内安装门禁系统,对进入的人员进行身份验证,并统计各场馆的使用信息,用户可凭借有效的一卡通通过门禁系统进入场地,同时系统会根据用户的活动时间扣除相关费用。

对于场馆中的体育器材设备,系统进行全程跟踪,包括设备的入库、借出/归还、维修、查询及报废等等。

(3)体质测试管理模块。这个模块主要实现学生体质测试工作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在测试前,教师可依据健康指标对测试项目和评价指标进行设置;由于高校中学生时间很难统一,学生可以自行预约测试时间;测试时学生携带一卡通,每个项目进行前在测试器材的终端机上刷卡,系统将自动录入该名学生的身高、体重、握力、肺活量、台阶试验等项目的成绩信息;系统会将学生的测试结果和评价指标进行比较,计算测试成绩,给出运动处方,作为学生后期锻炼的指导;学生凭借在系统中注册的学号和密码即可登录查询测试成绩和运动处方;健康测试成绩将合并计算入期末体育总成绩;整体测试完成后,系统将对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汇总成各种报表,以便体育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体质状况,在后续的课程和教学设置中做有针对性的调整。

(4)课内教学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实现对体育课程的考勤管理、教学资源管理以及成绩管理等功能。考勤管理要求学生上课时携带一卡通,上、下课刷卡进、出教学场地。教学资源管理主要是对教学场地、设备以及网络信息和视频资源的管理,系统对教学场地和设备进行合理安排并,供所有师生查看,信息和视频资源打包成资源库,供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浏览和学习。成绩管理生成每个学生的期末体育总成绩,该成绩由多个部分按权值构成,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健康测试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平时成绩主要包含学生的上课考勤、教师的课堂表现评价以及课外活动的换算成绩;健康测试成绩由体质测试成绩决定;期末成绩包括理论考试和体育技能考试两方面的成绩,最后系统将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健康测试成绩和期末成绩按比例计算出学生该学期的总成绩。

(5)课外活动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功能是对“全民健身”战略中的“每天锻炼1小时”囊括的除体育课程之外的早操、课间操、课外锻炼、俱乐部活动等项目进行管理。利用体育场地的终端机和教师的手持机对各个项目进行考勤,并记录下锻炼的具体时间,最终系统将合并计算每天参与锻炼的总时间。为了敦促女学生加强体育运动积极性,还可以利用该模块设置每生每学期锻炼的总有效次数与期末体育总成绩的换算标准,逐步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

3、平台系统实现。学生运动管理平台采用B/S系统模式,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MySQL,Web服务器选择Apache,应用PHP技术设计实现系统的前台动态页面。PHP是一种开源、跨平台、独立架构、面向对象、安全的Web服务器端动态网页开发语言,是目前动态网页开发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Apache是PHP应用最理想的免费开源Web服务器,它对PHP提供很好的支持,是首选的服务器软件。MySQL具有体积小、速度快、总体拥有成本低、开源等优点,和Apache、PHP三者成为网站建设的完美搭档。系统采用多用户、分权限、分时段登录管理。

四、总结

本文针对女子高校学生体育运动管理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矛盾,通过分析校园一卡通在建设校园级应用系统中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新的高校体育运动管理平台的构建方法。该平台聚焦于学生个体本身,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适合自身的体育运动,实现“每天锻炼1小时”;同时推动高校体育管理向智能化、规范化、高效化、信息化发展,不但可以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服务,促进校园体育运动发展和体育文化建设,并且辐射周边社会,实现“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将开放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开”的预期。

参考文献:

[1]杜兆斌,王汝尧,鲍勇.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管理软件开发的理论与实践[J].体育与科学,2011(9).

[2]许华虎,孔超.基于校园一卡通的学生体育锻炼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现[C].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Sports Engineering(CSSE).

篇5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1-0016-03

1柳州市各级图书馆发展现状

1.1县级图书馆

柳州市共辖六县四城区,各县均建有图书馆,其中,近年来新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柳江县图书馆、柳城县图书馆、鹿寨县图书馆,三江县图书馆位于一老式建筑内,而原融安、融水两县的图书馆因为年久失修或洪水浸泡,已成危房,目前已于异地开工重建新馆。在县级图书馆的设备设施配置方面,除柳江、柳城、鹿寨三县图书馆配备有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和“共享工程”网络设施外,其余设备均陈旧落后。

1.2乡镇图书馆

乡镇图书馆大都是依附于乡镇文化站。目前,全市已建成达标的乡镇文化站有36个,占总数的41%,其中建有图书馆的28个,配套有影音播放设备和计算机的有21个,在建的有19个,还有31个乡镇文化站因无站址、面积小等原因未达标。如三江县16个乡镇文化站站址面积为零的有5个,融安县14个乡镇文化站有6个无站址,融水县15个乡镇文化站平均面积仅为99.8M2。其他县仍有部分乡镇文化站无站址、无基本文化服务功能。

1.3村屯图书室

借助全国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柳州市村屯文化室、图书室有了一定的发展,目前,柳江县127个村民委员会,1,203个自然屯,其中建有图书室的只有36个。柳城县120个村民委员会,1,391个自然屯,其中建有图书室的只有29个。而作为全国文化先进县的鹿寨县,也只建有105个村屯图书室,北部的融水、融安、三江三县,虽然各级政府加大力度进行扶持,但总体情况也不容乐观,融水县41个、三江县25个、融安县115个,三县村屯图书室共计也只有181个。

以上数据说明,柳州地区乡镇村屯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仍十分薄弱,与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采用图书通借通还的“一卡通”方式,在不改变各成员馆的行政隶属、人事和财政关系的情况下,以市馆为中心馆,区、县馆为分馆,乡镇(街道)、社区(村)为流通站,组建柳州地区图书馆联合体,开展馆际间通借通还服务,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手段。

2柳州市实现通借通还“一卡通”服务的条件

2.1成熟的管理系统

Unicorn是当前国际、国内较知名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件之一,其包括:编目、采访、流通、期刊控制、OPAC、系统管理、报表、教学参考书、请求和器材预约等模块。是支持总分馆和图书馆联盟体系的成熟的图书馆自动化产品,在国内拥有由300万册以上馆藏、15家以上大型图书馆组成并包含10万以上的读者规模的图书馆联盟成功案例。系统支持SIP2和NCIP通讯协议,采用Client/Server(C/S)模式的三层结构,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2.2完备的网络环境

目前,柳州各区、县图书馆都有较完善的馆内网络、并全部采用计算机管理,这为网络平台整合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由于地理位置分散,各图书馆互联网接入现状、读者服务情况不一,给整个工程的统一运作带来了许多困难。为了达到真正意义的各级图书馆融合、实现区域间的通借通还,必须建立起高效、安全的网络环境。①“一卡通”管理系统的中心机房设在柳州市图书馆,该机房由专网、10M光纤独享互联网接入。②柳州市各区、县成员馆通过2M数字链路专网与柳州市图书馆相连,形成星型的虚拟局域网络,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接收与发送。③街道、乡镇、社区、村级流通站通过2M ADSL拨号接入互联网。由于该级站点经由互联网访问中央服务器,我们通过虚拟专用网(VPN)的方式与柳州市图书馆连接,以保证网络的稳定、畅通(见图1)。

2.3统一的业务制度

各成员馆统一管理、相互协作,是通借通还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之一。针对各县、区图书馆的馆情,我们采取保留“个性”、发扬“共性”的方式,制定了统一的文献加工标准和借阅制度。各馆馆藏资源归原馆所有,成员馆可自行选择参与馆际间流通的图书数量、种类;原有读者类型可保持不变,新增“一卡通”相关读者类型,参与通借通还。

2.3.1设置统一的流通规则

①设置通借通还读者类型:普通读者、青少读者。②设置通借通还文献流通类型:流通图书、青少年图书。③建立统一的借阅制度:其中包括读者证有效期、可借册数、借期、可否续借、续借次数和超期罚款金额等。

参与通借通还的各馆“一卡通”类型的读者可享受到如下服务:①可检索各成员馆的馆藏信息及在馆状况。②通过图书馆网站,可查询自己的借阅信息、预约、续借图书。③可在任何成员馆借书、还书、续借和预约。④可通过图书馆远程授权平台检索、浏览、下载数字资源。

2.3.2书目数据共建、共享原则

在Unicorn系统中,各个成员馆共用一个书目数据库、共享文献资源。该系统对书目记录采用了三级管理模式:题名级、索书号级、复本级。每一题名级记录即书目记录都包含具体的文献编目信息,在书目数据库中是唯一的;题名级记录与一个或多个索书号级记录连接。索书号级记录包括:索书号、成员馆、复本等信息,同一书目记录下各馆可有自己独立的索书号。每一索书号级记录又与一个或多个复本级记录相连,一条复本级记录对应成员馆的一条馆藏。

成员馆工作人员进行编目时,应按如下步骤操作:①在书目数据库中。如检到相关书目记录,可直接在该条书目下增加本馆索书号、复本信息。②书目库中如未检到相关数据,可通过SmartPort从国家图书馆检索、下载,再增加索书号、复本。③书目库和SmartPort都未检索到相关书目,直接在编目模块中自建详细的书目信息,增加索书号、复本。

如此合理利用各馆数字资源,避免了书目信息重复,同时大大提高了编目人员的工作效率,也给读者带来了极大方便。各馆“一卡通”读者可通过Ilink检索平台查询各馆馆藏状况,就近选择图书馆借还。

2.3.3稳定的物流保障

“一卡通”工程的物流模式分两个阶段:①试运行阶段,中心馆及区、县馆分别配置物流车,由中心馆负责与区、县图书馆的图书物流;区、县图书馆负责与乡镇、街道、村、社区图书馆的图书物流;各级图书馆要做好图书的验收、入藏工作。②物流社会化阶段,随着“一卡通”工程的逐步发展与深入,区域间的图书调拨量将不断扩大,逐步将图书物流社会化。

3柳州市图书馆通借通还“一卡通”服务的实现方式

3.1建立“一卡通”服务体系

在柳州构建以市图书馆为一级馆(中心馆),县、区图书馆为二级馆,各街道、乡镇图书室为三级馆,社区、村图书室为四级馆的“一卡通”服务体系。由上一级馆负责下一级馆,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实现图书文献的统一管理、统一采编、统一流通、统一配送。已经建立图书室的村、社区,形成与乡镇、街道相连的公共图书服务网络;对于已经具备相应条件的村、社区图书室,将其发展成为图书服务流通站。

3.2建立“一卡通”管理队伍

由柳州市图书馆为各区、县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及业务培训;各区、县分馆要根据基层站点的工作需求给予具体的业务辅导,协助基层服务点开展各项业务工作、保证“通借通还”服务的正常进行。各乡镇、街道站点设立1名专职图书管理人员;村、社区设立1名兼职图书管理人员。

3.3建立“一卡通”上线流程

包括:①将成员馆的馆藏数据、读者数据从原系统中输出、转换。②在新系统中进行参数设置;导入成员馆读者数据;各馆的馆藏数据按照统一的数据整合方案合并,追加馆藏信息。③开通成员馆专网、连通设备、安装客户端。④对已传入新系统中的读者、书目数据进行测试,确保无异常。⑤上一级馆对下一级成员馆工作人员进行细致的业务培训,使其对系统熟练操作;中心馆作为各分馆的技术支持,上线前后都必须对各分馆提出的问题及时解决。⑥正式参与区域间流通。

3.4创新服务方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服务理念的提升,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已经不能拘泥于传统的读者上门的方式。柳州市图书馆购置了流动图书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在市区街头为市民提供更便捷、人性化的服务。该车由一辆大卡车改建,内部配备了小型图书室、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流动图书车好比一个移动的小型图书馆,依托无线网络,读者可在车内阅览、办证、借还、预约、续借等。如今,柳州市图书馆“流动服务车”的身影已经遍布了柳州的大街小巷,俨然成了这座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4结束语

柳州市数字图书馆通借通还“一卡通”的实现,将扩大读者的覆盖面、提高公共图书资源的利用率、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以点带面、促进区域发展,为本地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黄建辉.基于Unicorn系统的甘肃省联合图书馆建设模式[J].数字与缩微影像,2009(4).

[2]梁凌.浅论高校图书馆各分馆跨校区通借通还的实现[J].梧州学院学报,2009(6).

[3]李凌杰.基于UNICORN系统的天津市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9(7).

[4]何芳.浅析ilas系统通借通还服务[J].科技创新导报,2011(6).

篇6

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信息技术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财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中之重。如何建立高校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核算、分析、控制、监督和决策等现代化财务管理模式,是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者急需关注的一个首要问题。数字化校园无疑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解决了一个技术上的难题,借助数字化校园平台能够实现高校财务信息资源的整合,从而提高高校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数字化校园对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影响

1.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充分实现财务信息资源共享。以往由于高校规模庞大,机构设置复杂,统计数据来源渠道多,各部门统计口径不一致,又没有统一的信息编码标准等问题,导致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孤岛”存在。财务部门又考虑到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和机密性等原因,使财务信息不能随意共享交换。而数字化校园不仅规范了信息来源的格式,而且强大的身份认证系统又为财数据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使财务信息的相互共享交换成为可能,同时保证了财务信息的统一性、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加快了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2、数字化校园给“校园一卡通”提供了流通平台,通过“校园一卡通”,对校内各部门业务管理子系统的信息统一管理,省去了各部门信息的重复录入工作,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学费的收缴、各类工资津贴的发放、校园内的各种消费都可以通过一卡通来完成,大大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消费者可以通过校园网、银行、电话随时查询自己的消费明细,发现问题 及时通知财务部门更正、修改, 确保了财务信息的统一性、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而改善了财务工作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3、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下,财务管理部门可以建立专属的财务网站和财务综合信息查询平台。通过财务网站,财务部门不仅能够相关的财经法规、财务制度以及校内各类财务管理办法,还可以办公指南及业务流程,方便了校内教职工办理相关的财务业务,从而提高了财务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办公效率。通过财务综合信息查询平台,可以查询教职工的工资、岗贴发放情况以及公积金缴存情况,还可以查询部门经费使用情况以及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学生还能够查询学费缴纳情况以及欠费金额等等。

4、通过数字化校园,可以实现校园内一切与财务相关的工作的电子一体化办公,从而实现各类财务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如校园一卡通管理、工资管理、公积金管理、各类财务收费管理、部门经费管理、科研经费管理、水控电控管理、医疗经费管理等,大大提高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对教育事业经费的统筹管理,改善学校资金运作能力,提高资金运作效益。

三、数字化校园下的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应该采取的措施

1、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共享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项主要目标就是要实现校园内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然而由于这些资源是分散在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所以如何把来自于不同部门、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整合起来,是实现信息资源优化共享的关键。建立一个跨部门、跨组织的信息系统,可以把高校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如教务处、学生处、科技处、人事处等相关部门连接起来,允许高校财务部门与这些部门及时和弹性地分享信息,,极大地实现各部门信息的共享,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2、统一标准

数字化校园建设,必须统一标准和模式,同时也要注意发挥本校专业、学科优势和资源优势,在与全国高校的数字化建设相协调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的特色建设。

3、建立并完善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制度体系

财务信息系统在投入使用后,带来很多管理上的实际问题。通过规范相关财务工作的业务流程和内控管理,在财务部门内部保证财务信息系统的各项安全措施有效执行。包括岗位分工及人员权限、计算机软硬件操作、数据备份与恢复、电算化档案管理、病毒预防及灾难防范等,都应该制定出明确的工作条例或工作制度。在制定这些制度时,应该充分体现对系统和数据安全的保障,制度制定后,只有有效执行、严格落实才能对工作起到促进和制约的作用。

4、实施全面的技术控制

运用防火墙技术、组合加密技术、数字签名、安全协议等技术以及IP地址集中管理,设置电子屏障,验证身份,防止外部非法用户访问,合理设置网络资源的属主、属性和访问许可权,建立多层次的安全防御体系,保障高校财务数据的安全。另外,由于财务内部信息系统是高校极为重要的核算和内部管理系统,信息的安全性要求极高,最可靠的方法是内外网络分机工作,物理分离。

5、做好财务信息网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现,所以,财务信息网络的管理与维护显得十分重要,许多高校专门设立系统管理员岗位,由专人对财务信息网进行管理和维护,对不同人员根据其身份设置不同权限,使每个用户登录后只能进行与之相对应权限的操作。同时正确应用防火墙和杀毒软件也是网站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参考文献:

[1] 李曼嘉.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金融经济,2010(07)

[2] 薛勇.浅谈高校财务管理信息与查询平台建设.经济师,2011(01)

[3] 谢安国. 数字校园系统对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影响.人才,2010.03

[4] 于立. 浅议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陇东学院学报,2009,20(02)

第一作者简介:

篇7

一、电算化会计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

电算化会计信息安全的内涵十分丰富,外延不断扩展,主要有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三方面的要求。

保密性是指会计信息不被泄露给未授权的用户。传统会计信息的使用权限,在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日常会计业务操作、会计管理中都有相应的制度及措施,保证未授权人员不接触需保密的信息。会计信息系统发展中新增加的会计信息,如用户密码,职工个人信息、客户信息等,由于系统设计时未明确其显示及传播需求,因此会计信息系统新增加的相关系统模块不能充分保证这类会计信息的安全。根据政府工作要求,高校每年的部门预算需要公开,预算中有保密性要求的内容也需要提前进行研究,以明确预算公开的内容及范围。

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在与外网物理隔绝的局域网上运行,互联网上的各种行为均不能窃取会计数据库中的数据。会计信息系统发展后,运行于校园网上的预算、查询、报账预约等系统,通过互联网连接使用的企业网银的无现金支付系统、与学校一卡通相联系的身份认证系统、通过互联网连接的网上报税系统、公积金管理系统等所使用的会计数据库均暴露在互联网上,通过数据库密码的设置不能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

许多报表在上报过程中,没有进行加密处理,在互联网上使用明文传递;一些高校各部门与财务部门传递的数据中包含着个人信息或其他需要保密的会计信息,也没有进行加密处理,这些数据在互联网上很容易被截获窃取。

完整性是指信息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更改本文由收集整理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偶然或蓄意地删除、修改、伪造、乱序、重放、插入等破坏和丢失的特性,数据完整性的目的是保证会计信息处于一种完整和未受损害的状态。影响会计信息完整性的主要因素有:设备故障、误码、人为攻击、计算机病毒和会计人员的误操作等。在实际业务中,电算化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区分为当年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及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完整性。会计信息系统中一般有相应的设计来保证当前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但当前会计数据的备份不当亦会影响其完整性。例如做会计数据的日备份,在当天会计业务结束后进行,通常只保留前一天的备份,但发现数据出现错误时,数据备份中已包含了错误,为此可将日备份保留一周,即周一做的日备份覆盖上周一的备份数据,依此类推。各高校实行会计信息化以来,积累了大量电算化会计档案,维护其完整性难度越来越大,也更加重要。

可用性是信息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可用性一般以系统正常使用时间与整个工作时间之比来度量。随着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影响会计信息可用性的因素大大增加。无现金支付系统的使用,要求会计信息系统与银行网银系统连接,这不仅要求会计信息内网的稳定,还需要内网与外网连接的稳定,而通常作为会计人员很难控制会计内网与互联网连接的畅通以及银行网银的运行时间,这必然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可用性。会计信息系统与一卡通系统的连接,同样也由于一卡通系统及两者连接的稳定性,增加了维护会计信息可用性的难度。财务信息门户的可用性体现了会计信息服务的水平,保障财务信息门户服务器的安全稳定、及时更新会计数据、维护用户信息等可以提高其可用性。

二、会计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维护会计信息安全,主要从人员、硬件和软件三个方面进行管理,人员管理是关键,软、硬件管理是基础。

(一)对现有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编写详细的安全性需求,由软件公司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性设计

在进行新的功能模块开发时,除编写功能需求及本模块的安全性需求外,还需要评估新的功能模块对整个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性的影响。《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要求明确上机操作人员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工作内容和权限,对操作密码要严格管理。但从目前使用的实际情况来看,会计软件在权限管理方面尚不能达到这一要求。这主要是因为规模较大的高校会计人员多,分工较细,而会计信息系统某些角色的权限较多,致使多个用户使用一个角色进行业务操作,不能准确配置每个用户的权限。例如财务长模块包含的会计业务较为重要,且业务种类多,在各高校一般多人同时使用,并且财务长只能使用一个用户代码登录,因此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其他一些管理性模块也存在着类似问题。通过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使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及增加身份认证功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增强会计信息的安全性。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即将权限与角色联系起来,在会计信息系统中根据应用的需要为不同的岗位创建相应的角色,在系统中根据职务和职责授予相应的角色及权限。这需要以最小特权、责任分离为原则,对现有系统中的权限和角色进行分析和细化,使会计信息系统可以进行个性化的权限分配。如将管理员、财务长子系统中日常操作与各种系统设置权限进行规范化,以方便部分功能授权给某一用户。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还需与身份认证系统相配合,才能更好地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身份认证系统是使用学校一卡通中心提供的人员信息,在会计信息系统通过一卡通或指纹来确认会计人员及办理会计业务的职工、学生身份,并将身份信息录入相关业务的子系统。会计人员不再是凭借会计信息系统设置的用户名和密码来登录,而是通过指纹来确定其身份进行登录及其他授权操作。会计信息系统不再表现为一个个的功能子系统,而是一个个身份与权限组合的子系统。

转贴于

(二)硬件安全是电算化会计信息安全的基础

相对于病毒、软件,人们较易忽略硬件对会计信息安全的影响,硬件安全的主要内容是电源、计算机、网络及环境等。电源配置及维护对会计信息系统及会计信息安全至关重要,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一般考虑到停电对会计数据的影响,但突然停电也会对信息系统及会计数据造成损害。不间断电源(ups)是保障会计信息安全的必需设备,有“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配备方式。“集中式”是用一台较大功率的ups负载所有设备;“分散式”是根据设备的需要分别配备适合的ups。集中供电方式便于管理,布线要求高,可靠性低,成本高;分散供电方式,不便于管理,布线要求低,可靠性高,成本低。采取哪一种供电方案,主要取决于会计人员的办公场所,集中办公或新搬迁的办公室可以进行布线设计,采用集中式供电方式,而分散的办公室可采用分散式供电方式。

网络是保障会计信息安全的基础。会计局域网虽然只是小型的局域网,但其稳定性对整个会计信息安全有着很大影响。在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会计局域网不再是与外界物理隔断的网络,与外网的连接及数据交换也成为影响会计信息安全的一项重要因素。为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会计内网与外网通过防火墙连接,而防火墙是硬件与软件的结合,日常对防火墙软件的维护是保障会计内网安全的重要一环。会计信息系统与外界的数据交换也影响着会计信息的安全,为保证数据交换的安全,会计内网与外界的数据应只能通过一台专用计算机进行,外部数据在专用计算机上检验后才能在会计信息系统使用,并且应交换的数据不能通过优盘传递,以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三)制定会计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加强会计信息安全意识

会计信息安全的管理除在软、硬件技术上采取必要的措施外,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会计信息安全的保障总的来说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会计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系统安全设计制度、系统使用及维护制度、机房管理制度、会计数据备份制度、电子档案管理制度、日常操作制度、评估制度、安全审计制度及应急处理制度等。制定会计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并贯彻执行,将安全责任明确到每一位会计人员,增强会计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人员培训,使会计人员掌握会计信息安全的内容及遭遇安全问题时的处理机制等。为此,在制定会计信息安全管理办法的过程中,采取全员参与的方法,激发全体会计员工的积极性,将制定安全办法的过程作为会计信息安全培训的过程,作为提高安全意识的过程,使会计信息安全办法在制定中落实。

篇8

财务信息不对称及所处立场不同,导致报销双方矛盾不断,报销效率有待提高。财务报销要求财务人员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高校财务规章制度、经费预算、财务部门内部管理规定及细则等对经费进行审核,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而高校经费审批人多是学术人才,相关财务知识相对缺乏,对高校财务规章制度、报销流程、经费开支范围等不了解,在审批公用经费报销事项时存在仅凭自己的感觉,不从财务管理角度审核的现象;对于科研经费,则认为科研经费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申请来的,存在着科研经费归属于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意识。由于财务信息的不对称及对所处立场不同,导致报销双方易产生摩擦,严重影响报销效率。

目前许多高校主要还是采用现金收付模式。从资金安全性考虑,每天上午都要从银行支取现金,下午缴存现金。受银行工作时间限制,高校也相应对现金报销时间进行限制,报销时间短,造成报销人员不满。此外,高校因其特殊性,不仅涉及报销问题,还涉及收费问题且种类繁多。如每年除学费外,还需收缴四六级考试报名费、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费、普通话水平测试费、实验器材费等。采用现金收付,不仅会造成资金安全问题,还造成排队现象,严重影响财务报销工作。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财务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高校财务信息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如学校教改项目由教务处和财务处共同负责管理,教改项目的立项、经费审批、考核由教务部门负责,经费入账和审核支出则由财务部门办理,但目前高校教务处教改项目管理系统和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尚未联网,信息资源无法共享,导致一方面教工办理教改项目立项及使用时必须在两个部门办理;另一方面教务部门无法直接看到教改项目经费使用的具体情况,对教改项目共同监督职能无法实现,也未发挥出财务信息的及时性、相关性、有用性。

优化高校财务报销管理的建议及对策。建立健全财务报销制度,编制报销指南,绘制报销流程,减少财务信息不对称。在审核报销过程中,如无明确规定,对相同的业务不同财务人员办理结果可能会有差异,既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又易造成报销双方的矛盾。建立健全财务报销制度可使报销人员和财务人员双方均有法可依,减少分歧造成的矛盾。各高校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制定财务报销制度,用于指导和规范学校经费使用。例如可根据经费来源的不同,编制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教学经费管理办法、日常公用经费管理办法、人员经费管理办法等,对各种经费使用范围、审批权限、列支额度等进行明确规定。而报销指南和报销流程则是教职工报销的操作性指南,它可使报销人员减少因对报销业务不熟悉而多次往返财务,加快报销速度。

设立初审员,对报销凭据进行初审。财务部门可指定熟悉各项审核报销业务的财务人员担当初审员。由初审员对原始凭证进行初步审核,对发票的合法性、合规性,审批手续的完整性,发票粘贴的规范性进行初步审查,对需要更正、补办手续的予以告知,同时指导报销人员到相应窗口进行报销。设立初审员,一方面减少了财务报销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避免报销经办人员到报销窗口因手续不完备被退票,减少报销人员对财务部门的不满情绪。

篇9

一、包头地区弱势群体的规模

包头市是最大的工业城市,全辖9个旗县区(4个市辖区、2个矿区和3个农牧业旗县)和1个国家级稀土开发区,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200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4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9万人,农村人口66万人,占全市人口26.94%;农村户数20.4万户,占全市城乡居民户数的23.9%,全市有62个乡镇苏木,673个嘎查村,农牧业受自然及地理条件制约,发展缓慢,农牧区贫困人口10.5万人,占农村人口的15.9%。

(一)进城务工人员

截至2006年底,包头市农村牧区输出劳动力153264人,比上年增加26205人,占农村牧区劳动力总数的36.2%,比上年同期增6.2个百分点,其中男性劳动力100578人,占输出劳动力的65.6%;全市劳务输出总收入43165.85万元,外出务工农牧民人均年劳务收入2816元。农牧民转移培训103924人,创业培训2627人。

(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

2006年包头市共有下岗失业人员23819人,全市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1956人。持再就业优惠证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3320人(“4050”人员再就业6968人);共帮扶243户零就业家庭成员302人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7%以内。

(三)贫困家庭学生

截至2006年末,包头市各高校(包头钢院、师院、医学院)贫困学生人数近4000人,约占高校学生总数的20%。农村牧区贫困学生人数近700人,市区贫困学生约100余人。

二、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状况

(一)相关金融机构情况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业务重点向城市转移,县及县以下分支机构大量撤并,服务农村的金融网点数由2000年的102个,从业人员1325人,缩减到2006年末的38个,从业人员788人,县域金融服务明显弱化。2006年末,全辖共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198家,政策性银行3家,邮政储蓄9家。目前除粮棉油等政策性收购业务放款由农业发展银行承担外,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服务农村经济的主力军,形成了农村信用社“一家独大”的局面。

由于农村地区银行业机构的服务不充分,导致民间融资一直处于上升态势。据对包头市土右旗、达茂旗、固阳县三个民间借贷监测地区的90个(60个农户、30个企业)监测对象统计,2005年民间融资2047.52万元,2006年2409.53万元,较上年增长17.68%。

信用借贷是民间融资的主要方式,期限集中在一年以内,加权平均利率20%~27%,主要用途是就医看病、子女上学、生产、生活急需等。从全市情况看,民间借贷在多数农牧业乡镇都存在,交易的活跃程度及规模与当地经济发展程度直接相关,尽管民间融资的大量存在对民间闲散资金起到了重新配置的作用,填补了银行和农信社因资金不足而留下的空白,但是,由于民间借贷利率较高且管理不规范,加重了农牧民的利息负担,不利于“三农”经济的发展。

包头市最早开办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和创业贷款的是交通银行包头分行,由于2005年下岗小额担保贷款代偿较高,已停止办理下岗小额贷款业务。目前包头市开办下岗小额担保贷款的机构主要有包头市城市商业银行和三家农村信用联社,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尚未开办下岗小额贷款业务。

包头市开办助学贷款的金融机构有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各农村信用社,农行和建行开办国家助学贷款,农信社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

(二)现有金融服务情况

1 对农牧民的金融服务情况

(1)通过小额农户信用贷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

小额农户信用贷款是信用社以农户的信誉为保证,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发放的小额贷款。该项业务开展以来,全市农村信用社共对14.2万农户开展调查评信和建立档案,占农户总数的69.6%,评定信用户13.27万户,有4.36万农户被培植为一级信用农户,5.58万户被培植为二级信用农户,核发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证12.13万个,占农户总数的59.5%。2006年,农村信用社对13.6万农户发放小额农贷4.77亿元,利率一般上浮50%~60%。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的发放,为广大农户脱贫致富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2)通过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扶持农牧民增加收入

近年,包头市农业发展银行把信贷支持重点从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转变,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信贷投入。2006年末,包头市农业发展银行新增支农产业商业贷款4笔,金额9963万元,贷款期限均为一年期以内流动资金贷款,贷款方式为抵押或担保。新增的支农产业商业贷款企业全部为农林牧副渔等产业的流通加工类中小企业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而使为企业提供生产资料的农牧民也得到了较为稳定的收益。

(3)创新信贷品种,支持农民进城务工脱贫致富

2006年结合国家统筹城乡就业,鼓励农牧民转移就业的精神,达茂联社开展了农民工进城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试点工作,并发放了首批农民工进城务工小额担保贷款,拓宽了金融服务领域。

(4)对农牧民的金融服务仍停留在传统业务上,手段落后、品种单一

一是电子通讯设施陈旧、传输速度慢,容量低。二是异地汇划网络覆盖面低,资金在途时间长,结算服务的时效性不强。三是农村信用结算工具种类少,信贷品种单一,业务效率低下。

2 下岗失业人员金融服务情况

2002年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政策出台以来,包头市引进和推广国际上先进的下岗小额担保贷款与创业培训捆绑运作方式,5年来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和创业贷款2223笔,金额6436.9万元。截至2006年12月末全市下岗小额担保贷款余额3530.8万元,比2005年增加2418.9万元。2006年为953名下岗职工发放贷款3557.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368.7万元,贷款发放额居自治区首位。包头市商业银行和包头市南郊农村信用联社作为下岗小额贷款的主要发放

机构,业务已由一家支行办理发展为多家支行办理,贷款对象已从市区向各旗县区延伸。通过小额贷款的扶持,使部分下岗失业人员走出困境,2003至2006年共带动就业15000多人。

(1)创新服务手段,提高办事效率

一是包头商行和南郊联社分别与市就业局签订了《包头市下岗失业人员和创业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合作协议书》,确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及保证金比例;二是集中放贷,阳光化操作,从贷款的调查、审查、审批、公证到发放,都是在市、旗县就业局的共同参与下开展;三是对部分信用良好的下岗再就业人员给予政策倾斜。如:在下岗小额贷款归还率达到95%的情况下,南郊联社又给予部分下岗职工更多的优惠政策。即在原贷款利率基础上优惠20个百分点,提高贷款额度,最高限额由原每户3万元提高到5万元。

(2)改进担保方式,开辟绿色通道

在过去单一以房产抵押贷款的基础上,又开办了公务员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身份担保贷款,并对信用和经营情况较好的借款人员开展了以六人一组的联保贷款,组内成员互保,取消个人反担保,80%以上的贷款采用了此担保方式。担保方式的改进,极大地减少了贷款的中间费用和缩短了放贷的时间,有效培养了借款人员的信用观念,受到借款人员的好评,同时经办银行的担保基金与贷款的比例也由原来的1:3放大到1:5,贷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3)延伸服务领域,拓宽贷款范围

2005年,南郊农村信用联社将贷款支持的对象由市四区延伸到达茂旗、白云区,南郊联社在这几个地区的下岗再就业贷款份额占到了80%以上。

3 助学贷款发放情况

目前,包头市开办助学贷款的金融机构有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各农村信用社。自2000年起,农业银行包头分行就开办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截至2006年12月底,助学贷款余额为317万元(含一般性助学贷款44万元);实行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以来,以招投标或议标的形式来确定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在内蒙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的招投标工作中,建行中标,并委托包头建行为辖内各高校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从2005年底至2006年12月末,建行包头分行已累计向包头市钢铁学院、师院、医学院三所高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660万元,5年期加权平均利率为7.2%,为包头市1119名贫困大学生缓解了资金紧张的困难。

2005年,依据呼和浩特中心支行下发的“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办法”(采取一般商业性贷款操作方式),包头市各农信社开办了一般性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2006年2月28日,经政府同意,出台了《生源地财政贴息助学贷款管理办法》,该办法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财政贴息、风险补偿金(由财政部门和高等院校按当年实际发放贷款金额的15%予以补偿)、利息收入营业税的减免等项优惠政策;政策出台后,经过历时近五个月的前期准备工作,从2006年三季度开始,各农村信用社开办了生源地财政贴息助学贷款,截至2006年12月底,生源地财政贴息助学贷款余额450.42万元,5年期加权平均利率7.2%,支持了贫困大学生832人。

三、金融服务的供需满足程度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牧民金融服务的满足程度及存在的问题

包头市共有农牧民20.4万户,至2006年末全市农业贷款余额12.4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4亿元,增长13.03%。其中农业银行农业贷款余额O.04亿元,比上年末减少0.7亿元;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12.4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49亿元,增长25%,占全市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99.68%,农业贷款比重由2000年的30%上升到2006年的99.68%,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以2006年为例,全市农业生产资金需求总量为25.59亿元,比上年增加3.94亿元,增长18.19%,需求资金农牧户总数从2000年8.6万户增至2006年的15.3万户,增幅达77.9%,贷款实际满足农牧户已由2000年4万户增至2006年的13.8万户,满足率从46.5%提高至2006年的90.1%,满足程度逐年提高,但满足度仍有差距。

调查测算,以每户农民每年需要3000元贷款计算,共需要资金61200万元,也就是说针对单一弱势农民群体而言需农村信用社提供61200万元小额信用贷款支持。而从包头市2006年农村信用社实际对弱势农民群体所给予的资金支持情况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累计发放40716万元,占弱势群体贷款需求数的66%左右。

(二)下岗失业人员金融服务的满足程度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下岗小额贷款的政策范围由原来的下岗职工扩大到失业人员和城镇复员退役军人及大学毕业生,致使小额贷款需求对象迅速扩大,现有的贷款机构已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对贷款的需求。

1 办理小额贷款的金融机构较少,担保基金规模小,贷款的金额和覆盖面需扩大。2006年1至12月全市培训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28万人,共培训小企业家和下岗失业人员2359人,有740人培训后成功创业,申请贷款人数3270人,其中953名成功创业的下岗失业人员获得小额贷款3558万元,贷款满足率29%。目前,小额担保贷款的银行机构主要是包头市农村信用联社和包头市商业银行,担保基金仅有1200多万元,随着小额贷款的政策范围的扩大,以担保基金放大比例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在一定时期是有限的,制约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总量的扩大,与市场需求形成一定的矛盾。

2 下岗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的管理有待完善

最早开办下岗小额贷款和创业贷款的交行包头分行由于在2005年初代偿率已超过20%,人民银行包头中支及时向经办银行、当地劳动就业部门作出风险提示,银行停止发放下岗小额贷款,从全市担保基金运行来看,代偿率仍然偏高,对小额贷款的运行产生了一定负面效应,对贷款和担保基金的管理尚需提高风险意识。

(三)贫困学生金融服务满足程度及存在问题

目前,包头市发放的助学贷款也仅仅缓解了包头市近30%贫困大学生的资金困难所需,仍有许多贫困大学生的资金困难得不到解决,而且城镇户口的贫困大学生到目前贷款仍没有着落,助学贷款存在着效率低、违约率高等方面问题,如包头农行国家助学贷款不良率2006年末高达89.6%,这也是助学贷款推动难的最重要的原因。

1 助学贷款的政策性因素与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相矛盾。助学贷款是为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而开办的一项具有明显的政策性和公益性,享受国家给予的财政贴息及风险补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业务;而承办助学贷款的金融机构均为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风险最小化为其经

营的原则,追求高额利润是其经营的核心,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

2 大学生就业难直接制约助学贷款的发展。由于高校升格和扩招,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度加大,“毕业即失业”也成为助学贷款违约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3 收费高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致使违约率较高。高校的盲目升格使现有的教学格局单一化,一些2年制、3年制的中专、大专院校几乎销声匿迹,全部变为4年制的高等学府,昂贵的高校收费以及院校的升格均给生活本来拮据的贫困学生带来了更为沉重的经济负担,这些学生维持生活都相当困难,再加上不断高涨的学费更是债台高筑,偿还贷款难上加难,导致了助学贷款的违约率居高不下。

四、金融服务弱势群体的对策建议

(一)推出“农民工进城创业(发展)小额担保贷款”业务新品种

近年来,随着包头市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以及农牧区种养殖结构的调整,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向周边城镇转移步伐加快。一部分农民工进城具备一定的劳动和经营技能,具有一定的创业愿望,但资金短缺却是这部分农民工进一步发展的制约“瓶颈”。人行达茂旗支行根据当地实际结合包头中支制定的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推出了“达茂旗农民工进城创业(发展)小额担保贷款”业务。

“农民工进城创业(发展)小额担保贷款”作为支持农民工进城创业(发展)的有效尝试,是借鉴下岗失业小额担保贷款并结合农民工创业特点而设计的,该项贷款具有短期(1年期)、小额(每户最高不超过2万元)、风险低(财政建立担保基金提供担保)的特点。是人民银行发挥金融综合协调作用,运用货币政策手段指导金融机构为解决农民工创业问题的一项有益的尝试,是典型的具有政策性业务兼备商业化运作的信贷模式,既遵循了信贷风险的管理原则,又体现了扶持弱势群体的政策意图。

篇10

二、构建科研经费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体系

针对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管理现状,本文提出了构建科研经费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体系,包括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财务预算控制系统、经费“一卡通”授权系统、网上预约报销系统、银企直连支付系统、辅助财务决算系统等信息系统,通过科研与财务两大信息平台的协同应用,实现了科研经费从校内立项、到款分配、预算控制、会计核算、资金结转、资产管理、财务决算、绩效考核等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在科研部门、财务部门、院系、项目负责人之间实现高度信息共享,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有效保证科研经费严格按预算执行与使用,真正做到科研经费全生命周期的事前(科研项目立项前)、事中(项目执行过程中)、事后(项目结项后)有效监管,同时也适合当前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构建的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化子系统完成的功能如下:

(一)科研项目信息管理系统

科研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是科研项目管理、科技成果管理以及科研档案管理等多方位科研管理的信息化系统。该系统的开发维护由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完成,主要面对学校各级管理部门、科研项目负责人、科研项目参加人员、院系科研管理人员。通过与财务信息系统对接,实现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跟踪服务,除了项目财务信息,还可将项目的合同书、过程审批文档、中期报告、结题报告等材料全部进行电子化扫描处理上传至科研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中,自动为项目建立电子化过程档案,供项目负责人、院系、学校管理部门查询使用、统计分析。在该系统中可以进行科研经费校内立项及分配,并将相关信息传输到财务信息系统中。

(二)财务预算控制系统

科研经费监管的核心是预算及其执行,目前,许多科研项目在使用中存在不按预算执行,随意使用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开发了财务预算控制系统。该系统是内嵌在财务核算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科研经费的来源性质,设置符合项目主管部门要求的个性化预算模版。通过预算模版可以对每一项预算栏目进行金额控制,同时对预算栏目与会计核算科目进行匹配,可实现经费支出范围控制。通过该系统能确保科研经费严格按预算执行。

(三)经费“一卡通”授权系统

经费“一卡通”改变了原先必须通过财务经费账号章来报销的模式,该系统在开设财务经费账号时将课题负责人工号与课题经费账号进行绑定,课题负责人可以查看其名下所有经费账号及使用情况,课题负责人对经费的使用全权负责,课题负责人也可以授权给经办人使用课题经费,或指定经费管理员代替负责人管理课题经费,极大程度上方便了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四)网上预约报销系统

网上预约报销系统是对传统财务报销方式的改革创新,结合经费“一卡通”授权系统,课题负责人只要在该系统中申请报销,按报销内容在对应栏目内填写金额,并选择支付方式即可完成预约,随后将预约单及相关报销票据交至财务部门即可。课题负责人也可以通过系统中报销凭证物流管理功能查看交送的报销单据处理状态,每个环节都可以查看到操作人及联系电话。同时,通过推行将预算控制系统嵌入网上预约报销系统,并将两个系统协同使用,达到了课题经费预算额度控制前置,在网上预约即可知道该栏目是否还有预算,是否可以报销。

(五)银企直连支付系统

银企直联是指通过专线连接方式,实现银行系统和高校财务系统的有机融合和平滑对接。财务部门通过财务系统的界面就可直接完成对银行账户以及资金的管理和调度,进行信息查询、转账支付、快捷代?l等多项业务操作。使用银企直联支付系统,可在学校财务部门实现本地银行、异地银行的针对单位和个人的转账汇款类交易,完成在线批量向所有类型的个人账户发放工资、酬金、学生奖助学金及科研经费报销款项进卡等操作。当财务部门完成科研经费报销原始凭证的审核入账工作后,即可在线对外支付,款项当天就可到账。同时,随着公务卡制度的不断推进,银企直连支付系统在科研经费管理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既避免了现金收付过程中不可预见的风险,又使科研经费使用更规范,资金流向更透明。

(六)辅助财务决算系统

辅助财务决算系统主要用于自动生成科研经费决算报表。该系统与财务预算控制系统相互联系,通过预算栏目与会计核算科目挂钩,能实时生成经费使用报表,同时课题负责人能通过经费“一卡通”系统看到其名下所有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该系统不仅极大地方便了课题负责人编制科研财务决算报表,而且也让课题负责人及时掌控名下各科研经费使用情况。

以上科研经费管理的六大系统相互关联、有序配合,为实现科研经费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化、规范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科研与财务两大平台的联合应用,实现了从校内立项、到款分配、预算控制、会计核算、资金结转、资产管理、财务决算、绩效考核等各个方面的全过程系统管理,实现了科研部门、财务部门、课题负责人之间的信息共享,同时也有利于对科研经费使用实现监管作用。

三、对于信息化管理创新与规范科研经费使用的意义

(一)对于信息化管理创新的意义

1.促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创新发展

科研经费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实现信息化管理,同时可以全面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使?务管理向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实现财务信息资源校内共享,降低学校财务管理风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2.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当前,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化体系不仅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数字化校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应将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化系统与数字化校园大系统进行无缝集成,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教育过程全面信息化。

(二)对于规范科研经费管理及使用的意义

1.提升科研经费管理服务能力

不断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科研经费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跟踪服务,解决以往无法处理的庞大数据统计分析问题,实现科研经费管理的及时性、统协性和准确性。及时为科研项目负责人提供科研相关信息,更好地为科研及教学工作提供服务保障。

2.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监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