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模板(10篇)

时间:2023-10-25 10:39:5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篇1

引言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同时还包含也语言交流中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世界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世界各过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逐渐频繁起来,英语作为世界交流运用最管饭的语言形式之一,形成精湛的英语翻译是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对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因素深入研究为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度提供重要保障。

一、中西方物质生活条件造成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物质生活条件不同造成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差异,中国社会发展模式以“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作为主要生产模式,农耕文明思想根深蒂固,因此中国文化对农耕中“牛”、“马”等动物拥有特殊的喜爱,语言使用中表现为“龙马精神”“马到成功”等成语的应用多有喜悦、喜爱之意的蕴含;西方的经济发展主要以工业发展为主,更加注重生产的方式和生产效率。因此语言的使用中对于动物名称的使用则不会像中国人使用的那么频繁。物质生活条件的不同形成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翻译的侧重点不同,形成文化差异。

二、中西方自然生活环境不同造成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的自然生活环境不同也是造成商务英语中英文翻译中存在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所在。例如:英国单词“zephyr(西风)”。由于英国西邻大西洋,东面面对欧洲大陆,西风从大西洋吹来,形成英国和煦的气候条件,因此在英国人的语言使用中“zephyr”形成独特的文化含义,具有“和煦、温暖”的意思。而中国地大物博,与英国的大西洋气候不同,中国大部分处于温带季风气候,汉语语言中“东风”表示“和煦、温暖”的意思。因此在进行中英两国语言翻译时应当注重商务英语翻译由于自然生活环境不同造成的文化差异性。

三、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造成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其三,中西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也是造成商务英语翻译中重要的文化差异因素。中国以农耕经济为主,思想经济发展中拥有深厚的“小农意识”,因此在思维方式上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思维方式,例如在颜色运用中,中国人认为“红色”“黄色”都是农业收获的颜色,汉语中通常用“红色”“黄色”表示喜庆的颜色,常见的汉语形式“红白喜事”,“红色”表示喜庆,喜悦,中国人举行婚礼时通常在婚礼中使用大量的红色表达喜悦之意;汉语中“白色”表示“悲伤、死亡”,因此中国人通常会把“白色”与悲伤联系在一起。而西方文明中以人文自由为主,注重对自然的追求与向往,在西方的语言运用中,“白色”是纯净的、神圣的,西方人举行婚礼时,新娘通常身着洁白的婚纱,表示对婚姻崇高的尊重和生活美好的向往。西方人认为“白色”代表“喜事”,当英语中出现“红白喜事”这样的情况即“weddings and funerals”时,通常会引起西方人的反感。类似“白色”这样的词语应用在中英语言使用中的意义截然相反,因此商务英语在翻译过程中应当注重对中西方文化应用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形成准确的翻译,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产生,影响中西方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四、中西方民俗信仰不同造成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中国是一个多神崇拜的国家,人们对崇拜物也有众多禁忌。比如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dragon)”是神圣的象征,也是皇权的象征,“龙(dragon)”在中国封建文化中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龙”象征着高贵,是雍容华贵的代名词。因此在平民百姓的人常生活中一方面“龙”字的使用是避讳的,同时也被赋予“吉祥富贵”的含义。西方以上帝作为主要的精神信仰,西方人认为“龙”狰狞恐怖,在西方的文化发展中,龙是邪恶的代表,因此西方人对于“龙”的喜爱程度与中国则正好相反。此外,中西方民的文化差异还体现在中国的儒家思想中要求人们应该“长幼有序”,为表示对长辈的尊重,避免对长辈直呼姓名,而是以不同的“称呼”代替,而西方人经常以长者的名字作为自己孩子的名字以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怀念之意。

结论:对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影响因素的深度研究,有助于促进商务英语在实际应用中对中西方语言进行翻译时的准确度的提升,保障了语言翻译过程中的准确程度,为双方的贸易交流形成更加完备的语言交流途径,促进双方经济交流向着更加广阔的方向发展,同时注重对商务英语翻译文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能够形成良好的文化交流环境,促进中西方文化的深度交流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章爱民.商务英语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译策略[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v.8;No.3301:106-110.

[2]王茜.试论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v.11;No.10308:84-86.

篇2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语境因素

(一)中西方文化的语境因素

政治文化,历史文化以及社会习俗都会在语言中得到体现。一个词汇在一种文化里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然而在另一种文化里却可能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要特别注意这种差异。比如,由于英国的地理环境比较特殊,西风盛行,所以,在西方人的文化里,西风就代表了丰沛的雨水。在著名的诗篇《西风颂》中,英国诗人雪莱就把西风和对自由的理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联系在了一起。然而在中国文化中,西风就是寒冷、凄凉的象征。又比如,在西方文化中,龙是邪恶的象征,但是在中国文化里,龙却是吉祥的象征。

(二)中西方社交的语境因素

我们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语言,语言的使用离不开相关的社会环境。对于社交语境,我们可以理解为谈话双方所处的客观环境。在交际场所,由于交际双方的身份特征、地位或者两者之间的关系等原因,不同的语言也有着不同的内涵。例如,中西方文化对“狗”就有着不同的认知。在西方文化中,狗是他们忠实的朋友。正因为如此,在英语中就有着许多与狗相关的短语,而且这些短语大都有积极正面的含义。但是在汉语文化中,与狗相关的短语或者成语大都含有贬义,如狗腿子、狼心狗肺等等。除此之外,在中国文化交际中,“你辛苦了”一般表达对对方的理解、鼓励等。但是,如果把这句话直接翻译成英文就会产生另外一种含义:你的能力有限,所以这份工作做起来一定很累吧。这就传递了一种侮辱对方的意思。

三、中西方语境差异对交际的影响

由于在中西方文化语境上存在着这些差异,跨文化交际中也就产生了许多交际方式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隐私认知的差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集体意识比较浓。讲究团结和互助,因此,人们的隐私意识比较薄弱。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人在见面打招呼时就习惯于询问对方的家庭及工作情况,并且把这当做一种礼貌地关心。但是西方文化讲究独立性,也非常注重隐私,家庭及工作情况都属于个人的隐私,如果见面问别人这些问题,就会被误认为是对他们的不尊重。在中国,街坊领居之间见面常会问“您吃了没?”“去哪儿啊?”这样的问题,表示一种关心。但是在西方国家,见面时就问对方吃了吗,会被对方误认为是你要请他吃饭,而问您去哪儿,则会被对方误认为你在打探他的隐私。

(二)时间观念的差异

由于地域的不同和文化的影响,中西方的时间观念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中国人的时间的概念相对较模糊。比如在交际中,我们常说“慢走”“请慢用”等等;在赴宴或者参加聚会时,中国人也很少会准时到达。但是在西方文化观念中,时间就是金钱。他们一般都会提前预约,而且一旦约定就不会轻易改变,否则,就会被视为粗鲁的表现。

(三)称谓语的差异

中国人会根据不同人的身份地位来称呼对方,以示尊重。比如称德高望重的人为前辈;还有的会以对方的职业来称呼,比如赵老师、王医生等;晚辈对长辈则称叔叔、阿姨;对于平辈则称呼大哥、大姐等。但是在英语社交中,人们很少会用到亲属称谓,他们主张以人名相称。不论是男士女士,还是长辈晚辈,称呼对方的姓名都不是一种失礼的表现。

篇3

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之一,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一直致力于打造亚洲最大的艺术品交易市场,推动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与繁荣。自2012年3月文化保税区正式揭牌以来,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管委会联合北京海关,以高效快捷的工作效率,为保税区内相关企业提供了综合、立体的全方位支持。而“境内关外”的政策,使得企业负担大大降低,能够集中更多的精力及资金专注于经营和发展,为中西方文化艺术交流及文化产业的发展铸就了一条“绿色通道”。此次欧文风范艺术中心的保税展览顺利开幕,与天竺综保区和天竺海关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建设北京“欧洲艺术基地”

作为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首家入驻的文化保税单位,欧文风范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率先入驻保税区泰达科技园,打造园区内首座艺术中心。此次展览涵盖了家具、钟表、雕塑、油画和工艺品共五大类约300件古董艺术品。同时,艺术中心兼具仓储、修复等功能,亦可作为保税区今后的文化交流场所,举办各种活动以及讲座。

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欧文风范在努力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不断加强与国内高校的合作,努力培养文化产业领域的高端人才。欧文风范正与国内古典艺术品相关领域的高校商谈具体合作事宜,利用自身资源牵线国内外高校与机构合作,并将艺术中心设立为高校教学和实习基地。

欧文风范成保税区耀眼明珠

欧文风范是国内第一家落户保税区经营欧洲经典艺术的公司,在综保区和海关的大力支持下,如今已发展成为保税区文化产业的一颗耀眼明珠。短短半年时间里,欧文风范率先开启了国内文化保税活动的先河,举办了文化保税有史以来的第一单保税拍卖活动,拉开了保税区内艺术品交易的序幕,同时也为今后保税区文化产业活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走出了关键的一步。

篇4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1892―1973),其英文原名为玻尔・康福・赛登斯特里克(Pearl Comfort Sydenstricker)。Sydenstricker为姓,Pearl是英国姑娘的常用名,意思为“珍珠”。音译其姓,意译其名,串起来就是赛(登斯特里克)珍珠,简略后即成为一个地道的中文名字――赛珍珠。

一、中西方双重文化滋养

赛珍珠出生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赫尔斯保罗的一个传教士家庭。赛珍珠的父亲赛兆祥是一个有德国血统的美国人,神学博士。母亲凯丽是荷兰裔美国人。1892年赛珍珠尚在襁褓时期便随父母来到中国。赛珍珠来到中国后随父母定居在镇江。赛珍珠父母为了方便传教,决定不住在传教士大院里,而住在中国平民中间,这对赛珍珠日后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这意味着她能直接同中国小朋友和百姓接触、交往。整个童年她一直处在两个世界中,“父母小而干净的美国长老会世界和不那么整洁却充满欢爱的中国大世界”(尚营林,1992:50)。

赛珍珠从小生活在白人和中国人两个世界中,接受两种文化的熏陶和滋养。幼年时,赛珍珠无数次地听中国老阿妈讲佛教道教故事的神奇情节,也倾听思恋美国故乡的母亲讲述西弗吉尼亚的生活。稍长,赛珍珠跟随饱读儒家经典的中国家庭教师孔先生读写中文,打下坚实的汉语基础,并接受儒家学说的原则和信条,学习中国的历史。她也接受母亲精心指导的西方基础教育和英文训练。成年后的赛珍珠博览群书,内容从中国古典文学到西方作家作品。她还钻研《红楼梦》,曾计划与人合作翻译这部不朽之作。她将《水浒传》译成英文,使该作得以在西方流传。在西方作家中,她一直承认自己受了左拉的影响。二十岁前,狄更斯是她最喜欢的作家;二十岁后,德莱赛一跃而成为首选。总之,赛珍珠受到两种文化的滋养,这使得她的艺术创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她在写作时常常处在一种非常有利的位置上。赛珍珠一生著有一百多部作品,涉猎了文学创作的几乎每一个领域。其中,最著名的是她的中国题材的小说。1938年,赛珍珠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是因写中国题材而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作家。

二、《大地》――向西方阐释中国

在《大地》中,赛珍珠以满怀激情的笔触,描写了以王龙和阿兰为代表的普通中国农民的情感生活,表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向西方世界艺术地再现了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原貌,架起了一座让世人了解中国的桥梁,改变了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人形象,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大地》生动地再现了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揭示了中国农民与土地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及其生活方式的没落趋势。在《大地》中,赛珍珠以王龙一家与土地的关系为线索,抓住当时中国社会最严重的几个问题,描写了王龙一家人数十年的生活史,编织出一幅中国农村生活的浩瀚长卷。

《大地》出版前,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人形象是与男人留长辫、妇女裹小脚联系在一起的,在他们心中,中国人成了不开化、不文明、落后、野蛮的代名词。《大地》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向西方读者展现了一大群个性鲜活的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农民的形象,不仅引起了西方对中国的关注,而且改变了十九世纪以来西方流行的反面的中国形象。

主人公王龙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勤劳、朴实、节俭、孝顺,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情感,具备中国农民所共有的优秀品质。艰难的生活使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土地是庄稼人的命根子。因此即使在大灾之年须外出逃难时,王龙也绝不卖地,表现出他对土地的挚爱。此外,王龙有着善良、忠厚的天性。他热爱自己的家庭,特别是对弱智的小女儿,他倾注了无尽的父爱。当然,王龙身上也具有那个时代普通中国农民的一些性格弱点。王龙发迹后的变化反映了金钱与财富对他灵魂巨大的腐蚀作用。他渐渐地开始堕落,开始雇工剥削,放高利贷,鄙视糟糠之妻,过起了花天酒地、寻欢作乐的生活,表明他灵魂的彻底堕落和道德的沦丧。最终,还是大地唤醒了一度沉溺于中的王龙。可见,赛珍珠笔下的王龙并非一个完人,他身上既有中国农民所共有的勤劳节俭、艰苦创业、热爱土地等传统美德,又有保守自私、喜欢奢侈享乐等一些糟粕。王龙性格方面的多重性和复杂性,正是当时社会生活曲折的反映。

《大地》中另一个令人掩卷难忘的人物是王龙的妻子阿兰,她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中国普通农村妇女形象的代表。阿兰出身贫苦,自幼被卖到黄家为奴,受尽了打骂和,因此养成了少言寡语的内向性格,但在她平静、木讷的表面下掩藏着一颗坚强的心。阿兰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妇女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传统美德。除操持家务、侍奉老人、抚育儿女外,她还和王龙一起下田劳作,忠实地履行着一个家庭主妇的职责。王龙的发迹离不开她齐心协力的辅助。在很多紧急情况下,阿兰比王龙显得更为坚韧机智,更善于随机应变和决断。赛珍珠以纯朴的方式展现了阿兰的母性、妻性,礼赞了中国女性的价值和魅力。

三、揭示了中西方共同的情感依附――土地

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先行者,赛珍珠的作品《大地》出版后,立即以其对中国的社会面貌、家庭生活、民俗风情,以及中国人的举止行为、道德规范、民族心理、传统文化和苦难遭遇栩栩如生地描绘轰动了西方世界,震撼了西方读者的心灵。在《大地》中,赛珍珠围绕着王龙与土地的关系,揭示了农民的生命源于土地这一永恒的主题。人与土地的离合主宰家族的兴衰和悲欢离合,主宰人的命运。

赛珍珠对土地、对农民的偏爱贯穿作品的始终。而这种偏爱,如果参照当时美国的国内背景,便不难理解了。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正值大萧条时期,国内经济委顿。农产品的直线下降迫使农民纷纷离开所依附的土地,其安身立命的根本。一战期间在德克萨斯等西部平原上的一百多个县开辟的处女地表现尤为突出,加上1930年一次大旱的袭击,这里5000万英亩的土地成了寸草不生的沙漠土地。1934年一场大沙尘暴降临,这场黑色的暴风雪把约25万农民赶出家门,背井离乡。这种痛苦在同一时期的作家斯坦贝克的作品《愤怒的葡萄》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赛珍珠的作品,中西方民众认识到,土地是中西方人都无法逾越的问题,是中西方共同的情感依附。

四、执著的社会活动家,促进中西交流

赛珍珠致力于中西方文化交流,不仅体现在她的写作上,还体现在她所从事的具体的民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上。她是一位执著的社会活动家,为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相互理解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1年,针对中西方长期隔膜、误解较深的国情,赛珍珠发起成立“东西方协会”,并自任该会的主席。她始终认为,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宣传和交流,才能克服两国完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造成的障碍,增进两国和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她利用这个协会主办的《亚洲》杂志,宣传中国抗战和介绍抗战中的中国。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下的中国》就是首先在这个刊物上发表的。“东西方协会”沟通了中美两国关系,增进了彼此了解,促进了两国感情交流。

1946年春,老舍到美国做访问学者,赛珍珠积极创造机会,让老舍在各种场合和美国文艺界接触、交流,还陪同拜访了旅美的德国大戏剧家布莱希特。为使老舍的作品能够在美国出版,她写信给出版商大卫・劳埃德,向他介绍了老舍及其作品。在赛珍珠的大力帮助下,老舍的《离婚》、《四世同堂》、《鼓书艺人》等长篇小说的英译本才得以在美国顺利出版。此外,我国作家鲁迅、矛盾、郭沫若、萧红等人的翻译作品都经赛珍珠之手与西方读者见面。

五、结语

赛珍珠的一生和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的地道的美国身份和她在中国的经历,使她有机缘成为连接相隔在太平洋两岸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民族的使者,成为中西方两种文化的重要平台。对中西方文化,尤其是中国与西方世界的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赞誉她是“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一位敏感而富于同情心的人”(刘宏伟.1992:9)。

参考文献:

[1][美]保罗・A.多伊尔著.赛珍珠[M].诺贝尔奖证书上评语.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24,25,171.(多次引用)

[2]刘宏伟.中国恋情――赛珍珠的故事[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9.

[3]赛珍珠著.尚营林译.我的中国世界[M].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50,285.

[4]赛珍珠著.王逢振等译.大地[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20,35.

篇5

中图分类号:G81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24X(2017)01-0013-02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交流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元化。多元的交流渠道,可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更加快速地了解新的文化,但是也会因为对新的文化的不够了解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甚至可能会在交流中触碰对方的文化禁忌。所以我们必须深入了解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为以后的体育交流或者其他文化交往做足准备。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文化及体育文化的概念

通常文化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人类生产有形财富(物质财富)和创造无形财富(精神财富)的过程及其总和称为广义文化;而人类所产生的社会意识形态及所制定的与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制度和设施则属于狭义文化的范畴。

人类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会用体育运动这种显性的具有创造性的身体运动形式,同时也会借助体育精神、体育科学、体育产业等隐形的形式,创造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主要包括认识体育运动规律、培育体育品德、实现体育价值、落实体育理念等方面。

2.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交际,这是一种普遍而长期存在的现象。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人是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其代表作《声的语言》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跨文化交际中的相关构想和理论。广义的跨文化交际存在于一切交流中,朋友的谈话、恋人的倾诉等都是广义的跨文化交际。一般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也就是狭义的跨文化交际,特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进行的文化交流。

二、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共性分析

1.中西方的本位理念

就地理环境而言,中国领土宽广、物产丰富,东面、南面、环海,西面、北面与内陆国家接壤,而且海洋、湖泊资源丰富,位置得天独厚。人们深受以农耕文化为主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依靠独一无二的耕种环境进行劳作,人们之间的关系平等和谐、团结友善。人们没有利益冲突,孔孟和谐思想深入人心。

不少西方国家临海,海洋运输发达,人际往来密切,当地居民自然而然会懂得怎样去顺应自然、探知自然、挑战自然。其主要特征表现在冒险、竞争与创新中。这样独具特色的文化表现,使得竞技体育成为西方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中西方的宗教神话思想

儒家思想几千年来长期占据我国传统思想的主导地位,影响深远。中国古代佛教信徒很多,传统文化中佛教的色彩十分浓烈,从人们接受的教育中可以体现。

西方文化中着重描绘了鬼神的存在,各种历史记载中都有描述,包括天地开辟、上帝造人、众神的存在与发展等;而且宗教发展与古希腊奥林匹克的起源也有着联系。

3.体育的作用

就体育而言,中西方在体育具有自我调节功能方面存在一致性,均觉得体育的基本表现形式是身体锻炼,主要目的在于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促进人们各个方面的发展,丰富人们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及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发展。而在人们的教育系统中,体育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经过身体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并培育其坚韧的道德意志品质。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体育教育。

4.体育的进程

中西方体育文化在发展进程中,尽管都有不一样的物质基础,但是体育存在养生、军事、教育、娱乐等方面的理念,中西方都是承认的。

三、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个性探究

1.东西方价值观存在差异

中国传统理念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西方则认定人是世界万物的中心,对立和竞争才是存在于人与自然间的正确关系;认为人应该认识并改造自然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与自然界作斗争并支配自然界。体育运动如田径、游泳、球类运动等所表现出来的斗争、搏击精神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界的对抗。

2.东西方审美理念存在差异

东方传统的审美理念注重仿生美,但是西方文化关注的是人体美。中国远古时代自然生产力极其落后,人们生产工具的能力不足,但是可以观摩并模仿动物,以此来保证生存。伴随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开始利用图腾这种特殊的形式来记录对动物的模仿。

而西方的审美观念更强调人,人的形象在其文化理念中占据主导地位,西方世界更看重人的肌肉美、身形美,具有代表性的竞技体育在希腊运动场上代表着力量和荣誉。跳远、角力、掷铁饼、掷标枪、全长赛跑这五个项目是达到“黄金分割美”的重要途径。

3.东西方体育表现形式存在差异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主张“静”认为“静”能修身养性,能达到心性的平和宁静及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以进入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境界。比如儒家的“天人合一”、佛家的“禅定”、道家的“心斋”。

西方体育文化却主张“动”,强调竞技,注重θ说牧α俊⑺俣取⑷崛汀⒛土Α⒏叨鹊壬硖逅刂实难盗罚并用数和量来评定比赛的成绩。这种以竞技体育为主的西方体育具有激烈的竞争性、高度的公平性、严格的规则性、高度的技艺性、高度的娱乐性。它的体育形式包括田径、游泳、骑马、体操、球赛等。

4.中西方思维方式存在差异

不一样的思维模式会促成不同的思维理念,中国传统思想中的“身心合一”和西方传统思想中的“身心分离”存在鲜明差异性。在中国古典神话中,“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物我一体”直接影响着儒家思想的传承。

西方人注重发现自然、探索自然、解密自然,注重速度、力量的突破以及体型的塑造,对他们而言,体育不仅仅是锻炼,更重要的是竞技,竞技中对手之间的比拼就是以体育的方式进行。身心分离的二维体育方式是近现代体育竞技的最初体现。

在世界文化接触如此频繁的今天,体育作为现代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也已经不单单局限于赛场上的竞争,它更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开放及自身体育实力的增强,中国承办世界性体育赛事的能力越来越强,与其他国家进行的体育交流也越来越深入。在此背景下,了解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就变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9-0144-02

语言学习应以交流为最终目的。涉外警务英语的教学,更应以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最终目标。在教学中应结合涉外警察特殊的跨文化角色进行教学观念,重点,方式的转变,全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中西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一)文化与中西文化差异

文化的概念很复杂,社会学家Goodenough对其的定义为“由人们为了使自己的活动方式被社会的其他成员所接受,所必须知晓和相信的一切组成。”(Goodenough,1957)。

“在不同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下,不同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创造。”(贾玉新,1997)。中国和西方,由于处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活动方式。人们通过交际确认和强化了这些规则和模式,因而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习得了不同的交际规范,也就是说习得了不同的群体文化。

(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正因为文化差异,来自不同文化的人进行有效的,能够被彼此理解和认可的交际就显得尤为重要。能够很好地掌握对方的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能够很好地理解和被理解,不产生误会甚至是冲突,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体现。在国际合作频繁,信息交换飞速的21世纪,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想要具有很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首先要求对目标文化的语言有很好的应用能力,另外还要掌握众多的文化层面知识,以及非言语的文化交流手段。就是说,除了能够在语法层面流利的表达,还需要深层的文化背景知识支撑话语的得体性。

二、跨文化交际的特殊主体――涉外警务人员

(一)涉外警务人员作为跨文化交际主体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涉外警察,作为新兴的跨文化交际的主体,其特殊性在于:他们同来自于不同文化的人的交际不仅仅是为了交流,而是担负着服务与执法的双重任务。因此,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执法困难和沟通失败,顺利履行职责,为不同文化的公民服务是其面对的主要问题,也是我国涉外警务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涉外警务人员作为跨文化交际主体的三种角色

涉外警务人员,作为跨文化交际主体,担负着三种不同的文化角色:其一,作为公众服务人员,能够流利顺畅的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理解不同文化种族人群的需要,为其进行服务是涉外警务人员应尽的职责。其二,作为执法者,用目标语言能够得体,权威性的表达执法法令,是增强执法力度的要求。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禁忌、宗教习俗的尊重都影响着执法的效果与力度。其三,作为合作者,能够与国际警务工作者进行正常的工作交流,是对我涉外警务人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更高要求。在国际化的今天,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警务合作。如针对的跨境联合行动,针对境外逃犯的猎狐行动,都需要警务人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涉外警务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我国涉外警务人员的主体是全国各大政法警官学院的毕业生。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来源于其在中学学习的英语文化知识,及大学期间的警务英语课程。

然而,当前各警官学院的英语课程大多停留在和普通大学近似的语言层面的教学上,没有真正地从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教学转化为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教学,更不要说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提升其交流能力。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一旦到了工作岗位,虽然可以在语言层面掌握最基本的对外沟通能力,但是其交流的效果不能保证,也不能保证不因文化差异,语用迁移产生不应有的误会和冲突。因此对警官学院在校生的英语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努力使其在走上工作岗位时能够游刃有余的承担作为跨文化交际主体的三种特殊角色――服务者、执法者和合作者。

这对我国政法类高校的警务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一,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语法层面知识输入,满足他们语言表达的基本需要。其二,要在课程体系内结合警务工作的实际,警务人员的角色,引入跨文化的理念与意识,选取合适的教材,设置合适的模拟情景,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同时扩充文化背景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笔者认为,应从如下方面在警务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美国语言学家Kramsch有一段关于语言与文化的重要论述:话语是意义的载体和反映,在承载意义时它具有双重表达功能,也就是说在表达话语本身意义的同时也表达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独特的文化语言。外语学习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同时也是文化的学习,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某种特定文化的反映,都有较深刻的文化内涵,只有了解这种语言所赖以存在的文化,语言学习才能达到较高的造诣。

因此,政法类院校的外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识到文化知识对跨文化交际的重大影响,尤其对未来的涉外警务人员,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对他们的课程传授上,不再以语言知识的习得为目标,而是以语言使用的得体和特定警务情景下能够完成特定任务为课堂的最终目标。

(二)教学重点的转移

警务英语课堂如果仍旧采取传统的篇章教学模式,把重点放在传统的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即使学生获得了元语言层面的知识,并不能提高其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更无法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因此应将教学重点从元语言层面转移为文化与交流层面。利用特定的情景,在特殊的文化差异背景下,为学生展示真实的跨文化交流语境。从警务英语的特殊性来说,更应针对涉外警察可能担当的跨文化交际主体角色,还原真实的警用语境,使学生能够在语境中掌握目标语言使用的得体性,提高执法的权威性。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

基于警务英语教学观念和教学重点的变化,笔者认为警务英语应抛弃传统的篇章教学模式,进行多维立体的文化情景式教学。在一个完整的警务英语教学体系里,应采取以下教学方式。

1.情景浸入式教学

浸入式教学,就是将语言学习者完全置入目标语言的文化场景中进行学习。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多维的立体教学环境,尽量使学生浸入真实的语言文化环境。比如,在警务英语课堂中,大量输入西方警务人员执法、执勤、街头服务的音视频材料。而后,以这些特定的警务情景为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的背景,设计真实的警务课堂任务让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情景表演,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培养其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交流和思维文化方面的融合。

2.主题角色式教学

警务英语要设计特定的主题式教学。目前,很多正在使用中的警务英语教材已经开始以特定的主题为学习的单元。但在实际的应用中,笔者认为,应强调在特定警务情景下涉外警察的跨文化交际角色地位。例如,将警务情景按照角色设定为三大模块:执法、服务、跨境合作。按照三大角色模块下设计主题情景,例如,执法中的交通违法处理,服务中的社区警务,合作中的中外跨境调查等等都可以成为警务英语教学模块中的一个主题单元。在每个主题单元中渗透此节出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现象,对可能由此出现的误会,冲突加以总结,达到文化融入情景教学,角色体现文化现象的目的。

3.专题对比式教学

针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除了在警务特定场景中体现,还要有针对性地将某些中西方文化总体上的差异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警务情景毕竟是一些特定的场景,但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要让学生对中西方文化普遍的差异有具体的印象,用自己内化了的文化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对变化了的,可能出现的文化差异与冲突。

应采用每周一次的专题讲座形式,抛开警务范畴,为学生集中导入中西文化差异的若干层面。如可设计题为“中西文化在时间概念上的差异”的专题讲座,将学生在警用情境中潜移默化的跨文化知识进行针对性的整合,或将警务情景下未能涉及的文化差异表现补充给学生,进一步扩充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4.兴趣拓展式教学

(1)建立警务英语文化词句库

尽管警务英语的讲授形式应以主题角色式教学为主,专题讲座为辅,对语言形式的学习还是不能全然放弃。重视听说,不等于放弃文字与书面表达。针对政法类大学生的特点,为课程体系建立警务英语文化常用词句库,让学生以其为重点,加强对书面文字的记忆,进一步促进听说能力的综合提升,提高警务英文写作和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

(2)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有研究表明,日常交流中只有30%的信息是通过语言本身传达的,而另外70%的信息蕴藏在非语言交际活动中,其中就包括文化所传递的信息。因此,除了重视在课堂,专题讲座里展现的以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中西文化差异,还应重视对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比如,手势、眼神、肢体语言的表达。

这种很难在纯粹的语言课堂进行体现的拓展训练,可以在课余的时间内以兴趣小组的作业形式进行展现。鼓励学生以兴趣小组为单位,利用网络或图书馆的资源查找世界不同文化的非语言交际表达的内容和意义。每周在主题课堂教学之前让学生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加以补充,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促进学生自觉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化。

(3)跨文化兴趣培养

想要更加深入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要促使其对不同文化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警务英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时事评论、观看英文电影、收听英文歌曲,拓展其文化视野,使其意识到原来中西文化的迥异不是只能成为交流中的障碍,而是可以成为跨文化交流中有趣的现象,成为文化融合的桥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警官类院校的涉外警务英语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课程的重心放在:着力锤炼口语,重在得体交流;创造真实语境,再现警务情景;突出文化融合,避免文化冲突;加强西方文化的输入,重视中国文化的输出。警务英语的教学要争取做到让我们的学生――未来的涉外警务工作者不但可以成为能得体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执法者,服务者,还能够成为中西方警务合作的参与者,甚至成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0-0130-03

一、引言

中华民族有着独特的文化渊源,与西方文化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性,这导致了中西方思维方式和语言行为等方面的较大差异。一般来说,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具有非常不同的心理习惯,对于看似相同的语言表达,中西方民族也许有着颇为不同的理解和判断。这就是说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各自所处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往往也起着对语言使用的制约作用。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导致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往往容易造成交际双方的言语误解甚至交流失败。

二、中西方语用原则文化差异的根源性

事实上,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发展,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往来变得日益频繁,英语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主要的通用语言,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学习英语的大潮之中来。但是,在我国,由于英语往往是作为一门外语来学习的,很多人对于英语的学习往往更多的停留在英语的基本表达上,即使已经说出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但是,由于人们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尤其是对英语的语用原则掌握不多,导致了人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不够真正了解或者融入不到西方文化当中去,从而容易使得交流双方产生误解或者交流不畅的情况。因而,文化之于交流来说,显得如此重要,它就像计算机程序一样,对于人的思维和行动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人必须按照一定的文化原则来思维和行动,否则就会寸步难行。

中西方文化都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但是,它们的文化精神渊源却大大不同,从而使得双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1],而西方文化却主张“天人相分”的观点,这是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思想根源所在。此外,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家族本位”的核心观念,而西方文化却宣扬的是“个体为本”的中心思想。但是,无论是东方的群体取向,还是西方的个人主义取向,都会通过交际双方的言语交际行为表现出来,都会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气质和文化背景。应该来说,中西方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其实质就是两种文化进行相互斗争、融合与发展的一个过程[2]。

三、中西方语用原则的文化差异对比分析

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语用学属于一种跨学科的语言实用学范畴,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们在特定场景中进行交际的时候,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的情况。换句话说,语用学研究的主要是超越了语句字面含义的意义,亦即话语意义。在西方文化中,人们要普遍遵守的两个基本准则就是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这两个言语交际中最为基本重要的原则中的合作原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著名的语言学家Grice提出的。根据他的观点,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为了使得交际能够顺利进行,交际双方都会自觉遵守合作原则。一般来说,合作原则包含了四个最为基本的准则,即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但是,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人们也会出现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这样,英国语言学家Leech就提出了另外一个原则,即礼貌原则[3]。这种原则往往是在人们违反了合作原则的情况之下产生的原则,即人们之间的交流需要通过礼貌原则来进行补救。由此可见,人们交际所要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之间是相互联系、交叉使用的。我们要尤其重视这种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使用规则和原则,对它们进行仔细的对比分析和研究,尽量避免语用原则使用不当造成的交际失败。

一般来说,语用原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探讨的主要涉及的是广义的语用原则,它指的就是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要遵循的具有指导性作用的原则,其涵盖面广,涉及的理论众多,它不仅包括了语言学原则,还包括了与实际语言运用紧密相关的修辞学、言语交际学、应用语言学等方面的原则和准则。应该来说,语用原则涉及的分支学科非常多,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了交际双方必须掌握好中西方语用原则,才能够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事实上,语用学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学科理论和体系等都不太完善。但是,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却非常需要了解语用学的相关知识。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即语用学提出了一定的指导性原则;明确语用原则是掌握语用学这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关键所在;语用原则是语用学这门学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所在;研究语用学原则,是我们探讨语用规律的必由之路;研究语用学原则,也是了解语用学这门学科基本特征的突破口。无论语用原则具有多少的指导性、交叉性、层次性和独特性,我们都应该明确地分析其文化差异所在。

(1)中西方合作原则的文化差异

作为言语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要遵循的“合作原则”,最初是由美国著名的语言哲学家Grice提出来的。根据他的理论,人们在进行交际的过程中,为了使得交际顺利完成,交际双方都在遵循着某些会话准则,这就是“合作原则”[4]。一般来说,合作原则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基本准则,即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以及方式准则。前三条准则主要关乎“说什么”,第四条则关乎人们“怎么说”这个问题。应该来说,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会自觉遵守会话的“合作原则”,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尤其是自然、无准备的言语环境中,人们并不严格遵守合作原则。这并不是说人们故意违反该原则,而是为了要产生某种较为特殊的会话含义而不得已为之。这主要是因为影响人们交际行为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

一般来说,人们认为合作原则产生于英语文化背景之下,因而,其放到中国文化背景下来,不具有普遍性和可用性。那么,我们就需要牺牲合作原则而使用更加符合我们文化习惯的交际规则来进行言语的交际。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认为中国人往往说话言不由衷,常常不得不违背合作原则。究其根源来看,中国人是为了保全礼貌而牺牲真实性,但西方人宁愿保全真实性也不要合乎礼貌性。但是,它们的本质都是遵循了合作原则的,只是遵循的具体方式和手段不一致而已,这是因为交际双方的文化存在差异性。我们可以从语言交际的方面和非语言交际的方面来具体探讨中西方语用原则的文化差异。就语言交际方面而言,交际双方的初衷都是要遵循合作原则并努力配合的,但是,由于受到文化背景知识的影响或者出于某种现实的目的,比如说礼貌,交际双方常常会不惜牺牲合作原则来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尤其对于存在着明显差异的中西方文化来说,各自背景下的人们必然对如何使用合作原则有着不同的见解和行动。比如说中国人崇尚谦虚和内敛,而这有时在会话中却不得不违反合作原则。西方人更重视个性化发展,基本上能够遵循合作原则,但有时却让中国人感到难以接受。就非语言交际方面而言,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会话准则的取舍往往表现得颇为不一样。比如说中国人对于时间的概念并不那么严格,但是对于西方人来说,往往却奉行严格的时间观。虽说这些并不是什么道德准则,但却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想要顺利进行交际的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否则,将会导致交际的失败[5]。

(2)中西方礼貌原则的文化差异

由于人们在进行会话交际的过程中,也会经常出现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从而产生了会话隐含的意义。著名的语言学家Leech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人们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来使得交际顺利进行,这就是著名的“礼貌原则”,它主要是出于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为了显示出尊重对方或者其他人而表明的自我形象和态度。一般来说,礼貌原则包含有六个方面的准则,即策略准则、宽宏准则、赞扬准则、谦虚准则、求同准则以及同情准则[6]。应该来说,礼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对于人们之间的相处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和文化现象。

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尽相同,人们对于礼貌原则的侧重和理解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虽然说礼貌原则的产生和生长的土壤是英语文化环境,但是,它或多或少的也适用于其他各种文化,只是它的适应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西方这种礼貌原则的基础上,我国著名学者顾曰国也提出了专门针对汉语的礼貌原则,即与汉语文化有关的、带有中国特色的一套礼貌原则: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以及德、言、行准则五条基本准则。无论是西方的礼貌原则还是我国特有的礼貌原则,它们都是对各自文化背景的强烈反映。比如说,中国人在进行交际的时候,更为常用的是“贬己尊人”准则,因而,他们在进行祝贺与表扬、恭敬与谦虚的时候,往往表现得非常谦虚。而在西方人看来,他们往往是高兴地接受别人的赞扬之辞,然后表示感谢。他们认为中国人实则谦虚的否定行为却让他们感到不高兴,认为中国人不讲礼貌。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祝贺和褒奖的对象也不一样,中国人很少表扬自己的家庭成员,而西方人只要需要,他们却会赞扬自己的家人。在称谓方面,中西方语用原则也存在差异性。在中国语言中,有很多称谓形式本身就具有礼貌性质,但是,到了西方语言当中,却没有礼貌的含义了。比如说,中国人喜欢用“小+姓”的模式来表达对对方的亲切,但是到了西方文化中,却是不礼貌的行为,甚至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在中国,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之一,但是,在西方文化中,老却并不意味着尊敬老人,而是表示无用。在西方社会中,人们不能随意地去帮助一个老人,因为这会引起老人的愤怒,而非高兴和感激。[7]还有,在中国文化中,人们为了求同和面子,有时甚至会不惜一切代价来讲“面子”。但是,到了西方文化中,其所说的“面子”并不完全跟我们所说的面子一致。在西方文化中,面子包含了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所谓的积极面子是指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与喜爱,而消极面子指的是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即自己的行为不受别人的约束和影响。比如在西方文化中某些“邀请”是不礼貌的,但在中国文化中,基本上没有把“邀请”这种行为列入不礼貌的行为之说[8](P624、333)。

[参考文献][1]Grice, H. P. Logic and Conversation [M].in Grice, H. P.(1989), or in Cole, P. and Morgan, J. (eds. )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3: Speech Act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5.

[2]Hall,E.T. Beyond Culture. Garden City,N.Y.:Anchor Press,1976.

[3]Leech, 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M].London: Longman,1983.

[4]Levinson,S.C. Pragmat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5]高灵丽.汉英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冲突[J].洛阳工学院学报, 2001, (4).

篇8

引言

饮食是文化的载体之一,不同的饮食反映着不同的文化。随着中西交流的日益频繁,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有助于中西双方的文化交流,不仅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而且能避免因不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的误解与交流障碍。

中国历来讲求“天人合一”,“水融”,西方社会一直强调“天人对立”,“人定胜天”,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必定造成两种完全不同的饮食文化。

一、息息相关VS生存所需

饮食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人向来视“吃”为头等大事。中国人打招呼的首选就是“吃了吗?”。小孩满月要吃满月酒,周岁要吃抓周宴,结婚要吃喜宴,生日要吃寿宴,就连过世也要吃。客人来了要接风洗尘,客人走了要饯行,首选当然还是吃。搬家要吃,升迁要吃,离职还是吃……通过吃,可以交流信息,在觥筹交错之间表达欢迎之情、恭贺之意与惜别之绪,甚至情感上的波折也能通过吃来平复。

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所谓饮食,就是民生问题。在中国人看来,饮食不仅可以用来维持生存,而且可以用来维持健康。这种对“吃”异常的执著,在中国人的文化当中也有相当的体现。中国的很多成语典故都离不开“吃”或与吃相关的词,例如,“寅吃卯粮”、“争风吃醋”、“坐吃山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吃不了兜着走”、“好汉不吃眼前亏”,等等。中国人常把职业比做“饭碗”,将嫉妒说成“吃醋”,轻而易举被形容为“小菜一碟”,经常发生的事情或情形被称为“家常便饭”中国人什么都可以用“吃”来形容,不管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就连看不见摸不着的风也可以“吃”,最形象的例子莫过于“喝西北风”。中国历代的文人骚客常常将吃喝入诗,坡就写下“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等脍炙人口的诗句。

在西方人的眼里,吃饭仅仅是满足生理所需。西方人对待饮食,首先讲有什么营养,能产生多少能量,完全是把饮食当做一门科学。在他们看来,吃饭,仅仅是作为一种生存手段和交际方式。西方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从低级到高级五个不同的层次,饮食需求就位于第一层次,在其之上的需求分别有安全、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西方人将“吃”看做是对机器添加燃料,保证其正常运行,只要在吃过以后能够保持身体健康,能够抵御疾病,其他就不重要。吃对于西方人来讲只是为了维持生命所需。

二、随意随性VS科学规范

中国饮食文化非常注重“美味”。在中国的烹调中,对美味的追求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中国人在评价一道菜时,往往会说这道菜“好吃”,或是“不好吃”,然而何为“好”,何为“不好”则很难下定论。这说明中国人对于美味的追求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便中国人常用“色、香、味、形、器”界定这种“意境”,也很难把握。

同样的一道菜,不同的烹饪者会做出不同的味道,甚至是同样的一道菜,相同的烹饪者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节烹调,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冬季需要味道浓郁,夏季则考虑清淡爽口,婚宴须色彩斑斓,丧宴则忌讳红色,等等。此外,烹饪者还会根据自己的临场变化随性发挥。同时,对食品加工的随意,成就了中国庞大的菜谱。食材的丰富,加工方法的多变,调味料的多样,以及烹调手法的繁杂,再加以组合,就变成成千上万种的菜肴。如“饺子宴”、“全羊宴”等都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随意随性所派生出的无穷创意。

西方的饮食就显得很规范科学。西方人注重饮食的科学与营养,因此在烹调时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遍布全球的洋快餐“肯德基”、“麦当劳”,无论是在哪里,他们的食品味道都没有太大分别,全因其严格按照规范化的烹调要求,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饪时间精确到秒。在这样的高规格下,要求烹饪者不能有任何随意与创新,就如同机器一样严谨。

再看中西菜谱,可以发现中式的随意性和西式的严谨性。中式菜谱中涉及材料及调味料的用量都会用一些比较模糊的词,如“一些”、“少许”、“适量”等,谈及食材的制作流程,则常会出现“放入滚油中”,“炸至微黄色”,“焯水少时”等字眼。西式菜谱,则让初学者很有头绪,菜谱中不仅详细记录了用材的分量,就连烹调的时间也很精确,让操作者只要按部就班,就能制作出像样的西餐。

三、和合团圆VS个性分别

台湾地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此一文化特征也体现于中西饮食文化之中。

中国人一向追求“和”与“合”为最高境界。中国饮食强调“五味调和”,指在烹调过程中在重视烹调原料自然味道的基础上,要用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指导调和,该调和要合乎时序,注意时令,最终结果就是要味美适口。中国人之所以把做菜称为“烹调”,就是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历来是将烹与调合为一体的。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中国人烹调不是“1+1=2”那么简单。不用说是繁复的宴会菜肴,即便是最一般的家常菜,也必须讲求荤素搭配,将各种材料混在一起,放入锅中或炒、或煮,或煨,或焖,同时在制作过程中适当添加调味料,或搅拌,或翻炒,最后出锅放入器皿中,不同的食材已经完全融合。

细观西方的烹调方式,则会发现地道的西餐,除了“罗宋汤”是多种食材混合烹煮外,几乎都会是一大块肉(牛肉、羊肉、鸡肉或鱼肉等),配上几个土豆,几片菜叶或番茄,虽然同放在一个盘子中,却是互不相干、“各自为政”的,只有等咀嚼下肚,才会在腹中融合。调味的佐料也不是在烹调过程中加入,而是现吃现加的,即使现在受到了中菜的影响也开始注重调味了,但仍然是分开的工序,先把食物弄熟了,再加上味道。这些都体现了中西方文化“和合”与“分别”的根本差异。

结语

中西饮食在诸多方面存在各式各样的差异,这些差异都能在文化中找到根源。当然,这些差异都具有相对性,几千年来的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成中西方的饮食文化的不断融合。目前,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使多样性的饮食文化增强了互补性和兼容性。同时,这类的交流,会使得世界的饮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同样,中国饮食也会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不断完善发展,推陈出新,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促进中华饮食在全世界范围的传播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南怀瑾.孟子旁通[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赵红群.世界饮食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4]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篇9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影响了整个社会历史的,较为稳固而又具有动态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观念文化的总和。[1]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华民族在区域位置上比较独立,但在文化上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备内聚性,与此同时,中国辽阔的地域又使得各种文化的构成因素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从地理环境来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使得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互补性;从物质生产方式来看,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固有的特征,即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具有相对封闭性特点的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无论战乱纷争,政权更迭,其主流仍是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使得中华文化具有了稳定性和延续性。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基本上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进行的,被深深的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既厚重、质朴、进取,也包含着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弱点。

    (二)西方文化概况

    西方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和政治概念。作为世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文化,其源头主要有两个: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古希伯来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是一种具有世俗精神的文化,在思想、科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取得了令后世侧目的成就。中世纪以来,以希伯来宗教理想为核心的基督教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标志着西方社会开始从古典奴隶制向中古封建社会迈进,影响了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当时宗教神学占据主导地位,控制着思想文化领域,后来,世俗精神和宗教精神相互冲突和融合,文艺复兴阶段形成。文艺复兴后的两百年间,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始终处于矛盾的冲撞之中,彼此相互撞击和融合的结果就是形成了西方近代文化。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一)儒道两家的思想传统与基督教的宗教情结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历史状况和文化特点相适应,对国民的思想渗透非常深刻,给予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以重大的影响。儒家思想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其核心仍是一脉相承的。先秦儒学提出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理论架构,其核心是“仁”,包含极为丰富的政治和伦理内涵。在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和“仁政”,要以德治国;在自我修养方面,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传统教育中,德教为先,育人重德。另外,儒家的其他思想诸如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民本思想和君权至上的思想也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思想也对于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儒道互补,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增加了丰富的内容。

    多个世纪以来,作为西方文化主流的基督教一直左右着西方人的道德理念,使其成为一种人道主义精神,起到了一定的道德作用。宗教精神则是以信仰为基础,以神人合一的人格精神为指导和召唤的道德使命。西方文化有着深厚的宗教传统,宗教精神渗透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西方的伦理道德观念有着密切联系。基督教文化首先是一种信仰体系,代表着一种道德价值观念,其核心是拯救意识与博爱精神。[2]这种精神境界作为宗教精神的真谛和精华渗透于西方文化的血脉中,使得宗教作为一种信念去培养和启发人的感情,协调了人际关系,稳定了社会秩序,营造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进步的作用。但是在中世纪时期,教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宗教禁锢了科学、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到处充斥着愚昧和野蛮,文化成为宗教的附属品。文化的发展缓慢又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世纪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

    (二)天人合一与驾驭自然

    中国文化相对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总体上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包括人的道德观念与自然理性的一致,人的行为和自然运行的统一两个方面,体现人与自然界万物的息息相通、和谐交融,强调天、地、人、物各安其位, 融洽相处。[3]尽管不同的思想家和哲学流派对天人关系的理解和追求不甚相同, 但它们在相对互补、融合与发展中所呈现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主导倾向是清楚的, 其终极观点都是一致的,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作为海洋文化的西方文化形成了一种谋求驾驭自然、征服社会的精神。西方文化也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认为自人类出现以后, 人不仅应当独立于神,而且独立于自然,人与自然分为两极并且被严格地区分开来,主要从人与自然对立的立场来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看成是主体,把自然世界看成是客体,认为提倡认识自然世界,并改造、征服自然,从而发展出科学理性精神。即使是宗教与神学统治下的欧洲中世纪黑暗时代,也遏制不住伽里略、布鲁诺等科学家对大自然、对知识和真理的探索。

    (三)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

    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相适应,产生了家族本位意识,强调个人的存在与发展必须同整个社会、整个家庭的存在与发展统一起来。从家族本位出发,中国文化强调群体和社会意识,个人利益应该服从社会整体利益,个体的欲望和价值以群体的欲望和价值为转移,个体的利益和需求通过整体的发展来满足。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伦理本位和道德至上具有两重性。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对于我国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人们认识到家庭是社会关系的纽带,由家而国、家国一体,进而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这对于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泯灭了人性,束缚了人们民主思想的发展,压抑了个人的自我意识,忽视了个人的权益,萎缩了民族的进取精神。

    西方文化则奉行个人本位,以个体的人作为社会的核心,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注重人的人格和尊严。这种个性开始于古希腊时代,经过文艺复兴时期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成为西方国家一种典型的文化形式。其个人本位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在西方文化中有着具体表现,正如美国的《独立宣言》所讲的,人生而平等,上帝赋予他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以及对幸福的追求。[4]

    三、中西文化的交融

    (一) 中国文化的西传及影响

    中国文化基本上是一种开放型的文化,不是保守的、封闭的,其发展过程本身就证明了它的开放性。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各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也是与异质文化交流的过程。它对域外文化具有强大的兼容力,以汉族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境内各少数民族文化,又兼容了外来的文化。中国文化自它产生之日起,就不断向四周扩散。中国文化向西方传播最早的是物质文化。从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正式开辟通往西方的道路,经过东汉时期班超班固父子的苦心经营,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中西方的陆路通道。大量的物品沿着丝绸之道,经过安息、埃及等地,源源不断流向西方,直至罗马。随着中国丝货等物品长期大量的流入,中国的养蚕、丝织技术也开始向西方传播。唐宋时期和元代,由于中西方海路的开辟和蒙古军对西方的军事征服,中西人员往来频繁,中西关系更加紧密,形成中西文化的交汇。[5]这个时期西传的中国文化,除了物质文化外,主要是中国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了西方。马克思就曾经说过:“在欧洲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开辟的历史性的航行对中西海路交通产生了突破性作用,使中西文化交流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传入西方的中国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理论观念。中国文化的西传,使许多欧洲人认识到西方文化并非世界上唯一最早的文化,特别是中国哲学思想传入西方,成为西方某些启蒙思想者同基督教文化进行斗争的思想武器。

    (二) 西方文化的东渐及其影响

篇10

二、英语教育本土化的必要性

什么是“本土化”?就是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又或者一个国家所具有自己独有的语言、文化、民族习俗、地域风貌。所以,若到了一个地方,首先要学习他们的语言、文化、民族习俗,观察他们的地域风貌,只有这样才能融入其中。所以要想培养学生对英语的运用,就得把我们的文化融入到英语当中,这也是英语教育融合本土化的一个必然。更要把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我认为文化有一种很强的融合性。从我国历史就可以看出,在朝代交替过中,传承文化的同时也不断有新的文化,又与以前文化相互碰撞,直到相互融合。而今天的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也是这样的一种过程,直至达到互相融合的一种平衡状态。

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育

(一)观念本土化

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运用它来学习西方文化和先进技术,同时要传播弘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跨文化交际是指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所进行的文化交流。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原因,往往就是对自己本国文化知识的不了解,导致的。因此要树立英语教育本土化的观念,不断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培养学生对本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自主学习本国文化,并可以用英语表达出来,这才是实际教学中的目的[2]。英语教育本土化的过程就是学习西方语言文化,同时要传播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过程并与时俱进的过程。

(二)编写具有本土化的英语教材

英语教材作为教学的基础,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方式,现在我国英语教材是知识难还有涉及的内容比较老旧,缺少本土文化方面的英语教材,会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单方面了解学习西方文化,没有主动去传播弘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基于教材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就必须要编写具有本土化的英语教材。也可以融入一些其他国家的文化不要仅限在西方,这对学生文化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理论本土化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改变方式,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更要让学生参与,比如,老师可以提前把一周的学习计划布置好,以提高同学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中西方知识,文化的载体是语言,而学习的内容是文化。而只局限在教科书上的内容作为课堂教学,是有些乏味枯燥了,现在科技发达,信息更新速度快,而只学习在书本中知识,就有些落后于当代社会[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