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5 10:39:5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艺术的审美教育,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音乐是一种特定属性的文化,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品德、心理等身心素质等方面均可起着重要的辅助促进作用,具有辅德益智和审美教育的功能。
一、音乐艺术教育在学校审美教育中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审美、艺术素质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然而在我国应试教育条件下,不仅音乐教育的应有地位受到许多学校、家长和学生不同程度的忽视,而且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的上述功能的发挥。素质教育观的确立和实施,为确立音乐教育应有地位奠定了基础,也为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西方,音乐教育向来被十分重视,西方教育界从六个方面明确了音乐人类学的基本思想,它包括:(1)学习音乐是学习人类交流一种基本形式;(2)学习音乐是学习世界上各民族的独特艺术;(3)学习音乐是学会学习过程;(4)学习音乐是学习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力;(5)学习音乐是学习的基础;(6)学习音乐是学习艺术。这六个方面实质上是将音乐作为文化来认识的,对于音乐教育是一种更为全面的定位和认知。多年来我国教育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展的情况,尤其是音乐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难以跟上21世纪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步伐。美国政府颁布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明确规定:艺术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科,强调指出艺术与“教育”一词根本含义的密不可分性。并断言:“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只有重视艺术的教育价值与功能,才能促进人性的发展与完善。①
音乐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普通学校的音乐艺术教育是基本素质教育而不是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音乐艺术教育具有辅德益智功能;积极推进音乐艺术教育事业,也是推动我国21世纪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它对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使人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具有其它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音乐艺术教育的审美文化功能
音乐以它婉转悠扬的旋律、变幻无穷的节奏、丰富多采的音色、立体交叉的和声、巧妙精致的结构织体,严密完美地交织在一起;以它特有的方式撼动人们的心灵,对人们复杂的内心世界产生直接的感应作用。因此,它成为培养学生美感能力、发展形象思维、认识社会的主。要手段。成功的音乐作品能通过典型形象,生动深刻地认识社会,这种认识富于理想,充满激情,并能获得深刻持久的效果。我国古代重要音乐著作《乐记》中有这样的论述:音乐的功能“清晴像天,广大像地,终始像四时,周旋像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白度得数而有数。大小相成,始终相成,倡和清浊,迭相为径,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晋书·乐志上》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恻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把音乐中的“五音”与人的性情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可见,对于音乐艺术陶冶人们思想情操的特殊作用古人早有认知,我们今天更应该从我国音乐文化传统中认识到音乐对于培养人、塑造人的重要意义。音乐艺术教育所展示的艺术美,不仅能启迪学生审美的感受力、鉴赏力、想象力、表达力和创造力,而且能促进心理平衡、身心健美,使学生的情绪情感得到和谐的调节及控制,从而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的思维品质。《乐记》云:“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的确如此,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例如: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大型声乐曲《黄河大合唱》,通过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气势雄伟、磅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溢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和“火”一般的激情,给人一种向往美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力量。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如果多欣赏音乐,常处于愉悦的情境之中,去感受一种直觉的推动力量,激发人大胆跳跃式的设想,将变化和升腾出无尽的想象。所以人们总喜欢把音乐与舞蹈体操联系起来,正是因为人们发现了它是一种延伸生命的动势,一种由身体来执行的运动形式,在这种内外互动的方式下,来达到了强体健身的目的。②音乐艺术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因此,加强音乐艺术教育,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事业同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古代就提倡礼乐治国,所谓礼,即指行为规范,乐就是精神陶冶。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不能只靠主观的自我修养,如面壁独思、扪心自省等,还必须通过教育和外界的影响去实现。把行为规范和艺术的陶冶结合起来,这是中国教育的一种传统。如果我们放弃了音乐艺术教育,就等于放弃了这种传统。在今天实行改革开放和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艺术的陶冶更是不可缺少的。我们要通过积极、健康的音乐艺术教育,铸造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的美的魂灵,这不仅是教育界的责任,更应当成为全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
三、音乐艺术教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渗透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首先,在唱歌、器乐、欣赏、创作等一切教学领域中都要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教师自己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真情流露能够感染和带动学生,即教师的演唱及演奏、教态及语言是构成音乐氛围的重要因素。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感受音乐语言,理解音乐的内涵。在教学中,力求教师通过风趣的导言设计,精巧的故事开篇,歌曲美好意境的创设和歌曲的范唱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音乐的学习,除了音乐课之外,更应当渗透到其他学科之中进行。一方面,音乐活动本身离不开其他智能的支撑。例如,聆听音乐需要自我身心智能,作曲需要逻辑智能及空间智能。指挥和演奏音乐离不开身体智能和人际智能等。另一方面,融入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音乐活动,具有鲜明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接触和深入理解音乐会的机会,尤其可以使能力特长不同的学生都有可能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内增强对音乐的兴趣,促进自身各方面智能的发展。兴趣是能力的基础,学生只有在对学习的知识怀有浓郁兴趣的时候,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各科教学中,选择合适的音乐,表达各种情绪,使人得到放松。兴趣是不能给予的,也不可能仅以单纯的技能传授和练习来唤起,只有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通过唱歌、演奏乐器、欣赏名曲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时,兴趣才能产生,从而使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发挥出独特的作用。音乐和文字不同,文字表达明确的概念和具体的思想,而音乐则是通过人们的感知,使人们对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产生联想、想象,引起共鸣来达到目的的。通过视唱、欣赏音乐,不但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能力,而且,学生的大脑在随着音乐紧张活动的同时,想象、记忆、情感等心理活动也非常活跃,这些都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着自己现有的认知水平、能力水平和情感水平、能力特点、情感特点。教师应当把掌握学生的这三个现有水平,适当地把音乐的信息输入到学生的大脑中去,应诱导学生投入到学习者、表演者、欣赏者、创作者的多角色的活动中,多层次、多结构、多维度上去理解音乐的内涵,体会音乐的情趣。出色的音乐教学,可以展示音乐的极大魅力,激发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欲望,使他们的性情受到陶冶,完成美感的实现。③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认为,在现代社会里,一个生活成功的人,必然是一个不同程度上的“艺术家”。音乐艺术教育是一门核心学科,它在素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与其他学科同样的重要地位,是通往各种学科大门的钥匙。只要不断地深化艺术教育改革,只要各级各类学校都能把音乐艺术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只要全社会都关心、支持音乐艺术教育,我国的音乐艺术教育事业就一定会有大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33-1
一、讲授中西方审美的不同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壤里,不可能开放出古希腊时期那种表现人体健美,体格强悍,袒露胸腹的艺术之花。也不可能有像维纳斯那样肌肤的女性形象和像大卫那种的男子雕像。西方的艺术创造是一种入木三分的细腻肌肉块状和灵活的骨骼关节直观再现。东方艺术则是充分利用外在条件的包裹意象影射出人体内在的那种气质和想象。中国的人物画和雕塑从一开始就没有一个标准的比例,历史上没有一件作品可称为正比或采用黄金分割的科学方法进行艺术构思。
直到近代,西安兵马俑的出现才让我们见到了二千多年前人物比例的正确性。但依然是重甲包裹,服履靴形。即使这种比较科学的人物比例,也没有被后来的艺术家采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艺术家不可能亲见直观的人体,更不允许宣泄人体艺术的原形。说到底,这是对人体美的艺术形象的无视和禁忌。在中国礼教中,女不露皮,男不露脐的教化,成为一种约束人的意识行为,禁忌自我了解的桎梏。描绘人体在中国历史上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事情,然而,在西方,从他们的祖先开始就已经习以为常了。一直到了近代,中国美术界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精华,才似乎重新认识到了人体是世间最美的一部分。
二、注意教态,创造一种和谐舒适的氛围
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外部表情与内在气质的形象反映,它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好的教态,学生会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会给学生愉快的暗示,学生会从中受到感染。教师在面对青春期人体的敏感话题时更应该自然大方,不能扭扭捏捏或者故意回避,应传达出一种健康自然的讯息。
三、在愉快的环境中接受人体构造的知识
在教学生学习人体结构时,除了讲解骨骼、肌肉的名称、位置、作用及男女形体的差异外,还要告诉他们,这个世界由男女两性组成,学习人体结构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了解内在结构及外部形体。其实这些内容生物课都学过,在美术课上就要告诉学生:男性由于骨骼大、肩宽、肌肉发达,因此给人以强健的力量感。而女性由于骨骼较小肩窄、皮下脂肪较多,给人以丰腴的曲线美之感。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我在教学时准备了其他特殊道具如体育动态图片和服装动态效果图,引导他们回忆看过的体育比赛,思考体育健儿强健的体魄所体现出的美感;再引导他们回忆看过的服装表演;或看一些体操表演的图片,使他们对女性的丰腴秀美有一定的认识。
四、在愉快的环境中直面人体
人类自从认识到自身性的差异后,千百年来,对男性人体美及女性人体美的认识便有了某些标准。在西方,人们将其分别归为崇高(壮美)和优美(秀美)的对立范畴,在中国则以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来形容。如果说男性人体犹如一首交响乐,那么女性人体就是一首小夜曲。
不同的特征从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和《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再从中国汉代画像砖、北魏石窟造像中的男人体和唐代飞天的造型上,就可得到确证。我在教学时将《米洛的阿芙罗狄德》与《掷铁饼者》及《大卫》挂图挂在一起,有些女生甚至捂起了眼睛,我鼓励他们勇敢面对,这并不是肮脏的东西。介绍作者及作品,尤其加深对美神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讲解,从人体的健康美出发,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表情也变得自然,我感受到他们心里的变化。为什么希腊雕塑几乎都是雕塑,这是学生常常会提出的疑问,原因在于希腊人对于人体十分崇尚,认为只有健全的身体才能有健全的精神,他们把关心集体的利益、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心绪宁静、善于克制自己的公民道德,作为完善的心灵寄寓在强健的体魄中而创造出了身心统一的人体艺术形像。希腊人非常重视体育锻炼,自公元前七七六年起,每四年一次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他们重视运动锻炼的表现。
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艺术价值,艺术则具有不可忽视的通过教学过程体现的教育价值。教学活动和艺术活动同属人类的创造性劳动形式,教学的创造性决定了它的艺术性。
教学艺术的正式提出,首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他在其《大教学论》一书中说:《大教学论》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全人类的全部艺术。”
“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的实践活动。艺术是人类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力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艺术创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它的审美价值,它要满足的是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要唤醒的是人们超越美学贫困的自创力。”(孙美兰,《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所以教学艺术的本质特性也必然是审美的,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教学艺术活动必然要按照美的规律去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学艺术活动必然是能够真正体现美的活动,必然是师生高度追求美的活动。所以,审美性是教学艺术的核心。没有教学美的存在,没有使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获得真正的美的享受,就谈不上教学艺术的体现。
一、教学艺术的审美性
教学艺术的审美性,是指教师自觉地运用美的尺度去指导教学活动,一切教学行为都渗透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趣味和美的创造,使教学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欣赏美、体验美,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艰辛中始终伴随着教学艺术美的享受,从而具有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一)教学艺术的审美性使教学具备了神奇的综合魅力
教学艺术具有激情夺魄的魅力,这是教师有意识地按照美的规律和原则进行教学的结果。这就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本身成了审美的对象。教学艺术美的最大特点是对人心灵的影响。面对充满浓郁的美的气氛的教学活动,学生会沉浸在具有艺术魅力的教学活动之中,在体味教学的艺术影响的同时,默默地接受着新思想、新道德、新知识、新情趣。由此,他们的视野拓宽了,人生的台基加高了。他们在欢愉的心境中开发了认知、记忆和思维、想象的心理机制。虽然他们对教学艺术美的心理反映各异,但从教师的富于哲理的又饱含艺术趣味的教学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明确了人身的价值和自身的责任。他们与学习建立了和谐的关系,学习的目的明确了,愿望和信心都增加了。正如有人所说:听上海特级教师于漪的语文课,知识会像涓涓的流水,伴随着美妙的音律,流进你的心田,潜入你的记忆。她的学生也说,听于老师的文学课是一种美的享受,一堂课往往几年、十几年不忘,它不光影响着自己的审美观念的形成,而且对自己的品德的培养,未来工作的选择,都产生积极的作用。这正形象地说明了,教学艺术的审美性使教学具备了神奇的综合魅力,给学生带来了审美感受,并引发了学生心底的审美效应,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教学艺术的美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有机统一
教学艺术的内在美主要是教学本身的各要素具有科学美。科学美来源于自然美,但它不是指大自然的美的景色,而是指潜藏在感性美之后的理性美,并为理智所能领悟的自然界内在结构所显示的和谐、秩序、简单、统一的美,是审美者通过理解、想象、逻辑思维所体验到的美。教学各要素的科学美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清晰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清晰性。我国学者提出的审美化教学论认为,要使教学内容逻辑清晰化,必须首先使教学内容知识点清晰化。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就是该学科知识体系中的理论逻辑基础,即概念或原理。教学活动中的不成功的例子,多数是由于呈现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而造成的。教学活动中概念的教学不到位或者概念之间的关系阐述不清晰,学生就难以在头脑中形成完美的逻辑图式,因而就难以顺利地完成信息的逻辑加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就无法调动起来。教学内容的逻辑清晰化除了一门学科的概念之间的联系外,教师还要注意不同学科知识之间联系的清晰化。另外教学艺术的内在美还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清晰化。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孤立地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法或形成教学评价。
教学艺术的外在美主要指教学表达的形式美。诸如诙谐幽默,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美;层次清晰,简洁明快的板书板图美;水到渠成,天衣无缝的衔接自然美;有张有弛,劳逸结合的教学节奏美;起伏有致,疏密相间的课堂结构美;启发诱导,虚实相生的教学方法美;突破时空,回味无穷的教学意境美等等。
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曾说:“充实之谓美”。可见,教学艺术对美的追求不应流于形式,只有以内在精神美为根本追求,将内在美与外在美有机结合起来,教学艺术才会焕发出整体美的风采。
(三)教学艺术的审美性与教育性是紧密结合的
审美观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美的认识不同,因而其审美情趣也就大不相同。所以每个教师都会有自己的教学审美观。有的教师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只看到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而忽视其审美意义。在他们看来,除文学、美术、音乐等传统的美育学科外,其它学科的教学基本上与美无关,无美可言,这是一种狭隘的教学审美观。有的教师则正好相反,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美的成分,为美而美,不考虑教学的实际效果,这是一种唯美主义的教学审美观。教学艺术的审美价值与教育价值应当是有机统一的。离开了教学艺术的教育价值,其审美性就没有生命力了。因为教学艺术的审美价值仅仅是充分地发挥其教育价值的有效手段。所以,审美价值不过是教学艺术存在的必要条件,没有它就难称其为教学艺术,而有了它,也未必就是教学艺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曾经指出:一堂课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不是为了引起笑声,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教学中的趣味性应该引导学生去研究问题,而不是诱使他们把问题撇在一边。
二、教师的审美素养
教师的审美素养由教师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两方面构成。
(一)教师的教学审美观与教学艺术的审美性
教师的审美观在教学领域内具体表现为教学审美观。所谓教学审美观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教学美的理性认识,是对教学审美现象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审美趣味、教学审美理想和教学审美标准。教学审美趣味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各种具有审美性质的事物和现象所表现出来的主观偏好和兴趣,它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教师审美能力的发展水平,反映了教师的审美修养和审美经验所达到的程度。教师审美理想指的是教师对美的教学境界的一种观念和蓝图,它体现着教师进行教学艺术创造的目标,激励着人们追求和创造教学艺术的热情,吸引着人们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教学而努力。教学审美标准是衡量和评价教学现象的美丑及其审美价值高低的尺度。教学审美标准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学审美过程中的理想因素,它是教学审美主体对教学审美客体的能动反映,是由教学审美经验上升到教学审美理想的结果。教学审美标准为人们的教学审美实践所规定,又不断受到人们的教学审美实践的检验和修正。一般说来,每个教师都具有自己的教学审美观。作为教学艺术创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审美观直接影响教学艺术创造的性质和价值。正确而高尚的教学审美观对于教学艺术美的创造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促进意义;反之,错误而庸俗的教学审美观则会阻碍教学艺术美的创造和发展。
(二)教师的审美能力与教学艺术的审美性
审美能力即人们感受、鉴赏乃至创造各种美好事物并将之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作为人类独创的教学活动,其各个要素以及各个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所以,教学领域理应成为充分展示美的重要场所。作为审美主体的教师能否发掘、展示这多姿多彩的美,关键在于他们是否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如果缺乏起码的审美能力,就会对教学中美的事物、美的现象无动于衷,或熟视无睹,或充耳不闻;而如果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则会经常以艺术的态度对待教学,以审美的眼光观照教学,从而易于发现教学中的丰富多样的美。教师的审美能力还直接影响到教学艺术的创造。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重要差别,可能不是他们所具有的知识、技能或道德水平,而在于他们的审美能力。在优秀教师的教学中,往往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的资源,他们都能充分地发挥其作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陶冶品格的同时,还能获得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综上所述,教学艺术美的创造与教学艺术水平的提高都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审美素养。而教师审美素养的提高与完善则有赖于后天的审美实践活动。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对于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来说,最重要的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直接感知美的事物,接受美的陶冶,进而积累有关美学知识,使自己对美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达到不仅能够欣赏美、领悟美,而且能够创造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孙美兰.艺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
[3]李宇升,张谦.教育艺术比较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8.
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一、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中学美育的任务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教育大辞典》艺术条目)这个定义虽然未必全面,但蔡先生抓住了美育的本质问题,对我们讨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非常有启发的。所以,今天许多人仍然主张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与蔡先生的观点是相通的。
必须纠正认为审美教育就是“艺术教育”的错误观点。艺术固然比较集中比较典型地表现了生活中的美,也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人们的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但是,审美教育的内容并不限于艺术。“自然美、社会美, 特别是社会美,作为审美教育的内容,其作用是不应低估的。”(陆广智《基础美学》)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共同纳入美育的范围,把三者结合起来;而艺术教育在三者之中自然承担首当其冲的作用。
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美育,在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的美丽创造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二、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我们结合前面所议的中学美育的任务,可将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内容作如下概括。
1.形式美感的培养。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 ,也总是首先接触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转贴于
在中学美术课的最初阶段,往往首先引导学生去认识线条的魅力。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造型的基础 ,各种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疏密、轻重及抑扬顿挫、刚柔并蓄、变化莫测的线条,表现了不同造型、不同质感的千变万化的事物。在这里,线条具有神奇的魅力。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生去进行欣赏和分析,然后通过白描练习加深理解。在素描和西画中,线条不仅用来勾画轮廓,而且是表现对象形体结构和质感的造型因素。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摹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2.审美情趣的培养。梁启超曾说过“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把握住了”(《趣味教育与教育的趣味》)。国外也有人主张艺术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种论断虽然未必全面,但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是无可非议的。
美术作品常常对人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曾经征服过不少人,许多人从中受到了爱美情操的感染。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转化为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这种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摹优秀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范围多方位地展开。
3.审美理想的培养。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受和感化,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标准。美术课中,教师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并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分析,或辅之以简单的命题创作,都可以收到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的效果。
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分,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4.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不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著名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过:“想像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像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像使它有形。”孩子们充满幻想,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将他们的丰富的想像力转化为审美创造力学生们运用所学到的有关线条、色彩、比例、构图、透视、解剖、质感、肌理等造型手段,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来。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3-0050-02
书法是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艺术。它不仅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给人们的生活提供美的享受,而且对改造人们的审美结构,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及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书法教育是美育的组成部分,书法教育通过对书法作品的书写、欣赏、想象、发挥、创作等教学活动,使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接受审美的熏陶,激发其情感,培养高尚的人格和审美情趣,完善学生的理想和人格。所以,书法作为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充分发挥美术专业学生书法教育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书法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势在必行。
1 书法教学与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
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要从事美术教师的工作,同时也要进行美术创作,只有具备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修养的美术教师,才能成为一位很好把握教学新理念的优秀教师。书法教育是不可忽视的教育环节,这个阶段也恰恰是构建教师审美意识和审美修养的重要阶段。
1)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培养。教育教学的根本在于创新,创新在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而这些又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和教学经验的积累。由于美术教育专业学生个体发展差异、智力水平不同、生活环境不同,书法教育的方法就不同,反映在学生的创造力上也必然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如何在书法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修养,这是书法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书法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的审美素质,书法教学应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从中了解到学生的审美爱好和兴趣。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书法训练,并及时指导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书法理论,体悟其内涵。通过教师的书法理论教学与实践,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搜集素材,无形中扩大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所以,教师必须加强书法课程练习,从传统灌输向创新意识方向转化,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书法教师在教学中应意识到学生要想实现自己的书写风格并突破自己,这是很难的事情,这不仅需要书法教师的鼓励,同时学生自身还要坚持不懈,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加强自身的审美意识,增强创造力。只有将书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造力才会在一定基础上得以显现。
2)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审美想象力的激发。审美想象力是一种自由把握创新形式的能力。在书法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求学生不断来完善自己、充实自己,不要被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要适度地来鼓励他们去尝试不同书法艺术风格,不同的表现技巧,以试图找到适合自己的突破口。只有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来总结经验,才能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树立独特的思维观念,通过有计划地去实践,把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体现在自己的书法作品中,把想象落实到现实中。
2 书法教学与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发展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美育任务中占有关键性的地位。书法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优美柔和、粗犷奔放的线条,气韵贯通的章法布局,等等,都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从总体来看,审美能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个体审美发展的水平。审美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审美活动的质量,决定了个体审美感受、审美创造的丰富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培养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意义。
1)培养审美情感。情感是审美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情感广泛渗透在其他审美能力之中,是诱发和支配人从事审美活动的原动力。也就是说,情感是艺术的灵魂。书法艺术表达的不仅是人的思想,而且是表达人的情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进行书法审美情感培养时,要引导他们深入到生活和艺术美的意境中去,激起情感上的共鸣。教学要引导学生感知书法作品中的美的形式和意境,使他们融合自己的感情形成审美感受,做出审美判断。如欣赏怀素的草书墨迹,人们所感知到的不只是此帖书法高华圆润、清劲浑熟、放逸而不狂怪,更是动不失规矩,静不失变化,达到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进而表现深刻的文化内涵;欣赏倪瓒的书法作品《静寄轩诗文》,笔墨清古瘦劲而自然,结字、笔画多含隶意,格调淡远静穆,殊有魏晋文风别具特色,是其晚年小楷的书法代表作。所以书法作品中的情感性是审美心理的重要特征,只有对感知的美有深刻的情感体验,才会产生对美的热爱,并且是一种有序的、自由超越的表现。
2)培养审美兴趣。在书法教学实践过程中,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成为审美的主体。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入探讨、不断创造、不断反思的过程。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不仅是直接书写生活,同时还要书写一种感受。如赵之谦的《汜胜之书》,在其端庄浓丽的字形上回荡着一股郁勃之气,清艳而不显富贵,妖娆而存骨体,若一朵朵盛开的芙蓉。这既是他的书品,也象征着他的人品。这乃是书法家融会了客观物象和主观精神的自己的意境,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感,这是书法家成熟的标志。所以,中国书法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具有特殊性,在自我创作的内涵上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形成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高自身书法艺术修养的同时,加强教学能力的培养,这些都会成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同时书法教师的课堂语言、教学手势也是培养学生审美兴趣的重要因素。
3)找准书法审美的着眼点。在具体的书法教学中要引导美术教育专业学生从具体的着眼点进行审美训练。一是书法线条美。书法的线条具有力量感,粗壮则雄强,纤细则柔美;方则刚,圆则柔。书法的线条具有立体感,书法本来是平面的艺术,但是如果把线条写得平则显得薄气,没有厚重之感,没有立体感。书法的线条具有节奏感,线条有疏密、轻重、缓急等,产生一定的节奏感、韵律感。二是书法结构美。字的结构之美离不开5个方面:平正、匀称、参差、连贯、飞动。不同的结构特点体现着不同的艺术之美。三是书法的章法美。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幅与幅之间的结构问题是古人所谓的“章法”问题,章法美之要领可以归纳为:体式承接,虚实相成,错落有致。它们是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3种联络方式,如清代的刘熙载说:“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数字,大如一行及数行,一幅及数幅,皆须有相避相形,相呼相应之妙。”唐张怀瑾在《书论》中称:“书法是无声之音,无形之象。”他讲的是穿插、呼应、断连犹如一首旋律优美、动人心魄的乐曲。四是书法的意境美。在书法中,古人称之为“神”“神采”“神气”“精神”等,讲的都是书法的意境美。
3 小结
总之,在美术教育专业书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对传统书法的鉴赏能力更是必要的。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艺术修养的提高。因此,书法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唯有将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审美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才能使书法审美教育的功能真正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施焦(1980~),男,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研究方向:音乐学(声乐教育)
歌唱是一种审美体验的表现形式,在歌唱时人们才可以切实的对歌唱艺术给予欣赏,但这并不表示人们可以对当中的审美与教育活动中的所有内容有所体会。一般情况下,人们在歌唱过程中,可以忘我的表现,别人对自身的评价也不会过多的在意。但歌唱作为一种审美活动,要求人们可以积极的融入自身的精神,这样才可以使自身对声乐艺术的渴望切实的体现。
一、歌唱审美艺术的深刻感悟与具体表现
人们从出生开始,都受到音乐的感染与熏陶。部分人在唱歌时会出现五音不全的问题,这不是因为嗓音导致的,而是由于声乐感性在累积过程中由于音准与音高感念的不正确导致的。因为没有产生较好的音乐感知力,导致后期的音乐艺术实践十分困难,因此,在声乐教育的过程中,声乐观念的认知与感悟十分必要。例如,在听到《青藏高原》前奏的过程中,学生在脑海中极易涌现高原的茫茫辽阔的景象,其表现出的感悟与想象就是对声乐的理解与认知,同时,歌曲歌词多数都存在韵律,主要有呼应等手法,极易使人出现不一样的想象。对于音乐爱好者而言,有歌词的歌曲更能表达情感,同时,还可以培养联想能力与感悟能力。另外,经历与心境的不同,对歌曲的感悟与理解也不同,歌曲表现的感知与形式也会由于表达情绪的不同出现变化。
二、美育在声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育在声乐教育中具有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作用,而歌唱的具体过程中,其充分表现了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审美属于一种人类对社会实践的感知,是生命过程中的一种完整形态。对一般人来说,生命的矛盾是一直存在的,虽然存在平衡也都是短暂的。人们长时间以来都在追求生命的平衡以及和谐,但在审美时,人们才可以对生命的自由与和谐切实的体验。高校学生需要将自由以及和谐为存在的意义,进而建立丰富的情感与较好的意识。其除了能够促使学生的道德和理智得到较好的发展以外,还能够促使学生在日后的声乐实践和审美活动的真正的实施。学生在认识世界的途径各不相同,声乐教育活动必须对学生的思想与知识进行教育,从而指导学生通过审美对生命与社会有所认识,与此同时,还能够对真理有所掌握,不断开阔视野,对自身的审美理想与修养不断培养,不断早就完善的人格。音乐作品在声乐教学中与歌声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未存在一定的审美的状态下,必须通过审美教育为学生营造丰富的声乐背景以及环境。例如,在对歌曲《牧歌》演唱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学生因为没有切实感受过内蒙古的生活,对歌曲的艺术表达方式不是很准确。但借助审美教育,对有关的音像制品给予欣赏,另外,对歌词的表达意义给予掌握,对语言的丰富内涵给予掌握,促使学生在脑海中涌现大草原的美丽景象,将歌曲表达具体内容切实的感受到,并对本身对审美艺术的表达与认知真正的激发。
三、声乐教育在歌唱审美艺术教学的作用
高校声乐教育通常设有《歌剧欣赏》课程,教师通过赏析指导与实践指导,能够将声乐教育对学生的培养作用充分发挥。《歌剧欣赏》课程一般包括存在较多的歌剧形式,如舞台美术、管弦乐以及集声乐等。丰富艺术材料在歌唱审美艺术的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促使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与声乐美学知识深入了解与掌握,而借助有关基础音乐理论的学习,能够对学生的乐感给予有效的培养,促使学生对声乐的领悟能力明显提高。对于嗓音条件相对较好的学生,可以指导其参与高校的合唱团,高校还可以开设合唱表演有关课程。根据演出、排练等多种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对声乐的基础理论知识与音乐表现能力。在具体的演出活动中,根据团队的合作与体验,充分表达歌唱审美,将学生自身的人声美与和谐美更充分展现出来。同时,一些学生拥有较好的歌唱技能,高校可针对此类学生借助声乐艺术课程的学习,在全面的声乐学习过程中,达到对声乐理论与发声方法的充分掌握,培养独唱与重唱水平。同时,此类学生绝大部分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在校歌咏活动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借助不同平台的利用,绝大多数学生在活动与表演过程中,对声乐学习与表演给予充分实践。而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使声乐爱好者拥有了一定发展与学习平台。总结由此可见,声乐教育在歌唱审美艺术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需要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声乐审美能力,使其根据声乐教育场所的利用与实践,对本身的声乐表现能力与审美鉴赏能力不断培养,另外,还可以推动高校声乐教育的具体实践。
【参考文献】
[1]高军强.高校声乐教学汇总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黄河之声,2015,(6):26.
关键词:美术教育 传统艺术 传承与发展 研究
美术在人类文化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影响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产物。美术作品集文化、道德、生活等因素于一身,在无文字时代占有尤其重要的地位。美术作品是文化的结晶,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人类文明与社会的发展。美术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要对学生的审美素养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目前,社会大力提倡弘扬传统文化,通过美术教育,学生可对传统艺术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从而提高对传统艺术的兴趣。教师应使学生明确自身传承与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这有利于传统艺术文化的重建与复兴。
一、美术教育中传统艺术文化讲解的意义
目前,人们越来越注重视觉、精神的享受。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美术馆中的传统艺术,并与学生交流,学生会被眼前的真迹感染,为之赞叹。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如视频演示、幻灯片等,使学生可以直观地欣赏到更丰富的传统艺术作品。教师可将我国各个朝代的美术作品展示给学生,如瓷器、玉器、古画等。经过长期的传统文化教育,学生的文化保护意识显著增强,并且能够明确传统文化对我国的重要性,从而给予传统文化更多的热爱与保护。
二、组织专门人员开展民间工艺教学
教师以新课标为指导,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利用多种渠道,组织民间工艺人员进课堂,向学生传授传统民间工艺。民间工艺的传授可以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课程内容中包括民间工艺知识基础,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带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工艺景泰蓝,学生通过实际考察、参观,了解了景泰蓝的历史以及纯手工制作工艺的流程,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参与景泰蓝的制作,经过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及镀金等复杂工艺过程,最终创作景泰蓝作品。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通过认识与实践提高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也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与保护。
三、教师在教学中应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有效结合
自20世纪以来,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学生的价值观念也有所改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艺术审美方向的把握。目前最为提倡的应是将传统文化与先进科技相结合,使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不论是现代设计还是绘画,当今世界现代艺术以传统艺术为参考的例子十分常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举出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如薄胎瓷与雕刻艺术结合制成的瓷器工艺品等。教师还可以将一些优秀的作品通过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分享给学生,从而带给学生传统文化的审美享受,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四、美术教育传统艺术文化教学应坚持选择、包容及创新的原则
我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传统艺术文化种类丰富多样。由于我国文化种类具有多样性特点,因此,教师应坚持包容的原则,以宽容的心态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授,尊重艺术文化的多元化与多样性,积极承担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同时,教师在教学时还应坚持选择性原则,选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教学。事实上,传统文化的内容本身层次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其进行思考和选择,提炼出传统文化的精华。美术教学必须坚持创新的原则,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相结合,使传统文化具有现代气息。传统文化与时代结合可以有效促进传统艺术文化的长远发展。
结语
我国传统文化在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然而,随着现代文化的兴起,传统文化遭受冲击,其文化地位也受到影响。为使我国传统艺术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渗入美术教育就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在美术教育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民间工艺大师教授学生民间工艺品的制作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坚持包容、选择的原则,从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更有利于传统文化之花在现代主流文化中绽放。
参考文献:
[1]杨仁毐.如何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美术教育研究,2011(10).
[2]王世霞.新课标下高中美术教育现状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幼儿园在室内种植并摆放盆植,用于绿化幼儿园室内环境。盆植即盆中栽植,它是将花草树木随意种于盆内,任其自由生长,不进行任何艺术处理的一种非艺术品。①在盆植的基础上进行审美化的改造与创作,加之以艺术化和人文化的元素,便可使之成为盆景艺术。盆景艺术起源于中国,如今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艺术,深受世人喜爱。它在对自然进行审美化的高度概括和提炼的基础上,运用咫尺千里、缩龙成寸等“以小见大”的手法,将小型的花草树木、山石池水、屋宇亭桥等基本要素进行艺术加工后布局于盆钵内,以优美的造型和深远的意境再现自然与人文景观。②它以盆为“纸”,以树木山石及配件等材料为“绘”,故又被誉为“立体的画”。③盆景艺术将自然美、艺术美和人文美融为一体,具有丰富的艺术趣味、审美价值、文化内涵和教育功能,适合运用于幼儿园的审美教育。
一、盆景艺术的组成部分及审美价值
盆景艺术根据取材和造型的不同主要可分为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树木盆景以表现虬曲苍劲的古木或枝叶扶疏的森林为主,山水盆景则是将山石与水景相结合,用以模仿雄伟或是秀丽的山水景象。④二者的表现内容皆可根据所占空间的大小,划分为主景和点缀之景两个组成部分。作为盆景中主景的树木和山水是创作者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以艺术手法表现的自然之景,其景宛若天成,在盆景中代表的是艺术化的自然。作为盆景中点缀之景的配件,其种类丰富多样,有亭台、楼阁、回廊、下棋者、放牛娃、垂钓渔翁、撑船老叟等,代表了艺术化的人文景观。盆景因此既包含自然之美,又包含人文之美,是一种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艺术品,有着丰富的审美内容和价值。
(一)盆景的自然之美
盆景艺术将自然之景浓缩于一盆之中,是大自然的缩影。就表达主题而言,盆景艺术主要是利用自然材料在盆钵内以“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来展现宏伟多姿的大自然。就其创作材料而言,它是一种活的艺术形式。盆景艺术主要运用植物、山石、水等自然原始材料,其材料具有自身独特的自然属性,并充满自然生机。就其产生的目的和原因而言,盆景艺术于一盆之内尽情展现自然风光,可摆放于室内外,用于美化人们生活,它的产生是人们喜爱并且亲近自然的一种表现。
(二)盆景的人文之美
作为盆景艺术中点缀之景的各式配件虽然体格小,但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代表的是人文之美,在盆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画龙点睛之妙。这种人文融于自然、自然不可缺少人文的审美追求和布局设计完美地诠释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审美追求不仅体现在盆景艺术中,还在我国诗歌和山水画中皆有所表现。如柳宗元的诗《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又如杜牧《山行》中“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此外,我国早期山水画大多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起衬托作用,后随着山水画的发展,它开始独立于人物画而自成一科。在此时的山水画中,自然山水、树木虽已占据画面绝大部分位置,但大多数山水画仍保存有人文元素。代表人文的各式建筑以及人物等景在画面中所居之位虽小,然而这类点缀之景却突出了自然的宏伟壮阔,且在自然之美中融入人文的元素,在给自然注入活力的同时又展现了画面的人文之美。
(三)盆景的艺术之美
盆景艺术的主景所运用的创作材料虽属自然,但其中对树木山石的选材、修剪、粘接组合以及打磨等都蕴含着创作者的审美理想,表现的是艺术化的自然。点缀之景主要是用陶瓷、泥塑和木雕等工艺塑造而成的各式建筑、舟船以及人物,属于我国民间艺术的范畴。盆景艺术结合中国山水画与园林艺术的审美理念,创作者对主景和点缀之景的位置摆放苦心经营,将艺术化的自然与艺术化的人文合二为一,使其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从而具有包含自然和人文气息的艺术之美。
二、盆景艺术在幼儿园审美教育中的作用
幼儿园审美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通过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来对幼儿进行教育,以此提高幼儿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幼儿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幼儿情操,启迪幼儿智慧,增强幼儿生活乐趣。⑤盆景艺术集自然美、人文美和艺术美于一身,在幼儿园审美教育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它不仅可以美化幼儿的生活环境,还可以促进幼儿对自然和艺术的喜爱,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开阔幼儿的视野,增长幼儿文化知识,培养幼儿优良的道德情操。
(一)促进幼儿亲近自然,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
盆景艺术是一种将自然与人文和谐地融为一体的艺术。无论是在树木盆景还是在山水盆景中,占主体的都是树木山水等自然元素。以各式建筑和人物为代表的人文元素则被置于树木山水之间,相比于主体的树木山水,这些建筑和人物虽显得较为小巧,但恰恰是这种小巧突显了自然的宏伟与广大。通过对盆景艺术的欣赏与创作,幼儿移情于盆景中的人物,仿佛自身已融于自然,并由此对以树木山水为代表的大自然产生一种崇高的审美感,以此促进幼儿亲近自然,进而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提高幼儿艺术修养,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
盆景艺术与中国古代传统山水画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立体山水画的盆景艺术,它具有与山水画“澄怀观道,坐以卧游”⑥的相同功能,可以提高幼儿的艺术修养。结合幼儿活泼好动,喜欢触摸的特点,盆景艺术适合幼儿作为审美对象进行欣赏。盆景艺术是一种立体的艺术,幼儿可以全方位地对其进行观赏,并且在观赏过程中可以亲自触摸感受。盆景艺术又是一种活的艺术,幼儿在近距离观赏时还可以闻到植物、山石和池水等自然的味道。盆景艺术具有可观、可感、可触、可嗅的特点,幼儿通过视觉、触觉和嗅觉等多种感觉通道综合地对盆景艺术进行感受和欣赏,不仅可以对盆景艺术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而且还可以促进他们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理解与喜爱。此外,盆景艺术中作为点缀之景的陶瓷、泥塑和木雕制作精巧生动,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观赏亦可增加幼儿对中国民间艺术的认识和兴趣。
(三)增长幼儿文化知识,培养幼儿道德情操
盆景艺术不仅有着优美的造型、深远的意境,并且还蕴含着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点缀之景中的亭台楼阁、木桥回廊等建筑和各式人物等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此外,盆景主体树木山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具有丰富的涵义,且与人的品德相联系。儒家文化以“仁”为核心,并将山当作“仁”的形象化表现。⑦孔子曾说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⑧高诱于《淮南子·墬形训》中作注道:“山仁,万物生焉,故为积德。”⑨老子则是对水情有独钟,提出了“上善若水”,认为“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⑩各类植物因其种类不同而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中的松柏象征着坚强不屈,梅、兰、竹、菊象征着君子的美好品行等。引导幼儿对盆景艺术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解读,不仅能够开阔幼儿的视野,使他们增长知识,而且还可以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我国优秀传统道德的熏陶,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装饰幼儿园环境,美化幼儿生活
盆景艺术运用自然材料,如植物、石、水等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具有绿化环境、净化空气等功效。作为显性课程资源的盆景艺术可以增加幼儿对自然和艺术的喜爱,促进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丰富幼儿的知识并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操。而作为隐性课程资源的盆景艺术则可以运用于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师可引导幼儿将他们所创作的盆景摆放于室内。这不仅可以弥补室内缺少植物绿化的缺陷,而且还具有装饰环境,美化幼儿生活的功能。
三、结语
盆景艺术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幼儿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材与创作。在幼儿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教师不必过于强调手法技巧,而应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盆景艺术的欣赏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对盆景的自然美、艺术美和人文美进行全面地欣赏,并在此基础上向幼儿介绍我国的传统艺术与文化。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启蒙阶段,在此阶段应让幼儿接触广泛而并非精深的知识。盆景艺术具有极大的创作自由和审美趣味,并且符合幼儿好玩、好动的特性,适合用于幼儿园的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1]周武忠.中国盆景艺术鉴赏[J].中国园林,1997(5).
美育教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它应人们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要求的愿望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渐趋成熟。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学科,美育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发展,促进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在现行教育体制中,艺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和艺术专门技术的传授主要是由专门的艺术院校承担的,但是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虽不以艺术专门人才培养为主,它更重要的是为艺术提供了数量众多的承受者——对艺术感兴趣,有一定相关知识和某种程度的实践经验的社会成员。他们是多样性艺术存在和发展的土壤,如没有这一土壤,其自身的发展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师范艺术审美价值的社会背景及构成因素
现代社会中分工的专门化和细密化,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完全正确认识艺术的审美价值,这将阻碍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看到,一些人只在有限的领域内片面地发展了自己的能力。例如,一些人对艺术活动、衣着打扮、生活用品、生活工作环境等缺乏审美基本常识,特别是有些人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而轻视艺术、歪曲艺术,甚至诋毁艺术时,我们怎能不感到忧虑呢?出现这些问题,其中一些原因是因为我们在大学阶段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不够。特别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如果自身都没有形成正确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又怎么去承担教书育人的重担?说得严重一些,这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它将会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脚步。因此,加强当代师范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已刻不容缓。
在现实生活中,美以各种形式存在,可以归纳为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等。我们所说的审美原则就是社会审美、自然审美、形式审美和艺术审美相结合,就是将不同的秩序结合到一个包含性的经验统一中的联合,这些审美原则是构成个体审美价值和社会审美价值的标准。艺术美泛指艺术作品的美。艺术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作品和其他劳动产品不同,劳动产品是在实用基础上讲求美,而艺术作品则不是直接为了满足实用的需要,而是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中给人以精神享受。从现实生活到艺术作品完成是艺术家的一个创作过程,正是这个过程的性质决定了艺术作品的美。就某一具体作品来说,客观对象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丑的。客观对象不能决定艺术作品的美、丑性质,因为艺术作品的美取决于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艺术美和其他美的形态一样,都是人的自由创造的形象体现,而艺术美作为美的较高的形态,则更加充分体现了艺术家自觉地运用美的规律来创造,给人以深刻的精神影响,成为鼓舞人们创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二、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
艺术作品是一个复杂的审美价值系统,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是社会审美共同价值的基础。首先,从艺术接受者的主观动机来看,他之所以为艺术作品所吸引主要是出于满足个人精神上的需求。艺术接受者预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获得一种审美享受,艺术的社会审美价值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得以实现。其次,从艺术价值实现的过程而言,个体审美价值总是先于社会审美价值。在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旨在个体精神需求获得满足之后才接受作品政治、道德因素的影响。
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还表现在社会价值对个体价值的渗透上。艺术接受者固然都是作为有意识的生命个体来从事艺术接受活动的,但同时他又代表着一定社会集团的思想意识和社会观念。事实上并不存在离开社会的纯粹生命个体,也不存在离开生命个体而独立存在的社会。一切社会性都是通过个体性来表现的,人就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当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而面对艺术的双重价值时,就不可能以纯粹个体或纯粹社会集团的代表者的面目出现。在主观态度上总是两方面相互渗透,因而艺术的审美价值在接受者那里与其某些个性因素相融合而带有自身的特点。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也会因社会价值的渗透而获得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在具体的艺术审美中,人们所获得的愉悦之情一般都是艺术的社会审美价值渗透于个体审美价值所产生的效应。
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还表现在他们的相互转化上。当人因为对自由的热爱与向往而投身于社会活动时,这种个体审美价值就转化为社会审美价值;当一种社会审美价值成为强化艺术活动主体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时,它就转化为个体审美价值了。我们对艺术双重审美价值的划分完全是着眼于艺术对个体和社会整体所具有的不同功能上的。无论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还是社会审美价值,都只有在具体的关系中才显现出来。一个生命个体具有唯独艺术作品才能满足的那种特殊精神需求,于是他与艺术作品发生联系并从中得到满足,这样艺术对个体来说就显现出个体审美价值。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它有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客观要求,艺术这种精神产品恰恰在某些方面满足了社会的客观要求,于是艺术就具有社会审美价值。但生命个体总是社会中的一份子,社会又是生命个体所组成的,人既是个别存在,又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因此,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又总是在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中发挥其功能作用的。
三、师范美育教育中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
1.对个体审美发展应给予尊重
艺术个体审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审美态度、审美直觉和审美趣味,它明显地不同于科学认识、实用伦理的态度。现代审美心理学研究已证明,审美态度并非先天具有,而是审美教育的结果。没有系统接受审美教育的学生,他们往往是以实用而不是审美的态度来对待客体,在审美与非审美之间不能做出正确的区分。如果说审美态度是审美活动赖以进行的前提,那么审美直觉则是审美活动得以展开的主体方面的基础或能力。有些人认为这种直觉不可能通过教育手段来习得,是一种先天具有的主体能力,这种说法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我们同样可以说,凡是人都具有灵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我们不否认某些艺术门类需要具有特有的先天直觉,但我们这里所说的是大多数师范学生的审美教育。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个体审美总是依凭某种参照来进行审美活动,而这种参照结构就是审美趣味。审美趣味主要表现为个性审美偏爱,审美偏爱是个性审美心理的指向性,也是对某类审美客体或某种形态、风格、题材等优先注意的心理倾向。审美偏爱的成熟,表现为兴趣的专一性与兴趣的可塑性之间的一种张力和平衡关系。尊重个人的独特感受,尊重个人的创造,尊重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美学种类,使受教育者学会尊重个性。广泛的艺术审美趣味,将为宽厚的胸襟和平等的民主精神奠定基础。
2.审美共性是审美个体发展的基础
成熟的审美标准首先体现在它与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的规律比较符合,对不同形态的审美标准的涵盖面较大,符合大部分的审美实际,这就是审美共性。孔子说诗“可以群”。通过艺术审美教育,我们意识到人类在情感生活上的相同与一致。通过艺术作品,我们理解别人的内心生活。在一种体验的情况下,自己的自我和别人的自我之间的界限在感情当中逐渐消失,产生一种同一感情。在这种感情中,一个精神存在与另一个精神存在就一致起来。对当今社会来说,起到沟通社会成员的情感,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艺术虽然是个人创作的产物和个人接受的对象,但它绝不仅仅具有个体审美价值。艺术同时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某种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表现方式。任何一种貌似纯个人的艺术活动都必然隐含着它的社会历史因素,任何个体审美价值必然隐含着艺术的审美共性。艺术的审美共性体现在社会对艺术的直接需求之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同因素间关系的变化推动着社会整体的发展。
在当代师范美育教育中,我们不能因艺术个体审美发展而轻视艺术社会审美价值的教育,也不能因艺术社会审美价值而阻碍艺术个体审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赵道飞,陆阳秋.美育与艺术鉴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艺术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们的生活的丰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审美能力就是能从美的事物或从事物中发现美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素质。审美能力是人类经过漫长的实践劳动养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心理功能,它是人类后天习得的一种心理能力,因此艺术的审美能力也是通过艺术教育和艺术活动来培养形成的。如何使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一直是艺术教育经常重要探讨的话题。本文认为,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应该从艺术审美感知能力、艺术审美想象能力和艺术审美创造能力等三个方面进行展开。
一、艺术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
艺术感知是艺术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所谓艺术感知,就是主体从感官上对艺术作品的形式进行直观的整体感受。艺术总是以一定的物质形态的载体呈现于现实中,艺术作品便是艺术存在的物化形态。艺术作品的物态化结构可以从两方面划分:一方面是艺术品的感性材料,如形状、颜色、声音、文字等因素,另一方面是艺术作品的表现方式,如对称、均衡、节奏、有机统一等。艺术审美感知就是对艺术作品感性材料和表现形式统一起来直觉关照的过程,也是审美感知主体接受审美客体感性形象的动态过程。“感知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在意义中牢牢地把握住那些已成为知识的东西,并且以这种方式创造出一个始终变化着、始终丰富着的意义。这个意义在持续的感知过程中增大,从而成为那个所谓在切身性中被把握的对象本身”。也就是说,在艺术审美过程中,始终离不开主体感知与被感知对象的相互作用。
艺术审美知觉不是知识的逻辑判断,而是透过艺术品形式达到对它们情感表现性的把握。艺术审美知觉在表面上是直觉迅速地完成的,但在它的后面却隐藏着观察者的全部生活经验。“审美知觉是一种主动的探索性活动,也是一种高度选择性的活动,它既涉及外在形式与内在心理结构的契合,也包含着一定的理解和解释。审美知觉的最终目标就是创造和引向一个独立的审美世界,这就是丰富浩瀚的外部世界与曲折深幽的内部世界融为一体的世界”,也即主体审美情感的发展变化是与艺术形式相互影响与生成的。
艺术作品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艺术形式的价值就在于让人们通过欣赏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在这一感觉的过程中产生审美。艺术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对受教育者艺术欣赏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当然人的感知能力有时候和一个人的先天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系,但是归根结底它主要是由后天的实践和学习而习得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人类在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在“从对象上展开人的本质的丰富性”的同时,“人的主观感受的丰富性”也随之发展起来。因此人的审美感知能力也是可以在不断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在艺术教育中,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感知能力,就要经常让受教育者接触到大量的艺术作品,反复感受、体验,不断激起他们对艺术美的兴趣和爱好,不断地积累艺术审美感知经验,从而在亲身感受、耳濡目染之中提高和丰富艺术审美感知能力和艺术审美敏锐性。
二、艺术审美想象能力的培养
在艺术审美欣赏中,艺术审美感知只是艺术活动的一个前奏,艺术审美欣赏能够进行主要还是借助艺术想象。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活动和艺术欣赏活动。艺术欣赏活动中想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德国美学家莱辛所说,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其为美的。
人们在欣赏艺术美时,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的审美想象过程。从审美客体看,它潜藏着一种感染、诱发的情感力量,可激发起欣赏者的想象和联想;从审美主体看,他总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艺术经验为依据,受主观情感的驱使,发挥想象和联想的作用,在对象中不断地发现和补充些什么,丰富和发展些什么,从而赋予它以新的活力、新的生命,也不断地丰富自身的艺术经验和审美感受。因此审美想象力在艺术欣赏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那么,如何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想象能力呢?黑格尔曾说过:“艺术家创作所依靠的是生活的富裕,而不是抽象的普泛观念的富裕。在艺术里不像在哲学里,创造的材料不是思想而是现实的外在形象。所以,艺术家必须置身于这种材料里,跟它建立亲切的关系;他应该看得多,听得多,而且记得多。”艺术审美想象能力的提高要经过大量的艺术感知经验,形成丰富的经验,有了丰富的艺术经验积累,想象之花有了营养丰富的土壤,才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视通万里,浮想联翩,创造出新的形象。
其次,热爱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积累生活经历。一个足不出户、孤陋寡闻、头脑闭塞的人,是很难具有生动丰富的想象力的。因此,做一个真正爱美的人,首先应当热爱生活,怀着纯真的感情去亲近自然和人生,留神观察,细心体验生活,丰富的生活经历会使审美想象更具有丰富内涵。
最后,增加记忆储备,因为艺术想象的发生和展开都是以主体的记忆内容为基础的。艺术审美想象就是主体的情感被艺术作品激发,从而推动艺术欣赏主体对头脑中原有的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形成新的艺术形象,这些都是以记忆储备的原料为前提的,所以原有的艺术形象记忆愈生动,情感记忆愈真切,想象就愈活跃,审美享受就愈强烈。
三、艺术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
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在于让受教育者对艺术作静观的欣赏,而是培养具有艺术创造能力的人,并且艺术审美创造力也是艺术教育的最终旨归。艺术创造能力,主要是指通过参与艺术创作或表演而迅速形成的一种创意或意象,并通过特定媒介材料把它们体现出来的能力。要想具备这种能力,必须有大量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情的体验,同时对艺术的材料、元素、法则、规律有所认识。只有在经过了充分的艺术外感知和进行丰富的想象活动,并把这种想象转化成具体的艺术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造。
艺术创造不仅需要创造主体想象中的审美形象,而且需要具有一定的艺术创造技巧和方法。技巧和方法的运用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是完成艺术的创造的一种实际能力,在艺术创造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关乎着主体脑中的审美意象是否能顺利转化为现实中的艺术品。如果我们把想象中美的意象变成现实中的艺术品的创造过程比作过河,那么艺术创造方法、技巧就是船或桥,只有有了船或桥,艺术意象才能从想象的天国顺利地达到现实的人间。
艺术的审美创造能力是建立在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熟练的艺术表现技法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在具有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想象能力之外还必须具有运用艺术创造技法的能力。艺术创造技法是一种具体的实践操作,它需要亲自动手实践,并且对艺术创造技法掌握的是一个艰苦训练的过程。想要掌握熟练的艺术创造技法,那就要向前人的名作学习,不断研磨,反复思考。同时也要向大自然学习,因为那也是前人的老师,细心观察,用心感受,这样才能达到“得于心,应于手”,完美地表达和创造出心中的审美意象。
可见,在艺术活动中,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和艺术创造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艺术审美感知是艺术审美想象的前提,艺术审美想象又是艺术创造的基础,反过来,艺术创造又增强了艺术审美感知的敏锐性,提高了艺术审美想象的质量。因此,艺术教育要统筹兼顾艺术审美活动中的这三个重要方面,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的审美能力,达到艺术教育中审美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塞尔著.倪梁康选编.胡塞尔选集(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