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问题模板(10篇)

时间:2023-10-26 11:15:0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语文教学问题,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初中语文教学问题

篇1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问题;高进措施

1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初中语文教学普遍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传统的语文教育十分强调对于教材知识的讲解和传达。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教师备课,讲解和教学目标的设定都依赖于教材的内容。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对课本的文化知识掌握十分熟练,但是长久以往,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语文,人文精神的缺失不利于学生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形成,同时,机械的知识点的学习使得本来十分精彩的语文课程变得枯燥,学生为了学习语文而学习语文,难以提起对语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精神,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对学生人文价值的灌输与培养,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传统的语文教育方式有待提升。

1.2初中语文教学缺乏有效的互动:

教学活动是一个交互的过程,因此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通过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都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例如,教师在课堂上一味按照教案讲述课本内容,对于所有知识点都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讲述,很少对学生进行启发式地提问,课堂气氛十分地沉闷。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知识任务式的学习。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与交流使学生无法及时地表达自身的想法,教师也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这样一来不但抑制了学生开拓思路,也影响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判断。

1.3传统初中语文教学缺乏创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的不断推广,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作为教授的主体也一直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永远是讲台下听课的角色。教育改革倡导新型的教学理念,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缺乏对语文知识自主的探索的过程,因此独立学习的能力下降,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所下降。

2改进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的措施探究

2.1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倡导人文精神:

改进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改变教学的思路,端正教学目标,将人文精神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少初中语文教师对于语文教学的理解存在着偏差,因此对于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刻,认为初中语文教学仅仅局限于对初中语文课本的学习。还有不少的教师擅长于针对课本讲课却缺乏对学生的人文价值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对语文课程的理解,在教学中不断融入人文精神,将灌输人文价值提高学生的修养纳入教学目标。

2.2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及时帮助学生改进学习: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职责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传达,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也十分地重要。教师应当重视与学生的及时互动与交流,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例如,教师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应当注意抛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对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十分有利;教师也应当在课上时刻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点学习的反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教学疑问,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做出回答,在课堂上就可以解决学生的问题。

2.3教师应当创新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

要改善传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创新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应当向学生灌输生活中处处是语文的思想,不要将语文课堂局限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体验语文、穿心语文。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多阅读优质的课外读物,关注新闻报道和优秀文章,语文知识不仅仅存在于课本中,生活中有很多优秀的读物和文章都是语文学习的对象,以此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

总之,语文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语文教学索然有一定的模式和教材,但是教师应当提升自身对于语文学科的认识,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通过学习语文全面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

作者:曾丽琴 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滨江校区

参考文献

篇2

1 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偏重知识化。由于现在我国教学的目的还是应试,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就更多的是对古诗词内容的讲解,而将学生们对古诗词的感悟忽略掉,教师将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解释古诗词内容上。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古诗词内容,会在上课时将文学常识作为教学的重点,花费大量的工夫在古诗词的创作年代,创作背景以及作者在创作这首古诗词的状况等等。这些文学常识是具有一定价值的,但是没有必要投入那么大的精力,只需要轻轻带过就好,否则就会造成主次忽略的不良影响。

一首古诗词是一个整体,但是教师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往往将其分割成很多部分,这样虽然方便了学生对其了解,但是还使古诗词失去了整体才能体现出来的美感,并且丧失古诗词的部分韵味,这样,学生就不能从古诗词中领悟到创造的意境。对古诗词的理解和翻译是有价值的,但是不应将翻译放在学生学习的首要位置上。语文教师在教授古诗词中如果只是片面地注重知识的输送,就会将学生对古诗词的感悟忽略掉,长期以往,学生就会丧失其独特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因为,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的环节。

严重的教条化。一直以来,语文的考试卷中关于古诗词的考核内容都比较狭窄,只是关于记忆知识的,比如默写古诗词段落或者进行翻译等等,这些都是死板的命题形式,没有灵活多变的应用型考题。这样的考试形式,使得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出发点就是保证学生在考试中得到较高的分数,那么,就无需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进行鉴赏古诗词。这样缺乏人文性的教学模式,长期下去,就必然会让学生丧失对古诗词的兴趣。而这样的考试模式,也会让教师形成教条化的教授方式,老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也会逐渐地墨守陈规,不思创新。这种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丧失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过于重视背诵,轻视朗读。在现实教学中,大部分老师都是先要求学生背诵即将要讲到的古诗词,然后在课堂中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讲解诗词,然后自己朗读和背诵,这样就会降低学生们的学习参与性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们青睐的教学方式是逐句讲解、疏通文意、背诵默写这种连贯性的教学模式,学生们更容易接受这种系统的教学方法,选择这种教学方法,也可以让老师改正轻视朗读重视背诵的教学误区。

2 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

老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老师的责任就是为民族的进步提供出优秀的人才。要想更好地将这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做好,语文老师就应该端正自己的思想,热爱工作,热爱古诗词,用自己的热情来感染和带动学生们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做好传承中华文明、传播古诗词文化的本职工作。语文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应该不断进行阅读和学习,以此来丰富自己的人文内涵,用丰富的学识和修养来进行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不能只为应试而教育,要对学生的未来成长产生足够的重视,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素养。

3 古诗词教学方式的改进

篇3

1 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偏重知识化:由于现在我国教学的目的还是应试,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就更多的是对古诗词内容的讲解,而将学生们对古诗词的感悟忽略掉,教师将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解释古诗词内容上。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古诗词内容,会在上课时将文学常识作为教学的重点,花费大量的工夫在古诗词的创作年代,创作背景以及作者在创作这首古诗词的状况等等。这些文学常识是具有一定价值的,但是没有必要投入那么大的精力,只需要轻轻带过就好,否则就会造成主次忽略的不良影响。

一首古诗词是一个整体,但是教师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往往将其分割成很多部分,这样虽然方便了学生对其了解,但是还使古诗词失去了整体才能体现出来的美感,并且丧失古诗词的部分韵味,这样,学生就不能从古诗词中领悟到创造的意境。对古诗词的理解和翻译是有价值的,但是不应将翻译放在学生学习的首要位置上。语文教师在教授古诗词中如果只是片面地注重知识的输送,就会将学生对古诗词的感悟忽略掉,长期以往,学生就会丧失其独特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因为,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的环节。

严重的教条化:一直以来,语文的考试卷中关于古诗词的考核内容都比较狭窄,只是关于记忆知识的,比如默写古诗词段落或者进行翻译等等,这些都是死板的命题形式,没有灵活多变的应用型考题。这样的考试形式,使得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出发点就是保证学生在考试中得到较高的分数,那么,就无需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进行鉴赏古诗词。这样缺乏人文性的教学模式,长期下去,就必然会让学生丧失对古诗词的兴趣。而这样的考试模式,也会让教师形成教条化的教授方式,老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也会逐渐地墨守陈规,不思创新。这种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丧失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就是科技带来的弊端,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很多的初中老师出于某些原因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而自己却并不花费时间来在增加课堂趣味性等方面。

过于重视背诵,轻视朗读:在现实教学中,大部分老师都是先要求学生背诵即将要讲到的古诗词,然后在课堂中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讲解诗词,然后自己朗读和背诵,这样就会降低学生们的学习参与性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们青睐的教学方式是逐句讲解、疏通文意、背诵默写这种连贯性的教学模式,学生们更容易接受这种系统的教学方法,选择这种教学方法,也可以让老师改正轻视朗读重视背诵的教学误区。

我国有句老话,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正是古诗词的美妙意境,只有反复地进行朗读才能细细品味处理,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师只是让学生们读两三遍,甚至根本就没有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还不给予必要的点拨,这样学生就不能真正理解古诗词中所蕴藏的美妙之处。另外,我们知道,将感情融入进去的朗读会感染听众的情绪,也就是说朗诵可以让人身临其境,从心灵深处去体会诗歌表现的情感。但是,在目前的古诗词教学模式中,往往不能收到这样的效果。

2 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

老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老师的责任就是为民族的进步提供出优秀的人才。要想更好地将这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做好,语文老师就应该端正自己的思想,热爱工作,热爱古诗词,用自己的热情来感染和带动学生们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做好传承中华文明、传播古诗词文化的本职工作。语文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应该不断进行阅读和学习,以此来丰富自己的人文内涵,用丰富的学识和修养来进行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不能只为应试而教育,要对学生的未来成长产生足够的重视,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素养。还有就是,老师一定要跟着时代的脚步,保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抛弃落后的教学模式,采用更有效果的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来,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3 古诗词教学方式的改进

在古诗词教学的开始可以用一些妙语将学生很好的导入到学习氛围中去,在课堂的开始采用一些良好的导入语可以迅速地将学生们的期待心理唤起,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采用一段趣味的小故事或者是利用情境式教学等。比如,在讲授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时,可以在课堂的开始,老师首先将赤壁之战的大概故事和苏轼本人的性格特点以及生活小轶事等向学生们讲来,这样就会让学生对这首词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引导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在古诗词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奇妙小招数来唤起大家学习的热情。教师应该指出,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多多朗读,要知道古诗词教学的根本理念就是以读为本。中国有句老话,三分诗,七分读,就是在说朗读在古诗词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应该在学生朗读的时候,给予必要和正确的指导,从而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出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深意,并且对作者在写这首诗词时的情思进行感受。教师应该告诉学生这样一些内容,在诵读过程中应该注意要点,要将全身心都投入到诵读古诗词中,要对诗词的用词格外重视,进行仔细的琢磨,品味其中的韵味;在诵读时,学生应该将情感融入进去,凭借自己的理解将作者当时的那种情思还原出来,还原出来当时的情境。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必要时老师要进行引导,学生应该采取合适的节奏来诵读,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古诗词中,往往存在着龙睛,龙睛指的是在古诗词中具有生动表现力的字眼,通常是动词或者是形容词,学生要学会抓住这些龙眼,并且对其进行丰富的想象。比如,“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这句诗中的“直”字很轻松地写出来了大漠中那种豪壮的氛围。所以,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找到诗词的龙睛,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应该自己确定龙睛。

还可以通过举办竞赛类的项目等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其他的竞赛类项目很多,古诗词也一样可以有很多种的竞赛项目,比如开展赛诗会、古诗文创作大赛和古诗词书法比赛等等,这些形式各样的比赛项目,不仅可以丰富学生们的课余活动,展现学生们的特长,还能鼓励学生培养对古诗词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好胜心。

篇4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提问 方法 探讨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提问方法至关重要。教学提问既可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又可以提高同学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及时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老师较为艺术地提问和引导学生,势必会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针对教学提问的意义,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首先,提问可以让学生将大部分注意力投入到课堂,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率;其次,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最后,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效地攻克难点并强化了记忆。初中语文教学提问可以促进教学相长,寓教于问,寓学于问,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

一、初中语文教学提问教学问题

虽然教学的形式日渐多样化,但是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探讨提问策略之前,笔者将指出目前提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提问的问题大部分都是比较肤浅或者是琐碎的知识,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还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第二,提问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和课程相关的问题,明确自己想要的答案是什么,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紧紧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第三,提问缺乏针对性,大部分差等生从未被提问过,好学生则是重点提问对象和培养对象,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全体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分别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提高整体学生的素质。

二、初中语文教学提问教学方法探讨

针对以上教学提问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想提高教学提问质量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应该处理好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作为沟通和交流的基础,这样有利于教学提问的顺利开展。在提问的环节可以设计些趣味性的问题,一来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二来可以塑造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其次,问题的设计要系统性和目的性,教师不能问过多过细的问题。在设计问题的环节上,教师要做到有的放矢,提问时要尽可能避免肤浅的问题,要最大限度的设计一些支撑和主导语文课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开门见山。比如在讲《骆驼祥子》时,老师可以做这样的提问:骆驼祥子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在什么时代背景下发生的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映射了什么社会现象?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所以要将问题具体、系统化,不能提一些笼统或者逻辑混乱的问题。再次,提问策略注重科学性,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把四十五分钟时间都用在提问上,那么如何合理的利用科学的分配课堂时间将会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第一,问题设计要科学。教师应全方面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并采用鼓励引导的方式调动全班的积极性。无论学生回答的正确还是错误,只要其参与都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都应该给予鼓励。此外,课堂提问不能只注重因材施教,更要兼顾全面发展。教师不能只提问优等生而忽视中等生和差等生,这样只会使两极分化更严重。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和全面发展。第二,时间分配要合理,教师要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要考虑到提问每一个问题所需要的时间,注重细节才能保证质量。最后,问题情境要多样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利用教学资源,积极地开发教学资源,给学生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顾进行比较提问,尽可能地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积极性,使问题更加明确更加有指向性。在问题情境的创设方面,建议教师采取课堂讨论、比较提问、典型错误等方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可以通过多渠道的问题情境最大程度发挥其主体作用,启迪智慧、开拓视野,更好地消化教师教授的知识,理解文章的主旨。多途径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教师顺利开展教学,让学生高度重视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思考能力、创造力。如在文言文教学时,先提问学生自己对词语的理解,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经验,尝试着理解这些文言词汇。

初中语文教学提问是非常必要的,提问式教学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和课堂质量。因此,教师应开展提问式教学,积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创新。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的艺术性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教师艺术性的发问,耐心的和引导,问题设计科学化,问题提问全面化,提问方法的科学化,将会大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与互动,使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实现最优化。

篇5

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普遍现象就是:教师以讲课本、多媒体等教学方法给学生传递知识,学生要做的就是记笔记,把教师所说的重点统统记下来,没有加入自己的任何思想,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使学生逐渐地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教学模式在素质教育普及的背景下已经显现弊端。语文是一门非常灵活的学科,一般来说没有标准答案,比如,在分析古诗词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读到的意思思考诗人的思想感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幻想诗人作诗时所处的环境,这样结合起来就能很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但是学生往往以老师说的答案为标准答案,不加以思考,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不断地下降,以至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越来越差,逐渐地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2.对教学目的的认识有偏差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更多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为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传承中国的语文文化,但是我国的应试制度让很多老师只注重学生的卷面成绩,而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这一点往往让学生形成“任务式”的学习模式,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可能只会学习考试内容,只是为了得到卷面成绩,忽略了更多的语文知识,慢慢地学生的语文学习意识就会随之降低,使他们对语文的认知也会停滞不前,最终造成语文教学的失败。

二、针对初中语文教学问题的对策

1.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学生是否喜欢学习语文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关键点,语文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文字,学起来往往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尤其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学习能力也相对较弱,所以,他们学习语文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会抵触语文,这就需要教师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氛围,改变学生被动式的学习方式,比如,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给他们设定相关知识的主题内容,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关资料,并且分析材料,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以辩论赛的形式开展课堂学习,最终由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解答。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会让每一个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体验学习语文的趣味性,也能真正地学到语文这门课程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团队精神以及团队配合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为他们的讨论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提问意识,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思维钝化,缺乏主动思考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培养学生提问意识。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通过查询提出相关的问题,然后开展学生课堂讨论,最后总结出他们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解答。这样的学习方式无疑有利无害,会不断地加深学生的记忆,通过长期的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会日益见长,并且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提升,日后的他们将会在语文课堂上主动参与讨论,学习上津津乐道,也会保持对语文的兴趣。

篇6

一般初中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以及初中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都是依靠阅读教学来实现的,因为只有提高初中生阅读能力,才能真正强化其获取知识的能力,这就成为初中生学习语文,甚至是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所以,就必须重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初中生阅读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的问题

1.教师方面

教师方面的问题主要有:(1)阅读课资料来源不足,大多数初中阅读课上,学生进行阅读练习的资料来源仅仅局限于教材,而如今时代在发展,教材已经无法真正的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2)教师课堂提问水平不高,提问题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是一项重要的能力,通常教师提问水平的高低也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师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时,教师在学生阅读课文后,提出的问题都是一些轻而易举就能在文中找到答案的问题,没有真正的启发作用。

2.学生方面

学生方面的问题主要有:(1)学生的阅读时间不足,阅读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大量知识,然而学生的学习时间是固定的,其所具有的学习时间、娱乐时间还有休息时间都是有一定比例的,因此,这就导致学生的阅读量无法提升;(2)学生课堂参与的意识较差,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所以,就需要学生参与其中才能提高效果,但是,大多数学生参与意识薄弱,对于教师的问题漠不关心,这种现象很普遍。

二、解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的对策

1.提高语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

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其自身也应当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具备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对于知识方面的渴望和需求,才能肩负起教导学生的任务,从而在知识的传播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

2.开展对比教学的方式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知识的连贯性,将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例如,在讲解《海燕》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选取高尔基的《海燕》来进行对比教学,从两篇课文的内容、写作手法、预计寓意方面来对学生进行提问,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自主地参与到语文学习当中。

参考文献:

篇7

二、初中与语文教学中对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

农村的初中学生在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因学生的能力与层次不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尤其在是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方面比较明显。由此我们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怎么才能更好的运用问题式教学法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呢?经过笔者的探索,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1、科学地设计出一些问题,使之问题与问题之间环环相扣,学生必须运用智力去完成并解答这个问题,问题得到解答后算是任务完成,当学生完了任务后,老师紧接着提出另一个问题,形成一个让学生在发现知识的态度上的一个对比的心态,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运用问题式这一教学方法来吸收和了解更多的知识,当然,老师在提出这些问题时必要环环相扣,这样也是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相信这样的学习氛围一定能使学生在学习上能更主动,更有兴趣,让他们是为了真的想要获取知识而学,不是为了学而学;2、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把以往总是由老师提问慢慢发展成为由学生提问这一表现形式,培养了学生一种想要“学”必先“问”的思想,在我国现有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学生想问不敢问的这一情况,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同的年龄阶段,在发问上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小学时,天真烂漫,活泼好动,所以什么问题都敢问,都敢提,可是上了初中之后,随着生理上的成长,心理也逐渐发展起来了,心里存在问题或疑问时,不愿意在同学面前展示,加上这个年龄段是学生爱面子,虚荣心强,怕被别人笑话,所以在课堂上提问的现象是越来越少了。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在众多语文能力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它这是最基本的了,如果学生不能很好的发现并运用这一点,将对学生以后走向社会或是进入工作岗位后都有一定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出问的重要性:3、要养成老师能自发性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精神。想要让学生在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上更上一层楼,首要且必要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这也是新时代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为学生培养的一种精神。

三、针对问题式教学法的建议

篇8

初中语文在小学语文字词句教学和文学启蒙的基础上,在各方面加强了教学深度,如现代诗歌、古代寓言和散文、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这些文体本身具有的特点需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突出,同时这些文学作品所包含的爱、哲理、语言之美等深层次内容,更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突出。初中语文在对文学形式和技巧进行探究的同时,更是注重对“人”的关注。在文学界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文学即人学。任何形式的文学作品,说到底都是对人的研究,研究人的思维、哲理、情感、人生观念、道德要求等,因此作为高一层的语文教育,初中教学更注重对“人”本身的关注,对人的思想情感的关注,这些都需要通过鉴赏文学作品来实现。

一、鉴赏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情感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青春期的身心变化使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同时内心的情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需要教育的引导。文学作品可以引导他们情感的产生和成熟,因为正确的情感总是对人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情感教育。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各个学科都要求加强对学生本身的关注,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语文教育有其独特的无法替代的优势,因为语文教育本身就是情感的教育。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情感强烈,但是缺少理性的制约,缺少思维的引导,因此在学习文学作品时运用鉴赏教学的方法,不仅是对他们的情感进行培养,也是对他们的情感加入理性和思维的教育,引导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正确的情感。

(二)培养学生理性

理性的提出在西方不在中国,但是中国文化有很多方面体现着理性之光,如先秦及汉代以后的哲理散文和小品。在学习这些课文时,理解字面意思、读懂课文内容是必要的,但这不是主要的,因为理解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学习这些课文的目的是认识古人的思考、学习他们通过人生实践得出的感悟。这些哲理与感悟透着理性的光芒。通过对这些作品的鉴赏,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理性思想,这对于学生青春期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情感是情感,感情是感情,缺少理性的情感不能称之为情感,因此初中的语文教学本身就是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所以理性是必不可少的。

(三)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文学通过语言来表达,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语言能力的高低关系到文学价值的高低。文学作品的鉴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重在对课文本身的解读,而对课文所独有的语言之美却甚少关心。语文课本里面的课文都是得到许多人认可的、有很高的语言价值的文学作品,因此不能只关注课文本身,而应该看到作品独特的地方。就像人一样,人在构造上是相同的,但是因为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气质等方面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文学作品也是一样,通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方法,学生可以更多的体味作者语言表达的特点,感受作者语言优美的原因,在学习模仿中形成自己的风格,增强自己的语言能力。

二、鉴赏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僵化

初中语文教学在模式上依然以讲解为主,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压抑,因此文学作品的鉴赏教学方式没有得到很好地应用。基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大部分教师认为课堂是讲解知识的地方,应该是教师口若悬河侃侃而谈,学生端坐在下面认真听讲,所以教学又被称为“讲学”。其实,这种思想是对文学作品鉴赏教学方法的一种阻碍。教师讲课是对的,但是学生认真听讲是在理想状态下的,是否认真听讲不能完全由教师决定,因此有些课堂教学的效率很低,但是教师认为自己讲得很用心很出色,原因就在于模式的僵化。

(二)知识重于思想

新课程改革要求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但是在教学任务和升学考试等因素的影响之下,初中语文教学仍然重知识讲解、轻思想感知。鉴赏教学要求在语文课堂中,在理解课文的文本知识,清除鉴赏的障碍之后,对课文的语言特点、思想感悟进行鉴赏。因此,语文教学的现状难以满足鉴赏教学的要求。其实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素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知识只是辅的、工具性的,思想才是最重要的。语文教学中知识重于思想的现象,体现了现在教育的体制问题,也体现了语文教育的误区依然存在,只有改变这种状况,语文教育才能真正地将重心转移到思想的层面。

(三)人的价值缺失

语文教育鉴赏教学的现状,还体现在缺少对“人”本身的关注。上文当中提到过,“文学即人学”,文学是研究人的学问,是表达人的情感、思想、观念的学问,因此文章仅是载体,再优美的文章,如果没有思想,也没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文学作品鉴赏教学体现的就是对“人”的关注,而当前语文教学中“人”的价值缺失,无法满足鉴赏教学的要求。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与上述两点相同,另外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教学任务过多、课程过于紧凑、应试压力影响等等。针对当前应试教育的弊端,国家提出要求进行“新课程改革”,但是由于教育制度等因素制约,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关注学生情感和内心思想的教学要求还没有真正的实现。也许这需要一个过程,慢慢改变,但是处于改革阵痛期的语文教育,需要语文教师真正的切身思考,负起责任,让语文这一更加接近学生内心的学科成为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初中语文教育影响着青春期学生的身心发展,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情感和理性思维,同时会教导他们掌握一定的语言能力。初中语文教学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尊重,这些方面集中体现在语文课文中。实现上述的教学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鉴赏教学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鉴赏文学作品,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人性之美、情感之美、理性之美、语言之美,所以鉴赏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教学方法。但是鉴赏教学的现状不能满足语文教学的要求,因此还需要更多地思考和改进。

篇9

在课堂提问是老师和学生互动最好的方法和最佳 途径。无论是老师的提问还是学生的提问都可以让学 生心活跃在课堂上,想问题,想答案,更着老师的节奏, 进而提高上课效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提出问 题。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课文的理解程 度,还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 然提问对学生的学习很重要,但并是提问得越多越好。 有时候问题提多了,引起学生的反感,对教学效果反而 起到不好的影响。老师要掌握提问的程度,使得学生更 喜欢学习。

一、 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二,课堂提问 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其三,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 表达能力。其四,可以有效地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其五,可以实现教和学的双向流。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课堂提问 的注意点

1.提问要有新意

兴趣是学好一门学科的动力,当一 个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的时候,他 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就会变得轻松而有 效。课堂上有新意的提问是提高学生兴 趣的有效方式。

2.提问应该要抓住重点

语文课堂所讲的内容量是十分庞大 的,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有目的性、针 对性,这样学生回答问题的成效才能体 现出来,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才有 价值。

3.提问要注意问题的难易度

语文课堂上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是十 分重要的,但对问题的难易度的控制也 是不能忽视的。首先,教师的提问得让 学生能听清、听懂,教师在问题的设置 上要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让他们对这 个问题有自己的想法,要有话可说,而 不是听到提问时的一脸茫然。其次,教 师的提问应该有层次性,要从易到难, 从表象到深意进行提问,让学生的思维 有一个逐渐的转变,而不能一下就向学 生提问文章的内在含义,这样思维的跳 跃度很大,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导致学 生不能回答好问题或者是不会回答。同 时,对于不同的问题提问的对象也可以 加以调整,对那些学习较好的同学,教 师可以让他们回答一些较为有难度的问 题,不仅能提高他们对问题的思考能 力,还能增加他们在学习上的挑战性; 而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教师应设 置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或者在回答难 点的时候给以提示,避免他们因回答不 出问题而内心受到影响,这样便能激励他们更加专注课堂,努力学习课堂知 识,提高学习能力。

三、新时期下初中语文教育提问的有效策略

1.设计研究及创新课堂教学主要问题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不断延伸主要依赖于提问,语文教 师应当尽可能地避免所提问题的细碎和繁杂,注意提升语文课堂 教学效率。所以,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对课堂教学主要问题的研究 和设计,借用具有较强牵引力的问题来取代肤浅的、零碎的以及 数量繁多的小问题。主要问题是针对语文课堂教学中肤浅的和零 碎的以及活动时间较为短暂的应答式提问来说的,具体指的是那 些对语文课文阅读教学有着支撑作用和主导作用,并且能够从整 体的参与性方面促使学生进行品析、讨论和思考的问题。比如, 在对《故乡》这一课程进行讲授时,在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之 后,教师可以提出这些问题:故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紧接着引 导学生边思考边阅读,让学生们了解到故乡的人变化了、故乡的 面貌变化了,然后再让学生对杨二嫂和闰土前后的变化进行深入 的比较,并且找出变化的内在原因,最后教师应当追问学生:作 者这些变化有何意图,最终将全文的主题引出。通过有效的教学 提问,可以强化学生对文章的把握和理解。

2.加强问题的有效性和提问的目的性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在提问时应当注意加强 所提问题的目的性,应当切实地对所需解决的问题加以明确,真 正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最大限度地避免无意识的提问、信 口开河以及盲目随意。提问时应当对教学的分类目标加以充分的 把握,也就是说语文课堂提问应当按照“三维目标”进行设置,所设置的问题必须紧紧的围绕文章的难点、重点、特点、 疑点、突破点以及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以便于提升问题 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提问能够干脆利落、直奔主题、开 门见山。比如,在学习《石榴》这篇文章时,为了能够帮 助学生将“喜欢夏天更喜欢石榴”这句话读懂,初中语文 教师应当这样的进行提问:作者写喜爱夏天的主要目的 是什么?由文章我们能够看出作者喜欢的到底是什么?作者虽然 表面上写的是石榴的口味,但是实际上表达的是作者什么样的感 情?通过这一系列的发问,使学生能够从作品的描写当中对作者 的写作意图加以明确。

3.利用及开发课程资源,多途径、多渠道创设问题情境

篇10

一、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听力训练,这样才能考查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采取正确的听力训练方法,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正确理解短文内容,高效准确地完成规定内容。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语文听力训练的重要性,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进行听力训练,多看、多听、多记,这样才能积累更多的素材,获取更多的信息。学生在做听力题的过程中,一定要准确找出关键词,并牢牢记住这些关键词,将其熟记于心,学生还要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即使记不住完整的内容,也要将一些重要的词语记录下来,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语言习惯,将其组织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学生如果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做到以上几点,肯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自身的听力能力和语文水平。

二、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前五分钟,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上台讲故事、诗朗诵,这样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众所周知,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如果仅靠个人力量去获取知识,是完全不够的,毕竟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有限,通过这种途径,学生能从更多的渠道获取语文知识,增加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使学生的知识面逐渐扩大。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重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理解文章大意,并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积累词汇,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教师要在其中做好引导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训练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一定表扬,并对答错的学生给予鼓励,让学生在自主解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将阅读作为自己的日常活动,使之变成自己的习惯,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和词汇量,提升自身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文能够直观体现学生的语文知识综合能力,是检验学生语文知识掌握情况的标准。因此,作文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是提高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平时多写随笔、日记和周记,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安排情况,选择合理的写作方式,这样学生在叙说自己的内心烦恼和情感故事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和写作水平。在长期的随笔、日记和周记写作中,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心事和烦恼都写在里面,这样能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不仅要从以上几点做起,还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初中语文教材进行认真钻研,及时备课,更好地写好教案,多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结,并在初中语文课堂上采用情感教育教学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并严格按照自主学习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合作学习的教育理论,将自己作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主导,将学生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以良好的教学意识为基础,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根据创设的语文教学问题情境,科学合理地设置一些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延展性的问题,让学生踊跃回答问题,这样才能在极大程度上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写课后小结的好习惯,将自己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及时和教师、同学进行沟通与交流,有效解决语文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进而提高初中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通过日复一日的经验积累,对语文学科教学方法和措施进行积极探索、创新、总结和实践,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姜霞.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策略[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4(5).

[2]张中礼.浅谈初中语文创新教学的常见模式[J].学周刊,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