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市场趋势模板(10篇)

时间:2023-10-26 11:15:0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机电一体化市场趋势,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机电一体化市场趋势

篇1

一、引言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依靠资源消耗和要素投入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中国迫切需要一场变革来释放新的增长能量。

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加速和全球市场的整合,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各国(地区)的必要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的趋势带动着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的构建,因此,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把握机会,已成为各个国家政府关注的焦点。而在一体化的进程中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起这关键的作用。

作为中国经济增长重要动力与引擎之一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的现状,这不仅影响到该区域的发展,而且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影响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竞争力。而上海又是长三角的龙头城市,对长三角有着巨大的牵引力和辐射力,上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注定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需要上海发展战略谈自身的发展[1]。因此研究上海自由贸易区试点的成立对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对中国经济加速发展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特征。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2013年以来,受益于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经济刺激战略以及自身各种优势的推进,其主要经济指标迅速的稳健增长,国民经济收入持续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2]。

从GDP增长的主要组成来看,消费,投资,净出口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其指标在2013年增长情况各不相同。一:消费增长的情况分析,2013年长三角实现社会消费品出售总额为35449亿元,同年增长12.2%。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社会消费品出售总额的比例为19.21%。较去年提高了0.45个百分点。二:投资增长的情况分析,2013年长三角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万亿,达到47198亿元,同比增长16.7%。三:净出口增长的情况分析,目前,国际贸易市场持续保持着活跃,对外贸易有着显著的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12404亿美元。净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为74.45%。比去年增长1.7%[3]。

三、上海自贸区带动城市群快速兴起

上海自由贸易区试点的成立,各种资源将源源不断的流入上海,从而使的长三角地区城市与上海的经济联系越加的紧密起来,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长三角地区城市数量明显增加,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增强,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首尾相连的城市群,其自贸区的建立又促进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群的形成程度不断的深化[4]。

受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群发展的影响,随着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与上海经济联系的加强也必然影响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一体化进度[5]。

(一)区域政府间的合作加强

长三角区域已形成了多层次的政府合作机制。1、建立了两省一市党政主要领导定期会晤机制。2、设立了由常务副省(市)长出席的沪苏浙合作与发展座谈会。3、加强了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目前,在旅游、人才、物流、通信、等方面的合作已取得实践上的进展,科技、工商、教育、运输管理等各个部门也建立了联络制度[6]。

(二)地域间的产业分工合作正在形成

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布局呈现出集中化、专业化的趋势。大批产业集群的出现体现出地域比较优势,对推动区域产业分工体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上海主要是以跨国公司和大企业的集中为主的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学、机械钢铁等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集群。

(三)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加快

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领人瞩目的进展,长三角多层次的信息通道也在加快建设中,一批协作网站和信息交换网络的建成都表明了长三角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率先一体化的趋势。经济性基础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这两大类建设方面的合作与协调,实现地区资源共享,信息公用,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基础建设的利用率和规模经济效应,特别是交通系统的基础设施的发展,交通系统形成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的一体化系统,并伴随着基础设施网络的不断的扩张,将会带给长三角各个大城市腹地的新一轮的机遇。

四、上海自由贸易区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影响的作用机理分析

(一)资源的整合带来的分工和专业化

上海自由贸易区试点的建立为各个资源的整合提供了良好的机遇。1、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带来的信息资源的整合,世界各地大容量的信息流都将汇集上海,上海将成为国内信息交汇中心[7]。2、人才和智力资源的开发一体化是长三角社会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一体化为长三角的经济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从而大大提升长三角区域整体的生产力和竞争力。3、区域金融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的高级阶段。在金融功能的作用下,区域金融一体化对推动区域经济,贸易等各领域一体化都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上海对长三角地区的提供金融交易场所,提供金融信息服务等一系列措施将促进长三角区域内各种金融资源的组合,流动,优化配置,有效的推动整个区域金融一体化[8]。

上海自贸区的成立所带来的分工化与专业化完全可以推动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向着完全分工,完全整合市场的模型发展[9]。这必将使得长三角地区生产率有着快速的提升,加快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二)产出量对失业率的影响

近几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下急需解决的瓶颈制约,2013年的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将吸引大量劳动力流入为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廉价充足的劳动力,其表现为“人口红利”效应[10]。自由区的建立,吸引着全世界一流的企业,公司驻足上海,展现全新的国际化产业创办理念,长三角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从低级向高级演化的趋势,这将大大推动上海各类产业以及辐射到长三角的各类产业的发展,这为上海及其周边地带区域产业格局,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发展向世界级的标准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

综合以上可看出产业的升级必然导致产量的增加,从宏观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GDP)可看做是总产出,而GDP可由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政府购买支出G,净出口NX,相加来核算,有GDP=C+I+G+NX。继而由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的奥肯定律可知由产出量的波动必然与失业率的波动于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通过奥肯定律,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基本结论: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且为负相关。

结合上海自贸区试点的成立带来的经济增长必然会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直接拉动长三角经济的沟通与发展,促进经济一体化的实现。

(三)乘数-加速数模型带动经济增长

上海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扩展,由此带动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旧地区的改造等,故而使其投资的规模是直接投资的5~10倍。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需要大量的硬件及软件设施的构建,让长三角地区融入自由区各个设施的建设中去,合理配置资源,有效吸收长三角地区的政府和民间投资[11],由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数原理从而可得出这将带动经济的加速增长。

在解释投资的原理中,乘数原理用来说明投资的变动如何引起国民收入的倍数变动。可由总支出与总产出的关系推导出来,可以看出投资支出的增加在推动总产出增加的同时,也带动消费支出的增加,这就是总支出的增长幅度超过投资增加幅度的原因

而加速数模型假设资本存量和产出水平成某一比例,即K=aY。根据该假设,投资I=K=aY。这就是加速数模型,加速的含义是指产出的变动Y决定了投资水平,而非产出水平本身。加速数模型运用最成功的领域是存货投资领域,当企业生产加速时,企业想持有更多的存货,因此存货投资上升,反之则下降。

萨缪尔森把加速数模型和总需求理论中的乘数效应结合起来,解释经济波动产生的机制,这就是乘数-加速数原理模型。

上海自贸区试点的成立,大量的资本流入上海,由于投资数量的大量的流入,会通过乘数作用使的上海地域的辐射区的国民收入增加。当收入增加时,人们会购买大量的消费品,从而使的整个社会的物品的销售量显著增加,通过上面所说的加速数的作用,销售量的增加会促进投资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而投资的增长又使国民收入增长,从而销售量再次上升,如此循环反复,在资源供给源源不断的情况下,国民收入不断上升,进而加速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

五、上海自由贸易区推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一)共建区域经济圈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立,让人们把视野投入到这窗口城市上海,透过窗口联系外界实现经济大发展,加速长三角区域经济带的资金,信息,商品,人才的流动,为自由贸易区造势,加大引资力度共建三角洲区域经济圈为目标,完善上海生产,管理,服务,辐射等方面的现代化功能,借助上海这个平台,把长三角区域推向国际经济大舞台,推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到达一个新的阶段[12]。

(二)统一政策

长三角区域各城市政府联合组织,统一政策,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资源共享,从宏观层面上发展制度经济,构建政策一体,统一管理,有利于形成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发展。一在区际交通联网交费,公交实现一卡通方面;二在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与南京分行召开的碰头会讨论长三角15市合作事宜,力图促进长三角金融体系联合;三是由三省人事部厅局共同发起的“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论坛”在沪举行,会议形成“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宣言”,统一指挥,同手同脚,进一步为长三角一体化做出充足的准备[12]。

(三)构建都市圈交通网

交通系统的建立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有着重要的意义,应构建长江三角洲都市圈交通网,加强各区域对接,一是高速公路的建设上海主动打通与周围地区高速公路相沟通的各道路接口[13]。二是机场的建设,上海完善浦东国际机场的建设,上海的虹桥,浦东国际机场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各主要城市机场形成合理分工体系,形成长三角机场群。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曹颖秩,宋青平.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与上海城市发展[J].西北民族大学,2013.

[2]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法律社会咨询中心.编.长三角区域―发展与合作实证研究[J].上海科学社会学院出版社,2013版.

[3] 张兆安.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条件,现实,目标,趋势[J].2013.

[4] 陈革.上海自贸区成立的现实意义与发展思考,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M].2013.

[5] 邓立丽,陈维.上海率先转型经济增长方式及其与长三角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6):25-26.

[6] 华仁根,陈翔.上海自由贸易区为周边地区带来法律服务机遇[M].2013.

[7] 彭彩娥.2010世博会对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研究[M].

[8] 王战.2010年世博会:创新与发展[M].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 纪晓岚.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篇2

在消费品市场方面,中国90年代及下个世纪初较集中的消费领域预计在以下几个方面:

家电类产品。目前彩电、冰箱、洗衣机在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中已基本普及,1992年的普及率分别为75%、53%和83%,但在农村仅为8%、2%和12%。因此这一代家电产品除城镇居民的更新换代外,主要市场在农村。城镇居民对家电产品的需求将转向一些目前普及率较低的商品,如空调器、组合音响、录像机、摄像机、家用电脑等。

住房及室内装修。1993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7.3平方米。到本世纪末预计将提高到9平方米左右,加上小城镇建设,中国99年代城镇每年需新建住房近1亿平方米。随着居民住房条件改善,室内装修业的需求大大增加,目前中国城镇每年迁居的居民在600万户左右,用于室内装修的开支每年在200亿元以上。住房及室内装修业的发展将为建材、装饰材料、卫生陶瓷、现代厨房设备、家具等行业提供巨大的市场。

电话及其他通讯工具。电话及其他通讯工具很可能是中国90年代最集中的消费热点。1993年中国电话装机数达586万门,比1992年增长51.2%;无线寻呼和移动电话分别增加338万户和46万户,是1992年年末累计数的1.5倍和2.7倍。近几年中国城市电话初装费大幅度提高,但待装户仍十分踊跃,预计在今后几年中中国每年电话装机数平均将达到近1000万门,到本世纪末中国电话装机数将由目前的4000万门增加到 l亿门。

家用轿车。目前中国个人购买轿车的数量还不很多,但从长远看小轿车进入居民家庭有着现实的前景。据估计,目前中国具有购买家庭轿车能力的家庭已有500万户左右,之所以没有形成轿车较大规模进入家庭的局面,主要受制于道路条件、停车场地、车价偏高等制约因素。随着中国基础设施条件的逐步改善和轿车工业规模扩大、成本和价格下降,轿车进入居民家庭的条件将趋于成熟,预计在90年代后期中低挡次的家用轿车将形成较大规模的市场。

中国目前已进入重化工业为交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投资的增长将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未来投资品市场将是十分广阔的,其中比较突出的领域主要是:

基础部门的发展。交通和通讯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瓶颈,在90年代及下个世纪初,对铁路建设、高等级公路建设、港口设施、民用航空、通讯设备的投资将大大增加,一些重大建设项目,如京九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等将陆续开工建设。此外,中国的能源工业和原材料工业也面临扩大生产规模、通过技术改造改善产品结构的任务。因此,涉及基础部门发展的投资品,如钢材、建材、节能设备、交通工具等将会有旺盛的需求。

新一代支枝产业的成长。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上,新一代支柱产业成长的市场条件已经形成。它们主要是汽车工业、石化工业、建筑业以及机械电子工业中的若干行业。这些产业的主要任务是迅速扩大生产能力、达到经济规模,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因此建立或扩大上述产业生产规模所需要的投资品,如汽车组装及零部件生产设备、石油化工成套装备、建筑机械,以及涉及上述产业发展的先进技术,都会出现巨大的市场。

篇3

一些国内外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企业生存状况的巨大反差反映了复杂的市场竞争格局。为什么一些国产产品与进口产品在技术能级、产品质量、外观设计、服务水准等方面确实存在较大差距,但企业竞争力却不是那么孱弱?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其中一个最需要聚焦的重要问题是:企业的卓越绩效与企业的经营风险有什么内在联系?

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产业的产品特点

1.多品种、小批量、产业规模小

印刷包装机械产品的特点是多品种、小批量、产业规模小。以某5家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企业为例,每家企业销售产品数量年均仅仅几百台,但产品型号却有几十种,而且每种型号的产品配置和个性化要求往往不同。近10年来,这种趋势一直在强化,毫无改变的迹象。

此外,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产业在装备制造行业里的市场份额很小,其产品在中国甚至很难列入国家产品目录。尽管目前该产业的规模在呈数倍增长,但产业供应能力正呈数十倍增加,企业竞争格局产生了根本变化,分食后的份额越来越小。而且,中国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产业的集中度很低,往往一个细分市场里,产品销售额1亿元,甚至几千万元便能成为行业老大。因此,印刷包装机械制造行业是一个“规模不经济”的产业,企业组织生产近于单件定制生产,管理面临较大的挑战。

2.高毛利、高费用

印刷包装机械产品是一个难得的高毛利品种,但由于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其又具有高费用特点。例如,国内某印刷包装机械集团以现有财务口径计算,企业产品毛利率在20%左右,但如果按严格的成本定义计算,而不是将许多费用成本化,印刷包装机械产品的毛利率可达30%,某些产品甚至能达到40%左右。所以,尽管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产业“规模不经济”,但“范围经济”的吸引力和含金量却很高。

全球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业巨头的人力成本、运营费用及研发费用居高不下;一些中国国有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企业也是体制与机制弊端重重,运营效率低下,运营费用高昂。这两类企业产品的“高毛利”特点大多被“高费用”侵蚀,以至于产品实际净利润水平很低。但对于机制和体制灵活、高效的民营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企业而言,“高毛利”使得他们纷纷进入这个产业,并迅速盈利、发展、壮大,因为“低费用”是他们的优势,这也是一些民营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企业产品售价大大低于国有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企业产品和进口产品的主要原因。

3.采用集成技术、进入门槛不高

印刷包装机械产品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其技术和产品一直处于高度透明、开放的环境之下,从这个角度来看,你可以借鉴他人的产品及技术,他人也可以借鉴你的产品及技术。所以产品一旦投入市场,任何先进的技术及创新便会一目了然,即使企业事先采取了技术信息保密措施,并且构筑了知识产权壁垒,但要防止对手模仿和借鉴仍非常困难。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生命周期通常较短,而且正在变得更短。同时,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较小,而且趋于更小,或者说,当前企业产品之间的差距往往不只在于技术本身,更在于包括技术在内的综合实力的差距,比如产品质量、品牌价值等。如此之高的毛利率和透明的产品系统,使得投资者纷至沓来,看似复杂的印刷包装机械产品技术门槛很容易逾越,市场竞争程度也越来越激烈。

4.印刷企业的需求个性化

与西方国家印刷业不同,中国印刷行业里中小型印刷企业占比很高,他们对印刷包装机械产品的需求是高、中、低端同时存在。根据近十几年相关部门对国内印刷包装机械产品销售量的统计,约三分之二的印刷机械产品是进口产品;约三分之二的印后机械产品是国产产品。这一数据每年虽有少许波动,但总的格局变化不大。这主要是由于国内的纸张材质、定量、开本等与国外有一定差异,因此,进口产品在满足国内客户特殊要求时,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优势,反而是国内产品可以根据客户的“特殊”订单以及不规范活件,在设计改进和售后服务等方面体现出更高的灵活性。

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企业兴衰原因剖析

1.企业的卓越绩效

(1)卓越绩效是什么?

根据GB/T 19580-2012,卓越绩效(Performance Excellence)的基本定义是:“通过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为顾客、员工和其他相关方不断创造价值,提高组织的绩效和能力,促进组织获得持续发展和成功。”GB/T 19580-2012提出卓越绩效的九项基本理念(核心价值观):远见卓识的领导;战略导向;顾客驱动;社会责任;以人为本;合作共赢;重视过程与关注结果;学习、改进与创新;系统管理。

如果仅从学术上看,卓越绩效确实是好东西,具有丰富的信息量和极高的管理理论价值。但是从一些全球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业巨头的窘况来看,我们还需要更加深入地理解卓越绩效的真谛,并形成可以指导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独特经营思路和行动方案。在9项基本理念中,笔者认为“经营结果”和“顾客驱动”2项是核心。

(2)卓越绩效体现在哪里?

在讨论一些全球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业巨头失利原因的时候,业界普遍认为是以下两种原因:①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使传统产业规模迅速缩水;②企业未能把握客户的实际需求及需求变化。前者是外因,无法控制,不可逆转;后者是内因,可以调整,能够应变。

实际上,很多全球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业巨头很早就引入了卓越绩效的价值观,也非常注重企业的多元化目标,比如除了通常的客户满意、员工满意、股东满意、社会满意外,很多企业增加了供应商满意、社区满意等内容,而且他们也确实表现出了卓越的经营业绩、丰满的企业形象、众口皆碑的品牌效应。但是有些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业巨头还是优秀的不再优秀,卓越的不再卓越,昔日的贵族沦为如今困难重重的被收购者、被整合者,这不能不令人扼腕痛惜!

与此同时,中国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产业却不断有新企业涌入,一些老企业也在快速发展壮大,特别是民营企业,现在已经发展到企业规模、资源实力、市场占有率、产品盈利水平等各方面均超过国有企业的状况。而且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民营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企业不仅鲜有亏损,而且盈利水平较高,净利润率普遍在10%左右,个别优秀民营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企业的净利润率高达20%以上!

痛惜、震惊之余,我们还是要深思:曾经绩效卓越的企业不再卓越的真实原因在哪里?看似不够优秀,甚至管理一般的民营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企业为什么能生机勃勃?这是因为企业的始点与终点都是逐利,企业可以有多重目标,但最基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利润最大化,企业盈利靠的是客户需要的产品,所以,客户需求是卓越绩效的起点,客户满意更是卓越绩效的目的及终点。

全球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业巨头都是非常优秀的企业,但其中一些由于在行业发生变革时未能及时调整战略方向,特别是在面对老客户群不小的需求量和即将衰减但尚未衰减的需求势头时,未能采取变革措施以适应细分市场及客户的个性化、特殊化需求。尽管企业生产的是全球一流产品,也能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但市场的主流需求在悄悄发生转变,高端市场虽然存在,可是需求在减少。而且有些全球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业巨头在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国内民营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企业的影响下,不得不一再降低售价,利润空间持续降低,市场份额不断被侵蚀,从而企业出现亏损、再亏损,直至破产。

反观一些国内民营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企业,凭借对市场的敏锐嗅觉和对客户需求的深刻领会,他们不去追求高精尖产品,而是以满足客户现实需求为目的,并能够有效地发挥企业的各种资源整合能力。尽管产品的技术水平不够高,产品质量不够精,但能够满足客户主流需求和个性化需求,因此,一些国内民营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企业在竞争中游刃有余,做到了“低端产品守得牢,中端产品上得去,高端产品盯得住”。

尽管绝大部分民营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企业现在看上去不卓越,甚至谈不上优秀,但他们的潜力不可小觑,从平庸到优秀,再到卓越,只要企业有很好的盈利能力,这样的进步并非遥不可及。例如,天津长荣苦心经营,年年腾跃,已经在企业的综合绩效,特别是企业的盈利能力上向公众证明了他们比外企、国企更加卓越。而且,作为上市公司,其经营价值已经在满足企业多重目标上得以充分发挥。

2.企业经营风险

企业经营的第一类风险就是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低劣的风险。第二类风险则是企业管理水平较好、产品技术能级高、产品质量优良、品牌形象优秀的企业也存在的潜在风险。一些全球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业巨头的倒闭验证了这类风险确实存在。

为什么好的企业及好的产品也有如此之大的经营风险?主要原因是企业除了需要及时满足市场及客户需求,特别是变化的需求以外,还需要不断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企业经营战略和策略,比如印刷市场规模在减小,企业也应及时“瘦身”;客户对中低端产品需求强劲,企业就不能以贵族自居,要根据自身能力及时调整企业及产品定位。否则,高处不胜寒,企业经营风险不可避免。

第二类风险还反映出企业产品质量控制水平与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理论上讲,客户需要的是最好的产品质量,但理智的客户也明白,产品质量水平越高,需要付出的代价也要更高。实际上,客户有一个质量底线,客户愿意为之付出的代价与企业能够提供的质量是个博弈过程。如果企业能够掌握客户的真实质量需求,并能够提供合适的质量,这样企业便能与客户在博弈中实现双赢。否则,无论是客户在博弈中受损,还是企业在博弈中受损,都会引起企业危机。

一些全球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业巨头的产品质量堪称一流,但在客户需求的把握上或许存在“质量过剩”的困扰。不断壮大的民营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企业,深掘中低端市场,在收益不菲的同时,也逐渐具备了向高端产品进军的实力。不管企业是否事先有知,但实际结果确实是民营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企业有效地规避了产品质量风险。

此外,在印刷产业链中,印刷包装机械产品处于中间环节,而且印刷产品在终端消费者那里几乎很难发生关乎民生的重大质量问题及投诉,国家和消费者均对印刷质量有较高的“质量耐受度”,因此,处于中间环节的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企业天然位于产品质量风险的“避风港”,尽管国产印刷包装机械产品较之进口产品的印刷质量明显处于下风,产品质量属于“大毛病不多,小毛病不少”的状态,但由于其直接服务下游环节,印刷企业也具有较高的“质量耐受度”,所以国内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企业具有较高的生存活力。

企业的卓越之路

1.客户需求与卓越目标

一些全球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业巨头虽然失利,但并不能否定卓越绩效,相反,在准确把握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推行卓越绩效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收益这点毋庸置疑。1987年摩托罗拉公司力推“六西格玛”(1986年由摩托罗拉公司的比尔?史密斯提出,属于品质管理范畴,旨在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流程的缺陷次数,防止产品变异,提升品质),为摩托罗拉公司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利润,这一世人皆知的经典管理实践仍然具有可贵的价值。

把握客户需求是企业卓越的必要条件,但尚不具备充分条件。如果企业不能够以卓越绩效为高标准,那么企业可以称雄一时,但绝不可以卓越一世。有些全球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业巨头倒下了,但他们的企业财富和价值仍然不低,我们需要继续向他们学习,以弥补我们薄弱的地方,比如,高超的产品技术能级、优异的产品质量水准和控制能力、严谨的生产制造流程、规范的供应商管理制度等,继续研究市场趋势及变化,研究客户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

2.市场制高点和技术制高点

不少企业经常在产品技术和市场需求概念上模糊不清,并认为企业的发展在于产品技术的不断提升,把产品技术制高点等同于市场制高点。所以,我们经常忽视客户和市场的主流需求,盲目行动。一方面,我们在技术制高点上不断攀登,精疲力竭;另一方面,却在市场制高点上节节败退,捉襟见肘,为完不成指标而愁眉不展。这正是我们亟需纠正的认知误区和经营偏差。

企业追求的真正目标是市场制高点,是市场占有率,特别是细分市场的地位,单纯追求技术能级没有意义,所有的产品技术都应该为市场服务,为满足客户需求服务,为公司的整体战略服务。技术是企业经营手段,提高市场占有率并不断从市场中获得利润才是企业经营的目的。因此,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企业开发产品以及技术方案时,需要准确识别市场机会,明确产品定义,妥善处理经常遇到的“系列化与规模化、高速度与稳定性、多功能与专能、高自动化与低配置、国际化与国产化”等几大矛盾,做出明智的技术取舍,特别要敢于放弃所谓的技术优势。

篇4

“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在此揭牌,襄樊高新区成为湖北省第2家、全国第13家“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1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0辆份汽车座椅调角器出口到中东市场。该公司研发的80余项产品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轿车座椅调角器占据国内半壁江山。

很难相信在襄樊这样一个中部地区的农业大市,会出现自主创新成果如此之多的国家级高新区。面对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新一轮机遇,埋头苦干、稳健前行的襄樊高新区在各地一浪高过一浪的创新热潮中,站在了令人瞩目的高点。

从集聚走向集群

优化产业布局,逐步实现由项目聚集向产业集群的转变,是襄樊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开篇

“襄樊高新区在‘二次创业’中开始加速发展的节点,是去年的‘两区合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刘金元回顾园区发展的历史时说。

创办于1992年11月9日的襄樊高新区走过了一段不平坦的路程。2003年,高新区工业总产值126亿元,综合排位在全国53家国家级高新区中列倒数第4,曾一度面临被摘去“国家级高新区”这一金字招牌的尴尬局面。

发展之路在哪里?襄樊全市上下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2005年2月20日,是襄樊高新区发展史上一个浓墨重彩的日子。这一天,经湖北省委、省政府批准,襄樊市委、市政府正式宣布,将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原汽车产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合并,组建新的襄樊高新区。

“将两个开发区合二为一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优势,整合资源,提升竞争力,使高新区成为推动襄樊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要增长极。”襄樊市委书记田承忠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效益优先、科技创新、集约发展,是加快襄樊高新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是一次襄樊高新区发展思路的重大转变。以此为起点,襄樊高新区开始大做“减法”。

管理机构精简了。从成立当日起,新的高新区党工委以构建新型管理体制为目标,采取“竞争入围、双向选择、全员聘用、动态管理”的办法,积极稳妥地推进机构改革。高新区25个区直部门中,13个非服务性的部门被取消;大部分工作人员被转至服务性部门专门从事为企业服务的工作,收入与服务质量挂钩。

产业布局缩减了。他们在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原则上不再摆放其他工业项目;在原汽车产业开发区发展各类工业项目,重点是汽车整车及其配套零部件项目;以连接两大园区的邓城大道为轴线,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一区两园格局的形成,使内部功能分区趋向合理,优化了产业发展空间。

招商范围减少了。项目和产业的选择不再“四面开花”、平均用力,而是抓住特色,突出重点,由“招商”向“择商”转变。开发区新的投资指南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形成“三大基地”,即以东风汽车公司襄樊基地为龙头的汽车整车、动力、研发及零部件产业基地,以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股份公司为龙头的全国最大的特种光学玻璃研发、生产基地,以航宇救生设备有限公司为主体的全国最大的航空救生装备研究、设计、实验和制造基地;要进一步形成以机电一体化、新材料、节能与环保、电子与信息四大高新技术领域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格局。为此,他们成立项目评审委员会,建立项目准入机制,着重引进掌握关键技术的先进科技成果、有利于产业链形成和延伸的项目、能够使园区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的核心企业。

“优势是发展的支点,创新的前提是科学的定位。襄樊高新区位于中部地区的非省会城市,无论是资金还是人才等发展要素,比起东部沿海地区的园区都不具备优势。在这种情况下,高新区的发展更要突出特色产业,在特色产业引导下才能带动整体产业的发展。”高新区管委会副书记、副主任李耀春说,“做这些‘减法’的实质,就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搭建集约发展的平台,从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做“减法”的结果是快速实现了规模效益的提升,增强了高新区的聚集效应和辐射功能。通过精心引导项目聚集,大力促进产业聚集,全力推动区域聚集,合理引导产业关联度强、企业聚集度高、基础条件好、技术领域相近的企业向区域化、集群化发展,逐步实现了由项目聚集向产业集群的转变。比如,以大力公司、追日电气公司为龙头,已聚集了天工、中新、世祥等与软起动相关的民营科技企业30多家,形成国内最大的软起动产业集群,不仅占据了全国80%的市场份额,还引领着国内软起动产品更新换代的方向。

目前,像这样在国内列“全国同行业之首”的产业集群,在襄樊高新区还有5个,分别是全国最大的汽车动力生产基地、汽车座椅调角器科研、生产基地、航空救生装备生产基地、车用粘胶剂生产基地和特种光学玻璃生产基地。

从产业集群走向创新集群

创新集群不同于产业集群,形成创新集群,才能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这是襄樊高新区的经验。

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指出,创新集群和产业集群是不同的概念。这也是襄樊高新区极为关注的问题。通过近几年的积累,襄樊高新区的产业集群已经建立起来,当前的问题在于如何形成创新集群,也就是要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为此,襄樊高新区确立了“创新立区、项目兴区、工业强区、开放活区”的总体战略,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立区之基、强区之本,逐步形成了推进科技创新的四大优势:

一是人才优势。高新区把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作为自主创新的关键环节来抓。目前,全区共有科技人才10550人,占全部企业职工总数的26.37%,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029人,享受国家政府津贴的专家81人。

二是科技优势。高新区紧紧围绕重点产业,引进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大企业研究机构、国内外研发创新机构入驻高新区,建立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平台。区内建有专门研发机构的企业达115家,其中,国家级研究所2家,国家级研发和检测中心5个,省级研发中心8个。同时,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像新华光公司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研究所、同行业先进企业扩展技术合作,成功研制出特种光学玻璃并填补了国家高科技领域6项空白,特种光学玻璃系列等被法国科技质量监督评价委员会推荐为高质量科技产品,获准自由进入欧盟市场。

三是环境优势。在高新区,有一座标志性建筑――国家级创业中心。这座建筑是高新区为优化服务功能、帮助中小型科技企业克服发展初期创业难而投资建成的。截至2005年底,创业中心已累计吸纳中小型科技企业195家,在孵企业达122家,孵化项目320多个,企业入驻率达95%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同比增长20%。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金保樊说,目前正在建一个服务设施更加完善的孵化器,预计总投资5000万元,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是鄂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创业孵化基地。

四是政策优势。高新区在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土地政策等各种政策措施的制订和实施上,都充分向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倾斜。比如,对一些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研发项目,高新区采取“滚动扶持”的办法,从“萌芽”状态就开始连年给予资金支持,使其成为一棵大树。大力公司在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高新区对它的资金扶持始终贯穿其中。对此,大力公司老总张军红说:“这些钱对企业从事创新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表明了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支持的态度。我们非常感谢。”对一些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资金的项目,高新区采取“捆绑扶持”的办法,在积极争取上级科技资金的同时,区级财政也提供专项资金,共同扶持企业创新。

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刘金元强调说,创新集群的培育过程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能就是要给企业提供一个透明、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让企业像马儿一样跑起来,这样企业是不是千里马就能够很快显现出来,政府部门支持的方向则会更加明确。

科技创新使襄樊高新区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科技聚集区。区内现已聚合了163家高科技企业,并吸引了包括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美、日、法、德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前来投资。2005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07亿元,同比增长79.6%;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产值225亿元,同比增长40%;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襄樊高新区由上年的43位上升至35位。

刘金元说:“通过认真审视自己10多年的探索,我们看到了自身的优势,同时也找到了出路。近两年,我们已开始步入了快车道,争取再用5年左右的时间,将襄樊高新区建设成为国内具有较大影响、较强实力、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力争处于全国53家国家级高新区中上游水平。”

创新集群提升发展质量

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这是襄樊高新区经济发展的工作重心。

“核心襄樊”的说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高新区是襄樊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牵引襄樊城市经济的龙头。在襄樊市《2010年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高新区处于该市中心,其重要位置由此可见一斑。

从发展态势来看,襄樊高新区作为城市经济龙头的作用已经逐步显现出来。2005年,襄樊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为40%和31%,这说明襄樊市工业经济四成来源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经济增长要素中,高新技术产业占有三分之一,远远高于其它产业。今年1至9月,高新区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92.2亿元,同比增长21.9%,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4.2亿元,同比增长21.9%。

正因如此,襄樊市委书记田承忠对高新区的发展寄予厚望,“襄樊市80%以上的工业增加值由高新区创造,高新区为襄樊市经济发展搭建了一个优势资源高度集中、产业发展和土地利用高度集约化的重要平台。襄樊是湖北省政府确定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也是一座新型的汽车城。汽车城的建设主体就在高新区。”

东风襄樊基地已经形成了年产15万辆轻型商用车、10万台中高档轿车和4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今后5年内,东风公司将对襄樊基地至少再投资36亿元,用于新车型研发、技术改造、产品升级、产能提升等。到2010年,东风襄樊基地的汽车产销量将达到35.5万辆。

但是,田承忠转而冷静地指出,“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提升襄樊城市经济发展质量,还必须加快推进由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的转变。在培育创新集群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套用培育产业集群的方法。尤其是在经济指标的考量方面,创新集群需要一套更精细、更前瞻、更持久的考核指标。“关键是要通过科技的贡献率来考核产业对未来发展的贡献,使土地的投入产出比得以不断提高。”

用这个标准来衡量,高新区清醒地认识到了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紧迫性。“高新区作为全市科技创新的聚集区和示范区,‘十五’期间研发的新产品有1042项,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只有345项。特别是核心技术部分,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仅占10%。”市科技局的负责同志说。

就拿高新区最亮丽的“名片”汽车产业来说,产品结构趋同的现象仍然存在,部分企业技术装备老化,开发平台层次不高,核心部件的开发能力薄弱,特别是汽车电子产品不多,导致市场核心竞争力减弱。怎样提高这一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呢?襄樊市汽车办主任陈洪基说,一条现实途径便是依托东风,抓住合资公司汽车零部件逐步“本土化”生产的市场趋势,利用高新技术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关键汽车零部件产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零部件企业,建立专业化分工、分层次的零部件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