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30 10:19:2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 纺织服装企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服装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服装企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比较低廉,那么就会逐渐减小利润增长空间,并且,资金少、人才短缺以及销售创新能力不足等一系列的问题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制约作用。加工型企业虽然有着较强的生产能力,但是却没有较好的设计能力和营销能力,如果市场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就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没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对于本类企业的发展,也会有制约作用。因此,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就需要对服装设计开发和市场营销进行强化,同时,外发生产加工的管理能力也是需要具备的,这样方可以强化企业的综合开发能力。只有借助于相关的信息技术,方可以实现服装企业的整体升级,纺织服装行业需要将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等给充分应用过来,以便对纺织服装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等全面改造,对创新能力进行强化,对于市场的各种变化,企业可以快速反应,这样整个行业的综合竞争力方可以得到强化和提升。因此,对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来讲,需要对服装企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大力培养。
2 构建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法
一是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在一些教学活动的开展中,以及课程体系构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专业培养目标,那么我们就需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对生产岗位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要求进行明确,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给确定下来,培养出来的人才,除了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有其他方面的能力,如服装设计、服装结构与生产工艺设计等,以便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给应用过来,有效解决。
二是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可以将专业特色给体现出来,促使人才培养目标得到实现。要充分调研,对专业就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和工作内容进行明确,对课程课程体系科学设计,以便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结合专业方向,对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等科学设置。我们可以从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等诸多方面来理解课程体系,在教学模式方面,需要分析工作任务,对工学结合定单培养等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对项目课程进行开发,以便培养学生们的专项职业技能,促使课程内涵得到提升,对优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构建。在课程内容方面,要对传统的课程结构进行创新,结合实际生产需求,来对课程单元进行重构,要结合问题解决的相关性来选择单元内容,结合技术应用的逻辑关联性来确定单元结构。设计的实训项目,既需要将工作要素给体现出来,又需要概括知识和技术应用方面的内容。在教学标准方面,需要结合现行的职业资格标准来确定专业实践教学标准,特别需要适应于高级职业资格标准要求,严格要求,强化实践训练,尽量要保证与现行职业资格标准适当超前。在培养方式方面,需要结合实际工作过程来设置人才培养过程,将工学结合的理念贯彻下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便有效统一人才培养过程和实际生产过程。
3 对服装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一些保障措施
一是大力建设专业实训基地:结合专业岗位要求,大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科学安排实践教学等环节,保证在总学时中,实践教学占到一半以上,这样方可以有效平衡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因此,我们就需要对校内实训基地大力建设,将相应资源给充分利用起来,增加一些校外教学基地,这样方可以将专业课程改革给严格贯彻下去。
二是专业实训教材的建设:如今,很多教师都没有充分重视专业实训教材,往往会采用理论教材,为了促使专业课程改革需求得到满足,我们就需要大力开发实践课程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革新,对教材体系进行创新,保证建设出来的教材,可以将其特色给体现出来。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科学构建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构建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还需要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如构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实训教材等等。
参考文献:
[1]姚俊慧.探析校企合作模式下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才智,2010,2(33):123-125.
[2]杨威.从产业发展谈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8,2(12):99-101.
[3]徐子淇.服装品牌建设引领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浅析[J].艺术教育,2010,2(11):55-57.
以就业为导向,旨在突出职业教育由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的转变,学科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的转变,努力提高职业技术学校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岗位的能力,使绝大多数的毕业生能够就业,以达到培养数以亿计的劳动者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牵动着职业教育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的根本改变。如何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课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是职业学校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我校数控专业的教学改革为例,对此作一些探索。
1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
1.1根据岗位能力需求提炼专业核心内容
社会和企业对岗位人才的需求是我们的培养目标,对岗位能力的要求是我们课程设置的依据。在调研分析企业对数控机床操作技术人才的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等相关信息资料过程中,我们着眼于培养和形成岗位能力所需的专业核心内容的分析与提炼。专业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内容,它应该具备几个特征:一是能够提供形成岗位专业技能必须够用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二是能够提供就业岗位所需的通用技术和核心技术知识和能力结构;三是能为学生创建就业行为导向,关注学生的就业与人格发展。培养学生能在动态的社会情境、职业情境和生活情境中,具备一定的主动应对能力以及责任感。
1.2根据核心内容确定专项能力模块
核心内容提炼于数控机床操作工人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岗位能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具各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及专业知识,要注重掌握技能、掌握知识,以获得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及学习方法,要注重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以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要注重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以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例如,培养数控机床操作工这一岗位能力的专业核心内容我们分析如下。
通过对核心内容、能力、知识、相关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深入分析,我们将数控机床操作岗位的专项能力划分为四大能力模块,即1)通用技术模块,2)机械加工模块,3)数控编程与仿真模块,4)数控机床操作模块。
1.3根据专项能力模块设置核心课程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识读图和机械控制常识是机制类专业通用的、基础的、必备的能力和技术:机械加工工艺和方法(车、钳、铣等)是学习数控加工技术的重要工艺基础能力和技术:数控编程与仿真模块是一座由普通机械加工能力过渡到数控加工能力的桥梁;数控机床操作技能是专业能力的标志,集识图、工艺、.刀具、量具、机床、夹具、定位、编程、加工、通讯等于一体的综合应用。我们根据能力模块,按照教学规律,通过一定的优化组合和科学创新组建专业核心课程,这些课程内容的主体是专业技能及相关专业知识的集合,课程内容的排序结构符合人们的认知心理顺序,体现教学策略,这样就突破了学科的界限,避免了传统课程中的学用隔离的现象,使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真正将能力培养放到了中心位置,实现了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原则。
1.4根据核心课程规划和完善专业教学计划
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主要岗位能力的课程,在专业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课程形态是多样化的:有以培养岗位技能为主的工作过程导向型课程;有培养专项能力的综合性课程;有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型课程;有职业定向教育型课程等等。无论那一种形态的课程,其目标取向基本一致,即强调能力与知识的整合,认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融合,内容与方法的兼顾。核心课程的课程形态和目标取向确定之后,还要考虑通用能力类的基础知识课程设置和职业能力形成链的完整性等问题,紧紧依据核心课程这一条主线,设置好基础课程和相关课程,规划和完善整个专业教学计划。
2构建就业导向性课程体系框架
2. 1课程体系的主体内容
根据以上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我们开发了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实
施于教学,在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对探索、改进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理论和经验不断总结、讨论,并提升理性思考,逐步提高了对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人才墙养方案,构建了可适用于不同专业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课程体系的主体内容如下。
1)职业基础课程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通用能力;2)通用技术课程职业关键能力、职业关键技术;3)专业技能课程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职业能力;4)职业认证课程职业技能资格和等级认证;5)校企合作课程根据就业单位需要开设课程,包括技术课、技能课和用人单位的企业文化课。
2. 2课程体系的基本内涵
1)该课程体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观。专业技能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围绕形成岗位工作技能和职业能力这个中心而展开。职业基础课程和通用技术课程是为专业技能课程服务的,所包含的专项能力是形成岗位能力的基础能力,通用技术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围绕着铺垫好专业技能课程而展开,而职业基础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则关注学生的整体精神构建,围绕着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通用能力这个中心而展开,既可单独开课,同时又强调将其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始终。这三大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依据岗位工作过程的需求相互协调、互补组合,开展立体式的、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能力教育教学,突出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而且注意通过职业分析,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形成系统化课程,体现出鲜明的就业定向性和科学性。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现代物流是融合了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其中涉及到运输、存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以及信息处理的全过程,对基层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职业导向视域下中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能够实现基层物流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实现人才的供需平衡,为推动现代物流长远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1职业导向视域下中职物流人才培养侧重点
1.1中职物流人才培养特色
对于现代物流行业而言,对于人才的评判标准不仅仅是其自身所具备的专业能力,更是将用人、选人的标准放在职业能力之上,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则证明人才的质量情况,能够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形成浓厚的职业热情,从而扎根于群众基层当中。当然,在现代物流产业的运作当中,工作人员的构成比例超过75%以上都是基层人员,这些基层人才的供应基地则是中职物流专业,源源不断的向物流行业输送基层人才。可以说,中职物流人才的培养特色主要表现在基层能力、职业拓展能力与专业能力三个层面。这正是凭借着三个方面的能力,让中职物流专业得以发挥出人才培养的作用,持续提供基层人才。
1.2中职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对于中职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需要从三个层面入手:其一,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为社会、企业培养实用型、操作型人才。在中职物流人才的培养体系当中,需要做到系统性的分析,全面掌握操作实践能力,在校期间获得职业资格证书,适应现代物流的各项业务操作流程;其二,为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中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需要做好具体的分析工作,充分的意识到职业特点,建立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自身未来的持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其三,充分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结合现代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中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做出系统优化,让学生可以适应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
2职业导向视阈下构建中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途径探索
2.1确定课程目标
基于职业导向视角下去构建中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要求确定课程目标。这就需要各个中职院校确定课程目标,对现代物流发展现状进行系统调研。通过调研得出结果不仅仅能够全面了解与掌握中职学生的发展情况与就业情况,也能够对地方物流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有所了解,包括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岗位分工情况、人才技能需求情况等等,获得相对系统的第一手资料,从而针对性的对中职物流专业课程进行调整,形成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培养目标。可以说,课程目标的构建要以职业为导向,基于职业发展变动情况作出系统的调整与优化。
2.2优化教学内容
物流专业本身就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岗位自身存在多元化特点,不同的物流岗位对于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这种现象中职物流专业需要针对性的做出调整,去全面的优化教学内容,从而形成产业系统发展模式。对于中职物流专业而言,需要结合物流的典型人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分析论证,提高本专业教学内容与物流本身的关联关系,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学校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为企业培养仓管员、验收员、拣货员、配送员、订舱员以及录入员等等,通过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形成岗位群体,使得这部分群体掌握基本技能,更好的实现就业。
2.3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是职业导向视域下中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所在,中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方法上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其一,探索模块化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发展目标与发展特征,对物流岗位当中的各项工作流程进行分解优化,形成具体的课程模块,分模块化教学的模式保证了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教学侧重点也更加明确,是一种值得在中职物流专业全面推广的教学方法;其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学生在中职物流专业课程当中的学习内容主要来自于典型任务,每完成一个任务都需要一定的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保证课程结构与工程结构内容形成融合态势,在任务当中获得较强的专业技能,为中职学生更好地适应物流工作岗位提供保障;其三,多形态课程教学方法的构建。为有效避免课程形态的单一化,课程形态要通过学科课程、项目课程以及综合实践课程的多方位拓展,来做好不同课程功能的优化,满足功能互补。
2.4完善课程评价
良好的课程评价能够在职业导向视域下为中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打下坚实基础,一方面评定当前中职物流专业基层物流人才培养的际情况,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中职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做好自身的职业定位,养成良好的职业精神。当然,这也依赖于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方式。通过评价多元化,为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变革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袁旦.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实践[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15-16.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9)05-0978-02
广西中医学院研究生院自2004年在中医药专业开设的《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2005年改为《中西医结合实验技术与方法》受到研究生的欢迎,2006年以后改为《中医药科研实验方法与技术》并增加实验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结合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十一五”中西医结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提出“优势资源共享的中医药研究生综合性《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体系建设”的课题,意在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国外的许多院校的实验技术课程多以每一种器官,系统所关联的多个基础学科内容联合起来,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性实验教学。国内各院校比较,西医类院校在研究生中开设实验技术课程较多,内容广课时多;多数在40学时以上。各学科的实验教学相互独立进行,各学科之间融会结合的较少。总体实验教学显得广泛、细致而各科知识较松散。而中医院校在研究生中开设实验技术课程少学时短,内容单一,多数中医院校仅开分子生物学和实验动物学两门,且实验课时很少,造成中医药专业研究生实验能力差,不能适应现代中医药科研发展的要求。本文结合本院在中医药专业研究生《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构建的实践及问题,探讨如何以优势资源共享和教育创新思想为导向,构建中医院校中医药专业研究生《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体系。
1 课程集各种最常用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术为一体
基于教育创新思想和跨学科跨专业联合形式,跨学科协作编写综合性教材《中医药科研实验技术与方法》,教材内容集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组织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现代实验研究方法和技术为一身,教材涉及中医药科研选题、中医药研究方法、科研项目申报等科研基本要素,实验技术包含计算机与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膜片钳技术、电子显微技术、血清药理学技术、细胞化学与免疫组化、肌电脑电心电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层析电泳光谱技术、分离与提纯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印迹杂交与RNA探针技术、PCR、DDPCR、BT-PCR技术等,是现代中医药科学实验的最常用、最前沿的实用技术。
2 整合优势资源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授课
本课程由相关科室的教师8人组成,其中教授(科主任)4人,副教授3人,助理研究员1人。课程总学时30学时,理论教学24学时,每周3学时,共8周,采用分章节、分内容,由本专业掌握该项技术的教授、副教授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授课。实验教学6学时/次,目前可供选择的实验模块有6个。具体的实验内容则采取与研究生本人的培养方向相一致或相类似的实验模块,由学生自由进行选择。
3 因人施教 因材施教 按专业和培养方向的不同分层次实验教学
创新教学是分层次地因人、因材、因专业施教,不是单一标准的统一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让不同目的、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要求主讲教师对学生们的导师姓名、研究方向、专业特点,有较全面地了解,并制定出不同层次实验模块。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单一标准造成的人力、财力的浪费。同时也让每个学生有适合自己的学习和发展的目标。
4 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结构
本课程为中医药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使用教材为本院自编教材《中医药科研实验方法与技术》,教学内容以中医药科研方法与技术介绍为主,注重中医药专业研究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强调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体现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特点,使学生对当前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有更多的了解。本课程体系结构分七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中医药实验研究的选题;第三章,中医药实验研究的方法;第四章,科研项目的申报及注意事项;第五章,实验研究的仪器设备及使用;第六章,实验研究的基本技术与方法;第七章,实验的常用技术与方法简介。
5 改革实验模块与考核评价方法
目前已开展的实验模块有:①肺通调水道动物模型制备;②家兔中心静脉压测定;③动物生命指标(血压,呼吸,心电,尿量)同步测定;④大鼠含药血清的制备;⑤参观相关实验仪器设备和细胞室;⑥模拟填写科研项目申请书等实验模块供学生选择。考核拟采用有利于研究生专业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模块式和等级制评分。模块式就是将考核内容按培养方向不同分为若干个考核模块。等级制就是在每一个模块按难易程度的不同分为若干个等级,由学生按自身发展方向选择。
6 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A8,B0-0,B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1-0005-03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综观已有文献,绝大多数学者都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来阐释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特别是李秀林先生曾专门指出,社会有机体的分析重点首先在于“全部社会生活的系统性”。[1]尽管陈志良和杨耕认为,不能“仅仅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理解社会有机体,把社会分解为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动态-静态、层次-模型等等”,[2]但无疑他们也从反面说明了系统观和系统方法论乃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所蕴含的基本思想。
一、系统思想是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本思想
从思想史上看,由圣西门最早提出的近代意义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就已包含了系统思想的因子。他把社会看作是一个由多个器官、组织构成的有机整体。他的学生在《圣西门学说释义》中明确提出“社会是一种有机的整体”,并要求分析“这个统一机体的各个器官”。实证主义创立者孔德的“社会有机论”有着深刻的系统思想。他认为,社会的细胞是家庭,社会的组织是种族或阶级,社会的器官是社区或城市。斯宾塞是“社会有机论”的集大成者,他依照生物有机体有营养、循环和调节三个系统,相应地把社会有机体也划分为三个系统:营养系统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循环系统是商业阶级,调节系统是政府和工业资本家。但斯宾塞又认为社会是一种“超有机体”。就是说,社会有机体虽然是一个可自我调节的系统,它的各个部分比较分散与自由,这与生物有机体各部分紧密相连并完全从属于整体不同,生物有机体各部分的存在是为了生物有机体的整体,社会“超有机体”的存在是为了社会系统中各个独立的个体。
马克思用唯物史观考察人类社会,也把社会比作有机体。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指出,社会就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3]。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他又说:“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4]马克思把社会比作有机体是为了把社会“当作一个十分复杂并充满矛盾但毕竟是有规律的统一过程来研究”[5]。就是说,社会有机体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整个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它绝不是旧唯物主义所认为的那样是个体的机械组合或全部社会生活条件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精神的实践关系即主体与客体的全面实践关系中构筑起来的,由人及其社会生活条件、要素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是一个活生生的、自我运动的、不断新陈代谢的复杂系统。
由上述可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和“社会有机论”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两者都有着丰富的系统思想。但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前者是基于社会存在的实践性、系统性和辩证本性形成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它认为社会有机体已不同于纯粹自然环境的物质系统,它里边是一个个有意识有目的的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实践决定了社会系统的特殊之处在于:社会历史规律的实现一刻也离不开人的活动。而后者把生物学规律简单移植过来解释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人类社会,在总体上是错误的,这就像用经典物理学原理来解释量子物理学现象一样。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系统方法论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根本方法论是“新唯物主义”辩证法。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方法(它与形而上学方法相反)的,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把社会看作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6]但在次层次方法论中,系统方法论无疑体现得最为充分。
首先,关于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性和目的性。马克思有着鲜明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思想。他曾指出:“一个骑兵连的进攻力量或一个步兵团的抵抗力量,与单个骑兵散开的进攻力量的总和或单个步兵分散展开的抵抗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同样,单个劳动者的力量的机械总和,与许多人手同时共同完成同一不可分割的操作……所发挥的社会力量有本质的差别。”[7]又说:“城市本身的单纯存在与仅仅是众多的独立家庭不同。在这里,整体并不是由它的各个部分组成。它是一个独立的有机体。”[8]卢卡奇指出:“总体范畴,整体对各个部分的全面的、决定性的统治地位,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科学的基础的方法的本质。”[9]可以说,整体性是马克思研究社会的首要观点。他认为,社会就是一个“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有机整体,而且“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10]事实上,马克思提出社会有机体范畴的直接原因就是因为蒲鲁东割裂了社会的整体性,片面夸大了观念和理性的作用。当然,从根本原因上说,马克思创立社会有机体理论是为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片面性的。因为,其时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导致了当时西方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和劳动的异化。他主张劳动应成为“自觉自由的活动”,人的发展要以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社会发展要整体地推进。显然,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又有着鲜明的人本思想,体现了社会有机体的目的性。
其次,关于社会有机体的层次结构性和关联性。马克思认为,社会是由要素和部分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有机系统。第一,人口是社会有机体的第一个前提性要素。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1]“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12]第二,自然环境是社会有机体的又一前提性要素。马克思说:“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13]第三,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决定社会有机体发展和性质的根本性要素,三者有机联结在一起,共同构成社会有机体的核心系统。马克思又进一步把各种社会关系(要素)归结到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并阐明了它在整个社会有机体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即“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14]此外,社会有机体的构成要素还包括语言、教育等特殊的社会现象。
第三,关于社会有机体的自组织开放性和动态复杂性。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15]此处,马克思经典地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从内部自我引发了社会有机体的矛盾运动。这是社会系统自组织开放性和动态复杂性的重要表现。值得指出的是,马克思强调经济基础的决定性是从“归根到底”意义上讲的,并非忽视社会有机体的动态复杂性和其他要素的作用。恩格斯晚年曾清醒地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16]其实,社会有机体不断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演进就是“通过渐进分化从低复杂状态向高复杂状态进化而到‘自组织’的系统”[17]的。
综上所述,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把社会及其要素、结构和关系等描述为一个活动和发展着的复杂系统,尽管这并不完全等同于后来的系统论,但却为我们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的系统性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事实上,对系统的研究在古代就开始了。亚里士多德早就提出过“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的思想。可以说,现代系统论在某种意义上不过是对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原则的继承和发展。其实,贝塔朗菲本人也坦率承认:“虽然起源不同,但一般系统论的原理和辩证唯物主义相类似则是显而易见的。”[18]
三、用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系统方法论指导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空前伟大的系统工程。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同时以人为本,通过对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形态的发展、人的发展及同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与不间断发展的分析,向我们展示了社会有机体发展的实践性、人本性、系统性和连续性特性,从而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19]其实,科学发展观在一定意义上实质上就是以系统方法论为基本内容的关于社会发展的方法论。“以人为本”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全面协调可持续”和“五个统筹”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自组织性和动态复杂性等。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要自觉运用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系统方法论作指导,系统地认识和改造社会。
第一,把握社会系统的目的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社会系统都是有目的的,建设和谐社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也有自己的目的,这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二,把握社会系统的整体优化性,切实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整体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各项建设任务上升到社会整体的高度和放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去认识,全面地把握社会有机体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地位和功用,按照社会本身的发展规律进行社会实践。这样才能减少片面性、主观性和盲目性,少走弯路,少付代价。必须看到,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忽视社会全面发展和整体进步的问题是十分突出的,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结果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依照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这种片面发展不符合系统整体优化性原则。今后,必须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整体地认识和改造社会,力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境界――“整体优化”。
第三,把握社会系统的层次结构性,自觉调整优化经济社会结构。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纷繁复杂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现象中理出一条有序的思路,建立一套有序的机制,有序地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700美元,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这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国际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两种市场、两种资源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充分吸取历史教训,正确对待社会阶层的分化与变迁,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避免用被“左”的思想曲解了的“斗争哲学”来处理问题。这样才能建成马克思所展望的那种和谐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0]
第四,把握社会系统的关联性,努力完善路线方针政策之间的协调性与配套性。和谐社会的建设一定要把握好社会系统的关联性,制定实施路线方针政策时,既要着眼社会微观层面的相互联系,又要站在社会整体的高度,使社会主义建设能够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去,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层面的诸多要素之间的协调运作和良性互动。换言之,就是要兼顾统筹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解决发展中的种种问题,以确保社会有机体及其要素之间能够协调运作和相互促进。
第五,把握社会系统的自组织性和动态复杂性,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社会的活力。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社会有机体通过自己内部的相互作用表现出自组织性,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表现出开放性,进而不断从初级、低层次的复杂状态向更高级、更高层次的复杂状态转化。这不是一般地承认运动和发展,而是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源在于社会系统诸要素的相互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言:“相互作用是事物真正终极原因。”[21]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社会有机体的根本要素,所以三者的相互作用就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而这种相互作用又表现出“适应――不适应――再适应”的动态复杂性,使得社会发展也表现为“和谐――不和谐――再和谐”的动态复杂过程。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和动态的过程,它既是以往历史的产物,又是今后发展的前提,而不是绝对封闭和凝固的体系。中国过去在这方面有着血的教训,我们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不断改革那些束缚人和禁锢社会的制度,使整个社会始终处于健康和富有生机的状态之中。这样才能确保建成一个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李秀林.论社会有机体[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1).10.
[2]陈志良、杨耕.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J].哲学研究,1990(1).35.
[3][11][13][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3.24.45.294.
[4][14][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2.32.32-33.
[5]列宁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6.
[6]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7]马克思.资本论(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6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0.
[9][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76.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2、143.
[12][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7.552.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M].人民出版社,1979.477.
作者简介:崔玮(1970-),女,河北张家口人,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副教授。(北京10002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0-0052-02
随着我国各类企业对涉外经济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地方性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区域产业结构、发展定位、进出口商品结构、企业类型、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等多方面因素,依托地区经济及产业发展特色进行专业特色建设,从而培养符合本地区需求的外经贸人才。
近年来,北京市经济取得快速发展,“世界城市”的新定位使得北京从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等方面着力打造城市高端形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产值已占总产值的70%以上;进出口额持续增长,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不断提高,2009年分别达到63.7%和36.2%;①众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国内大企业集团总部聚集北京,使得北京的总部经济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北京经济发展的独特性使其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自身的特点。作为主要为北京输送外经贸人才的地方性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应对自身的培养模式进行调整,通过构建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课程体系,真正做到培养服务于地方的国贸人才。
一、北京对国贸人才需求的新特点
1.服务经济发展对服务贸易运作与管理人才的需求
目前,北京市服务业在创造增加值、经济贡献率、实现税收、吸纳从业人员、固定资产投资和实际利用外资等六个方面,占全市总量的比重均超过七成。北京市率先在全国形成了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已成为支撑首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与对外开放势必促进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目前,北京市服务贸易额占全国比重的15%左右。与此相应,对外经贸人才的需求也从单纯货物进出口操作向服务贸易运作与管理人才转变,如各种国际物流公司、金融企业、软件外包企业等对懂得服务贸易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的人才需求逐渐增长。
2.世界城市定位对具有良好英语应用能力人才的需求
北京已经具备了建设“世界城市”的基本条件,世界主要的跨国公司总部或研发机构聚集北京,这也使得世界重要的商务活动选择在北京进行。作为区域性的集商贸、金融、信息、文化、会展及办公为一体的城市商务中心区,北京CBD吸引了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其中,以总部为代表的商务服务业2934家,占到企业总数的60.3%,高端商务产业在区域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北京“世界城市”的定位及国际商务产业的发展使其对于一些具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商务英语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日益增长。
3.进出口快速增长对具有较强实务操作能力人才的需求增加
1999年至2009年十年间,北京进出口总额从3435951万美元增加到21479103万美元,增长了6.3倍,远大于地区GDP增长。此外,随着进出口经营权的放开,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逐渐走向国际市场,经营进出口业务。逐年增加的进出口贸易量增加了对懂得国际惯例、熟悉进出口业务操作、能够较快地在业务一线独立工作的外贸人才的强劲需求,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报关员、报检员、货运员等。此外,随着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外贸行业内分工趋向细化,新的业务岗位不断涌现,如外贸跟单、国际快递、商务文员等。企业对外贸人才的新需求表现在不仅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实务操作技能与经验以及对所在行业的深入了解,拥有上岗的职业证书或资格证书;此外,还要掌握基本的企业管理知识和技能,以保证岗位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4.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北京的支柱产业,随着高新产业的繁荣,北京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也稳步增长,以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占北京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35%左右。中关村科技园区成为外商高科技研发中心和高科技产品的交易中心,而天竺出口加工区也逐步建成外商投资高科技加工贸易产品出口的区域。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使企业所需求的外贸人才应是既懂得相关产品知识又具备商贸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二、服务于地方经济的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措施
1.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课程相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由于服务和货物的特点不同,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运营存在着本质区别,不同的服务行业需要不同的专业人才,服务贸易运营对以传统货物贸易为主的外贸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挑战。对此,各院校的探索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传统的国贸专业课程体系主要是针对货物贸易的,而针对北京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特点,其课程体系应进一步突出对学生服务贸易理论基础与操作能力的培养,具体措施包括四个方面。
(1)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课程体系的设置最终是为了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应首先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相应的调整,将服务贸易人才培养明确地作为本专业培养目标之一,即:国贸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能力、国际市场调研分析能力、国际商务沟通能力及国际商务运作能力。他们能够在外贸企业、生产企业从事进出口综合业务操作工作,或在报关行、国际货运、金融机构等专业领域从事报关、货运、国际结算等专门岗位工作以及在服务性企业从事服务贸易实际运作与管理工作,也可在涉外经济部门从事对外经贸管理工作。
(2)进一步突出“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重要性。一直以来,“国际服务贸易”这门课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学校将其开设为专业选修课。而对于北京地方高校而言,则应进一步加强这门课程的建设。具体措施可包括:将其设为专业核心课程,增加学时数,改革教学内容,使其更好地与服务业各领域贸易发展现状紧密结合,使学生不仅掌握最新的服务贸易理论知识,同时对各行业服务贸易发展有较深入的认识。
(3)利用现有资源设立服务贸易相关专业方向。大多数综合性院校都同时开设有国贸专业、金融专业、物流专业或会展专业。国贸专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现有的资源,开设不同的专业方向,使学生在学习货物贸易相关课程的同时,能够有针对性地选修金融、物流或会展等课程模块,从而能够对服务贸易的某一行业有更加深入地了解。
(4)开设服务贸易系列讲座。在选修课环节中还可以为学生开设有关地区服务贸易发展概况的系列讲座,如北京金融服务贸易、运输服务贸易、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等系列讲座,使学生了解最前沿的区域服务贸易发展情况,开拓学生的视野,为其今后在服务业领域从业打好基础。
2.通过全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系列课程培养国际化人才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满足北京对高端国际商务人才的需要,国贸专业应通过多种途径,增强专业英语的教学,做到“英语四年不断线”,并通过课程体系的调整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培养其跨文化交流及合作能力。
(1)积极开展全英语教学。探索全英语或双语授课方式,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开设全英语教学班。聘请外教和学院优秀教师用英语进行主要学科大类课程、专业必修和专业限选课程的授课,以保证学生既可学到前沿的国际经贸专业知识,又可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及专业英语水平,拓展其国际化视野,为今后从事国际经贸工作打好坚实的专业基础和英语基础。为了保证全英语教学的质量,对授课教师必须进行严格的挑选和培养,尽量聘请国外教师,本学校的教师则必须赴国外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深入了解国外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同时,应精心选择适宜的原版教材配合授课。
(2)细化专业英语课程,形成外贸英语课程群。大多数院校国贸专业对于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都是通过开设“商务英语”、“国际贸易专业英语”等课程,但这些课程的开设对于系统培养学生国际商务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所发挥的作用仍较为有限。为了满足北京对高端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地方高校国贸专业应进一步细化专业英语相关课程,系统地开设“经贸英语听说”、“经贸英语口译与笔译”、“国际经贸报刊原文选读”、“英语综合能力实践”等外贸英语课程群,并配合全英文开设的“国际商务函电”、“国际商务谈判”专业课程,使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得到全方位的训练。此外,学校还可以在视听室安装商务英语方面的实训软件,并将专业英语自主学习与训练纳入课程体系。
3.构建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目前,国际贸易专业岗位需求大致有以下几类:一是外贸业务员,或叫外销员等;二是物流操作员,或叫海运操作员、外运等;三是外贸跟单,或叫外贸助理等;四是报关员和单证员;五是外贸经理、物流经理。此外,还有一些需求量较少、素质要求较高的职位,如金融机构中的国际结算、外汇业务文员、科研与教学人员、政府公务员等。地方院校毕业生则主要针对的是上述前四类岗位,即中小型企业中的实际业务岗位。而中小型企业提供的外贸工作岗位主要是出口营销、单证处理、报关、报检等工作,它们所占比例大致为:24%、36%、22%、18%。这就要求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与岗位要求相对应,充分体现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1)目前课程体系中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相互封闭、缺乏沟通,实践环节特别是综合性、设计性实践环节亟待加强,学生对业务流程缺乏全面了解。为打破各门专业课之间的界限,学校将完成与进出口实际业务操作任务密切相关的、分散于多个学期的多门课程,包括国际商务函电、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海关实务、国际结算等进行整合,开设进出口业务综合课程。该课程以国际贸易业务操作流程为主线,将原来单独开设的各门课程中的知识与技能进行重新整合。学生不再是独立地学习海关业务、国际结算、国际运输、保险、商务谈判及函电撰写等知识和技能,而是通过进出口业务操作相关任务的展开,将这些相关专业知识穿成一个“知识链”,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按国际贸易职业活动和要求设计教学内容,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学与训练项目。
(2)构建分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可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课内实训,即在授课过程中针对课程关键点进行认识性实践;二是集中实践,即紧跟在各门专业课程之后的集中实践环节,主要针对单门专业课程所学知识进行实际训练,可安排在每学期最后两周集中进行;三是综合性实践,即针对国际贸易业务全过程的综合性训练,把课程的关键点以及国际贸易业务各个环节串连起来,通过模拟国际贸易全过程及参与企业实践,对综合业务能力进行训练,包括综合流程模拟、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企业实习等。将课中实践、集中实践和综合模拟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形成分层次、递进式、由点到面再由分散独立到系统综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
(3)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融入课程体系。由于外销员、报关员、单证员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实际工作岗位对职业技能的要求。因此,应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核心内容融入相关专业课,如海关实务课程以报关员考试教材为主要授课内容;同时,开设国际贸易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集中实践课程,由多名专业教师针对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对学生辅导,鼓励学生考取国际贸易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4.根据进出口结构变化调整相关课程授课内容
由于北京进出口产品以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为主,企业要求业务人员既要懂得经贸知识,又要具备相关产品知识。因此,应当对传统的商品学等课程进行改革,调整授课内容,增加计算机及通信产品以及其他高技术产品相关知识,为学生毕业后从事高技术产品进出口业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总之,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要求地方高校在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时必须充分考虑本地区对外贸人才需求的特点及变化,不论是知识结构还是能力培养都应紧密结合当地企业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地区经济发展要求的实用型、复合型外贸人才。
注释:
①数据来源:根据《北京统计年鉴2010》数据计算。
参考文献:
[1]李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J].商业经济,2010,(3):111-11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247-02
梁启超曾告诫留学美国学习建筑的梁思成:“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某些部分。”作为近代伟大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政治家,梁启超要求孩子们做学问不仅要专精,还要广博,这对今天的高职教育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首先从终身教育的理念看,高职教育既要着眼于学生当下的就业,也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人文素养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能纠正工科专业所偏重的逻辑思维和实验理性思维带来的负作用。相关素养的提升,有利于个体完善知识结构,对于将来从事技术开发也有重要的辅助作用。高职院校需要根据自身情况,以专业为依托,探索并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人文课程体系。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构建人文课程体系的意义和价值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趋势
世界各国都注意到专才教育的缺陷,在课程设置上出现了人文教育的复归,我国也借鉴国外的经验增加人文教育,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倡高等教育促进文理融合;国家“十二五”规划则明确提出要“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
发展人文教育,促进文理交融,已成为国家高校素质教育的长期方针。但从高职院校总体课程体系布局看,专业技能教育体系比较完善,而作为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类课程的设置却相对单一、陈旧,未成体系。构建人文课程体系,有助于高职院校在注重实用性、技术性为代表的专业教育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参考世界各国专家学者提出的课程设置方法,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人文类课程体系,促进专业建设。
(二)研究本课题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科学与人文都是以人为出发点并以人为归宿,两者共同构成完整的价值体系,高职院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存在着融合的可能性。
第二,任何一个学科都有自身的历史、价值、规范和社会现象,在高职院校特定专业领域,如建筑设计类专业中,跨学科合作构建人文课程体系有其独特的优势。
第三,“科技以人为本”,须树立综合教育的思想。人文类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推广,有助于培养学生从整体和大局、从“人本”角度考虑问题。
第四,结合专业构建人文课程体系,有助于教师跨学科合作,提高自身素养。
第五,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能进一步激发学习主体的学习兴趣,拓展专业知识面。
第六,在构建人文课程的实践过程中,跨学科、跨系科、跨学校、跨部门之间的合作,有助于发挥群体优势,提高研究工作的组织程度与集成度。
二、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课题在实地调查,与多个省份高职院校相关专业交流的基础上,主要以上海思博美术设计学院及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上海与江苏两地、公办及民办高职院间人文类课程的开设情况,结合特定专业探索高职院校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从课程建设、教学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及评价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发挥集群优势,进行跨学科、跨系科、跨地区间的合作,对课程涉及面进行人文教学资源的整合及开发。
构建建筑装饰、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人文课程体系,综合采用以下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现象学研究法。通过对实践过程中的资料加以分析,针对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带有普适性的教育原理,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课题从政治理论、语言文字、文明礼仪、文学艺术、哲学和历史修养、心理健康等方面,挖掘学科的人文内涵,从建筑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建设、教学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及评价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围绕核心课程,建立与之关联的课程群。强调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完整规划,形成多样性教育情境,在实践中探索建筑装饰、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
第一,课题组通过实地走访、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多个省份相关专业人文类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论证和分析。主要以上海思博美术设计学院及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为研究对象,分析论证区域间、公办及民办高职院间人文类课程的开设情况,在此基础上就如何结合专业构建人文课程体系进行准确定位,从理论层面探讨课题实施的可行性。
第二,结合专业特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制定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处理好人文课程体系与专业课在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中的辅与主、点与面、质与量、教与学等方面的辩证关系。(1)课程建设。包括在专业技术基础课模块如《素描》、《色彩》、《建筑初步》,技术应用课模块如《建筑装饰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结合专业特点的人文类公共必修课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语文》、《公共英语》、《应用写作》等课程的优化;针对专业的人文类公共选修课如《梁思成林徽因与中国建筑史学》、《儒道互补(职场修身法则)》、《职场心理》等系列课程的开发;以及有人文针对性的系列讲座、学生社团、校企合作、行业协会合作等涉及面都是建筑装饰、艺术设计类专业构建人文类课程体系的有效组成部分。(2)教学队伍建设。跨系科合作,通过人文类课程体系的构建,促进建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学团队。(3)课程资源建设。以构建人文课程体系为依托,重视教材建设,建设系列化、一体化、多种媒体有机结合,具有校本特点的立体化教材;积极开发网络教学与管理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人文课程体系的教学效率。(4)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人文类课程的评价体系,如针对人文课程体系的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制度的建立及方法的推广,促使人文类课程体系不断完善。
第三,结合专业对高职院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实践论证。课题实践具有以下特色:(1)上海、江苏地域差异及公办、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不同,使人文课程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具有更多可参照性。构建课程体系的同时更多兼顾到市场价值理念,可提升研发成果的内涵与质量。(2)课题组成员自身的专业及教科研特长有助于对课题实践细节的具体把握。比如徐增英先生为中国美协、上海美协及中国版画工作委员会会员,上海明圆文化艺术中心艺术顾问,有丰富的国内外个展联展交流经验,作品被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图书馆、浙江美术馆等多家艺术机构收藏,多年来在一线系统讲授《设计学》。其加盟课题组,对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资源的开发所发挥的借鉴及指导作用。(3)课题研究组跨学科、跨系科、跨学校、跨地区间的合作,有助于发挥集群优势,从而为专业建设服务。(4)学生自课题实践过程中,于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思想及人文方法习得的隐性价值。
正如《纲要》所提出的“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是实现人的尊严、择业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终身教育。”高职院校需要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变通借鉴,以提升职业素养为核心,以专业为依托,构建具有高职教育特点及专业特色的自己的人文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英]马尔科姆・泰特著.高等教育研究――进展与方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美]伯顿・克拉克主编.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3]叶立群.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
BAG分析法;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近年来,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推动下,高职院校普遍开展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中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是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借助职业分析的方法,将专业对应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和整理,再将其转化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1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在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使课程体系的构建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许多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机制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岗位,而不是关注毕业生在1~10年职业生涯历程的工作经历,这样就导致职业分析时只归纳了学生初级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而忽略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如此构建的课程体系更接近中职或职业培训的课程体系,而不是高职的课程体系。第二,在进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许多专业教师试图将原有专业课程体系全部解构,将其完全变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这样的课程体系构建既不符合我国高职专业的宽口径定位,也不符合我国高职院校软硬件条件的现状。最终只会导致课程改革不成功或是只停留在纸面上。基于上述原因,黑龙江职业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在进行课程改革期间,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座谈,采用实践专家研讨会的方式(BAG分析法)进行专业对应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基于分析所得数据及专业师资、设备情况构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
2机制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
2.1实践专家研讨会在课程体系构建之初,对黑龙江地区的装备制造企业进行了详尽的调研分析。在分析调研情况后,运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BAG)的方法两次召开了由企业技术主管、高级技术工人等实践专家参加的职业分析研讨会。参加职业分析研讨会的实践专家毕业于本科院校或职业技术院校,研讨会重点分析归纳企业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历程,在其职业生涯中经历的工作岗位,以及这些工作岗位对应的典型性工作任务。
2.2课程体系构建专业教师实践专家研讨会采集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整理,总结这些典型工作任务需要哪些知识、技术和能力;根据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以及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序化出本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方案,课程体系构建流程见图1所示。结合课程性质和学院的软硬件条件将专业技术课程分为理论性较强的讲授型课程和实践性较强的一体化课程。讲授型课程以专业基础课程为主,不改变原有的课程结构,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讨论和实验课;一体化课程以专业课程为主,对原有专业课程进行解构与整合,一体化课程突出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将职业岗位的国家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以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为主导的包容理论课的课程体系模式,改革后的课程体系见表2。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中,公共课12门、专业基础课5门、专业课7门、拓展课程4门、实践课3门,共计2752学时。
2.3学做一体化课程改革专业课程中的一体化课程改革将原有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充分整合,参照职业岗位标准制定教学内容,选择典型性的工作任务作为教学载体,采用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例如,“零件的机械加工与工艺”和“零件的数控加工与工艺”两门课程,采用企业生产的典型零件由浅入深地安排学习情境。在课程运行期间,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采用微视频、微文本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学习。在课堂上,70%的时间都是教师辅助学生进行实操训练,而另外30%的时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以及理论知识的运用问题。
3总结
基于BAG分析法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成功构建,使专业课程体系所开设的课程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培养的学生在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较课程改革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当然,课程体系中偏理论型课程学生的听课效果不理想以及由于硬件条件不足造成的一体化课程实际运行困难等问题依然存在。
参考文献:
[1]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 :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能力本位;岗位职业能力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能力本位视角下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XJK013CZY132)
作者简介:于坤林,男,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电路与系统;本文其他作者单位均为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2-0001-04
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是紧紧围绕我国民用航空发展,服务区域经济而开办的专业,《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计划增加投资1.5万亿,其中,新建机场45个,新增飞机1 900多架,据估计,未来5年,新增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需求在7.5万以上。然而,目前我国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教育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或重技能轻素质混同于中职教育;或重知识轻能力混同于本科教育,因此,所培养的学生其动手能力远不及中职生,理论知识掌握也不及本科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摈弃知识本位课程体系的构建思想,在能力本位的理念下,对应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重构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从而满足航空电子设备维修发展的需求,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能力本位高职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想(CBVE)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产生于二次大战后,它是一种以重视获得岗位操作能力为目标,提倡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1]能力本位课程观以职业能力为基础,通过职业分析确定能力结构,并依据专项能力的细分进行课程设置,以专项能力所必备的知识、态度、经验和反馈作为内容来组织课程内容,以专项能力的复杂程度确定课程结构、调整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2]
在能力本位课程体系中,课程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的设置是建立在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基础之上的;课程内容是在学生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所直接需要的知识;课程结构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而采用模块式结构;课程实施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的;课程的评价是以能力为标准进行考核评价的。
二、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如:培养目标没有对接地方航空产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缺乏;课程设置缺乏动态调制机制且重理论轻实践;教材开发严重滞后不足;课程体系缺乏中高职衔接以及与应用本科的衔接;诚信教育缺乏;课程教学方法落后;课程评价方法单一,等等。[3]
三、国外能力本位高职课程体系的改革借鉴
(一)加拿大能力本位高职课程体系改革
1.课程的核心是职业能力培养。它以职业分析所确定的综合能力作为学习的课程,以职业能力分析所需要的专项能力,遵循能力递进的顺序安排教学计划,其课程设置基于企业、岗位和工作的需要,按工作任务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态度编成一定的课程模块。
2.采用DACUM课程开发方法。DACUM课程开发方法是指将许多优秀的企业专家召集在一起进行职业能力分析,而教育专家及教师则不需要参入职业能力分析和讨论,从而保证了职业能力分析的客观性。[4]
3.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程实施和评价。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起管理和辅助作用。学生根据学习指南计划来完成学习,课程评价采用学生先自我评价,再由教师考核评价的方式,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
(二)美国能力本位高职课程体系改革
1.课程目标和课程设置多元化。课程目标定位为以升学为导向的学历教育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将课程分开设置为以升学为导向的学历教育课程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类课程,[5]这就使得以升学为导向的学生选择学历教育课程,从而能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类课程,从而能够提高其从业竞争能力。
2.职业课程与学术课程整合。既开设职业课程又开设学术课程,要求毕业生同时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和学术能力,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工作竞争力。
3.工作本位学习。突出“学”而非“教”,通过在工作现场完成工作任务来训练与职业有关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参与真实的工作任务,促进学生的职业成长。
(三)澳大利亚能力本位高职课程体系改革
1.以能力本位与终身教育思想的融合作为课程的理念。澳大利亚的高职教育是建立在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理念的基础之上的,职业教育不限于学历教育,而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为中心,为一切愿意接受教育或培训的人提供服务。[6]
2.以关键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的核心。将关键能力培养作为课程的核心内容,课程的实施是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注重实践教学,使理实教学融为一体;课程教学以提高能力为原则,开设的纯理论课程以够用为度。[7]
3.以培训包作为课程开发的依据。培训包的核心内容就是能力标准,它将行业技能需求和职业培训的目标相结合,并规定学生达到能力标准所需要的最低考核要求,达到了标准,就可授予相应的资格证书。
4.以不同层次的模块组合来设置课程。课程设置以关键能力进行模块组合,每个模块又分为若干个子模块,以模块来推进教学。模块课程分为不同的层次,层次越高则对应的职业技能要求就越高,学习难度也越大,而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级也越高。
(四)国外能力本位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启示
1.确立“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构建理念。要摈弃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知识本位”课程体系构建思想,确立“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构建理念。在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应充分体现以能力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强调校企合作、理实一体,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2.树立科学发展的能力观,制定行业能力标准。行业能力标准指的是按照行业中所必须履行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对其所涉及的知识、技能及应用所作的明确说明。我国相关行业也应该根据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人才的培养规格及要求,制定适合自己的行业能力标准。
3.实施校企双主体参与的课程开发。我国高职课程开发缺少行业参与,基本上由学校自己承担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开发,这样设计出来的课程体系是无法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的。因此,高职课程体系的设计应充分体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企业应该全方位地参与到学校的课程设计和开发工作中来。
四、能力本位视角下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一)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1.应用为主,够用为度。首先,高职教育职业性很强,学生毕业后就要求能够上岗,可见,高职教育应该更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其次,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弱,学制较短,且不需要系统掌握学科知识,即理论知识够用即可。因此,能力本位视角下,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应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
2.基础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首先,高职学生基础差,学制短,自我约束力差,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限,因此,在高职课程体系构建中更应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基础知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能力,而高职很多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所以,在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时,应遵循基础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二)课程体系开发流程
课程体系开发流程为: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组建专业课程体系团队,选择国内一流飞机维修企业进行调研;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分析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制定相应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分析岗位职业标准,确定岗位职业能力;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归纳综合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1.专业调研分析。选择广州飞机维修公司、南方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公司等国内一流飞机维修公司进行调研,收集企业职业岗位信息,分析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形成职业能力需求调研报告。
2.培养目标确定。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选择国内一流飞机维修企业进行调研,确定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培养目标为:面向民用航空器维修企业,从事航空电子设备维护与修理、航线维护、飞机定期检查及生产现场管理等工作,德、智、体、美、能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优良专业技能与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3.岗位职业能力分析。通过调研分析,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主要就业岗位有三个:航空电子设备维护与修理、航线维护、飞机定期检查,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
4.课程体系架构设计。对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归纳综合,按照能力递进的培养规律,将分析结果转换为课程,构建能力本位的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具体架构如图2所示。
综上所述,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是实现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在构建该专业课程体系时,必须摈弃原来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只有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才能适应航修业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冯秀茹,崔会拥.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课程模式构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30(1):78-79.
[2]李海燕.关于职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2(14):42-46.
[3]于坤林.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职教通讯,2014(15):22-25.
[4]李春梅,杨阳.加拿大CBE职教模式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6):10-11.
[5]何锡涛.借鉴国际课程理论促进我国高职课程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05(3):42-44.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3.128
0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电子行业的发展成为了其发展的基础,因此,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然而,在很多高等院校中都设有与其相关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但是很多时候专业的课程设置较乱,缺乏实务性,并且在整体的专业学科方面的练习不足,不能够形成完整的、科学的、动态的课程体系,在学生步入工作岗位之后慢慢或表现出一种职业能力不足的现象。正对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身所具备的特点,以服务社会实际需求和就业为主要的目标,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合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行业服务、管理兼并,有理想、有目标、有较强知识基础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这仅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更是我国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要求。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很多高等院校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创新,并且引进了很多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等,但是由于应用的不是很合理,导致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存在一定的混乱。一般情况下,课程设置都是按照学科类别进行设置的,基本上与本专业的观点和理论相一致,而其他类别的学科或者是相关专业的学科都没有涉及到。这种课程体系被称作是静态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在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发展,不能够达到高等教育的课程要求和标准,不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扩展视野[1]。因此,为能够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顺应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建设的需要,对我国高等院校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和创新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综合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评价和构建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问题,在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体现了多样性的学生个性发展、多元化的社会发展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目标,对此,在实际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上、教材内容的更新、授课方法、学生学习以及考核方面都应该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一些多元化的问题,构建出适合大学生发展的综合性评价体系。
2.2 系统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值得不仅仅是单纯的教学方法、手段等,还包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想、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模式、课程结构、课程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课程教学实施的计划和教学条件、课程的管理以及课程的反馈和评价,在构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创新性,还要重视动态的反馈理念等[2]。另外,应该重视每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关系,应该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当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长期的系统教育教学工程来逐步的实现。
2.3 实际性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该重视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职能部门宏观上的目标,还要充分考虑其自身实际上的条件,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当中,应该形成一种能够显示粗自身特征的方法和特色。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特性及发展因素
3.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特性
根据高等院校以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所要求的知识素养和基本技术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才所掌握的技能和所具备的素养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代企业在选择人才时都倾向于具备知识、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素质等方面的人才,这样就导致在人才的需求上显示出非常矛盾的结构。这就是我国当前高等院校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特性。
3.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发展因素
3.2.1 快速发展的变化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设计方法和分析方法上的与日俱进,这样就需要高等院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应该每相隔一段固定的时间就需要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进行重新的审查和全面思考,这对我国高等院校创新教学方法、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有莫大的帮助,能够有效的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3.2.2 与物理科学之间的相互交叉
由于我国在大规模的集成电路相关制造技术以及晶体管发明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对定期工程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巨大的、扎实的基础,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物理科学与电气工程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和交叉,是未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发展的关键,并且即将逐渐扩展到微机电系统、光子学以及生物系统当中[3]。
3.2.3 信息技术的决定性影响
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的定义被规定为世界范围高速带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通信系统,或者是用来处理、显示、传感以及储存各种信息等现相关的技术综合。因此,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我国高等院校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构建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4.1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学生的认知结构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结构相关理论进行课程设置,其中,认知结构理论包括知识块和知识的组织形式。因此,应该在国家规定的课程框架之下,结合认知科学对学生认知结构的认识和理解,正确了解学生的真正需要,构建有利于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基于此,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知识块之间的统一和结合,构建相应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专业化现象的发生[4]。
4.2 倡导精品建设,突出专业特色教育
根据当前教育部对高等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相关理念的要求,通过这样的方式和途径来有效的提升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转变高校育人的环境,充分激发教师和学生在工作和学习方面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相对比较统一的过程,其中包括了学生、教师、教学制度、教学技术手段以及教材等方面的要素等。在进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具有全局的、整体的视野和观念等,根据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作为课程设置的先导,构建具有较强层次性、针对性、实用性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制定科学的教学管理体制,突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色教育。
4.3 创新实践教学理念,强化实践教学的方法和内容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之中,教师要从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知识整体情况有着明确把握,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逻辑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全面培养。科学、有效、合理的教学情境,是能够有效实现生活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融会贯通的桥梁,同样也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出发,创建各种课堂教学情境,强化实践教学的方法和内容。
4.4 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构建教学反馈机制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当中,专业教师应该多位学生创造一些能够亲自动手实践学习的机会,在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的过程中,主要就是学生在自主探究能力方面的发展和提升。通过相关的工作岗位典型项目进行实际教学,并且能够在实际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增加交流和互动,能够充分的尊重和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实现教学实践的目的。这样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兴趣,将教材当中的理论知识在实践当中充分的利用出来。此外,教师还可以进行开放式教学模式反馈机制,当前很多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探索。针对这样的情况应该构建统一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反馈机制,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4.5 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
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高阶能力的发展,有效的丰富学习的资源、时间空间方法、经验和评价等,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例如:模拟通信领域参观、体验学习、研究活动、群体交流学习等形式,使用教学方式和研究型的教学方式等方法来进行实践和安排,以此来提升和完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构建的实践型和研究型的教学类型,例如: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控制系统仿真等,自动控制理论等课程的形成嫩巩固有效的进行优化和整合,删减教材中不断重复的内容。同时,高等院校还可以创建一个新的实验实习基地,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构建的支撑和保障,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让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更加的多元化。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学生在理论知识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了稳步的提高,并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构建的效果也是越来越明显了。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同时还能够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需要,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倡导精品建设,突出专业特色教育,创新实践教学理念,强化实践教学的方法和内容,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构建教学反馈机制,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更好的为我国高等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志刚,瞿祝殷科生,冯婉.大工程观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08):44-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