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哲学的理解模板(10篇)

时间:2023-10-30 10:19:2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对哲学的理解,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对哲学的理解

篇1

【作者简介】张晓晨 女 1982年生 苏州大学政治与管理学院06级哲学硕士 研究方向:哲学原理

旧唯物主义仅把意识的物质基础理解为自然存在,而新唯物主义则把它理解为社会存在。正确认识社会存在范畴,有利于我们正确理解哲学的唯物史观。

一、社会存在范畴

旧唯物主义把存在,即物质理解为一种自然存在,这种自然存在包括人本身的存在和人之外的一切存在物,存在、物质的唯一形式就是自然。意识是自然物质长期发展到人所具有的一种属性,其对象就是自然物本身。所以,旧唯物主义认为自然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或从自然存在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这其实是一种自然唯物主义,与这种自然唯物主义相结合的辩证法最多只能说明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变化,发展以及观念的运动,变化,发展。当它企图说明社会历史这一领域时,它只是把社会还原为自然,把意识看作是自然物的一个属性和对自然物的反映。在它那里,意识和存在的关系是意识和自然的关系,因此仍然是自然唯物主义,而不是历史唯物主义。当就唯物主义者试图把社会历史看作不同与自然的东西时,他们只能从意识出发来说明历史。这样就会陷入历史唯心主义。就像恩格斯和马克思所说的:“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决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1

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就是从改变旧唯物主义存在方式的理解上开始的,马克思提出了实践的理解方式,即把实践作为意识的现实对象,现实物质基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人们“周围的感性世界(在马克思看来,它们才是意识的现实物质)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2应当“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共同的活生生的活动”。『3在这里,马克思区分出两种存在:一是不作为人的感性活动的单纯的自然存在,二是作为人的感性活动,作为实践的存在,这就是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范畴的重新定义,意味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从人们的感性活动,从实践,从社会存在出发去解释观念的东西。马克思在表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时说:“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4“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5“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6这三种说法都表示同一种新唯物主义原则,即从人们的物质生活出发来说明人们的精神生活,历史的动力应到人们的物质生活即实践中去寻找。

马克思从对旧唯物主义对存在的直观理解的批判中定义了社会存在范畴,从而使直观唯物主义发展成为实践唯物主义,从自然唯物主义发展成为历史唯物主义。所以我们要正确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存在范畴,就要正确理解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区别和联系。

二、社会存在和自然存在的区别

社会存在是人的感性物质活动,即人的实践活动这样一种存在。社会存在与自然存在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在社会存在中存在主客体关系,社会存在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物质活动。

主客体关系是这样一种关系,一方作用于另一方,使对方在对自己有用的形式上发生变化,标志人的活动的对象性关系的一对范畴。在改造的关系中,获得好处的一方就是改造的主体。在自然界,虽然也存在着这种普遍的相互作用,但这种相互作用不是主客体关系,一方运动引起另一方运动的这种相互作用并不存在对哪一方有好处。人不是简单的利用自然物而生存,他通过改造自然物来创造自己生存的条件,人改造对象,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获得好处。这才是主客体关系。

2,社会存在具有双重的关系、属性和规律。既有自然关系,又有社会关系,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既有自然规律,又有社会规律,而且社会关系、社会属性、社会规律成为社会存在的本质关系、本质属性和本质规律。

3,社会存在是意识的现实物质基础,社会存在的发展又受意识的指导,这种相互作用在自然界运动中是不存在的。

理解社会存在的特殊性对于我们理解唯物史观有着重大的意义:唯物史观是从物质的特殊形态,从人自身的感性物质活动,即从实践出发来解释社会历史。只有从社会存在出发来理解历史才是历史唯物主义。

三、社会存在与自然存在的联系

社会存在与自然存在的联系在于两者都是物质的存在方式,都是不依赖于意识存在的客观实在。

有的学者认为社会意识也是一种社会存在,或者说,社会存在包括社会意识,可以有两种论证逻辑:一种逻辑是社会存在就是实践,而实践是包括意识在内的,所以社会存在也包括意识,意识是一种社会存在。另一种逻辑是存在有本体论意义和现象论意义,在本体论意义上,“存在”和“物质”同义,“社会存在”和“社会物质”同义,二者不包括意识在内。在现象论意义上,“存在”包括意识和物质,“社会存在”包括社会意识和社会物质。

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存在的确有两种意义:一是指“有”,与无相对。二是指根本之有的东西,这种存在,在唯心主义理解者那是指精神,在唯物主义理解这那就是指物质。在第一种意义上,“存在”不是一个哲学概念,它根本没有表达任何哲学观点。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来表述他的唯物史观,说唯物史观“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马克思在实践前加物质这一词,是为了强调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并不是说除了物质实践还有精神实践。

在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方法中:把社会历史也就是人的活动抽象,区分为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马克思曾分别用“实践”,“社会存在”等词来指称人们生活的物质方面,而用“意识”,“观念”等词来指称人们生活的精神方面。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分离与对立,实践与意识的分离与对立,是哲学抽象思维的结果,不是说在社会生活中二者是分离与独立的,而且即使在思维中也不能只有对立没有联系。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范畴,指的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是物质的社会形态,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实践。在理解“社会存在”范畴时,既要了解它与自然存在相区别的特殊性,又要了解它与自然存在相联系的统一性。

【参考文献】

篇2

一、常识对于“事物”的理解

面对一个事物,常识是如何看待地呢?拿一个“苹果”来说,作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常识会认为:①这个苹果是一个外在之物,而不是在我的身体中或者心灵中的东西;②这个苹果是一个客观的事物,而不是一个主观的事物;③这个苹果是一个独立自在的事物,而不是依赖于我而存在的事物;④这个苹果有其自己变化的法则,不会因我的身体或观念的改变而变化;⑤这个苹果有其自身的属性:红绿色、圆形、酸甜味等,这些属性是苹果自身的,不依赖于我而存在,也不会因我的感官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属性是事物本身的客观属性;⑥我能直接看到这个苹果的本身及其红色、圆形等属性;⑦虽然我不能直接看到这个苹果的全部,但是我能直接看到这个苹果一个侧面;⑧这个苹果我在近处看起来大,在远处看起来小;⑨如果我是一个红绿色盲患者,我只能看到这个苹果的红色,而看不到绿色,不是这个苹果本身没有绿色,而是我没有能力看到它的绿色;就好比我是一个聋子,不是小鸟不叫,而是它的叫声我没有能力听到;⑩我梦中、回忆中、想象中苹果不是客观的外在的苹果,而是在我的心中的苹果,它是外在的客观的苹果的映象,是一种主观的东西。

二、常识对于“事物”的理解存在的矛盾和困难

常识信念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依赖,离开常识我们将难以生存,休谟说: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但是常识对问题的看法往往是从想当然出发,缺乏严密的推理,常识有时会把相互矛盾的观念、违反逻辑的思想同时接受下来。对于“事物”的理解,常识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困难,对于有些现象常识无法做出回答。

1、我们能不能直接看到事物本身?

常识认为我们能直接看到事物本身,比如我们抬头直接看到的就是太阳本身,但是这种理解是存在矛盾的。我们作一个设想:假设太阳本身现在突然不存在了,我们抬头还能不能在天空中见到一个太阳?常识肯定会认为我们看不到太阳了,因为它已经不存在了。但事实是,我们在8分钟之内还能在天空中见到一个太阳,这可以通过科学试验来得到证明。那么,我们还能看到的这个太阳是什么?⑴是太阳本身?当然不是,因为它已经不存在了。⑵是过去的太阳?过去的太阳是什么意思?已经过去了的东西就是在现在已经不再存在了的,现在已经不存在了的现在还会存在,这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⑶是太阳的光线?当然不是,我们看到的不是光线,一定是一个圆形的太阳。⑷有一种观点认为,太阳不断地把它的“像”向外传播,在这个例子中,虽然实在的太阳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它传出的“像”还存在,所以我们仍然能看到它的“像”。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如果太阳传出的是它的像,我们应该把它接受到我们的“家里”,我们能看到它到达我们这里的全过程,可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在1米、2米、10米、100米等距离看到不断向我们走来的太阳,而只能看到一个固定的挂在天上的太阳呢?按照现在科学的观点,看见就是把信息接受进来,但是我们却是看出去,向外看到很远的地方,也就是说我们是看出去而不是接受进来,这如何解释?在上面这个设想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太阳,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没有什么两样,但是我们既不是看到的现在或过去的太阳本身,也不是见到的太阳的光线或信息,我们看到地到底是什么呢?这是常识难以解释的现象。

与上面相同的一个例子就是我们能否看到已经消失了的星球。已经消失了上万年的星球我们现在还能看到吗?从逻辑上讲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可能见到已经不存在的东西。但是天文学家却通过先进的望远镜在天空中看到了已经消失了的星球,这如何解释。科学的解释是,星球本身虽然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它发出的信息(通过光来携带)仍然存在,尽管非常微弱,通过先进的设备我们就会捕捉到这些微弱的信息,并在我们的眼中产生一个关于这个已经消失了的星球的视觉映像,于是我们就会在天空中见到这个已经消失了几万年的星球。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一个正在天空闪烁的星球, 这个正在天空中闪烁的星球是什么?它是星球自身吗?当然不是,因为星球自身已经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它留下来的信息,这些信息不是星球,但是此时我们在天空中通过望远镜见到的星球是什么?同理,在夜晚我们遥望苍穹,繁星满天或明月皎洁,但我们真正见到的是什么?是常识认为的物自身吗,当然不是。

2、我们如何听到声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听到在遥远的天空中飞机的轰鸣声,那么飞机的声音在哪里呢?常识自然会认为声音在遥远的天空中,但是如果声音是在遥远的天空中,我们是怎样听到它的呢?常识认为声音传到我们的耳朵中,我们所以听到了它。但是如果声音是在我们的外面生成的,假如有一个声音在我们之外几百米的地方生成,然后它迅速地向我这里奔跑,两秒钟后到了我的耳朵里,我获得了这个声音,也就是我听到了这个声音。此时声音应该在哪里呢?理所当然应该在我的耳朵中。但是奇怪的是,此时我听到声音在我之外,在我之外几百米的地方存在着,一个已经跑到我的耳朵中的东西怎么还会在几百米之外存在着呢?这是不可思议的。如果声音一直在几百米之外存在,没有跑到我的耳朵中来,我又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呢?如果它跑到我的耳朵中来,它就应该在我的耳朵中,但是我为什么还会听到它在我之外几百米的地方存在呢?多么矛盾和不可思议的事情啊!常识对于我们听到声音的回答难道不是难以自圆其说吗?

3、事物是否独立于我的感官而存在?

常识认为,事物是客观的独立的,不依赖我而存在,事物不会随着我的感官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下面的试验常识就难以解释:如果我正在看我面前的一台电脑,现在我把一个眼睛闭上,用手去挤压另一个睁着的眼睛,我就会看到电脑在跳动。常识坚信电脑不会因我的眼球的变化而跳动,就是我用更大的力量去压我的眼球,电脑仍然不会有任何变化,它会纹丝不动;但是我们看到的现象与此正好相反,当我去压我的眼球时,我看到电脑不是纹丝不动,而是跳动起来,随着我的手的积压眼球而不断的跳动。如果我看到的跳动的电脑是电脑本身,那么常识认为电脑不会随我的感官的变化而变化就是错误的,因为我确实看到了它在随着我的眼睛的变化而跳动;如果此时我看到的跳动的东西不是电脑本身,那么电脑本身此时在哪里,它难道成了一个不可见的东西,那么这个可见的跳动的东西又是什么?

4、透过镜片看事物

我们可以通过镜片来看事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通过近视镜、墨镜、放大镜、望远镜、夜视镜等镜片来看事物。常识相信,不论我们通过什么镜子看事物,事物还是它原来的样子,决不会因我们使用镜片的不同而变化,不论使用什么样的镜片。但是当我们真的通过镜片去看事物时,我们却发现,同一事物通过不同的镜片来观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墨镜我们看到这个事物的颜色就会变成墨色;通过放大镜我们看到这个事物就会变大;通过望远镜这个事物不仅会变大,而且与我们的距离会拉近;通过夜视镜,在晚上这个事物就会明亮起来。一方面常识认为事物不会因镜片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我们的确通过镜片的不同看到了事物的变化。那么我们看到的有着巨大变化的东西是事物本身还是不是事物本身?如果不是事物本身,那么常识认为我们能直接看到事物本身的说法就是错误的;如果是事物本身,那么常识认为事物不会随着我们所看镜片的变化而变化就是不对的。不论从什么角度来看,常识都会处于两难境地。

5、对事物属性的分析。

常识认为,事物有其自身的客观属性,这些属性不依赖于我们的感官而存在,如树叶有绿色的属性、花有红色属性、冬天的水有冷的属性,但是面对这样一个试验,常识陷入两难。将两只手一只放在热水中,一只放在冷水中,过一会儿,把两只手同时放进一盆水中,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只手感觉到水是热的,另一只手感到水是凉的。同样的一盆水,在同时不会具有既热有凉的客观属性。对此如何解释,常识无法回答。

6、事物的“远小近大”

常识相信同一事物不论与我的距离是远还是近,其大小是固定的同样的不变的;但是常识又会毫不怀疑我们见到的事物在远处就会看起来小,在近处看起来就会大;常识同样认为,我们看到的就是事物本身。“我看到的就是事物本身”、“事物本身不会因与我们的距离的远近而变化”、“我们看到的事物远小近大”,这些相互矛盾的观点,在常识那里能够同时存在,而且相安无事。常识真是有着宰相的肚量,它能容下在逻辑上不能并存的思想,而且把它们都看作是真理。

三、常识对“事物”的理解的困难的哲学探索

哲学不能停留在常识的思维来看事物、对待这个世界,哲学家可以用常识的信念在这个世界上过正常人的生活,但是它却需要用哲学的思维来看待这个世界。哲学思维是一种科学思维,它既要符合逻辑,又要能够说明各种现象,而不能像常识一样违反逻辑和不顾事实的存在。

1、事物的属性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有一个红色的苹果,我们说苹果具有红色的属性,常识认为红色这种属性是一种客观属性,它是不依赖于“我”和我的感官而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苹果的红色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是物质的不是精神的、是外在于“我”的而不是内在于“我”的。但是西方哲学从德谟克里特、巴门尼德、柏拉图到洛克、贝克莱、休谟再到现在,许多著名的哲学家不同意常识的看法。近代科学家伽利略、波义耳等就认为:物质世界中没有颜色,只有在人的心灵中生成颜色的能力。洛克与波义耳是挚友,它接受了近代科学家关于颜色的看法,并从哲学的角度将客观事物的性质分为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并认为苹果的红色既不是客观事物的第一性质,也不是客观事物的第二性质,它根本就不属于客观事物,它只能属于心灵,它是客观事物的第二性质在人的心灵中生成的观念,是一种主观的东西。也就是说苹果的红色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是精神的而不是物质的、是依赖于我们的感官而存在的而不是客观自在的、是在心灵之内的而不是在心灵之外的。贝克莱、休谟继承了洛克的观点,都认为苹果的红色只是人的观念,只存在于人的心灵中,这也是西方经验主义的传统思想,康德也继承了这种思想。哲学对于事物属性的这种理解与常识对事物的属性的理解相比,它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事物的属性会随着感官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一个红绿色的苹果,在一个正常的人看来它是红绿色的,但是对于一个红绿色盲的人看来它就是绿色的,常识可能会认为,苹果本身就有红色和绿色两种颜色、但是色盲的人看不到红色而只能看到绿色,这种解释如果能够说得过去,那么,下面的现象常识就无法回答。当“我”的眼睛发生病变时,我会把平时看来是红色的苹果看成是黄色的;当我带上墨镜时,绿色的树叶就会变成墨色。尽管常识坚信事物的颜色没有变化,不会随着我的感官的病变或我戴上墨镜而变化,但是我们的确看到了事物颜色的变化,这是常识无法解释的事实。但是洛克、康德等人的回答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一困难,洛克等认为颜色只是经过人的感官在人的心灵中生成地观念,客观事物提供给人的只是刺激或者说是信息,这些信息经过感官的转化就在心灵中产生出颜色的观念,因此当“我”的眼睛发生病变时,尽管客观事物没有变化,但是由于我的眼睛发生了变化,因此生成的颜色也就发生了改变;当我戴上墨镜时,尽管客观事物没有改变,我的眼睛也没有改变,但是由于客观事物提供的信息在穿过镜片时发生了变化,所以在我的心中产生的颜色也就改变了。

这些哲学家的解释,既符合逻辑,又避免了常识的矛盾,但是它从来就没有真正说服常人来接受这些观点,因为在常人看来所谓在心灵中也就是在大脑中,而大脑在人的身体中,而在生活中我们见到的苹果的红色决不会是在我们的身体之内,而是在我们的身体之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尽管哲学家说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但是常人只要看到了苹果的红色在我们的身体之外,他就会坚信苹果及其红色等属性不会在我们的心灵中的一种观念、一种主观的精神的东西,常识就不会放弃红色是事物的客观属性的信念。

2、事物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常识坚信事物是客观的、外在的、独立于我而存在的,决不是主观的、依赖于我的心灵的、在我的心灵中存在的观念。但是当洛克说明了苹果的红色只是我们心灵中的一种观念时,也就同时说明了苹果的其他所有的属性都在人的心灵中存在,因为贝克莱的论证是:事物的属性是捆绑在一起的不能分开的,如果苹果的红色在人的心灵中,那么它的酸甜的味道、圆的形状也就会不可分离的存在于人的心灵中。因为贝克莱的思维逻辑是:事物是属性的集合,而事物的所有属性都是在我们的心中的观念,所以“物是观念的复合”,而观念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的存在依赖于心灵的感知,所以“存在就是被感知”,所以心外无物,任何事物到存在于心灵之中,不在我的心灵之中,就在你的心灵之中,最后是存在于上帝的心灵之中。

这就是贝克莱的结论——心外无物。贝克莱的结论是复合逻辑推理的,整个推理过程不像常识一样充满矛盾,在逻辑上是严密的。我们常人可能会反驳贝克莱,既然所有的事物都是观念——我的或者是你的,那么我的身体也是我的观念,都在我的心灵之中,那么我的心灵在哪里呢?贝克莱的回到是:我的心灵是一个真正的实体,但是它是不可见的,虽然可以体会;我们看到的所有的事物都不是真正的实体,它们只是在心灵实体中的观念。心灵是不可见的,事物是可见的,凡是可见的东西都是事物,都存在于心灵之中。常人可能会反对说:心灵是在大脑中,而大脑是在身体中,我们的身体决不会是在心灵中,而是心灵在身体中,事物在我们的身体之外,因此事物决不会在心灵中,而是在心灵之外。正是常识与贝克莱的这种分歧,所以贝克莱的观点被常识认为是一种病态的思想。贝克莱与常识的区别是:贝克莱认为,所有我们见到的事物都在心灵之内,包括我自己的身体,我们能见到的只能是我们自己的观念,真正的实体——心灵——是看不到的;常识则正好相反,所有的我们看到的事物都是在心灵之外的,包括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灵在我们的身体之中,心灵不是实体,而事物才是实体。贝克莱的观点对立于常识,但是却更符合理性,因为它正确的解决了事物为什么会因我的感官的变化而变化的问题,而常识对于这一问题视而不见,武断的认为事物是不依赖于“我”而独立存在的。

3、真正的实体是什么

常识认为,事物是真正的实体,我们看到的苹果、山峰、树木、小草等都是实体,我们的身体也是一个实体,大脑也是实体,而观念、思想则不是实体,是依赖于大脑而存在的。心灵如果是指大脑就是实体,否则就只能是依赖于身体而存在的精神性的东西。但是康德却不这样认为,在康德看来存在三类实体:精神实体(心灵)、物自体、上帝,但是它们都是不可见的,我们直观不到的,不能认识的。我们能够看到的、直观到的所有的东西都不是实体,都是因为实体而产生出来的精神性的东西。精神性的东西有两种:一种是现象,它虽然在精神实体之内,但是对于“自我”却具有客观性,因为它是先验形式整理来自物自体的感性材料生成的东西,它虽然依赖于精神实体,存在于精神实体之内,但是对于自我它却不依赖于自我而存在,这种客观性是相对的,只是相对于自我才存在;常识所认为的事物就是这种现象,常识所认为的客观性、外在性,只能是现象相对于“自我”的客观性和外在性,但是对于精神实体,现象却是内在的、主观的。在康德的世界中,精神实体内还有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有现象和自我构成的,自我面对现象世界,也就是常识所说的我看到的客观事物的世界。康德的另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就是观念,它不同于现象,是对想象的摹写,我们回忆中的和想象中的事物都属于此类,这些精神性的东西对于自我是主观的,依赖于自我而存在的,在在我之内的。因此在康德那里真正的实体是物自体,常识所认为的事物只是现象世界的东西。康德有三个世界:实体世界,包括物自体、精神实体和上帝;精神实体内的现象世界,也就是常识所说的自然界,它包括自然和自我,梦境在康德属于现象世界;自我所拥有的纯粹观念世界,它包括回忆和想象中的世界。常识不相信事物是一个非实体的世界,而只是一个精神的世界,常识坚信我们生活在一个实在的世界之中,自然界是一个实在的世界,而不仅仅是康德的现象世界。

4、罗素的世界

在《我的哲学发展》中,罗素谈到了他对于世界的最后看法(因为罗素对于世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观点),下面是罗素对于世界的看法的引文:

我想,把我的意见和莱布尼茨的比较一下,就更能把我的意见说得明白。莱布尼茨认为,宇宙是由单子而成。每个单子是一个小的心灵,象镜子似地映照宇宙。这些单子映照的精确性有程度的不同。最好的单子所照出的宇宙图形最不模糊。由于被亚里士多德的主词——谓语的逻辑引错了路,莱布尼茨以为这些单子不互相影响,而且这些单子之继续映照同一宇宙可以用预定的和谐来解释。他的学说的这一部分是完全不能使人接受的。只是由于外界的因果性的活动施加于我们,我们才反照世界(如果我们真反照世界的话)。但是他的学说还有一些别的方面是和我所主张的学说相合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关于空间的。莱布尼茨认为(虽然关于这一点他从来没有说得很清楚)有两种空间。一种空间是在每个单子的私的世界里。单子把材料加以分析和排列,在材料以外不假定有任何东西,就能知道这个世界。可是也还有另一种空间。莱布尼茨说,每个单子从它自己的观点来反照世界。观点的不同有类乎透视的不同。整堆观点的安排就给了我们另一种空间。这种空间不同于每个单子私世界里的空间。在这个公共的空间里,每个单子占据一个点,不然至少也占据一个很小的部位。虽然在偏私的世界里有一个私的空间,这个空间从偏私的观点来说,是极大的。当单子放在别的单子中间的时候,这个极大就缩成一个极小的针尖。每个单子的材料世界中的空间,我们可以称为“私”空间;由不同单子的不同观点而成的空间,可以称为“物理”空间。就单子正确反照世界来说,私空间的几何性质是和物理空间的性质相似的。这种说法的大部分可以不加改变地用来例证我所主张的学说。在我的知觉里有空间。在物理学里也有空间。据我和莱布尼茨来看,我的知觉里的整个空间只占物理空间的一个极小的部位。可是,我的学说和莱布尼茨的学说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差别。这个差别是和对因果的看法的不同有关,也和相对论所引起的后果有关。我想,物理世界中的时-空秩序是和因果有密切关系的。我认为物理世界里的时-空秩序是包含这种有方向性的因果的。正是根据这个理由,我有一种主张,这种主张是会使所有别的哲学家们吃惊的,即,人的思想是在人的脑袋里。一个星发出的光经过介乎中间的空间,使视神经发生变动,最后在脑里发生一件事。我所主张的是,在脑里发生的那件事是一个视觉。事实上我主张,脑是由思想而成——我用“思想”这个字眼是用其最广泛的意义,和笛卡尔的用法是一样的。对这一点,大家会回答道:“胡说!我可以用显微镜看见脑子,并且,我知道脑子并不是由思想而成,而是由物质而成,就和桌、椅是由物质而成一样。”这纯粹是错误。你看脑子的时候,你在显微镜里所见到的是你私世界的一部分。你所说你正在观看的是从脑子起始的一个漫长的因果历程在你身内引起的结果。无疑,你所正在观看的脑是物理世界的一部分,但这并不是你经验中的材料的那个脑,那个脑是物理的脑引起的一个遥远的结果。如果象我所主张的那样,物理时-空中的事能通过因果关系而知其在什么地方,那么,在眼和通向脑的神经中的事发生以后你才有的那个知觉,其位置一定是在你的脑中。我所主张的是,我们能看到或观察在我们的脑袋里发生什么事。我并且主张,在任何别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到,也观察不到。一个这样的事的集合——即构成我们自己的那个事的集合——我们知道得要比世界上任何别的东西更亲切、更直接。关于我们有什么事发生,我们不仅知道抽象的逻辑结构,我们也知道其性质,也就是说,声音的特性之不同于颜色,或红色之不同于绿色。在物理世界中,这样的事是我们所不能知道的。在以上所说的学说中,有三个要点。第一个是,物理学中的实体不是世界所由成的材料,只是构筑起来的东西。这些构筑起来的东西是由事而成,为数学家的便利而把那些实体当做单位。第二个是,所有我们不由推理而知觉到的东西,是属于我们私的世界。在这一方面,我是和贝克莱同意的。在视觉里我们所知道的星空是在我们的体内。我们相信的那个外界的星空是由推理而得的。第三点是,使我们能以知觉到各种事物的因果线(纵然处处都有这样的一些线)就如沙上的河,是容易渐渐消失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并不能永远能够知觉到各种事物。

把罗素的观点概括一下就是:有一个公共的世界,这是一个有实体组成的世界,我也是这个实体世界中的一员,在我这个实体中有一个私的世界,我所看到的世界就是这个私的世界,这个世界不是一个实体的世界,而是一个精神的世界,这个世界中的事物与在公共世界中的实体相对应,我作为一个实体,在公共的世界中与其他实体相互作用,同时我又能看到我私的世界中的事物。

四、事物是一种结构

把罗素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对于“事物”我有这样的看法:生活中的事物既不是物自身(这是常识的观点);也不是心灵中的主观观念(这是贝克莱的思想);也不是在精神实体中的行对与自我的客观现象(这是康德的认识),也就是说事物既不是单纯的物质,也不是纯粹的精神,而是一种结构:物自体—信息—身体—现象(表象)。

理解世界往往离不开物自身、事物、表象这些概念,但是这些概念不是一些孤立的存在物,而是一些有着不同结构的东西。

1、物自身就是物的自在状态,是物在未与主体相遇的状态,但是任何物都不是自身封闭的,它们都是在不断的发出信息,或者说提供某些刺激。因此我把物的这种状态用结构表示就是:物自身——刺激(发出信息)。

2、事物就是物与人相遇后被表象化了的状态,它是物自身与表象相对应的一种状态,是物自身与表象的构造之物,它既是认识的对象又是行为的对象,它既不是物自身也不是表象,它是这样一种结构:物自身——刺激——感官——表象。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事物,它不是一个孤立的东西,而是一个由复杂的结构生成的东西,是一个统一体。

3、纯粹的表象在这样状态下存在:刺激——感官——表象。它可以不与物自身直接对应、统一在一起,例如镜子里的镜像就是一个未与物自身统一在一起的表象,但是来自境面的信息、人的眼睛、人看到在镜子里面的东西(表象)是存在的;有时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物自身不存在了,但是由于它的刺激还存在,所以仍然会有一个表象生成,例如如果太阳本身现在消失了,但是由于它发出的光线还存在着,所以在8分钟以内我们仍然会在天空中见到一个太阳,航海模拟器或航空模拟器就是利用了这一道理。表象是不会自在的,它与刺激、感官同在,它的结构模式就是:刺激——感官——表象,但是这个结构中没有真实的物,也就是物自身。

用这种结构理论来理解哲学史上种种观点,就会看到他们的观点的深刻与不足:

1、贝克莱的名言:“物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的“物”就是常识所指的事物,但是他的事物只是这样的结构:感官——表象。就是说贝克莱的事物是依赖于感官而存在的感觉的复合体——表象,没有物自体,贝克莱是否认“物质”的存在的,也就是否定物自身的存在,而只是承认表象的存在;但是贝克莱看到了表象不能自在,它的存在就在于被心灵所感知,这是它的深刻之处。但是贝克莱尽管思想是深刻的,但是由于它对事物的结构的理解是片面的,把事物的“物自身——刺激——感官——表象”结构理解为“感官——表象”结构,所以它的物就成了一个无根的背离生活常识的让常人难以接受的理论。

2、朴素的唯物主义者关于物的思想。朴素的唯物主义者认为物是不依赖于人的感官而自在的东西,这样的物只能是物自身,不是事物。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自身看作是事物,未能看到事物的复杂的结构,更没有看到表象对于感官的依赖性,是一种最朴素、最浅薄的对于世界的看法。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述朴素唯物主义的事物就是:事物=物自身,而不是:事物=物自身——刺激——感官——表象。

篇3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是协调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是数量与质量并举的发展。如果有一部分人富得流油,另一部分人却穷得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如果有一部分地区发达富裕,已实现现代化了,而另一部分地区却仍是一片贫民区,这样严重的片面发展,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情况,极易导致贫富两极分化,从而带来社会动荡、社会犯罪等社会问题。严重社会问题的频繁出现又谈何可持续发展呢?也许是基于此,国家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尽量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消除东西部发展有平衡,实现国家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家对北部湾经济规划实现许多优惠政策,也是体现发展是第一要义的典型例子。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是由人推动、实现的,发展所带来的成果也应由人来分享,由广大人民群众来分享。今年5月份的汶川特大地震中国家中央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营救灾区人民,灾后勤部又拔巨款给灾区重建家园,这些无不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此外,国家实施的三农政策、贫困生的助学金都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只有人发展了,人的素质提高了,经济的发展才有动力,才有一定的智力支持。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还有助于提高个人的素质。科学发展观里说到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都是马列主义指导思想的延伸,是正确的指导思想,对我们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具有指导意义。它教会我们思想不要因循守旧,而要放眼我们身边更宽广的事物,放眼未来,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见多识广,才能思想开阔,跳出传统思维的牢笼,才有可能萌发更多的点子,有更多的创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要求我们平时做人要脚踏实地,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同时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篇4

歌唱作为一门艺术。对初学者来说是艰辛的。由于心理因素、生理因数不同,影响着歌唱者的声乐艺术之路,初学者还须理解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之间的关系。以科学的练声方法经过一定时间的专门训练。才能形成一种自觉掌握歌唱规律的能力。是歌唱者能自如地运用声音技巧来表达歌曲思想情感的各种需要。

美声与民族唱法

声乐作为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特殊的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是任何一门学科都不能代替的。学习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了解以及弄清它们之间的异同,是每一个声乐初学者所必须掌握的。民族唱法在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歌唱家,它们在演唱上融合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优点更有力地证明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相结合的必要性与正确性。作为初学者不必过多的去强调何为“美声唱法”?何为“民族唱法”?唱出好听的声音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1.美声唱法。“美声唱法”是歌剧的产物,是文艺复兴的产物。美声唱法到了十七、十八世纪不论声乐教学与演唱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新兴的、富有生命力的歌剧产生后。在意大利出现了四大歌剧乐派。它们是弗洛伦萨歌剧乐派、罗马歌剧乐派、威尼斯歌剧乐派和那坡里歌剧乐派。它们反映了不同阶级、阶层人群的不同要求。推动了歌剧发展历史中的不同风格的发展。美声唱法是以意大利语为语言基础形成的歌唱艺术。它包括了歌唱的科学方法和声乐美学观点、声乐技术理论及统一的声乐教学原则。美声唱法采用科学地发声练习。它的特点就是音色优美,发声自如。演唱者通过对发音位置的准确掌握、气息运用自如来追求发音的本质美,并追求声音的力度和发声的通畅。歌唱者的演唱必须满足几个条件才能称为美声唱法。演唱者完全领悟美声唱法的风格,演唱者的发音自然优美,演唱过程中的声音均匀,对华丽的音乐作品演绎的极为自如。

2.民族唱法。“民族唱法”是指包括戏曲、曲艺、民歌和具有这三类风格的创作歌曲的演唱方法。是我国人民根据自身的审美习惯。根据汉语言的发音吐字。在戏曲唱腔、民歌自然唱法的基础上,吸收西洋美声唱法的优点,凡演唱民歌或民族风格特色较强的歌曲作品时所采用的声乐技巧,统称为民族唱法。民族唱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有人类活动的那一刻。有了人类的生产劳动。就有了原始的“民族唱法”。从原始的、无意识的“民族唱法”发展到今天的、科学的、系统的“民族唱法”,可以说它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不断进化、演变而来的。无论从表演形式、发声技巧、艺术风格及科学理论上。都由最初处于混沌状态的劳动口号。逐渐演化成为今天这种风格多样、形式各异、技巧丰富、理论充实的“民族唱法”。我国最早的民歌基本上是运用纯真声,民间称真嗓子演唱。这种演唱方式真实自然,使人感到亲切。这种声型主要用于中国传统戏曲、说唱,民歌中占有相当数量。说唱北方个别地方的民歌。如青海的“花儿”,在高音区则运用了假嗓,民间称小嗓演唱,而且很具特色。这种原始的演唱方法声音与语言结合紧密。具有很强的地方风格。普遍带有说唱性,其声音音质明亮。声音位置靠前。这种声音由于呼吸较浅,共鸣较少,因而显得不够柔美圆润。声母发音的五个部位唇、齿、喉、舌、牙被简称为“五音”。要求在歌唱时,对每一个字都准确地做到咬字、归韵、收音。这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字正腔圆。主张“以字带声”注重声音的民族特性。在中国传统民间唱法中对吐字的主要观点,就是准确把握民族的韵味。传统的声乐艺术产生于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在演唱技术上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唱工。地方民歌各具特色的不同声腔使其在风格上借鉴了独特的韵味美。这种美服合我们民族审美习惯的质朴感和亲切感。相对来说,民族唱法由于咬字和润腔等技法的运用。在共鸣效果上与美声唱法的宽、宏、粗、大有所不同。在共鸣腔管的使用上比美声唱法要细一些和短一些。喉咽腔不要求开得太宽,喉结相对稳定。不论“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演唱时首先是要观众听清歌词的内容。

结论

声乐演唱需要演唱者对音乐作品进行准确的理解和体会。使演唱者自身能够通过其歌声。对音乐作品进行完美的展现。声乐是人声的艺术,是最能贴近人类自然的表达形式。在声乐学习和演唱中,人们往往比较注重歌唱技巧。而忽略了演唱中的表演。艺术歌曲具有歌词的文学性、旋律的婉转性、情感的真挚性以及音乐形象的独特生动性等风格特点。应该在了解艺术歌曲风格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演唱处理方案,除了要选择合适的作品外,还要深入分析作品。同时,还要尽力融入作品,展开想象、进入角色、把握好度:对作品还要反复锤炼,精益求精、烂熟于心。并要内化为内在的艺术素质。这样才能使艺术歌曲的演唱富有表现力,声乐演唱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综合了演唱者的脑力、体力想象力和表现力。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力、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力将随着人的文化素养的提高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并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刘大巍,夏美君.声乐艺术论[M].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2]张幼文.声乐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华月出版社,2003.

[3]H.K.那查连科,歌唱艺术[M].济南:山东省出版社1999.

[4]张伟.20世纪中国声乐教育[D].陕西师范大学,2005.

[5]俞子正.声乐教学论[M].北京: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刘朗.声乐教育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7]王新力.初学声乐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黄河之声,2010,(03).

篇5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一旦患病,则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来控制其血压水平,若患者血压水平控制不佳,则会诱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1]。高血压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高血压的发病率呈居高不下、逐年上升趋势。高血压的并发症较为复杂,其中脑中风是其并发症之一,易导致患者病死或致残,严重危害人类健康[2]。临床为高血压患者实施药物控制血压治疗过程中,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以及管理十分必要,可促进患者血压水平更好地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就社区高血压细节管理对高血压患者并发脑中风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1月东莞市石碣镇石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4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22例。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高血压诊断标准[3];伴心血管危险因素;原发性高血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排除标准:血肌酐水平升高(女性>124μmol/L,男性>133μmol/L);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肿瘤;心脏介入手术史;严重脑中风,并存在后遗症。试验组患者中,男189例,女133例,年龄47~71岁,平均(62±8)岁,病程1.5~15.0年,平均(7±4)年;对照组患者中,男192例,女130例,年龄45~71岁,平均(63±9)岁,病程1~16年,平均(7±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管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管理,即对高血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对其实施随访管理,每3个月进行一次高血压随访管理,对患者病情及血压变化情况进行及时诊治。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管理基础上接受社区高血压细节管理,设立高血压健康管理人员2名,负责专门的组织协调以及管理工作,制订项目计划;对社区医师进行高血压知识强化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使其具有较好干预以及沟通能力;根据患者具体血压情况,为其制订个性化干预方案,为其实施健康知识讲座、发放健康手册,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同时,指导患者血压水平监测方式,督促患者定时对其血压水平进行监测,若患者血压水平出现波动较大时,则可根据患者具体血压情况,为其实施药物指导治疗;为患者实施细节管理时,应积极与患者交流,耐心倾听患者想法,并给予相关劝解,纠正其不良治疗观念,保持积极心态接受治疗,若患者心理压力较大,则可给予其专门的心理辅导,促进其身心放松,从而将不良情绪对血压的影响降至最低;开放并使用高血压细节管理相关计算机软件,将高血压患者的基本资料、治疗信息、病情变化等进行记录,建立医师、患者、健康管理人员的信息交流平台[4-5]。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社区高血压患者经相关管理前后的血压(舒张压、收缩压、脉压)水平进行观察分析,同时比较其干预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以及脑中风(缺血性、出血性)发生情况。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压水平比较

实施管理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脉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管理后,试验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脉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血脂水平与血糖水平比较

实施管理后,试验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及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脑中风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并发脑中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篇6

【中图分类号】 H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178-2

在我国,日语已经成为除英语之外的第二大外语,据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对海外日语教育机关调查的结果显示,在日语学习者人数排名前10位的国家里,我国排名第一,学习人数为104万余人,比2009年的调查人数增加26.5%,而在学习者中以趣味为学习目的的知识志向和以就职为目的的功利志向比例最高,另外从各类对日语毕业生就业调查结果看,日资企业的就职比重最大。而日本企业对于日语人才的需求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认识和理解日本企业文化尤为重要。

一、日本企业文化

(一)日本企业文化。关于对日本企业文化的研究,无论国内还是日本的学者从社会学、心理学、宗教学等观点出发分析了日本企业文化,虽然角度不同,但都反映出了日本企业文化的共同体的原理,即内部职员和企业,企业命运和社会责任有机地统一形成共同体,笔者试从企业文化的概念出发分析日本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通常指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和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现象。日本企业文化在价值观、信念、仪式和处事方式上处处呈现以下特点:

1.从。这里的从主要指的是服从、遵从和跟从。服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和为贵的日本企业的核心精神,企业的员工服从企业的统筹安排,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员工和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从而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外,遵从体现在企业内部遵循的“菠菜”原则,即报告、联络和商量,这个原则加强了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协调性,强化了集团意识和协作精神。另外跟从主要是指积极参与企业组织的各项活动如忘年会或者研修会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员工之间的团结意识。

2.细。既注重细节又事无巨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不断确认、确认、再确认直到满意为止,环节和确认的内容也非常详尽,从而大大减少了失败的几率,保证了品质,这也是日本敬业精神的体现,然而琐碎的细节和重复的确认会增加劳动量,因此在日资企业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同时这种谨小慎微在决策的判断中会显得优柔寡断,不够雷厉风行。

3.守。守时和守信。日本企业里凡是房间都会挂有钟表,其实不止日本企业,其他任何场所随处都可见墙上的钟表,因此在时间观念的潜移默化中,人们在潜意识上都会格外遵守时间,而守时也是尊重他人和自己诚信的表现,所以日本人都有随身携带工作簿的习惯,上面会详细地记载当月或几个月中具体的时间计划安排。

4.洁。众所周知日本是个岛国呈现海洋气候,因此环境和空气都格外干净,因此日本全民也都非常注意干净整洁,比如服装的整洁干净,口腔的卫生,仪表举止的得体等等,这也表现在发明于日本的“5s”企业管理理念上,5s即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和素养,这一理念,渗透到生产的每一流程,使员工逐渐养成卫生清洁的习惯,创造干净清爽的工作环境,从而树立以厂为家的思想观念。

(二)国内的日本企业。自20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进驻我国后,至今已发展到3万余家的规模,而随着时代的变革,国内的日本企业在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也在发生转变。

1.经营模式的转变。由最初成本低廉、生产工厂、返销日本的经营模式逐渐转为同时面向我国市场和消费群体,参与并开拓我国国内市场、强化产品的设计和研究开发。

2.管理人员的转变。由日本直接派遣中高层管理人员逐渐转向直接启用熟悉现场精通管理的我国优秀人才,直接投入现场管理,节约经费和周期。

3.区域分布的转变。由集中分布于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市逐渐扩散到内陆地区,既注重发达区域又兼顾新兴的内陆地区。这一转变可以从2010年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对于日本企业活动实态调查的结果分析得出,即3-5年内有望开展销售事业的前10位地域分别是 ①广东省②上海市③山东省④江苏省⑤四川省⑥北京市⑦天津市⑧重庆市⑨浙江省⑩辽宁省,其中四川和重庆作为今后可发展地区被日本企业看好。

4.行业开展的方向性。在制造业方面,倾向于化学医药行业、机械仪器行业、食品行业、金属行业和电器制造行业。在非制造业方面,主要涉及建筑行业、通信和软件行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和金融保险业。

5.经营上的主要困难。在我国的日本企业在经营上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生产方面、销售和业务方面、雇佣和劳动方面及本地经营化方面。其中本地经营化方面由于可供选人员在能力、意识和素质方面距离企业要求相差稍远而造成管理层干部候选人才的选用难,另外人员的流动性和离职率较高也造成人才培养困难等问题的出现。

而这些问题都反映出“企业和用人”之间存在一定问题,企业要和谐发展,选用的人才期望职业生涯的完满发展,为此对于日本学习者来说,在进入日本企业工作之前具备日语能力和相关业务素质的基础上,有必要充分加深对日本企业文化的认知,注意理解能力的提高。

二、日语学习者的教育环境

(一)日语教育机构办学主体和办学层次。在我国,日语学习者主要在以下教育机构中学习日语语言以及日语相关的文化知识,按照办学主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日本政府、或由我国政府、公益团体、个人创办的日语教育机构,一种是由政府间或民间合作共同创办的日语教育机构;按照教学层次可以分为初等、中等、高等教育机构和非学历教育机构。

(二)日语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日语语言能力并在外事、经贸、教育、科研、旅游等领域具有较强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能力的日语人才,而根据区域、学校教育方针和专业方向等的不同,对于日语人才培养目标又有各自的特点。尤其近年为适应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因此培养日语+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已经提上日程。

(三)课程设置和教育环节。日语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具体可分为初级日语课程、高级日语课程以及专业方向性的日语课程。伴随这些课程还会设置一些和日本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相关的课程,力图在日语教学中渗透对日本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认识。在教育环节上除了上述的理论知识学习,还有实习等相关的日语实践。

(四)师资队伍。日语教师一般为国内高校毕业的日语专业人员,日语专业的高校会外聘日本人教师或留学回国人员。但除了日语专业知识以外在其他领域的的专业技能或者实践经验相对较少,因此同时具有教高的日语专业能力又具备某一行业专业技能的教师资源相对短缺。

三、日语学习者对日本企业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

日语学习者要培养自身对日本企业文化的理解能力,以便更轻松的融入到日本企业的就职中,需要外部和内部兼修共同培养。

(一)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首先要明确学习日语的动机和目的,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按照设定的目标有的放矢。尤其对于优先考虑在日本企业就职的学习者,在掌握专业日语知识的同时还应注意对日本企业文化知识的吸收,做到未雨绸缪,从而为可以从容地投入工作,排除工作上和日本企业打交道的障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开辟渠道,善于交流。除了可以在课堂或者讲座中了解日本企业文化的相关知识,同时作为知识的补充,可以查阅相关日本企业文化的图书、杂志等资料,留意相关报道或者新闻,形成对日本企业文化的认知,还可根据具体条件请教相关授课教师、毕业的学长或者日本人士,甚至可以借助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获取日本企业文化的相关知识,从多方面多角度认识理解日本企业文化。另外,多参加日本企业的商品展销会或者招聘会,通过和日本企业相关人员的交流加深对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活动等方面的理解。

(三)留心实践,积累经验。参加学校安排在日本企业的实习等实践活动,直接接触日本企业,留意企业的管理理念和制度,不断积累在日本企业中应注意的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行为处事的方式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海外日语教育的现状[R].国际交流基金,2012.

[2]在亚洲大洋洲日系企业活动实态调查[R].日本贸易振兴机构,2010.

篇7

[中图分类号] R541.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3(c)-065-02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时临床上常见的急重症,其发病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有关[1]。本文通过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药物的基础上,联合生脉注射液,观察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内皮素、脑钠肽、前列环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住院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2008年5月~2010年3月,符合Framingham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32~75岁,平均(56.5±10.1)岁,其中冠心病13例,高心病3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风心病2例。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标准),心功能Ⅱ级6例,心功能Ⅲ级11例,心功能Ⅳ级3例。生脉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28~78岁,平均(59.6±12.2)岁,其中,冠心病10例,高心病4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风心病3例。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标准),心功能Ⅱ级7例,心功能Ⅲ级10例,心功能Ⅳ级3例。两组间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给以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以及消除诱因等对症治疗。生脉组在此基础上给以加用生脉注射液50 ml(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加入5%葡萄糖250 ml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同时于用药前及用药后分别静脉采血测定血浆脑钠肽(BNP)、前列环素(PGI2)、内皮素(ET)水平。

1.3 疗效判定

显效:心功能恢复到Ⅰ级;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达到Ⅱ~Ⅲ级;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见表1。

3 讨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以由于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而发生的综合征,其中神经内分泌激活在心力衰竭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心力衰竭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内皮素、脑钠肽处于激活状态。PGI2是血管内皮分泌的最主要舒张因子、ET是内皮分泌的最主要收缩因子。而BNP主要在心室合成,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与其分泌量呈正相关[2]。研究表明,心力衰竭时,患者血浆BNP浓度迅速升高[3],是目前心力衰竭唯一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本研究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结果显示生脉组在改善心功能,纠正异常的ET、BNP,改善PGI2 等方面优于常规治疗组。生脉注射液主要是以红参、麦冬、五味子构成,具有益气养阴、复脉固脱、回阳救逆之功效。可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提高心输出量,改善心肌缺血,同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ET活性,增加PGI2浓度,同时具有清除自由基,改善微循环,抑制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的激活[4],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降低血浆BNP浓度[5],故生脉在辅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Sharma AK,Dhingr S,Khaper N,et al.Activation of apoptotic processes during transition from hypertrophy to heart failure in guinea pigs[J].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2007293:1384-1390.

[2]胡大一,杨振华.B型钠尿肽的临床应用和最新进展[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13.

[3]赵雪艳,杨跃进.B型利尿肽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内科杂志,2003,42(8):590-593.

[4]陆江,陈秀庆,徐青怡.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10):1142-1143.

[5]张翰心.生脉注射液药效学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3):342-344.

篇8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4.164

肺结核是一种临床常见慢性传染疾病, 主要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 在病变侵蚀血管的时候, 会出现不同程度咯血, 为此, 肺结核常见并发症为咯血[1]。本文研究分析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5月收治的88例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探究全程护理对患者疗效的作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5月收治的88例肺结核并咯血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中女21例, 男22例;年龄28~72岁, 平均年龄(47.2±7.6)岁;咯血程度:轻度25例, 中度16例, 重度2例。观察组中女21例, 男24例;年龄26~74岁, 平均年龄(47.9±7.7)岁;咯血程度:轻度25例, 中度18例, 重度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咯血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 主要给予盐酸氨溴索胶囊口服治疗, 2~3次/d, 30 mg/次,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 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2. 1 咯血护理 在临床护理期间,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咯血症状展开相关护理, 保证室内空气清新、通风, 并且保持室内温度(18~25℃)、湿度(40%~70%)适宜患者治疗, 尽可能降低诱发咯血的可能性[2]。护理人员协助患者翻身, 给予吸氧治疗及护理, 确保患者呼吸顺畅。对于吸烟患者, 需要指导其戒烟, 以免加重咯血程度, 危及生命。

1. 2. 2 健康教育 在日常护理过程中, 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健康教育, 讲述肺结核并咯血的原因、治疗、护理等相关知识,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我保健能力, 从而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加快患者康复。

1. 2. 3 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的情绪变化, 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 提高患者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列举成功病例, 增强患者的信心, 让患者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1. 2. 4 饮食护理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 大多数患者会发生营养失衡的现象。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 指导患者多食用一些富含蛋白、维生素、热量及微量元素的食物,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保证患者营养均衡, 促使患者早日康复[3]。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在患者治疗与护理期间, 对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与统计分析。①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在治疗与护理后, 患者咯血、咳嗽、食欲不振、四肢无力、发热等症状完全消失;有效:在治疗与护理后, 患者咯血、咳嗽、食欲不振、四肢无力、发热等症状显著改善;无效:在治疗与护理后, 患者咯血、咳嗽、食欲不振、四肢无力、发热等症状均无改变。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51~60分为满意, 30~50分为一般满意,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显效24例, 有效20例, 无效1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显效15例, 有效20例, 无效8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1.4%,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68, P

2. 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22例, 一般满意21例, 不满意2例, 护理满意度为95.6%;对照组满意15例, 一般满意18例, 不满意10例, 护理满意度为76.7%,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92, P

3 讨论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 具有一定的流行性, 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在肺结核死亡病例中, 咯血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 咯血会造成心跳骤停、呼吸衰竭, 极大的提高了患者死亡率[4]。为此, 一定要给予及时的治疗与护理, 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全程护理是一种整体化、综合性的新型护理模式, 主要包括咯血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内容, 通过全程护理的实施, 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及自我管理意识, 对加快患者康复有着积极意义[5]。同时, 在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 给予患者针对性干预, 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 对照组为81.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6%, 对照组为76.7%;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实施全程护理, 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 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参考文献

[1] 冯翠莲, 黄丽萍, 曾华志, 等.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疗效的影响.广东医学, 2012, 33(13):2033-2034.

[2] 张华艳.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的疗效研究.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8):80-82.

[3] 刘莉.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4(4):2188.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选取的是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70例肺结核伴大咯血患者,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39例,女31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年龄43.9岁;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胸闷、面色苍白、紧张、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者还伴有失血性休克现象。

1.2方法

1.2.1第一,心理护理肺结核大咳血属于慢性传染病的一种,若不及时给予患者行之有效的治疗,改善其临床症状极易导致患者产生紧张、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所以,护理人员应耐心的和患者进行沟通焦虑,耐心的向患者讲解肺结核大咳血的相关知识,并及时给予患者帮助和鼓励,逐渐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其对抗病魔的信心和勇气,使患者积极主动的和医护人员进行配合。

1.2.2第二,卧床休息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其活动,从而防止患者因肺运动而使得其咳血症状加重。同时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取侧卧位,并告知其重要性及对病情的影响,从而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进而达到促进患者健侧肺通气、减少吸入性肺炎或肺不张等现象发生的目的。同时也可指导患者取半卧位,从而达到降低患者肺循环压力、促进肺血管收缩的目的。另外,护理人员还应确保患者治疗环境的干净整洁,并且要定时对病房进行通风,从而防止对患者产生刺激的因素发生。

1.2.3第三,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护理人员应认真对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并且要认真对患者的咳血量、性质、颜色等进行记录;一旦患者有血应及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从而将血咳出,进而尽可能减少窒息现象发生。

1.2.4第四,用药指导由于肺结核患者需行抗结核药物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其用药指导的重视,并且要认真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同时应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合理对用药情况进行调整。对于大咳血且伴有严重咳嗽症状的患者,则应以医生嘱咐为依据给予患者口服可待因治疗,从而避免由于患者剧烈咳嗽而导致的咳血不止现象发生。医护人员应禁止对患者行杜冷丁及吗啡等药物,防止气管阻塞现象发生。对于伴有严重咳血症状的患者应给予其少量、多次输血治疗,从而达到补充患者血容量、增强其抵抗力的目的。另外,应注意的是输血时应做到速度缓慢,且应严格控制输血量,防止由于输血量过大或输血速度过快而对患者肺部动脉造成压力,进而避免大量出血现象发生。

1.2.5第五,饮食护理患者咳血期间应禁止饮食,咳血停止后可给予其流质饮食,且应嘱咐患者应多使用高维生素食物,确保大便通畅;同时还应嘱咐患者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

1.2.6第六,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给予其相应的健康教育,耐心的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该病的相关知识,比如治疗方式、药物用法、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等,使患者对该病产生正确的认识;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告知患者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使患者及其家属积极主动的和患者进行配合。患者出院前应嘱咐患者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情况;同时还应嘱咐患者出院后应确保充足的休息,不可过度劳累等。

2结果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便秘是脑出血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临床护理干预解决便秘后,用无创脑水肿治疗仪监测,发现患者脑水肿峰值显著下降,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40例患者中,男20例,女20例,脑出血3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年龄45-79岁,均经CT证实,并依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标准诊断[1]。

1.2 测量仪器:BOE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

1.3 方法::两组病人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患者于入院当天开始行心理护理及口服通腑合剂。

1.3.1 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便秘的危害及疾病关系,轻者出现烦躁不安,血压上升,虚脱;重者出现再出血,说明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并告之发生便秘原因为卧床休息,活动量减少,肠里蠕动减慢,病人着急上火,加之水肿期脱水剂大量应用大便干硬,使他们对排便情况足够重视和认识,取得配合。

1.3.2 药物方法: 患者入院后,常规给予口服通腑合剂,口服每日3次,一次30ml,昏迷患者置胃管注入,连用3天。

1.4 统计分析方法: 本组所得数据经t检验比较差异.

P1>0.05 显示干预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峰值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2

1.5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在治疗上对脑水肿均有明显影响,但干预组在治疗脑水肿方面较对照组更能有效降低脑水肿。

2 讨论

脑水肿是脑出血患者常见而严重的病理生理现象之一,脑出血的预后除与血肿本身大小有关外,也与血肿周围迟发性脑水肿引起的神经细胞死亡关系密切,因此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监测是防治脑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损害的重要措施。王静宇[2]认识到通过肠胃功能恢复能量来源得以保证,植物神经紊乱得以调整,应激能力加强,这对改善脑组织细胞缺血缺氧状态有帮助。李力强[3]报道通下约对内外出血均有明显止血作用,可使凝血缩短,大黄对神志苏醒有促进作用,加速神经恢复,减轻脑水肿。便秘是指个体排便习惯改变,表现为排便减少或排出干硬粪质,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会引起脑出血病人脑水肿情况加重。为了有效解决此常见并发症,我院神经内科采用护理干预通腑法,通过软化粪便,肠壁,刺激肠蠕动排便。本文观察结果显示:通过无创脑水肿监测仪监测,使用通腑法患者脑水肿情况较未干预组峰值明显下降,也无再出血发生。同时做好心理护理也是最重要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29(6):381

[2] 王静宇,通腑化瘀法治疗中风急性期实证50例临床观察(T),1994,8,27:13,江西中医药199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