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30 10:19:2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科学发展思维,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思维方式的更新与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密切相关,与实现科学发展密切相关。要克服因循守旧、自满保守、狭隘封闭、主观片面等不利于我区加快发展的思想观念,着力破除影响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陈旧观念和传统习惯,必须通过解放思想、通过学习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培养、形成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从思维方式上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提供保证。
科学思维是运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现象和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科学思维是使我们的思维更加符合实际、更能把握客观规律、更能认识事物本质的思想方法。科学发展呼唤科学思维;科学思维促进科学发展。用科学思维谋求科学发展,是我们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区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关键时期,实施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对全区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统筹管理、决策、应对危机、获取知识、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与水平,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面对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面对经济社会建设变量因素的增多,领导干部是否具有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否正确科学地判断发展趋势,把握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与外在现象,事关决策的正确与否,事关全区发展大局,事关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思维方式决定思想观念的形成,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要求我们必须更新思想方法,强化科学思维,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统筹兼顾抓发展。
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思维,不为已有的观念和知识所束缚,才能够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有的放矢,敢想敢干,敢为人先。我们在思维方法上如果还抱残守缺,思想观念就难以转变;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就难以统筹兼顾,抓住重点,全面推进。或只顾眼前,不想长远,按下葫芦浮起瓢;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导致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不能协调发展;或“老虎吃天,无处下嘴”,千头万绪理不出头绪,不敢试,不敢闯,更谈不上改革创新。我们讲要学习广东精神,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首先就要更新思维的方式方法,强化科学思维的意识和水平。如此,才能变革思想观念,开阔视野与胸襟,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
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进行决策,谋划发展,推动工作,必须不断地提高学习能力,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和进取精神,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知识,学习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事有所成,必学有所成。只有通过学习,强化科学思维,才能够认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因素、各个层面之间的内在联系,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认识把握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相关联系与相互作用,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快速反应,准确判断,科学决策,及时处理,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首先,基于全面发展理念,应着重培养执政者的全局意识。全面发展理念的本意是指各级执政者要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观念。从领导学的角度理解全面发展理念就是指各级执政者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本质,多角度、全方位思考,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矛盾,善于协调各方面关系的思想。而全局性又是战略思维特质中的最本质的一条,这正是科学发展观和战略思维的重要切合点之一。因此,执政者应着重加强自己的全局意识,用来抓紧抓好组织的各项管理工作。所谓全局意识就是指立足大局,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的意识,即从多角度、全方位考察和把握国际国内的动态和社会舆论,立足全局统筹各项工作,就要坚持全面看问题。当然,讲全面并不否定重点。在实际工作中,集中主要力量抓全局中最重要、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并予以解决,同时兼顾其它问题的解决,这就是突出重点、带动一般。矛盾有主次之分,且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把握好全面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做到全局在胸,关注全局,推动重点工作和一般工作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协调一致地发展。
思维方式作为思维理念、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总和,是对思想观念的概括和升华,是连接理论原则与具体实践的桥梁和中介。思维方式的变革往往是发展观变革的先导,并与发展观有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本文将由新的思维方式引导生产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入手,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思维方式;变革;科学发展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以来,每一个大的历史阶段都伴随着重大的思维方式的变革。从解放之初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到时期的“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再到改革开放时的“不论是黑猫还是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发展才是硬道理”等等,无不是思维方式改革的产物。思维方式的变革是带动观念改变的前提和基础。
一、对思维方式概念的简述
通俗地来说,思维方式就是指一个人是怎么考虑事情的。这其中可能会涉及到许多角度,例如:积极的、消极的、全面的、狭隘的等等。
从传统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思维方式是人们用来处理信息和感知周围世界的一种思维习惯,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种较为固定的元认知模式。同时,它也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着的。从哲学思维方式的角度来看,思维方式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进行思维的理性,其二是思维所追问的对象。
思维方式是指导人的实践行为和处事方式的。尤其是我们所提出的观点和言论,就是我们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而思维方式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有一个主要的方向,但是在朝着这个方向的轨迹上,思维方式是会随着文化、生活环境、经历、情感等各方面的因素而产生变化的。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背景、经济条件下,思维方式会产生变化,也即变革。其变革所带来的结果,就是观点、言论、处事方式的改变。
二、思维方式与发展观的关联
思维方式作为思维理念、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总和,是对思想观念的概括和升华,是连接理论原则与具体实践的桥梁和中介。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思维方式的指导与支配。
思维方式的变革往往是发展观变革的先导,否则发展观的变革也难以最终实现。而发展观是人们关于人与社会如何发展的看法,人们如何看待发展不仅受到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也受到思维水平、思维方式的制约。
思维方式与发展观有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一方面,社会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决定着思维方式的结构和状态。相应的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决定着这个时期的社会存在方式和人们的社会心理与价值取向,而这些方面都会共同作用于人们的思维方式。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因时代特征、社会发展主题与状况、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与方式的不同而具有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它就成为相对独立稳定的思维定势,并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思维方式的变革会影响以至改变人们的社会心理和价值取向。
正是在新的思维方式引导生产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以一种整体思维来把握社会发展,正确揭示了社会及其发展的整体性特征。科学发展观纠正了长期以来单纯把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的线性发展观,把发展看作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科技进步、文化价值观念变迁、自然协调、人的发展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认为这些要素之间具有内在的结构性和关联性,因此,发展必须着眼于系统整体的互利互动和协调一致,使人与自然、经济、社会能有序循环,形成良性互动发展。
三、思维方式变革对发展观变化的影响
(一)传统发展观的思维特征
传统的发展观是指以经济增长为中心或仅仅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它认为,发展就是经济增长,社会只要物质财富增加了,政治民主、文化发展、社会公正、教育进步等问题也随之自然而然地解决。从思维特征来看,传统发展观思维是线性的,而这一发展范式的形成又和近代以来建立的机械论认知图式是分不开的。
经济增长发展观就是线性思维的典型表现,只注重某一要素的发展,追求发展的单一性、至上性和无限性。但以这种发展观为指导所引发的不良后果正在渐渐暴露出来,经济增长发展观并没有自动带来诸如实现平等、增加就业等社会目标的实现,相反,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一系列问题,经济的发展反而导致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尴尬情况。
(二)科学发展观实现的思维转变
科学发展观把社会看作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系统,认为发展是经济、自然、社会大系统包括人在内的,从低级向高级的动态发展过程。正是以这种思维方式为理论基础,科学发展强调系统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强调发展的整体性、持续性,强调社会的发展是复杂系统的整体推进、不断优化的过程;强调人类在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的同时,也应当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强调当代人在创造和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努力做到使后代人与自己的机会平等。因此,科学发展观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实现指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利共生、协同进化和发展,而正是这种新的思维理念,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层内涵,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得以实现的推动力和思想构架。
四、结语
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活动,它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而是不断地同外界进行信息、能量和物质交换的过程。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我国在社会发展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它的提出并不仅仅在于对传统发展观弊端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弥补传统发展观的不足,优化了发展观的体系。科学发展观以非线性思维为基础构建发展理念,揭示了复杂社会发展的本质及其规律。
参考文献:
[1]姜正国,杨小军.基于思维方式转变的视角看科学发展观的实践[D]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Humphrey J, Schmitz H. How does insertion in global value chains affect upgrading in industrial clusters[J],2002
[4]钱黎勤.建构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维方式系统.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2
毫无疑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的思维品格,是一切创新的重要基础。各级领导干部由于其在社会管理中所处的特殊地位,思维是否具有创新性,对于能否正确履行领导职能,垒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意义犹为重大。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干挑战。
1创新思维重要性概述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需要用创新的思维来把握其内涵。从非本原性的维度进行考察,创新理论是创新思维的产物。因此,要想真正把握创新理论的实质和精髓,认识其价值和意义,离开创新性的思维方法或思维模式,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固有思维模式会潜在地但却顽固地以原有理论为版型,把新理论的蓬勃鲜绿剪裁殆尽以把它纳入原有理论的旧框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刚产生的时候,一些人就是这样来理解它的。他们说,讲生产力没有谁比马克思、恩格斯讲得深刻,讲文化没有谁比列宁讲得透彻,讲为人民服务没有谁比讲得精到。言外之义就是顺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而创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毫无新意。这些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从深层原因分析,就是因为他们为固有的思维模式所桎梏而无法触及新理论、新思想的内核,犹如乞丐想象皇帝的生活就是每顿都能吃到烧饼一样。当前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上,少数人也存在着类似状况。把“第一要义是发展”理解为“第一要义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把“核心是以人为本”理解为“核心是以人民为本”等等,不一而足。从表面上看,是这些同志对科学发展观意义的理解出现偏差,但是问题的症结却出在思维方式上,即没有能够掌握科学发展观得以产生的创新思维方式,致使充满创新精神、富有新意的“新话”也被说成了老腔老调的“旧话”。
对于领导者来说,有无创新思维是能否理解科学发展观这一创新理论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对于领导者来说,有无创新的思维方式,还是决定能否将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的重要保证。领导科学研究表明,同一项决策由不同的人来实施,其结果是大不一样的。即使是一项不完善的决策,若由富有创新精神、意志力坚强的人来实施,也能在实践中弥补其不足,进而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离不开领导者的创新思维。这种思维的创新性至少反映在两个层面:制度和体制的创新,方法和措施的创新。比如,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在制度设计上妥善处理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与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在收入分配制度上,怎样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等等。在发展问题上,用何种方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如何结合本地区的实际选择独特而有效的发展模式。不同思维方式的领导会作出不同的决策,拿出不同的举措。这些决策和举措在优劣的层次上有上、中、下之分,犹如棋手面对同样的棋局,有的走出的是令人惊叹的妙着,而有的下出的却是令人扼腕的臭棋。“棋差一着,蹩手蹩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因此,领导者有无创新思维品格,会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发展和进步。
2领导者品格——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人类对于未来实践活动状况及结果的一种前瞻性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认识受主体、客体以及实践条件的限制,因而有受动性、滞后性的一面;但又因为人有自觉能动性的特点,认识又有能动性、超前性的一面,是人类对于未来实践活动状况及结果的一种前瞻性反映,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三代表以及科学发展的延伸。
211解放思想的创新思维
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寻求最优的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或办法。现实的世界是发展着的世界,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流变的过程之中。旧的问题有的解决了,有的没有解决或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他们或依然存在或以新的形式而存在,同时又会不断有新的问题产生。因此,人类始终面临着不断探索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的任务,面临着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思路和不同的解决方法的任务。影响创新的最大的主观障碍就是思维定势。所谓思维定势,简单地说就是过去的思维对当前思维的影响。当我们长期处于某一个环境,多次重复某一活动或反复思考同类问题时,头脑中就会形成一种思维习惯;一旦我们再碰到同类问题时,思维活动就会自然而然地受这种思维定势所支配。思维定势对人们平时思考问题大有帮助,它能使思考者在处理同类或相似问题时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步骤,不走或少走弯路,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从而大大缩短思考时间,提高思考效率。然而。当人们面临新问题时,就需要有新的思考程序和思考步骤,此时,思维定势就会起阻碍作用。因为,人的思维一旦局限在思维定势的框架内就会一条胡同走到底,而想不到其他的思维通道。此时。只有突破思维定势,另辟蹊径,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212从一般思维中创新
(二)人类社会以社会生态系统为根基。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社会经济是整个社会上层建筑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现在,社会生态研究揭示与阐明,社会经济却又以社会生态为最根本的基础即根基。因为社会实践充分展示并且证明,社会经济的发生与发展,完全是由人类这个社会生态的主体与其环境客体所构成的社会生态系统的结构质量和功能效率直接决定的。正因为如此,社会经济的生产、消费等基本环节,都离不开社会生态系统的支撑与制约。社会生态系统是整个人类社会大系统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显然,无论是社会经济还是社会政治,以及其他的社会存在,等等,倘若没有了社会生态根基的话,它们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或无本之木。不言而喻,社会生态根基论是对社会经济基础论这一唯物史观原理的进一步丰富与深化,同时也是经济基础原理的与时俱进和时代创新。
(三)社会平等以社会生态平等为基础。《社生与协发》一书指出,要实现社会平等,就必须首先确保与实现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态平等;同样,要保障社会成员的人权,也必须首先保障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态权。近年来,党和政府开始大抓全民就业,全民医保,全民养老保险,全国义务教育,由此开始逐步地缩少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生态差距,从而也就向促进社会生态平等迈出了积极与可喜的步伐。
(四)必须从社会生态的根基着手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我们一直都是从社会经济出发,来讨论与考察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中的各种社会问题。现在,社会生态学强调,必须从社会生态的根基上着手,来讨论与考察社会经济,然后再从社会生态及其经济,进一步讨论与考察社会政治、法律等所存在与发生的各种社会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找准问题的症结与根源,从而事半功倍地解决好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五)社会生态平衡实乃科学发展与和谐构建的基础。《社生与协发》一书阐明,人类社会只有达到与保持了社会生态系统的平衡与优化,才能维持社会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与良性循环,同时也就避免其恶性运转和恶性循环。此时,社会生态系统不仅结构功能优化,而且效率效益也最佳;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即是诚信友爱,在社会治安上则是安定和谐,在物质生活上便是丰衣足食,等等,由此自然也就促成了科学发展与和谐构建。显然,社会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和最优化,的确是人类社会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构的基础。
小学科学课程中就有不少的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既不能通过实验来获得,又不能通过观察来得到,学生只有通过阅读相关的科学信息并结合生活与学习中的经历和体验,把知识进行重组从而获得新的知识,这时就需要教师提供相关的科学知识资料给学生进行阅读。
案例:在教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中的第8课《能量与太阳》一课时,学生虽然在平时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对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有了一些了解,但并不知道这些能源是如何形成的,教学中又无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它们的形成过程。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书上的内容“煤带给我们的信息”,使学生通过阅读知道:“煤可能是由植物变成的也可能是在泥沙沉积过程中形成的”。这时的学生不会仅仅满足以上的了解,他们会对煤是如何形成的充满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这时候教师抓住学生的心理,及时展示煤形成过程示意图和文字说明。通过教师简单讲解,学生知道石油、天然气也与煤相似,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进而组织学生深入讨论煤、石油、天然气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与太阳能有什么关系?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认识到原来煤、石油、天然气的能量实际上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二、基于捋清探究方法的科学阅读
1.阅读简单的图文获取科学探究的方法。现行的《科学》教材照片多、插图多、公式少、套话少,且图文并茂,充满了童趣,这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在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探究实验都没有简单地给出正确结论,而是通过照片、插图和简要的文字说明等形式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科学探究实验,让学生亲自探究总结,感受学习的乐趣。针对一些学生一看就立刻明白的探究性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先阅读教科书,领会方法后再进行实验。
案例一:在教学五年级《光和影》这一课时,考虑到学生有玩过手影游戏的经验,而且探究物体影子变化特点的实验要求和实验方法都已呈现在教材中,所以教师组织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然后再开展探究活动。教学实践表明绝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实验简图和简要文字说明理解这3个活动的实验方法、步骤和要求并顺利开展实验,深层次地了解了物体影子变化规律。
由于知识经验和水平的原因,在获取探究方法的科学阅读中,学生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在阅读完探究方法之后,由于实验操作中不当而使得探究活动无法深入开展。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温馨提示”,从中获得启发,进而把科学探究活动深入下去。
案例二:在教学五年级《我们的小缆车》这一课时,教师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安装一个小缆车”,通过自主阅读学生会注意到细绳拴在小车上的位置会影响到小车行进的方向,并且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知道只有拴在恰当的位置(一般是车头正中),拉力的方向才与车轮滚动前进的方向一致,否则小车会跑偏。学生以为这个探究实验比较容易就开始动手实践起来,由于没有考虑到细绳的长短,出现了这些情况:(1)细绳过长,细绳的挂垫圈的一端直接碰到底面,根本无法拉动小车;(2)细绳过短,小车运动了很短的距离就“被迫”停下来;(3)细绳长短接近桌子的高度,这样小车运动的距离接近桌子的高度。所以有些小组顺利开展了探究实验,还有一些小组由于没有考虑到细绳的长短,无法顺利进行实验。这时,教师给予学生“温馨提示”,①拉动小车的细绳多长比较合适?②垫圈运动的距离与小车运动的距离有关吗?学生阅读完温馨提示后,意识到垫圈运动的距离与小车运动的距离是一样的。垫圈的运动距离不超过桌子的高度,所以绳子的长短不超过桌子的高度为宜。这样一来,学生先通过自主阅读设计实验装置,再由实践操作发现问题,最后阅读“温馨提示”解决探究中的问题,进而顺利开展探究实验,获得成功喜悦。
2.阅读科学家的故事获取科学探究的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一些科学性、趣味性俱佳,科学探究思路清晰的科学家故事是受益匪浅的。通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获取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从而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探究实验。
案例:在教学六年级《电和磁》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以科学家故事直接导入:100多年前,人们对电和磁的了解十分的有限。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一个有关电和磁的秘密。你们想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现历史上那个伟大的时刻。奥斯特当年正在用一个简单的电路做实验,在奥斯特的实验桌上放着指南针,这个指南针的指针一头指着北,一头指着南。当接通了电源的导线靠近它时,奥斯特突然看到一个现象……你们想试一试吗?
这个科学家故事是一个典型的科学探究样板,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轻松地获取“做通电直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方法,接着就可以像奥斯特那样设计实验、动手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并作出结论。
1.问题的提出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个方面。标准要求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掌握科学方法、思维及应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生物科学方法教育逐渐受到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把科学方法的教育转化成了陈述性知识和结论,而忽视了在知识发现过程中渗透生物科学方法教育,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亲身体验科学方法,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科基本概念和原理等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全面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生物科学方法的主要内容
赵占良在《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中阐述了生物科学方法内容。其包括获取经验性材料的方法和理性思维的方法。获取经验性材料的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模拟法。理性思维的方法包括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直觉和灵感、模型方法、数学方法、系统方法。逻辑思维包括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和类比。模型方法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
3.理性思维的概念
理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人们把握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能动活动。理性思维是一种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一种思维。即理性思维就是一种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
4.生物科学方法教育在减数分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分析
下面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中的形成过程的教学为例,阐述在减数分裂教学中渗透生物科学方法教育,发展学生理性思维的一些做法。
4.1生物科学史 体会生物科学方法
生物科学史不仅包含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人物和事件,更重要的是蕴含了丰富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内容。学生通过生物科学史的学习,体会科学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探究、质疑、再提新问题的实践过程,学习科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当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遗传因子在细胞中的什么位置,怎样精确的代代相传?魏斯曼对染色体减数分裂及其合理性进行了预言。他认为:必须在细胞和个体水平上来研究遗传,他拒绝了达尔文的“泛生论”以及获得性遗传等观点。他预测:在卵细胞和的成熟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别的分裂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时,和卵细胞结合,使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后来,鲍维里和斯特拉斯分别证实了魏斯曼关于减数分裂的预言。通过了解科学发展的过程,笔者将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与减数分裂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对生物知识进行割裂式的教学,为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节内容通过了解魏斯曼的预言及鲍维里和斯特拉斯的实验论证,让学生体会科学家大胆质疑、提出合理假设,实验论证的理性思维方式。
4.2建构模型 学习生物科学方法
减数分裂过程是一个抽象复杂的过程,通常教师会运用视频和图片辅助教学,给学生直观感性的认识,但这依然是学生被动的接受,并未真正参与到发现知识的过程中。笔者采用染色体模型让学生动态地模拟减数分裂过程。如果在知识全部讲解完后模拟减数分裂过程,只能使学生对减数分裂知识进行巩固,对生物科学方法教育不够深入,学生的理性思维的发展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因此,根据“发现式学习”原理,笔者认为应该让学生用模型模拟减数分裂过程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对书本静态的图片动态化,进而构建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模型。通过先学后教,先操作后总结的教学顺序,学生构建过程中的错误会不断涌现,针对错误,一起观察、剖析、解决问题,实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科学方法教育。模拟过程主要分四步。第一步,理解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重要概念。有的学生用模型构建同源染色体会出现错误,例如,选择染色体模型时只想到选择大小一致的配对,有的学生没想到用不同颜色来表示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这一特点。又如,X染色体和Y染色体能够配对,但大小不一样,也是同源染色体,在错误中总结完善了同源染色体的概念。第二步,理解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有的学生会犹豫哪些染色体移向一边,哪些染色体移向另一边,通过点拨,非同源染色体可以自由组合,学生加深了对配子中染色体多样性的理解。第三步,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注意分裂完的细胞数目及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等。第四步,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特别要注意如何模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的过程,最后形成的生殖细胞的数目及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随着教学的层层推进,学生逐步构建减数分裂过程,最终理清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形成有意义的主动的模型构建。整个教学过程把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可操作化,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学习了生物科学方法,理性思维得到了发展。
4.3问题链导学 渗透生物科学方法
本节内容在模型构建过程中,采用问题链导学的方法,指导学生模拟减数分裂过程。在解决新问题时,通过问题链梳理旧知,进行铺垫,提供一条解决问题的知识链。当问题比较复杂时,分解成若干小问题,层层递进,每一个小问题运用什么知识点,在需要解决的众多问题中,什么可以先解决,什么必须先解决,什么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回忆、观察、比较、分析、演绎、综合、归纳等科学方法来进行思维。问题链可以让学生思维更清晰,精力更集中,更能理解探究的精髓。教师针对减数分裂内容精心设计问题链,使之成为整个学习内容的探究线索,学生沿着这个线索指引的方向,经过思考,模拟减数分裂过程。问题链如下:(1)如果和卵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则受精卵中有多少条染色体?(2)如果是这样,那么前后代的遗传能否稳定?(3)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如何减半的?(4)一个精原细胞需分裂几次?染色体复制几次?产生几个?(5)如果复制后的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能减半吗?(6)染色体如何变化能使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7)染色体怎样才能有序地排列在赤道板两侧?(8)什么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9)从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分析,导致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什么?(10)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如何变化使其产生的中染色体数与它相同?DNA数目如何变化?(11)总结什么是减数分裂?1-2问题利用有丝分裂的知识,创设认知冲突,形成认知矛盾,激起学生探究欲望。3-6问题引导学生假设、分析、推论、寻求答案。7-11问题层层递进,为模拟减数分裂过程提供线索,点拨学生的思维方向,最后总结减数分裂的核心概念。
4.4实验教学 内化生物科学方法
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生物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要途径。生物实验类型分为:观察型,验证型,设计型,探究型,演示型和模拟型。每个实验蕴含着不同的生物科学方法,实验的过程是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教师如果从传授知识的角度来组织实验教学,学生过多重视实验的结果,这样会使科学方法教育大打折扣。反之,教师按照科学方法呈现的逻辑组织实验教学,能使学生在实验学习中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内容包含一个观察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此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形态、位置和数目。为了更好地突出科学方法教育和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笔者将此实验改进成制作洋葱雄蕊减数分裂装片并进行观察的实验。材料特点及方法步骤如下:洋葱(2N=16)春天四五月份可长出花序,采摘花序,放置于卡诺固定液中(酒精:冰醋酸=3:1)固定2小时,然后取出花序,挑取小花即可制片。如不及时制片,可将固定后的花序,用95%酒精冲洗后(直至闻不到醋酸味为止)放入70%酒精中,存于冰箱内,可随时取用。制片时挑取一朵小花,拨出雄蕊,用碱性品红或醋酸洋红染液染色2-3分钟,按常规压片法压片,镜检,可清楚地看到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本实验学生要学会正确的操作,细致的观察,分辨出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分出模型图和显微图像的差别。
在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或者校本课程上,我们可以将此验证性实验改进成探究性实验,探究观察减数分裂过程的最佳实验材料,学生查阅资料,选择不同的植物材料,进行探究实验。也可以用动物的精巢(如蝗虫)作为实验材料,和植物雄蕊材料进行对比,观察动物和植物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的区别。探究实验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步骤、合作讨论完善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进而使学生体验到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并能进行总结和内化。
4.5习题训练 运用生物科学方法
近年来的生物高考试题更加重视对学生学习迁移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查。在新情境中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维能力。高考试题的设计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思维的广度、深度,生物科学方法广泛蕴含在高考试题中,对教师和学生的引导作用非常巨大。在平时解题训练过程中要重分析、重引导、重讨论、重总结,指导学生运用生物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缜密的理性思维习惯。
5.有效实施生物科学方法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生物课程标准把“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作为指导思想,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水平,知识结构。课堂上能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亲身体验生物科学方法教育,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才有可能使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生物科学方法教育切记生搬硬套,必须以知识教学为载体,不同的知识采用不同的生物科学方法教育,同时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隐性科学方法教育即教师隐蔽地发挥科学方法的导向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科学方法的启蒙和熏陶。显性科学方法教育是指在生物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科学方法的名称、特点和操作过程等讲清楚,并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自觉地加以运用。在高中阶段,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生物科学方法的显性教育尤为重要,这是提高高中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总之,加强生物科学方法教育,是学生构建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理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生物科学方法教育这一主线,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需要,有效地开展科学方法教育,发展学生理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Science development, make people the center of education thought
――In the school education the teaching work of application
Lei Fa-yu
【Abstract】Make people the center, set up new relation of teacher and pupil;Make people the center, teach artificial origin;Overall, moderate, can keep on development Be science education development the basic contents of view is mutually contact, mutually promote of whole;Make people the center, be want to take student as corpus, the outstanding person's character development;Make people the center be humanities concern and morals which want to pay attention to with body now to the student education.
【Key words】Make people the center;Education is origin;Teach artificial origin;Overall;Moderate;Can keep on a development
“以人为本”的思想正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在基础教育领域,也同样日益鲜明地受到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广泛影响,并已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人为本”的思想主要体现于把教育对象真正当成“人”来看待,“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应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中,制订规范的一个重要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本质,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思想, 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尊重每个学生,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实施?结合自己教育工作实践,浅述如下:
1.以人为本,要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和谐的,也是互敬互动的,这种关系的建立又取决教师的人格品德、学识水平、专业知识、组织能力。
1.1以德育德,言传身教,用人格的力量吸引人。教师的形象就是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因为教师的思想品德、学识作风本身就是一本无形无言的教科书,对学生成长成才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谈话、一次生动活泼的活动、一次随机事件的处理,教育正是由这样一个个过程连缀起来的。因此要取得教育的实效,就必须重视每一次教育的过程。
1.2爱动其心,情到理通,用情感的力量去感化学生。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没有对学生的满腔热情是不会产生心灵火花的撞击,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心理。当然这里的爱中也要包含严格的要求,爱中有严,严中有情,方能爱动其心,严导其行,做到以情感的力量感化人。
1.3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用真理的力量说服人。因材施教就是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个性,承认人文全才,肯定人人有才,既有人情又要有道理,做到有情有理,情理交融。
2.以人为本,育人为本
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应以人为本,而教育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人。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以育人为本, 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最终目的。其重要性是更加重视教育发展的人性化。强调教育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教书育人,一切为了学生成长,不断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3.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教育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
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 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强调基础教育与各类教育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有效促进,而且更加注重基础教育发展的特殊性。
4.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突出人的个性发展
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人是教育的重点,也是教育的目的;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的根本。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以学生为主体,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一切从学生的身心成长着想,建立起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方便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体系,尊重和维护学生,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服务质量。
5.以人为本,就是要注重和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教育
青少年的成长更需要人的关爱与情感的交流,只有以情感人, 才能以理服人。道德教育和健康情感应以提升现代人格为目的, 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精神为己任, 培养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追求真理的高尚情操,要学会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温暖人,绝不能忽视人文关怀的巨大作用。
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要激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
当代青年科学家卡尔・波普说:“科学始于问题。”他认为,科学的发现,就是寻找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正是问题促使我们进行观察和实验,并提出新的假说。教学中,一些教师先设疑,然后师生解疑,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原因就在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一般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因为课文中的已知与未知和学生的已知与未知并不尽相同,如果所提问题是学生熟知的或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就不能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懒惰的习惯,没有探究心理,何谈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应当把质疑的权力还给学生。“要相信孩子”,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重要主张,学生是聪明的,质疑的氛围一旦形成,思路一旦打开,他们就会像鱼儿寻找食物一样去求知,不只满足于课堂质疑、解疑,还会根据自己的疑问,把问题带到课外去解决。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中国历代教育家也曾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问之不切,则听之不专。”教学中只有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问时,才能激发其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
历史教学中,激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二是学生的发问。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历史教师的提问,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环环相扣,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探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发现历史的本质,进而明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标。例如:在讲“美国霸权政策”一节课内容时,将其设计成如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美国的“冷战”政策?(2)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又为什么能够实行“冷战”政策?(3)“冷战”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不断深化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本质的认识,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甚至得出不同结论。这样,学生从中得到的是思维的启迪,视野的开阔,从而有效发展创新思维。
2.鼓励、诱导、启发学生发问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手段
回答问题固然是一种能力,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因为发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体现。孔子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教学中,应非常注重激励学生标新立异,打破沙锅问到底,突破传统思维定势,进行求异思维,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我在讲“三顾茅庐”这一历史事件时,启迪学生从不同角度质疑发问,谈自己的看法。大部分同学都能从刘备求贤爱才的角度去认识思考,这属于一般的常规思维。但有同学提出了疑问:“诸葛亮是不是太清高了?”老师及时鼓励这种大胆、独特的想法,并诱导说:“这种看法有道理。假如没有‘徐庶回马荐诸葛’,没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孔明岂不是要高卧隆中一辈子吗?同学们切莫一味效法古人,因为时代不同了,当今社会、我们面临许多成才和发展的机遇,理应抓住机遇,推销自己,施展才能,千万不能坐失良机,误了前程!”这样一段发问与对话,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与创新的兴趣。如果对某问题没有任何兴趣,那就不会有什么创新。兴趣越大,问题越多,创新能力就越能提升。
二、个性化民主化的氛围是创新思维的保障
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不是老师直接培养或给予的,而是在适宜的教育教学环境下自主发展的。为此,转变陈旧的教育思想观念,树立民主的、科学的教育思想,给学生营造一种个性化的、民主化的学习氛围是创新思维的保障。在历史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有许多重要的原则,这里仅就个性化原则和民主性原则作浅显的论述。
1.开拓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历史学习个性化主要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及创新的精神。
创造性蕴涵于个性之中。个性的发展离不开其生活环境,个性是在人与生活环境相互刺激的过程中形成的。环境如果不断刺激一个人,使其做出主动的、独特的反应,为其提供个性发展的机会,他的个性自然会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反之,如果环境总是对个体富有个性的、独创性的表现做出否定的反应,一个人的个性自然就会收敛,甚至被消失。旧的教学模式只信强制,不信自觉;只讲约束,不讲自由;乐于训导而不善鼓励,勤于指正却吝惜赞赏,师生关系为管和被管的关系,气氛紧张、沉闷与压抑。处于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没有个性可言,也就失去了个人思维活跃与舒展的空间,创新思维的火花也就无法逆射。历史学科实施创新教育,开拓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空间,有其自身特殊的学科优势。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提倡主体介入,鼓励学生主体介入,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参与对历史的评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思维。这样做不仅能强化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且有利于他们形成对历史的独立见解,养成他们批判思维的习惯,而批判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因素。
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发展个性的良好空间,使学生在标准中有变化,在规范中有自由,在一致中有特色,在统一中有个性。教师应该以动态的观点来看待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推销自我,敢想敢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摆》一课中只设计了一个活动:做一个15秒摆10次的摆。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是自主探究的过程,也是思维由浅入深的过程。能否做成功一个15次/10秒的摆,绝不是老师的终极目标,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自己做摆过程的关注,关注做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关注做摆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法,关注自己在做摆过程中的思维过程,这里面蕴涵了多个思维点:发现问题:摆快(慢)了,怎么回事?作出假设:可能是线的长短(或者是锤的重量等)影响了摆的快慢,或许短一点(重一点等)会更好。在课堂上,学生采取的方法不同,途径不同,效果也不同,但他们都真正进行了一次科学探究活动,当把摆做成功的时候也就对摆本质有了了解,有些小组可能到下课也没有成功,但在这样的过程中由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脑环节多了,因此科学思维就得到了较好的训练。
二、设置问题情境 引发积极思维
在浮力教学中,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水的浮力有时可以浮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却托不起一枚铁针”,简单一句话,却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进一步提出问题“究竟怎样的物体可以浮在水面上?”使学生提出可能影响沉浮的一些因素,引发学生激烈讨论。可见,学生有了问题需要就有了思维活动,关注生本,提出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问题,是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前提。。
再如,学习摩擦力时,在课的开始设置一个“抓泥鳅”的活动,学生在水里怎么也抓不起泥鳅,但在黄沙箱里却很容易抓起来,接着一个“为什么”的问题就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不论成绩好坏,都能积极思维,参与讨论,表达自己见解。这样,通过情景设置疑问,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继而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时也会产生内在的快乐。
三、提供结构性材料 锻炼思维灵活性
《磁铁的性质》一课,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和学生共同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磁铁、小盆、磁铁性质实验盒、铝制的吊篮、小的曲别针等有结构的材料,而且各自的材料不尽相同,这样为学生亲历探究活动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学生根据有结构的材料动脑设计实验,反复动手实验,动手画出实验中的现象,在获取大量事实基础上,对各种现象进行筛选,直至概括出磁铁的性质。这里“材料”看上去数量上多了,杂了,但却改变了学生跟着教师走的机械思维状态,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在众多有结构的材料中灵活选用,按照各自小组的探究方案开展研究,这个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比较、分析、概括等科学思维能力,这样他们的思维活动会不断拓展。
四、动手之前先动脑 提升思维严密性
动手之前先动脑,围绕着要探究的问题,重视并引导学生制定探究活动的方案,是开展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动脑是为了动手的顺利进行,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由于受知识经验和能力的限制,学生考虑问题往往缺乏周密性,围饶某个问题制定活动计划时,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是粗糙的、片面的、不完善的,缺乏科学性,实验前的动脑能让学生的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完善方法来发展学生的思维,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在探究前准备不光是待会儿要用到的各种材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动手前经过一番自己的思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要哪些材料?”“实验时该注意些什么”…… 这样,让学生动手和动脑紧密结合起来,变传统的实验技能模仿为学生主动的设计实验,从关注技能的形成到关注思维品质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养成,在动手动脑中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动手之后更动脑 发展思维抽象性
在做热传导的实验时,教师要求学生把现象记录下来,同学们一边观察一边画了金属条和金属圆片热传导时的速度和方向。虽然是简简单单的箭头,但是很形象地表示出了固体热传导从高温向低温传递,以热源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规律,也能帮助学生建立思维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
交流和讨论是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科学解释的主要过程,学生思维的活动往往是在交流和讨论中最为激烈。在教学《滑轮》一课时,引导学生认识了定滑轮后,引导学生讨论运用定滑轮的好处。在学生为运用定滑轮是否省力而争执不休时,教师及时地启发学生用弹簧秤进行实验,并引导他们分析不省力的原因。在认识了动滑轮后,再依次引导他们分析动滑轮是否省力?能省多少力?并用实验验证。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析两种滑轮的优缺点,最后讨论做个怎样的装置工作起来既方便又省力。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激起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的分析、验证、综合,最后得出正确结论,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