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30 11:05:2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教育方针的概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1教育目标及相关概念辨析
通过比较《现代汉语词典》《辞海》(教育心理分册),以及《教育学辞海》等多家看法,归纳其一致之处,教育方针就是由国家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其依据是政治、经济的需要,为的是实现教育目的;教育目标等同于狭义的培养目标,即指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的培养要求或培养标准;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即教育想要大大的结果。三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1.1 三者的区别
教育目的比较抽象,实际上是理论术语,不由国家或政党来规定,而要由理论界探讨以求共识,因而具有不可操作性。
教育方针高度概括,是工作术语,由国家和政党规定,体现国家和政党的意识,直接面向教育实践、面向教育工作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操作性,但无直接的衡量指标。
教育目标是教育方针的具体和分解,也是工作术语,由国家规定,并具有更进一步的可操作性,有直接的衡量指标,如人才培养的数量目标、质量目标、结构目标等等。
1.2 三者的联系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理论表述,实际上就是确立教育方针、教育目标的直接理论前提,教育目的的任何不科学、不完整必然带来教育方针、教育目标的不科学和不完整。
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操作定义,它本身取决于教育目的的深度和广度,而它的实际操作将产生对教育目的的反馈。
教育目标是教育方针的具体化,相对来说是教育方针的操作层面,更是教育目的的操作层面,其具体执行结果有助于直接检验教育方针是否切合实际,判断教育目的是够正确科学。
基于以上辨析,我们认为,无论是从时间跨度还是从国家跨度上,对教育方针的比较都比对教育目标的比较更加宏观、有效,更具有反思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2课程目标
2.1 课程目标的概念
课程目标是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它期望一定阶段的学生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素养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它是现代课程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是教学目标的上位概念,介于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之间,起着桥梁转换作用。
2.2不同科目间课程目标的比较(见表1)
分析原因:
(1)生物、物理与化学三门学科都隶属于自然科学,在课程改革后其课程总目的是更加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物理和化学这两门学科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实验,在科学方法、问题判断、文化素养素质方面得到训练。所以物理和化学的课程目标在三个维度上是:①知识与技能;②过程与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物科学虽然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在课程目标或课程目的上当然也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但生物科学的研究经历从现象到本质,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所以,生物学课程目标更多的是要求学生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所以在高中阶段更多地关注学生在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和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而非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中的过程与方法,这点值得注意。
(2)生物学科学习的内容大都是生物学现象和事实,生物学概念(包括原理法则规律、理论等),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和能力,并形成一些至关重要的观点和态度。所以,对于生物科学的学习时课程标准对于知识这一维度更多的要求是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在能力方面要求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3教学目标
3.1教学目标的概念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在实施课程的计划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时所期望达到的要求或结果。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教师教的目标和学生学的目标的统称。是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实现教学目标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保障。
3.2教学目标的功能
其一,导向功能;其二,控制功能;其三,激励作用;其四,中介功能;其五,测度功能。
3.3教学目标表述的方式
表述教学目标时一般要包含以下四个要素:
(1)行为主体:教学目标表述的应该是学生的行为,因此行为主体是学生。
(2)行为动词:具体教学目标应采用可操作、可测评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如“认出”、“说出”、“背诵”、“辨认”、“描述”、“解释”、“说明”、“拒绝”等词,使其意义明确、易于观察、便于检验。
(3)行为条件:教学目标需要在表述中指明行为的条件,即影响行为表现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如“根据地图”、“不靠帮助或参考书”、“在十分钟内”、“利用网络环境”等。对条件的表述包括四种主要类型,即允许或不允许使用参考资料或辅助手段、是否提供信息或提示、时间的限制、行为完成的情境。
(4) 表现程度:是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4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育目标、课程目标一旦确定后,基本是静态的、不变的,而教学目标要依据学习情景、学生水平及个性差异不断进行调整。教育目标的实现要通过每门具体的课程,而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更加具体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何宝安.“教育方针”、“教育目标”和“教育目的”的区别和联系[J].江苏教育研,1992(4).
[2]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汪忠,刘恩山.生物课程课程标准解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走进新课程丛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一、黑田清辉美术教育方针的形成基础
1893年,黑田清辉结束了10年的法国留学生活回到日本。此时,全日本没有一所正规的美术教育学校,之前创办的工部美术学校早已于1883年关闭。1896年,东京美术学校设立西洋画科,黑田受美术教育家、思想家冈仓天心邀请,出任西洋画科教授、主任。为了能够更好地将美术教育方针理念传播出去,《二六新报》在1900年3月至4月间陆续刊发了黑田清辉关于美术教育的观点。首先,黑田清辉跟随画家柯兰习画期间,接受的是欧洲传统的学院派教育。同时,黑田清辉研习美术史,对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艺术发展脉络有着清晰的了解。以此为基础,黑田清辉首先分析了当时的艺术发展现状,“一直以来,绘画都分为两派,旧派墨守成规,与现展趋势脱节,技法日益退步,失去了自我表达的能力。新派顺应时代的变化并谋求新的发展,作品从所描绘的形象中抽离。目前还看不到必然的成功,同时过于冒进也有陷入癫狂处境的危险。学习洋画也分为两派,一派是模仿风格外形,没有描绘本真的部分,一派是以天然纯粹为主向前推进,这种方法也是面向未来的。”这其中所说的“旧派”指的是以明治美术会会员作品为代表的保守画风,而“新派”指的是以白马会会员作品所代表的自由明快画风。两种画风之间的较量在当时的美术界甚至文艺界都产生了很大的争论。其次,拥有10年留学经验的黑田清辉认识到欧洲艺术的长处与日本艺术的不足。他说:“欧洲艺术的美的根本修养是从希腊艺术开始从未间断过,并且自由地寻求技法的发展,它的优点是能够将已经发达的技法手段继续向前推进。欧洲艺术与思想的变化相适应,对于学理也经常作出改良,运用学理的培养办法来追求艺术的本源。”黑田清辉对于欧洲艺术发展中与时代思想的关联性很认同,也就是艺术要追随时代,通过艺术作品与时代思想的互动追求艺术的本源,这也是美术教育中所要追求的。与此相对,黑田清辉也毫不避讳地指出当时日本艺术发展的不足:“我国人在技艺和学术两方面都忽略了要进行真诚地研究而急于取得成果,但不经过真正的研究是很难获取知识的,没有完备的知识也难成大器。自从接触西欧艺术以来,只对外形的模仿是触碰不到艺术的精华,如此学艺难有大成。真正的革新者要对此予以关注。”黑田清辉准确地看到了一些人在学习西欧艺术的过程中,因过于急功近利,导致只是对于形式的模仿而没有学到欧洲艺术的精华。这种见识是当时日本美术界所缺乏的。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全盘西化,各行业迅猛发展,美术界也不例外。工部美术学校里推行的美术教育是由意大利教员教授的纯正的欧洲美术的表现方法,学员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往往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对艺术本质的探究。冈仓天心最早意识到了全盘西化正在迅速吞噬日本传统文化,所以不遗余力地推动对于日本画的保护和新日本画运动。最后,黑田清辉也认识到了日本绘画的优点。他认为:“日本绘画的长处是在技巧上的运笔轻巧,描线简洁不拘泥于阴阳起伏,色调温醇等,实属艺术的最高级技能,如果将这种技能滥用也会出现混乱,这些技巧是我国国民天然的美术天赋……日本美术就像一个拥有超凡绘画天赋的小孩,开发他的天资使他具备成大器的条件,根据不同阶段的成长规律进行不同的教育,但不要进行绘画风格教育……要强化本源教育,顺应时代,表达今日的思想,完善必要的知识,再加上我国固有的长处,做到真正地表达当代是日本美术发展的唯一道路。”黑田清辉虽在欧洲学习的是传统的油画教育,仅在童年时短暂跟随日本画大家樋口探月学习过日本画,但这并不影响黑田清辉洞悉日本绘画中的优点,可能正是长期身处国外才能更清楚地看到日本绘画中的优点吧。优点虽宝贵,也需精培育。这里提到的固有长处除了日本绘画自身的优点以外,日本丰富的风土资源也为艺术创作表现提供了丰富的来源。
二、黑田清辉美术教育方针的合理性
天地万物皆有自己运行发展的规律,美术教育自然也不例外。黑田清辉最早提出了“美术需要基于天然的学问原理来发展”,只有尊重艺术的发展规律和美术教育的培养规律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员。“自古以来,带有历史特征的美术都是基于一定的规律进行发展,希腊美术之所以发达是因为在欣赏人体美的习俗中能够运用学问原理进行表达……学理应用的程度直接决定了美术发达的程度。不仅是与新美术的兴盛、新思想的表达相适应的学理的应用,而且要将新思想与学理完全地融为一体才能发展。”黑田清辉数次提到“学理”这一概念,指的就是学问上的原理和理论。“风土人情如何引入到美术,如何让国民具有美术思想。单纯地依靠国土的优良或国民的气象就能够使美术进步是不可能的。为什么现在的希腊美术衰退,意大利的绘画不振兴?我国也是这样,日本没有因为山水秀美而成为美术大国,如果仅因为日本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佳作就认为日本美术会永远发达是不可能的,要懂得适应时代的美术的特性。”黑田清辉提到,一方面是风土人情蕴育着美术发展的基础,为美术创作提供源泉与滋养。纵观西方美术史,希腊美术与意大利复兴时期的美术都是如此。另一方面,风土人情并不决定着美术的发展发达,美术要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时代影响美术,美术反映时代,只有这样的美术才能永葆生机。黑田清辉很清楚地认识到了美术发展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代互动联系,任何脱离时代的美术最终会走向消亡。在当时经济处在急剧上升时期的日本,能够保持清醒,认识到日本美术发展的不足,说明黑田清辉的视野开阔,洞悉时代。关于实践方法,黑田清辉认为首先要修改原本的教学方法。“为了使我国的艺术在世界竞争的形势里发挥特殊的光辉,不能拘泥于自古以来的旧套路,也不能去模仿欧洲已经形成的风貌,要改变原有的教育方法,到欧洲去,采用有序的教育方法,以人体为基础,天然地去体验,为了坚实的研究,接受必要的授课……通过学习天然的学理熟练地掌握写生技巧之后,才能逐渐地舒展情趣、表达思想,发挥我国固有的美的品质。要达成这样的效果并不是依赖自古以来的技法,而是将真诚天然地学到的知识进行应用才能够达到的。”在具体的教育方法实施之前,黑田清辉提出要先到欧洲去学习,去接受传统有序的美术教育,以人体题材的练习形式为媒介,深入钻研欧洲美术的精髓,而不仅仅是浮于表面。另外,要注重思想观念的表达,将日本风土中的美学品质与适当的表达手段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民族灵魂的日本式美术。黑田清辉在谈话中多次提到“天然”,其指的是未施加人工保持自然的原样,而是在美术学习与创作中求真,真诚地去学习,真诚地去感受、创作、表达。黑田清辉留学法国回国后创办的第一个画塾名为“天真道场”,寓意为天然、真诚。尽管这一命名来自日本历史学家久米武邦,但其内涵与黑田清辉的主张是一致的[2]。
三、黑田清辉美术教育方针的革新性
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学校接受教育,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全面的教育。对于目前的这种教育,人民群众既满意,又不满意。满意的是,这种教育满足了或者说迎合了社会各界老百姓对子女升学的需求;不满意的是,在这种教育中,孩子的发展是片面的,是不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教育需求的。
有不少教育工作者都说:一个家庭就一个孩子,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个好学校,上个好大学?从家庭这个角度讲,人民群众的这种需求是无可指责的,是正当的。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人民群众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上个好学校的同时,能够学到知识,拥有有高尚的道德、良好的习惯、健康的体魄、优雅的个性难道这不是事实吗?我们教育工作者有什么理由不正视老百姓的这种教育需求,有什么理由把全面完整的教育办成片面的应试教育?没有,没有任何理由!让学校教育回到党的教育方针,回到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方案,这是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教育质量公平的起点。
不能不承认,人的资质禀赋是存在着先天差异的。从本质上说,理想的教育是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个性差异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先天素质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教育。像现在学校采取的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适应工业化社会对教育普及的需求,为了使更多的人得到教育的机会,于17世纪在欧洲出现的。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最大优越性就在于扩大了规模,但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矛盾和挑战,就是如何让教育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一方面,改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控制班额、减少教师的统一讲授时间、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实施小先生制、采取小组教学,等等;另一方面,就是在开设好统一的基础性课程的基础上,尽量为学生开设更多的选修课程,给学生留下更多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加强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指导和帮助,等等。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存在的一大弊端,就是中小学教育的统一性过强,而差异性不够。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为了打破统一的国家必修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国家建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等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与过去相比,较大幅度地提高了选修课程、实践类课程所占课时的比例,这对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某些地方存在的日益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这种价值诉求在不少地方并没有得到全面落实。
素质教育在遵守国家教育方针、开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特别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主张通过学校课程和个别化教育,提供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这种教育不同于当下的应试教育,一切以服务于学生的升学为第一要务,根本不关注学生的个别化教育需求,不能满足学生潜能发展的需要。从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讲,教育越统一,教育的公平度越低;教育越多样,教育的公平度越高。素质教育是最大限度地提供适应学生潜能的教育,这种教育是最公平的教育。
其实,学校评价对学校办学目标的正确与否、预期目标实现程度的高低、学校效能发挥的大小、师生成长发展的快慢等都要进行全面的价值判断,其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学校的管理、督促学校的工作、提高教师的责任心、激励学生的进步、引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要达到这些要求,学校评价首先要有一个标准。教育不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还和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诸多方面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而且其内部本身也包罗万象、纵横交错,所以学校评价的标准也不统一,出现了多层次、多角度、多指标的特点。但是,不管怎么说,学校评价的总标准或者是统一的标准应该是国家的教育方针,具体的标准应该是在国家的教育方针指导下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评价不能随心所欲,不能媚俗跟风。当然,学校评价也不能一劳永逸,必须与时俱进。
学校评价要评价什么,这是学校评价的关键。学校评价的内容必须全面、科学,既要符合我国教育方针的要求,关注教育目标的科学设置,又要关注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既要关注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还要考察教育活动的非期望效应。
从范围来分,我们可以对学校进行综合性评价和单项评价,但以综合性评价为主;既要考虑学校整体水平的发展,也要考虑个性化的成长。从学校发展的角度来分,我们又可以划分为常规评价(基础性评价)、提高评价(发展性评价)、特色评价(个性化评价)和效能评价(经济学评价)。下面着重谈一下学校管理的四种评价。
常规评价又称基础性评价,是对学校的常规工作进行价值判断。它是学校发展的基本保障。一般说来,常规评价包括对学校的生源状况、师资水平、办学条件、制度建设、经费配置等基本情况进行定量、定性、定位的分析,它也是其他评价的基础。
提高评价又称发展性评价,它是对学校一段时间内学校办学目标达成度的对比判断。它着重于对比,着重于发展。我们在评价中看到变化,在变化中看到发展。
特色评价即个性化评价,它不是对学校作全面的分析和判断,而是对学校在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具不具备独有的办学特色、办学优势、办学风格进行鉴别,用以推动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专长学校的发展。我们要允许学校在教育方针的指导下自主发展,更要建设一批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创新型学校,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效能评价主要是指经济学评价,就是对学校效能进行价值判断。在效能评价中主要考察增值的问题。增值本来是经济学术语,用到教育方面来,就是指学校办学成效的前后变化,即如果要评价学校某一时期的学校效能,就要检测学生在某一时期开始与结束时的学习成就,后一次的学习成就比前一次的进步就是增值。以学生在学校里的进步来衡量绩效的增值评价,恰当地解决了因起跑线不同带来的评价不公平的问题;同时增值的概念也适当考虑了学生发展的多因性问题,将社会、家庭、学生与学校因素作了必要的分离,目的在于考察学校因素的真实效果,这就把本不应由学校承担的责任分解了,并明确了其他因素对学生发展的责任。这种评价有利于树立全社会共同关心教育的观念,也有利于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由谁来评价?这是学校评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目前一些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往往背离了教育的本原、忘却了教育方针、忽视了办学宗旨,随意胡乱地评价教育、学校,搞得教育的情况尴尬而窘迫,学校的管理无所适从,教师的教育意识失落而困惑。究竟谁来评价学校更能促进学校的发展,更能调控学校的走向呢?从目前我国的行政体制和办学体制来看,尽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家长是学校的消费者、社会是教育的受益对象,他们都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但是我们既要尊重学生、家长、社会对教育的消费需求,同时也必须用教育方针和教育理念来引领他们的教育消费观念。笔者认为,在现阶段,教育行政部门和校长应是学校评价的主体,实施对学校的评价、监督、调整和改进,因为,政府出资办学和校长负责制决定了这一切。
怎么评价一所学校?在现有教育指标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校长自评与政府部门他评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式,进一步明确学校办学的责权利,明确学校教育的内容,明确教师的要求,明确学生的教育消费标准,等等。那么,这怎样来实施呢?笔者认为,可以分三步来进行。
第一步是诊断性评价。主要指学校在确定目标任务之前进行的预测性评价,也可以理解为对学校的历史、现状、优势、劣势以及具体原因等做出鉴定。
第二步是形成性评价。一般指学校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进行的评价,也叫做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即时性的、多次的和动态的,它旨在发现任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及时的调整和解决,以追求最佳的效率和效果。
第三步是终结性评价。主要指学校在到达完成目标任务时限后对其最终结果进行的评价。因为它重视最终的结果,是事后的检验,所以这主要依据事先设定的办学目标或教育任务来进行评价。
一个好的评价应该有科学的依据、积极的导向和正确的方法,同时它的结果还必须充分地加以运用,否则也就失去了我们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学校评价的结果必须适时反馈、充分利用,因为教育评价“是对现行教育体制改革信息的反馈”,所以应该用其决定学校的发展生存,决定政府的投入配置,决定校长的任免进退,决定教师的评聘升降,决定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校评价的结果应该记录在学校的办学档案、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之中。
五育并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相契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本文在对五育并举和基础教育概念的界定、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作用、国家对基础教育的要求的论述基础上重点探讨五育并举对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启示。
一、核心概念界定
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这是其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
基础,在《辞海》的注释中,其本义是指“建筑物的根脚”,其比喻义是指“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
“基础教育”,在《教育大辞典》中的定义是:“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一般是指中、小学教育。
二、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充分肯定和突出强调,说明了基础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体战略中的重要位置,多年来的教育工作实践也使我们对基础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中小学阶段是为人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打基础的最重要阶段。中小学教育担负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和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大军的“双重任务”。从根本上说,基础教育是为提高整个民族素质奠定基础,是为我们祖国繁荣富强、发达兴旺造就数以亿计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基础。这个基础的好坏,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三、国家对基础教育的要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七条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纲要》的这段话,对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办学要求:这就是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将“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要实现《纲要》的要求,实现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坚持五育并举,在基础教育中,德、智、体、美、劳是“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每一育既有其相对独立性,特定性,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一个统一体。
四、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一)基础教育应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
第一,使学生体力和智力同时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
第二,使学生的才能和兴趣可以获得充分、多方面的发展。
第三,使学生的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改革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
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导向是科学、合理的,可是在具体教育实践中素质教育却成为了应试教育的遮羞布,学生要成绩、家长要成绩、学校要成绩,逼着老师也不得不要成绩,成绩代表一切,分分学生的命根时代并没有真正终结。如果不彻底改变现行的应该教育体制,那五育并举并不可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改革课程设置,加快全人教育进程
虽然现在很多学校课程表中设置的课是科学的,但是不排除有的学校阳奉阴违,使得音乐、美术、体育、劳动等课程形同虚设。因此,应设置文化课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和劳动实践课。以文化基础课为重点,其他两种课程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互渗透。
(四)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完善全人教育的实施
课堂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之一,教师不仅要“解惑”,更要“传道”;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自主获取知识;不仅要“授业”,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五育并举有心动,更要有行动。因此,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从而保证全人教育的实施。
推行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实际能力。这是21世纪的需要,并不是对现行教育体制、教育方针的否定。同志曾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我国教育任重道远,要把学生放在了主体的位置上,使学生人格得到充分发展,把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贯穿于学校的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做到坚持五育并举、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辩证统一。造就一个独立自主、有个性、有热情、有尊严、有知识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一、什么是办学理念
首先要明确三个概念。
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信仰的抽象概括。
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它是关于“教育的应然状态”的判断,是渗透了人们对教育的价值取向或价值倾向的“好教育”观念,它具有导向性、前瞻性、规范性的特征。不同的教育主体由于对教育的体验和感悟不同,形成的教育理念在数量的多和寡、水平的高与低以及是否体系化等方面具有差异,这就需要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高和深化教育理念。
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教育理念的下位概念,是学校基于“办怎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
二、办学理念的来源与特征
(一)来源
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形态的事物,学校办学理念有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一般而言,办学理念有以下几种来源:(1)学校办学传统的积淀和升华。(2)校长经过长期办学积累的大量的成功经验,可成为提炼办学理念的思想基础。(3)在广泛学习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学校教育和发展产生一种新的哲学思考。(4)学习和借鉴企业和兄弟学校的管理经验,获得一种新的认识并尝试用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5)在教育专家的帮助下,总结有效的办学经验,设计和提出适合本校发展的理念与策略。学校在提出和提炼办学理念时,应采用系统思考的方式来处理以上各种来源的思想。
(二)特征
科学的办学理应具备以下特征:(1)导向性。这是指办学理念必须表明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及其内核,既回答“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这在教育方针中已有明确的表述,所有的办学理念都应该体现教书育人的目标,并指导学校达成这一目标。(2)明晰性。办学理念有特定的精神内涵,反映学校成员对教育和学校工作的理性认识。其表述必须简单、明确、没有歧义,容易被教育实践工作者所理解和接受。(3)独特性。作为学校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地理位置、学校的办学层次、培养对象和学校特色等情况。(4)渗透性。办学理念应能渗透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之中,指导教育教学实践。(5)相对稳定性。这是指办学理念应该在一个相对长的时期内具有指导意义,不能变来变去,随意地“升华”,频繁地翻新花样。以上这5个特征也可作为判断一种办学理念是否科学的标准。
三、怎样提炼形成办学理念?
校长的办学理念一方面来自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更多地来自办学实践,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办学实践是校长办学理念产生的源泉,理性思考是办学理念丰富和提升的必然过程。
(一)校长在提炼办学理念时进行理性思考的四个维度如下:
1.政策理论基础。
办学理念应以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为指导,在领会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树立现代教育观,思考形成怎样的办学理念。
2.继承传统与创新。
以学校的优良传统为基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求发展,这是办学的基本思路。优良的传统和实践的经验成为办学理念的基石。
3.借鉴外校经验。
各兄弟学校都有各自丰富的办学经验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将会开拓校长的思路,丰富校长的思想,从而使校长的办学理念有更高的思想高度,并且更充实。
4.体现时代精神。
在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受社会环境影响,不同阶段的教育理念体现着不同的时代精神。学校的某一发展阶段里的办学理念,要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时代的精神。
(二)办学理念的提出和提炼
一所学校提出和提炼办学理念,一般需采取以下步骤。
1.总结、反思与研究学校的历史与现状
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精神之所在、文化之根基。学校应在总结学校发展的历史、筛选学校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和提炼办学理念。只有对学校历史与现状作充分的分析,才能增强办学理念对学校的指导性。
2.分析学校发展环境
学校发展环境分析常用SWOT分析技术,即与其他学校相比,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办学理念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不能脱离学校所在的社区,不能与学校已有的观念、教师队伍的现状、教育资源相脱节。尽管办学理念具有一定的理想性,但也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办学理念所确立的发展思路、发展方面、价值追求应是学校经过一定的努力可以实现的。
3.广泛研讨与深入论证
校长在确立学校的办学理念中起着关键作用。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往往反映了校长的教育理论水平、办学思想、教育良知甚至教育信念。
4.科学合理地表述办学理念
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内涵是丰富的。办学理念的具体表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有一个稳定的语言表述形式,以标示学校的个性。这里应注意三点要求:(1)办学理念的表述应能统整其内核的基本要素。在深圳创办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附属学校是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发展要求,提出了“有教无类,出类拔萃”的办学理念。这一理念试图表明这所学校坚持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突出其公办性),关注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有个性的发展,满足家长、社会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2)拒斥正确的废话,避免贴“示范”、“特色”或“名校”等标签。(3)语言简洁明了。应该用简洁的文字,精要地表达丰富的思想和价值观。学校办学理念冗长而偏颇,不仅不便记忆,也不便于理解和把握。
办学理念是办学者在对如何办好一所学校作系统化的理性思考后所形成的核心观念,是办学质量目标在最高层面上的表述。它扎根于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心灵之中,体现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行为之中,贯穿于全体师生员工整个的人生历程中,是全体师生员工维系生命存在的精神支柱。
【参考文献】
新的《义务教育法》第一次在法律中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概念,对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是保障义务教育在新世纪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又是国家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教,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采取有效策略。
1 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正确理解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转变观念,摒弃与素质教育要求不相符合的传统思想。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以最核心的三点为切入点开展工作:1、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要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2、要坚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要在每一节课中自学觉落实进行创新精神培养。3、重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2 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原因有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与当前的考试制度和教师评价机制有关。要搞素质教育,不能单方面靠基层教师努力,若上面还是按以前的老方式来组织考试和评价教师,也就是考试的指挥棒不变,那么,教师也不可能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口口声声说,对一个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分数,在评价教师时就完全是以学生分数的高低作为标准,老师当然也只能按“评价标准”实施教育。
我认为,考试没有错,实施素质教育也要考试,但方式可以变,如考试可将闭卷式答题和开放性考查相结合,也可以像上海那样实行等级制。目前农村学校大部分采用以学生“优生率”、“合格率”、“平均分”等几率总分的高低来论“英雄”的做法。同一个学校,有的教师分数几率总分达85分,但别班为85.1分,那么别人当然是第一,你只能是第二。就因为这0.1分,在评优评职以及享受奖励性工资时要气死人,但实际上这0.1分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所以说对目前的考试制度和教师评价机制进行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入竞争机制和用人机制
实施素质教育,最终要落实到学校,体现在学生身上。“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教师会教,学生才能会学。教师乐教,学生才能乐于学,教师善教,学生才能学得好,才能把中小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学历水平。二是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三是提升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能力。如重庆市忠县教委实施的全县教师“岗位大练兵、教学大比武”,培养了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对城乡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各级乡镇政府应尽一切可能创造更好的条件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基层从教,推行农村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制定能有改进和引导教师流动的政策:让农村教师和城里的教师互换岗位,一学年或三学年轮换一次{大幅度提高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津贴、补贴标准,催进城乡教师“同工同酬”;调整教师岗位编制,去“单位化”,将教师由“单位人”变为“系统人”,增强教师流动的灵活性。同时,教育部门应每年都宏观调控一些优秀的教师及大学生到农村去教学,并充分运用好大学生支教资源,这样也可以使农村教育得到一定的提升。
4 农村学校不等不靠。努力提高教育条件
关键词:流行音乐;中学音乐教育;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梁卿(1978―),男,安徽怀宁人,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管理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原理、教育哲学。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9-0008-04
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在职业院校中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为了贯彻这一精神,教育部于2006年在青岛召开了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并下发了《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至此,对半工半读的研究就逐渐成为职业教育界一道靓丽的风景。已有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首先,人们在半工半读的概念上还是众说纷纭,未能取得一致意见。这一方面为半工半读的实践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但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导致半工半读在实践中陷入各种误区。其次,正因为对半工半读的概念缺乏清楚的界定,因此对半工半读基本目的和实现形式的把握就存在偏差,影响了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健康开展。因此,从促进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对半工半读的概念、目的和实现形式进行讨论。
一、职业教育半工半读的基本概念
从现实职业教育实践来看,对半工半读概念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解。有的把半工半读理解为勤工俭学的一种特殊形式;有的把半工半读理解为部分时间工作,部分时间学习的制度;还有的认为,只要中职学生在用人单位参加工作的时间占到学生学时间的1/3,就是半工半读。从理论研究来看,对半工半读的权威界定也还没有见到。因此,本文拟通过对政策文本的分析,对“半工半读”概念进行探讨。
关于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较为权威的政策文件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通知》对半工半读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半工半读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学习制度,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形式是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1}这个表述与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对半工半读的界定是一致的,可以视为官方政策对职业教育半工半读的界定。对于这一表述,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第一,半工半读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学习制度。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学习制度,半工半读指的是学生在职业学校完成学业过程中,部分时间参加实际工作,部分时间读书进行理论学习的制度,从而与完全进行理论学习和完全通过实践进行学习的制度相区别。
第二,在半工半读制度中,学生主要是通过工学交替的形式完成学业的。由于半工半读是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来实施的,因此“工学交替”中的“工”指的就是在用人单位从事的实际工作,“学”指的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习,而是“学校范围内的学习”,既包括学生在学校里进行的理论学习,也包括学生在学校参加的实验和实训。所谓“交替”指的就是一种循环的结构。据此,所谓“工学交替”指的就是这样一种结构:实际工作――学校学习――实际工作――学校学习――……,或者学校学习――实际工作――学校学习――实际工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工学交替中的“工”和“学”都是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服务的。这样,职业教育的半工半读就与以下几个概念区别开来。(1)与传统职业教育中,学生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毕业后到用人单位参加工作的“先学习后工作”的学习制度区别开来。(2)与职后继续教育中,“先工作后学习”的学习制度区别开来。(3)若撇开表述中的“基本”这个限定词,那么“半工半读”的实现形式就是“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这就将“半工半读”与其他许多相似的事物区别开来。比如,根据这里对半工半读的理解,那么,现实的职业教育实践中被广泛采用的“2+1”制度,即学生头两年在学校学习,最后一年到用人单位进行顶岗实习的制度就并不是半工半读。因为在这种制度中,并没有体现出工与学的“交替”。若加上“基本”这个词,则对“基本形式”这个词组的理解就成为把握“半工半读”概念的一个关键。众所周知,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在目前还只是一项处在试点阶段的政策。作为一项政策,对半工半读应该有一个清晰的界定,不应允许模糊性的存在。但是,作为一项还在“试点”的政策,对半工半读的界定就不应太死,而应该给多彩的实践留下一定的空间,以便实践工作者在实践中能自由地探索。也就是说,在“形式”前加上“基本”这个限定词,主要是从政策角度考虑的。总之,从目前来看,半工半读的形式就是“工学交替”。
第三,半工半读要求实现“工学结合”。所谓“工学结合”指的就是学生“在单位工作”与“在学校学习”的结合。也就是说,学生在用人单位的工作任务与其在学校学习的内容是相关的、一致的。《教育部关于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试点院校要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安排学生到生产技术先进、经营管理规范、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好的企业开展半工半读”。{2}这就把“半工半读”与“勤工俭学”区别开来。同时也表明,职业学校如果不能帮助学生找到与其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就不能称之为“半工半读”。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半工半读的概念可以用十六个字概括,即“学习制度”、“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具体来说,职业教育半工半读是职业院校学生的一种学习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学生是以工学交替的形式完成学业的。要做到“工学交替”,就必须进行“校企合作”。同时,“工”与“学”的内容应该是一致的,即“工学结合”。
二、职业教育半工半读的主要目的
从政策文本来看,国家试行职业教育半工半读有多种目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在部分职业院校中开展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免费接受职业教育的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3}《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则规定:“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遵循教育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帮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是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4}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指出:“半工半读这种学习制度,体现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造就高素质劳动者的根本途径;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帮助学生、特别是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和成才就业的有效措施。”{5}
总结这些文件中的论述,不难发现,职业教育半工半读的目的主要包括:一是“发展”目的,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二是“就业”目的,即落实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以促进学生就业。三是“帮困”目的,即帮助部分学生、特别是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就业”和“帮困”目的主要是基于现实因素而提出的。传统的职业教育是“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与“职业”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从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不能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导致一些职业院校毕业生不能顺畅就业。这导致“四损”,即职校学生找工作困难;职业院校则因为毕业生就业困难,出现生存危机;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人才,出现“用人荒”;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则因为缺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受到影响。半工半读制度则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由此,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促进学生就业就成为实行半工半读的一个重要目的。“帮困”目的的提出则是因为一些职校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不能正常完成学业。总之,“就业”和“帮困”这两个目的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当前半工半读的实践中,许多职业院校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两个目的,而对于“发展”目的则缺乏清醒认识。这导致半工半读在实践中陷入了各种误区。一些学校为了促进学生就业,一味迁就一些用人单位的无理要求,擅自改变教学计划,大幅度增加“工”的时间,变“半工半读”为“以工代读”。一些学校则把半工半读简单理解为促进学生就业的一项制度安排,在实践中非常重视学生的技术技能的训练,对于人文素质教育则是能省就省,导致毕业生人文素养普遍较差。因此,从促进半工半读试点工作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必须强调职业教育半工半读的“发展”目的。
事实上,作为职业教育中的一项制度,“发展”目的才是半工半读最为根本的目的。首先,从整体教育政策的角度来看,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其根本途径则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一思想也被写进了我国《教育法》,成为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6}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不论采取哪种具体的制度形式,都必须贯彻这一方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制度当然也不例外。当前之所以要进行半工半读的试点,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一制度较好地实现了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结合,因此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职业教育政策文本来看,半工半读被认为“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形式是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7}这里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半工半读是要培养学生成才的,一是半工半读的形式是“工学交替”,交替中的“工”与“学”是相互结合的。第一点说明半工半读从根本上是一种“教育制度”,而不是一种“劳动制度”。第二点则进一步说明半工半读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为相对于先“学”后“工”制度来说,工学“结合”基础上的工学“交替”才真正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结合”。
职业教育半工半读的“发展”目的作为这一制度最为根本的目的,也统领和支配着“就业”和“帮困”的目的。以“就业”目的为例,为什么职业院校学生出现就业困难?最根本的原因恰恰是职业院校“关门办学”,没有很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导致学生素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相适应。在职业教育中实行半工半读制度,则较好地贯彻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针,能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因而也能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从而在实现“发展”目的的同时,实现“就业”这一目的。
三、职业教育半工半读的实现形式
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制度要真正地得以落实,前提是必须明确其实现形式。正因为此,《教育部关于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地把“探索新形势下半工半读的多种实现形式”作为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首要内容和任务。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重申了这一点。
关于半工半读的实现形式,政策文本除了提出要积极探索之外,事实上也有一些说明。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介绍说:“山东省结合自身实际,摸索出了四种形式:一是工学交替型,即学生半天生产实践、半天理论学习,学生工与学交替完成学业;二是校企合一型,即把工厂办在学校、把学校办在企业,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同步,毕业与就业同步;三是校企契约型,即学校与企业建立契约性关系,使企业成为学校的固定实习基地和学生的就业基地,学生可以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员工也可以到学校进修学习;四是学校自办产业型,即学校围绕人才培养的需要创办产业,既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和实习机会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他们的这些做法很有启发意义,究竟哪种办法好,需要一段时间的检验。希望各地各职业院校思想要更加解放一些,积极地去试,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找到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半工半读模式。”{8}这表明,山东省总结出来的四种形式得到了认可,事实上,这四种形式也得到了职业教育界的认同。
笔者认为,政策文本对半工半读实现形式的界定还有待商榷。从前文关于职业教育半工半读的概念来看,半工半读的实现形式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校企合作”的形式,一是指“工学交替”的形式。所谓的“校企合一型”、“校企契约型”和“学校自办产业型”其实是指“校企合作”的形式。把“工学交替”与这些形式并列,是不符合逻辑的,因为“工学交替”是指“实际工作”与“理论学习”交替。
就“工学交替”的实现形式而言,《教育部关于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通知》也明确指出:“在工学交替的具体形式上,学生可以在学校集中学习一段时间,然后到企业实习;可以在学校和企业实行工学多次交替的学习方式,学生边学习边工作,完成学业。”{9}这里的界定非常清楚,但是,先在学校集中学习,后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方式没有实现“工”与“学”的“交替”,因此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工学交替”。总之,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半工半读的实现形式包括“校企合作”的形式和“工学交替”的形式。其中,“校企合作”的形式有“校企合一型”、“校企契约型”和“学校自办产业型”。“工学交替”则只有一种形式,即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工学多次轮流交替。
注释:
{1}{2}{7}{9}教育部.关于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06]12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3).
{3}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3).
{4}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4).
首先,2019年语文考纲的字词表述有略微调整,在考核目标中,两处提到“根据普通高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这一指导思想,2018年仅表述为“文化素质的要求”,这表明2019年高考将强化“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和对理性逻辑思维的考查。
其次,试卷设题顺序有变化。在考试范围与要求部分,将现代文阅读从2018年的顺序——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调整为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
最后,考纲里题型示例有所变化,有增删,但没有什么较大影响。
2019年语文考试大纲提示,学生备考不要单纯关注审美鉴赏类文章,还需要多关注、训练理性思维,注重对文本整体阅读、篇章结构梳理、内容要点的概括和表达技巧的掌握等。对写作来说,实用类文本的重要性提升,更加强调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关键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
建议考生应广泛阅读,除了文艺随笔外,还应阅读一些小论文、时事评论等,反映当下变化成就类、传统文化类等都要涉猎,还要多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一、强调理性思维的正确性
上述解读以“更注重对理性逻辑思维考查”为标题,突显了2019年语文高考的重心。最近十多年,我们在语文教学领域见得多的是阅读体验、体悟、经验等富有感性色彩的语词,乍一看“理性思维”,中小学语文教师可能会有些不习惯。
强调语文的理性思维是非常正确的,是对语言及文章本质特征的回归。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没有思维就不可能有清晰明确的语言(包括书面语言)表达;语言和文章是思维活动的外部显现,包括那些极具抒情性的文学作品也都是受制于理性思维的,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交互作用的产物。但是最近十几年来的语文教学,包括语文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等,都特别强调对语言文章的感性体验与积累,贬低、忽视甚至否定语文教学中的理性元素和理性思维。2019年语文高考大纲对“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领会并解读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筛選材料中的信息,分析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整合归纳”等理性思维元素的强调,真让人有久违之感。
事实上,无论是否明确强调,在任何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都不可能没有或者完全避开理性思维,否则,语文教学就必然含混,或天马行空地解析一番,或情绪高昂地朗读几遍,学生却恍恍惚惚,难以理解实质内容。
逻辑思维是在专门指导下,经过长期训练而逐步发展的,让学生在高考前“多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是解决不了燃眉之急的。当下,我们的学生普遍缺乏逻辑思维能力,这不仅表现在语文学习及语文问题的分析解决中,还表现在数学和自然科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这类需要高度理性思维的学科学习中,以及其他人文学科(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的学习中。理性思维缺失带来的恶果是,我们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等理性思维能力不足,缺乏发现真理、探究真理的正确思路乃至兴趣和热情。
2019年语文高考大纲发出了教学改革重视理性思维的信号,这应该是语文教学回归“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和情感共同决定语言文章内涵”这一本质的重要一步。
二、鉴赏评价与理性思维并非是对立的
很遗憾的是,上述解读认为“2019年语文考试大纲提示,学生备考不要单纯关注审美鉴赏类文章,还需要多关注、训练理性思维”。这句话看似没有什么毛病,但其中不恰当的用词会引起理解偏颇和错误传言。
“不要单纯关注”的说法,其背后是将审美与理性思维相对立,这是对审美或鉴赏评价的严重误解,是中国长期以来缺乏美育(现在的音乐、美术课程的目标定位和实施都远远不能完成美育的目标和任务)所带来的后果。这种后果在语文教学中的表现就是重视感性积累和大量阅读。教学中,教师似乎不乏说“美”字,会使用一连串的审美形容词,但事实上,可能对什么是美,什么是语言文学之美,乃至什么是视觉艺术之美(美术之美)、什么是听觉艺术之美(音乐之美)等都不甚了了。于是,教师只会采用当下流行的语文教学思路和方法,并没有真正进行语言文章的审美鉴赏教育,学生也并没有真正学会鉴赏语言文学之美的方法,普遍严重缺乏关于语言文学的审美鉴赏评价能力。师生都不知道什么是美,师生都缺乏审美与人文素养,是因为我们缺乏真正的美育,包括真正的语言文章的审美鉴赏评价教育已经太久。
美是整体中各个部分或要素,内在逻辑与外在形式的有机匹配(关系与结构),且令人感到身心愉悦(美感体验)的那些事物[1]。通常我们会用这样一些词汇来表述美:形象、生动、清新、优雅、壮阔、新颖、自由、经典、时尚、创新等等。这些词汇,既用以表述外在形式的美,也表现内在逻辑的美,例如科学符号及图像的形式形象、生动、新颖,公式及模型的简约,概念和定律精要、内涵丰富等。语言文章知识精准,结构精致,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等,都是对语言文章的内在逻辑性与外在表现形式的审美和鉴赏。
21世纪初,作为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宣言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的提法,后来不知何时起就演变成了要“淡化知识”“不讲概念”等说法,这使得学校教学,尤其小学教学普遍回避知识、回避概念,偏重经验和体验,并使教学出现了形式化倾向。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校是传播知识和真理的场所,不是讲不讲知识的问题,而是如何讲知识的问题。理性思维是伴随严谨的知识教学和学习过程而发展起来的,是人脑的一种独特的信息加工能力。没有认真且透彻的知识学习,根本无从获得理性思维能力,没有知识尤其是系统知识支撑的“理性思维训练”是不可能且不存在的。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普遍不高,与这些年淡化知识、不讲概念的教学不无关系。
正如没有知识和理性思维的高水平教学,包括语文和所有学科的高水平教学,是不存在的;与理性思维对立的所谓审美鉴赏教学,包括语文、音乐、美术和所有学科的审美鉴赏教学,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三、力求理性思维与鉴赏评价的统一
2019年高考大纲有如下内容:
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以促进素质教育发展为基本遵循,科学构建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高考评价体系。(总纲)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
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语文)
语文考查的六种能力,其中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四种能力,都直接与理性思维有关,甚至就是理性思维的完整过程;而鉴赏评价,需要学生有很高的语言文章的审美鉴赏力。鉴赏不同于一般的欣赏。欣赏比较随心随意,只要自己觉得美,有美感体验即可;鉴赏之“鉴”,强调基于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客观标准,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基础上,带有理性色彩的审美、鉴别、判断与表达的活动,而这才是审美活动的本质。美,不仅是外在“花花绿绿”的辞藻,更重要的是内在逻辑形象生动的外显。严谨简明的理性思维,就是理性美,是审美的内在骨力。这是审美鉴赏评价所不可或缺的,我们以前在语文教学中忽视语言文章的内在逻辑美,这是不应该的,应当全力纠正。总之,高考六种语文能力其实就涵盖了理性思维与鉴赏评价两种活动的逻辑统一的精华。
2019年高考大纲“总纲”强调“以德树人”的价值取向,结合语文考纲中注重理性思维和鉴赏评价考查的内容,总的来看,这就是求真、求善、求美的统一。2019年高考大纲更全面的立意是“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最终达成“科学构建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高考评价体系”之目的,我们看到了国家教育方针终于再次回归“德智体美劳”,并力求在高考大纲中实现国家对教育的坚定主张。
四、明确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路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各学科教学的目标指向及内容选择,包括理性思维和审美鉴赏等能力的考核与培养,一方面是高考、中考命题的指挥棒;另一方面,所有这一切都必须落实到学校所有学科的教学之中才能实现;且只有落实到精心、精准、精美的审美化教学中,才能高质量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