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31 10:14:3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旅游的经济价值,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近年来持续升温的旅游产品――生态旅游项目,日益得到消费者的青睐。究其原因可归纳为消费者对旅游产品使用价值的重新定位、旅游产品的差异化。伴随着各地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系列印有人工痕迹的景区对外开放。不难看出,这些生态旅游项目不仅未能体现其内在经济价值;在实践中也在功利意识的作用下,忽略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义。
众所周知,旅游资源开发应满足可持续性的要求,而“可持续性”又需形成区域植根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态旅游项目在实践中充分挖掘其经济价值,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生态旅游项目的经济价值分析
生态旅游项目所依存的载体应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环境,包括山、水、动植物等,都是存在于项目开发前的客体。因此,生态旅游项目首先拥有的便是“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然而,在经过人为的规划并赋予人文气息后,则又拥有了“人文资源的经济价值”。
第一,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包括林木、野生动植物等资源的区域特性,构成了各地生态旅游项目的差异性。这就意味着,在产品差异化打造的过程中,自然资源已天然形成了一系列差异化的尺度。生态旅游产品的消费者,也往往在自身新奇性、探究性等内心驱使下慕名前往。从而,该旅游项目的经济价值便逐步显现出来。与此同时,植根于区域地理、地貌特性的生态旅游项目,又能形成经济价值的扩散作用。具体而言,推动了当地自然资源的经济商品化发展。
第二,人文资源的经济价值。众所周知,一个完善的生产旅游项目,除了以核心产品为基础的同时,还需具有辅助产品和辅助设施。辅助产品可以理解为与生态旅游项目有关的人造品;而辅助设施,则是面向消费者而修建的交通和娱乐休闲设施等。由此可见,对生态旅游项目中人文资源的塑造,将在方便消费者的功能基础上,不断扩大项目的品牌影响力。不难理解,当某生态旅游资源无法面对消费者而开放,那它将永远处于自然存在状态而无经济价值可言。
二、生态旅游项目的实践
生态旅游项目在实际打造中,也应充分挖掘其中的两类经济价值。从目前所反馈的情况来看,有关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还关注不够。为此,笔者以“福建省沙县天湖森林公园”项目为例展开阐述。
第一,针对自然资源经济价值开发的实践。以公园内的植物景观资源为考察对象:公园内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水松;有号称“公孙树”的古朴、典雅的银杏;有芬芳清香的桔园;有游鱼幽幽的鱼塘……其间曲径通幽、林荫蔽日、潺潺流水,构成一幅幅天然画卷。
具体而言,在公园生态资源开发时,应充分保护以上自然景观的自然特征,并在旅游项目的多元要素建构中,突出该地的植物、动物、水体等景观的特色与优势。这样一来,在多元要素的支撑下,便能广泛吸引源于各种消费偏好的消费者,从而充分释放出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
第二,针对人文资源经济价值开发的实践。人文资源的经济价值依赖于项目辅助产品及设施的支撑。这就意味着,公园若要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还需在人文资源的支撑下使他们身临其境。为此,还应在交通、住宿、休闲娱乐等诸多环节下功夫。如其中最负盛名的有天湖净寺,全寺人员几乎是女尼,堪称沙县“女儿国”,寺院南西北三面群山环抱,东面开阔,寺院藏经阁中珍藏着各种佛教经典达万余册,为全国佛教10个培圳基地之一,享誉海内外,集理佛、培训、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沙县社会风俗受千百年古越文化、中原文化长期交融的影响熏陶,形成具有闽西北特色的民俗及小吃风情。在此基础上,还应增强消费者与当地文化的一种互动性,如与依托沙县小吃在外的影响力,以小吃文化为主题,以生态休闲为特色,与中国(沙县)小吃旅游文化节紧密结合,着力打造闽中最大、最集中的特色餐饮、旅游休闲集散地。
本文以福建省沙县天湖森林公园为例,对围绕二元经济价值的开发实践进行了阐述,所提出的本质观念对于其他生态旅游项目的打造,同样具有抛砖引玉之用。
三、小结
旅游资源开发应满足可持续性的要求,而“可持续性”又需形成区域植根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态旅游项目在实践中充分挖掘其经济价值。生态旅游项目应充分释放自身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经济价值,从而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具体的开发实践。
生态旅游项目不仅需体现其内在的经济价值;在实践中还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势。这一态势,将有力推动经济价值与实践的契合。
参考文献:
1.高天宇.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与策划[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1(2).
Abstract: Water for rural tourism, is not only the resources guarantee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of the villagers, but also is the core elements of tourist experience village culture. Mining on the ecological value of waterfront, landscape value and cultural value, is the basis of waterfront landscape desig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case, from the element refinement, design, embankment design, plant configuration, leisure content loading aspects of rural tourism of the waterfront landscape design strategy are discussed.
Keywords: waterfront landscape design; rural tourism; value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在一个逐渐走向信息化、城市化、现代化的社会里,生态热、休闲热、绿色热已成为人们的生活渴求,回归自然、返朴归真成为人们的时尚追求[1]。在生态文明、后工业文明等思潮影响下,都市人的休闲旅游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和深层次,需要满足“回归自然的身心需要、求新求知的需求、怀旧的需求或者对休闲旅游的复合型需要” [2]。随着乡村旅游逐渐升温,旅游乡村内的所有资源都转化成具有经济价值的美丽产品,滨水景观作为乡村旅游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开发和设计的重点,甚至是核心要素。如何通过设计挖掘和提升旅游乡村滨水地区的价值,平衡水各种功能的利用度,满足旅游者多种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成为设计师、开发商、村民共同关注的问题。
1、滨水地区的旅游价值
水体除具有交通、灌溉、水源等实际的使用功能外,还具有生态、景观、文化等附加价值,构成滨水地区旅游价值挖掘的基础。
1.1 生态价值
生态功能是指乡村水生态系统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提供生态服务的功能, 如保持生物多样性、气候调节、净化环境、分解各类污染物, 提供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等,水生态系统的功能维护构成乡村生态旅游的基石。人类必须以生态学的原则,建立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而不是过度地侵占其他生物的领域[3]。对水生态系统的保护是滨水地区旅游开发的前提,主要表现在生境营造、可再生水循环系统构建等方面。
1.2 景观价值
水与村落往往相伴而生,既是生产生活资源,也是独特的景观标志。水的声、光、影、色,滨水地区由于水与岸的冲蚀作用而形成的滩、湾、潭、岛等等特殊形态的场地,水与植物的配合,水与建筑的反衬,都构成丰富的景观。滨水地区设计中,既要注意营造景观的自然美,也要注意人水互动界面和平台的打造。
1.3 文化价值
滨水地区是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沉淀了乡村生活形态,引水灌溉、渔业生产、水运贸易等成为这一地区特有的记忆。滨水地区在维持乡村文化的多样性和特有性, 传统文化的传承、知识体系和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灵感来源以及为都市人提供精神依托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滕头村滨水景观设计策略
2.1 资源现状
滕头村总面积5.3平方公里,南临四明路,东与肖桥头村相望,北临江口街道,西为萧王庙街道,东南是奉化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场地四周为水系所环绕,生态和景观资源丰富。规划设计以村域空间资源为基础,重点对滕头村内的水系进行了提升。
2.2 设计策略
设计提出,在场地西南角打造C型水系,通过深入生态、景观和文化价值,承载丰富的旅游服务功能,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
图1 滕头村C型水系的设计平面图
策略一:以水为源——突出水作为生命之源的根本价值
这里的生命不仅仅指的是人类,而是包括了更为广泛的依赖本区域水土生存的生物群落。水景设计必须突破单纯地为人类创景这一浅显和功利的目的,而应尽量去争取为地块生物的丰富度做出努力。设计方案提出了建设浮岛、生态篱笆墙、草根英雄岛等项目。以草根英雄岛为例,是指在人工河岛上,以“草根”为主题,反映滕头人民一犁耕到头的草根英雄精神,种植向日葵、油菜花等植被,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鸟类来此栖息,建成生态鸟岛。
策略二:活水为本——以构架可循环可再生水系为原则
通过多元化植物的配置,水体流过C型水系后,起到良好的自然净化的作用,构成水体自循环的基础。设计方案对屋顶绿化和雨水回用提出了设计引导,促进低碳建筑的探索。设计也对硬质路面进行了改造,增加透水性,如提出建设生态停车场。经过水系净化过的水,还可以通过生态喷雾系统加以利用,即结合用不同功能和不同主题进行布局,类型主要水上七彩喷雾、绿色负离子喷雾、稻田养生雾、生态降温雾、水上七彩雾、生态遮阳遮雨系统等,即提高了水的回用率,又起到了降温、造景、养生等功能。
策略三:美水为魂——赋予水体自然而韵味十足的美感
滨水景观的设计要符合自然美学的规律,带给人们视觉上美的感受。除了生态驳岸、乡土植物配置等措施外,设计还策划了水上蔬果廊、十里花境、水岸花庭等景观项目,构建丰富的景观层次。以十里花境为例,提出沿着溪流营造一条花卉长廊,规划种植春、夏、秋、冬四季花卉(春季桃花、梨花;夏季荷花、薰衣草;秋季桂花、芦苇;冬季腊梅),形成四季滨水美景,不仅具有观赏、散步的功能,还起到引导游线的作用。设计还提出,在不同河段根据周边项目的设计来配套不同主题的生态桥梁,考虑到河道游船的通行,所以桥梁均采用微拱设计,营造独具特色的河道景观。
策略四:亲水为意——提供人类与水互动的空间与平台
旅游规划是为人服务的,生趣盎然的、便于使用的亲水界面的设计,是决定滨水景观设计成败的关键因素。设计结合乡村景观元素,策划了玉米码头、水稻码头、高粱码头、麦子码头等各具特色亲水平台,极具乡土气息。以玉米码头为例,提出在游客服务中心附近树立一个玉米造型的建筑,其中,玉米芯可以散开作为遮阳遮雨用。
策略五:游水为乐——提升人类对水文化的认知并升华
以水为脉,承载丰富多彩的乡村民俗和农耕文明,有利于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层次,增强吸引力。设计结合乡村生活特色,策划了诗画人文廊、古越渔民和水上集市项目。以古越渔民项目为例,主要展示古老的捕鱼方式,如用手摸鱼、“竭泽而渔”、用棍棒打鱼、用弓箭(钓具、网、鱼筌)捕鱼等,并设置店面,售卖渔具、鱼缸、鱼饰品、鱼玩具,对外承包给商户经营,景区获得出租收入。
3、小结
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要做到“ 以人为本 ”,通过充分挖掘滨水地区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文化价值,满足人对景观环境的多元化需求。规划还要特别注重本土化设计元素的提炼,并运用到环境营造和项目策划上,通过景观设计,实现乡土文化特色的再生。旅游乡村滨水景观设计的要义,是在不损害滨水区环境的基础上 ,继承、保护和发挥已有的景观特色,创造出生态的、特色的、有文化内涵的景观环境,实现水、人与乡村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590.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107-03
引言
消费链最早由Philip Kotler提出,他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视角看待产品在消费者角度的环节构成,指出消费链是从消费者开始意识到他们需要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开始到产品不再使用的整个过程[1] 。国内消费链概念由中国城市消费研究协会在《中国城市商圈生态研究分析》和《中国城市主流消费人群和消费行为》中首次提出,之后,在学术界引起探讨。崔国华认为,消费链是指为了满足顾客的一种需求,而向顾客提供的多种产品和服务的组合[2] ;孙景华认为,“消费链”是从顾客角度理解消费市场的一个转变,并且生活方式是打造消费链的关键[3] 。目前,消费链在汽车产业有一定应用研究,内容涉及企业经营、营销以及差异化战略制定等方面 [2,4,5] 。旅游景区消费链尚无明确定义,本文依据Kotler定义,以景区企业产品与服务的消费环节为视角,将旅游景区消费链定义为:旅游者从意识到他们需要景区产品或服务(即到景区游玩的需要)那一刻开始,直到此次旅游活动顺利完成并离开景区的整个过程。
迈克尔·波特[6] 指出,顾客也有自己的价值链,即买方价值链。崔迅进一步将顾客价值链分为单项价值消费链和组合消费价值链,定义顾客单项价值消费链指顾客在某项产品购前、购中、使用、用后的不同阶段从产品服务、人员、形象以及环境中有意无意地追求感受某些价值的过程,并将其应用于顾客满意研究[7] 。旅游景区消费价值链研究较少,代表成果有慎丽华、刘华曦运用组合消费价值链方法探讨主题公园营销模式创新[8] 。
顾客价值理论是探讨消费价值链的基础,在Robert B.Woodruff的顾客价值理论中,认为顾客价值是顾客对特定使用情景下有助于(有碍于) 实现自己目标和目的的产品属性、这些属性的实效以及使用的结果所感知的偏好与评价,提出了顾客价值层次模型[9] ;Morris B.Holbrook以“一种相互影响的相对偏好的体验”为标准总结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享乐价值、利他价值四类[10] ;Philip Kotler认为,总顾客价值就是顾客从某一特定产品和服务中获得一系列的利益,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11] 。在以上理论框架下,国内学者对旅游者价值进行多角度的研究,成果斐然[12,13,14] 。
游客出游活动的本质在于通过感知与常态生活状态下不同的环境与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对个体生命的开阔以及对个体生活的拓展,可见,旅游者的价值偏重于感知价值。因此,本文所指旅游者价值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全过程中对感知收益的偏好与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景区消费链的定义,本文所指旅游景区消费价值链为:旅游者在产生到景区旅游的意识开始,到离开景区为止的整个旅游活动的不同环节中,追求和感受到的旅游者价值的过程。
一、旅游景区消费价值链构建
(一)旅游景区消费链
Kotler的消费链构建中将一般性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投放给顾客至其使用完成后的整个过程(lifecycle),通过消费者角度,绘制一个类似“顾客行程地图”(a customer journey map)的环节链,即得到消费链。据此,针对旅游景区,将消费链设计为以下环节:(1)意识:旅游者如何意识到需要去景区游玩;(2)搜寻:旅游者如何了解景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情况;(3)选择:旅游者如何做出去某一景区以及游玩天数的选择;(4)订购和付费:旅游者如何订购或购买景区的产品和服务,上述产品和服务如何付费;(5)移动:旅游者如何到达旅游景区;(6)现场服务:旅游者如何在景区内进行游玩线路、景点、食宿、购物等的选择,选择和行为过程中他们需要什么帮助或建议;(7)应急处理:景区如何处理突发事件、意外事故和游客投诉;(8)跟踪服务:景区是否有意见反馈或评价系统,游客离开后是否有后续服务。
(二)旅游景区消费价值链
1.各环节旅游者感知价值分析
旅游景区消费链上每一个环节旅游者感知到的价值存在差异性:(1)意识:旅游景区功能(观光、康体、休闲、节事、会议)、景区知名度。(2)搜寻:旅游景区信息通达性(方便获取、易于理解)、景区相关中介信息通达性。(3)选择:旅游景区吸引力、品牌、口碑、距离、门票性价比。(4)订购和付费:订购或购买渠道多样性(电话、网络、实体)、通达性、便捷性;付费方式多样性(消费前还是消费后、刷卡、旅游券、分期、积分等)、效率;支付方式的安全性。(5)移动:道路状况(道路等级、拥挤度、旅游指示牌);交通工具状况(舒适度、安全度、快捷度、准点度、性价比。(6)现场服务:景区游玩线路设计的合理性(线路简单但景点囊括全面)、安全性(危险警示、参与性活动安全保障)、人性化(沿途公服系统完善程度、便民设施完善程度);景区餐厅状况(位置,菜品丰度、口味、性价比);景区酒店状况(位置、星级水平、舒适、卫生、安全、性价比);景区旅游商品的地方性、真实性、价格合理性;景区服务人员热情度、换位思考能力;景区及其周边的社区形象;景区活动丰富性等。(7)应急处理:面对应急事件的处理态度、方法以及处理效率。(8)跟踪服务:景区游客信息反馈系统设计、改进措施实施效率 ;寄送服务(如景区信息、纪念品、明信片、贺卡、旅游宣传CD寄送等);游客跟踪等。
2.旅游景区消费价值链
顾客消费价值链的构建并没有统一的模式,不同的应用环境有不同的构建方式。针对旅游景区消费链的基本特征以及各环节旅游者价值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参考已有旅游者价值研究,对旅游景区消费链各环节价值内涵进行归纳、分层,得到旅游景区消费价值链,如图2。
二、旅游景区消费价值链构建的意义与应用
景区消费价值链模型为景区认识旅游者价值构成提供参考,以更具有针对性地改进自身经营策略和协调融合外部资源,提升旅游者价值。具体意义与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一)明确旅游者的价值取向
通过旅游景区消费价值链的构建,能清楚地反映各类旅游者价值内涵,明确旅游者的价值取向,从而进一步帮助景区判断其重要性,以更好地制定价值提升策略。如使用和效率是体现旅游者价值最主要的两个方面,景区必须保障各类资源、设施良好的使用性能,同时,在服务中不断改进服务策略、服务流程,提升服务人员素质,以提升服务效率。又如,对功能价值的需求是旅游者在出游前就已经产生的,因此,是要体验、观光还是休闲,景区要定位明确,以方便旅游者的选择。
(二)掌握各环节旅游者的不同价值需求
在旅游景区产品消费中,不同环节旅游者表现出来的价值需求是不同的,应掌握其特征,以更好地提升旅游者价值。意识环节旅游者主要考虑的是享乐,景区要使自身的享乐价值更具有可识别性。搜寻环节景区要尽量保持流畅方便的信息渠道,让旅游者使用方便并高效。选择环节旅游者会对享乐、品牌以及成本进行权衡,因此,景区需要合理制定经营策略,让旅游者感到较高的性价比。订付环节旅游者关心订付过程的效率、便利、安全及增值,为此,景区要提供多样、方便的订购渠道、安全的付费方式以及各种形式的附带优惠,如重游打折、住宿带免费餐、免费接送等。移动环节指由景区提供的游客空间位移服务,该环节要求景区保障交通工具的使用与便利,交通服务的高效与安全,服务人员的良好素质与形象以及产生成本的合理。
景区现场服务环节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包括旅游者在景区内的游购娱食宿等,涉及几乎所有的旅游者价值。除一般性价值的提升外,景区尤其要注意提高效率、便利、安全、情感等服务价值。例如,根据不同的闸口服务特征,设计不同的排队规则,提供不同的排队服务;根据不同事故的隐患特征,提供不同的安全提醒服务等。可以通过服务外包等经营模式创新,优化服务,控制成本,让利旅游者。
应急处理环节并不是每个旅游者都会遇到的,但一旦出现,则要求景区必须要提供高效、安全,并富有人情味的服务。例如,景区需要制订各类应急预案,进行巡视管理与管理授权,对服务人员进行急救等培训,配套门禁、安全等基础设施等。跟踪服务环节包括旅游者的反馈与评价及后续服务,通过该环节,可以进一步增进情感、维护品牌,并可提升增值价值。如在意见反馈和回访中可以赠送景区将新开设的景点或项目的介绍、贺卡、旅游纪念品、门票等。
结语
相对于景区生产链所关注的“资源配置效率”,景区消费链关注的是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新的消费理念,重心是在旅游者所获得的“价值”上,因此,在景区消费链的引领下,景区将更尊重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从而增加景区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Philip Kotler.Kotler on marketing[M].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99.
[2] 崔国华.消费链下的车险营销趋势[J].中国保险,2005,(11):31.
[3] 孙景华.消费链上的蚂蚱[J].商界:评论,2007,(9):39-41.
[4] 孙景华.消费链时代的经营法则[J].商界,2008,(1):26-28.
[5] 刘军跃,余运胜,白静.基于消费链分析法的差异化战略研究——以汽车为例[J].企业导报,2009,(10):208-209.
[6]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7] 崔迅.顾客价值链与顾客满意[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42-44.
[8] 慎丽华,刘华曦.基于组合消费价值链对主题公园营销管理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36).
[9] Robert B.Woodruff.Customer Value:the Next Sourc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997,25 (2).
[10] Morris B.Holbrook.Consumption experience,customer value,and subjective personal introspection:An illustrative photographic essa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6,59 (6):714-725.
[11]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第1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一、儿童旅游的价值
(一)提升认知水平
儿童旅游有利于深化个体认知,与学校传统教育形成互补。即使不具教育性质的旅游,也能带给孩子有益于课堂学习的经验。儿童在外出旅游中感知和操作物质世界,学到比课本知识更广博的第一手经验,发展创造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旅游帮助儿童获得知识体验、巩固技能技巧、推进思维发展、优化认知结构,并促进良好学习动机和态度的形成,从而主动地实现智育目的。
(二)增进社会交往
儿童旅游能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有利于儿童掌握更多的交往技能,消除长期封闭式教育形成的“自我中心观”。旅游中儿童通过区分社会角色,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理解他人。作为团体游客中的一员,儿童学会通过分享、协商、谦让和互助的形式相互交流与合作,从而改善社会适应水平,发展交际能力。作为亲子旅游中的一员,让孩子分担出游任务,落实具体出游事务,有利于孩子从小增强责任感,学会关心他人,懂得体谅家人,减少任。
(三)促进身心健康
通过户外旅游活动,能帮助儿童协调肌肉运动,增强体质,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更为重要的是旅游给儿童带来的轻松、愉悦的积极情绪情感体验给儿童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儿童在旅游活动中能消除紧张、缓解焦虑、锻炼意志品质、增强自信心、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特征,最终促进儿童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健康发展。
(四)培育审美能力
儿童的审美能力培育可以促进儿童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知识灌输型的审美教育存在诸多不足,而参加旅游使儿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为儿童提供丰富生动的体验环境。一旦特定的外在形式落在视野之内,儿童便会通过审美知觉自然地选择和筛选,与特定的内心情感模式联系起来,引起某种特定的感受,对美的敏感性也由此产生。
(五)优化道德情操
教化对于德育的意义在于将“已有”的道德要求灌输给儿童,但儿童最终表现出的道德行为将取决于其在生活和成长过程中对道德的体验和认知。通过旅游活动,儿童在生动逼真的现实情境中,了解国情、民情和各地独特的风土人情,有利于培育爱国主义情怀并接受道德教育。这种通过主动体验实现的道德浸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儿童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情操。
二、制约儿童旅游价值实现的因素
(一)儿童旅游权利主张难以落实
尽管《儿童权利公约》第三十条规定:“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活动”。并且1980年的《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中也予以强调“旅游应是人人享有的权利”。但在现实生活中,受竞争文化和“成人中心”教育观的影响,儿童不仅要肩负艰巨的校内学习任务,而且校外的生活也被繁重的作业以及“兴趣班”、“补习班”等填塞。旅游活动开展所需要具备的重要客观条件――闲暇时间缺乏有效保障。加之儿童尚未形成独立的经济能力,导致旅游活动开展的另一必备条件――可自由支配收入缺失,儿童能否出游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能否提供经济支持。受到以上两大客观条件的制约,儿童虽有强烈的旅游动机却难以顺利付诸行动。
(二)儿童旅游素养培育机制缺失
国民旅游不文明行为对我国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提升造成不良影响,简单依靠各类宣传标语和制度性措施显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儿童阶段开始,注重培育旅游素养,是休闲社会全面提升国民素养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基础环节。由于我国尚未形成儿童旅游素养培育机制和环境,儿童出游需具备的旅游文化知识、旅游文明出游习惯、环境保护理念等基本旅游素养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儿童旅游中频繁出现的“走马观花”、“乱涂乱刻”“随地扔垃圾”等现象出现也就不足为怪 。儿童旅游素养缺失导致儿童旅游内涵不足,通过旅游优化儿童道德情操和培育审美能力等价值难以实现。
(三)儿童旅游产品服务供给不足
儿童旅游主体构成特殊,旅游开发中的食、住、行、游、购、娱各要素都需要顺应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做出相应调整。从供给层面上看,目前我国大部分旅游企业对儿童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专业性要求重视不足,影响其旅游价值真正实现。市场上许多所谓的“儿童旅游产品”或“亲子旅游产品”仅仅把传统线路稍加改动,更有甚者只是将产品名称改头换面,旅游活动内容却没有实质性变化,市场亟需符合儿童心智特点和成长需求的专业化旅游产品。其次,儿童旅游服务严重缺失,很多旅游企业并未重视儿童旅游的专业化服务,表现为诸如儿童游览讲解和旅游安全指导等关键服务环节与成人出游并无二致。
(四)儿童旅游功利性导向明显
近年来,儿童旅游逐渐受到追捧,但其背后隐含的功利性导向阻碍了其应有价值的实现。
1、表现为求炫耀心理。一些家长及儿童不考虑自己的消费需要,而去追求流行时尚,去模仿别人的消费方式,甚至与邻居、同事和朋友进行攀比,因为自己在旅游消费生活上的不输于人、高于人而获得心理的畸形满足。超越家庭消费能力和儿童实际需求的旅游活动由此产生,某些儿童旅游直接以炫耀、攀比为目的,儿童旅游的内在价值则被严重忽略。
2、表现为求实效心理。家长以儿童的学业提升绩效作为外出旅游价值的重要评价标准。如国际游学项目中被过度夸大的外语学习成效,受此影响,国际游学项目设计注重知名目的地和景点的机械组合,活动过程中儿童的国际视野、文化浸润、团队合作等关键元素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挖掘。此类功利性导向使得儿童旅游的价值观扭曲,儿童旅游的应有价值无从实现。
三、构建多方参与的儿童旅游价值实现路径
(一)政府部门层面
政府部门在儿童旅游价值实现中应发挥政策导向和顶层设计的作用。
1、政府部门通过出台建设性的儿童旅游政策,推动儿童旅游权利的有效实现。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一些与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相关的支持性政策。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首次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又提出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日常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范畴,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
2、与国家层面政策相配合,地方相关政府部门如教育主管部门、旅游行政部门要层层推进和落实。各级政府部门在儿童旅游的时间保障、经费支持、协调沟通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使儿童旅游从宏观倡导落实到具体行动。如一些省份推出的中小学春秋假制度,即为儿童旅游全面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学校层面
长期以来,学校在儿童旅游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并未得到足够的关注。事实上,国家政策层面出台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政策最终需要通过学校加以具体落实。学校作为儿童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可以在旅游活动组织和旅游知识传播两方面有所作为。
1、发挥学校的旅游知识传播平台功能。中小学提倡开发旅游校本课程,根据学业段的差异和所在地域的资源特点,在各个阶段推出乡镇、地市、省域以及国家等不同尺度地域范围的旅游类校本课程,传授旅游知识技能、培育文明旅游习惯,构建有利于儿童旅游素养实现的旅游知识体系,开发课程体系资源包,使旅游类校本课程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2、发挥学校的集体旅游组织功能。学校通过组织春游、秋游以及多种形式的集体旅游活动使儿童旅游真正付诸于行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学校可以在前期旅游类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上,依据不同年龄层次儿童的特点选择出游的距离、出游的方式和出游目的地,在有组织的集体旅游活动中提升其团队合作、协调沟通、坚毅果敢等优秀品质,并在宽松开放的环境下实现游学相长和积极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旅游企业层面
旅游企业针对儿童实际需要,提供专业性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1、旅游企业开发的儿童旅游产品要注重体现专业性。围绕旅游中所涉及的“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全方位打造儿童旅游产品的特色。如餐饮企业充分考虑儿童营养与健康需求,推出儿童特色餐饮产品;自然和文化遗产区、博物馆、艺术馆、旅游景区等场所定期实行免费开放日,以减小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出游经费负担;旅行社组织并设计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旅游线路和产品等等。
2、提供切合儿童需要的专业化服务。儿童出游相较于成人而言,对服务的要求更高。旅游中既需要生活层面和安全保障方面的服务,又需要旅游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指导服务,甚至还需要心理层面的辅导。对于旅游企业而言,只有将旅游服务作为核心竞争优势才能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因此,旅游企业在开展儿童业务时,需要凸显自身的服务优势,提供专业化的儿童旅游服务。
(四)家庭层面
除了物质层面需要家庭给予相应的支持,对儿童极有意义的是家庭所给予的行动层面支持。
1、儿童开展旅游活动时,家长需充分尊重儿童自身的意愿,诸如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和旅游活动的开展方式等,并且努力帮助其实现旅游活动中的参与权。儿童参与权是儿童拥有的天赋权利,教育者和父母应尽可能地让儿童实现最大程度的参与,并根据儿童的年龄与成熟程度尽量准确地判断儿童应该怎么参与,参与到哪个层次。对于儿童旅游活动而言,家长要设法让儿童参与旅游事务的策划与实施,并与家长共同做出决定。让儿童在具体旅游全程的参与中不断地学会思考并提高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发展身心与个性。
在海南的地域文化中,侨乡文化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不仅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形式,还具有十分深刻的内涵和文化底蕴。如果将其充分地运用到旅游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将会大大地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使之更加具有吸引力,进而提升海南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对海南旅游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实现价值。又因为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我国正在大力地促进相关文化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在这一新时期背景下,文化产业和艺术产业的发展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对海南的旅游业而言,其支撑就是文化产业和艺术产业,所以,我们要对海南特有的侨乡文化进行充分地利用,最终实现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战略目标。
二、海南侨乡文化的旅游发展价值
海南侨乡文化的旅游发展价值主要是体现在侨乡文化在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发展过程中,拥有侨乡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通常都具有非常丰富的审美内涵和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侨乡文化与旅游产品的这种有效融合,对海南旅游业的进步和发展而言,不仅具有不可小觑的促进性作用,还具有十分深远的社会现实意义。
(一)海南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
虽然中国各地区的侨乡文化有所不同,但是其与外来文化的相融性是其共同的特征,所以,在对旅游产品进行设计时,要利用丰富的知识,结合侨乡文化的特点和优势开阔设计视野。只有将侨乡文化的特色和旅游产品原有的设计理念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海南旅游产品更加丰富的人文内涵、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更高的美学价值;在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也只有充分运用了海南地域文化的各种特色元素,才能最大限度地凸显出海南旅游业的独特之处,最终才能得到广大游客的认同,甚至是世界旅游文化的认可。此外,利用侨乡文化,就是对海南物质文化遗产的充分利用,这使得海南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了一定的社会价值,为推动其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海南旅游产品的应用价值
侨乡文化在海南旅游业中的人文元素运用和经济元素体现对海南地方文化和地方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为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特色能够使海南的旅游产品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和魅力,在提升海南旅游业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是蕴含了侨乡文化特色的海南旅游产品的应用价值,同时也是海南侨乡文化旅游发展价值的重要体现。例如某些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基地,起到了促进该地区特色旅游文化项目的建设,这是一样的道理。
三、海南侨乡文化在其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实现途径
海南侨乡文化在其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实现途径有很多,不胜枚举,例如加大侨乡文化与旅游产品的结合程度、加大侨乡旅游的品牌打造力度和做好具有侨乡特色的侨乡旅游服务工作等,本文主要是对其中的两点进行如下分析。
(一)加大侨乡旅游的品牌打造力度
加大侨乡旅游的品牌打造力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对海南旅游的结构布局进行优化、做好其旅游发展相关机制的创新工作和对其旅游景区进行拓展等。首先,海南侨乡文化旅游业现有的结构布局还不够完善,我们要对其各个旅游景点的侨乡文化内涵进行大力挖掘和推广,使其区域分明,例如侨乡文化遗产区和侨乡特色美食区等,充分体现其独特性;其次是做好其旅游发展相关机制的创新工作,这包括其建设机制、投入机制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工作,因为只有新的机制才能促进新的发展,在现如今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阻碍和限制的新背景下,我们必须通过先进建设机制、投入机制和管理机制的引进、融入和使用来实现其进一步发展;此外,我们还要对其旅游景区进行拓展,发展其“亲情文化”及其“寻根文化”,这样可以使旅游风景和侨乡文化无处不在,不仅引起游客和侨乡人民的共鸣,还能给游客以巨大的视觉冲击和心理震撼,从而给他们留下十分深刻的影响,使海南旅游更加深入人心,进而达到人口相传的效果。
(二)做好具有侨乡特色的侨乡旅游服务工作
众所周知,旅游行业同时也是服务行业,我们只有做好侨乡旅游的服务工作,才能确保其巨大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的可持续性。首先,对其各种配套设施进行设置和完善是必须的,但是我们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地融入侨乡文化的特色,使其具有较高的新颖性和新鲜感;其次,为游客所提供的服务,我们也要结合侨乡的民俗风情来进行,使游客在旅游的过程当中能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不一样的侨乡风情,进而达到体验生活和愉悦身心的的目的。
关键词:农业旅游;农家乐;动力机制;实现途径;浙江
作为农业旅游(也为休闲观光农业)的一种重要类型,农家乐是指依托农村自然生态与环境资源、农村活动及农民生活资源,以原有乡村村落、民居建筑和乡村文化为载体,以农民家庭为基本接待单位,为城市游客提供以“吃农家饭, 住农家屋, 干农家活, 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旅游项目。浙江在大城市近郊及景区外围成功地开发了数量众多的“农家乐特色村”,但因为对“农家乐”开发模式的动力机制和实现途径认识不足,阻碍了可持续发展。
一、浙江“农家乐”旅游的发展状况
浙江“农家乐”专业村大多位于城市近郊或风景名胜区的外围,以优美的农业景观、优越的生态环境、农家特色餐饮以及独特农耕文化为卖点,以相对较为低廉的收费价格吸引市民和过境游客前来消费。位于杭州市区和风景区腹地梅家坞茶文化村,以优美的茶园景观、富有茶乡特色的农家自然村落和独特的“龙井”茶文化,成为杭州市民休闲的和海内外旅杭游客的首选地之一;距离衢州市区35公里的柯城区七里乡黄土岭村,凭借“高山小气候、森林原生态、古朴农家屋和绿色高山(蔬)菜”,成为衢州市民和过境游客“春观山花、夏季避暑、秋尝野果、冬赏冰雪”的好去处,短短两年便发展成为“浙江省农家乐特色示范村”和“浙江省乡村旅游示范点”;杭州临安太湖源镇白沙村依托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凭借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生态优势,开展“农家乐”旅游开发,过境游客和休闲度假游客使当地农民人均年增收5 000元以上。目前全省有各种类型的“农家乐”专业村1 868个,2004年接待游客1 385万人次,营业总额达7.34亿元,极大地促进了所在农村的社会、经济效应提升。
在农村经济效益提升和农业旅游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几乎所有具备条件的地方都已经或正在准备进行“农家乐”旅游开发。但在开发的过程中对于动力机制和实现途径的认识不充分,“农家乐”旅游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资源过度利用、生态环境受损、农业景观被破坏、经济收益外溢和乡村文化丧失等问题,甚至有的地方失去吸引力游客量下降而进行整顿或停止旅游接待,给当地的生态、社会、经济和产业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尽管目前旅游界和农业经济界对农业旅游及“农家乐”的开发研究有颇多著述,但对“农家乐”开发的动力机制及实现途径研究的深度不够,特别是对经济发达地区——浙江区域特色的“农家乐”开发模式及实证研究较为欠缺。如何在经济较为发达、民间资本活跃、市场需求旺盛和生态压力较大的浙江进行“农家乐”旅游开发,确保旅游地的资源和环境不受破坏,同时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协调社区及其他相关各方的利益关系,实现“农家乐”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二、浙江“农家乐”开发的动力机制结构模型
所谓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旅游发展所必需的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研究浙江“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有利于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合理构筑和不断优化浙江及其他地区的“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动力系统,从而促进“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农家乐”旅游地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成功模式。
据系统科学理论,运行机制是对特定系统而言的。按照系统的定义和本文对“农家乐”旅游内涵的表述,可以认为“农家乐”旅游发展动力机制是诱使、鼓励、引导各种行为主体行使以推动旅游经济系统持续稳定发展的各种力量的总和。它以一种持续均衡的方式为系统提供发展所需能量,是促使系统正常高效运转的原动力。各种动力之间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有时也相互转换,从而共同推进浙江“农家乐”旅游发展进程。
浙江的“农家乐”旅游地虽然也可依托世界级地质公园或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而存在和发展,但一般本身并不具备一流的旅游资源,主要是针对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回归自然的需求和过境游客的差异化消费需求而开展的餐饮、食宿或休闲接待服务,因此客源市场是“农家乐”旅游开发成功的主要因素。故“农家乐”旅游经济发展不属于“资源驱动型”而属于“需求驱动型”。
按照“驱动模型”理论,对不同类型的旅游开发有不同的主动原因和辅助因素,需要建立不同的“驱动模型”。“农家乐”旅游作为旅游经济的一种形式,必然具备旅游经济基本属性,其发展必然除了受到消费需求的驱动外,还要受产品吸引和中介系统的引导以及支持系统的辅助。根据以杭州梅家坞茶文化村、临安太湖源白沙村和衢州七里黄土岭村为代表的浙江“农家乐”旅游地的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的发展状况设计出一个由旅游消费牵动、旅游产品吸引、中介系统和发展条件所构成的动力系统,见图1。
三、浙江“农家乐”旅游发展动力系统分析
(一)需求动力系统
市民和游客对“农家乐”旅游的消费需求是“农家乐”旅游开发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同时,浙江的“农家乐”旅游地均处于一些生态敏感地或保护区域,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也比较重,一般在经济上相对欠发达,迫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要求而发展“农家乐”旅游。因此,浙江“农家乐”旅游的发展的引力需求驱动力要考虑环境资源保护、旅游市场需求和社区经济发展三个方面。
1.环境资源保护需求
浙江“农家乐”旅游开发较为成功的地方均具有山清水秀的景观环境特点,在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能保存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地方需要保护不能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另一方面,保存下来的也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今后更加不能被破坏。如杭州梅家坞不但是西湖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更是世界文化遗产“西湖龙井”的原产保护地;衢州七里黄土岭村地处钱塘江源头地区,其一举一动均对中下游的用水安全产生影响;临安太湖源镇白沙村是太湖水系的发源地之一、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和浙江省的一级水源保护区域,其产业构成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安全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他的“农家乐”旅游地也大致如此。浙江实施生态省建设以后,这些区域都关停了原有毛竹化工等产业的污染企业,寻找替代产业发展当地经济。
2.旅游市场消费需求
农业旅游是以城市人口作为客源市场的。城市人口越多, 城市群空间分布密度越大, 所提供的休闲观光农业客流量也越大。浙江省人口多,城市拥挤,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都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变等,外出旅游观光的人将会越来越多,为“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创造了客源条件。
随着收入的增加, 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温饱, 而转向追求精神享受, 观光、旅游和度假活动, 外出旅游者和出行次数越来越多。但是, 浙江知名度很高的一些老景点多以人文景观和风景名胜为主, 模式基本相同。在旅游旺季, 省外游客慕名而来, 旅游景点人满为患, 人声噪杂, 无法满足本地城市居民对宁静清新舒适环境的渴求和回归大自然的愿望。“农家乐”旅游集农业景观观赏、农产品生产、农事活动、休闲和度假于一体, 给人们增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 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游憩活动空间, 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到乡村地区去旅游已经成为都市居民的一种生活时尚,这种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为“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
从杭州梅家坞等3个“农家乐”旅游地的游客调查表明,游客构成的75%以上为城市居民。但不同区位的旅游地的游客来源不同,景区依托型的临安太源白沙村的游客中非本地游客远远高出城市依托型的另两个“农家乐”旅游地。
3.旅游地经济发展需求
近年来,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浙江省按照《浙江省生态省建设纲要》对江河源头、山区林地等生态敏感地域加大了保护力度,并对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严格的限制。但原有的矿业开采、化工和冶炼等企业的关停,导致相关区域生产率日益低下,客观上降低了农民正常的生活水平。而严格的保护措施又加剧的社区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阻碍了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矛盾迫使各级政府和当地社区必须寻求一种既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又有利于社区发展的新的经济模式,这就为“农家乐”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需求机制中市场需求是浙江“农家乐”旅游的必要条件,发展需求是重要的推动力,保护需求是“农家乐”旅游的生命线,开发应在确保保护的前提下开展。“农家乐”旅游是在原有产业不能满足保护的条件下的替代产业模式,如果“农家乐”旅游过度开发对保护造成了威胁,政府同样会处于保护的需要寻找其他产业替代“农家乐”旅游产业。这是浙江“农家乐”旅游发展不同其他地区的特点。
(二)引力系统
浙江“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引力驱动主要表现在旅游产品的游憩价值、科普教育、环保功能以及带给利益相关各方经济收益四方面。
1.游憩价值与科普教育功能
“农家乐”旅游地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优美的农业景观、优越的生态环境、舒缓放松的乡村生活节奏和独特的农耕文化,经过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组织引导,可成为集观光游憩、休闲度假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理想旅游地。
2.资源、环境保护功能
“农家乐”旅游开发为当地社区带来了经济收益,降低了当地居民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压力,同时也意识到生态环境和自然农业景观同样也可以为他们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居民自身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自觉督促游客约束自身行为维护当地生态环境和物种资源。以旅游开发促进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利用,促进合理开发和科学保护的协调发展。梅家坞、白沙村和黄土岭村的调查结果表明,村民在“农家乐”旅游开发以后,环境卫生维护意识、生态资源保护意识和保护资金投入意愿都有了显著提高。“农家乐”旅游开发是当地社区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
3.经济促进功能
“农家乐”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形式,除了具有旅游的本质属性外,还具有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功能。农户和当地社区既是资源的拥有者、旅游开发的经营管理者和最终利益的最大受益者。在“农家乐”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经营、管理使农户获得了经济收益,为了发展旅游而改善的景观环境和交通等配套设施也为农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旅游产业替代也降低了原有农业生产体系对资源与环境的利用压力,间接改善了旅游地的生态环境。黄土岭村将“农家乐”旅游开发和山区扶贫、“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调整产业结构、整治村容村貌、改善对外交通条件和增添游憩娱乐设施,使黄土岭村成为远近闻名的避暑休闲和双休日度假胜地,有效地促进了农副产品就地销售和农业劳动力就地转化,在为农民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这使得“农家乐”旅游经营户和通过旅游开发间接收益的各方都会主动推进“农家乐”旅游的发展进程。
(三)中介动力系统
中介系统是一个联络“农家乐”旅游地和消费者的中间环节,它一方面把“农家乐”旅游产品推向市场,引导消费,将旅游需求转化为旅游消费;另一方面又将需求信息反馈给“农家乐”旅游管理者和经营者,指导其产品开发和营销。
中介驱动力虽然不直接影响“农家乐”旅游的发展,但通过影响需求及引力驱动力而实现对“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影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把农业旅游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多年的旅游主题都涉及到农村和农业。国家旅游局通过“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的评审验收和授牌,扩大公众对农业旅游的认识和促进农业旅游需求的形成。浙江省也从旅游局、海洋渔业局、农办和农业厅四个渠道从资金、宣传、人才培训和行业规范多方面扶持农业旅游,通过评审和奖励“乡村旅游示范点”、“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农家乐特色示范村”和“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极大地宣传和促进了农业旅游的发展。各“农家乐”旅游地也举办“开茶节”、“采摘节”、“农家乐形象大使选拔赛”,开设“农家乐”旅游网站,联合各单位设立教学实习基地、写生基地、学生夏令营基地,以及和其他景区实施联合营销等推销“农家乐”旅游产品。这些活动都大力促进了公众对“农家乐”旅游的认知度和消费需求的形成。
(四)支持动力系统
支持动力系统是旅游发展的大环境,它由硬环境和软环境组成,是构成旅游形象的重要因素,对旅游吸引力的营造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障。浙江“农家乐”旅游发展的支持动力系统也主要体现在硬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科研支持四个方面。同中介动力系统一样,支持动力系统并不直接影响浙江“农家乐”旅游的发展,而是通过影响需求引力驱动力而实现对保护区旅游的发展。
1.物质环境
硬环境包括农村物质景观环境、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环境卫生等,它们构成了“农家乐”旅游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家乐”旅游地一般同城市中心区有一定距离,交通条件较差,环卫、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缺乏,游憩及游乐设施不到位。因此,硬环境是浙江“农家乐”旅游发展初期的瓶颈问题。衢州七里黄土岭村在进山道路竣工后游客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在道路改造的一段时间内游客量大减,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硬环境对“农家乐”旅游的促进作用。
2.经济环境
旅游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经济环境对旅游的影响也十分重要。“农家乐”旅游的消费者是城市居民和过路游客,因此附近的中心城市或行政中心城市是“农家乐”旅游的主要客源地和中转接待中心。因此中心城市的经济环境的改善对“农家乐”旅游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支持作用。同时,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会影响到政府对“农家乐”旅游对外交通建设、景区硬件建设的投资力度,也影响到政府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影响“农家乐”旅游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用技术研发推广,从而影响浙江“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政治环境
政治驱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政策引导、资金投入、法律规范和宣传促销等方面。在浙江“农家乐”旅游开发的初期,让世世代代以农业生产为生的农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民投资进行旅游接待,他们在思想意识、资金准备和管理水平上都不可能一呼而应。同时,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和旅游产业的统一营销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当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农家乐”旅游的经济效益显现以后,“小农意识”非常容易使他们盲目扩大生产导致恶性竞争,从而产生整个产业因“竞争——降价——降低质量——吸引力降低——游客量下降”而崩溃。因此,在“农家乐”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地位和作用不可缺位。前期,政府应起到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人才培训的必要扶持作用,促进“农家乐”旅游经济做大做强。后期应加强产业发展规划的监督实施,规范行业行为,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扩大市场份额,促进“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梅家坞、白沙村和黄土岭村在发展初期,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帮助农民实施产业转移,扶持“农家乐”旅游开发的启动。随后采取了各种方式进行人才培训、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约束行业行为、策划和资助宣传活动、受理游客投诉和协助成立“农家乐经营者协会”,促进“农家乐”旅游的持续稳定发展。
4.科研支持
农业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交叉产生的新型产业。但农业生产和旅游开发有其自身的属性和要求,并不都能很好地满足对方的产业发展要求。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活动是农业旅游的吸引物和体验参与活动类旅游产品,但农业景观随着农业生产过程而变化,未必总和旅游淡旺季合拍。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和大型农机的使用对游憩景观环境、旅游食品安全和游憩声环境都产生着负面影响;大量游客的涌入对当地的水资源、事物资源、环境卫生和生态系统都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农业用地和旅游设施用地之间的矛盾和性质界定也存在着争议。因此,“农家乐”旅游不但需要基础理论研究,也需要深入研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适用技术。“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科研机构在刺激市场需求增长、协调相关各方利益、经营管理水平、产业指导政策、法律法规制订及特色农业景观塑造等配套产业适用技术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浙江学者已经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为推动浙江“农家乐”旅游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这些动力系统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支持系统的完善会促进引力系统驱动力的提高;反过来,引力系统的驱动力很强的话,也会吸引投资、政府和科研机构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支持系统的驱动力;中介系统的宣传促销和消费观念引导,会刺激消费需求和政府对“农家乐”旅游发展模式的重视,从而促进需求系统和中介系统的驱动力。当然,作为推动的主要因素-需求系统的驱动力强的话,也会相应的促进中介系统、引力系统和支持系统驱动力的提高。
四、浙江“农家乐”旅游动力机制的实现途径
浙江“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是由不同运行主体在不同阶段通过发挥各自的作用来实现的。
从前面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浙江“农家乐”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实施主体有四个:(1)旅游地社区(农户)和参与的旅游企业;(2)各级政府;(3)旅行社等营销机构;(4)科研机构。在浙江“农家乐”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实现的过程中,各个主体都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如图2。
(一)政府
因为“农家乐”旅游具有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和促进区域资源环境保护的功能,政府在这一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起到引导、促进、调控和协调作用。
1.引导
在发展初期,农民在没有做好产业进入意识、资金投入和经营管理技能等准备的情况下,政府具有“发动机”的作用。政府通过宣传发动、资金扶持和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工作促进“农家乐”旅游开发的启动。这些工作在浙江“农家乐”旅游开发的初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欠发达的乡村地区。
2.促进
“农家乐”旅游开发具有旅游产业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它的市场性。“农家乐”旅游开发初期的游客量决定了这一产业能否继续下去,能否得到经营农户的认可,而“农家乐”旅游开发的农户分散经营决定了统一市场营销的难度,这个工作除了政府,没有其它机构会主动承担。政府可以通过开办现场会、举办农业节事活动和邀请媒体宣传等工作来宣传促销当地的“农家乐”旅游开发。只有游客来了,才能显示出“农家乐”旅游开发的生命力,才能让经营农户安心经营下去。
3.调控
农民的小农意识很容易导致“农家乐”旅游开发一哄而上,如果不加以调控,最后就会“一哄而散”。因此政府在“农家乐”旅游开发到一定规模和程度的时候,必须加强“农家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农家乐”旅游规模的过度增长。
政府对“农家乐”旅游开发的调控还表现在对“农家乐”旅游的服务质量的调控上。农民的一些自然的生活意识不符合现代旅游业和服务业的经营理念。如剩饭剩菜的二次利用,农村司空见惯,而游客对此十分忌讳。农村的服务意识、卫生习惯等也需要进行改造;食品卫生检测、游客投宿受理、交通管理、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管理等都要有政府来协调和组织。而这些在未进行“农家乐”旅游开发以前可能并不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
长期的城乡二元化发展模式,使城乡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通过“农家乐”旅游开发富裕起来的农民很容易模仿城市化发展道路,在服饰、语言和建筑风格方面进行模仿,最终导致“农家乐”旅游地城市化,丧失乡村风格失去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而导致消费需求下降,产业生存出现危机。教育农民和控制乡村建筑无序发展和风格城市化也是当地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
4.协调
“农家乐”旅游开发还需要经营业主、营销机构和科研单位等主体介入,这些主体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政府来协调。另一个需要协调的是“农家乐”旅游经营户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关系,保证当地农民的经济利益,防止“农家乐”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外溢,偏离发展的初衷。
当然,政府并不是要包办“农家乐”旅游开发,但在长期以农业产业为主的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政府确实要承担相应的职能。随着“农家乐”旅游开发的深入进行,政府可以将相关的职能交付营销机构、业主协会及科研机构承担。
(二)科研机构
科研机构在“农家乐”旅游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但进行理论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也要为消费者行为引导、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做出努力。还要按照产业的发展需要提供基础理论、适用技术、产品创新及人才培养和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做为一项新型的交叉产业,农业和旅游业之间的矛盾和交叉后产生的新矛盾使“农家乐”旅游开发的产前、产中和产后都离不开科研机构的支持。
目前浙江的“农家乐”旅游开发即将进入成熟期,模式单一、产品雷同、资源过度利用、环境破坏等负面影响开始出现;产业政策模糊、产品创新乏力、布局调整缓慢等问题及后果也逐步暴露,急需科研机构加大关注力度,为浙江“农家乐”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三)经营业主
经营业主是最主要的经济收益群体,也是“农家乐”旅游开发最直接的实施主体。但“农家乐”旅游的经营业主是一个大多由原有农民转变而来的不成熟的群体,他们的观念、技能、投资能力和营销水平都有很大的差异。面队新的挑战,应在其他实施主体的帮助下,努力做好自身的观念和能力提升以及处理好与其他经营户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关系。
(四)旅游营销机构
旅游营销机构是“农家乐”旅游开发的中介系统的主体,他们对“农家乐”旅游的关注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需求系统驱动力的提升。在“农家乐”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其主体不同,前期较多的可能是政府以及政府协调的媒体机构等,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农家乐”旅游经营者协会和旅行社等机构开始关注和进入“农家乐”旅游的营销行列,使“农家乐”旅游营销的政府行为开始减弱。但旅行社是一个商业机构,其行为的赢利性和“农家乐”旅游产品相对的价格低廉性存在着矛盾,因此在目前浙江“农家乐”旅游发展过程中,旅行社起到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这个问题将随着“农家乐”旅游的进一步开发和旅游产品的升级而逐步解决。
“农家乐”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的实施是各个系统的行为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可或缺,但随着“农家乐”旅游开发的逐渐成熟其承担的功能逐步下降;科研机构在“农家乐”旅游开发的整个过程中起着理论指导、适用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培训等作用,其对“农家乐”旅游的产品创新、特色塑造、品位提升和梯级开发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结束语
浙江“农家乐”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主要由需求、引力、支持和中介四大系统构成,每个系统在“农家乐”旅游开发的不同阶段的重要性不同。动力机制的实现由不同的主体承担,政府始终应承担引导、扶持、促进、调控和协调等功能。科研机构承担的理论研究、技术研发、人才提供等功能对“农家乐”旅游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浙江“农家乐”旅游开发的进程中,科研机构应担负其应有的职能。营销机构是中介动力系统的实施主体,他们在不同阶段由不同机构承担,对“农家乐”旅游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农家乐”旅游的经营主体是产业经济收益的最大受益者,也是产业的最主要实施者,他们的行为对整个产业的项目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应按照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转变观念、提升认识、增强技能,提高产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浙江“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国,俞益武,朱志泉.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现状评价与发展对策[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6,23 (5):581-587.
[2]彭华.旅游发展区动力机制及动力模型探析[J].旅游学刊,1999,14(6):39-44.
[3]彭华.汕头城市旅游持续发展动力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5(3):39-44.
[4]牟红,程乙昕.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理论在走马镇旅游规划中的实践[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17(6):54-56.
[5]丁绍莲.我国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理论探讨[J].生态经济,2007(1):118-122.
[6]张建国, 俞益武, 蔡碧凡.海外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发展经验对浙江的启示[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1):516-519.
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437项中,中原经济区所辖的30个地市共有101项(如表1所示),占7.03%。中原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品位价值、为旅游开发提供了高价值、高品位的基础,使中原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拥有巨大的开发价值。
类型全,名气大
在中原经济区的10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涵盖了10个大类中的9项,除了传统医药这个类型没有。如图1所示。但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河南有5个传统医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齐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中原经济区的文化旅游具有了切实的可行性。资源的多样性也必然会带来开发的多样化和综合化。
历史悠,底蕴深
中原经济区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中原经济区的非物质文化在远古时代就有呈现。如以“河图”、“洛书”、“周易”为代表的中国“易文化”,以少林拳、太极拳等为代表的中国武术文化,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最早的文字文化等,都能在中原找到它的印迹。中原经济区非物质文化所体现的根源性,说明中原文化既是民族之根,又是文化之源。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12(a)-103-03
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之下,旅游资源要素的转变,不再强调单一的自然资源,而是在突显自然资源的同时,更加强调文化旅游资源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文学旅游转变了单一的旅游形态,转而以多元化的旅游文化资源形成更加富有审美情感、更加具有价值的人类财富。文学旅游资源具有意境美、抒情美的鲜明特性,这无不展现出文学旅游开发将带来的价值体系。从实质而言,文学旅游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经济价值,是成为文学与旅游两大主体并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且,文化价值的延续与弘扬、经济价值中经济拉动力与环境经济的创造力,都强调新时期下文学旅游开发的必要性。此外,在现代社会转型发展的当前,社会发展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对传统民族优秀文化等的诉求,为文学旅游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内外环境,让文学旅游发展所形成的经济效益更加突显。因此,文学旅游开发的内外环境良好,在构建文学价值、环境价值的同时,强化经济效益的可持续获取,推动地区经济的良性发展。
1文学旅游开发的价值体系
文学旅游的兴起与发展,是文学与旅游双重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依托文学旅游资源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在文学旅游的开发中,其所构建的价值体系,主要在于经济价值、文学价值及环境价值的体现,对于繁荣文学事业,促进旅游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1文学旅游资源开发下的经济价值
经济价值是文学旅游开发的重要立足点,也是市场经济背景下,文学与经济并重发展的集中体现。在经济多元化的现实条件之下“,文学地”成为旅游发展的亮点,也是以文化构建旅游新元素的有力之举。依托文学旅游吸引文化游客,而文化游客的吃、住、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势必十分可观。当前,文学旅游成为很多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以文学遗产保护、文学遗产弘扬为切入口,寻求经济发展与文学发展齐步走的新模式。挖掘文学遗产的美学价值,构建具有地域特色、具有民族气息的文学经济链,更符合经济与文化双重发展的现实诉求。当前,价值的多元化,也强调文学资源的经济价值不应过于强调短期经济效益的获取,过于将“文化”作为商品的卖点,这反而无法实现文学的经济价值。因此,文学旅游开发下的经济价值,应强化文学价值的延续性与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打造出经济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经济链。在突出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尊重文学的主体地位。
1.2文学旅游资源开发下的文化价值
文学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是文学价值的外溢,强调文化价值引导下的旅游新要素的构建。世界文化遗产——庐山,就是文化价值深厚的旅游胜地。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到苏轼的《题西林壁》,再到“红色革命”,这些都是庐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文化元素,让文化内涵丰富的庐山在旅游开发中,突出文化价值构建下庐山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庐山的文学多样化,文人骚客的诗文、山水景观的绮丽,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美融合,让丰富的文化元素、多样化的自然景观,成为庐山文学旅游的亮点。因此,在文学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文化价值与自然环境价值的兼容,让文学价值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以更加完备的审美情趣吸引游客走进旅游文化,这比单一的文化旅游,或者是单一的自然环境观赏更符合现代民众对审美及情感的需求。
1.3文学旅游资源开发下的环境价值
倡导“绿色、环保”的新时期,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无疑是对旅游发展中环境价值最大化的有力之举。一方面,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让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短期化,在自然旅游资源的消耗中,经济效益逐渐消退,无法构建长期化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成为旅游发展的瓶颈,而在文学旅游资源开发下,对环境价值的构建,让环境保护成为旅游发展的新举措。京杭大运河申遗,就是对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环境价值构建的典型例子。让传统文化的传扬与保护,成为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学旅游的经济效益,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价值、文学价值上,同时也彰显在环境价值之中,这是经济效益可持续获取的有力保障,也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2文学旅游开发下经济效益的获取途径
文学旅游开发是新时期旅游与文学并重发展的重要模式,也是旅游经济及文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在笔者看来,文学旅游开发下经济效益的获取,关键在于构建好如图1所示的经济效益体系,文学旅游开发下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及环境价值构建了其现有的经济效益体系,但三者之间又相互制约与影响,强调经济效益的获取,不能抛弃环境价值或文学价值,而单独促进经济价值的最大化,这显然是与文学旅游开发的要旨相违背的,也是无法实现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获取。为此,文学旅游开发下经济效益的获取,一是要践行文学旅游开发的原则;二是要构建好良好的艺术氛围,并在体验式的开发策略之下,激活文学旅游资源,拉动旅游大开发下的经济效益。那么,具体而言,主要在于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践行文学旅游开发原则,构建可持续的经济效益
文学旅游开发具有特殊性,不仅要强化旅游开发下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兼顾文学旅游下的文化价值创造。为此,践行文学旅游开发的“市场导向原则”“、高品位建设原则”和“多元化发展原则”,是构建可持续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也是获取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首先,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实现文学旅游资源向产业经济的优势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文学旅游开发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就是要依托市场活力,实现文学旅游产品与市场的良性互动进而将文学旅游资源向产业经济的优势方向发展。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而言,我国有近八成的游客希望在旅游的同时,可以感受到良好的文学氛围。并且,25~40岁的游客成为了文学旅游的主流市场,对文学旅游的兴趣浓厚。为此,在文学旅游开发中,要强化市场导向下的发展推进,在做大旅游品牌的同时,让经济效益不再是淡薄的文学价值,而是逐步形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获取更多的文学旅游经济效益。其次,坚持高品位建设原则,提升文学辐射力度的经济价值。文学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文学的高品位性,以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坚持高品位建设的原则,提升文学的辐射力度,进而拉动文学旅游的经济价值。一方面,可以依托媒体媒介,扩大文学旅游中文学内涵的宣传内容,让良好的文学旅游产品契合现代人的生产生活需求,迎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为游客提供更加富有文学内涵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观赏人文景观的同时,感受文学带来的文化熏陶。最后,坚持多元化发展原则,开发更具经济发展潜力的文学旅游资源。文学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要坚持文学为主体的开发原则,将文学旅游资源以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城乡更加丰富的文学旅游价值。通过将文学旅游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相结合,促进文学旅游带动下更多经济效益链的产生。特别是文学旅游与生态旅游的“联姻”,不仅将文学旅游的经济价值进一步扩大,也让环境价值进一步得到实现,是文学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
2.2强化文学艺术氛围的营造,扩大文学旅游产品的社会影响力
在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学旅游资源开发,更加强调文学旅游产品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性。文学旅游资源不能脱离其“文学”内涵的本质属性,强化文学艺术氛围的营造。在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之下,进一步扩大文学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盘活文学旅游的经济效益。首先,在文学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对文学的艺术价值有充分的认识与理解,在深挖文学审美意境的同时,让文学审美意境吸引游客,扩大文学旅游资源的社会影响力;其次,强化文学艺术氛围的营造,将文学旅游资源中的文学艺术进行串联,艺术品位的提升,让游客获得更好的文学熏陶,这样的文学旅游资源更符合现代人对文学旅游的追求。文学旅游有了市场,有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势必带动旅游产业链的发展,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2.3强化体验式开发策略的落实,激活文学旅游资源
在现代人的生活理念中,体验式的交互开发,是提高资源开发效率,激活文学旅游资源的重要举措。首先,以游客为主体,注重游客的体验效果,让文学旅游产品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特别是在文学资源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上,要强化两者的有机融合,带动文学资源在旅游经济效益获取上的主体地位;其次,文学旅游资源的激活,是其获取更多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从实际来看,很多地方在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文学资源未能全部激活,文学资源的内容、展现形式都过于单一,难以满足文学旅游发展的现实要求。为此,要激活文学旅游资源,让文学内涵充分展现;让文学要素充分流向游客,让游客在体验中获取良好的文学熏陶,这才是文学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文学旅游资源丰富,文学旅游的兴起与发展,是新时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符合现代旅游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当前,我国文学旅游开发正处于发展阶段,在突显经济价值的过程中,对于文学价值、环境价值的构建,仍缺乏相应的开发力度。为此,在构建文学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链中,一是要践行文学旅游开发原则,构建可持续的经济效益;二是要强化文学艺术氛围的营造,扩大文学旅游产品的社会影响力;三是要强化体验式开发策略的落实,激活文学旅游资源。从本质上,提升文学资源的经济效益,推动文学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文学、旅游的双重发展。
参考文献
[1]仲婷婷.体验经济视角下的高密文学旅游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2]刘亮亮.体验经济时代下文化旅游开发途径探析[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4(05).
[3]郭文全.旅游开发项目的盈利模式分析[J].当代旅游(学术版),2012(04).
[4]王良艳.九寨沟藏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作者]谭国志。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长沙,410083;谷中原,中南大学法学院社会学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沙,410083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2-0099-005
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了文化资本理论,认为当代社会不同于传统社会的地方,就在于文化因素已经深深地渗透到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部门,以致可以说,当代社会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文化在整个社会中的优先性及文化的决定性意义。因此,现代的经济同样需要文化资本的大量介入才能活跃起来,以文化产品的形式存在的文化资本具有发展经济的潜在价值。
刘玉珠和柳仕法(2002)提出了文化市场理论,认为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要求讲究经济效益。胡惠林(2003)提出了文化商品理论,认为文化不仅具有价值也具有使用价值,其价值和价值量无法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测定,只能由凝结在文化商品中的精神发现和精神的创造性劳动满足人们需要来决定。陈立旭等学者(2003)提出了文化产品效益理论,认为在获得文化产品社会效益的同时,人们应该注重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李红艳(2007)提出了经营乡村文化的思想,认为文化不仅是消费品、娱乐品,还是用来赚钱的生意。车震宇(2007)提出了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理论,认为传统村落具有历史价值、美学价值、旅游价值,旅游开发对于传统村落形态的影响是利大于弊。
可见,文化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已经得到许多学者的肯定。壮文化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同样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文化丰富多彩,开发壮文化的经济价值将成为一种趋势。对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进行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认为: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需要借助必要的平台;壮文化经济价值开发具有多主体性的特点。
一、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的动因
应该说,自被壮族人民创造出来的那一刻起,经济价值就作为一种潜在价值存在于壮文化中,然而,为何长期以来人们没有对壮文化进行开发?我们现在提出要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是不是哗众取宠呢?其实不然。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我们今天提出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第一,受文化产业的吸引。在后工业社会,文化已经成为值得开发的、可以创造财富的经济资源,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发文化产业的骄人效益深深吸引着我们去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第二,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十七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壮文化经济价值开发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属于新兴产业、绿色产业、阳光产业,是转变壮族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理想选择。第三,推动壮族地区可持续发展。壮族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是产业结构失衡,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可以有效的调整壮区经济结构比例。第四,开拓壮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新领域。靠天吃饭是壮族地区农民祖祖辈辈唯一的谋生手段,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发展多功能农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可以拓宽壮族地区经济增长领域。第五,增加壮族农户的经济收入。壮区文化资源独具特色,该地区其它资源更具有竞争优势,在文化市场上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大力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可以有效的促进农民增收。第六,转移剩余壮民劳力。异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引发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不仅能转移剩余壮民劳力,而且是一种比异地转移更为理想的就地转移。第七,保护与传承壮文化的需要。开发式保护和传承是壮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理性选择,开发壮文化所得的经济收入可以为保护和传承壮文化提供可持续的经费保障。
二、壮文化经济价值的开发平台
在分析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的动因之后,接下来就是怎么开发的问题。由于经济价值属于壮文化的潜在价值,加上文化具有向其他产业提供附加值的特性,决定了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需要借助必要的开发平台。所谓开发平台,就是指开发文化经济价值所需要的操作环境和条件,是开发主体为方便实现文化经济价值所借助的产业,包括旅游产业、创意产业、艺术业、饮食业和展览业。
(一)旅游产业平台
壮文化旅游业开发,是指开发主体将具有开发价值或开发可能性的壮族文化资源利用当地旅游平台开发出来。具体来说,壮族文化旅游就是经营者将壮族地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生产生活过程、民俗风情、文化历史资源、民居村落、民族饮食、民间曲艺、民族文化纪念品等壮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要素,作为旅游资源开展旅游活动。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将成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中最为普遍的、最能显现经济效益的一种开发形式。壮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形式主要有民族观光游、民俗体验游、民俗旅游、农家乐、民族节日旅游等形式。民族观光游就是为游客提供观赏民族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服务,同时提供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购物等服务,以获得经济收入。民族体验游就是为游客提供体验壮族农业生产、民族手工艺制作、民族节日、民族歌舞戏曲演出等过程,同时提供住宿、餐饮等服务,从而获得经济收入。民俗旅游就是经营主体以少数民族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祭祀民俗、游艺竞技民俗等民俗事项为经营内容,以民族地区为经营空间,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的文化旅游经营形式。农家乐就是经营主体利用壮区的自然、农业景观、各种文化资源为条件,以民族生活方式为特点,以休闲度假、观光娱乐和劳作体验以及健身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旅游经营形式;民族节日旅游就是以民族传统节日为平台开展的旅游业经营形式。
(二)创意产业平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以文化和知识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地蓬勃兴起,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1994年,澳大利亚提出了“创意国家”的口号;1998年,英国成为第一个为创意产业下定义的国家,“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历无畏等学者认为,创意产业是无边界产业,它可以融入到任何产业里,并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提供新的发展模式,实现产业的创新。我们提出以创意业为平台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实际上就是以壮文化为核心,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现代高科技对壮文化资源进行创造和提升,通过对文
化与知识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的产品,发展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强调的是,以创意业为平台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必然是在一定的壮文化背景下进行,但绝不是对传统壮文化进行简单的复制,也不能改变壮文化的本质,而是依靠人的灵感和想象力,借助科技对传统壮文化资源的再提升。
(三)艺术业平台
壮文化艺术业平台开发是指将壮族文化中的音乐、舞蹈、民间歌剧在舞台上或特定的场所进行市场演出,通过向观众收取入场费或向邀请人收取演出场费而获得经济收入的一种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的方式。壮文化资源参与市场演出的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走动演出。主要是为适应游行、迎新、送喜以及殡葬等活动;第二,坐堂演出。主要是为适应家庭聚会、村镇集会等场所;第三,舞台演出。例如,广西百色市政府于2008年投资500万元打造的以独特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民间艺术为载体的歌剧《壮锦》已经开始了市场演出之旅。《壮锦》是一部壮族歌剧,集中表现了壮族的主要精神遗产,依靠音乐和演唱讲述故事,展现了呢的呀、嘹歌等壮族经典音乐元素。在《壮锦》之前,壮族歌剧《印象・刘三姐》取得了成功。应该说,将壮文化以歌剧的形式参与演出效果很好。
(四)饮食业平台
近年来,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加,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而是希望尽情地享受各地的佳肴美食,满足求新的心理和审美观念等多方面的需求。可以说,游客的餐饮需求已从“果腹之需”转向“口福消费”,从“生理需求”转向“心理需求”。这为饮食文化旅游的兴起创造了条件。所谓饮食文化旅游,是指将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以品尝美食、了解饮食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游览所在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辅助内容的特色旅游。饮食业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是指通过开餐馆、风味小吃店等形式,提供具有壮族特色的食品供消费者享用,或在市场上销售腊肠、腊肉、酸肉等壮族特色食品,从而获得经济收入。更深层次的饮食业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有:将绘画、雕塑、乐舞乃至诗词等民族艺术品运用于饮食菜肴中,将食品作成色、香、味、形完美统一的艺术品;在顾客就餐时献上民族艺术表演;等等。
(五)展览业平台
展览业平台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是指为了保护和传承壮族文化资源,由居民、政府或企业借用特定的地域空间,将壮族的社会生活、民居、生产生活用具、服饰、习俗、歌舞等通过实物和图片、文字资料的方式在博物馆展示出来,通过向参观者销售壮文化产品、提供餐饮、住宿等途径,从而获得经济收入。按展览物种类的多寡,可将壮族文化博物馆分为单一型博物馆和复合型博物馆,或者说专题性博物馆和综合性博物馆。单一型博物馆专门展览壮族的某种特定手工艺品、民族图腾雕塑、民族特产等壮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复合型博物馆是将少数民族多种文化集中于一个博物馆之内进行展览。
三、壮文化经济价值的开发主体
开发壮文化的经济价值,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开发平台,还必须有一定的开发主体。所谓开发主体,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有目的地将人、财、物等生产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壮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分配和流通等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壮文化经济价值的开发主体主要有当地政府、村集体、外来企业、农村合作组织、社区能人和农户家庭等几类。
(一)地方政府
从本质上讲,文化商品生产属于精神生产的范畴,是意识形态的一个方面,其投入和产出以及市场的发育状况不仅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政治、法律、道德、社会思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政治因素对文化经济价值开发的影响尤为重大,主要表现在:第一,政策法规引导。政府制定各种文化政策法规,是开发文化经济价值的重要前提和重要保障;第二,调控文化商品价格。在文化市场尚未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的背景下,政府对文化商品的价格进行有效的调控,可以支持或限制某些文化商品的发展;第三,财政资助。政府的直接财政拨款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商品的生产和供给状况;第四,招商引资。政府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可以吸引外来资本进入开发文化经济价值的领域,以解决地方政府开发过程中的经济短缺;第五,扩大宣传。政府的领导者角色使得其在对内宣传开发文化经济价值重要性和对外宣传已开发的文化品牌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六,监管文化商品。开发文化经济价值,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其底线是不能生产和销售具有负的社会价值的文化商品。政府通过对文化商品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监管,可以防治低俗的文化商品流入市场。
(二)村集体
村集体(领导)是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推选出来的,代表了绝大多数村民的利益;另外,村领导基本上都是本村比较有文化、有见识、有威望的村民,在经营管理上能够反映绝大多数村民的意愿。因此,村集体往往能得到村民的普遍支持和信任,也是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的重要主体。例如,广西那坡县黑衣壮吞力风情园虽然总体上属于政府管理、公司经营的模式,但村集体也拥有部分壮文化产品的开发权。据吞力屯与黑衣壮原生态旅游开发公司签订的开发经营协议,其中有这么一条:旅游公司将按照市场运营模式,对“黑衣壮吞力风情园”实行企业化管理,确保村集体通过参与园内的民俗农艺演示,民族歌舞表演,农家乐接待,饮食产品、民族工艺品的销售,直接受益。
(三)外来企业
文化投资是一定的经济主体为获取社会的、经济的效益而投入货币或其他资源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经济活动,它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要素。有投资,才有产出;有产出,才有效益。在一定时期内,对文化开发投入的多少,决定着文化产品开发的多少和经济收益的多少。因此,加大文化投资力度显得尤为重要,而吸引外来企业进行文化投资对经济落后地区来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第一,外来企业可以为壮区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提供资金支持;第二,外来企业所具有的文化经营和开发人才可以为壮区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提供帮助;第三,吸引外来企业投资,意味着吸引了先进管理理念、开发技术和开发经验。
(四)农村合作组织
随着文化商品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如何采用市场化手段把分散的、小规模的、相对封闭的文化商品生产组织起来,使之与大市场、大流通相衔接,以有效解决文化商品销售问题,已成为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过程中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农村合作组织的崛起为这个课题找到了一条很好的出路。农村合作组织也可称为非政府组织(NGO),具有组织性、志愿性、非营利性、民间性、自治性和非政治性等特征,其在开发壮文化经济价值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与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第一,提升文化商品的产业化经营水平。例如,农村合作组织可以推进特色壮文化产品的规模化经营;第二,加快文化商品生产技术的推广。农村合作组织就是一个技术培训基地和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基地,合作组织通过开展技术服务、品牌创新,可以提高文化商品的专业化、集约化经营水平;第三,增强农户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合作组织通过完善社会化服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以促进文化商品的交易规模,降低交易成本;并根据市场需求信息组织农户进行文化商品生产,以增强农户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五)社区能人
选择特色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中富有特色的精华部分,是发展特色旅游的基础,只有选择具有垄断性、典型性、特异性和区域性,能够产生巨大的空间影响力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才能具有发展的潜力,实行可持续发展。比如,西安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它便以帝王之都、唐风古韵作为自己开发的主题定位,以此资源来进行开发旅游。
(二)保持特色
在对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应尽可能地保持自然和历史的原始风貌。任何过分的装饰和全面毁旧翻新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如果特色旅游资源失去了其自然和原始的状态,那么将会失去了它的文化内涵,削弱它的特色的价值,从而失去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这也正是我们所提倡的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开发。
(三)突出特色
特色旅游开发必须突出资源的特异性和独特性,着重围绕着资源的主题特色进行开发,尽可能地凸显它的典型性和特异性,强化它的垄断性,加大和其他地区的资源特点和文化环境的差异性。比如云南的旅游开发,不但在景观上凸显地方民族特色,而且在文艺表演、民族风俗展现上都强化了民族文化的特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协调特色
在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必须因地制宜,注重景观的开发和周围的环境的整体特点要协调,从这种协调中来衬托特色、增强特色,形成以自然为本,以特色为根的文化提升,让旅游人文更符合旅游者的需求,最直接最彻底地让资源特色融为旅游细节。比如杭州的整体旅游风格,整个城市的特点宛如一个大大的城市花园,完全体现了“休闲之都”的风貌。
二、特色文化旅游产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系构建
特色旅游资源的价值体系构建主要包括有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是现实价值,而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是潜在价值。
(一)经济价值
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主要是建设旅游设施、提供旅游服务、开发旅游产品等这些具有经济特性的活动,使特色旅游资源具有社会再生产的性质,因而产生经济价值。这样的经济价值表现为资源的自然再生产的能力之上,主要有为开发、保护和恢复特色旅游资源再生产所付出的必要劳动时间,反映的是社会对此投入的价值。以及对特色旅游资源进行的调查、评价和依托特色旅游资源进行的交通建设、景点开发、宣传促销等投入的价值,这些都被称为“现实价值”。
(二)生态价值
生态价值是特色旅游资源的“潜在价值”,体现的是间接使用价值。这种潜在的价值是由使用资源的效用性和稀缺性所决定的,同时稀缺性的特征也决定了特色旅游资源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在充分认识其稀有性的基础上,明确其相应的价值。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基础,提高产业标准,在维护和景观设计上都要保持生态资源的完整性。结合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很好地体现景观设计和主题文化协调的生态氛围,提高生态环境的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