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1 09:55:2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区域经济分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GIS与空间统计分析这两种处在前沿的技术,虽已经得到了大力推广与使用,并且在它们的结合作用下,能大幅度地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效率。但是以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在GIS与空间统计分析进行结合之后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让实际发挥出来的效果打了个很大的折扣。所以说,研究如何将空间统计分析和GIS结合起来让它们发挥更大的效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对空间统计分析与GIS进行描述
(一)对空间统计分析的了解
空间统计分析需要建立在统计学的知识体系之上,而在地域领域之中,空间抽样是最常被使用的一种做法。这一做法主要是要依靠大量的数据在某一区域以及邻近区域在某些方面的表现值与现象存在很强的相似性。与以往统计分析理念不同的是,它的空间概念打破了先前相互独立的设想,在操作应用的时候,为了简化任务的复杂度,应该对全国各区域的散乱的数据资料进行整合,以此实现对区域经济的分析。虽然这种新型统计方法与传统统计方法有一定的出入,然而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就得把先前的统计方法彻底弃置,反而是要对它进行不断地加强和创新,提高它的科学性和技术性,更适合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对GIS的进一步了解
GIS又叫作地理信息系统,他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对空间信息进行整合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地理模型法,GIS技术可以为地理研究提供各种不同的信息,其中有动态或是静态信息等。更重要的是,他可以让空间信息形成一条完整的信息产业链,从信息的收集和整合到后期的分析应用,都起到重大的作用。在GIS与空间统计分析的共同作用之下,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大步向前推进。
二、空间统计分析与GIS协作运用的未来发展情况
对于特异性强的经济区域来说,做好对它们的分析工作处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工作的核心地位。根据每个地区的具体的经济形势,运用分区化的方法来细化所要研究的对象,让研究工作可以更细致地完成。与此同时,还要坚持经济区域的概念,抓住空间管理的特性,更加明确哪个是首要经济区域,并且对这个重要地区以及与它有所关联的经济区域做更深层次的研究。在对经济区域进行分析时,往往都是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来进行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在进行空间统计分析之前先加入GIS技术,就可以明显提高分析效率。不仅如此,一方面它还减少了分析数据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让区域经济分析的进行得到了有力的保证。我相信在这两个技术的不断进步之下,它们对国家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
三、如何实施空间统计分析与GIS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一)建立完善的空间权重矩阵
在进行区域经济分析的时候,及时对有的信息进行拓展和延伸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这些信息通常都是经由GIS来产生的。而在对所获数据进行分析和拓展时,空间邻近和空间链接都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空间权重矩阵式是极其有必要的,它的空间邻近关系能够更清楚地表达出来,就可以让距离标准和邻近标准更加精确,这样就让处在各个位置的要素得到更好地理解以及分析。
(二)精确空间自相关度的度量
在整个数据分析过程之中,空间自相关度的精确度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两个邻近地域有着极其相似的地理现象或者是有着某个相似的属性值,这时候就应该将这个属性值或现象的相似程度与自相关度联系起来,并经由它进行反映。而一般的自相关度是由局部指标和全局指标来衡量的,而这两种衡量指标各自都存在着优点以及缺点,所以想要提高空间自相关度的精确度就必须妥善用好这两种衡量标准,以免不正确的使用造成自相关度的度量的误差过大而影响了区域经济的数据分析。
(三)弄清空间关联识别
在对区域经济分析中,空间关联识别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衡量它的标准也是由两个因素来决定,这两者之间呈现着负相关的关系。当计算出一个值的时候,也就得到了另外一个的值。若是MC的取值处在-1之下而GR又在0之上时,各个属性值都会呈现聚集分布的状态,这样就让空间自相关变成负的了。当MC的值一直处在0的附近且小于0,这样空间自相关也将一直是负的。这是由于正负值都有着与之对应的自相关,即正对正,负对负。
(四)空间统计分析与GIS的结合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的分析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地加大,仅仅只靠空间统计分析早已经没法再胜任这个任务。当下的专家和相关工作者都在研究如何将空间统计分析与GIS技术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来进行工作。由于GIS拥有着很强的优势,它不但可以获得更为精确的地理信息,而且还能够得到有关的空间数据信息。在经过无数次的实验研究后发现,将空间统计分析运用到GIS的结合方式能更好地达到分析作用。先是利用空间统计分析,将MC和GR的值计算出来,然后再利用GIS将这些数据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确定出来,以此来了解区域之间所存在的关联性。
四、结论
结合上面所论述的观点,为了我国各个区域更好更快地发展,就必须对这些区域的经济进行更为系统而又科学的研究和分析。若想得到更为科学的数据和信息就离不开GIS的帮助,而只有GIS还无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所以还需要运用空间统计分析进行分析。所以如何让GIS和空间统计分析更有效率地对区域经济进行分析研究成为发展区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伴随着GIS与空间统计分析结合的有效性的提高,区域经济发展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加快也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为武安市城市供水管理处)
参考文献
[1] 龙洋洲.空间统计分析在区域社会经济分析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传播,2014 (15).
[2] 陈灿斌.区域经济分析中空间统计分析理论与GIS的应用探讨[J].商业故事,2015 (6).
一、前言
不同的空间方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状况有所不同,因此,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的情况下,对空间计量活动进行研究,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将空间计量作为基础,对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各类因素进行分析,是提升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手段。
二、区域经济增长分析模型的选择方法
(一)依据数据干扰情况实施区域经济增长分析
在进行区域经济增长分析的过程中,数据的干扰是影响分析质量的重要因素,区域经济增长模型的构建,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区域空间的实际状态,要在实施空间计量之前,对数据收集流程进行研究,分析影像数据准确性和全面性的因素,并对空间计量模型的构建进行研究,使现有的模型能够得到科学的完善。要在确定空间范围之后,将相同空间内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使相同的模型能够对各类数据实施分析研究,并提升数据运行的质量。可以将影响区域经济分析的因素进行参数设置,使相关因素能够完整的在模型的分析中发挥作用,提升模型的使用价值。
(二)依据数据描述的准确性实施区域经济增长分析
在构建空间权重矩阵模型之后,需要按照模型中所展示的一系列数据,对数据的计算方式进行研究,可以按照空间数据的具体假说情况,对影响空间数据的一系列信息实施控制。要按照经济学分析的相关理论,对数据当中反应的一系列信息进行准确性判断,使区域经济增长的分析能够更加完整。可以按照计量数据的实际情况,对模型所表达的经济增长状态进行研究,使模型能够更好的按照数据信息的增长情况实施矩阵模型的构建。要根据模型描述的数据信息进行访问机制的构建,以便后续的分析活动可以按照假说的情况进行区域经济增长分析。如果后续的分析活动需要进行模型的控制,则要加强对权重矩阵模型的研究,通过对模型因素的分析,提升模型组成元素研究的质量,使模型能够更加完整的呈现数据描述的精确性。要在保证数据收集完整性的基础上实施区域经济增长的分析工作,以便空间计量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依据区域经济增长数据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在进行区域经济增长分析之前,需要对相关数据实施了解,要按照经济学模型的构建需要,对相关分析数据实施分类研究,并将研究结论作为数据分析的主要方法,使数据的管理活动能够具备更强的处理质量。要按照区域经济增长活动的特点,对信息数据运行的基本程序进行控制,使信息数据的管理流程可以足够精准。要根据已经获取的数据信息,对经济学模型设计因素的规范性进行考核,可以采用多种模型同时使用的方式进行考核活动,使区域经济增长的分析能够具备足够的正规性。可以按照线性回归模型的特点,对模型当中包含的数据实施分析,并保证数据计算的规范性,以便数据的准确性能够得到保证。在进行经济增长理论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区域经济增长的要求,对具备足够优势的经济增长数据实施研究,以便数据可以同理论相结合,共同促进理论时间价值的提高。
三、基于空间计量的五大经济区的空间计量
(一)基于空间计量的五大经济区具体划分方案
随着我国经济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逐渐趋于平衡,但是,历史原因和先天因素造成的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功能,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原地区,西部地区和相对较为独立的东北地区,都成为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态势的优化,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逐渐演变为两大区域经济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五大区域的经济增长出现不平衡状况,政策的支持和地方人文环境等因素,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经济增长。目前,我国五大区域的经济增长状况依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基于空间计量的我国五大经济区计量模型的设计
1、五大经济区区域经济增长数据可靠性较高
当前,五大经济区的区域经济调查机制相对完善,使得区域经济的模型能够较为全面准确的展示经济区的实际经济增长情况。区域经济分析人员,可以按照模型的具体构建形态,对模型呈现出的经济表达数据实施分析,使数据的收集质量可以将误差控制在5%以内。要保证空间内的数据信息能够提升模型的质量,如果模型可以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实施调整,则要按照经济增长的需要对不同经济区的模型实施统计,以便通过对比了解不同经济区的经济增长优势。
2、西部经济区的经济增长数据拟合程度较高
目前,系统经济区的数据模型存在较高的拟合度,而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区域经济模型的拟合度相对较小。东北经济区在进行经济增长模型研究的过程中,对国有企业的依赖度较高,很多经济模型当中的数据对国有企业的数据具备较强的掌握能力,使得经济增长的模型拟合度较低,而西部区域由于不具备相似的特点,区域经济增长受市场化因素的影响较大,使得经济增长模型存在较高的拟合度。
3、资本比重在区域经济增长模型中较为稳定
在对区域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空间计量活动比较容易通过模型的状态进行判断,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增长的模型构成因素较为固定,其中资本比重占据的空间较大。另外,受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程度的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过程比较容易实施规划,市场因素的影响一直占据比较固定的范围。在社会经济体制逐渐变化的情况下,对国家的相关政策进行研究,并根据社会劳动力的变化状况对资本比重的影响因素实施研究,能够使我国社会的空间经济形态具备较强的影响力。
四、结论
空间计量是保证提升我国经济体制科学性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经济体系改革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对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因素进行研究,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加强对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的研究,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区域经济增长分析工作的质量。(作者单位:西安培华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区域经济;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多元统计
0引言
近十年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的增长,对于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陈斐等人[1]将空间统计分析嵌入到GIS系统中进行可行性分析。李雪梅等人[2]将主成分分析应用于区域经济分析中,吴涛等人[3]基于粗糙集理论对区域经济进行了分析。S.Luo[4]通过聚类分析研究中国区域经济。但是区域不平衡的现象并没有真正地解决,为了对每一类地区制定合适的经济发展的方案,本文对近几年中国的各类经济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并找到加快发展的动力。
1分析方法的理论
本文在对区域经济的数据分析过程中采用了两种数据多元统计的方法,分别是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因子分析(factoranalysis)模型由主成分分析发展而来。在降低维度思想的基础上,将多个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转变为少数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的方法。与主成分分析方法相比,因子分析的特点是更注重于描述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近年来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提高,人们将因子分析的理论成功地应用于经济学、心理学、医学等各个领域,不断丰富了因子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回归分析属于统计学中的基本分析方法,一般用来确定因变量与若干个因素变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通常称为回归方程或数学模型;此外,还可以通过控制可控变量的数值,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对因变量进行预测;回归分析还可进行因素分析,寻找出影响显著的变量,从而可以区别重要因素和次要因素。
2经济指标的选择
区域经济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区域经济反应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每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
3区域经济的数据分析
3.1因子分析本节主要应用因子分析的方法
根据相关性大小对原始变量进行分组,从而提高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通过该方法提取影响经济发展的主因子。将收集的资料导入数据分析软件SPSS19.0。
3.2多元回归分析
通过对以上各省份的区域经济的划分,可以得出属于第三类地区的省份最多,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必须大力促进第三类地区的省份的经济的发展,从因子分析的结果分析选取了三个因子得分较高的指标X1(工业增加值)、X2(城镇居民人口数)、X3(房地产开发企业个数),为了便于分析第三类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这里以云南省为例,选取2005-2015近十年的数据,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回归模型,以便于对未来的生产总值做出预测。
4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到区域经济的划分,无论是通过聚类分析得出的区域划分还是通过因子分析得出的区域划分都能够得出属于第三类地区的省份占到绝大多数,所以在进行经济战略部署的时候,应该以第一类地区的发展带动第三类地区的发展为重点才能够达到缩小经济区域发展差异的目标。通过区域的划分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区域经济问题:①以广东、山东、江苏为首的发展迅速的三大省份,都是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这说明中国沿海地区的省份拥有经济发展的资源更加的丰富,也可能在地区经济制度方面更加的完善,从而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②从第二类地区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直辖市,这说明该类地区的发展影响因素最大的应该是社会因素,人类的活动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③第三类地区的占到全国省份的2/3,这些地区的地理条件有很大的差异,说明影响这些地区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应该从自然条件方面找到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还应该从社会资源等方面寻找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
5结语
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经过上述的数据分析在众多的指标中确定了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工业生产增加值,所以应该从行业发展的状况中找到适合各类地区的有针对性的经济发展策略。以第一类地区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先锋,继续保持该地区省份的经济发展势头,整合该地区的各种发展资源,能够为第二、三类地区提供有效的经济发展资源,能够起到各地区相互帮扶的作用。为了加快第三类地区的经济发展,应该以第二类地区为联系的纽带,通过第一类地区对第二类地区的经济带动,进一步的使得第二类地区帮助第三类地区的发展,形成一个经济发展的链条。通过建立的回归分析模型可以得出城镇人口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也是国家要推进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的原因,所以在今后的经济战略部署中应该加快各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不断的增加城镇人口的数量。
参考文献:
[1]陈斐,杜道胜.空间统计分析与GIS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2002,27(4):391-396.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呈现良好的增长趋势,GDP由1985年的577.38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53210.28亿元,增长了92.15倍。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广东省加大了开放力度和积极参与了国际分工,经济取得了持续的良好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省物流业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如反应广东省物流需要的货物周转量1985年只有1767.86 亿吨公里,2011年增长到了7113.29亿吨公里。同时,代表广东省物流供给能力的物流基础设施也取得了长足的增长,2011年末广东省拥有载货汽车159.92万辆,公路通车里程19072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049公里,码头泊位 3120个,港口货物吞吐量达 133704 万吨。因此,本文将借助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探究区域经济增长引发的相应物流需求,以及现代物流各环节的高效运作又是如何保证区域经济顺利发展的内生机制。
模型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一)模型变量的选取
区域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目前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较多,既体现在经济水平“量”的方面,也体现在“质”的方面,本文考虑到数据的可计算性及可得性,仅从量的角度选取区域生产总值(GDP)作为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
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和保障,物流活动同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运营过程,学术界在选取什么指标能反映某一区域物流水平,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本文在考虑计量数据的可得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选取货物周转量(HZ)代表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物流的需求量,选取物流业产值(CZ)代表区域物流发展的规模,这两个指标共同衡量区域物流业发展水平。
(二)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文中1990-2011年的相关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及广东省统计局网站,GDP统一核算为亿元,货物周转量为亿吨公里。由于物流业产值的数据不容易得到,文中使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总值代替物流业产值,统一核算为亿元。为了使数据具有可比性,使用CPI指数(1978=100)对历年GDP和物流业产值进行平减。由于本文选取的样本时间跨度比较大,时间序列中可能存在异方差问题,故此,文中对时间序列CZ(物流业产值)、HZ(货物周转量)及GDP(区域生产总是)取自然对数处理,得到时间序列lnCZ、lnHZ及lnGDP。
变量的描述统计
由序列lnGDP、lnCZ及lnHZ 的变动趋势图(见图1)知,1985-2011年间变量lnGDP、lnCZ及lnHZ基本上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说明变量间可能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由lnGDP、lnCZ及lnHZ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表知(见表1),文中所选取的变量间彼此的相关系数很高,最低也达到0.981037,表明广东省经济增长与物流发展水平之间相关性显著,这就保证了后面计量分析模型拟合的可靠性。
模型估计与参数分析
(一)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本文采用ADF检验法对序列lnGDP、lnCZ及lnHZ进行平稳性检验。通过AIC准则确定时间序列lnGDP、lnCZ及lnHZ的最大滞后阶数,使用eviews6.0进行检验,由表2可知在10%的显著水平下,序列lnGDP、lnCZ及lnHZ的ADF统计值分别大于各自的临界值,所以接受lnGDP、lnEX及lnIM是非平稳序列的原假设。由于原序列是不平稳的,所以需要对其差分进行检验。
通过AIC准则确定差分序列lnGDP、lnCZ以及lnHZ 的最大滞后阶数,之后使用eviews6.0进行检验,由表2可知lnGDP、lnCZ及lnHZ的ADF统计值分别小于各自在1%的临界值,lnGDP、lnCZ及lnHZ一阶差分后不含单位根,拒绝lnGDP、lnCZ及lnHZ是非平稳的原假设。故此,时间序列lnGDP、lnCZ及lnHZ都是一阶单整的,即lnGDPt~I(1),lnCZt~I(1),lnHZt~I(1)。
(二)协整分析
根据1987年Engle和Granger提出协整理论及其方法,如果k维时间序列yt~ CI(d,b)是同阶单整的,且存在非零向量β使得的 yt~I(d-b),则yt是协整的,向量β是协整向量。由变量的平稳检验知lnGDP、lnCZ及lnHZ是非平稳序列,且都是1阶单整的,建立lnGDP、lnCZ及lnHZ间的回归方程如下:
本文选取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对lnGDP、lnCZ及lnHZ之间进行检验,利用Eviews6.0软件检验结果表明lnGDP、lnEX及lnIM在95%的置信水平下,变量线性组合存在一个协整向量(见表3),运用OLS法回归得估计方程如下:
回归结果分析:
估计方中的LnCZ和lnHZ的回归系数都是正的,符合西泽修在“第三利润源泉”学说中指出的物流是未来经济发展 “加速器”的理论预期;由R2=0.982 和 Adj.R2=0.978可以判断估计方程拟合的比较好;回归系数的t值分别为3.564和3.1320,表明lnCZ和lnHZ对lnGDP有显著影响;而DW=
1.907说明扰动项不存在自相关。因此,在95%置信水平下,估计方程可以反映lnCZ、lnHZ与lnGDP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即反应了广东省物流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且GDP的物流规模和物流需求弹性分别为0.483和0.512,即广东省物流业规模和物流需求每增加1%将促进GDP 增长0.483%和0.512%。
(三)Granger因果性检验
协整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物流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这种协整关系的背后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分析辨别。根据Granger 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思路,由AIC准则选择滞后期为3,利用eviews6.0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在1%的显著水平下,拒绝 lnCZ不是引起lnGDP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接受 lnCZ是引起lnGDP的Granger原因,即广东省物流规模增加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在10%的显著水平下,不能拒绝 lnGDP不是引起lnCZ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即广东省经济增长推动了物流产业发展并没有得到相关经验证据的有力支持。同理,在1%的显著水平下,拒绝 lnHZ不是引起lnGDP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接受 lnHZ是引起lnGDP的Granger原因, 即广东省物流需求是引起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在10%的显著水平下,不能拒绝lnGDP不是引起lnHZ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即广东省经济增长引起物流需求增加并没有得到相关经验证明。
由此可见,在1985-2011年间广东省物流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只是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关系,即区域物流业拉动了经济增长, 而经济增长带动区域物流发展效果不显著,这一检验结果支持了物流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也符合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多年来,重视生产、轻视流通的经济政策。
结论及启示
(一)结论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1985-2011年间物流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的有效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物流业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确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物流业发展水平的变化会引起区域经济同向变化;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广东省的物流业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但是经济增长未能有效的促进物流业的发展,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物流业和经济发展未能呈现互动趋势。虽然广东省的物流业已经是走在其他地区的前列,但是物流业对经济促进作用的指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说明物流业已是发展区域经济的一块短板。
(二)启示
总之,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广东省物流企业一方面要增强服务理念,提供差异化服务以满足不同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快物流企业的兼并重组,组建更多的龙头物流企业。同时,地方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从宏观层面积极利用广东省的区位优势,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避免未来经济增长失去动力。
参考文献:
1.Engle, Robert F. and C.W.J. Ganger. Co-integration and Error Correction: Representation, Estimantion, and Testing, Econimetrica, 1987,55
2.Julia Devlin, Peter Yee. Trade logistic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case of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M].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5
3.Marc Goetschalckx,Carlos J , Vidal, Koray Dogan. Modeling and Design of Global Logistics Systems: A Review of Integrated Strategic and Tactical Models and Design Algorithm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2,143
4.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区域旅游经济 资源配置 合作 竞争
随着旅游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区域旅游经济合作与发展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实践中,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理论上,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田里提出区域性旅游是当今世界国际旅游业的主流;李志飞、牛海卫分析了旅游开发对区域环境、区域经贸合作、区域民族文化、区域劳动力就业的联动效应;温艳玲认为旅游合作为区域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创造了许多间接效益,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王发坤强调旅游资源区域内所属行政区域不同,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缺乏长远的规划性整合,影响了旅游业的全面整体开发;石正方针对交界地带提出旅游开发必须打破省区界线,消除行政壁垒,创新合作机制,走一体化协作开发的道路;王凯提出了旅游地域系统的概念,研究了旅游经济空间整合的基础及途径。以上学者的研究基本上集中在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上。
任何一种经济模式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因素影响。我们认为对于区域旅游经济合作而言,除了探讨这种经济模式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之外,还应该关注这种经济模式产生的内在动力,即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充分性规律。解决了上述问题,我们对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把握除了回答“是否需要发展及怎样发展”外,或许也可以进一步回答“为什么会出现区域旅游经济合作这种经济模式”的命题。这种分析对更好地主动把握旅游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利用它为旅游经济发展服务,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试图从区域旅游经济合作推动力在实践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出发,利用资源运用有效性和资源配置有效性的相互关系来揭示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经济实质,即资源配置有效性是区域旅游经济合作这一经济模式的内在推动力。
区域旅游经济合作推动力形式研究
实践中的区域旅游经济合作在形式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要探讨其经济实质离不开对形式的把握。我们认为,总的看来,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因素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属性整合推动型
这里的属性整合指的是从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本身具有的同一性、相关性、延续性出发而产生的资源整合。2004年5月,四川、云南和就联手打造“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项目达成重要共识,并建立了一整套合作运行机制,这是自然资源整合的典型实例。以上三省区共建“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基础在于自然资源的同一性,而非行政区域的隶属关系。南京、杭州、宁波、湖州四地联手推广精品“民国旅游线”得以在2004年10月的长三角旅游城市黄山峰会上签订合作意向书则更多地得益于人文旅游资源相关性、延续性整合的考虑。
区位、经济优势互补推动型
以区位优势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经济区域中后发展地区借助发达地区资源、力量获得跨越式发展、发达地区以后发展地区为对象拓展其经济实力的惯常动因,而区域旅游经济合作往往成为先导。在西安―咸阳(西咸)经济一体化构想中,咸阳以旅游资源为依托的旅游产品线延长和深化不仅借力于西安的旅游品牌优势还扩大了这一优势,西咸共同受益,以此为纽带两地形成了双向交流、咸阳和西安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在“长三角一体化”模式中,上海作为经济优势明显的著名旅游城市,通过交通、餐饮、商务、文化等服务功能,发挥其国际旅游集散地的作用,推动华东地区区域旅游经济的合作与发展,效果显著。
旅游产品创新推动型
区域旅游合作的顺利实施,能够有效地消除旅游产品设计中的空间、时间、体制、政策障碍,扩大了旅游产品创新的思路和效果。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联合体提出要打造半岛城市群无障碍旅游区,实现联合体城市青岛、济南、烟台、威海、日照、潍坊、淄博、东营8城市旅游“一票通”,即推行齐鲁金穗旅游卡,统一销售,分头结算,真正实现8个城市一张票,方便旅游。这种旅游产品的创新着眼于游客享受旅游产品的便利性,可视为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在产品创新方面的新举措。与此同时,通过区域旅游经济合作延长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创造”高支付能力的高品质游客的旅游产品创新也值得关注。
政府行为推进型
在对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考察中,我们注意到了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究竟什么是其“本位”仍然存在争议,但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区域旅游经济合作首先是对以行政区域划分经济区域思维或体制的一种突破。要实现这种突破并从中受益,各级政府甚至中央政府的协调与组织作用尤为明显。在政府推进型旅游发展战略的影响下,政府在政策层面的强势地位决定了其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推进区域旅游经济合作与发展起重要作用。实践中,自发的区域旅游合作在得到政府的支持后往往加快了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提升了合作的层次。例如,四川省政府通过推动、参与西南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会、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论坛、川滇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协调会、中国西部国际旅游发展论坛等活动,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对加强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良性发展,保障区域旅游经济合作各项措施的顺利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区域旅游经济合作推动力实质的经济分析
以上是对区域旅游经济合作推动力在形式上的考察,但对经济事物的考察不应以形式的了解为满足。在这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区域旅游经济合作这种经济模式为什么能够出现。这涉及到对区域旅游经济合作推动力实质的考察。
区域旅游经济合作推动力形式与其资源配置有效性的经济实质
对旅游资源的界定 旅游资源是一开放系统,以旅游产品为核心,只要是具有开发为旅游产品的潜力的事项,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可以被视为旅游资源。旅游业竞争其实质是对旅游客源的竞争,要在竞争中获得成功,旅游产品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关键因素。在此概念下,旅游产品是相关资源的集合,无论游客是否通过旅行社购买,其最终消费的都是该相关资源的集合,对该集合的评价形成了对旅游产品的评价。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经济体,是这个集合中某一因素或某些因素的提供者,由于产品整体竞争力的关系和产品评价的连带效应,使得该集合中的各个相关因素都成为影响旅游产品成败的关键。
区域旅游经济合作推动力不同的表现形式都源于资源配置的内在驱动 在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属性推动力中,资源的同一性、相关性、延续性是本质属性,旅游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人为的分割和阻断;在区位、经济优势互补推动力中,经济体发展边界交叉、融合使得产生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在产品创新推动力中,基于对抗激烈市场竞争的自然选择就是按照市场的要求组合各种旅游资源;在政府行为推动力中,怎样让各种资源为旅游经济发展服务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政府行为的出发点。综上,资源的配置有效性是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直接诱因。
区域旅游经济合作中的资源配置有效性与资源运用有效性 在区域旅游经济合作中,强调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是为了提高资源的运用效率。资源运用效率是指一个经济体如何组织并运用稀缺的资源,使之发挥出最大的作用,用既定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最大量的产品,实现经济效率;资源配置有效性是指如何在不同区域与不同行业之间分配有限的稀缺资源,即如何使每一种资源的配置达到在使用方面和方向上的最佳。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发展,是该区域内经济体为了实现资源运用的经济效率而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产生的经济行为。资源的供给总是存在稀缺性的,当一个经济体内部的资源不足以支撑其发展时,借助外部资源就成为必然的选择。这种选择的成功与否从根本上说就是资源配置有效性的问题。所以我们认为,区域旅游经济合作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必然结果。
区域旅游经济合作中对竞争与合作的再认识
区域旅游经济合作是以竞争为导向的合作 简单地说,就是区域旅游经济中的合作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人们同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各个经济体间关系的常态的观点,但也不应忽略了合作同样是配置资源的手段。竞争与合作的良好互动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前提。竞争与合作都源于资源的稀缺性,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体对资源的控制是获得竞争力的天然属性,而经济体自身控制资源能力的大小往往与其发展的需要不同步。在此情形下,要在旅游业的国内、国际竞争中获得成功,以区域整体参与竞争的选择,在扩大资源控制力方面显然具有优势。
区域旅游资源配置观有助于消除旅游业非理性竞争 从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旅游业在发展中暴露出了一些由于非理性竞争引致的问题。旅游产品的重复建设已经成为北京旅游业,乃至中国旅游业的一个焦点问题,而作为旅游业中介作用的旅行社也存在着较严重的恶性竞争。区域旅游经济合作作为解决以上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其出发点值得重视。如前所述,区域旅游合作是为了区内各经济体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那么,从经济区域的角度来解决资源、产品同质性引起的旅游经济非理性竞争就成为一种可能。在整个经济区域中,以整体发展的观念以市场为导向配置旅游资源,以区域而非单个经济体为单位的资源配置观,无疑是提高区域整体旅游竞争力的强大动力。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区域旅游经济合作这种经济模式的出现具有客观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有效性的直接要求,要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并发展,区域旅游经济合作是必然的选择。需要指出的是,在区域旅游经济合作中怎样解决区内竞争、怎样解决培育区内核心竞争力与区内经济中心的关系,是关乎区域旅游经济长远发展的紧迫性问题。区域旅游经济合作要获得持续健康地发展,就需要明确重视合作就是重视竞争,只有有效的合作才能促进有效的竞争。
参考文献:
区位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是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两大主题,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理性的区位选择导致经济活动在某一优势区位的聚集和扩散,在中观和宏观上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和演进始终沿着区位论和区域经济发展两条线索进行,其间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日益深化。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在渊源上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Tunen,1826)从区域地租出发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奠定了区域经济理论的学科基础。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德国经济学家韦伯(Weber,1909)提出了工业区位论。30年代初,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1933)根据村落和市场区位,提出中心地理论。
稍后,另一德国经济学家勒什(Losch,1940)利用克里斯塔勒的理论框架,把中心地理论发展成为产业的市场区位论。总的看来,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立足于单个厂商的区位选择,着眼于成本和运费的最低。中心地理论和市场区位论立足于一定的区域或市场,着眼于市场的扩大和优化。这些区位论都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价格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单个厂商的最优区位决策,因而又叫古典区位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空间相互作用模式、各种规划模式、网络和扩散理论、系统论及运筹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使区位论获得迅速发展,对区域经济运行的动态性、总体性研究促使地域空间结构理论、现代区位论逐渐形成。地域空间结构理论主要有地域空间结构阶段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地域空间相互作用引力理论。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域空间相互作用与市场均衡的区域经济运行研究中,萨缪尔森(Samuelson,1952)的市场在空间上呈离散分布的空间市场均衡模式与柏克曼(Beckman,1968)的连续流模式从处于一定地域空间中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出发,为空间经济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而现代区位论一方面使区位研究从单个厂商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区域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的研究,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推导,发展为建立接近区域实际的、具有应用性的区域模型。另一方面,使区位决策客体扩大到第三产业。
现代区位论的区位决策目标不仅包括生产者利润最大化,而且包括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战后区位理论的发展主要是由美国学者推动的,其中,艾萨尔德(1sard,1956,1975)把古典区位论动态化、综合化,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要求,把研究重点由部门的区位决策转向区域综合分析,建立区域的总体空间模型,研究了区域总体均衡及各种要素对区域总体均衡的影响。
现代区位论开始立足于整个国民经济,着眼于地域空间经济活动的最优组织,但其整个理论框架仍然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假设,这极大地影响了现代区位论对现实区域经济问题和区域运行的解释力。
传统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分为区域经济平衡增长理论和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定下对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是索罗一斯旺增长模型。索罗和斯旺(SolowandSwan)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与开放区域经济的假设下,认为随着区域经济增长,各国或一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会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在地域空间上趋同,呈收敛之势。
不平衡增长是短期的,平衡增长是长期的。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Williamson,1956)在要素具有完全流动性的假设下,提出区域收入水平随着经济的增长最终可以趋同的假说。这两种理论实际上就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空间均衡论,即市场价格机制能够使区域间的收入均等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拉大。而发达国家以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为目标,把大量资源和要素集中投入到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果,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加剧了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两极分化。
这种差距拉大和两极分化表明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已经很难解决所有的区域发展问题,区域经济增长并不像新古典经济学家设想的那样收敛,即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增长情况并不一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区域差距没有缩小反而拉大。
为了对这一现实经济问题进行解释并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区域经济增长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部分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主要有缪尔达尔(Myrdal,1957)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赫希曼(Hirschman,1958)的“核心-边缘理论”等。缪尔达尔指出,市场力作用倾向于扩大区域差距而不是缩小区域差距,一旦差距出现,则发达区域会获得累积的竞争优势,从而遏制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使欠发达区域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越积越多。
赫希曼的观点与此类似。他认为,增长在区际间不均衡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核心区的发展会通过涓滴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带动区发展,但同时,劳动力和资本从区流入核心区,加强核心区的发展,又起着扩大区域差距的作用,极化效应起支配作用。要缩小区域差距,必须加强政府干预,加强对欠发达区域的援助和扶持。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展经济学家P·弗里德曼从国家角度提出“中心边缘理论”对赫希曼的“核心-边缘区理论”进行补充。
与此同时,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对区域贸易的理论研究也取得进展。瑞典经济学家俄林(Olin)把区际贸易引入新古典经济学,使其成为一般均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俄林从贸易角度研究了要素流动、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认为,区际贸易、国际贸易与要素自由流动会带来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的平均化。
总之,为了解决区域问题,西方经济学家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下,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利用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对区域内部资本积累、劳动力就业、技术创新与国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区内产业结构演进与升级,区际分工与区际贸易,中心城市及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现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理论框架已经成形。
二、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在新古典经济理论框架下的西方区域经济理论,主要从规模报酬不变和不完全竞争出发来研究现实的区域经济问题,把由于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增看成是一个外生变量。新古典经济理论模型中,要素流动是瞬间、无成本的,生产要素、商品和劳务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不完全可分性的存在,使规模经济和完全竞争假设的矛盾无法解决。
随着建模技术的升级,一些原先被忽略的因素可以重新纳入到自由的框架中,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框架下获得新发展。
目前,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最活跃的领域是新经济地理学。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DixitandStiglitz,1977)建立的垄断竞争模型为空间因素纳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奠定了基础,新经济地理学由此产生。
广义地讲,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用新方法对区位选择进行再研究,二是以新方法为基础,用“空间”观点分析区际贸易。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代表是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Krugman)、藤田(Fujia)、莫瑞(Mori)、瓦尔兹(Walz)、马丁(Martin)、沃纳伯尔斯(A.Venables)等。
克鲁格曼试图通过建立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规模报酬递增模型,把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纳入主流经济学。
1991年,他在总结哈里斯(Harris,1954)的“市场潜力”理论与普里德(Bred,1966)的以市场规模与区域产业范围间循环关系为基础的进口替代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的垄断竞争假设,把一个经济分为生产同质产品的农业和生产不同的可以替代产品的制造业,农民不能流动而工人可以流动,农业没有运输成本,制造业的运输成本与萨缪尔森的“冰山”形式存在(及任何之成品在运输过程中都有一部分丢失)建立了。
一个两区域两部门模型。他认为,收益递增的作用就是使每一种产品只有在一个地方生产才有利可图,其结果是不同地方就生产不同的产品,生产差别产品。当一个地区有劳动力流入时,它不是生产更多的现有产品组合,而是生产新产品。
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一个经济规模较大的区域,由于前向和后向联系,会出现一种自我持续的制造业集中现象,经济规模越大,集中越明显。运输成本越低,制造业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越大,在厂商水平上的规模经济越明显,越有利于聚集,“中心—边缘”结构的形成取决于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区域国民收入中的制造业份额。
克鲁格曼还建立了一个动态的多区域模型来解释当空间结构均衡时,动态的力量确实趋于形成沿地形大概等距离分布的聚集点(城市)。他通过区域跑道模型演绎了区域运行的几何结构。区域跑道模型反映了区域经济体系中各个构成部分呈环状分布,认为运输费用仅仅受环形周长的影响,制造业的同一布局总是处于均衡分布状态。地平面并不是稳定不变的,集中的区域环形分布会产生轻微紊乱的地平面,自发演化出一个或多个制造业集中。这样,制造业区域布局由最初的均衡发展到两区域集中布局,而这两个最终集中布局区域特征正好相反。
瓦尔兹(Waltz,1996)则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导致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和创新产品的区域性集中,区域经济增长源于产业部门的地理集中及由此产生的持续的生产率提高。
马丁(Martine,1999)研究了聚集经济条件下的区位竞争问题。他通过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在最初的区位竞争中获胜的区域对其他企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参与最初区位竞争的第一个企业虽然可以获得较大的财政激励,但随后的其他企业却能够从该区域的产业聚集形成的外部经济中获益。对在区位竞争中获胜的区域而言,更重要的利益在于为随后进入的厂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同一区位的厂商数目会随着外生的相对成本优势和内生的聚集优势的增加而增加。
藤田和莫瑞(FujitaandMori,1997)研究了多制造业经济体系中的运费与规模经济差异,认为经济体系会自动发展为一个中心地体系,他们(1996)对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等级体系模型进行了修正,通过构建基础模型进行预测分析后,发现人口增加会引起新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在一个长而狭窄的经济体系产生,并沿着一条线逐渐向外扩展,形成多城市空间。与古典区位论一样,这些研究都强调经济活动聚集带来的外部经济对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所不同的是,克鲁格曼更强调由经济活动聚集带来的、与市场供求相连的金融外部性的作用。
在区际贸易方面,沃纳斯伯尔(Venables,1996,1999)把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作为区际贸易新类型的基础。认为,假定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如果中间性商品受到规模经济和运费的影响,生产过程中所引起的区际经济分化必然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大量制造业门类的区域能为中间性商品提供比较广阔的市场,使这些国家和地区趋向于区域一体化集中,从而使下游生产具有成本优势,并强化这种优势,循环往复。
他通过研究发现,在高收入的工业“核心”区与农业“边缘区”的分化过程中,市场规模扩大的驱动远远超过区域一体化增长的驱动力。此外,沃纳斯伯尔还把运输成本纳入赫克歇尔-俄林(Heckscher—Ohlinmodel)的区际贸易模型,发现贸易方式和生产方式不仅取决于资源禀赋和要素密集度,而且依赖于运输成本,后者与国家或区域的地理位置有关。新贸易活动的区位选择相对于已有的贸易活动密度而言,依赖于要素密集和运输密集度。
巴德温和弗斯开尔德(BaldwinandForskild,1997)则提出了区域与贸易分析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现有的区域分析方法应主要用于区域经济增长内部。因为在各种区域模型分析中,循环过程不仅涉及到生产要素的流动,而且涉及到生产要素的积累,市场规模大的区域,投资额越大,又会进一步增大市场规模。
新经济地理学力图把“空间”因素引入对区际贸易的分析,通过把运输成本作为“空间”因素纳入区际贸易模型来解释贸易量随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少,价格、要素报酬和行业生产率在不同区域间差异等与区际贸易问题。
此外,随着发达国家从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知识社会的转变,经济中更多的有形投资流向高技术商品和服务,在研究与开发、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无形投资也越来越重要。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一方面将技术进步当作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又假定技术进步是外生变量而把它排除在模型之外。为了更好地解释经济现实,一些经济学家直接把知识纳入生产函数之中,用于说明知识对经济长期增长的作用,建立了新经济增长理论。
阿罗(Arrow,1962)最早用内生技术进步来解释经济增长,他假定整个经济体系内存在着技术溢出,在不存在政府干预时的竞争性均衡是一种社会次优,均衡增长率低于社会最优增长率,政府可以采取适当政策提高经济增长率,使经济实现帕累托改进。此后,罗默(Romer,1986)在其知识溢出形模型中,用知识的溢出效应说明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强调知识的外部性对经济的影响。卢卡斯(Lucas,1988)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则认为整个经济体系的外部性是由人力资本的溢出造成的。
新经济增长理论通过技术进步内生化为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基础。实际上,内生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在地域空间上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聚集经济、规模经济产生的技术外部性和金融外部性(技术外部性即技术溢出效应,金融外部性则是与市场扩大相联系的外部经济)使要素边际收益递增,从而引起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聚集和扩散,这样,规模经济就不再是一个外生的经济变量,而作为内生经济变量进入到区域经济增长模型中。
规模经济内生化的结果是区域经济增长差距越来越大。巴罗与萨拉-艾-马丁(BarroandSala—I—Martin,1991)认为,虽然国家收入水平与长期趋势之间的差距越大,其增长也越快,但由于缺乏长期增长的潜能,递增收益阻碍着各国经济增长差距的缩小,各国经济增长最终趋向发散。鲍莫尔(W.J.Baumol)从生产性角度研究了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趋势,发现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不存在收敛趋势。
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形成,新区域主义开始取代传统的旧区域主义。新区域主义以新经济地理学为理论基础,埃斯尔(Ethier,1998)总结其特征如下:鼓励世界区域贸易和多边贸易的自由发展,发展中国家放弃闭关自守、反对市场经济的政策,而代之以融入多边贸易体系的政策;区域协定往往涉及到深层次的一体化问题;区际贸易自由化是适度的;企业的区位、发展极、区域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选择也随之发生变化。汉森(Hanson,1998)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经济一体化对各国生产的空间组织有重要影响,其中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区位选择影响大于发达国家。
三、评析
新古典经济理论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研究微观经济活动和宏观经济增长,把要素流动看成是瞬间的、无成本的,认为市场力量会使经济趋于均衡,当经济运行偏离了原有的均衡状态,市场经济体系具有一种自我恢复均衡的力量。其理论中不包含空间因素。
一些经济学家根据区域经济增长的实际,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建立在新古典经济理论基础上的传统区域经济理论认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促使生产要素流向区位条件优越的地方,经济活动聚集在某一区位会产生外部性,多个厂商相互作用的结果会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规模经济效益的产生,一方面源于由于厂商规模扩大所带来的利益增长,另一方面源于由于厂商外部性增长所带来的利益增长。后者是由那些在生产或分配上存在密切联系或在布局上指向性相同的产业按一定比例与规模集中布局在拥有特定优势的区位所产生的增加收益。
他们认为,单个厂商内部的规模经济通过外部性可以汇总为总量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递增,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价格机制的作用使经济活动和产业趋向于集中在市场潜力大的区位,而市场潜力大的区位往往又是经济活动和产业集中的地方,区位决策是内生的,区域经济增长和衰落具有自我增强性。生产要素不断向优势区位和区域聚集,引致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从地域空间来看,权衡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后,厂商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城市架构,为相互交错的六边形市场区提品。
传统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者假设某个区位或区域的要素供给具有高弹性,都意识到高弹性的要素供给对发展过程中的外部性形成十分重要。实际上,无论是微观的区位决策,还是宏观的区域总体空间均衡及区域经济发展,外部性与规模报酬递增都起着关键作用。
与新古典经济学家不同,当代区域经济理论研究者更强调金融外部性对规模经济形成的意义。在他们看来,单个厂商生产能力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性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聚集现象的出现。但他们在新古典经济理论假设下提出的挑战,却因规模经济与完全竞争理论上的不相容而缺乏微观经济理论基础。
从理论上讲,完全竞争假设与内生的规模报酬递增是矛盾的,为解决这一新古典假设带来的难题,传统区域经济理论在坚持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把规模报酬递增当作外生经济变量,这样就可以在个体最优化和一般均衡的模型下研究区位选择。
然而,这种假设处理的一个必然结果是无法从理论上解释生产活动地域空间聚集与扩散的循环累积性,使区域经济增长和衰落具有自我增强性思想停留在粗略的描述性阶段,使其难以融入主流经济学。而且受当时已有的建模技术限制,区域经济学家和发展经济学家们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时,无法把他们的思想用形式化的严谨的模型表达出来。
他们在研究经济发展问题时,大多采用一种非数学的风格,没有意识到对形式的追求正在很大程度上要求经济学朝着建立明确模型的方向发展。
此外,他们的研究没有明确说明市场结构,即他们在描述的假想经济中的竞争状况时,往往想当然地认为规模经济是欠发达区域工业化的一个制约因素,而未对这种规模经济的形成机制和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除了刘易斯的过剩劳动理论比较容易被模型化外,许多其他的经济发展理论则很难被模型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思想的传播和交流。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与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主流经济学的发展,不完全竞争模型的建立为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的两难困境提供了工具。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经济地理学的经济学家们通过建立不完全竞争与规模报酬递增相容的模型,把区域经济活动聚集和扩散的内在机制用严密的数学模型表示出来,努力把空间因素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纷纷涌现,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许多学者也用理论或实证的方法,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是总体而言,前人在研究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带来的经济效应的差异上着墨甚少,没有很好地回答类似“一国获益是否是建立在另一国受损的基础上”等问题。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的成本约束
西方学者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追溯到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早期欧洲国家间的经济安排,但是对这一现象的经济分析却始于二战后Viner(1950)和Meade(1955)的开创性研究。Viner在其局部均衡框架中提出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种效应,依此确定一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中的利益得失。由于某些产品可能发生贸易创造效应,而另一些产品又可能带来贸易转移效应,因此一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的经济效应是不确定的。
针对Viner理论的不足,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侧面给出了有益补充。Arvind Panagariya(1995)认为,如果FTA对成员国的福利效应可以检验,那么取消内部关税带来的收入转移将表现为成员国之间关税收入的重新分配。此时,一国福利呈下降态势。特别是类似墨西哥这样的高关税国家与类似美国这样的低关税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墨西哥的关税损失会大于贸易创造带来的福利改善,整体福利下降。
Meade(1955)理论克服了Viner局部均衡分析固有的缺陷,在一般均衡框架中考察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对成员国、非成员国以及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在其理论中更明显的呈现出这样一种格局,即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在为一国带来福利改善的同时,为他国带来的却是福利损失。具体哪一国受损,哪一国获益取决于两国的贸易结构、生产水平及资源禀赋状况。
随着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引入,M.Corden(1972)等经济学家开始从新的角度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的各种效应,包括成本削减和贸易压制两个补充效应。此理论为分析不同利益格局的产生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选择,是指一国决定与怎样的国家或集团实施经济一体化安排,才最有可能为该国带来确定的或更大的收益。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以及各国本身经济约束条件的差异,便产生了南南模式和南北模式的基本划分。
二、南南模式
南南模式,是指发展中国家之间达成协议建立自由贸易区。20世纪60、70年代后,世界上涌现出了许多南南型的经济一体化集团,影响较大的有亚洲的东盟、美洲的加勒比共同体、南方共同市场和非洲的东非共同市场等等。有些在一体化的道路上走得比较稳健,存续到今天;有些则早早解体。这些均为经济研究提供了大量实例,促进了理论发展。
假设两个发展中国家A和B建立自由贸易区。初始条件下,两国在初级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在工业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劣势,但A国相对于B国和区外国家的劣势要小一些;同时由于高关税的保护,两国没有按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在工业产品上既有国内生产也从区外国家进口。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对内关税的取消和对外高关税的存在,部分从区外国家的进口会转移到区内国家。这时,由于A国在工业品的生产上相对于B国有优势,A国的产品更有价格竞争力。从静态看,A国将获得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的好处;从动态看,两国将在自由贸易区的范围内,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重新进行分工,A国成为工业产品的唯一的提供者,其福利大为改善,而B国却承担了一体化的所有损失。以上结论得到了东非共同市场和中美洲共同市场的印证。
东非共同市场的发展表明,上文分析中所描述的利益分配格局很有可能发生。在这个经济一体化组织中,肯尼亚相对于其他区内国家如乌干达等在工业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这种优势的获得可能是源于肯尼亚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较先进的技术,也可能是恰巧拥有更多的技术工人。共同市场建立后,肯尼亚接受了区内其他国家的贸易转移,并且在对外高关税的保护下供给区内市场。数据表明,20世纪60年代,肯尼亚生产了共同市场内超过70%的工业品,其中70%以上出口到区内其他国家。这种对一国有利而对其他国家有害的利益格局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广泛不满,并最终成为导致东非共同市场解体的原因之一。
上文的分析还隐含了一个条件,即工业化要比专注于初级产品的生产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利。实际上P国从初级产品生产的分工和专业化中能获得部分好处,但是这显然无法弥补由于工业部门的崩溃而带来的损失。另外,这种利益格局的显著性还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第一,成员国之间在比较优势上的差异越大(当然相对于区外世界是同方向的),比较优势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幅度可能就越大;第二,成员国之间潜在的经济规模的差异越大,产业转移的幅度也就可能越大。对肯尼亚来说,假若其潜在的生产能力不够大,该国资源的重新配置就不足以满足区内其他国家对工业品的需求,贸易转移的比例就越小,工业部门向肯尼亚转移的份额就越小,福利的改善就越不显著。假若相对经济规模较大的国家恰好是在工业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国家,那么区域经济一体化会为该国带来明显的福利改善,而使其他国家蒙受一体化的损失。
ASEAN属于南南模式,其中虽然有所谓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但仍属于发展中国家。20世纪60、70年代开始的经济起飞使这些国家不再是仅具有初级产品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凭借廉价的劳动力,各国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密集工序上发挥了比较优势,工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同时,各国经济起飞时期接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这些因素都使上文对南南模式的分析不能完全适用。
三、南北模式
南北模式,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实施经济一体化。通常认为,南北模式对所有成员国都具有正的经济效应,而且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福利改善极其显著。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本来就处于分工的两端,在工业-农业或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分别具有比较优势。自由贸易区建立前,双方向对方或世界提供的产品本身就较有竞争力,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又继续在各自擅长的领域进行专业分工,提供更有效率的生产和更多廉价产品的消费。贸易转移基本不发生或贸易转移极为有限,而贸易创造却显著地发生。因此,各成员国都得到了福利的改善。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理论分析的那样乐观。表1显示,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出口在美国对外出口中所占的比重20年来仅上升了2个百分点,从这两国的进口所占比重也变化细微,分别为上升2个和3个百分点。NAFTA建立后的5个年份,即1996~2001年,出口比重基本不变而进口比重略有上升。表2表明,加拿大对美出口比重显著上升,对墨出口比重有所下降,特别是NAFTA建立之后,且对墨出口份额持续很小,1996~2001年度仅占其总出口的0.5%;而加拿大来自美国和墨西哥进口比重均略有增加。表3数据显示,墨西哥与美国的贸易关系持续加强,对美进出口占其对外进出口的比例均达到70%-80%以上。但与另一伙伴国加拿大的贸易联系则非常薄弱,NAFTA建立后的年份中对加进出口仅占其进出口总值的2%。
综合以上三国数据,NAFTA建立后,三国确实发生了一定的贸易融合,贸易关系更为密切,但这种融合并没有呈现加速趋势。美加自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实施经济一体化措施,如美加汽车协定和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签订生效;墨西哥也从20世纪80年代始采取了诸多促进与美贸易自由化的政策。这些可以部分解释为何NAFTA的建立没有显著促进三国贸易联系,而只是“锁定了”早先存在的经济一体化安排的成果。
应该说这种格局的形成是符合比较优势原则的,根据该原则各国都应该在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进行生产,而自由贸易区的安排正是为这种分工创造了更大的空间。但这种静态的比较优势很有可能将发展中国家锁定在现有的经济水平上,福利不能持续提高。
四、小结
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质上讲是各国按其现有的比较优势在区域集团内部进行的再分工、专业化及资源的重新配置。不同国家受其自身和面对的经济约束条件的影响,会得到不同的经济结果。可能损失也可能获益。各国都是从本国利益出发,在博弈中求得稳定的解。
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倡导与周边国家建立形式多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进展较快的有中国-东盟10+1自由贸易区。作为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与东盟这样在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大的区域集团建立自由贸易区调整成本是比较小的。虽然不能确保未来的自由贸易区能为各国带来较大的福利改善,但是由于利益分配相对公平,却能使此组织较为稳定得以发展。另外,我国还有意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下发展同中亚和俄国的经济合作,但由于我国具有的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国际竞争力,普遍引起中亚国家和俄国的担忧,很有可能产生上文南南模式中的第一种利益格局,显然将面临较大阻力。正如某些经济学家所建议的,合理的补偿机制对建立这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Dean A. DeRosa.Regional Integration Arrangements: Static Economic Theory, Quantitative Findings and Policy Guidelines,Background paper for a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Report entitled Regionalism and Development,1998.
2、Anthony J. Venables,Regional Integration Agreements: a force for convergence or divergence,1999.
一、引言
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既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课题,也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任务,对此国家提出了发展中部的计划。安徽作为中部的中心省份,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从而做好带头工作,对此安徽省提出了基于“合芜蚌”区域的区域经济以发展安徽总体的经济综合实力。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经济的构成子体进行客观有效的分析。
二、DEA方法及其模型介绍
(一)DEA方法概述
DEA(date envelopmentan alysis)方法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于1978年由美国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oper等人创建。DEA作为在“相对效率评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能够直接估算多个决策单元效率之间的相对关系,即相对有效性。其主要思想来源于Farrell(1957)的前沿面效率测量,作为运筹学领域的一个新方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方法体系,其理论和应用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经成为运筹学、管理科学和数理经济学交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依据DEA方法、模型和理论,可以直接利用输入和输出数据建立非参数的DEA模型,进行经济分析;同时,使用DEA对DMU进行效率评价时,可得到很多管理信息,与传统的C-D生产函数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为一种非参数方法,DEA无需进行参数估计,不需要预先知道投入产出指标之间的显性函数关系。因此,DEA在避免主观因素和简化算法、减少误差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优越性。而且各地区经济具有典型的多输入、多产出特点,故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运用DEA方法对“合芜蚌”三市的经济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相比其他方法有更显著的优势和实用性,本文运用基本模型对“合芜蚌实验区”的生产效率进行评价。
(二)DEA模型及其重要结论
原始C2R的模型是一个分式规划,利用Chames-Cooper变换将分式规划化为一个等价的线性规划,再利用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得到对偶规划,得到的对偶规划可用来判断评价对象的活动是否位于其活动可能的前沿面上。
我们定义xij为第j个决策单元对第i种类型输入的投入总量,且x0>0;yrj为第j个决策单元对第r种类型输出的产出总量,且yrj>0;vi为对第i种类型输入的一种度量(或称权);ur为第r种类型输出的一种度量(或称权);且i=1,2,…,m,r=1,2,…,s,j=1,2,…,n。xij及yrj为已知的数据,它可以根据历史的资料或预测的数据得到;vi和ur为变量。对应于权系数:v=(v1,v2,…,vm)T,u=(u1,u2,…,us)T。为方便起见,将yr0记做y0,同理记x0。由最初的分式C2R模型变化来的一般形式为:
maxμy=Vps.t.ωx-μy≥0ωx=1ω≥0,μ≥0,j=1,2,…,n
对其对偶问题引入非阿基米德无穷小(通常为106),模型变为:
min[θ-ε(e^T•s-+eT•s+)]=VD(ε)
s.t.
xjλj+s-=θx0
yjλj-s+=y0
λj≥0,s-≥0,s+≥0
j=1,2,…,n
其中:e^T=(1,1,...1)∈Em,eT=(1,1,...,1)∈ES。
C2R模型有以下重要结论:
若VD(ε)的最优解θ*=1,s-*=s+*=0时,决策单元为DEA有效,即在这n个决策单元组成的经济系统中,在原投入为x0的基础上所后的的产出y0已达到最优;若VD(ε)的最优解θ*=1,但s-*不s+*不全为0,则决策单元为DEA弱有效,记载这n个决策单元组成的经济系统中,对于投入x0可减少s-*而保持原产出y0不变,或在投入x0不变的情况下可将产出y0提高s+*;若VD(ε)的最优解0
1、规模效益分析
对于C2R若存在λ*,使得λ*j=1,则j0期为规模效益不变,即相对规模有效,此时决策单元达到最大产出点;若∑nj=1λj1的值越大递减趋势越大,表明决策单元在投入x0的基础上,增加投入量,产出量将不会有更高比例的增加,即没有必要增加决策单元的投入量,该适当减少投入量。
2、投影分析
在评价对象为DEA无效时,其在有效前沿面上的投影,即进行调整的方法为:
x^0=θ*•x-sy^=y+s
则(x^0,y^0)为(x0,y0)在有效前沿面上的投影,相对于原来DMU是有效地。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调整非DEA有效地DMU输入输出值来使该DMU达到DEA有效。
三、实证分析
(一)实证分析指标体系的确定
为了更好地分析“合芜蚌实验区”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情况,对这三个行政区域进行比较。在遵循全面比较的前提下,选取城市建筑面积、常住人口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地方财政支出作为投入指标;而将生产总值、就业人口总数和平均工资作为产出指标。
(二)DEA模型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结合表1以及C2R模型,利用数据包络分析专用软件DEA计算出三个市的总体效率及格对应松弛、剩余变量的数值(见表2)。
1、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2中可以看出只有合肥市达到了资源效率的充分利用,蚌埠市、芜湖市都存在资源使用率不高的现象。但这三个城市的资源利用总体效率还是很高的,同时我们发现芜湖、蚌埠这两个地方还存在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我们按其值的大小对其排序得到,这两个城市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它们的效率都近似于1。这样的现状也符合当前几年安徽省经济发展迅速的总体状况,现在正是中部崛起的时刻,而安徽又是中部的中心,合肥市是安徽的中心,蚌埠是安徽的北部重镇,芜湖又是安徽南部的重镇,所以三者的情况大体就代表了安徽发展的总体状况。
2、规模效应分析
从表2中我们知道只有合肥市的规模效益是1,说明它的总体发展规模比较合适,处于一种相对理想的状态,蚌埠市与芜湖市的发展都存在规模效应递增的状况,这不仅说明这两个城市的发展没有达到最优化,也说明了这两个城市的发展速度很快,各种原有的资源配置已不适应当前的发展,所以有必要适当的改变当前的资源配置状况,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3、技术效率分析
技术效率衡量DMU以既定投入资源提供相应产出的能力,其大小与决策单元的管理水平直接相关,只有合肥市的DEA技术效率达到了最优,芜湖市、蚌埠市的资源利用技术效率都未达到最优。对于合肥市,它是安徽的省会,又是中国少数几个教育基地,所以它的科技软件与硬件都很发达,所以它的资源利用率就相对较高;芜湖市位于长江沿岸,工业相对发达,但其科教水平不存在明显的优势,所以总体上落后于合肥市;至于蚌埠市,它是安徽北部重镇,工业相对与强两个城市较弱,但其科教水平比芜湖强,所以三者出现了“合肥一枝独秀,芜湖蚌埠并驾”的现象,而芜湖市、蚌埠市的θ值很接近,也证明了这一点。
4、投影分析
由于x^0=θ*•x0-s-*,y^0=y0+s+*,我们可以知道,相对无效的决策单元化为有效时的调整量分别为:Δx0=x^0-x0=(θ*-1)x0-s-*;Δy0=y^0-y0=s+*,对DEA效率较低的蚌埠,芜湖进行投影分析。
对于芜湖我们可以得出下列数据:
Δx1=(0.9851-1)×126.31-0.1834=
-2.0402
Δx2=(0.9853-1)×228-0.2858=-3.63734
Δx3=(0.9853-1)×4447168-0=-65373.37
Δx4=(0.9853-1)×843060-0.1735=
-12393.15
Δy1=0,Δy2=0.1023,Δy3=0.1563
其结果说明,芜湖市要想达到DEA有效,则城市面积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2.0402KM2,常住人口数目应该减少3.63734万人,固定资产应该减少65373.37万元,对于地方财政上可以减少12393万元,同时就业人数应该增加0.1023人,平均工资应该增加0.1563元。
对于蚌埠市我们可以得出下列数据:
Δx1=(0.9490-1)×102.74-0.1723=
-5.41204
Δx2=(0.9490-1)×321-0.3684=-16.7383
Δx3=(0.9490-1)×1766479-0=-90090.4
Δx4=(0.9490-1)×735994-0.1163=
-37535.82
Δy1=0,Δy2=0.1676,Δy3=0.1244
其结果说明,蚌埠市要想达到DEA有效,则城市面积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5.41294KM2,常住人口数目应该减少16.7383万人,固定资产应该减少90090.4万元,以及地方财政上可以减少37535.82万元,同时就业人数应该增加0.1676人,平均工资应该增加0.1244元。
四、结论
通过实证分析可以看出,DEA方法是评价分析地方区域经济效率的有效手段。可以通过该方法评估安徽省各市相对有效状况,并指出经济有效前沿面即生产的有效面,以及在非有效单元在其上的大小。并且可以确定规模效益,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科学上的参考信息。从表2中的结果我们也可以知道,这三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都处在有效率的状态中,这也与安徽省近几年的整体发展状况相符合。但同时也存在各种相应的问题,只有我们意识到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扬长避短,提高各自经济的效益。但DEA方法在实践中还得与实际相结合,不能用纯理论的方法去指导实践,要用使用的态度对待我们所遇到的状况和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1、Cooper W.W.Seiford L M,Thanassoulis E,Zanakis S H.DEA and its Us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4(2).
2、余景亮,刘存丽.基于DEA方法的城市经济发展效率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8(20).
3、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M].科学出版社,2006.
(一)人力资本基本理论
通常认为区域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在区域上的体现,即该区域内的人所拥有的体力、健康、资历、经验、知识、技能及其他精神存量的总称。从理论渊源上说,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威廉・佩蒂第一个明确地将人视为资产,并试图估算其经济价值。随后,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首次明确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近代马歇尔也指出:“一切资本中最有价值的莫过于投在人身上面的资本”。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力资本理论作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独立分支,系统地产生和发展起来。西奥多・W・舒尔茨在其论文《人力资本:一位经济学家的观点》中结合经济增长问题的分析首次明确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以及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明塞尔,从个人收入分配和劳动经济问题的研究中进入人力资本领域,开创了人力资本的方法;加里・贝克尔更是将微观经济分析的领域扩大到非市场行为的人类行为及其相互作用的广阔领域,将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工具应用于人力资本投资分析,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框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后人力资本理论开始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了长足的发展。
(二)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一般认为决定经济增长的要素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地区经济结构、区域性禀赋、人力资本和制度环境。而美国等国家经济增长核算结果表明,按照传统的计量方法,人均收入的增长率大大高于人均资本的增长率,即总收入的增长率高于资本与劳动等要素投入的增长率之和,于是形成了所谓的增长“余差”。但是目前许多学者主要将目光停留在区域产业、制度环境、区域政策以及政府行为上。而未对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给予应有的重视。于是就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怎样的支撑作用,如何发挥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等。
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土地、劳动力等自然资源是经济活动的要素;工业经济时代,自然资源、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是经济成长的动力源泉;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地位凸显,人力资本的积累,技术的进步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在某些情况下,即使不增加外生变量,也能实现经济增长,这一驱动力就是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
首先,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助推器。一方面,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极大地提高人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为经济增长带来强劲的原动力;另一方面,较高的人力资本存量又是人类文明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投资越多。社会经济发展越快。
其次,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大于物质资本投资收益,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支撑。人力资本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与物质资本相比,更能推动和促进经济增长。美国国民收入新增加的财富中有80%是由人力资本投资所提供的。只有20%左右来自物质形态。
第三,人力资本投资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是经济增长的可靠保证。它可以明显改善劳动者素质,与物质资本结合起来创造财富,实现经济增长:经济的快速增长又可以提供更多的资金。正确处理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就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加快经济增长。
二、我国区域人力资本投资的聚类分析
(一)我国区域人力资本投资现状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人力资本已成为有价值,最富有潜力的核心、关键资源,并成为最富增值效益的资本。然而,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区域人力资本投资也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显著非均衡性。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则人力本聚集程度高,反之则低。这种非均衡性是在长期发展的历史中形成的,并对未来人力资本的区域分布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由于人力资本开发过程需要的时间长。见效慢,而且开发的经济效益难以直接量化,因此当决策者出于政绩考虑的时候,往往在见效快、容易度量的物质资本投资上下功夫,造成了投资决策的短期行为,而这种短期行为的危害性往往在经历了很长时间之后才会显现出来,于是又进一步增加了克服这种短期行为的难度。
(二)我国区域人力资本投资的聚类分析
根据人力资本投资的凝聚结果,可以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为4类,第一类为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辽宁,说明这些地方人力资本投资水平都非常高;第二类为重庆、山东、福建、江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陕西、安徽、广西、江西、山西、湖北、湖南、海南、河南、河北,这些地区的相似性很大,人力资本投资处于中等水平;第三类为云南、甘肃、青海、新疆、贵州、宁夏.第四类只有一个就是。人力资本投资水平比较落后。
根据经济增长水平凝聚结果,同样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为4类:第一类为北京、上海、天津,这三个直辖市的经济最为发达;第二类为江苏、山东、浙江、广东,属于经济较发达地区;第三类为福建、辽宁、河北、河南、内蒙古、重庆、吉林、黑龙江、湖北、四川、陕西、甘肃、安徽、湖南、山西、广西、江西,主要是中西部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第四类经济落后地区包括贵州、云南、宁夏、新疆、青海、海南、。
结合以上两个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人力资本投资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经济最发达的北京、上海、天津全部位于人力资本投资水平最高的第一类,广大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相当,经济实力相对于第一类而言也较为落后,但广东、浙江、辽宁等省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力度较大。因而从经济增长方面可以看出他们已脱离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圈子,但人力资本投资水平较低的云南、甘肃、青海、新疆、贵州、宁夏、等西部省区经济还比较落后。
三、对策及建议
据世界银行测算,在依靠教育普及知识扩展、技术等带来劳动者素质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中,发达国家为49%,发展中国家为31%。人力资本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被许多国家的经济腾飞历程所验证。因此,要增加人力资本量,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优化区域人力资本配置,畅通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的机制
要考虑区域人力资本的现状(包括区域人力资本的数量、质量、结构以及人力资本的流动等方面),将人力资本的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确定区域主导产业人力资本需求结构,优化未来行业或部门人力资本配置,决定近期和今后较长时间内区域各类职业人力资本需求数量和质量。
(二)加大区域人力资本开发力度,提高人口素质
中图分类号:F55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美国是世界上海洋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经济大国之一[1]。1974年,在为美国商务部确定海洋对国民生产总值(GNP)的贡献中,负责国民收入和产品账户管理的经济分析局,提出了“海洋GDP”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在生产过程中利用海洋资源”和“某些源于海洋的特性生产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活动”。利用1972年的经济和人口普查数据对海洋总产值进行了估算,发表了《涉海活动的总产值》的研究报告。其建立了海洋和经济的关系,为海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00年,美国启动了国家海洋经济计划NOEP(National Ocean Economics Program)。根据该计划,海洋经济是指来自海洋(或五大湖)及其资源为某种经济直接或间接地提品和(或)服务[2-3]。
网络文献搜索显示,对美国的海洋经济进行研究的代表主要有:Kildow和Colgan S[4]评估了加利福尼亚州海洋经济的6个海洋产业在1990年~2000年间的经济影响;Mark S.Henry[5]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南卡罗莱纳州8个沿海县的经济活动增长情况进行评估,同时对经济和人口的趋海性进行了研究;NOEP研究了佛罗里达的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经济构成[6];由于缺少对美国全国海洋经济的学术研究内容,从而使本文在研究美国海洋经济时缺少佐证材料。为此,本文把滞后发表的有关内容作为了解美国海洋经济的概况,其中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在2009年的《美国国家海洋和海岸带经济报告2009》[7],报道了2004年美国的海洋经济总产值和海洋产业构成以及有关海洋产业的情况,2014年的《美国国家海洋和海岸带经济报告2014》[8]中,报道了2010年美国的海洋经济总产值和海洋产业构成及有关海洋产业情况;2015年,由Booz Allen Hamilton完成NOAA有关美国海洋与五大湖经济的报告[9],主要是涉及2012年美国海洋经济的总体状况。这些美国海洋经济的报告,提出的时间比报告期均滞后3-5年,通过它们可以了解美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一般概况。
国内学者对美国海洋经济的研究主要是在上述美国海洋经济报告的基础上进行,如宋炳林研究美国海洋经济发展经验[10];董伟分析了美国海洋经济相关理论与方法[11];韩立民分析了金融危机后美国海洋经济概况及发展趋势[12];赵锐在美国海洋经济研究中,主要分析了海洋经济概况及发展过程[13]。
本文通过美国2014年由官方的最新海洋经济数据库中的有关海洋GDP(2005-2012)与海洋产业增加值等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在分析时应用变差系数、基尼系数、锡尔系数等方法,定量分析了美国海洋经济的现状特征与区域海洋经济的差异特征。并根据经济区划的原理,将美国8个海洋地区,划分为三大海洋经济区并对美国区域海洋经济差异特征进行了重点分析。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主要取自2014年由美国官方的最新海洋经济数据库(NOEP)数据库中的ENOW(Economics National Ocean Watch)数据(2005~20l2)[14],该数据库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启动的全国海洋经济计划(NOEP)提供,从2000年起,NOAA的沿海服务中心又依托“数字海岸”项目成立了“国家海洋经济监测”系统(ENOW),逐步建立起了官方的全国海洋经济统计体系。近年来,美国海洋经济统计体系不断完善,该数据库主要包括6个依托于海洋和五大湖的海洋产业,主要包括海洋生物资源业、海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矿业、船舶和舟艇建造及修理业、海洋旅游和休闲业。
1.2 研究方法
随着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研究区域差异的统计方法也越来越多,目前常用于测度区域海洋经济差异的统计方法主要有洛伦兹曲线和集中化指数(基尼系数)[15]、变差系数[16]、锡尔系数[17]等,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2)洛伦兹曲线和集中化指数(基尼系数)用于刻画空间差异状况,并可进行空间差异的对比,是研究离散区域分布的方法之一。根据各地海洋产业的分布绘制反映各海洋产业偏离对角线远近的洛伦兹曲线图,并计算其集中化指数:
式中,I为集中化指数,A为实际数据的累计百分比总和,M为集中分布时的累计百分比总和,R为均匀分布时的累计百分比总和。集中化指数取值范围为0-1(集中化指数I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I1,产业集聚,I0,产业分布趋于均匀)。
(3)a尔(Theil)系数。锡尔系数的意义在于把整体差异划分为组内和组间差异的特性,以此来比较不同分类地区对区域总差异的贡献和影响。计算公式为:
式中n为区域(部门)个数,yi为i地区(部门)经济总值占全区(各部门总计)的份额,pi为i地区(部门)占全区(各部门总计)的份额。锡尔系数越大,就表示海洋经济的地区差异越大,反之,锡尔系数越小,就表示海洋经济地区差异趋向于均衡。
2 美国海洋经济发展特征
2.1 海洋经济持续增长
美国海洋经济增加值在近40年中持续增长。1972年为306亿美元,1987年即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达到1090亿美元;2012年增长到3068.98亿美元。海洋经济年均增长率为3.85%,历年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在1.8%~2.0%之间变动(表1)。
2.2 海洋产业构成
(1)海洋产业部门构成
海洋产业部门结构有了明显的变化,6个海洋产业部门中,2012年排在前三位的产业依次是旅游与休闲、运输、矿产(主要为油气业)。2004年旅游业比重从50%下降为2012年的30%,下降了20个百分点。而矿产(主要是油气业)在2012年占40.1%,比2004年的14.2%,增长了约26个百分点(表2)。
(2)海洋三次产业部门构成
2012年,美国海洋经济三次产业构成为2.1∶47.2∶50.7。到2014年,第三产业大幅增加,比重达到70.3%,短短两年间就提高了约20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均出现明显下降,美国海洋产业出现第三产业化趋势(表3)。
2.3 海洋经济差异特征
根据公式(1)、(2)、(3)计算美国海洋经济的区域差异可得表4。美国海洋经济增加值的变差系数年际之间的变化,由2005年的0.8431,逐渐下降到2008年的0.8164,到2012年又上升到0.9109,其原因主要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12]。从美国海洋产业分布的集聚状况来看,海洋产业集中化指数多数在0.40~0.60,但海洋矿业集中化指数达0.9以上,高度集聚;海洋旅游集中化指数仅0.3左右。从绘制的海洋产业洛伦兹曲线图中可以看出各海洋产业集聚的程度(图1)。从锡尔系数来看,美国洋经济的地区总差异在0.4~0.5之间,沿海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3 美国区域海洋经济特征
3.1 经济区划分的依据
美国现代地理学家爱得华・塔弗(Edward J. Taaffe)所强调的空间组织(spatial organization),已经为观察社会不同层次的地理区划分问题提供了有用观点。地理区划(或类型区划)是以内在的一致性作为划分基础[18]。地理区划是地理学对区域分异规律理论认识的反映,在考虑海洋经济类型(区)划分时,要考虑地理区划中“类型区划与区域区划的区别”。地理区划分为类型区划和区域区划,类型区划和区域区划的结果都体现为地理空间单元系统,通过地理空间信息单元理论则可以将类型单元和区划单元联系起来。关于区域区划每一单位在地域上是相邻的,具有空间不可重复性。类型区划的每一单位允许相互隔离,空间上可以重复。海洋区域同陆域同样为空间单元,同样可划分出区域海洋经济类型。为此在划分美国海洋经济类型区时,需要考虑上述思想[19]。
3.2 海洋经济区的划分
根据杜德斌主编的《世界经济地理》著作中,将美国全国划分为西部经济区、东部经济区和南部经济区三大经济区[20]。根据海洋经济区的分区理论,把美国沿海8个海洋经济地区归并到三大经济区中,形成美国东、南、西三大海洋经济区(图2)。在西部海洋经济区中,包括西部沿海地区、东北太平洋、太平洋3个地区;东部海洋经济区中,包括五大湖、东北太平洋、大西洋中部3个地区;南部海洋经济区中,包括大西洋东南地区、墨西哥湾2个地区。美国的海洋经济区在一定程度上有行政区海洋经济区的性质。
3.3 美国各海洋经济区之间差异分析
美国三大海洋经济区区际之间海洋经济产值和海洋产业存在一定差异,南部海洋经济区的海洋经济总值达1500亿美元,占全国海洋经济总值49.2%。而西部和东部经济区的海洋经济总值各占25%左右。南部海洋经济区的产值为北部和西部2个经济区之和(表5)。
在美国海洋经济区中,有7个州的海洋经济增加值共计超过2300亿美元,占全国海洋经济增加值的75.0%。其中南部海洋经济区中的德克萨斯、佛罗里达、路易斯安那3州,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国海洋经济增加值的比重高达45.8%,西部海洋经济区内的加利福尼亚州、华盛顿州和阿拉斯加州3个州的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国海洋经济增加值的比重为22.2%,东部海洋经济区内纽约州的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国海洋经济增加值的比重为7.0%。
4 Y论与讨论
美国是世界经济大国,尽管按海洋GDP计算,美国从2011年起已成为低于中国的海洋经济体,海洋经济增加值占美GDP不到2%,但其海洋GDP仍居世界前位。尤其美国西部广阔太平洋的专属经济区,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近40年中,美国海洋经济持续增长,2012年达到3068.9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3.85%。其中,旅游与休闲、运输、矿产三大产业部门占主要部分。2014年,美国海洋经济第三产业化,服务业占比达到70.3%。
根据海洋经济区的分区,将美国沿海经济区划分为东、南、西三大海洋经济区,其中南部海洋经济区占全国海洋GDP比重最大,达49.2%。东部经济区对经济区内部差距的贡献率则次于西部经济区,东部经济区包括五大湖地区、东北地区和大西洋中部地区。
我国已成为世界头号海洋经济体,但海洋产业的实力与美国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美国发展海洋经济的经验提示我们,应当充分重视海洋服务业,包括海洋旅游、海洋运输等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耀光,刘|,王圣云,等. 中国和美国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结构特征对比一一基于海洋GDP中国超过美国的实证分析[J]. 地理科学,2016,36(11):1615-1621.
[2] NathanAssociates. Gross Product Originating from 0cean-Related tivities.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R]. Washington D C,1974.
[3] Charles S. Colgan. Measurement of the Ocean and Coastal Economy: Theory and Methods[R]. U.S.: National Ocean Economics Program, 2003.http://.
[4] Kildow J T, Colgan C S. The California Ocean Economy 1990-2000[R]. Agency for Natural Resources, Sacramento,C A.,2004.
[5] Henry Mark S, Barkley David L.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Coastal to the South Carolina Economy: Agriculture[R]. Clemson University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aboratory, Clemson,SC.2002.
[6] NOEP.Florida’s oceans and coasts: An economic and cluster analysis[EB/OL]. Florida oceans Alliance. http//Ocean ,2013.
[7] Judith T Kildow, Charles S Colgan, Jason Scorse. State of the U. S. Ocean and Coastal Economies 2009[R]. U.S. National Ocean Economics Program,2010.
[8] Judith T Kildow, Charles S Colgan, Jason Scorse. State of the U. S. Ocean and Coastal Economies 2014[R]. U.S. National Ocean Economics Program,2014.
[9] Booz Allen Hamilton. NOAA Report on the Ocean and Creat Lakes Economy of the United States[R]. ENOW Final Economic Report.2012. http:///Market/ocean/aboutDataPop.aspx
[10] 宋炳林. 美海洋经济发展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 港口经济,2012(1):50-52.
[11] 董伟. 美国海洋经济相关理论和方法[J]. 海洋信息,2005(4):11-13.
[12] 韩立民,李大海. 美国海洋经济概况及发展趋势一分析金融危机对美国海洋经济的影响[J]. 经济研究参考,2013(51):59-64
[13] 趟锐. 美国海洋经济研究[J]. 海洋经济, 2014(2):53-62
[14] NOAA.ENOW_Sectors_Multi_Region_States_2005_2012_.csv / XLS[EB/OL]. http:///Market/ocean/aboutDataPop.aspx
[15] 梁进社,孔健. 基尼系数和变差系数对区域不平衡性度量的差异[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4(3):409-413.
[16] 陈红霞,李国平. 中国生产业集聚的空间特征及经济影[J]. 经济地理,2016,36(8):113-119.
[17] 张红霞,王学真. 山东省地区经济差距的地带与产业来源分解[J]. 地理科学,2014,34(8):95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