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规划模板(10篇)

时间:2023-11-02 10:08:4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新型农村规划,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新型农村规划

篇1

Abstract: Taking Qifang community in Boai city for an example,the paper analyzed the background of this planning,discussed the planning prinple, planning conception, planning layout,road system, public service system, landscape system,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rural community in other areas.

Key words: new rural community; planning;Boai city

中图分类号: TU98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新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部分,对推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起到积极作用。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强省,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全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11,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三化”(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协调发展的示范区。《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提出“五级”城镇体系,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就近就业、农村环境改善。在此背景下,博爱县根据省定政策,结合县城的实际情况,在县域范围内启动了新型农村社区试点规划编制及建设工作。 本文主要从规划技术方面,对新型农村试点之一的七方社区规划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对随后全面开展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七方社区位于月山镇南部,博爱县城北部,北临文化路,东接团结路,西、南均临县城支路,交通方便,区位条件优越。临团结路现状用地为空地,西部大部分为两层民居,土地利用不经济,规划范围地势平坦,北高南低,西高东低,自然坡度在0.3%左右,社区西部有运粮河南北向穿过。需要在七方社区安置的村庄有七方村、司中道村和苏寨村,其中七方村现状人口5500人,现状建设用地40ha,司中道村现状人口为1054人,建设用地24ha,苏寨村现状人口1250人,现状建设用地面积18.66ha。根据新型农村社区人口规模的预测,确定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人口为7000人。现状安置的村庄总建设用地82.66ha,七方社区规划用地11.33ha,规划后可节约用地71.33ha。

2 规划原则

①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②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③集约用地、节约资源的原则;④以人为本、尊重民意的原则;⑤分期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

3 规划立意和布局结构

社区规划结构形似一个“领结”。17世纪中叶,法国上流社会以领结为高贵的标志,到19世纪末期,领结的末端变得越来越长,渐渐演变成领带,领结则逐渐变得不再流行,只有建筑师的社群继续佩带,因它是建筑师制服的一个重要部分。七方社区“领结”状的规划结构立意,预示该社区居民的高品质生活以及拥有的锦绣前程。

图1 规划立意与布局结构

社区在总体上形成“两心、一轴、两片、一环”的空间布局结构。两心:其中一心是指社区服务中心、广场、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组成的中心;另一心是指水域绿化景观中心。一轴:是连接两心的景观轴线。两片:围绕两心形成东、西两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居住片区。西片区是围绕社区服务中心、广场、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片区;东片区是围绕水域绿化景观中心的居住片区。东、西两个片区由一条景观轴(一轴)有机联系在一起,丰富了整个社区的视觉效果。一环:围绕两心的领结形状的社区级道路。

4 道路系统规划

社区道路系统分为社区级路、宅前路和静态交通(广场和停车场等)。根据人流方向及县城道路情况,规划采用自由式路网结构,由中部“领结”型的社区级道路,联系各个功能区和院落,由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连接到县城道路上,形成通而不畅的道路结构,团结路开口为步行道,保障社区居住环境的安全、舒适。宅前路尽量设置成环状,接到社区级道路上,尽端式道路利用地面停车场做回车场。

社区道路分为二级:(1)社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为6米,建筑红线不少于14米;(2)宅前级:路面宽3米。

考虑到社区私家车数量会越来越多,本次规划停车分为为地面停车和地下停车,每栋楼前都设置有停车位,车辆可直接到达单元门前,同时,考虑防灾的要求,规划利用社区的高层建筑基础规划地下停车场,战时防空,平时作为地下车库,东、西两边各规划一处,社区共规划1240个停车位,停车率为57%。社区服务中心前设置休闲集会广场,供社区居民使用。

5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社区配套管理用房结合中部的社区服务中心设置,内设收取奶站、物业管理、卫生所、图书室等综合服务设施,建筑面积2586m2。公共厕所均匀分布于社区中,左、中、右各设一处,社区服务中心北侧设置一处垃圾中转站(公厕和垃圾中转站合设型),环卫设施共计200m2。结合社区中心设置幼儿园一处,建筑面积2096m2,其它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面积714m2。通过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配套建设,从而逐渐完善社区功能,并形成社区发展中心。

6 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社区景观设计将建筑景观与绿化景观相结合、局部景观与整体布局相结合,形成丰富而有特色的居住社区景观。 社区重点强化“两轴一带”,“两轴”即从东入口一直西延至运粮河,和西侧南北出入口之间的南北向景观轴,“一带”即沿运粮河景观滨水带。

景观轴上设置有广场、景观建筑、公共建筑等设施,使景观轴得以强化,两条景观轴交叉为视觉中心,即社区服务中心。沿团结和文化路以及运粮河为向北部层层升高的居住建筑,建筑体量或大或小,或高或低,点联结合,创造出高低错落,错落有致和丰富的沿街天际线,沿文化路和团结路建筑底下2-4层为商业,商业氛围浓厚;社区内运粮河是社区内的一个自然生态绿化带,是社区居民可以休闲娱乐的滨河绿地。

社区环境小品规划集功能性、装饰性、趣味性于一体。各院落中的小品、雕塑既表现出院落的特征,又美化了居住环境,增强了院落的可识别性。社区硬地的铺砌方式,从色彩和质感上来限制空间,以达到丰富的景观效果。

7 结语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适合我国农村发展实际的一种创新实践模式,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实现农民市民化和解决当前农村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笔者以博爱七方社区为例,针对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中的原则、布局结构、道路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系统、景观绿化系统中的要点进行了阐述和讨论,旨在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科学性,寻找一条有时代特色的农村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许洁,秦海田.“城市村庄”—城乡空间协同发展模式[J].重庆建筑. 2010(10): 10-13.

刘峘,何邕健,夏青.合作化思想下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模式探讨[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07,28(2): 63-67.

孙杨,代晓芳.新农村“迁村并点”村庄规划探究—以平地、香云庄新村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40(32):15749-15750,15780.

张研.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初探—以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黑山村规划设计为例[J].门窗. 2012,(5): 130.

文灵亚,蒋祖民.关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思考[J].中外建筑. 2009,(2): 82-83.

方利原,傅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与设计实践-以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挖角乡为例[J].四川建筑. 2012,32(4): 31-33.

Study on planning of the new rural community———Take Qifang Community in Boai City for an Example

ZHAO Fang-fang WANG Shao-hui

篇2

近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镇居民生活生产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不应回避的是城乡差别却在不断加大,住宅不等同于城市住宅,更不是简单的“乡村别墅”,农村住宅具有生活和生产两种功能,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造型外观,更重要的要从居民的生活习惯出发,注重实用功能。

(一)各功能空间的划分

农户活动是在各种空间中完成的,不同的农户活动需要在不同形态的空间中完成,在农户活动的诸多空间中,家庭空间有着重要意义,农户成员的大多数饮食、起居、休息,甚至一部分农产品的种植、加工、储藏等都发生在这里。因此,农村住宅的设计中,对农户家庭空间功能的多样性要给予足够重视。农户家庭空间根据功能不同可以细分为不同层次的空间:庭院、生活起居空间、生产空间、仓储空间。

(二)庭院

传统农宅中多为平房,围合一个庭院。庭院既是农民生活的场所,也是从事家庭生产的场所,因此庭院具备多样复合功能,从事家庭种植,养殖等生产功能。充分利用庭院布置绿化,四周布置绿篱,入口布置花卉、铺地形成良好的绿化风貌和街景。而新农村住宅建设中庭院大多仍被保存了下来,只是面积相对来说减少了,而住宅则大多为两层,而其实用功能并未减少。

(三)生活起居空间

生活起居空间由厨房、卧室、客厅等房间组成。在北方农村中,正房多为坐北朝南,东西两侧或一侧有辅建筑。厨房多为东西侧房,一般从庭院可直接进入厨房,农村往往把厨房和餐厅合二为一,无论从卫生和功能上都不太合理,因此在现在的新住宅设计中通常会将其分开。传统农宅稍大的那间卧室兼作客厅,多有不便之处,因此现在的新农村住宅建设在面积足够的情况下,多数将客厅与卧室分离。

卧室是住宅中最为重要的空间之一,主要卧室放在采光通风良好的南北向。每层均设置卧室,一层卧室可供满足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居住,如果面积较大,可在室内设置卫生间,可供行动不便的老人使用。这就给传统的室外卫生间带来了不小的改革,这需要进行排水设施的设计。

(四)储藏空间与生产空间

储藏空间和晒台的结合农村的日常生活中需要,无论从土地的利用还是生态的角度都很浪费,同时减少了游憩的场所,在设计中可将晒台放置在顶层,平时可以晾晒农作物等,防止他人的破坏。并与粮仓结合,搬运方便,节省劳动力也可做夏日休憩场所,提高生活质量。

车库的使用是先进文化的代表,目前在农村拥有自己车辆的家庭已越来越普遍了,所以设计中可在进门侧门处设置车库,如没有车的用户,可将车库的功能改为小卖等,做些小本经营的生意,或其他用途如农具堆放等,也可自行更改,灵活使用,优化功能。

(五)居住空间的设计要点

要为人们提供“宜人”的居住空间环境,它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以及灵活开敞的空间。在设计新农村住宅时尽量采用南北朝向,独立式院落布局保证了良好的采光、通风,尽可能解决传统建筑室内通风换气不畅,采光不足,潮湿阴暗,室内空气不良的弊端。对于中、低收入居民要求住宅平面布局紧凑合理,要满足公私分区、洁污分区、动静分区明确要求。另外,在新建住宅时应能够既要立足当前需求,又要着眼未来家庭结构的变化,在设计建设之初就留有余地和灵活性。

二、保障功能

保障功能主要是指与居住功能相配套的各种社区服务设施,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则是休闲娱乐设施的配备及场地的规划。

(一)娱乐休闲场地规划

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意识到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对体育设施的建设方面的需求也突显出来强烈的愿望,休闲体育场地及设施的建设也是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在场地设计方面需要我们因地制宜,对休闲娱乐场地有个科学的设计与规划,按人口比例和服务半径设置休闲娱乐场地,并配备相应的体育设施;在设计中应设有无障碍通道,可供身体不便(例坐轮椅)的老人轻松到达场地。即使不参与锻炼,也能够到达该场地进行聊天、晒太阳等活动,能够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

(二)社区交通系统组织规划

步行与车行交通流线有机组织,根据功能需要进行划分,尽可能的实现人车分行,为居民提供更舒服的生活空间。生产用车应集中停放,并与村民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小汽车的停放的应本着就近停放的原则进行组织,并根据新村中不同的住宅形式进行不同的处理。避免对外交通穿越新村,对社区产生干扰。

(三)社区绿化及宅间景观规划

在新农村社区的规划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绿色农业背景,尽量保留现有的环境绿化,以突出村庄特色为主体,将新村绿化与周边自然绿化相结合,将公共绿地与道路绿地、宅间绿地与庭院绿化相结合,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体系。

三、产业发展和服务功能

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其中包括行政管理设施,文体教育设施,休闲娱乐设施,医疗保障设施等几方面。保证一村一社区中心,集中建设村政府办公楼、村民科学知识培训所、社区娱乐健身中心和医疗站点。

(一)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标准化应具备的功能

(1)信息传播与交流功能。应构建涉及农业管理、农情预报、农业技术、农产品销售、农民培训等“三农”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并延伸到基层行业协会、专业户,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

(2)农村医疗功能。鼓励农村私人医疗机构的发展,做到每一个新型农村社区中都有医疗点,及时解决农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3)农村社会保障功能。在新型农村社区中建立社区养老中心,采取以家庭养老为主、集中养老为辅的办法,妥善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

(4)维护农村人居环境功能。要通过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和改水、改厕、改路为主要内容的 “三清三改”活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二)公共服务设施设计的总的原则

(1)因地制宜,据村庄的不同需求,有所取舍,有所侧重:

(2)分级分类管理型、公益型的设施应由政府投资建设:经营型设施可采取市场经济运作方式建设。

(3)分期建设各级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必须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按照主次、缓急分步实施建设。

(4)联建共享对于服务人口较多、规模较大、投资相对较大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视具体情况由多个村庄联建共享。

篇3

根据宜阳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拟将全县所有行政村,按近、中、远三个时期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90个,涉及353个行政村73000户人家,总人数高达30余万。根据《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标准》,宜阳县规划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均为超过6000人以上居住的特大型社区,其配套设施齐全。因此农村供用电结构将发生大的改变。

1、新型农村社区供电存在问题

1.1 新型农村社区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方式改变,电气化步伐加快,居民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日益提高,需按照城市配网规划进行设计,新型社区用电负荷高度集中,加之负荷峰谷波动较大,对现有供电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设备选型不先进,容量小。过去农村台区设备都是针对农村负荷分布布点新建,变压器容量决大多数都在30~80KVA,大容量变压器很少,这种小容量、密布点的配电格局与新建的新型农村社区大负荷用电显然不相匹配。新型社区需考虑按照“生活方便、利于管理、环境优美”的规划理念实施科学建设。

2、解决新型农村社区供电办法

2.1 加快变电站建设。目前,宜阳农村地区基本以35KV变电站为主网架辐射供电,布点少且供电能力有限,其中大部分变电站10KV出线已没有备用间隔。随着以新型农村社区闲散劳动力逐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以社区为辐射中心的新增负荷将增长较快,现有10KV网络已不能满足用电发展需求。如:宜阳灵山新型社区附近新建灵山风景区和莲花公司,集旅游、商业、娱乐为一体;牌瑶新型社区附近新建牌瑶产业园,一、二期工程落户企业近二十家,这些项目均对现有供电网络提出更高要求。

篇4

自从我国建国以来,境内的大江大河流域水利规划已经基本完成,在此基础上,各个地方也都相继编制了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农村安全饮水、农田灌溉排涝配套措施、农田节水灌溉等相关的规划,但是由于存在多方管理、投资比较分散、群众的积极性不高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也影响到了投资效益发挥。

一、新型农村条件下的农田水利规划

我国的农村现代化进程速度越来越快,在新型农村的发展条件下,农业的现代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灌溉,所以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状况又是农业是否能否发展的好的一个基本保证。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要想加快实现,不仅要求我们及时的调整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的观念,并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规模经营,同时也要求我们加大力气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增加农产品的总产和品种的丰富。

那么,在如今现代化的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求我们必须大力的发展农业经济、并协调处理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对于我们非常重视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来说,主要是要考虑以下这样四个要求:

1、在农村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

目前,我国的农村现代化改革逐渐深化,农业生产中所出现的一定程度上的规模性经营已经成了商品粮生产的必然要求,也逐渐成为了现代农业的基本保证。所以,为了适应这样的变化,传统的经营产业结构必须要进行调整,以前的生产经营方式也必须发生变化,农田的水利规划建设也必须要适应这样的改革发展要求。

2、农田水利规划还要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安全生产

我们都知道,现在由于农村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乡村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崛起,在此基础上,很多的外向型的经济以及第三产业经济体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样也使得国家、集体以及个人的固定资产不断的增多,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对于灌溉水资源的安全保障的要求也必然会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农村的水利规划建设必须要提供更好的服务。

3、农田水利规划还必须要满足发展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

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是一个国家人民生存的根本,这是自古以来农业生产的一个大问题,那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一旦粮食供应量不足,就必然会引起物价的上涨,人心就会不稳定。

4、农田水利规划建设还满足缩小城乡差距的要求

由于农民的经济条件逐渐转好,所以广大的农民群众对于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所以,在农村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农田的水利规划建设就必须要考虑到农民对于生活更加富裕的要求,在可能的程度上,尽量的使城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最终可以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新农村形式下的农田水利规划特点

我们在上面介绍了一些农村的水利规划和建设的基本要求,那么根据这些要求,必须在现有基础上使得农村的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农田水利规划的基本思路是要坚持“三个面向”:即要使农田水利的规划面向农业经济,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面向农村的工业,使发展朝有利于农村的工业发展的方向;面向农村的社会发展,最终要使农业经济的发展朝着有利于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方向发展。除此之外,在管理上,要实现“三个综合”:即综合治理、综合利用以及提高综合效益。

水利事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的命脉和基础性的产业,那么,新农村形式下的农田水利规划就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田水利规划要适应当今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为了适应当代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农村的水利建设应按照能防洪水、能排涝、能灌溉、能除盐渍的要求,并与农村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比较高标准。

这要求在制定规划时要按照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保证安全,另外,还要通过加强农村的骨干性水利工程的建设,来全面的改善城乡河道的水体环境,推进农田的园林化进程,改善农村的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条件,使水利工程的规划能够更好地发挥起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的作用。

2、农田的水利规划还要有能够适应城乡一体化要求

农田的水利规划除了要适应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之外,同时也要尽量的满足乡镇企业的供排水要求,再结合当地的交通、航运情况,争取可以实现统一的规划,使得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发展。所以,如果农村的水利规划与村镇的企业发展规划可以得到有效的统一,再加上当地有关部门对于农田水利设施的商业、交通、运输、文教设施等的统筹规划,必然会使得乡镇的发展呈现更为合理的布局,可以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建设速度。

在如今城乡一体化推进逐渐加速的情况下,水利工程在标准、形式、工艺上也必须要有新的变化。其主要的表现是在堤防的标准化、沟渠的永久化,降渍的管道化、道路的规格化、泵站的高效化等等,从而可以体现出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节水、保土、省地的特点。

3、农田的水利规划要建立合理的农业灌溉、排水系统

对于目前来说,我国农村的农业规模经营在不断的扩大,机械作业也基本得到了普及,而且在此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就更要从布局和标准上来逐渐的调整和提高农田的灌溉和排水系统,同时还要布设必要的沟渠和相应的闸站桥涵等配套设施,从而可以适应更大的生产的需要。

4、农田水利规划还要适应高效的农田工程

为了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迫切要求,农田的水利工程也逐渐形成了沟渠纵横、水系成网、闸站配套以及机电排灌等工程标准。而且经过一些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实践,目前比较流行的主要有这两种模式:

(1)农田灌水渠道的两暗一明:即采用地下暗渠灌水,暗管降水,并利用明沟进行排水。

(2)农田的三暗工程:即用地下的暗渠灌水,地下的暗管排水以及地下的暗管降水。

结束语

农田的水利的规划决定着农田水利建设的用地以及农业生态用地的构成格局。同时也是粮食生产安全是否能保证的重要一环,在建设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农田水利工程的各项要求,并了解其特点,才能让修建之后的工程发挥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篇5

一、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特点

农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中农田水利工程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无法计量的。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农田水利工程具有公共服务的属性。对于目前我国所存在的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来说,无论其规模大小与能力的高低,都属于公益性的项目,其主要的作用和目的都是为了保证该区域百姓的免受洪涝和干旱的干扰,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与此同时,农田水利工程还具有利益共享性的特点。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来说,其影响区域是具有较大范围的,在这个范围内的所有百姓都会通过农田水利工程来获益。所以说,通常情况下对于不同水利区域间的人们来说,彼此间的利益一般不会受到对方的影响。此外,农田水利工程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非价格性。严格意义上来说,农田水利工程属于公共品,具有公共品的属性,一般难以实现市场化模式的经营,这也使得很少有人愿意去进行农田水利工程方面的投资。在这样的条件下,政府只有自行出资去修建。

二、新型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田水利规划

(一)抓住规划的时机

随着我国新型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农业的发展也逐渐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重点。对于新型农村来说,其建设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农业发展的支持,从这个方面来说农业生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新型农村的建设。所以说在当前的状况下,既要促进农业的发展也要确保新农村的建设成功,并举农田水利规划与新型农村建设相结合。对于农田水利的建设来说,首先应当抓住规划的有利时机。经过近年来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入进行,农业生产规模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阻挡的发展趋。为了更好的应对农业变革,就必须对过去的农业生产结构予以调整,农田水利规划也要借助于整体发展的机会去适应这样的发展方向,并就其相应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完善。

(二)做好水利规划的过程中兼顾其他发展要素

与此同时,我们在进行农田水利规划的过程中不仅要将眼光投放到农业生产和发展上,更要注重其他方面的发展和进步。农业经济通其他经济具有相同的本质属性,那就是促进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农村商品经济的不断进步,农村的经济个体和企业数量也得到了相应的增加。并且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这些经济因素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此,农田水利的规划不仅仅要重视起农业生产的正常需要,更要为相关的经济个体和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在为农业灌溉提供重要保障的基础上兼顾到其他方面的发展,使农田水利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双方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影响作用。

(三)农田水利的规划要坚持以农业的正常生产为前提

此外,在进行农田水利规划过程中我们应当始终明确一点那就是要确保农业的正常生产。对于农田水利的规划来说,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才是其发展的本质目的。民以食为天,如果连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准备工作都没有做好,那么缺少了物质保障的社会如何去进行其他方面的发展和提升。同时,对于现实的社会来说,如果粮食供应方面出现了问题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进而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环境。

三、新型农村条件下农田水利规划应当满足的条件

(一)适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对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中的农田水利规划来讲,必须要满足相应的条件,在坚持满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达到相应的规划目标。为了切实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田水利规划一定要按照能防洪、能排涝以及能灌溉和能除盐渍等要求。农田水利工程只有具备了这些要素和特点,才能够为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但是这些特点要素也要求了在农田水利的规划制定过程中要严格参考当地的历史最高洪水位以确保安全。并且应当通过强化农村骨干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来推动河道水体环境的改善,在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应有作用和功效的前提下提升农村地区的环境质量。借助于农田水利规划来满足农村地区广大群众对于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的需要。

(二)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与此同时,农田水利的规划出了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还应当满足乡镇企业对于供排水方面的要求。根据实际的农田水利规划,结合以当地交通。航运等实际情况,努力协调好各方面的统一发展。并且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角度出发,有关部门也要积极做好相应筹划工作,对农田水利设施相关的商业、交通以及文教等设施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使农田水利形成一个完整的布局,促进农村地区的合理有序发展,在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下加速城乡一体化的建设速度。并且农田水利规划还要跟上时展的速度,在水利工程的标准。形式以及工艺上都要采取相应的变化,显现出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节水以及保土、省地等特点。

(三)建立良好的排水、灌溉系统

篇6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1-0245-04

Plan and Strategy for New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on Condi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HAO Li-jun1,XIAO Zhe-tao1,2,CHEN Hong-tao3

(1.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450011, China; 2.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55, China; 3.Hena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ngzhou 450044,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community was planned. Taking Gao-cun community as an example, the function of new rural community in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was analyzed in summarizing the deep meaning of new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Meanwhile, the plan and design strategi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new rural community;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plan and strategy; Gao-cun community

收稿日期:2013-06-09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成果(9412012Y1286);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QN-195)

作者简介:郝丽君(1976-),女,山东潍坊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理论,(电话)13629281346(电子信箱)。

“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道路”是河南省探索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中原经济区而提出的战略方针。如何通过合理规划,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应对“三化”协调发展,仍在持续探索中。本文以高村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设计为例,讨论既益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又促进“三化”协调发展的规划策略设计策略。

1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和作用

1.1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的是整合农村的土地、人口、产业、资源等各类要素,在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强化新型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能力的同时,破解在保障城乡建设用地需求的同时不侵占耕地的难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让更多的农民低成本转化为城镇居民,既解决了集中积聚、集约发展、提高效益的问题,也解决了中国“人多地少”的发展空间问题,是提升节约集约用地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生态文明,城乡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出路[1]。

1.2 新型农村社区的作用

1.2.1 “三化”协调发展的社会基础 新型农村社区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需求,一改传统农村社会逐渐脱离分散、孤立、封闭的小农社会模式,迎合市场化发展大潮,呈现出开放性、流动性、变化性、异质性等特征[2]。既有城市社区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影子,又不同于城市社区,主要是针对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能有效促进农村社会从内到外的改革变通,使农民的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公告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需求得到满足,从农村社会发展的角度促进“三化”协调发展(图1)。

1.2.2 “三化”协调发展的经济动力 合理高效的经济发展能给“三化”协调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经济发展必须消除体制弊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恰好可以建立一个新的平台——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统筹城乡发展。通过村庄的迁并、改造、整合,集中农村居民生活空间,集聚农村产业发展,在“三化”协调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促进产业结构的区域调整,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和发展动力。

1.2.3 “三化”协调发展的生态支撑点 新型农村社区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五级城镇体系中的最小单元,却是联系城乡的重要细胞组织,是整个城镇体系的根基,城乡梯次发展的末端节点[3]。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坚持生态策略,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才能夯实城镇体系,提供“三化”协调的生态支撑,统筹城镇体系生态可持续化发展。

2 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策略

2.1 规划原则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要满足“三化”协调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划原则:①因地制宜,分类规划。在规划中区分不同的社区类型,并注意区分规划的层次。②以人为本、村民参与。村民是新型农村社区的使用者,社区规划应以满足村民发展需求为主要目标,在规划中积极引导村民参与,使村民真正成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主体。③整合资源、产业支撑。产业是社区发展的经济基础,只有在整合区域资源的基础上,发展高效产业,才能建设可持续新型农村社区。④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通过配套设施的建设,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的舒适程度。⑤生态修复、文化传承。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并传承村庄的文化脉络,构建新型农村社区生态文明格局,促进“三化”协调发展。

2.2 规划内容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按照区域范围的层级分为区域布局(布点)的社区布局规划、社区内的空间发展规划和社区详细规划三个层次,不同层次对应不同的规划内容。

2.2.1 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 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与传统意义的村镇体系规划不完全相同,应加强对“三化”协调空间布局的研究,整合区域的有效资源、节约集约土地利用,优化区域的配套支撑能力,见图2。在规划内容上主要为: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及功能区规划,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新型农村社区迁并整合规划,空间管制规划,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区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规划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以及防灾减灾等其他规划。

2.2.2 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和详细规划 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和详细规划首先要区分不同的建设模式。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可以概括为整体搬迁型、旧村改造型、城镇吸纳型、村庄合并型、强村升级型等。不同模式规划的重点和内容会有所不同[4]:①整体搬迁型,规划要点是产业支撑规划,原村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的传承延续;②旧村改造型,规划要点是优先改造人居环境,配建各类公建和基础设施,寻找产业动力;③城镇吸纳型,规划要点是考虑城镇的发展需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共享建设;④村庄合并型,规划要点是协调合并村庄对居住、就业等的不同需求,整合资源,集约土地;⑤强村升级型,规划要点是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产业集聚区,形成区域中心。对于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而言,重点是产业发展与产业布局规划、土地利用空间的规划管制、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四个方面,尤其是四区的空间范围界定以及产业发展定位、发展方向等,更是空间发展规划中的重中之重。对于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而言,以实施建设为规划目的,所以主要包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用地控制性规划、住宅与公建的建筑设计导引,以及其他相关规划几个方面。

2.3 规划实施

规划的实施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尤为重要,只有实施社区规划,才能真正促进“三化”协调发展,这需要一方面在规划设计中以可操作性作为设计的准绳,另一方面注意规划后的管理。具体而言包括:①统一社区建设领导。制定计划,落实措施,分工合作,加强管理;同时积极与乡政府及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联系,争取政策、技术、资金上的支持。②加大社区建设宣传。在编制社区规划时,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充分尊重居民意愿。批准后的规划在社区内进行公告和宣传。也可以制作宣传小册子,分发到各户,让每个居民都做到心中有数。③引入社区经营的理念。在建设资金的筹措上,可以采取政府、集体、居民多方面结合的方法,采取多渠道开发建设的模式,从经济上保障规划的实施。有条件的社区,也可借助开发公司的力量,对社区进行成片建设开发。④全程监督社区的建设过程。对所有项目进行公示,公布项目进度,由居民监督小组对项目质量、安全使用、资金使用等进行跟踪监督。

3 高村社区的探索实践

高村新型农村社区(以下简称高村社区)选址于河南省荥阳市高村乡乡政府所在地,是高村乡6个新型农村社区之一,为全乡中心社区。在发展定位上,高村社区除了承担一般新型农村社区功能外,还具有乡镇级别的行政管理职能和负责全乡公共服务等功能。高村社区由高村、高村寺、邙山、安仁寨、张村、杜常、韩常、史坊、油坊、马寨10个村庄迁并整合而来(图3)。

以下就高村社区规划应对“三化”协调发展的特色之处进行剖析。

3.1 高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

3.1.1 产业规划支撑 产业支撑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动力源泉,好的产业能给新型农村社区带来建设资金,能就近解决农民就业难题,并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所以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中,对于产业支撑的研究是重中之重。要在规划中明确产业发展的定位、结构、发展方向及布局等。

高村社区结合现状发展条件及发展趋势,将产业发展结构定位为“核心、节点、区域”相结合的整体布局模式。“核心”指位于社区内部,依托于社区主要道路两侧打造商业街区,形成社区第三产业发展核心。“节点”指位于规划范围西部的农民创业园,以集聚乡域现有工业企业为主,发展加工制造业。“区域”指位于规划范围南部连霍高速两侧张村的花卉苗木生态种植区域;位于规划范围中部的优质粮食生产区域;位于规划范围北片区安仁寨和邙山村的观光旅游和林果种植区域,见图4。

3.1.2 区域道路交通和配套设施建设

1)道路交通。①对外交通。与周边路网共同形成完善的对外交通网络,方便居民的对外联系。客运站、公共停车场等交通设施与镇区共享。②新型农村社区道路。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改造升级,建设形成各社区间便捷的交通网。③农业生产性道路:结合村路和乡道现状,对路面进行优化,方便社区居民务农生产。

2)配套设施。①公共设施。由于社区位于高村乡政府所在地内,社区的公共设施应充分考虑统筹共建,实现共享,避免重复建设[5]。社区内部建设配套有乡政府、社区服务中心、卫生站、小学、幼儿园、文体活动中心、礼堂等设施。并规划建设敬老院、卫生院、客运站等设施。②基础设施。根据上位规划,规划范围内建设有高村乡污水处理厂、升级现状35 KV高村变电站为110 KV,社区周边与社区共享有北邙水厂。还有部分经过规划范围内的重要市政设施,主要是黄河牛口峪提水干管、焦作-郑州煤层气、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管线、南水北调干渠等。

3.2 高村社区详细规划

3.2.1 规划结构多元化 规划利用城市道路以及社区内主要道路将社区划分为多个规模类似的组团,有利于社区资源及绿地的配置,同时也便于社区后期的管理和开发建设。整体形成“两心、三轴、一带、七片区”的多元布局结构,见图5。

3.2.2 控制性规划引入 规划管理单元由若干功能具有内在关联性的地块组成(即街坊层面的控制单元),一方面承接城镇总体规划和“三化”协调规划,落实其中的宏观性、指导性、战略性意图;另一方面明确具体控制指标,起到承上启下的衔接层次作用,并且对于增加控规成果的弹性,提高可操作性具有重要作用。

3.2.3 内部道路等级化 ①社区级道路。结合“大社区”的理念,整体形成为“四横三纵”的结构,形成社区与外部便捷的联系通道,道路分为30、24、20、15 m四种断面形式。②小区级道路。结合地块特征与布局结构,形成各个小区的内部环路,同时与相邻小区充分衔接,加强社区内各小区居民的出行与交流。道路分为9 m和7 m两种断面形式。③组团级道路。联系组团级,与小区级道路共同形成小区内主干路网系统,路面宽度为5 m。④宅前路。路面宽度为3.5 m。停车分为沿路停车、住宅底层车库和公共停车场三种模式。确保户均1个停车位的同时,结合道路两侧、社区广场、商业设施周围场地等,适当规划若干公共停车场,满足外来车辆以及农机车辆的停放需求,形成社区内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停车体系,共设置停车位7 020个。

3.2.4 绿地景观网络化 社区绿地景观设计运用“核与轴”、“点线面”相结合的规划手法,形成由“干、枝、叶”构成的绿地结构。利用现有水沟改造建设形成南北向的滨水景观带,同时将水系引入相邻的小区内,围绕水系建设步行景观走廊,并在沿线设置多处集中绿化场地,供居民休闲娱乐,形成社区绿化景观核心。

3.2.5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共享共建 高村社区的公共设施的配建,在满足超前性和便捷性的同时兼顾共享共建,适应居住规模,符合居民的活动规律和日常使用,并在功能内容上避免与周边地区已有设施重复,兼顾其经营管理的合理性和经济性。规划幼儿园、小学、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

4 小结

“三化”协调发展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相辅相成的,需要统筹布局,遵循规划原则。在建设过程中做到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积极整合资源,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并实现共享;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文化传承,力求实现“三化”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协调发展。“三化”协调发展离不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合理规划与健康发展。对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而言,所涉及的许多方面还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城镇化的挑战与希望[J].城市发展研究,2010(1):1-7.

[2] 杨小贞.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J].沧桑,2012(3):122-124.

篇7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1.1 时代背景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是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最主要的时代背景。国家已将中原经济区战略纳入国家战略层面,这为“三化”协调发展创造了良机与广阔的空间。要努力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路子,很重要的一个突破口就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按照“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群众自愿、就业为本、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也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载体。

1.2历史背景

“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是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的历史背景。河南省是个农业大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河南省的农村、农民和农业发展为全国的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建设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那个时代的背景是“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如今在河南省的广大农村地区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应充分体现“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指导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这不仅是政府的工作,同时也是全社会的工作。

2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范围及存在问题

2.1空间规划范围

根据《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导则》的要求规划中社区建设范围分为空间范围和社区建设范围。空间范围是规划中涉及迁并整合村庄的土地总面积。

2.2存在问题

在空间范围的界定中,一般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范围的界定比较显而易见,根据整合的行政村的范围就可以确定;但位于城镇和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社区,其空间发展范围的界定相对复杂。在规划中建议位于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社区,可以编制中心镇(或乡镇)社区空间发展规划与部分地段(小社区)的详细规划,也可以取消空间发展规划,而直接依据总体规划和乡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社区建设的详细规划。

3 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

3.1农村产业规划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河南省各地区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农村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农村产业结构规划过程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实事求是,根据不同地区特点选择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良性循环的农村产业结构的新格局。

(2)坚持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农村产业发展是个渐进的过程,它必须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和可能性。在农村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应避免操之过急,要搞好总体规划,循序渐进,有步骤、分阶段地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好。此外,还应强调可持续发展原则,即产业结构发展要从长远目标入手,以服务现在、着眼未来为宗旨,讲求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注意保持生态环境平衡,使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与生态保护和环境规划结合起来,寻求农村的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协调发展,促进长远综合效益的持续提高。

(3)坚持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配合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合理结构。但是,也应该看到市场本身也有一定的弱点,如信息传递的滞后性和短期性。因此,为克服市场配置资源的弊端,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正确引导。

3.2产业经营模式

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模式。它是一种以一个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公司(主要是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为龙头,围绕大型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基地,形成龙头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模式。这种组织模式,使公司与农户之间以合同形式规定双方在生产、服务、销售、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结成比较稳定的交易关系和合作伙伴。在此模式中,公司向农户提供配套服务,如提供优良的品种、先进技术和产中服务,并由公司制定保护性的价格,集中收购农户的农产品,进行加工和销售,把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增值后的一部分利润返还给与之前结成契约关系的农户。而农户则按公司的技术要求进行生产,并把大部分产品交售给公司,通过龙头企业与市场相关联,承担生产风险,分享公司经营的部分利润。该种模式能够比较均衡的兼顾公司和农户的利益,农户能够解决农产品销路,获得生产技术指导,也有利于农户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发挥区域专业化的规模优势。

4 新型农村社区劳动力就业规划

4.1就业分析

(1)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影响: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表明,经济增长水平是影响就业状况的决定因素之一,就业率与实际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2)社会保障制度对就业的影响: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基本内容,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3)产业结构对就业的影响: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通过对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的研究,得出了关于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分布关系的演变规律。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4)投资需求结构对就业的影响:投资需求结构的变化将导致投资水平及投资结构的变化。而对于各种资金投入来说,在既定的劳动资本配比关系下,资本投入越多,吸纳的劳动力也就越多。因此,投资对劳动力具有直接的吸纳能力,从而使投资需求结构变化对就业变动具有直接的作用力。

(5)技术装备程度对就业的影响:技术装备程度,即生产资料的数量同使用这些生产资料的劳动力数量所构成的比重。从整体来看技术装备程度对就业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对于同等规模的产业或企业来说,随着技术装备程度的不断提高,就业机会或就业岗位呈递减趋势;另一方面,技术装备程度的提高,使社会劳动生产率也大为提高,生产的货物、服务和创造的财富大为增加,促进原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新产业的拓展与成长,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岗位。

(6)工资水平对就业的影响:劳动力供给主要取决于工资水平,工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人们对自身劳动的供给。

(7)教育对就业的影响:现代经济的竞争背后是技术的竞争,技术的竞争背后是人才的竞争。例如我国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多,但我国的经济总量仅为美国的1/10,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劳动力的质量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而发展教育便是提高劳动力质量的根本途径。

4.2就业规划

篇8

从2006年开始,鄂州提出“融入武汉城市圈”和“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构想,提出了鄂州市“一主三新十特”、其他乡镇村“四位一体”的城乡一体化组群式大城市空间格局。为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提出以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抓手,提升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档次,率先在全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明确提出在市域范围内构建100个左右农村中心社区的设想,希望借此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鄂州市农村建设目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农村土地集约程度低,居民点用地粗放鄂州市2006年农村居民点的人均建设用地规模接近200平方米/人,且分布极为分散;二是建设布局凌乱,不同功能用地混杂,生产生活相互干扰;三是村庄建筑质量低,地域风貌和特色逐步丧失;此外,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公益性设施缺乏,服务水平低下。

按照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的总要求,鄂州农村新社区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城乡总体规划对市域“一主三新十特百新村(社区)”的空间布局体系的架构研究,提出城镇发展与乡村发展范围,继而确定农村新社区的概念、策略、规模及布局形式。

(一)农村新型社区的概念:

现状农村村庄居民点通过城乡规划的指导,通过政策的控制、引导和激励,向地域位置较中心、基础条件较优越的地方集并,形成具有较大规模,基础设施、环境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建筑和景观风貌突出的新社区。新型社区分为两类:农村新社区和城镇新社区。

根据鄂州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实际,参考国内外城乡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综合分析鄂州农村居民点的发展条件和潜力,把农村新社区分为三级:农村中心社区、农村一般社区、基层居民点。

(二)新型农村社区选址

(1)坚持经济主导、长远规划。近期推动同一行政村范围内的居民点迁并,逐步向新社区集聚;远期鼓励打破行政村界线进行迁并,合理集聚,繁荣村庄经济。(2)坚持科学分析、公众参与。对现状村庄按区位、交通、产业结构、生态资源、基础设施、乡村风貌进行科学分析,选取最适合的居民点,同时,农村中心社区的选点必须充分征求乡镇管理部门、基层群众的意见,二者结合,科学合理地确定农村中心社区选址。在农村中心社区建设和原有居民点撤并过程中,政府要在充分考虑广大村民的意愿的同时注重引导和指导。(4)坚持合理分类、弘扬特色。通过对农村中心社区风貌特色的分类,加强对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弘扬,保护传统文化,不能让乡村文化随着乡村的集聚而消失。尤其要十分重视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建筑。由于历史原因,某些名胜古迹所在处,即使所在村庄规模较小,但为保护这些文化景观,在规划时不仅需要保留,而且还应积极创造条件发展这些村庄。(5)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在农村中心社区选址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主要合并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人口稀少或已经空心化了的农村居民点。规划居民点选址充分考虑地质、基础设施条件和防洪、历史文化和生态保护的要求,便于农业机械化作业,耕作半径合理。

(三)农村新型社区发展策略

农村中心社区:按照选址布局的优势和条件,综合分析各行政村、居民点的区位、交通、基础设施、资源、人口等因素,并考虑产业特征和风貌特色,在全市范围内建设100个左右的中心社区,在政策上对这类型社区进行引导,引导、激励农民向中心社区集聚,如政府在资金投入、土地政策、建房政策、设施政策、产业政策、户籍政策、就业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整合各方面资源重点扶持,鼓励中心社区的发展,强化中心社区的作用。

明确农村中心社区的具体选址,依托条件优越的旧村建设新社区,政府整合各方面的资金重点投入农村中心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迁并周边零散农村居民点,合并自然村或行政村,集中建设大型农村居民点(鼓励统建),整理农业用地,建立农民经营共同体,推动农户的经营联合。

农村一般社区:对于小村、弱村、偏远村和各项条件较差的村,可采取拆并的方式向一般社区集聚。原则上每个行政村保留一个中心居民点作为一般社区进行建设,政策上适当控制投入,严格限制其扩张,建设重点在改善村容村貌及环境卫生,完善基础设施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此类村庄应妥善处理新旧村之间的关系,积极推进旧村整治,适当延续原有村庄的空间格局,有序建设新村。农村一般社区原则上在未设农村中心社区的行政村中选择1处设置。对偏远地区、人口低于500人、条件更差的小型行政村可考虑不设置,同时通过政府出台的鼓励政策和措施引导此类行政村向邻近的农村中心社区集并。

农村一般社区是农村零散居民点向农村中心社区过渡的农村聚集点,划定村庄控制线,允许村民控制线界线范围内进行改建、扩建和新建;盘活旧村内部的闲置土地,作为宅基地或配套设施用地。

(四)农村中心社区规模确定

基于“耕作半径”确定农村中心社区平均规模:按照1.5公里的耕作半径计算可得到每个居民点的耕地面积为706.5公顷,按2020年耕地保有量53100公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计算得只需76个居民点就可以满足要求,按照24万人的人口规模则平均每个居民点人口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

基于“设施规模效益”确定农村中心社区平均规模:

设施的规模效益也是影响农村中心社区人口规模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居民点人口较少并且分布分散则会使得设施的辐射半径内对设施的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的不足又会造成设施服务质量下降(如小学随着学生数的减少造成老师流失,教育质量下降)、资源浪费(如尽管村中人数稀少电力、电信道路等基础设施还要通达和运营)或者村民使用不便(如学校撤并小孩需要远距离到镇区上学等)。因此村庄人口规模的下限往往与设施的规模效益紧密相关。国外的经验认为,2000人规模的居民点是发展的趋势,能比较完整的配置各项生活服务设施,而投资又较少。在国内据一些省市调查测算,未来中心村平均规模为1000人左右,特大村庄约3000人,考虑到农村的人口密度远低于市区水平,可将居民点的最小规模定为1000-1500人。

规模确定结论:鄂州现状行政村的平均人数为2747人,自然湾的平均人数仅为256人,考虑到现状自然湾人数较少和未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点的人口规模难以在规划期内达到上述要求。依据前面所述,规划考虑设置人口较多永久性的农村中心社区、人口较少过渡性的农村一般社区以及基层居民点三种类型农村居民点,农村中心社区由于具有辐射周边的设施配置,对于设施的规模效益要求较高,要求平均人口规模达到2000~4000人(500―1000户),用地规模按50平方米/人计,约为15―20公顷(200―300亩)。农村一般社区考虑到迁并行政村的难度(管理、历史习惯等),原则上只对行政村内部村民小组或自然湾进行迁并,平均人口规模达到1000~2000人(300―500户),用地规模按70―80平方米/人计,约为10―15公顷(130―230亩)。

(五)农村中心社区规划布点

规划基于“层次分析法”评价现状行政村发展潜力,对现状村庄发展潜力的通过建立二级指标体系进行综合判断。一级指标(B 层)表达判定发展潜力的基本途径和内容,概括为地理环境、村镇规模、经济发展、公共设施、集中程度5 项指标;二级指标(C 层)是一级指标的具体化,具有数量的可测度性,由13 项指标来进行判定。综合上述评价体系及评价因子,抽样对主城以外的293个行政村发展潜力进行评价。根据评价表对各个行政村的综合评分,对各行政村的发展潜力进行等级划分。根据以上评分结果,结合各行政村区位、交通及服务半径等因素,明确农村中心社区的数量和位置,规划期末鄂州市域共形成农村中心社区106个,农村一般社区78个,若干少量基层居民点。

农村中心社区按照风貌特色划分,可分为田园型、生态型、文化型三类;按照产业发展定位划分,可分为种植型、养殖型、林业型、商贸型、工业型及旅游型六大类;按照集并方式划分,可分为依托现状型、异地新建型两大类;按照地理条件划分,可分为平原型、水网型、山丘型三大类。针对上述各种分类方法,对各类型农村新型社区进行分类控制,并确定不同类型社区的规模和实施建议。

(六)实施措施建议

按照“政府主导、规划引导、设施诱导、管理疏导”的工作方针:

一是建立政府指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建设的比重,以吸纳农民自愿集聚进新社区。

二是制定配套的建设用地管理和新建房屋等规范性文件,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出台鼓励农村新社区特别是农村中心社区建设的优惠政策。

三是加紧选址建设农村中心社区示范,迅速展开农村新社区建设详细规划,以指导社区具体建设。

四是建议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管理机构,加强对新社区建设的规划审批和实施监督管理。

五是建立舆论宣传的长效机制,转变农民旧有观念,引导农民树立新观念、新意识,按规划集聚建房。

篇9

关键词:

增减挂钩、西安周边、农村新型社区、设计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迅速,导致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逐年增加,城市建设大量占用周边耕地,18亿亩的耕地红线已经迫近,随着城市化发展,农村“空心化”、“一户多宅”现象严重,农村建设用地浪费严重,面对巨大的矛盾,增减挂钩政策应运而生。这一政策是通过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将一定区域的农民搬迁集中居住,以集中促进农村建设用地的集约和经济发展的高效。节省出来的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而将建设用地指标置换到城市周边,用于城市建设,置换的资金用于农村新型社区的建设,这样既能保证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又不使耕地减少,还能改善农村生活居住条件,促使经济发展,一举多得。这项政策的推行需要一定的条件,施行区域耕地必须有良好的耕作条件,确保置换耕地的质量;该区域土地置换目标城市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较强,地价较高,确保耕地指标的置换收入满足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需要;该区域农村人口密集,存在一定的“空心化”和“一户多宅”现象,能节约尽量多的土地;该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居住条件和社区环境较差,这样农民才有改变生活环境的意愿和迫切心理,只有具备了这写条件,增减挂钩才有执行的可行性。

西安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地处关中平原,该区域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湿润非常适宜发展农业生产。同时西安周边农村人口稠密,存在一定程度的“空心化”和“一户多宅”现象,农村建设用地浪费严重。农村地区经济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民居住条件较差,农民渴望改变生活条件。另外,近年来西安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用地需求量较大,土地价格逐年上升。这些都为执行增减挂钩政策,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在西安周边推行增减挂钩政策也是水到渠成的事。西安周边农村有自身独特的历史、气候、习俗和乡村风貌,所以作者认为有必要根据西安周边的特点总结以往农村社区规划设计过程中的经验,吸取教训,同时在新的条件下对有些新想法进行有益的探讨和探索。作者通过调研总结,认为在西安周边农村新型社区设计中要注意一下几点:

1, 总体布局

西安夏热冬冷,农民喜欢正南正北布置住宅,这样既有利于冬季争取宝贵的采光取暖,也利于夏季的通风,同时这种布局方式也有利于节约用地。道路的宽度应以6米为宜,这样可满足农村的生产生活需要,也符合农民的空间审美尺度。公共设施最好统一集中布置,这样可以避免公共活动区域和生活居住区域之间的互相干扰。集中布置停车场、养殖场地,统一的大型农机具仓库和统一的菜地。在总体布局时要给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适当提高社区基础设施的规模和水平,保障农村产业发展的需要。西安历史悠久,周边农村有丰富的民间传统和民俗文化,在公共配套设施中设置安排展览和村史宣传空间,将传统手工艺品和有价值的乡村遗存放进去,保留一份共同的记忆。

2, 住宅设计

住宅设计应该满足农村生产生活和家庭人口构成需要。在住宅层数的选择上,作者认为应该以二层、三层的低层住宅为主,如果农民能够接受,最好采用类似城市里连排别墅的布置方式,这种方式既有利于节约土地也有利于住宅的节能,在日后管理上也相对统一方便。住宅具体功能上,对卧室的设计和布置应该考虑到农村家庭的构成问题,除了单间的卧室之外还应该设置一个套间的卧室,里面一间是卧室,外面一间是小的书房兼会客厅。农村家庭很多是两代同住,如果后代结婚,套间的设计在日常家庭生活中会比较方便一些。厨房一定要足够大,农民喜欢将副食和杂粮大量储存在厨房里,另外北方农民喜欢在冬天腌制一些蔬菜也需要空间,西安周边的农民喜欢面食,需要比较大的操作空间。住宅内的客厅和餐厅最好能够联通设计,西安周边农村家庭成员比较多,逢年过节喜欢在家中待客需要较大的待客空间。最好设置小院子和屋面平台,对农民而言这些空间非常实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西安周边农村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机动车,所以在住宅中设置车库是必要的,最好将车库和后院相连这样方便搬运农具和杂物而不对生活空间构成干扰。

3, 社区中心与配套设施

作者认为在农村新型社区中应该有学校、社区医院、邮局、商店等常规的服务设施,还应该有农民婚丧嫁娶的宴会厅和多功能厅,这些所有的配套设施应该集中设置,形成一个社区中心,既不对居住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也可以让这些设施的服务效率得到提高。

4, 降低新型社区日常生活成本

农村新型社区里,基础设施完善,社区环境有很大改善,生活的讲究了生活的成本必然就会提高。在西安周边的农村近年来经济条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和城市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让农民负担生活成本上升,对有些农民来说还是有压力。我们应该从新技术、新能源中找解决途径。作者认为在西安周边农村新型社区中最该发展的新能源是沼气、太阳能、风能和秸秆发电技术,以此解决生活成本上升的问题。还要注意建筑节能,在住宅建设过程中要加设墙体保温,在一些适宜的住房结构中增设阳光间无疑也是个很好的选择,在设定的情况下,阳光间可以节能60%。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农村门窗的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在农宅保温良好的情况下,冷风的渗透对建筑负荷的影响较大,而农户的开门开窗又对冷风的渗透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我们还要对农民平时的行为进行培养,减少不良的行为对能源的浪费。

5, 规划设计要有利于以后的管理

从规划布局来讲,要给农村家庭住宅内部和公共区域设置足够满足生活生产的存储空间,改变原来周边农村杂物乱堆乱放的状况。要采用集中供水、集中排水措施,对社区水源点进行保护,确保村民用水的安全、清洁。要做到雨污分流,同时在雨水明沟上加设盖板,防止杂物、树叶等堵塞明沟,导致污水积存滋生病菌、蚊虫。要在有条件的农村新型社区采用水冲式家庭厕所和公厕,同时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可将厕所排水系统与沼气池相通,粪便直接进入沼气厂,经过发酵以后粪便中的病菌和寄生虫卵数量会减少95%以上,做到无害化,减少粪便对村民健康的影响。要集中分类收集垃圾,变废为宝,改变过去垃圾乱堆乱倒,污染环境的状况。要集中设置养殖区域,做到人畜、人禽分离,减少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传播。

农村新型社区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设计应该本着对农民、对环境和对国家发展的负责任的态度去全方位的为农村新型社区的发展服务。不能只考虑物质空间的营造,还要节能、低碳,减少村民的使用成本。在农村新型社区设计过程中要加强村民的参与沟通,将他们的意见和关切落实到设计中。物质基础的打造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都需要资金,所以我们还是要以节约土地为总体布局、设计的主导,有了土地指标才能更好的营造农村新型社区。在让农民收益这个前提下,我相信农民对增减挂钩政策是会支持的。这样不但可以给可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也可以确保西安城市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土地保障。

篇10

相对于传统农村,旅游型新农村除了开展日常的农耕劳作之外,是将旅游融入新农村建设中,以旅游及旅游接待为村民增加经济收入,并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一种产业[1]。除了发展日常的农业生产活动,同时增加生态农园观光、农园体验、农园展览等多项农业景观,融观赏、学习、考察、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面对如今日益趋快的生活节奏,旅游型新农村也是城市居民喜爱的一项旅游休闲去处[2]。

1.2发展旅游型新农村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农村如若只是单一的种植业生产农产品、发展农业则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及精神需求。旅游型新农村结合第三产业,依托当地风土人情及当地乡土资源,通过旅游休闲促进新农村建设,切实带动村镇经济发展、转移剩余劳动力、丰富旅游区文化内涵、保护农村自然环境、和谐处理好人与自然、社会、人与文化、人与人的发展[3]。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的层面,各级政府以及学者们都在不断进行着景区新农村环境改善的实践和资源合理利用的探索[4]。作为一名规划设计工作者,应该吸取国内外新农村建设中的经验教训,促使景区新农村建设能更好、更快的发展[5-7]。作者希望通过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为正确和妥善地处理好景区规划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2项目区基本情况

2.1项目背景

为落实十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2013年2月广西省开始在防城港市全面开展“美丽方程•清洁乡村”的活动。红沙澫村位于光坡镇域的东部,三面临海,与钦州湾隔海相望。地域总面积10km2,其中耕地面积96.67hm2,林地面积300hm2,有20多km长的海岸线。红沙村主要经济收入以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为主,全村有大小渔船200艘,已开发海水养殖面积1042hm2,从事海水养殖专业户257户,人均养殖面积达0.63hm2。

2.2项目区发展优势

红沙澫村位于红纱生态旅游景区3个区域(鱼鹭园休闲区、火山岛旅游区、蚝排体验区)中火山岛旅游区内,东濒钦州湾,位于整个景区核心位置,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红沙澫旅游村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与优势。海滩、海景、海产是红沙澫村一大特色,濒海盛产贝类、虾类、蟹类、藻类等,光是海螺就有不下10种。近年来,该村还引资开发“火山岛”旅游项目,筹措资金新建渔业码头,开发旅游设施的建设,随着红沙核电基地的建设,并投入使用,将建成为新的旅游观光景点和能源工业基地。对红沙澫旅游村的规划建设是一种长远的可持续的方案,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又通过当地特色的开发从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这种优势循环将为红沙澫旅游村建设带来更多发展空间与可持续利用[8]。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规划不仅能改善红沙澫村目前的经济现状,而且也能改善红沙澫村整体环境面貌。

2.3项目区存在的问题

2.3.1建设模式单一,绿化意识淡薄

红沙澫村建设规划整体缺乏前瞻性。在绿化方面只是片面强调绿化隙地、空地,没有新的理念,多数农民对村庄绿化的作用认识不高,绿化意识较为淡薄。整体绿化水平不高,没有全面考虑村内同村外红纱景区一致的绿化景观效果。土地的利用率低,大部分用作农耕及栏圈,缺乏规范的布局。建设模式极为单一,从现场调查来看,房屋建筑保留当地特有古建筑,但由于地处沿海,房屋建筑墙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道路清一色采用水泥铺地,脏乱且凹处多,雨天易积水;树池分布杂乱,多数用石块简单围合而成,缺乏美观。

2.3.2管理经营模式滞后,缺乏技术指导

目前红沙澫村绿化只注重栽植,造林后无人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且大多由村民自行管理,或用简单的乡规民约来约束一些不利于绿化发展的行为,缺乏科学技术指导,规范化、科学化经营措施落实不到位,整体绿化效果差。村民对旅游发展方面了解甚少,无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发展旅游同农业相结合的新产业,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整个红沙澫旅游村的发展。

2.3.3树种结构不合理,缺乏管理

红沙澫村地处防城港区域,据调查,当地种植树种大多为榕树、朱槿、蕉类等植物,品种结构不合理,没有系统规范的做出规划、布局,因而景观无法突出特色。居民区附近大多种植果树如龙眼、番石榴。部分树种病虫害较严重。树种分布散乱,无人管理,整体无法达到旅游村景观标准。

3项目规划建设方案

3.1环境改造布局规范化,提高村民绿化意识

在红沙澫村开展清洁工程,鼓励村民具体参与其中,对道路、水源、栏圈、公共场地等进行清洁整理;做好乡村环境建设规划,形成具有特色的乡村风貌,融入红纱澫生态景区中;农村生产生活设施配套进一步完善,形成具有特色的乡村风貌,布局更美,村镇规划体系更科学,生产、生活、生态等空间布局更优化;风貌更美,镇圩、村屯(含乡镇社区,以下同)绿化美化取得重大进展,乡村风貌改造内涵不断拓展,改造一批旧村屯,建设一批新村镇,形成一批特色名镇、名村;庭院更美,推进庭院绿化美化,庭院及周边环境保持整洁,涌现一批清洁文明单位、农户。

3.2建设模式合理化,实行科学指导

将当地文化运用到红沙澫村景观设计中,对红沙澫村建筑、景观小品、铺装、植物配置等赋予当地文化特色并与整个红纱景区融合,体现一种生态景观效果。整个红沙澫村的改造共有8个重要的节点,分别位于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等“四旁”绿化和村庄西面的湿地水域,规划通过乔、灌、花、草合理搭配使村庄的庭院绿化率达40%以上。在保持当地古建筑群及地貌的前提下开发旅游特色的景点,具体景点有:古榕游览区、渔家饭店、生态休闲农庄、村口广场、旅游接待中心、旅游餐厅、旅游厕所、篝火广场、露营平台、度假木屋、观景平台、观景亭等。

3.3植物结构多样化,适地适树合理配置

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在尽可能使用乡土树种的条件下,充分运用乔、灌、地被植物的合理搭配,体现出当地的植物配置特色。乔木可采用旅人蕉、芭蕉、油茶、桂花、银海枣、大王椰、棕竹、樟树、小叶榕、红树林等耐盐碱濒海植物;灌木及地被可采用红叶朱蕉、彩叶朱槿、苏铁、栀子、杜鹃、蜘蛛兰、金叶黄杨、凤仙花等植物;水生植物可选用柳叶红千层、碱篷、碱茅、旱伞草、再力花、水杉、水松、芦苇等植物。同时为了满足当地居民的需要,可种植一些果树如:木瓜、番石榴、木菠萝、龙眼等树种。

3.4嵌入人文景观,丰富项目内容

在旅游型新农村建设规划中,不仅仅是对其外在面貌的规划,更要赋予项目区内涵文化。农村是农耕劳作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绵长的文化历史,天然的农产品、有着文化底蕴的古村落、朴实辛勤的农民、传统的礼仪习俗都为红沙澫村带来了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在红沙澫村开展各类民俗节庆、民俗工艺、民俗故事趣说等人文景观,丰富村落的文化底蕴,提升新农村旅游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