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七年级语文教学随笔模板(10篇)

时间:2023-11-02 15:43:0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七年级语文教学随笔,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七年级语文教学随笔

篇1

写作是初中生必备的一种语文能力,可不少语文教师总是感叹:“现在初中毕业生的写作几乎是在小学毕业的水平原地不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存在追求短期教学成绩的功利思想,不愿用时间和精力教学生作文;另一方面是学生懒得动笔,每逢作文便从网上随便搜索一个,应付了事,因此,初中生的写作水平整体不高。

随笔”比命题作文更灵活,学生更喜欢。它在时间、空间上有更多的自由,往往能写出学生最熟悉、最真实、最动情的东西。写随笔是作文的基础,是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始终将学生写随笔作为一项写作基本功来抓,长年坚持不懈,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明显提高。

一、留心观察,勤写随笔,佳句从笔尖自然流出

学生怕作文,往往不喜欢教师指定的题目。但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富于激情,对新生事物感兴趣,教师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生活,让学生明白观察要求,明确观察顺序,掌握观察方法,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融入自己的随笔写作中。以景物观察为例,教师可分六步,有序进行分项训练。

1.定点观景,移步换景。

2.观景特点,抓住特征。

3.留意色彩,多姿多彩。

4.体验音响,融入想像。

5.突出重点,点面结合。

6.巧用修辞,生动形象。

教师将这些分项训练逐一落实在写随笔的过程中。对人物观察、环境观察、场面观察亦可如此。通过写随笔,学生“假、大、空”的作文毛病会不断改正,写作兴趣逐渐变浓,因惧怕作文而懒笔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少。学生随笔可以是三言两语,也可以是一个片断。教师明确要求,学生每周要交1~2篇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让教师批阅,然后在学习小组内相互点评、交流,让学生在相互观摩中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七年级阶段,重点强调“经营”句子,让美词和佳句为语段增添光彩。

二、循序渐进,区分文体,打造优美段落

新课标(2011年版)对初中生作文的要求是:“写记叙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就以记叙文写作为例,八年级一个学年最多也就能安排5~6次,而记叙类作文品类繁多,如写人类、描景类、状物类、叙事散文、抒情散文等,这些若不进行几次扎实的训练,学生往往是很难掌握的,而作文专题训练的时间和次数有限,要达到新课标要求,这就不得不借助写随笔来完成。

八年级上学期,以记叙性随笔为重点兼说明文类;八年级下学期,以训练记叙性散文和议论文为主,其中记叙性散文为重点。以记叙性随笔为例,重点安排如下:

1.理清要素,叙清事情。

2.语意连贯,言简意明。

3.理清段落,文从字顺。

4.注重详略,主次分明。

5.叙事之余,穿插议论。

6.借事借景,抒发感情。

在组织学生有序的进行随笔训练的过程中,强化“段”的训练。让学生明白“段”在篇中的重要作用,着重经营“段落”,让“段”为“篇”服务。议论和说明性文章也可按相应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训练。

三、注重整合,明确要点,优美文章应运而生

九年级是初中毕业年级,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学生课余时间写随笔的机会就相对减少了。鉴于此,可以将写随笔与应考作文训练相结合,将前两个阶段练“句”和练“段”整合为“篇”。这一阶段的随笔,要求要有角度、有深度、有新意,且形象生动、逻辑严密等,达到有内容、有文采,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艺术水平。在积累优美“段”段的基础上,随笔训练以“篇”为主。

1.立意深远,选材精当。

2.首尾呼应,紧扣中心。

3.虚实结合,烘托映衬。

4.结构合理,文如行云。

5.活用修辞,旁征博引。

篇2

学生阅读的兴趣需要被老师激发。苏南城市学生已经有很多机会在课外拓展阅读。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后面安排了一次语文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由于学校图书馆太小,我选择组织学生走进宜兴市图书馆,让学生在宜兴市图书馆学会查阅资料、检索名家名著、做读书卡片。后来我发现,有很多学生周六、周日也有兴趣在图书馆阅读。走进宜兴市图书馆,在阅读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爱上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考察活动中举行诵读,例如,组织学生到安徽省滁州市醉翁亭处,朗诵《醉翁亭记》,学生会终生难忘;组织学生到浙江绍兴“三味书屋”里诵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会铭记终生;这种一边考察一边阅读的方式,深受学生喜爱,笔者感觉语文教师要多组织类似的语文实践活动,多方面全方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让学生走进“陶的古都”,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实践证明,初中学生要多读多写,才能够提高写作能力。而要求学生平时养成练习写随笔的习惯,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捷径。为了让学生有素材可以写,笔者设计了“走进陶都,了解紫砂文化”的语文活动课。在这之前,学生对宜兴市是“陶的古都”只是肤浅的认识,在活动课中,学生要去丁蜀镇考察“紫砂文化”。为此,笔者预设以下问题,让学生去丁蜀镇考察得出答案。1.简述紫砂的历史渊源,2.查找丁蜀镇有名气的紫砂壶店面,调查研究紫砂壶的不同风格;3.讨论紫砂壶优点在哪里?4.探讨紫砂壶的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学生围绕问题,走进了“陶的古都”,对紫砂文化从直观的认识,过渡到理性的认识。那么,这个过程,可以写很多情真意切的随笔。教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写紫砂文化解说词,写紫砂壶的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概述紫砂文化的“禅”味等等。正是学生全身心的参与,才能够写出真情实感的随笔。让学生在写作活动中感悟家乡紫砂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完成课外作业,提高学生口语能力

课外作业的布置要注重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现在的城市初中学生会看书、会解题,但是口语交际能力比较薄弱。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初中语文老师平时针对性训练不够,如果从七年级开始就有意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那么学生的口语能力也会逐渐提升。目前,语文课外作业的布置偏重于基础知识方面的积累,忽略了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教师可以在课外作业中,布置训练口语能力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有个举行关于社会热点问题的研讨会。这个作业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完成,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社会热点问题,谈自己看法的过程,就是提高口语能力的过程,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有独立思考的品质。此外,教师还可以布置课前五分钟演讲的课外作业,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学生演讲的内容不限,可以是发表自己的评论,也可以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总之,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完成课外作业,提高口语能力。

篇3

一、要求学生了解作者背景,理清故事情节

在阅读名著之前,对作者的有关情况应有所了解(包括作者生平、家庭背景、政治思想、生存状况等),这将有助于学生对其作品内容的阅读理解。如阅读《红楼梦》,应对曹雪芹的身世有所了解;阅读《聊斋志异》,要了解蒲松龄的身世遭际;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要知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经历。有的同学在答名著题时,连作者都想不起来,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这些都是对作者生平经历不甚了解的缘故。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同学们之所以爱读名著,就是因为那里面的故事情节生动有味,吸引人的眼球。由于不少名著都是长篇巨制,故事情节复杂多变,再加上作者创作手法的不同,所以只有理清故事情节,才能把握全篇。如长篇小说《水浒传》,总的故事情节是写以一百零八将为首的英雄好汉们是如何被残酷的社会现实逼上梁山走造反这条路的,但在每一回里,又根据各自情况的不同有具体的故事情节。九年级《语文》上册入选的《智取生辰纲》,就是节选自该书的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这里的“智取”就是故事的主要情节。

二、阅读时合理安排,形成习惯

1.老师要对新课标推荐的阅读书目做到心中有数,分年级落实好。鼓励学生自愿购买名著或以班为单位到图书馆借书阅读。对考纲中的12部名著,要求学生尽可能在初一、初二读完。要求初三阅读的《格列佛游记》可放到初一提前阅读,教科书《名著导读》中没有而考纲中有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也放到初一阅读,《水浒》可放到初二提前阅读。

2.布置适当的阅读量,合理安排好阅读的密度和时间。七年级,让学生每天抽出一个小时进行阅读;八年级,让学生每天抽出30~40分钟阅读;九年级,让学生每天抽出20分钟左右阅读回顾精彩片段,包括12部名著;寒暑假可尽量多安排一些。同时,七八年级每周可安排一节课阅读或点评名著课。

3.加强督促检查,促使习惯的形成。我主要通过定期开展故事会和定期检查读书笔记进行。为督促学生读名著,平时要求学生在课前5分钟讲一个小故事,或介绍一个自己喜爱的人物等,这样既可达到检查的目的,又可加强学生对名著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实现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扩大信息与思维的量。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既可让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写作能力,又可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每星期,检查学生读书笔记两次;每学期,举办一次优秀读书笔记展评活动。

篇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在已经过去的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的学习和教学中,师生共同探索、努力研究、积极合作、认真参与,初步摸索出了一种全新的语文学习方式。

一、根据课标制定三级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目标,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性语文素养的关键和根本。

(二)过程与方法

要让学生寻求并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自己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要注重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以及积极正确的态度。

二、确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论指导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树立学生是主体的意识,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

(一)自主学习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和自主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热情鼓励学生主动、自主的学习行为,高度评价学生的主动、自主学习的成果。学生主动在语文实践中会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

(二)合作学习

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调动他们合作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团队合作学习等,实现生生合作、生生互动,互相启迪,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在合作中取得喜人成绩。

(三)探究学习

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探究的习惯和能力,勤于钻研,勤于思考,勤于发问,乐于表达与交流。学生在学习中尤其注重知识的探索和钻研,善于讨论研究和解决问题。

具体做法如下。

1.建立语文学习成长袋

语文学习原始资料表;入学前家长评价表;学生进步记录表;家长月反馈表;语文学习目标表;教师评价表、激励表;学生学习经验表。

2.学生自主命题袋

面试命题卡、笔试命题卡(按单元出题)。学生分小组确定出题人、答题人、评价人,并评选出优秀命题者。

3.学生合作探究小组

按课文、活动分组。(探究小组的类型:单元活动小组、四人小组、特色小组、男生团队、女生团队、兴趣小组……)

4.课外名著学习沙龙

拓展性阅读、研讨;名著推介;名著阅读札记;名著观感交流;名著名人谈;名人访谈录;吹毛求疵看名著……

5.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组

评委由学生自我推荐竞选产生。(评价内容:课堂活动评价、课堂发言评价、课外学习效果评价、资料信息收集评价、随笔评价、学习成绩阶段性评价、作品发表评价、语文学习整体性评价……)

6.语文大世界学习成果展示交流课

在教室各个位置布置自己的成果展示:图片、资料、作品、多媒体成果。

7.语文学习问题抢答、辩论赛

分单元、课本、文体、问题类别(准备课文:《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童趣》、《第一次真好》、《羚羊木雕》、《散步》)

8.课本剧演出

《皇帝的新装》、《山中访友》、《羚羊木雕》、《陈太丘与友期》、《盲孩子和他影子》、《女娲造人》。

9.中段考

面试题(学生自主组织试题、学生准备答案),笔试开卷。

10.期末考

面试题(学生自主选定试题,学生评委准备答案),笔试开卷。

11.口头作文学生自评组

题目自主拟定、写作内容自定、口头表达成绩评价,人人参与。(每两周一次)

12.配乐朗诵

评委组由学生自主产生,朗诵由学生自己合作完成。(朗诵课文:《在山的那边》、《行道树》、《春》、《山中访友》、《秋天》、《观沧海》、《西江月》、《天净沙》、《金色花》、《纸船》、《咏雪》、《天上的街市》、《静夜》、《浅塘湖春行》)

实验的过程就是带着问题摸索前进的过程,我们相信有了高水准的课程标准,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试验教材,广大语文教师一定会成为这一园地中的活水,并不断注入新的活水。

参考文献:

[1]吴忠豪.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4,(11).

[2]杨生栋.对语文教学中“用教材教”的几点思考[J].语文学刊,2007,(02).

[3]于晨凌.有效利用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吉林教育,2009,(07).

[4]虞银娣.地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相关概念的辨识[J].文教资料,2008,(13).

篇5

一、目标性原则

“教学”一词的性质决定了教师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育人”,随笔教学既然也是“教学”,就应当以“育人”为终极目标。叶圣陶认为:学生学作文就是要练成一种熟练技能,一辈子能禁得起最广泛意义的“考试”即“考验”,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学期考试和升学考试。我们在随笔教学过程中,应将应付考试的短期功利性目标改变为“育人”的长期战略目标,据此,笔者将随笔训练所遵循的目标进行了如下分解:

(1)随笔训练总目标: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作文的总体目标为随笔训练目标,即“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2)随笔训练阶段性目标:学生在各个年级阶段,知识的掌握和写作的基础也各不相同,笔者认为,应当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对随笔训练实行具体而系统的实践规划。将七年级至九年级分别定为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各个阶段有不同的阶段性目标,因材施教地组织和开展随笔训练实践活动。

二、有序性原则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搞好作文教学,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必须加强作文教学的科学性和计划性。但是,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中一直表现出一定盲目性、随意性。不少学校学期伊始,研宄语文教学计划的时候,作文教学通常是“靠后站”、“见机行事”。所谓的“写作教学计划”只不过是阅读教学计划的“附属”罢了。所谓“灵活安排”、“见机行事”,实际上就是心中无数,脚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而随笔的教学同样如此,今天出个记叙文,明天出个议论文,今天来个自由写作,明天来个命题作文,东一榔头西一棒,这样的随笔教学无计划、无目标,收效甚微。学生的写作能力,不经过有系统、有计划的训练,不尊重循序渐进的规律,只是盲目地凑篇数,那是不行的,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越是有序列,其效能就越高,要扭转随笔教学的无序状态,就一定要认真制定一个合乎科学性的作文教学计划。在制定随笔训练计划时,应当注意几点:

1. 从学生实际出发。

学生是写作的主人,随笔训练的计划应当有针对性,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而不能凭主观想象,应当调查、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包括学习、家庭、思想、课外活动、社会活动等等,特别是语文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情况。在初一新生入学之后,便可以做一些比较全面的调查摸底和质量分析,发现学生的一些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从而在制定计划时做到心中有数。

2.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制定随笔教学计划要体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使随笔训练有一定的科学序列。例如同样是写记叙文,可能初一写记述性的记叙文,初二就着重写描写性的记叙文等,这样制定出来的随笔训练计划,序列清晰,安排科学,使得多数学生通过训练,都能达到写作的基本要求。

3. 适当的训练频率。

笔者认为随笔训练的频率定为每周2到3次是比较适宜的,既可以达到适当训练效果,同时也照顾到学生的学业压力和教师的工作压力。

三、多样性原则

作文训练是一项综合的训练。它既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是思维能力的训练,因而,在我们随笔训练的过程中,也应当体现出对听、说、读、写、思等诸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多样性是写作的重要特点,写作的多样性源于人的多样性,源于每一个个体不同的个性。日常生活,千变万化,即使是同样平淡无奇的人物事件,也会因为不同作者的个性、角度、心情等不同,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状态,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为什么到了我们很多初中生的笔下,他们的随笔、作文却往往是需要冥思苦想、抓耳晓腮的,甚至有时干脆敷衍了事,写出来的东西也往往千人一面,毫无新意。其实,很多时候,正是由于陈旧、单调的训练方式,枯燥乏味的训练内容,扼杀了学生蓬勃的写作欲望,最终使得他们失去了对作文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改变原有的单一、枯燥的训练方式,用多样化的的训练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写作环境,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反应他们多姿多彩的生活,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随笔训练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训练素材的多样化、训练内容的多样化、命题方式的多样化、训练评改的多样化、训练指导的多样化。也就是说,用多变的、灵活的、创新的训练方式,提学生写作的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四、开放性原则

1. 训练内容的开放性。

科学而有效的作文不应当仅仅是写作这一过程本身,写作本身是综合性的,是听、说、读、写,字、词、句、段,摘、抄、记、写、改、编、评、赏的结合,它还可以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它还与学校、家庭、社会的结合,作文又与做事、做人相结合......作文教学应当向阅读教学和学生的生活体开放,作文训练的内容应该是包含了阅读、生活和写作实践三大要素的,阅读提供了语言的积累,生活提供了写作的素材,写作实践决定着提高,因而,我们的随笔训练也应当是阅读、生活和写作的有机结

2. 训练过程的开放性。

传统的封闭式随笔训练通常是命题――写作一一批改一一讲评,过程中,学生

都是被动参与,被动写作。而开放的随笔训练更注重写作氛围的创设,给学生更多

的自。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日常的随笔训练应当适时创设情境,给学生

提供可以进行自由探索学习和合作交往的环境。德国教育家普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而学生的随笔,应当鼓励他们

成为自己心灵的主人,允许他们写他们自己的文章,鼓励他们“说真话,述真情”,不说空话套话,让学生能够更加自由地进行写作。

五、结束语

随笔训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随笔训练的研宄尚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一个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而作者仅仅通过一年的研究,这还需要笔者继续去探索。

篇6

二、教学的总要求: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尽最大努力培养尖子生,抓好中游学生,力争在第二档上有所突破,尽量减少差生数量,从整体上提高学生成绩,以保证在明年的中考中取得较好成绩。

三、教材分析:

九年级两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两册共有47篇课文,10个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第二学期,进行复习。第一轮,紧扣教材系统扎实的打好基础;第二轮,专项训练,基础知识、古文、现代文阅读、写作。针对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逐一解决。第三轮综合训练,整体上训练学生素质,答题技巧,应考能力。

四、教改措施:

1、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很抓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2、从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阶段性检测,严格按照中考标准出题阅卷,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深挖学生内在潜力。

5、作文采用全批、抽批、面批,学生互批等方法,快捷、及时反馈给学生,及时指导、评价、交流,激发写作动力,同时结合每周两篇随笔指导、交流,用最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最容易接受,最容易受感染的学生作品启发、激励学生写作,把作文教学落到实处。

6、现代文阅读教学,注重阅读规律的总结,找出规律,找好规律,在训练中学生加以应用,以提高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7、古文教学,背诵要牢固准确,加大检查力度,以达到最佳效果。把课内的词语含义、句式、情感等迁移到课外阅读。

五、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学期:

上半学期学习上册

第一周:第一单元

第二周:第二单元

第三、四周:第三单元

第五、六周:第四单元

第七、八周:第五单元

第九、十周、复习、期中考试

下半学期学习下册

第十一周:第一单元

第十二、十三周:第二单元

第十四周:第三单元

第十五、十六周:第四单元

第十七、十八周:第五单元

第十九、二十周、复习、期末考试

第二学期

第一周:复习六年级上册

第二周:复习六年级下册

第三周、第四周上半周:复习七年级上册

第四周下半周、第五周:复习七年级下册

第六、七周:复习八年级上册

第八、九周:复习八年级下册

第十周:基础知识、古文专项训练

第十一、十二周: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篇7

前言: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学生整体写作水平,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增设随笔训练环节,并规范学生写作手法,继而促使其在良好的训练环境下能不断提升自身写作能力,同时达到最佳的作文写作状态。以下就是对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实践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前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环节的展开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并带动教师不断完善自身教学手段。

一、初中随笔训练特点

随着新课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随笔训练教学活动的开展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例如,《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标准》中即对随笔写作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鼓励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即将自身所见、所思、所感等内容融入到随笔写作中,继而由此来丰富写作内涵,并就此寄托自身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此外,徐董梅老师在《关于初中语文随笔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一文中总结出了初中随笔训练的特点,第一,即要求教师在课堂随笔训练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制定系统性的训练活动,继而由此更好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随笔写作意识;第二,初中随笔写作的特点亦体现在满足初中生心理特点及从多角度体验生活[1]。

二、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实践措施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此,首先要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抓住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心较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在随笔本选择的过程中应依据自身喜好选择大小适中且精美的本子,继而由此带动学生学习兴趣,并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在语文随笔训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允许学生通过对彩笔、贴纸的运用来装饰随笔本,最终由此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随笔写作习惯。再次,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求教师在作文命题过程中应突破语文课本的限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达到切中学生兴趣的命题目的。例如,某教师在随笔训练过程中即要求学生依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捕鸟的过程来描述蚂蚁搬家的经过,继而由此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阅读与写作是两项重点内容,因而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将其化为课堂教学重点。同时充分发挥课本资源安排学生进行早课阅读训练,继而在阅读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深化学生语言能力,并引导其在随笔训练及作文写作过程中将自身所掌握的语言运用手法应用于其中,达到高水平创作状态。例如,在人教版语文第七年级上册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后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即要求学生结合课内阅读材料描述自身对人生的思考。此外,在语文作文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亦应注重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及图书馆路径阅读中外精美小说,继而以此来丰富自身语言应用能力。

(三)增强评改的多样性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中学生在写作水平层面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而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开展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依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实施灵活的评价机制,最终由此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并引导其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全身的投入到其中,达到高效率写作训练状态。此外,在随笔训练评改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亦应优化讲评方式,即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身观点,并通过评价他人作文写作状况的基础上来发现自身作文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某教师在开展作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即安排学生两两交换批改,并纠正随笔训练中的错别字、病句等等,最终由此达到最佳的教学状态[2]。

(四)随笔训练实践操作举例

在“读爱”命题随笔训练过程中教师首先对命题进行了铺垫,即阐述了“家是每个人心灵的港湾,因而我们可以分享家庭故事来共同感受我们家庭中所营造的温暖氛围”。在命题铺垫完成后教师带领学生对《风筝》、《散步》等几篇文章展开了阅读行为,继而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较好的思考家的定义,并由此来触动自身内心深处的情感,从而在“读爱”随笔训练过程中可更好地表达自身的感情。此外,在此次“读爱”随笔训练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教师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功能为学生呈现了《可口可乐――以家为主题》的视频片段,继而由此来引导学生在视频观看的过程中能更为深层次的感受到家庭所带来的温暖,且最终将“爱”的主题更好的诠释出来。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在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中丰富课堂实践环节是非常必要的,因而应强化对其的有效实施[3]。

结论:综上可知,当前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教学手段较为单一等问题,因而在此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着重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并从增强评改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途径入手来应对传统教学模式下凸显出的相应问题,达到最佳的教学状态,并引导学生在此环境下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氛围中,提升整体学习效率,提高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好些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前准备了“一桶水”,上课时就铺天盖地地倾注给学生,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听得索然无味。教师自以为把该讲的都讲给了学生,学生却只能凭借兴趣捕捉到一些零散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也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淡忘。这样的教学不但不能提高教学质量,反而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的课程改革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症结,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编排的是一组新闻体裁的文章,在教完这一单元的课文后,我组织学生搞了一次“新闻会”。学生第一次走上讲台、第一次听同学演讲,这一切都让他们感到特别新奇。学生在活动中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似乎一下子找到了语文和生活的衔接点,一下子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感到了语文的重要性。活动过后,每个人都意犹未尽。由此,结合单元教学内容,我又组织学生搞了一系列诸如“为自己的随笔写序”“演讲会”“辩论会”“为班级图书编书目”“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编演课本剧”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活动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正如一位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告诉我》的作文中写到的一样:“语文实践活动使我由一个讨厌语文的人开始喜欢语文,并达到酷爱的程度。”

二、语文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巩固课内所学知识

语文实践活动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例如,“新闻会”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写新闻,说新闻,会很自然地掌握有关新闻的知识: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可适当插入议论;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消息不可缺少的三部分;“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主要特点。结合实际掌握这些知识,比单纯识记这些内容效果会好得多。再比如,搞了“通讯大赛”语文实践活动以后,我再让学生分析比较消息和通讯的异同,学生各抒己见,谈得很好。又如,九年级的同学刚接触戏剧这种文学体裁,学生对戏剧文学的特点很难理解,总是记不住。通过“编演课本剧”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成立剧组,编后演,演后改,这样反复多次,自然会体会到剧本受到舞台演出的制约,应遵循时空高度集中的原则;台词应符合人物个性;剧情应有尖锐集中的矛盾冲突。再如,“诗歌朗诵会”实践活动,台上的学生朗诵诗歌,台下的学生会很容易发现其不足和错误,之后大多会一个比一个朗诵得好,有的还能很快背诵下来。总之,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篇9

我们的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大多是某一时期、某一流派的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是经过众多专家讨论后,从成千上万篇的优秀作品中挑选出的精品。这些作品不仅折射出时代的精神,而且在写作技巧方面也是不朽的典范。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把课文作为习作时的范文,引导学生借鉴这些名家、大家的写作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要先确定每篇课文让学生借鉴的写作技巧,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贯穿,并明确要求学生在写作中借鉴应用。每篇课文在写作方面都能给我们的学生提供有力的帮助。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指明方向。

在讲完要借鉴的写作技巧后,要及时布置练习,让学生学以致用。充分利用好作文课和课堂随笔的训练作用,让学生及时借鉴、模仿课文中所学的写作技巧,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练习。比如: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端午日》时,我引导学生学习场面描写可以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正面描写要抓住人物的神态、外貌、动作进行刻画,还可以进行联想,虚实结合。赏析课文后要求学生当堂练笔写一次激烈的拔河比赛的场面,小组选出有些作品,当堂读,当堂学生评价。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松鼠》时,我引导学生品析、感悟、归纳生动说明事物的方法:仔细观察,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合理的说明顺序,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准确的词语,感情的投入。当堂练笔:生动地说明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抓住其中一两个特点即可。学生当堂完成,及时评价,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发挥了语文课文的例子作用。

总之,课本是一座写作资源丰富的宝库,教师要教会学生利用这座宝库来为自己的写作服务。

二、 语文教材对培养学生人格的作用

语文教材涵盖面很宽,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人文民俗、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浩浩乎千年史册任由驰骋,无所不具。其广度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这些为学生的学习和探索提供了有力的知识保证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保证。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都是典范作品,积淀了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优秀成果,包含了人类对生活的热爱,也包含了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的价值判断标准和为人处世的准则。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时可以从中得到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熏陶和提高,促进责任感、荣誉感、进取心等心理品质的形成,促进健康人格的完善。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窗》时,学生体会了美与丑、善与恶的两种不同灵魂,从而明白了要乐观善良、热爱生活、道德高尚。

借助教材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人格熏陶,教材是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来源之一。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让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通过语言文字流入孩子的心田,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使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领悟做人的道理。比如在学习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热爱生命》时,学生从主人公身上认识了生命的伟岸和强大,体会了主人公顽强不屈的意志,懂得了要更加热爱生命,争做生活的强者!

篇10

一、 明确阅读目标,监督到位

俗话说,开卷有益。学生通过阅读,能感悟和吸收作品中的精华,汲取丰富的文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按照课程设置,语文课是每周6节。刚开始实施这个设想的时候,是在我任教的班级中选了一个班,在每周6节的语文课里选取了一节安排为阅读课,后来觉得可行就在全年级推广。

但是,课程安排只是一个前提,关键还是落实。开学初,我们年级的语文备课组就按教学计划指导学生编写周阅读计划,然后要求学生按照阅读计划进行阅读。如七年级第二周的阅读计划是:阅读《繁星》的前言、后记、目录,做好相关的笔记;自由选择阅读内容,并把阅读心得简明扼要地写在阅读笔记中。一般来说,前半学期按七年级名著阅读要求来编排,后半学期则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内容,这样既保证了名著阅读量,又兼顾了学生的阅读个性。同时,通过有计划地安排学生的阅读,把语文课本中要求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进行分解,逐个实施课外篇目的阅读,使学生逐步养成泛读与精读相结合的习惯。

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效果,除了用检测的方法外,还利用课前5分钟的演讲时间让学生说阅读心得,推荐自由阅读的篇目;这样,学生的阅读就落到实处了。

二、 培养阅读方法,指引得当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对话活动,是一个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的过程。如果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体验的时候,能恰当地把方法教给学生,引导学生总结规律,那么,学生的阅读水平将会有明显的提高。

1. 根据阅读文本的体裁总结阅读方法

我们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基本上都会根据文本的体裁来教学生阅读的方法,那么,学生的课外阅读也适宜采用此种方法。一般来说,记叙文与说明文是有明显区别的,记叙文主要抓记叙的要素、人物形象的刻画、描写的方法等;而说明文则主要是会分析文中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

2. 指导学生采用恰当的手段辅助阅读

学生的阅读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引,常常是随意和无序的。我们在阅读课中,指导学生采用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来辅助阅读,使学生在读书的同时又能把好词好句归纳整理,做到读书写字两不误。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在读书时注意把重点的词句或精彩语段勾画出来的习惯,这对学生上课做笔记又有推进的作用。

3. 利用周记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

阅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有时读过某篇文章或某个语段,会觉得有话想说,善于写作的人也许会通过记日记、随笔等方式进行宣泄。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仅习惯于写短文章,我们大可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引导他们把读后感写进周记,也可以对书中某一句子、文段进行点评。这样可以解决学生没啥可写的困难,写得多了,学生会有顿悟,其写作水平也就会得到提高。所以说,阅读可以促进写作,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就会感到有话可说,养成习惯后,他们就不怕写作了。

4. 关注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常常会觉得学生的作文欠文采,一些语言的表达也欠精彩。我们就利用阅读课,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上阅读课的时候,我们要求学生带一个笔记本到阅览室,学生可以把自己读到的精彩语句摘抄,课后把阅读笔记交给老师检查。采用这样的方法指引学生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有帮助。

三、 激发阅读兴趣,重视需求

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要培养的,有的教师在要求学生读课外读物时,限定学生只能读大纲规定的篇目。但名著部头太大,一开始很难让学生产生阅读的乐趣,如《红楼梦》《鲁宾孙漂流记》等,内容深奥、篇幅长,学生一时读不下去就会有挫败感。这时,我们就可以采取兴趣自选+必读的方式,必读的篇目又采用分解法,每几周安排读一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进度自编阅读计划,交老师审核;自选的篇目则让学生做主,重视学生的个体需求。但无论哪种阅读,都要求学生把所选的内容读完,以养成学生从头到尾读完作品的好习惯。

四、 注重个性阅读,收获不同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