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模板(10篇)

时间:2023-11-03 10:05:4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篇1

首先,学校通过思想品德课正面灌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用说服教育的方法来提高受教育者的认识;其次是榜样示范法,用他人的高尚思想和模范行为来教育和影响受教育者;第三是实际锻炼法,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得到锻炼;最后是学校环境的影响,各级学校通过营造良好的班风、校风、学风,对学生进行“不知不觉”的教育。通过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中国家庭常用的教育方式主要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式的教育方法。家庭长辈直接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示范给子女,用自己良好的思想情操、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影响和教育子女。

社区教育,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体现了“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精神。主要是结合社区风俗习惯、社区文化、社区风气、社区道德规范、人际交往而展开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大众传媒中包含着大量的国内外时事动态报道和政策法规,不同时代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和众多的先进文化信息,它可以使青少年接受新闻信息传播的同时,接受时事形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日本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日本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网络化、体系化的“立体工程”,需要多层次,全方位来进行。

日本学校设置了专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和活动时间,主要包括修身科、道德科、公民科、社会科和道德“特别活动”等。日本学校不仅要求各学科的教学要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而且普遍重视实践活动环节,大力提倡并推行“体验学习”。

现代日本对家庭教育及其方法的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从儿童到成人期道德发展的各阶段上应采取的方法;二是对不良和不法行为的防范方法;三是对独生子女的心理行为特点及其教育的研究。

日本政府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通过调查所反映的情况,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宏观规划、政策和具体的整改措施。在联合各界教育力量方面,日本广泛建立PTA(Parents Teachers Association)组织,即家庭教师协会,成员主要有学校教师和社会各界热心于教育的人士,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日本通过“宣传日”、“读书周”、“座谈会”等形式促进和强化受教育者对宣传内容的接纳,还经常采取措施整顿和控制大众舆论工具,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

三、中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的异同点

(一)相同点

1、中日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均形成了由家庭、学校、社会的“立体网络”

在家庭方面。第一,父母是儿童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影响儿童思想观念、道德观念的形成。第二,建立温馨和睦、健康欢乐的家庭环境,以帮助儿童形成健康文明的社会方式、积极向上的社会态度。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文化活动,如旅游、集体踏青、家庭音乐会等陶冶家庭成员的情操和形成高尚的人格。

在学校方面。第一,中日都加强了学校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中日都通过各学科进行渗透教育。第三,中日都通过各种课外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第四,中日都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寓于社会实践之中。

在社会方面。中日在各个社区都以各种社会组织、公共设施和活动为载体来补充家庭、学校的教育,使青少年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熏陶。另外中日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收音机等载体和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正面的道德观念。

2、中日两国均注重直接和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两国学校都开设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从正面直接灌输思想政治观念。同时,两国也有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中国在与语文、历史、地理、劳动、社会发展史等教学活动中也都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日本学校根据不同教育的内容和特点,有意识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发挥综合教育作用。虽然两国都注重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相结合,但是两者还是有所区别的。相比较而言,日本更加注重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不同点

1、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知识传递,理论教化”;日本注重“德性养成,实践锻炼”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许多课程都必须以考试和打分的方式来测评,而日本思想政治教育只根据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倾向来进行分析。中国教师往往满足于单纯的特定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的传递,而忽视学生情感体验和判断、选择能力的培养。而日本提倡“体验学习”,他们认为许多的行为、意识都要通过实践体验才能逐步内化。

2、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化”;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化”

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外在的灌输式的教育,具有明显的规定性和必须服从的强制性,主要是在规定的思想政治课程中完成,对学生的内心和情感重视不够。日本则主要体现在“心灵教育”上,其着眼点在于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旨在培养青少年的尊重生命之心,尊重他人之心,重同情、正义、公正之心,开拓新时代的积极进取之心,并培养青少年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传统之心,培养学生正确的伦理观。“心灵教育”已经成为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四、中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的比较对我国的启示

(一)注重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方法相结合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显性和隐性教育在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贯穿始终,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对于中国而言,日本更加注重隐性的教育方式。因此我们在重视显性课程的同时,应该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课程(包括校风校纪、物质环境、管理体制、社会实践等),将显性教育方式与隐性教育方式相结合,协调好课堂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变单纯“灌输”为平等互动,注重思想渗透,不断完善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为体验

日本非常重视学生的行为体验,无论是课堂的体验学习还是实际的行为操作,都要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体验教育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的探究去理解和体会。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养成一种不需要外力监督和内部动机就能自然表现出来健康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

篇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038-02

社会工作是一种具有公益性质的工作,它能够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提供帮助,例如老人、妇女、残疾人等,社区工作方面、个案工作方法以及小组工作方法是社会工作的几种方法,让人民群众享受更方便的生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为我国培养“四有”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社会工作方法相比有着一定的区别,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二者没有一点关联,这二者同样可以进行结合。将社会工作方法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让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观念落后

虽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各个高校中是学生的必修课,校方领导对此也较为重视,但是其中内容却过于老旧,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大学生思想较为奔放自由,如果没有足够的约束与合理的指导,他们也不会自行地去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课程。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如果教师自身出现了问题,那么学生难以从课程中学习到相应的知识也是必然结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落后的观念是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首要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保守

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要求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学生应该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但是很显然,这一要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践行,“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仍旧占据着主流地位。教师不利用新型教育手段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也很少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真实掌握情况。在当今时代大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当前的教学方法过于保守,难以满足他们的真实需求。旧有的教学方法无法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时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时俱进,跟上时展步伐,才能够让接受这一教育的大学生真正受到教育,在未来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后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其作用。当前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每一天、每一年都会有新鲜事物发生,但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仍旧使用的是多年前的版本,这无疑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脱离这个时代。大学生在接受相关的教育后发现这些知识在实践中根本无法应用,这一问题也存在于目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降低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社会工作方法的原因

(一)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团队

大学辅导员与思想政治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为直接的参与者,他们的素质与能力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部分高校的辅导员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自身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了解还不够深刻,无法对大学生进行很好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况,老一辈教师面临退休,年轻教师无法挑起大梁。社会工作方法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将其中的工作方法运用于辅导员的工作中,让辅导员能够改善自身工作方法,增强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完善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方法对于思想政治教师来说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外国文化、外来思想开始涌入我国并且影响着我国的大学生。如果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仍旧按过去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那么必然是要被时代所淘汰的,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来弥补当前的不足。社会工作方法强调实践,大学生在这一教学方法中可以发挥出目前教育改革要求的学生主导地位,并且可以亲身w验与尝试一些事物,让自身对那些事物的认识更为透彻,学习与了解课堂上没有的知识,增加自己的阅历与经验。

(三)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观念

在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体,掌握着知识与课堂节奏,但是部分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情况。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缺乏主观意见,也无法就某一观点进行深入的思考,只能跟着教师的节奏,这对于学生的自由思想以及天性无疑是一种扼杀行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不是古时的封闭世界,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注重与学生的交流。社会工作方法中的交流活动是目前我国各式交流方法中最为有效的交流方法,教师应该改善自身的教学观念,增强与学生的交流,才能够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方法的结合层面

(一)教学任务与目标层面

社会工作在本质上是对其他人的帮助,通过对这个人的帮助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为他提供一条适当的发展道路,同时告之应该注意的问题,让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闯荡社会,走出自己的道路,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继而为社会作出贡献。这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不谋而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任务是利用一系列社会主义理论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与建设者,教学目标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让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可能这二者看起来与社会工作方法有着很大区别,但是实际上它们存在着共通之处,它们的目的都是服务,社会工作目前主要服务对象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培养日后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人,它们都在引导人民与国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解决的也是人的思想问题与观念问题,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方法结合层面的体现。

(二)教学功能层面

社会工作方法的功能是对社会人员进行援助,保障他们最为基本的生活,维持社会的稳定。社会工作需要对社会上的一些弱势群体进行保护,例如老弱病残等,还需要为一些特定人群提供帮助,例如失足青少年、贫困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等,要让这一类人员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促进他们自身能力以及观念的改变,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让他们拥有稳定的生活来源,让这些社会不稳定因素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一分子,保证我国社会的和谐状况以及正常运转。各个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育人、导向等教学功能,可以对大学生行为进行规范,并且指导大学生的行为,这一点也促进了二者的结合。它们都需要对人的思想与行为进行干预和指导,社会工作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情况开展相应的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则需要根据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程度以及其自身进行工作,首先要了解情况,其次制订计划,最后实施计划,这是二者工作步骤的相同之处,也是二者可以结合的地方。

(三)教学理念层面

在社会工作中,无论进行怎样的工作,前提都是一致的,就是保证对社会人员的尊重,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作为人的尊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存在于世界上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给予这些人员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遵循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作为课程的教学理念,解决大学生在生活与思想上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大学生采取关心、关爱的态度,这无疑是二者很好的结合层面。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美好,以一个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努力去工作,去学习,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让整个社会充满活力,充满正能量,让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拥有希望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工作方法的应用方式

(一)社区工作方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社区工作方法的应用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需要对社区环境进行改善,让整个社区处于一个和谐的环境,这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也可以让大学生参与到社区环境的改善中,例如拜访孤寡老人等,感受社区真实环境,处理好自身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学会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去影响他人。其次是进行社区活动,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例如在社区内形成学习小组,或者帮助留守儿童补习功课,提高成绩等。

(二)个案工作方法

个案工作方法是社会工作方法中较为基础的一种,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大的相似程度。个案工作方法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要求思想政治教师与辅导员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与问题都能够充分地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每一学生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将原有教学中的共性问题转化为个性问题,强化辅导员与思想政治教师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水平,让他们能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保C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

(三)小组工作方法

这一点要求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发挥作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相对容易,高校应该对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的活动表示支持。首先需要让这些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具有相应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让他们了解到他们工作的重要性,要求他们自觉投入其中并且为之进行努力;其次,提升这些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的问题应对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让他们通过这一活动锻炼自身水平,不仅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问题应对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也应该有所提高,让学生拥有更加全面的能力,在未来能够拥有更好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2-0154-02

0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即高校按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要求,结合大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实际特点,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活动的结果(即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格和心理素质)所达到的真实有效的程度。①大学期间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在校期间的基础型教育,其教育所达到的有效程度也尤为重要。追求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

1 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信息化背景下,社会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受到影响,大学生思想观念及思维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尤其是对大学生的三观产生客观上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新趋势、新特点,从而对高校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各种活动实际效果产生影响。信息化犹如一把“双刃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本文对该背景下山西省某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进行调查研究,从中分析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

2 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方法方面,大多数学生比较倾向于社会考察、微信宣传、访谈法、青年志愿者活动,认为这样的方式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高。有30%左右的同学认为自我学习与教育、理论知识宣传的方式效果不佳。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程度具有直接的影响。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信息化?r代背景下在部分同学(尤其是非政法系别的学生)对纯粹的理论灌输有些排斥,他们不太接受空洞的理论教学,相反,典型示范、激励感染教育、微信宣传、网络宣传社会考察、志愿者服务这些在实践中获得心得体会,在实践中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道德观教育的活动,不仅不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误解,还可以提高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在这方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2 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途径方面,同学们普遍认为青年者志愿服务、社会考察等实践途径的效果远远好于单纯的讲授讲解、理论学习、理论培训,也有个别同学标注既要有理论学习,也要有实践交流,要使理论与实践双向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最满意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育途径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实践教育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③从该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活动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是给予肯定的,但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与其预期目标之间存在差距,这说明这种实践活动还有待于继续发展,形式方面还需要创新。理论教育途径和实践教育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④但是在调查中,部分同学并不认可这种教育途径,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能是教育者在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途径时,忽视了理论教育法在运用时的条件性。理论灌输的方法固然重要,但是过分强调理论灌输的作用,就避免不了会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

2.3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载体方面,31%学生认为理论学习方面的活动效果比较好,有六名学生备注学校开展的面向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于简单,缺少实质性的理论知识;而69%的学生认为单纯的理论学习(如阅读报纸、书籍等,党课、团课培训等)效果程度不明显,学生不易接受,认为通过网络开展、采用图片展的形式进行、实习考察、党员带头作用这样的丰富多彩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程度比较高。

在总的调查结果中,大部分同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还是比较好的,只是在个别问题上存在分歧。这说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总体上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在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校要根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情况制定最为合理的教育实施方案。

3 信息化时代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新特点、新趋势,这不仅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和方法,还要求教育客体适应新情况、面对新问题,增强自主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我国国家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注重方法、途径、载体之间的相互促进与融合。

3.1 运用隐性教育资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创新教育方法,还要把教育者的主导性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有效结合起来,防止把二者割裂开来,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提高教育效果。当前很多学生还是会有一些逆反心理,单纯的理论教育会让他们产生厌烦心理。在信息化时代,应运而生的隐性教育法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将直接灌输式教育与间接渗透性教育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中。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如果没有直接的理论灌输,就会淡化学生的正确意识,相反,间接的隐性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这不仅是一个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还会收到直接灌输式方法所没有的效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高校各教育者要挖掘本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联系,并渗透在课堂传道授业、答疑解惑中;其次,将这种理念寓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接受教育;最后,教育者自身的言传身教示范作用是隐形教育方法成功运用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3.2 综合运用各种新媒体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创新教育载体,在信息化背景下要重点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载体,切实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创新教育途径,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实践活动的开展形式多样,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新出现的事物不断丰富其形式,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充满活力,它的实效性才会增强。一方面,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逐渐渗入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必须正确理解,通过新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充分发挥这种新媒体的积极作用,通过渗透、互动、引导等方式促进教育工作的实施,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之间的联系。如:建立微信群、QQ群进行信息的传播。此外,各种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各种社坛、论坛等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选择。这些新技术为教育者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方法。

3.3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不仅要发挥课堂教学即理论教育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各种校园实践活动,而且必须进行创新,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如占领网络新阵地、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对学生加强就业指导等,以解决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

高校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发挥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功能,开展更为丰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建立、优化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使网站在功能和形式上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用健康、积极的文化因势利导大学生进行网络信息的选择。另一方面还要规范健全网络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网上信息的识别能力,引导学生文明上网。

3.4 增强整体性指导,营造良性运行的有效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具体的系统工程,它的整合性强,所以必须进行整体性的统一指导,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性运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高在于教育主体坚持相正确的方法、合理的途径、相适应的载体的统一。这就要求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同时学校要特别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使大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面向社会,接受具体、形象的教育与启发,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提高社会适应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对思想政治教育也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更加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⑤

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日益丰富,形式也越来越多样,这就意味着选择合理的教育载体也越来越为重要,要坚持寓教于行、寓教于境、寓教于情和寓教于管相结合而又各有侧重点的方法,融入隐性教育方法之中,充分发挥每种载体的优势,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注释:

①郑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初探》,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12月。

②单文丽:《论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矛盾与化解对策》,载《教育改革》,2010年第8期。

篇4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1.高校大学生的观念变迁及个体差异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社会中盛行的价值观念和高校大学生的政治观念、经济观念、文化观念、思想观念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校大学生都来自全国不同的地区,而且地区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主导价值上都存在着差异,因此,不同的环境塑造了不同的大学生,特别是他们的政治、经济、思想等观念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也初步形成了具有各自特点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这种差异性,实际上是区域差异性影响的结果。与此相对应,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还可以从家庭差异性上阐述。特别是家庭的经济条件和和睦程度、家庭氛围、父母的言传身教等等都会对大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教育对象区域构成的复杂性和大学生个体价值观念的差异性,必然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复杂性和艰难性。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思想政治政治教育方法,摒弃过去方法的理想化、形式化和呆板化等弊病。

2.国际形势和国内社会形势的深刻变化要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国际形势和国内社会形势的深刻变化也要求我们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一方面,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同志告诫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竞争的重要阵地。”欧美等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中国实施“西化”和“分化”的阴谋,我们在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意识形态领域的主要观念受到严重挑战。互联网是一种全球性的工具,它不仅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而且也为西方不良文化侵入我国提供了便利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使有些大学生对西方不良文化产生了盲目崇拜,从而对合理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产生疑惑、反抗甚至动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及西方社会的腐朽生活方式等都会加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另一方面,国内社会形势的深刻变化要求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大学生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也在发生着变化,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社会大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更为的广泛,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思想负担、心理压力,这些问题都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课题。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缺乏平等性理念、重“群体”轻“个体”、单一呆板无活力、缺乏民主性等问题。本人认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缺乏平等性理念、重“群体”轻“个体”、单一呆板无活力、缺乏民主性等方面:缺乏平等性理念。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通常是运用多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灌输,忽视了被教育者能动性的发挥,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重“群体”轻“个体”。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太注重“灌”,而轻视“输”,不可避免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会出现胡乱灌输等现象;缺乏民主性。因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常采用的是我讲你听的“讲听式”、我说你做的“说做式”以及我令你止的“令止式方法”等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完全是一种对立的关系,抹杀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进行了精辟的阐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事”就是高校教育大环境和受教育者,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的进行研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其所固有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说,创新就是对旧事物、旧观念的扬弃和调整,改革与现实中不相符合的体制、观念以及方法,使之与客观情况相吻合。创新的过程就是探寻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的过程,就是实事求是的过程。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途径的创新,必须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无视客观规律而盲目创新。

2.实效性原则。因为实效性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完成,所以有效性地创新方法也就成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创新的关键环节。当提出和创造出一种新方法的时候,不能以主观上新与旧作为评判标准,而应该以创意和时效性为原则。因为,以实效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否创新的原则,不仅可以判断这种创新是否有意义和价值,而且还可根据实效性的大小来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程度的高低,达到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效果的量化评估。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途径的创新过程中,要注重实效性和创意,必须反对形式主义。

3.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最基本的原则,有了针对性,方法的创新才有明确的目的和正确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上的针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革新那些过去长期沿用而不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另一方面是根据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大学生思维和观念发生的新变化和面临的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摸索和创造出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和途径,预防、化解以至消除大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思想矛盾冲突,解决他们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4.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在长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党创造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形成了优良的思想政治工作传统,这些宝贵的财富都应该得到后代的继承和发扬。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途径探析

1.拓展教学手段。这些手段主要包括:一是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拓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双向式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发挥主导作用,采取多种方式对教育客体进行教育的同时,也应该调动教育客体的主动性,让大学生以主人翁的心态接受教育,减少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抵触情绪;二是由封闭型教育向开放型教育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从封闭的圈子里走出来,适时实现教育方法的转变与革新,用开放型的教育方法取代传统的自我封闭的教育方法,让教育客体在开放的环境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三是由“冷漠说教”向“情感沟通”转变。因为现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现实中渴望交流与尊重,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要采取冷漠说教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是应该与他们相互就留与沟通,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四是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总书记非常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他指出:“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

2.重视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等“隐性课程”的作用。“隐性课程”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好的效果。一方面,学生社团在学生教育和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被称为“第二课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社团活动的教育作用,将社团活动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规划中,在举行的社团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另一方面,我们还要还要丰富社会实践教育,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一是广泛开展社会调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根据形势为大学生拟定一些调研课题。二是组织社区服务。大学生们通过服务,能够加深对这种责任关系或道德关系的理解和体验,通过服务的实际效果,能够丰富思想情感,通过社会的认可和肯定,能够强化集体主义意识和奉献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组织学生为社区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3.充分了解大学生目前的思想状况,由老师切合实际开展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辅导员也起着很大的作用。从身份上来说,学生辅导员是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实践者;从经历来说,学生辅导员与大学生有着极为相似的学习经历和校园环境,彼此之间可以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的创新也离不开学生辅导员的调研,改进和创新适合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从而可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因此,由学生辅导员深入了解大学生情况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方式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途径之一。

4.积极探索网络教育法。指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一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关键是要丰富网站内容、栏目,努力增强网站的吸引力;二是利用电子邮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我们既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传达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开展调研、心理咨询和各种竞赛活动,还可以对那些比较内向、不善言辞的大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三是研制和推广思想政治教育软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比较关心的热点和时事,组织有关专家开发一批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软件。

5.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环境对人的思想道德培养既有显性约束力,又有隐形感染力。国外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因此,他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营造优良的校园环境。所以,我们应该采取多种途径优化风气、完善制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教育和管理两者结合起来,将思想引导和行为规范结合起来。要加强校园精神的创立和加强,它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积淀,是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校园文化的灵魂,这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又一途径。

总之,高校大学生的观念变迁及个体差异性和国际形势、国内社会形势的深刻变化等都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用的发挥,我们只有在创新中坚持正确的原则,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创新。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应有的作用才能够得到正常发挥。

参考文献

[1]吴宝权.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6(4)

篇5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变革。新媒体技术的开放性、隐蔽性和互动性等特点既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也正是这些特点增加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使得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1.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面临挑战。随着人们沟通交流方式的转变,以及主体间性哲学概念的兴起,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兴领域。着名学者张耀灿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界定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主体——主体和主体——客体这两种关系的统一,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所谓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1]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愈发凸显。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

    2.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背景面临变化。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都处于“无屏障”状态,其中信息的匿名性和相关法制建设不完善,更是导致新媒体时代信息的无序发展,人们从新媒体上获取信息具有随意性和难以控制性,很多不良信息给传统观念和道德思想带来了严重挑战,甚至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了不良影响。这一现状不利于人们尤其是正处在塑造期的青年大学生们坚定立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地挑战。

    3.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要求面临改革。打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利用新媒体与受教育者进行平等自由的沟通交流,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工作理念、工作方法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全新要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坚持与时俱进,熟悉新兴媒体,更新现有观念,改革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思路,提高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是迎接新媒体时代挑战的必然要求。

    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措施

    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内容,方法和理念等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面对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要全面把握新媒体的特性,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独特优势,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将上述挑战转化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机遇、新契机。为此,我们应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工作的创新性。新媒体的出现是科技不断进步的产物。不同于强调“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把信息传递出去”的传统媒体,新媒体则更加注重于“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的交流与互动”。[2]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新理解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现代传播学相关原理,依托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结合起来,探索新旧结合、虚实统一的工作新思路,从而使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3]

    2.促进工作的专业性。新媒体时代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者复数的主体,要真正实现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必须不断提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素质,适应时展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实现与新媒体时展变化相适应,需要选拔出一批新媒体开发应用传播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人才储备,从而打造出一支既能够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又能够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核心队伍,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形势下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展。[4]

    3.加强工作的导向性。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把新媒体的教育功能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来,将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阵地、学习阵地和生活娱乐阵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切入点,不断创新,积极整合新媒体的优势资源,建立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用先进的主流文化占领网络阵地,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传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宣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新媒体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从而加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建设。

    4.提高工作的实效性。新媒体时代,信息的无序发展和不良信息的泛滥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严峻挑战。为此,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管理,提高对新兴媒介的信息监控,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媒介素质,利用新媒体这个平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通过与受教育者在新兴媒介上的互动交流及时发现受教育者存在的思想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切实的建立和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信息监管机制,实现新媒体信息监控的实效性。

    四、结语

    总之,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研究在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挑战,探索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实践与总结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的向前发展,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奋发图强,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6

[6].

[7]/BookSerialise/BookShow.aspx?BookID=738&ArticleID=12863.

篇7

其次,探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还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作者向读者展现了前提性理论以及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理念。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前提性理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社会发展理论以及人类共同体理论,这三个理论揭示了新媒体环境下人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引导问题,从而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新方法、途径的探索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也是实现教学方法与途径建立的前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包括:注重系统灌输与个体差异的有机统一、促进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协调、强化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把握教材体系与新媒体体系的对接融合等理念。其中,作者尤其重视“促进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协调”理念,因为新媒体技术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的价值观念受到的冲击最大,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最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他们越来越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作者认为,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等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欠缺,社会价值的实现受到很大的阻碍,因此,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协调好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用个人价值标准与社会价值标准共同约束大学生行为。在建立一定理论基础之后,作者指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媒体教学的优势,提出了新媒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思路,并且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创设“严肃游戏”,借鉴“慕课”的教育模式理念等等。

篇8

一、引言

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仅关乎大学生日后的发展,还关系到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序发展,甚至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应该作为高校教育的重点,更应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人格塑造的意义

人要想立足于社会,以健全的人格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给予正确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因此,可以说,塑造健全人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为大学生的人格培养提供方向与标准,同时也能够为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提供方法与路径,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为人格培养提供方向与标准

思想政治教育是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受教育者施加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改变其个人观点、认识、信念、态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内容,武装其头脑,提高其情商,塑造其健全人格。在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与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提供十分明确的方向,并能够提供一定的标准:人格的生理、心理、道德、社会等各个要素协调发展,平衡发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规定的培养方向,也是衡量健全人格的最主要的标准。

(二)为人格培养提供方法和路径

人格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需要有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路径。而思想政治教育恰恰为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提供了这个方法和路径。比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或辅导员会通过言传身教来影响大学生,为大学生树立德育榜样,促进大学生人格的有序发展。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正是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之一。当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方式与方法都将为培养人格提供良好的途径,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意义非凡。

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来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需要因材施教,具有针对性;更新理念,具有创造性;分解目标,实施阶段性。

(一)因材施教,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由于受教育背景不同、家庭环境不同、个性特点不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与德育素养也各有不同,人格发展势必不同。如果针对所有的大学生都采用同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便无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最大化。为此,高校辅导员应该因材施教,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每一名学生都能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比如,有的90后大学生性格叛逆,桀骜不驯,如果我们采用说教的方式,不但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还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为此,可以采用迂回战术,先肯定他们,认可他们,与他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之后再将他们个性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指出来,使他们心悦诚服。

(二)更新理念,创造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1世纪是个性化的时代、信息化的时代、创新性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改变。为此,高校辅导员应该不断与时俱进,更新理念,创造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如,可以通过很多的途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举办艺术节,培养学生艺术感悟能力与欣赏能力;可以开展爱国诗歌朗诵会,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可以开展节日征文,对学生进行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通过新媒体来增进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学习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辅导员只要能够更新理念,便可以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无时无刻,可以精彩纷呈。在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生完善了人格,发展了综合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三)分解目标,阶段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健全学生人格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的目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们只有将这个巨大的目标加以分解,分阶段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够一步步实现最终的目标,从而真正健全学生的人格。比如,可以按照大学四年来划分阶段,每一学年为一阶段,制定学年目标;也可以在每一学年内划分小目标,以便于实现小目标。以大一阶段为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可以定为最基础的爱国目标,即通过各种爱国主义的活动与教育形式来使学生对于祖国升腾起更大的热爱之情,每个月都可以组织爱国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将爱国由口头升华到内心,使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可以说这是人格健全最基本的要素,也是最低的要求。如此一学年下来,爱国主义情感这一宏伟的目标也能够细化、落实。

四、结语

塑造健全人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因此,希望本文的论述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借鉴。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高校层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及时发现学生人格中的缺陷和不足,并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以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其综合素质,塑造其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篇9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的学校及家长对心理教育有了更多关注,同时社会舆论也对心理健康更为重视,在此背景下,不少的高校已把心理教育作为专门的课题加以研究。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心理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个性发展,因此,需要重视心理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心理教育内容。

1、心理教育能为更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在教育领域,普遍将心理修养当做进行诸如体力、审美、道德等其他修养的基础,通过进行心理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群体形成较好的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的良好状态,从而为更加有效地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心理基础。首先,心理教育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做了心理背景的铺垫,使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意识,从而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做到对自己,对他人的正确认识,按照道德规范恰当表露情绪。而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处理不好社会关系,个人产生心理障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接受也就无从谈起了。其次,通过心理教育,学生能够在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整方面有所进步,在面对挫折时能及时应对,在表现自己时做到恰当又妥善,并能认清生活中产生的裂痕,及时予以弥补。学生具备了这些心理自我调整能力,也就构筑了较为健全的人格结构,再经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疏导,大学生能够做到在较高层次上确定自身目标,并在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方向的指引下,完成目标,为社会贡献出自身的价值。

2、心理教育有效充实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要目的就是塑造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大学生在政治、思想、行为及品德方面更加符合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和规范。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一贯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加以特别重视,并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也应该看到,高素质的大学生既要在思想、政治及品德上保持优秀,也应保持心理的健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对学生群体进行心理教育,就是基于大学生素质全面化的需求。通过心理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群体更加适应社会发展,更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自身潜能,引导高校学生对自己,他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正确认知,勇于面对生活挫折,培养生活中的道德观念。在一定程度上看,高校思想政治心理教育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补充,也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使其更加贴合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加利于学生人格全面性的培养。

3、心理教育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途径

有别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方法,心理教育能够开辟出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途径主要是采用说服、评价等方式,通过树立榜样典型来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培养学生思想素质。这些教育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方法的使用上,过于强调外在因素的强化,在某些时候,容易使人产生枯燥乏味的感受。深入分析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不难发现,真正困扰学生的问题是认知及心理问题,而不是单纯的思想问题和道德问题,因此,新时期下需要走出传统的教育范式,采用更加符合大学生心理特征的新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心理教育就是有效途径之一。可以综合运用心理暗示法、心理疏导法及心理咨询法等方法,开发学生心理意识,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让学生自己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困扰自己的心理障碍问题,适当运用心理辅导,使大学生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自觉接受消化。通过心理教育的这些新方法,有效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成效性更显著。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侧重研究人在思想方面形成、变化及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的思想观念在发展变化时又与心理保持同步,因此,我们要正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之间的关系,做到从心理现象出发,对人的思想观念及行为规律加以研春岁月究,从而找出心理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心理作为思想的先导,是思想问题产生的根源,具体到高校大学生群体,也是如此。因此,心理教育根据高校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能够有效将思想政治教育加以具体化、个别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在具体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从以下方面融入心理教育。

1、教学内容注重加大心理教育比例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如“两课”教学实践中,要加大心理教育的比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取决于受教育者具备的内化程度,而心理结构又是产生内化的主观因素,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涉及到心理结构的构建,只能通过心理教育发挥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的基础上,根据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联系学生群体的心理实际情况,对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心理上的发展规律加以掌握,通过针对性地讲授,使学生经过认知、感受、体会、理解等过程,完成人格的搭建,形成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教学中,加大心理教育比重的重要措施就是增设心理教育方面的课程,通过心理课程的系统化学习,使高校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形成良好品质。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割裂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联系,要在课程之间互相穿插,加深彼此联系。

2、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相结合的网络体系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手段,开辟了新渠道,应大力运用,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时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广泛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及时更加心理教育的相关内容,建立一体化的网络体系。心理问题涉及到一定的隐私,因此,学生通常不情愿对外公开自身的心理问题,信息网络又有着虚拟,隐蔽的属性,方便学生吐露内心的思想,能够容纳学生释放的各种情绪。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及时准确对学生群体的心理状态,思想状况予以了解,通过相应的分析,找出问题,便于及时进行沟通解决。同时,这种网络化的教育方式,更加凸显了教育的公平观念,能够被广发学生接受,从侧面上又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业队伍的建设,完善心理咨询和辅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业性较强,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它要求教师要对心理学的原理,方法等系统掌握,另一方面,它对教师本身的素质,如知识结构、责任意识、人生阅历、道德品质等都有着严格要求。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对心理学科的知识比较缺乏,造成心理教育工作的水平较低,也影响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因此,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吸收一部分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要对大多数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开展相关培训,使其掌握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契合大学生群体的身心规律。此外,还应成立相应的心理咨询和辅导队伍,及时预控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效补充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篇10

一、引言

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为此,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目的、地位与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与原则、观念与内容有了诸多的创新,突出地表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一)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改革的全面推进随着思想解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改革的全面推进,社会发展呈现出综合化、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环境和对象特点,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在国际国内环境影响下,社会思想呈现出独立性、趋利性、多样性、非理性等新特点。[1]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渠道更多、程度更深。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结合社会改革的实际,推动和保证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又要在改革中破除旧思想、旧观念,确立新思想、新观念,实现社会思想观念的正确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开放型的系统工程,只有采用新的手段、运用新的方法,才能达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加快了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并走进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才素质和人的全面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理应对人才资源开发、对个体素质的优化及需求予以积极的回应。[2]因此,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较以前更为繁重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方面,还是在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方面。

(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实现的需要

伴随着党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建立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如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实现党的战略目标服务,便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我们在继承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同时,需要不断充实新经验新内容,并创造性地运用一些适合当今时展要求的新方法,才能适应时展的新要求。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途径

(一) 转变教育者思维方式和教育理念

思维方式作为人们思维活动工具,是人们在抽象思维活动中所运用的工具,也是人们在认识和把握对象的思维工具。只有采取正确的现代思维方式,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本质,提高认识科学性。转变教育者思维方式和教育理念方可认识到落后的思维方式有碍于教育者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方可恰当地选和运用教育内容,方可正确地认识教育对象,方可从单向型的思维方式向多向型的思维方式转变,由被动式思维向主动式思维方式转变,教育者应具有系统性思维、立体型思维和超前性思维。

(二) 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吸其精华弃其糟粕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应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精华部分,深化原有被证明是科学的传统方法, 包括深化外来优秀的文明成果。“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主要是教育的方针、原则方法和一般方法,是以为指导,在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 并经过长期教育实践的检验, 证明它是科学的,我们应该在实践中对它进行吸收和深化”[3]。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一定的阶级性,但也不乏通用的理论精华,像杜威社会性学校生活教育法、柯尔伯格“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拉思斯的价值澄清法等都具有借鉴作用。“实践证明,固守旧有的传统,一概排斥外来的文明成果,即使是最优秀的民族文化也难以得到弘扬。吸收来的来文化若不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即使是先进的思想也难以为本国人民接受”[4]。

(三) 充分利用高科技教育平台和教育方法技巧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科学化、现代化、最优化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亟需‘网络政工’, 积极创建教育互联网平台, 营造红色网络文化氛围, 以‘灌输、引导、监控’为主要方式, 占领网络思想意识阵地, 积极探索校园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实现途径,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5]。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应重视心理教育,“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工作节奏得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大, 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越发软弱, 这些心理异常现象出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极大阻力。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 这种影响会不断加大。如何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 以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是思政治教育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6]。心理咨询方法作为高科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不仅需要精密先进的仪器设备,更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的思政人才。教育观念实现由“堵”到“疏”转变,教师要实现由“我讲你听”向“双向沟通”转变,教育内容由“空洞无物”向“具体实在”转变,对教育对象上因人施教,教育形式单调呆板向生动活泼转变,在教育效果上实现由单一渠道向综合作用转变[7]。

参考文献:

[1 ] 王秀阁.新世纪初思想政治工作研究[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2

[2]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张毅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综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4月

[4] 宇文利.试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原则和方向[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