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3 10:56:0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互联网与传统文化,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互联网+”时代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反思
1.冲突还是对接
互联网技术开阔了人们的思路,改变着人们认识世界的价值观。对于具有地域特征和历史积淀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而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既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使青少年被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改变,他们能利用网络的便捷、高效来获取更多传统文化信息;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海量、多元信息又不可避免地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传统文化产生碰撞和冲击,扰乱青少年的价值判断。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教育是冲突还是对接?答案毫无疑问是后者。如何将“互联网+”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效对接并有机融合,是当下教育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2.话语权由谁主导
“互联网+”时代,信息既丰富又复杂,各种思想良莠不齐,同时,过去高高在上的说教方式越来越不受欢迎。在此背景下,教育者把握“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话语权,成为了引导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向正确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者如何主导“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话语权呢?一方面,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的潮流,把握时代脉搏,丰富“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改进“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增强把握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主导权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把一些枯燥、抽象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增强把握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主导权的现实性。
3.传授式还是渗透式
所谓“传授式教育”,是指教育者将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再将学习内容结合自己的认知,加以内化,以实现教育目标。如今,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授式教育”方式弊端日益凸显,已经无法直面全方位、开放性的“互联网+”挑战。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应立足于“渗透式教育”。所谓“渗透式教育”,就是将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通过一定的载体融入到受教育者的学习、生活与实践中,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1]。“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载体,营造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得到陶冶和提升。
4.教育效果可否实现“1+1>2”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并非互联网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简单叠加,它更为注重互联网与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实现“1+1>2”的教育效果。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克服旧教育方式难以“引人入胜”的缺点,运用互联网技术所特有的图、文、声、像并茂等优势,实现传统文化教育效能、效应、效力的最大化。这种教育模式更为符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更有利于传统文化课程对学习者的渗透、内化,其教育效果更加有效。
二、“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建构
1.主动迎接“互联网+”时代,构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新平台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已不再局限于某一空间、某一地点。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也从过去单纯依赖书籍、课堂等载体传授,逐步转变为越来越靠信息技术传播。我们应主动迎接“互联网+”时代,将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与互联网技术融合,构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新平台。
构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新平台时,我们应立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需求,并将两者有机融合;同时,还应深入挖掘“互联网+”的积极影响,发挥其在传播信息方面的快捷、便利、易接受等优势。例如,学生个体差异性决定了其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存在差异,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尽相同。开发传统文化教育的各类学习平台、虚拟学习社区以及在线社区时,我们就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差异和不同需求。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介构建教育功能强大的“自媒体”、“社交圈”,引导学生在这些平台快乐地学习传统文化。
2.把握教育主导权,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传统文化教育合力
2014年《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既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又要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互联网+”时代,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育者把握教育主导权,实现学校、家庭与社会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推进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的“学校―家庭―社会”传统文化教育合力。
首先,学校应把握传统文化教育主导权,制定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化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同时,还应该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网络资源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宽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渠道。其次,家庭与社会应共同参与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家庭―社会”的连接纽带,互联网技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发挥校讯通、微信群、网络互动平台等媒介的作用,成为“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选择。
3.开发符合青少年特征的“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否符合学习者的兴趣和需求,直接决定了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我们应开发符合青少年认知特征的“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资源,力求趣味性、多样性,避免出现空洞乏味的说教。我们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整合,选择一些有代表性、趣味性强、富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拓展,开发传统文化教育在线学习课程。开发这类课程,“重在使学生的参与度提高,真正地体验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永恒的社会价值与道德价值”[2]。
4.革新教育方式,构建“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新模式
“互联网+”时代给传统文化教育带来的不仅是教育手段的改变,还有教育方式的改革。这就要求我们逐步改变过去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改变学生“被动式”接受学习的局面。
一方面,我们应注重“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性,即利用互联网技术营造传统文化教育学习氛围,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另一方面,我们还应注重“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翻转性”,即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共享云端教育资源,参与到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来,加强师生交流。此外,我们应运用互联网技术,在网络化的教学互动中,开展探究学习、在线学习等。
5.更新教育观念,将互联网思维融入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要求教育者更新教育观念,将互联网思维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实现“1+1>2”的教育效果。
例如,将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思维”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就要求树立“以用户为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还要求注重“用户体验”即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体验性。此外,“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社会化思维”等互联网思维也给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新的启发。
一、互联网文化产业概况
所谓互联网文化产业,亦称新媒体产业、数字文化产业或者数字娱乐产业,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是当今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核心领域。至2016年底,中国文化产业结构将分成四部分:一是互联网文化产业,其市场价值将占70%;二是传统媒体,包括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大约将占10%;三是艺术品和工艺美术品,大约将占10%;四是旅游和演出等娱乐活动,大约将占10%,由此将形成7∶1∶1∶1的发展格局。
互联网文化产业最大的特点是平台为王,做平台的企业基本上都是赚钱比较多的,做内容的企业赚钱比较少。而数字文化产业是以互联网作为平台的,这个平台有两个特点:一是向移动化发展,二是这个平台是无边界的。
这些做平台的互联网文化公司不仅做数字文化产业,还做其他内容,如网络零售、金融等各种各样的服务,会形成同质化大型平台集团。即企业经营的主业大体相同,如现在都做网络文学、游戏、广告,而接下来都做金融等。这是一个大的发展格局。数字文化产业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很多创业领域和发展领域都将跟数字文化产业发生联系。
二、互联网文化产业特点
互联网文化产业是一种新的产业生态系统,一般条件下,互联网文化产业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足够的规模,即海量的内容;二是要专业化,即做得很细。传统媒体的平台规模效益日渐萎缩,互联网则可以无边界。如百度可以无边界的广告数量,这就是平台的效果,所以它是真正具有海量内容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传统媒体会受到互联网平台的巨大冲击。所以,今后传统媒体主要生长的路径就是内容的品牌化,即具有别人所不可替代的内容,譬如包括电视的黄金栏目、大型的选秀和娱乐栏目、电视剧等都是将来电视台竞争生存的主要空间。
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是新媒体,是新技术条件下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而产生的媒体形态,是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形态而言的,如数字杂志、数字电视和手机媒体等。新媒体作为新兴媒体形态,除了满足传统媒体为人们提供信息、交流和娱乐的需求之外,还具有即时性与交互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独特优势。新媒体之“新”,不仅“新”在技术和形式上,更是“新”在理念上。理念上的创新带来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带来文化在创新模式、传播途径和影响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二者的结合更进一步地改变着整个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新媒体时代,围绕着新媒体的创新所形成的新媒体文化,成为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动力源泉。
三、互联网文化产业给传统文化企业带来的冲击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深刻地渗入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中。在新媒体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传统文化产业和传统媒体受到巨大冲击,将来很可能还会受到更大冲击,文化产业中各个板块的新格局将会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得到更加清晰的呈现。
最显著的现象是互联网企业对文化企业的并购。互联网公司在影视、文学、音乐、动漫等诸多领域的布局,这让传统文化领域从业者感到来势汹汹。图书、杂志或者报纸等纸质媒体从传统媒体的角度来看是转型不了的,必须用互联网的思维实现业务的扩展,而不是将报纸和杂志搬到网上去,那是搬不动的。传统电视和互联网的合作也开启了全新的模式,在电视直播和在线互动进行了创新式的结合,开辟了“网台互动”模式。
互联网既激发了文化消费需求,又反过来推动了文化产品供给。互联网打通文化领域产业链,促进文化产业整体业态升级。平台为王、内容为王、专业垂直、O2O模式、股权众筹以及在线参与等商业模式成为文化产业的主流,知识产权保护则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灵魂。
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跨界融合,创新了文化金融合作模式。如何拓宽融资渠道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难题,在互联网平台下,众筹、股权投资等新的文化金融模式正在出现。专门的众筹网站的诞生以及淘宝网等许多网站成立的众筹平台,为文化艺术类的项目提供了新的思路,艺术家、小企业家可以通过在网络上展示创意,预先向大众募集资金。众筹依托互联网拓展,是中小文化企业或个人融资的补充。
在快餐式阅读习惯的潮流下,提升内容品质是互联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容产品的质量始终是决定产业和市场发展水准的关键,而互联网内容产品的核心是产权保护。保护网络版权、培育正版消费理念有利于激发内容创作者的活力,互联网企业既要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实现基于正版内容运营的盈利,也要发挥企业责任,积极打击盗版。内容产业其实最核心的就是版权,互联网与传统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正在成为一个市场价值越来越大的有机生态系统。
四、互联网文化产业今后的发展思考
要学会运用互联网思维发展自己。面对强大的互联网浪潮,企业的转型已成为必然。在互联网时代,企业转型离不开互联网平台,更需依赖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数千年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的不断进步,要求人们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传统企业价值链乃至于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互联网思维。新媒体时代是一个大数据、大平台的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进步带来的是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改变,互联网本身也不再是虚拟不实的经济体。任何文化企业都必须时时刻刻准备调整和改变,以适应互联网技术的变化。
要将创新机制纳入到企业制度中去。“跨界融合”已成为文化产业向前发展和变革的铁律。在文化产业从需求驱动进入到创新驱动阶段的今天,对新媒体条件下的新技术应用,使得许多传统行业要么破产倒闭要么被迫融合,传统的行业边界显得愈加模糊。在这种大趋势下,文化企业更需要努力适应这种变化,在找寻新技术作为支撑的同时,努力在行业融合中进行相应的技术与文化创新、内容和运营管理方式创新、传播渠道与用人考核机制创新。同时,先进理念的变革和创新来自于企业的人才创新,这要求文化企业必须坚持把以人才为根本,以优秀企业家为中心,作为社会文化建设发展提升的指导,才能葆有文化企业在推动社会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作者单位:汶上县政务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一、大学英语教学情况现状
(一)语言教学为重心
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高校更加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考察也多是停留在语言学层面的语法、单词背诵等方式,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体会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底蕴。一门语言应当是作为学生去了解另一种文化的媒介,围绕某一个文化主题进行语言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文化交流。但是当前我国最普遍的现象是中华传统文化在这场文化交流仪式中往往失去话语权,很多学生不能用合乎规范的英文去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利用英语实现真正跨文化交流。尽管目前针对大学生英语能力测试的四六级考试基本使用传统文化进行写作命题,但是学生答题时根本不知道如何正确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习俗、节日与建筑,这些考试普遍反映了当前英语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表达教学的缺失。这种现象不仅体现在学生“哑巴英语”方面,中华传统文化“失语”同样是高校教学应当重视的部分,应当积极将大学英语教学真正从语言教学转变为文化教学。
(二)传统课堂模式为主导
尽管大学时期的教育模式相比初高中要更加多样化、更加灵活,但是仍然没有完全摆脱教师主导的传统课堂模式。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大学课堂借助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在互联网时代,当代高校英语教学课堂仍然基本处于“断网”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已经基本实现了使用计算机完成授课,但是大部分只是在使用计算机技术做着最基本的PPT放映工作。教师课上能够积极使用互联网帮助学生更好了解国外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并不多,很多课堂只不过是教师在讲台上借助PPT向学生传输正确的单词、语法等知识,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没有主动去了解相关文化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直接交流少之又少,互联网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很多可能性都尚未被发掘。
(三)落后于当前时代导向
在互联网时代,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同样是国家地位的体现,整个世界都能借助网络进行实时交流,当代大学生更是向外传播文化的重要力量。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极为重视,在各种场合和文件中都表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影响更多人去积极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增强文化自信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四个自信”的其中一部分,积极推动中华文化传播与创新成为趋势。但是反观当前高校英语教学过程,很多时候忽视传统文化重要性,在英语教材中占据的比例小之又少,整个课程编排与教材编写中传统文化分量轻微。我们的学生积极接受外国文化,对外国的电影、娱乐、游戏文化了如指掌,在介绍传统文化时却又不知如何说起,这严重落后于当前我国积极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导向。
二、大学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措施
(一)转变语言教学为文化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实现从语言教学向文化教学的转向在整个教学体系中都应该进行相应改进,让中华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有更高出镜率,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文化的跨国际交流。进行文化教学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英语课程设置更加注重文化教学。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学校及各任课老师应当积极进行英语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创新,在公共课程中积极开展各种文化交流展示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对外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对比,在理解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更好地将各种文化进行吸收。而选修课程的设置应当结合学生的兴趣与教师能力,将英语教学更好与传统文化结合,例如英汉文学赏析、传统文化改编等课程,让学生在选修课程中更加灵活运用外国语言,能够积极将中国文化作品进行英语化传播。这种兼顾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课程设置,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语言学习生态环境让传统文化更好地渗透进大学英语教学中。第二,创新英语教材编写。要改变当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缺乏的情况,必须对课堂使用的教材进行创新性改变,在尊重当前高校课程改革标准的基础上,将优秀传统文化以合理的方式写进教科书中去。教材的编写仍然应当以规范英语为载体,其内容应当包含优秀的中英文化内容,围绕不同文化主题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相应训练,让学生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与标准英语进行转化结合,从而帮助当代大学生培养更高的知识文化素养。第三,教师队伍增强自身文化素养。当前大学英语教师队伍中很多都是中国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英语语言能力非常强大却缺乏相关文化环境生活经验,而对传统文化又没有达到能够用英文进行深层次文化交流的能力。因此当代大学教师队伍应当积极提升自身教学能力,进行传统文化跨文化交流的相关研究,在自身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引用中国传统文化,带动学生用英文去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总之,在文化教学模式中,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脱离原有模式,让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交流,培养当代大学生高水平知识文化素养。
(二)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改革
互联网时代带给英语教学工作者更多可能性,现代科学技术对教学改革的支持更有利,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能够让各种文化的展示与交流更加方便快捷,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教学成果进行数字化保存与转化。在教学过程中关于很多传统文化的英文表达方式,教师可以利用电脑进行记录并分类,与英文典籍中已有的翻译方式进行合并与对比,在学校网络平台上将课上总结的教学成果上传,让学生能够及时进行巩固与复习。同时学校教研室可以将各个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汇总后编纂,成为学校英语教学的一大特色,建立起学校英语教学专门的语料库,帮助学生更好了解传统文化在英文语境中的表达方式。第二,使用互联网进行辅授课。学校在自身网络课程平台中添加一些英语学习趣味性课程,教师将一些在课上没有涉及的知识点录成微课视频上传至学校官网,学校也可以购买一些知名教师的课程进行上传。学生在课下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主选择课程观看,在这些微课程学习中能够更好理解各种文化的内涵,从而在现实课堂中给予教师更好课堂反应,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实现线上与线下的科学配合。不仅如此,在课上教师也可以上网寻找传统文化视频与图片给学生观看,学生自己同样可以将传统文化翻译成英文作品后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课堂展示,从而帮助教师丰富英语教学课堂形式。总之,互联网技术是英语教学应当积极引入的科学技术,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传统文化进行英语教学更加容易、方便,帮助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自20世纪开始,人类对于文化活动的传播便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叠加,各种非物质文化的传播不仅是文化的传播,更是精神的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了人类对文化社会演变的认识和发展方向的预判。我国台州黄岩翻簧竹雕作为传统非物质文化的一种,其广泛的传播和发展不仅能够保证我国文化的完整性,更有利于促进人们精神上对社会的认同。
1 强化互联网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原因及重要性
在信息化笼罩整个社会的今天,“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已经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更渗透到了文化领域,互联网+与传统非物质文化的结合,是当代人们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形式。
1.1 强化互联网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原因
人类历史上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为:笔墨录音电视互联网。在这个传播模式中,体现的是人类对文化传承形式的演变,更彰显了社会的发展趋势。当今世界的发展是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发展,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文化领域,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模式[1]。当代人们对传统非物质文化的关注度逐渐降低,不仅传承人缺乏,传承技术更是不够创新。互联网是当代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利器,若将互联网+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不仅能够带动传统文化繁荣,更能丰富人们对传统非物质文化的认同感。
1.2 强化互联网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
互联网背景下,通过各种新媒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传的融合,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物质消费的需求,更能引起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与拥护。任何文化形式的生命力不在于其在某个时代引起多大的波动,而在于其能付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不断完善自己。与时代背景相融合,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互联网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能够引起广大受众的关注,当代人们日常休闲和工作都会依赖互联网[2]。若能将文化与互联网相融合便能够引起更多年轻人的关注,进而更好的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传承。此外,当代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许多的商品通过互联网的渠道进行销售,若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互联网的电商平台进行对接,便能够通过商业的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经济产业相挂钩,在传承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更能够提高一定的经济效益。
2 互联网环境下实现台州黄岩翻簧竹雕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台州黄岩翻簧竹雕是我国著名的手工艺艺术,在发展中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形式,是中国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互联网+的模式来强化台州黄岩翻簧竹雕的可持续发展备受社会的关注。
2.1 与电子商务平台融合
电子商务平台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其经济运营模式的出现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腾飞,更对各类文化的传播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台州黄岩翻簧竹雕,是一种手工艺艺术,其文化可转换为物质形态,不仅具备物质价值,更具备欣赏与收藏价值。台州黄岩翻簧竹雕可以以商品的形式上传到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电子商务来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进而实现经济与文化“双收”的局面,在商业流通的过程中,还会勾起部分国人的兴趣,进而转向对该手工艺技术的学习,促进台州黄岩翻簧竹雕手工艺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2.2 形成规模性的技能培训基地
台州黄岩翻簧竹雕作为一门手工艺技术,其传承和发展就必须人们主动的进行培训和学习。然而,现阶段我国台州黄岩翻簧竹雕的继承人少之又少。而且,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规模性的传承,让台州黄岩翻簧竹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形成规模化。为此,在台州黄岩翻簧竹雕形成商业规模的前提下,使业界人士共同融资,组建黄岩翻簧竹雕的培训机构,使技术形成规模化、制度化。作为传统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政府亦要提高扶持力度,提供培训基地一定的厂房设备,并减少相应的赋税,让台州黄岩翻簧竹雕艺术在良好的环境下得以健康发展,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2.3 强化互联网+的理念,提高宣髁Χ
台州黄岩翻簧竹雕作为一种手工艺品,在学习与传承的过程中,首要的任务是转变人们对传统非物质文化的理念。在互联网+模式背景下,通过互联网下的新媒体对台州黄岩翻簧竹雕进行文化传播。强化对黄岩翻簧竹雕手工艺文化的宣传力度。并在互联网环境中形成固有的非物质文化传承的积极意义的氛围,让人们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受互联网文化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进而对台州黄岩翻簧竹雕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对民族文化继承的责任感[3]。
2.4 通过互联网来革新黄岩翻簧竹雕的传承方式
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台州黄岩翻簧竹雕传承主要以继承人的方式“人对人”进行传承。这不仅降低文化传承的效率,更影响了其持续性发展的可能性。为此,要与互联网进行对接,通过互联网+模式来讲黄岩翻簧竹雕的传承方式进行革新,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新浪微博等公众平台对其进行宣传,在保护性继承的手法上进行改革,通过明星效应、非继承人培训和网络真人秀等形式,以“互联网+”新媒体渠道播出,进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互联网+模式在当今时代与传统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其中,台州黄岩翻簧竹雕不仅拥有者独特的文化特性,更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工匠精神”的体现,为此,要切实强化互联网+模式下台州黄岩翻簧竹雕的发展,以此来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6-0039-02
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成果的具体凝结,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推动力之一。中国几千年延续不断的文明,形成了内化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体系,成为中国人内在的精神、行为规范和民族表征。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人们进入21世纪不断更新的时代,互联网成为了人们生活世界不可缺少的部分,也使人类的价值观念、精神世界、文化特征等等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这样的前提下,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新的网络文化的_突,寻找传统与创新的融合,正确引导网络文化,实现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共同引领和发展,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具有深刻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内涵
(一)中国传统文化
顾冠华教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人的内在的精神生活形式,包括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习惯等;第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往往也以外在的物态的形式来表现,涉及人们衣食住行的风习和行为的规范等;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在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立特征,这种民族性的文化实际上已经成为多元的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是随着计算机联网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它以计算机及其附属设备作为物质载体,以上网者为主体,以虚拟的网络空间为主要传播领域以数字化为基本技术手段,为人类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文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开放性。网络文化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在网络的视阈中,几乎没有界限和约束,任何思想、观念,任何民族的文化输出都可以通过网络呈现在世界面前,因此,网络文化也就呈现出这种极大的宽容和自由的开放性特征。
2.虚拟性。网络文化是数字技术发展的产物,可以跳跃现实来传递信息、交流观点、倾诉情感,甚至于在互联网中呈现的现实也是在数据空间中虚拟的现实。虽然网络文化也反映客观存在的现实,没有脱离现实,但仍是以虚拟的内容与形式通过网络呈现在人们面前。
3.多样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为人们提供的平台越来越多样,也基于此,创造出的网络文化也是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上,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图片的,或者是动画的、视频的形式等等。内容上,更是丰富多样,文学的、艺术的等等很多内容都可以通过网络展现。
此外,网络文化还具有创新性、即时性等特征。网络文化的各种特征也正是与传统文化冲突的地方,而克服冲突,实现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交融共进正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二、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共享与交流,但也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
第一,网络文化在语言文字上冲击了传统文化的表达。文化的表达和输出离不开语言文字,可以说,语言文字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以语言文字来表达和描述文化,至今为止,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字的丰富多彩、意蕴深刻的。而网络是大数据发展,计算机技术进步的产物,网络的语言是程序性的语言。随着网络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流行起来的网络流行语有别于我们传统的语言表达,更加随意和杂乱,缺少传统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第二,网络文化改变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传统文化的传播还只是依靠有限的印刷、书信的方式传播的,速度较慢、空间有限。而时代进步不断出现书籍、报刊、广播和电视等方式,传播的速度也较慢,传达的空间有限。而互联网却改变了这一状况,促使传统意义上的传播速度、传播广度发生了根本性的提升。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户就可知世界大事,互不相见就能畅通交流,信息不再封闭,使人们能够更快捷的交流沟通。
第三,网络文化冲击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网络文化体现的是快捷速食的特征,是工具理性的表现,这种机器性缺乏人自身的理性约束、感性自然抒发,缺乏价值展现。甚至会引导人沉入“虚拟世界”不肯面对现实,把真实的感情交流寄予没有情感的冰冷的计算机和虚拟的网络世界,导致人被网络的异化。而正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借此传播来的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冲击着我们现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西方发达国家也通过互联网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自身的民族文化,在一步步进行文化的渗透和信息的干预。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互动与融合
网络文化的产生对传统文化形成了冲击,但也在很多方面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拓宽了渠道,促进了文化的大发展。首先,网络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创新性的方式。其次,为增强民族文化的竞争力提供了重要的途径。第三,网络文化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元素。
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两种不同文化样态中,实现二者的融合,形成有利于当代社会发展进步的文化体系,是我们一直以来的任务。
(一)坚持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核,以巩固网络文化的主阵地。作为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之一的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下来的古文明。这足以见证中国传统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尤其是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精神内核,如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君子追求、诚信节俭的品格等等,是要在新的时代传承和发扬的。网络是新的一种传播方式,能够为我们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提供更多更新的方式和途径,同时也会赋予传统文化以网络化的新特征,在更广泛的方面展示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我们更愿意接受的。网络文化也带给我们新的视角、新的观念,这势必对传统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要以结合当代文化的特征,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的成就,积极挺进多元化的网络文化阵地,拓展我们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占领网络文化的主阵地,以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其在网络文化中的新魅力。
中D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222-01
数字文化产业本质上是一种创新型产业,它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型人才。数字技术与文化内容的结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核心要素是创意人才的培养。高等学校传统专业如何培养优秀创新型人才成为重要的问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校传统专业中有代表性的一个,对其培养方案修订时应紧密联系数字文化产业这一关键要素。当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主导力量,数字文化产业也正在以全新的面貌对传统文化产业体系进行改造。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院校,也应该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的定位,对相关的课程设置、实践环节进行重新调整。未来数字文化产业的中心将在移动互联网。国务院2014年印发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大力推动传统文化单位发展互联网新媒体,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升先进文化互联网传播吸引力。深入挖掘优秀文化资源,推动动漫游戏等产业优化升级,打造民族品牌。对于汉语言文学这样的传统专业,应与当今的数字文化产业建设紧密结合,在课程设置时,充分加入相关课程,如多媒体应用系统与制作基础、中外优秀作品赏析等视听语言类、传统文化类、文学素养类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对于课程教学大纲的编排,也需要充分考虑到与数字文化产业建设相关,强调原创性与民族文化,立足应用。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应充分考虑到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将数字文化产业的基本目标融入到教学指导思想之中。
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应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上,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现代教育技术创新,将互联网技术融入教学,提升充实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二是平台支撑,重视学生的参与度,在交流互动中满足不同层次人才需求。三是产学合作,通过全方位、多模式、多途径的紧密合作创造更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附加值。
确立“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近年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网络平台课程出现,汉语言文学传统的理论知识实现网络共享,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显著变化。“北大中文论坛”、“国学网”、“汉典网”、“汉字字源网”、“中国语言文字网”、“四部丛刊电子版”、“四库全书电子版”等丰富网络资源共享。总理在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应把握此机遇,利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快捷、丰富、可重组的优势,推动互联网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紧密融合,形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的学科优势。
注重平台支撑。作为文化产业建设的表现形式,社团、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实践提高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用性与应用性。这种平台建设,注重文理交融,打破学科专业界限。教育部于2014年3月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专业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可以就此指导学生在实践平台展开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参与教师承接的各类课题,参与社团建设、相关学科竞赛组建、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与实施,增加交流度,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与专业建设互为融合。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需要数字技术的支持,更需要加强数字文化教育产品的开发和公共信息资源深化利用。
产学合作办学。产学脱节是当今高校本科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通过与企业、行业、实习基地等方面的合作,达到“宽口径、广就业”的效果。如2012年以来,湘南学院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专业实施改革,实现了与企业、行业、培训基地合作,进行了颇具成效的探索与实践。通过产学合作共建实习基地或寻求多领域、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机会完成的专业认识实习、社会调查、毕业实习,达到了多元性、多样化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数字文化产业本身具有信息化的特性,应继续推动产学一体,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传统文化在数媒时代的迷失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明的结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广泛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代所继承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的、博大精深的、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有四种形式的文化内容:物质、行为、制度、精神。
然而用数媒语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价值表达出来却是一件难事。中国传统文化最显著的特点不是言传而是意会,而数字媒体时代更多的是程序和程式化,体现不出千年来的文化韵味,对意会更是无从体现,因此,价值观的不易表达,使得传统文化在数字媒体时代的迷失,倒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此外,数字媒体时代的出现也开创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那些温文、含蓄、低调,显然与数媒时代个性张扬的特质相抵触,两者思维特点的相异,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媒时代消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数字媒体如何表现传统文化
数字媒体的发展,只有真正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才会有富有中国特色的飞跃发展。
运用数字媒体,从事物、事件的起源、发展、传承到影响等多方面加以详细还原,展现传统文化的真谛。艺术品是无形文化和技艺重要的物质载体,从数字化保护技术来看,出版电子书是一条可以借鉴的路子。使传统书籍与数字时代相适应。例如,《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大型多媒体电子光盘,在北京首都图书馆首发,展示了民族起源、语言文字、经济政治、绘画体育等方面内容。
不能否认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在现时代的积极意义,一旦传统文化缺了位,无疑将会影响精气神,对于数字媒体也是如此,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应融进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有精气神,才会有长足发展。
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突破了传统中交往的时空限制,使全球性普遍交往成为可能,使网民能拓宽个体的社会认知范围和程度。
利用网络文化整合中国传统文化。采用不同方言的汉语传播群体利用汉字输入和电脑网络进行大规模的汉语信息交流,来整合长期分裂的中国传统文化。毋庸置疑,中华民族正逐渐成为入网用户数量庞大的群体之一,汉语也将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响亮的声音之一。经过互联网络复兴的中国传统文化,将用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遗产对世界各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
远程教育。在远程教育中渗透中国古代的优秀道德传统,必然会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1.创设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人文环境。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对被教育者进行人文熏陶,是远程教育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环节。在远程教育中,可以把传统文化案例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图文并茂的形式,图像的出现可以促进学习者对文字的理解,或者是用音频、视频等形式。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还能提高学习效率。
2.开设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网络课程。通识教育的网络课程,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形式多样,远程教育中应该选择相应的媒体进行展示。比如,对于传统哲学、历史、政治、法制等知识理念,可以以教师讲授为主;对于传统音乐、舞蹈、戏剧,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和表演。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为远程教育提供了优质的资源,更关注人本身,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图书馆。在数媒时代下,作为搜集和保存文化遗产、传递文献信息的图书馆,由于用户的信息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单一的书籍馆藏到多元的书籍、磁带、录像带、电子图书等馆藏,不断满足和提供给用户获取广泛性的、多样性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传统文化价值的借鉴和体现,无疑赋予了新时代图书馆以新的服务标准和价值体系,并为其提供了新的建设方向。
以中文文献为馆藏主体,以传统文化立馆。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以汉语为国语的国家,中文文献具有广泛的读者。目前,包括因特网在内的许多情报网络,中文文献量极少,对我国不懂外语的读者而言,存在严重的情报语言障碍,因此,要高度重视中文文献的转换。
特别是在提供传统文学著作的电子文献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建立超链接,组建知识枝系,让读者了解此著作的背景文化资料,健全知识体系。
结语
总而言之,数媒时代是一种时代的进步、文明的体现,更是一种科技的进步,但我们也应看到数字媒体冲刷着传统意识文化形态的同时,也在被传统文化过滤着,因此它只有根植于传统文化价值的土壤里,才会更好更稳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玲:《信息化时代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重塑》,《甘肃社会科学》,2007(3)。
2.徐黎、徐进:《从数字图书馆与图书馆数字化的区别和联系谈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建设》,《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6)。
3.徐俐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再思考》,《图书馆》,2006(6)。
4.王国庆:《网络文化两面性的分析及负面影响探源》,《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版。
5.陶春:《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党政干部学刊》,2007(8)。
果真如此吗?
两个男人一块月饼
“我来北京十多年了,以前中秋节都吃不到家乡的月饼。直到前几年,家乡人快递过来(这当然要拜电子商务所赐),或者是我们当地人在北京搞活动,中秋节才能品尝到家乡月饼的滋味。”
说起和长城会联合创始人宋炜一起做月饼的初衷,资深策展人、华悦无限联合创始人吕志道讲了这段难忘的经历。“去年中秋节,宋炜到我家吃月饼,勾起了他小时候的回忆。于是我们就有了做月饼的想法。”
“做长城会四年了,我本人还有长城会都希望有一个新的挑战。在移动互联网圈子,我看过了太多概念,玩虚的一个比一个强。但我想要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
8月28日晚,在“‘悦’之夜——中华圆名人沙龙”启动仪式上接受《网络导报》记者专访时,宋炜似乎有些疲累了——可能是一天的接待应酬,也可能是几年的互联网奋斗生涯。他表示,移动互联网还有大把的机会,尤其是在2014年智能终端高度普及的时候,不过,他希望现在就能够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手段对传统行业进行渗透,抓住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月饼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而且广东吴川月饼非常有特色,在全国都算是独一无二的。不过,现代人对传统节庆已经不太在乎了。今天这么多名人聚在一起品尝月饼,有一种团圆的仪式感,也可以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
在接受采访时,宋炜多次提到“实实在在”四个字。对他来说,当下“实实在在”的味道就是吴川月饼赋予的,再过一段时间,这种味道也许还会来自春节、元宵、端午节的特色风味,来自久远的中国传统节庆文化……“从文化入手,做一个月饼,就这么简单,文化是有价值的,月饼可以变成一个很具象的产品。”
吕志道说:“我们要做高端、环保、健康的定制服务。明年在吴川成立专门的公司,并推出适合北京人的口味。”
这并非他们的一厢情愿。事实上,吴川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全可文也表示,吴川的月饼尽管很有特色,在广东一带大受欢迎,而且去年由市政府参与,吴川月饼协会、技术监督局牵头指导,月饼生产厂家共同起草制定了月饼标准,从用料、储存、生产工艺、卫生标准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要求。不过,他们之前在通过电子商务传播月饼文化并进行营销等方面考虑的并不多,而现在,互联网给了他们无限的可能。他十分看好宋炜他们的运作模式。
全可文说:“互联网时代,先影响互联网精英人士,让吴川月饼的名气更大,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品牌。”
圈子文化的生意
“做月饼的太多了。我们怎么竞争?”
也许是受到谷歌厨师或者丁磊养猪的启发,宋炜发现,注重健康食品已经成了大家的共识,而IT精英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更是十分迫切。
“就是先做圈子”,宋炜说。
“我们移动互联网的人,天天在研究客户端,去哪里买客户,那为何不直接和客户在一起?”
“产业化?我真没那么大的宏图远略。我不追求规模效应,而只是针对金字塔尖的高端客户。我毕竟是做移动互联网的,考虑的是移动互联与传统月饼行业的结合,先从移动互联网这个圈子做起。我们不针对个人客户(B2C),今年只做十家客户(B2B),下一步可以做个性化的高端、定制组合服务。做现金流的生意,实实在在。”
显然,这种客户定位的策略在很大程度上避开了与传统月饼巨头的正面交锋,为下一步的扩张赢得了时间。不过,宋炜还是非常谨慎,“我这只是一个试点,也不知道究竟能做多大,即便成了先驱也无所谓。”
话虽如此,但真的要当“先驱”也并不那么“容易”。至少在当乐网总裁助理王霞看来,宋炜做了一件很有新意的事情,“月饼年年送,送客户,送员工,中秋节来了,你缺了这一项就好像没有氛围,没过中秋节一样,但年年重复似乎又缺乏新意。他走的是一条高端礼品定制的线路,利用圈子文化来做。”
王霞认为,从这点来说,宋炜做月饼和雷军卖小米手机在本质上都是同一件事,都是利用自己在圈子里的人脉和影响力做文章,“只不过雷军的影响力大一点,小米手机的互联网营销手段多一点,所以这种情形下圈子文化表现得非常隐蔽,一般人看不出来。而宋炜卖月饼这件事,显性的成分多一点。”
“我开始以为他是通过移动互联模式(智能手机)来做月饼销售。”艾瑞咨询分析师孙崇慧略微有些失望。在她看来,宋炜似乎有点玩票性质,如果仅仅用互联网圈子的人脉关系来做的话,“能否做大”的确是个问题:“他这种身份的特殊性起到决定作用,作为个案和他本人的兴趣来做是可以的,但从行业的角度出发,就很少采用这种方式。”
圈子意味着身份、生活方式以及由此呈现的个人品味,也意味着带有某种特性的平台。圈子具有非常多的特质,如果非要从商业价值方面来判断,那么,不同圈子的含金量是不一样的。
从8月28日“中华圆名人沙龙”的受邀嘉宾就可以看出,宋炜他们圈子的含金量还是相当不错的,既有互联网、投资界的大佬,也有文学艺术圈的名流,还有不少知名的社会人士。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认为,“这件事情与长城会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都是服务某个特定的圈子。”不过,他更愿意将这种人脉资源理解为SNS:“对互联网社交化趋势的灵活应用,因为这些玩意都是深入到大家骨髓的东西。同样,他高举的节庆牌,可能有不少回归传统文化的因素,但也许说明他内心厌倦了COPY之风。”
而除了大多数互联网企业时常举办公益活动以树立行业口碑之外,还有唯品会等平台打通了专业的公益渠道,沉淀下来去做公益。唯爱工坊作为唯品会开通的电商扶贫频道,就一直致力于中国非遗保护和传承。这一次的“非遗万物立春公益专场”作为唯品会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次非遗专场,不仅活动内容丰富,其内在涵义也更为深远。
正在回归的“非遗千年之美”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在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我国命名了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总计可达1372项。但这笔丰富的文化财产却没有在现代生活中发挥出多大的价值。这不仅是因为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和高压的社会环境所致,最重要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心目中一直保持着一种可望不可及的状态。
如今,除了传说故事和民风民俗这些流通渠道更广、更易被现代人所接受的非遗能在特定环境中得到有效传播,更多的非遗工艺都因其复杂精巧和慢工细磨等特性被人拒于千里之外。殊不知,正是这种疏离感让非遗变得越来越遥远,现代人对非遗所承载的文化产生一种晦涩难懂、老朽落俗的印象,因缺乏有效的文化输出出口,非遗开始逐渐被时代淡忘。
现如今,互联网企业当道,其实人们很难将互联网与非遗联系在一起,二者看起来很不搭调。但从唯品会的非遗专场我们就能看出,“无所不能”的互联网,正在更多传统文化领域发挥自己最重要的价值。
在一方面,现代生活节奏越快,人们的内心愈加浮躁不安,也愈加向往本真质朴的生活。这一特征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比如如今流行的“佛系”、备受追捧的“旅行青蛙”、生活格调上追求“极简主义”……诸多时代特性表明人们回归本真、回归经典的欲望强烈,而非遗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分支,同样符合这一趋势。
另一方面,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随着国家的强大而愈演愈烈。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屡遭剽窃,其中端午节、活字印刷被韩国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事件,将中国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觉醒推向了。对外,中国在国际上的声音正在逐年加大,国际影响力日渐深厚;对内,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量流失让人们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变得越来越强。
于是,有越多越多的企业、个人开始加入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行列,特别是巨头对非遗等传统文化保护势力的推动,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今,“非遗新经济”概念的提出,为非遗文化传承和发扬找到了新的出口,在唯品会这类电商巨头的助推下,传统文化经典的回归变得不再遥远。
唯爱工坊“非遗专场”打造非遗传承新形态
除了立春时的非遗专场,2月6日到9日,唯品会还携手神州专车,在北、上、广、深、杭五大城市开展“用唯一的礼,送给唯一的你”线下活动,派发非遗剪纸工艺品和扎染围巾等惊喜大礼,以独有的中国非遗工艺打造新春礼物的“唯一”内涵。
我们也能从中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被解读出了更多样的形式。立春专场作为唯品会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次非遗专场,可圈可点,其中有几处亮点值得关注。
其一是非遗的立体化呈现。在非遗专场上,盘绣背包、扎染围巾等非遗技艺时尚单品、工艺体验包和文化传承课程等三大系列在非遗专场出售,非遗借助现代时尚的渠道发出了历史沉淀下独特的光芒,得到了具象化的、立体化的呈现。
其二是公益扶贫。非遗专场销售所得将用于帮扶贫困地区非遗手艺人,这也与唯品会“唯爱工坊”的电商扶贫定位相符。例如此次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合作的“唯爱·妈妈制造合作社”系列产品,根据不同产品的工艺水平,贫困妈妈们一般可获得产品售价的30%-60%的劳动报酬,此举也为后来的非遗传承者践行了“互联网+非遗+扶贫”的新模式。
其三是赋能非遗。如今,快时尚品牌的崛起让时尚的内涵逐渐沦于浅薄,像香奈儿、普拉达等知名品牌之所以能享誉全球、经久不衰,主要得益于品牌背后流传的动人故事。现今非遗也在唯品会的赋能下登上了时尚舞台。为了让非遗工艺品走进现代生活,唯品会汇聚学者、专业机构和设计师的力量,让非遗手艺人参与制作,并在包装设计、质检、营销、物流配送等环节提供全产业链支持,最后于唯爱工坊进行零利润售卖。通过一个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模式,让原汁原味的非遗成功渗透现代生活。
可以看出,非遗专场面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给出了一个更好的解答,既实现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又做到了公益扶贫,唯品会借助自身互联网电商的定位,将非遗与现代技术的碰撞力量发挥到了最大。
打造非遗新经济背后,离不开唯品会的深厚“内功”
作为非遗专场的主办方,唯品会提倡非遗新经济,调动自身定位优势在公益领域做出了很多努力。从另一面去看,并非任何企业都能深度“唤醒”并传承非遗,而唯品会之所以能做到,离不开自身深厚的“内功”。
首先,唯品会本身作为国内电商前三甲,还是唯一一家时尚电商巨头。其与全球优质品牌方均建立过长期合作。目前已有超6000家品牌入驻,因此在非遗时尚产品研发上,唯品会具有一定的口碑和品质实力。而在服饰电商领域的领导性地位,让唯品会拥有更多产品和设计师资源,因此在非遗产品设计生产上,通过深入非遗文化和制作源地,保证了非遗文化得到最大程度的完整传播。
其次,唯品会3亿用户中超过80%为女性用户,女性力量的影响力、时尚圈的轮回让经典得以重生。时尚圈一直流传着一句话,“时尚就是经典的轮回”,现代女性的审美千变万化,而唯品会用户一定更关注品牌和品质,在诸多潜在消费者的刺激下,唯爱工坊“消费即扶贫”模式聚集女性力量帮助贫困妈妈们,让非遗在时尚的浸染下重生。
再次,作为电商头部平台之一,唯品会的线上运营实力深厚,线下自营物流配送服务完善,有足够的能力承担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赋能责任。要让非遗得到实实在在的保护和传承,不仅需要信念感和责任感,还要有打造非遗具象化产品全产业链流通的实力,否则传承与发扬只是一句空话。
最后,唯品会开通的唯爱工坊电商扶贫通道,通过在“精准扶贫+非遗商品化+电商平台”模式上的不断实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非遗保护和传承经验。前文说到本次万件非遗立春公益专场并非首次举办,唯爱工坊在非遗、扶贫领域深耕已久,其在非遗扶贫模式上的打磨和实践经验必然比同类企业更为深厚。
因此,实现非遗扶贫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可以说唯品会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才拥有了这样的机会和实力。
互联网正在架起一座连接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新桥梁
现如今,互联网企业当道,企业责任感、使命感也正在被巨头们重新定义。阿里巴巴说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沃尔玛说要让平凡人也有机会买到跟有钱人相同的东西,如今唯品会可以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企业使命之一,在已经践行过的非遗传承基础之上,担负更重要的历史使命。
在立春这一天上线的唯品会非遗万物立春公益专场,是唯爱工坊在非遗公益领域深度耕耘后成果的集中展示。其不仅在表面上看,是一场美轮美奂的非遗具象化大展览;其深层,更是以唯品会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责任的担当。
一、保护传统村落这棵大树
“传统”的特征在于强调文化从古至今的延续,它诠释了一组人群长期的动态变化过程,传统村落以空间为单位演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衍变与发展历程。在2014年中央政府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进行保护工作,提出“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明确要求四部局建立保护管理信息系统,明确传统村落的保护成为政府、社会的任务,同时要求信息化、数字化成为保护传统村落的重要手段。
虽然传统村落的保护任务明确,但实施过程仍然任重道远。难点在于保护后的开发利用,基于传统文化在现今社会中保护环境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容易被剥离后分析,走上重保护、轻发展成为研究方向。打个比方,传统村落好比一棵大树,现在保护的建筑、格局等物质文化像大树的树干,传统村落的人群的活动、习俗、工艺等非物质文化像大树的树叶,没有非物质文化传统村落如同冬天掉光树叶的大树,毫无生机,时间久了,树干也没有了养分,树也没法活了。所以本文研究重点是如何运用数字还原技术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方法,以“互联网+”发展思路构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相依存的保护生态,让传统村落这棵大树枝繁叶茂,文脉的根扎深,焕发新的生命力。
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现状分析
保护也好,发展也好,都先阅读其表象,挖根寻脉,沉浸内涵,梳理后才会有思路。传统村落的格局、建筑等物质文化就是传统村落的表象,并称为风貌,它的视觉感观体验更直接,并具备各自独立的文化情景,也因为是实体的存在,时间与人为因素留下的痕迹更明显,保护的工作量与难度体现在风貌的还原与修复上;传统村落中人文传说、节假日习俗、手工艺等为内涵,它依存人文活动环境而存在,是村落中人与物的身份标识,保护的难度体现在记录、推广与发展。所有我们先重点分析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发展现状。
(一)物质文化现状
保护对象上,传统村落具备不同地域、时期、文化背景的风貌,在保护还原、修复实施过程前期就存在体量大。在传统村落保护研讨会上提出:“从2012年以来,我国组织了3次大规模的摸底调查,掌握了近2万个具有一定传统文化资源的村落信息,……目前,已经有3批2555个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从2万个到2555个,从数字上体现出保护工程的庞大以及保护方案实施的艰难。
保护效果上,也只能实施村落风貌的局部还原,建筑的结构加固、细节的修缮等。传统村落中修建的技法工艺很多已年久失传,修复还原过程都存在资料不齐,技艺不精,审核不专业等问题,难以保障修复效果。同时,“历史建筑修复需要配套的建材生产、供给,需要建设一支历史建筑修缮的专业队伍,需要培养木匠、石匠、泥瓦匠、雕刻师等传统手工匠人、并传承历史技艺。”因此实施方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才能保障修复效果。
保护方式上,如果前期未针对建筑空间的划分、物件的使用进行发展规划,建筑空间仍然难以参与现代人的社会活动,与现今的时空产生隔离效应。在问卷124村中,居住在古民居中的人口21307人,……占问卷村村均艏人口的9.2%、常住总人口的9.4%。可见传统村落古建筑即使完成修缮,仍然无人使用,很可能导致二次荒废,成为当地的负担。
(二)非物质文化现状
保护意识上,大众并不强烈,甚者认为当下社会发展驱动下,老底子的文化与技艺自然应该被遗弃,并未意识到文化是村落生活的基本单元,是每个人认知的组成背景,是村落的存在根本。保护方式上的不够全面,很多针对文化的保护方式基本运用文字、影像记录后传播,民众只能通过阅读、观看被动式接受文化信息,体验效果对于文化的涵义深度上来看远远不够;保护传承与发展未进行规划与引导,文化的保护不同于物质,不仅仅是记录、保存、体验,更多的是传承与发展,文化的生命力依托于人的活动,如何让传统村落的文化重新以新的方式浸染我们,这才是文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传统村落的很难做到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平衡,实施过程中很容易偏执或者忽视某个方向,如果作为阶段性的先后实施,无可厚非,但长久的失衡必定会带来物极必反的负面效果,因此建议传统村落首先从保护与发展的规划上相结合,运用保护手段推进发展,带动文化、旅游、手工艺等传统产业的创新升级,形成村落的品牌效应,反哺保护方案的实施,实现冯骥才老先生在《留住我们的乡愁》提到的“这不仅仅是帮助他们留住日常生活的场景,更是帮助他们留住自己的文化传统,留住对我们民族身份的记忆与认同。”
三、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平衡是自我调整、创新、优化的过程,这既包括物质与非物质的,也包括空间与时间的,它通过数字化、信息网络化、系统化的思路,逐步形成符合各个地域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新途径。整个过程我们按照互联网产品历程划分三个阶段。
(一)保护内容数字化还原模式
传统村落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内容是保护与发展的根,没有内容就没有文化的形态,我们重点研究如何实现内容的数字化采集、处理、呈现,完成传统村落与互联网结合的基础技术路线研究。其一,数据的采集:
针对保护对象的体量、类型、技术等问题,非常难做到实物与实景的还原,因此在保护的方式上建议采用视觉为主的数字化形式,采集记录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内容,采集类型主要分为:图片、影像、虚拟,三种采集类型针对不同的采集条件、环境、人群、对象;图片类型:采集方式适用于全社会人群,设备非常普及,专业与非专业人士都可以完成;采集对象无限制;后续的处理也相对简单,呈现的平台无限制;影像类型:采集时需要有一定摄影经验,设备普及;采集对象无限制;后续处理需要软件,有视频剪辑处理经验人员,呈现平台无限制;虚拟类型:适用于专业人员,使用必须具备专业三维技术知识,设备与软件都有专业标准配置;采集对象仅适用于物质文化表现;后续处理需要三维虚拟相关专业知识人员操作专业软件,呈现平台需要对应交互技术,比如触屏的交互、VR或者AR设备支持等。
三种采集类型我们可以分析得出不同的适用人群与对象,从普通大众到专业人士都可以选择适合的方式参与传统村落的内容采集,为后续的呈现提供有利的数据基础。
其二,数据的处理:
首先,建立云端数据导入模块:设定平台的数据导入功能,研发图片、影像、虚拟三种数据类型的导入端口,并要求导入用户设定文字描述与标签,具体包含数据的类型、地域、年代等作为查询标签,导入设定后上传数据库与文件云存储,并生成可阅读、分享、呈现、标签搜索的信息内容;然后,设定数据查询标签模块:平台中设置查询、链接模块,通过标签筛选数据,快速定位用户需要查询的数据内容,并免费提供数据链接端口,为社会参与推广宣传传统村落提供数据支撑;最后,设定数据分析模块:平台可分析数据查询、读取次数,可分析人群对于传统村落的兴趣需求点,为数据采集人群提供精准需求,为用户人群进行精准的推送,为传统村落的发展方向提供精准规划数据。
数据处理提供数字化内容的操作环境,不仅要实现对内容进行审核、管理、存储的基本处理,而且要实现内容的传播、分析、流量转换,实现传统村落的内容“触网”,完成“传统”到“互联网+”孵化环境的构建。
其三,数据的呈现:
数据内容的呈现体现在平台的前端展示模块,运用创新的数字化呈现技术展示,依据不同展示内容可将呈现模式分为普通模式、VR/AR模式。普通模式:以图片+视频+文字展示形式为主,提供传统村落相关的介绍、游记、事件、活动等,采用自媒体的模式传阅,无呈现内容的限制,适合大众平台,无硬件平台限制;VR/AR模式:用户可以从普通平台切换成VR/AR模式,可360度观看村落的格局、空间实景,无需出门可实现看古村,是下个“互联网+”的呈现形态,该呈现技术适合展示村落空间环境、建筑格局等内容,硬件上需要VR/AR设备。呈现的内容都来源处理后的云端数据库,呈现的模式只是体验方式丰富,它的重点是强调体验情景、视听效果以及内容真实性与准确性,其目的将传统村落数字化的内容转换信息传递用户,引导用户行为,提高社会对传统村落的关注度。
总的来说数字化流程能够实现传统村落保护内容的数字化采集、记录、传播、转化的功能,包括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内容,并分析出适用从普通到专业级别的采集模式,整理出数据标签化的处理统计方法,设计出符合普通到VR/AR硬件平台的呈现方式,拓展内容的来源渠道,夯实发展的群众基础,构建传统村落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数据库,实现传统村落的“互联网+”基础阶段。
(二)“互联网+”流量拓展模式
如果完成了传统村落保护内容的数字化,可以说具备了内容的文化资源,但不代表具备产业价值,而且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如果只是放在温室中保护,永远不会成长为参天大树,因此对于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的运营尤为重要,它需要我们分析如何将传统村落的内容进行传阅、挖掘、创新、发展过程,研究运用“互联网+”思路,实现“内容――流量――流水――内容”这一闭环,构建循环的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互联网生态圈。
其一,内容产生流量:
内容是数字化保护的成果,它由提供者上传后分享浏览者传阅,并产生阅读价值与流量,阅读价值越高,流量越高,同比的传播率越高,社会效应也会增加。可见数字化内容的价值评定第一阶段的标准就在于流量的多少。我们研究发现传统村落中能产生流量的相关的内容有以下几种类型。首先是传统文化信息:历史人文传说、文化习俗等介绍解说性信息,它能采用图片、影像、文字构建情景化内容,可作为阅读消费方式实施推送;其次是旅游信息:以个人、运营团体组织、政府的角度推送相关内容,重点结合时节与自然景观、热点事件等推送至旅游消费群体;再次是手工艺产品信息:传统村落中传统的衣食住行相关的工艺品、传承技艺、人文背景以及现今创新应用发展情况,运用故事、产品化消费形式推送产品消费群体。
总之,内容是流量来源的基本,内容必须实现社会大众、用户人群、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必须达成一定的点击率,从传播对象上提高分享传阅指数,具备传播价值;必须具备传播对象到提供者引导作用,形成阅读者到传播者到提供者的转换功能。这样内容才会持续产生流量,才能达成构建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与发展的生态环境数据基础。
其二,技术拓展流量:
传统村落的保护内容属于传统文化,我们希望运用技术改变传播、阅读方式,提供快捷广阔的传播平台和深层多维的体验环境,让阅读者更多、更快、更广的接受数字化信息。
―可运用数据分析方法,为用户提供精准、快捷的阅读方式。首先设定排名功能,可依据阅读内容的相关属性进行排名,比如按照时间排名可阅读最新的相关资讯,按照点击量排名可获得热点的咨询;其次设定标签智能搜索链接功能,当点击阅读某个内容时,会依据内容的标签自动只能搜索相同标签并提供链接的点击,为用户提供便捷接口;二可通过引导用户社交行为,用户阅读后可进行互动、转发、喜好选择、留言等社交功能,在提高用舨斡攵鹊耐时拓展信息的传播渠道,提高阅读的趣味性的同时拓展了平台的流量;三可采用VR与AR新型技术呈现,用户即可通过传统的阅读,还可以体验全新的全景式阅读。VR技术在网页与移动手机上为用户提供全景的图片、视频、三维数字化的空间体验,用户在全世界的任何时间任何角落,都可体验传统村落中民宿、古宅、景观,还可穿越式体验传统村落的虚拟时空,完成传统村落的从古至今寻根问祖式的阅读方式,AR技术提供同一空间的维度下不同时间的维度体验,比如我们能够详细了解传统老宅,却无法快速查阅相关详细,在现场通过扫描二维码,快速读取数字化后的内容并自动切换到AR模式,实时提供用户多渠道信息。通过VR/AR技术,能解决传统网络传播的很多痛点,比如阅读情景与空间展示的局限性,因此新型技术的运用一定会带来更多更好的体验,流量顺势而来;四可设计线下导流渠道,数字化内容与传统村落实际线下资源相合,线下提供端口,线上提品信息、地理位置、联系方式等,用户即可通过线上了解内容信息并导流至线下吗,线下拓展推广产品相关的文化衍生信息渠道,产生新的流量辐射点。
总的来说,在“互联网+”的环境中,流量是生存的第一基本条件,我们运用老的或者新的技术手段,无非是增加体验方式,增强体验感受,模糊信息接受者与传播者的界定,以网状的形式传播传统村落内容,提高阅读量与流量,在保证内容质量的同时也要优化传播的环境,建设传统村落的触“网”之路。
(三)“互联网+”流水转换模式
流量是数据的积累,是数字化保护的成果转换的先决条件,是传统村落进入“互联网+”的评价指数,但不是结果,所有的流量只有转换成流水才具备价值,才能构成闭环式的互联网关系,才能达成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自我平衡的生态模式,所有我们接下来研究如何将需求转换流水,如何将流量变现。
文化传统信息的转换:传统村落拥有丰富、厚重、高价值的文化资源,但转换成为产品需要平台与环境。首先缺乏的推广与宣传平台。很多传统村落已经具备众所周知的世界级的文化遗产,但却不知位置所在,比如《富春山居图》的创作地――黄公望村,坐落于第三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之中太湖粮仓的一一湖州荻港,这些村落不管从物质还是非物质文化内容,都是值得我们关注,也非常具备体验价值,因此如何运用推广宣传推进用户的文化认知到认同,打造传统村落的“粉丝经济”,引导用户的文化体验、手工艺产品购买、旅游等一系列的消费行为;其次文化传统信息的开发平台。数字化保护内容形成数据库资源后,可为传统、时尚等相关文化产业提供素材资源。比如最经典的“乌镇模式”,从早期的传统影视的介入到世博会的推广,乌镇戏剧节的深入挖掘到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关注,这一系列的发展变化造就了现今的乌镇,既得到保护,又促进发展,并产生新的文化聚集,这就是非常成功的文化产业开发模式,每个传统村落都可依据自身的文化特色进行挖掘,分析内容流量类型得出用户需求,设计出符合自身特色的转换思路,通过互联网逐步打造独特的文化产品,成为传统村落的“网红”;总的来说,文化传统信息的转换是发展概念与生态链的形成过程,这种转换是长期的、见效慢的过程,但也是最根深蒂固、无法复制的发展模式,可以说文化传统信息是所有转换中必不可少的闭环构成因子,必须重视研究。
旅游服务信息的转换:文化传统信息的转换能够带来用户的消费行为,以文化理念为核心导览引流,但能否落地取决于服务,与传统村落相关的服务内容都可作在平台转换落地,具体涉及用户的食、住、行领域。首先是旅游服务前的线上信息渠道转换线下旅游体验。用户已经了解文化信息后却不知道去哪里得到更多更好的体验的痛点问题,提供用户从线上信息阅读到线下传统村落实体体验消费的转换;其次旅游中的线上信息查询转换线下服务。我们可通过在传统村落中设定二维码方式链接线上查询,方便信息提供者为用户在线下建立服务关系,比如电子导览、购票、外卖等消费行为;最后是旅游后的线上信息分享转换线下旅游导览。作为游者既是一种记录,也是阅读体验,更是社交分享,以游记、攻略等方式上传至网络平台,让用户在获得关注的同时也成为信息的提供者,用户网络社交的辐射人群转换成为旅游用户。我们通过分析旅游的历程的前、中、后三个时间阶段,划分为信息渠道、信息查询、信息分享三个形式的转换,所有的转换来源于线上传统村落的内容,结束于线下提供服务为消费目的的转换节点,实现线上到线下的流量转化到流水的过程。
传统手工技艺的转换:传统村落中手工技艺是生活方式的载体,它代表古老的生活劳作方式,但是当下都市的快节奏生活给人们带来了繁重的生活压力,所以民众开始倡导传统村落中的慢生活、慢文化,传统手工产品正好具备这样的文化基因,它能提供现代与古代的生活结合创新的转换方式,它是生活体验后的一种回味,所以我们以传统手工生活鼍拔原点,结合符合传统文化与现代人需求的生活语境化的体验产品,比如影视、网络公众产平台、数字媒体APP等为载体,达成具备传统手工技艺基因的现代消费产品。第一类;转换影视案例《日食记》系列,以具备粉丝400万左右,日均阅读10万+的流量,该产品以日记的形式记录饮食制作,运用日常传统的手工器皿,特点在于生活化的视听语言与全手工制作的食材内容,强化温馨的生活理念,营造复古清新的情感体验;第二类:转换网络公众平台案例,微博公众平台的茶人王心,只针对茶领域,拥有200万粉丝数,并开拓直播、Zaker等传播渠道,在茶文化产品与品牌广告推广有一定转换,以茶文化为依托,传播禅宗理念,寻求文化认同;第三类:数字媒体APP案例《榫卯》,它通过图文非常详细的诠释中国传统木工技法,上线后20日取得了16万的下载量,并连续一周停留在App store教育类排名第二的位置,目前在教育类排名第十,这类产品是宣传中国传统工匠精神,虽然未植入家居产品产品链接,但可预见非常适合作为榫卯元素的设计类产品的转换入口;综合来讲,三类转换形式都具备各自的特点与优略势,其核心在于生活理念、禅宗理念、工匠精神的分享,有这些深厚的人文内涵,传统村落中手工技艺传承与产品的转换就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