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高效学习法模板(10篇)

时间:2023-11-03 10:56:0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高效学习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初中高效学习法

篇1

一、高中学习的特点

1、高中教材的特点

(1)知识量增大 学科门类,高中与初中差不多,但高中的知识量比初中的大。如初中物理力学的知识点约60个,而高中力学知识点增为90个。

(2)理论性增强 这是最主要的特点。初中教材有些只要求初步了解,只作定性研究,而高中则要求深人理解,作定量研究,教材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大大加强。如初中代数侧重于解方程、运算,而高中代数一开始就是相当抽象的集合、映射,比较之下更为抽象。

(3)系统性增强 高中教材由于理论性增强,常以某些基础理论为纲,根据一定的逻辑,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结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前后知识的关联是其中一个表现。另外,知识结构的形成是另一个表现,因此高中教材知识结构化明显升级。

(4)综合性增强 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为用,加深了学习难度。如分析计算物理题,要具备数学的函数,解方程等知识技能。

(5)能力要求提高 在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运算能力、实验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与培养。

2、对高中生智力发展的要求

智力一般认为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这就要求高中学生智力方面有相应发展。

(1)在观察事物时,要更富目的性,会更加全面和深刻,能区别出主要的和次要的,必然和偶然的现象;不仅要有静态的观察,还要有动态的观察;不仅有定性的研究,还要有定量的分析。

(2)要求记忆以逻辑识记为本,力求在理解基础上抓住教材内在联系,进行记忆。

(3)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进行逻辑思维。同时要独立思考问题,研究问题。

(4)想象力要较大发展。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如从平面几何到高中立体几何的学习,就需要发展空间想象力。

二、高中学习的方法

爱因斯坦有个成功的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劳动,Y代表正确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这个公式指明事业成功的三要素。对于学业来说,成功也有三要素:学习成功=心理素质十学习方法十智能素质

1、提高学习心理的素质

(1)学习的动机。学习需要动机。由于学生的个人需要而产生的学习内驱力很重要。有人有旺盛的求知欲,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正是如此,如升学、就业、兴趣、爱好、荣誉、地位、求知欲、事业、前途等都是。我们要努力强化学习的动机,如树立远大理想;参加各种竞赛,挑战强者,激起学习欲望;看到自己学习成果而受鼓励,从而增强自信,经受挫折,要有不甘失败和屈辱的精神。

(2)学习的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效率有密切关系,可以从好奇心和求知欲中激发学习兴趣。如物理的实验,化学的变化等,容易引起人的好奇和求知;培养对各门功课的兴趣。往往是刻苦学习后,才发现知识的奥秘和用途,才提高学习成绩,所以一定要钻进“书海”去;把知识应用于实践,激发兴趣,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出问题时,那种成功感易激发学习兴趣。

(3)学习的情感、意志和态度。将积极的情感同学习联系起来,防止消极情绪的滋生,可以促进学习。善于控制自己,是学习意志力培养的关键。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动,控制不需要的想法和情绪,可以使思想集中到学习上来,这点是尤为重要的。

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预习 在浏览教材的总体内容后再细读,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理清哪些内容已经了解,哪些内容有疑问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点、难点)分别标出并记下来。这样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为听课“铺”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师解析的心理定势;这种需求心理定势必将调动起我们的学习热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2)听课 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老师传授的是经过历史验证的真理;是老师长期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精华。因为提高课堂效率是尤为重要的,那么课堂效率如何提高呢?

a、做好课前准备。精神上的准备十分重要。保持课内精力旺盛,头脑清醒,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

b、集中注意力。思想开小差会分心等一切都要靠理智强制自己专心听讲,靠意志来排除干扰。

c、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不要做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紧跟老师讲课的思路,对老师的讲解积极思考。结论由学生自己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而得,会比先听现成结论的学习效果好。

d、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有的同学在听课,往往忽视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这是错误的,开头,往往寥寥数语.但却是全堂讲课的纲。只要抓住这个纲去听课,下面的内容才会眉目清楚。结尾的话虽也不多,但却是对一 节课精要的提炼和复习提示。同时还要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部分。

篇2

相对于小学数学课程而言,初中数学的难度有所增加,学习的任务量也不断加重,初中数学的学习,考验着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因此授课教师承担着很重要的角色。我们要特别注意,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不能平铺直叙地进行一字一句的宣读,而不对书本中的定义、定理进行详细的解说,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能提高数学成绩。

教师在上课时应注重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七年级数学(上)第四章节“图形认识初步”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的活动,来初步认识几何结构,知道多面体的边、角、面,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这种有趣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体验理解数学包含的理论知识,正因如此,学生会认为书本上的结论不是那么的死板。同时,这样教学课堂的举办丰富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初中生探索数学的兴趣,教师也会发现,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在此有了雏形。

二、学生的主观因素

即便学生已经走进了初中的课堂进行学习,但是有些教师感触到,这些学生仍然存在小学生固有的思维方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再加上学习基础差,很难掌握和消化初中数学知识。对此,我们数学教师应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不要给他们施加压力,尽量少将学生之间的测试成绩进行比较,在课堂上选择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另外,教师应该多与这类学生的家长进行交流互动,学生课余的生活有家长的陪伴,鼓励父母陪同学生完成作业,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这些途径的开展,学生渐渐的自主学习,在数学课堂上变得积极活跃了,能够消化吸收教师传授的要点,也能在课后认真独立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和数学教师携手共同搭建起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三、教师应该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

所谓的“教学”便是“教与学”的过程,有教也有学。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时间的分配,不可一味地传授数学知识,将45分钟完全占据,应该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理解和思考,提出疑问和困惑,教师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解答,这样才能让学生把数学知识吃透,避免囫囵吞枣。教师应该重视课后作业的布置,因为作业具有温习和巩固的效果,反映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水平。有重点的,科学地布置适量的数学作业,不占用学生太多的业余时间,留出空闲时间让学生去总结归纳数学课堂的知识点,在第二天的数学课堂上交流心得和体会,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也实现了数学课堂高效进行的目的,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篇3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0014201

1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以各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老师应当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寓教于乐。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轻松学习,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在科学教学中,可以发挥科学的学科特点,加强实验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图文声音并茂。例如,在新课导入时,准备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或趣味小实验,在新知识教学之初就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学习“蒸发”、“汽化”内容时,教师在冰冷的黑板上用手指沾水写字,让学生观察字迹随着时间产生的变化;又如在讲解运动与力的关系时,以运动会中的拔河比赛为例,分析这一过程中受力的情况,让学生感觉科学知识就在身边,缓和学生对新知识的畏惧感,从而拉近学生与科学的距离,让学生爱上科学,乐于学习科学知识。

2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施,都需切实整合并落实三维课程目标,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改进教学方法,实行引导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智力、情感等个性因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逐渐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尽量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条件。

如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规律,同时还回答了运动和力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可谓统揽全章,它为学生今后学习牛顿力学定律打下了基础,学生摒弃某些错误的习惯思维、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所以说,这一教学资源的效能独特、意义重大,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及这一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又必须慎重处理,以求突破。因此,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笔者抓住关键点,以斜面小车实验为突破,理清思路,发展思维,通过实验中的观察、合作、讨论及交流感悟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态度、创新精神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三维目标因此有效地整合为一,水融,相得益彰。

3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

每一位学生由于各自成长环境、智力水平、接受能力等因素的不同,在学习方面形成了高低不等的差异性。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客观存在。虽然我们使用的教材相同,但在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对教学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使其适用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争取让每一位学生在一般水平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对于学生的分层次教学,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来体现。例如,在“酸的性质”这节课上,我设计了这样几个不同难度的问题:

(1)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的是盐酸中的哪种微粒?(让学习较差的学生回答)

(2)应设计怎样的实验进行证明?(让学习中等的学生回答)

(3)还有没有其他证明方法?(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回答)

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评价和鼓励,尤其是学习较差的学生,适当的鼓励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还应引导中等及中等以上的学生主动思考,提出疑问,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此外,教师要给予弱势学生更多的关爱和照顾,促使学生向优势方向转化,实现共同发展与成长。

篇4

随着国内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以往的数学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现代化教育思想,初中数学老师应该在讲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上进行改变,逐渐提升数学教育效率。从诸多方面、各个角度来建立高效分为,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

1课堂教育策划原则

1.1培育初中生自觉学习水平:在教育阶段,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建立“做数学”理论而非是“内容对话”,可以以现实生活状况为指导,强化初中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思维的扩展,在具体情况之中去处理数学问题,唯有如此,数学教育规划原则方可在课堂中得到同学们的关注;汽车是在初中学习阶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参加教育互动实践之中,经过沟通,使同学之间互相了解到对方思想之中的缺陷和科学性,从而对自身的学习方法展开检查,全面提升学习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1.2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初中数学内容非常抽象,例如描绘几何图形等,使同学们在一时之间难以去理解,由此使许多初中失去了学习热情。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自觉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探究数学知识,针对于和谐课堂而言是非常关键的。在教育实践中,老师的教育方法需要和实际密切关联在一起,从现实的角度去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合理借助同学们的生活情况,提出问题,使他们回答问题,进而提高初中生的求知欲。

2初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教育教育思想和教育形式非常老旧:在以往的教育教育思想引导下,初中数学教育活动中以老师为核心,老师的教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在整个教育环节,老师占有课堂教育的主置。据相关信息表示,因为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例如教育工作繁重、教育知识独特性等,导致老师在教育实践分配阶段,极少兼顾到同学们的兴趣、喜好和是否对这一教育方法感兴趣、认同状况怎样等内容,所以,初中生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也难以全面得到激发与调动。此外,初中数学教育环节,很多的繁难偏就难题依旧产生在课堂教育之中,导致初中生对数学这个学科产生了恐惧、厌倦感。

2.2教育实践严重分离了现实生活:据研究显示,学生对初中数学出现抵抗情绪和不感兴趣的重点原因在于,以往教育机制下的数学教育实践和生活实际基本上不脱节的,由于学生没有兴趣和热情,因此难以提升数学教育质量和效果。就少数学生来说,这种教育方法来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少数学生为此丧失了信心。

3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育措施

根据上述对现在产生于数学教育中的重要问题和成因研究得知,若要强化初中数学教育,提升教育质量与效果,实现有效的数学教育课堂创建目标,需要从如下几点着手:

3.1激发初中生的热情,建立高效课堂:提升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有利于提升课堂教育的效果,实现教育目的。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对数学和谐课堂而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老师需要以培育学生的兴趣为基本前提,经过创建轻松的教学环境,将非常抽象的内容通过基本的模式展示出来,以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另外,还有助于降低同学们的学习压力[1]。第二,强化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整个讲学环节,老师也应努力参与到学生之中,和同学们共同来思考问题,而且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重视初中生在课堂教育中的主置,唯有如此,学生才会由于得到尊重而出现较强的学习热情。第三,借助师生之间的朋友关系,不但有助于和学生产生良好的沟通关系,而且还有助于和学生之间建立互动的桥梁,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质量。

3.2引入数学观念,提升教育效率:在初中数学教育中使用渗透思想,提升同学的数学逻辑思维水平,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慢慢的认同数学逻辑观念,提升初中数学教育效果。在开展渗透思想讲学过程,老师需要先试试渗透划分,进而提升他们的分类观念,老师应该指导同学使用分类思维去处理数学问题[2]。例如,老师在教学图形时,能够知道学生结合图形的特征和图形彼此之间的关联来讲解,按照图形的外形与特征来分类,使同学从划分的环节直观体验,利用分类观念去处理图形难题。另外,在数学教育环节,有许多定理法和其他数学式子,均全面展示了数学的分类观念,因此,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加强学生学习分类的观念,结合实际的数学难题,进行研究、探讨,经过小组竞答等模式获得问题的结论。

3.3培育初中生的探究水平与自学水平:在新课改环境下,初中数学教育环节需要从根源上转变以往的“填鸭式”、“灌输式”教育方式,应该突破以往的重教材内容教学而忽视自主学习水平培养教育模式,需要以培育初中生探究水平、自主学习水平为主[3]。据调查显示,数学教育和学习基本上是在发现和探究中培育初中生的自主学习思想与能力,经过同学的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方可达到真正数学教育效果的提高,方可达到高效课堂创建的目标。所以,教学过程中,需要指引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全面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4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得知,初中数学老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提升初中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通过渗透思想引导初中生,使学习和现实生活关联在一起,深入创建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梁春梅.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有效策略和实践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30):128-129.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3-0099-02

1 前言

高效课堂,指的就是教学的效果或效率得以提高的课堂。换而言之,就是课堂教学效率高、质量好[1]。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不但可以高品质、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的目标,而且可以获得较高的教学影响力,从而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对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采取何种方式、方法开展教学,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2 构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往往以自身为中心展开教学,且会在学生面前设法显示自身的“权威”。比如在上课期间,某学生在玩耍、睡觉,教师发现之后就当着全班学生批评该学生,且对其予以惩罚。这种方式不但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得其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进而讨厌上课,还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所以,要想实现高效课堂,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现在的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尚未成熟,属于叛逆期,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他们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发现学生的优点与长处,多给予鼓励和赞扬,而且以亲切、友好、和蔼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和学生交朋友,对学生的选择应予以尊重。如此一来,可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心和呵护,进而主动听取教师的讲课,从而实现课堂效率的提升。

3 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一直采取同一种方法展开教学,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感,觉得毫无新意,因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另外,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相同的教学方法,这对课堂教学的效率的提升,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十分不利。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应该依据数学教材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领悟所学知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创设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如在“线段大小的比较”一节教学时,教师先向学生提问:“在汽车站或是火车站进站口的墙壁上,通常在1.1 m、1.4 m处标有一根线,这是为何?”学生在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回答:“1.1 m属于免票线,1.4 m属于半票线。在进站之前,小朋友需站在墙边测量其身高,以此来决定是否需要买票乘车,或是可免票乘车。”经由这一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能够较好地引出所要学习的知识――比较线段大小。

小组合作教学 在新时期,对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注重培养学生和他人合作的能力,在合作期间,一同面对各种数学问题,且展开思考与探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就必须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较为典型的一种[2]。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可依据学生的个性、学习能力等,进行分组学习。比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一节时,教师可先对该章节的内容进行细化,分成若干个小部分,如线段、角、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之后依据上述几个部分,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并选出一个小组长,带领小组其他成员开展讨论,最终对本章节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概括、总结。

在小组学习期间,学生可以采取各种手段、途径查找相关的信息,如通过互联网查找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在教学期间实施小组合作,不但可以对学生和他人合作的能力加以培养,同时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继而提升其学习的主动性。

4 强化动手实践教学

动手实践操作,可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且活跃思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清楚意识到学生动手实践、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尽可能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以使其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发现、理解并领悟新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在学习“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一节时,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全面、更透彻地理解该章节的知识点,可以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即提前准备用一把剪刀和一张纸制作而成的圆柱,在正式上课前向学生提问:“圆柱的侧面展开之后,会是怎样的图形?如果沿着母线将圆柱的侧面剪开,其所得到图形的各条边和最初圆柱的哪一些元素相关联?另外,圆柱侧面和展开后所得图形之间,是否存在某种数量关系?”学生可先对教师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思考或讨论,之后依据所给要求动手将圆柱剪开。如此一来,就可快速找到问题的答案,且更好地理解有关圆柱的知识点。

5 优化课堂评价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对课堂评价提出新的要求,即“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这就说明教师在开展课堂评价的过程中,除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外,更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准确认识自我,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这不仅是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还是课堂评价思想、手段及实施过程的重大改变。新课程明确指出:应构建起可推动教师持续进步、课程持续发展、学生全面成长的课堂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前提条件下,更注重个体本身的成长,更注重其各个方面的发展潜能。

评价方式有许多种,如物质奖励、精神鼓励,又或是评判通报,这些都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但是,评价就好比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合理的评价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而错误的、不科学的评价,将可能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行为或成绩时,应注意方式方法,注意“度”,以便确保评价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继而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6 科学布置作业

在布置课堂练习或课外作业方面,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且作业的布置也并非是愈多愈好的。如果教师和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会给学生产生不堪重负之感,继而为完成作业、应付教师而出现一些不好的行为,如抄袭作业或随便写,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数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应注重量,而应注重质,精心选择习题。同时在选择作业习题时,需保证其重点突出、涵盖面广且题型全,具备典型性与代表性。另外,在单元练习、课堂练习以及课外作业中,应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习能力。

7 结束语

在新时期,教师应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更新教学理念,以促使其转变与师生之间相对“僵硬”的关系,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且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改进课程评价,合理布置课堂作业,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篇6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多年来,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广大初中书写教师也在积极地思考着这一问题,并进行着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实践证明,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通过帮助学生提升对数学学科价值的认识,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适当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创设数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数学实践的机会等,启发想象,培养创造力等方式,能够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更广阔的教与学的空间。这不仅能够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实现终身受益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素养提供有效的保证,从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学与用的终身实践能力。还可以大大地提高我们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

一、帮助学生提升对数学学科价值的认识,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具体的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症结何在?我们不能简单的用数学学科枯燥乏味这样的理由来对对这一厌学现象进行解释。要知道每个学科都有它枯燥的地方,每个学科都有它吸引人的地方。如果我们的学生没有喜欢上我们所教学的学科,这其实是我们引导的失误。很真实的一个案例就发生在笔者的身上。很多年前,我在读高中的时候,高一高二时期,我的数学成绩都不好,对很多数学基本知识甚至都理解的不是很透彻,更不会运用,缺乏对高中数学知识的系统性认识。在高三的时候,换了一位数学老师,他幽默的谈吐,科学严谨的授课模式,还有其对数学的浓郁兴趣和热情深深的感染了不止我自己,而是全班同学,大家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出来,全班形成了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全班的整体成绩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简直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可见,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们数学教师的引导。每个学生要学好一门学科,首先是要有他自己的主观学习上的动力。那么怎样来培养这一内在的学习动力呢?有效的手段是帮助学生提升对数学学科价值的认识,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培根在《论读书》中这样说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密,物理学家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修辞学使人善辨;凡有学者,皆成性格。”而关于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所在,可以说数学学科是其他一切自然科学学科的基础,没有数学,我们的飞机上不了天,神舟飞船到不了外太空,航空母舰出不了海。没有数学,我们就没有了计算机,没有了网络,电视也不可能出现。在日常生活领域,数学应用更是广泛,日常购物,家庭消费开支等等,数学知识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了数学的社会应用价值,才能增强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发自内心的要学好数学。有了内在动力的驱使,加上教师行之有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成绩也很快就会得到提高。

二、适当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同样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提供帮助。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初中数学课堂,不仅可以直观地让学生感受数学应用的魅力,其可存储,容量大,多媒体动画展示等优势,更可以大大地帮助我们提高课堂效率。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大量的板书书写,把要讲解的公式,例题,练习题都写完整,常常是满黑板的粉笔末,平均每堂数学课,教师浪费在板书书写上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将近一节课的三分之一时间是在写板书。而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事先在备课阶段,教师就把公式,例题,习题等内容输入电脑,而在授课时直接输出,展示讲解即可,大大的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教师可把节约出来的时间用在为学生讲解重点、难点上来,对学习效果有更大的提高。同时,对一些较难理解的数学分析,可以制作成形象直观的动画,展示给学生帮助他们对所学内容进行理解,也能够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适当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三、创设数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数学实践的机会,启发想象,培养创造力

数学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其具有抽象性的特点。为了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具体地感受数学,锻炼动手实践的能力,可以通过创设数学情境的方式,来实现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创新,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面对这样一个例题:有两个大型的商场在新年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分别采用两种降价方案:甲商场是第一次打7.5折销售,第二次打9折销售;乙商场是两次都打8.5折销售。请问:哪个商场的价格最优惠?这个例题,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以模拟商场的形式出现。让他们自己准备商品,自己定价格,贴标签,写促销牌,进行计算等。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锻炼了动手实践的能力,使学生在模拟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锻炼数学分析能力,自主的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都获得了培养。总之,教师通过科学的诱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内在动力,创新教学模式,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数学学习情境等,都可以帮助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

篇7

随着新一轮初中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各地中学都加强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工作管理力度,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初中数学教师以及相关领导、责任人应当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让学生充分领略数学这门基础学科的魅力和作用。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

传统的初中课堂教学模式将通过考试作文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过分强调对理论知识点的讲解和灌输,忽略了学生的个人心理特点和智力发展特征①,没有将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堂上只对课本内容进行照本宣科地阐述和讲授,或将学生淹没在题海之中,导致学生缺乏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产生烦躁情绪和厌倦心理,对数学学习的高效进行十分不利。

在课程改革广泛深入开展的背景下,新型初中课堂教学应当把学生作为教学―学习关系的核心和主体,充分、深入地研究学生学习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学生个性需求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计划,结合日常生活实际,采用各种先进教学手段,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和娱乐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寓教于乐,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向学生传授数学理论知识,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②。

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讲课质量,初中数学教师要在课前进行充分准备,在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的框架内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情况、特点,有针对性地将可能出现的难点和疑点纳入教案中,根据学生的个人发展特点和不同学生间的认知偏差,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制定难易适中、紧扣教材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量避免出现问题和错误。

在数学课堂教学进行过程中,教师要增强对学生的启发性指导,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帮助学生设立学习、探究目标,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欲望③。在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上,教师要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和教材,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设计出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能强烈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在教授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应当控制好课堂节奏,让学生的注意力时刻跟上教学进程,并敦促学生展开主动、独立的思考,及时发现学生的疑问和不解,并予以解答。

在新型教学―学习体系中,主体和核心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是新课程改革活动的重点目标④。初中数学教师要找准自身定位,把自己看作学生学习的导师和引路人,在教学课堂上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学习氛围以及活泼、轻松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良好状态。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学习心理和状态的变化,通过对课堂提问和课堂情境的巧妙设置,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探究性的数学学习,鼓励学生参与提问、讨论,加强师生间、同学间的互动、协作。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已知理论的基础上探寻未知的领域,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在探究与辨证中体味、体验学习的快乐与数学的魅力,对自己学习主人翁的身份产生认知和认同。比如在讲解初中数学中同位角的概念时,可让学生在学习时展开自主思考,发现其与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内在联系,更加系统、全面地掌握相关知识理论。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反思,分析各种讲解内容、讲解方式的利与弊,吸取成果经验以及失败教训,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发现、探索出更符合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学习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身份由主体向引导者的过渡,认识到学生身份由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学习者的转变,并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的发展空间,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结束语

数学是所有涉及生产建设和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学科的基础之一,数学学习为人类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初中数学作为小学基础数学概念学习的延伸和高中、大学高等数学学习的前提,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其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方式都面临着进一步的转变和改善。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准,初中数学教师和有关管理人员、机构要充分重视数学教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利用各种先进手段和有效方式,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注释】

① 李青.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浅析[J]. 亚太教育,2015(19):30.

② 任芬. 创造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J]. 教育教学论坛,2015(32):221-222.

篇8

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第一步,但是有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总是为自己寻找各种借口而省略了这一步,能够做到预习的学生仅仅是少数。有的学生花费时间预习,但只是走马观花,把教材知识浏览了一遍,没有达到预习的目的。很多教师因为课堂时间紧张,也只是随口问学生有没有预习,并没有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有效的预习,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之所以学生预习效果不佳,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的目标以及没有形成督促预习的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是有惰性的,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就不会像无头苍蝇那般抓不住预习的重点。明确的预习目标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关于线段和角画法的章节,要理解相应的线段、角的概念,也要尝试用尺规工具画出图形,还要理解线段、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另一方面,要形成学习督促小组。学习督促小组不仅仅是督促学生及时在课前完成预习任务,而且要整理组员的疑难并及时反馈给教师。预习需要学生长期坚持,并形成习惯,学生在相互督促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课堂中检查,应该以小组为单位,及时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

二、讨论解决疑问,精讲重点知识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是高效课堂的要求与目的。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预习中存在的疑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良好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讨论提出解决的方法。这样一是有利于丰富课堂的生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二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讨论中互相解决问题。有的教师并不给学生预留学习讨论时间,这样容易减少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也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次,教师充分利用教学工具讲解重难点。学生通过讨论,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解决疑难、讲解难点。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数学逻辑思维。学习数学并不是依靠练习题量的累加,数学思维能力同样很重要。数学逻辑思维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解题方法,也有利于学生理解相关的基础概念。

三、及时巩固复习,调整改进教学

课堂知识的讲解需要学生及时巩固复习,有的学生会通过大量地做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也有的学生会仔细钻研课本上的例题,但也有的学生并没有做到及时复习。

第一,学生应该以小组为单位,反馈学习情况。先是需要整理预习时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情况,哪些问题已经完全解决,哪些问题仍旧存在疑问。再者需要整理课堂笔记,抓住课堂的重难点,及时复习。最后需要整理习题练习情况,有的学生对于基础概念已经掌握,但是一做题就容易出错。

篇9

数学这门自然科学的学习已成为广大学生和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他们认为数学很难学,学不会。初中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有哪些?下面我结合自己从教十余年的经历谈谈自己浅薄的认识。

一、熟练掌握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

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数学教材结构的最基本因素,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所以要学好数学必须熟练掌握数学概念。在人们的记忆里往往认为学好数学只要多做题就可以了,常常忽视对数学概念的正确理解、记忆和应用,他们常常错误地认为数学没有可记忆的,学习概念、掌握概念的目的在于应用。每一个概念就是一个信息源,它闪烁着问题的“条件”和“结论”,是思维的启发器,是解题中不可缺少的链条。有些问题在题设中蕴涵着某些因素,需要某一个概念去发掘、去开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与分析,灵活运用概念,促使问题迎刃而解,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故讲解例题时,所用到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必须有意地渗透于概念讲解中,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此外,概念教学常常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深化完成。总之,教学中涉及概念的地方一定要高度重视,由浅入深、“步步为营”,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牢固掌握概念的实质及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概念的脉络与体系,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深化概念教学,使学生顺利地掌握好概念,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是教好数学的重要策略

新课程力求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同趣味形式及学生熟悉的生活融为一体,使学生对数学有亲切感,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数学不再是一门单纯的学科,不再是学生额外的被迫学习的负担,而是帮助学生生活的一根“拐杖”,进而发展成为学生的一种追求、一种爱好。所以,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数学。传统数学教育中,人们最直接最感性的认识是“数学题目”和解题,这种片面性造成一种数学远离生活、远离大众的错觉。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它有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动背景。所以,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多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身临其境”地学数学,学生不会有一种突兀的陌生感,反之具备一种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如初二学生要出去春游,联系车子的情况是这样的:每辆面包车可乘20人,车费200元;每辆大客车可乘30人,车费240元,共有170人,问怎样乘车经济实惠?这就是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从生活中来,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才能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现实问题数学化,不仅使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而且提高学生用数学的观点看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推动力,用贴近生活的具体实例引发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让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这样可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探得更精确,使生活经验成为智慧体验,从而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篇10

在职业高中参加计算机专业对口升学考试的科目中,VB、VF、微机原理、网络基础四门课程各具自身的特点。而《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80X86-Pentium》(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学科,既有对硬件的介绍又有汇编语言部分,由于其兼备软硬知识特点,所以学生学起来倍感抽象费解。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先后承担过几遍该课程的教学任务,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几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方法,这些方法在其它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也是比较实用的,因此总结出来供同仁们共同商榷。

一、创设情景,引起兴趣

学生的知识不是教师“教”进去的,是学生“学”进的,因此,要为学生创设一民主、活泼的环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其兴趣。而《微机原理与应用》学科本身是一门很枯燥的课程,我便围绕教学目标选择了一些趣味性的例题、制作了生动的课件,还制作了模拟教具,这样引起了学生的很大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他们虽然看不到计算机内部的工作过程,但从这些演示中能够感受到形象化的动感过程,产生了感性认识,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从而开始自觉地去探索学习,化被动为主动。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任何一位教师都得肯定这一点:那就是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有差异的。通过细致观察以及和班主任、其它科任老师的交流,我首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要求,尽量使全体学生都能经过努力达到该目标。如有些学生的理论水平较低,但他们的动手能力却较强,我就鼓励他们向这一方向发展,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其实也促进了其理论知识的学习。因为计算机课程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入门”与否是个关键,可这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清楚这一点,同时也清楚地告诉学生:“老师对你们能否‘入门’是很有信心的!”以激励学生。针对不同的情况对症下药,尽可能地去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能,不断启发,使其禀赋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抓住重点,以点带面

《微机原理与应用》教科书较厚,内容深而广。以前教学时,总感到这儿是重点,那儿也是重点,力求全面,总想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结果学生随着教师走,对什么都是一知半解。现在,我重在抓重点,我的体会是:抓住重点则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

譬如在BCD数调整指令的教学中,我紧抓BCD数就是十进制数这一实质:因为它是十进制数,而加减运算指令的对象是二进制数,所以必须用DAA或DAS进行调整,调整为一个合法的十进制数,这样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为什么要调整,如何调整,从而轻松掌握了BCD数调整指令DAA和DAS的用法。又如在串处理指令的教学中,紧扣该命令所涉及的串的属性:源串还是目标串,如果只有源串,则需设置DS:[SI];如果只有目标串,则需设置ES:[DI];如果都有,则同时都设置。如果需处理多个单元内容,则需设置移动方向及次数,整体这样一归纳,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此外还把REP与循环控制指令LOOP作比较,进行了综合举例,还引入学习高级语言中相关知识,让学生找出相同点和差异,从而掌握了所有这些指令的使用方法。

四、普遍联系,类比说明

《微机原理与应用》的内容比较抽象,难于理解,甚至有学生说是“天书”,如果单纯讲理论,结果可能使学生感觉到是一头雾水。对于那些抽象的知识,我总是首先引用生活中的具体经验予以解释,如堆栈这一内容,我将其形容为一种有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容器,比方说是“桶”或“杯子”(如下图所示)。开口端对应堆栈段的起始位置,封闭端对应堆栈段的结束位置,即栈底,起始端到封闭端的字节数即堆栈段的容量,而里面的存放的东西则是随着多少可增可减,即栈顶的位置不是固定,所以引入一个SP指针来始终指向栈顶的位置,理解了堆栈的结构,堆栈的操作方式也就迎刃而解了。

五、精选内容,训练思维

对于教学内容的挑选,我通常都选择那些能对学生起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基本题型、基本原理和规律性的东西作为突破口,然后给学生讲深讲透。如在程序设计中就有很多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题型,通过它们可训练学生具有各种思维能力,在字符串操作指令这部分内容中,数据串传送指令是核心,是基础,我便以下题为例,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题型训练。

题目:将存储单元DA1串的100个字节传送到DA2单元

法一 LEA SI ,DA1

LEA DI ,DA2

MOV CX ,100

CLD

REP MOVSB

(一般来说,学生们都会用上述方法)

法二 LEA SI ,DA1

LEA DI ,DA2

MOV CX ,100

AGAIN:MOV AL,[SI]

MOV [DI] ,AL

INC SI

INC DI

DEC CX

JNZ AGAIN

(运用这一方法,主要是希望学生学会用条件转移指令处理这类题型)

法三 采用程序填空,括号内为答案

MOV SI ,0

MOV CX ,100

AGAIN:MOV AL, ; (DA1[SI] )

MOV ,AL ;(DAD[SI] )

; (INC SI)

AGAIN; (LOOP)

(运用这一方法,主要是希望学生学会在SI初值不同的情况下,能正确使用不同的寻址方式,以及LOOP循环控制指令,能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填空)这一题还可引出许多变形,如何用MOV指令传送地址,如何对字串、双字串进行操作等。一题多变,将一个问题进行变化和改造,深入挖掘这个问题的内涵和价值,通过这一练习,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深入地思考问题,进而掌握整个一类题型。

六、加强指导,引导自学

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的训练和指导,因为计算机知识日新月异、内容繁多,教师是不可能把将来需用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的,而学法具有灵活性,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源源不断地更新知识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但是好的学法是以好的教法为前提的,教会学生自学要有一个过程,我便设计了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去阅读理解、查找资料、议论探讨、归纳总结,使学生感受到汲取知识的快乐,并使其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

以上是本人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总结出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些粗浅的做法和体会,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方法还有很丰富的内容,有待今后大家在教学中继续努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