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3 10:56:1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专语文教育,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大专语文既是一门基础课,又是一门综合课,是对大专生进行汉语技能训练和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课程,目前却问题纷呈。大专院校语文教学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重视度不够。学生不重视,把大专语文放在极为次要的位置;学校领导不重视,压缩课时或者把大专语文安排成大课,教学效果明显较差。第二,培养目标模糊。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应该是既要立足职业的需要,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丰富他们的思想,不仅教他们如何“做事”,更要培养、提高他们如何“做人”的内在文化素质。在这方面,大专语文具有独特的专业优势,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由于有些院校过度重视技能的培养与训练,相对忽视了大专生人文性和审美性的培养,甚至漠视大专语文在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教材问题。教材也是困扰大专语文课的一个重要因素:教材杂乱无序,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选文重复,令学生感到大专语文是高中语文的继续;编写体例类似高中语文,没有新意,缺乏特色;目前应用的语文教材是为本科生和普通专科生编写,与大专院校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整体情况脱节。第四,教学方法简单。很多教师可惯于满堂灌,剥夺了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时间,教学方法单调简单,课堂气氛沉闷,这也是大专语文处于尴尬境地的一个原因。
二、大专院校语文教育的改进对策
1.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
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做到“以人为本”,即以“人的发展”为教学的中心任务,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彻底抛弃过去“无人”、“无情”的传统教学模式,从以传授为主转变为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在与生活世界的对话中实现意义追寻和人格构建的创造者。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一个个具有独立性、主动性的个体,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材——教师——学生”的单向知识流程转变为师生平等参与、信息共享的互动过程。每一个人在知识交流的过程中都是平等的,都是自由的,都有其独特价值,要使教师、学生、教材有机地融为一体,有效地消除认知隔阂,使具体的教学实践获得新的生机。
2.更新大专院校语文教育的内容
语文教育要体现职业性、人文性、应用性等特点。要侧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拓展中学应试教育的范围,推进素质教育;要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着重加强应用写作、口才演讲、阅读理解等能力;要加强语文知识、专业性学习,突出抓好语文学科内在属性的教育。更新语文课的教育内容,最重要的是要结合专业性质,根据专业调整语文教育的内容。比如,艺术设计、旅游管理、机电一体化、网络技术、国际贸易等不同的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一样,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和要求也不一样,那么语文教育的内容也就要求不一样。语文教育内容必须为专业素养的培养服务。
3.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完整系统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是实施教学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它涉及到学生的评价及其教师的评价等。对于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来说,重点还是学生评价标准的制定,建立系统的科学的评价体系。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采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评价,应采用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多元化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氛围,让学生实现自我、体现自我、展现自我、成就自我,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为语文教学的积极开展提供帮助。这样有利于师生互动,有利于各项语文教学计划的完成与实施。
三、结束语
大专语文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加强大专语文教学已成为共识,但要取得理想的效果,还有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只要我们勇于思考、敢于实践,那么大专语文教学改革将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大专语文将会走出困境,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2大专体育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大专体育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在保证学生对体育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能力,其中包括竞争意识、实践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等。具体来说可以表现在以下几点。
2.1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的社会必将呈现出一定的知识性和竞争性。对大专院校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是保证其能够更好地接受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逐渐养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并且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可见,进行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其在步入社会的时候可以成为一个有竞争意识,同时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人才。可以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发挥自己的价值,而且,自身的进取心和拼搏能力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2.2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大专体育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在此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对于体育课程的认识程度来进行不同的体育教学。这种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传授的知识也比较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针对现如今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大专体育教学课程采用了变化式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表现在体育课堂中,在其它的科目的教学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都有所体现。所以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2.3对学生组织能力的培养
学生自身的组织能力是其宝贵的财富,无论是在实际的学习生活还是步入社会之后,这种能力有助于提升个体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的能力。在大专的体育教学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进行比赛,是培养学生组织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该积极设置体育游戏和竞赛,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基础上对自身组织能力进行锻炼,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2.4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现如今,想要在社会的某个领域发挥自身的价值,处于优势地位,都取决于兴趣和爱好。体育教学完全可以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如果学生能够经常参加体育比赛和表演,必然会丰富其业余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一兴趣爱好,体育教师需要对体育项目的内涵以及实际的训练规则进行分解处理,学生们每一个环节都掌握了,才能够从总体上增强对体育项目的兴趣,促进其精神的满足。
2.5对学生反应能力的培养
当大专院校的学生走入社会之后,如果反应能力较强,则其成功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大。尤其是学生们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反应能力和其处事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在大专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很多教学环节都会对这一能力进行培养,其中包括教师在教授篮球传球以及进攻的技巧时,需要学生们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和反映,用较短的时间赢得更多的机会。可见,学生们可以从体育教学中发现自己反应能力的不足,进而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3大专体育教学的建议与对策
3.1学习技术能力的训练
只有教师全面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全面性,才能注重加大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空间,才能有效地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其教育教学观念对教学活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把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3.2丰富拓展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课教学内容设计时要针对学习目标尽量多的设计几项教学内容,应侧重于培养学生运用和创设各种手段进行健身的能力,加入新型的田径项目,如:户外运动、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等课程,才能增加学生的参与热情,更好的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繁荣发展。
3.3增加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体育教学中的田径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在田径普修课中,教师应在传授基本技术、技能、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参加训练的自觉能动性和创新积极性。
3.4加强体育学教学理论素养
大专院校体育教学基础理论课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校体育学。应当把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体育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加以理解。此外,还应当重视体育教学技能理论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今后从事体育教学工作时所应具备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从而形成较高的教学能力,这些课程主要有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科研与方法等。
2医药类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专题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2.1结合医学素养确立医文兼容的专题
目前,以培养医学生职业素质为教学目标实施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的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为数不多。以我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为例,探讨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及其研究。我校自2013年以来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了改革,大学语文实施模块化教学,将教材内容与医学生素养结合起来,从敬畏生命、磨砺意志、仁爱、理想等七个方面将教学内容归纳为七个模块,即热爱生命、磨砺意志、爱之华章、放飞梦想、职业情怀等,将教材命名为《医学生文学素养教程》。这种医学生素养+选文的模块化教学,颇为类似于专题化教学,可谓是对沉默已久、按步就班的大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大改革。我认为这仅仅是开始,尚需深入地探讨扎实推进。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效果是否明显,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医学生对应岗位所必备的职业素养与选文的准确性两个方面。因而,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在制定大学语文教学专题时一要考虑覆盖全部专业学生,设置与中医学、药学、临床医学、护理、医学技术等专业学生所具备的相关职业素养相适应的所有模块,编入相应的选文,这样教师在与不同专业学生上课时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每一专题首先要全面准确阐述专题内涵、目标、方法,然后恰当适量选择与之相关的文学作品。在选择文学作品时不能够因教材编写者个人的喜好而集中在某一方面,比如说有些编者专业特长为古代文学或现代文学,选择文学作品时便侧重于古代文学或现代文学的作品,使得学生营养不全面。笔者曾围绕“你喜欢哪一种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你喜欢哪一阶段的文学作品(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做了一个调查,据统计在200名调查对象中,有70%学生喜欢小说,有80%学生喜欢现代文学。这是学生的心声,编写教材,确定教学内容及选文必须要适当考虑这些因素。专题既要体现出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又要精选恰当地、紧贴学生实际与专题主题相符的选文。笔者认为可将医药类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提炼为以下几个专题:一是医德;二是医术;三是医患沟通;四是医学科研;五是文化素养等五个专题。围绕五个专题,选择与各个专业相关的范文,比如医德医术专题,可选孙思邈名篇《大医精诚》,以供相应专业学生的学习。
2.2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得以实施的途径,科学的教学手段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确定医德医术、医患沟通、医学科研、文化素养、职业素养等五个核心专题基础上,针对具体专题教学时,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可以采用分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两种教学手段交替使用,相得益彰。
2.2.1研讨法
研讨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专题搜集相关材料进行甄别、分析、提炼以及融合自己的思想重组知识结构,以分组讨论,个人发言、辩驳,小组代表发言等形式,可形成书面的小报告、论文等成果。专题研讨,必须紧密结合医学生专业特点与医学生职业素养。比如“医德医术”专题,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选文《大医精诚》时,引导学生搜集当代德艺双馨的名家名篇,或是简报,或是电视、电影片段,或是文章等题材来源不限,形式多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进行辩驳、论证,得出“要做大医,不做庸医;要做大医,必要精诚”的结论,诱导学生树立崇高的医德,炼就扎实的医术。
2.2.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较为常见的教学手段,给学生以直观而鲜明的印象。教师围绕专题让学生搜集相应的案例,或者教师抛出案例。这些案例或是例文,或是教师口授,或是视频短篇。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分析这些案列,启发学生思维。
目前我国大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最关心、花时间和精力最多的往往是专业教育和课程,专业教育占据了高校教育的核心地位,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和全民的认可。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过分强调专业科学知识的传授,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的视野受到了局限,以致一些理工科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科学知识,而一些文科类学生则不了解自然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一些高校在加强素质教育,促进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方面都作了有益的尝试,比如为本科生开设“大学语文”、“经典文学鉴赏”、“中外艺术欣赏”等课程。有些工科院校采取措施,强化人文师资的配置,以促进人文教育的实施。但从多数高校的现状来看,大学生素质教育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许多认识还停留在较低的理论层次,甚至有人将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仅仅看成是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缺陷的补偿,以致在大学阶段学生的人文素质并未得到明显的提高。而在国外,许多高校的情况就好得多了。无论是哈佛、耶鲁这样的综合性大学,还是麻省理工学院等理工科院校,都非常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以培养真正的创新人才。所以,加强人文教育,实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迫切需要。
一、通过高等院校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效融合,能够培养适应
2l世纪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等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通专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开拓精神的创造型人才和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
当我们在高谈阔论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会给我们带来如何多的益处的同时,应该认认真真的好好思考怎样才能是两种教育能够有效的融合。虽然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从属于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但它们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把这两种教育有机融合并不是很困难的工程。在众多方法中,重点推荐几种:
(一)科学设置人文课程
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不仅可以通过专门课程的教学及举办学生参与度较高的人文讲座和社会实践等方式,还可通过在专业课和公共必修课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这一方式来进行。而后者起到的是潜移默化的作用,效果会更好。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既能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又能从人生观、价值观上积极引导学生,使得师生在共同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提升人文精神。因此,如何在公共必修课、专业课的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
(二)营造人文教育氛围
要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高校必须营造一种和谐的人文教育氛围。一方面,要加强教师个人的人文道德修养,另一方面,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整个校园充满浓厚的人文氛围。
(三)切实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是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实施者,因此,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于一体的首要条件是教师言行中自然彰显的人文与专业精神。为此,一要靠宣传引导,提高教师加强自身修养的必要性,在教育教学中渗透人文与专业精神的自觉性;二要靠政策激励,调动广大教师进行人文与专业教育的积极性;三要靠管理督促,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管理和约束,增强其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唯此,才能使教师人文与专业素养的提高真正落到实处。
(四)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
每个省、每一地区都有自己的优势文化资源,如历史名人、文化事件、文明成果、优良传统、优美故事等,都可以成为地方高等院校进行人文教育的好材料。地方高等院校应该利用自己的知识优势和人才优势对这些既有的资源加以开发、改造、提炼,使其成为具有人文内涵的精神养料。
二、当然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在当前的大背景大环境下,要行动就会有困难,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人文学术及教育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在现代大学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仅在专业和课程量上大大超过人文学科,而且其思维方式和学术规范也对人文学科形成了强大的压力。至于目下许多高校以数量、经费、效益等等为指标的考核体系,对人文学术的伤害也许更加深重。人文学科主要面对的是价值和意义的世界,与科学面对的事实世界即便不能说有绝对的不同,至少是有很大的差异。二者在方法、目标、功能、表述形式、评价标准等方面各有其特殊性,不应用等齐划一的标准去要求,更不能厚此薄彼。
(二)发展人文教育需走出一些误区
二、大中专学校对生命教育的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生源方面,大部分的大中专学校在扩招,进入大中专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与本科或者是重点学校是没法比的,因此,其生命教育的意识也就很淡薄。这些学生在进入大中专学校之后,没有一个明确的而奋斗目标,对自己的要求低,并且缺乏学习的动力,使得许多学生对生命价值没有充分的认识。第二,在中专学校老师更加重视学生的就业率,大多数的老师比较偏向对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对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第三,在社会大环境之下,重视生命教育的氛围也是不浓的。社会上的一些利益事件影响到了生命教育的真正含义,不断地腐蚀着学生的思想,使得生命教育最终缺失。这种现象所造成的不良局面,对学生以及整个社会都是极为不利的。
三、大中专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一)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要在大中专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进行生命教育,首先就应该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老师应该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融入生命教育,对有关生命的知识或者是内容进行充分的扩展与升华,逐渐潜移默化,把生命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来。老师应该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因为生命是教育的基础,要进行生命教育首先就应该教给学生,怎么样去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充分的了解到生命的意义。因为生命是教育的基础,只有对生命有一个更好的理解或者是认识,才能够深刻的融入到生命教育中来。例如,在语文教材中,会有很多的材料显示生命的可贵或者是生命的重要意义。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感受古今名人的情怀,从古人的智慧中看到古人对生命的热爱,从而来影响学生,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只有这样的循序渐进,才能够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二)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
要在大中专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进行生命教育,还应该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因为美好的事物人们都会珍惜,生命更是,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才能够让学生更加的珍惜与热爱生命,才会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尽量的多为学生分享美好的事物,遇到文章中一些好的片段,老师要多多的分享给学生,分享美好与分享快乐。老师还应该经常下载一些美好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让学生笃定的认为生命是美好的,虽然人世间有各种烦恼,各种不顺心。也都要坚持,等待美好。当学生从老师那里获得力量,就会更加有爱的去对待或者是看待事物,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而更有信心地去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因此说,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得到重视,这对学生的成长或者是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更多积极的意义。
(三)让学生探索生命的意义
让学生探索生命的意义也是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老师应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去探索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在于什么,需要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或者是自己的认知去确定。不同的人对生命的意义的理解不同,因为每一个人的经历不同,自然对生命的理解就不同。老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多举一些人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别人的生命的意义在于什么,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生命的意义。例如,科学家的生命意义在于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而普通的白领的生命意义或许就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同的人对生命的意义的理解是不同的。
我国对特殊教育中语文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专著和论文大部分都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对特殊教育大专语文教学的借鉴指导意义有限。对于涵盖所有残疾类型学生的大专院校,只有在充分掌握学情特点的基础上才能摸索出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授课方法,才能真正做到语文为特殊教育职业类院校学生的专业、就业和生活服务,让他们拥有尽可能多的机会平等地参与到社会中去。
一、尊重学情扬长避短
1.内容选取
农民要“因地制宜”,医生要“对症下药”,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对视障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尽量避免讲授视觉效果明显的内容,避免将学生思维引入自身的缺陷处,伤害他们自尊的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授课内容的选取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1)内容含正能量,忌用反面材料来讲道理;从年龄上看,学生已经处于成人阶段,但受身体条件限制,心智发育迟缓,普遍存在自卑,性格内向,心理承受能力低下的特点。积极阳光的文章有助于驱散心中的阴霾,加之授课中情感目标的完成,能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修正畸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高处着眼,低处落脚;我校学生语文水平整体低下,尤其是分层教学中低层次的学生,对于正常大专院校的语文授课内容接受吃力。但如果选取难度系数低的授课内容便会引起学生反感,他们会认为教师对自己的认知水平评估过低。对于此类学生,应该选取正常的大专语文授课内容,但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要降低标准,知识目标着眼拓展字词及基本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目标设置要偏低,分析深度、难度降低;充分注重情感目标,语文课上要实现部分德育目标。
2.能力要求结合实际
鉴于学生的特殊性,90%以上的学生并不具备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以视障学生为例,他们普遍视力严重低下,听、说能力偏强,读、写能力严重不足。由于身体条件限制只能引导学生在提高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口语沟通、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同时教学目标的完成要真正能为专业学习和就业服务。班级内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差异大,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要单独设置教学目标,一步步稳中提升,避免为了追进度而拔苗助长式的教学。
二、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
义务教育阶段强调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特殊教育大专院校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求更高。走出校门便意味着步入社会,如今社会这张试卷考察的重点不是学历,而是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学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课堂,而语文课堂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选取授课模式和教学方法时要摒弃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模式,变教师主导为教师引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避免教师课堂上只顾讲解忽视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将授课内容以问题形式呈现,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在总结学生答案基础上进行讲授;提问前,教师先将学生按接受能力分为不同小组,每组安排组织能力较强的两名学生,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尽量以小组形式完成,在锻炼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同时加强相互学习;在授课内容可选的前提下要充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材料内容和能力提升要体现有用性,使语文课堂真正做到为专业、就业和生活服务。
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
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作用,这一点在听障生体现最为明显。艺术系学生70%以上都是听障生,语文教师授课基本靠手语,限于授课教师并非专业手语教师,且手语表达有限,很大程度上影响授课效果。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普遍应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这一难题。听障学生可以进行正常的影视欣赏,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强调教学重点,使授课内容一目了然,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听力薄弱但观察能力很强,观察视角也有别于普通学生同时想象力也非常丰富。通过展现图片及视频,引导学生用手语进行表达,并付诸于文字,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现空间。鉴于手语中对于具有情感态度的词汇表现力不强的特点,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图片和视频辅助手语完成教学。
四、适时而动及时调整
目前学界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高职语文教学大纲,教师上课还处于摸索阶段。即便我校部分大专学生有高中院校的学习经历,但由于他们的特殊性,教学很难按照普通大专院校的授课进程开展。在教学重点、难点的设置上要结合所学专业,谨记语文为专业和就业服务的理念。尤其要注意,学情在教学过程中的影响非常之大,原有设置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可能会在进行中暴露缺点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遇到不当之处及时调整授课的各个方面甚至是教学大纲,充分发挥学生长处,重点提高学生不足,不能完全拘泥于已制定好的教学大纲。
五、结语
特殊教育类院校大专阶段的语文教学既有别于普通院校的大专语文又不同于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它在知识结构上融合了二者中的必要成分,但在教学过程中又体现了自身的特点,这对特教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对已有知识框架做适当的调整,结合特殊学情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摒弃义务教育阶段考试导向下的授课模式,充分尊重学情,课堂上时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不断尝试,不断调整,在摸索中形成特有的授课模式。
作者:李春艳 单位: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邓猛.我国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初探.现代特殊教育,2009.
[2]杜国胜.多媒体在聋校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
2.地域文化通过大学语文来传播事半功倍。游客到各地旅游了解的正是各地独特的地域文化,作为旅游地政府、居民、从业人员和当地企业,向外来游客推介本地本土文化、民俗风情、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不仅可以弘扬地域文化,还可以获取经济效益,将无形的文化财富转化为现实的物质财富。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文化综合性,把它作为媒介来传播地域文化事半功倍。通过语文这个媒介平台来宣传弘扬地域文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发展家乡的责任感,还可以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本土地域文化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有助于进一步扩大本土地域文化的研究探索与深入发掘。通过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本土化,可以使乡土文化资源与语文教学实现有效整合,实现地域文化的有效传播。此外,地域文化的本土性和广泛性特征,决定了全国各地都蕴藏着各种乡土文化资源,而这正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素材之一。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借助地域文化补充和丰富语文教学资源,突破自身的发展困境,拓展生命力,尽最大的可能发挥它的潜在作用。
二、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改革途径
就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应发挥的作用而言,就是要通过拓展专业语文的空间与生命力来传播地域文化,提升导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而其自身则要善于借助地域文化的平台,实现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专业化与本土化。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借助语文的力量增强导游的表现力。为了适应游客了解当地风俗民情和地方推介地域文化的需要,优秀的导游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社会知识,要涉猎广泛,知识全面,对语言文学、历史地理、社会心理、生活保健、交通旅行、政治经济乃至国际形势都要有所知晓;要对所导景点涉及的自然人文知识多作积累和体验,增长本地域的文化知识。导游服务集语言、表演和综合艺术于一身,但其表现主要通过导游的讲解展示出来,实质上是一种语言艺术。这就要求优秀的导游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显然,在现代旅游中,四平八稳的介绍式导游讲解已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只有那些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与语言文字功底的导游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如果在讲解中善于借助文学的形象性赋予原本平凡的景物以不寻常的意义,善于借助语言的生动性增强讲解的趣味性,做到语言流畅,绘声绘色地对地方上的名胜古迹进行充分的艺术展现,自然能够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深度化的旅游需求,增强地方自然与历史人文景观对游客的吸引力。
2.利用当地文化素材创作出有地方元素的导游词。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专业化改革的方向就是以导游词作为教学内容,以提高导游语言水平为目的。高质量的导游语言是导游词和导游口头创作的高度统一。导游讲解服务的目的决定了在内容上的选择应该是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相对正统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但抱着放松休闲目的而来的游客又不希望旅游过程太过正经,总希望导游在作讲解时不是简单地对当地名胜古迹的历史、规模、景观素材做堆砌,而是能突破平庸与常规,满足他们那种“猎奇”的心理诉求。导游词作为导游人员在旅游景区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解说词,是导游与游客交流思想和传播地域文化知识信息的工具。它既可引导游客观光游览,又是旅游景点的传播载体,在整个游览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游词与地域文化息息相关。地域文化是导游词的重要来源和素材宝库。地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物生活、情感、秉性、爱好、逸闻趣事和民间风俗等,导游员应该善于借用野史资料和神话传说来丰富导游词的内容,塑造生动而跃然纸上的人物形象,做到正史与野史结合,提升导游词的趣味性、可传播性和可接受性。在旅游实践中,导游是一门人际交往艺术。导游词不是各种资料的文字堆砌,而是历史、自然、人文社会知识的融合和再创作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具体景区和景点的讲解没有固定不变的权威版本,既有的导游词是素材和基础,可起辅助参考作用,但导游员必须根据所带团的具体情况对导游词进行调整和进行二次创作,并内化为自我的导游词。
目前甘肃省高职高专院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版本不一,多数学校使用高职高专院校国家规划教材,少数学校使用校本自编教材。并且各个院校各专业往往使用同一种大学语文教材。我校的大学语文就是各专业通用的一本自编的语文教材。就内容而言,由80%的古典文学作品和20%的现代文学作品构成,忽略了学生写作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职业语文能力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本校学生专业特点,针对专业,认真慎重选用或精心编写教材,突出专业特色。
首先,教材选用或编撰要有针对性。现行高职高专的大学语文教材,忽略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特点,忽略不同专业所需语文学科内容的不同。因此,教材的编写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既能体现专业特点,又能满足学生各自职业发展的需要。如我校语文教材的选用或编写,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医学生的专业特点。高专生的语文能力普遍不高,语文基本功较弱,他们在作业或广告栏写作中错别字屡见不鲜,语言表述不当或语法错误司空见惯,文史知识匮乏,人文素质较低,人文精神缺失。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教材的内容应把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语文教材里既要有典范性的文学作品,又要安排口语交际、实用写作等专业需求的基本内容,使教材内容尽可能接近专业需要,如医学专业的大学语文应适当增加中外现当代文学中对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学生的职业修养、职业道德能直接产生影响的作品,让学生在接受文学熏陶的同时,自觉地增强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另外,结合学生心理特征,把他们比较感兴趣的当代流行的文学作品、经典文学改编的影视等纳入到教材体系中来,进行有选择地个性化讲解,给语文教学内容注入时代气息,相对语文素质不高的高职高专学生而言,易学而又感兴趣。
其次,教材选用要突出实用性。高职语文教材范文要贴近社会生活,适合职业能力需求。就高职高专生语文技能的培养而言,主要在口语交际、实用写作能力方面。应用写作应该选出本专业需要学习的应用文体,一方面为学生将来求职、应聘做好准备,更重要地是要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医学类高职高专护理生要结合护士岗位的需要,重点培养其与人沟通能力,以及护理文书的规范写作能力;临床医学的学生写作训练重视医学实验报告,医学论文写作指导;口语训练注重培养学生与病人交流沟通的能力,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等。药学、中医等专业在教材内容上要适当增加优秀典范的医古文和文言常识。这种切合学生实际与他们专业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不仅突出了高职高专语文教学的专业特色,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吕叔湘先生曾说:“要有一种引导学生入门的教材,分量不宜重,内容不易繁琐,要突出重点要害,让学生看了有兴趣,看完确定能入门。不能样样都编入教材里,不能毕其功于一役。”[1]所以,教材编写或选用要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注重实效性。
二大学语文的教学要与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相融合
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高专生的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课,在高职高专生的培养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职业道德导师”的角色,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侧重点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
1立足语文的人文性,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相融合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要立足于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让学生在“成才”的前提下,必须“成人”。当前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在工作中不肯吃苦,不愿奉献,责任意识淡薄,敬业精神亏失,自我意识强盛,缺乏合作互助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基本的人文素质教育之外,还要结合行业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品格。因为不同职业对从业人员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因此高职高专道德教育应贴近行业、职业的具体要求。我们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始终渗透着对医学生职业品格、职业修养和职业行为的教育。如通过儒家经典的学习,让医学生树立热爱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生命伦理观。用孔子“仁者爱人”的价值观,“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培养医学生正确的职业义利观和职业价值观,从而成长为一名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医务工作者。
另一方面,通过优秀作品的学习,让学生更深刻地去关注自身,关注生命,铸造健全的人格品质,培育为医者的大爱之心,品味作品中丰富的人生情感,健全医学生的人格品质。[2]如屈原以身殉国、虽九死而未悔的爱国之志;陶渊明淡泊名利的高洁品格和澹远宁静的生活态度;杜甫“宁苦身以利人”的大爱胸襟和人道主义精神;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坚毅的人生信念;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范仲淹“先忧后乐”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先贤的高尚品行和人格操守犹如春风雨露,滋润着学生的心灵,荡涤着他们的灵魂,引领着他们的人生,促使医学生健康职业人格的形成,也促使其高尚职业道德情操和奉献精神的养成,使之成为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医学技能型人才。
2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将语文的实用性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相结合
高职高专院校在强调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培养他们将来从事职业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大学语文教学应从学生职业生涯和职业需求出发,充分体现其工具价值,加强学生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我校90%的学生来自农村,普通话较差,方言浓重,不善交流,写作基础较差,这对他们将来从事的职业有很大影响。本人在教学中立足课堂,拓展课外,围绕教材,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有所侧重地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
“说”主要通过朗读和开放性题目的设置来培养。语文课中的精美篇章,在老师的指导下,一律教学生用普通话朗读,根据课文特点,或整篇朗读,或重点段落朗读,老师认真听取并纠正其错误。使平时不爱开口的同学开口说话,不说普通话的同学尽量说普通话。此外,老师在课堂上尽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口语表达兴趣;或利用课前3到5分钟演讲,进行口语训练;或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老师点评,提出改正意见以便学生改进。这不仅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反应能力的重要手段。要充分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还必须把课外和课内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各种活动,如护士节、五四青年节等节日的演讲,以及诗歌朗诵比赛、辩论赛等等,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克服恐惧紧张心理,提高心理素质训练,最终让他们在公众场合能谈吐大方得体、自然从容,切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写”通过实际指导、训练来提高。除教会各个专业学生都需要掌握的通用文体之外,主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选取最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与专业相关需重点掌握的文体,有针对性对他们进行指导。护理系的学生必须要严格规范地书写护理文书、体温单、医嘱单、病程记录中的手术清点记录和病危、病重患者护理记录。在课堂写作训练中,针对每一份护理文书,都必须严格要求,规范书写。医疗系的学生训练医疗文书的书写,如住院病历、门诊病历、处方、各类申请单及报告单等,病历的书写必须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课堂训练,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教师要设置相关的应用文写作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写作,然后互相交流,督促改进提高。使应用文写作活动最大程度地接近于实际应用,接近学生职业需要,让学生感到有用而不乏味。
三大学语文的作业设计、考核方式要与学生专业需求、知识拓展、能力提升相一致
语文学习仅靠课堂有限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课后的指导和实践对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知识的拓展、职业能力的提高大有作用。语文作业要针对学生专业需要精心设计,如在每讲完一章内容后,结合不同院系学生的专业特点,给他们开列书目,如我校临床、护理的学生必读《癌症楼》、《最后的尊严》、《教授的戒指》、《红处方》等以医学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医药系学生书目有《大医精诚》、《华佗传》、《李时珍传》等文学作品,并要求学生写出心得、体会、感受,或就喜爱的作品进行赏析,可以用来课堂交流,也可将其纳入期末成绩中。其目的让医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欣赏中受到感染、触动和思想启迪。另外,考核方式可以多样化,如作品赏析、人物评论、时事评论、观后感、口头表达等等,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考试的过程变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提高的过程。一方面促使学生加强课外学习,另一方面扩大了阅读,拓宽了知识,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学校具有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学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学应该协助教师在专业和个性方面成长发展,使教师能够胜任教学、研究等工作,使从学术研究、课堂教学转移到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存在不同的问题,所以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就必须重视教师在各个生涯阶段可能遇到的与发展有关的问题。但在现实中高校往往很少重视这些问题。如心理问题、家庭问题、住房问题等。这些问题对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影响很大,而目前高校多数认为这些问题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无关,缺乏重视,更谈不上帮助教师解决。
(二)对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认识不足
“教育”是“教”与“育”两个方面,作为“教”的主体——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高校教育的好坏。所以高校应该以人为本,关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但在现实中高校对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本身和对学校的重要性,没有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没有意识到教师发展是终身性、持续性的过程,把教师发展简单的认为是暂时的岗前或在职培训。
(三)缺乏对大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重视
我国高等教育随着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和扩招之后,大量的青年教师进入高校,而他们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希望和未来,是高校的新生力量。但在现实中他们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同时因为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和面临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表现出了浮躁和功利性,这样影响了教学和科研质量。同时因为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大学青年教师忽视了自身的专业发展,而高校对青年教师的众多要求下也缺乏对大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重视,这样不利于大学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二、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一)为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和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
高校应该为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在重视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的同时,应重视教师在各个生涯阶段可能遇到的与发展有关的问题,为大学教师解决后顾之忧,从而为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同时还应该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建立教师发展训练机构,以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树立教师专业发展的全员性观念和持续性观念
二、支教“留守幼儿”的社会实践活动———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
1.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当前,以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为依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多地关注到农村留守幼儿这一弱势群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农村、送教下乡,为农村留守幼儿开展持续的支教服务活动。在学前教育没有纳入义务教育的现状中,在留守幼儿的父母“必须外出打工”的前提下,中国所有的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如能利用假期,特别是寒暑期社会实践,把对留守幼儿支教作为一种常态,将建立以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志愿者为主导的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全新模式。这样的现实状况,为留守幼儿(包括城市流动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实施途径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以学前教育专业或相关师范专业的大学生为主要师资力量,通过系统培训,深入农村开展定期的持续性的支教服务,并借助高校和社会的力量对整个支教活动进行支持、监督和管理,使大学生志愿者的支教行为成为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重要途径。
2.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社会实践模式探索
近年来,围绕“贴近学生、立足专业、服务社会”的原则,以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南京晓庄学院一直在进行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实践探索。2012年1月,在史爱华教授教育部课题“全纳教育视域中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研究的引领下,南京晓庄学院共组织207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利用寒假面向家庭周围的学龄前留守幼儿尝试开展短期义务支教;2012年3月,全纳式农村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实验基地落户江苏海门市海门镇,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志愿者与当地大学生村官共同开展了一系列留守幼儿的帮扶活动;2012年7月,经过严格培训的留守幼儿义务支教团奔赴西宁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这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可以说都是面向留守幼儿开展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大胆尝试,也为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此类社会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南京晓庄学院在留守幼儿支教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课程资源(学前专家领衔的《全纳式学前教育资源》《全纳式学前教育读本》)、志愿者团队、组织保障体系“三位一体”的支教实践模式,并在实践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引入项目化的管理模式,对支教实践的时间、地点、内容、人员、成本费用、成果等各个方面严格把关,使得以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为目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真正发挥其作用和意义。经过3年多的时间,南京晓庄学院志愿者的足迹遍布江苏、安徽等省份的众多地区,接触了近千名留守幼儿,并不断努力为他们开展专业化的支教帮扶活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为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开展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是实践试点阶段,在专家教授带领下志愿者对大批留守幼儿进行了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摸底测试,收集了大量留守儿童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的一手资料,为科学利用课程资源开展针对性的支教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与此同时,每一次的活动中所遇到的诸如支教基地的建立与维护、课程资源的灵活运用、不断变更的教师教育专业志愿者等问题,对于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专业性、持续性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激励着专家团队与志愿者们不断研究创新,通过规范组织管理,加强专业指导,完善保障机制等诸多方面的改进与完善,努力实现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创新的新思路
1.紧密结合专业特色,保证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可持续性
一个好的实践项目要达到的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既要让实践者从中获得锻炼与提升,又能为实践对象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服务,真正做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因此充分结合实践者专业理论知识,是社会实践持续开展的根本前提。结合专业教育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强调社会实践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紧密结合,提倡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专业认知的同时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学生未来就业择业、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国家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相关帮扶政策,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开展专业化与服务性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服务提供了发展方向。南京晓庄学院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社会实践也正是紧密结合专业开展服务性社会实践的最好尝试。实践证明,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可以也必须紧密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专家教师的指导下,在详细计划的保障下,针对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深入长期开展以教学实践、社会调查、公益支教等形式为主的志愿服务类社会实践。
2.充分整合优势资源,保证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新形势下,支教“留守幼儿”社会实践的开展要求强化资源意识,努力寻求学生、学校、社会资源与社会实践的最佳结合点,积极争取整合各种资源,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实践的发展中。首先,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有着独特的专业优势,在社会实践中可以充分发挥这种优势,致力于教育、培训等志愿服务类社会实践中,特别是服务偏远山区、中西部农村、城乡结合部等地区的留守儿童;其次,社会实践过程还应积极调动高校专家、教授和知识分子等科研中坚力量,充分利用高校的课题项目资源和社会科学、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先进信息,统筹兼顾研究项目与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实践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和支持;最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经费筹集、宣传推广等方面工作拓宽渠道,并为社会实践中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平台与机会。
3.创新活动运作模式,保证社会实践活动全程的科学性
与教师教育专业紧密结合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包含了专业提升、思想教育、社会服务等多重目的,目标的多元化强调整个社会实践的运作开展过程要从单调的固有模式中解脱出来,科学借鉴,勇于探索,创新开展“活动专业化、管理课程化、运行方式项目化、考核评估科学化”的全新活动运作模式。活动专业化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专业导师的指导带领下开展;管理课程化则要求将社会实践课程纳入学校课程化的管理体系,拥有独立的计划大纲,规定学时学分,社会实践的开展和实施需遵循计划大纲,并确保时间充足;运行方式项目化则是借鉴项目管理的经验方法,对每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调研、立项、招募、实施、资金支持等方面进行严格监控管理;考核评估科学化则要求根据实践内容和形式,建立一套科学的质量评价标准,通过评价评估逐渐完善社会实践活动各环节,提升活动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