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保健基础知识模板(10篇)

时间:2023-11-04 09:19:3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医养生保健基础知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医养生保健基础知识

篇1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热线订购8.8折优惠!

定价:29.80元,优惠价:26.20元

订购电话:010-64425272

多年从事糖尿病防治工作的杭建梅女士,为一般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其他疾病的患者设计的“糖尿病保健操”历经10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几百万人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汇集而成,相比一般的运动方法更具针对性。许多病人练后反映血糖下降,用药量大减。

专家简介:

杭建梅,出身于名医世家,从小随父母学习中医经络及西医解剖,先后攻读中西医结合专业、西医医疗专业,本科毕业后又先后深造于北京协和医院、美国华盛顿大学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糖尿病中心的糖尿病专业。既具有坚实的现代医学基础,又有厚实的中医底蕴。目前担任北京健恒糖尿病医院院长,北京因苏林糖尿病研究所所长,国际华夏医药学会副会长等职。

读成语故事学健康之道享幸福人生

《成语淘宝话健康》新书上架

星球地图出版社出版发行

热线订购8.8折优惠!

定价:29.80元,优惠价:26.20元

订购电话:010-64425272

本书围绕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成语,依据中医学理论知识剖析其中深藏的医学道理,针对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不同状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养生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论述:养生总则、饮食养生、运动养生、衣饰养生、情志养生、起居养生,依病养生、四时养生等。期望将灿烂的中华文化积淀于中医学中的精华通过通俗的语言展示给广大读者,使大家能在赏味中国文化的同时品味中医文化,在读书之中掌握医学养生的道理,为防病祛病、养生保健、颐养天年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专家简介:

连增林,医学博士(博士后),研究员。中药复方新药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中研同仁堂医药研发有限公司药理研究室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药新药研发,中医临床、中药药理、中西医结合、中药抗肿瘤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20年。作为主要学术骨干参加了国家重点基础及应用研究项目:973计划项目、“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国家课题。

身心、五脏、饮食、自然、人的平衡与协调

《中医养生的智慧》新书上架

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热线订购8.8折优惠!

定价:29.00元,优惠价:25.50元

订购电话:010-64425272

本书从实际出发,来和大家一起从五脏、四肢,经络,饮食、起居等方面探讨人体养生和生活养生,以轻松欢快、通俗易懂的语言娓娓述来,使读者在中医文化的陶醉中领悟中医养生的奥秘。这些理论和方法简单易学,切合实用,对家庭养生和个人保健具有较高的价值。养生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本书主要推广切合个人使用、简单易行、容易坚持的单、验养生法,这对提高全体国民的养生保健意识和养生保健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家简介:

张国玺,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基础学组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张国玺研究员从事老年医学及养生保健方面的研究近20年,目前,张国玺研究员主要从事养生保健知识方面的研究和讲座活动,广受好评。

足是人之根足疗治全身

《足疗暖身养生法》新书上架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热线订购8.8折优惠!

定价:29.80元,优惠价:26.20元

订购电话:010-64425272

按一按,揉一揉,就能祛病强身吗?的确如此。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足疗的基础知识、足疗的基本手法,以采用专家足部按摩实图和穴位图的方式,针对一些常见的病症进行对症的足疗,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实用性。

另外,书中还详细介绍了中药足浴液的配方及疗效,这些配方操作简单,且效果显著。只要您按照本书的方法操作,就可以在家中尽享足疗的乐趣。

篇2

1做法

1.1营造“治未病”健康教育的氛围有报道称,我国公众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人只占总人口的4%[1]。虽说“治未病”理念源远流长,但真正理解其意的人却并不多。我院通过院报、宣传栏、宣传册等广泛介绍“治未病”相关知识;通过“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工治未病”、“医学不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更应该是关于健康的科学”、“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等口号的提出,强化医护人员的“治未病”意识;通过加强监管、建立激励机制等手段,调动全院医护人员主动参与的热情;通过教育过程问题的解决,树立医护人员的信心;通过健康教育机制的完善,引导全院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为我院“治未病”健康教育的开展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1.2提升“治未病”健康教育的能力推进“治未病”健康教育开展的关键是医护人员的知识储备和教育能力。对此,我院全方位开展了“治未病”健康文化理念的打造和推广,举行了“中医学基础知识普及”、“中医经典解读”、“《黄帝内经》与治未病”等大课教育和学术讲座,夯实了医护人员“治未病”的理论根基,加深了对传统文化及中医人文精神的认识;通过“医患/护患沟通技巧”、“特勤人员/老干部疗养心理分析”、“文化层次与保健意识的相关性”等研讨活动的开展,提高医护人员对教育对象的把握能力,保障了教育的有效性;另外,我们还通过组织“现场抽题,即时宣讲”竞赛活动,锻炼了医护人员的随机教育能力。

1.3丰富“治未病”健康教育的形式为让每一位来我院疗养的人员从“治未病”健康教育中受益,我们除采取“相同病种集体教育”、“共性问题群体教育”、“个性化问题‘一对一’教育”等传统教育形式外,还策划了以“治未病”为主题的“赏山乐水养生活动”,在带领每一批疗养员游览崂山时,进行“崂山道教养生宣教”、“道教素食品鉴”等别开生面的教育活动,让疗养员在“天人合一”的自然境地里,获取养生保健的科学知识;干部科“走出花样,走出健康”系列教育活动,通过讲座、观看DV、友谊赛等形式,让老干部们在“走的生理秘密”、“你还可以这样走”、“走向鹤发童颜”等主题教育中,感受到“走”的魅力,加入到“走”的行列;特勤科针对飞行人员职业病倾向设计的“彩练当空舞,健康更精彩”教育活动,深受各飞行部队疗养员的欢迎,为提高飞行员的职业生命质量、提高部队战斗力作出了贡献。

1.4拓展“治未病”健康教育的阵地为履行现代医护人员的社会责任,我院将“治未病”健康教育的阵地拓展到周边社区,与居委会联手组织“周末健康讲堂”,针对居民的健康盲点,从“治未病”的角度进行宣讲;在“世界无烟日”、“全国爱耳日”、“乙肝宣传日”等多个健康日里,到社区进行义诊、咨询和健康宣教,提高居民的预防保健意识;我院体检中心和“治未病”中心联手,为社区近千名居民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并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预防、保健、康复、诊疗等服务;协同青岛市的“治未病”活动,在“膏方节”期间进行中药基本知识问卷及答疑活动。

2体会

1)“治未病”健康教育将祖国传统医学与现代预防、康复医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让“治未病”这个数千年来对我们民族健康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夺目瑰宝,在为现代人的身体健康中继续大放异彩,并将极大地促进康复保健事业步入更广阔的空间。

2)“治未病”健康教育的开展,拓宽了我院医护人员的知识面、优化了知识结构,培养起一支既有现代医学技能又有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的医护队伍,为深化我院疗养康复工作的科学研究奠定了人才基础。

3)“治未病”健康教育不仅丰富了疗养人员的健康知识、树立起疗养人员的健康信念,更优化了疗养人员的健康行为,达到了健康教育“知、信、行”的统一,实现了“疗养一次,受益终生”的疗养目标。

4)“治未病”健康教育成为我院扩大社会影响的载体,社区居民对我院的认知和信赖明显增强,实现了我院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5)目前,我院“治未病”健康教育主要围绕维护和提升健康状态这个核心而进行,今后,要使“治未病”健康教育继续深入,尚需在健康状态的辨识、评估、干预方面加大研究力度[2],以此推动“治未病”健康教育进入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刘继洪,张兆华,张年,等.开展“治未病”健康教育构筑特色预防保健体系[J].现代医院,2009,9(7):

153-154.

篇3

专家预测,美容行业将成为我国服务行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一个行业[2]。相对于美容行业飞快的发展速度,目前的职业教育发展明显迟缓,美容行业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中专以下学历占总从业人员的 90%[3],职业培训标准亟待提高,高素质的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技术人才亟待引进,以期拉升整个行业的品质[4]。

所谓德,一般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四个方面,是个人的立身之本。其中职业道德是规范行业的重要道德标准。美容行业的总体性质属于服务业,在工作中,难免遇到形形的顾客,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唯有坚守职业道德,坚持“服务”的理念,本着帮助顾客的宗旨,不卑不亢地耐心讲解,积极寻求可行方案,才能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而美容行业的“德”,正是由传统医学“维持人的生存、救死扶伤”演化而来的“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增进生命活力美感”的使命感和“服务意识”。只有坚守这种职业道德,才能养成“为问题找方法”的习惯,成为具有高水平职业素养的优秀人才。

2 以知为用

2.1 够用:2006年卫生部下达文件,指出高职高专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将不允许报考临床执业医师,使得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医学知识的要求也着重强调基础理论,能进行辩证且能科学指导技能手法的实际应用,能够针对健康和亚健康人群进行保健和调理。这种转变,使该专业所设置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方剂学》、《针灸学》等中医基础课程和《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等西医基础课程的重点也有了一定的调整,强调够用、实用,在此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以《中药方剂学》为例,由于不能开临床药方,所以对该专业学生只要求掌握非处方中成药,能够运用药膳和食疗对亚健康状态或正常人群进行调理或保健即可。而医学生必学的《组织与胚胎学》、《病理学》等则可以直接删去,或仅以知识讲座的方式加以了解即可。

2.2 实用:中西医基础知识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对技术手法的指导、完善;对医疗诊断技术的转化和对健康人群养生保健方法的应用等方面。譬如,针对美容项目“卵巢保养”,虽然市面上已经开展多年,但医学界始终未曾肯定,甚至还加以贬斥—这种情况下,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应该从该项目的实际效果和理论支持两方面进行科学评估、修正与完善,消除美容爱好者的顾虑,还市场以科学有效、合理可信的技术和美容项目;而医疗的诊断治疗技术也转变成对顾客健康状况的判断、调理、保养和维护,这些已经体现在近年来被逐渐认可或已广泛应用的手诊、面诊、虹膜诊、背诊、痧诊等技术方法中;当今,美容院已经将舒缓的音乐、芳香的氛围、花草茶、美容手法等融为一体,不管是音乐、香味、茶,还是技术手法,都是养生保健的方法之一,如何针对每个人的体质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制定个性化的保健方法,是对中西医基础知识实用性要求的升华和综合应用。

3 以技为专

从各高校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与就业岗位和工作模式来看,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技术主要由中医美容技术(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点穴、药膳食疗等)、生活美容技术(美体、皮护、塑身等)、修饰美容技术(美甲、化妆、纹绣等)、仪器美容技术(即美容仪器的使用与保养技术)、化妆品调配技术和销售技巧六部分组成。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5]的培养目标,美容行业“服务”的工作性质,专业美容的运营模式,决定了销售是该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特殊技术,而其媒介则是其他各种技术的实施。所以,对技术的牢固掌握和综合应用是该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专长。

随着美容行业的日益规范,对技术人员的要求和分工也越来越细化。从去年开始,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大中专在校生新设了刮痧师、美体师、美甲师等工种的资格考试平台,也正是国家对技术人才的重视、规范和引导。所以,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既要全面学习包括销售知识在内的各种技术,能够综合应用,又必须精于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做到有所专长。

总之,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①正确认识美容“服务行业”的性质,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坚守职业道德;②灵活应用中、西医基本知识,科学指导顾客进行有效的养生保健,并由之评判、完善现行的技术手法;③牢固掌握并能够实际应用一种或几种专业技术。但,如何使这些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美容技术,转变成符合现代人健、美需求的可行项目,并连同一定的行业规范和运营模式直接供市场应用,还依然是整个行业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参考文献]

[1]王秀兰,周典.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美容(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180-182.

[2]王庆俭,陶红艳,刘哲妍.美容行业发展之我见[J].职业技术,2009,(6):88.

[3]韩秀萍.美容行业对美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J].卫生职业教育,2009,(6):134.

篇4

1 中医护理教育现状

1.1 中医护理教育是中医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学以五千年华夏文化为深厚底蕴,糅合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形成了以整体辩证观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千百年来,中医医护合一,名医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等都十分注重护理,《内经》、《伤寒论》、《千金方》等古典医籍均有关于护理方面的论述。中医护理教育以祖国传统医学文化为依托,以中医学整体观理论为指导,以辨证施护为中心,着力培养中医护理专业队伍,在临证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技术操作以及卫生保健、疾病预防、控制感染等方面的教育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经验,中医护理教育内容基本涵盖了护理工作的各个领域,在现代护理教育领域中也占有一定的优势。

1.2 中医护理教育发展历程

1.2.1 中医护理教育已初具规模 40多年来,全国各地成立了中医医疗教学机构,北京、江苏、上海等地开办的中医护士学校、中医护士班。至今全国有中医护校7所,在55所中医或中医药学校开设了中医护理专业。为培养中医护理专业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全国各地相继培养了一支中医护理专业队伍,承担了大量的中医临床护理、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的工作。中医护理教材也陆续问世,日臻完善。有关中医护理的专著也相继出版,其中有的著作已获得部级科技成果奖。护理高等教育恢复后,中医护理专业也增设了大专以上的高等教育,有些省市还开展了护理专业自学考试。

1.2.2 中医护理教育稳步发展 中医护理的专业教育与在职教育迅速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培养了大批中医护理专业人才,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中医学院为中医护理专业高等教育首开历史先河,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中医护理系,以后全国有10所中医学院相继增设了高级护理班和护理系(如南京、黑龙江、湖北、湖南、安徽、河北、河南、山西等),培养了一批既掌握中医学理论和中医护理学理论及中医护理技术,又掌握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和现代护理学理论与技术的高级护理人才,充实了中医护理专业队伍,提高了中医护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1.2.3 中医护理教育体系逐步形成 中医护理教育在全面实施改革开放以后,加强了对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护理人员接受中医护理教育的学习面拓宽了,中医护士接受中医护理教育的机会不断增加,中医护理教育体系正以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中专、大专、夜大、本科、函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及短训班等各种中医护理教育大量涌现。中医护理教育推动了中医护理学科发展,使中医护理的科研工作生机勃勃,学术水平不断提高。

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医护理教育具有的优势

2.1 教育理论的优势 整体观、动态平衡观和对立统一观是中医护理理论的优势。中医护理应用“天人合一”理论指导基础护理,脏腑学说指导观察病情,经络学说指导护理技术。在认识逐步提高的基础上,确立了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攻补兼治的中医护理原则。同时注重预防、康复和养生保健。这些重视调动机体平衡和康复能力的中医护理教育思路和方法,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机结合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2.2 教育手段的优势 灵活多样和丰富的治疗手段是中医护理教育的优势[1]。中医药在治疗上有药物和非药物疗法,方剂是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程序中最重要的一环,根据四诊八纲确定用药原则,运用内治和外治进行综合整体调节与治疗。针灸、推拿、拔罐、敷贴、刮痧、熏洗、气功等适用范围广泛,具有使用器具简单、操作方便、应用范围广、见效快的特点,是西医护理技能所不能比拟的。

2.3 养生保健的优势[1] 养护统一、寓护于养是中医护理教育的优势。中医护理重视养生保健的整体观,经过千百年的实践和积累,形成一套“天人合一、形神统一、动静结合”为主的养生保健理论。根据“药食同源”的理论,辨证施膳(食疗、食禁、食补)对防病、保健强身具有调节免疫机制等功能;针对不同的人群,采用不同的中医养生保健法,可提高人们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

2.4 操作应用的优势 通俗易懂、简便易行、便于推广是中医护理教育的优势。许多中医护理方法在群众中广为流传。中医“四性五味”理论对饮食的调护很容易被护士理解和运用;气功、太极拳、自我按摩等方法亦在临床被掌握和运用。

3 中医护理教育发展的思考[2]

3.1 中医护理教育应当探索新的教育模式 中医护理教育在全面实施改革开放后加强了对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和学术交流,护士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中医护理事业正在从附属走向专业。但是中医护理教育在很大程度和范围内还存在不足,如临床需求与教学的矛盾、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师资与教学内容的矛盾等,致使一些中医护理人才进入临床后无法找准定位,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体现优势和发挥作用。只有探索或创建新的教育模式,摆脱陈旧的教育模式,积极寻找中医护理教育新的发展空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为临床服务的目的,教育才能结出丰硕之果。

3.2 中医护理教育应当满足中医护理学科发展 卫生保健的巨大变化导致中医护理实践环境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护理教育改革应与卫生和卫生体制改革同步。提高教学水平,提高中医护理教材的知识层次,发展中医特色护理,走中医护理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满足公共卫生保健需求,满足中医护理学科发展的需求。

3.3 加速培养高质量的中医护理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中医护理教师队伍,构筑中医护理师资人才高地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在中医护理人员中,具有本科学历的人员为数不多,而具有硕士学位的护理人才更是寥寥无几,要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开拓创新的中医护理人才,是中医护理教育发展的关键。加速制定中医护理技术职称的晋升条例及实施中医护理师资资格认定亦是重要的环节和保障措施。

3.4 加强对外中医护理学术交流与合作 中医护理要发展、提高和完善,中医护理教育作为先行官应走在前列,充当与国际间及地区性、港、澳、台护理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及时了解国际护理学科的发展,使一些先进的护理经验和信息为我所用。促进中医护理学的繁荣和发展,中医护理教育应充当角色,向国际护理界广泛宣传中医护理,让世界了解中医护理,让中医护理为世界人民的保健事业服务。

总之,中医护理教育应直面挑战,扬长避短,发挥中医的优势和特色,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目前,高职高专中医临床课程教材仍为本科教材的缩减版。而本科教材为适应现代中医院校教育需要而编写,分科、分系统、分病种、分证型论述,简洁明了,便于学生学习掌握。但人体是复杂的、整体的,人不可能完全按照教材生病,医生也不能完全按照教材看病,那么教材疾病简化论述反而割裂了人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使得理论与实践脱节。专科教材为体现实用性、操作性,在本科教材基础上简化了理论论述,疾病证型和方药更简单,病种之间的联系和不同证型之间的联系均论述不足,导致学生疾病观和诊治思维缺乏。教师教学时照本宣科,不能培养学生面对临床复杂情况辨证论治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医生及医疗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2017年7月10日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召开,随后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指出“逐步实现本科临床医学类专业一本招生,提升医学生学历层次”。生源质量与医生培养质量确有较大关系。在我国农村及某些城市社区,医学本科生不能做到“下得去、留得住”,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更为稳定。但不可否认目前高职高专医学生生源质量较差。相比本科医学教育,高职高专医学教育时间大大压缩,生源质量较低,学生学习难度和压力可想而知。在高强度的学习中,由于课程多、任务重,学生难以挤出时间进行课外和线上预习、复习。因此,学生难以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更没有精力去拓展和探索。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医药院校附属医院实力并不强,临床教学条件不好、水平不高,难以做到真正的校院合一,故中医专业临床课程教师普遍不能教学、临床双肩挑。这就导致临床课程教师临床经验不足,难以理论联系实践。正因为目前存在的教材、学生、教师、教学医院诸多问题,学生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毕业后不能快速“上手”。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基础知识与中医临床思维缺乏,解决方案应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夯实基础,反复训练,树立正确的中医临床思维。由于临床工作需要综合应用知识与能力,故在反复训练临床思维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复习基础知识。

2中医临床思维

王永炎[1]认为,中医临床思维是指医生在临床收集疾病信息、分析病因病机、判断疾病与证候、确立治则治法及处方用药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中医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临床完整、复杂的思辨过程,这就是辨证论治或辨证施治。国医大师孙光荣[2]总结了“中医辨治六步程式”:四诊审证审证求因求因明机明机立法立法组方组方用药。中医专业学生初步接触中医临床思维,可以从中医诊断学课程所讲授的辨证方法入手来培养辨证论治思维,即八纲辨证思维(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辨证)、病性辨证思维(六、气血、津液辨证)、病位辨证思维(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初学中医的学生还未经历临床磨炼,学完中医诊断学课程后,还要在临床课程学习中进一步训练中医临床思维。从教材编写、教学要求和目标来看,中医内、外、妇、儿科学等课程阐述最多的是脏腑证治思维,即要求学生辨出患者的病性、病位证素,分清主次,组织证型,然后处方用药和交代医嘱。这是学生相对容易理解并可能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的中医临床思维,因此高职高专中医专业学生应该加强训练。在中医内、外、妇、儿科学课程教学中,应有组织、有计划地整体安排学生进行脏腑证治思维训练,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使学生进入实习前就“会看病”,有较强的脏腑证治能力。

3脏腑证治临床思维训练

3.1整体安排

三年制高职高专中医专业一般第一学年安排基础课程,第二学年安排临床课程,第三学年安排实习。对于中医临床课程,一般在第三学期安排中医内科学,第四学期安排中医外、妇、儿科学,这主要是考虑到中医内科学课程作为其他临床课程基础的重要性质,需先行开课学习。正由于中医内科学课程的专业核心地位,且在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占比最高,一般医药院校设置课时较多,如我校中医专业中医内科学课程每周10学时,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专业每周6学时。教材内容中,内科诊治所用临床思维主要为脏腑证治思维,内科临床实践亦如此。因此,综合以上条件,在中医临床课程教学中反复训练学生脏腑证治思维,应把重点放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为在其他课程中进行临床思维训练打下坚实基础。在临床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复习脏腑证治必需的中医基础知识,如藏象理论、病因病机学说、辨证能力、方药知识等,使学生强化记忆,尽量达到烂熟于心、随手拈来的程度。中医内科学临床思维训练以脏腑证治思维训练为主,以此为基础,促使学生掌握各课程均需的专业知识,具备临床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等。在中医外、妇、儿科学课程教学中,注重训练专科临床思维能力,层次递进,整体安排中医临床课程教学中的脏腑证治思维训练。

3.2脏腑证治思维的能力要素

其一,脏腑证治的前提是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藏象学说、病因病机理论。掌握藏象学说,有助于快速、熟练辨别、归类各种病象,以内在联系形成证候,为脏腑证治的辨证关键。掌握病因病机学说,则能明确人体生理、病理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在学习中医内科学课程时,需要概述内科病证的共性常见病因病机及整体脏腑病证辨治概要,这一内容可以参考本科教材添加。其二,熟悉八纲、病性、六经、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与脏腑辨证的相互关系。各种辨证方法均有其实用价值,中医专业学生应全面掌握这些辨证方法的内容,尤其是各辨证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其与脏腑辨证的关系,做到重点掌握脏腑辨证而不偏废其他辨证,争取做到熟练判断选择。其三,培养从整体出发的临床决断能力。脏腑辨证的准确与否,与病位、病性的辨别准确与否有关,学生还需善于判断病位、病性的轻重或主次,明确主证与兼夹。辨证准确后,才能确立相应的治则治法;分清病理因素的轻重主次,才能明确治疗的先后主次。临证决断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这是需要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作为铺垫的。其四,牢固掌握方药基础知识。掌握方药知识是临证处方的基本要求,而高职高专中医专业学生往往在这方面做得不好。学生中药饮片辨识能力强,能为理解、记忆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打下基础。方剂的组成、配伍特点及主治均需牢固记忆,多背方,临证时才会有“站得高望得远”的感觉,随手拈来,更为对证,疗效也更好。其五,能随证加减变化组方。能熟练随证加减变化的前提是熟悉中药的性味功效、多背诵方剂和熟练掌握并应用中医基本理论,尤其是方剂配伍理论、阴阳五行学说、治则治法理论等,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药物加减。加味的选药往往是从方中而来,方中有药,药中有方。其六,学会交代医嘱(含辨证调护)。医嘱内容包含中药的煎服法,尤其是特殊煎服法,以及配合药物治疗的饮食、运动、心理调整等养生保健措施。这就需要学生掌握中药煎服注意事项,熟悉中医药养生保健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辨证调护措施。

3.3临床思维训练方法

篇6

【中图分类号】R―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02―0026―01

随着人们医疗与保健意识的不断发展,对针灸推拿专业人才的需求与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等中医院校,一定要顺应形势,创新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基于高等中医教育“理论与实践并重,继承与发展并重”的特点,结合多年的教学与临床经验,我们提出了针推专业“重基础、精技能、有特色、覆盖广”的课程设置优化整合方案,供同行们探讨。

1 重基础,夯实中医理论基础

中医学“四大经典”的研读,是夯实中医理论基础、掌握中医临床技能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针推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明显忽视对经典的研读,甚至取消了经典课程。因此,优化与整合针推专业课程设置,首先要开设或重视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为培养学生的中医理论与思维奠定基础。

2 精技能,突出实践技能的掌握

针灸推拿专业是一个技能性很强的专业,社会对针推专业人才的质量要求也是以精湛技能为主。因此,针推专业的课程设置一定要突出对实践技能的要求。

2.1 增加专业课程的实践技能训练课时。对于《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推拿手法学》等专业基础课程,要增加实践环节的学时,甚至可以达到与理论教学一样的程度,通过反复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精湛的针灸推拿技能。

2.2 改革考核手段,增加针对实践技能的考核。在课程考核的形式上,突破单纯的试卷考核,增加针对实践技能的特殊考核,以此促进学生重视实践技能的掌握。

2.3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增设选修课程。根据社会对针推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如增设《足部按摩疗法》、《保健按摩》、《中医拔罐疗法》等,以完善学生对针灸推拿相关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3 有特色,根据专业特点与实际需求整合课程资源

根据针推专业的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我们认为,应该将关联性较强的课程整合,避免课程衔接不利,重复教学;同时将专业课程分化细致,突出专业特色。如可以将两门课程《经络学》与《腧穴学》整合为一门课程《经络腧穴学》,将一门课程《推拿学》分化为两门课程《推拿手法学》和《推拿治疗学》,这样既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又突出针推专业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特色,符合社会对针推人才的质量要求。

篇7

中药是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药专业是中国高等院校特色专业。中药的发展史是我国劳动人民数千年来与疾病的斗争史。中药专业知识博大精深,尤其是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以养生保健为主题的今天,中药专业在我国各高职高专院校蓬勃发展[1]。随着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供不应求,我院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中药专业办学整体实力和水平。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应不断更新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岗位技能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笔者本着“抢先抓早、讲求奉献、踏实肯干、厉行节约、注重实效”的宗旨,针对2014届中药专业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可行的市场调研,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有针对性地对中药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进行培养,提高中药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我院2014届(2011级)毕业生就业状况

1.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和对口率分析。

2014年,我系2011级中药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0.83%,年底就业率为100%。毕业生就业具体情况如表1:

从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看,中药专业学生毕业后除少数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选择升学外,进入中药品生产与营销企业的占到49%,较2013年同比上升4%;医疗卫生单位的占到34%,较2013年同比持平;其他就业方向的占到13%。分析本年度毕业生就业方向,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了药学、中药及相关专业进行就业,学以致用。经市场调研,目前国内中药类专业人才紧缺,供不应求,就业前景较好。

2.中药类专业就业岗位需求调查。

调查表明,学生就业岗位除了药品销售外,还集中在中药饮品制剂生产及药品调剂两大方面。这表明,中药生产企业对我校毕业生有需求,我院毕业生在生产一线岗位上有一定竞争力。

3.就业岗位未来三年最缺的中药专业人才学历调查。

调研数据显示,来我系招聘的企业有73%的岗位对毕业生学历要求为大专,25%的岗位需求本科学历,仅有2%的岗位对毕业生学历要求为硕士以上。结果表明,大部分药企缺少的都是专技中药学类人才,这正是高职学院的优势所在。

4.录用高职高专中药专业毕业生优先应聘的条件。

从图4中可以看出,企业对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和职业能力非常看重,应不断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及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经验。

5.录用高职高专中药专业毕业生重点关注的问题。

从图5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药品销售公司比较关注学生个人形象,中药品生产企业比较重视学生职业技术资格证,各个就业单位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侧重点。社会实践经验、吃苦耐劳及动手能力等是用人单位重点关注的问题。

6.中药专业毕业生最为重要的能力[2]。

由于本次调研的就业单位大部分需求的岗位均为药品销售人员,从图6中可以看出,这些企业比较注重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注重团队合作精神。为此,在校期间,人才培养方案应在着重考虑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语言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7.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毕业生最重要的素质要求[3]。

从图7可知,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各种素质都有所要求,比例比较均等,这表明用人单位需要的是一个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的人才,既有专业基础知识,又有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上的要求。在校期间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应注重心理健康等教育。

二、提高中药专业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能力的主要措施

1.组织多元化的就业指导课和就业培训讲座。

根据学院总体安排,在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完成毕业生就业常规工作;安排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活动;组织富有特色的就业指导专题讲座、报告,让学生广泛参与;系部学管办、毕业班班主任与学生座谈,了解学生的就职愿望,使学生“立足校园、学以致用”。

2.拓宽思路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加陕西省“医药类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系部不定期地举办各类“企业宣讲会”、“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会”,以及各种大小型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3.建立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机制,促进就业。

与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订单培养机制,在原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2014年新增了实习基地,如深圳一致药店、修正药业、宝鸡华西制药、汉江职工医院、汉中市中医院等;并与多家医药业等签订了订单培养合作协议。

4.鼓励学生升学、入伍、到基层从医从教。

从学生入学教育到毕业实习之间,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升学教育,鼓励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进入高等学府,接受更高等的教育。本年度我系两名学生顺利考入西安医学院药学专业本科班学习。根据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鼓励政策,积极推荐毕业生预征入伍。同时,积极鼓励我系毕业生到基层从医从教、支援西部开发、鼓励毕业生参军入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等。

三、小结与展望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增长,中医、中药产业和医疗卫生服务业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健康、保健、养生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中药作为养生、保健领域的重要环节,日益凸显其重要地位,养生保健领域对中药学人才的需求日渐旺盛,中药专业服务型人才培养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动态发展的趋势,得到了国际医药卫生界的普遍认同,这表明中国中医药专业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总之,“招生”是高职学院发展的生命线,“就业”是招生的保证。扩大招生量,尤其是扩大有一定市场竞争力度专业的招生量,才能使高职高专类院校良性可持续发展。只有探索“多元化”的招生模式和就业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更优的就业岗位,提高学生就业满意度,才能使中药专业得以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1在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中适当引入医学科普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在中医药院校担任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教学的教师,面对高职大一学生,以往一般都是牢牢结合课本,把教材上的基础知识、重点知识讲解清楚,学生大体上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但学生一般兴致不高,觉得这些医学知识偏向于理论,无法有效和实践联系起来。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发现在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医学科普常识性的知识,能够极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能够更好地获得一定的医学知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所以,结合基础医学概论教学的具体情况和笔者的知识背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一些医学科普内容。例如,在讲解第一章细胞与组织时,其中涉及到细胞膜与物质运输,以往都是单独进行讲解,小分子通过跨膜进行运输,分为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大分子通过膜泡进行运输,分为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然后分别介绍各种运输方式的具体特点。学生听起来就会觉得比较抽象。那么现在在讲完这些内容之后,笔者会根据学生专业,如果是药学或中药学专业,会进一步介绍很多药物必需进入细胞才能发挥它们的作用,通过与药物跨膜运输联系讲解,学生就会觉得具体形象一些。而讲完这些内容之后,笔者又会抛出一个科普性的问题,如何煎药?首先让学生自己讨论,因为这个和实际生活以及他们专业密切相关,学生兴趣很高。然后笔者再联系物质跨膜运输讲解为什么要这样煎药:大多数中药都取材于动植物,利用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某些有机物,来达到防病和治病的目的。这些有机物一般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内,外面有一层细胞膜,当用冷水煎药或先冷水适当浸泡药材时,这些有用的有机物很容易透过细胞膜的空隙进入外界溶液中。而如果用开水煎中药,中药材一接触开水,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会受热立即变性凝固,堵塞细胞膜空隙,使细胞内的有效成分无法进行跨膜运输,从而无法有效发挥药物性能[3]。然后笔者还会进一步展开,具体煎中药的方法,以及服用储存的基本注意事项,使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应用联系起来。再如,在讲解第五章核苷酸分解代谢时,一般介绍嘌呤核苷酸的最终分解代谢终产物为尿酸,并详细讲解其具体的代谢途径,当代谢异常时,会导致血中尿酸含量过高,形成尿酸盐晶体沉积于关节、软骨组织,导致痛风。这些内容讲完,核苷酸分解代谢内容就基本结束了。现在,在讲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笔者会进一步讲解一些痛风相关的医学科普知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各种高脂肪高嘌呤的食物不断被人们摄入体内,在中国患痛风的人越来越多,患者痛苦不已,主要是因为体内嘌呤含量过高,导致其降解产物尿酸升高,形成尿酸盐沉积在四肢关节,导致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如果长时间无法缓解,还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那么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去预防和缓解痛风呢?在正常情况下,想要预防痛风,必须将尿酸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介绍在平时应该远离哪些食物、平时应该怎么做来降低患痛风的概率以及缓解痛风[4]。除了这些章节之外,还有很多章节都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相关的医学科普知识。如第十章常见致病真菌,在讲到曲霉菌属时,除了介绍其基本生物学性质、致病性,应多普及黄曲霉素的危害,可以结合播放相关视频,让同学们印象更加深刻。黄曲霉素是一种一级致癌物质,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黄曲霉素广泛存在于发霉食物中,食用可以诱发肝癌等严重疾病[5]。如发霉的花生、玉米等容易滋生黄曲霉素。所以食物发霉后一定要扔掉,不要觉得可惜,不要认为发霉的食物煮熟就没事,其实它只有在200℃以上的高温才能被彻底消除,平时烹饪的温度无法完全有效清除。因此若是食物发霉,务必扔掉,避免损害身体健康。笔者发现,在课堂上融入这样的医学科普内容,学生兴趣很高,也很容易理解,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并且只需短短几分钟,学生们就可以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热情,树立基本的医学常识,且能更好地将医学科普知识普及给身边的人,提高民众的健康意识。

2利用雨课堂兼顾课前-课上-课后互动教学,充分调动高职学生学习兴趣

篇9

1.设计目标

盲人按摩作为中医按摩中的特殊类型,具有其局限性,是由盲人的生理特点决定的,所以教学内容和方式也与正常的医学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根据盲人按摩岗位的实际需求,提出按摩专业课程设计目标为:

(1)符合盲人按摩教学、学习规律,又要充分体现中医按摩的特点。

(2)体现盲人按摩岗位实际需求,为盲人按摩发展服务。

(3)努力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在教学设计上运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

2.设计原则

就业导向、能力本位,构建模块化知识体系,明确“盲人按摩学什么”的问题。模块化知识体系的构建,是盲人按摩专业改革与建设工作的核心,课程内容整合按照“保证‘三基’、减少重复、避免遗漏、补充新知”的思路,对课程内容进行分化、整合、更新,对教学内容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布局,整体优化。制定模块化知识体系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岗位应用原则。做到岗位需要什么知识就传授什么知识,需要什么能力就锻炼什么能力,突出知识模块的针对性。

二是综合化原则。以盲人按摩最终临床实践应用为导向倒推,总结归纳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打破传统的课程界限,实现各个学科知识的充分交叉、融合,形成垂直综合化的知识模块、知识单元、知识点。

三是纳新原则。模块化知识体系要及时吸纳中西医学在盲人按摩和康复治疗体系内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使得知识体系处于不断更新,保持盲人按摩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这样的设计,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每个模块以支持盲人按摩职业能力和素质为核心进行了优化,避免重复,这是传统课程难以比拟的。通过课程模块化教学,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从而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二、按摩课程和教学设计

1.优化整合各课程间的内容,确定五大专业课程模块

(1)中医理论知识模块,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药学》《中医养生保健》《医学心理学》等中医理论性强的整合成一个模块,精简选编,确保学生具备最基本的中医理论知识。

(2)针灸推拿保健技能模块,包含了《按摩学基础》《中医保健按摩》《足疗》《精油推拿》,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完全掌握中医保健的操作技能,确保学生在保健领域的就业能站稳立足。

(3)划经点穴技能模块,包含《经络学》《腧穴学》,通过一模块的学习,学生基本具备了经络腧穴知识,为临床的治疗奠定基本的理论基础。

(4)针灸推拿治疗技能模块,包含《刺法灸法》《按摩针灸伤科学》《按摩针灸内科学》《按摩针灸妇科学》《儿科按摩学》《刮痧》《康复技术》,这一模块是盲人按摩专业的核心技能模块,通过整合,避免了疾病理论知识的重复讲授。学生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必须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确保在保健的基础上能在基层的医疗机构就业,为盲人按摩的发展奠定最基本的专业能力。

(5)西医知识模块,包含《解剖学》《生理病理学》《触诊》《西医诊断学》《局部解剖学》《西医综合》,学生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掌握基本的现代医学知识,确保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科学、准确,为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打下基础。这5个专业模块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循序渐进。

2.教学过程设计实施“四结合”

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所以,课堂教学过程改革的第一步,是我们教师下决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努力为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提供广泛的、足够的可能性,在教学过程中创建“理论教学―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实训、实习教学”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1)教师演示与学生模拟相结合。采取了“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方法,教师边讲授边演示,手把手教学,学生相互模拟练习,做到了理论实训一体化。

(2)信息化教学与课堂仿真模拟相结合。充分应用音频、视频、图片、语音光电感应多媒体针灸人体穴位发光模型、仿真多媒体按摩点穴人体模型和微波治疗仪、康复器等多媒体资料和现代化教具,开展课堂模拟训练,提高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案例教学与理论探讨相结合。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强调使用理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即在教学中即时引入病案,从实际问题入手,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把书本知识与经验积累结合起来。

(4)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相结合:课程建设中,要求制作系统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音频视频、习题库,利用永德读屏软件、盲人按摩网等丰富的网络资源。既利于任课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自由地进行备课和修改、添加、更新资料,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评价

评价: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由学校教务管理者、专业教师、学生共同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效果进行了考核,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

2.改善了管理运行机制,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

3.改善了教学条件。

4.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高,毕业生社会认可度大幅提高。

通过对盲人按摩专业课程与教学设计研究及实践,教学内容得以精简实用,知识衔接顺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构建知识、形成能力、积累素质的过程中,促进了个性和潜能的发展,也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双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俊龙,田岳凤,王军.以中医人才成长规律培育中医人才的实践探索[J].中医教育,2012,(01):12-14.

篇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以及“亚健康”人群不断增多,人们的健康意识日渐增强,健康养生的需求成为继温饱需求之后的又一市场主流趋势和时展热点,养生旅游市场前景广阔。养生旅游是一种以养生为目的特征,满足消费者追求身心放松、心态调整、康体健身、医疗护理要求的新型旅游形态[1]。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包括黄山、池州、宣城、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等七市,涵盖了整个皖南山区,以及皖西大别山区的部分地区,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怡人,空气质量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具有发展养生旅游的独特优势。

一、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养生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一)高品位的山地森林资源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山地森林非常丰富,特别是以黄山、九华山、天柱山、齐云山四大名山最负盛名。黄山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也是全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顶世界级桂冠的景区,国家5A级旅游区。黄山是一座著名的花岗岩名山,集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衡山的烟云、庐山的飞瀑、雁荡的巧石、峨眉的清凉于一身。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历来被誉为黄山四绝[2]。九华山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区,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齐云山属低山型山岳风景区,面积约110平方公里,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齐云山与黄山、九华山并称皖南三大名山,又和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鹤鸣山齐名为中国四大道教圣地。天柱山位于安庆市潜山县西部,又名潜山、皖公山、万岁山等,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5A级旅游区,世界地质公园,中华十大名山。此外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还有牯牛降、鹞落坪、清凉峰、浮山、妙道山、敬亭山等山岳型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

(二)丰富多样的水体景观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不但山岳型景观丰富,水体景区也丰富多样。湖泊有太平湖、升金湖、龙感湖、花亭湖等,风景河流有新安江、青弋江、秋浦河、皖河等,温泉有黄山温泉、香泉温泉、汤湾温泉等。太平湖位于黄山市黄山区,介于黄山、九华山之间,太平湖旅游资源丰富,湖光山色得天独厚,湖水清澈碧透,青山起伏连绵,岛屿散落如珠,被誉为“黄山情侣”、“东方日内瓦湖”。以自然风光与古村落的美妙结合著称于世的新安江有“自然山水画廊”之称。被誉称为“吴楚第一泉”的汤湾温泉,在花亭湖的西北部,日出水1500吨,水温稳定在47.5℃,属偏硅酸锶高温矿泉水,含有偏硅酸、锶、氡、硒、锂和钾、钠、钙、镁及丰富的微量元素。洗浴之后,可达到消除疲劳、镇静安神、促进体内新陈代谢的作用,对治疗皮肤病、风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尤其有效。此处自古就有“温泉润凝脂,浴汤赛华清”的赞誉。

(三)富有特色的溶洞资源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不但有奇峰秀水,还有异洞,特别是皖南山区北部低山丘陵带,喀斯特地貌普遍发育,溶洞中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绚丽多姿。著名溶洞有贵池大王洞、广德太极洞以及石台蓬莱仙洞等。这些溶洞西连江西彭泽龙宫洞,东邻江苏宜兴诸洞,构成了我国长江下游喀斯特溶洞富集带[3]。南陵西山风景区、贵池齐山风景区更是以地表岩溶发育而构成岩溶地貌特色。

(四)享誉中外的宗教文化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历史悠久,享誉中外。九华山是地藏菩萨应化度生的道场,现存寺院90余座,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寺院9座,省级重点寺院30座,僧侣600余人,各种佛教文物2000余件,各类佛像1万余尊。齐云山道教源远流长,始于唐代,现有道观道房70余座,亭台楼阁遍布全山。此外安庆岳西司空山的二祖禅寺、潜山的三祖寺分别为禅宗二祖、三祖的道场,在弘扬禅宗佛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佛教、道教都主张修身养性,佛教和道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养生长寿。

(五)独具魅力的新安医学

新安医学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文化瑰宝――徽州文化和汉族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安医学肇自北宋,盛于明清,昌盛不衰近千年,是我国传统底蕴深厚、文化特色鲜明、学术成就突出、历史影响深远的中医学术流派。根据不完全的统计,自宋代至清末,涌现著名医学家543人,撰写、编辑了了460多部医学著作,为发展祖国医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新安医学特别重视脾胃、肝肾和气血的调养,用药平正中和,主张“调补气血,固本培元”。

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类型

(一)森林养生旅游

依托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山地原生态环境,以山林溪谷为生态本底,以负氧离子、绿色环境、湿润空气、适居温度、山野菜、中草药等为养生原料,开展徒步登山、日光浴、雾浴、竹海浴、矿泉浴、生态食疗等项目,建设避暑山庄、酒店等配套设施,培育山林养生旅游精品。此外,皖南山区是我国难得的中草药动植物资源宝库,盛产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天方雾里青等名茶以及茯苓、铜陵丹凤、贡菊、宣木瓜、潜厚朴、九华黄精、鹿茸、麝香等中药材,可以开发食疗养生旅游项目。

(二)温泉养生旅游

温泉度假是世界范围内健康养生的重要方式之一,依托黄山温泉、马鞍山和县香泉温泉、安庆太湖的汤湾温泉等资源,以体验温泉文化为核心,开发天然温泉、富硒温泉、花草温泉、酒温泉等多样化产品,配备治疗设施及专业疗养师,建设集温泉浴汤、康复疗养、商务会议、水上游乐为一体的温泉养生度假区。

(三)洞穴养生旅游

洞穴一般四周封闭、洞厅宽敞、冬暖夏凉,具有丰富的空气负氧离子、微量元素和地下水资源。用溶洞特殊的环境,充分挖掘旅游洞穴内外潜在的一些特殊功能,如康体疗养、度假、探险等。选取一些远离地下水位及石钟乳发育较差的旱洞,如青莲洞、仙姑洞,开发洞穴温泉疗养、洞穴鱼疗、洞穴沉积矿物质泥浴、洞穴禅修等洞穴疗养产品,依据地势配套建设美食、娱乐、购物设施,将其打造成融休闲、度假、养生于一体的洞穴养生度假区,让感冒、鼻窦炎、哮喘、肺气肿等患者进行定点定时治疗[4]。

(四)宗教文化养生旅游

佛教是一种信奉出世哲学的宗教,讲究佛法、秉承佛性,佛法、佛性立意于自然。中唐以来风靡整个中国的禅宗,改写了佛教的人生哲学,佛教的人生哲学渐渐从禁欲苦行转向适意自然。道教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天人合一”观,讲究修身养性,通过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发展,达到养生的目的。利用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禅宗圣地等开展宗教养生旅游,可以充分发掘宗教旅游资源,让游客游览宗教文化遗址,聆听宗教的养生讲座,做佛教、道教功课,进行禅修。

(五)运动保健养生旅游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运动保健养生游可开展的旅游项目有:一是登山。登山可以调节人的心理压力,放松人体紧张情绪,改善身心状态。每年举办黄山国际旅游登山节、天柱山登山赛。二是天柱山气功养生。借问养生知何处,方家遥指天柱山,天柱养生功不但在国内,而且在俄罗斯和东南亚地区影响广泛。三是骑行和徒步,是一种健康自然的运动旅游方式,能充分享受旅行过程之美。黟县每年举行中国山地自行车越野锦标赛吸引了全国的专业和非专业的骑行爱好者。

(六)新安医学养生旅游

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是一种建立在自然生态、人文环境、保健体验基础上,结合观赏、品尝、休闲、游乐、避暑、避寒、康体等形式,以达到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修心养性等目的的新兴旅游,具体包括健康人群的养生保健旅游、亚健康人群的养生康复旅游和患病人群的疗养旅游[5]。充分挖掘新安医学的养生理论,将养生与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新安医学博物馆、新安医学文化养生旅游基地,开发特色医疗保健产品,开发除湿清热宴、养颜美肤宴、养生护肝宴、固本培元宴等养生药膳[6]。

三、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养生旅游开发对策

(一)加大宣传,树立养生旅游品牌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山水风光、宗教文化和徽州文化闻名遐迩,但是养生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养生旅游产品并不为外界所熟知。要想使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养生旅游得到发展,首先加大宣传促销的力度,在综合宣传、赴外参展、邀请来访、媒体推广和户外广告的基础上,重点在新媒体推广、节庆营销、直击营销、主题营销等营销方式上取得新突破。在以后的宣传促销中,既要重视名山胜水古村的宣传促销,也要重视养生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以提高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养生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特色是旅游业的灵魂,没有特色的旅游业是没有生命力的。要根据不同区域特征,不同海拔高度,开发适合不同健康状况人群的养生旅游产品,可以推出森林养生、温泉养生、宗教养生、文化养生、富硒养生等旅游产品。同样是温泉养生旅游,要根据环境特性、温泉水质等发展背景的不同,进行差异化开发,突出特色,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三)培养人才,提高服务水平

引进和培育一批高层次养生旅游专业人才,尤其是创意策划、宣传营销、项目开发、养生主题酒店经营、康体疗养、养生文化等方面专业人才。有效整合和利用安徽师范大学、黄山学院、池州学院、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等旅游教育资源,开展养生旅游规划、康体疗养、护理等专业人才培养。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养生知识的教育培训,通过引进人才、组织现有员工进行培训等方式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拥有养生知识的专业的旅游管理、旅游服务、旅游营销队伍,加强专业人才梯队建设,提高对游客的服务水平[7]。

参考文献:

[1]颜节礼.我国环境养生旅游发展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77-379.

[2]张光生.皖南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构想[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9,15(6):374-375、378.

[3]安徽省旅游局.安徽导游基础知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9.

[4]吴文智,庄志民.成熟型旅游洞穴持续发展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3):378-382.

[5]孙晓生,李亮.广东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标准构建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8):73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