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7 11:15:2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安全预防双重机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是山东省应急管理厅为提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在全省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工商贸行业推行的一项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制度。
2、建立实施双重预防体系,核心是树立安全风险意识,关键是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目的是通过精准、有效管控风险,切断隐患产生和转化成事故的源头,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实现关口前移、预防为主,落实政府、部门、企业、岗位全链条安全生产责任制。
(来源:文章屋网 )
一、2020年开展的重点工作
(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组织签订公司与各所属企业的2020年度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目标责任书共计118份,并跟进所属企业目标责任书的层层分解签订,确保安全责任到岗、到人,实现责任全覆盖。
(二)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文件198份,重点组织开展了“春节”“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月”、危险化学品综合治理、春夏火灾防控、消防安全宣传月等专项工作。同时,公司安委办对各所属企业文件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文件指示精神传达到位,各专项工作落到实处。截止11月,公司共汇总并向国资委上报各类安全生产工作信息60余份。
(三)深入开展隐患治理,加强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一是采取定期检查、驻企督查等方式对各所属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二是组织开展“全国两会”、春节、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大活动重要节日期间的安全检查,公司领导带队深入生产一线,对各所属企业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情况进行督查。三是开展春夏火灾防控工作,重点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6+1”自查自纠措施、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查,截止12月底,公司开展督导检查12次,累计排查各类隐患210项,整改完成208项,整改率为98.18%。
(四)进一步贯彻全员安全教育理念,以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素质为目标,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一是认真做好新入职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二是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专项培训,提升广大干部员工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的能力,切实落实各项管控措施。三是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专项培训,对标准化体系的管理、评价、提升等工作进行培训学习。四是认真抓好特种作业人员等相关专项培训,五是聘请安全生产专家开展安全生产方面的培训讲座,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等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规范进行阐述和解读,强化全员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2020年度,公司各所属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开展21次,共计1253人;开展特种作业人员培训3次,共计242人;开展安全管理人员培训1次,共计51人;开展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职业健康及节假日期间安全专项培训40余次,累计参训人数达5400人次。
(五)以“生命至上、安全发展”为主题,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一是购置《施精准之策,固预防之本--构建双重预防管控机制解读》《隐患直击》两部警示教育片下发至各所属企业,组织全体员工观看学习;二是通过电子屏、广播、网络等媒体开设宣传专题、设置宣传专栏、张贴宣传挂图、播放宣传片等方式,累计悬挂安全宣传标语21条,制作安全生产板报14块、安全漫画140幅,微信平台专题报道3篇;三是公司对所属企业开展了新版安全生产标准化、风险分级管控两项专题培训;四是组织开展了公司级应急演练9次,共146人参与演练。此外,部分所属企业还组织开展了文艺汇演、主题征文比赛和消防安全漫画展等有特色的活动。
“安全生产月”活动结束后,公司对安全家书、“我为安全作诊断”两项活动的优秀个人和“安全生产月”活动优秀企业进行了表彰奖励。
(六)开展打击假冒特种作业证专项行动。公司各所属生产型企业按照专项治理行动工作要求,排查特种作业人员共计619人,查验后在有效期内真实证件数量为619个,查验后假证件数量为0,完成了公司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检查的全覆盖。同时,各所属企业对本企业特种作业人员的相关信息进行了更新建档,确保本企业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达到100%,特种作业操作证查验率达到100%。
(七)开展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建设,加强对各所属企业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建设的指导、监督工作,督促各所属企业健全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公司应急管理部结合正在开展的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建设专项工作,组织所属企业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开展了风险分级管控知识培训和新版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风险辨识和评估能力。
(九)修订完善公司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三季度应急管理部根据公司2015版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从管理范围、管控内容、奖惩方式、制度衔接等方面对现有基础管理制度以及17个暂行办法、10个应急预案进行再次修订。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0年,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公司总体工作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个别企业消防系统存在故障,未及时检查整改,暴露出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仍然存在薄弱环节,要强化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落实,进一步加强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二是公司各生产型企业特种作业工种存在人数配备不足的情况,各企业要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取证培训,积极鼓励员工考取特种作业操作证。
第二部分2021年重点工作
一、总体思路
2021年,公司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自治区国资委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上级部门文件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认真履行监督、检查、指导、服务职能,进一步加大日常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持续提高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确保公司系统安全、稳定生产,为实现2021年安全环保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目标
2021年公司要实现“六个为零”的工作目标。
(一)“六个为零”是:
1.人身伤亡事故为零;
2.重大设备事故为零;
3.火灾事故为零;
4.负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的一般及以上交通事故为零(一般事故指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超过1万元不足3万元的事故);
5.职业病发病人数为零;
6.环境事件为零。
二、重点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通过会议传达、印发通知、制定方案等形式进行宣传落实,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于全年工作中。
(二)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组织签订2021年度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通过目标责任的层层分解落实,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目标过程管理和结果考核,强化日常安全检查和年度综合考核力度,做到有目标、有实施、有检查、有考核。
(三)贯彻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在2020年双重机制建立完善的基础上,督促各所属企业逐步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对不同等级的安全风险, 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实行差异化管理; 对高风险等级区域, 要实施重点监控,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落实管控措施,有效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
(四)加强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督促所属生产型企业认真做好锅炉、压力管道、起重设备、仪器仪表、液化石油气罐等特种设备的监督管理,督促做好特种设备按期检测检验,强化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监督检查,确保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各项规定落实到位。
(五)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督促所属生产型企业健全完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装卸、运输、使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相关流程,并加强岗位人员安全操作和安全技术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公司定期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专项监督检查,及时排查和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危险化学品安全。
(六)加强环境保护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工作目标,督促所属企业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努力降低能耗、物耗;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培训,充实环境保护管理队伍,完善环保监测管理制度,完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救援机制。
1、校园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情况
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责任制,健全学校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和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成立微型消防站、义务消防队、实验中学扫黑除恶、反校园欺凌、食品安全与卫生综合治理等组织机构,确保全体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稳定环境。
2、学校安防建设情况
实验中学制定并严格落实值班、巡逻、防范守护、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等安全保卫制度,工作台账完整;按照省厅、地教育局及学校自身需求,配齐配强专职保安员,保安员不存在超龄和无证上岗的问题,安全防卫器械器材配备到位;校园封闭化管理、围墙、护栏等实体防范设施建设达标,校园门口设有符合要求的防冲撞设施;校园一键式紧急报警、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达标,并且与属地公安机关联网;落实公安等相关部门在上下学等重点时段有派出所执勤人员,落实门卫值守制度,并且严格落实外来人员、车辆及物品的出入登记、安全检查制度。
3、校园周边治理情况
校安卫办联合辖区派出所、执法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严格落实对校园周边网吧、KTV、无证摊贩等治安、卫生乱点的治理,对校园周边等重大安全隐患认真排查,做好校内外人员互相扯皮,涉校涉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重点加强对学生之间矛盾纠纷的摸排和校园周边重点人员管控情况。
4、学校消防安全管理情况
实验中学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形成有效的消防安全监管网络和体制;落实领导干部带班检查和重要岗位24 小时值班制度;建立健全学校消防工
作档案、消防安全隐患台账以及消防应急预案;落实“双重机制”及“四个一”要求,完善清单与台账,确保消防设施设备齐全有效,消防通道的畅通。
5、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情况
学校结合地区和季节特点,成立食品安全与卫生综合治理机构,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强学校食堂、商服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严格执行学校负责人陪餐制度;积极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严密防范夏季食源性疾病,坚决守住校园食品安全底线,保证芊芊学子的饮食健康。
6、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情况
按照“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到岗到人;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隐患 排查,对于危化品的使用建立台账、建立有效的实验室准入机制和定期安全培训机制。 对危化品仓库进行整改升级,加装防水防爆隔离门,实行双人双锁制;按装监控探头,升级通风换气系统,确保危化品存储的可靠性,杜绝隐患的发生。
7、防溺水落实情况
学校安卫办联合政教处,开展防溺水专题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深入开展防溺水“六不”宣传,介绍相关安全常识;强化家校沟通,将教育部《关于预防学生溺水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信》以致家长公开信形式发放到每一位学生家长手中。
8、防校园欺凌落实情况
学校开展防范学生欺凌专题教育,聘请专家对学生进行防欺凌主题讲座,瞄准可能导致学生欺凌事件发生的苗头隐患,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强化学校及周边日常安全管理,完善学生寻求帮助的维权渠道;完善防治学生欺凌工作方案;健全完善防范学生欺凌责任机制、预防机制、考评机制、问责机制,全面提高防治工作水平。
9、防灾减灾开展情况
学校准备充足的校园防汛排涝设施设备;并且对易倒塌的校园内树木、宣传版、墙体附着物等进行加固处理;建立学校防汛应急队伍;储备充足的防汛应急物资;按要求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
10、安全隐患自查整改情况
中图分类号:U653.921 文献标识码:A
1 资料管理
施工企业或塔机机主应将塔机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拆装许可证、使用说明书、电气原理图、液压系统图、司机操作证、塔机基础图、地质勘察资料、塔机拆装方案、安全技术交底、主要零部件质保书(钢丝绳、高强连接螺栓、地脚螺栓及主要电气元件等)报给塔机检测中心,经塔机检测中心检测合格后,获得安全使用证,以及安装好以后同项目经理部的交接记录,同时在日常使用中要加强对塔机的动态跟踪管理,作好台班记录、检查记录和维修保养记录(包括小修、中修、大修)并有相关责任人签字,在维修的过程中所更换的材料及易损件要有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并将上述材料及时整理归档,建立一机一档台帐。
2 塔机基础
塔机基础是塔机得以工作的主要部分,一般能够出现大事故的部位都是由塔机基础产生的或者由于基础部分延伸出现的。所以它是需要主要注意的一个因素,一些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为了抢时间。安装不精细,松动,不吻合的现象发生;另一些问题的产生属于地耐力不达标,另一些是塔机基础部分出现倒塌和位移。抑或是沉降的水平程度不平均产生的。这些都可能发展为安全故障,发生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塌陷。所以在制作塔吊时,应当保证安装的精密度以及地耐力达到正常标准,并且对于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必须过关,通常应当保证偏差在20%以内。地下塔吊工作应当有较具体和针对的方法,例如应当注意打桩工作的严密紧靠。焊接牢靠,对于基础部分做到坚实稳定,能够踏实接地。误差必须得到控制,按照施工文件上的方法要求来应对。螺栓露出水平地面的长度也是一定的,每个地脚螺栓要双螺帽预紧。在安装前要对基础表面进行处理,保证基础的水平度不能超过1/1000。
3 安全距离
塔吊在平面布置的时候要绘制平面图,尤其是房地产开发小区,住宅楼多,塔吊如林,更要考虑相邻塔吊的安全距离,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都要保证不少于2m的安全距离,相邻塔机的塔身和起重臂不能发生干涉,尽量保证塔机在风力过大时能自由旋转。塔机后臂与相邻建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少于50cm。塔机与输电线之间的安全距离符合要求。
4 安全装置
针对于设备对于安全的要求,因此应当强制进行某些布装活动进行,需要强制安装的设备类型有:起重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高度限位装置、幅度限位器、回转限位器、吊钩保险装置、卷筒保险装置、风向风速仪、钢丝绳脱槽保险、小车防断绳装置、小车防断轴装置和缓冲器等。通过定期检查来保证保证安全装置在能用状态。如果使用时出现损伤应当马上换掉。不可简单拆除了事。或者对不确定的范围进行调节。
5 稳定性
塔式起重机高度与底部支承尺寸比值较大,且塔身的重心高、扭矩大、起制动频繁、冲击力大,为了增加它的稳定性,我们就要分析塔机倾翻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条:
5.1 超载。不同型号的起重机通常采用起重力矩为主控制,当工作幅度加大或重物超过相应的额定荷载时,重物的倾覆力矩超过它的稳定力矩,就有可能造成塔机倒塌。
5.2 斜吊。斜吊重物时会加大它的倾覆力矩,在起吊点处会产生水平分力和垂直分力,在塔吊底部支承点会产生一个附加的倾覆力矩,从而减少了稳定系数,造成塔吊倒塌。
5.3 塔吊基础不平,地耐力不够,垂直度误差过大也会造成塔吊的倾覆力矩增大,使塔吊稳定性减少。因此,我们要从这些关键性的因素出发来严格检查检测把关,预防重大的设备人身安全事故。
6 电气安全
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要求,塔吊的专用开关箱也要满足“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要求,漏电保护器的脱扣额定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动作时间不超过0.1s。司机室里的配电盘不得在外。电气柜应当有良好的封闭性,当中的零件,锁头等全都具备,内部零件部缺少。线路不缠绕。控制零件灵敏坚固。开关无漏电,并且适时检查,保证最佳状态的持续。
7 安全操作
起重机管理工作应当针对于操作人员,首先,对于个人身体状况提出要求,并且熟悉机械操作的原理和流程,会保养修整自己所监管的机器,必须经过正规的培训,懂得怎样运用机器能获得效率和最小损耗的双重收益,发挥自己的最大水平,做好机器的清理,紧固,,抗老化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工作人员应当注意自己的工作状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身体状况迎接工作,不可酗酒,以及疲劳时进行工作,不可浪费操作,并有独立的思考方案,对不正确,不规范的指挥回绝,注意安全,不在不适宜施工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工作,将人作为工作的主体,维护人身安全。
8 安全检查
塔式起重机在安装前后和日常使用中都要对它进行检查。金属结构焊逢不得开裂,金属结构不得塑性变形,连接螺栓、销轴质量符合要求,在止退、防松的措施,连接螺栓要定期安排人员预紧,钢丝绳保养良好,断丝数不得超标,绝不允许断股,不得塑性变形,绳卡接头符合标准,减速箱和油缸不得漏油,液压系统压力正常,刹车制动和限位保险灵敏可靠,传动机构良好,安全装置齐全可靠,电气控制线路绝缘良好。尤其要督促塔机司机、维修电工和机械维修工要经常进行检查,要着重检查钢丝绳、吊钩、各传动件、限位保险装置等易损件,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严格杜绝机械带病作业。
9 退出机制
一些过期机型由于安全性低下,效率和环保指标不过关所以必须淘汰,而另一部分经过修理和改造之后可以限制使用范围。目前对于机器的使用没有规定年限,虽然都认为有必要进行年限的规范,但实际上却无共同标准,每一个地方的标准都不一样,一些单位对于年限或质量的规定已经不是以合格程度为标准,而是以市场效益为优先,私自加长或拉高距离,使机器的能用性和寿命下降,也增加了安全隐患。另外私自改装现象也较严重。这些塔机年久失修,而选购价格本身就不贵,如果再进行重复花费就不再必要,不如换新。所以使用这些装备的地段发生缺陷问题的几率较大,应当得到充分注意,应当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因地制宜完成工作,集合多方人员,拿出解决方案来应对此类问题的发生。
结语
深入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县政府决策部署,以坚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目标,以“明责任、强监管、治隐患、防风险”为主线,突出治理“安全生产责任落的不实、监管工作存在盲区漏点、隐患排查治理不力、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等问题,坚持责任明确、标本兼治、统筹推进,全面推动层层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我县建设行业稳步推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行动内容
1、部门监管责任。局各安全生产行业监管单位是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要责任,是否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的要求;是否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督促建筑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整改事故隐患;是否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等。
2、企业主体责任。看是否严格执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五个必须落实”》40条刚性要求。是否落实本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其他分管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岗位作业人员、其他从业人员等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是否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是否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是否按要求组织本企业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是否落实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对安全设备进行经验性维护、保养、检测;是否做到安全责任、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安全管理、应急救援“五到位”等。
三、整治重点
加强秋冬季建筑施工收尾期安全监管,组织开展以防坍塌、坠落、触电、起重伤害等为重点的安全专项整治;落实基坑工程、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起重机械及安装拆卸工程、地下暗挖工程、高处作业吊篮工程等安全防范措施及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隐患排查。加强对施工现场及临时设施消防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加强塔吊、升降机等机械设施避雷、防触电装置检测,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严格落实人员防护措施,严厉打击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行为。
三、方法步骤
从2020年9月10日至2021年3月10日,共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统筹推进,动员部署。(2020年9月10日至9月30日)
1、各行业主管单位及建设、施工企业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成立机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细化措施。
2、逐级召开动员大会,部署秋冬会战专项行动。
第二阶段:全面检查,深入整改。(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
1、各企业全面自查安全问题和隐患,摸清底数,内部公布,建立清单,登记造册。坚持边查边治,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措施、时限、预案,确保整改到位。
2、安全生产监管单位要制定检查表,详细列明检查事项、具体内容和检查标准,深入企业开展对表检查,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要做到检查全覆盖。
3、专项行动期间,局专项领导小组会不定期的进行暗查暗访。
第三阶段:总结经验,完善机制。(2021年3月1日至2021年3月10日)
1、深入研判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逐条逐项整改到位。
2、研究建立强化安全监管、深化安全整治、推进安全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快实现安全监管工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四、相关要求
一、前 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公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公路里程逐年增加,公路交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对公路“建、养、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 要求,特别是公路工程机械迫切需要新型的养护机械,高素 质的养护人员,专业化的养护队伍,以适应公路事业飞速发展的 需求。如何管理好、使用好公路养护机械设备,已成为我们公路人共同关注的课题。
二、公路工程建设主要机械设备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1、起重机械
起重机械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使用较多,起重机械危险、有害因素是指各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辗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所以在施工中对于起重机械的基本安全要求同样重要,这些基本要求有:设备本身的制造质量应良好,材料坚固,具有足够的强度且没有明显的缺陷,所有的设备都必须经过测试,且进行例行检查,以保证其完好性。起重机械主要有以下危险、有害因素:
(1)翻倒;
(2)超载;
(3)碰撞;
(4)基础损坏;
(5)操作失误;
(6)负载失落。
2、施工场地机动车辆
机动车辆具有装卸和搬运功能,机动灵活,在施工工地石料、钢材、水泥、沥青、设备、其它等物资材料都能普遍适用机动车辆多变的装卸搬运要求。主要有以下危险、有害因素:
(1)翻倒;
(2)超载;
(3)碰撞;
(4)载物失落;
(5)火灾或爆炸。
3、碎石料传送设备
最常用的传送设备有带式输送机、滚轴和齿轮传送装置。其主要有以下危险、有害因素:
(1)夹钳:肢体被夹入运动的装置中;
(2)擦伤:肢体与运动部件接触而被擦伤;
(3)卷人伤害:肢体绊卷到机器轮子、带子之中;
(4)撞击伤害:不正确的操作或者物料高空坠落造成的伤害。
4、施工机械电气设备
电气设备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应紧密结合施工工艺要求和生产环境的状况来进行,一般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识别:
(1)电气设备的工作环境是否属于爆炸和火灾危害环境,是否属于粉尘,潮湿或腐蚀环境。在这些环境中工作时,电气设备是否满足相应要求;
(2)电气设备是否具有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
(3)电气设备是否属国家规定的淘汰产品;
(4)用电负荷等级对电力装置的要求;
(5)电气火花引燃源;
(6)触电保护、漏电保护、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绝缘、电气隔离、屏护、电气安全距离等是否可靠;
(7)是否根据作业环境和条件选择安全电压,安全电压值和设施是否符合规定;
(8)设备的防雷、防静电措施是否可靠;
(9)设备的事故照明、消防等应急用电是否可靠;
(10)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是否可靠,如集散控制系统(DS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紧急停车装置(ESD)、冗余装置等是否可靠。
三、公路工程建设主要机械设备安全对策技术措施:
1、起重机械安全对策措施
起重机械作业潜在的危险性是物体打击,如果所装的物质是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强的物料,若吊索吊具发生意外断裂,吊钩损坏或违反操作规程等发生吊物坠落,除有可能有直接伤人外还会将盛装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强的物件损坏,介质流散出来造成污染,甚至发生火灾、爆炸、腐蚀、中毒等事故。起重设备在检查检修过程中,存在触电,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等危险性,汽车吊载行驶过程中存在引发交通事故的潜在危险性。在使用时就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检验;
(2)起重机运行时,不得利用极限位置限制器停车;
(3)吊装作业时,设安全警戒标志,设专人监护;
(4)吊运重物应走指定的通道;
(5)不得在有载荷情况下调整起升和变幅机构制动器;
(6)露天作业,风力大于6级一般停止作业;
(7)吊装作业人员必须持有2种作业证,吊装质量大于10t的物体应办理《吊装安全作业证》;
(8)吊装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9)吊装作业时,必须分工明确,坚守岗位,并按《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5082-1985)规定的联络信号,统一指挥;
(10)任何人不得随同吊装重物或吊装机械升降;
(11)吊装作业前,应对起重吊装设备、钢丝绳、缆绳、链条、吊钩等各种机具进行检查,必须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
(12)用定型起重吊装机械(履带吊车、轮胎吊车、桥式吊车等)进行吊装作业时,除遵守通用标准外,还应遵守该定型机械的操作规程。
2、施工地运输安全对策措施
机动车辆应性能良好、无缺陷,载质量、容量及类型应与用途相适应。车辆的动力类型,应与作业区域的性质相适应。所有车辆应加强维护,以免重要部件(如刹车、方向盘及提升部件)发生故障。任何损坏均需报告并及时修复。操作员的头顶上方应有安全防护措施,应按制造者的要求来使用施工现场机动车辆及其附属设备。
(1)着重就道路与建筑物、设备、大门边缘、电力线、管道等的安全距离和安全标志、信号、人行通道(含跨线地道、天桥)、防护栏杆,以及车辆、道口、装卸方式等方面的安全设施提出对策措施。
(2)根据《工业企业厂内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1994)、
《机动工业车辆安全规范》(GB10827-1989)和各行业有关标准的要求,提出其它对策措施。
3、碎石料传送设备安全措施
(1)选用适当的设计结构消除或减弱危险。
①采用本质安全技术;
②遵从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
(2)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
①操作自动化;
②装卸搬运机械化。
(3)安全防护装置一般要求
①结构形式和布局设计合理;
②结构坚固安装可靠;
③装置表面光滑无尖棱利角;
④满足安全距离;
⑤便于检查、修理。
(4)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原则
①以操作人员所站立的平面为基准,凡高度2m以内的各种运动零部件应设防护。
②凡高度2m以上,有物料传输装置、皮带转动装置以及在施工机械施工处下方,应设防护。
③凡在基准面2m以上的作业位置,应设防护。
4、施工机械设备电气装置安全对策措施
(1)接零、接地保护系统
①按电源系统中性点是否接地,分别采用保护接零(TN-S,TN-C-S,TN-C系统)或保护接地(TT,IT系统)。
②在建设项目中,中性点接地的低压电网应优先采用TN-S,TN-C-S保护系统。
(2)漏电保护
按《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13955-1992)的要求,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TN,TT保护系统中,在规定的设备、场所范围内,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部分标准称作漏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和实现漏电保护器的分级保护。对一旦发生漏电,切断电源时会造成事故和重大经济损失的装置和场所,应安装报警式漏电保护器。
(3)绝缘
绝缘是指根据环境条件(潮湿、高温、有导电性粉尘、腐蚀性气体、金属占有系数大的工作环境)选用加强绝缘或双重绝缘(II类)的电动工具、设备和导线;采用绝缘防护用品(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垫等)、不导电环境(地面、墙面均用不导电材料制成)。
(4)电气隔离
采用原、副边电压相等的隔离变压器,实现工作回路与其他回路电气上的隔离。在隔离变压器的副边构成一个不接地隔离回路(工作回路),可阻断在副边工作的人员单项触电时电击电流的通路。
(5)安全电压
直流电源采用低于120V的电源,当电气设备采用超过24V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6)屏护和安全距离
①屏护包括屏蔽和障碍。它是指能防止人体有意、无意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的遮拦、护罩、护盖、箱匣等装置,是将带电部位与外界隔离,防止人体误入带电间隔的简单、有效的安全装置。
②安全距离是指有关规程明确规定的、必须保持的带电部位与地面、建筑物、人体、其他设备、其他带电体、管道之间的最小电气安全空间距离。安全距离的大小取决于电压的高低、设备的类型和安装方式等因素,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守规定的安全距离;当无法达到时,还应采取其他安全技术措施。
(7)连锁保护
设置防止误操作、误入带电间隔等造成触电事故的安全连锁保护装置。
(8)其他对策措施
防止间接触电的电气间隔、等电位环境和不接地系统防止高压窜入低压的措施等。
三、公路工程建设主要机械设备安全对策管理措施:
1、机械设备管理的基本安全要求
(1)机械设备布局合理,应便于操作人员操作和堆放物料,同时应便于人员的检查和维修。固定式动力机械应安装在符合规定的基础上,移动式动力机械处于水平状态,放置稳固。
(2)机械设备的零部件的强度、刚度应符合安全要求,安装应牢固,不得经常发生故障。
(3)根据有关安全要求,机械设备必须装设合理可靠、不影响操作的安全装置,例如:
①对于作旋转的零部件应装设防护罩或防护拦板、防护栏杆等安全防护装置,以防发生绞伤。
②对于可能超载、超温度、超时间、超行程等发生危险事故的零部件,应装设安全装置,以便当危险情况发生时,由于安全装置的作用而排除险情,防止事故的发生。
③对于某些动作需要对人们进行警告或提醒注意时,应安设信号装置或警告牌等,如电铃、喇叭、蜂鸣器等声音信号,以及各种灯光信号、各种警告牌等。
2、机械设备操作基本安全守则
(1)必须正确戴好个人防护用品,该穿戴的必须穿戴。
(2)操作前应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而且要空车运转一下,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运行。
(3)机械设备在运行中也要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特别是对坚固的物件要看是否由于震动而松动,以便重新坚固。
(4)机械设备严禁带故障运行,以防出事故。
(5)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更不准将其拆掉不使用。
(6)机械设备在运转时,严禁用手调整,也不得用手测量零件或进行。
(7)机械设备运转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3、交通建设工程主要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机械设备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
①贯彻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②应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明确机构中各级负责人的责任。
(2)机械设备的安全检查、安全操作制度
①安全检查要经常化、制度化,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②制定各种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使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形成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3)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护、保养制度
①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安全运转。对大型机械设备除了日常检查外,还要执行定期检查和定期检测制度,确保其安全性和完好性,禁止带病工作,不准超期服役。
②要把对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与工资、奖金挂钩,实行经济制约。
(4)安全技术培训制度
①机械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机械设备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严格按规程操作。
中图分类号:TU96文献标识码: A
一、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设备维修系统落后
企业只注重机械设备的发明与生产,只注重设备的技术水平,根本没有重视对设备的维修。随着设备使用技术的发展,国外的多种机械设备引入中国,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然而,国内的企业对于维修技术得不到很好的重视,维修技术含量远远不及国外的维修水平,国内的维修人员只能对简单的问题进行维修与解决,如果遇到设备的中央控制系统出现问题,维修人员将束手无策,设备就会停止使用。
2.对设备管理没有充分的认识
长久以来,企业对机械设备最在乎的就是正常经营、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量,然而企业对设备管理没有充分的认识,没有把设备的革新、设备的创造对外经营,没有更好的吸纳人才,更没有良好的设备管理系统,这都将影响企业的发展。
3.没有良好的组织机构
①目前各个企业的管理方式都属于“家长式”,是企业的某个人统一指挥所有的管理工作,这种管理方法不能应用于市场经营,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
②企业的管理者没有很好的组织能力,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不了管理者自身的作用。
③企业在市场中没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就目前来讲,很多企业使用的机械设备都是针对某种工艺专用的设备,施工技术专业性太强,如果施工工艺暂停,没有施工任务继续操作,那么此设备就要闲置,长此下去就会报废。
4.没有健全的机械管理机制
目前很多的大型企业都存在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就是机械设备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机制主要指激励机制,企业的激励机制主要激励施工人员为企业办实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员工做的不好就要进行罚款,这种管理行为严重影响了员工对工作的主动性,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抵触心理,致使员工对生产过程不上心,只能一味的草草了事,遮掩一切工作。企业对高级的技术人员没有很好的重视,使企业流失大量的技术人才。
二、机械设备维护基本原则
1.设备维护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应把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其主要任务是防止连接件松动和不正常的磨损,监督操作者按设备使用规程的规定正确使用设备,防止设备事故发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检修周期,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为生产提供最佳状态的生产设备。
2.认真执行设备使用与维护相结合和设备使用谁维护的原则。担任实用的设备实行专责制。只要设备实行包机制(包使用、包维护、包检修)、机长负责制,设备使用实行定人、定机、定职责,凭证上岗操作。
3.坚持使用和维护相结合原则,操作人员在设备日常维护工作中做到“三好”(管好、用好、维护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三懂”(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各种设备操作者(司机),必须经过培训,达到本设备操作的技术等级“应知”、“应会”要求,经考试合格后,取得操作证方能上岗。
4.要严格执行日常保养(维护)和定期保养(维修)制度。日常保养:操作者每班照例进行保养,包括搬迁的检查;班中注意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班后清扫、维护,发现隐患,及时排除。
5.坚持合理规划、科学维护的原则,设备维护工作重点,体现在提高维修工工作质量、减少故障停机时间、提高设备作业率。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做到合理规划,预防性计划检修同时注意采用科学的维护方法,以达到效率的最大化。
三、提高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的措施
1.加强员工的技术水平与职业素养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员工,随着经济的发展,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也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企业要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提高他们的文化程度。另外,使员工不断的进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员工杜绝一切不良嗜好,杜绝错误的操作方法,要加强员工的职业素养,正确的使用设备、爱惜设备,进而使机械设备发挥最佳技能。
2.明确机械设备的管理原则
①制定设备管理档案:做好设备的管理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制定管理档案,这是设备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②对设备进行养护: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营业额,就应该在设备管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对进行施工的设备进行及时的养护,按时检查与维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止带病作业。
3.强化企业的组织机构
在企业的管理中,设备管理是主要的,企业要组织员工参与设备的管理工作中,对企业设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要全员进行开会讨论,得出满意的结果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只有员工一起经历荣辱、相互监督,才能够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将企业发展得更好。
4.建立健全的机械设备管理机制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想要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必须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机制,企业必须严格执行,不能将设备管理机制作为摆设,放置不理。建立良好的奖惩制度,对优秀人员进行嘉奖,加强对员工的重视,提高相应的待遇,使员工感觉自己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这样员工就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将全心投入到工作中。
四、机械设备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1.高端装备
先进高效电力设备、大型石化设备、大型冶金及矿山设备、现代化农业装备、高效低排放内燃机、数字化智能化仪器仪表和自动控制系统。
2.新兴产业装备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设备、智能电网设备、高档数控机床及精密加工设备、智能印刷设备、工业机器人与专用机器人、大型智能建设机械和节能环保设备。新兴产业中,风电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设备将受益于国家重点扶持。
3.民生用机械装备
安全应急救灾设备、医疗设备、消费品现代化生产和流通的“完整解决方案”、现代文办设备等。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医疗机构的下沉,医疗设备将会有爆发性增长。
4.大型智能工程建筑机械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港口企业主要从事于港口装卸业务,是一种安全事故高发生率的作业,尤其是某些人力直接参与的装卸作业,更是伴随着高安全事故率。从每年港口重特大事故及主要港口年千人死亡率和每百万吨货物吞吐量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等指标来看,我国港口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的形势依然严峻。因此,要最大程度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港口安全管理体制转变过程中,由于机制、法规、人员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港口安全管理问题突出地表现出来,特别是危险货物的监管问题严重影响港口安全生产。尽快摸清港口安全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突问题并加以分析,提出对策措施成为港口安全管理迫切的任务和现实要求。
一、企业安全文化
(一)港口企业安全文化
这种文化以提高人的安全为主要目标!通常外在表现形式是宣传口号、标语或安全实物的形式表示出来。这些表现形式可以渗透到企业各个场所!全方位的向员工展示安全文化的内涵!并以此来最大程度的减少安全事故。这是一种在组织长期生产和商业活动过程中不断被组织全体员工所接受并沿用的一系列安全文化观。同时也是企业安全生产行为、员工对安全文化认知的状态、思想和想法的总和。这种文化保证员工在从事各项活动中的身心安全与健康!营造一种爱人和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给予员工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保障。从而产生更强的组织承诺!使其运行更有效率和产生效益。
(二)港口企业安全文化指标
1.行为安全文化指标。(1)经理对安全工作支持和实现的态度。(2)员工的技能水平。(安全操作指导员、起重机操作员、货车司机、叉车操作员、轮船指挥员等等)。(3)安全管理规范及其应用状况。(4)企业安全模式的多样性。(5)部门冲突的频繁度。(6)安全生产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7)安全意识培训的有效性。(8)企业对外安全文化宣传的信度和效度。
2.物态安全文化指标。(1)港口设施安全(起重机、叉车、卡车等及其他设备安全)(2)安全设备的技术先进性。(3)港口作业人工环境、港口作业自然环境。
3.系统安全文化指标。(1)安全管理水平和系统的完备性。(2)安全机制的整合度。(3)港口安全作业的科学普及程度。(4)奖惩制度的完善性。(5)安全教育与培训系统的有效性。
4.概念安全文化指标。(1)管理者对安全文化的态度。(2)管理者对安全和生产的权衡态度。(3)员工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4)员工对工作场所潜在危险的认知度。(5)员工对危险作业的态度。(6)公众对企业安全生产的认可程度。
二、目前港口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港口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发展不平衡,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缺位现象
自2004年1月1日开始《港口法》开始颁布并实施,其中赋予了各级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对于港口进行依法管理的主体地位和职责。安全管理作为港口行政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在当前的社会情况下,我国大部分港口所在地都建立起了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并设置有基本的人员配备和机构设置,从而形式港口的管理职能;但是另一方面,一些港口在建立行政管理部门之后,没有健全的体制,人员也落实不到位,出现政企不分的现象,使得安全责任管理难以履行。
(二)港口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
当前,由于在机构设置以及人员管理中存在着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使得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对于港口企业安全管理的监督工作没有切实的履行到位,管理内容不明确,出现问题没有有效的解决,从而制约了港口安全管理的效果。
(三)港口安全管理法规不完善,制度不健全
港口企业的安全管理法规、标准多立足于企业自身状况,与现在的港口安全管理体制不相适应。所以,制定能够适应港口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进行安全管理的法规是当前港口行政管理单位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必要的法规没有健全,就使得港口的安全管理工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造成事故的安全隐患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从而为港口的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风险,增加事故发生的几率。
三、港口安全管理的特点
(一)整体性。港口生产按照舱底、高空、库场构成三维一体的作业方式。各个系统要素,如人员、车辆、船舶、机械、设备、货物按调度指挥信息有序生产,形成一个整体。
(二)层次性。现代化港口作业组织方式,按照大系统递阶分解原理进行。如以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为例,有公司、部室、中队、班组、个人,调度子系统有调度室、计划组、值班调度、现场指导员等。
(三)目的性。港口安全控制指标,如死亡率、重伤率、轻伤率、火灾事故、船舶交道事故、辖内机动车事故、机损事故等,皆有明确规定,安全管理所要达到的指标非常明确。
(四)协调性。港口企业建立各种规章制度、标准化作业体系,使得安全生产从无序到有序自我组织,从而发挥系统较高功效。
(五)动态性。人是活动的主体,安全生产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人的业务水平、心理素质、思想情绪、体力状况等,这些因素具有变化性;港口为确保加快货物、堆场、船舶周转速度,实行昼夜作业,每一时段,将对安全产生不同影响;港口内众多机械如铲车、拖车、卸船机、皮带输送机等,针对不同货类,工艺组织不同;港口作业地点有锚地、码头、舱底、甲板面、堆场、仓库、车卡、驳船等,每段作业量完成后,作业地点也将随之变化。
(六)开放性。港口每天大船、火车、卡车、拖车、驳船进出,设备基建维修、装卸队伍以外来工承包为主,客商往来,安全管理对象外来较多。
四、港口基础设施安全排查
(一)查现有码头技术状况。重点是建成投产多年的老旧码头状况和改造加固情况,要对照现有的码头技术标准和规范,查找存在的不足,并按照交通部的要求,填写好“水运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表(已投入运营),对排查发现的重大安全问题.要另附说明材料。
(二)查基本建设程序执行情况。主要是查项目的立项审批程序是否完备并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环境保护、安全、卫生、消防等设施是否按要求进行了“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是否经竣工验收合格投入使用。
(三)查项目运营管理。主要是查运营中的港口基础设施的管理、运营维护和安全监管责任主体是否明确,承担维护保养、检查、检测、评估等日常管理的单位是否确实履行了职责,港口基础设施、主要设备状况记录(台账、档案、数据库等)是否健全〔工程是否按照规定进行了安全验收评价,危险货物码头是否定期开展了安全现状评价等。
(四)查安全隐患。主要是查港口设施经营单位是否建立制度化的安全隐患排查评估机制,对步及安全的基础设施和设备设施的参数是否长期坚持检测跟踪和定期分析;对码头靠泊条件、危险货物港口作业条件、码头结构、环境、主要港口机械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是否进行过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做出结论;对存在的重大隐患是否能够及时发现,是否采取了有效防范、补救措施、对历次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是否已经及时整改到位。
五、港口安全发展新举措
(一)统筹兼顾,全面协调
一是要把港口企业发展规划纳入港口、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及安全生产专项规划与布局之中,有效控制和减少对港口和城市的不利影响,对于重大港口建设项目,应组织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综合考虑其在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影响及对策;二是要在制定企业发展规划和年度生产经营计划中突出安全生产,确保安全投入和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三是要统筹协调好安全与保安、消防、环保、卫生等相关工作的关系,相互促进;四是要着眼全局,既要抓好港口水域的船舶航行安全、码头前沿的船舶靠离泊与装卸船作业安全,又要抓好陆域堆场、库(罐)区及附属设施、辅助工艺的生产安全;五是要以系统安全理念,抓好港口建设项目全过程、全寿命周期的安全;六是要针对日渐增多的以港口为基础(节点)的物流中心或交通枢纽,探索、建立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水路、公路、铁路、管道等)的综合安全管理模式,实现区域安全。
(三)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一是按照《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和要求,组织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套规范化、系统化和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机制,实行以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管理为核心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二是鼓励港口企业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探索建立质量、健康、安全、保安及环境综合管理体系(QSHHE),并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紧密结合,以达到资源共享、节约成本、提高综合管理效率的目的。
(三)加强防灾减灾及应急工作
一是结合实际,组织制定有效应对台风、风暴潮、海上冰冻、洪水、强降雨、强阵风、大雾、雾霾、地震等自然灾害或极端恶劣天气的应急预案,组织制定有效应对危险货物重大泄漏扩散、污染及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预案;二是组建相应的应急救援队伍,采取有效的灾害、事故防范措施,配备相应的应急装备与物资,并认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加强区域联动,切实提高防御、应急能力。
【结束语】
港口作为我国对外经济的一个重要通道,保障其安全对于整个海洋经济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港口位置的特殊性,其所面临的危险源相比于内陆地区来说更大、更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引起重大事故。在当前我国的港口安全管理中,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安全保障,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改进和完善,建立起具有长效机制的港口安全管理制度,为港口的安全运输和安全生产提供一个高效、安全的环境,促进港口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以、总理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及省市有关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批示指示精神,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按照“全面检查、严格执法、彻底整治”的要求,以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重点,坚持全面检查与督查督办相结合、企业自查与严格执法相结合、属地负责与部门督导相结合,集中开展大排查大督查大整治专项行动,依法严惩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彻底治理一批严重事故隐患,关闭取缔一批违法违规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联合惩戒一批严重失信企业,全面推动落实各方安全工作责任和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为全县经济运行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氛围。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企业主体”原则。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对各部门督查检查发现的问题隐患要认真梳理,建立台账,逐项落实整改领导、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和整改措施,做到“谁整改、谁签字、谁验收、谁签字”。
(二)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各相关股室、所(分局)要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落实问题隐患整改督办责任,执行整改销号制度,做到整改归档、资料齐全、责任清晰、闭环管理。
(三)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各分管领导要履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监管责任,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具体抓好落实。
三、工作内容
推动全县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完善和落实全系统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深入排查市场监管领域内各类安全隐患并跟踪督查督办,直至隐患消除。
(一)食品安全监管方面
推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树立食品质量安全、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建立健全及完善各项制度措施,加强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及安全生产的培训、教育,对自查自纠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隐患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1.严查食品生产环节安全生产工作。首先,要全面督查食品生产企业落实原辅料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出厂检验等制度,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其次,要督促库存食用酒精或高度白酒等易燃易爆物品的企业排查库房是否符合存储条件,生产加工车间内粉尘密度较大的企业除尘设备安装是否满足需要、电器设备是否安装防爆装置、是否定期清理积尘等。还要排查生产加工中用电量较大、厂房车间较陈旧、生产用电线路老化、生产相关设备设施及原辅料等属易燃物品的生产企业,是否定期开展防火隐患排查以及生产过程中,涉及使用大池腌渍、发酵工艺的酱腌菜、果脯等食品生产企业(含小作坊),是否建立并有效执行相关操作流程及制度。
2.严查食品流通重点环节安全隐患。以酒类、校园周边、农村食品市场、食品仓储、冷库及冷冻冷藏、小经营店等为重点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督促经营单位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及安全生产宣传。严查掺杂使假、山寨食品、超过保质期或“腐败变质”、食品,严厉整治食品与非食品混放经营、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把关不严等突出问题;督促食品经营者排查、消除易燃易爆品、码垛、冷冻冷藏介质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问题。
3.严查餐饮服务单位安全风险隐患。严查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工作,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员法规知识年度抽查考核制度(合格率达90%以上),监督抽考企业覆盖率达95%以上;严格落实餐饮单位执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加工操作、餐饮具洗消保洁、“公筷公勺公夹”分餐等制度;严格排查食品与非食品混放、“五防”措施不到位、环境卫生不达标、网络订餐不规范等安全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从“互联网+明厨亮灶”实施、陪餐制度落实等方面督促学校食堂落实食品安全校长第一责任人责任。
(二)药品、医疗器械及化妆品监管方面
1.在药品、医疗器械生产领域,重点检查企业是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消防、人员防护等管理制度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岗位培训;企业是否配备了安全生产的设施设备,消防设施是否在有效期内,重点生产部位是否使用防爆灯;企业生产中使用的酒精、汽油等危险化学品是否专库存放、专人管理,专库是否远离其它建筑物;实验用化学试剂是否专库或专柜存放,易制毒试剂是否专柜存放并双人管理;毒性药材是否在视频的监控下,视频是否正常运转;企业实验室管理是否规范并具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医用氧生产企业是否按安全标准进行生产,医用气瓶是否经检验并在有效期内,是否配备防静电设施和防静电工作服;企业是否严格按照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进行生产,是否有不按批准的处方工艺生产、擅自降低生产标准和条件、非法添加等行为;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是否存在外购饮片分包装、染色增重、参杂使假、非法添加、出租出借证照、走票过票和未经检验销售中药饮片等违法违规行为;企业检验数据是否真实完整可溯源,是否存在编造生产、检验记录,随意删改、任意取舍数据等违法违规行为;企业是否落实质量受权人制度,是否建立和落实停/复产报告制度情况;企业是否建立和落实ADR/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制度。
2.在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流通使用领域,严厉打击无证经营、非法渠道进货、不按照规定条件储存运输、货账票证款不一致、记录做假等行为;持续开展中药饮片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采购销售使用不合格中药饮片行为;疫苗、血液制品等经营使用单位的冷链设施设备、温湿度监测数据管理是否符合要求,各项记录是否规范,是否存在购进、使用过期疫苗问题;特殊药品经营使用单位是否严格执行特殊药品管理制度,做到流向可追根溯源,确保不发生特殊药品流弊事件;严肃整治执业药师“挂证”行为,对挂证企业严格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进行处罚;加强含麻制剂的监督管理;加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等监管薄弱环节和区域的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加强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流通和使用环节监督检查;重点打击流通环节违法经营注射用透明质酸钠、、隐形眼镜等违法行为;重点打击化妆品非法添加药物成分、生产未经批准特殊用途化妆品等违法行为。
(三)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方面
重点围绕全县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即落实管理机构、责任人员、管理制度,特种设备有使用登记,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有上岗证,设备定期进行监督检验,建立事故应急预案)、建立运行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工作情况两个方面,突出“四个重点”,即:突出危险化学品相关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气瓶等重点设备,突出学校、幼儿园、医院、商场、宾馆、公园等公众聚集场所、人员密集场所、重点区域等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突出“国庆”“中秋”等重点时节,突出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落实主体责任问题。
1.危险化学品相关特种设备。重点监督检查各工业园区及危化品相关特种设备的生产和使用单位、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单位,重点排查整治盛装毒性危害介质、易燃易爆介质等高危介质的固定式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移动式压力容器以及各类气瓶等危化品相关特种设备的安全隐患。
2.公众聚集场所、人员密集场所、重点区域等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电梯重点整治日常自行检查和维护保养落实等不符合规范要求等问题。大型游乐设施重点整治设备无证制造、未按规定办理使用登记、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使用、未按规定配置专(兼)职管理人员及持证作业人员等问题。
3.锅炉、起重机械及场(厂)内专用车辆。持续强化对煤改气煤改油锅炉、工程建设领域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重点排查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切实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防范事故发生。
4.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管理和教育。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落实各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加强特种设备经常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严禁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未持证特种设备从业人员上岗作业。
5.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并有效运行。督促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健全完善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治理和消除本单位安全事故隐患。根据在用特种设备特性,制定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提高从业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
摸清辖区内危险化学品及获证企业户数,建立台账,健全完善企业质量档案;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及时排查安全隐患。确保产品质量安全,防止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四、工作安排
(一)深入开展大排查行动。从9月至10月底,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企业系统排查、乡镇所全面检查、县局督导督查,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重点部位、重点领域与重要时期节点检查相结合;二是企业自查自检与部门全面检查相结合;三是督导督查与执法检查相结合。严查行业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执行制度和规范要求情况;同时要认真落实查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要坚持边检查边整改,以检查促整改。
(二)深入开展大督查行动。从10月至12月,在全县范围开展大督查,县局成立4个综合督查组,不定期对专项行动进行综合督查,对排查出的重大问题隐患进行跟踪整治、销号管理,对工作履职不力、问题隐患不整改或整改不彻底导致事故发生的进行严肃问责,依法严格追究相关单位和负责人责任。
(三)深入开展大整治行动。从10月至12月,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依法依规、依据政策,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坚决治理纠正违规违章作业行为,及时发现和整改事故隐患,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各类事故发生。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局成立安全生产大排查大督查大整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并成立4个督查组,负责专项行动的统一领导与督导检查工作。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统一认识,加强协作配合,精心组织实施。统一组织精干力量,统一法规政策执行,统一检查办案程序和标准,有针对性地开展大排查大督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确保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2013年1月24日,毕节全市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好全国、全省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深刻分析当前维护社会稳定面临的形势,进一步理清思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作风,不断开创我市政法工作新局面,努力实现创建“平安毕节”的目标。
一、创建“平安毕节”的重要性
随着实验区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和经济结构的加速调整,伴随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推进,社会发展和综治维稳工作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新问题。跨越式发展和经济加快转型升级过程中,农村征地、城市拆迁、就业结构和劳动关系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将进一步凸显;流动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密集,社会建设和管理难度加大,给社会治安、管理和维稳工作带来严峻挑战。面对新问题、新挑战,毕节市党委提出创建平安毕节的目标,是新时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早日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全市群众所期盼的民心工程,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工程。对全面实现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迈出重要的一步,对于实验区跨越发展、后发赶超和社会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如何发挥检察职能保障“平安毕节”建设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如何立足检察职能,积极保障平安毕节建设,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检察工作的重大任务,重要使命。毕节检察机关必须着眼于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职能,创新监督思路,深化监督体制,为平安毕节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打击刑事犯罪,构建和谐社会
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是推进改革加快发展的前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检察机关应当有效发挥惩治犯罪、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
一是坚决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等犯罪活动,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二是严厉打击带有黑社会性质的黑恶势力犯罪,以及杀人、抢劫、绑架、伤害等严重暴力犯罪和严重影响群众安全的多发侵财性犯罪,努力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三是依法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破坏资源环境、危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刑事犯罪,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以显著的打击成效,彻底遏制严重刑事犯罪势头,增强毕节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保障和谐的社会局面。
(二)加强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
腐败现象是和谐社会的大敌,它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违背了公平正义的社会准则,削弱了全社会的凝聚力,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检察机关应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力度,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为腐败斗争深入开展。
一方面围绕中心工作,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治理,查办党委、政府关心、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职务犯罪。
另一方面针对重点部门、重点系统、重点岗位,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堵塞制度上的漏洞,铲除腐败现象和职务犯罪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筑牢拒腐防变防线。通过“打防并举”,遏制职务犯罪,为平安毕节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三)强化诉讼监督,维护公平正义
司法公正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检察机关应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问题,切实加大诉讼监督力度,强化监督质量,提升监督水平。
一是加强刑事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一方面认真纠正刑事诉讼活动中侵犯人权现象,维护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重点监督纠正有罪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问题,严把立案监督和审查批捕关。
二是加强刑事审判监督。积极支持人民法院量刑规范化改革,促进量刑公开公正,同时重视对审判活动违反法定程序、枉法裁判的监督。
三是加强民事审判、行政诉讼监督。对确有错误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提请上级院抗诉;对人民法院裁判并无不当的申诉案件,注意做好申诉当事人息诉和解工作,维护人民法院正确裁判的既判力和稳定性。
四是加强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规范和加强派驻监管场所检察室建设,加大对监管场所的监督,防止超期羁押。通过有效的诉讼监督,为平安毕节营造公正的法治环境。
(四)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
化解社会矛盾,是社会团结和谐的关键因素,亦是衡量现阶段检察工作水平高低、检验服务构建和谐社会效果的重要标准。
一是进一步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把化解矛盾贯穿执法办案始终,坚持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稳定和谐放在检察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高度重视违法犯罪问题的综合治理,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大对突出治安问题的整治力度。同时建立完善职务犯罪侦查、审查批捕、审查等诉讼环节风险评估预警机制,提高早发现、早化解、早处置的能力。
二是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重点抓好涉检、涉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体系建设,健全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提高发现和解决矛盾纠纷排查处理能力。
三是推行答疑说理制度,在办案中注重做好法律宣传、政策解释、思想疏导等工作,及时理顺情绪,引导群众依法有序维权、合理表达诉求。
(五)倾听群众诉求、畅通服务渠道
把创新控告申诉接待作为有效受理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的基础平台。
一是集中开展清理涉检积案和案件评查工作,推广检察长接访、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接访、带案下访、定期巡访、巡回检察室等工作模式,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二是建立以预防控制、信息传输、快速反应、协调配合等为主要内容的工作长效机制,依法及时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
三是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群众的诉求,满腔热忱地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真心实意地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严格落实责任和措施,转变观念,转变作风,限期办结,防止出现拖延耽搁,对办结的案件,加强回访和跟踪检查,确保取得群众满意的效果。
四是逐案制定具体解决方案,妥善处理群众涉法、涉检上访问题,化解矛盾、排除纠纷,把问题解决在首次办理环节,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努力维护好发展稳定大局。
(六)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平安建设
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职能作用,促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切实保障社会安定有序。
一是严格贯彻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安全的犯罪活动严厉打击;对初犯、偶犯、情节较轻的犯罪案件,重在教育、挽救,不轻易按犯罪论处,尽量缩小打击面,避免激化社会矛盾,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