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7 11:15:2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医学教育培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2社会对中医的需求是办好中等中医学教育的前提
最近我们对全省的中医医疗情况尤其是基层医疗情况做了一些调研,认为在一定范围内继续开展中等中医学专业教育非常必要。
(1)基层医院“中西医结合”呼声较高。在乡镇卫生院,许多临床病例在单纯西医诊疗无效之下,病人常常求助中医。山西省中医院副院长冯五金将中、西医进行了简单比较,认为轻、中度疾病适合中医慢性调理,重度疾病中医没有西医来得快;从疾病诊断来说,西医更明确,中医较模糊;中药副作用较小,能调根治本,而西药副作用相对较大等。鉴于此,基层医院临床的“中西医结合”非常必要。
(2)社区中医药服务需求增加。为让中医药医疗、预防、养生、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与优势更贴近居民,山西省卫生厅下发的《山西省关于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10年,全省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慢性病防治和保健康复的中医药参与率不低于80%,基本满足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而目前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的覆盖率远未达到这一水平。
(3)中医药走进新农合。调查显示,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原因,广大农村对中医药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为让农村居民也享受到中医药特色服务,山西省卫生厅下发的《关于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农合中作用的意见》要求在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中,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应当全部纳入定点服务医疗机构:纳入定点服务机构的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应当设置中医科和独立的中药房;对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的,可适当降低起付线标准,补偿比例的提高幅度不低于10%,针灸等非药物疗法和中医适宜技术的提高幅度不低于20%;鼓励中医机构或中医药人员自种、自采、自制、自用中草药。“四自”中草药参照同种同属中草药定价,纳入合作医疗补偿范围;鼓励试点县开展单病种中医药治疗限价工作。
(4)中医发展亟待“抢救”人才。山西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局数据显示:我省60岁以上的名老中医专家已不足5o0人,从事中医药事业的中青年骨干因工作环境差,流失现象很严重。目前,我省104家县级中医院,77家中医院没有主任医师。同样基层的老中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急需有人继承。
(5)众多老中医经验失传。我省曾拥有一大批学有专长、经验丰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名老中医专家。尽管国家鼓励开展“名老中医带徒”,我省也有部分名老中医带徒,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没有专项经费,使众多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失传。太原市中医院的刘绍武老先生,在耄耋之年远赴海南,成为海南名医。如今,我省名老中医流失现象仍在继续,如灵石县中医院第一任院长李可,使用中药治疗急危重症在全国知名。澳大利亚中医学会专程组团来晋向他学习,全国众多中医临床医生拜他为师。2010年,他被广西中医学院高薪聘请,以他为首专门设立了“中医经典临床研究所”。
(6)中青年骨干不断流失。在我省名老中医减少的同时,中青年骨干也在不断流失。腹针疗法的创始人薄智云,曾经在长钢医院工作,但终因种种原因未能将其留在省内。近10年来,山西中医学院本科毕业生考研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但进入县乡中医院的不到1%。而受经济利益影响,进入综合医院的中医专业学生却多选择进入西医科室。(7)就山西省晋中市情况而言,一方面大专以上学历的医务人员主要集中在县、市级的医疗机构,区、乡、镇卫生院很少;另一方面基层有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未接受正规的医学教育。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现象依然非常严重,而在农村由于中医药独特的疗效和经济性,广大群众对中医药有很强的需求。从我市2O个乡镇卫生院的调查来看,310名职工中,只有131名是中专以上毕业生,其中中医人员仅有19人,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
3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是办好中等中医学专业教育的条件
山西省晋中市卫生学校,前身是美国基督教公理会于1921年创办的汾阳医院附属护校。经过近9O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专业设置齐全、教学设施先进、办学特色鲜明、校园环境优美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现占地170亩,建筑面积74000平方米,其中教学楼176o0平方米,办公楼3265平方米,实验楼14661平方米,学生公寓30O00平方米,餐厅和学生活动中心7098平方米,图书馆6155平方米,阅览室1loo平方米。有400米标准塑胶跑道及篮球场、足球场等齐全的体育运动设施。拥有现代化的校园网络系统、多媒体语音室、多功能报告厅、内科实训室、外科实训室、妇科实训室、儿科实训室以及基础医学各科的实验室等实验实训设施,实验实训设备总值近两千万元,有多媒体标准化教室35间。学校图书馆藏书18万册,阅览室订有各类报刊、杂志6o余种,并配有电子阅览室。主要办学指标都达到或超过国家级重点中专要求。学校现有教职工230人,专任教师150人。其中高级讲师50人,讲师59人;研究生学历19人,99%以上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双师型教师127人。1981年被国家教育部确认为“全国首批重点中专”,2o05年再次被国家教育部确认为“国家级重点中专”,2008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级职业院校护理实训基地”,201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级中职示范校建设单位。目前,学校办学水平、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同类学校第一。在中医学教育方面,办学历史悠久,居全省领先地位。20世纪80年代,创办中医高级研修班和学徒班2期,为晋中及全省培养了一批中医骨干人才,现大多活跃在晋中各级中医院并成为中医学术带头人和业务精英。自1983年起至今,在全省范围共招收针灸推拿专业学生6OO多人(11期),成为我省培养中职类针灸推拿人员最多的学校。部分学员进入本科或研究生继续深造,在省针灸界颇具影响。20世纪9o年代起陆续招收中西医结合专业9个班近700人,和山西医科大及中医学院联合办学招收大专班5届共12个班近1000人。
4教学创新是办好中等中医学教育的手段
中职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要围绕中职教育改革的核心,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5个对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必要文化知识、熟练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课程改革。在校讲授一年半的理论知识。取消或大幅压缩文化课程,取消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政治等课程,设置职业道德与修养、语言与写作课程;调整西医基础课程,开设解剖、生理、药物基本知识、诊断基本技术和临床概要等临床必要课程;突出中医专业课程,保证和适当增加中医基础、中药、方剂、针灸与推拿等课程课时。另一年半将中医临床课程全部分解到市、县两级中医院进行学习。
【中图分类号】R2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004-02
在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灾害的救治中,突显了我国公共卫生机制、应急能力的缺陷,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现场及高水平急救的现场”难于实现,究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基层的救援医学专业人员配合实施“第一现场急救” [1]。担负一线抢救重任的军队基层医务人员灾害救援医学知识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对军队基层医务人员进行灾害救援医学知识教育培训迫在眉睫。但包括我军在内我国目前灾害医学教育体系还是空白[2],国内也罕见有对军队基层医务人员的灾害医学救援的教育培训的研究。本研究拟对军队基层医务人员的灾害医学救援教育的途径、形式和内容进行调查,以为制定军队基层医务人员灾难医学教育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次调查54个旅团卫生队747名卫生工作者(包括医生、医技人员),均为男性。年龄24岁-48岁,平均年龄33.48±5.85岁;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191人,占25.6%;大专学历者377人,占50.5%,中专学历者179人,占23.9%。115名(15.4%)为高级职称,212名(28.4%)为中级职称,420名(56.2%)为初级职称。医生占484名(64.8%),医技人员占263名(35.2%)。
1.2 研究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54个旅团卫生队工作者(包括医生、医技人员) 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47份。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和军队基层人员灾害救援医学教育培养方式、途径、意愿等。
1.3 统计方法: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数据。
2 结果
2.1 军队基层医务人员灾害救援医学培养途径 由表1可见,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军队基层医务人员灾害救援医学应采用岗位培训的培养方式,26.9%的人认为应采用短期培训班的方式。
2.2 军队基层医务人员灾害救援医学培训形式69.87%的被调查者主张采取脱产学习方式,30.13%主张采取函受学习方式;85.01%主张面授教育,14.99%主张远程教育;选择学历教育的占31.19%,68.81%选择非学历教育。
2.3 军队医务人员参加灾难医学救援知识教育培训意愿有4.69%的被调查对象不愿意参加教育培训,90.23%的被调查对象愿意参加教育培训,而5.08%的被调查对象不知道(未定)是否参加教育培训。
2.4 军队基层医务人员灾害救援医学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结果(见表2)90%以上的基层医务人员认为对于灾害的伤员的检伤分类、现场急救基本技术及一般传染病的防治已有较好的掌握;而近5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对灾难医学的特点掌握较差,65%以上的人员对灾难医学救援的组织管理、各类灾难的救治原则及72.1%的人员对各种灾难心理障碍的诊治则是一般掌握或掌握较差。
2.5军队基层非医务人员灾难医学知识教育培训80%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包括卫生员在内的军队基层官兵也应该参加灾难医学知识的培训;应结合我军基层官兵的战伤救治训练,以实践训练为主的方式,使其熟练掌握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止血、包扎、搬运伤员等各项急救的基本技能。
3讨论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包括SARS、手足口病、各种矿难、冰雪灾害、洪灾,特别是汶川特大地震在内的一系列灾难凸显我国灾难医学建设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军事救援在中国这样一个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很不完善的国度里,显得极为重要和不可或缺[3]。在我国灾害医学救援体系中,军队总是担负第一线的抢救重任。故对军队基层人员进行灾害医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对于提高我国灾害医学救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调查发现,基层部队卫生技术人员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均偏低,大专学历及中专学历占近3/4,初级职称所占的比例超过一半,总体结构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形态。从军队基层医务人员灾难救援医学救援知识调查结果看,军队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在灾害的伤员的检伤分类、现场急救基本技术及一般传染病的防治方面掌握较好,但在灾难医学救援知识结构和能力的掌握上欠佳,难以很好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我军的灾难医学救援使命。因此急需在我军基层进行灾难医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重点使他们掌握灾难救援医学的基本知识和组织管理,提高各种灾难的紧急医学救援能力。
在灾难医学教育的培训形式上,56.3%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岗位培训。规范化的培训及学历教育无论时间上和数量上,都难以满足我国灾难医学救援的需要,只能作为长远的计划内容,而短期培训形式在训练时间和效果上难以得到保证。故现阶段应把岗位培训作为重点,采用脱产的方式,面授教育为主,对于与实践结合不密切的理论课程,也可采取远程教育方式。灾害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故开展灾害医学教育,除了在课堂上讲授灾害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到灾害现场去学习。但真正的灾害现场不可能成为灾害医学教育的训练基地,最好的办法就是组织灾害医学救援的卫勤演练。军队基层为未来军事斗争准备经常进行卫勤演练,故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只要在卫勤演练中增加灾害医学救援的演练科目,即可达到教学目的。由于灾害医学的很多内容在军事医学的课程中都有所涉及,两者关系十分密切,故灾害医学教育完全可以结合军事医学教育来开展[4] ,使军事医学人才与灾难医学人才互通,从而建立一支稳定的军队灾难医学救援人才队伍。
调查还表明,有90%以上的被调查对象愿意参加灾难救援医学教育培训。因此,应把灾难救援医学知识教育与技能培养作为一项基本任务,积极将灾难救援医学理论教育和技能培养融入我军军事斗争的准备工作中;同时,根据现代灾难医学的“人人参与急救”、“第一目击者施救”、“先救后送”的理念,还必须重视开展基层官兵的灾难救援医学的普及教育,使其掌握现场急救的基本技能。总之,要健全和完善我军灾难救援医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基层灾难医学教育培训,以更好地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我军的灾难救援任务。
参考文献
[1]徐,李曼霞,周发春. 我国救援医学教育改革探索. 西北医学教育,2008,16(5):835-836
[2] 姚卫光,徐建军,王冬. 关于构建灾难医学教育体系的思考. 西北医学教育,2005,13(5):468-469
[3] 邓海潮,王文利. 中国灾害的军事救援及其机制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2003,2(1):84-90
随着人们日益普及的网络行为,各行各业依托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数字化医院建设已成为未来医院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国家推进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因此,作为培育现代化人才的高等院校, 医学类学生信息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医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1.信息时展需要
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优化医疗卫生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提供了条件,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医院信息化使医院工作流程发生了改变和创新,并使医院得到了全面发展。
在医疗信息化建设进程中,需要大量的知识面广、专业性强的综合性人才,只具备医学知识或计算机知识的单一知识背景,无法适应未来医学体系进程。在医学生专业背景下,融入信息素养培养体系,能使学生利用信息科学的知识来解决医学问题,提高医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工作适应度。使其能从事医学护理方面的工作,还能从事医学信息系统的研究、分析及开发等工作,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医学信息人才。
2.医学信息化发展需要
21世纪被人们称为信息化时代,近40年前,新兴的计算机、信息科学与古老的医学相互融合形成了医学信息学。这门学科使身处21世纪的医学工作者都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学习和应用医学信息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对于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而言,国际医学教育研究所核心委员会于2001 年 11 月颁布了《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从信息意识、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表达能力等方面提出对医学毕业生信息素养教育的要求。
医学信息学是医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科学,是计算机技术、生物物理学、统计学等与现代医疗结合的新兴学科,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院管理水平和降低成本的必然结果,将在医院管理、教学和科研、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使中国的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尽快与国际接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必须培养具有医学信息素养的具备从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需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已经颁布,教育部正在引导和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当前,需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加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应用技术大学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必须具有鲜明的职业化特征,要从过去偏重于基础知识和理论传授向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型。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为大中型企业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国际化、应用型、综合性大学,学校涵盖商、文、工、医等多个学科门类,具有良好的办学基础和鲜明特色。随着时展,学校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办出特色,保持陕西民办高校的领先地位是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医学院是学校办学的一个特色,也是学校下一步发展的重点学院,如何将信息素养的教学体系和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融合,从而提高就业质量,是我们不得不思考和探索的关键。
二、医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培养模式探索
目前,各高校普遍为医学类学生所开设的信息类课程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office系列办公软件为主,授课内容比较单一,与医学知识融合度不够,没有体现出医学专业的实际需要,对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医学问题的思维和技能重视不足。因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探索了医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培养模式:
1.建立层次化课程体系
医学信息学是信息技术学与医疗卫生科学的交叉学科,对于医学生信息素质能力的培养作用深远,因此,除了高校通常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之外,还应增加医学信息学这门课程,以培养学生在医疗领域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医学研究与创新的能力。将医学信息学课程纳入现有的课程体系中,按照层次化原则,形成计算机基础、文献检索、图像处理、数据库技术、医学信息学等的课程体系。
2.拓宽课程设置知识面
在课程设置上不断拓宽知识面,采用必修加选修的课程模式,充分抓住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的教学方式,在层次化必修课课程体系基础上,开设多类型,多知识面的选修课,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护理信息学、病案信息管理等,在充分考虑课程内容、课程性质、课时多少基础上,结合实际,充实和调整教学计划,拓宽知识面,合理分配,有的放矢,完善课程体系结构,将信息素质的培养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3.充分调用图书馆资源
高校图书馆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图书馆合作教育,围绕信息认识、利用等,开展一些图书活动,如信息、图书检索知识竞赛,或者在图书馆网站上设置医学专业网站链接等,既拓展了图书馆自身的业务,也提高了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信息素养,使其在工作中具备自我查找信息的能力。
三、结语
深入医学生信息素质培养模式的研究,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发掘适合医学生的教学体系,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从根本上解决用人单位既懂医学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短缺问题。
参考文献:
一、前言
国际医学教育学会将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归纳为七个领域,其中“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沟通技能”、“批判性思维和研究”三个方面均涉及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且敬业精神与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活动的核心,由此可见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1.语言文字素养语言文字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工具,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历史上许多伟大的医药大家都具有很深的文字素养,如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等医书中十分注意语义语法,表意专一[1]。我们的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的不是机器,而是活生生的病人或家属,如果说话时表达不清、措辞不当,病历书写错误百出,将会影响他们的工作。2.人际沟通素养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东西能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这句经典名言告诉我们,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在医疗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在临床实践中,除专业的医疗技术水平外,良好的医患沟通更能帮助患者疏导心理,安定情绪,从而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3.职业道德素养医生职业的崇高性决定了从医者自身是一个爱岗敬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人。然而现代医学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态度”的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使医疗服务被当做机械的流程,缺乏人性关怀。
三、当前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1.教育观念滞后。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院校教育观念落后,还存在医生只是治病救人的传统观念,只重视专业知识的灌输,忽略了人文学科的教育,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医学教育是培养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白衣天使”而不是机械的培育“医疗机器”,滞后的教育观念忽略人文精神的塑造,使目前医学教育存在着严重的认识误区,人文素质教育明显不足。2.课程体系设置面狭窄,人文学科内容单一[3]。随着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近几年,我国医学院校相应增加了人文教育课程的比重,但仍存在不足。课程设置面偏窄而且内容单一、学时少,医学院校应该增设能够拓展学生知识面及培养人文精神和素养的人文科学、交叉学科和边缘课程[4],以培养和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质。3.校园文化建设落后。环境决定性格,学生高中毕业升入大学,可塑性很强,大学校园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部分医学院校很少注重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
四、多途径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
1.合理设置人文课程比例。课程教学是高校教学的主要途径,要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水平,学校必须把人文素质课程加入课程体系,并使其达到一定比例。同时开设较多的人文学科公共选修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2.强化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一是完善相应课程设置,举办相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专题讲座,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二是开设临床接诊与医患沟通技能实训课程,结合我校特点融入心理学内容,使学生系统的学习医患沟通技巧。三是利用我校实验中心心理学行为实验室、咨询室,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分别扮演特定的角色或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人”与“医生”交流。3.开展志愿者实践活动,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安排学生在学习之余,开展志愿者进社区活动,为社区百姓提供医疗咨询与健康教育服务。这样医学生能深入社会,贴近生活,牢固树立“医乃仁术”的理念,使救人性命、造福人类的医疗职业真正为人民群众带来福祉[5]。
五、讨论
对医学生来说,专业技术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如果医学生缺乏人文素养,即使拥有再娴熟的技术,也往往会在工作中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烦和障碍。因此,要想把医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与医学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做到文医渗透、文医融合,注重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5]。我们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找到切实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综合型医学人才,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李灵萍.医文互通现象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4):17-18.
[2]颜耀华,李力,郑英如等.建立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体系的设想[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9):30-31.
[3]王冉,杨建坡.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4):653-654.
[2] .
[3] .
[4] 郭劲松,张东华,薄红,等.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的建立和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0):77-79.
[5] 线福华.医学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医学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3):1-2.
早在1995年,就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十报告中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医学是一门发展性科学,同时医学又是一门综合了生命科学、化学、理学以及人文科学等多门知识的综合类学科。现代医学创新人才应具有医学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完整的知识结构,只有拥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医学生才能满足医学的发展和进步的需要。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中已经渐渐把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关键性的重要位置,但在具体教学方案的实践过程中仍有些不足之处。本文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早在1977年美国恩格尔(George L. Engel)就已经提出“生物―心理―社会” 的现代医学模式,医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去除患者身体疾病,还要关注患者精神的健康,减轻其心灵的痛苦。这就要求现代医学人才既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又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较强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良好的与病人、家属和同事协调沟通的能力,能够正确理解医生与患者、患者生理与心理、人与社会等各方面的关系,深入研究社会和个人的需求, 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与价值,在医学实践中更好地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
医学人文倡导对人的关怀,是以人为中心的医学价值观,医生不仅要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 还要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地位和人权,要能满足患者的心理要求。因此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是社会和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医学院校育人工程来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
欧美医学院校在20世纪70年代已将医学人文学作为医学教育的必修内容,已形成自然科学、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科学有机统一的教学模式。我国近年也有部分医学高等学校设立了医学人文学系、研究所或中心,但如何加强医学人文学科的建设,包括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仍然需要探索。
二、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医学是一门继承性科学,传承了数千年来先贤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同时医学又是一门发展性科学,因为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医学不断进行着新的探索和发现。因此适应21世纪医学发展需要的医学类人才,必须具有更为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思维,更重要的是善于汲取新知识、灵活地综合运用知识,具备勤于思考、敢于发现、勇于开拓的创新素质[2]。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创新教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以启发、诱导的教育方式为手段,以激发开辟人的创新意识为核心,以整体素质的培养提高为载体,以着力塑造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一种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创造知识的欲望和能力,旨在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尽可能超出已有的知识框架,从而创造出新的知识或进行发明创造。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塑造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最终目标,带动学生整体素质协同发展[3]。
三、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人的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也是一种人格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塑性的特点。人格具有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特点,发生变化较为缓慢,在较长时间内方能显出变化的效果,决定人格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人格的可塑性指随着人的生理、心理、生活环境的变化,各种人格特质可能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人格特征的可塑性为人格的塑造和完善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一种人格特征,不是天赋的,也不是能够直接传授的,它们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是个体与环境之间互动的结果,是在饱含科学精神和人文氛围的环境濡染下,通过主体的不懈努力才能不断生成,是通过人们对己、对人、对事的稳固的态度体系的建立,通过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建立而实现的。
因此,在高校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和创新文化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灵感,激发创新潜能,保持创新活力,养成创新素质,取得创新成果。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创新欲强、敢于探索冒险、善于开拓进取、乐于竞争协作,共享成功的经验与吸取失败的教训,将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营造优良的校园人文和创新文化环境,对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包括兴趣、爱好和品格等,是一种热爱自然,积极向上,正直高洁的精神状态。[1]随着21世纪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要求现代医学人才不仅要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而且还应具备较好的人文素质。北美于1945年发表了美国高等教育史上著名的《红书》(The Red Book),提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人文素质教育。[2]近20年来,西方国家对人文素质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建立了相对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3]在我国,临床八年制医学教育(本、硕、博连读,以下简称八年制)主要培养少数高层次医学人才,从根本上讲是医学精英教育,因此在实践中更应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由于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开展较晚且开展院校不多,其人文素质教育处在探索阶段,主要存在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这与长期以来我国“重专业轻基础,重科技轻人文”的观念有关。为了更好的开展临床八年制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研究探讨一套系统的临床八年制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
一、研究方法
在前期的文献回顾和现状调查基础上,采用Delphi法进行进一步研究。通过三轮专家问卷咨询,得到专家对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基本意见,技术路线见图1。
(一)成立专家预测小组
专家预测小组成员有6名,分别从事医学教育管理、临床医学教学、医学教育研究、临床医学管理。预测小组的专家进行了框架的拟定,问卷的编制并选择咨询专家,依据咨询专家的回复,对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统计、分析、整理。
(二)初步制定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方案
在对多个医学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有关临床八年制医学生培养及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文献的回顾总结和已开展的对13所临床八年制医学生(共375人)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拟定了培养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思路和原则意见。经过来自9所开展临床八年制医学教育的专家进行座谈会的认证,初步形成了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及模式框架。临床八年制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的框架图见图2。
(三)形成第一轮问卷
结合文献回顾、本校现状调查,按照拟定的原则初步制订了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模式,形成第一轮问卷。
(四)选择咨询专家
1. 选择专家的条件:在形成第一轮问卷的同时,本研究在考虑专家的基本条件(包括学历、工作形式、职称、专业)的基础上结合经验选择方式聘请咨询专家。这些专家包括医学教育管理者、医学教育研究者、基础医学教师、临床医学教师、医学院校教学督导。他们在医学教育研究、课堂教学或教育管理等方面具备多年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可多角度、较全面提供意见。
2. 确定专家的人数:德菲尔法专家人数以15-50名为宜,为保证应答人数且避免人数过多导致不易组织,本研究最终确定咨询专家人数为50名。
3. 专家构成情况:选择的专家分别来自不同的医学院校,主要从事医学教育管理、医学教育研究、医学教学、学校教学督导,所选专家大部分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且多数为硕士或博士生导师。
(五)问卷轮回和分析
将第一轮问卷邮寄给各位咨询专家,专家填写完后寄回,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学处理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对第一轮问卷进行修订并形成第二轮问卷;第二轮问卷形成并收回后再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统计结果修订问卷后,形成第三轮问卷。本课题根据德尔菲法的统计学标准和统计结果,共进行了三轮问卷咨询。
第一轮向9所设置临床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学校专家发放了关于课程设置、教学形式、隐形人文环境、师资教学、考核方式情况的调查问卷。听取专家意见,整理出以下几点有争议的问题:①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如何定位?②在临床八年制医学生医学知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有何区别?③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内容、课程时间和教学形式如何设置?④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如何评价?结合本校实地调研情况并综合考虑专家意见,基本确定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评价指标,并通过修改第二轮咨询和第三轮咨询,得出最后结果。
二、研究结果
(一)建立了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
根据三轮专家咨询结果,初步确定了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包括2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各级指标组成及所占比例,具体见表1。
(二)构建了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
1. 确立了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置分为内容设置、时间设置和教学形式,根据三轮专家咨询结果进行了课程内容、时间、及教学形式的的设置,具体见表2。
2. 初步制定了临床八年制人文素质评价指标
人文素质教育不同于医学专业课程教育,能够简单的用考试来衡量和评价,这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因此,制定一套符合人文素质培养规律的评价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三轮专家咨询结果,各级人文素质评价指标组成及所占比例具体见表3。
(三)专家的积极系数及权威系数
第1轮咨询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48份,有效问卷46份,回收率及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6%,95.8%。第二轮咨询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48份,均为有效问卷。
专家权威程度采用专家自我评价的方式确定,用专家权威系数Cr表示,包括判断系数Ca(专家对指标作出判断的依据)和熟悉系数Cs(专家对咨询内容的熟悉程度)。计算公式为Cr=(Ca+Cs)/2。本研究的专家权威系数为0.7878,判断系数0.8715,熟悉系数为0.7043。一般认为结果>0.7为可接受信度[4],说明结果的可靠性较强。
三、讨论
教育部对临床八年制医学生教育的总体要求为“八年一贯、整体优化、强化基础、注重临床、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但是并未具体提出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要求。培养目标是填充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框架下具体内容的指南针,即在培养目标的引导下,才能进一步有针对性的确定课程内容、教学形式、评价模式和选择师资。因此,本研究将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作为首要内容来研究,经过问卷调查和三轮专家咨询,确定了人文素质教育2个一级培养目标、7个二级目标和17个三级目标,并得出了各级培养目标的构成比例。其将比较笼统的培养目标细化,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更好的指导人文素质课程设置和实施,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除了内容的设置,本研究对课程时间进行了调整,整个课程体系共花费5年的时间,分阶段进行,既保证了人文素质教育的连续性,又不影响后期医学课程的开展。在教学形式设置方面,摒弃了以理论讲课为主的传统教学形式,通过名家讲座、网络课程、实践调查、讨论分析等多种教学形式,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本研究初步进行了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指标的研究和设置,用来测评学生在新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和结束后的学习效果,以完善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和促进人文素质教育开展。
当然,作为一个新的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国内各招收八年制的医学院校都没有此类教育模式构建的经验。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深度和广度,课题研究的结果是否可以长期进行下去,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模式中的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是否合理,都有待实践给予证明。
参考文献:
[1] 陈培刚.关于医学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02,4(1):62-63.
在医学生的培养体系中,医学生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后备人才,通过有效的教育方法,让医学生在将来可以迅速成长为既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又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同时还具备高尚的医德品质、崇高的敬业精神的现代化的医务人员。现代教育学观点认为良性的医德心理和医德观念的形成需要良好的医德教育环境和氛围,临床医学教师可以运用感染、暗示、趋从等教学手段来引导医学生医德心理发展和医德观念的形成[1]。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即为医德形成的关键时期,高尚的师德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同时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医学院校应该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计划性的优势,使医德教育不仅体现在道德知识的传授上,更重要的是有良好医德教育环境的建立及环境课堂的研究与应用上。
1临床教师职能
作为大学附属医学院的一名医学教师,在课堂面对济济一堂的大学生通过讲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讲述临床工作中的奇闻轶事,填充着大学生对临床的向往。该研究认为临床教师有如下职能。
1.1医学理论的讲授者
与其他专业的专职老师一样,作为临床医学教师,也必须具备深厚而透彻的医学理论知识,掌握医学发展的前沿,让学生们能接触到最新的医学理论知识。
1.2专业技能的领路人
临床实践是医学生培养的很关键过程。在临床医师的带领下,具备了一定医学常识的学生们要在这个过程中接触患者,对学生们来说既新奇又充满挑战,他们既跃跃欲试,又手足无措,需要临床老师悉心指导。通过该阶段的学习,医学生们逐渐适应临床工作,还培养了神圣的职责使命感。但如果老师认为实习同学的到来仅仅是又多了个干活的帮手,带教过程敷衍,让同学们产生挫败感,可能会影响到将来的职业选择。
1.3医学人文的身教者
医学不同于其他专业的自然科学,医疗过程中,需要接触患者,患者的家属及其他一些可能影响疾病转归的自然及社会因素。专门知识的系统学习始终是高等教育基本的、核心的任务,但它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引领[2]。一个德才兼备,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临床带教老师的每一举手投足都会深刻映入每一个医学生的心底。《医学生誓言》对他们来说是空泛的,在身边带教的老师才是他们将来的楷模。
2影响医务人员临床教学工作原因
而同时作为一名医生,在医院还需面对着繁重的临床工作,各项考核,以及科研论文等。在医疗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既要做到一个让“群众满意的医生”,同时也要成为一名让“学生满意的老师”。在目前的医学教学过程中,下列因素影响医务人员潜心临床教学工作。
2.1多重身份属性
目前附属医院临床医学教师同时拥有医生、科研人员、教师等多重身份,承担着教学、科研、医疗等3项基本任务。因此个人时时都面临着需要平衡医、教、研3项工作,作为每个非专职教师,首先定位是服务于患者的医生,其次才可能是教师。不像专职教师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授课准备,繁重的医疗任务挤占了教学准备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教学效果。
2.2教学与科研的平衡
医疗行业中科研工作能力和质量是衡量一个个人及单位的重要标准。在教学医院,各级课题、科研成果及SCI论文等成了医院考核医务工作者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个人的职称评定和晋升。而教学工作的成果很难被科学评价,也不能有助于个人的发展,尤其是处于事业上升期的青年医务工作者更是认为,参与教学工作只是锦上添花的行为。
2.3学生数量与质量的变化
在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我国的医学教育也不是像欧美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导致医学院校学生数量迅猛增加,同时,由于对医学职业的不认同,很多品学兼优的高考生没有选择进入医学殿堂。当前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求知欲已不同以往。进入临床实习期间,学生常常将宝贵的临床实践机会让位于找工作与考研复习,这也严重影响了的医务人员的临床教学热情。
2.4教学环境变化影响临床带教
在法治日益健全的社会,一系列的法律及部门规章陆续出台,规范了每一个医疗活动都需要相应的资质。而且,现阶段的医患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实习医生们无法获得更多的动手机会,而临床带教老师迫切需要的是书写病历的学生,这些学习环境的改变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临床技能培训不能得到落实。
2.5人生价值的迷失
受到市场经济的激烈冲击和深刻变革,医务人员的价值观朝着更加自由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3]。医学生的职业理想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致使一些人物质利益观念增强,而奉献思想弱化。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些道德无序现象不断冲击着传统的医学道德观念,影响着医生与医学生的医学道德评价标准。
3教学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作为临床医学教师,既有丰富的临床实践,是医疗活动的主导者;也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的言行对培养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从事医疗职业的决心会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医学美德是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支撑和体现[4]。因此,作为教师的临床医生,应该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以下几点。
3.1掌握高等教育学的一般规律,实施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学理念
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教会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以问题发现为课堂学习的起点,以问题探究为学习的进程,以问题解决为学习的归宿。从知识中心转向能力中心,教师要使知识充满活力,这也是创新教育的核心问题[5]。
3.2提升个人素质整体水平
医务人员是临床教学的执行者,是高等医学教育培养医学后备人才的“工程师”,加强其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医生基本职责是治病救人,而教书育人则是教师的主要职责,所以更应强化临床医生也同时需要具有教师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使临床医学教师具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职业情感,把教学带教工作,放在与临床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探索提高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教师职业道德精神及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3.2.1努力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及专业修养
高校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博爱的精神对待每一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思想及行动的榜样。
3.2.2强化教师的反思与自我激励精神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教活动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修炼、自我激励的过程,提高的过程呈螺旋型的上升,没有顶点,只有更高点。刚走上讲台的临床医学教师更应以优秀教师为榜样,揣摩教学方法,品读人格魅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学生热爱的教师。
3.2.3培养个人的“叙事”能力
医师和教师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医生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就必须有良好的叙事知识和叙事能力;而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全面的交流,也必须懂得叙事知识,提高叙事能力[6]。具备良好叙事能力的教师,既可以有效地与学生交流,同时可以将晦涩的医学知识通过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呈现出来,还能传达医疗行业的正能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坚定他们的职业选择,也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叙事能力,有助于在将来的临床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沟通技能。
3.2.4提升个人人文素质
医学教育应以培养同时具有高水平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人才为目标,传授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知识[7];丰富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强烈的敬业精神及高效的医患沟通技能[8]。而作为教师的临床医生,需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人文素质培训,对患者、学生具有同理心,于教于无形地感染着医学后备人才。
3.2.5持续学习的能力
医学科技及医学技术的发展要求临床医生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学对象的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停发生改变,教学方式在科技的推动下也更为丰富,所以临床医学教师应该具有吸收、创新教学方法的能力。
3.3协调好临床与教学工作
作为临床医生,医疗服务任务本来已很繁重,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来完成备课、命题等教学任务。而且,部分临床医学教师走上讲台的动力并不完全契合于教学工作要求,由此常会导致医务人员对教学工作难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因此,教学、科研、医疗有机组合,部分释放临床医生的压力,让有兴趣的临床医生能更投入到医学教育过程中,使临床教学成为医务人员肯定自我、施展个人才能的另一片舞台。而作为医学院校,也应加强师德培训、完善考评及监督机制。借助多种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师德培训活动,向学生、教师及社会传递正能量,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使每一位高校教师在无形中感受到身为教师的光荣感及使命感。同时,要不断完善对教师的考评和监督机制,将师德纳入考评范围,通过各种奖励和惩罚的形式激励教师践行良好的职业道德[9]。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将要继承和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将直接影响着我国卫生行业健康发展的步伐,关系到整个社会持续地进步和发展。而作为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的临床医学教师,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患者的不理解、抱怨,各种媒体对有关医疗行业纠纷的报道也会不断刺激医生的神经。将要走上医学之路的医学生也会在这种形式下对自己的最初志愿产生动摇,甚至会导致他们在毕业后放弃医疗工作,所以,作为临床医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真善美,用仁爱之心观察社会,用慎独之心要求自己,用责任心回报社会对医学的信任,用良好的医学职业精神推动医学教育事业[10]。医学大家裘法祖院士以“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自省,终身以治病救人和培养人才为己任,深获医者敬仰。临床医学教师要深刻明白“教学相长”的道理,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因此,需要不断加强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修养,掌握医学教育特点,了解医学生的需求,培育出更多适应当前人民需求的医务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孙华峰,鲁超.论内隐学习对医德教育的影响[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6):77-78.
[2]方红萍,张继平.论学生本位的高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J].继续教育研究,2013(9):4-7.
[3]肖冬梅,李嫩柳,钱瑞卿,等.市场经济下医务人员价值观的现状研究与实施策略[J].现代医院,2013,13(10):1-2.
[4]何翠媛,杨耀防,郑美蓉,等.医患冲突升级背景下对医学美德论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5):651-654.
[5]肖莉华,杨素清.,曾庆良,等.影响教学医院医务人员临床本科教学积极性的因素与解决思路[J].临床医学工程,2010,11(17):153-154.
[6]满强,杨晓霖,王宏.临床医师的基本功:叙事医学知识和能力[J].医学与哲学,2016,37(6A):32-36.
[7]俞春利,冯修猛,王志刚,等.新时期医学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探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24(5):452-455.
[8]瞿秋,计畅,高璐莎.浅谈新形势下医学生人文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5):12-1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7-0003-02
高等医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级医学专门人才的重任。高等医学教育中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是医学人文性复归的强烈呼唤,而且是提高未来医生医德水平的现实要求,不仅成为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卫生事业的需求,而且必将成为现代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21世纪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医学科学发展提供了基础和空间,同时对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当前较为滞后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部、卫生部等研究制订了《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教高〔2008〕9号)(以下简称《标准》),就医学毕业生应具备的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知识、技能三大目标和医学专业教育办学标准提出了最基本要求。《标准》反映了医学教育面对的国际趋势、国内环境和社会期待,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作出了规定,在“根本任务”和“基本要求”中给予了表达。
贯彻《标准》要求、大力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首先应当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当前高等医学教育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存在的误区,这些误区既会影响当前高等医学教育的培养效果,又势必在人文教育的发展道路上设置无形的障碍。
一 在认识取向上,对人文素质培养的认识不完整,缺乏人文精神的教育理念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人文性,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何谓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具体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从精神层面上说,人文素质具有对感性生命深切的关怀,这一点对医学生而言尤为重要。人文素质的形成与提高,主要有赖于后天的人文教育。
纵观当今作用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复杂社会医学环境,无论是医生从业、医院运营还是医疗服务,追求技术至上、否定医学服务中人文价值现象普遍存在,消费主义、技术主义、人文主义杂糅相交,社会医疗资源短缺与配置浪费矛盾共存,医院无法实现优化运作的无序市场化与过度市场化交错,种种矛盾共同构成医学环境的复杂局面。这一切的改变需要很多因素助推,其中医院用人重学历、重技术、轻人文素质的误区需要彻底厘清。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才能使其在医疗实践中关注人的生存质量、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关心人的生活环境,自觉地尊重患者的人格和自尊,才能发自内心地关心和爱护病人。
对人文素质培养的认识不到位,人文精神的教育理念不合理,很多时候是管理者、教育者和学习者三方共同发挥了消极作用。人文素质教育是渗透性教育,对人的影响非常缓慢但却深刻。管理者要立足于人文素质培养的长远效益,让人文素质教育落地生根,裨益于医学的发展和医务人员个体素质的提升;教育者要从人全面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把人当做工具的教育理论是最致命、最危险、
* 本文为山东省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中心立项课题(2009年)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最错误的概念之一。应充分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医学生作为“道德人”建立自身的职业伦理生活。培养医学生作为“技术人”,既有救死扶伤的执业技能,又保持满腔热情的人性关怀。培养医学生作为“社会人”坚守职业的道德底线;医学生不应极力崇尚自然科学,而忽视对人文知识的追求与学习,不应对于职业角色的理解仍停留在掌握执业技能上,对待人文素质教育仍持敷衍塞责与不以为然的态度。应具备接受人文素质培养的强烈动机,明确只有把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两者并重,才称得上高素质的医学工作者。
二 没有构建全方位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片面追求显性课程,忽视了隐性课程
由于认识取向的误区,人文素质的培养倚仗显性课程即理论授课,认为对医学生进行社会学、政治学、文学、历史学、地理学、艺术等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教育就是人文素质培养的全部。往往采用“贴标签”的方式,生硬地将人文教育贴上医学教育,人文教育就变成了附着在医学教育上的点缀。显性课程以概念化、直观化的形式体现于教学内容之中,表面看来理论性人文课程的比例有所加强,实际上只取得了扩充学生知识面的简单效果,学生为考试而学,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体悟其隐蕴的精神内涵。而且,医学人文课程大多数在临床教学前期开设,并在后期实践教学前结束,人文素质培养缺乏全程性,因此难以收到实效。
我国现有的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培养,基本上沿用了应试教育方式,教学方法与手段较单一,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先进的教学方法没得到广泛应用,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临床课为中心的课程设置依然较多。国内医学院校与国外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相比,后者一般由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三块组成,人文社会科学在其中所占据的比重在英国和日本显示为10%~15%,美国和德国为20%~25%,而我国研究结果显示仅为8%,这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标准》的出台是顺应国际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和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是进一步规范医学教育管理,提高医学教学质量的迫切需求,也是推行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前提和依据。《标准》对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规定为,“为卫生保健机构培养完成医学基本训练,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其中“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蕴含着医学生的基本人文素质要求。贯彻《标准》要求,需要高等医学院校从办学宗旨及目标、教育计划包括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等方面采取措施,构建全方位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势在必行。既要保证显性课程即正式课程的培育作用,这包括两课在内的人文知识课程,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医学人文课程以及专业课程,又要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即潜在课程的作用。
三 在评价模式上:理念陈旧,评价标准单一,评价方法绝对化,流于形式
目前,高等医学教育中对人文教学的评价局限于单纯的课程考核方法,拘泥于通过书面考试形式来检验效果。这种评价模式造成了教师教授的功利倾向和学生自觉提升自身人文素质的“缩水”。
在高等医学院校中从事人文教育的教师一般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是从事人文社科专业的老师,自身缺少对医学的实际体验和研究。第二梯队是医学专业毕业的老师,自身缺乏系统的人文社科知识和深厚的人文内涵。由于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受限,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做到将人文知识与医疗实践相联系,势必导致理论讲授与临床实践的脱节,达不到预期的人文素质培养效果。
首先,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基础,强化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医学伦理、医学哲学等知识的系统学习。其次,丰富教学方法和内容,让理论讲授与医疗实践相结合。在医学人文课程的设计上,应在讲授的基础上广泛采用包括学术研讨、课外阅读、情景模拟等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基于案例的学习(CBS)”以及“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医学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通过实地参观、生命叙事、影视赏析、角色扮演、情境体验、素质训练与拓展等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让学生自觉树立和谐的生命观。再次,转换考核方式。如果人文教育的评价流于形式,就丧失了其应有的教育评价功能,导致医学生学习人文课程动机不强,选修人文教育课程只是为了凑学分。这种形势下,在完善教学内容、完善人文教学课程内容的同时,要改变相应的考核方式。对于系统性、理论性和知识性很强的人文社科课程,可以通过考试的方法检验医学生掌握的程度;对于艺术欣赏等主观性较强的人文科目,可以通过写读书报告等形式,考查学生对艺术、文学、生命的理解和认识;对于法律等实用性很强的人文科目,可以通过设计、分析案例,模拟事件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
人文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出具备人文认知、人文情感、人文意志、人文行为等主体品质的人才。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不能只使用开设大量课程进行修补的方式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在思想上引导、匡正学生。
多种的评价方法和完整实用的评价体系容易被评价人所认可和接受,有利于学生自觉地把人文教育变成自我教育,自觉地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从教育和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走出三大误区,构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加强组织保障和评估,有效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之适应现代人类健康事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胡显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努力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A].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C].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30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礼仪现状令人堪忧。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行为品德通常是在六岁之前逐渐形成的,也就是说幼儿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礼仪修养严格说起来应该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培养。作为浇灌祖国花朵的园丁,必须要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在毕业之后从事幼师工作时应该养成良好的职业礼仪,让祖国的花朵能够健康的成长。
二、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礼仪培养新思路
随着最近几年以来中职学校生源素质的下降,导致学校内部风气非常不好,学生行为粗暴、出口成脏、逃学逃课的问题常常发生。因此中职学校必须要做好文化礼仪教育工作,尤其是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礼仪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质,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让学生真正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师。
(一)端正认识,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每年9月份新生入校之后,学校可以举办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活动的启动仪式与开学典礼同时举行,让学生都知道了解这个活动并引起他们的重视。之后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各个班级为单位展开研讨活动。通过学校网站、留言板、广播、报刊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利用宣传作用纠正学生的一些常见的对文明礼仪的错误认识,让他们能够明白作为学前专业学生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重要性。另外还应该从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多方面进行落实,不断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帮助学生提高对礼仪的认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学前专业学生文明的行为方式,培养他们善良、礼让、尊重、诚信、谦虚等良好美德。另外还应该要教会学生能够准确的分辨是非丑恶和善恶荣辱,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二)身体力行,严格以以教师的标准要求学生
学前专业学生就是未来的幼师,他们未来将要教育的是犹如一张白纸的幼儿,担负着塑造幼儿心灵的重要职责。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幼儿的成长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幼师生在中职学校进行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就应该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严格按照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礼仪教师可以在幼师生行为准则的基础之上增加一些文明公约、常见不文明现象等,以此作为学生的行为准则,让学生能够遵循这些规范准则约束自身的行为。
(三)加强管理,举办科学有效的活动措施
随着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在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的开展,学校也应该积极的出台一系列礼仪宣传检查活动。比如校园整洁情况检查、教室学习情况检查、寝室生活情况检查等。还可以通过设置学生文明习惯检查岗、礼仪评比奖励等制度等对学生的行为礼仪养成情况进行检查。有了制度以后关键就在于落实,礼仪教师必须要坚持每天检查,检查结果当天公布;每周监督进行一次礼仪评比,一个月结束之后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彰。除了用明确的制度来约束学生,我们也应该引导学生自觉的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所谓习惯成自然,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学生才能够自觉的遵守各项制度,才能够更加注重自己的礼仪规范,用和谐的理念来指导自身行为。
(四)积极更进,促进教育活动有效地开展
为了能够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礼仪培养教育中,中职学校应该积极的开展一些以礼仪教育为主体的活动。比如说观看中国传统美德的电影、举办礼仪黑板报大赛、文明礼仪演讲比赛、礼仪相关的主题班会等。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到学校召开讲座;定期举行文明礼貌演讲比赛,从而让学前专业的学生除了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之外,还可以拥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并且在充满趣味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借此来加深学生对于礼仪内涵的理解。
(五)检查评比,构建系统的礼仪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