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7 11:15:2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血压预防知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按照国家卫生部医疗卫生防病在先.预防教育面向社区、面向人群的要求.我院卫生所联合我院教务处充分利用我院在卫生技术和医疗护理方面的人力资源优势.积极拓宽宣传教育工作的覆盖面。高血压病预防保健宣传教育覆盖的人群为:全体教职工(含离退休人员),全体学生.所辖社区居民.广大社会人群。
2宣传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传统的防病保健宣传教育方法简单.途径单一,这种落后的、被动式的宣传教育方式、方法根本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与现代科技发展水平也不相适应结合我院目前的实际条件.我们应当努力采用先进、多元化及主动的宣传教育方式及方法去开展各种防病保健宣传教育活动
2.1以发放宣传材料为主的宣教方法
把如何预防高血压.高血压病人如何保健等知识印制成宣传单或制作成小册子.在人群集中的地方或集体活动时发放并进行宣教,是一种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方法
2.1.1利用集体会议,进行宣传教育利用全院教职工大会、学生大会发放宣传材料或利用学院每年春、秋两季运动会对全体师生发放高血压病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材料并进行宣教
2.1.2利用临床实践,进行宣传教育利用学校医疗、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社区临床见习或实习时间对社区人群发放高血压病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材料并进行宣教。
2.1.3利用义诊活动,进行宣传教育:利用行业协会等部门每年组织疾病预防知识宣教月的义诊活动.组织卫生所医护人员和部分医学、护理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走上街头对广大市民发放高血压病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材料并进行义务咨询和保健教育
2.2以讲解、视听为主的宣教方法以讲解、视听为主的宣传教育具有直接、形象、覆盖面广、宣讲效率高、知识更新快、限制条件少和节省人力物力等许多优点.在高血压病预防保健宣传教育工作中尤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应当积极利用并扩展这种宣教方式
2.2.1利用电子、通讯设备.进行宣传教育:利用广播、电视和校园网等方便、快捷的通讯、电子传媒途径等对高血压防病保健知识进行宣教。
2.2.2利用就诊活动,进行宣传教育:利用学校教职工到卫生所就诊时间.进行面对面的高血压防病保健知识宣教
2.2.3利用专题讲座,进行宣传教育:开展高血压防病保健知识专题讲座.由卫生所的医护人员、院内本专业资深教师以及经过高血压防病保健知识培训的学生分时间、分地点对广大教工、学生和社区居民进行高血压防病保健知识宣教。
2.2.4利用娱乐活动,进行宣传教育:利用教职工工会的娱乐性活动、学生课余趣味活动、学院大型科技文化节等活动将高血压防病保健知识编制成娱乐性节目进行宣传教育。
2.2.5利用“文化墙”,进行宣传教育:利用学校卫生所的宣传墙、校园画廊、社区文化宣传墙.以高血压知识集锦或其相关图片展等形式对高血压防病保健知识进行宣教。
3宣传教育的内容
高血压病预防保健宣传教育要落到实处,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认真筛选宣传教育的内容:要针对不同的宣讲对象.选择不同的宣讲内容
3.1高血压防病知识的宣教内容
首先要让人们知道什么是高血压.它属于什么疾病.它的发病因素是什么.它有什么危害,让人们认识它,重视它特别应提醒年轻有为、诸事操劳的中年组人群(近年来.35--44周岁及处于更年期的人高血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i-2]).以提高他们思想上的重视程度其次.从高血压发病的相关因素来看.应着重加强对未患病人群特别是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进行预防高血压病知识的宣教。
3.1.1降低工作压力:降低劳动强度、减轻工作负担、放慢工作节奏是缓解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的有力保证.也是预防高血压病的重要方法
3.1.2改善劳动、生活环境:如降低噪音、避免强光刺激、美化工作生活环境对平衡人体生理、缓解精神压力有很大帮助
3.1.3放松心情:对来自社会、家庭、个人方面的工作、生活事件引起的心理冲突应学会释放。如听音乐.和亲人朋友聊天、喝茶,参加一些娱乐活动.使心理平衡.情绪稳定
3.1.4合理膳食结构:荤素搭配.以优质蛋白为主,适量摄取蛋白质:降低动物脂肪摄人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含钾、镁、钙多的食物:控制食盐的摄入量。
3.1.5适当运动: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控制体重.以免肥胖运动以每周35次,每次20~60分钟为宜运动项目、时间和强度应因人而异散步、游泳、慢舞、习剑和气功等运动项目是身体锻炼的较好选择。
3.1.6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减少夜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
3.1.7建立防病保健档案:对上辈有高血压病史的人员应鼓励其建立预防高血压病的保健档案:或在其体检档案中另列血压测量史数据单:鼓励其在身体异常时期多测量血压。特别是在更年期、女性绝经期更应重视对血压的监测
3.2高血压病人健康保健知识的宣教内容对已患高血压病的人群除了对其进行防病知识宣传外,还应着重对其进行如何遵从医疗护理、如何服药、如何监测病情、如何平衡身心等相关知识宣教
3.2.1合作管理.养成良好的遵从医疗行为:学校卫生所与高血压患病教工应建立医患互动式合作管理网:应当在医护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医护专业高年级学生(青年志愿者)与所辖社区高血压病人建立义务合作管理网卫生所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学生为每个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填写固定联系方式.定期发放高血压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并进行个体化指导。督促病人按时服药.不随意更改或增减药物,主动测量血压.主动就医复诊。从而让高血压病人养成良好的遵从医疗行为.为疾病控制提供有力保证。
3.2.2认识降压药物,不盲目服药:告诉高血压病人有关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与副作用.并提供相关书面知识指导。
3.2_3学会主动测量血压.时刻掌握病情动态:教会高血压病人或其家属使用和保管血压计的方法.并掌握血压的测量时间、测量部位、测量方法和记录方法等相关知识:指导高血压病人根据血压测量范围调整工作日程、活动方式.让高血压病人掌握是否需要就医的血压指数。
3.2.4学会平衡身心.防止意外情况发生:让高血压病人懂得不暴饮暴食、不剧烈运动、不狂喜大悲、不劳神过忧、身体勿过热过冷等.以平衡身心.防止高血压、脑出血等急危重症的发生
4宣传教育效果的评价
为了及时掌握高血压防病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效果.每半年或一年应对宣教范围中的人群进行可行性跟踪评价如利用全校的教职工体检或社区人群的抽样调查来分析宣传教育的成效,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或制定新的宣教计划,进入下一轮宣传教育实施程序.直至达到预期效果具体评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4.1通过体格检查评价宣传教育的效果
可以通过全体教职工或学生的体格检查,透过与高血压相关性健康指标来评价高血压的防病保健知识的宣教效果如将体检中的血压值、血糖值、血脂值、胆固醇值和体重值等与相应的健康标准指标进行对照:或与以往体检中的相应数值进行对照,来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新发病人数,已患高血压病人的保健程度.从而判断对高血压防病保健知识的宣教效果。
4.2通过设计问卷量表评价宣传教育的效果
可自行设计测评量表.通过整群抽样,了解社区人群对有关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预防保健措施、遗传性和并发症以及治疗性降压药物的名称、作用及其毒副反应等知识的知晓程度:对遵从医疗护理服务行为的执行情况.特别是已患高血压病人的服药依从性、保健措施的执行程度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可以较好地分析和评价高血压防病保健知识的宣教效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高血压患病率逐渐上升。处于社会中上阶层的高校教师在高血压患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1]。高校教师, 长期从事于教学和科研工作, 不仅要完成繁重的任务, 还要承受较大的压力, 因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2]。为给予高校教师一个较为健康的生活方式, 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 正确的掌握高血压防治的方法, 特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教师体格检查中检出高血压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教师体格检查中查出患有高血压的患者, 根据患者自身意愿, 选择了89例自愿接受观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0例, 女39例, 年龄34~58岁, 并将所有患者分为护理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血压控制标准 根据相关规定, 血压控制在
1. 3 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药物均由医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予以处方, 护理干预组在降压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
1. 3. 1 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措施分为举办专题讲座、个性化指导等, 内容分别包括了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普及、血压的正确测量方法、长期遵医服药的必要性、保持正常的饮食与运动, 并为患者建立个人的健康档案(患者基本情况、血压变化情况、使用药物情况、生活方式等)。于每月定时进行回访, 根据患者具体发展情况予以合适的指导。
1. 3. 2 行为干预 调查教师患者存在的问题, 根据患者的具体问题、心理状态以及对高血压认知情况等, 采取针对性的有效的干预方法。
1. 3. 3 饮食干预 对教师患者进行饮食结构对血压的影响的讲解。告知患者不良饮食习惯会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富含维生素等的水果、粗粮等更有益于身心健康, 适当控制食盐的摄入量, 确保一日三餐均匀分配。
1. 3. 4 运动与睡眠干预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 制订一套具体的运动方案, 确保患者能够每天进行适度的、有规律的运动等, 比如快走、慢跑、骑车、打球等。每次锻炼时间以30 min为宜, 保障规律的生活和充足的睡眠。
1. 3. 5 心理干预 教师患者由于特殊的工作情况, 致使其每天都有可能处于紧张状态, 因此易发高血压。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情绪疏导工作异常重要。
1. 3. 6 做好回访工作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采取电话或者面谈方式, 了解教师患者血压控制情况, 并予以记录。
1. 4 疗效判定标准 优良:血压降至正常值及以下水平(收缩压≤130 mm Hg, 舒张压≤85 mm Hg)并保障稳定;尚可:血压水平下降但达不到血压正常值标准;不良:未达上以上标准。
1. 5 统计学方法 记录的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1年后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见表1。
2. 2 护理干预前后生活方式与服药依从性情况比较, 见表2。
3 讨论
护理干预, 通过健康的教育使患者掌握疾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提高自我保健、护理能力的一种非药物健康治疗手段。它主要是用于辅助药物治疗, 在药物降压治疗过程中, 给患者提供一个良好条件[3]。很多的疾病治疗技术需要复杂的程序, 而护理干预更倾向于心理辅导, 不仅在于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更能使得患者拥有正确的生活观念及方式[4]。
高校教师, 作为中高层社会阶级的一员, 教学工作较为繁重, 工作压力较大。尽管其受教育的程度显著高于一般患者, 但其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并不全面, 有的甚至极其缺乏, 导致不能够正确用药, 延误疾病的治疗。有的高校教师甚至对降压药物产生反感情绪[5]。
通过对2011年1月~2014年1月教师体检中查出的高血压患者的分组治疗情况来看, 经过特殊护理干预的患者在各个方面都显著由于对照组。护理干预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较对照组良好(护理干预组优良病例数和尚可病例数比例均高于对照组), 且在干预前后, 睡眠、体重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改善(干预前36%的患者有适量运动, 干预后提高到89%;睡眠充足由27%提高到80%;体重正常有31%提高到60%等)。
综上所述, 对教师高血压患者进行适当的知识宣教、健康教育, 并加强患者对高血压治疗的相关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 正确根据医师指导用药, 接受最为良好的治疗方式, 提高自我护理、保健功能, 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以降低自身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适当的护理干预在高校教师高血压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傅晓凤, 傅颖梅.行为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7):1301-1303.
[2] 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51-264.
[3] 关秀萍, 向浩, 夏豪.高校教职工高血压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中国学校卫生, 2011, 27(4):501-503.
高血压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病,其发病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而逐年上升。高血压病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会导致心、脑、肾、血管、眼底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和损害,进而引起相关疾病。卫生部已经把高血压的控制正式列入社区卫生服务内容,使之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工作任务。
实践证明,控制高血压病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工作的有效实施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个体化指导连续性、综合性、可及性卫生服务,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环境,对人群高血压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防治高血压的一种有效途径。
确定干预目标
初期目标:提高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定期测量血压率、提高人群运动参与率、控制食盐的摄入量和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服药率。
中期目标:提高高血压管理率和控制率、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药物依赖性和由此产生的并发症。
远期目标: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改善居民健康状况、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干预对象
干预对象:笔者于2006年3月~2006 年9月对旺苍县静乐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
该社区人口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达到了29%,其中患有高血压病及高危人群占人口比例的16%。本调查以213例有明确诊断的高血压患者(其中683例高危群)为干预对象。其中男性117例,女性96例;50~69岁161例,占75.5%;合并有 2种及以上并发症者 52例。平均血压152/92mmHg,最高收缩压(SB)169mmHg,最高舒张压(DB)113mmHg。
干预方法
问卷调查:本研究采用重问卷调查法进行。先通过宣传单、发放高血压知识问卷、居委卫生干部宣传等手段进行社区动员,随机地将自愿参加者分为干预组(接受高血压自我管理课程及医生定期随访)和对照组(日常的三级管理服务)。干预前共填写并回收有效问卷220份,其中高血压患者144份、高危人群76份。干预后6个月进行随访调查,并回收有效问卷205份,其中高血压患者134份、高危人群71份。血压测量由社区医生完成,通过比较干预前后各指标的变化来了解干预效果。所有调查结果均输入EpiData,并运用SSS工具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开展免费测量活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生活指导。控制高血压是慢性病防治的首要任务。在具体措施上可以组织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与高血压患者、高危人群建立合作关系,由管理经验丰富的医师强化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的饮食、运动、服药给予个体化指导并定期填写随访记录,参照血压动态变化调整措施;开展社区血压免费测量活动,对初诊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排除假性高血压,使高血压的检出率有所下降。
结 果
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了解:调查表明,参与调查的社区居民普遍关注高血压病的防治工作。高血压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比较关心。85.3 %的患者了解血压的正常范围,77%的病人了解长久症状,81.6%的病人能说出所用药物的名称与用法。这些调查结果说明患者对疾病比较关心,希望得到健康指导,掌握相关保健知识。
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干预后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在相关知识知晓率方面较干预前有所提高,尤其是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掌握程度有明显上升,自我技能掌握方面比干预前普遍有所提高,控制体重由原来的41.2%上升至71.3%(<0、01);限盐由原来的62.4%上升至89.1%(<0、01)。经过干预,患者顺从性提高显著(<0.05);血压值差异显著(<0.01),各年龄组SB、DB干预后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SB以45~84年龄段显著(<0.01),DB以45~74年龄段显著(<0.01)。1年内测量过血压的人数由40.6%上升为67.2%,从未测量过血压的人数由31.2%下降为7.5%。干预组、对照组6个月血压值变化比较可见,干预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6个月的平均下降值均大于对照组。上述评价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讨 论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1991年对15岁以上94万人群抽样普查,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1.26%,与1979~1980年相比,10年间患病率增加25%。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
为了遏制这一心血管病高峰的到来,保证人民健康,保证下一世纪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高血压病的防治,积极治疗高血压病患者,同时控制整个人群的血压水平,已刻不容缓。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于全面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是多因素的,因此,高血压的治疗还应包括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其他危险因素的治疗。虽然严重高血压造成的死亡率和罹患率最高,但人群中轻、中度高血压的影响面最广,故防治应以此为重点。
高血压是多因素疾病,临床治疗中应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遗传、社会和个性背景,因人而异地作最佳选择。
高血压病的治疗和预防需要经过长期的综合治疗和居民自身的努力。社区是居民特别是老年人重要的生活和活动场所,也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场所。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血压预防的目的在于通过药物和非药物手段把血压降到理想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从而促进社区居民身体健康,提高生活水平。
强化健康教育,重视饮食健康。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应该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鼓励社区居民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祛除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保证高血压防治工作的良好进行。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基础和前提。有研究表明,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逐步减少对药物依赖,从而减少药品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因此,可以在不同场合、不同媒体中,用不同的方式对高血压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进行宣传,强化科学知识、普及实用技能,从而吸引重点目标人群,使社区居民和高血压患者认识到高血压病的危害,树立预防高血压的健康意识,增强治疗信心,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社区卫生服务可以通过宣传使居民了解高血压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知识,使病人对高血压病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对于一般人群,应该使他们能够了解到良好的饮食习惯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功与否,如低盐、低脂低热量的饮食原则,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预防高血压,做菜少加盐;鼓励患者戒烟限酒;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鼓励居民学会血压的自我监测等等。另外,可以通过组织高血压病人俱乐部进行病人的自我教育。通过病人的自我教育与病人间的相互支持,来促进病人调整原有的不良生活方式,增进病人的相关知识。
鼓励病人学会自我管理。在社区开展高血压自我管理,不仅有利于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也有利于患者掌握自我管理疾病的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采取积极和正确的行为来控制疾病。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所指的是,病人在医务人员的协助下,承担一定的预防性或治疗性活动。这种疾病管理模式不仅成本较低,而且克服了传统的高血压三级管理覆盖面不广的弊端。它非常强调医患双方的共同参与及病人对自身健康的责任及潜能。社区医生可以通过咨询、讲座和小册子等形式把疾病的防治知识和方法告诉患者,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自行实践,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控制血压。实践表明,造成高血压疾病的因素很多,但如果能够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也能有效地控制或避免高血压病的发生。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要鼓励和指导高血压患者和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疗法,控制饮食中食盐的摄入量,控制体重,杜绝生活中的不良嗜好如大量吸烟、嗜酒、饮食多油腻等等,还要注意鼓励社区居民加强体育锻炼,从而降低高血压危险因素。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实施分级管理。高血压防治是一项全社会参与并对健康负责的系统工程,是一个涉及政策、环境、经费以及个人行为等多方面的复杂活动。政府重视与否直接影响社区高血压防治的成效。社区高血压防治需要卫生、财政、民政、计生委、老龄委、妇联等多部门的协作,使干预计划能够得到及时的修订。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高血压病人的综合干预,可以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免费测量血压和体重,按血压水平的定义分类,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分级管理:对重度高血压病人采用一级管理,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药物治疗,并且密切观察,每周最少测量1次血压;对中度高血压病人采用二级管理,先观察3~6个月患者的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变化,然后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对轻度高血压病人采用三级管理,重点是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然后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可以定期进行随访高血压患者,将随访记录的有关数据存入高血压病人档案,以便对慢性病的发生进行监测,为进一步掌握社区慢性病发生和发展的趋势做好准备。只有在政府重视的基础上,由政府出面进行各部门间的协调,才能形成合力做好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从而建立和完善从预防、检测到治疗、反馈的防治体系,才能够对社区高血压病人做到早期发现,并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和管理,从而保证干预质量,保证高血压社区防治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要有效的实现高血压防治的干预工作,就必须重视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由于当前有些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对于高血压控制与治疗的经验知识不足,给高血压的社区防治带来不少困难。血压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必将降低高血压防治的成本效益,也会削弱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防治的积极性,对以后的社区其他慢性病防治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定期定点给高血压病人测量血压就成了进行高血压社区防治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通过对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的调查发现,有些测量血压的医生只是在为检查其工作量提供依据,他们只将测量的血压值记录在册,告诉病人也只是正常与不正常,而不是让病人知晓自身的血压值,这并不利于高血压的控制工作。 还有些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不过关,对于高血压病人的护理指导不到位,有相当部分的高血压病人其血压持续数月异常,而所服抗高血压药物并没有丝毫的调整。反之,部分高血压病人已经将血压控制到正常数月,反而调整药物,结果其血压就增高。因此,在当前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应注重培养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采取多种形式对高血压防治专业队伍进行培训,使他们及时了解高血压病防治研究新进展,促使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由专科向全科发展,正确指导社区居民防病治病从而使高血压病防治工作持续、有效地落实,使高血压这种常见的社区慢性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 吴锡桂.对我国高血压防治的建议.高血压杂志,1997,5(2):79280
高血压分会是重要的学术研究平台
“要了解《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的出台背景,必须从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的成立说起。”采访一开始,华琦教授首先这样说。
谈及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的成立背景,华琦教授首先介绍说: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显示,我国每年因血压升高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高达204万,中国卫生总费用为31869亿元,其中高血压直接经济负担占6.61%。《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则显示,在我国高血压患者中,有41%接受了药物治疗,血压达标的患者占13.8%,较2002年的24.7%和6.1%有了明显提高。但在整体范围内,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仍然有着明显的差距,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或边远地区情况尤为严重。在上述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促进老年人、尤其是高龄高血压的管理工作,培养相关人才,促进国家分级转诊制度的改革,2015年9月17日,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和青年委员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宣布成立。据记者了解,在当天下午举行的成立大会上,华琦教授当选为高血压分会会长和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文、刘梅林、李艳芳、郭艺芳、高平进、李为民、陈鲁原、张源明、袁洪、祝之明当选为分会副会长;李静、胡亦新、蔡军、皮林、丁春华、李悦、李燕当选为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华琦教授介绍说:“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成立后,以第一届委员会共181名专家及第一届青年委员共100名青年才俊为主,构成了学术团队的中坚力量,迅速针对高血压防控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研究工作;分会成立后也很快成为我国高血压研究领域的主要学术平台之一。一年来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之一,就是发起制定了《高龄老年人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和《老年人血压过度波动应对策略中国专家共识》。”
华琦教授进一步介绍说:《高龄老年人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是今年1月份正式的。“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对老年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了建议。然而,由于循证医学证据缺乏,80岁或80岁以上高龄老年患者的血压管理仍然处于相对滞后状态,血压达标率低于80岁以下人群。我们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结合我国现状以及高龄高血压临床研究结果,制订了《高龄老年人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希望能够完善我国血压管理策略,有效降低高血压对高龄人群的危害。”
“老年高血压的发生机制主要源于大动脉僵硬度的增加、心脏瓣膜的钙化、肾功能的减退和微血管的减少。多项应用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进行的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大,治疗和管理更复杂、更困难。因此,我们还制订了《老年人血压过度波动应对策略中国专家共识》。”华琦教授透露,“这个《专家共识》目前仍在修订、完善中,不久即将正式。”她接着介绍说,“剩下的就是今天正式的《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了。这是针对我们以往称之为‘号’的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这一种药物专门制定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号”解决了
我国缺少降压药物的大问题
在解析《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之前,华琦教授首先向记者回顾了“号”这一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的研发历史。
她首先介绍说:“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之所以简称‘号’,是因为研发伊始,它最早被称为‘号’,后来也曾被称之为‘北京降压号’。”华琦教授进一步介绍说,“号”的诞生,与我国三位著名专家密不可分,他们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著名医学家吴英恺和洪昭光。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降压药物较少,许多降压药需从国外进口。为进一步提高降压疗效,上海高血压研究所邝安医淌诟据中医“轻可去实”的理念,突破当时国际上盛行的“阶梯疗法”,提出了小剂量、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的“小复方”构想,并研制出了“复方降压片”,开创了用固定复方制剂治疗高血压的先河。后来,吴英恺院士、洪昭光教授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采用优选法,研发了“长效小复方”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也就是著名的“号”降压药。“号”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时我国高血压治疗缺少相应药物的大问题。“号”诞生后,在吴英恺院士的积极推动下很快投入生产和临床应用,一直到今天。华琦教授认为,作为我国自主研发和生产的一种长效小剂量单片固定复方制剂,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每日服药一次,就可平稳地降低血压,这便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尤其适合基层医疗机构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近些年来,世界各国指南纷纷认识到了这一药物的学科地位,逐渐加大了对“长效小复方”的推荐力度,这也充分说明我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开始广泛普及的“长效小复方”理念的先进性。
华琦教授还介绍说,“号”降压药主要由基础降压药和利尿药组成,每片含基础降压药硫酸双肼屈嗪12.5mg、利血平 0.1mg,含利尿药氢氯噻嗪12.5mg、氨苯蝶啶12.5mg。这些年来,关于“号”的临床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主要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的孙宁玲教授领衔开展的全国、多中心《北京降压号与氨氯地平(络活喜)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对比研究》,全国、多中心、纳入 5269 人的长期研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子课题――降压号与吲达帕胺随机对照有效及安全性研究》和《北京降压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及安全性评价》长期研究,以及《复方利血平氨苯喋啶片联合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情况及其安全性》半年期研究;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常务副院长胡永华教授主导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降压号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 《降压号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脂质代谢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降压号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电解质和血尿酸的影响》;在基础研究方面,还有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苏定冯教授开展的《北京降压号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王增武教授开展的《号与复方降压片对比研究――社区复方制剂抗高血压治疗研究》等。
“更令学界关注的是,我国高血压防治的旗帜性人物、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主席刘力生教授正在领衔开展的一项研究――CHINOM试验。”华琦教授继续介绍说,“CHINOM试验是世界上第一个在血压正常高值人群中进行药物干预的、以并发症为研究终点的大规模临床试验,计划随访65000人,预计将在2018年公布实验结果,让我们共同期待!”
针对国情,
制定我们自己的专家共识
中国的“长效小复方”已经诞生半个世纪了,针对“号”的研究和使用至今依然经久不衰,但在使用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问题困扰着广大临床工作者和广大患者。针对这种情况,为规范临床、指导诊疗,由华琦教授、孙宁玲教授牵头,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两大权威学术机构联合众多专家制定了《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号)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谈及这部《中国专家共识》的缘起,华琦教授说:“这事儿还得追溯到 2015年9月17日召开的‘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专家研讨会’。在那次研讨会上,阜外医院的王增武教授对我国高血压流行病学现状作了介绍,安贞医院的李艳芳教授对‘号’的循证医学证据作了介绍。与会专家对‘号’在基层广泛应用、在高血压防治中的贡献表示肯定,也对其目前存在的疑虑、未来发展提出了诸多建议。王增武等专家还提出,‘号’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药品,我国地广人多,高血压发病情况复杂,发病率也在增高,我们为什么不制定自己的专家共识,以指导临床应用?于是,那次研讨会便决定将‘号’已有的临床试验加以整理,邀请专家推出《号在基层使用的指导意见/专家共识》,以帮助基层医生规范使用药物――这就是现在我们见到的这个《专家共识》最终得以出台的背景。”
“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啊!”华琦教授感叹着继续回忆说,“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临床工作者围绕‘号’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经过筛选,我们最终梳理出了与‘号’相关的文献160余篇、与高血压相关的文献数十篇,共计近200篇文献。由于这些文献的证据层次水平不一,又经过艰苦的工作,我们进一步梳理出35篇有价值的参考文献,最终选择了最简洁的表达方式,字斟句酌、力求公正地拿出了这个共识的初稿。在此过程中,我们于今年1月28日、4月16日、7月12日分别召开了共识启动会、讨论会和定稿会,先后有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刘力生教授、范利教授等63位专家参与讨论,给出了诸多宝贵意见;几易其稿、数十次增删,光文章的架构就大调整了3次,最终才得以定稿,形成了现在的这个文件。这个共识的执笔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李静教授,为此不知道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针对这一《专家共识》的内容,华琦教授介绍说,共识认为,我国传统固定复方制剂降压效果明确且价格低廉,可作为基层降压药的一种选择。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号)是传统的固定剂量的单片复方降压药,自问世以来,在我国人群中积累了大量的使用经验。在当前众多新药涌入市场的情况下,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仍然是基层医疗单位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常用药物之一,在中国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共识全面回顾了与“号”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并据此对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适用人群和使用方法进行了总结、推荐和建议。
共识认为,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降压疗效明确,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不良反应较少,可作为降压治疗的选择之一。目前,以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为基础治疗方案的CHINOM研究(中国正常高值血压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者的干预研究)已经入选受试者10689人,该研究随访期为5年,预计2018年公布研究结果。这项研究结果的公布,将有助于进一步证实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的疗效和安全性,奠定其在我国高血压预防和治疗中的地位。
【关键词】 高血压 健康教育 效果 依从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seek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health education for communal hypertension patients. Methods: 150 hypertension patients were pided into 5 groups and imposed different health education respectively. Finally their hypertension KAP score and compliance score an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rate were observed. Results: Doctor-patient interaction health education is better than the others. Conclusion: Doctor-patient interaction health education is worth to popularized for communal hypertension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Key words】 hypertension; health education; effect; compliance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又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高血压患患者数正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呈逐年上升趋势[1]。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高血压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低,而健康教育是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病知晓率、提高遵医行为以及改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高血压控制率的重要手段[2],高血压的防控必须重视并加强开展社区人群防治和针对高血压患者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主的高血压综合干预。本研究观察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在社区高血压防治中的效果,拟为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综合科和心血管内科住院的确诊高血压病人150人,入选标准:(1)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判定标准[3],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安静状态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除外其他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继发性高血压;(2)年龄40-70岁,意识清楚,可用言辞表达,有阅读能力,与人沟通无障碍;(3)排除有精神障碍、老年痴呆、认知障碍及严重的急慢性疾患,如恶性肿瘤、严重的心力衰竭等。其中男97例,女53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86例,初中43例,小学21例;平均年龄55.3±6.8岁。将其按年龄、性别和文化构成随机分为5组(包括对照组、电话回访组、讲座组、宣传手册组和医患一对一互动组),每组各30例,各组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构成无统计学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前KAP与依从性调查 所有5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均进行高血压及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和服药、运动、饮食等行为的依从性调查,同时记录各患者健康教育前的高血压分期和血压值。
1.2.2 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出院后不予特殊干预,直到6个月观察结束回访1次;电话回访组(简称电话组)每周电话回访1次,包括药物指导、饮食指导、心理疏导和合理指导运动等;讲座组每月组织专家进行1次高血压相关防治知识讲座,开展现场咨询,同时每3个月进入社区组织讲座1次;宣传手册组(简称手册组)将高血压防治知识印制成宣传手册,在患者出院时发放给病人,叮嘱其经常翻阅,内容也包括药物指导、饮食指导、心理疏导和合理指导运动等;医患一对一互动组(简称互动组)采用多种方式结合,包括定期(每月1次)家访、发放宣传手册、组织患者一起讨论、互动演示训练等。
1.2.3 资料收集 5组患者观察结束时收集如下资料:(1)高血压KAP调查问卷,自行设计,包括知识问题20题,态度问题10题,行为问题10题,按答对问题正确个数计分;(2)服药、运动、饮食等行为的依从性调查,自行设计问卷,包括服药、饮食、运动等行为按3级分类(即相当规则,比较规则,不规则),分别计分2、1、0分,问题共25个,最高得分50分;(3)血压控制率,所有患者血压控制在140/90mmHg视为有效控制。
1.2.4 资料处理 所有数据用SPSS13.0录入并处理,数值资料用表示,多组数值资料比较用方差分析,观察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分类资料比较用R×C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各组干预前后KAP和依从性比较
健康教育前各组患者KAP以及依从性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互动组同其他组比较知识、行为和依从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电话组知识、态度和依从性,讲座组KAP及依从性,手册组知识、行为和依从性,互动组KAP及依从性干预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干预前后高血压KAP及依从性比较
注:a表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表示同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各组患者血压控制率有所差别,互动组控制率高于其他各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电话组、讲座组和手册组血压控制率均较高(P﹤0.05),见表2。
表2 各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日益昌明和药物的不断更新应用,现有药物和治疗水平完全能让90%以上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到正常水平,但现实生活中高血压控制率并非如此,由于各种不良行为方式、心理原因等影响,高血压人群中血压正常率美国仅为27%,英国为6%,我国北京的调查仅为18.5%[4,5],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患者缺乏系统的高血压防治知识,对改变生活和行为方式以及提高临床依从性认识不够,因此需要积极开展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连接卫生知识和行为改变的桥梁,它也是一种治疗方法。现代医学证明,许多疾病与人们的不良卫生习惯有着密切关系,要治疗这些疾病,最根本的办法不是靠药物,而是健康教育来改变患者的不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日益严峻,高血压在老年人口中的高患病率促使我们迫切需要寻找一条有效、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单一的健康教育方法如电话回访、宣传手册发放及单一讲座等方法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而结合各种方法的优点探寻出医患互动方式的健康教育方法有非常理想的效果,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研究表明[6]: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其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有密切关系,同时良好的治疗依从性一旦建立,就会形成习惯被保持。范珊红[7]等报道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是高血压患者血压得以有效控制的前提条件。医患互动式健康教育方式效果显著与可能以下特点有关[5]:(1)能注意到患者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减少高血压的可控相关危险因素;(2)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采取适用于个体需要的教育方式,通过交流互动、心理疏导,调动患者掌握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增强对疾病的防治意识,提高了依从性;(3)根据不同阶段和对象设立治疗目标,使患者将所学付诸实践,同时使家属了解高血压可能给患者带来的严重后果,共同参与制定健康计划,为患者创造防治高血压的良好环境。
因此医患互动型健康教育发挥了各种健康教育方法的优点,利于患者充分获得对疾病防治的认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是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值得推广的一种健康教育方法。
参 考 文 献
[1]刘力生,龚兰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2005年修订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l0.
[2]胡玉冰,邱昕光,严红.健康教育在高血压人群防治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7):118-119.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高血压杂志,2004,12(6):483-486.
[4]王苏,顾缓,李丽霞等.北京方庄社区高血压患病率与管理现况的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7,7(3):135-136.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其发病率较高,而且它也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和肾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1]。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占我国居民死亡原因首位,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关键[2]。我科于2007年10月参加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高血压综合防治研究,课题进行的过程中,在联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高血压知识和饮食方式的调查,实施有助于改变高血压患者知识缺乏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措施,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危险。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入选的对象标准:(1)年龄50~79岁;(2)原发性高血压伴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入选病例 241 例,男 148例,女 93 例。使用药物包括:(1)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剂(2)复方阿米洛利片(3)替米沙坦片(4)辛伐他汀片。
1.2方法
对入选病人药物联合治疗的同时进行高血压知识调查和饮食方式的调查。(1)用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或氨氯地平+替米沙坦联合降压治疗;对血总胆固醇水平正常偏高者随机分到他汀组或常规调脂组。(2)高血压知识和饮食方式调查。高血压知识调查内容:高血压概念、诊断标准、所导致的疾病;监测血压的意义;影响血压变化的因素;坚持长期服用降压药的意义等。饮食方式调查内容:每日的主食量、肉类、蔬菜、水果、食盐量;每周蛋类数量、吃煎炸食品次数;每月食油量;是否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参加体育锻炼等。调查结果以上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知识缺乏和有不良生活方式,在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措施指导。
2强化生活方式的干预措施
2.1心理干预措施
血压升高与精神状态不佳有密切关系,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心理特点有焦虑、恐惧、怀疑、否认、愤怒、悲观等。 因为有了不同程度的心理情绪障碍,使得高血压患者采用单纯降压治疗往往不能很好的起到降压的作用[3]。评估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程度,根据知识水平的不同和对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焦虑、情绪激动、紧张、膀胱过度充盈、室温过冷或过热、疼痛、昼夜变化等因素均可影响血压变化。对于容易情绪激动者,还应指导如何控制情绪的方法、自我调解,保持心情愉快,克服急躁情绪。帮助患者认识并正确面对高血压,让患者看到高血压只要坚持合理用药和合理的生活习惯就能控制好的乐观的一面。
2.2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
评估患者对治疗意图的了解和配合情况,有目的地进行教育,让患者了解治疗的方案,药物剂量和服药的方法,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方法。 科室成立高血压患者俱乐部,针对高血压患者的文化水平、学习能力,选用适宜的方法,定期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病的常见症状、发展后果、治疗原则、预防措施、血压监测的方法,特别要想患者宣传高血压病发病与精神过度紧张、肥胖、吸烟、酗酒、高钠饮食等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强调生活调节在高血压病的治疗、预防中的重要性。
2.3高血压药物依从性的健康教育
评估患者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依从性,根据依从性的高低进行不同的指导。制定明确的服药时间表,提示患者预防漏服药物。对于依从性较高者,给予鼓励和肯定,并指出尚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依从性较低的患者要了解分析原因,讲解高血压的治疗方案,必须坚持长期服用,不得随意停用或自行减量和不服药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等。每次发放药物时,了解服药情况,定期以电话或门诊方式随访,督促患者坚持监测血压情况和定期复查生化常规,将检查结果及时报告医生,调整药物用量。
2.4饮食指导
将患者习惯食用的食品制成营养含量表,指导患者科学饮食,要定量,不暴饮暴食,合理膳食,控制总热量摄入。建议患者宜食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优质蛋白的食物。限制钠盐摄入每天应低于6G,严重高血压患者控制在1-2G/D。保证充足钾、钙摄入,多食绿色蔬菜、水果、芹菜、蘑菇、木耳、虾皮等,补充蛋白质如蛋类、鱼类等,肥胖者可适当食用有降脂作用的食物,食用油应选择植物油,少吃动物油,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预防便秘,因用力排便可使收缩压上升,造成血管破裂。
2.5运动指导控制体重
对于肥胖型高血压,往往肥胖程度与血压升高呈平衡关系,此类高血压病人如果单纯依靠降压药物治疗,而不减体重,血压下降往往不理想,所以,这类病人除坚持降压治疗外,还应注意减肥。体育活动不仅可降压,还能除脂减肥,调节心理平衡,改善精神紧张状态。因此,鼓励高血压病人加强体育锻炼,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养花、有趣的活动和适当的家务劳动。开始运动量宜小,以后逐渐增加,并且长期坚持,可减轻体重,降低血脂,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增强体质[4]。
2.6不良嗜好饮酒和吸烟对血压有影响
吸烟可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而使心跳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且尼古丁影响降压药的疗效。对吸烟者要宣传吸烟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不利,要以坚强的意志戒烟。还可采用尼古丁替代疗法或吃戒烟糖帮助戒烟[5]。酒精可使血压短时间内快速上升,有血管破裂危险,禁饮烈性酒,饮酒不超过25ML/D为仪为宜。
3结果
在课题进行过程中,通过进行高血压知识调查和饮食方式的调查,评估患者的情况,给予强化生活方式的干预措施,从心理干预、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高血压药物依从性的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改变不良嗜好等,使以上病例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通过联合药物降压和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实施,提高血压的控制率。
4结论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健康教育,使入选患者很好地了解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药物知识及预防知识,懂得改善生活方式与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及行为的后果,有效地控制了血压,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危险。
参考文献
[1]贺雪梅,肖业高.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高血压控制率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23C):13-14.
[2]2009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摘要.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的老龄化,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加,在社区内开展对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是一项对高血压综合防治的措施[1],充分地利用社区资源对高血压展开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高血压的患者150例,其中男性患者82例,女性患者68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9岁,所有病例均符合 WHO高血压标准(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合并糖尿病55例,合并冠心病21例,合并心肌梗死26例。将15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不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和观察组(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健康教育:通过定期举办高血压病讲座、播放教育录像进行宣传教育,发放宣传资料,在社区墙报内进行宣传相关知识,加强患者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对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并发症的处理、服药的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指导。使患者及家属了解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性,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和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习并掌握自我控制血压,合理饮食,适当进行身体锻炼,坚持长期合理用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积极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
1.2.1心理干预:患者容易产生应激心理,紧张、恐惧、焦虑、抑郁,容易激怒,一激怒血压就会上升。社区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亲切交谈,关心体贴患者,了解患者的需求,耐心的劝导,消除患者心理压力。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减轻患者对疾病的紧张、恐惧心理,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控制好血压,防止发生并发症。
1.2.2一般护理:社区护理人员定期免费为患者测量血压,尽量减少测量误差,对老年测量时至少测3遍,取其平均值,在运动后者要休息后再进行测量。指导家属为患者测量血压,要定时、定部位、定血压计测量。高血压的治疗时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对患者要求定时服用降压药物,不能出现高血压升高时才服用,有些老年患者记忆力下降,对药物服用时间、服用剂量常常记不住,护理人员要经常提醒患者,告知患者服药剂量、服用方法以及服用时间,了解患者治疗期间是否同时使用其他药物,保证药效和用药安全。
1.2.3饮食护理:饮食要低盐、低脂,伴有糖尿病的患者要控制血糖,适当的限制胆固醇,有利于控制血压。鼓励饮食多样化,食用高蛋白、高纤维、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禁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使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限制盐的摄入量,过多的食盐摄入会导致人体内水和钠离子的储留,血容量和细胞间液血容量的增加,使血压上升,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宣教,督促其有效地控制食盐的摄入量。
1.2.4运动干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有氧运动,可以调节人体的高级神经活动,促进血管舒张,降低血压,提高心血管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控制体重增加,增强免疫力。社区可组织患者进行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打太极。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通过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8.67%,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85.33%,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社区的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健康教育的根本的目是改变患者不良的行 为 ,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康行为[2],通过在社区内进行的各种健康教育的宣传,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有效地控制了高血压,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社区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也提高了很高,护理人员要掌握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心理护理知识、饮食营养知识等,加强社区医护人员的培训,不断学习,更新治疗理念,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是一种干预措施,通过对患者的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参考文献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089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088-02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需要终身治疗,这要求我们要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做到早诊早治、规范管理,将三级预防贯穿在治疗全过程中。有研究表明,以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为指导的社区干预措施能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脑卒中发生率及死亡率。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了分级管理及预防措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择于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社区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设为观察组,男54例,女36例,年龄46~71岁,平均55.2±3.6岁;将既往未进行分级管理,接受一般治疗且资料详细的9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男55例,女35例,年龄44~70岁,平均54.1±4.3岁;两组患者均临床资料完整,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各项必要的辅助检查,包括血脂、血糖监测,常规心电图,血压测量等,借助既往的各项检查资料结果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高血压分级管理,措施如下:①1级管理,1级高血压无其他危险因素的患者,每隔3个月随访1次,了解病情控制情况,以非药物干预及健康教育为主,若3~6个月后无效,则进行药物治疗。②2级管理,1级高血压且伴有1~2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及2级高血压伴有2个或以下危险因素的患者,每2个月随访1次,以用药指导及健康教育为重点,根据患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用药及干预指导;③3级管理,1级高血压且伴有3个及3个以上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2级高血压且伴有3个及3个以上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3级高血压患者,每月随访1次,了解病情控制情况,加强规律降压治疗,主要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预警并评价靶器官损害情况,有针对性的给予行为指导及健康教育,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
1.3 评价标准。根据患者全年血压控制情况,将血压控制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个等级:①显效,全年至少有9个月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在140/90mmHg以下。②有效,全年有6~9个月血压在140/90mmHg以下。③无效,全年有6个月或以下血压在140/90mmHg以下。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以X2进行检验,组间差异以P
2 结果
观察组显效35例,总有效率87.7%(79/90),对照组显效11例,总有效率64.4%(58/90),组间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P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诸多心、脑、肾病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全球性疾病。一般认为,降低心血管意外及死亡的危险是防治高血压的关键。在病因方面,通常认为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是影响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给予高血压患者针对性的治疗时,要明确告知患者高脂血症、吸烟酗酒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一种复杂慢性疾病,发病初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一旦出现症状,则表示已经对靶器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或出现各种并发症,后果难以预料。在老年人中,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死亡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有必要尽快采取干预措施,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防止高血压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高血压病的知晓与服药情况,及控制效果都不理想。有研究表明,社区综合干预是针对高血压高危病人、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措施。其中,健康教育是十分简单有效的方法,其主要形式是通过各种媒体进行高血压防治知识的传播,或印制、发放宣传册,举办讲座,或一对一宣教等。也有研究认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与病死率。
在本次研究中,实施分级管理及预防措施的观察组显效35例,总有效率87.7%(79/90),而未采取以上措施的对照组显效11例,总有效率64.4%(58/90),组间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沈序英,史玲,王路昌,李觅琼,沈夏英.高血压患者全科团队式社区健康管理效果评估[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08):873-875
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卫生部于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科作为第一批示范病房,积极参与这项活动的开展[1]。我科对出院后的病人采取电话回访式进行健康教育,通过一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既简易又有可操作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自2010年02月-2011年02月,我们以电话回访进行健康教育的出院病人中选择2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2008年12月—2009年12月间没有开展电话回访健康教育的病例作为对照组,二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建立健康档案 病人入院时填写联系卡,科内设立电话回访登记本,将观察组病人的姓名、地址、联系电话、职业、文化程度、生理和心理状况等作好记录,由1名临床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负责电话回访工作[2]。
1.2.2回访时间 出院时每位患者发放健康咨询卡,随时保持电话联系。电话回访的时间安排先紧后松,一般在病人出院后7天内开始进行回访,经常电话询问患者的遵医情况,随访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适当增减次数,做到随时掌握病人的情况。
1.2.3回访内容 回访时,先由护士主动询问病情,了解病人的健康情况及病人对出院指导内容的掌握情况,然后针对不同的患者就疾病、药物、饮食、心理、生活方式等进行有益的健康指导,帮助改变不良行为,从而使患者更加有效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医患之间的交流,使患者更加了解高血压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注意事项,规范治疗行为形成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方式,达到理想的高血压预防和治疗效果。
1.2.4观察指标 对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统一问卷调查,评价二组患者对电话回访指导的态度以及治疗12个月后主要生活行为、服药依从性、定期复诊、遵医嘱药物调整情况。
1.2.5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统计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二组病人对电话回访的态度 绝大部分病人对电话回访持赞同态度,其中观察组病人全部赞成电话回访,而对照组也有90%的病人赞同,在对电话回访的态度上,二组病人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的赞同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2.2二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主要生活行为比较 观察组的健康行为较对照组高。
2.3二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服药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2.4二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复诊、遵医嘱药物调整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复诊、遵医嘱药物调整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3 讨论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应正确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了解高血压的知识,采用合理饮食、适当活动、调整良好心态,坚持合理的药物应用等综合性治疗。护理工作的好坏在治疗效果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深远意义。电话回访式健康干预是一种经济快捷应用的病人易于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是将医院健康教育延伸到社区、病人、家庭的有效方法,并可以对出院病人进行跟踪治疗和康复指导,通过采用这种形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本病的认识水平和自我调节能力,消除了患者的负性情绪,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增强,自我护理的科学性提高,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病人身心健康,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在回访中,护士应态度诚恳,语言亲切,讲解详细,高质量的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正确提供有关治疗、保健护理、健康知识方面的信息。总之,这种方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这种方式很有价值,值得推广。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143-01
1病因
长期持久的高血压可至进行性肾小球硬化,并加速并加速肾动脉粥样化的发生,可出现蛋白尿、肾损害,晚期出现肾衰竭。肾脏既是血压调节的重要器官,同时又是高血压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肾脏担负着对血容量电解质平衡以及对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调节的重要作用。肾脏有着丰富的血管,极易受到高血压的损害。肾功能的正常对于维持血压的稳定有着重要作用,肾功能一旦受损,将使高血压加重,高血压又进一步加重肾损害,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肾功能不全以及心脑等重要脏器损害。
2防治措施
高血压肾脏病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伴随着病况的发展可出现因高血压导致的头痛、眩晕、、疲劳、心悸、耳鸣、视力模糊,肾脏病导致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出血倾向、蛋白尿、水肿、精神萎靡等。高血压肾脏病晚期即进入肾功能衰竭,这时治疗为时已晚,并且治疗效果非常差、预后不良。因此高血压肾脏病主要在于预防与早期治疗。
2.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细嚼慢咽,避免过饱,少吃零食,戒烟限酒。
2.2生活要有规律,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重体力活动、过度疲劳,避免超重或肥胖,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等有益健康的活动。
2.3减少精神压力,保持心里平衡,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避免刺激和精神紧张,经常自我放松如听音乐等。
2.4对合并肾实质病变的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原则一是控制血压,尽早降压治疗.血压应该控制在理想水平,通常血压降到130/80mmHg以下,以防止肾损害的进一步发生;二是保护肾功能,对已有轻度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病患者,要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减轻体重和戒烟,加强控制其他伴随的危险因素以缓解不可逆性肾脏病病程,延缓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佳,张俭俭.高血压合并肾脏病的治疗.中国社区医师,2004,20(5):20
[2]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2-168290-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