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下的市场竞争模板(10篇)

时间:2023-11-08 10:02:2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数字经济下的市场竞争,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数字经济下的市场竞争

篇1

相较于传统著作权时期,数字时代的著作权侵权问题更为严重。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彻底冲破了限制作品复制和传播的客观枷锁,信息互联的实现使得数字时代的著作权侵权更具隐蔽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面是因为数字技术进一步凸显了著作权作品的潜在经济价值,作品由单一的书籍、图画到平面图像、音像再到3D模型,数字技术不仅丰富了作品种类,拓展了著作权作品的应用范围,更提升了著作权的使用和交易价值,使得侵权行为对著作权制度的影响更深远,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更为严重。因此,遏制日益高涨的盗版和著作权侵权行为对计算机软件等新兴产业的威胁,成为著作权人、相关产业从业者以及立法机关的首要任务。

基于数字时代著作权侵权的新特点,著作权人除了借助法律的公权力救济,还运用技术性保护措施来保护著作权。技术保护措施(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一般是指著作权人对通过接触、复制等方式使用作品的行为进行限制的技术性保护方法,分为有效控制接触作品的技术措施[1]和有效保护著作权人权利的技术措施[2]两种。前者通过限制使用者在未授权的情形下使用作品或软件以促使使用者必须为使用作品获得授权;后者则通过规制非法复制、发行作品的侵权行为,实现保护著作权人专有权利的目的。

相较于传统著作权时期,数字时代的著作权侵权问题更为严重。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彻底冲破了限制作品复制和传播的客观枷锁,信息互联的实现使得数字时代的著作权侵权更具隐蔽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面是因为数字技术进一步凸显了著作权作品的潜在经济价值,作品由单一的书籍、图画到平面图像、音像再到3D模型,数字技术不仅丰富了作品种类,拓展了著作权作品的应用范围,更提升了著作权的使用和交易价值,使得侵权行为对著作权制度的影响更深远,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更为严重。因此,遏制日益高涨的盗版和著作权侵权行为对计算机软件等新兴产业的威胁,成为著作权人、相关产业从业者以及立法机关的首要任务。

基于数字时代著作权侵权的新特点,著作权人除了借助法律的公权力救济,还运用技术性保护措施来保护著作权。技术保护措施(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一般是指著作权人对通过接触、复制等方式使用作品的行为进行限制的技术性保护方法,分为有效控制接触作品的技术措施[1]和有效保护著作权人权利的技术措施[2]两种。前者通过限制使用者在未授权的情形下使用作品或软件以促使使用者必须为使用作品获得授权;后者则通过规制非法复制、发行作品的侵权行为,实现保护著作权人专有权利的目的。

竞争政策是指“市场经济国家为保护和促进市场竞争而实施的一项基本经济政策,其核心目标是通过保护和促进市场竞争,确保竞争机制在相关市场发挥作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增进消费者福利”[5]。随着著作权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竞争程度不断提高,技术保护措施与著作权制度的冲突也延伸到竞争法领域,实施技术保护措施所应适应的竞争政策也越发复杂。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著作权人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可能会采取一定的技术保护措施限制或排除竞争对手,实现对相关市场的控制乃至垄断,从而获取垄断利润。其典型表现是搭售,即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著作权人通过对作品进行技术处理使用户只能借助其生产或指定的设备来使用作品。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著作权人以“合法”方式规避传统著作权法的规制,不仅将自身风险和成本转嫁给使用者,更进一步攫取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近年来,现实中已经出现不少利用技术保护措施直接或间接控制产品销售的案例[6]。这种技术保护措施潜在地破坏市场结构,影响正常的竞争秩序。

在市场交易中,由于经济实力弱、识别商品能力不足以及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处于交易中较弱的位置。这种现象在网络时代更为明显[7]。一方面,有效控制接触的技术保护措施有可能使消费者无法提前获得足够的商品信息,用以判断、评估乃至做出决策。这不仅加剧了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且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例如在一些付费的网络数据库中,付费前该数据库仅提供相关数据资料的简要介绍甚至只是题目,消费者无法充分获知该数据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一旦支付了相应费用后有可能发现该数据资料毫无使用价值。网络数据提供者往往只设置技术保护措施,对于因过度保护而受到侵害的消费者并无救济程序。碍于自力救济的高额成本和繁琐过程,消费者往往只好放弃这一权利。另一方面,有效保护著作权人权利的技术措施可能阻碍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加消费者的使用成本。在上例中,一些付费网络数据库为了防止抄袭或学术不端行为的猖獗,对相关数据资料采取技术保护措施使其无法通过简单操作进行复制、粘贴。合法消费者虽然可以利用专业转换软件实现对该数据资料的复制、粘贴等操作,但这一技术保护措施无疑增加了消费者的使用成本,不利于作品的传播和使用,属于技术保护措施的不当使用。

篇2

数字报业,“是以信息技术、编码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视像技术等数字技术的应用为标志的新兴报业;是对传统报业进行技术改造、结构重组、模式创新的现代报业;是建立在数字化、网络化、时空化平台上的全媒报业”。

我国数字报业的现状

(一)S(structure):数字报业的市场结构

数字报业的市场结构。是指数字报业市场内竞争和垄断的相对程度。根据竞争和垄断程度的不同,划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决定数字报业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有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产品进入和退出壁垒等。

1、市场集中程度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数字报业市场集中程度较低。很难找到一家能够对整个市场发挥领导作用的数字报业。这从一个方面表现出当前我国数字报业的竞争状况,区域地方性发展明显、资源配置缺乏统一的市场竞争规则、整合兼并步伐才刚刚启步;从另一方面则表现出,大多数数字报业的经营管理方式较为落后。“未曾意识到数字化所带来的管理革新与战略调整,简单以传统报业的经营理念来应对数字化”。

2、产品差异化

(1)产品差异化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概述

产品的差异化途径是寻找细分市场,将自身从竞争对手和替代产品的包围中分离出来。数字报业通过扩大产品差别化的程度,可以保持或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改变市场集中程度。同时,产品的差异化可以使受众对该品牌形成偏好甚至一定的忠诚度。这对新进入者和现有竞争对手也会构成一定的进入壁垒。进而作用于市场结构的构成。

(2)我国数字报业产品差异化状况

通过分析我国数字报业经营的实践,笔者发现目前国内数字报业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例如,在对“我国首批数字报业实验室申报项目总体情况”的统计中,“以多媒体数字报刊项目为最多(16家,占到25.8%),其次为手机报(22.6%)和报纸网站(17.7%)”。而其他方向例如移动采编系统、电子商务项目等数量则较少,利用、整合资源的方向较为单一。

3、进入壁垒

虽然,目前我国数字报业仍处于传媒产业成长的形成期,但笔者认为,由于数字报业自身的许多特殊性,导致此行业的进入壁垒仍然较高。归纳起来。其障碍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类:

(1)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是指“以同一核心为专长,实现各项活动的多样化,这些活动共享一种核心专长,进而带来各项活动费用的降低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数字报业的核心专长是内容信息生产,因此仍然需要传统报纸为其提供高质量的内容。但数字报业对信息的传播手段与途径则相比传统报纸丰富的多,包含手机、eBook阅读器、PDA、数字电视、MP3/MP4、手持游戏机等各类载体。因此,由“高质量的内容要求”、“高标准的技术要求”以及“超长产业链”共同构成的范围经济,在无形中大大增加了该行业的进入壁垒。

(2)资本需求

我国数字报业市场资本需求门槛之高实质上是元须笔者在此多言的,仅从传统报业市场的进入资本需求就已经可以大致推测出数字报业的进入门槛。在数字报业行业内部,基于“我国首批数字报业实验室申报项目”的统计数据,从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数字报业的投资中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方式占据17%的比重。这说明我国报业集团,报社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尝试运用资本市场为其产业的发展助力。

分析表明,申报单位并非单纯依靠单一融资方式获得资金,大多数申报单位资金来源都呈现出多样化筹资方式,其中计划通过两种方式聚集资金的申报单位占到了24.2%的比重,而计划以三种方式聚集资金的申报单位达到了19.4%的比重,两者合计为43.6%。多元化融资的方式不仅合理的分担了风险、实现了合作共赢,而且从另一个层面上也说明了数字报业市场高额的资金需求。

(3)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是最为现实的进入壁垒。由于媒介产业的特殊性,国家对媒介的政治管制一般要远远多于普通的工商业管制。

对于目前我国数字报业来说,国家对这个传媒中的“朝阳产业”已经给予了极大的鼓励与支持。2006年8月5日,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在《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提出大力发展数字报业的战略目标,并制定了专门的行动计划,即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旨在重塑报纸出版业的行业边界和业务形态。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条件下的舆论宣传和市场竞争主导权。

国家对数字报业发展的政策偏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该行业进入门槛逐步提高的趋势,但由于资金需求的根本限制。我国数字报业市场进入壁垒仍然广泛存在。

(二)C(conduct):数字报业的市场行为

市场行为,是指传媒组织在市场上为谋取更多利润和更高的市场份额而采取的一系列适应市场要求的经营管理决策行为。笔者认为。目前我国数字报业的市场行为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价格行为和非价格行为。

1、价格行为

由于目前我国数字报业的发展尚处于传媒产业成长的形成时期。因此,大多数数字报纸目前仅是简单的将纸质媒体的内容移植到网络中。所以多为免费。然而2007年4月8日,我国第一次采取付费订阅的数字报纸――温州报业集团的《温州日报》、《温州都市报》、《温州晚报》、《温州商报》在全国正式上线。收费数字报的诞生,不仅说明我国消费者已经能够接受付费阅读数字报纸,而且这种大胆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也预示了我国数字报业未来的价格行为。

2、非价格行为

这里所说的非价格行为主要是指兼并重组行为。“报网互动”是目前我国数字报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通过报纸与网络的合作共进,不仅报纸可以利用网络实现内容的二次传播,而且可以实现二者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报纸的数字化战略,在我国目前数字报业行业中,已经出现几例兼并重组的实例。

2006年初。北京千龙网被北京青年报兼并,湖南红网与潇湘晨报战略重组,以不同寻常的战略性行动,显示出传统纸质媒体主动抢占互联网这一新兴舆论阵地的深意。数字报业的兼并重组是该市场竞争的方式,同时也是推动市场存量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从资本的角度看。兼并重组是资本内生扩张机制的作用,通过兼并与重组可以满足资本不断增值的要求,形成范围经济。优化资源配置,延长产业链。发展壮大产业规模。

(三)P(performance):数字报业的

市场绩效

1、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层面

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层面,即传媒的经营行为是否增加了社会的经济福利,是否更好地满足了两类消费者的需求。

目前,数字报业的发展对社会的经济福利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贡献。为了更好地满足新时期消费者互动化、便捷化、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许多报业集团都在积极地探索新的数字传播手段、接收终端、传播模式,从而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然而在满足广告消费者的层面上,目前由于数字报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迄今为止,整个行业还未能出现成熟的经营模式。因此,广告主大多对其持观望态度,对数字报业的满意程度仍然较低。

2、传媒个体资源配置效率层面

目前,我国数字报业个体资源的配置方式仍有待进一步探索,整体效率仍然不高,至今“还没有出现实质性盈利的成功范例”。

然而,谈到数字报业的盈利模式,不仅中国目前仍处于实验期,“在全球范围内,报业也还没有实现利润向数字平台移动,形成有效数字报业商业模式的先例”。数字报业行业的获利能力目前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发,经济收益依然较少。

我国数字报业的未来战略

数字报业的快速发展与逐步赢利应是内力与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如: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的推动作用固然不可缺少,但在某些外部因素短时期内无法改变的形势下,集中精力练好内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目前,数家报业集团都在对如何增强内力进行着艰苦的尝试,失败虽多,但其间也不乏一些较为成功的探索。综合归纳起来,笔者认为。数字报业的未来战略应重点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结构优化――实现“硬件融合”与“软件整合”的全方位连通

所谓“硬件融合”即指技术融合与平台融合。充分实现传播技术、显示技术、介质技术的融合,数字平台、网络平台、移动平台的融合,多终端、多媒体立体传播,使平面的、在线的、移动的等多形态多样化的媒介产品能全方位、交叉覆盖消费群体,形成众多盈利点。

所谓“软件整合”即指内容共享、资源整合。将报社的角色由新闻者转变成信息供应商,通过一次采集、多次多级,摊薄信息生产成本;通过电子发行、在线发行,降低印刷和发行成本。

“硬件融合”是发展数字报业的出发点,“软件整合”是报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运用。因此,只有充分实现了“硬件融合”与“软件整合”的全方位连通,数字报业的盈利能力才能真正凸显。

(二)“分众”路线――为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如果说,改革开放带来传播观念最大的变化是从“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转变。那么新世纪以来传播观念的最大变化就是传播的分众化。中国社会阶层的划分和形成、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也为这种趋势奠定了基础,受众的兴趣由雅俗共赏走向雅俗分赏。传统报纸是囊括所有内容的综合体,受众群体被当成没有个人兴趣爱好的、普遍的、大众化的受众对象。而新时代因为读者价值观念、兴趣爱好和职业的不同,读者对报纸的选择和要求也产生了分众,因此为了迎合不同受众的信息需求。数字报业走“分众”路线无疑是较好的战略选择。

(三)广告增值――广告商的福音、数字报业的“钱袋子”

数字报业的广告盈利模式应是建立在对广告商精准投放需求的满足基础上,而实现这种满足的重要前提则是进一步实现与消费者的紧密联系。通过建立全面丰富的消费者数据信息系统、提供精确的广告效果反馈数据,让广告客户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平台或选择跨媒体的组合套餐服务,提高广告投放效率。

篇3

一、我国有线数字电视政府规制现状

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的政府规制主要涉及到有线电视的一系列法规和新出台的有线数字电视法规。

1990年11月2日,国务院批准了《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于11月16日施行。我国有线电视事业由此走上了政府规制的轨道。广播电影电视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有线电视的行政法规和技术规划、标准,如《〈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有线电视系统技术维护运行管理暂行规定》等。1994年2月3日,广播电影电视部了《有线电视管理规定》,将有线电视台分为行政区域性有线电视台和非行政区域性有线电视台。199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资讯产业部和国家广电总局的《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路建设管理的意见》(简称「82号文件)。2003年12月1日起实施了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试行),2005年1月开始执行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广电总局的《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管理暂行办法》。此外,国家广电总局了《有线数字电视频道配置指导性意见》(暂行)等四项行业技术要求。

我国有线电视和有线数字电视的规制在不断发展,但还存在着一些弊端:

1.规制的权威性不足

纵观我国的有线电视规制,主要以行政手段进行,由国家广电总局和其他管理部门颁发,而不是通过立法。这些条例的出台往往缺乏谨慎的考虑和长远的目标,经常更改,带有强烈的行政色彩。这就导致对有线电视乃至有线数字电视的规制缺乏足够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2.有线数字电视的规制缺失

在我国的有线电视规制中,存在着管制太笼统的问题,尤其是对有线数字电视这一新兴的电视业务,还缺乏细致的规定和相应的管理。

二、政府规制的必要性

政府对有线数字电视进行规制,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1.有线电视的自然垄断属性要求政府规制

有线电视被公认为具有很强的自然垄断属性。自然垄断产业需要巨大投资,且需要通过较长周期才能逐渐获得回报,沉淀成本大,对企业的经济实力要求高,但一旦运营,容易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有线数字电视的整体平移,规模大,资金消耗大,这就要求政府对有线数字电视的市场进入制定管制政策,以保证自然垄断产业的规模经济;有线数字电视的自然垄断属性容易带来另一个后果,即生产的低效率和分配的低效率。垄断企业可能凭借其垄断地位制定高于平均成本的垄断高价。这就要求政府出台有利于市场竞争的政策,放松市场进入的门槛。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在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之间取得平衡。

2.新型的媒介业务要求政府规制

每一种新的媒介产业或新的媒介业务的出现,都必将对原有市场结构产生影响,给市场带来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共同参与,以确保媒介市场有序、良性地运行。

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的开展,将导致原有市场资源的重新配置,势必对原有媒介市场产生一定影响,这就要求政府能发挥全盘宏观调控的作用,来预防或弥补市场的失灵。

三、我国有线数字电视规制的完善

目前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的推广正在全面展开,亟需完善现有的政府规制,以促使有线数字电视良性发展。《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规定“开展付费频道业务,应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广播电视发展规律,按照产业方式运作,培育市场运营主体,实行成本核算,自负盈亏。”这实质上为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的规制指明了方向,即政府在确保媒介所有权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对市场的结构、市场行为等方面进行规制以促进有线电视市场的有效竞争。

1.对市场结构的规制

一个合理的市场结构有利于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我国的有线与无线在2001年已经合并,加上其他行业不能进入,实际上没有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但我们看到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已经决定“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三网合一”意味着有线电视进入门槛的放松,电信可以进入有线电视,有利于形成有效竞争。因此,政府应有前瞻的眼光,对有线(数字)电视的市场结构进行立法,对市场准入的条件以及实施时间进行明确规制,使得有线数字电视市场形成合理结构。

篇4

一、消费者行为的发展趋势

消费者行为的发展和变化是促进营销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和时代最重要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科技,以及消费者因科技而拥有更高的知识和能力。现在他们的行为正向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一)注重价值取向,追求个性化、独特化。由于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不仅考虑产品或服务的功能.还追求其附加价值。同时.个性化已逐渐成为现代人性格的一大特征,其号召力还会进一步上升“人们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去寻求、表达、确认并且肯定一种存在的感觉”

(二)信息索取趋于多、捷、便。互联网的运用和发展,正逐步减少和消除因信息不对称和高昂的信息成本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和不便。

(三)关注和重视社会利益。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使消费者在满足个体消费需求的同时,更注重保护生环境,防止污染.节省及再利用资源。

(四)消费者的奢华路线。消费者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

(五)追求便利的要求日益突出,超市和大卖场日益成为购物首选。根据AC尼尔森的购物者趋势调查,80%的中国消费者每周光顾超市或者大卖场。而同等比例的消费者在这些场所的日用品支出超过了其他渠道。

(六)高度竞争的市场,忠诚度不高的顾客。现代代业态的发展为中国购物者带来了便利、实惠、良好的购物环境和更多的营业时间。

二、营销管理未来的几大发展趋势

(一)知识化趋势在新的经济条件下,知识将成为最关键的生产要素,尽管这并非是排斥资本的重要性,但资本作为重要资源的地位将趋于下降。营销管理的知识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企业要想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地发展,就必须设法变成能使各阶层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学习型组织。在企业中形成一种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尊重知识、运用知识的良好风气,从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做到创造未来,把握未来。

(二)数字化趋势新经济形势下,数字信息将取代模拟信号,信息处于数字形式之中,许多不同形式的信息被合成、创造,并以光速压缩传送,这为营销形式的变革创造了空前的物质前提。而顺应营销形式的数字化走向。营销管理也必然广泛地采用数字化技术,才会更为科学有效。

(三)个性化趋势市场的细分化和个性化是未来市场发展总的趋势。个性化的营销最终是以产品满足单个消费者需求为归宿的。因此,个性化的营销强化了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管理,营销管理的目标将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转向开拓业务、提高顾客忠诚度。

(四)网络化趋势网络是新经济发展的基石。一方面网络经济将迫使许多企业进行必要的改建和调整,另一方面,从产品的研发、设计规划、生产、流通和售后服务等诸多环节,都将更多地采用数字网络。

(五)非价格竞争趋势在传统的经营条件下,由于产品、服务各方面不存在大的差异.这往往容易使企业陷入价格竞争。而新的经济条件下,产品和服务日趋专业化、个性化、差异性,因此企业竞争。将采用为顾客提供更具特色、更能适合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形式展开。

(六)合作化趋势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和信息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但知识和信息的共享性决定了企业之间在知识和信息的占有和使用上不仅存在竞争,还必然导致合作。共享知识、共用信息将创造出更多的知识,增强企业竞争力,而网络技术的应用又为共享知识提供了可能,

三、企业的营销战略应进行相应调整

为满足消费者心理和行为转变的需要。企业的营销战略应进行相应调整。主要有:

(一)在营销理念上,从满足消费者需要到满足消费者欲望和增加顾客体验转变。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者购买力的增强.消费者者经从满足基本需要向增加消费体验方向转变。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要把你的产品和服务从满足需要提升到满足欲望和增加客户体验.必须建立全公司营销导向,并且在市场细分战略上,使用欲望细分,是一种依据顾客价值观念来划分市场的方法什么对他们来说最重要,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态度.这是理解顾客购买原因的关键。

(二)营销重点放在满足消费者心理、精神及情感需求上。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仅靠单纯的硬性广告轰炸就能提升品牌附加价值并大获其利的时代已经过去.在中国不少品牌已通过广告完成了品牌初级资产的今天,要把满足消费者欲望和创造体验作为抢占消费者心智的重点。让消费者真切地感受品牌的核心价值并发自肺腑地认同它。

在产品多得令人眼花缭乱的激烈市场竞争中,单纯的利益需求不足以打动消费者的心,而能满足消费者自尊、自我实现的高层次品味追求,更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因此,结合企业产品的特点及消费心理,提出征服消费者内心的“品味”概念。创造一种强调体验的品牌形象确属时代的必然要求。世界著名的宝洁公司明确指出,品牌有三重天:从基本的清洁功能型到中层的时尚型,最高境界是品牌精神行销。

(三)在促销战略上,创意强化体验的品牌形象。今天,消费市场已进入成熟期阶段,消费者的需求也早已超脱“质”的阶段,而进入较高层次的“品味”水准,品味不是商品,而是概念,所以2l世纪商品推广重点应为不是卖商品本身,而是卖概念为主的推广策略,即创造一种强调体验的品牌形象,顾客们就会蜂拥而至,争取购买,拥有、使用这种商品。

(四)在营销策略上,讲究品牌整合营销营销的终极目的在于建立品牌,实现不营而销。品牌整合营销包括几个方面:

篇5

引言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检测系统的广泛运用,建筑施工过程的精确性和有效性都得到了有效提升。借助于信息管理系统,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也得到加强,并使得建筑企业的决策过程更加科学合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借助于现代网络技术,建筑企业得以实现网上竞标、招标,这不但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而且还有助于通过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支出和成本的监控,有利于优化建筑施工过程。

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的原因

(一)建筑施工信息化的客观原因

今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传统的以人工计算工程造价的计算方式、手工描绘工程图纸的设计方案以及单纯的依靠人工体力进行建筑工程的建设行为,以无法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在建筑施工方面,引进高科技信息技术对建筑施工企业传统的施工生产方式和施工技术进行现代化改造,是市场经济环境对建筑施工提出的客观要求。同时,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也是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二)建筑施工信息化的主观原因

我国加入WTO之后,为了增强国内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打破传统的“以政府分配项目,建筑公司承包”的建筑施工模式,促使我国的建筑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形势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对国内的建筑施工企业采取了“投标竞争”的形式,以谋求在建筑施工领域有步骤有层次的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从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意识。进而促使建设施工企业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竞争。

但是,虽然国家在建筑领域内的这些改革,提高了我国建设施工企业的竞争意识。但是,建筑施工企业在参与实际的市场竞争时,也遇到“投标中标难、回笼资金难、验收结算难、项目低价中标后成本控制难”的难题。并且,由于我国现阶段市场竞争机制的还尚未完善,这一社会现实更加大了建筑施工企业解决这四大难题的难度。由于社会现实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所以,既然建筑施工企业无法改变市场竞争体制,为了寻求企业自身更好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就必须从改善自身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入手,从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体而言,建筑施工企业可以从创新和完善自身的管理体制、经济结构、投资方式等方面入手,建立包括办公信息系统、企业资源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和项目管理系统四部分的建筑企业信息管理体系。这四部分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为建筑企业内部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通过建筑施工企业的这些改革创新的举措,可以增强企业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抗风险能力,从而促使建筑施工企业更好的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在施工企业中,利用高新信息技术对建设施工实行信息化管理,是提高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渠道,使施工企业从产值效益型转变为管理效益型的有效途径。

三、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一)全面数字化的趋势加强

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建筑施工过程的信息化程度也得了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在国内建筑施工行业中,全面数字化和网络化趋势已经渗入到了建设施工的资源配置、建筑施工的财政管理、建筑施工的人员利用、建筑施工的日常安排等各个方面。其中,我国国内的很多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商机,打赢这场现代市场的信息战。更是充分地利用企业自身雄厚的资金实力,在建筑施工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方面,不仅引进了先进的信息高新技术和设备,为施工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硬件环境。并且,为了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建设施工企业更是注重了数字信息方面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软件环境。

21世纪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这不但为包括建筑企业在内的众多生产经营部门实现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且还为这一趋势的推动提供了必要性。谁先掌握了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谁就能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抓住机遇。

(二)网络及电子商务的普及网络的发展

网络及电子商务的普及网络的发展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了有利的机遇。这主要表现在借助于互联网,建筑施工能够得到更便捷的信息数据支撑,而且对于建筑项目的管理来说,网络同样提供了信息处理和存储的有效途径。此外,在信息交换方面,借助于内外部网络则实现了对建筑施工信息数据的无障碍交换和共享,并且通过网络数据库的建立,为便捷的检索相关信息提供了可能性。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和现代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电子商务也成为建筑施工的重要发展趋势。

网络及电子商务的操作性强、可复制和存档的便捷性也在建设施工企业的企业重组,企业合作中凸现出来。传统的建设施工企业的管理模式,注重了“人”的主观地位,人才的流失可能导致整个建设施工企业无法正常运行。而网络及电子商务的运用,加强了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即使没有当事人的参与,整个信息系统由于自身完善存档工作而保证企业高效的运转速度,也能在短时间内,综合有效地信息,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而也降低了人的主观重要性。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实现,节约了建设施工企业出门洽谈业务的经费,节约了企业资金。

(三)信息里用的科学化趋势加强

建筑施工企业统一的工期信息可分别为生产计划、材料供应、预算等方面。建筑施工统计部门从各自的需要出发进行检索,而数据库规模和种类的增加, 使施工人员不但可以及时掌握施工项目自身的信息, 还可检索到与自己工作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与管理规定, 获得全面的信息支持。此外, 检索结果还可加工为各种需要的格式输出, 支持办公自动化。在信息利用方面, 基于计算机软件技术, 引入科学统计分析方法对基础信息进行自动深加工, 进一步产生支持决策的有效信息。例如, 可提供工期、质量、成本分析工具软件, 分析比较实际工期与计划工期, 排定下一阶段生产计划; 发现质量通病并查找原因; 及时汇总成本, 找出节支或浪费发生的主要环节。

(四)市场导向性趋势加强

施工建设企业为了应对纷繁复杂的市场形式,常常根据中标项目的水准完善市场价格数据库。与此同时,根据市场人工机械成本, 主材、周转材消耗水平建立市场定额库,进而修正企业内部定额数据库,另外在建设施工作过程中,应不断完善企业技术资料储备。建立基于企业内部定额及市场价格基础上的投标报价分析决策系统;以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在不同标的、交易规则、业主、对手构成特定市场条件, 分析不同市场环境对投标人及投标技术、价格的影响, 分析价格变动因素,对照企业成本价格, 得出工程结算利润的变动规律, 再根据测算竞标对手出价范围, 结合几率分析判断修正报价。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建筑施工企业利用高新技术拓展企业自身的信息渠道,以真正做到以市场发展为企业发展的标杆的作用,从而更好的依据市场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市场应对策略,促进建设施工企业的长足发展。

四、结语

目前,我国已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时代。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引进高新信息,不仅对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的资源整合、工程建设管理、施工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也提高了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业务往来的速度。进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钱方杰; 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对策[J] 科技资讯,2011(02)

[2] 马智亮,陈娟. 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对策[J]. 施工技术, 1998,(04) .

[3] 高友弟. 论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J]. 现代商贸工业, 2007,(10)

[4] 张奇伟; 浅谈建筑施工的信息化管理[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02)

篇6

【中图分类号】G211【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市场结构反映的是市场中的竞争水平与垄断程度。由于竞争增进经济效率,垄断损毁经济效率,在经济理论中,竞争与垄断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一直备受经济学家关注。在传媒市场,市场结构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这不仅仅是因为传媒市场的竞争水平与垄断程度关乎传媒产业的经济效率,更主要是因为传媒市场的竞争水平与垄断程度影响着人们的信息渠道、文化的多样性及政治的民主化。

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推动下,Nicolas Negroponte、Farber与Baran等人的预言正在逐步成为现实,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业三大产业的边界日益模糊、收缩,趋于消失,三大产业的内容生产、传输平台和接收终端不断走向融合,传统传媒业纵向一体化的结构逐步裂变为横向一体化的结构。这是一场全新的产业革命。这一革命中已经观测到的变化和即将发生的变化使我们不得不将此前的电视、出版、报纸等媒介视为“传统媒介”。三大产业与相关产业将融合成“大传媒产业”(陈力丹、付玉辉,2006:P28-31),形成“大传媒市场”。产业边界的模糊与收缩、产业价值链的裂变对未来传媒业的市场结构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自Nicolas Negroponte等人的预言之后,产业融合问题开始引人注目,研究文献日益增加。然而,这些文献对产业融合进程中传媒业的市场结构问题缺乏足够关注。尽管这些文献大多论及了产业融合的强化竞争效应,但是,融合如何强化竞争,融合进程中是否存在新的垄断趋势,什么力量将促成新的垄断趋势,强化了的竞争与新的垄断趋势将形成什么样的市场结构,这种结构如何演进,等等,已有文献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尚不十分清晰。

经典的市场结构理论主要是为了解释结构、行为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的出发点是比较准确地刻画和衡量市场结构的状况,通常的方法是用市场集中度来度量。市场集中度中的“市场”即指特定的产业。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产业边界的模糊、产业价值链的裂变使市场集中度的计量变得十分困难,并且,市场集中度的历史数据并不能揭示正在变化中的市场(产业)的结构的演进情况。于是,如何在产业融合进程中研究传媒业市场结构的演进将是一项新的课题。本文的任务即是讨论产业融合进程中未来传媒市场的竞争格局的嬗变。

二、产业融合对传媒市场竞争的强化

(1)市场范围变更拓展市场竞争范围

在产业分立时代,传统的电信、出版和广播电视三大产业之间存在明显的产业边界特征,三大部门均有各自独立的技术设备、特定的传输平台和专用的终端设备,为消费者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内容,其产业价值链是纵向一体化的,信息的生产、传输和接收过程自成封闭回路。从而,三大产业部门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竞争主要发生于同一部门内的不同企业之间。

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三大产业部门拥有共同的技术基础、通用的传输平台,为消费者提供类似的数字产品。伴随各国传媒管制政策的调整,原三大部门之间可以相互进入,形成高度开放的“大传媒市场”。一方面,各部门的企业纷纷进入其他部门的传统业务市场,比如,电信业进行高速数据传输、视频传输,广播电视部门开展语音业务和数据传输,互联网进行视频传输和语音业务;另一方面,各部门的企业竞相进入新业务市场,比如IPTV,手机报纸,视频电话等市场。于是,原三大部门的企业将在各自的传统业务市场与各种新业务市场展开激烈的竞争。产业融合催生了“大传媒市场”,拓展了传媒市场的范围,原三大部门之间不存在明显竞争关系的企业在“大传媒市场”面临广泛的竞争。

(2)产业链裂变重塑市场竞争格局

一般而言,市场结构与产业周期之间有着一种对应关系:在产业初期,市场是垄断的;在产业趋于成熟过程中,市场从垄断走向竞争;在产业的衰退过程中,市场则从竞争回到垄断,一般收缩为紧密的、勾结性的寡头垄断(谢佩德,1980:P50)。传统传媒发展至今,大多已发展为垄断程度很高的市场。伴随三大部门的内容生产、传输平台和接收终端不断走向融合,原纵向一体化的结构裂变为横向一体化的结构。这一横向结构包括五个基本层次:内容、包装、传输、操作和终端(Ono & Aoki,1998:P817-838)。这五个层次事实上是“大传媒市场”的五个水平细分市场(周振华,2003:P1-10)。以往我们研究传媒业的市场结构是讨论电视、报纸等纵向市场的结构,而如今则是讨论内容、传输和终端等横向市场的结构。

在内容市场,数字化内容打破了内容生产对传统媒介介质的高度依赖,内容生产得以独立出来,并可以实现低成本的大规模生产,各种媒介的内容生产相互融合形成统一的、庞大的内容产业。新兴的内容市场将是一个不由寡头垄断的竞争性很强的市场。在传输市场,三大产业的专用传输平台逐步向非专用平台转变,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将发展成为“全业务网络FSN(Full Service Network)”,相互之间可以实现互联,最终可以实现完全融合(三网合一)。

在终端市场,伴随电子消费品的数字化,原专用终端日渐发展成为“融合”的终端平台。各生产厂商相继进入对方市场,如英特尔、微软、惠普、戴尔的主流PC巨头都开始销售电视机和其他电子消费品。终端市场竞争程度不断强化。同样,包装市场和操作市场都具有很高的竞争程度。

由此可见,在产业融合进程中,产业链裂变重塑了市场竞争格局,传统传媒垄断程度很高的纵向市场结构被瓦解,日益发展为竞争性较强的横向市场,传媒市场的竞争程度由此不断强化。

(3)市场容量扩大加剧市场竞争程度

为什么市场结构与产业周期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按照Stigler的解释,市场容量决定市场结构的演化(施蒂格勒,2006:P111-112)。从垄断到竞争再到垄断,这是由市场容量所决定的某一产业市场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市场容量决定市场的竞争水平。在产业融合进程中,“大传媒市场”的容量将迅速增加,主要体现在:

第一,消费者可以几乎不受任何限制,在任何情境下无间隙地享用已有的和新出现的任何信息服务。传统传媒都是为消费者提供特定情境下的信息服务,比如,消费者无法通过传统的移动终端享用数据服务、视频服务,无法通过电视终端享用数据服务、电话服务,无法通过计算机终端享用视频服务、电信服务。

第二,除了上述弥合传统传媒信息服务间隙的新业务之外,融合还开辟了许多新市场。其一,产业价值链的裂变使传媒业分工深化,生产更为迂回,产生了许多中间产品和服务市场;其二,融合使消费者的每一电子终端都成为了综合信息平台,消费者不仅可以享用传媒产品,而且获得其他信息服务,如在线银行、在线超市等。数据库运营商和一些相关信息服务主体相继成为传媒市场的新主体。

第三,一般而言,消费者对传媒产品的需求富有弹性,伴随数字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各种传媒服务的价格将不断下降,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增加。

由此可以看出,未来传媒市场是一个规模日益扩大的市场,按照Stigler的理论其竞争程度将不断加剧。市场范围的扩大虽拓展了竞争范围,但竞争仅是一种可能,是市场容量的扩大才加剧了市场竞争程度,竞争由此成为现实。

三、产业融合对传媒市场垄断因素的强化

产业融合对未来传媒市场竞争的强化一直被研究者们津津乐道。然而,在产业融合进程中,未来传媒市场在竞争被强化的同时也蕴含着许多新的垄断因素。

(1)标准设计的垄断效应

在传媒融合时代,传媒产业的价值链发生裂变,价值链的各环节由不同企业内完成,传媒业由一系列横向市场――内容、包装、传输、操作、终端等市场构成,每一市场提供相应的中间产品(或服务),从而,这些中间产品之间的兼容性对所有生产者而言都举足轻重,内容、传输和终端都必须有一定的兼容标准。这里的标准是指产品设计规则的标准化,而非产品的物理形式的标准化。兼容标准通过网络外部性对传媒市场结构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网络外部性是消费环节的一种外部性,指一种产品或服务相对消费者的价值取决于该产品或服务的使用者规模,消费者人数越多,它的价值将越大。网络外部性决定市场中只有一种产品标准胜出。在具有网络外部性的市场,消费者不仅在选择一种产品,而且是选择一个网络,消费者是否进入市场取决于已经进入市场的消费者规模。当两家或者多家企业角逐于具有网络外部性的市场时,某一企业的产品因已有的消费者规模不断吸引新的消费者进入市场,而其它企业的产品则因缺乏一定的消费者规模而遭受新的消费者拒绝。结果,后者不仅没有新的消费者,而且原有的消费者也将选择另外的产品,最终其用户网络不断萎缩直至消失;前者的消费者则规模越来越大,新进入的消费者也越来越多,最终占有整个市场,“赢家通吃”。胜出者的产品设计规则成为市场的产品标准。

标准的制定者在市场中享有垄断地位,它们既可以盘剥其他企业,又可以通过垄断价格损害消费者的福利。网络外部性产生了标准,而标准则意味着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网络外部性。网络外部性容易造成对某一产品的高度使用,导致该产业具有很高的集中度(周振华,2004:P11-18)。由于正反馈来自于需求方规模经济,因此由标准设计而导致的垄断的推动力量源自市场的需求方。这是产业融合时代垄断所表现出的新特征。在传统传媒业,企业大多是纵向一体化的,传媒价值链各环节都可以在同一企业内完成,从而不存在兼容标准问题,企业也就不存在因标准设计而产生的垄断力量。

(2)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增强

规模经济是企业生产规模扩大过程中的成本节约,范围经济是企业产品组合扩大过程中的成本节约。在传统传媒业中,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就十分普遍,这曾导致了传统传媒市场不断趋于集中。传媒产品的数字化可以使传媒企业在更大程度上享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这将是在产业融合进程中促使未来传媒市场趋于集中的原动力。

规模经济取决于产品的成本结构。在产业融合时代,由于传媒产品的数字化,数字内容产品可以任意复制,并且在传输网络建成后,增加一份数字产品的传输所导致的增量成本几乎为零,从而,当第一份传媒产品生产出来并传输给第一位消费者之后,传媒产品的复制、再发行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意味着,产业融合时代的规模经济将持续存在,传媒企业的规模仅受市场需求的限制,而非成本结构的影响。同时,由于传媒产品的复制、再发行的成本几乎为零,其价格不再由成本结构决定,传媒企业将具有很强的价格控制力量(即垄断力量)。

范围经济取决于产品组合中资源的共享程度。在传媒业,能否实现范围经济,主要取决于每一种传媒产品的内容相似程度和把这样的内容产品再包装为其他不同形式的产品的难易程度(吉莉安,2004:P22)。在传媒产业融合进程中,除一些新的产品形式伴随融合不断涌现之外,由于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传统传媒产品的产品形式将长时期存在,所不同的是,数字技术将各种形态的内容――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等格式成用“0”和“1”表示的统一的数字信息,这些产品形式可以低成本地重新包装、相互转化。这可以使传媒企业取得巨大的范围经济,它们不断通过跨媒体经营而促使传媒市场趋于集中。

竞争往往是趋于垄断的新起点。在由纵向市场向横向市场的转化过程中,竞争日益激烈,但竞争的结果是,传媒企业在横向市场进行广泛的横向一体化,横向市场的集中度不断提高。为了获得数字化时代日益显著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传媒企业不断进行兼并扩张,并且在全球化背景下,这种兼并往往是全球范围内的。最终,在产业融合的进程中,许多大型的跨媒体传媒集团、跨国传媒集团迅速形成。

四、媒介融合:竞争性垄断与网络型寡占的形成与发展

从上文的讨论可以发现,在产业融合进程中,一方面传媒市场的竞争被强化,另一方面传媒市场又有趋于垄断的趋势,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市场结构?这一市场结构有何特征?此外,市场中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寡头与寡头之间的关系有何新的变化?

(1)竞争性垄断

在经典理论中,根据市场的竞争程度或垄断程度,一般将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四个市场的竞争程度依次下降,或者说垄断程度渐次上升。其中,完全竞争市场仅是一种理论参照,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而完全垄断在现实中也极为少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催生了竞争性垄断。这是一种全新的市场结构,与现实中常见的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相比,它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它的市场集中度要超出寡头垄断,但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却可以超出垄断竞争,甚至可以接近完全竞争。从其垄断趋势来看,传媒企业规模经济的区间可以无限扩大,范围经济的区间也大为延伸,同时,规则的制定者、技术优势的拥有者“赢家通吃”,传媒市场的垄断程度不断加深。但从其竞争趋势来看,市场是高度开放的,在位企业不仅经受着激烈的现实竞争,而且还面临着巨大的潜在竞争压力,竞争的结果是要么“赢家通吃”,要么被淘汰出局,竞争的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并且,传统寡头由于拥有先行者优势可以长期保持垄断地位,而在竞争性垄断市场,垄断者的垄断地位容易丧失,这一方面是因为先行者优势不再无往不胜,另一方面是因为在“赢家通吃”的规律下,竞争的结果必然形成垄断,高度的技术竞争和内容竞争可能随时导致垄断者易位。市场的竞争在于垄断地位的竞争。于是,在竞争性垄断市场中,竞争和垄断双双被强化,市场的开放程度越高,竞争就越激烈,创新的速度就越快,市场的垄断性就越强,集中度也就越高;而垄断性越强,集中度越高,市场竞争反而越激烈(李怀、高良谋,2001:P29-37)。

第二,其垄断的涵义与传统意义上的垄断截然不同。其一,传统意义上的垄断不仅是指企业的垄断地位,而且是指企业的垄断行为,为追求垄断利润,企业的垄断地位必然导致垄断行为,并遏制竞争。而在竞争性垄断市场,从市场集中度上看,它虽是高度垄断的,但从行为上看,它是高度竞争的,不仅是现实的,而且是潜在的。企业虽拥有很高的垄断地位,但企业的垄断地位难以形成垄断行为。其二,传统意义上的垄断基于成本形成垄断价格,而在竞争性垄断市场,传媒企业的价格控制程度主要取决于需求方的价格竞争,即消费者对传媒产品的价值评价的竞争(李怀、高良谋,2001:P29-37),主要定价方法是根据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而实施的分期定价和版本定价:前者是先给对价格缺乏敏感的消费者定一个高价,隔一段时间后再给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定一个低价;后者是向对价格缺乏敏感的消费者通过精装版定一个高价,向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通过平装版定一个低价(李怀、高良谋,2001:P29-37)。

第三,竞争性垄断市场是有效率的。传统意义的垄断是缺乏效率的,因为它遏制竞争,致使消费者福利受损,传媒企业创新的动力不足。而在竞争性垄断市场,市场高度开放,竞争十分激烈,竞争不仅促使企业创新,而且创新成为了竞争的主要乃至惟一的手段。从而,竞争性垄断通过竞争与垄断的结合而解决了规模经济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冲突。

(2)网络型寡占

竞争性垄断市场中的竞争是激烈的,是残酷的,但竞争并不是传媒企业之间的所有联系,相反,传媒企业之间的合作和联盟极为普遍。在产业融合进程中,传媒产业链发生裂变后,许多传媒企业的价值生产活动是互补的,它们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和联盟来满足市场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对这些传媒企业而言,如果它们需要对方,就必须把对方变为朋友。不仅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迫使传媒企业积极寻求合作和联盟。在竞争性垄断市场,即使是拥有竞争优势的在位垄断企业,它们也时常处于不确定性中,因为潜在竞争者一旦拥有新的技术和内容,它们就会将在位垄断企业转化为潜在竞争者。在位垄断企业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内容创新。为了降低这种不确定性,在位垄断企业往往通过合作和联盟来吸纳竞争者的核心资源。

普遍的合作与联盟再次将竞争性垄断市场与传统的寡头垄断市场区分开来,传媒市场日益发展成一个网络型寡占市场。无疑,网络型寡占市场首先是一个寡头垄断市场,有为数不多的寡头占据垄断地位,但与寡头垄断市场所不同的是,它是一个“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协作竞争型市场。除了若干寡头企业外,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围绕寡头企业通过合作与联盟联结成一个网络组织。寡头企业是网络的缔造者,并因其垄断地位而成为网络的枢纽,中小企业则是这一网络中的节点。规模不同的企业进行专业化分工,专事于特定的横向市场,从寡头企业来看,由它主导的网络组织可以取得以往纵向一体化类似的效果。从而,其垄断地位不仅取决于其创新的能力,而且还取决于它驾驭合作与联盟网络的能力。

同样,网络型寡占市场也是有效的。第一,效率源自竞争,网络型寡占并未因合作和联盟而消弭竞争,寡头之间的毁灭性竞争似一把利刃一直高悬于空,寡头与中小企业之间为谋求在合作与联盟中的有利地位也存在较强的竞争,即使是寡头之间经常合作与联盟,但也是“左手握拳,右手握手”。第二,网络型寡占市场中合作与联盟有效地遏制了过度的、分散的竞争。过度的、分散的竞争往往使市场陷入规模经济与经济效率之间的两难困境,并制约企业的技术与内容创新能力。第三,网络型寡占市场中合作与联盟是实现网络经济效益的有效市场结构。网络外部性使一个网络的价值取决于这一网络的使用者规模。在网络型寡占市场,越多的企业进行合作与联盟,它们就将锁定越多的消费者,企业所获得的价值分配也就越多。最终,生产环节也具有网络外部性,一个企业获得的价值取决于合作与联盟网络的规模。

网络型寡占市场与竞争性垄断市场并非不同的市场,它们仅是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产业融合进程中的传媒市场,后者侧重于市场中的竞争,尤其是占据垄断地位的寡头所面临的竞争,前者侧重于市场中的合作与联盟,尤其是由寡头主导的各种合作与联盟。两者是同一市场的两个侧面。

五、结语

综上所述,融合使未来传媒市场的竞争与垄断双双被强化。一方面,在产业融合进程中,市场范围的变更拓展了市场竞争范围,产业链的裂变重塑了市场竞争格局,市场容量的扩大加剧了市场竞争程度。另一方面,在未来传媒市场,标准竞争中“赢家通吃”,标准设计者享有很高的垄断地位,产品竞争中传媒企业的规模经济的区间无限扩大,范围经济十分显著,传媒企业规模日益扩大,市场的垄断程度不断提高。竞争和垄断双双被强化,垄断和竞争共生,未来传媒市场最终演化成一种超出经典理论视野的新的市场结构――竞争性垄断市场。与此同时,由于传统传媒业的纵向结构日渐裂变为横向结构,未来传媒市场的合作与联盟成为必然,从另一个侧面看,它是一个“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网络型寡占市场。

总之,从市场集中程度来看,未来传媒市场是一个垄断市场,但因为竞争的强化而成为竞争性垄断市场,也由于合作与联盟的普遍而成为网络型寡占市场。竞争性垄断和网络型寡占是从不同侧面对未来传媒市场的结构的刻画。

参考文献:

[1]陈力丹,付玉辉.论电信业和传媒业的产业融合[J].现代传播,2006(3).

[2]威廉•格•谢佩德.市场势力与经济福利导论[M].易家详,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Ono, R. and Aoki, K., “Convergence and new regulatory framework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1998, 22(10).

[4]周振华.产业融合:新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标志――兼析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融合案例[J].产业经济研究,2003(2).

[5]乔治•J•施蒂格勒. 产业组织[M]. 王永钦,薛锋,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王相林,陈明森. 企业组织模块化与市场结构的演进[J].东南学术,2007(6).

篇7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发展的需要,只有加强信息化的建设,加大对信息化系统的综合利用,在建筑施工中实行信息化的先进管理,才能不断提高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把企业做得更大、更强。

1建筑施工的信息化发展现状

1.1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的原因

1.1.1主观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的竞争已经趋于全球化,建筑施工企业也从原来“政府分配,公司承包”的模式过渡到“招投标竞争”的模式。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竞争机制尚不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在参与国际化的市场竞争时,往往在“投标、资金回笼、验收结算、施工成本控制”等方面碰到一系列困难。为了应对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以便在市场化的经济发展迎头赶上,建筑施工企业就必须全力增强其自身的竞争力,因此,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已经有意识地努力提高竞争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竞争,通过采取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实行信息化的建筑施工管理,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使企业逐步走向施工信息化[1]。

1.1.2客观原因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而稳定的发展,这也促进了我国建筑工程的高速发展。随着工程的规模越变越大,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工程造价的计算、工程图纸的设计、施工技术管理等方面,传统的人工计算、手工制图和单纯的体力劳动等由于工作效率低、准确率低等原因,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于建筑施工的信息化管理,把信息技术跟建筑施工技术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既符合市场环境的要求,也是对建筑施工企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1.2建筑施工的信息化发展现状[2]

我国建筑施工的信息化建设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逐步建立起来的,在这近三十年以来,取得了很不错的成就。一方面,是建立了建筑施工企业信息系统,把计算机技术与工具软件相结合,实现了企业内部管理和办公管理的的一体化与信息化。通过电脑进行无纸化办公的模式,不仅节约了劳动力,还能够使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另一方面,是把自动化控制技术合理地应用到建筑施工中,通过使用大量的自动化施工设备,加强了对高层建筑的垂直控制,以及对建筑测量沉降、工程测量的自动化检测和分析,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工程质量。

但是,我国的建筑施工信息化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是对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存在不足:①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普及,特别是投标、预算、合同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普及率还很低,只有30%左右。②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及使用的深度有待加强,目前一般企业还只是停留在对日常工作的数字化管理层面上,而对于数据分析、资源共享方面的性能还没有得到挖掘。③企业决策者对信息化的建设只停留在表面,缺乏全面的了解,往往只是进行教条式的单纯模仿,而不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应用。

2 建筑施工的信息化发展趋势

2.1网络及电子商务的普及化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网络与电子商务广泛应用的时代,网络及电子商务的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这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通过网络及电子商务的普及化应用,能够更加快捷、方便地得到各种有效数据信息,用以完善与发展内部的信息化系统,同时,通过网络数据库,可以对施工的数据信息进行跨区域的交换和共享,这对施工项目的管理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径。另一方面,网络及电子商务具有相当便捷的可操作性、可复制性与可存档性,使信息资源的整合得到大大的加强,也使人在建筑施工中的主观重要性大为降低,人才的流动不再会对建筑施工造成重大的影响,企业的并购、重组、合作等变得更加便利。因此,随着现代生产、管理模式的转变,网络及电子商务的普及化已经成为了建筑施工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2.2信息系统的全面数字化

我国信息化产业的发展,推动着我国建筑施工信息系统向着全面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在建筑施工的资源配置、人力资源管理、日常生产管理及财务管理等方面,均已开始实施全面的数字化信息管理。特别是一些大、中型的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追求、抢占更多的市场,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一方面不断利用自身的实力,购买各种先进的施工设备,引进高新技术,并以信息化系统为基础进行管理,全面实现了施工管理的信息化,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全面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加大了对信息化软件的开发与使用力度,同时也加快了对全面数字化信息方面的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当今世界是一个数字化全面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已开始实施数字化的信息管理,这样就为建筑施工的生产、管理等实现数字化的信息系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必然性。建筑施工企业只有通过实施数字化的信息系统,掌握了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抓住机遇,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权[3]。

2.2 信息系统的科学化

信息系统的另外一个发展方向是科学化。在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上,主要是对施工计划、原材料供给以及资金的预结算等进行管理,传统的管理是通过手工进行数据的归类与建档,不但劳力费时,效率低,而且查询既麻烦又费时间,还容易出错。建筑施工企业使用信息化系统后,通过建立信息数据库,进行分类别类的整理,并建立好检索条目。这样一来,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的各个部门都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检索查询自己需要的数据,不但能够大大缩短检索查询的时间,而且提高了准确率,有关的管理人员通过这些操作就能够及时掌握工程施工进度等各种信息,把握好资源的合理调配与使用。另一方面,通过各种输出设备能够把需要的数据信息进行格式化的输出,实现办公自动化。最后,还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对基础信息进行自动化的分析、整理,归纳出更深一步的有用信息,为生产管理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3信息系统的市场导向性

在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建筑施工企业也都在以市场为导向对企业进行规划。一方面,企业根据施工项目的实际数据来不断完善数据库信息,同时根据市场上的人工、原材料、设备等实时数据,及时修正企业内部的数据库信息,做到数据信息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的波动,在企业内部,根据自身的施工成本和市场价格等,建立一个完整的投标报价系统,并根据不同标的、不同时期的市场价格的变化,对数据库信息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在投标时就可以对施工造价进行更准确的预算,同时对竞标对手进行科学合理的测算,以增加投标的中标率。

3 结论

综上所述,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充分把握好这一点,积极地进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才能在未来的国际化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篇8

科技期刊作为传播载体,兼具传播科技知识、促进科技发展的使命,这就决定了科技期刊必须同时考虑学术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

学术竞争力

科技期刊的学术竞争力是指科技期刊出版主体向读者提品和服务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以优质稿源、严格审稿和编辑出版质量,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学术信息。(2)优化编辑出版流程和期刊流通渠道,快速为读者提供学术前沿信息。(3)根据作者、读者需求,建立起畅通的读者一编辑一作者沟通渠道,牢固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并兼具此种能力[2]。

市场竞争力

科技期刊的市场竞争力是指科技期刊出版主体占领市场、获取盈利和自身发展的能力,它是维系期刊生存的关键,主要包括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其中,经营管理能力是通过期刊编辑出版队伍内部管理,来展示期刊的市场竞争力;市场营销能力是从期刊开拓营销渠道、完善营销手段、建立品牌等方面来衡量期刊的竞争力。

学术竞争力与市场竞争力的关系

学术质量是期刊价值的生命力,是期刊竞争力的首要关键因素,而提高学术竞争力首先能够吸引优质稿源,只有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优质稿源,才能吸引读者,从而增加受众范围,提高期刊阅读量及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得以相应提高,也就提高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而市场竞争力是期刊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缺乏市场竞争力,期刊就会失去用户群体和生存基础,导致其学术竞争力的丧失。因此,学术竞争力是期刊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体现期刊出版主体的内涵,即内在品质,市场竞争力体现期刊出版主体的外部市场,二者之间共生、共存,互为因果[3]。

2科技期刊竞争力影响因素

作者队伍与优质稿源

“以质量求生存”是科技期刊的不懈追求,学术价值是期刊修身立命的根本,毫无争议地说,内容质量决定其学术质量,这就要保证期刊刊载内容的实用性、前沿性、创新性,只有这样,才能把对专科发展有指导价值的作品推出去,从而促进学科发展。而要获取优质稿源,依赖于期刊的作者来源、专家审稿水平、编辑素质,也与学科整体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期刊的定量评价都是通过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等来进行,而这些指标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期刊论文的作者水平决定的,因此,高水平作者队伍必然是科技期刊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也会成为科技期刊在市场竞争中竭力争夺的主要对象[4]。

期刊社人力资源要素

科技期刊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与期刊编辑出版质量密切相关的人力资源主要包括:编委会、审稿专家、主编、编辑出版队伍。编委会是整个期刊编辑出版方针和计划的制定者,是期刊发展方向的把握者。编委会是负责期刊学术领导的组织机构,其职责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执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坚持办刊宗旨;根据学科发展动向和广大读者的需要,研究期刊的总体设计及导向,指导编辑部制定编辑方针、报道计划;承担组稿、审稿、定稿工作,保证期刊的学术质量;培养、壮大审稿队伍和作者队伍;收集读者、作者意见,研究解决期刊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关心编辑部建设和编辑人员的成长;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扩大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5]。审稿专家通常都由科技期刊所在领域的学术权威组成,他们负责对具体论文的学术质量进行鉴定,并对其提出修改意见。如果说优秀的作者是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决定者,那么,审稿专家就是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把关者.主编是期刊社的灵魂,其学识、学术水平、办刊理念、经营意识等对期刊的整体水平和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她直接决定着稿源的组织、经费的运筹、市场的开拓、质量的把关和长远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主编具有对文化环境的感悟力,特别是本专业领域科学发展脉络的深刻洞察力与敏锐反应力,并由此形成期刊独特的编辑思想,并组织编辑进行专题策划,由此形成期刊的特色栏目;作为期刊社的管理者,主编具有出色的管理能力,因为虽然期刊社人员不多,组织结构较简单,但每位编辑的背后都有许许多多的作者、读者及其他相关人员,编辑系统的管理并不简单,所以,应用科学管理方法结合本期刊社实际,创建具有特色的管理机制与运行模式十分重要。合格的编辑应该一专多能,既有广博的知识面,又有精深的专业知识[6]。其日常职能包括:(1)选题策划。精心选题、组织策划是确保科技期刊高水平、高质量的首要环节,要紧密围绕专科特色,瞄准学术前沿、热点问题,准确及时地予以报道。要能够反映当前学科门类的科技水平和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来确定期刊的选题计划。(2)审稿与编辑加工。审稿包括编辑对稿件的主题、科研设计、先进性、学术水平、成果意识、实用价值等进行初审筛选。编辑加工内容包括删节、补遗、纠错、校订与科技名词规范化使用。2017年7月6~15日本人参加了科技名词规范与出版物质量提高培训班,通过培训,深切体会到国家新闻出版部门对科技名词规范化使用的高度重视,明确要求并反复强调优先使用国家审定出版的规范词,这也是编校质量检查的重要内容,如果使用名词不符合规范,检查审核时每处计1个差错;专业字母词在文中首次出现能译成中文的未扩注中文名,每处计0.5个差错;俗称是非学术用语,不应使用。期刊出版质量管理规定估计2017年年内出笼,这将更有利于期刊质量的提高。(3)组稿。编辑结合本学科具体情况选定主题,然后可通过参加学术会议、组织专题讲座、面谈、公开征集、从自由来稿中选择集中等方式获取相关稿件。(4)文字校对与发排。要完成以上任务,要求编辑具备文稿的鉴别能力;科学的思维能力;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具备印刷、发行知识;公关能力。另外,期刊社要参与市场竞争,还应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市场营销人员,负责期刊的宣传、品牌策划等,为提升期刊的市场竞争力服务。

3数字化出版

篇9

在国际媒体发展的新形势下,各种新兴媒体技术在社会文化领域大放异彩。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媒体市场的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加快了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通过资源优化以及投资整合,使文化产业方面GDP不断取得突破。在媒体广告方面,却放缓了发展脚步,在2010年和2011年媒体广告创收数据表现出仅为1%—2%的低速增长;而在新兴媒体发展领域却逐年体现出蓬勃的发展动力,尤其在互联网行业,通过广告创收就在2011年底突破了50%的增幅。可以说,随着媒体行业科技的进步,数字信息化媒体资源给我国媒体市场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如今,数字电视、3D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型广电数字终端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开始普及。与此同时,一些广电新媒体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使媒体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在广电新媒体的发展环境下该如何制定发展思路,广电新媒体技术如何得到广泛的应用,如何把广电新媒体技术用于社会文化发展之中,本文就以上问题展开具体分析。

一、广电新媒体在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科技的发展催生新型媒体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本世纪初,广电新媒体的新型文化舆论传播形式的出现标志着广电媒体行业进入第三次技术革命。从上世纪我国媒体行业以广播电视类单一媒体传播渠道的普及和利用开始,到近年来媒体信息数字化应用,使广电媒体的发展确立了发展的新思路。媒体行业向企业化转型,参与到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体系中,使得媒体产业的生存具有潜在的危机感,因此,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创新媒体方式,运用多元化媒体渠道,是现代广电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广电新媒体加强了对网络资源的利用,媒体的数字化表现平台也与网络有着更为紧密的关系,对于网络这一创新媒体发展平台,是各类媒体企业竞争角逐的舞台。

在新媒体领域具有更多技术创新的是社会媒体企业,而在新的竞争环境下,这些媒体企业逐渐显现出自身的发展优点:如户外媒体传播技术最早的应用者分众传媒;车载电视媒体与公交媒体立体平台融合的世通华纳传媒公司;中国互联网的先行者新浪和搜狐传媒;继而在互联网媒体领域又出现了诸如阿里巴巴、百度、网易等新型综合性传媒企业;视频网站中如国内视频的生力军优酷传媒、酷6网、56网以及迅雷等视频媒体企业也在网络化广电新媒体的竞争舞台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广电新媒体发展的新时代,传统官方广电媒体的发展面临着很多巨大的压力,既有很多优秀媒体企业的出现抢占了媒体发展的优先市场,同时,传统的广电媒体管理方法已经约束了广电新媒体的改革与发展。

首先表现在广电新媒体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的市场属性,由于我国广电媒体行业还是实行“四级办广电”的管理制度,对媒体市场自由化竞争形成了一定的束缚。“四级办广电”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广电媒体事业运行的基本管理方案,媒体创办方案审核需要经过中央、省、地、县四级文化系统逐级审核通过,这种陈旧的媒体审核体制在如今变化多端的市场竞争中具有很强的阻碍作用。

广电网站的应用就是一个很好很生动的具体实例。互联网数字媒体的开发应用对传统电视广播媒体造成巨大的冲击,由于互联网准入门槛没有设限,具有充分的市场化竞争空间,众多新兴媒体企业看中了互联网所带来的巨大商机,在短短几年中就突破300万家互联网传媒企业,而地方广电媒体虽然也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化革新,但观念陈旧,经营理念跟不上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在内容理念方面就已经输给了媒体企业。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硬件的使用方面,各大媒体企业不断开发自己的专属软件应用,有的软件具有强大的生活应用功能,使人们更看重这些新兴媒体企业的创新成果,而广电媒体对于硬件的革新与升级方面已经被媒体企业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其次,广电媒体在经营与宣传中面临巨大的困境,由于广电媒体在进行事业单位向企业化经营模式的转型时间不久,很多广电集团依旧采用事业化管理制度,出现企业管理的“双轨性”特征,这一方面是广电媒体具有社会舆论文化宣传载体的功能,另外在通过转型之后还需要经营企业经济效益,这两个问题是广电媒体发展的中心原则。广电媒体作为国家政策方针的第一宣传阵地,在媒体内容方面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另外,广电媒体是作为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宣传前线,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如果考广电媒体企业利益化似乎有些“矛盾性”。广电新媒体是具有高成长的文化产业,其经营方式也需要向着新环境的发展要求积极探索,追求经济利益与广电媒体的舆论宣传并不是背道而驰,只是前者作为企业经营的原则,后者作为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如果把广电媒体的宣传与经营二者分开,就不利于广电新媒体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广电新媒体的建设和发展缺乏相应的合作竞争机制,所谓合作就是广电新媒体企业与传媒企业进行动态合作,把媒体经营放在市场化的广阔空间中进行。如现在已有的CCTV移动频道就与车载电视移动传媒世通华纳公司进行互利合作,在移动传媒广告宣传中,既能够拓宽广电新媒体企业的融资渠道,又能够通过车载传媒来做到社会舆论宣传,扩大宣传效果,这就是一举两得的成功范例。在新形势下的广电新媒体企业必须注意市场多元化的发展要求,以合作促发展,带动地方(区域)媒体在更广阔范围内的覆盖,获得更为丰富的市场资源。

最后,是广电媒体具有的“特权”效应驱使企业“惰性”的出现。由于广电媒体在电视节目中具有强大的垄断性特征,地方电视台就拥有地方广播电视使用的所有权力,导致很大一部分广电媒体企业不思进取,把电视广告投放当做稳定高效的经济收入,由此便失去了参与市场竞争的活力,固步自封,坐吃山空只会导致企业被社会淘汰。

二、广电新媒体经营发展讨论

在国家关于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正面临着空前的机遇,新媒体作为传媒产业的生力军,更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眼下广电新媒体抓紧时机融入市场竞争的大军,犹未为晚。因此,要求广电新媒体的发展必须要打破常规,在发展中摸索、创新适合我国广电新媒体发展的具体道路。

(一)打破行政区域划分,采用多地域联合运作方式

我国广电媒体企业的运作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如果仅仅依靠本地资源进行广电媒体运作,势必会造成运营成本短缺的现象。因此在广电新媒体的发展中,必须打破行政区域划分,合理利用广阔资源进行媒体传播。各级电视台要建立广电局、台、网络三位一体的新型媒体信息环节,搭建整体运作模式下的广电宣传平台,充分发挥广电网络在市场资源中合理利用,创建新型合作机制,着力扩大广电媒体的覆盖范围。

(二)放宽资本准入条件,促进新媒体领域创新

广电媒体的资金投入是广电事业发展的直接动力,资金的投入必然要求做到高效的收入回报,因此广电媒体需要不断开拓市场,寻求资金投入的良性循环经营模式,以循环资金促进企业的二次发展。广电媒体对于社会资本的吸纳应该采用多种合作渠道,首先必须树立良好的信用合作形象,在加强与社会传媒企业的合作过程中,要体现出公平原则,不能再封闭在自我垄断的空间中,在资本投入中,要合理利用广电媒体行业的发展优势,寻求与企业的合作突破,在良性的经济效能运行中为后期发展提供循环资金保障。

(三)尽快建立广电媒体发展规划,提升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广电媒体的改进方案与发展规划是在无数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因此,具有高成长的广电媒体企业的成功经验是很多在发展媒体企业应当学习借鉴的。由于区域限制,媒体发展改革思路会受到利益与区域经济的限制,尤其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作为媒体企业发展竞争的核心动力,是不能与所有媒体企业共同分享的。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尽快落实出台关于广电新媒体提升改革的规划方案,提高国内广电媒体发展的整体水平。在广电媒体发展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经济发展与产业链效应的互利关系,如3D电视台、高清频道的推出,势必会带动3D电视,大屏幕彩电的生产与销售,因此在寻求市场资源方面要注重与产业链之间的共同获利经营,使广电新媒体的发展更为坚实稳定。

新型广电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文化产业的固定发展模式,向媒体行业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发展要求。面对新环境下各种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广电媒体企业必须时刻革新观念,以市场经济为发展的主要导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广电新媒体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尼绍光.广电系统网络新媒体的内容管理平台建设[A].第七届全国互联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

[2]李里.传统广电媒体的新媒体之路[J].现代电视技术,2012(1).

[3]徐敢峰.从文化产业角度看广电新媒体发展[J].现代传播,2008(3).

[4]广电新媒体发展之探讨[J].中国传媒科技,2009(4).

篇10

1.1建筑施工信息化的客观原因

今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传统的以人工计算工程造价的计算方式、手工描绘工程图纸的设计方案以及单纯的依靠人工体力进行建筑工程的建设行为,以无法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在建筑施工方面,引进高科技信息技术对建筑施工企业传统的施工生产方式和施工技术进行现代化改造,是市场经济环境对建筑施工提出的客观要求。同时,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也是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1.2建筑施工信息化的主观原因

我国加入WTO之后,为了增强国内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打破传统的“以政府分配项目,建筑公司承包”的建筑施工模式,促使我国的建筑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形势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对国内的建筑施工企业采取了“投标竞争”的形式,以谋求在建筑施工领域有步骤有层次的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从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意识。进而促使建设施工企业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竞争。

但是,虽然国家在建筑领域内的这些改革,提高了我国建设施工企业的竞争意识。但是,建筑施工企业在参与实际的市场竞争时,也遇到“投标中标难、回笼资金难、验收结算难、项目低价中标后成本控制难”的难题。并且,由于我国现阶段市场竞争机制的还尚未完善,这一社会现实更加大了建筑施工企业解决这四大难题的难度。由于社会现实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所以,既然建筑施工企业无法改变市场竞争体制,为了寻求企业自身更好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就必须从改善自身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入手,从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体而言,建筑施工企业可以从创新和完善自身的管理体制、经济结构、投资方式等方面入手,建立包括办公信息系统、企业资源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和项目管理系统四部分的建筑企业信息管理体系。这四部分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为建筑企业内部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通过建筑施工企业的这些改革创新的举措,可以增强企业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抗风险能力,从而促使建筑施工企业更好的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在施工企业中,利用高新信息技术对建设施工实行信息化管理,是提高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渠道,使施工企业从产值效益型转变为管理效益型的有效途径。

2.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2.1全面数字化的趋势加强

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建筑施工过程的信息化程度也得了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在国内建筑施工行业中,全面数字化和网络化趋势已经渗入到了建设施工的资源配置、建筑施工的财政管理、建筑施工的人员利用、建筑施工的日常安排等各个方面。其中,我国国内的很多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商机,打赢这场现代市场的信息战。更是充分地利用企业自身雄厚的资金实力,在建筑施工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方面,不仅引进了先进的信息高新技术和设备,为施工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硬件环境。并且,为了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建设施工企业更是注重了数字信息方面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软件环境。

21世纪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这不但为包括建筑企业在内的众多生产经营部门实现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且还为这一趋势的推动提供了必要性。谁先掌握了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谁就能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抓住机遇。

2.2网络及电子商务的普及网络的发展

网络及电子商务的普及网络的发展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了有利的机遇。这主要表现在借助于互联网,建筑施工能够得到更便捷的信息数据支撑,而且对于建筑项目的管理来说,网络同样提供了信息处理和存储的有效途径。此外,在信息交换方面,借助于内外部网络则实现了对建筑施工信息数据的无障碍交换和共享,并且通过网络数据库的建立,为便捷的检索相关信息提供了可能性。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和现代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电子商务也成为建筑施工的重要发展趋势。

网络及电子商务的操作性强、可复制和存档的便捷性也在建设施工企业的企业重组,企业合作中凸现出来。传统的建设施工企业的管理模式,注重了“人”的主观地位,人才的流失可能导致整个建设施工企业无法正常运行。而网络及电子商务的运用,加强了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即使没有当事人的参与,整个信息系统由于自身完善存档工作而保证企业高效的运转速度,也能在短时间内,综合有效地信息,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而也降低了人的主观重要性。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实现,节约了建设施工企业出门洽谈业务的经费,节约了企业资金。

2.3信息里用的科学化趋势加强

建筑施工企业统一的工期信息可分别为生产计划、材料供应、预算等方面。建筑施工统计部门从各自的需要出发进行检索,而数据库规模和种类的增加, 使施工人员不但可以及时掌握施工项目自身的信息, 还可检索到与自己工作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与管理规定, 获得全面的信息支持。此外, 检索结果还可加工为各种需要的格式输出, 支持办公自动化。在信息利用方面, 基于计算机软件技术, 引入科学统计分析方法对基础信息进行自动深加工, 进一步产生支持决策的有效信息。例如, 可提供工期、质量、成本分析工具软件, 分析比较实际工期与计划工期, 排定下一阶段生产计划; 发现质量通病并查找原因; 及时汇总成本, 找出节支或浪费发生的主要环节。

2.4市场导向性趋势加强

施工建设企业为了应对纷繁复杂的市场形式,常常根据中标项目的水准完善市场价格数据库。与此同时,根据市场人工机械成本, 主材、周转材消耗水平建立市场定额库,进而修正企业内部定额数据库,另外在建设施工作过程中,应不断完善企业技术资料储备。建立基于企业内部定额及市场价格基础上的投标报价分析决策系统;以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在不同标的、交易规则、业主、对手构成特定市场条件, 分析不同市场环境对投标人及投标技术、价格的影响, 分析价格变动因素,对照企业成本价格, 得出工程结算利润的变动规律, 再根据测算竞标对手出价范围, 结合几率分析判断修正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