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小学语文教学基础模板(10篇)

时间:2023-11-09 16:22:3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小学语文教学基础,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小学语文教学基础

篇1

一、营造和谐教学环境夯实语言训练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提高小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作为重点教学目标,为学生营造愉快和谐的语言学习氛围。教师要善于做好引导和启发工作,结合课文培养学生的语言想象力,实施语言与学法指导方面的创新工作。除此之外,有关部门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评价标准,需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素养的实效,应该考虑教师是否善于引导,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教育教学方案,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心理诉求和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开发小学生的语言天赋和潜能,让所有学生都能接受平等的语言基础教育,尽可能使具有不同语言基础的小学生都能充分开发语言的潜能,拥有平等教育的机会,逐步实现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语文教学目标转移。教师要实事求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系统工程中的最基础工作者,应该时刻叩问自己的良性,在语文教学方面,需要对孩子们未来的发展发挥助推作用,把提高语言学习作为学生获得其他知识的途径,加强语言基础知识训练。

二、结合素质教育增强语文基础知识传授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机智,灵活驾驭语文教学过程,集中精力探索有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养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有效的语言教学和有创造性的语文教学活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特别是要有效培养小学生获取新知的兴趣,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他们在语言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处理简单问题,逐步获取新知识,充实自己,勤于锻炼思维,进一步提高综合素养。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一切为学生的未来着想,以高尚的职业道德为基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为小学生的心灵健康和综合素质发展提供保障。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心理基础上下工夫,时刻想着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其次,通过岗位培训,实施全员继续教育,通过苦练基本功等途径,逐步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当前教师的普遍反映是,小学生几乎在诸多方面都缺乏主动性,有的学生喜欢背诵优美的精短诗文,有的学生喜欢叙事性作品,等等。教师应尽可能与孩子一起讲故事,一起编故事,一起进行文字趣味游戏活动训练,这样一方面能给学生提供更多语言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在愉快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随时获得启发与辅导。通过多渠道反复锻炼,小学生运用语言表达和写作的能力逐渐得到提高,能在日常生活与教学活动过程中,以及各种各样的兴趣活动中积累更多的词汇,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述能力。在辅导小学生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素质起着极其重要的决定作用。小学生的兴趣化语言教学活动就是一项打基础的工作,语文教师一定要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在基础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提高每一个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小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积极性,丰富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语言能力要得到发展,必须有相对宽松、和谐自由的文化氛围,语言能力培养方面的教育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着力于基础的教育教学活动,其根本出发点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极其重要,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文化素养。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师绝不能把孩子们的语言教学活动搞成向应试教育的方向发展的枯燥型课堂教学模式,尽可能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通过有效的语言交流提高实践运用能力,减轻识记压力,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言运用创新能力。

三、在语言教学中注重审美情趣的培养

通过近年来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些语文老师在加强语言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只能简单提升为品德和生活教育课,而没有从健康审美情趣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材中表述的生活中存在的事物之间经常联系在一起,存在密不可分的关联,一些概念化的理念常常被僵化地“注入”,没有进行审美情趣方面的培养,往往只停留在对小学生审美情趣的表象感知,没有从已有的经验出发,就命令同学们学习。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注意到教材表层知识,很少考虑教材自身字里行间蕴藏的深刻价值,只知道必须是这样,而不能解释“为什么是这样的”,很难挖掘出教材传递给学生的“如何观察事物”、“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能。教师必须加强对教材的钻研,把握核心教学内容的主线,有效启发和引导学生开发智力,强化语言能力训练,培养综合素养。

通过激情诵读,促进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在朗读中理解词语,促进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通过熟练背诵,促进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通过阅读迁移,促进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通过课外阅读,促进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通过生活积累,促进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通过勤思勤记,促进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才的基础教育工作越来越趋于科学化,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言基础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语言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等角度,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对策,为小学生今后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马连华.关于小学生语言积累有效指导的策略研究[J].中外教育研究,2011.

篇2

有一位教育家曾这样说: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而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是学习基础之根。在今天九年制义务教育早已得到推广,不重视学习小学语文就不具备最基本的理解能力,也就无法在其他学科取得优异的成绩。研究结果显示,一般小学语文成绩优异的同学成人后具有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更高的情商和更重的全局观,从而更容易受他人的欢迎成为人际关系的焦点,也就更能在社会中体现自我价值。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得到迄今为止人们对语文性质最为科学的认识,即“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使学科性质的基石作用得到发挥,制定能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教学目标与内容;研究有利人文性与工具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相互统一的教学过程与策略。

一、小学语文如何体现其基石作用

第一是语言的基石作用。

作为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载体,语文是继承、传播并发扬本民族精神文化的必备技能。语文的学习要从最基础的语言文字开始,孩童时期是语言文字的最佳学习时期。语言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二是认知的基石作用。

通过语文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人生即为认知作用。想要适应社会就要先对社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进行这一教育过程时,可应用反映社会和人生的具体事例为学生提供示范。

第三是审美的基石作用。

美,是人类在生活中追求和向往的主要内容之一。依循美的规律,小学语文课程应充满各种形态的美,除此之外,针对孩子这一对象,应该对人文艺术的美加以强调。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提高审美能力,塑造高尚的人格。通过小学语文课程要能培养孩子对美的感受能力,如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提高孩子的生活情趣,陶冶情操。

二、小学语文课程夯实基石作用的方法

首先是盘活课程资源。

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的学习资源共同构成了语文课程的学习资源。盘活课程资源要先盘活课堂上的教学资源,尤其是教科书。因为不论是修订教科书还是课标实验教材,都以巧妙的方式引导语文实践,蕴涵了丰厚的文化底蕴。盘活教科书教学资源即为发掘教科书的智慧因素、审美因素、情趣因素的过程,通过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引导学生热爱语文;讲解课文中的现代意识、人生智慧使学生受到感染,通过课文中的真挚的友情、款款的亲情、炙热的爱国情拨动学生的心弦;用课文中的导学系统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习感悟理解和积累运用。然后是盘活课外学习资源,老师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之后组织学生交流体会;在当今这一媒体发达和网络便捷的时代要引导学生正确的从影视和因特网中获得知识,在生活中对语文进行学习和应用。

其次要加强对语文知识的实践。

实践分为两部分,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课内语文实践特别要注重语言实践。老师不越俎代庖,只为学生的语言实践做适当的启发和点拨,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在课堂留时间给学生独立读书,让学生自己感悟,然后与同学合作,互相启发,加深感悟,强化情感体验。除此之外要引导学生独立和合作积累运用。课外语文实践主要包括扩大课外阅读,上网,看影视,还可设置各种形式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调查采访,专题研究等。由于小学生不能很好的抵制不良影响,造成负面后果如沉溺与网上冲浪而荒废了学业,所以课外语文实践一定要注意加强引导,努力实现能促进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的有效的课外实践。

篇3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119-01

有一位教育家曾这样说: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而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是学习基础之根。在今天九年制义务教育早已得到推广,不重视学习小学语文就不具备最基本的理解能力,也就无法在其他学科取得优异的成绩。研究结果显示,一般小学语文成绩优异的同学成人后具有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更高的情商和更重的全局观,从而更容易受他人的欢迎成为人际关系的焦点,也就更能在社会中体现自我价值。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得到迄今为止人们对语文性质最为科学的认识,即“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使学科性质的基石作用得到发挥,制定能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教学目标与内容;研究有利人文性与工具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相互统一的教学过程与策略。

一、小学语文课程夯实基石作用的方法

1、盘活课程资源

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的学习资源共同构成了语文课程的学习资源。盘活课程资源要先盘活课堂上的教学资源,尤其是教科书。因为不论是修订教科书还是课标实验教材,都以巧妙的方式引导语文实践,蕴涵了丰厚的文化底蕴。盘活教科书教学资源即为发掘教科书的智慧因素、审美因素、情趣因素的过程,通过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引导学生热爱语文;讲解课文中的现代意识、人生智 慧使学生受到感染,通过课文中的真挚的友情、款款的亲情、炙热的爱国情拨动学生的心弦;用课文中的导学系统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习感悟理解和积累运用。然后是盘活课外学习资源,老师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之后组织学生交流体会;在当今这一媒体发达和网络便捷的时代要引导学生正确的从影视和因特网中获得知识,在生活中对语文进行学习和应用。

2、加强对语文知识的实践

实践分为两部分,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课内语文实践特别要注重语言实践。老师不越俎代庖,只为学生的语言实践做适当的启发和点拨,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在课堂留时间给学生独立读书,让学生自己感悟,然后与同学合作,互相启发,加深感悟,强化情感体验。除此之外要引导学生独立和合作积累运用。课外语文实践主要包括扩大课外阅读,上网,看影视,还可设置各种形式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调查采访,专题研究等。由于小学生不能很好的抵制不良影响,造成负面后果如沉溺与网上冲浪而荒废了学业,所以课外语文实践一定要注意加强引导,努力实现能促进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的有效的课外实践。

3、重视启发式教学

有关学习的心理系统有两类,一是解决学习动力的情意系统,;二是解决学习途径的认知系统。学习心理的情意系统与认知系统与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是高度吻合的。要充分发挥学生两个心理系统的作用,才能在教学策略上达到对语文学科性质把握,培养学生爱学的习惯,引导学生善学、会学。首先是培养学生爱学的习惯。要使学生爱学语文,就要用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和情趣因素吸引学生;还要扩大学生的“期待视野”,让学生基于对知识的渴求学习语文,提高其对阅读的期待,培养学生为提高语文素养而学;然后要磨练学生的意志,不能一味地强调顺风顺水的乐学,要引导学生突破语文学习中的阻碍,体会克服困难所带来的乐趣。其次是启发学生会学。会学语文,就是在和别人交流时会用恰当语言文字准确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了解课文是如何表达的,能从语言文字中筛选信息,体会文字的深意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会学,就是要启发学生学会思考,会从在阅读语言文字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学会积累,学会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记忆有用的东西;启发学生学会表达和运用。

二、小学语文如何体现其基石作用

1、语言的基石作用

作为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载体,语文是继承、传播并发扬本民族精神文化的必备技能。语文的学习要从最基础的语言文字开始,孩童时期是语言文字的最佳学习时期。语言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以知的基石作用

通过语文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人生即为认知作用。想要适应社会就要先对社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进行这一教育过程时,可应用反映社会和人生的具体事例为学生提供示范。

篇4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部分,是教学任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口语交际不能只理解成“说”,还包括判断分析、推理概括等思维能力。不仅要培养学生“能说话”,还要让学生“敢说话”、“会说话”。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口语教学在教学中的具体作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口语教学的意义

口语交际可以使学生的口、耳、眼、手等感官一同运用到语言实践的过程中来,是提高交际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口语交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进入青春期的关键阶段,怎样接受正确的信息以及如何判断所接受信息的正确与否这些能力的培养,会对学生有长期、不可预计的影响。

根据目前我国生育状况来看,大多数家庭依旧以独生子女为主。而独生子女在语言交际上面就会多少存在一些劣势。通过在语文课上的口语交际教学,可以帮助这些学生消除由于孤独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教会他们怎么感受和如何交流。

二、口语交际有利于纠正学生错误的发音

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基本任务,拥有一个良好的表达和倾听的语言环境有助于学生提高普通话。由于我国各个地方的方言较多,这对于练习普通话很不利。无法要求学生家长与孩子交流时都用普通话,那么学校就是学生们练习和提高普通话的一个最好的场所了。而语文中的口语交际教学环节,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练习普通话的机会。

在口语交际的课堂上,学生们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教师可以在学生们交流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词语发音情况,并对一些错误的发音进行及时的纠正。在这样的交流中,加强学生对普通话的掌握。

三、口语交际有利于树立学生自信

在以往的教学中不难看出,有很多的学生在课堂上面长长表现得不自信,有一些学生在公共场合不敢当众开口说话,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很可能是学生的家庭状况不好,如家庭条件差或者父母离异等现象,这都是造成学生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沟通交流的潜在因素。这样的学生即使在私下里也很少会主动与他人沟通。这样的情况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很可能会在其进入青春期的关进时刻产生不良的影响,为学生以后的成长留下隐患。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部分,就给这些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学生一个打开心扉的机会。经过一定的口语交际练习,有利于帮助学生走出自我封闭的“牢笼”,从而建立起自信心。

在实际教中学不难发现,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教师教学的学生一般性格都比较外向,他们会自主的参与到口语交际教学的课堂中来。这类学生能够依托教师给的主题,自行设计不止一个的场景,并在不断的变换场景中,更好的理解主题思想,有时候甚至可以提供一些新的教学思路给老师。这样就将原有的“填鸭式”教学改变成了“互动式”的学习。而那些性格相对比较内向的学生,不能自觉的参与到口语交际的教学中来,他们常常呈现不配合的状态,回答问题一般都是按部就班的在课文中找原文,敷衍了事。这一类学生并不是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理解不深,而是缺乏自信,不敢在众人面前开口回答问题。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是口语交际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口语交际的课堂上,可以帮助学生锻炼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更能让学生体会集体生活,锻炼各个感觉器官,使学生成为善听、敢说、会说的人。

四、口语交际有利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在课改后的语文课堂上,学生是主人,教师应该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更要遵循这样的原则,教师从“讲述者”转变成“聆听者”。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口语交际是一种技巧的培养,是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如何与别人交流的方法。能否与他人和谐文明的沟通交流是口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的独生子女由于缺少集体生活所给与的相关体验,在与他人交流上面存在着很大的障碍。与老师交流也是如此。在语文口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不再有“看见老师躲着走”的逃避心理。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不仅使教学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还能够帮助学生打开心扉,学会与他人交流。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教师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逐渐的完善和改进口语教学课堂的策略,使其作用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小学阶段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养成阶段,也是锻炼其口语交际能力的最佳时期,教师要对这一点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不断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5

1、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养成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的习惯(做到每生有一本字典和成语词典);养成书写规范、工整,格式行款正确的习惯(可要求学生坚持练字):养成课外读书看报的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看书做笔记写批注、随时积累有用知识的习惯;养成订正错误、修改文章的习惯(可备纠错本)。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如果能在小学阶段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那么升上中学后就能更快地适应任务繁重而节奏快速的学习。

2、高度重视学生自主意识与自学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法指导。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增加了,难度也加深了,知识点增多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学能力。因此,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地教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如怎样抓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单元小结”五个环节;怎样掌握好基础知识;怎样进行文段阅读;怎样做好知识整理与归纳;怎样运用科学记忆法提高学习效率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自学,充分动脑、动口、动手,鼓励学生勇于质疑问难,教师则抓住契机,巧为点拨,为学生释疑解难。总之,教师要尽力使学生消除依赖心理,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6

语文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学习语文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增强文化素养。在特殊教育过程中,小学语文也同样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但是与其他一般学生的教学相比,针对特殊儿童的教学有着更大的难度,这一群体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要想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优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特教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在特殊学校接受教育的孩子,其心理和生理上都和平常的孩子有着很大的差异性,这群特殊的学生,他们的生活与常人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自理能力差,能力有限,极少参与社会活动,他们需要依靠老师家长的帮助,这些孩子的内心更渴望关爱。在他们的世界里,教师有着绝对的权威,因此教师也肩负着巨大的责任。教师不仅要教给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要教给他们理解语言的能力。从特殊儿童的情感出发,通过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有助于提升特殊儿童对语言和阅读的理解能力,使其具备自我独立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面对以后的实际生活。

二、当前特教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分析

对于目前的特殊教育中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突出表现为以下这三方面的问题:教师不能完全理解学生的想法、忽视对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忽视对智障学生知识的渗透。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特教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下面针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1.师资力量缺乏,专业能力不强

在我国特殊教育学校里,专业教师的力量不足,师资结构与特殊教育学校的需求量严重失调,远远达不到这类学校发展的需要。加上智障儿童的群体文化标志就是智慧程度严重低于平常的孩子,而有些教师因为他们的智力迟缓,交流起来十分费劲,失去足够的耐心,影响了师生的沟通,使师生双方在课堂上的思维达不到平衡,在教与学之间出现了断层,理解的知识侧重点有所偏颇,教学效率受到影响。与普通教育进行攀比,有效教师进行拔高教学,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2.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

特殊教育对象因为与正常儿童的差异性多样化,感知迟钝、缓慢的生活节奏,注意力不集中,语言表达能力差,在心理上不敢与外人交流,对自身的特殊性和个性不了解。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有80%以上的学生小学毕业时,仍然写不出通顺的语句,发音困难,且出现大量的语法错误,语言病句屡见不鲜,阅读普通报刊的能力极差,难以实现完整地说出、阅读所表达的语言情感。

三、特教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的对策

1.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改善教学态度

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语文教师耐心地进行训导,对同一个问题要进行反复地解答,要比普通教育对象的教育责任感更强,耐心细致的程度更好,对受教者的观察要更加的体贴入微,对语言的解说次数频度更高。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运用游戏或多交谈等教学方式,决定着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准,因地制宜地针对不同的特殊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对学生待亲人般地关爱、呵护,避免师生之间的信任危机感,使顺畅轻松的教学课堂形成。所以,加强特殊学校的语文教师专业水平,改善教师的教学态度,提升教师的福利待遇,稳定教师队伍,是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2.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因为特殊受教者的生理条件受限,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很弱,但他们对声音及图像的敏感度。机械记忆的能力还是可以的,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将课文进行精心的电子处理,图文并茂,声形合一,使学生通过听和看,来体味语文学科的精髓,欣赏到语文文学的魅力,快速掌握到语文教学的内容知识。通过引发学生更深的接收语言的欲望,利用自我的优势和本能,对语文课堂的内容进行自我消化和筛选,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思路和方法。语文材料也为智力障碍的学生量身定制一定量的语言词汇及蕴含语法的课堂内容,通过练习教材中的词汇和语法表达,结合多媒体的应用,缩小发展的差异性。

3.引入生活化教学,拓宽学习空间

在当前倡导的“大语文观”环境下,特殊教育语文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教学中来,例如,学生买饭、购物、看病时与医生进行和谐的交谈。语文教材密切结合课堂与生活应用原则,正确定位语文教学的社会性,多开展游戏活动,指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要贴近特殊受教者的生活,充分开发和发挥他们的长处,提升他们的智能和用语文交往能力,促使特殊受教者吸取生活中的精华,阅读到生活化的精品,积累生活中的语文素材,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养成富有理想、敢于发展自我的习惯,进而向广阔的生活空间延伸和拓展。

4.教学要求不宜过高,培养学习自信

培智班的学生本身就有一定的缺陷,老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不能要求他们一定要达到同龄人的标准,可以根据他们的条件适当降低标准。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逐渐找回自信,慢慢进步。

结语

总之,当前新课程改革已经深入开展,许多学校和教师都逐渐落实了教学改革,特教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该注重深入分析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这些特殊群体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教学过程要讲究艺术,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开展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促进特殊儿童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沈晓明.特教小学语文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1):58-59. 

[2]叶廷.特教小学语文教學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02):80-81. 

篇7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047-01

一、激活兴趣,注入活力

兴趣是个体力求深入地认识某种事物或乐于参与某种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所以,要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首先要唤起他们对学习对象的兴趣,吸引他们进入学习的境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本提供的至多只是一幅彩色的画面,产生的视觉效果差,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在信息技术参与下的语文教学则不然,它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在语文教学中,恰到好处的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不仅能够顺利的突破学习的重难点,还可以让学生内心产生探索的欲望,情绪上受到感染,从而使他们轻松自如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快乐。

二、拓展视野,增长知识

小学生生活阅历少、积累少,而且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看到,使问题很难解决。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学生接触语文的渠道进一步拓宽,大量交互性很强、更新很快的语言和语言文化信息使广大师生应接不暇。网上可共享的信息为语文的教育和师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文化资源。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生不再受到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计算机网络拓展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师生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检索、阅读各类书籍,可以从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获取到更新的信息和资料。如,学习《有趣的发现》,从海岛上昆虫翅膀的有趣特点,引导学生上网收集有关适者生存的实例。学生结合网上的资料和个人感受,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由此而来,学生获得大量丰富的知识,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丰富了表像,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又如在学习《桥》这一课时,由于我们所处的环境因素,大多数学生对此都不太熟悉,所以可以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于祖国一些著名大桥的图文资料进行阅读学习。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桥梁的认识,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也增强了学生对祖国美好明天的憧憬,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对其课程进行学习和拓展的探讨能力。

三、启迪思维,利于创新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缺乏活力。教出来的学生就好比算盘珠子,拨一拨,动一动,原本聪灵的个性必被扼杀。这样的学生怎能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怎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作为创新教学的尝试,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教学中摒弃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集音、像、动画于一体,生动形象,在吸引学生注意与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篇8

据笔者了解,许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很大的压力,关键原因在于用小学学习方法来学习初中语文课程十分不适应,而且在知识储备上达不到初中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六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做好教学工作,为初小衔接的顺利进行搭桥铺路,是我们必须肩负的责任,下文将对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一、初中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差异

了解初中语文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不同,把握初中语文教学对基础知识储备和能力培养的要求,是做好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总的来说,一方面是初中语文教学难度有很大的增加,要求学生能够区分不同文体并鉴赏文学作品,知识量更大,对语文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能力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是初中课程开设数量远远多于小学阶段,而且物理、生物等课程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也十分重要,这在无形中分散了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许多学生刚升入初中后都不能适应初中学习的快节奏,虽然小学阶段也较为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往往流于形式,远远不能满足初中阶段学习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由于不会合理的分配利用个人时间,不习惯一遍过的教学模式,不适应突然难度加大的考试,慢慢的产生了厌学情绪,极大的影响了未来各个科目的学习。

从更细的角度分析,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与小学阶段教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小学语文教学像一位母亲细心呵护每一位孩子,谆谆教导,温柔而周到,初中语文教学更像一位父亲,表现的松散而粗犷,更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依赖性强、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很容易进入贪图安逸、无所适从的误区,许多聪明的学生在小学时因为教师叮嘱成绩很好,而到了初中缺少了教师的督促成绩一落千丈,这种现象十分典型和普遍。②小学语文教学更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主要目标在于打基础,而且受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影响,教师通常重视传授而非引导,对能力培养、学法指导、学生自学、综合应用等方面的关注度不够,当学生升入初中后突然间从感性学习到理性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实际到理论,跨度太大使学生感到茫然无措。因此,我们要从初中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小学阶段教学的自身特点,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措施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夯实学生知识基础,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二、做好初小衔接的教学策略与措施

首先,小学阶段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在于夯实基础,我们在六年级语文教学中必须先把握好基础知识教学,做好总复习教学,系统的总结归纳小学阶段的拼音、字词、句段等方面的语文知识,有序的安排复习流程和环节,注重知识规律的归纳和方法的总结,强化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训练,确保知识储备和理解运用水平两方面都得到提高。

其次,我们应该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每节课前要求学生自主做好预习,在课后进行复习,教师可以布置具体的预习和复习的任务、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考核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有针对性的加以指点,对于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多给予关怀和支持,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们灌输终身学习的理念,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价值,努力使学生成为爱学习、会学习的人。

再次,我们需要重视教学方法的调整,针对初中教学的需要,有目的、有步骤的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思维能力,综合利用多媒体教学、诗歌朗诵比赛等手段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语文知识运用能力。考虑到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心智较为成熟,我们可以适当放宽放松,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交给学生,将教学重心放在学法指导上,以便于学生升入初中后能够更快更好的适应学习氛围和节奏。

最后,我们要加强交流,做好信息反馈,及时沟通协调。六年级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做好与学生的交流,与校内其他教师的交流,密切关注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思想动态,还需要与初中教师保持紧密的沟通,对于学生升入初中后常出现的问题要有所了解和预见,认真听取初中教师的意见,互相交流教学心得体会,相互借鉴和帮助,只有同心合力,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作为连接中小学教育的端口,小学六年级的教学有着很多独有的特征,这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虚心学习,适时更新、调整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学生的一生发展、素质培养为核心,努力使语文教学更具实效性,为学生们的初中学习乃至未来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篇9

现阶段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问题,几乎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龙成凤,而小学属于义务教育基础阶段,也是孩子们未来学习与发展的必经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承载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词语基础知识属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只有充分意识到词语教学的重要性和现状,才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升词语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词语基础教学现状

第一,很多教师在组织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都喜欢脱离教材和语境实施教学,将词语基础知识教学当成是独立的环节,甚至仅仅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简要的联系,当学生的回答符合教师要求之后,词语教学环节就宣告结束。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深刻的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导致学生可能对课文主题理解出现偏差。第二,在小学语文词语基础知识教学中,一些教师采取的教学手段相对单一,除开让学生背诵词典内的同义词,即是给学生提供一些习题让他们练习和背诵,如此方式从表面上来看非常重视词语教学,其实本质是较为枯燥乏味的,学生也处于被动记忆的状态,这不但导致词语基础知识教学效率难以提升,同时还可能让他们养成不良习惯,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碰到不能理解的词语后,学生不会首先想到结合语境对词语含义进行分析,而直接查词典,将释义直接摘录下来[1]。第三,学生认识很多词语然而在日常的写作和交流中很少应用新词语,例如说要求学生描述心情愉悦,他们只会写下“心中很高兴”,不管是什么情况学生只会写“心中很高兴”。这种现象就非常直接的说明了学生即便是掌握了很多词语,但依旧难以应用到实际中来。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课堂教学时仅仅强调对词语的灌输,却没有意识到为学生创造应用新学词语的机会。

二、小学语文词语基础知识教学对策

(一)在课本中学习词语

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让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真正的意识到要让小学生能够准确应用词语,就应当坚持以教材为基础,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词语基础知识。然而在具体的课堂中因为方法不科学,部分教师一般是要求学生查阅字典、背诵词语释义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而在实际的应用语境中,词语的含义常常会因为各种因素而发生改变,也可能因为学生理解能力的高低而存在不准确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要合理的引导。在教学《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他用同情的目光看着前面白皙的少年和老头。这句话中“白皙”是学生刚刚学习的生词,在字典中对“白皙”的解释为“白净,皮肤干净,白里透红”。有教师直接给学生讲白皙的含义即是白净。但是这样解释与原文语境是不符合的,因此我们应当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和本文写作的时代背景来理解,通过学生的讨论与思考他们就能够理解到此处的“白皙”指的是因为生活太过贫困导致的发育不良,造成皮肤苍白的病态,进而让学生能够更为深入的理解这一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同时有利于他们读懂整篇文章[2]。

(二)重视词语的积累

词语的积累从本质上来说是学生理解学习的重要过程,对学生而言,词语积累的根本目的在于实际应用,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语文素质能力的提升,应当要求他们具备丰富的词汇量,唯有如此才可以学生有话可说,有词可用。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进行词语的积累,引导他们对词语更加快速的记忆和理解。我们需要让学生能够坚持以教材知识内容为基础,在熟悉课文内容上下功夫,如此一来记忆和积累的词语才能够真正根植于课本,表现出较大的应用价值。与此同时,还可以要求学生适当的记忆名言警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和初中高中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相对短小精炼,同时语文教材中还包含了很多具有哲理的寓言故事以及散文等,若学生能够把这些文章背诵下来,这样不但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另外,为评价学生积累词语的情况,我们还应当定期对学生进行检测,可通过书面或口头检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引导他们真正重视词语的积累。

(三)引导学生运用词语

有了丰富的词汇量积累,关键还是应当让学生可以学会应用,在实际应用时还能够有效强化他们的记忆。语文教师应当将课堂作为主阵地,同时要尽可能的利用好学生课余时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应用词语的优势在于,教师能够及时有效的对语言环境进行调整和创设。在讲到《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其中包含了很多有意义的成语和词语。我们首先联系课文主要内容对这些词语的含义作出了讲解,随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使用这些词语进行造句,如此一来可以有效的加深他们对词语的应用。比如说:千钧一发,这个成句最早出自于“共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洼以微灭。”在今天一般指的是情况危机。而在《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的实际语境中,即是突击队员面临敌人突然用火烧断桥索时的紧急情况。我们让学生在明白这一词语的含义后结合自身对它的理解进行造句,举出生活中“千钧一发”的例子。如此一来这一词语就能够在学生的心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另外在课堂之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比如说开展成语接龙比赛,同时让学生在比赛时把自己说出的成语具体含义以及实际应用情境充分的表达出来。如此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在更加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更多的词语。

(四)强调工具书的使用

我们在进行实际教学之前应当要求每一名学生都准备适合自己的工具书,比如说《中华词典》、《汉语大词典》等,因为教师不能够确认学生会否碰到运用直观形象法和联系比较法无法理解的词语,当学生无法通过上述两种途径对词语的含义进行理解时,可以适当的选择工具书。对小学生来说,随着年级的提升,使用工具书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所以工具书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辅助工具。我们必须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合理的应用工具书,避免学生对工具书出现依赖性,同时在辅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查阅相关词语时,教师应当发挥出主导作用,在学生碰到问题后第一时间对其进行解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设置查词作业,同时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查词的时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需要担心学生不会查词或者查词效率低,只要我们能够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时间,指导他们正确运用工具书,就能够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掌握一项技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3]。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词语基础教学不单单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感,调动学生对阅读与写作的学习积极性。词语理解能力是小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重要前提,语文教师必须要从思想观念上有所转变,充分认识到词语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性,才能够不断应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确保词语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篇10

我国的新课改进程逐步深入,更加突出提倡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生命教学的理念。生命关怀教育理念提倡:教师在教学时要把学生看成具有生命灵动性的个体,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活动。然而现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与此理念相去甚远,甚至产生背离的现象。比如: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程序化、教学形式过于呆板、内容枯燥等。笔者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基础上,开展生命关怀教育理念的探究分析。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生命关怀教学理念的意义

小学教学的任务是一方面让学生增长知识,另一方面使其生命更有灵动性、懂得生命的真谛,在这个过程中使师生的生命价值凸显。然而假设小学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生命热情,那么这样的教学其实就是失败的。语文作为基础教学最重要的学科,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精神教育和生命关怀,尤其对学生的个性生命特征应当认真塑造。而且,语文教学就借着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和认知能力,并借此培育学生的生命特质和个性特征。所以,开展语文教学要和生命教育紧密结合,在教学中让学生清晰领悟生命的真谛和意义,对生命产生崇高的敬畏之情,更加愿意探索生命的意义,进而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和发展前景,这样语文教学才算完成最根本的任务。其实,每一堂语文课中都有生命内涵的体现,都有生命智慧的彰显和对生命之美的注视。因此,小学语文这门课自身就有生命教育的关注,这既是现代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又是小学语文这门课的特性。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关怀生命教育的理念显得尤为必要。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关怀生命教育理念的开展措施

1.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和珍视生命的精神。

开展生命关怀教学理念就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生命意识。所谓生命意识就是使学生借助对生命的感知等活动产生一定的认知观点和见解。那么生命意识涵盖了生命存在的认知和生命逆境的认知,既有珍爱自身的生命,又有关爱别人的生命。激发孩子们的生命意识一方面使他们体验生命的意义,形成爱护生命的精神和尊重他人生命的精神。认识到现代社会是每个人、每个物都有自身的生命体征。生命不能重来,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同时,生命又极其弱小和短促。所以,对孩子们开展生命关怀教育,对他们产生珍爱生命的意识格外重要。然而,生命是独一无二、不得复制的,历史伟人都是个性鲜明的个体,如谦虚礼让的孔融和机灵聪明的司马光,这些都是需要让学生慢慢体会生命个体的不同,进而学会理解包容他人,正视自己的生命的同时也珍视别人生命的存在。另外,教师可以根据个人的生命的体验和感悟引导孩子们领悟生命意义。

在语文教学时当注重生命关怀理念,注重学生个体特性,在语文学习和阅读中激发和领悟生命的意识。笔者在讲解《司马光》一课时,就巧妙地融入生命关怀教学教育孩子们珍爱生命,远离危险地带,若遇到危险,则一定要冷静使自己或者帮助他人摆脱生命危险。另外,诸如《蒲公英》《小鹰学飞》等阅读课文教学中也借机渗入生命教育理念,引导学生热爱生命,自强不息。

2.注重教育学生学会欣赏生命之美。

除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生命意识和生命精神外,还要注重教育学生学会欣赏生命之美,使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观察发掘生命之美,感悟生命的魅力和价值,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又有对人类之美的认知,既能领悟人间真爱,又能觉察人性之光,发现人类的智慧之美和创造之魅。在这个过程中使孩子们感受了生命的存在,看见了生命的活力灵动,形成了对生命欣赏的视角和思想,进而更加珍爱生命和热爱生活。然而,生命固然美好,生活有时候却很残酷,每一个人在生命历程中都要面对诸多困难和艰险,但这正是生命的历练真谛,既要敢于接受生活中的挫折打击,又要坦然面对生命的荣耀之辉。没有重来的生命,珍视生命,从这一刻做起,无论生命前方的路是怎样,享受生命的旅程才能活出生命的价值。

3.师生对话互动,点燃生命火焰。

开展课堂上互动活动对调节课堂气氛有助推作用,语文课堂开展平等的对话互动有助于师生之间互相理解和尊重。互动活动要求师生平等,孩子们也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要细心听取,即使孩子们的见解是稚嫩空洞的,也不可以直接打断和批评,站在学生的主体地位上,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指导,不可以打击和泼冷水,这样会击退他们的参与热情。而且,学生发表见解有错误也是很正常的,教师要多理解包容,并借机委婉地指正错误之处,引导他们产生积极正确的认识和见解。这种纠错教学法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没有错误和片缪的衬托,那么会有真知和正确的体现,一味地追求统一口径的说法和见解,只能扼杀孩子们的天性,磨灭他们幼小的心灵,浇灭他们对生命探索的火焰。所以,师生之间开展平等的互动对话很关键,在平等的课堂气氛中使学生感悟生命个体的价值,认识和接受来自每一个个人的生命体悟和经验,教师或者是其他学生的。这样,学生得到的对生命的认知才是正确的、鲜活的、灵动的。

4.改进传统预设教学,采用动态化的教学模式。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于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内容的设定,导致教学的每一个步都是教案预设的,出现课堂枯燥乏味,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课,学生做“乖巧的孩子”听课,被动地吸收已经成型的知识和价值观。然而,正确的语文教学提倡注重学生的个体特性,倡导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轻松地学习知识,在课堂活动参与中形成个人生命观念,进而达到知识的构建和消化,逐步树立积极的生命意识形态和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生命关怀教学理念大有裨益,对学生的生命价值的形成和将来的生命质量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因材施教,积极探索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多关怀学生的生命个性,引导学生自重自爱,珍爱生命,敬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