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9 16:22:3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临终心理护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由于对死亡的恐惧,临终期患者身心非常痛苦,美国医学博士Kubler Ro ss将临终患者的心 理反应分为5个心理阶段:震惊与否认期、愤怒期、协商期、忧郁期及接受期〔2〕。 临终患者心理特征除表现上述5期心理状态外,还会产生其他心理负担,如觉得自己成为他 人负担、感觉失去尊严、生活的意义和目标;更有甚者会产生其他心理障碍,如性情暴躁、 爱发脾气、孤僻抑郁、依赖性增强、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差等,因此心理护理极为重要。
2 临终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临终护理的重要内容。在临终护理关怀服务模式下不以生理护理为主,而是侧重 于心理、社会方面的护理。临终关怀的护理与一般护理中以促进疾病恢复目标是不同的,主 要目标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主要因为临终关怀的护理对象是处在临终期绝望的患者。护士 角色较复杂,包括心理咨询者、教育者、照顾者等,甚至要进入患者亲人角色,从而为患者 提供全方位的关怀与护理。帮助患者以及家属共同面对现实,要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情况实 施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
2.1 针对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 针对不同的患者以及患者不同的时期,护 理人 员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反应。在交谈中,要保持柔和的语调,缓慢 的语速、用诚实的关心态度仔细听他们谈话,并对患者表现出热情支持和理解,通过亲切交 谈,可以帮助其缓解焦虑及恐惧。对忧郁者要进行鼓励和支持,鼓励其表达自己的感受。对 神志不清的患者,不能意识身在何处,说话也颠三倒四,甚至出现各种不良情绪,护理人员 要予以配合,抚摸及音乐可以舒缓情绪,给予患者安定感,有助于心理护理〔3,4〕。
2.2 针对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 临终关怀不应只关注患者的需求,患 者生 命的临终对整个家庭造成巨大的影响,家属在照顾临终患者过程中消耗了大量体力和精力, 心理压力大,对即将失去亲人表现悲痛和衰伤情绪,罹患身心疾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护理 人员应与临终患者家属多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的变化,对其表现理解和安慰,这可使家属 感觉在情感上得到重视,帮助家属认识患者死亡是必须面对的现实,减轻家属的愧疚感,尊 重患者家属的和风俗习惯,并对家属的要求尽量提供方便与帮助,让家属帮助临终 者完成舒适安宁死亡,达到灵魂上的舒适,从而使家属情绪得到有效的抚慰,减轻其悲痛情 绪,充分体会到人间的真情〔5〕。
3 小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临终关怀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业,是一个社会化的系统工程,专业化、 科学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它在国内外引起了高度重视,但在我国目前的临终关怀机构远远不 能满足广大民众的需要。也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启动时间难以确立、很多措施难以规 范化。因此临终关怀是对护理人员的一种严峻的挑战,认为是特殊条件下的护理工作,也体 现了护理人员施展护理才能,表现其仁爱的高尚心灵,更有利于密切人们之间的情谊,增强 社会的凝聚力,同时也体现了医学的发展水平和现代社会的文明程度,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 重要标志和必然结果。
4 参考文献
〔1〕顾竞春,施永兴.临终关怀的研究和发展现状〔J〕.世界肿瘤杂志,2004,3 (2):207
〔2〕吕淑琴,尚少梅.护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352
〔3〕杨红;韩丽沙;临终关怀护理的现状与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0,475
1.1表情亲切温柔自然的表情能起到使患者无戒备心理容易接近的安全感。
1.2眼神安详眼睛可传神护理人员镇定自若或忧郁惊恐都是以眼神为导体给予患者不同刺激,眼神惊恐会使患者慌乱,眼神凝注会使患者感受到被重视、被关怀,眼神镇定会使患者放松对死亡的关注,增加面对死亡的勇气1.3语言恳切语言是一门艺术,在临终患者的护理中对语言有更高的要求,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不同年龄、职业等层次的患者要使用不同语言,语言恳切真挚,语速稳健和缓并配合非语言交流的方式如抚摸等,使患者在生命最后一刻处于被关怀体贴慰藉之中,濒死者进入死亡阶段后视力模糊、语言困难但听觉保留时间长,护理人员在床边既不能窃窃私语以免增加患者猜疑焦虑也不能毫无顾忌,讨论病情防止患者受到意外刺激。
1.4动作轻柔对l临终患者实施护理措施时动作要也别轻巧敏捷、稳当、柔和、有序操作准确尽量降低人工呼吸机等各种抢救设备噪声,增加舒适度。
2临终患者不同心理阶段的护理
2.1否认期的护理否认是抵御严重精神创伤的一种自我保护,其中护士应与患者坦诚沟通既不要揭穿患者的防卫也不要对患者撒谎,要了解患者对自己病情的认知程度理解患者心情,耐心倾听患者诉说维持他们的适度希望,缓解其心灵创痛并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其逐步面对现实。
2.2愤怒期的护理护士应把愤怒看作是一个健康的适应性反应,对患者是有益的,而千万不能把患者的攻击看作是针对某个人的并予以还击,对患者不礼貌的行为应忍让克制同时也应做好患者家属工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共同给予患者关爱、宽容和理解使他们能发泄自己的愤怒宣泄他们的感情,并在必要时辅以药物稳定他们的情绪,尤其被事业家庭、子女等困扰的中年患者,发怒时要充分理解尊重他们的人格,护理上尽量做到仔细、动作轻柔,态度和蔼可亲得到患者的谅解。
在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干预能缓解晚期癌症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悲观、绝望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与病魔抗争,促使癌症晚期患者情绪逐渐稳定,心理压力得以释放,努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癌症晚期患者而言,心理护理往往超过药物疗法,是整体护理的核心内容,心理护理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护理质量的高低[1]。因此正确评估癌症患者的情绪对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心理护理,是对患者和其家属情感的、心理的、社会的、经济的和精神的需要,让临终患者在有限的时光内,安祥、无憾地到达生命的终点,最终做到护理方面人文的"终极关怀"。
1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
1.1与癌症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晚期癌症患者心理压力巨大,护理人员要帮患者建立生存的希望,才能提高患者对医护的信任度。护患关系的改善,让患者对治疗能缓解一定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积极的情绪对患者有强烈的感染力,患者也能信任医护人员并积极配合治疗。用亲切友善的态度对待患者,给予心理上的支持,理解患者的痛苦,耐心的倾听其陈述,与患者交谈时态度诚恳,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患者的各种情绪,以和蔼的态度、友善的服务、细致入微的护理帮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语言技巧在护理中的作用 语言不仅是医患情感交流的工具,也是精湛医术和人道主义的体现。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温暖而体贴的话语对待患者,用巧妙的言论语言和肢体语言帮助患者树立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患者敏感多疑,较易接受暗示,巧妙和良好的语言暗示能使其稳定情绪,变消极心理为积极心理,从而对人体的生理活动给予良好的影响。如用"您今天的气色看上去好多了"之类的鼓励语言给予暗示,使患者觉得治疗的效果还是明显的,从而树立了治疗的信心,还要善于运用肢体语言的沟通方式。
1.3疼痛护理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并加重癌症本身带给患者的心理负担,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2]。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癌症患者伴有疼痛的比例为30%~50%,晚期患者为60%~90%,疼痛限制了患者的活动,可影响患者的睡眠、食欲,严重者可产生焦虑、恐惧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给家庭增添精神压力,增加经济负担[3]。由此可见,加强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
对待晚期癌症的疼痛患者,首先对患者的疼痛要给予同情和理解,进行心理安慰、鼓励,使其从精神上摆脱恐惧感,有效配合治疗。要及时准确地了解患者疼痛的特点、部位、诱发因素,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患者痛苦。对于癌症患者来说,使他们抱有希望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双重意义的治疗方法。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通过护患关系的改善,增强患者对医务工作者的信任感,正确面对治疗,这也是减缓痛苦的重要条件[4]。在向患者解释时,注意一次不可太多,应分次逐渐使患者真正理解所谈的问题,这可使患者了解病情、治疗和预后,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同时,还可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来分散痛苦,例如我们通过讨论患者感兴趣的问题、听音乐、看电视来分散注意力,减缓患者的烦躁和忧虑。
1.4重视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环境对患者心理也会产生重大影响。明亮、洁净、温馨的病房可以增强患者的信心,病房内应清洁整齐,空气流通无异味,摆放花束、工艺品等以带来生机,夜间灯光宜柔和,使患者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来树立信心,对抗病魔。
2 癌症患者的临终护理
2.1对患者临终心理护理 癌症晚期的患者身体和心理都倍受煎熬,临终患者的心理极其复杂,常表现为否认、愤怒、交流、抑郁、接受5个阶段。各阶段并不一定完全衔接,持续时间也长短不一。因此应针对患者的性格改变和情绪变化,对患者的病情给予恰如其分的解释,使他们乐于接受治疗和护理,从而减轻焦虑和悲观情绪。在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前,护理人员应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患者更多关心和安慰,鼓励患者的亲人、朋友探访、交流,帮助患者表达真实感受。同时可逐步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死亡观,鼓励家属多陪伴、照顾患者。使患者在临终前得到最需要的家人陪伴及心灵的终极关怀。
2.2对家属的心理安慰 临终患者给整个家庭笼罩着阴云,精神支柱的倒塌,平静生活的失调,使家属在心理上难以接受,身体虚弱者还可引发其他疾病。 因此,对临终患者心理关怀的同时,对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也不容忽视。要不断开导患者的家属亲朋,使患者减轻精神压力,从容面对死亡,安详的走完人生的最后阶段。
3 小结
根据癌症晚期患者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逐步减轻他们的焦虑、抑郁的情绪,以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对家属的心理安慰,帮助他们面对现实,使家属能尽快调整心情,使家属懂得临终在患者面前的过分哀伤只会徒添遗憾,临终患者更需要的是心灵的关怀,家人的陪伴是送给临终患者最珍贵的礼物。在充满人道主义的祥和气氛中,让患者能够舒适、安详、有尊严的走完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程。
参考文献:
[1]张玉芳,殷磊.心理护理的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3):179-180.
急诊临终病人心理特征和护理
1.1急诊临终病人心理特征
急诊临终病人具有就诊时间短、病情危重且变化快、尚未明确诊断、无亲属陪伴、很快进入临终状态等特点,在其短暂的弥留之际,不仅受到疾病的折磨,自理能力丧失,存在恐惧和焦虑的精神压力,极大的身心痛苦使临终病人心情十分复杂。深受疾病的痛苦和心灵的痛苦困扰的他们需要承认和面对现实,更需要全身心的护理关怀。在应用药物不能奏效的情况下,护理关怀往往可以起到对病人身心痛苦的安抚作用,使病人从死亡的恐惧中解脱自己。急诊危重病人把求生的希望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临终病人把自己临终前自尊愿望的实现寄托在守护他们身边的护士身上,他们需要关怀、爱护和帮助。护士用抢救护理技术和技能、用对病人的照顾关心和心理护理,解决病人的生理需要,达到减轻痛苦、生活舒适,正是临终病人需要的关怀。
1.2急诊临终病人护理
1.2.1 急诊临终病人需要人性化护理
急诊临终病人的护理应做到:言谈话语、举止表情一切从临终病人的实际需要出发,了解病人临终前的愿望,帮助解决急需解决的要求,消除不适心理,满足生活需要以及情感需要,用亲人般的服务做好临床护理,使其在短暂的人生弥留之际得到更多的关爱,使其在有限的人生路上、在短暂的抢救中,得到更多的人性化的护理。
1.2.2 临终病人需要理解、尊重和优美的环境
尽管临终病人极度垂危,且生命是短暂存在的,但仍然需要得到尊重、理解和交流,需要得到人间的温暖。整洁安静的环境是临终病人精神心理的需要。舒适的卧位、和谐优美的环境和整洁的床单,体现了对临终病人的尊重,是对临终病人心灵的安慰,可减轻对死亡的恐惧。
1.2.3 临终病人需要家属亲友的陪伴和守候
临终病人多具有需要家属陪伴的心理,渴望见到亲人,希望得到亲人的安慰和守候。同样家属也有为临终亲属尽义务的心理需要,哪怕为他们做一点点事,哪怕说一句安慰的话、看一眼容貌,摸一摸手和头,缓解焦虑和不安,希望不留遗憾。护理人员要格外理解临终病人的需求和家属的心情,安排他们相见和守候,倾听家属内心的忧伤,安慰家属或亲友在承受悲痛和精神打击时,要节哀,要注意保重身体。接受家属的询问时,不计较语气和态度,耐心解释,注意沟通方法,嘱咐要准备的事宜和注意的事项。用优良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对临终病人的关怀和周到的护理服务,感动家属、安慰亲友,支持他们克服眼前的危机,在悲痛中得到安慰。
临终病人需要整体护理:
临终病人希望延续生命,希望得到心理支持,需要内心的安抚。在人生的规律面前,护理人员需要对临终病人身心进行整体护理,帮助临终病人满足人的基本需要、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信息交流,视临终病人为整体的人,减轻其身心痛苦,给予心理支持。
晚期临终病人心理特征和护理
2.1晚期临终病人心理特征:
大多数晚期临终病人的心理特征可分为以下五期:
2.1.1否认期:肿瘤病人在被告知自己患上癌症,即将离开人世时,不能接受现实,通常采用否认机制来应对这一消息所引起的惊恐。过时病人表现为焦虑和忧郁。
2.1.2愤怒期:当病人意识到死亡不可避免时,常常表现出愤怒,愤怒可指向周围环境和所有人,包括医护人员。
2.1.3服从、讨价还价期:处于极度痛苦中的晚期病人,为减轻疼痛、痛苦、延长生命,常表现为一个服从医疗的“好病人”,要求任何检查,寄希望以此来换取痛苦暂时解除。
2.1.4抑郁期:当疗效不满意、病情不断恶化,继而情绪沮丧,对事物淡漠,心灰意冷,需要亲人在身旁,以免孤独地离开人世。病人常表现为焦虑、恐惧、悲观、失望、消极抵抗的心理。
2.1.5接受期:病人从恐惧、焦虑和不安中解脱出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此期受病人个人修养,文化程度的影响,是我们医护人员对临终病人护理的最高理想。
2.2晚期临终病人的护理措施
根据晚期和临终病人所表觋出来不同心理状态,我们采取了以下护理措施:
2.2.1 心理护理与干预
心理护理与干预是晚期和临终病人的首要护理。心理护理与干预是指护理人员通过采取护理方法和技能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行为指导。其主要干预方式是提供心理支持、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助病人提高对疾病治疗及自身情况认知水平。这要求护理人员充分理解病人,满腔热情地对待病人,用自己美好的态度、情绪、行为、动作去影响和改善病人的心境,帮助病人从对死亡的恐怖与不安中解脱出来,使病人正确认识及对待疾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增加病人的信任感,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2.2.2 躯体护理
尽可能使病人处于舒适状态,帮助解决好病人的饮食、睡眠、排泄及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要求护理人员操作熟练,多方面满足病人的需要,以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2.2.3 疼痛的护理
尽可能多为病人寻求减轻及控制疼痛的方法,以降低疼痛的阈值。
通过60例临床观察,发现面对死亡的病人心理过程是震惊否认、愤怒、忧郁要求、接受4个阶段。
震惊否认:当病人自觉已患致命疾病的时候,首先是不肯接受,他不愿把自己疾病的危重情况讲给来探视的亲友,也不高兴家属谈及他的疾病,此时病人对自己的疾病仍抱有一线的希望,能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愤怒忧郁期:随着疾病痛苦的加重,病人渐渐开始绝望,临床表现为愤怒、急燥、沉默不语。
协议要求期:病人面对死亡最关心的问题是感到对亲人的责任未完成,反映了我国家庭责任心强,家庭价值对临终者很重要。此时表现为患者对家庭最担心的事情要有个明确的交待,临终者急于见一些亲友,把该办的事安排好,把该说的话讲出来。
接受期:临终者已饱尝了疾病的折磨,痛苦不已。
护理体会
护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临终患者更需要精心的护理,要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各种痛苦,要一视同仁。临床上常遇到治疗不合作的病人,此时要求我们护士更加诚恳耐心地对待病人,了解患者对治疗不合作的原因。
要善于洞察病人的内心世界:几乎所有的病人在临终前都有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的作用使患者忧郁、沉默或愤怒、急燥,这就要求我们护士应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要善于听出病人的“弦外之音”,通过细致准确的分析、推理,作出正确的判断,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
1.1表情亲切温柔自然的表情能起到使患者无戒备心理容易接近的安全感。
1.2眼神安详眼睛可传神护理人员镇定自若或忧郁惊恐都是以眼神为导体给予患者不同刺激,眼神惊恐会使患者慌乱,眼神凝注会使患者感受到被重视、被关怀,眼神镇定会使患者放松对死亡的关注,增加面对死亡的勇气1.3语言恳切语言是一门艺术,在临终患者的护理中对语言有更高的要求,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不同年龄、职业等层次的患者要使用不同语言,语言恳切真挚,语速稳健和缓并配合非语言交流的方式如抚摸等,使患者在生命最后一刻处于被关怀体贴慰藉之中,濒死者进入死亡阶段后视力模糊、语言困难但听觉保留时间长,护理人员在床边既不能窃窃私语以免增加患者猜疑焦虑也不能毫无顾忌,讨论病情防止患者受到意外刺激。
1.4动作轻柔对l临终患者实施护理措施时动作要也别轻巧敏捷、稳当、柔和、有序操作准确尽量降低人工呼吸机等各种抢救设备噪声,增加舒适度。
2、临终患者不同心理阶段的护理
2.1否认期的护理否认是抵御严重精神创伤的一种自我保护,其中护士应与患者坦诚沟通既不要揭穿患者的防卫也不要对患者撒谎,要了解患者对自己病情的认知程度理解患者心情,耐心倾听患者诉说维持他们的适度希望,缓解其心灵创痛并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其逐步面对现实。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2.2愤怒期的护理护士应把愤怒看作是一个健康的适应性反应,对患者是有益的,而千万不能把患者的攻击看作是针对某个人的并予以还击,对患者不礼貌的行为应忍让克制同时也应做好患者家属工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共同给予患者关爱、宽容和理解使他们能发泄自己的愤怒宣泄他们的感情,并在必要时辅以药物稳定他们的情绪,尤其被事业家庭、子女等困扰的中年患者,发怒时要充分理解尊重他们的人格,护理上尽量做到仔细、动作轻柔,态度和蔼可亲得到患者的谅解。
1.1表情亲切温柔自然的表情能起到使患者无戒备心理容易接近的安全感。
1.2眼神安详眼睛可传神护理人员镇定自若或忧郁惊恐都是以眼神为导体给予患者不同刺激,眼神惊恐会使患者慌乱,眼神凝注会使患者感受到被重视、被关怀,眼神镇定会使患者放松对死亡的关注,增加面对死亡的勇气1.3语言恳切语言是一门艺术,在临终患者的护理中对语言有更高的要求,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不同年龄、职业等层次的患者要使用不同语言,语言恳切真挚,语速稳健和缓并配合非语言交流的方式如抚摸等,使患者在生命最后一刻处于被关怀体贴慰藉之中,濒死者进入死亡阶段后视力模糊、语言困难但听觉保留时间长,护理人员在床边既不能窃窃私语以免增加患者猜疑焦虑也不能毫无顾忌,讨论病情防止患者受到意外刺激。
1.4动作轻柔对l临终患者实施护理措施时动作要也别轻巧敏捷、稳当、柔和、有序操作准确尽量降低人工呼吸机等各种抢救设备噪声,增加舒适度。
2、临终患者不同心理阶段的护理
2.1否认期的护理否认是抵御严重精神创伤的一种自我保护,其中护士应与患者坦诚沟通既不要揭穿患者的防卫也不要对患者撒谎,要了解患者对自己病情的认知程度理解患者心情,耐心倾听患者诉说维持他们的适度希望,缓解其心灵创痛并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其逐步面对现实。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2.2愤怒期的护理护士应把愤怒看作是一个健康的适应性反应,对患者是有益的,而千万不能把患者的攻击看作是针对某个人的并予以还击,对患者不礼貌的行为应忍让克制同时也应做好患者家属工作,共同给予患者关爱、宽容和理解使他们能发泄自己的愤怒宣泄他们的感情,并在必要时辅以药物稳定他们的情绪,尤其被事业家庭、子女等困扰的中年患者,发怒时要充分理解尊重他们的人格,护理上尽量做到仔细、动作轻柔,态度和蔼可亲得到患者的谅解。
【中图分类号】R47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191-01
患者一旦被确诊为肿瘤,其治疗的首选方式是放化疗和手术治疗。而我院呼吸科在2009年8月-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肿瘤患者中,有32例为老年肿瘤晚期患者,这些患者在短期内随时会发生死亡,所以给予必要的临终关怀和心理护理,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详的临终环境,最大程度的满足他们的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对如何实施临终关怀护理的措施进行探讨。
1临床资料
在本组资料中,老年晚期肿瘤患者为32例,其中女患者12例,男患者20例,年龄为58~86岁,平均69±3.8岁,所有患者诊断标准均符合《现代肿瘤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属于晚期肿瘤患者,综合治疗方法为对症支持、中医药、提高免疫等等。
2方法
2.1心理护理
2.1.1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晚期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机体的T淋巴细胞免疫有着直接的关系,进而对患者的生存期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所以对患者采取科学的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护士对患者要给予充分的同情和理解,同时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充分的了解,采取积极的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让患者的心境保持安定和平稳,最大程度的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1]。
2.1.2鼓励和支持患者家属陪住和探视:患者一旦从熟悉的社会和家庭环境进入到医院,会从生理和心理上产生极度的排斥和不适应,感到茫然无助,表现为恐惧、不安、寂寞和孤独等等。而针对老年肿瘤患者,生命危在旦夕,往往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若严格按照医院的探视制度办事的话,会让人感到人情味的淡薄,使患者和家属都无法接受[2]。所以应积极鼓励和支持患者家属和好友亲朋的守护、陪住和探视,使患者能够在生命的余光里感受亲情、真情,慰藉心灵,能够无惧、安详、坦然的面对现实、毫无遗憾的告别人生,同时生者也能在患者弥留之际,全部的、无悔的奉献爱心。
2.1.3对临终患者的家属实施人文关怀:患者家属也是实施临终关怀护理的重要的服务对象,由于即将失去亲人,他们的行为和情感非常的脆弱,表现出来的痛苦常常难以克制,所以护理人员也要做好患者家属的疏导工作。对其进行鼓励,争取让患者在生命弥留之际能和家人在一起。若患者生命频临死亡,病情危重,医护人员应该详细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共同创造一个相对理想的就医环境,使患者能够舒适、安静的离开人世。
2.2一般护理
2.2.1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进食时间要根据患者需要,同时在饮食中适度增加纤维素的含量,若患者留置导尿管,应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率的发生.若患者发生躁动、谵妄、并出现意识丧失,应时刻保障患者人身安全,同时护理时动作要轻柔,做好皮肤护理,防治褥疮的发生,若患者频临死亡,循环功能衰竭,会出现四肢冰凉或体温升高的现象,应及时给予更换衣服,同时加盖被服,并避免患者在意外刺激下发生抽搐[3]。
2.2.2做好口腔护理:患者保持呼吸畅通,必要时给予吸痰、吸氧,应经常用棉球或湿纱布对口腔进行擦洗,为防止口唇干裂,可涂抹石蜡油。
2.2.3对生命体征密切观察:老年肿瘤晚期患者,往往会出现呼吸和循环衰竭,死亡随时都会发生,因此应对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密切进行观察,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同时实施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
2.3疼痛的护理:大概有70%的晚期肿瘤患者,其主诉是疼痛,而发生剧烈疼痛的又占了50%,所以及时发现和减轻患者的痛苦是非常必要的。由于老年肿瘤患者畏惧死亡,机体又极度衰弱,所以对疼痛具有较差的耐受力,疼痛感会非常强烈,甚至无法忍受[4]。所以医护人员应该在心理上给予安慰,精神上给予支持,同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尽可能降低患者的痛苦。
2.3.1疼痛的心理护理:应对患者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同情,在心理上给予鼓励和安慰,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的恐惧感,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痛苦,对患者疼痛的诱发因素,部位和特点准确、及时的掌握,为使患者的痛苦减轻,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2.3.2按时给药: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规律的使用止痛药物,而不要按需给药。这样才可在疼痛的初始阶段得到有效缓解和控制,减轻患者的恐惧感,同时也规避了药物剂量的加大。
3讨论
针对老年晚期肿瘤患者,可采用药物来缓解疼痛的症状。但临终关怀和心理护理是必要的和基础的措施,也是缓解和减低患者痛苦和不适的重要手段。这就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具有人文关怀,怀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同时对基础的护理技术、理论和操作要熟悉和掌握。同时卫生行政部门也要加强培训工作,建立和完善适合晚期肿瘤患者的支持疗法和临终关怀的组织机构,使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得提升[5]。在我院呼吸科就诊的32例老年肿瘤患者,通过采用科学的心理护理和临终关怀措施,能使患者在生命的最后时期舒适、安全的度过,同时给予患者家属适度的关心和安抚,并做好后期的回访工作,使其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徐佳奕,方芳,章惠英,姜瑛,周. 三级甲等医院肿瘤患者PICC置管依从性的调查与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6)
[2]陈钒. 剩下的时光,有我陪着你[J]. 心理与健康. 2010(11)
临终关怀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同时,临终关怀还能帮助病患家属承担一些劳累与压力,而在临终关怀中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清除或减轻病痛与其它生理症状,排除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令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
1 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
患者在被确认病入膏肓、无可救治后的心理反应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1 否认期 患者在刚被告知患有不治之症时,表现为不能接受,否认自己患此病,认为医生把检查结果弄错了。医务人员在此期不应把病情全部告诉患者,维持患者一点希望,让患者逐步适应,也可顺其意愿,予以可以耐受的检查,以缓冲患者受创伤的心灵,与家属一起做好安慰,密切守护,防止自伤、自杀等不幸事件发生。
1.2 愤怒期 患者在通过短暂的否认而确定无希望后,觉得为什么患这种病的会是我而不是别人,表现为愤怒、烦躁,甚至不愿意接受治疗,将愤怒情绪发泄到亲人或医务人员身上。此期的心理护理非常困难,患者可发生不礼貌的言行,医务人员要把愤怒看作是一种健康的适应性反应,应忍让克制,让患者的情绪得以宣泄,医务人员要怀着一颗爱心,安抚疏导病人。可同时辅以药物,稳定情绪,使其安全的渡过此期。
1.3 忧郁期 患者在精神和肉体上深受巨大的痛苦,在意识到自己死亡不可避免,将不久于人世时,感到悲痛欲绝和极度恐惧,有强烈的孤独感。沉闷压抑,希望有亲人陪伴,能得到更多的关怀。此期重点在于鼓励与支持病人,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维护其自信心,积极营造解除病人心理恐惧、减轻心理负担的良好氛围,及时将病情好转的消息或新的治疗技术告知病人,使他们能以乐观、愉快的心境与死神较量。
1.4 接受期 少数患者在临终阶段基本接受了死亡这一事实,显得很平静,不愿意增加亲人和社会的负担,希望早日结束生命。此期重点为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环境布置、饮食调配有积极的作用,了解病人最关心的事宜,尽量为其完成未竟事宜提供条件。医务人员要有同情和人道主义,尊重病人意见和日常生活习惯,体贴矛盾心情,给予更多自由,不约束其力所能及的活动。还可组织各种娱乐活动,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让他们充实的渡过生命的最后历程。
2 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
临终患者的家属都将经历一段极其痛苦的心理过程,他们的心理特征主要有:镇静、冲击(初知病情),否认(病情缓解时),愤怒(病情加重时),接受现实(病人濒死时),忧伤悲痛(病人死亡时),悲叹(病人死后一周左右),接受死亡(病人死后一月左右),解脱(病人死后半年以上),重组(病人死后一年以上)。医务人员不仅要做好临终病人的关怀,也要做好家属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尽可能缩短心理上的否认、愤怒阶段,进入接受现实阶段,提高家属的心理适应能力,维护其心理健康。
2.1 掌握沟通技巧 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护士与家属接触最多,在与家属交流中做到善移情,用心倾听,有效地利用非言语性沟通技巧,适当运用肢体语言,不要给予过多安抚性回答,要理解他们此时的真实感受,取得他们的信任和亲近,才有利于帮助他们减轻痛苦。
2.2 给临终患者家属心理支持 作为临终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应将痛楚与打击深埋心底,以良好精神状态去影响患者,尽力减轻疾病给患者带来的身心痛苦。医务人员应鼓励家属用适当的方法宣泄内心的情感,对家属在愤怒阶段的一些过激行为,应采取理解和克制的态度。对忧郁阶段的家属,要时刻在一旁静静地陪同,轻握其手或轻扶其肩背,以安抚情绪,让临终病人家属感到春天般的温暖。
2.3 指导家属协助做好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 家属的态度、言行可直接影响病人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有亲人守候在身旁,对临终患者来说是极大的安慰,医务人员应对家属进行安抚和鼓励,指导家属参与临终者的护理,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向家属介绍临终关怀的相关护理知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一起分析病人的心理状态,并使临终病人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充分的护理和安慰,以一种轻松的心情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心理护理在临终关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社会需求,也是医学伦理学范畴。对于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整个民族素质、促进医患沟通都有极深远的意义。临终关怀要社会化,而其中心理护理启动的死亡教育是发展临终关怀事业的关键所在,通过死亡教育使人们减轻对死亡的恐惧心理,更加珍惜生命,正确对待死亡,使临终病人以其赞成的方式接受死亡,而进一步提高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临终护理也叫临终关怀,其宗旨是使患者在有限生命里,安祥,舒适且有尊严而无憾地离开人世,护理的对象是临终患者。所谓“临终”,指人生所患疾病的终末期或遭受意外濒临死亡的时间。临终护理是针对垂危患者进行的一种特殊护理,所以它是临床护理中的一种特殊护理,具有和普通护理不同的特点。
对临终患者来讲,治愈希望已十分渺茫。此时目标由治疗为主转变为对症处理和护理照顾为主。这时,正确认识和尊重患者最后生活的价值,提高其生活质量是对临终患者最有效、最有意义的服务。此时医护人员对患者所要做的不再是治愈疾病、延长生命,而是控制病症、减少痛苦,保持患者身体舒适,提供有效生活护理和心理支持,最大限度改善和提高患者的临终生活质量。要实现以上目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工作。
1 注意基础护理
1.1 注重躯体舒适 针对患者特点,护理人员应尽可能的为临终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外部环境,注意室温、光照,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从多方面加强基础护理。此时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均已衰竭,身体极度衰弱,免疫力低下,基本无法起床活动,所以发生压疮及口腔并发症的概率很高。对此,要加强皮肤护理,以防压疮产生。要维持良好、舒适的,定时翻身;定时为患者擦洗;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床单、被褥、衣物干净、整洁,防止压疮及交叉感染的发生。要重视口腔护理,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对无法自理患者,护士应对患者应定时进行口腔护理。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如何正确护理患者的皮肤及口腔。对于患者易出现的便秘或大、小便失禁等排泄问题,护士应加强患者排泄的护理,并对其家属进行有效地指导。
1.2 控制疼痛 疼痛是临终期患者常会出现的现象。疼痛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痛苦,还会引起其强烈心理反应。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与疼痛特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通过准确评估临终患者疼痛的原因、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发作规律,认真实施镇痛方案,有效地使用止痛效果强、副作用小的镇痛药物,以达到理想的止痛效果。同时,注意患者用药后的反应,以防发生意外。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非药物止痛的意向干预,如音乐疗法、心理暗示法、催眠意向疗法以及针灸、按摩疗法、外周神经阻断术等方法减轻患者的痛苦,以达到止痛的目的。
1.3 营养支持 处于临终阶段的患者自主获得减少,循环不良,营养失调,难有进食的欲望, 基于患者食欲下降,消化吸收功能降低,机体往往处于负平衡的情况。护士和家属应共同商量患者的饮食,要注意食品的合理搭配及营养卫生。处理的原则是少量多餐,给予易消化吸收,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减少恶心,增进食欲。多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便于患者吞咽。必要时采用鼻饲或TPN(静脉营养),保证机体的能量供给。加强对患者身体状况的监测,注意观察患者电解质指标及营养状况,监测生命体征及末梢循环情况,掌握患者的身体变化。
2 进行有效心理护理
临终患者是经过治疗生还无望、濒死的患者。他们的身体状况使他们特别需要人间的温暖、社会的尊重以及周边人们精心的照料,需要身、心两方面的照顾。在进行全面护理的过程中,除了根据其生理反应与变化做好基础生理护理外,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做好心理护理和精神安慰,使患者不带遗憾地辞别人世。
美藉精神病学家伊莉莎白・库布勒・罗斯博士根据临床患者的心理特征,将临终患者复杂心理和行为归纳为五个典型的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此研究在世界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2.1 否认期 临终患者在初知自己病情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对自己所患疾病的强烈否认。此时,患者对自己的病情还未接受,心理上受到强烈刺激。典型特征就是逃避和拒绝承认病情、承认这个事实。并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可能是医生错误诊断,并四处求医,以期望获得相反的结论。持续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可能持续数小时或几天不等,甚至还有些患者直到辞世前几天还在谈论今后生活的计划打算。
2.2 愤怒期 当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否认确定病情之后,愤怒、怨恨由然而生,对自己所患疾病不理解,多认为是命运的不公,常将情绪发泄、牵怒于他人。这其实是患者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
2.3 协议期 经过愤怒期后,此时患者开始接受既成事实,承认病情的存在,心理逐渐趋向平静,承认死亡即将来临,为了延缓病情,患者会积极配合治疗,并不断提出要求(协议),以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希望医学奇迹出现,改变噩运,延长生命。
2.4 忧郁期 因为疾病的不可逆,当一切挽救生命方案都已无效,病情日益恶化,症状逐渐加重时,患者已充分意识到自己逐步走向死亡。此时心情极度忧郁、伤感,痛苦、消沉、绝望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经常表现出悲伤、退缩、情绪低落、沉默哭泣等反应,希望亲人能够日夜守候在身边,时常沉默不语,抑郁寡欢。
2.5 接受期 经过一段时间的抑郁,患者会进入接受期。在这一时期,患者会变得相对平静,表现既不痛苦也不害怕,心情得到了抒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表情淡漠,非语言动作增加,常有嗜睡现象且不易唤醒,此时患者极度疲劳衰弱,对即将到来的现实表现平静,不愿与人交谈。
针对患者在临终阶段所表现出的五个不同时期,护理人员应根据其各个时期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在最后的治疗过程中建立最佳的心理状态,提高生命质量。(1)否认期护理。对于处在这个阶段的患者,针对其所表现出的对病情的排斥心理,护理人员应主动、正确引导患者。与患者交流时,不要揭穿患者的防卫机制,要表现出热心、支持和理解,倾听他的主诉,多和患者谈一些提高精神情绪的话,多用鼓励、暗示性语言,正确引导患者面对现实,尽可能减少不良信息对患者的刺激,使其有更多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的心态。(2)愤怒期护理。对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疗效不佳,患者进入“愤怒期”的反应,要认识到这是一种正常的适应性反应,护理人员应认真倾听患者的心理感受,允许患者宣泄心中的不快,对于其忧虑、恐惧、烦躁,医护人员要谅解、宽容、安抚、疏导,使患者在医院有安全、温暖感和归属感,切不能“以怒制怒”。同时由于患者情绪的剧烈变化可能影响到其行为的反常,如拒绝治疗甚至产生自杀念头,护理人员要时时注意,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必要时适当应用镇静剂,稳定患者的情绪。(3)协议期护理。此时患者已认识到了自己的病情,开始由愤怒转向平静,并积极要求合作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命的时间和质量。此时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患者,加强生活护理,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如亲情、爱好需要等,积极引导,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同时通过和其家人的关怀、照顾,让患者感到自身的价值,使心境处于欣慰和轻松的最佳状态。(4)忧郁期护理。对患者经过多方努力治疗无望,病情日益恶化所表现出的强烈失落、消沉、绝望心理,护理人员要对其给予充分的同情与照顾,提供支持性护理。使用非语言的方式给予其精神上的支持,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让患者感到被关心、重视和照顾。增加患者与家人接触的时间,尽量带去快乐,让患者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同时加强护理,注意预防患者的悲观自杀行为倾向,帮助患者树立正确对待死亡的态度。(5)接受期患者。经过忧郁期后,患者感觉通过努力已无希望,对病情不再抱有侥幸和猜疑,对出现的症状保持平静,对死亡不再有恐惧感,准备接受死亡。此时应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 除采取积极治疗和全面护理措施外,还要为患者提供精神支持。减少外界的干扰,尊重患者的意愿,帮助患者了却未完的心愿和事情,让家属多陪伴患者和参与护理,使患者心灵得到慰藉和舒缓,真正体现出对生命质量的珍重。
对于临终患者心理活动的五个发展阶段,并不一定是前后相继的,有时会交错出现,有时会缺如某个阶段,各个时期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作为护理人员就应掌握各期的特点认真观察、分别护理,帮助临终患者从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中解脱出来,建立相对良好的心态(生死观),比较平静地渡过临终的各个时期。
3 维护临终患者尊严
关注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还要注意维护患者的尊严。护理人员和家属应把临终者看成一个整体的人,一个正在完成全部生命过程重要阶段的人,给患者以真诚的关心、友爱、温暖,尊重患者的人格,维护其尊严,保护和支持个人权利。而且,对临终患者的尊重,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安慰,要使患者真切感觉到自己仍在被人们所关注,是家庭和社会的一重要分子,从而消除他的烦躁和孤独感。满足患者的关怀需求,让患者觉得自己的尊严得到了尊重,自尊心得到满足。通过他人的理解与关爱,提高临终期的生命质量,使他们安祥、有尊严、无遗憾地走到生命终点。
4 对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及安抚照顾同样是临终关怀的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