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总结与反思模板(10篇)

时间:2023-11-10 10:01:2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中音乐教学总结与反思,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中音乐教学总结与反思

篇1

【分类号】G633.951

由于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以计算机与互联网为主体的信息科技;目前,这种技术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与广泛的实践,从小学生到老年群体皆会有所涉及;尤其是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更是得到了大范围采纳;不仅补充了教学资源,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质量,间接的促进了教育方法、教学模式的改进;从现阶段的经验与教学反馈方面看,收效甚好。因此,以下就以信息技术作为背景,对高中音乐教学展开具体的讨论。

一、概述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实现情景创设,更新教学理念,促进教学方法转变与教学模式的革新,并有力的促进师生间的互动性,弥补教学资源不足之处,更为形象、具体、多样的将音乐世界呈现给学生。现在的高中音乐教学中,已经渐渐引入了信息技术,多以多媒体的应用为主要形式,利用网络路径,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学现代化。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误区说明

根据当前的教学实践经验,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误区有个方面,将技术等同于教学,通过信息资源等同于课程内容,将视听课件等同于讲授。这四个误区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对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认识不清,未区分教学、工具间的关系,而且,教师对信息技术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目的不明确,有时出于教学懈怠,有时出于能力不足等。

三、常见问题的表现形式与解决方法

1、常见问题的表现形式

上面所说的四个误区,也是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表现;但深入一步思考发现,主要的表现形式,集中于更深的层面;具体如下:

首先,教师技能水平不足,角色转换后适应性不强;在学习资源的摘录、选取,以及对课程相关资源的把握程度不够;

其次,对学生的主体性过于放任,未做范围限制,并且教师的指导性未得到充分发挥;在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缺少具体的方法;

第三,对于信息技术的依赖性强,无论是教师、学生,都在表现的工具的应用中,疏忽了高中音乐教学的实质,以及教学的目的;

第四,未能将信息技术、学生能力培养、教学方法改善、教育模式革新进行有效的关联,缺少系统性。

2、解决方法

首先,教师应该以高中音乐教学的课程作为基础,分析内容,再通过信息技术来撷取适当的材料,制作教学课件;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在感官能力、接受程度、兴趣、教学质量进行教学中的评估,教W后的反思,并进行进一步完善;在课件制作与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要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需要对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指导性这种位置转换,教师的课堂权力集中到教师成为教学的设计者、创造者间的权力进行区分,然后,采取积极的适应态度,去把握当前教学中的一些实际功能,让自己的创造能力、知识复用水平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中得到更好的发挥与体现,完善教学事业,成就教师自身。

第三,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之一种,减少依赖性,增强对新课改后的高中音乐教学的实质的考虑,并与学生进行信息技术与高中音乐教学关系的讨论,教师与学生共同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进行理性解析,找到具体的平衡。将目光转向实际的教学中,以此为中心,更好的应用辅的信息技术工具。

第四,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同时,要注意教学理念与目标的改变,如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让学生更好的提高感受力、分辨力;通过教学情境设置与创意让学生更好的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利用游戏互动的方式,让音乐与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整体,学生融入音乐、音乐融入学生人生,为其审美、性格、理解力、想象力、创造能力提供一个更好的训练过程。

四、高中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方向

篇2

我国高中音乐课程改革明确提出:音乐教育的价值在于“人的发展”,倡导不断拓展音乐教学领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在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事先体验、表现、创造的音乐学习,然而,我国高中音乐教育在应试教育影响下,与这一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高中音乐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相对滞后与音乐新课程改革幅度大、跨度大、难度大,让现阶段高中音乐教学中一些问题显得特别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音乐学习的动力不足,学习被动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音乐教学成了特长班式的准专业音乐课,高考生的高考预备班。学生音乐学习存在功利思想,音乐学习动力不足,大部分缺失预习和复习环节,仍然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2.音乐教学内容改动随意,偏离教学目标

目前许多地区的普通高中的音乐课,教学内容随意改动,学习的内容被声乐、器乐、乐理和视唱练习所替代,完全偏离了高中音乐教育的目标。这不利于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3.音乐教师素质和教学方法有待提高

目前,部分音乐教师教学理念相对滞后,仍扮演着知识技能传授者的角色。教学以“老师讲、学生听”,“重讲授、轻参与”,“重结果、轻兴趣”为主。音乐课程教授过程死板、教学方法教条,没有给学生参与、创作的空间。

二、高中音乐教学创新的几点建议

高中音乐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如何加强高中音乐教育自身的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完善科学的教育体制,成为了高中音乐教育工作者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音乐教学理论的研究、课程教学实践的探索以及教学的反思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并针对如何创新高中音乐教学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

1.丰富高中音乐学习内容,为音乐学习方式转变创造条件

我们知道,单一的、远离现实生活的学习内容影响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多元化需求和兴趣爱好、适宜地整合必修课(例如教师在必修课的音乐剧欣赏部分,可以调整单元结构,设置专门的《音乐剧赏析》单元,而适当保留教材中的经典歌曲《哆来咪》《孤独的牧羊人》等),或拓展选修课,丰富音乐课程学习内容,为学生转变音乐学习方式创造条件。

2.转变教师角色,搭建表现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针对高中学生学习过度依赖教师,学生没有自我规划,被动学习音乐的问题。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是音乐学习与学生的桥梁,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堂内外加以引导,搭建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平台,从而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如在音乐鉴赏教学中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具有时代气息能反映学生生活的音乐作品,在课堂播放时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聆听,相互交流,感受乐曲的意境,在比较中发现,从发现中提高,鼓励学生的每一次发言,开设师生互动的点评等。

要使自主学习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为学生搭建课外表现平台也是不可忽视的。笔者曾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和设施组织了一次年级学生的才艺比赛。参赛选手自主选定比赛曲目、确定演出形式、求教老师和同学反复练习,修正和提高自己;而不参赛的学生中亦有很多自发参与到活动中,群策群力,为参赛选手出主意、想办法、构思演出形式,反馈表演的意见等。这次活动的举办,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且调动了参赛学生和非参赛选手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使其对音乐的学习意识得到了提高。

3.实施差异性评价,推动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音乐新课程强调学生评价要立足过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不仅要对学习结果进行考评,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能力、时间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评价。因此,教师应关注差异,打破传统的知识技能的单一评价,设置开放的、多元的评价项目,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和选择权,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考核项目,充分利用兴趣的作用,推动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总之,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基本理念是通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为原则而开立的一门基础课程。如何加强音乐教育自身建设,完善科学的教育体系,不断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更好地发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积极作用,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慧冰. 试看高中音乐课程改革. 在线学科教学[J]. 2008年2月.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951

一、培养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性

在高中音乐教学工作中,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具有感受音乐魅力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学生学习音乐,可以丰富自身的情感世界,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音乐鉴赏教学的内容,包含着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通过进行音乐鉴赏教学,可以让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全世界的熏陶,增进对于中外音乐文化的了解,更加热爱我国的音乐艺术,不仅能够提供高学生的森美水平,更加能够把学生的道德水平、感性情怀提升到另一个高度。但值得要注意的是,音乐鉴赏和音乐欣赏并不相同。后者是指通过享受美好的音乐,并领略音乐所要表现出来的趣味。但音乐鉴赏是指对音乐艺术作品的具体感受、体验和鉴赏的精神活动。相比之下,音乐鉴赏比音乐欣赏更高一个层次,更多了一份音乐鉴赏的精神和创造,既需要人们的想象力,又需要人们对音乐的评价能力。

二、高中学生对音乐鉴赏教学不感兴趣的原因

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高考的原因,对于音乐、体育等非高考科目的学习热情并不高,但更多的是校方和教师对音乐鉴赏教学工作的不重视。下文是高中学生对音乐鉴赏教学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一)教育者观念归于守旧

由于应试教育已经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不论是学生、家长,又或者是教师,他们都认为音乐知识对于人生的影响并不大,甚至是可有可无。加上部分音乐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严格对待学生,进行枯燥乏味的技能训练,限制了学生的自由想象力之余还让学生对于音乐课程感到抵抗,大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的热情。

(二)学生的审美趣味低下

尽管高中学生的文化层次较高,但是心智上却算不上是完全成熟。加上我国对于少年音乐鉴赏能力培养意识薄弱,大部分学生的审美趣味和能力较低,并未能够真正体会到音乐的本质,更多的是为了“追星”。而如今所谓的“流行曲”所体现出来的大多都是较为肤浅,容易误导学生。而在正规的音乐鉴赏教学中,所播放的音乐艺术作品,和学生日常所热爱的流行曲目风格并不相同,加上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过于单一、陈旧,极容易令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厌烦的情感。

三、有效培养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为了加强我国高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升音乐鉴赏教学在我国教育体系的地位,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加上作者自己的经验,下面是作者自身总结出的有效培养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途径:

(一)加强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

为了提高我国高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必须要加强音乐教师的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建设。音乐鉴赏教育工作的成效,将会影响着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操、修养以及审美水平,。在音乐鉴赏能力教学中,能够有一支强健的师资队伍,将会对我国的音乐鉴赏教育工作贡献良多。建设音乐师资队伍,需要对音乐教师进行培训,增强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定期组织教师之间的座谈会,相互交流教学经验,提高音乐教师的工作能力。

(二)营造和谐的音乐课堂氛围

若想要让学生能够体会到音乐的美感,那就需要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轻松、欢快的教学环境。作者认为,首先要做的是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存在,然后在这样的氛围中保持心平气和、轻松愉快的心态,进入教学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必须做足充分的准备,教学模式需要生动、有趣,既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要能让学生长期保持对学习音乐的热情,想方设法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构建一个和谐共创的教学的环境。

(三)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

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教师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思考事物,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其次,教师要积极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开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合作探讨。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事前精心准备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进行认真的观察与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这样不但可以令课堂趣味化,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令学生们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正确的教学方法并不是指一种教学方法,而是指根据教学知识的不同,而通过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增加知识的趣味性,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才能凸显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才能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工作中。

(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要培养高中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让他们能够以正确的审美观去欣赏音乐艺术作品,让学生知道真正的好音乐应该是饱蕴民族精神,充满时代色彩的曲调,健康优美。例如:我国的部分经典之作《我的祖国》、《在希望的田野上》、《外婆的澎湖湾》、《龙的传人》等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民族色彩的歌曲,使学生真正明白只有受高尚音乐陶冶,才有正确的审美理想,开阔他们的音乐视野。

(五)师生共同进行反思总结

在学生进行自主独立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随时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建议,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而自己也进行反思,使得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得到升华,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对文章阅读和理解能够得到丰富。但在双方进行反思的时候,不能曲解双方的思路和意图,要对对方表达出一定的尊重,并展开对话和交流,时时对学生加以鼓励,增加其对学习数学的激情。

四、结言

总而言之,我国正开展着教育改革,那么传统的教育制度也应随之改变。音乐应该得到我国人们的重视,让音乐这一科目的教学目的明亮起来。同时,音乐教师要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好引导用作,引导学生对音乐鉴赏的能力,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放松学生为了备战高考的身心。

参考文献:

篇4

高中音乐教师由于“艺考热”的到来,很多教师只注重如何带好艺考生,而忽略了自身也需要提高一定的专业素养,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高中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我国高中艺术教育水平,保障高中艺术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素养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主要包含师德素养、理论素质、学科能力和教育品质等。而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又包括了专业知识素养、专业技能素养、专业情意素养和教育教研能力素养四个方面。

音乐学科的知识包括美学原理、音乐概论、中外音乐史论、音乐名作名曲鉴赏在内的一般音乐理论等。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内容主要是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强调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音乐教师若不具备完备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将无法胜任其职。教师专业素养不仅仅是专业技能,能力也不可忽略,音乐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教学能力和音乐作品创作能力等。当前,音乐教师为了适应新形势,必须在原有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专业情意实际上就是专业态度,一个人做什么事情若没有任何态度,那事情肯定不会做成。霍兰德认为,社会型劳动者喜欢从事为人服务和教育他人的工作,其个性适合做教师,因为他们热情慷慨,善于交际,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高中音乐教师凭借世人对教师的这种印象,就应该拿出一个好的态度,认真、积极地备课、学习、上课。而音乐教育科研是以音乐教育实践和理论为对象,揭示音乐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它是对音乐教育过程中所发现的新思想、出现的新问题的研究,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也是指音乐教师为完成制订的教学任务与目标而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课堂管理、教学示范、信息技术操作和创新教学)以及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

音乐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不仅有音乐、视觉音乐、戏剧、舞蹈等不同门类音乐的综合,有对音乐知识、创作技能、文化背景、风格流派等不同学习内容的综合,还有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要胜任这样的课程,教师必须发展自身的专业素养。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师发展专业素养的途径

教师取得“专业素养”的途径有很多,其中包括读书学习、教学反思、同行交流、行动研究、专家引领、课题研究、网络研修、教师成长记录袋等。其中,对高中音乐教师比较有效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1.读书学习

读书破万卷。书本知识无穷,能够做到天天读书,并在读后摘抄一些经典的句子,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肯定有很大用处。音乐学科本身是一门综合学科,它不仅包含许多专业知识,同时也包含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要想胜任这样的学科教学,就需要音乐教师掌握大量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促进我们的专业知识、技能等,还要阅读一些学科外的好书籍,补充音乐教师的“空白区域”。对于高中音乐教师来讲,读书不仅能够充实我们的业余生活,更重要的是能够获取知识,做一个知识渊博的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当你用滔滔不绝的经典名句为学生授课时,学生对你那种崇拜的眼神也会让你感觉到自身的魅力所在。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音乐教师若能够坚持天天读书,那么“睿智儒雅、知古通今、博学多才……”这些词汇也可以用到我们身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做一名有文化内涵和有音乐修养的音乐教师不是件容易的事。

2.教学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谓反思,就教育工作而言,就是指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写好教学后记就显得更为必要了。写好教学反思是音乐教师获取“专业素养”的基本途径,那么我们应从哪些方面人手呢?笔者认为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了,首先“扬长避短”,总结亮点,积累经验;其次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思考解决的方法;最后记录学生的困惑、问题,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有用的内容记录在案,充实、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促进教学相长。

3.同行交流

新课程计划的颁布,新教材的推行,新课程理念的逐渐渗透,不同学科的相互融合,以及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等,这些都要求教师之间彼此合作,共同提高。

(1)互听课

“听课”是一种对课堂仔细观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行之间相互听课是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听课是教师进步的基石,对于高中音乐教师来说,音乐教材均比较浅显,每个人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在听完别人一节课后,自己要有所悟,这也是一种进步的途径。听课和被听课都非常重要,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教学思路与方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优点,如果我们将他们的经验都尽量掌握,那我们岂不是能够获取许多宝贵的经验?被听课,也是教师成长的阶梯。人们常说:“当局者迷。”同行们若是听完其他教师的课,又能及时提出一些问题来,根据这些问题,教师之间通过相互交流,采取一系列解决的方案,那么再上第二节课时肯定会截然不同,大有所获。互听课,不管是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我们都会受益匪浅,其乐无穷。

(2)互展示

高中音乐教师个个都有自己比较专业的技能,各有所长,如果每位教师能够在同行面前尽最大能量释放出来,让其他教师观摩、学习,这无疑也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好途径。教育局每两年举行一次音乐教师技能大赛,这也是为了促进音乐教师的专业提升、专业再发展。通过这样一个平台,让每位音乐教师意识到自己还有待提高,不学习就会跟不上大部队,不学习就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通过同行之间的相互展示,让音乐教师能够认识到自己还有哪些不足,从而增加了自己的学习动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

高中音乐教师能否发展自身的专业素养,关键还是要看我们自己的决心,只要你想进步、想发展,你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自己。二十一世纪是音乐的世纪,时代给了音乐教师以施展才华的机会,我们为了能够适应潮流的发展、适应新课程的目标,必须不断更新我们的知识,开拓我们的视野,发展自身专业的素养。

参考文献:

[1]北京未来新世纪教育科学研究所,完善自我:教师专业发展,高中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远方出版,2005-01.

[2]陶滔,高中音乐教育展望,1版,远方出版社,2005—01.

篇5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5-028-2

高中的音乐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全面而优秀的精神品格,从而达到审美的人生境界的主要途径。但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许多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高中音乐课只是一门辅助的课程,是为学生在学习主干课程之余调节情绪的。音乐课堂上只要按照课本照本宣科,在音乐课上放放音乐或由学生展示通俗歌喉,仅此而已。这种状况令人担忧。笔者认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元的,但不可否认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当前的音乐教学中的各种教学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整合,处于一种杂乱的状态。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应该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对音乐教学资源的整合进行统一规划,使其遵循统一的开发平台和统一的技术标准,以增强教学资源的通用性、兼容性和共享性。本文认为可以从课程资源、师资队伍、教学方式等三个方面整合,有效开发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资源。

一、积极开发,整合课程资源

课程以资源为支撑,要想高中音乐教学出彩,必须要对现有的潜在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可以说,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开发是高中音乐教学得以深入的保证。实际上,在实践中,笔者发现,音乐教学的资源不仅仅限于教材,更加广阔的资源就在我们生活中。

(一)整合媒体教育资源

媒体教育资源主要指在社会中各种媒体里能够传播的资源。主要包括:电视、广播、书刊、报纸、音响、音像等。阅读可以使人告别心灵的孤独,体味一种独特的快乐。现代传媒业的发达对于人类来说是件幸事,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电视,可以介绍一些好的节目,观看后在课堂上讨论。比如一些经典节目《每日一歌》、《每周一曲》、《星光舞台》等中的歌曲;或一些健康的流行歌曲,或民族民间音乐等等。教师在选择这些资源之时应该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相比较初中生,高中生已逐渐形成音乐审美态度,包括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对音乐作品的评价、音乐表现与音乐创作能力等方面。因此,媒体教育资源只有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并最终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时才有价值。教学中,教师在不伤害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帮助他们分析、欣赏相关音乐资源,使学生逐步认识、体验音乐作品的美、丑,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音乐文化生活,也提高了他们的审美体验能力。

(二)整合社区教育资源

社区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可从事艺术教育的人才资源(如文艺团体的演员,书画院的书画家,少年宫的教师等)、杜区文化艺术组织机构、杜区文化艺术场馆、农村民俗活动等。比如在淮安市耳闻乐见的农村婚礼的吹打音乐、老年秧歌舞音乐等都是我们民族、民间音乐的瑰宝,也是农村音乐课程的资源。整合与开发社区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与社区艺术教育人才建立广泛联系,采用讲座、展演、座谈、组织活动等多种方式,使之参与学校的艺术教育;与社区的艺术组织、机构、博物馆相互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参观社区的艺术展览,参与社区的艺术活动(电影、文娱晚会、庆典活动等)。教师通过紧密地联系生活中常见的音乐进行和展开音乐教学活动,才能适应音乐艺术的规律,使音乐教学收到良好的成效。

(三)整合高中学生资源

在各种课程教学资源中,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便是学生资源。学生的课程教学的主体之一,也是课程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特别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修养,生理、心理的发展正趋于成熟完善,有活力,有创意,求知欲强,悄感丰富,还有较强的参与艺术实践的愿望,如果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和整合,其学生的热情必然高涨,教学效果也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以作品《梁祝》为例,整合利用学生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利用个别学生促进学生与作品之间的整合交流。在笔者所在的班级中,有一个学生能拉小提琴。经过两周的准备,她在课堂上为大家演奏了爱情主题、副部主题,这个效果比听世界一流乐队的演奏好。因为现场的演奏与学生是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使其有亲近、亲切感,演奏学生的表情、身体语言、情感投入都使同学的情感产生共鸣。其次,在激发、整合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数个小组,展开研究型的学习,如一个小组着重对梁祝的传说及社会意义的研究,另一个小组研究本题材的其他艺术表现形式―越剧,还有一个小组研究作曲家、创作背景等,有些小组负责场景的布置……在收集资料过程中,有的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有的采访本地剧团,还有更多的学生上网。实践证明,采取此种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学习,激发学生的各项潜能,开拓视野,增强自信,掌握学习方法。

二、相互学习,整合师资队伍

要提高高中音乐教学的水平,关键还是在于音乐教师的素质。提高音乐教师的素质有多方面的途径,对教师进行业务素质培训、引导建立教师自我心理防御机制都是一些较为常见的做法。但是笔者认为,这些都是针对单位教师的一些做法。想要提高整个学校乃至地区的音乐教学水平,必须要引导教师互相学习,整合音乐教师队伍。这就要求一方面学校应该为教师创造条件,为年轻教师提供机会,可以经常地听课、访问,学习老教育家、老教师的先进经验。同时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学习班、研讨会的形式,交流心得,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音乐教师要努力读书,大胆实践,虚心学习,注意总结。在演唱、演奏能力上,教师要坚持练习,稳定地增强音乐表演能力;与此同时,也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教学反思能力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同事间的经验交流对于促进教师的反思是十分有益的,同事之间还可相互交换问题,引发彼此的思考,从而促成教学效果的显著提高。

三、互动开放,整合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往往采取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将课本中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诚然,音乐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学基本知识。其中,学生对音符的认知、乐器的操作等不能自发产生,只有依靠灌输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灌输是必须和必要的。灌输并不能成为音乐教学的唯一方式。高中生的音乐认知相对于小学生而言,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其已经掌握一定的音乐基本知识,其音乐感知觉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基于此,采取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效果并不好。笔者认为应该将高中音乐课堂开放到现实的情境中,整合现有的各种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课题研究的实践,应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养成主动探究的态度和批判、创新的精神,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具体的实施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进行社会实践

即走出校门深入到社会中去调查、访问、搜集资料。如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淮安传统音乐文化遗产调查》这一课题,学生们“从长辈处口传心授、拜访邻居、社区老人”等这类活动中可以了解到柳琴戏、江苏梆子戏、柳子戏、泗州戏和淮海戏、清淮小曲、海州牌子曲等,一方面增长了音乐知识,扩展了课程资源,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的自豪感。

(二)文献资料研究

如可以组织学生研究课题《中外弦乐器的初步比较与研究》,学生们从各种渠道收集整理和分析归纳资料。如到图书馆查资料,购买磁带、CD或从网上搜集相关资料,这些活动是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进行归纳、总结、整理的探究方式,也是一种较为简捷的探究渠道。一方面可以使得课程资源得到扩充,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三)课堂探讨研究

学生们将自己对于音乐知识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展示、解说、介绍,甚至辩论,其特点是互动的,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讨的方式可以是以个人方式提出观点,也可以是以几个人的合作方式、小组方式等。

[参考文献]

篇6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音乐教学又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此同时,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新课程背景下的传统教学方式呢?这是音乐工作者必须要关注的一个重点话题,只有实现传统教学方式的继承与发展,才能让音乐教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达到前进的目的。

一、摒弃落后的教学理念,树立起新型的创新教学理念

首先,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高中生学习和感知音乐的渠道越来越多,例如,广播、电视和网络等等,这些都是极为高效的音乐学习渠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由于当代高中生接触音乐的角度和方法大大增多,所以,音乐教学也变得更加复杂化,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应当意识到当今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要影响,并立足于这个实际情况开展实际的音乐教学,让传统音乐教学更加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进行教学方面的积极创新和探索,从而充分利用当代的科学技术,提升高中音乐教学质量。

其次,高中音乐教师必须要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众所周知,音乐理论对于音乐学习是极为重要的,只有做好理论工作,才能让音乐学习变得有章可循,最终达到科学合理的提升。与此同时,实践工作也是必须可少的,如果只会纸上谈兵,而没有进行具体的声乐实践,学生就会缺乏对于声乐知识的深入理解,最终导致学了忘、忘了学的状况发生,大大影响他们对于音乐的热爱程度。因此,教师必须要适应新课程改革,把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革新,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音乐实践,从而让音乐课程变得更加具有综合性和选择性,避免内容的纷繁复杂,让音乐教学变得更加贴近生活。

最后,音乐教师必须要对新课改有一个深入的研读,并根据时代的要求培养具备综合音乐素养的优秀学生,这不仅体现在文化课的学习上,还体现在思想品德的建设中,学校应当加强音乐教学的建设,并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从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推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1.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

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效率。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音频、图片和视频的展示,从而让他们调动多种感官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这已经被广大教育者证明是一种极为高效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不但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参与者,因此,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课堂的主人。高中音乐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并就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拓展和延伸,从而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并且及时收集课堂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必要时对学生进行点评和引导。对于学生反映出的问题,教师应当加以研究和讨论,并把这作为调整课堂进度和课堂内容的重要依据,这样一来,音乐教学就充分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把“以生为本”贯彻到了教学中的方方面面。

3.拓展音乐教学的交流平台

音乐交流平台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可以积极开展一些音乐领域的交流和比赛,学校也应当积极推动平台的发展,定期组织一些校园音乐会等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可以组织校园大合唱比赛、校园歌手大赛、校园街舞比赛和校园民谣大赛等等,这些活动能够让学校的音乐氛围变得更加浓厚,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积极投入到活动中,进行活动宣传工作和动员工作,并对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这些交流平台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是有重要帮助的,能够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习到的音乐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实践活动中,让课外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满足了他们生活的需要。在这些音乐比赛完成之后,学生会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在交流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了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最终达到自身能力和素养的提高。

总而言之,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为高中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带来了更高的要求,音乐教师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并把传统音乐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彻底融入现代化音乐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只有不断总结、不断实践才能让高中音乐教学走向完美。

篇7

高中音乐鉴赏课的目的在于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然而,在目前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教学方法枯燥、教学手段单一,导致很多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更是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规范高中音乐鉴赏的教学行为,提高高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当务之急。下面,我就结合本人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对此问题与大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望能抛砖引玉。

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互动

我国心理研究证明: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那学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师相处。因此,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教师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感受音乐,鼓励学生把自己对音乐作品的各种理解和想法与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同时,教师也要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架子,和同学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位学生都有畅所欲言、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相反,如果把我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则会降低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鉴赏力,长时间下去还会挫伤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所以,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我们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感受音乐的权利,并多与学生进行学习上的交流和互动。比如,在上课的时候,我会让学生听一首曲子,然后问他们:“你们觉得这首曲子好听吗?”学生会根据自己对这首曲子的感受如实回答好听或者不好听,对于有这两种不同态度的学生让他们进行集体发言,说出自己觉得好听和不好听的理由,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在音乐鉴赏课上是可以自由表现的,同时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二、创设音乐教学情境,加强学生情感体验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我们必须重点突出“情”这个字眼,情即学生的情感,只有在课堂上唤起学生与歌曲作者的情感共鸣,才能真正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进而使学生在情感和音乐的融合之中接受艺术的熏陶。我个人认为,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不失为激发学生情感的一条有效途径。所谓教学情境,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的一种情感氛围。它有利于启发学生情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中学学科课堂实效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音乐教学情境,以加强学生情感体验,使学生自愿接受音乐美的熏陶。

比如,在教学生学唱第二单元第1节《多彩的华夏之音》中《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歌时,因为它属于西北民歌,而且富有西北地方色彩的特点,因此,在课堂上我首先给学生播放了《我家住在黄土高坡》这首歌,同时又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了有关西北风情的图片和影像资料,这样学生就能对西北地区的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有个大致了解,当学生正式学习这首歌时,就能迅速融入这首歌曲所表达的音乐情境中。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体验音乐的奥妙和创作的乐趣

要想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上的控制和导向作用,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适当调控教学节奏,这样既能使课堂的每一分钟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又能给学生留下仔细回味的余地,以促使学生音乐素养得到有效提高。比如,目前大部分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负责播放音乐,学生负责聆听,殊不知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早就开始走神、开小差了,究其原因,学生听不懂这首歌的旋律,感受不到具体的音乐形象。因此,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我们必须灵活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在上课一开始就做到吸引学生眼球、引起学生注意力,并使学生真切体验到音乐的奥妙和创作的乐趣。

比如,在让学生欣赏古琴曲《流水》时,我就用“高山流水遇之音”这个故事作为歌曲引入:“俞伯牙从小酷爱音乐,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有一天,俞伯牙遇到柴夫钟子期,钟子期感叹俞伯牙的音乐‘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这就是著名的高山流水。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认为世上已无之音,终身不再鼓琴。”这样,通过这个小故事,立马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和探索欲望,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这首古琴曲的理解。

综上所述,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绝不是只图眼前热闹的跟风之举,而是需要我们付出实实在在的行动。音乐教学是一门很深的艺术学问,作为音乐教育者,我们必须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以创新研究出更多可以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从而使我们的音乐课堂变得亮点纷呈,活力四射。

参考文献:

篇8

音乐是人类精神文化的本体象征,东西方音乐艺术本体及创造无不根植于数千年文化传统之精神,音乐鉴赏帮助人们了解音乐的真正内涵,体会音乐的真正意境。从小学到大学都有音乐课程的设置,高中阶段的音乐鉴赏又显的尤为重要。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如何巧妙地变换教学方式,如何使学生更好更完美地鉴赏作品,这是许多教师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课题。

一、现阶段音乐鉴赏课程设置的缺憾

如何在这个迅猛发展的高科技时代,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让45分钟的效益倍增,让绵延数千年的中国音乐艺术之精神还能有其文化效度,成了中国音乐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反思现阶段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音乐文化系统的课程至今没有建立,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缺憾,主要表现如下。

1.教材建构:中国音乐艺术精神之“阴阳之道”的缺失

目前国内高中音乐鉴赏新课程教材主要有“人教、人音、湘艺”三个版本,虽然各有其独特的编写角度,但从各基本单元内容来看其建构无不淡化甚至是丢弃了中国音乐艺术“阴阳之道”的美学特质。

2.教学内容:中国音乐艺术精神之“意象性”、“区域性”语言内涵的剥离倾向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往往出现将中国音乐语言独特的结构根基剥离的倾向,仅限于音乐作品节奏、速度等一般要素的分析,缺乏对其作品内容的深度开掘。比如在现代京剧《杜鹃山》和歌剧《后宫诱逃》的比较中,我们可能更多的关注作品本身的创作背景,剧情的发展,核心唱腔的特点,而很少想到其音乐语言的生成特点。

3.教学方法:忽略了中国音乐艺术精神之“感物之心性”的心理需求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特别强调音乐与舞蹈、音乐与绘画、音乐与哲学等学科的综合,让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来接受音乐教育。于是有的音乐教师就认为,音乐课所涵盖的文化面越广,所涉及的学科越多,就是综合。一首器乐作品配上一幅世界名画,一段歌曲演唱配上一句诗词歌赋,美术、戏剧、电影、语文、历史、地理等纷纷挤进了音乐课堂,综合演变成了肤浅的罗列,牵强的硬塞,机械的拼凑。

其实不同文化、不同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的艺术境界,而学生对其也有着“感物之心性”的本能需求,当综合被机械的解读,音乐鉴赏也就失去了其学科自身的存在价值。

二、新课改后音乐鉴赏教学方法的探究

1.互动式教学模式

所谓“互动式”教学模式,也称为错位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将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即由“师讲、生听”改为“生讲、师生共听”的教学形式,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流和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在高中音乐欣赏课中,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

(1)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欣赏环境包括视觉欣赏环境和听觉欣赏环境,音乐课堂的欣赏环境应该足二者的结合,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它更具灵活性。安静的环境、音质好的音响是欣赏音乐的首要条件,它可以促使学生感受意境,享受音乐。除此之外,音质清晰的音响往往给人的听觉带来,并诱发美感的产生,引起人们想投入音乐中的欲望。

(2)与学生共同学会聆听。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肢体动作将音乐的美传给学生。教师还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这是建立美感的重要基础。另外,欣赏时,教师应用各种容易被学生理解的语言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走进作品,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力。

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如启发他们从旋律、音色、节奏、音型、情绪意境和结构特点等引起联想和想象,并通过这样的启发来引导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地欣赏音乐,从而培养学生仔细聆听、积极参与的良好习惯。

(3)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情景。以音乐为媒介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在音乐教学中,学生通过参与合奏、合唱、音乐表演、舞蹈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使之融人群体、淡化自我,从而养成个体服从群体的集体主义观念,又如在《高亢的西北腔》这节课中,我请学生将自己熟悉的西北民歌,用自己喜欢的演唱形式介绍给大家。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所以,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情景不仅创造性地将各种旋律融入课堂,而且培养了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沟通、合作的良好习惯,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4)把握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想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必须了解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了解学生的内在音乐心理状况,对学生学习音乐的行为表现做出最佳解释,从而采取有效措施,以取得最佳音乐教学效果。

(5)引进“小组学习”模式,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小组学习是课堂教学畅通渠道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一起投入,教师引发问题情境,启发交流活动。使学生发挥其新奇独特的创造力和大胆的、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2.通过比较进行音乐鉴赏

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比较音乐的不同体裁、形式、风格、表现手法和人文背景,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1)比较同一作品的不同体裁

如欣赏舒伯特的钢琴五重奏《鳟鱼》时,先听歌曲独唱《鳟鱼》,然后欣赏童声合唱《鳟鱼》,由学生比较总结二种歌曲演唱形式的不同及歌曲表现力上的差异,让学生了解钢琴弦乐五重奏的音乐知识,比较每一个变奏的特点,然后畅所欲言,说出内心的感受。

(2)比较艺术作品的不同艺术特点

在具体教学中,若所选内容的相异性太大或太明显,会提不起高中学生的兴趣,因此,音乐鉴赏中提倡相异性,应当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应当有利于发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篇9

风气使然,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能做的很有限,可这并不代表着我们自始至终都将无所作为。我们比大多数的人都清楚音乐的价值,我们更清楚音乐对于学生的深远影响。应当看到,教育的发展趋势更明确了音乐教学有其无法取代的必要性,而对学生自身的发展而言,对音乐的欣赏、感悟以及掌握,是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殊途同归,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

二、高中音乐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对大多数的学生而言,音乐教学没有高考带来的压力,对音乐的兴趣是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缺乏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课堂教学中所选用的作品往往脱离学情,教学目标没有针对性。

2.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高中音乐教学仍以教师单方的灌输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严重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往往无法体现音乐课程的特点,过分知识化、理性化,轻视学生的参与体验,因此出现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可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反常现象。

3.教学评价单一

课堂教学评价受应试教育影响,重分数,轻素质,不仅教学效率低下,而且也增加了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评价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过程的评价。

三、高中音乐教学对策及反思

1.明确教学目标

高中音乐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才的全面、和谐发展,而具体来说,就是要构建学生的音乐知识系统。如果把每节音乐课视为一个点的话,这个最终目标就是贯穿始终的线,并把各个点联系成一个多维的整体。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要有针对性,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把握教学目标的完成,要将教学大纲中的精神体现出来。此外,要重视教学目标有阶段性的特点,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从整体上进行规划,有步骤的完成。

2.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音乐是一门学科,但首先,音乐也是一项艺术,只注重理论知识而忽略音乐本身的美实在是买椟还珠。利用音乐本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不能生搬硬套死板的教学方法,而是要根据学情,因材施教,具体的做法包括:

(1)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音乐感受体验为主,通过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感受鉴赏音乐美,情感体验外化等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比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可以安排同学分组讨论乐曲某一章节所表达的情感。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体会音乐对不同受众的感染也会有或多或少的不同。通过讨论获得的体验,要比学生单独去听带来的影响要深刻的多,也丰富得多。

(2)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通过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亲身参与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形成与完善音乐技能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高中生求知欲很强,尤其对于流行歌曲的热爱无与伦比,这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的有效资源。教师可以有选择的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音乐训练,比如声乐方面气息、颤音等的训练,可以轻易的调动学生的激情,让学生乐此不疲。

(3)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探究、发现为主,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观察 、分析、综合、比较、收集、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多角度学习并的出结论的方法。同样一首曲子,不同的演奏家会有不同的诠释,可以带领学生去体会其中的不同之处,这样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鉴赏能力。亦或者可以鼓励学生改编一首曲子,用变奏等方法,描述不同的情感,这对学生而言,也将会是很深刻的体验,教学效果相当显著。

篇10

参与教学法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同老师一起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努力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从而在巩固自己学习成果的同时,提高学习自信心与自主能力。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可以采用问题式参与模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要求,有意识的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教师可以先创设出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然后是学生的体验过程,即让学生聆听,接着再重复听,最后尝试着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体验与感悟。例如,在赏析《黄河大合唱》时,笔者先让学生了解作品创作时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先对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有一定的感触之后,再向学生抛出问题,即当时有两位作曲者,他们分别创作了《河边对口曲》与《保卫黄河》,那么仔细聆听这两位作者分别选取了哪些方面作为作品的创作素材,他们又分别采用了什么样的音乐风格?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自然会对问题产生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让学生听一次,这是一个验证自己观点的过程,也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思考的过程,最后再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归纳总结,这样学生收获的知识也更加深刻。

另外,还可以采用发现式参与模式,这也是音乐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即在教师的启发或暗示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这种方法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即本堂课的欣赏是要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最后让学生将自己思考的结果与同学进行交流学习、分享成果,最后由教师综合多方面的意见之后,提出较为全面的看法。例如,欣赏贝多芬的《欢乐颂》时,笔者先给学生讲述了贝多芬的生平经历,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形成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同学们通过讨论认为,应学习贝多芬坚忍不拔的精神,从而感受他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崇高的、壮美的激情。在明确学习任务后进行作品欣赏,有助于学生体会作品中所蕴涵的情感,这种学生自己参与的体验是教师讲解所不能替代的。

2 通过对话式教学,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对话式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有目的地开展师生间或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和共同探讨。这种教学方式能改变传统教师一支笔,一张嘴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促使教师成为教学的引导者和交流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让学生在民主的课堂气氛中勇于发表各自的意见和看法,分享各自对音乐的感受和感悟。同时,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倾听,善待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尽可能的多鼓励、多表扬。只有学生提出的观点是错误的时候,教师再诚恳地提出建议并予以纠正。

例如,在鉴赏“多彩的名族风”一课时,笔者就针对本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让学生讨论了一下我国民族音乐的产生与发展以及这些民族音乐与地方特色、地方文化、人民生活习惯有哪些关系。接着,笔者让同学们踊跃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们中有的谈到了维吾尔族的音乐,认为新疆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维吾尔族人民都十分好客,他们的音乐都比较轻快和欢愉,同时,他们喜欢载歌载舞,舞蹈给人一种挺拔、外向的感觉;有的学生谈到了蒙古族的音乐,认为蒙古族给人第一印象就是草原上的民族,人民热情彪悍,同时蒙古族人民热爱歌舞,著名的是蒙古长调,是一种接近自然的声音;还有的学生谈到了苗族的音乐,藏族的音乐,朝鲜族的音乐……这时,笔者再对学生们的意见进行肯定和适当的补充,然后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们重温一下这些民族的音乐和舞蹈。在这样民族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们情绪高涨,课程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就得以高效的完成。

3 通过比较式教学,品味音乐的情感内涵

音乐新课程提倡:通过比较音乐的不同题材、风格、表现手法和人文背景,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而比较是一种较为积极的思维方式,通过比较可以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审美能力。在高中音乐鉴赏的内容丰富、类型很多,教师应有目的的将这些内容进行分类,并运用比较式教学法,加强学生对各类音乐的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整体审美能力。

对于不同体裁的经典音乐作品,可以通过比较的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音乐艺术的价值。例如,在鉴赏《黄河大合唱》时,可以将由《黄河大合唱》改编的钢琴协奏曲《黄河》进行对比赏析。著名青年钢琴演奏家郎朗也曾饱含激情的演奏过此曲,在学生欣赏《黄河大合唱》之前,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郎朗演奏的视频,让学生比较钢琴演奏与合唱所带给人的不同的体验。

在音乐作品中,还有许多表达同一情感的、不同类型的作品,对其进行比较赏析,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时代人们对情感的表达方式,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例如,在对祖国的歌颂中,有捷克音乐之父斯美塔那创作的《我的祖国》,也有颂赞中华五千年文明与中国人民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的《走进新时代》,通过比较赏析,可以发现,音乐作品是时代的见证,学生通过品味音乐作品中所蕴涵的情感内容,从而激发自己的爱国热情,进而把音乐鉴赏提升到新的高度。

4 结语

总之,高中音乐课程改革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将面临的挑战与任务会越来越多,这需要广大一线教师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反思教学过程,不断探索新的适合现代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努力创新高中音乐教学体系,从而为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