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0 10:56:2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数学研究的问题,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Key words: mathematical issues proposing; research purposes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2-0249-01
1研究背景
在众多的数学教育杂志中,我们能顺手拈来研究者们的解题技巧和精心设计,可以说很多数学教育实践者及研究者都默认解题策略研究是主流和他们的本分,他们对“问题解决”的理解可能已经步入寻求解答问题的多样化阶段。而现在从某种意义上讲,做数学题仍是学生要被动完成的任务,而不是彰显创造成果的平台。在新课程改的大旗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了学生培养的重点,创造不仅是困难问题的解决过程,更应该作为“问题解决”局限性的一种自觉批判和突破,是求取解答并继续前行的螺旋式上升的循环过程,也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存的数学思维过程。如果“问题解决”的现代研究是对波利亚“数学启发法”的超越[1],那么,“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在数学学习方法上的一次质的跨越式发展。数学问题提出指学生对意识到的情境进行加工和组织,然后用语言、图形或图像等可感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传递给自己或他人。
2数学问题提出目的的研究综述
2.1 以数学问题解决为目的的研究视“问题提出”为有效解决具体数学问题的手段。数学问题的解决包括对初始问题连续的再阐述,对一个复杂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包括:提出一些关联的更精炼更经典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更能体现已知信息与目标之间的关系,这一系列问题提出的同时,也将总的解决问题的目标分解为一层层的子目标,通过逐次对子目标的实现,达到对原问题的最终解决。
2.2 以提高学生问题意识为目的的研究视“问题提出”为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手段。俞国良等是这样认识问题意识的产生过程的:当主体遇到问题情境时,首先要检查自己的认知结构,并和当前认知情境进行比较,若已有认知结构可以解释或解决当前任务,认知很快处于平衡状态,这时问题意识不会形成;但如果已有认知结构不能解释或解决当前问题情境时,认知便处于不协调状态,个体思维便开始自我监控,等监测到问题的状态、类型、性质、目标和特征时,就进行思维和表征转换,以达到对问题属性的联系和记忆,然后调动认知资源和知识储备,联系问题情境产生问题意识[2]。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上注意到一些难以利用已有知识解决的、疑惑的实际或理论问题时,在自觉思维的状态下产生的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自觉思维的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3 以自主学习为目的的研究视“问题提出”为有效学习的手段。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效果的过程[3]。在学生被鼓励成为自主者进入学习状态的那一刻,提出问题是自然而然并经常发生的。然而,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在考试中得心应手的数学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便成了创造的大敌――思维定势,严重妨碍他们求异思维的发展,使得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受阻。我们认为,自主学习可以真正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形成问题意识。
2.4 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为目的的研究视“问题提出”为优化学生思维方法、改善学生思维结构的重要途径。在普通教育中老师被要求“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学生在课堂上学到许多数学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而学生一旦拥有了众多的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定势思维便占据了思维的全过程,使得他们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5 以提高学生数学阅读为目的的研究视“问题提出”为提高学生数学阅读水平的必由之路。艾勒腾使用创造性写作作为一个窗口来探测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他认为:“学生通过创造自己的问题来表达数学观念,不仅展示了他们对数学概念发展的理解水平,而且也反映了他们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4]
2.6 以培养数学问题提出方法为目的的研究国外学者对提出问题方法的研究有颇多著述,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布朗和沃尔特出版的《提出问题的艺术》(The Art of Problem Posing)[5]。他们在对提出问题进行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到一个很有用的方法――对原问题进行探究和有目的地改变其属性来产生新问题,即所谓的“what-if-not”法(如果它不是这样,那又可能是什么呢?)。
在国内,以贵州师范大学吕传汉为代表的数学教育跨文化研究所提出了“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模式[6],其程序步骤可以总结为:教师精心创设数学情境――师生共同探索情境――学生的认知失调――发现并提出问题,在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实现自主学习,达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
3本研究的展望
对于以上研究的数学问题提出目的,不管是通过对情境的探索产生新问题,还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问题的再阐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都围绕一个个问题链,即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较高层次的问题解决较高层次的问题提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如此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事实上,对有能力的问题解决者来说,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意味着新问题的产生,而学生在平常学校生活中需要的能力是综合的,对于普遍存在的学生解题自我监控能力偏差问题,还有待于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M].城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24-26.
[2]俞国良,候瑞鹤.问题意识人格特征与教育创新中的创造力培养[J].复旦教育论坛.2003,1(4):11-15.
[3]宋艳萍林芸论英语学习中的自我评价与自主学习[J].《教学与管理》2007,(3):93-94.
一、我们的实践
第一课时:用直观图理解“间隔排列”,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分析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1.通过重复画三角形和圆形,让学生理解像一个三角形隔着一个圆形的排列就叫做间隔排列。
2.用情境图进一步巩固“间隔排列和一一对应分析方法”,感悟出:首尾相同,两种物体数量相差1;首尾不同,两种物体数量相等。
第二课时:研究具体的植树问题,得出棵数与间隔数是“间隔排列”的,并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提供一道“数字较小”的开放题:例1:学校计划在一条长20米小路的一边种树,如果每隔5米种一棵树,需几棵树呢?通过让学生画图,提供直观的研究素材,并提示思考方向,重点沟通“三种类型”的联系。
二、怎一个难字了得
《植树问题》是一个经典的问题。在实践中,众多教师感到“植树问题”难教,多数学生感觉难学。这是什么原因呢?
老师难教在哪里?
1.“学生一做作业就闷了!”
2.“植树问题到底要教什么?”
学生难学在哪里?
1.学生对三种情况的理解不深刻,对于其他间隔问题不能进行数学化的抽象,尤其是对什么相当于“点”、什么相当于“段”弄不清楚。
2.学生不能根据植树中的间隔情况对应解决生活中其他的间隔问题。对于什么时候加1?什么时候减1?什么时候既不加又不减混淆不清。
3.学生只会机械使用三种方法进行计算,多数学生并不会数学分析,而是靠死板记忆,机械模仿。
三、我们上下而求索
1.版本A:用一一对应思想解决植树问题
环节一:自主探究
提供一道“数字较小”的开放题:元旦快到了,大家一起装扮教室,在一条长20分米的黑板边上,挂着灯笼和彩带,每5分米长的彩带挂1个灯笼。可以挂几个灯笼?
(1)让学生画图,再列式计算,反馈:你是怎么挂的?明确什么和什么东西是一一间隔排列?是怎么排列的?再说说每个算式表示的含义。
(2)引导沟通三种挂法之间的联系。①这几种类型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发现段数相同,可用“总长÷每段彩带长度=彩带段数”计算出段数。②这几种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让学生明白:挂的方法不同,两端都挂,首尾都是灯笼、灯笼比彩带多1。两端都不挂,首尾都是彩带,彩带比灯笼多1。首尾不同,数量相等。
环节二:沟通本质
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是一一间隔现象,什么可以看作树,什么看作段?
环节三:应用拓展
围绕一组关于体验高铁时代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三个问题:这些问题都有什么联系?意在让学生明白不管是车厢长度问题还是电线杆、时间问题都有着相同的数学结构-间隔排列。
2.版本B:用除法运算解决植树问题
环节一:除法运算引入
出示题1:“20米,每5米分一段,共分几段?”
孩子一下就列出了算式:20÷5=4(段)。
师:“为什么用除法来做?”
帮助他们复习用除法算式的最根本意义是平均分。
环节二:制造认知冲突
出示题2:“20米路,每5米栽一棵树,共栽几棵树?”
大部分孩子的方法是20÷5=4(棵),只有一小部分孩子有不同的想法,认为还要再加1,是5棵,因为在0米时要种一棵。
环节三:聚焦问题本质
追问:“这两题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
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区分出平均分是一段一段分,而种树是种在段与段之间两端的点上。
追问:“点与段的差别在哪里?”“点多,还是段多?”“怎么多法?”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两道题不同之处的实质就必须抓住点与段的区别,学生只要弄清楚这两个概念,那么就清楚了植树问题是一个怎样的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渐渐明白:棵(点)=1+平均分,植树是植在点上的。
环节四:促进学生内化
问题1:如果把20米改成50米呢,改成100米,200米呢?你还能解决吗?“不管换成多远,方法都是一样的。”
问题2:“除了植树人把数种在点上,还有什么人把什么也放在平均分的点上?”
环节五:积极变式迁移
情境一:一头不种。当路的一端有一幢房子挡住了,五棵树怎么种呢?教师与学生互动,怎么去解决碰到的问题,有学生说种在旁边,拆房子,不种。最后的Y论是,带回一棵树,即一头不种-1。
情境二:两头不种。当路的两端都有房子时,则带回两棵树,即两头不种-2。
教师追问:“除了种树以外,什么情况下可以一头不种,什么情况下可以两头不种?”通过再一次的举例,引导学生知道学与用的区别,体会生活中像植树问题用在点上的例子很多,内化什么是树,树是种在点上。
一、练习设计要明确目的
传统的练习课,一般是老师出题、学生照做,有点像下达命令。没有既定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本节课练习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所要掌握的技能、技巧,因此传统的练习课在很大程度上显得了无生机。练习课更应该注意学生情感的倾注,更应该注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与培养,更应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且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题量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要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我们练习的目的是什么?要达到怎样的水平?正如一位老师曾说过“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我想应该是这样的。我们首先要明确地是,学生要学习的是什么?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学生掌握并且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因此,练习课上我们就要想好每一环节设计的目的是什么?这么练想培养学生什么?想让学生学会什么?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都要想清楚了才能知道自己要教给学生的是什么?
二、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有坡度
练习一般经过模仿、掌握、熟练和创造几个阶段,因此在各个不同的阶段,练习设计要体现现代化,一定要由易到难;如果刚练习时,我们就直接练习高难度的题目,很容易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厌学情绪。而由易到难很容易让学生有一个思维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乐趣。还要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尤其是在学段练习课时,要以本学段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标准,题型可以是基本的,单一的,带有模仿性的,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技能。然后通过综合练习,积累知识,最终形成熟练的技能和技巧,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练习题的设计还要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对学有困难的学生不仅要让他们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同时还要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大部分学困生他们大都不愿意做作业、不喜欢做习题、甚至是不喜欢上课,原因就是他们在课堂上往往只是一个聆听者;没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老师的问题带有难度他们还没思考完那些“优秀”的学生已经抢着回答了;或是习题难度很大,他们根本就无从下手日积月累就散失了学习兴趣。
三、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
练习设计要根据本班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围绕重点、难点、关键点和学生的弱点来精心设计练习,但是练习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有所提高,从而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设计符合他们实际的必做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设计选做题。从而让所有学生都有题可做,都有所收获。例如,在练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内容时,我们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如中间有“0”的乘法进行单独训练或是对连续进位的乘法进行训练。不能既训练这又训练那,否则到最后学生还是一知半解的。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错误给予训练,可以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
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创新源于问题,因而,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做到有效设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校八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这两个班学生各条件平均,属于平行班。实验前,对实验班与对比班进行数学试题的测试,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班与对比班平均分相差1.2分,计算Z=-1.48
(二)统计工具
用SPSS1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三)实验过程
1. 实验自变量:数学问题的情境设计;数学问题的多层次分解;数学问题的媒体辅助讲解;数学问题的变式。
2. 实验因变量:学生成绩的变化。
3. 问题式教学的几个过程
(1)数学问题的多层次分解
依据初中学生的数学基础,从学生具备的知识开始,设置一连串的问题,带领一连串的思考,达到对未知的认识。 “问题串”可以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模式,如下图。
(2)数学问题的媒体辅助讲解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由于较难提供生动、丰富的真实情境,造成学生对知识意义建构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为情境创设提供了有效工具。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传输手段,利用生动的画面、声像、视听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境。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不是简单的根据数学问题增添一个生活化的情境,而是“要建立能揭示知识的起源、形成的经历及其发展逻辑的问题情境”。因此,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时,要尽可能减少一些干扰元素,增加能突出数学本质的东西,以促进学生数学探究。
(3)数学问题的变式
在进行数学问题变式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数学问题进行弱化变式、结构变式、类比变式、逆向变式等,将数学知识串成一条线,使得杂乱无章的知识形成一个体系,整个过程是逐渐增加学生的认知负荷、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的过程。不要为了追求新颖题型、难题的教学而忽视数学知识的连续性和学生能力的递进性,不能只是让学生感受“眼花缭乱”的变化,应该要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和数学能力都能循序渐进,呈螺旋上升式的发展。
4. 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评价
通过问题式教学,学生的问题意识有所增长,但如何评价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事实上,研究者已从托伦斯创造性思维测验中得到启发,对提出问题能力有新的认识,即用以表征提出问题能力的三要素:(1)问题的数量,体现学生思维的流畅性;(2)问题的种类,体现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问题的新颖性,体现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一个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数量较多,表明他在收集和处理问题信息时能产生大量有价值和意义的联想。当然,关注学生能否从不同角度提出不问题,对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是十分必要的。对问题的新颖性判断,要注重问题的原创性和合理性,作为检测学生的思维创造性的依据。
三、数据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提问题的能力进行中测和后测,并进行平均数显著性水平检验分析,结果如表2、表3所示。
由表2、表3可以看出:从总体上看,在实验中期,实验班学生的数学测试成绩高于对比班,且在?琢=0.05的水平上有显著性的差异。
四、结论
(一)多媒体辅助,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传统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媒体的限制,教学内容只能静态地传授,缺乏运动变化思想的渗透,这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在问题式教学时,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教师应该结合信息技术,充分挖掘问题的动态元素,对学生进行问题式教学。
信息技术在图形变换、动画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一点,在解题教学中,让问题中某些变量动起来,将会使学生触及问题的实质,解决问题时,体会到数学蕴含的精神、思想和方法。例如,探索点的运动规律,既是几何教学的重点,又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难于进行“动态处理”,“动点”只能用黑板上的一个静态的“定点”演示,导致学生难于形成运动观。而运用信息技术,能使动点真正运动起来。
(二)问题情境化,激发学生兴趣
问题的提出是人们基于一定的情境,通过对情境中已有数学信息的观察、分析,产生质问、困惑,进而发现和产生新的数学任务或数学问题的过程。国内有贵州师范大学吕传汉教授在问题情境设置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情境是问题的根,问题是情境的心。学生的探究学习中的情境与问题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因果联系的有机体。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提出问题,情境是手段,问题是目的。
情境创设要联系的是“生活现实”。创设日常生活情景进行教学,已经形成一种风气,这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数学的来源,理解数学抽象模型,很有好处。但是,过度强调数学的生活化,以为一切数学都是从日常生活来的,则是一种片面认识,因为情境创设还包含一种纯数学情境创设。
(三)问题的变式,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变式教学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一个特色。“变式”是在保持一事物本质属性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变换它的非本质属性,来突出它的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式。问题变式教学的特征是:通过问题各种变式之间,或改条件,或改结论等方式,掌握问题之间的差异与联系,来认识问题的内涵与外延,实现对问题多角度的理解。在数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多层次的推进,使学生渐进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多层次的活动经验系统。
教学中常常运用反例或辨析题制造认识冲突,以帮助学生把握数学本质属性,利用反例、辨析题和变式题进行教学属于变式教学的范畴,反例的特点是改变对象的本质属性而保持非本质属性不变,辨析题的特点是改变对象的非本质属性而保持本质属性不变。
中图分类号:G623.5;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9-0027-01
小学生毕业进入初中后,总有部分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初中的学习。一些学生的数学成绩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教与学没有做好衔接。没有做好衔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对如何做好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教学衔接进行讨论。
一、小学生进入初中不适应的原因分析
1. 教材方面
小学数学教材版面插图丰富,很多数学问题都用对话形式展示出来,就像连环画一样,形象直观、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内容主要以正有理数的四则运算为主,教材知识与学生实际很贴近,教学内容浅显易懂,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初中教材除数学图形外,没有丰富的插图,数学内容又比较抽象,学生对很多概念会一时难以理解。数学知识难度加大,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要求明显提高,是造成部分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初中学习的主要原因。
2. 教师方面
小学生年龄小,教师心理上会把学生看成孩子,对他们比较宽容。在说话语气上教师也会更温柔,课堂上会更多地使用鼓励性语言,如“你真棒”“你真聪明”等。而初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会更严格,使用鼓励性语言相对较少。另外,小学数学内容相对较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要求低,因而教学进度较慢,对一些重点、难点的问题,教师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重复演练,从而使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但初中面临着升学压力,教师为了初三留有充裕的时间复习,在平时教学中不得不加快进度,对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也不能通过反复强调来排难释疑。还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取得好成绩,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进行大量重复的练习,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厌倦心理。
3. 学生方面
小学生的心理不够成熟,对老师的依赖性更强,有事就会报告老师。他们往往不听家长的话,但不敢不听老师的话。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几乎完全依赖老师,他们会因为老师的一句表扬而兴高采烈。而初中生是个性发展的一个转折阶段,随着身体的发育与成熟,心理也会趋于“断乳期”。这时的初中生自我意识高涨,独立意识增强,不再像小学生那样依赖老师,教师的权威性也受到了无情的挑战。如果教师过多地进行说教,就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二、做好初中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策略
1.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首先,在初中数学起始课上,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发展史,介绍著名数学家的成长经历,给学生树立学习榜样。教师还要让学生了解初中数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教师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当然不仅是简单的“你真棒”“你真聪明”,还要从多角度、多方位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再次,教师要采用分层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如作业分层布置、设置基础题和提高题供学生选择等。平时检测要注重基础,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最后,为学生创设条件,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数学才能。
2. 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初一教学方法要与小学教学方法相衔接,放慢教学进度,把握好教学节奏,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对初中数学较难的问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教学进度上,可先放慢起始进度,再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逐步加快。再次,在知识导入上,创设问题情境要N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运用数形结合或采用教具及多媒体,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同时,教师要千方百计分散难点,降低教材难度,提高学生的可接受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逐步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最后,要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初中与小学数学有很多衔接点,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要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并区别新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既要温故知新,又要防止知识负迁移。
三、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进入初中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明确提出具体的要求。同时,教师要把初一新生当成半个小学生对待,在教学方法上先与小学接轨。初中初始阶段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的作用,再慢慢由教师主导到学生自主,先扶着学生走到陪着学生走,最后到放手让学生走。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步适应初中的学习,使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顺利衔接。
四、结束语
总之,要做好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教师就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从而让学生从小学顺利过渡到初中。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9-0078-01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只能从教师那里被动地接受数学概念与定理、通过例题去分析数学性质等,无法快速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形成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而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与情境问题的提出,有利于数学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初中数学情境问题的设计原则分析
情境问题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提出是有一定技巧的,教师要利用一些学生不太明白但通过自主思考可以有所判断的知识点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更要用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思考的情境,让情境问题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发挥其作用。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多种多样,但是要有科学合理且具有针对性的环节,才能让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得到建立。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初中数学情境问题的设计原则:
第一,情境问题要具有可接受性。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能够为学生所接受。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自己头脑中的已知知识与要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第二,情境问题要具有真实性。数学情境中的问题具有真实性,会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具有有效性。只有情境问题有了真实性,才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观察、去思考,有解决问题的体验感,端正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
第三,情境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实施,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了解数学原理与本质,促进学生思考,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与提出的问题不要远离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范畴。针对性强的情境问题会促进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情境问题要具有创新性。在传统教学思想与模式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已经对数学课堂没有期待,已经不再期待老师可以给他们什么新鲜有趣的事物。在这样的教学现状面前,初中数学教师要敢于创新,加强情境问题的创新性,通过悬念的设置等手段,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到调动,促进其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初中数学情境问题的设计方法分析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情境问题的设计,会让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更加有趣,也会让初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突出。下面,我们就来对初中数学情境问题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
1. 加强生活情境问题的设计
数学学科,是与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学科。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可以获取生活技能,也可以促进生活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氛围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会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不会再让学生认为数学学习过于枯燥。教师要抓住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将生活实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具有数学问题研究与解决的热情。
如在讲解“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成为数学知识的探究者,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去发现、讨论生活中所存在的立体图形。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有依有据地去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发现更多的立体图形,有利于教学内容的丰富与教学氛围的活跃。
2. 加强故事情境问题的设计
将故事与数学问题进行结合,会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深,也会发掘数学教学内容中的人文性内容,促进学生审美能力以及数学学习兴趣的双重提高。一般来讲,学生不愿意听到老师提出问题,更不愿意去思考枯燥的问题。如果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讲故事,将数学问题蕴含在故事中,学生只有思考了问题才能了解接下来的故事,那么学生解决问题的动力就会十分充足。
如在讲解“比较线段的长短”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故事:森林里的狮子与老虎争夺森林之王,它们决定用赛跑比赛的胜负来做定夺。它们设置了一个终点,两个起点,多个线路,就像黑板上这样(教师要在黑板上画出路线图),你们支持谁当森林之王呢?它又应该选择哪个路径呢?当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获取到数学问题,就不会有抵触情绪,而是快速地思考,准确地找出正确答案,推动教学活动的进程。因此,故事情境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3. 加强游戏情境问题的设计
游戏,永远是学生在课堂中梦寐以求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教学改革的今天,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问题与游戏进行结合,在游戏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促进学生快速反应,积极思考。竞争性的游戏是情境问题设计的重要支撑,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争比赛游戏,促进学生融入到学习活动中。
综上所述,将问题置于形象、生动的数学情境中,会促进初中生问题思考深度的加深、思维广度的扩大。加强问题情境的创设,利用情境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有利于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成为初中数学课堂中的主体,一改往日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初中数学改革的路上,问题情境必然会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初中生数学能力的有效提升。
在中学数学的知识结构中,各个知识点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且作为基础知识,与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然而在当前的一些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只注重解题和应付考试能力培养的现象,造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点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以及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的联系思考很少,导致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不足.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了如何在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1.发现数学问题能力的概念与意义
所谓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根据自身已有数学知识,通过主动思考,去发现、体会数学知识的能力.比如:学生学习过一次函数后,能够将一次函数的知识与之前学习过的一元一次方程联系起来,从函数的角度去看待方程;又如,在逛公园时看到草坪中踩出的“小路”,能够联想到原因可能是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大家在找捷径才踩出来的路.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对数学成绩的提高、数学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都非常重要,著名数学家丁石孙说过:“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保护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就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一样重要”.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新增“发现问题的能力”,并指出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2.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发现数学问题能力的重视不够
尽管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但是这项指标很难量化考核,短期内对数学考试成绩的影响也没那么明显,导致一部分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重视不够.另外,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老师在短短的40分钟课堂时间,既要讲授知识点,又要放手让学生发现问题,似乎很难实现.
(2)教学方式单一,对学生的启发不够
对于初中数学知识,抽象程度不高,基本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相似的问题[2].但是在现实的课堂中,老师则更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对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方法的指导有限,对“归纳”、“类比”等一些重要的数学思维培养不够,教学中的情境多数也是教材上的一两幅画面,情境过于单调,不足以引发学生的联想;当学生提出问题时,老师更愿意解答那些符合自己预期的问题,对于学生发散思维想到的个性化问题,往往不予重视.
(3)对学生鼓励不够,造成其提问时自信心不强
中学生的年龄还小,在课堂上自己提出问题还有些害羞或者胆怯,对于同学中提出的问题,若其认为比较“简单”或“幼稚” 则会嘲笑,如果老师不及时制止嘲笑的同学和肯定提问的同学,则会给提问的学生留下不愉快的记忆,导致其提问积极性不高;此外,一些同学提出的个性化或偏僻些的问题,未得到老师积极的回应,也会造成其以后再提问时自信心不强.
3.培养中学生发现数学问题能力的方法
(1)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老师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课堂上,把“问题”当做教学的出发点和中心,在讲解新的知识点前,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生活经验,让学生能够主动提出问题,而后再根据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展开,引入新的知识点,学生再利用新知识去解决问题.每个情境都精心设计,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预期,对预期之外的问题也要积极鼓励,从而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去主动发现和思考数学问题.
(2)改进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教学
《论语》中“不愤不启,不徘不发”揭示了教育规律,在数学教学中也是同样的道理,老师不要急于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王梓坤院士曾指出:“数学教师的职责之一就在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时,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不要完全包办,要多留些学生思考的空间,不管学生发现和思考的问题对或者错、重要或者次要,都积极引导其主动思考,让数学学习从被灌输状态转变到在老师的启发下主动思考的状态.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自信心
现代中学生是个性突出、思维活跃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和思维方式,在教学中往往会提出一些老师始料未及的问题,使课堂变得多样化和随机化,此时老师不能全盘否定,而是要思考学生提出问题的合理性,对其合理的一面要积极肯定,对于不合理的一面要积极引导,从而使学生树立好发现数学问题的自信心.
4.结束语
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思维、创新能力以及数学成绩都有着重要作用.老师在讲课过程中,要重视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改进教学方式,积极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让数学学习变成能够感触得到的生活片段,鼓励学生积极发现数学知识点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切实提高其数学素养,从而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273-02
新课程理念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广大数学教师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挑战。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创新精神,改革教学模式,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设问题情境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促使问题情境真正发挥效力,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结合教学实际,遵循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探索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方式,使其真正地为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而服务。以下内容将对此作出比较具体的分析。
1.注重问题情境创设的趣味性
小学生天真烂漫,喜好一切新奇有趣的事物,小学数学教师要运用好这一特性,在问题情境创设之时注重趣味性,以便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详细一点来说,首先,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体现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动画的形式显示:小兔子正坐在一辆车轮是正方形的车子上颠簸,并设问:小兔子舒服吗?为什么?然后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车轮应该是圆形的。紧接着动画显示:小兔子坐在一辆车轮是圆形但是车轴不在圆心上的车上颠簸,并设问:车轮是圆形的了,为什么小兔子还是不舒服呢?学生会根据刚才所学的知识想到车轴必须装在圆心处,小兔子才会觉得舒服。最后播放小兔子舒服地坐在小车上的开心画面,并响起活泼的儿歌,从而不仅让小学生很快地掌握所学知识,也提高了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尝试采取游戏型的问题情境,比如在进行"确定位置"的相关内容教学之时,教师可以创设"寻宝"的问题情境,先请同学寻找教师事先藏在某个学生抽屉里的宝盒,学生多次寻找无果后,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帮信息,比如在第几列等,范围的缩小能够激发学生进一步寻找的热情,如此一来,可以使得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被带入到本节课的知识探索中,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便于今后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2.创设操作性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相对来说,数学是一门有着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操作与实验区发现数学的规律与奥秘,且动手操作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求知特点。具体来讲,其一,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开展进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探索与发现数学世界的奇妙,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任意的三条边都就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课堂前所准备好的木棒进行反复的摆放与观察,得出的结论是并不是任意的木棒都能组合成三角形。紧接着教师继续启发学生:三根木棒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组成三角形呢?然后和学生一起继续进行操作,最后让学生早动手操作中发现,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都小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的规律。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扎实的印象,而且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其二,教室还可以运用课堂表演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动手以及练习的机会与平台,比如在学习"加减乘除"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分别扮演去商场购物的消费者、收银员以及导购员等,在学生扮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将涉及数学计算的问题融入进去,比如"小明买了10支铅笔、1个书包和5本笔记本,问小明一共买了多少件东西"等,从而在更大的程度上增强教学效果,也让学生对数学有更多的学习热情。
3.创设问题情境要体现生活化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有利于促使小学生树立生活即数学的良好理念,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拉近他们与数学之间的距离,让数学学习变成一种对生活的探索。例如在学习了"年、月、日"的相关内容后,数学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种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小云的爸爸出差了,需要3个月才可以回家,小云每隔2天都会给爸爸写一封电子邮件,那么小云在这3个月中一共给爸爸写了多少封邮件?这是一种比较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教师要提醒学生考虑到每个月的天数是有差别的,大月份是31天,小月份是30天,而2月份的闰年是29天,平年是28天。若是爸爸出差的月份是7、8、9月,则要考虑到7、8月份都是31天。这种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能够促进小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还有,教师要善于通过换题、改题等方式强化数学知识的灵活性,比如在进行"路程=速度×时间"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将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作为标准,计算一下自己坐出租车、坐公交车以及步行到学校所需要的时间,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牢牢掌握所学内容。再有,小学数学教师要经常性的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从他们口中了解与掌握更多的关于学生学习数学时的情况与问题等,以便针对具体情况做出具体的教学规划,同时还要以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鼓励家长与学生一起完成一些涉及到数学知识的任务,并在第二天的课堂中让每个学生展现自己与父母共同学习的成果,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拓展了小学数学课堂的空间,也延伸了问题情境的创设意义。
4.结束语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创设问题情境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较常用的策略,并且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共识。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探索更多的利于提高问题情境有效性的良好途径与手段,让学生自始至终都能够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获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成效。
二、数学建模的认知
大学开设基础数学课程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严密逻辑体系及高度抽象的思维方法,但对数学的实际应用介绍的甚少,很难将数学与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生物信息等其他领域联系起来。数学建模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实际问题,将它变成一个数学问题,再利用现有的数学工具或发展新的数学工具来加以解决的整个过程。通过数学建模学习与实践,学生在体验建模过程的同时提高了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数学建模课程的学习,可以重新认识数学的作用。课程重点就是介绍数学应用到实际领域中的方法,结合案例,应用初等数学、高等数学等数学知识来解决不同领域问题。在现实中许多现象及问题都可以用到数学来解释,如,我们看到一个四条腿椅子经过简单的移动就可以找到合适的位置放稳现象,用高等数学中的“零点存在定理”很容易解释这个问题;若知道某珍稀动物各年龄段数量信息,来推测未来种群是否会灭绝,可以用线性代数中的“矩阵”预测未来动物数量分布。书报供应商订购多少数量的商品才能得到最大收益呢?用概率中的“数学期望”建立报童卖报优化数学模型可解决这类问题。数学建模竞赛实践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几年来,数学建模竞赛赛题背景知识广泛,要想取得好成绩,不仅要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较好的计算软件使用方法,还需要较强的自学能力,广泛涉猎诸如物理、生物、信息等知识。例如,2012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树与树叶”,需要了解植物树叶生长特点,涉及到生物学知识;201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赛题A题“嫦娥三号软着陆轨道设计与控制策略”涉及到万有引力定律知识。数学建模是以数学为基础,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实践活动。学生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数学建模,如,与数学建模课程教师咨询、与参加数学建模系列教学活动的同学交流,浏览数学建模网上的数学建模课程介绍及阅读数学建模书籍等,以获得更多的数学建模知识与信息。
三、数学建模学习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数学建模思维模式,同时还要能以团队形式自主完成一整套数学建模训练题目,才能体会数学建模的真正内涵。目前,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参加一次数学建模竞赛。可将数学建模过程分解为三个阶段:数学建模课程学习,数学建模综合培训,数学建模竞赛及课外科技活动。
1.数学建模课程学习
(1)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数学建模基本方法介绍是从案例分析开始,首先了解问题的背景、要解决的问题,分析用什么数学方法描述问题符合的规律,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模型求解,解释结果合理性。可以紧跟教师思路,积极展开思考,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从简单的初等数学建模方法入手,了解数学建模的全过程。例如,鱼的重量估计问题,在没有称重的条件下如何根据鱼的长度估计鱼的重量呢?在合理的假设下,利用初等比例方法建立鱼重量与长度数学模型,利用鱼的长度能估计出鱼的重量,经验证结果是有效的。然后,要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逐步学习一些基本的建模方法,例如,微分方程建立传染病模型可以预测流感流行趋势问题;概率统计方法建立的报童模型可以预测出订购多少报能获得最佳受益。最后,要学会模仿案例建模过程完成作业,掌握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数学建模过程不是解应用题,虽然没有唯一途径,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在学习中要善于思考,慢慢形成建模思维方式,有助于建模能力的提高。
(2)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数学建模课时有限,许多数学建模方法及案例不能在课堂上介绍,在课余时间同学们可以选读一些教材中的案例和在期刊公开发表的建模论文,细致研读案例的建模思想,学会举一反三,重点是学会分析问题,了解更多领域的数学建模的方法、新颖的建模思想,提高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丰富建模信息量,提高建模能力。同时,还可看到同一问题,可以选用不同的数学方法、从不同角度加以解决,这也是数学建模的魅力所在。例如,锁具装箱问题,可以用排列组合方法,也可用图论方法,都能给出减少锁具互开的装箱方案。
2.数学建模综合培训
(1)数学建模方法再学习和建模能力强化训练。随着数学建模解决问题多元化发展,基本的数学建模方法及计算能力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问题的需求。因此还应学习一些现代数学方法,如,图论,模糊数学,多元统计分析等。学会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技能,如,数学软件MATLAB,EXCEL数据处理,求解数学规划软件及统计软件。
(2)阅读建模论文。通过仔细阅读刊登在杂志或数学建模网站上的数学建模论文,学习论文的整体层次结构,写作技巧,对问题的分析、假设、模型建立和求解过程。寻找论文的优缺点,并比对论文作者对论文的评价。要善于总结所读的论文中解决问题的适用类型,如,优化类,预测类等,对于不同问题采用什么方法更合适,以备后继数学建模中使用。还可以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改进别人做过的模型,或完成其中运算过程。数学建模是一项没有标准答案的数学应用,模型的研究结果大致符合实际就好。
(3)数学建模模拟训练。选作历年数学建模竞赛题目或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数学建模题目,学习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使用软件求解、论文写作来模拟数学建模全过程。请教师对论文的摘要、结构、模型的准确性、论文语言表述、格式规范等方面提出建议,再经过多轮修改,直至满意为止。
3.参加数学建模实践活动
(1)数学建模竞赛。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是培养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参加一次数学建模竞赛才能体会数学的真正魅力。目前开展的数学建模竞赛可以分为四个层面,一是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是由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CO-MAP)主办,并得到了SIAM,NSA,INFORMS等多个组织的赞助,是一项具有世界影响的国际级竞赛,为现今各类数学建模竞赛的鼻祖。二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UMCM),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联合主办,并得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美国COMAP公司的支持与赞助,是一项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三是地区级、省级、专业类别赛事,如,东三省数学建模联赛是由黑、吉、辽三省高校联合发起的科技赛事;电工杯数学建模竞赛是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工数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科技活动;数学中国数学建模国际赛(小美赛)是由数学学会与数学中国(www.madio.net)和第五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协办的全国性数学建模活动。四是由校级开展的数学建模竞赛活动。在竞赛中,调整好心态、应用好文献资源、积极思考、发挥每个队员的长处、合理分工是取得成绩的必要条件。
(2)数学建模实践。要善于发现学习和生活中的诸多问题,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要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来解决。例如,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在校园生活中,可能面临着方方面面的问题。要学会观察实际现象,提炼出要解决的问题。要真正做到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需要一定的练习过程,也是学好数学建模的必要环节,可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四、数学建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次参赛,终身受益。数学建模最能激发人的潜能,数学建模思维方式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方法。数学建模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为突出。主要体现在: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统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1.部分教师对统计学知识较陌生增大备课难度
在新课改过程中,小学数学增加了统计学知识,然而,作为一门新增的内容,许多教师并不熟悉统计学的相关知识,没有针对具体内容的相关教学经验,使许多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这就给教师备课增加了艰巨的任务,这样一来,不仅整体任务量有所增加,同时还需要从教学目标上对相关内容进行具体把握,统计学内容相对枯燥晦涩,教师需要对相关课堂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还要拿捏好教学的整体尺度。
2.学生对统计学的学习不感兴趣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统计学方面的知识相对单一、枯燥,而且离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懂一半内容,由于课下无法将统计学中教授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一些逻辑思维较弱的学生在统计学计算中往往容易出现错误,这就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和信心,部分学生遇到与统计学相关的计算题时往往采取逃避状态,日复一日,只能让学生更加对统计学的学习失去兴趣。
3.统计学授课抽象、复杂
统计学本身内容十分抽象,学生在进行具体理解的过程中,将会存在较大难度,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教师将相关统计学知识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具象化转变,使学生能够对相关知识内容产生形象化的认识和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巧妙运用各种学习道具加深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还能够通过彩色图标等信息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解释和批注。但是这样一来就增加了教师授课的难度,教师很难在大体上对时间进行精准的把握,同时也很难使授课内容更加系统和全面。
4.缺乏科学的教学方式
现阶段统计学授课的方式仍然以书本为主,大部分学生反映听了课之后感觉统计学很难理解,教授课也以教材为主,课后往往只是做大量习题对知识加以巩固,没有更好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印象,学生往往是一知半解,课后很快就会忘记。
二、提高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的有效措施
1.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
在学习的路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从内心中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内动力,才能真正掌握好一门知识。教师可以在授课中给学生穿插一些与统计学有关的名人故事,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总是不集中,喜欢开小差,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优缺点。同时,由于统计学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非常高,教师可以充分抓住这一点,提前设计出丰富有趣的教学情景,准备好丰富多彩的教学道具,寓教于乐,让学生动手画图解决数学能力,并加以鼓励,这样就会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习难题。
2.注意学生统计思想的培养
统计学,就是在思维逻辑的轨道上对相关内容进行系统理解。因此,教师要能够针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培养,使学生在小学时就形成统计学思想,能够通过逻辑思考对相关统计学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能够详细了解学生这一阶段的心理特征,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兼顾,在明确统计学特征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教学。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针对统计实验精心设计工作,通过对整个实验过程的体验,学生就能在逻辑思维的基础上形成思想认识,从而顺理成章地培养学生的统计思想。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可以将不同颜色的小球混在一起,让学生去寻找小球数量最多的颜色。这样学生自行动手实验,将所有不同颜色的小球都分开,之后再相互比较。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对小球的处理方式便是一个统计中常用的方式,学生在自行动手对比小球的数量时,其统计思想慢慢形成。
3.教师备课要灵活,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统计学很枯燥,教师备课往往也会感觉比较晦涩。由于它是新课改新增的内容,因此,教师应该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和信心,不要操之过急,对内容要反复温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统计学授课的精髓。
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统计教学进行研究,先分析现阶段小学数学统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小学数学统计教学提升的有效措施,希望小学数学统计教学得到提升。与此同时,本文由于篇幅有限,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