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1 09:07:0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09)05-022-03
(一)国际货币体系存在内在缺陷
目前国际货币体系主要特点一是美元拥有霸权地位。目前在IMF成员国官方持有的外汇储备中,美元约占64%,美元在全球外汇交易和贸易结算中的份额也近70%,在国际债券的发行中也占近50%;二是纯粹的信用本位制,美元充当国际储备货币,但其发行以及美国对外债务不受任何约束;三是缺少最后贷款人;四是各国汇率自由浮动,但汇率不能有效调节国际收支。这一国际货币体系蕴涵深层次矛盾是导致全球失衡、流动性泛滥、资产价格泡沫以及全球金融动荡的制度根源。
第一,事实上的美元本位货币地位造成汇率在调节国际收支方面的失效,导致全球失衡日益加剧。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充当了国际储备货币,交易货币和结算货币,非国际货币国家为了防范风险和维持汇率目标不得不被动持有美元储备资产。世界各国对美元储备资产的需求使美国有条件保持资本和金融项目的持续顺差和经常项目的持续逆差,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美国可以不断地用本币为经常项目赤字融资。在这样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消费越多,经常帐户赤字越多,债务增长越多,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就不得不购买更多的美元资产,累积更多的美元储备。
第二,国际储备货币发行缺少必要的约束是导致流动性泛滥和各国货币关系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储备货币发行缺少必要的约束。发行机制存在重大缺陷。美联储拥有事实上的国际货币发行权,但却不愿意为全球经济负责,美国可以完全根据美国利益和国内政策的需要发行美元。而为了获取通货膨胀税和铸币税收益,美国有动机不断扩大货币发行,这是导致流动性泛滥的重要原因。此外,没有了国际收支平衡的制约,缺乏必要的货币发行约束,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美元汇率缺乏最基本的均衡价值基础,这成为导致各国货币关系无序调整和波动的重要因素。
第三,美元的特殊地位支撑了美国长期负债消费模式,助长了美国金融资本的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为了平衡经常项目赤字,美国需要吸引大量的资本流入,而次级债和以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的各类结构性金融产品成为美国吸引资本流动的重要工具。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也使美国能够将大量的次级债销往全世界。来自高储备国家的大量资本流入推动了美国资产价格的上涨,支撑了美国长期负债消费的模式,大量的资本流入也为美国各类创新金融工具的销售创造了条件,助长了美国金融资本的膨胀。
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使全球失衡日益加深,世界经济系统性风险也不断累积。当美国房地产价格回落,房地产泡沫开始被刺破以后,立刻产生连锁反应,最终引爆全球性金融危机。
(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
第一,金融监管地区化与金融全球化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深化,金融机构的跨境活动日益频繁,国际资本流动加快,金融市场的联动性明显增强,但金融监管却是区域化的,监管当局只能在一国或一个地区内行使监管职能1。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监管标准、监管规则和制度,监管框架以及风险处置方法存在差异,为监管套利创造了空间。
第二,金融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的机制不健全,相关国际组织以及金融监管当局之间缺乏有效协调。国际金融组织监管职能不完善,监管功能割裂,政策讨论分散于多个论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稳定论坛、国际清算银行、各国家集团)。监管机构决策缺少必要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各个国际组织之间、国际组织与监管当局之间以及监管当局之间在跨境企业的监控、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以及信息交换等方面缺乏协调和合作机制,金融监管机构协调不够。
第三,对某些容易产生系统风险的机构(包括评级机构和对冲基金)工具以及市场等缺乏国际监管,存在监管漏洞。银行规避资本规定,将风险推给影子银行体系内的附属实体(包括投资银行、抵押贷款经纪人/发起人、对冲基金、证券化工具和其他私人资产池),而影子银行体系没有受到审慎监督。金融机构对外部评级的依赖度过高,主要评级机构对金融机构和产品的评级结果已经成为金融产品定价的重要依据,但发行人付费的盈利模式使得评级过程充满了评级机构和发行人之间的利益;中突。由于缺乏内在约束机制,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公正性和透明度难以保证。而国际证监会组织和金融稳定论坛等国际组织并未将评级机构纳入监管范围。此外,对对冲基金和金融衍生工具缺乏国际监管也是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加剧振荡的重要原因。
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演变方向
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核心,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是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前提。金融危机使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暴露出来,但历史经验表明,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往往不是主动改革的结果,而是对既成事实的确认。未来10年内,国际货币体系可能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美元作为主要国际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的状况不会改变,但美元地位会弱化
在美元信用本位的牙买加体系时期,美国以其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其经常项目赤字和大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融资,实际上,美国充当了国际金融中介。危机以后,全球经济进入再平衡的过程,随着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减少,东亚国家也相应减少对美国的融资,必然降低美国国际金融中介地位,美元市场融资功能将弱化。
各国为改变对美元过度依赖的努力都将不同程度削弱美元地位。第一,为了增加IMF的能力,未来可能继续扩大IMF的资源,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角色会受到IMF增资特别是增加特别提款权的影响,因为其他国家可能用特别提款权代替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第二,此次危机使区域金融货币合作的意愿进一步增强。阿根廷和巴西两国推出“本土货币结算机制”,中俄贸易改用本币结算,亚洲国家签定货币互换协议并支持互换资金用于贸易融资、中国推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等将减少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使用;第三,目前。欧元区贸易和投资
已经超过美国,欧元区建立泛欧金融监管体系的努力不会轻易放弃。未来,欧元仍将构成对美元的有力竞争。
(二)亚洲区域金融货币合作进一步加强,人民币区域货币地位提升
根据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在2020年前建立单一货币联盟的条件还很难具备,多重货币联盟模式将是一个现实的选择。区域货币合作的重点一是继续完善危机救助机制,成立亚洲货币基金,减小区域内各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的依赖,二是建立区域汇率稳定机制,加强各经济体汇率政策协调:三是探索建立独立的监管模式,四是推行区域货币在共同储备基金。贸易、投资中的使用,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中心。中国在亚洲以及世界经济和贸易中的地位上升,日本的相对地位下降。中国区域内贸易也已经超过日本。2008年,中国与亚洲的贸易总额达到13660亿美元,超过全部贸易的一半,其中进口的62%和出口的46.4%来自亚洲。日本与亚洲的贸易额为9300多亿美元,占其全部贸易额的58%,其中进口53%,出口47%。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计价的非金融债券首次超过日本,成为欧元和美元以外的第三大发债货币。到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是日本的两倍,中国在亚洲区域中的地位会进一步上升。日元的地位将随着日本经济地位的下降而进一步下降,而人民币的区域货币地位会大幅提升,有望成为亚洲区域的核心货币。
随着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国际货币体系可能由美元和欧元“二极”格局,开始呈现向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极”或包括SDR的多极格局过度的发展态势。
(三)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将继续深化,国际金融监管多边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
尽管建立超的世界货币和世界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负责全球统一货币的发行和管理,是理想化的目标,但目前看并不具备现实性。未来10年内比较现实的选择是继续深化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完善多边协调机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运作规则和投票机制将进行改革,发展中国家的“份额”和投票权增加,美国事实上的~票否决权也可能面临取消,IMF和新成立的金融委员会对主要储备货币国家经济政策的监测职能加强,其对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约束力将加强,IMF将发挥准中央银行职能,扩大特别提款权(SDR)的发行和使用范围,使之成为国际储备与支付的重要补充手段,并为SDR在私人资本市场上的交易提供必要的支付结算支持。IMF在提供贷款的决策过程中也应服从履行中央银行职责的准则,二十国集团等国际多边协调机制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话语权将进一步增加。成立的多边金融监管协调机构将在制定国际监管规则和加强金融监管合作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我国的对策
(一)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推动储备货币结构多元化
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国作为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和发展中大国,应积极要求改变不合理的国际金融秩序,推动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第一,积极主张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使用范围,推动其成为可以直接用于对外支付的交易媒介。在2010年重新确定SDR篮子货币的构成时,争取人民币成为SDR篮子货币之一,第二,适当调整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促进我国储备货币结构的多元化:第三,坚持以现有国际组织为平台,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要求加强对储备货币国的监管,敦促发达国家加强自身风险控制。
(二)加强区域货币金融合作,循序渐进地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进程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了专门委员会研究国际货币制度改革问题。1976年1月,参与专门委员会的20个国家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的会议上签订达成《牙买加协议》,奠定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的基础,因此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也被称为“牙买加体系”。《牙买加协议》的要点可以归纳如下:一是黄金非货币化,以及强调特别提款权(SDR)的国际储备地位。二是允许会员国自由选择、制定和调整汇率,使浮动汇率合法化。三是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的总份额,扩大基金组织在解决成员国国际收支困难和维持汇率稳定方面的能力。
实际上,《牙买加协议》签订后,国际货币体系并未完全按照其规定的方向发展。一方面,自由选择汇率制度的规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汇率制度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汇率政策也成为一些国家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手段之一。另一方面,特别提款权并未取代美元成为新的国际货币,美元保持着其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它既是全球范围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也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计价和结算货币。需要指出的是,美元在“牙买加体系”中主导地位的确立,是各国政府和交易商、投资者的选择,而不是像在布雷顿体系中一样作出明确规定的。从相关参与方享有对汇率制度、储备和结算货币等的自由选择权这一角度来说,“牙买加体系”可以概括为“无规则”的体系。实际上,随着欧元的推出以及欧洲央行较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操作,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地位逐步确立并呈上升趋势。这一变化从IMF对各国官方储备的统计数据中得到清晰反映,从2000年末到2008年第二季度末,在可明确币种的官方外汇储备部分中,工业化国家的美元储备比率从73%下降到68%,欧元储备比率从17%上升到23%,发展中国家的美元储备比率从70%下降到59%,欧元储备比率从19%上升到29%。
二、金融危机对美元国际主导货币地位的影响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无疑是对美元国际地位的又一次重大冲击,这表现在以下各方面:
一是危机使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进一步下降。计量研究的结论认为,主导货币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每变化一个百分点,其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会变化1.33个百分点。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份额的下降无疑会对美元的主导货币地位产生影响。二是美国金融体系的调整降低了美元资产的吸引力。三是危机使美国中长期通胀前景不利于美元的稳定。但种种迹象表明,这次危机仍不足以从根本上动摇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元作为国际主导货币的地位仍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国际货币体系向美元和欧元双极化演进还有一段路要走。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当前的金融危机并不只是美国的危机,而是全球经济的危机。不仅美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欧盟、日本经济受打击的程度丝毫不亚于美国,欧盟和日本经济甚至先于美国进入了衰退。因而在这场危机中,欧元金融资产的安全性并不高于美元资产,美元传统上作为危机资本避难所的角色没有改变。这也是近期美元对包括欧元在内的多数货币不贬反升的主要原因。
其次,欧元区金融市场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导致在与美元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欧元区金融市场的深度与流动性与美国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欧元区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也尚未完全实现,跨境金融交易与服务的成本高,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收益率。这些都制约了外部投资者持有欧元资产。
第三,欧盟发展中的一些长期问题也影响着欧元的吸引力。欧盟的长期经济增长率要低于美国,并面临着比美国严重得多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到欧元资产的长期收益率。此外,欧盟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联合体,其政治一体化进程顺利与否也对其货币的国际影响有很强的关联,欧元的不确定性也因此增加。
第四,历史经验表明国际货币体系中主导货币的转换常常滞后于经济实力的转换。长期以来没有任何一个使用单一货币的经济体规模接近美国,这也是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美元危机,但美元的主导地位仍难以撼动的重要原因。美国经济如果持续出现问题,美元主导货币的地位是有可能被替代的。但从历史经验看,这种替代的过程很漫长并往往伴随着十分重大的历史事件。
总体而言,当前金融危机对美元和欧元地位的影响目前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两大经济体谁能够率先走出危机,实现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增长重返正轨,谁就能够在主导货币的竞争中占有先机。
三、我国的对策--积极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进程
(一)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面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这一变化与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我们应抓住机遇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通过适度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降低我国在对外贸易、储备等方面对美元的过度依赖,以保持我国经济、金融的稳定。
人民币适度国际化对中国经济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减少美元汇率波动对我与周边地区贸易的干扰。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我适度降低外汇储备规模,实现资源更有效率的使用,减少巨额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制约,并降低储备自身的风险。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降低中国出现货币危机的风险,并有利于金融机构和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解决债务与收益货币不匹配的问题。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实现生产与消费的稳定,对提高国民福利也有所助益。
当前,人民币区域化的条件也日趋成熟。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为人民币区域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巨额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有能力参与区域金融合作机制的建立并在其中起到相对主导作用,也有利于提升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人民币的信心。同时,我国有着与其他亚洲国家密切的贸易联系,对亚洲其他地区保持着较高的逆差。2007年中国进口总额的近40%是与亚洲国家的贸易。而且,人民币对内对外的币值均总体稳定。实际上,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已经呈现出加快的趋势,在东南亚部分地区已经成为“硬通货”。“牙买加体系”所具有的“无规则”的特点和近年来国际货币体系呈现的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也为人民币的区域化、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空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各国反思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美元霸权的弊端,对于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可以说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二)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的对策建议
1、建立有利于实现人民币区域化的各类机制
第一,与主要贸易伙伴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签订有关人民币流通的合作协议,逐步扩大人民币作为对外贸易计价货币和结算货币的比重和范围。
第二,实行人民币在资本账户某些项目下的有条件兑换。
第三,建立多元化的人民币回流机制,包括尝试允许境外人民币到境内直接投资、允许用境外人民币支付我国出口商品货款等。
第四,与区域内国家和地区建立信息交换和统计监测的合作机制,加强对人民币非法和突发性流动的监测和控制。
2、推动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
为了有效促进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发展,推动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应充分运用香港作为亚洲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优势,将香港发展成为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一方面,作为亚洲主要的金融中心之一,香港经过多年发展,其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及监管制度都相对完备和规范,金融人才聚集,对于发展人民币离岸业务有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基础,这有利于帮助人民币离岸业务加快发展,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另一方面,承接人民币离岸业务,加强与内地的经济金融联系,也有利于香港分享内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从而提高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3、加快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步伐
一、引言
2008年有两个大事值得铭记:一个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十周年;一个是新世纪全球性的一次新危机。美国前财政部长RobertRubin曾把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不同观点归纳为“两大阵营”:一方主张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彻底全面的重构;另一方则强调新兴经济体的政策调整。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将全面扭转这一方向,并将把这种思考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新的视野。这次发起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表明,西方国家所倡导的金融架构和运作模式并不能为新兴市场国家提供合适的标准,同时它也没有指明什么样的标准才是真正合适的。因此,在未来的世界金融史上,2009年必将成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新里程碑,也将成为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新起点。
二、从三个视角看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一)从国际储备货币视角看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综合来看,未来的国际储备货币演变存在三种可能性。
1.重新修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体系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也具有最大的现实可行性,而且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元的这一地位有助于全球金融稳定。然而从根本上讲,美元能否长期维持其中心地位,则取决于美国国际收支赤字的减少和未来通货膨胀的控制。历史上,没有一个中心货币自愿退出世界舞台,因此美国也必然会尽最大努力维护美元的地位。
2.美元失去中心地位,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短期内,虽然美元仍将是主宰性国际储备货币,欧元、英镑、日元甚至人民币都只能是潜在的“同类竞争者”。然而根据IMF的测算,到2020年,北美、“欧元区+英国”、“金砖四国+日本”三大区域经济占全球GDP总量的份额将分别为20%、21%和31%,这意味着届时世界将演变成势均力敌的三极。因此,从中长期来看,随着美元的不断衰落,国际储备货币格局将走向多元化和分散化,届时将不存在绝对的主宰性货币,储备货币之间的竞争必将加剧。
3.创造一种新的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这种主张最早来自于凯恩斯的天才设想。早在60多年前,他曾建议以30种代表性商品为基础设计一种“Bancor”的国际货币。然而,创造一个新的超主权货币不仅需要政治家超凡的智慧和勇气,更需要经济学家长期的系统性研究。因此,从现实出发,权宜之计当是逐步扩大SDR(特别提款权)的作用,使之发展成为理想的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
(二)从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整机制看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安排
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从根本上纠正国际收支失衡。
1.全球储蓄率结构“再平衡”宏观经济学最基本的一个恒等式就是储蓄与投资的差额等于国际收支的差额。据此,如果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把储蓄定义为国内储蓄、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以及外汇储备,那么国际收支不平衡本质上就表现当代财经2009年第11期总第300期为全球储蓄率结构不平衡。从时间序列上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储蓄率结构失衡已是一种客观现象;自1997-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储蓄率结构的分化则变得更加突出。从数据上看,1998-2008年世界平均储蓄率水平为22.5%,同一时期亚洲发展中国家、中东、美国的平均储蓄率则分别为35.1%、37.9%和15.2%。高储蓄率国家超出世界平均水平13~15个百分点,而低储蓄率的美国则低于世界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从单个国家来看,2008年中国的储蓄率高达51.3%,为历史之最;而美国仅为12.6%,也是历史之最。尽管从理论上说,储蓄率的决定因素涉及到民族文化、家庭与人口结构、经济增长与收入水平等方面,并且关于全球储蓄率结构失衡的学术研究也没有提供有说服力的解释,但是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警示就是,这种客观存在的全球储蓄率结构不平衡必须得到有效纠正,否则它将继续威胁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
2.新兴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再平衡”
全球储蓄率结构失衡的另一面即表现为:高储蓄国家消费不足,需要出口;低储蓄国家消费过度,需要负债。目前来看,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仍未实现消费驱动型增长,GDP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推动。统计数据显示,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投资占GDP的比重在过去几十年间不断上升,2008年更是达到39.7%;而美国的同期水平仅为16.6%。然而,金融危机本身既说明美国过度消费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同时也说明新兴市场经济体投资和出口驱动型的发展模式也同样难以持续。因此,西方国家正在考虑如何增加储蓄、减少赤字,这种转变意味着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国内消费必须提高。
(三)从国际资本流动和管理看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安排
在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安排中,我们需要一个真正的全球治理机构来负责危机应对和全球金融稳定。现在的一个主流设想是,在未来一个时期,把国际清算银行(BIS)、金融稳定论坛(FS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整合成统一的“国际金融稳定基金”(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bility Fund,IFSF),使之成为全球监管者、全球危机管理主体以及全球最后贷款人。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际货币体系 美元 区域性货币
一、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
现行的国际货币又称牙买加体系。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牙买加体系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性。各国可以自由选择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同时,美元和各国货币不再与黄金挂钩,各国开始实行法定货币制度。黄金在牙买加体系中结束了它的货币历史,同时也结束了美元霸权垄断的局面。
这一重大的改变,恢复了汇率调节国际收支的功能,促进了资本的国际流动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同时也使开放经济体可以更灵活地制定调节国内外均衡的制度,从而克服了国际固定汇率制度僵化所导致的种种弊端。但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区域化的深入发展,牙买加体系中所潜在的矛盾日益深化。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爆发国际债务危机,50多个国家陷入债务困境,时间持续近十年之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不断爆发的金融危机事件也是牙买加体系内在矛盾激化的表现形态。
二、金融危机暴露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
在国际货币体系步入了最新的牙买加体系时代以后,虽然弥补了先前货币体系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在浮动汇率制的国际市场上,资本流动却变得异常频繁并且数额巨大,并且伴随着国际主要货币间相对汇率的巨大波幅,这使得国际货币体系渐渐形成了一种“中心――”格局。尤其是美元,由于依然具有着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它便处在了整个“中心”范围的最中心。
此外,从这次前所未有的国际金融危机中不难发现,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它的危机传导到美国之外的国家去,使得现今全球化的整个国际金融市场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在这里就要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国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传导这场危机呢?这是由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决定的。
1.美元独霸的货币体系
虽然牙买加体系结束了美元霸权的垄断地位,使当前国际货币呈现多元化格局,但这依然没有动摇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从国际储备构成来看,虽然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在1990年以后,美元在国际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又逐渐恢复到了占2/3左右。此外,在全球进出口贸易中,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达到有一半以上;国际金融市场上,所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和大部分外汇批发业务也以美元计价;在当前的石油交易中,美元更是垄断了计价货币的地位。
然而,虽说美元是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货币,是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百分比最大的货币,但美元的发行权仍然只属于美国,货币发行量多少只根据其国内经济需要来决定。总所周知,美国自从去工业化以后,就成为了一个世界超级消费大国,作为一个只消费不生产的经济体,在它本国的出口额远远落后于进口额时,便进而形成了巨额的经常性项目逆差。在现行货币体系下美国可以通过无节制地印钞进行对外支付,来满足国内消费,却无需承担任何对外的经济责任。
凭借国际货币权力,美联储无限制造美元,或通过发行债券等融资途径来解决国际支付问题。仅在1982至2006年这短短的25年间,美国对外提供的美元增加了147倍。这导致了境外美元资产的迅速膨胀全球虚拟资本迅速膨胀,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产生了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产生“倒金字塔”现象,从而造成了全球通货膨胀和流动性过剩的局面。这对国际经济和美元储备持有国的经济产生一系列巨大的负面影响。
2.以少数国家为中心的汇率制度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全球汇率制度呈现出明显的中心――架构。在这种汇率制度下,少数发行国际通货的发达国家位于这一架构的中心,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其中美国处于绝对称霸的地位。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处于的不利地位,多采用固定汇率制度。在这些处于中心地位的发达国家凭借着先进技术和理念,利用地区提供的原材料和廉价的劳动力,生产加工制成品向地区销售牟利,向外部输出货币的同时,处于区域的发展中国家为了满足支付和投资的需求,不断的加持中心国家的货币和债券,同时向中心输出资源和提供市场。
因此,中心国家不仅能够利用这种控制权进一步压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迫使其为了在国际贸易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不断降低价格,从而导致发展中国家在有形贸易中更为弱势,更为可怕的是,一旦经济危机袭来,中心区还要通过国际贸易从属关系网,不负责任的将危机转嫁给区诸国。同时,国家持有的中心国家的货币价值因为经济危机也大幅缩水,这对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3.美国金融市场的风险传导
最后一个方面,由于现今世界各国间的经济交流趋向于自由化和国际化,而美元又是最重要的国际资产,因此就进行全球性的金融投资来说,最重要的市场就数美国市场。根据以欧盟国家为主的欧洲大部分国家长久以来的国际投资喜好,他们在美国金融市场上的各种投资活动在非常的频繁的,所以美国金融一旦有了问题,就非常容易波及欧洲的金融机构。另外,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遭受重创的投资机构都有着一定的规模和相对较开放的投资业务。
其实,如果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没有决定美元的中心地位,那纽约就不可能成为现在的国际金融中心,因为所谓国际金融中心便需要满足全球大部分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但是从提供的投资产品的种类来看,纽约真正提供的具有国际金融意义的产品并不多。那么,这些美国的国内金融产品对外国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的原因,正是为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下,它提供了一个全世界都需要美元的货币机制。当一国获得了美元之后,它就要向美国购买劳务,或者向其他国家购买需要用美元结算的商品和劳务,然而如果它手中还持有大量的美元,那这些美元最终还是要到美国寻求出路,来投资金融产品以去获得收益。
总之,一旦美国的金融出问题,那么持有美国金融资产的国家就难免会遭受波及,迅速地受到传染。美国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国际货币体系下,通过向全球销售金融产品,把金融危机传导到国外,从而引起了全球金融危机的。
三、美国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是美国贸易和财政的严重双赤字,另一方面是资源性输出国和新兴市场国家资本账户的双顺差和美元储备的不断累积,使得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得以继续,从而导致了在2008年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中,欧盟和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无法控制风险,面临着众多困境。这引起了更多人对美元地位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变局的思考。
1.加强监管,增加自律性,建立储备货币间的汇率相对稳定机制
由于美国的霸权地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无法改变,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稳定的国际汇率机制成为一个更为重要,也是在短期内就可以付诸行动并且得到满意结果的实践方案。
第一,美国等国际货币国家应实行自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尽量避免政策的大起大落;减少巨额的财政赤字,使经常项目逆差保持在适度的水平;降低储备货币供给的过度波动给汇率和世界经济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在货币体系中加强制度安排,制约美元极不负责的升值和贬值,加强美元的责任。
第二,在IMF的监管下,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之间可以建立起一个汇率目标区,形成四个币种间的“汇率走廊”。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度的硬性约束来保证四者间汇率的相对稳定,只有保证处于中心区域的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国的汇率稳定,才能保证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也能进一步稳定国际金融秩序。
2.建立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
这实质上是对全球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包括中国和欧盟在内的国家,都有希望在这次秩序重建中争夺对己方有利的条件,打破或至少削弱美国的霸主地位,制约美国滥发货币的行为。
就目前金融市场上各国的实力对比情况来看,对于国际货币新体系的主导权的争夺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期内美元依然会在金融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此次金融危机虽然不能颠覆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绝对强势地位,但从单极到多元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必须的发展趋势,并且这种转变从当前的发展态势已经可见端倪。
(1)推进区域货币,尤其是亚洲区域性货币的合作
其实早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在东亚各国就在深刻的反思以后,吸取了教训,认为应该积极推进和加强区域性的货币和金融合作,通过团结一致的努力和相互关照来建立一个区域性的货币合作机制,以及时在危机发生时避免危机国融资困难、友国救助不及时的状况再次发生。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更让亚洲国家感到了区域救助体系的建立刻不容缓。
但是,尽管亚洲国家在金融合作方面已经开始由理论探讨、方案设计阶段上升到开展实际性的合作阶段,但是货币一体化进程的道路绝不会一帆风顺。其根本原因在于亚洲国家的国情缺乏共性,各方差异制约着亚洲货币一体化的推进。因此“亚元”的产生在近期可能仅仅是一种理想,要达到这种目标并非容易。
(2)提高其他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
在产生世界货币还不太现实的情况下,提高其他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是改变以往过度依赖美元作为国际交易货币的大好时机。国际原油、大宗商品的国际结算可以使用美元、日元、欧元、英镑等多币种结算,减轻美元波动对原油、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的影响。
总之,削弱美元霸权、建立完善多边货币储备体系有利于实现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利益均衡,符合更多家的经济利益。伴随着各个货币区建设的长远进步和国际性机构的强化,具有内在约束力和外部协调性的多层次多元国际货币体系将逐渐建立起来。
总之,在金融危机之后,就现在短期的趋势来看,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的争论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进程正在不断的探索中向前。形成一个完备的国际货币体系和一个完善的汇率稳定机制必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现阶段正是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一个瓶颈期,涉及到了全球包括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切身利益,但可以肯定的是,强势货币国家在现行货币制度下获得好处的同时,他们必须要比危机前承担更多的维护汇率市场稳定和货币市场稳定的义务。
长期来看美元独霸的局面必将被打破,区域性货币合作将变得更完善和成熟,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多元化的,在动态中寻求平衡的国际货币体系。
参考文献:
[1]陈玮.论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之路.经济师.2009.5.
[2]黄泽民.金融危机 国际货币体系暴露重大缺陷. Shanghai& Hong Kong Economy.2009.1.
[3]孙立鹏.国际金融体系的弊端及其改革.国际资料信息.2009. 1.
[4]王一新,郭勇.从美元体系角度探讨金融危机的原因.现代商贸工业.2010.1.
[5]梁曙霞.经济危机形势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2009.5.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的金融活动趋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在金融全球化下,信息跨国界的传播和现代化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国际资本流动加速,国际金融市场规模扩大,各国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然而,金融全球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和运行格局,并使得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越来越无法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求。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在“牙买加体系”的基础上逐步演化而来的,也被称为“无体系的体系”,它既没有同一的汇率安排,也没有明确的本位货币,各国的经济政策行为也难以受到约束。当爆发金融危机时,金融全球化使得各国共同遭受危机影响的程度加深,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极易受到攻击。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爆发的多次金融危机,究其根源就是金融全球化与国际货币体系矛盾的凸现。
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西方发达经济体纷纷进入衰退期,世界经济重心逐步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转移。由于这些发展中国家并未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获得相应的话语权,因此他们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意愿极为强烈。随着近年来其影响力的逐渐扩大,改革的呼声也更加高涨,发达国家已无法再忽视发展中国家的声音,改革已势在必行。
一、金融全球化下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引发的问题
(一)导致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资本流动的增长速度已超过国际贸易和国际生产的增长速度。而且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短期国际投机资本数额仍在不断膨胀。跨国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性国际资本规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正是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为短期性国际资本的流动提供了便利。反过来,跨国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性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又强化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这些基于套利性动机的短期国际资本总是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缺陷伺机攻击,并导致货币危机的爆发。随后,当短期国际性资本大批逃离该国时,又会将货币危机放大成银行危机、金融危机、甚至整个宏观经济的衰退。
(二)导致国际储备供求矛盾深化。国际货币体系决定国际储备体系,在现行的多元货币体系下,一国的储备资产中的特别提款权、储备头寸和黄金储备是相对稳定的,这时,外汇就成了一国增加国际储备的主要手段。通常来看,外汇收入的增加来源于国际收支盈余,这样在国际收支差额与外汇储备的关系上,一些国际收支长期盈余的国家外汇储备需求较低,却出现了外汇储备的过剩,而赤字国虽有强烈的外汇储备需求,却出现了外汇储备的短缺。于是,就出现了国际收支差额对外汇储备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矛盾。
此外,国际储备的供求矛盾还体现在储备货币发行国与非储备货币发行国的不平等上。对于储备货币发行国来说,他们可以轻松的通过货币发行和货币互换来取得外汇储备,但是他们作为发达国家往往又都是国际收支顺差国,有大量的外汇储备积累。对于非储备货币发行国来说,他们只能通过增加出口来取得外汇,但是这些国家往往是发展中国家,出口能力有限。这样,在国际储备的管理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处境形成强烈反差,迫切需要储备的国家面临储备短缺,而不需要储备的国家反而出现储备过剩。
(三)导致国际收支调节混乱。多元化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允许各国在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可采用不同调节方式,但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调节外,其他几种调节方式都由逆差国自行调节,并且国际上对这种自行调节没有任何的制度约束或支持,也不存在政策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调节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已经发生了异化,他的主要义务由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维护固定汇率、为严重逆差国提供资金援助及协助建立成员国之间经常项目交易的多边支付体系,转移到了维持货币的自由汇兑,因为他假定自由浮动的汇率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功能,无需过多干预。这样,当部分逆差国出现长期逆差时,由于制度上无任何约束或设计来促使逆差国或帮助逆差国恢复国际收支平衡,逆差国只能依靠引进短期资本来平衡逆差,而大量短期资本的流入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在国际收支调节问题上的这种混乱状态,成为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矛盾的集中体现。
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构想
(一)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地位和作用。早在1969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暴露之初,基金组织就创设了具有超货币性质的特别提款权,以缓解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风险。超储备货币不仅克服了信用货币的内在缺陷,也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了可能。由于特别提款权具有超储备货币的特征和潜力,它的扩大发行有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克服在经费、话语权和代表权改革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当一国货币不再作为全球贸易的尺度和参照基准时,该国汇率政策对失衡的调节效果会大大增强。这些能极大地降低未来危机发生的风险,增强危机处理的能力。因此,当前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首要任务是着力推动改革特别提款权的分配,考虑充分发挥特别提款权的作用,实现对现有储备货币全球流动性的调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改革不合理的份额制,应综合考虑一国国际收支状态和经济规模来调整份额,以此来降低某些经济大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绝对控制;另一方面继续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金份额,扩大其资金实力,以便有足够的可动用资金来应对危机。
(二)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和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重要的载体,理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被弱化和异化,因此有必要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广泛的改革。(1)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援助的范围,强化其国际最终贷款人的职能。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缺乏一个国际的最终贷款人,显然是难以应付国际货币危机的;(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实行资金援助时,不仅要考虑恢复受援助国的对外清偿能力,还要考虑促进其经济发展。这就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改变将短期内恢复受援国偿付能力作为唯一目标的做法,并把重点放在危机防范而不是补救上;(3)增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测和信息功能。当成员国经济出现问题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义务对成员国内经济政策提供建议,并为投资者和市场主体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4)促进交流与合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加强与成员国交流的同时,还应积极促进成员国之间或成员国与其他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加强国际金融合作,改善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性。金融全球化为资本的无序流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各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同时,世界上主要货币的汇率大幅度波动,为发展中国家平衡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成本,也使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发达国家应主动担起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这就要求各国加强国际金融的合作与协调,这是确保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基础。从国别上看,这种合作与协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协调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各发达国家之间应经常相互协调与沟通,共同承担起应有的国际责任,并以积极的态度,加强各国在货币和经济政策方面的合作,以保证国际货币体系稳定;二是协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关系。在支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多地考虑促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注意保护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三是加强区域性经济货币政策的合作。在总结欧盟与欧元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一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共同探讨区域性货币合作的有效途径,以抵御外部危机对该区域经济体的冲击。此外,从加强合作的领域看,还应加强国际金融经营环境、国际金融内部控制、国际金融市场约束以及国际金融监管等方面的合作与协调。
(四)建立和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在金融全球化下,建立和完善国际金融监督机制已成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制度包括:(1)提高信息透明度,公开披露有关信息;(2)抑制国际范围内短期资本的无序流动,特别是加强对“对冲基金”、离岸金融中心的监管。对对冲基金以及其他种类繁多的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已成为国际货币新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3)加强对银行的跨境监管。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某些国际性银行经营转移到管理不严的离岸避税港,以便规避国内的管理和监督,这无疑中增加了资本无序流动的风险。因此,对银行的跨境监管是国际监管体系的重要内容。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冉生欣.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
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体系中有两种相反的倾向和趋势。一是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力量,继续扩大开放,推进市场化改革深入;另一是大力推动保护贸易的力量,在全球衰退时期,贸易利己主义明显抬头。多哈回合被称为“发展回合”,人们期望通过本回合谈判,可以开放全球经济贸易和投资。然而,事实说明,让大国让渡其自身的利益越来越困难。从1999年西雅图启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失败,到2001多哈再次启动成功。国际社会10年来的不懈努力,依然没有打破僵局。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在被区域化、本地化、保护主义所分解,不平衡以及全球利益分配不均衡,随时有可能导致开放趋势的逆转。新兴经济体正在成为主张开放贸易和投资的主要力量。在其中,金砖国家有着更大的合作空间和推进变革的责任。
积极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各国只有通过加强对危机的反思,创造性地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建立一个更为公平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推动世界经济更深层次的发展。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体制性改革
一、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
国际货币体系是规范国家间货币行为的准则,是世界各国开展对外金融活动的重要依据。它的形成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惯例和习惯演变而成的,这种体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当相互联系的习惯或程序形成以后,一定的活动方式就会得到公认,当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共同遵守某些程序或惯例时,一种体系就发展起来了。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就是这样形成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种是通过国际性会议建立的,如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显然,这种体系具有主要是通过有约束力的法律条文和在短期内就能够建立起来的特点,尽管这种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同样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不过这样的体系也不能完全排斥某些约定俗成的传统做法,是现行的法律与传统的习惯相结合才具有生命力与效力。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和现行的牙买加体系就是通过这种途径建立起来的货币体系。无论是通过哪种途径形成的国际货币体系,都是世界经济发展客观的历史的必然产物。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
1.确定关键货币作为国际货币
2.确定各国货币的比价
3.货币的兑换性和对国际支付所采取的措施
4.国际结算的原则
5.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6.国际收支的调节
(三)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1.金融全球化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金融全球化下,信息跨国界的传播和现代化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国际资本流动加速,国际金融市场规模扩大,各国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然而,金融全球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和运行格局,并使得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越来越无法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求。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在“牙买加体系”的基础上逐步演化而来的,也被称为“无体系的体系”,它既没有同一的汇率安排,也没有明确的本位货币,各国的经济政策行为也难以受到约束。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爆发的多次金融危机,究其根源就是金融全球化与国际货币体系矛盾的凸现。金融全球化下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引发很多问题,归纳为三点:①导致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加剧。②导致国际储备供求矛盾深化。③导致国际收支调节混乱。
金融全球化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矛盾运动使得对货币体系的改革显得尤为迫切,使对制度的改革成为一种必然。
2.金融危机彰显出当代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层次缺陷
危机的发生本身具有偶然性,但发生危机却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或者说,世界某个角落的某个缺陷,在过度供应的美元滋润下过度发展,最终破灭引发危机。而追求美元的过度发行,进而推动金融资产的膨胀,又是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能免费享受的午餐。危机出现的必然性,是由现在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决定的,同时也是美国过度利用这个体系缺陷为本国经济服务的必然结果。
也正是因为金融危机所暴露出国际货币体系的根本性制度缺陷,即全球治理结构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失使得在后危机时代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
(一)美元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垄断与霸权地位
在美元本位制下,国际储备货币的供应主要依赖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尽管,美元与黄金不再挂钩,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并没有变,美国的货币政策不再受约束。于是,当美国与世界的利益一致时,它会做出好的决策,当美国与世界的利益不一致时,它只会选择对本国有利的政策。这就造成美国能够超前消费,同时却不受制约。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以美元为核心,由美联储肩负美元货币发行和货币监管等职责。
美元的过度发行造成国际市场上美元泛滥,大量过剩资金充斥于全球金融市场,成为全球金融不稳定乃至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根源。
(二)现行国际金融组织体系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
国际货币金融组织体系主要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等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构成,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自它们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正式运行所采取的国际金融制度与货币政策就存在缺陷,当时是以美国和英国两个方案为核心,反映发达国家的利益,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金融、货币协调和世界银行贷款方面的决策权操纵在美国、英国等10个发达国家手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领导权被西欧国家所控制,世界银行的领导权长期由美国把持。
(三)现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
1.监管理念上过分依赖市场的力量
2.经济金融活动的全球化与金融监管的国别化的矛盾日益突出。
3.金融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的机制不健全,相关国际组织以及金融监管当局之间缺乏有效协调。
4.监管体制上存在漏洞。
三、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构想
(一)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地位和作用
当前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首要任务是着力推动改革特别提款权的分配,考虑充分发挥特别提款权的作用,实现对现有储备货币全球流动性的调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改革不合理的份额制,应综合考虑一国国际收支状态和经济规模来调整份额,以此来降低某些经济大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绝对控制;另一方面继续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金份额,扩大其资金实力,以便有足够的可动用资金来应对危机。
(二)完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和作用
1.强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终贷款人的职能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缺乏一个国际的最终贷款人,显然是难以应付国际货币危机的。在增强IMF 资金实力的基础上,扩大其援助的范围,增强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
2.IMF实施资金援助应考虑成员国经济长远发展
这就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改变将短期内恢复受援国偿付能力作为唯一目标的做法,并把重点放在危机防范而不是补救上。增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测和信息功能。当成员国经济出现问题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义务对成员国内经济政策提供建议,并为投资者和市场主体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
3.提高发展中国家在IMF等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改变过去由少数发达国家垄断国际金融话语权的状况,扩大新兴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参与权有利于国家之间协调与合作效率的提升。
(三)建立和完善国际金融监管机制
要改革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制定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管标准、预警系统和风险防范体系,共同关注和追踪跨国金融活动和资金流动,着重对跨境短期资本流动进行统计与监测。
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某些国际性银行经营转移到管理不严的离岸避税港,以便规避国内的管理和监督,这无疑中增加了资本无序流动的风险。因此,对银行的跨境监管是国际监管体系的重要内容。
(四)开展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国际金融组织之间应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汲取本次金融危机教训,改变“监管越少越好”的理念,在承认市场治理作用的同时看到其盲目性,主动加强监管,消除金融监管真空,特别是加强对信贷金融机构,即中介服务机构等非传统对象的监管,并加强国际监管协调。
总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一个被国际社会热议了半个多世纪但仍无结论的问题。改革将是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将取决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力量综合实力的增强,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和减少外汇储备结构中对美元过度依赖。
虽然阻力很大,过程漫长,但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呼声,有利于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发展。因此,这项改革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这项改革的道路虽然曲折,但是前途必将光明!
参考文献:
[1]牛铁航. 论国际货币体系失衡及中国对策[J]. 南京社会科学 , 2009,(03)
我国经济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与稳定的货币体系密不可分,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现有的货币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点从我国货币体系在应对金融危机时的表现就可以略窥一斑。鉴于此,尽快采取措施来健全我国的货币体系已是刻不容缓。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货币体系的冲击
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空前密切,这导致金融危机的蔓延对我国货币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货币币值的冲击
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经济一片萧条,各国经济都步入了一个低速乃至负增长的通道,则在此背景下,各国为了迅速的从危机中走出纷纷开动印钞机来刺激需求,尤其是美联储通过不断的印刷钞票,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流动性的过剩。我国拥有两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面对流动性的泛滥,我国货币对美元来讲是变相升值了,但是对于高达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来讲却在不断的缩水。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货币基本上还是自成体系,没有建立完全市场化的汇率波动机制,由此导致人民币的币值一直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节币值。
(二)对货币监管的冲击
金融危机对于我国货币的监管也是一个挑战,我国的货币监管基本上停留在一个事后监管的阶段,面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货币体系影响,基本上不能够做到事前的预防。与此同时,货币监管的领域也比较狭窄,难以满足货币体系的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对货币市场的冲击
目前我国的货币市场还处于一个相互割裂的状态,单个的货币市场的情况不能够真实的反映货币市场的情况,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自成体系的货币市场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举例而言,在信贷市场方面,金融危机导致我国信贷极为宽松,这与市场的货币需求真实情况不符。与此同时,货币市场的割裂意味着利率在各个市场的不统一,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四)对货币政策的冲击
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国正处于一个货币紧缩政策的通道之内,原因在于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过热,经济增速一度高达13%以上,通货膨胀严重,为了抑制经济过热,我国实施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随着经融危机的爆发,其带来我国的冲击越来越明显,为了迅速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我国实施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这一角度来看,我国的货币政策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因为实施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结果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面对经济危机时,我国的货币政策的表现出了太多的不规范性,增强了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
二、对健全我国货币体系的思考
面对金融危机带给我国货币体系的冲击,结合目前我国货币体系的现状,在考虑未来经济发展要求的基础之上,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健全我国的货币体系:
(一)稳定货币币值
目前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直处于一个上升的通道之中,美元的走软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极大,不仅仅直接导致外汇储备的缩水,同时对于我国的外贸增长也是一个负面的冲击。本文这里所说的稳定货币币值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币值稳定,而是指的相对意义上的币值稳定,我国应建立一个尽量市场化的汇率波动机制,通过汇率的波动保持币值的合理性。
(二)加强货币监管
货币体系的良好运转离不开有效的监管,监管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加强:一方面就是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应着眼长远,针对金融危机冲击下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法律的完善,从而为货币监管提供法律保障;另外一方面就是完善监管机构的建设,通过设置专门的监管机构来全权负责货币的监管。
(三)完善货币市场
针对目前货币体系相互割裂的情况,本文认为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来建立一个统一的货币市场。货币市场的统一应从两个方面来推进,一方面就是加强各个货币子市场之间的联系,以利率市场化为契机,推动货币市场的统一;另外一方面就是加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融通从而促进货币资金在整个货币体系内的自由流动。
(四)调整货币政策
金融危机后的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尽快改变,时至今日,2008年所释放的流动性依然存在,这给我国货币体系的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为了尽快消除我国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的不利影响,并确保未来的货币政策更加有效,我国应确保货币政策的稳定性。通过科学的制定货币政策,避免其大起大落,不能因为经济减速就采用饮鸩止渴的货币政策,那样只会带来更大的危机。货币政策的制定不仅仅要考虑经济增长速度这一指标,同时更要考虑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
总而言之,鉴于货币体系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可替代,面对金融危机给货币体系所带来的冲击,我国应通过健全货币体系来为化解外部经济的波动,从而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海静.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我国货币政策调整[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5)
[2]蔡伟.金融危机下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分析与启示[J].知识经济,2010(5)
2007年开始爆发的美国次债危机将全世界拖入了新一轮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之中,与以往经常发生的危机不同,这次危机不是从新兴市场国家发端,而是直接从世界金融体系的中心美国爆发,进而蔓延到欧洲大陆、新兴市场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这次危机中几乎无一幸免,从股市暴跌到银行系统倒闭,从全球需求急剧下降到世界经济陷入前所未有衰退,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受到这场金融风暴的巨大影响。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否将带来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终结和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诞生?如何看待中心国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更替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试图探讨中心国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更替之间的联系,以期透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和变革方向,也为中国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政策选择提供一些建议。
一、中心国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更替之间的联系
关于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更替之间的联系,国外方面,最具影响力的是巴里•埃森格林(Barry Eichengreen)所做的相关研究,在他的专著《全球化的资本:国际货币体系史》(Globalizing Capital: A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中对从金币本位制开始至今的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历史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描绘,巴里•埃森格林认为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通常会与金融危机的发生相伴相生,并具有一种“网络外部性”和路径依赖,旧的国际货币体系通常会终结于一次大的金融危机。这些结论为我们探讨国际货币体系与金融危机的联系提供了角。[1]
国内方面,代表性研究如钟伟回顾了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他把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分成五个阶段:(1)1870―1914年间的古典金本位时期;(2)1915―1945年间的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3)1945―1975年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4)1975年以后以全球浮动汇率制为特征的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5)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金融全球化为背景的货币区域化和美元化时期。[2]回顾这些历史,钟伟认为:货币体系的核心问题,一是寻找充当国际清偿力的本位货币并保持其适度增长;二是形成围绕本位货币的国际收支协调机制。货币体系的更替通常是由于原有的本位货币和货币体系已经难于适应最新世界经济的情况和需求,从而导致大规模国际失衡和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进而导致新的货币体系的产生。最后的结论是: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史几乎同时也就是百年危机史,旧的货币体系常常因一场大的国际性金融危机而终结,全球各个国家对金融危机的反思和防范则常常引来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诞生。
在我们看来,国际货币体系更替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国际货币体系中心国家的更替,因为在每一个国际货币体系下,都有所谓的“中心国家”和“国家”,[3]中心国家凭借其经济实力和金融实力上的统治地位和主导作用,通常起到引导和稳定整个货币体系的作用,国家则采用盯住中心国家的策略来进行相应制度的安排(包括汇率、储备货币的选择、危机的救助等),并以中心国发行的货币作为外汇储备货币。在这种安排下中心国和国的关系变化势必对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并有可能直接诱发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具体来说,在一个货币体系的早期,中心国处于绝对的控制地位,中心国无论在资源和生产力上都处于最高级,因此它此时主要通过资本输出的方式来向国家提供资金,从而为世界经济体系提供储备货币,并说明国家通过借贷获得资金用来向中心国家购买商品,进而最大限度地利用中心国家的生产能力。随着发展,在货币体系的后期,情况一般会发生逆转,此时中心国的地位开始明显下降,即国家开始实现顺差,中心国家实现逆差,中心国家通过逆差的方式输出货币、获得实物资源,国家则通过输出实物资源的方式获得中心国的货币作为外汇储备。
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就是中心国霸权地位的逐步下降,[4]随着其对资本输入的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心国家的力量也在不断地削弱,并带来国家对其发行的储备货币价值的信心下降和这种模式的难以为继,储备货币价值的下降会带来中心国储备货币信心危机的发生。同时从历史来看,中心国出现储备货币信心危机通常还不是国际货币体系更替的标志性事件,只有当中心国出现债务危机时,旧的国际货币体系才会到达终点。即旧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瓦解和新的体系的诞生,通常是以中心国发生债务危机为标志。另外,旧的体系瓦解和新的体系诞生通常还需要新的中心国家的出现,以替代原有中心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综上所述,在国际货币体系更替的过程中,中心国通常会出现两类金融危机:一个是中心国储备货币信心危机,具体表现为中心国的货币危机;另外一个就是中心国的债务危机。下面我们来分别分析:
(一)中心国储备货币信心危机的发生机制
这类金融危机主要指随着中心国的经济实力和霸权垄断地位的下降,国对其发行货币的信心开始下降,并抛售该种储备货币的行为,通常发生机制如下:中心国国际储备货币供应过大世界各国对储备货币信心下降各国纷纷抛出储备货币,购入黄金或其他货币储备货币的汇率大幅贬值,中心国出现货币危机为维持各国的贸易竞争力,可能出现各国汇率竞相贬值的情况各主要国家出面联合干预,以稳定货币当信心彻底难于扭转,中心国的储备货币地位消失,新的储备货币替代原有储备货币。
根据上面的逻辑推演,一个简单的推论是储备货币发行过大会导致储备货币发行国,即中心国家自身出现货币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后,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国家主要为美国。根据我们的统计,如果将一国货币在一年内贬值15%以上的情形定义为货币危机,从1945年至今,美国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国家共发生了4次货币危机,具体年份为: 1969年、1971年、1975年、2002―2003年。[5]我们将1960―2009年间每年美国M2的增长率数据与美国发生货币危机的时间进行对比,可以得到下图。
根据上图我们发现,美国在经历较高的M2增长年份后,自身随后通常容易发生货币危机,危机发生的时间离美国货币扩张时间会有一定的滞后性(通常为1―2年)。如1969年、1971年美国发生货币危机,在此之前两年的美国M2的增长率在1967年为9.16%,1968年为7.9%,这两次货币危机最终直接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1975年美国再次爆发货币危机,而之前的1971年、1972年美国的M2增长率达到创纪录的13.28%,12.92%,1973年、1974年开始回调但仍然维持在5%以上,当1975年M2增长率再次上升到12.65%时候,货币危机马上触发;2002年美国再次发生货币危机,同样的,在此之前是美元M2大幅飙升的时期,2001年美国的M2增长率为10.52%。本次次贷危机发生后,美联储为推动美国经济走出危机的泥潭而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大量发行货币,这使得美元大幅贬值的风险正在不断积聚。
(二)中心国的债务危机的发生机制
关于中心国的债务危机的发生机制,我们将主要采用“事件研究法”来进行分析,回顾历史上英国发生危机并最终将中心国家过渡给美国的例子来进行论证和总结。下面的历史片段描述主要来自巴里•埃森格林的专著《全球化的资本:国际货币体系史》,相关总结和分析为本文自行归纳和梳理。
中心国的更替,以1929―1933年世界大萧条和英国中心地位的丧失为例。从1925年回归金本位开始,英格兰银行一直与黄金储备的流失做斗争。这种斗争的一种重要支撑就是这个国家“看不见的盈利”:它包括英国在海外投资的利息和分红;外国游客来英国的旅游收入;海上运输和保险带来的收入;为外国人提供的金融服务带来的收入。然而从1930年开始,为了保护本国工业免受外国工业的竞争,很多国家开始对贸易施加高额的关税,这直接严重打击了世界贸易,从而减少了英国从海上运输和保险所带来的收入。另外由于1930年全世界商业环境的恶化,英国在海外投资的收益和分红也大幅下降。1931年,拉美的债务危机以及奥地利、匈牙利、德国等国对利息转移支付的禁止进一步恶化了英国在投资方面的收益和分红。1929―1931年之间英国的贸易逆差增加了6000万英镑,更致命的是,英国“看不见的盈利”减少了1.2亿英镑,是贸易逆差增加额的两倍,这导致英格兰银行保持英镑与黄金的官方兑换比率越来越困难,英镑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1930年下半年,英国的黄金储备流失进一步加剧,这迫使法兰西银行、美国的美联储不得不联合进场对汇率进行干预,以支持英镑保持黄金平价。但即使这样,英镑的汇率还是从4.86(1/4)美元每英镑下跌到了4.85(1/2)美元每英镑。
更为重要的是,英国不断恶化的经常账户正不断抽干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同时也招来了对英镑的投机攻击。按理说,英格兰银行此时仍然拥有一个强大的工具来应对这种情况,那就是提高贴现率,英格兰银行实际上也这么做了,它在1931年7月23日将贴现率提高了1个百分点,一星期后再次提高了1个百分点,希望以此吸引黄金的流入,从而对冲经常账户恶化导致的储备流失。然而,黄金储备却仍然继续流出,因为市场上已经开始认为英格兰银行上调贴现率的行为是不可持续的,因为过高的利率将进一步提高已经很高的失业率,同时还将削弱在议会中已经不占多数的工党政府所得到的支持。利率上升同时还将提高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率,进一步打击已经受到中欧经济停滞影响导致盈利下降的英国银行体系的经营状况。另外,高利率还将提高政府国债的融资成本并恶化政府的财政状况。由于政府在一战中累积了大量的“战争负债”,并且其利息支出占到了英国政府全部支出的三分之一。利率的上升使得英国政府在1930―1931年期间进一步掉入了财政赤字的泥潭。投机者们认为,如果英国的失业率进一步恶化,财政赤字进一步上升,英格兰银行放弃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将变得不可避免,因此,投机者们开始出售英镑。
历史学家认为,尽管英国的失业率维持在20%的高位,如果没有投机者们的攻击,英格兰银行还是可以通过3.5%的贴现率(1931年7月23日的水平)来维持英镑的黄金平价。然而由于德国危机带来市场对欧洲复苏前景的进一步暗淡,市场上对英镑的投机进一步加大,投资者们坚信民选政府无法在面对20%的失业率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利率,因此,对英镑贬值的投机攻击进一步加剧。终于,1931年9月19日,英格兰银行停止了英镑与黄金的可兑换,从而宣布了英国退出金本位制,作为一战前的世界货币体系的绝对中心国家,一战后的世界双中心国家之一(和美国),英国退出金本位制宣告了世界金本位制的解体。英镑也在随后的3个月内对黄金的比价贬值了三分之一。这种下降同时摧毁了世界对其他信用货币的信心,各国央行纷纷将其美元储备兑换为黄金,这种行为进一步压缩了世界货币体系的储备供应。从1932年开始,世界上大约24个国家放弃了原来的金平价水平,并将其货币贬值,从而彻底宣告金本位制成为一种历史。在英镑危机发生之后,1932年开始,英国接着出现债务危机,这彻底标志着英国不再担任世界货币体系中心国家的角色,其中心国家的角色逐渐被美国所取代。
从英国作为中心国家衰落的历史中,我们总结出一个货币体系中心国家的更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中心国家已经从原来的贸易顺差和资本输出的角色转变为贸易逆差和资本输入的角色,并且在中后期严重依赖资本账户资金的流入来弥补其经常账户的逆差。如英国到后期严重依赖其“看不见的收益”来支撑其贸易逆差和资本流出。(2)原来的中心国家经济实力占世界经济的垄断地位已经大不如前,世界上已经出现潜在的中心国家接任者。我们认为英国出现英镑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统治地位的崛起,它为世界寻找新的中心国家找到了支点,这也加速了世界各国对英镑信心的丧失。(3)中心国家的更替最重要的因素会是世界对中心国货币作为储备货币信心的下降,直接表现为国家对中心国货币的抛售,从而带来中心国货币大幅贬值的压力。在1929-1933年这段历史中直接表现为“英镑危机”。(4)中心国家发生货币危机还不是该中心国家中心地位彻底终结的标志,其发生债务危机才是其中心地位彻底终结的标志性事件,另外中心国家更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是继任者的出现。
二、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更替的条件
在英国之后,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美国就一直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心国家”,下面我们回顾一下美国的历次货币危机和其他类型的金融危机。
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美国成为中心国家后,已经在1969年、1971年、1975年、2002―2003年发生了多次货币危机。其中的1969年和1971年的货币危机直接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是典型的中心国家霸权垄断地位下降所引致的金融危机范例。从70年代开始,美国也完成了从原来的贸易顺差和资本输出的角色转变为贸易逆差和资本输入的角色,并且在后期严重依赖资本账户资金的流入来弥补其经常账户的逆差。然而,与英国的更替不同,即使到今天,世界上还一直没有出现能够替代美国的中心国家,美国依然是当今世界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最强的,虽然危机多次发生后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减低由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欧元的出现就是这方面的一种努力,在欧元诞生后的国际货币体系中,除美元外,世界上其他国家还可以以欧元作为储备资产之一,但从美国和美元的实际影响力上来看,美国仍然是具有垄断地位的中心国家。
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垄断地位是否在不断下降?未来的新的中心国家会是哪个?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更替的条件是什么?下面我们对此做进一步的讨论。
根据安格斯•麦迪逊(Angus Maddison)的《世界经济历史统计》(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World Economy:1-2008 AD)中对各国实际GDP的估计和测算,我们将美国、中国、德国、印度、日本这5个国家以国际元(million 1990 International Geary-Khamis dollars①)为单位的实际GDP除以世界的实际GDP,得到各国从1970―2008年实际GDP在世界GDP中的占比,从而得到表1。
我们发现,在2000年之前,美国一个国家的实际GDP占世界实际GDP的比重一直稳定在20%以上,日本即使在其本国经济最辉煌的80年代,其实际GDP占世界实际GDP比重的峰值(8.7%)也一直远低于美国,从来没有对美国的霸权地位造成真正的威胁。然而2000年之后,我们发现中国的迅速崛起似乎正在改变这一趋势,根据上表2008年中国按购买力计算的实际GDP占世界的比例已经达到17.5%,而美国已经下降到18.6%。不过就此判断中国将在未来替代美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国位置还为时尚早。
根据前面对英国例子的分析,我们认为一个中心国家衰落的标志性事件将是这个中心国家出现债务危机,同时它的前提条件是新的中心国家替代者正在出现。如果说中国经济的不断崛起增加了这种更替的可能性的话,那么新的货币体系的更替或者说美国中心国家地位的丧失将是等待美国债务危机的出现。表2为美国国债目前前10个持有者的数据。
根据美国财政部提供的数据,截止2011年2月底,海外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的数额已经达到了42743亿美元,其中中国目前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者,占美国全部国债的25.79%,这与上一次中心国家更替时新中心国家美国是旧中心国家英国国债的主要持有者极其相似。我们认为,美国中心地位衰落的标志性事件或许就是美国国债危机的爆发,即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不愿意再持有美国国债。这也就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更替的条件。
三、结 论
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心国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更替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当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国霸权地位开始逐步下降后,随着其对资本输入的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心国家的力量会开始不断地削弱,并带来国家对其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信心的下降和这种模式的难以为继,中心国货币价值的下降会带来中心国储备货币信心危机的发生。同时从历史来看,中心国出现储备货币信心危机通常还不是国际货币体系更替的标志性事件,只有当中心国出现债务危机时,旧的国际货币体系才会到达终点。即旧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瓦解和新的体系的诞生,通常会是以中心国发生债务危机为标志。另外,旧的体系瓦解和新的体系诞生通常还需要新的中心国家的出现,以替代原有中心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中国在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地位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态势来看,美国的霸权垄断地位不断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目前国际货币体系中心国家的更替还没有发生,究其原因,一个是能够替代美国的中心国家还未真正出现;另一个是美国虽然爆发了次贷危机,新一轮的美元货币危机的发生压力也在增大,但其目前还未出现债务危机的情况,因此中国作为国家和美国国债的主要持有者,应重点关注美国国债市场的变化趋势,并及时做好应对措施。
注 释:
①国际元(英语: Geary-Khamis dollar),在特定时间与美元有相同购买力的假设通货单位。1990年或2000年常用作基准,与其他年份作比较。国际元由罗伊•C•吉尔里于1958年提出,萨利姆•汉纳•哈米斯于1970―1972年发展而成。国际元建基于通货购买力平价与日常用品国际平均价格的双生概念。国际元和国际汇率皆可用作比较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过在比较各地生活水平时,国际元比国际汇率更准确。
主要参考文献:
[1]Barry Eichengreen,2008:“Globalizing Capital:A his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nd ed, ISBN 978-0-691-13917-1
[2]钟 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J].国际金融研究,2001(4).
[3]张 明,覃东海.国际货币体系演进的资源流动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12).
[4]何 帆,张 明.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中的美元霸权因素[J].财经问题研究,2005(7).
[5]Carmen M.Reinhart and Kenneth S.Rogoff,2010:“From Financial Crash to Debt Crisis”[R].NBER Working Paper No. w15795
Central Country's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Replacement o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Su TianpengAbstract: Central country's financial crises have a close linkage with the replacement o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When the central country's hegemonic dominance begin to decline, the periphery will lose the confidence in the central country's currency and induce the currency crisis in the central country. On the basis of history, the replace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will be symbolized by the sovereign default in the central country, not the currency crisis.Considering China is still a peripheral country in the monetary system, we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U.S. Treasury Bond market and select the correct response.
维持和推动多边货币自由兑换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原则。这也充分体现在IMF的宗旨之中。IMF虽然经历了三次修改,且其生效以来的成员国与活动范围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基金组织的基本宗旨仍维持不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一条的规定,基金组织的宗旨为:(1)为会员国在国际货币问题进行磋商和协作提供所需的机构,促进国际货币合作;(2)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与均衡发展,实现高水平的就业和增长,以此作为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3)促进成员国汇率的稳定和有秩序的汇率安排,以此避免竞争性的货币贬值;(4)为会员国经常易建立一个多边支付和汇总制度,并设法消除妨碍国际贸易发展的外汇控制;(5)在有充分保障的条件下,向成员国提供暂时的融通资金,使其不必采取有损于本国或国际繁荣的措施来纠正国际收支的不平衡;(6)争取缩短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持续时间,并减轻其不平衡程度。
根据IMF有关年报文件的概括,基金组织的根本目标是在成员国之间进行货币政策协调并监督成员国的货币政策,使其在国际货币金融活动中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成员国汇率的稳定、有秩序的外汇安排、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和保持国际交易之汇兑自由。
20世纪80-90年代中期,IMF 100多个成员国基本上实现了经常项目的自由兑换,并准备进一步推进全面的资本项目自由兑换。但是,世界金融一体化背景下,日前严重的投机活动、频频发生的金融危机等问题并未引起国际货币体系的相当重视。最终,1997年7月以来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演变成一场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受此影响,一种有悖于国际货币体系原则的现象出现了:一些原来已实现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国家,如马来西亚、智利等,在遭受严重的金融危机冲击后,又重新实话了资本项目的管制,一些发达国家也对短期资本流动采取了某些限制措施,一定程度上在偏离IMF与国际货币体系所要达到的目标。
二、世界金融一体化挑战现行货币体系多种汇率制度安排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之下,各国推行了多种汇率制度,IMF所总结的八种汇率制度,确实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多样化的国家层次与经济发展水平。不过,在世界金融市场一体化背景下,外汇交易规模日益扩大,目前日交易额已近2万亿美元,几乎等同于全球外汇储备总额,外汇交易与贸易和投资的相关性越来越小,各种短期资金流动和衍生交易已成为决定和影响汇率的最重要因素。同时,现行汇率制度假设汇率浮动会对国际收支产生自动调节作用并将其决定权完全交由各国自行确定,自主管理,缺乏应有的国际监督与协调机制。同时,从各国实行浮动汇率的实际经验来看,浮动汇率制度本身有贬值的趋向,加之未受到有效监督,这一趋向更为明显。这也与国际货币体系所追求的物价稳定目标相悖。因此,多种汇率制度安排之下的汇率扭曲和无规则的波动成为常见现象,并成为危机频繁爆发的重要原因。
在这种多种汇率制度安排的体系之下,首先是浮动汇率制度本身的缺陷。在一战之前,各国执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度。在那个时候,主张浮动汇率可以有效协调各国经济运转是不可想象的。主张浮动汇率最有力的理由是:浮动汇率让国内有自主决定货币政策的自由,可以任意改变货币供应量或利率来刺激经济,或者通过汇率的变化来对付贸易收支或国际收支不平衡。但历史一再证明浮动汇率不具有这样的功能。相反,浮动汇率无一例外地总是导致通货膨胀、汇率动荡和经济波动。然而,由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决策者(尤其是美国、欧洲、日本、IMF和世界银行的决策者)相信浮动汇率可以有效协调世界经济运转,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就永远提不上议事日程。然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动荡却永远成为世界经济最主要的不确定性因素。例如,1999年到2002年IMF成员改变汇率制度多达78次,其中放弃自由浮动的为27次,仅2001年和2002年就分别有10个发展中国家和8个新兴市场国家从自由浮动转向无区间的管理浮动,自由浮动的成员从1999年的48个减少到2003年的36个。
三、世界金融一体化挑战信用本位储备货币体系的稳定性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下,实行的是美元与黄金并重的双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全球步入了浮动汇率时代,1978年,IMF成员国达成协议,宣布实行黄金非货币化,由此开始,步入到了现代信用货币本位时代,实行的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对于这种货币体系,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特里芬难题”。但是,这种货币体系,使得储备货币国家在几乎毫无保留的情形下可以大量向世界倾销其货币,并进而产生出以金融创新面目出现的数量更为宏大的衍生金融资产,形成金融危机的诱因。
长期以来,这种多元化的信用本位制下,美元一直居于中心地位,很容易形成美元霸权:世界各国越是需要美元,美元的地位越高,则美元可能享受较大的国际收支逆差,尤其是经常项目逆差,并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例如,2003年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684%。全球外汇交易68%是关于美元的,全球的贸易结算68%是通过美元进行的。
美元的特殊地位与美元霸权,使得美国可以从中获取巨大福利:
1.获取“铸币税”
在何帆(2004)看来,美国获取的铸币税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外国居民持有的美元,二是其他国家中央银行和投资者持有的大量美国国债。由于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国可以为其国债支付较低的利率,这种利差也可以算作是铸币税的一部分。美国经济学家Frankel曾经对此进行了较为保守地估计,美国每年借助美元霸权向全世界征收的铸币税达到120亿美元[1]。此外,由于其他国家中央银行和投资者也持有大量美国国债,美国得以大力推行赤字政策,这也是铸币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铸币税带来的丰厚收益使美国大量进口的同时却无需等量出口。
2.享受“无泪赤字(tearless deficit)”
世界需要美国通过贸易逆差以输出美元来提供交易手段或清偿能力。美国可以拿着源源不绝的用印刷机印出来的美元到世界各地进行采购,扩大国内的预算赤字和贸易赤字,被高估了的美元价值使得美国不但将其他国家生产的最优良的商品集中于美国,而且从中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这也即所谓的“无泪赤字”。
日本学者吉元川忠(2000)曾经对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日美贸易关系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日本是将自己贸易顺差所产生的剩余资金注入到美国,美国则利用这些资金维持市场繁荣和日本商品的进口,这又反过来刺激了日本贸易顺差的膨胀。说得极端一些的话,日本用自己的钱买自己的产品,并把这种现象当成了贸易顺差。当前,中国也购买了多达1800亿美元的美国债券,克鲁格曼(2003)强调,这是美国支持其贸易赤字的主要方式之一。考虑到2003年,美方统计数据表明中美贸易之间,美方赤字高达1240亿美元,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也差不多在重复当年日本一样的故事。
3.转嫁风险
其他国家所持有的大量美元储备,承担了巨大的贬值风险。美国政府可以通过将美元贬值的方法,使它事实上免除大量债务。早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下,美国就曾通过美元贬值变相减少海外债务。当前,亚洲各国持有约2万亿美元外国储备,其中,中国大陆外汇储备到2005年6月底达到7110亿美元,约60%为美元储备。鉴于2002年以来美元已持续贬值,则亚洲各国面临的潜在损失是巨大的。正因为如此,有学者指出,美元贬值是阴谋,在转嫁国内经济风险,在变相获取亚洲国家的经济成就(谢国忠,2004)。美元贬值减少了美国的外债的同时,还可一定程度上刺激出口以减少贸易逆差。
4.用货币影响他国政策
美元的独特地位使得美国事实上成为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和汇率的决策部门,美国可以通过美元波动来影响他国币值波动获取福利。比如,1985年,在美国主导下,通过了“广场协议”强迫日元升值。当前,美国又不断以贸易不平衡为借口,向人民币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
四、世界金融一体化之下频繁的投机活动挑战IMF稳定汇率的能力
汇率监督是IMF的一项重要职能。IMF实行汇率监督的根本目的是保证有秩序的汇况安排和汇率体系的稳定,消除不利于国际贸易发展的外汇管制,避免成员国操纵汇率或采取歧视性的汇率政策以谋取不公平的竞争利益。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体系从此进入浮动汇率时代,其后的牙买加体系确定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汇率经常变动且变动幅度剧大,即使是美元,其汇率的变动幅度也大得惊人,1998年7月,美元兑日元曾达到90年代的最高峰1:147,但到1999年10月,其兑换比价接近1:102。2002年,欧元与美元的最低兑换比例达到1:0.82,而其后受美元大幅度贬值影响,2005年欧元兑换比例一度高达1:1.42。汇率的剧烈波动,为投机者提供了外汇投机的温床,导致国际游资的大量流动,造成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不安,使一国金融资产的价值与价格的偏离的幅度加大。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国际信用的乘数效应,使游资(Hot Money)成倍增长(据估计,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游资多达8万多亿美元);另一方面,世界金融一体化的特征使游资生存的国际环境更具投机性。它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投机性强,流动性快,倾向性明显。在其冲击下,金融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的脆弱性暴露无遗。当大量游资短期内集中侵入本国汇市时,往往高估东道国货币,从而不利于东道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导致经常项目的失衡;当大量游资逃离东道国时,又会使东道国货币急剧贬值,诱发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及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当前的日交易量巨大的外汇市场上,仅仅从稳定汇率的角度看,各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已经很难单独依靠自身的力量来有效干预。以1997-98年之间的香港为例,危机之前虽然其经济结构较为合理,外汇储备充足,外债几乎没有,却依然遭受到了投机者的狙击。即便是外汇储备量最大的国家日本,1999年9月以来,为抑制日元不断升值的趋势,在外汇市场上卖出日元,买进了价值100亿美元,仍没能阻挡日元的升值趋势,日元兑美元的汇率达到40个月来的最高点。可见,在当前的无序的汇率体系之下,不但有利于投机活动,而且极容易人为地制造投机机会、投机活动,进而导致金融动荡。于是,金融界期望IMF这样的超国家性质的国际机构在维护汇率和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希望建立某种机制,以对日益泛滥的国际游资进行有效的监管,对猖獗的国际投机活动进行某种必要的监管。
五、世界金融一体化挑战IMF监管与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在世界金融一体化背景之下,各国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增加,金融体系中出现的任何差错都会涉及到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即所谓的“伙伴风险”在不断增大。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风波接连不断,如1992年席卷欧共体各成员国的欧洲货币危机,1994年日本出现的住宅金融专业公司巨额不良资产危机,1994年年底爆发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7月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由此而引起了全球性金融危机,不断显示了国际金融领域的“伙伴风险”以及有效监管的失控和乏力。1998年、2000年又相继爆发了俄罗斯金融危机和阿根廷金融危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所执行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和国际储备的管理营运,各国的金融波动,都将对其他国家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需要一个超国家性的组织从全球范围内协调各国的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