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建设模板(10篇)

时间:2023-11-12 14:56:3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县域经济建设,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县域经济建设

篇1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省、市公司对各项工作的管控将会越来越到位。县电业局要按照省、市公司的各项部署,积极适应新的管理模式,全面改进工作方式。要加快推进“三集五大”、“四统一”步伐,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四接轨”意识,严格落实“两全管控”要求,确保各项工作转变为新的模式,达到新的水平,在行业中树立一个新的标杆。

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中,我们必须扎根于淅川这块沃土,大力开拓电业市场,实现企业规模和效益的持续提升,并带动一部分企业共同发展。

处理好电力事业和地方经济共同发展的关系

我们要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加强“三个建设”,坚持“两个转变”,全面实施“三集五大”,创新超越,强网强企,计划2012年完成供电量60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实现利税1.8亿元。到2015年,年供电量要达到80亿千瓦时,主辅业收入要达到50亿元,实现利税3亿元以上。

要加快电网建设步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备足后劲。2012年我们要开工建设淅川(西)220千伏变电站、渠首220千伏变电站三期工程和毛堂110千伏变电站;积极向上反映,争取2013-2014年再建一座厚坡220千伏变电站;不断完善110千伏和35千伏网络,为淅川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要利用自身优势,壮大多种经营规模。一是加快发展现有多经企业,争取3~5个现有多经企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新排头兵,其中华新铸造到2015年销售收入要达到5个亿。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在2013-2014年投资5亿元成立一个九龙公司(分两期建设),年销售收入达15亿元,其他石油焦、生物有机肥等项目也正在考察中。三是在电网建设上大力支持多经企业发展,到2015年主副业销售收支要接衡,其中主业达到25亿~30亿元,多经达到20亿-25亿元。

要继续帮助和影响县内其他企业的发展壮大。淅川县电业局将把自身的社会资源、信息、技术、知识,毫无保留地传递到电力客户上,以帮助客户决策、获取信息和抓住市场机遇,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从而促进整个淅川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去十年淅川县电业局一直是这么做的,今后一定还是这样做,而且要发扬光大。

努力做到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

如何正确处理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面对并且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这也是管理中一个非常复杂的难题。

篇2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和优化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的、功能完备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也就是说,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尤其是建制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其次,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然后,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具有开放性。最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一、辽西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从总体上看,辽西北的县域经济还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县域的社会主体是农民, 经济主体多为农业经济及其副业, 县域发展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要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发展县域经济增长极是关键。城镇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城镇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在于城镇所发挥的经济增长极的作用。在宏观区域中, 区域经济增长极就是区域中心城市; 在县域经济中, 县域经济增长极就是县域中心城镇。在辽西北地区, 县城镇往往就是县域的中心城镇, 担当着县域政治、经济、社会中心的多重职责。从某种意义上讲, 县城是最低层次上的城, 又是最高层次上的乡。因此, 加快县城镇的发展, 既有利于壮大县域经济增长极, 辐射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又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1.县域经济发展会促进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新农村的关键, 是必须要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但要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却不能囿于“三农”问题本身。在辽西北地区, 一是农村人口比重大, 大量的农村人口靠有限的耕地难以致富; 二是农民收入低, 大量的初级农产品未能得到有效的加工增值;三是农村建设落后, 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严重不足。但“三农”问题之所以突出反映在辽西北地区, 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密切相关。现代经济发展具有突出的城市发展带动乡村发展的特点,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 建设强有力的城乡经济发展的结合部和城市带动乡村的着力点, 对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其一是有利于农村人口的转移, 使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就近进入城镇;二是有利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产品的市场营销,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 三是有利于加强对农业的科技服务, 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同时还有利于减少城镇发展对耕地的占用, 保护基本农田等。

2.县域经济发展会推动县域工业化进程

逐步实现工业化是辽西北大多数县所面临的历史使命, 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必须大力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但辽西北地区的县, 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也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工业企业规模较小, 生产技术水平较低, 小而全现象突出;工业布局分散, 企业群落集聚程度低, 分工协作困难, 专业化程度较低;自然资源消耗量大, 环保设施严重不足, 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是对外开放条件较差, 企业的封闭性较强, 招商引资困难等等。加快县域中心城镇发展, 引导县域工业在中心城镇集中布局和发展, 对更快更好地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意义十分重要。一是有利于工业企业集聚, 发展壮大企业群落, 促进企业分工协作; 二是有利于企业资产重组, 促进优势企业做强做大, 延伸产业产品链; 三是便于集中治理工业环境污染, 降低污染治理成本,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四是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 吸引国内外投资者, 壮大县域工业实力等。

3.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县域城镇化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客观趋势, 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战略举措。但对于辽西北地区的县, 在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中, 同样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现有城镇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城镇规模很不经济, 城镇建设单位成本较高;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建设资金短缺、欠账较多,城镇的环境承载力较低;城镇的产业支撑较弱, 城镇的就业容量较小,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等。展望未来,辽西北地区的县, 将面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城镇, 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任务十分紧迫。优先发展县域中心城镇,可以提高城镇建设的规模经济效益, 降低城镇化进程的土地占用等成本;通过中心城镇的环境污染的集中治理, 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保护生态环境;通过产业的集聚和发展, 有利于提高城镇的就业容量, 增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等。

二、辽西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从辽西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源及现状来看, 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建设小城镇,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必由之路。

1.调整区域产业结构,重点发展优势产业

正确认识和把握县域内经济资源状况,选准优势,重点突破,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围绕优势产业创名牌效益,从而实现从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竞争优势的县域内经济过渡转化。立足本地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推进农产品传统主导产业特色化,做大主导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新格局。建设生态农业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突出资源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充分利用粮油畜资源优势,加强粮油生产加工、畜禽养殖加工两大主导产业的发展,培养出一批能真正带动千家万户,辐射国内外市场的龙头骨干企业。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建设旅游休闲基地。以农业生态游、农家特色游等一系列集文化游、特色游、休闲游、生态游的立体旅游框架体系,把辽西北建设成特色的旅游休闲基地,以此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充分发挥以旅游经济为龙头带动县域内经济的发展。

2.加快发展农业,促进辽西北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以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现代农业作为基本目标,坚持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优质无公害蔬菜、水果生产和小杂粮等农林特产品为主的生产加工基地,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以现存资源优势为依托,开展错位竞争,打造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对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投资的乘数效应大。紧紧围绕农业主导产业,扶植一批深加工型和冷藏冷冻型、销售运输型龙头企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农产品加工体系,拉长产业链条,将比较优势提升为竞争优势,带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主导产品开发。对具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土产,要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连片规划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积极开辟“公司十基地+农产”的产业模式和发展订单农业,注重引导和鼓励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原料生产基地,为农户提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逐步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不断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业收入。同时,鼓励农产品加工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力度,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3.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加速农村小城镇建设

农村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指标。小城镇作为城乡经济和工农关系的载体,具有很强的经济辐射能力和文明扩散能力,是农产品、工业品生产要素交换的地方。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推进小城镇发展,实行务实有效的城镇化战略,使小城镇建设真正给农民带来实惠,使农民分享城镇化的成果和效益,切实防止抽取农业和农村资源超前建设小城镇,这不仅从根本上不利于城镇化,还会导致农业和农村发展条件的恶化。利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带动小城镇建设。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中心镇为重点,使之尽快完善功能,繁荣经济,发挥城乡经济结合部的作用,培育完善市场体系,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调整已经不合时宜的政策,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吸引农民进入小城镇安居乐业。把发展小城镇与调整乡镇区划结合起来,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打破原有乡镇行政区划的限制,在布局上确定好小城镇的性质、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重点发展有区位优势、特色资源优势和规模优势的乡镇,使小城镇成为连接广大小集镇、农村与城市的纽带。在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地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色产业型或加工主导型小城镇;在中心城市郊区,建立一批农业科技试验基地,形成高新技术示范区,发展科技主导型小城镇;地处交通干线、市场发达的地方,在商品集聚效应和商品市场辐射力上下功夫,兴办专业市场,发展商贸流通型小城镇。

4.加快工业化进程,努力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补。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影响县域发展的最大障碍,抓住产业结构调整主线,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与城市工业的分工关系,加强特色工业小区建设,发展园区经济,着力提高产业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加快企业技术进步,集中力量实施重点技改项目,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县级名牌、壮大省级名牌,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构筑工业强县的产业格局,充分发挥工业经济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中的支撑和骨干作用。坚持项目带动,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县城经济不是封闭经济,只有打破落后意识,对外开放,主动走出县外引资金、引技术、引人才,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子才能越走越宽。树立引资与引智、引技并重的理念,跳出资金自给自足的滚动发展思维模式,树立发展、市场以及开放三大理念,将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的繁荣、流通以及对外改革开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工作为发展、人心向发展的大好局面。同时尽快扭转各级政府在招商引资当中担任主角的错位现象,尽快实现以政府为招商主体转向以企业为招商主体的转变,政府转而全力行使以整治招商引资环境为主的服务职能。利用税收优惠、加大财政投入等措施,促进风险基金的建立、产学研的结合、灵活的用人机制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形成等,为企业创新创造条件。并重点扶持有特色、有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促进全面工业化的同时,加快部分行业向信息化产业、知识化产业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刘文哲等: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态势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5,27

[2]张家鎏等: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极的理论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5 4

篇3

项目建设带动农业经济前进。首先,抓好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着力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人畜饮水、节水灌溉、舍饲养羊、日光温室、土地开发整理等农业重点项目,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其次,抓好农产品精加工项目。大力发展以农畜产品加工、分级、储藏、保鲜为主的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建设,加快了农产品市场体系、质量安全体系和标准化体系建设。最后,抓好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全县进一步加大“百万只羊”、“百万亩林草”产业工程实施力度,扩大了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规模,加速向林草大县、畜牧业强县、生态农业示范县迈进。

项目建设驱动工业经济发展。首先,围绕优势产业上项目,积极适应新的竞争形势,培育产业集群,实现了水泥、硅铁、麦芽、饲草料、石膏粉、煤炭等六大主导行业的增量扩张和提质增效。其次,依托技术创新上项目,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投入。最后,结合企业改革上项目,推行参股、购并、联合等产权制度改革方式,吸引了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切实提高了依法经营管理水平。

篇4

关键词 海阳市 公路建设 县域经济 促进作用

山东省海阳市把公路建设作为战略支撑,构筑起以高速公路为主通道、国省干线为主骨架、农村公路为支脉的交通网络。目前,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2147.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5.4公里;干线公路214.2公里,县道381公里,乡道132公里,连村路1345.2公里。近年来,海阳得到了路通带来的实惠,昔日因地雷战威震全国的革命老区,已成为集胶东节点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毛衫名城和第三届亚沙会举办城市等众多名片的现代滨海城市,海阳因为公路的畅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县域经济中公路建设的重要性

在新一轮体制改革中,县域经济被纳入国民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围,这是我国对经济建设的规律和科学性的正确把握。海阳市充分认识到公路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科学决策,统筹规划,大力争取上级公路交通部门支持,近年来新增高速公路75.4公里,完成国省干线公路改建和大中修160余公里,县乡村路建设更是成绩喜人,实现了村村通。通达公路带动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向海阳集聚,海阳尝到了路网先行的甜头。到十二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79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38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8%;农业总产值达到108亿元,年均增长5%,海洋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8.4%。财政收入达到26.9亿元,年均增长16.1%。上述数据可以看到,如果公路建设较好,既改善提高交通条件,又达到扩大内需的目的,从而改善县域经济。可见,公路建设是扩大需求的重要举措,是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公路建设对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对宏观经济的促进作用。近年来烟海高速建设、威青高速改造、G309改建、S202威青线改建等项目,使海阳市进入青烟威一小时生活圈,进一步降低了运输成本、刺激了县域间客货运量的增加等,还具有时间节约效益。公路建设作为县域经济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肯定会对县域的社会效益产生巨大影响,可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可持续发展等。

―对产业调整的促进作用。公路建设大大改善沿线交通区位条件,使得海阳有了大胆布局的信心,对传统毛衫产业、旅游产业、临港产业以及核电装备产业发展带来机遇。到十二五末海阳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2.6:37.4:40.0,尤其是服务业比重提升较快,5年累计增加7.8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表明,公路建设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有不同的影响,其能够推进产业结构体系的升级与县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产业经济的竞争能力。

―对投资环境的作用。良好公路环境提升了沿线的区位优势,加强了县域的对外交流,在当前严峻的经济环境下,依然使县域经济不断获得增长。今年在海阳市举行的项目集中签约暨招商推介活动上,当天签约28个项目,吸引投资达到100多亿元,有效解决了县域自身投资不足的制约。可见,公路的建设对投资h境具有促进作用。

―对资源开发的促进作用。在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促进作用中,海阳市依托公路区位优势,拉动滨海经济带建设,观光旅游、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原来的荒滩盐碱地被高楼、景点所取代,带动沿线地区土地增值和综合效益,所以公路建设能够促进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在对旅游资源开发的促进作用中,公路建设大大减少出行时间,使得县域获得方便、快捷、舒适的通行能力,带动沿线地区旅游业更加繁荣发展,去年海阳市旅游度假区一举跻身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行列。

三、对公路建设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十三五期间,为加快推进公路发展转型升级,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海阳将陆续实施文莱高速、G228、S306、S202等重点道路建设以及村路网格化建设,将进一步海阳路网结构,缓解路段交通拥挤问题,在补短板提品质的同时,将更好地拉动内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在公路建设中,既要注意加强组织协调、优化服务设施、扩大对外开发等,又要采取灵活的建设资金筹集手段,例如办理低息贷款,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准确把握新常态下公路建设的新变化,了解群众对新常态下公路建设的新要求和新需求,还要注意后期的管养,保证公路寿命,并且在建设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推进生态公路建设,尽最大的可能保护沿线的生态环境。

四、结语

通过对海阳市公路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可见公路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日渐明显。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全面、客观、合理的公路建设与县域经济的共同发展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还存在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公路资金压力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终会找到解决的方法,而且公路建设会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县域经济的发展又必然会对公路建设提出更高要求,这些问题在建设公路时都要考虑到。

篇5

中图分类号: TU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东至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东与贵池区、石台县、黄山市接壤,西北与安庆市怀宁、望江一江之隔,南部毗邻江西景德镇、波阳、彭泽,206国道纵穿全境,区位优越。随着铜九铁路、安景高速、济广高速连接县外交通大动脉的建成和长江岸线的开发利用,将为我县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如何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优势,关键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速城镇和园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合理地构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平台,加快东至县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一、我县市政公用设施现状

东至县现有3256.32平方公里,62万人口,其中外来流动(暂居)人口7万人,15个乡镇,两个省级开发区。十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城城区面积由4平方公里增至7.5平方公里,城乡市政公用设施得到较快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1、县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亮点纷呈

(一)不断拓展城区道路网,拉开城市框架。

2003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开辟城北新区,城北新区规划面积为2.2平方公里,以东流大道、至德大道为轴线,集政务区、教育园区、居住区、休闲文化广场、交易市场、对外交通组织及公共设施于一体。随着东流大道、至德大道、大渡口东路、滨河南路、集贤东路、至德大桥、敬慈路等一批市政重点工程相继竣工,形成“四纵三横”的路网格局,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高速下线、沿河东路、瓦垄路的建成,城南片区逐渐成型。河西新河老桥的改造以及尧渡新河上城南大桥、永济大桥、历山大桥的相继建造,形成了县城东西片区紧紧相连的交通纽带,为县城西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县城“北扩、西跨、南拓”规划战略由蓝图逐步走向现实。

(二)不断加强基础性、功能性、公益性项目建设,完善城市承载功能。

滨湖区启动建设,为县城工业转移构建良好平台;站前区市政路网与汽车站的建设,为县城物流中心的形成奠定了基石;尧城区的北部片区相继建成,二中标准化新校区、至德小学、电力大楼、移动大楼和商贸步行街为政务中心和商业中心的运营构筑了条件,南部片区城南小学、金字牌农贸市场和10万㎡安置房工程为老城区改造夯实了基础,尧渡河综合治理项目的开工,大大加强了城市功能性建设水平。县城三区建设已为东至县跨越发展吹响了号角。

(三)不断加快城市园林绿化亮化建设步伐,改善人居环境。

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之东风,县城新增绿地49公顷,新老河景观带、金字牌森林公园以及各小区的绿化景观工程的实施,加快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进程。此外,街道亮化工程、山体水体亮化净化工程以及各单体节点性灯饰工程,大大提升了城市形象,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四)加快公共事业发展,保障民生,提高市民幸福指数。

县城供水管网铺设里程达到21公里,新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可达2万吨,城区设立多家大型液化石油气灌瓶站、换气网点。主干道上增设垃圾箱300只,新建了垃圾中转站和冲水式公厕,县城实现了双电源供电,电信、移动和联通网络多重覆盖,数字电视逐渐新起,城市公共事业蓬勃发展。引江济尧供水工程、规划建设展示馆、社会福利中心、特教学校、文化中心、市民公园、中医院搬迁工程等一批项目投入运营,市民的自豪感、幸福感倍增。

2、园区及建制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

东至经济开发区内供电、供水、供气、固废处置中心等市政设施建设范围逐渐扩大;开发区道路形成“一纵三横”的道路网格局,建成面积将达2.5平方公里;园区内新建水厂、污水处理厂,危化品专用站,工业园自用港口等不断建成。近几年,县城入驻企业不断增多,形成金属加工及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轻纺服饰加工、印刷包装业四大产业集群。东流镇、大渡口镇、胜利镇、香隅镇、张溪镇等一批建制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人居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①乡镇规划欠缺科学性。

乡镇总体规划的编制缺乏一些专业技术支撑,方案不够细致;缺乏对区域市政设施的城乡统筹规划,导致部分地区市政公用设施的无序发展。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中城镇综合布局和环境容量考虑不够充分,缺乏长远和全局观念,造成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下,存在复重建设的隐患。

②公用设施建设缺乏资金投入,政府管理职责不到位。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乡镇对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深,统筹兼顾的意识不强,资金投入不足,从而影响了城镇建设质量、水平和速度,城市形象难以从根本上得到一劳永逸的提升。

③城镇建设缺乏规模与集聚能力。

除东至经济开发区公共设施较为完善外,其余各地区基础设施均较为紧缺。如我县东流镇、大渡口镇、胜利镇、香隅镇、张溪镇等城镇区位优势和明显的产业优势未得到合理利用,城镇化建设步伐缓慢。

④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重建轻管,统筹协调力度不够。

尽管部分地区逐渐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但对其后期管理尚未引起重视,致使公用设施利用率不高。市政各专业间发展不均衡,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各行业分散建设现象,供水、排水、燃气、供电、通讯、供热等项目缺少区域协调和综合配套。

三、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之建议

1、编制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之市政公用设施专项规划,以期科学指导我县城乡建设。

篇6

随着全国经济增速减缓,对原材料的需求下降,国外的大宗原材料价格下降后,国内产能过剩明显,原材料、能源产品的市场化竞争格局逆转,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进入了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面前,我区县域发展的环境和支撑条件也在发生变化,产业与社会发展高度同构的趋势,也对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一,县域经济发展要从旗县全面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建设。区域经济受区域资源禀赋约束,在这个规律下我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有: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决定企业能否获得产业所需要的劳动技能;区位条件对区域选择产业的支撑状况,农牧林业特种产品的收集、加工方便性,尤其是与周边更为接近人口密集区的地域的产品同构性等,会决定我区的旗县是处于市场主动地位还是从属地位;工业资源与产业化发展的适应水平,资源的种类、数量等等。在增长减速、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我区的大部分旗县这些条件都不处于有利地位,从产业竞争的角度,我区未来的发展依然需要借助核心城市城区的社会资源,形成我区的竞争力,以实现我区经济的转型和结构调整。

然而,在整体发展上,尤其是与自治区发展思路的五个产业基地建设上,由于其产业与资源高度密切相关,大部分自然会落户在旗县区,所以还需要旗县区能够借助其发展县域经济,同时,更需要为“五个基地”的建设提供支撑,即推进社会发展。在自治区提出的“8337”发展思路上,对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发展特色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以县城为中心的城镇化体系建设以及生态建设等等,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范畴,几乎涵盖了旗县发展的全部内容。事实上,我区县域经济发展也更多地需要从县域为基点的区域全面发展来支撑和实现。

其二,在自治区层面上制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政策。在上述发展观念下,我区的县域全面发展如果从促进和保障民生的角度,需要考虑的问题在于对20多个“地上没有良田,地下没有资源”的旗县如何安排其发展。从历史与现实对未来的影响分析,需要更为上层的、长远的发展思考,即从自治区层面重新调整人口和社会发展布局,对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要有魄力,从现住人口子孙后展的角度规划发展格局。自治区提出了“宜农则农、亦工则工、宜商则商、宜牧则牧”的发展要求,从自治区现实出发,还应提倡“宜走则走”,从根本上、从百姓发展的角度解决县域发展问题。对有条件发展的旗县,也应该在产业和社会发展需求和尊重发展规律的角度,实行自治区层面的集中集聚发展,统一规划产业布局,统筹推进地方经济发展。建立自治区级城市统筹建设机制,调整公租房等公共资源分配布局机制,建立全区性跨旗县、跨城乡人口流动迁移的制度保障体系,降低乡村、草原人口进入自治区各核心城市的门槛和驻留成本,提高核心城市对城镇和乡村、牧区人口的吸纳能力;建成以自治区为整体的跨行政区城镇化建设新格局。这需要自治区党委政府先行承担促发展的责任,之后再要求旗县承担属于县域的责任。

篇7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1

新安县地处河南省洛阳市西部,境内山岭起伏,沟壑纵横,总面积116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1万公顷,总人口53.6万人,辖11镇296个行政村。

历史上的新安县地瘠民贫,十年九灾。解放后,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迅猛发展。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科学文化落后,特别是交通闭塞等诸多因素制约,新安仍然被贫穷所困。1986年被列为河南省34个贫困县之一。1994年3月15日,被定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当时有贫困人口16.3万人,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35.7%。

为了摆脱贫困,新安县确定了“以路兴县、工业强县、旅游富县”的战略方针,制定了改善大动脉、健全主骨架、完善大网络的奋斗目标,公路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78年以前,全县公路总里程642.9公里,其中油路108公里,298个行政村中有34个村不通汽车。1998年底,公路里程增加到1419公里,其中油路达到178.8公里;2010年底,全县形成了以国、省道为骨干,县、乡道路为支线,辐射各乡镇的公路网络。公路总里程达到2297.9635公里。全县296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砼(油)路,90%的村通客车。

公路的跨越式发展,加快了新安“工业强县、旅游富县”的步伐。1986年,全县尚有部分乡村不通公路,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50元,贫困人口20.7万人,1994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83.5元,贫困人口降至13.5万人。1998年,新安县实现了脱贫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41元,财政收入由1994年的6844万元增加到12389万元。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249亿元,县财政收入达到12.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5445元。新安县从国家级贫困县发展为工业强县,旅游大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三年跨入全省前10强行列。先后获得“中国书法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门球之乡”和“河南省平安畅通县”“中国旅游强县”等荣誉。

一、公路建设是工业振兴的重要保障

新安县矿藏资源丰富,煤、铁、铝、硫储量大,品位优;与新兴工业城市——洛阳比邻,发展工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由于公路发展的滞后,制约了新安工业的振兴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期,新安与山西的冶铁企业签订了铁矿石供销合同,因道路不通而合同作废,造成北冶、石井、峪里大量硫铁矿积压。1985年,新安县采用以工代赈、民办公助的办法,开发、扩建纵贯新安南北69公里长的新峪公路,2005年又投资1.8亿元,对该路进行提升改造,公路标准由原来的三、四级提升到二、三级,沿线煤、铁、铝、硫矿藏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新安县依托新峪公路将沿线资源进行开发,投资兴建新安县电力集团,用煤发电,用电炼铝,还对铝产品进行深加工,形成煤、电、铝产业链。目前,新安电力集团开发的小到易拉罐,大到航天、航空零部件、汽车轮锅等,使新安的矿藏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20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对横穿新安31公里长的洛潼公路(310国道)进行改建、扩建,1973年全线铺成渣油路面。1981年、1988年、2001年对弯道多、道路狭窄的磁涧、城关、庙头段先后四次进行改线、扩建和提升改造,路面由原来的7米分别提高到16米-32米,公路等级由三级上升为超二级。设计行车时速由40公里提升至80公里。如今以新峪公路为轴线的资源开发、以310国道为辐射的工业长廊已初具规模。与此同时,新建了以三条专用线(新安电力集团运煤专线二级公路13.6公里、郁山煤矿运煤专线7公里二级公路、工业大道二级公路9.959公里)为骨干的公路网,为新安工业的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仅从2006年至2010的5年间,全县实施千万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265个,涉及投资452亿元;竣工项目240个,新增销售收入385亿元,利税41.2亿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润分别达到540亿元、21亿元。其中省级新安县产业集聚区面积14.42平方公里,以煤、电、铝、钛及其深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入驻企业106家,年实现销售收入471亿元;省级洛新产业集聚区面积4.5平方公里,以机械制造和新材料两大主导产品为主的入驻企业289家,平均实现销售收入240亿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15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78.4亿元。其中万基控股集团新上重点工业项目18个,完成投资120亿元,并于2012年完成上市。新安县连续四年获得“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

二、公路建设是开发旅游事业的基础。

为了落实“旅游富民”的总体战略,新安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快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到交通围绕旅游先行,服务围绕旅游规范。先后新修、改建了新安至龙潭峡、青要山、始祖山、黛眉山、荆紫山、鹰嘴山、郁山森林公园、土古洞温泉山庄、千唐志斋、烂柯山等地的旅游公路。创建了环境优美、标志齐全、全长37公里的景观大道。同时开通了新安、洛阳直达旅游景区的客运班车。游客到达景区的时间由3小时缩短至1小时以内。完成了龙潭峡景区AAAA级的创建工作,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打造出青要山、黛眉山、千唐志斋、荆紫山等精品旅游景点。成功举办了五头—磁涧樱桃节、黛眉山旅游文化节、荆紫山登高节、新安旅游风光摄影大赛、新安樱桃节等活动。建成龙潭峡综合服务中心、峪里滨湖度假村区、土古洞温泉山庄、华洋海事乡村俱乐部等一批服务设施。全县年平均接待游客4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94亿元。新安被评为“中国旅游强县”。

三、公路建设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催化剂

依照“以路兴县”的指导思想,新安先后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公路建设年”、“公路质量年”、“公路养护提升综合集中整治”等活动,全县形成了以干线公路为主导,以农村公路为辐射的交通网络全覆盖,为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新安也由传统农业发展为多业并举、三化协调的现代化产业结构,形成“一环四区”发展模式。

(一)一环以县城为中心,以310国道为辐射的洛新工业核心区,包括洛新、新安两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以磁五仓路、铁三线、铁磁线为连接,贯穿中南部城关、磁涧、五头、仓头、铁门、正村、南李村7镇、辐射30多万人口的交通大环线。依托环线打造“一刻钟环城经济圈”,以工业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城乡现代化,形成产业发展中心区。壮大樱桃、核桃、朝天椒、中药材、畜禽养殖五大基地,培育白玉蜗牛养殖、花卉、特色农产品加工、涧河川无公害疏菜、林产品加工五大产业,开发特色农业风光园旅游区。铁门镇依托交通与区位优势打造工业强镇,发展特色种植。2010年全镇种植朝天椒23000亩,总产达到4000吨,远销四川、重庆等地,每年为农民增收5000余万元。2010年,该镇生产总值32.8亿元,税收入库1.02亿元,财政收入636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630元。连续两年跨入全省百强乡镇和洛阳市十强乡镇行列。

(二)四区以310国道为依托,洛新、新安两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区。新安产业集聚区立足于煤、电、铝资源和交通优势,“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万基控股集团、香江万基、双瑞万基等企业先后实施了一系列重大项目。该集团连续多年保持在全国煤电企业500强行列。

以五头、仓头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仓头镇在磁五仓路沿线实施的,以日光温室大棚疏菜、中药材、牡丹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工程,6个千亩连片示范区种植中药材8300亩,大粒樱桃3000亩,薄皮核桃1200亩,牡丹3000亩。建成村级养殖合作社18个,养殖生猪8万头,产蛋鸡10万余只。

(三)以省道S246、S314为依托,以石井、曹村为支撑,以石寺、北冶资源保护为重点的旅游三产服务区。石井镇2010年完成旅游收入745万元,老粗布、无核柿饼等土特产销售收入440万元。北冶镇以刘贾路、牛石路、环乡路为依托,开发了五个产业带,实施了特色种植,连片开发。北冶镇以刘黄、关址村为代表的玫瑰种植产业链,已开发出玫瑰精油、玫瑰茶、玫瑰蜂蜜等玫瑰系列产品。

(四)以涧河流域为中心带的产城一体化示范区。磁涧位居涧河川区的9个村,按照“南抓辣椒、烟叶,北抓大粒樱桃”的规划,2010年种植大粒樱桃、脱毒红薯各2000亩,香花辣椒1500亩,烟叶1000亩,核桃600亩、蔬菜800亩。该镇绿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白玉蜗牛养殖产业“市场+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方式,得到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赞许,认为其对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四、问题与建议

1.公路建设要合理规划:当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相结合;重点建设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建设规模与实际需求、经济能力相结合。

篇8

中图分类号:F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2-0071-02

四川高度关注和积极探索内陆省份自贸区建设,谋划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积极争取设立与上海自贸区错位发展的科技型内陆自由贸易区,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西部集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跨越式发展。省委《关于在我省成都市部份区域学习借鉴中国(上海)自贸区经验的方案》,提出在成都部分区域学习上海自贸区经验,探索发展自贸经济。双流航空港、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综合保税区就是四川省和成都市建设自贸区的一个重要的平台。双流是成都“三中心”“一枢纽”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向西向南开放合作的贸易通道,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一环,同时作为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刚刚确立的全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度创新和配套改革上可以先行先试。如何充分利用比较优势错位发展临空自贸经济,抓住机遇提高区域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自身经济与国际高度融合,是当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基础与现状

1.基础和优势

双流县具有发展临空自贸经济建设自贸区的良好基础。

首先是区位和空港优势。双流机场作为我国内陆和中西部首位机场,已成为引领中国中西部、辐射世界的国际航空枢纽,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首个进入全球前50位的机场。双流国际机场正在“量质并进”的快速发展,其通航城市数量、国际及地区航线数量,都居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

第二是自贸平台和口岸优势。双流是中西部地区唯一同时拥有“枢纽机场”、“综保区”、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县域地区,是中西部地区发展临空自贸经济最具备条件的区域。双流是成都“三中心”“一枢纽”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向西向南开放合作的贸易通道,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刚刚确立的全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重要区域,在制度创新和配套改革上可以先行先试。

第三是产业基础较好。经过多年的“工业强县”建设,双流县已经初步构建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以临空服务业为引领、以都市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在过去的新能源、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机械加工、新型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大力培育以新兴电子信息和航空制造维修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也初见成效。双流县在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的排序也大幅提升,目前为第13位。

第四是科研和创新资源丰富。双流拥有在中西部县域地区首屈一指的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优势。目前,县内聚集了中科院光电所等30多个科研机构和四川大学等7所高等院校,高层次人才总量居全市第二;西航港开发区成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近年来,我县以增强创新能力为核心,开展广泛合作,建设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积极培养和引进科技创新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如:

深度对接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构建“产学研政企金”协同创新体系,与中物院、电子科大、香港城市大学、核动力研究院、清华科创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50多所大学及科研院所共同打造了天府新区大学科技创新园。现已初具规模,并聚集各类研发平台102个,其中国家级24个,这为发展高端新兴服务业提供了智力保障。

同时,双流还面临着越来越广阔的科技创新的宏观有利环境。9月初四川被纳入全国首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双流必然是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前沿和主阵地,将得到在全面创新改革方面先行先试的政策红利,可以更加全面深入的试错和探索解决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着力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激发创新者动力和活力、深化开放创新等方面,开展改革探索,将对双流“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带来巨大的牵引带动作用。

2.探索和创新

2.1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积极探索和创新

双流县于2014年10月出台“学习借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的实施方案”,主要在以下领域进行了探索:

区港联动通关一体化。将航空口岸功能延伸至综保区,实施海关和检验检疫“一次申报、一次检验、一次放行”监管试点。“区港联动”使机场和综保区的通关能力、物流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同时有效支持综保区企业发展,进一步发挥了综保区对产业集群式发展的促进和对外贸的拉动作用。

创新商事登记制度。已完成取消公司注册资本实缴制,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等。在学习上海自贸区经验的过程中,双流县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创新,如在创新商事登记制度方面,放宽了县域企业住所登记限制。

拓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功能,积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及电子商务,推动融资性租赁行业发展,积极引进融资租赁类公司,支持其开展飞机租赁、大型设备租赁等业务,并使用外币结算。

此外,在推进更加便利的海关监管制度,实施更加便利的检验检疫制度,开展有利于临空经济发展的金融业务、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结算制度等方面,双流县也都进行了积极探索。

2.2大力发展临空经济

双流的发展定位“天府科技卫星城、国际空港自贸区”非常鲜明地凸显了临空主题。双流县多年的发展也打造了实力雄厚、富有生机的临空经济发展载体。如:空港高新技术开发区早已成为全省全市重要的产业功能区;双流的主导产业体系中临空特色在不断增强,以新兴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临空先进制造业和以航空枢纽服务、临空物流、临空商贸等为代表的临空高端服务业迅猛发展,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2014年双流县临空经济产业总规模突破2160亿元;外贸进出口46.3亿美元、出口34.6亿美元,均居全市第2位,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

为积极促进自贸经济发展,双流县正在积极加大对上海自贸区可复制经验的试点,着力推进投资管理、金融服务、贸易监管以及事中事后监管等制度创新;不断强化航空枢纽地位,巩固提升口岸平台功能,争取设立更多专业指定口岸,加快汇聚融资租赁、保税贸易、跨境电商以及通用航空等临空经济相关业态。

二、问题和不足

1.水陆空大通关系统建设不足

双流县地处内陆地区,不靠江、不临海、不沿边,面临开放口岸较少、区域转关较难、通达效率偏低等诸多难题;与青白江铁路枢纽港、宜宾和泸州水运港都有较远距离,未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优势。地理位置先天缺陷、大通关系统建设相对滞后以及多式联运体系欠缺,导致了运输成本较高、通达效率偏低。

2.空港优势和综合保税功能开发不够

一方面综合保税区辐射作用较小。按照自贸区可复制、可辐射的要求,我县综保区辐射作用还未得到体现;区内龙头企业仁宝、纬创未形成真正的产业链;受到区位环境的制约,区内产品展销中心影响力不高。另一方面虽然拥有双流国际机场和综保区等优势,但因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优惠政策较少,贸易、投资便利化和金融国际化程度不高,对外商的吸引力不够。此外,综合保税区还存在着对外贸易结构不优、产业竞争力不强、国际金融基础相对较差等问题。

3.行政审批效率不能适应需求

行政效率是目前投资考虑的重要因素,经过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精减审批事项,双流的效率有较大的提高,但相较于高新区和天府新区直管区,其行政效率仍有待提高。在正常情况下,投资者在双流投资须与多个部门接触,在提交众多纸质文件并经过相当复杂的程序以后才能获得投资核准和颁发证明,延缓了投资进程,影响其投资积极性,削弱了我县在发展自贸经济方面的竞争力。

4.科技和创新含量不高

我县临空自贸经济以中低端的传统制造业、服务业为主,在增长动力上还是依靠资金、土地、物资的要素拉动,科技和创新含量不高,缺乏强劲的核心竞争驱动力。在当前资源要素制约趋紧、环境保护呼声趋强、发展空间趋窄的情况下,以要素投入、投资拉动为主要手段,既不符合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也不可持续。

三、对策和建议

1.积极争取先行先试,以更宽广的开放和改革推动临空自贸经济发展

一是争取将空港自贸经济作为成都内陆自贸区的重要组成部份,重点突出空港特色。二是争取政策的支持。建议争取出台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推动自贸经济的发展;在土地政策上,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单列政策;适度降低服务业用地价格,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继续跟进飞机融资租赁产业扶持政策,在跨境融资、外汇管理、海关监管及税收扶持等方面,畅通渠道、简化流程、优惠税率,为飞机融资租赁产业创造更加开放的发展空间。三是要积极在多个领域争取先行先试。比如按照差异性、互补性原则,尽快出台本地临港经济区的负面清单,对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将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将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审批改为备案管理。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行“先照后证”登记制,健全完善年度报告公示制以及外商投资广告企业项目备案制等管理措施,不断创优投资贸易环境。四是实现金融产业创新。建议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前提,积极争取省、市人行在综保区双流园区、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及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内推广上海自贸区金融方面的先进经验,适时引进外资银行,打通境内外资金流通渠道,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双流支行恢复外汇管理职能这一契机,简化外汇管理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率先开展人民币跨境使用、企业境外融资、跨境互联网结算等领域的改革探索,助推成都金融领域开放创新,为成都打造西部国际金融中心提供支撑。

2.规划先行,优化临空自贸经济空间布局

一是前瞻性开展临港自由贸易经济的专项研究,着力构建临空自贸经济空间布局,争取将涵盖双流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8个海关特殊监管场所及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空港货运站、国际快件中心的区域,以及综合保税区区域纳入成都自由贸易区申报范围,争取将双流的主导产业、重点区域纳入省、市发展重点。二是抓紧对临港自贸经济核心圈土地进行调规,争取对临港自贸经济核心圈机场两侧已经具备建设条件但属有条件建设的区域尽快用红斑覆盖,对已签约入驻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及时给予用地指标支持,确保项目引得进、落得下、建得好,逐步形成临空自贸产业化项目集群。

3.夯实承载自贸经济发展的支撑平台

完善功能平台,着力增强临空自贸经济承载能力。一是优化口岸平台。大力拓展各类专业口岸,确保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国际快件中心尽快运营。围绕提升口岸配套水平,配合做好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申报,加速完成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销售平台方案设计,大力引进国际金库交割仓等国际贸易类项目,切实为双流发展自贸经济提供坚实的平台和产业支撑。二是提升枢纽优势。加快建设双流综保区与青白江铁路运输口岸的专用铁路建设,促进双流产品通过蓉欧新铁路走进国际市场。加强与宜宾水运港的直通,探索岷江彭山江口港融入长江水运通道的水路建设,减少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成本。不断加密国际国内航线网络,持续扩大双流机场辐射范围。支持国际国内货物通过双流机场集散,加快建成亚欧货运转运中心,加速推动航空枢纽服务向亚洲及欧美地区拓展,全面巩固提升双流机场的航空枢纽地位。三是加强行政体制改革。对县级政务中心进行优化整合,简化流程,优化程序,大力开展并联审批和代办审批业务,方便企业办事和服务。对临空自贸经济区内,着力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加快推动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前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四是提升通关效率,真正实现“一线管住、二线放开”。

4.推动临空自贸经济规模扩大和产业升级

篇9

“十一五”以来,我县紧紧围绕“三个”建设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开放活县”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改革开放继续深化,政府效能不断提升,各项指标总体完成情况良好,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正逐步迈向宽裕的小康社会。

(一)“十一五”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一五”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壮大。gdp从的19.36亿元发展到的31.59亿元,年均增长17.9%(按现价计算),人均gdp由5574元增加到8975元,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农业产值由的3.76亿元发展到的5.7亿元,工业总产值由的10.92亿元提高到的21.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4.9%、26.1%(按现价)。财政总收入由的1.81亿元提高到的2.1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由的1.26亿元提高到的1.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0.9%、21.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由的25.27亿元提高到的42.06亿元,比期初增16.79亿元,年均增长18.5%。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十五”期末,三次产业结构为13.5:38.5:48,调整为11.9:36.9:51.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继续稳步发展。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保持在17万亩/年以上,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5.6万吨/年左右,茶叶、山地蔬菜、食草动物、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工业规模不断扩大。橡胶塑料制品业、汽摩配、装饰材料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目前全县工业企业个数已达24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家,较增加12家,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十一五”以来,我县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总量增幅加快,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旅游发展步伐加快,氡泉旅游景区、廊桥文化园等重点景区建设项目顺利推进,旅游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旅游主业化进程加快。

发展空间有效拓展。随着新的58省道、新城开发等项目建成或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市政功能不断健全,县域发展空间得到了有效拓展。一是58省道产业发展平台初步形成。我县积极构筑产业发展平台取得明显成效,《县58省道产业带发展规划》颁布实施,提出了构筑“一轴一核三区”的产业发展架构,为我县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彭月产业基地雏形已基本形成,目前已引进企业31家,其中落地29家,建成投产13家。二是城镇化进化加快。县城核心地位不断提高,建城区面积达到了5.2平方公里,特别是新城开发后,直接新增城市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左右,为我县人口聚集、做大城区拓展了广阔空间。同时,52省道、58省道及其连接线的建成为沿线的司前、雅阳、三魁、泗溪等乡镇城镇化进程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十一五”以来,我县以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加快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充分发挥政府在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加大体制和机制创新的力度,采取了“项目建设年”、领导包项目制等项目推进措施,项目建设取得了有效突破。“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安排的66个重大建设项目中,4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占71.2%,新58省道改建工程、彭月产业基地、城关引供水工程、城关污水处理工程、新城大道、新城大道等一批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龙丽温(泰)高速公路、温州()抽水蓄能电站、交溪流域水资源开发、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前期不断深化,新58省道至彭溪公路、黄桥至文成铜铃山公路、52省道至龟湖公路完成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前期的推进,为今后尤其是“十二五”的项目建设预留了较大的可操作余地。

社会民生明显改善。我们始终把民生问题放在最为突出的位置,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着力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建立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完善扶贫长效机制,切实保障民生的安全和稳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3198元,比提高329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的2966元提高到的4461元,年均增长16.3%。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城乡居民吃、穿、用、住、行等各方面消费水平都有显著的提高,消费结构更加合理。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面实施“千百工程”、“康庄工程”、“农民安全饮用水工程”、“教育四项工程”等工程,建成了一大基础设施项目,农村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 卫生、教科文、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社会民生事业财政性支出均有大幅度的提高。

生态建设全面推进。为切实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我县绿色生态资源,我县积极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通过抓整治、抓产业、积极构筑生态屏障、生态产业、生态家园“三位一体”的生态建设模式,努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国家级生态县金名片。积极推进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站工程、乡镇垃圾中转站、镇级污水处理厂工程等项目建设,生态项目建设有效推进,生态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改革开放继续深化。招商选资工作扎实有效推进,民间资本有效激活,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审批环节和办事程序进一步简化和优化。政府职能不断转变,执政能力明显增强。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全面实施目标考核责任制,行政效率不断提高。“凡进必考”的人事管理制度积极推行,公务用车、办公用房等办公资源的统一管理进一步加强,人事、财务、资源管理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农村综合改革,教育收费、土地征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等配套改革不断推进。

(二)经济社会保持较快发展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十一五”以来,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启示一:坚持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经济建设是其它一切事业的基础。对于相对落后的来说,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与迫切。“十一五”以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创造性地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提出了建设“生态、小康、和谐”的宏伟目标,并深入组织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开放活县”战略,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十一五”是我县发展最快、效益最好、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在新的发展阶段,要继续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深化对县情的认识,研究制定适合我县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以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造福于全县人民。

启示二:坚持把抢抓机遇作为第一方略,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经验表明,一个地区的发展是可以抓住若干次机遇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不可多得,稍纵即逝。“十一五”以来,尤其是新的58省道建成以来,以及今年以来国家“保增长”政策的实施,为我县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适时出台了《县58省道产业带发展规划》、领导包项目制等一系列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为我县加快发展赢得先机。几年来,我县坚持把抢抓机遇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积极上项目、争投入,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加快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用足用活国家相关政策,力争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迈出新步伐,在社会事业发展上开创新局面,尽快使经济社会走向全面发展。

启示三: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第一要素,是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力。

我们始终把人作为生产力中最关键、最核心、最活跃的因素,积极改善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坚持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全力为全县人民谋福祉,让全县人民从改革和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充分激发广大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潜力。我们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把满足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努力,热点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和缓解。新的发展阶段,要始终继续坚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经济建设的成果,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二、关于“十二五”规划前期需要高度关注与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

关注一:要客观分析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发展方式尚未实现有效转变。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我们目前的经济结构为“三、二、一”模式,这是一种理想的经济结构,但对于来说,这是一种畸形的结构,我们没有经过工业化的发展阶段,没有工业的发展是难以支撑我们长远发展的。经济结构不协调状态下的增长,会有相当一部分是无效增长。工业基础薄弱,层次较低,优势不明显,市场竞争力较弱。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我县服务业仍以传统的交通运输业、商贸业为主,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中介、科技、休闲旅游等现代化服务业发展不充分,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严重缺乏。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不理想,导致今后我县节能减排压力加大。

二是投资增长尚未实现有效突破。一是缺乏重大建设项目支撑下的投资下滑问题。前几年,我县投资在基础设施大项目带动下较快增长,但是近两年由于大项目的缺乏、以及政策处理难度大等问题影响,保持投资稳步增长问题突出。二是尽管在政策推动下,民生、工业等方面投资增长较快,体现了投资领域的新增长点效应,但土地供应跟不上,以及国内外不确定因素的增加等,企业经营情况发生变化,影响了项目的投资决策和建设进度。三是重大前期项目审批时间长、难度大,如交溪流域小水电开发等重大项目,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缓慢。同时,一批项目前期推进与开工准备相对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县年度投资计划实施。

三是公共产品尚未实现全面改善。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改革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与问题。尤其是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全面凸显出来,一方面是广大社会成员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是公共服务不到位、公共产品短缺。我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在机制、结构、筹融资渠道等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完善和创新机制,改善公共产品的不合理供给结构、提高供给有效性、开拓公共产品供给 渠道,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满足广大社会成员生产生活需求,是我县新农村建设中需要继续探索的重要课题。

四是收入增长尚未实现有效支撑。虽然近几年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但总的来说,全县财政收入结构、收支平衡状况还没有根本好转,而刚性需求和上项目需要地方配套的资金增多,收支平衡的压力大。全球性经济衰退的持续,高速增长将难以维持,这对我县的产业发展影响将是深远的,再加上由于经济总量偏小,特别是交溪流域开发等重大项目建设周期长难度大,很难在短期内产生效益,预示着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县财政收入的依靠自身经济的发展而增长的难度将越来越大。近年来,虽然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态势,但增收的基础仍比较薄弱,增收的渠道仍比较缺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等。

关注二:要充分认识今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宏观环境分析

全球金融危机分析。当前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最初源于下半年美国爆发的住房次级贷款危机,已经从初期的国际金融危机演化为全球性经济危机。目前,从西方发展经济体所的经济数据看,多数经济研究机构认为全球经济已经触底或正处于触底的边缘。现在距离“十一五”时期结束还有一年半的时间,乐观估计在“十一五”末全球经济危机及对于我国的影响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但是,也不排除进入“十二五”后全球经济危机的阴霾仍然尚未完全消散,这些可能性情景分析都应在“十二五”规划制定时给予充分的预计和应对之策。

国内政策取向分析。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逐步加深和中国经济结构内部自身调整的双重影响下,国内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出口受阻、内需不足等等。针对国内外经济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家对调控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中央出台了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一揽子计划,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和社会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加快对一些重大领域的改革,力求缓解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可以说,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将比过去一个阶段要多。

(2)发展机遇分析

机遇一: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机遇。一是资源环境的价值及比较优势日益显现。随着区位条件的改善,低丘缓坡、生态旅游、文化资源、植被资源、矿产资源的价值正在被重新认识,其比较优势日益显现。尤其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正吸引着外部的眼球和资金。二是发达地区传统产业的转移。从浙江看,“十二五”时期,将紧紧抓住“转型发展”这条主线,我省及温州平原区域发展的环境支撑越来越难,传统产业的区域扩散成为常态,这将给纳入温州两小时交通圈的带来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等。

机遇二:加快发展的意愿十分强烈。一是上级政府继续关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省委省政府将继续高度关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通过“山海协作、对口帮扶”等行政手段和交通建设、生态补偿等市场化方法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二是自身要求加快发展的愿望强烈。穷者思变,随着人经济的快速成长,我们已经认识到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有多大,同时也随着人在外创业的成功坚定了我们加快发展的信心与责任。同时,“十二五”时期是我国进行重大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农村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区域管理体制等多项改革举措预计将得到实质性的启动和推进。作为欠发达的利用改革所引发的力量,将推进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等。

关注三:要认真分析今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重点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第一,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是我们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强调加快经济发展,不是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要以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看待国内生产总值,防止任何片面性和绝对化。要把加快经济发展,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忽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惜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片面追求一时的高速度,势必会造成大的起落,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才真正体现了发展的硬道理。

第二,转型发展与特色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作为温州乃至全省的生态屏障和欠发达地区,与全省同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路途中,却面临不同的障碍,跨越这些障碍须处理好发展的内源与外力、城市与农村的关系,走一条独具特色的经济转型升级之路。经济要实现平稳转型,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关键是要用足自身的优势,坚持特色竞争、错位发展,并不断创造出新的优势,创造出自身的特色来。

第三,分散发展与集聚发展。人口、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分散和不合理是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因素,发展布局分散造成的产业、人口、城乡等结构不合理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制约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症结。因此,我们必须不遗余力地推进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加快集聚发展。要通过抓好人口集聚平台建设,促进异地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加快城市化建设,推进人口集聚;要通过抓好产业集聚平台建设,推进生态农业高效园区、生态工业园区和旅游景区等建设,加快发展产业集群。

第四,扩大内需与民生改善。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激化了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消费结构失衡被进一步放大,居民收入水平较低、社会保障发展滞后等问题日益成为了制约消费增加的主要因素。有强烈消费愿望的多数群体尤其是数量庞大的城乡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不足。这就需要通过采取促进就业和收入增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提高教育、卫生、保障性住房水平等措施,减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使我国经济社会在新的需求结构、需求增长中持续快速发展。

三、关于“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思路、主要任务、主要措施的探讨

(一)“十二五”发展思路的探讨

目前,我国已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而我县人均gdp处于1000-3000美元阶段,仍处于工业中期阶段和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奠定稳固基础的关键阶段,结合“十二五”时期国内外宏观发展环境和省管县等改革措施的推进以及“十一五”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十二五”时期,我县具有以下四个阶段特征:

一是经济增长进入加速发展期。经验证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后,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生态资源优势日益突现,我县已初步呈现新一轮快速增长态势,良好的政策预期有利于我县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机遇期。

二是产业结构进入优化提升期。国内外经验证明工业快速发展是工业化中期阶段的重要特征和主导动力。与省市1000美元阶段的产业特征相比,我县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工业增长贡献率偏低,结合1000美元阶段产业结构演变特征,工业经济仍是我县今后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成份。但作为生态县和面对稀缺土地资源,按照一般性工业扩张不符合县情要求,注重工业生态性,选择特色成长性生态工业项目,建立稳定支撑性工业项目基地仍是要重点培育和支持的主要方向。正确处理培育生态型工业与优化生态产业结构关系,把握产业重点与方向,发挥优势与规避约束是重点与着力点。

三是城镇化进程加速期。随着新的58省道建成,我县的城镇发展格局发生较大的变化。一方面是农村人口、资本、信息等各种要素不断向新58省道等交通便捷的地方集聚,城镇的自身功能将不断提升、完善,与此同时,城镇又把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经营理念、价值取向向周边广大农村地区扩散和辐射,进而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四是消费结构进入稳步升级期。人均1000美元阶段标志着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向富裕迈进,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由衣食为主的温饱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对休闲旅游、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方面需求增加,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将对经 济社会发展模式产生重要影响。

“十二五”,我县处于加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以促进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生态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并进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建设生态屏障的双重任务以促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作为发达省份中的欠发达县,发展阶段与发达地区有明显差异,面临着既要“补课”,又要“赶趟”的双重挑战,优势条件与困难矛盾并存,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缩小我县与发达地区差距,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亟待解决的课题。

综上一:我们认为“十二五”规划的发展思路应为:

紧紧抓住交通区位条件改善,沿海地区辐射扩散效应显现的历史机遇,以壮大经济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衔接长三角与海西区、融入温州产业带、构建浙南闽北经济圈重点纽带节点为导向,强化观念创新、体制创新,优化发展环境,挖掘发展潜力,拓展发展空间,大力招商选资,深度开发与保护自然资源,依托生态优势走差异化发展路子,促进由传统的山区经济向以休闲旅游业、生态工业、特色现代农业为主体的现代经济的跨越式转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把建设成为长三角与海西区重要的陆上衔接点,温州经济圈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内独特的综合性山地休闲旅游目的地;具有竞争优势的山区生态农业区;形成与县域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的工业结构、城镇与产业布局体系。

综上二:我们认为“十二五”规划的发展战略应为:

一是空间拓展战略。着力于突破发展空间制约,全面实施《县58省道产业带发展规划》、推进非均衡发展,优化县域空间开发格局,按照梯度非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础,扩展“一轴一核三区”空间开发格局,重点推进新城区、彭月产业基地、泗溪廊桥文化园、氡泉生态休闲度假区、大安生态科技创业园等区块的开发建设。

二是产业提升战略。立足生态优势和特色资源,紧紧围绕“一产做特、二产做大、三产做强”的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积极培育产业发展的内源动力,形成以高效农业为基础、生态工业为重点、绿色服务业为主业的“生态为本、三业并举”产业体系,更高层次谋划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崛起。

三是投资推动战略。要充分把握宏观政策导向,积极谋划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促进投资较快增长。以改变改革投融资体制,拓宽渠道,引导财政、社会、民营等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公共社会事业、支柱产业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区域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是开放带动战略。要在新的形势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以战略的眼光,开明的姿态,开放的胸怀,彻底打开山门,紧紧抓住并用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引进要素资源,挖掘发展潜力,提升发展水平,同时要积极构筑发展平台,实现从“人经济”到“经济”的转化。

五是和谐构建战略。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为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困难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加快构建配置合理、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十二五”主要发展任务的探讨

第一,在产业发展方面:要着眼于生态立县战略,发挥我县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按照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方针,走“集约、特色、循环”的发展道路,实施“一产做特、二产做大、三产做强”的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把建设成为宜人居、宜置业、宜休闲的“生态、小康、和谐”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第一产业:目标是立足生态优势,做特做精第一产业

重点发展方向是:(1)发展绿色餐桌农业。发展以“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品牌农业”为特征的高效绿色生态农业,形成独具特色的绿色生态农业产业体系,重点培育高山蔬(野)菜、畜禽养殖、茶叶、经济林果、中草药等特色产业。(2)推广立体循环农业。围绕特色产业,探索多种类型的“养殖-沼气-种植”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大力推广立体循环农业模式,构建多种农业生产活动之间有效衔接、物质与能量得以有效循环与动态平衡利用的、科学合理的生态农业体系。(3)拓展生态休闲农业。认真做好生态休闲农业文章,建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观光农园、特色农庄、休闲林场、观光果园、观光茶园、观光菜园等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品牌。(4)加强农业产业化机制建设。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积极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程度,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体系。

第二产业:目标是围绕总量扩张,做大做实第二产业

重点发展导向是:(1)提升发展传统生态型工业。要根据生态县建设要求和竹木制品市场需求,引导竹木制品加工业由消耗型向节约型、粗加工型向精加工型转变。要深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切实解决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影响安全生产等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矿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鼓励企业产品深加工、精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要加快推进交溪流域水电开发步伐,力争早日动工兴建,使丰富的水电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2)积极承接周边产业转移。要立足沿线特色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认真组织实施《县58省道产业带发展规划》,编制各功能区块实施规划,并加以实施;积极主动承接周边沿海等发达地区的清洁型生产项目和产业的梯度转移,重点引进与本地原有产业密切关联、与周边市县优势产业集群紧密联系的企业,特别是注重科技含量与就业拓展相结合的产业项目,努力形成竞争力强、带动更多关联产业发展的新型产业集群,打造生态循环型先进制造业基地。(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是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以及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工业基地管理,尤其是要推动我县建筑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第三产业:目标是挖掘资源优势,做强做优第三产业

重点发展导向是:(1)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产业。按照“培育大产业、发展大旅游”的要求,全面实施“旅游兴县”发展战略,依托我县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全力推进旅游主业化进程,实现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转变的目标。(2)积极培育实力型服务业。突出住宅保障和宜居度假两条主线做好文章。关键是围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主题,迎合都市人上山趋势,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构建自然乡村居所。积极引导发展购物中心、特色购物街、连锁超市、便利店等商业模式。(3)稳步推进功能保障型服务业。一是打造金融服务平台。关键是加大对农业、中小企业、旅游业、助学和增加就业方面的信贷支持力度。二是积极构建信息服务业体系。积极发展增值和互联网业务,推进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实现各种信息资源共享。三是大力培育中介服务业。重点是培育和规范中介服务市场。

第二,在项目建设方面:项目是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落实工作的有效抓手,是优化资源配置、扩张集散效应的平台,也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载体。我县属于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区域,如果没有项目建设支持,“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也就很难得以落实。项目建设上,要突出向上争取、招商引资、启动民资三个重点,分阶段、分步骤筛选确定并积极争取实施一批好项目、大项目,着力培育和建成一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

一是要想方设法谋划一批重大建设项目。项目储备是做好项目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全县上下要把项目储备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1)要确保投入。尽管县政府财政十分困难,也要安排一定的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以保证前期工作开展。(2)要吃透政策。从中央到省、市,从经济建设到社会事业,都有大量的政策出台,大量的资金配套,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各方面政策,及时发现新的政策机遇。(3)要积极争取。各部门、各单位要在研究、吃透本部门政策的基础上,把眼睛盯在上面、把项目带到上面、把双手伸向上面,主动与上级多联系、多沟通、多汇报,准确把握上级的政策信息,及时以项目对接上级发展政策,促进更多的项目落实。

二是要千方百计建设一批重大项目。(1)要力破要素制约难题。一要解决“环境不够优”的问题。充分利用扩权强县、省管县等行政体制改革契机,继续推进行政审批改革,优化发展环境。二要解决“地从哪里来”的问题。坚持“向上争增量”、“向内盘存量”和“向己提 质量”,切实解决好项目用地问题。三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继续完善向外招、政府投、市场融、借地生、民间注的多元化筹资之路。(2)要努力形成项目推进合力。按照“一个项目、一个县级领导挂帅、一个工作专班、一个项目推进方案”的要求,确保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大提速、在建项目超进度、招商引资大突破、协调服务超常规,努力实现梯度推进、良性循环的项目建设机制。(3)要围绕重点谋划项目。重点围绕交溪流域水电资源开发、生态休闲、新农村建设、交通网络与电力设施完善以及58省道沿线产业布局等方面谋划建设一批重点项目。

第三,在社会民生方面: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任务。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一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要按照“1/3左右人口外出创业、1/3左右人口集聚县城、1/3左右人口集中中心村镇”的思路,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科学引导山区人口再分布。深入实施“小县大城、小乡大镇”战略,大力发展罗阳中心城区和功能拓展延伸区,合理布局确定中心集镇、村,积极发展小城镇,科学引导人口集聚,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加强道路、停车、防洪、供水、排污、环卫等公共设施建设,特别要着力改善县城人居环境,提高市政功能。因地制宜建设新农村,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加大对失地农民、下山移民、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欠发达乡镇贫困农民的素质培训力度,积极引导山区群众向中心城市、重点城镇、中心村三个层次梯度转移,建设移民社区,加快异地脱贫步伐。

二要努力推动民生改善。一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不断完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体系,确保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二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农村新增劳动力的岗前引导和职业技能培训,多渠道开辟就业岗位,千方百计促进就业。三是推进大社保体系建设,包括社会救助、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等制度。积极推进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和慈善事业。四是做好民生实事项目,重点推进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狠抓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交通“站、点、线”建设,道路、环保等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农村安全饮用水,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等几项任务。五是推进“平安”建设。重点抓好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深化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深化基层创安活动;做好矛盾排查化解,深化工作。

第四,在改革创新方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努力构建充满活动、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根本保障。“十二五”期间改革工作方向:着力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着力推进以民主为取向的政治体制改革,着力推进以民生为取向的社会体制改革,着力推进以人本为取向的文化体制改革。并重点抓好几下方面的改革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经济平衡较快增长的体制改革。深化旅游发展体制改革,大力实施“旅游主业化”战略,推动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引导民间资本加大投入,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改革和推进优化经济环境的体制改革。

二是稳妥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推进承包土地流转机制改革,推进工业用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低丘缓坡科学开发利用,深化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

三是着力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开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等,加快金融组织创新,创新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

四是积极推进其他领域改革。主要有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点是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扩权强县、强镇扩权改革工作;推进社会保障体制等改革。

(三)“十二五”主要措施的探讨

总的来看,“十二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形势更加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因此,对于未来的发展环境的趋势变化,我们必须有充分的把握。

总体思路上要强化“三种意识”

一是判断发展形势要有危机意识。要在对长远发展持乐观态度的同时,一定要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把困难尽可能想得多一些,把形势尽可能估计得严峻一些,把各方面的工作尽可能做得更扎实一些。

二是把握发展机遇要有主动意识。要积极分析环境变化的趋势,主动为企业“解困、扶持、服务”,与企业共克时艰,认真研究转“危”为“机”的举措,做到“三个坚持”,既坚持保持经稳定的信心不可改变,坚持推动结构调整的决心不可改变,坚持科学发展的方向不可改变,努力做到“活中求变”。

三是解决发展问题要有全局意识。要把握好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和推动结构调整优化的关系,把握好拉动当前经济平稳增长和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的关系,把握好保持经济平衡增长和保障改善民生的关系,既要有宏观全局的视角,又要有局部重点的考虑,既要有解决当前问题的切实手段,也要有解决长远的体制性、机制性和素质性矛盾的具体举措。

第二、编制过程中要突出“五个重点”

一是做好“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评估。各部门要对“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全面总结成功经验,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为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依据。

二是突出规划重点。科学界定规划编制领域,把规划重点放在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基础设施、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认真分析“十二五”期间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围绕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以及重点项目等,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思路和对策措施。对一般性竞争领域,政府规划的内容主要是规范市场秩序,制定政策导向,以促进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和完善。

篇10

县(市)是我国行政区的基本单元,县域内一、二、三产业的总和构成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接合部,一头连着工业、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商品生产者、一头连着商品消费者,对于活跃城乡经济,促进小城镇发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安排农村劳动力就业,都有重要意义。

县域经济有特定的共性内涵,也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决定了县域经济有共同的发展方向和不同的发展模式。

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方向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遵循社会化大分工与协作的商品经济发展规律,合理配置城乡生产要素,优化产业结构,开展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城乡统筹共荣、开放的良性循环系统。使城乡二元化社会经济结构向一元化结构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和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切实做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要在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根据自然的区位特点、资源特点、产业特点和产品特色,形成具有区域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发展模式。在指导思想上要引导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创新一、二、三产业的互动机制,以增强县域经济的实力和活力。要消除“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重居民轻农民”的思想观念,建立城乡统筹的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和新秩序。

抓住优势条件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易县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北部,是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6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7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9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25:42:33,人均生产总值12165元。全部财政收入3.3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7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22元。县域内的主导产业有矿产建材业、设备制造业、旅游业、林果产业和特色种养业等。这些产业存在的问题是产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产业链不完善,产业布局分散。

易县县域经济虽处于欠发达状态,但是只要发挥其优势和有利条件,认识和挖掘经济发展潜力,调动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仍然能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易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一是区位交通优势,紧邻北京和天津两大都市,京港澳、京昆、张(家口)石(家庄)等高速公路,北通京津、南通石(家庄)太(原),可以融入这些城市两小时经济圈。二是水土资源优势,易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带,地貌类型多样,水质良好。地形多样性和水土资源潜力为现代农林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三是历史文化人文资源优势,易县建县历史悠久,曾为古燕国下都,县内有世界文化遗产的清西陵,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狼牙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四是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易县青山绿水、森林覆盖率48%,有风景秀美的云蒙山、翠云山、南湖等自然景观和4A级风景区,是绿色生态旅游和抗日根据地红色旅游目的地。

易县是欠发达的传统农业县,又是生态环境较好的县。建设现代生态农业,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

现代生态农业,是通过构建良性生态环境,以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生产优质安全绿色农产品的区域农业生产体系。在现代农业的概念中加进“生态”二字,在于强调不要片面追求数量增长,更应重视生态安全和产品质量,保持农业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现代生态农业,要把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新型村镇体系建设和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三位一体统筹进行,同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大农业现代化经营体系,包括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种养等基础产业,用现代设施发展果菜等高效产业,加速发展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和农业休闲观光等新兴产业。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视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拓展,一、二、三产业联动,带动县域经济全局发展。新型村镇体系,是通过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把原来城乡二元化结构变为城乡一体化结构,以城市化、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区域生态环境体系,包括山丘林业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和城镇农村生态环境系统,要根据区域环境本地情况和产业发展要求,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护绿”工程,生态脆弱区重建的“补绿”工程,培育绿色农产品产地环境的“育绿”工程和绿色食品加工的生产工程,建成良性循环的区域生态环境体系。

由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生态农业,要经过经济社会功能的一系列转变来实现,主要有:(1)产业功能由传统种植业单一生产功能,向种植、养殖、加工、物流的生产、生态、生活服务复合型功能转变;(2)产品生产由物质产品为主向物资产品和休闲观光、享受自然的精神产品并重方向转变;(3)农业经营方式由农户分散粗放经营向集约化、企业化现代大农业经营方式转变;(4)农村民居由零乱分布向集中化、社区化、城镇化转变;(5)生态环境由污染向健康、良性、优化的生态环境转变;(6)农民由小生产者向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农业工人转变。通过上述转变,才能建立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新型村镇体系、农业循环经济体系、高新科技支撑体系和惠农福利服务体系,构建成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的区域农业集成创新系统。

以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

促现代生态农业发展

为了发展县域经济、建设现代生态农业,我们对易县梁格庄镇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调研。这个镇位于县城西北部,镇区距县城仅7公里,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情况,基本是易县的缩影,在这个镇率先建设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对全县乃至太行山区有一定的示范带动意义。

梁格庄镇总面积145.3平方公里(21.8万亩),山丘面积占75%,平地只占25%。林木覆盖率56%,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美。全镇有27个行政村,总人口30049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7%,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56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58元。现有耕地2.12万亩,一年一收,复种指数较低。农作物以粮食作物为主,播种面积1.73万亩,占总播种面积90%,其中玉米播种面积占59%,红薯占32%,小麦占9%。粮食总产量4780吨,平均亩产277公斤。全镇宜林山场12万亩,8万亩已经绿化,尚有4万亩宜林荒山可以利用。镇内有易水河及3条支流河沟,可发展沟域经济。

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要以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为主导,以产业开发、新村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体,以项目设计与建设为主线,做到科学布局、系统集成,产业集群、三产联动,协调发展、生态优先,全面规划、分期实施。

科学布局、系统集成。就是按照示范区资源条件、经济基础和现代化要求,将建设项目合理布局于不同的空间区域,使建设内容系统集成为既有内在联系,又有相互联系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

产业集群、三产联动。产业集群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示范区的产业也要体现这个思想,规划成若干产业园区和产业带,在产业集群区域,有计划安排一、二、三次产业,实施三产联动。

协调发展、生态优先。示范区建设要重视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协调,区际间发展的协调,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协调,前后发展阶段的协调。在诸多协调发展中,都要把生态环境放在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