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资源经济学模板(10篇)

时间:2023-11-12 14:56:3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渔业资源经济学,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渔业资源经济学

篇1

内蒙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矿业集团)是2013年3月由政府批准,通过注资并整合内蒙古地质矿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内蒙古煤炭地质勘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基础上组建而成,自治区人民政府授权国土资源厅履行出资人职责,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的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自治区直属大型国有企业。矿业集团为自治区专业化和现代化的大型资源企业,以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为主导产业,集“探、采、选、冶、加”五位于一体,实施产业化、集群化、资本化运营,多极发展,成为自治区矿业资源产业的龙头企业和矿业权整合主体及矿业资本运营平台;开展境内外资源勘查(包括地质科研等各类地质工作)、资源开发、资源加工贸易及资源资产资本运营等业务。

矿业集团在企业经营和发展中,主要坚持了资源资本化操作和制定了科学的发展模式。

一、坚持资源资本化操作

资源型企业同时也是资金密集型企业,“探、采、选、冶、加”每个环节都需要资金作为支撑,矿业集团在经营发展中,利用资源优势,坚持资源资本化操作,使得在成立发展初期、投资大、回报慢的不利情况下,保证了资金流的充足和稳定,有利的保障了各项生产工作的开展和推进。资源资本化指通过系统的政策、制度和措施等将市场机制作用于资源,使资源从一般意义的无差别(或差别不大)的有用物(包括自然物和社会物),转化为具有商品性性能、带来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特殊意义上的有差别的有用物。矿业集团在资源资本化运作上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

(一)是打开股票市场融资通道

利用有色板块香港上市工作,尽快确定新的审计、评估基准日,筹建股份公司,协同好审计、评估、境内外法律顾问、财务顾问,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2015年计划全部完成各项准备工作,择机挂牌上市,实现境外股票市场融资的突破。利用国家将把A股上市管理,由核准制改为注册制的有利条件,整合矿业集团名下的资产,选择有利的上市路径,力争在沪市主板或深市中小企业版发行上市,实现股权直接融资,为集团发展提供资本支持,同时推动矿业集团资本运作的社会化、公众化。

(二)是积极推进证券融资

选择成长性好、吸引力强的项目,通过明股实债的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解决项目资金短缺问题,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弥补暂时无法在证券市场上直接融资的不足。剥离不良资产和流动性差的资产,预估财务风险后,先重组成资产池,通过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并购重组发售,盘活资产,增加流动性。整理矿业集团专属矿山收益权(探矿权、采矿权、土地权等),通过投资银行,尝试发行收益凭证实现融资,推进资产证券化。

(三)拓宽现有融资通道

提高中票、企业债的发行额度,突破授信限制,扩大融资规模,解决当期资金难题。充分发挥所属资产管理公司和金控公司的融资功能,在防控风险的前提下,适当加大资金杠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借助国内外贸易平台,以锌、铝、铅、银、金及其他矿产资源作为交易介质,通过在上海金属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进行交易,以贸易信用证或其他形式进行海内外贸易融资,同时做大产值,获取交易盈利。

二、制定了科学的发展模式

资源型企业的发展模式要根据我国矿产资源产业的地质环境和成矿规律乙级矿产资源特点,集合地质矿产勘查、开发产业发展的实践和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走向,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今后我国矿产资源产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科学找矿、整装勘查,整合开发、产业集群,循环经济、绿色矿山。矿业集团据此提出了“135”发展战略,“135”发展战略指:“一个目标、三个定位、五个板块”的发展战略,即“一个目标”是用5年时间实现产值1000亿元发展目标;“三个定位”是把矿业集团建设成自治区资源产业龙头企业,自治区资源资本的运作平台,自治区政府矿业权整合主体;“五个板块”是重点发展地质勘查、有色金属发展及深加工、新能源、现代煤化工和资本运营五个核心产业。主要做法是:

(一)是加快项目建设,为做大总量奠定基础

按照“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规划一批”的思路,蹄疾步稳,环环相扣,争分夺秒,全力抓好项目建设。

在建项目加快进度,尽快形成生产能力。矿业集团在建的项目量大,投资大,政府重视、社会关注,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执行工期计划,强化调度指挥,科学组织施工,努力降低建设成本。

结合“十三五”规划,谋划一批新项目。围绕地质勘查、煤制油(气)、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电力特高压通道、非常规能源领域,紧盯国家、自治区和国土厅政策动向,提前谋划一批产业项目,加强与自治区有关部门工作对接,使矿业集团规划项目更多进入国家和自治区规划,实现矿业集团规划与国家、自治区规划同步实施。

完善建设项目的保障和支持条件。一是加大协调力度,尽快完备项目手续。二是广开融资渠道,保障资金供应。三是实行建设项目责任制,把任务落实到具体人员。

(二)加强资源勘查储备,为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发展后劲创造条件

注重发挥地质勘查在矿业产业中的龙头作用,强化地质勘查产业对探采选冶加一体化的基础性支持。

充分利用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项目,在整装勘查和集中勘查上力争取得新突破。一是利用好矿业集团在有色及稀贵金属勘查方面安排的资金投入,确保16个项目取得应有成果。二是加大矿权办理力度,特别是自治区配置的“5+1”矿权,以及配套矿业集团有色及稀贵金属规划的矿权的办理进度。三是对矿业集团现有的矿权全面梳理,搞清楚这些矿权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占有、合作、抵押情况,摸清资产情况。

充分发挥矿产资源整合主体的作用,抓住矿产资源价格低迷的时机,与相关盟市和企业合作,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增加矿权储备。一是拓展地质勘查新的增长点,积极开展非常规油气资源、非传统矿产资

源以及地热资源的研究勘查。二是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扩大对俄蒙合作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政府主导的境外资源勘查资金和项目,当好对俄蒙矿产资源开发合作的“先行官”,在“走出去”上提前谋划,制定具体计划和措施。

(三)推进技术、管理创新,开创转型升级新局面

现有矿山企业实施精细化、集约化经营,提高“三率”水平和资源综合利用能力。要加大深部、外部找矿,不断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新建矿山坚持高起点,积极采用新工艺、新设备,运用综合环保措施,努力建设一流矿山。两个冶炼厂在如期完成技改工作,达到预期设计目标后,力争尽快扭亏为盈。新建的呼和浩特稀贵金属冶炼项目,坚持科学论证,博采众长,建成国际高端、国内一流的银化工产品及靶材研发生产基地。煤化工项目充分吸收国内同业示范项目的经验教训,完善各项技术方案,以成熟、先进的技术,确保建成后安全稳定运行。

企业管理体现法治精神和科学思维。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健全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管理制度,做到机制再造,靠制度管人管事。二是加强财务管理,强化预算控制,规范大额资金使用。矿业集团刚刚组建,百业待兴,正处于产业培育期和投资高峰期,领导班子一开始就要求集团上下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不能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三是加强对项目成本的财务监督,使监督贯穿项目投资使用的全过程。四是加强内部审计,严肃财经纪律。五是完善比价招标管理,进一步降低项目建设和运行成本。六是注重安全和质量管理,严格把关、防微杜渐,使矿业集团所有项目都体现以人为本原则,满足百年大计要求。七是全面推行发展和经营目标责任制,落实年度目标责任状,强化经营发展目标对全资和控股子公司班子及成员的硬约束,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益。

虽然矿业集团成立时间较短,但由于在经营和发展中较好的运用了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矿业集团经营管理理念和发展战略深入人心,得到了内外部广泛认同,战略指导作用不断提升;重点项目多点开花,产业建设快速推进,新能源开发取得突破;顶层设计和功能定位清晰明确,运营管理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制度化、标准化、流程化、信息化初见成效。

三、结束语

资源资本化是资源型企业经营和发展的一个支撑点和着力点,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管理是资源型企业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和模式,通过采矿权购入、探矿权占有和矿产资源所有权收益资本化的手段,可以进一步保障资源型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流和现金流,而确定科学的发展模式,则可以加速企业的发展进程,抓稳企业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崔彬,王文,吕晓岚.资源产业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216-02

一、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源起

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精品资源共享课是指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计划建设5 000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012和2013年分两批开展原有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评审遴选工作。现2 659门国家精品课即使全部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2014和2015年还有近2 500门课程可以跻身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行列,是高等院校精品课建设面临的重大机遇。

目前,黑龙江高校精品课建设在全国仍处于平均线以下水平,现有国家精品课程2 659门中,黑龙江省仅有76门,占全国的3%。特别是在农林经济管理类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尚未取得0的突破,农林经济管理类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也处于空白,与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培养优秀农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东北农业大学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农业经济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其课程体系结构中居于重要地位。其教学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的教学,而且关系到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学习热情,对实现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同时,这门课程对其他涉农专业学生的作用也很突出,有利于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目标。但是由于教学计划和学时数的限制,学校只将农业经济学课程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设为必修课,在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工商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专业设为选修课,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开展自主学习模式下“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经济学课程的资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使农业经济学课程完成以教师为服务对象,到以高校学生与教师为服务对象并兼顾社会学习者的转变。不仅可以鼓励学习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还可以借助各方优势,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广泛传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建设丰富多样的网络课程资源,涉农专业学生可以通过点击网络教学资源自主学习农业经济学课程,通过习题训练等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作为社会学习者的农户、农业企业管理者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资源了解一些相关应用知识,如农产品期货买卖、农业合作社等,使课程特色鲜明、实用性更强,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

二、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考

(一)完善课程全程教学录像资源

全程教学录像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重要指标,教学录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载体,更新和完善课程教学录像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的关键。根据国家教育部文件要求,教学录像要按教学单元录制,声音和画面要同步,字幕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字,采用mp4格式。目前农业经济学18个教学单元,在课程教学录像内容方面,应注重农业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系统化,同时,面向学科发展前沿,不断把农业经济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农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时加入讲课内容中,增强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教学中增加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的内容,尽可能使用实际数据和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如结合黑龙江省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的涉农部分,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专业期刊、专业网站,鼓励学生阅读学术专著,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并注意向学生介绍各种不同学术观点以及尚无定论有待探索的问题,特别是具有理论前沿性的观点,以打破学生过去长期形成的唯一标准答案的思维定势,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批判,善于发现新问题,使其创造性潜能尽量地发挥出来。

(二)修改教材、丰富教学内容与教学辅助材料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对教材的要求是选用国内或国际一流同类院校的经典教材或规划教材,目前,与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教材蓬勃发展的态势相比,作为农业院校经济管理学院最为重要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农业经济学教材建设明显相对滞后。现在使用最多的是中国农业出版社和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的3部教材,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内容更新慢,侧重于某些农业经济问题现象的描述和经验总结,缺乏从经济学视角解释农业经济问题的分析等问题,远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对教材要进行修改完善,在已有规划教材基础上加入两部分内容,使农业经济学授课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为基本理论知识,即用经济学基础知识解释农业经济问题,一部分为介绍国外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最后一部分以专题的形式讨论农业经济基本理论。

教学辅助材料内容涵盖课程的教案、教学日历等教学文件、课程指导、电子教材、作业习题、试题库、典型案例,重点难点、前沿专题等内容,以学生阅读为对象,这些内容具有基础性、系统性、适应性和易用性等特征,结合课程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

(三)创建网络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网上互动

通过创建农业经济学网络教学资源,实现网络互动,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将不再局限于某一时间,某一地点,而是以其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良好的交互、快捷的通信方式,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提供可能。农业经济学网络资源系统应包括以下活动:自主学习、资源共享、师生交流、信息公告,在线批阅、后台管理等功能。主讲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上传、下载教学资源,以达到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多方位资源共享的目的。通过建立教学网络互动动系统,提供了一个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在线向教师提问,把课堂延伸到互动网络平台,教师通过网络向学生答疑。由于交流信息的公开,可以避免问题的重复,节约了教学资源。此外,由于网络的特性,师生不受空间的限制,在时间分配上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在农业经济学网站中设置信息公告部分,用于及时向学生传递课程信息,如交作业的时间、考试的时间和地点、课程安排的调整等信息。通过教学网络互动系统,学生可及时地将作业上传,而教师也可以及时进行批阅,及时进行信息反馈,节约师生信息传递的时间。

(四)改革考试考核方式,加强对教学质量的控制和考评

为鼓励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引导学生适应课程教学改革,注重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将对教学考核方式进行创新。由现在单一闭卷笔试模式转变为多元化考试模式,分散成绩的构成,将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努力探索口试、案例分析、实践报告、论文、闭卷、开卷、半开卷、问题情境等多种考试形式,既考核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要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综合理解和综合运用的能力,使学生个性、特长和潜能有更大的发挥余地。

三、 结束语

通过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以达到以下目标:一是更新和优化教学资源。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对能反映现有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进行更新和优化,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和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二是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更新完善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内容,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三是丰富和完善的教学内容。经过建设,形成能够涵盖农业经济学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特点问题等内容,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和法律规定,适合网上公开使用。四是融入最新的实践教学成果。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不断更新,融入最新的教学成果,前沿、热点问题等内容,充分反映课程改革成果,展现课程团队教学风采。

参考文献:

篇3

企业是以人力资源管理为重要手段,达到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使企业健康发展的目标。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HRM)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的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保持最佳比例关系,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适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组织目标。人力资源管理在社会各个领域及企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属于交叉学术领域,其研究方法来自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甚至国学等学科领域。其中,在企业的运行中,经济学因素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一门学问,而人力资源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资源,在进行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的过程中,借用传统经济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现代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方法的本质内涵。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矛盾

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人才管理至关重要。人才管理是人资源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人才流动的一项调查显示,人才在流动中所关注的有:行业及薪酬福利待遇;个人兴趣特长专长的发挥和收入的稳定增长;工作的自由度和自主性;职务或职称的提升等未来的发展空间;单位稳定的生活保障(住房、交通等);对家庭子女有益(子女入托入学,配偶的工作便利);单位所在区域(城市和地区)的吸引;“五险一金”的及时到位以及精神需求是否能够得到满足等等。人员辞职的原因包括:收入低,解决不了住房,解决不了户口,工作不稳定,提职提薪缓慢,不能发挥个人专长,自己不感兴趣,工作压力大发展空间小,解决不了职称、职务,人际关系紧张,家庭变故,工作地域不理想,希望尝试新的工作等等。

用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希望人员负担越小越好,要求越低越好。他们关心的是人员的学历、专业技能、毕业院校、工作经验、职称等等。配偶就业,子女入托入学,落实户口,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和条件有国家政策或者地方政策的支撑,但仍然显得畏难。从顶层设计的难度到人员流动的途径的多样性,如智联招聘网、中华英才网及51job等互联网资源的应用等,加大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性。人力资源管理矛盾对企业的发展是个很大的挑战,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可以对这一个突出的需求矛盾的解决起到指导作用。换言之,企业的招聘选拔、薪酬福利、资源配置、绩效考核、约束机制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在很大程度上都由人力资源与企业的匹配度以及产出的薪金等可计量资金所决定。以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研究分析以二者不同维度的组合情况,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对人力资源管理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二、经济学视角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依据

1.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合理有效配置,使有限的资源合理利用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学科。由经济学衍生出的劳动经济学,秉承了古典经济学的传统,主要研究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及外部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规律。其理论前提包括企业、劳动者和消费者都是理性人,他们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劳动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劳动是同质的商品等。劳动是与资本、土地相似的生产要素,主张由供求力量来决定劳动的价格——即工资等,当劳动的价格等于企业雇佣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时,劳动资源配置达到最优效率。但是资方单边主导劳资关系,以及劳资关系冲突的紧张状态,给解决企业的劳动雇佣中的矛盾带来困难。

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就是以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去探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它以严谨的经济理论和实证分析为基础,使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紧密结合。

2.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不能单单把人当作一个能动的个体,也要从资本的角度进行考量。人力资源是指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人力资本是指在与之相关的社会形态及经济结构中投入生产的人力资源。资本的收益性与风险共生,增值并非绝对。人力资本的收益性也建立在流动性和不确定性上,生产过程伴随风险,不应以增值与否作为人力资本的判断标准。

经济学中资源指可以为创造物质财富投入生产活动的一切要素。资本是资源的一部分,是被选择、投入再生产过程,与物质资料相结合。它们都具备可塑性、社会性、能动性、资本积累性等特性,二者本质相同。

3.人力资源配置

在经济学中,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在任何社会,人的需求作为一种欲望都是无止境的,而用来满足人们需求的资源却是有限的,因此,资源具有稀缺性。资源配置是指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去,以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即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佳的效益。一般来说,资源如果能够得到相对合理的配置,经济效益就显著提高,经济就能充满活力;否则,经济效益就明显低下,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人力资源是社会各项资源中关键的资源之一,是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的资源。人力资源配置就是指在具体的组织或企业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而实行的对组织或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在信息完全的条件下,合理调整其结构,配备人力资源就是用人单位可以通过能力的区别给予高、低能力的人不同的待遇。实际工作中由于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在任职时,可能给予两者同样的待遇;甚至由于某些干扰因素的存在,雇佣了低能力的员工。根据文凭信号的理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借助于一些确定、可信的信号来识别个人的能力,一般来讲,高学历就表示可能是高能力的几率较大,其学习机会成本较低,公司培训时将付出的培训成本也会较低,在人力资源中应该优先配置。

三、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实现企业经济效率的最大化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企业总的目标是尽可能拥有高素质的员工,以使企业得以保持竞争优势;而人资源管理部门则主要侧重与这一总目标有关的更为具体的目标。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最大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1.谋划先行,做好顶层设计。以企业发展战略为蓝图,制定长期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要有良好的组织保证和政策保障,根据企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出人力资源长期开发与发展的战略规划,以提高人力资源的成本收益。

在选拔招聘、构建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时,要充分利用成本相对较低的人力资源,重点关注高级人才。初级团队的雇佣一般为短期行为,与团队相互融台是企业招聘新员工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对企业管理人员等高级人才的选拔主要是引进领军人才和稀缺人才及企业内部骨干的培养。员工招聘和团队组建都要预先制定一个完备和系统的计划,做好顶层设计。职称、资质、年龄等维持在一个合理的状态,保持结构的合理性和相对完整性。充分利用劳动力市场和互联网招聘信息,把招聘到的员工看作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和一种可开发、可交流甚至可再生的重要资本,而不是狭义上被管理的对象。把经济及价值规律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动中,降低用工成本。

2.完善薪酬分配制度,稳步提高员工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体现人才价值,激发人才活力

企业主要是由技术研究及开发人员、业务人员、管理人员等组成。从社会学角度上讲,人具有经济性,具有强烈的趋利倾向。虽说报酬不能对吸引人才和稳定队伍产生根本性的作用,但也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打破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的做法,对于有限的工资总额,在分配过程中要加大对骨干人才的倾斜力度,拉大骨干人才与企业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建立起向骨干人才倾斜、真正反映出人才市场价值的薪酬机制。薪酬制度要推行岗位加绩效的基本工资体系,同时制订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做到既要公平理性又要有激励性。通过薪资对员工的贡献做出合理的回报,真正体现出不同员工所具有的不同的价值,并且能起到激励所有员工积极开拓进取的作用。通过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稳步提高员工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给员工以经济待遇上的期望感和现实感,激发员工活力,稳定员工队伍。

3.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投入,完善人才培训开发机制,塑造学习型企业

虽然人力资源投资收益大而持久,但它也有很强的时效性。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原本专业技能很优秀的人,如果停止学习,不去提高自己,也会由于知识的过时和遗忘而跟不上形势,在一定程度上失去竞争力,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加大对员工的学习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持续学习力,以维持和提高其较长期的收益,是符合人力资源投资的边际成本递减和边际收益递增原则的。一方面,在满足企业发展战略需要的层次上,根据企业在某个阶段、某个时期的业务发展目标,对各级各类人员加强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在员工个人发展需要的层次上,针对员工个人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结构等方面在的不足,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培训。塑造学习型企业,为提高企业竞争优势进行人力资本的战略投资。

4.建立和完善员工绩效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依据社会经济学理论,人具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并且一个人的需要会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个人所处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而发生变化。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可有效地吸引人才,并防止人才流失。在人员的流动中要切实控制优秀人才的流失,大量优秀人才的流失将有悖于人力资源经营投入与产出相互对称的基本原理;预付流失人才的培养成本将会是企业效益目标实现的巨大障碍。完善的企业激励机制,员工实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并对工作业绩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价,个人报酬直接与业绩挂钩。通过工资的充分激励作用和人员的优胜劣汰机制,在实践中,对特殊人才实行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待遇的政策,并重点解决好其住房问题,使他们有一个稳定的家园,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有条件的可以用赠予股份的方法来激励人才多做贡献。注重合理构造工资、现金奖励、福利在员工总收入中的比重结构,逐步加大与绩效考评挂钩的奖金收入份额。对各级管理者普及现代激励理论的应用技能,让各级管理者熟练掌握和运用激励的需求原理、期望原理和公平公正原理。准确分析、了解员工的主观职业动机、心理需求和思想状况,因势利导,尽可能满足员工正当的需求,特别是自尊、自我发展的高级需求。善于科学设定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和考核办法,迎合员工的上进心,激发他们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公开透明的激励规则下,合理引导所有员工自愿朝着组织目标方向努力。

5.加大人力资源间接成本投入,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

目前社会人才竞争激烈,企业人才流动频繁,“跳槽”现象时有发生。人力资源管理复杂,难度增加,不确定性增强,管理者需要将员工融入企业,通过非工资报酬和各种激励手段来加深融入的程度。企业要加大间接成本的投入力度,如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构筑和谐的人际关系、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等。要在最大程度上唤醒员工的工作热情,保持人力资源的稳定性。营造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只有建立和完善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并将其作为企业成员工作的导向,企业才能实现在生存中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精心培育出来的企业的灵魂,它对企业的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关联团队里要通过建设有鲜明特点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能够激励更多数量的雇员参与到实现公司目标的蓝图未来。将公司的目标、战略和政策根植到员工心中,加快加深员工企业化,达到约束员工、保持长期雇佣关系的目的。

6.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加强人力资源成本核算,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创新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灵魂,建立科学客观的考核评价机制。为人才的合理使用及有效管理提供依据。目前,企业大多已经建立了一套破除平均主义、以员工业绩考核为主体的员工考核体系,但如何健全完善现有的考核办法,逐步形成制度化、科学化、实用性强、适应企业特点的考核评价机制,这仍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掌握好考核的全面性和实用性的尺度,提升考核的价值是工作的重点。创新就会有成本,这就要作好人力资源成本与收益的度量,加强人力资源成本核算。人力资源开发经济核算的综合指标是由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物质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及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不同组合的影响所综合形成的。在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实行重点投入,重点开发,并制定有关监督制约机制和奖惩的措施以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综合指标,要以最少的人力投入和合理的人才结构来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第一资源,它对生产力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起着保证作用,因此人力资源就成了现代管理的核心。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水平,不仅是当前发展经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更是一个现代人充分开发自身潜能、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措施。企业在发展中要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人才问题最为关键,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资源的竞争。把企业所需人力资源吸引到企业中,将他们保留在企业之内,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开发他们的潜能来为企业服务。以经济学视角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与配置,企业才能提高其效益,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发展。

参考文献

[1](美)西奥多·舒尔茨.蒋斌,张蘅译.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in mainland China:a justice analysis,Leung,Kwok;Jessica Y。Y,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Volume:13,Issue:1,2003

篇4

在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进程中,需要将精益求精、不懈创新、笃实专注的工匠精神融入到现代工业生产与管理实践,以提升中国制造的含金量和竞争力,这正是当下强调工匠精神的意义所在。作为为产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渠道,职业院校在培育工匠精神方面担负着义不容辞的使命。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工匠精神一直流淌于我们的文化血脉之中。文化的力量也是潜移默化的力量,因此,通过文化培育让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在职业岗位上开花结果,是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一个有效路径。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性地把墨子思想作为学校培育工匠精神的文化基础,努力培养智慧型、国际化现代工匠人才的作法,值得借鉴。

研习墨子思想,筑牢文化自信。一是成立全校各部门参与的学习小组,开展墨子思想学习研究活动,组织“文化素质教育特色项目”研究活动,通过项目形式加强对墨子思想的研究。二是积极开展对外学习交流,组织参加在山东滕州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在会上介绍了对墨子思想的研究情况,引起了与会代表的良好反响。三是加强校内宣讲教育,邀请中国墨子学会专家来校作“墨子思想与职业教育发展”座谈会和报告会。通过学习研究交流,对博大精深的墨子思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更坚定了学校传承弘扬墨子思想的决心和信心。

创新培养模式,培育现代工匠。一是培养智慧型工匠人才。学校大力推进智慧云平台、学生全生命周期管理、实训室统一管理平台等“智慧校园”建设,优化信息化应用与服务环境,创建智能化学习生态,使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生活,努力培养适应“互联网+”和智能化信息生态环境的智慧型人才。二是培养国际化工匠人才。学校与中国联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顺大―联塑学院”,为跨国企业培养设计、涂装、贸易服务等技术技能人才;2013年起连续4年,烹饪与营养专业、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赴马来西亚UCSI大学进行交换生学习。

凝练校训精神,打造工匠文化。通过对墨子思想的研究学习,结合学校办学实践,把“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十二字作为校训,即要求全校师生员工道德品质高尚、行为举止高雅、素质修养良好,精通事物规律、熟练技术技能、理论联系实践,善于观察分析、归纳推理、总结表达。学校积极打造校园文化环境,形成了以校门、智慧门、日景为中轴线、并向两自然延伸的系列校园文化景点。在文化景观建设中,将墨子像、鲁班像、黄道婆像、爱迪生像等国内外一批重要能工巧匠的雕像请进校园,建成特色雕塑艺术长廊,让学生在环境浸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篇5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15-0060-08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提出生态文明构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一环。近期的会计管制与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发现,环境会计管制对于金融经济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 1-2 ]。对于环境来说,如果会计所描述的基本要素有所遗失的话,以此作为行动和决策的基础肯定具有误导作用。现在的环境危机实际上就是以经济成功或效率为衡量标准进行决策的结果[ 3-4 ]。显然,“环境会计”的研究尤其必要。国内会计专家围绕环境成本控制、外部污染内部化、补偿支付等内容进行了核算方法探析和相关报表设计[ 5-9 ]。然而,传统会计收益计算方法上的改进和环境成本的计量不能直接照搬现有的会计计量模式,20世纪加拿大、日本及欧洲等的经验均表明,跨学科方法的选择成为必然。

从环境经济角度看,环境会计可以提供企业经济资源投入和环境保护效果方面的信息,为“环境成本的效益最大化”服务[ 10-11 ]。然而,环境社会学领域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深度生态化”,强调经济制度的改变对于生态良好进化的重要意义;二是“浅生态化”,关注在现有经济制度下如何从技术进步视角改进生产方式,这与环境经济学视角相符[ 12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的创新发展机遇期,如何结合技术进步实施生产方式的转变尤其紧迫。本文以浅生态化为基础,在现有制度背景下,结合生产方式转变的基本国情,关注企业环境资源管理与会计核算的渐进性转变路径。

在企业环境资源管理中,涉及资源的识别、战略的选择、资源成本的核算、总体效益的评价。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对环境资源和相关义务状况的合理表述,该表述的内容将随着经济视角向经济社会视角的扩展而更加丰富。如,肖序指出,环境与生产冲突的解决使得企业环境责任扩大、企业核算范围扩展、会计核算内容变化[ 13 ]。因此,笔者初步选择“环境报表设计”进行研究,以期实现对环境资源管理对象的“广角化”概述。下文的具体研究将涉及环境会计对象的认定①、确认、计量,以及它们之间的核算关系。

一、企业环境资源管理

企业的经营活动处于一定的环境中,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②。环境社会学视角下,这些环境分类随着管理实践者相互之间交流的“环境话语”不同而不同,然而,在注重社会建构的同时关注自然真实,在倾心于社会结构上的解释时关注物理或环境上的解释,这些正是现代环境社会学的要义,它区别于古典社会学之后现代社会学的主张,后者强调社会学的心理学基础。相关社会学家认为,通过社会工程实现平等时社会的成长和进步在持续的科技发展下是无止境的。可是,来自环境现象的限制,人类、其他动物、水、土地、空气等最大可能意义上的群体,它们共同形成的紧密联系(生态)与社会的冲突使得人们的自然观与社会公平问题紧密相关,此时,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环境正义(environmental justice)及自然权利(right of nature)被自然地提上环境社会学日程[ 14 ]。显然,“对资源稀缺性的认识”、“对其利用时的不平等”、“对其补偿时的义务界定”将成为环境资源管理中的主要议题。

为了提升管理的经济效率,企业实施分工协作,进而产生对象分类的必要。在围绕企业投入和产出进行管理对象分类时,我们可以将“环境资源”划分为“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两类。前者又可以根据管理控制的可行性分为两类:一是可控的,强调货币计量;二是非可控(或广义可控)的,关注货币、非货币(间接货币)计量及计算性实务的扩展。环境会计实践中,更多地采用狭义的环境资源――自然资源。其中,可控的环境资源包括土地、水、森林、矿产等,非可控的包括空气等。在管理控制实践中,人们对于可控的资源主要通过事前计划并实施控制以达到节约的目的,而对于非可控资源的使用主要通过事前、事后的评估进行约束。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是传统财务会计中资产的确认与计量,成本支出的核算;另一方面是环境评价(环境审计)工作。

管理控制是实现战略与任务的对接工作[ 15 ],其受广义的企业环境资源的约束。在管理控制实践中,传统的财务会计核算仅仅关注部分可控的自然资源,而环境评价主要针对具体项目实施的区域之内、时间窗口之中的货币化与数量化资源消耗进行评估。两类活动的主要差异源于对“不确定性与可控性”的分类:当目标的不确定性和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较低时,“结构性决策”下法则、规则清晰且可计算,传统会计系统即可满足投资、库存、信用等决策的信息需要;当目标不确定性和因果不确定性较高时,决策中基于目标协调的“选择性信息分配”需要考虑,决策的“问题、难点、假设、原则等”均需界定,此时传统“提供答案”的会计被“提供决策帮助”的会计替代,会计具有了特殊的组织意义和价值[ 16 ]。而且,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使得企业经营活动中企业的社会性增大,组织结构变革、环境方面的信息甄别、管理控制系统更新变得必不可少[ 17 ]。显然,正是对于计量或“清晰且可计算”的关注使得更多的不确定、不可控环境资源被排除在传统会计核算体系之外。当然,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理性人对于激励作出反应”,消费导向、收入导向的经济制度决定了企业为了利润仅仅关注投入的最小化及产出的最大化。即,基于“社会”的部分自然资源不被包括在财务会计的计量之中。

当然,随着企业实践者对文化和行为的深入认知,环境不确定性将被合理嵌入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之中③,传统的财务会计核算与关注环境的管理会计核算将相互转化且内容重合,例如,管理会计(环境评价、环境审计)下的成熟技术会被应用到财务会计的实践中,同样财务会计的经济术语自然地被应用于管理会计等,如图1。

二、环境资产、环境负债及环境权益:定义

在传统财务会计核算中,企业的经济资源通过定义“资产”进行解释和分析,进而介入企业管理之中,但是,经济社会生活中人与环境的冲突使得“经济资源”及“资产定义”难以符合调解和纾困的要求,资产定义的扩展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就成为必要。另外,“理性人对于激励作出反应”,合理扩展资产、负债及权益的内涵必然会引导人们在管理企业时真正关注那些以往遗漏的可控资产、之前忽略的负债和可能存在的权益④。

(一)环境资产

环境资产本质上是社会建构性的,随着政府、企业对环境资源的认识和技术控制变化而变化。我们可以通过法律责任识别、经济计量、社会责任扩展依次给予界定,具体如表1。

从资源、资产到环境资产,体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生态认知的过程。在表1中,对于一切自然和相关的生态,我们可以从国家、地域、人类的基本“自然权利”和“自然责任”出发,通过“法律”、“道义”确定人类对自然的占有,一切自然资源应该属于人类活动的基础,也应该成为通过习俗、惯例和法律界定的对象,当然这更多意义上是针对具体实物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建立,“消费跑步机”、“生产跑步机”及功利主义(目标导向)的主流化,使得人们对自然的认识除了法律的基本要求更关注“稀缺性”,重点转移到了对资源的竞争和配置上,此时关注的对象明确指向政府、企业可以有效利用的部分稀缺自然资源,基于利润的可货币计量也成为人们对自然资源管理的基本要求。但是,经济问题中存在的公平与正义等社会问题使得人们意识到,被人所忽略的“基本”权利中“空气”、“森林”及“生态”必须重新得到关注,跟“人与人”相关的社会性自然资源应该成为挽救经济的支点,“公平及外部性”成为界定管理内容对象的标准,此时,我们的基本要求不仅是货币计量,而且是非货币化或可货币替代的计量。

显然,环境资产是管理主体在环境管理活动中拥有的可计量的环境资源⑤。其中,环境资源的广泛性、计量属性与单位的多样性是环境资产与传统会计资产的主要区别。在具体认定环境资产时⑥,应该从传统的经济角度过渡到社会角度。除了可直接货币计量的环境资源,非直接货币计量的也应包括到环境资产中,只要产权(基本权利)清晰、可计量,当其与企业的生产相关时,部分非拥有和控制的环境资源也应该体现在资产中。这与许家林、孟凡利等关于环境资产的定义并不完全一致,其强调“货币计量”的必要性,然而关注公平与外部性要求我们必须确认一切可计量的资产。

(二)环境负债

可持续发展是环境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命题,其必要条件是“始终不变的自然资本‘储备’”[ 18 ]。此概念强调公平分配和使用环境资源才可能保证发展的资源基础不会枯竭[ 19 ] ⑦。其中,“公平”既涉及“代际欠债”的明确,又包括主体与环境费用(资产)相关的义务确定。

与资产的界定相关,负债的定义涉及对法律、经济和社会的渐进性认识。但是,目前政府和企业仅仅考虑可计量的、可合理估计的义务,而且是货币性的强制义务。笔者认为,理论上应该存在两种负债:一是与资产对应的权益或广义的负债,只要人类利用或指向自然,认定了资产,就应该同时认定与资产对应的未来会“完整放弃认定”的负债;二是与损害资产对应的狭义的负债,当利用部分的认定资产时,针对未来使其完整化的支出,认定为负债。目前,国外在“环境评估、环境审计或环境管理会计”中关注技术方法应用下的可量化及实践中的“不确定性”,使得更多的环境负债以“或有负债”的形式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鉴于会计信息的“可比较”和“一致性”,笔者将狭义上的负债认定为环境负债。

显然,环境负债是政府、企业对已消耗环境资源的一种补偿义务,其与资产的认识和定义相伴而生。它是与环境成本(资产)相关的义务。在履行义务的支出金额和时间不确定的情况下,环境负债往往也被称为“环境负债准备”。

针对上述界定,当污染治理成本、健康赔偿成本和调查研究成本⑧等发生时,企业便可认定负债的发生,环境负债的记录将伴随资产的当期费用化、累计环境管理基金的提取(极少数情况下),同时也将取决于企业与环境相关的资产减值的计提。理论上,这些最终影响到公司当期费用的配比。⑨

(三)环境权益

根据上文对于“广义的负债”的分析,当环境负债仅仅认定为“狭义的负债”时,那“广义的负债”的剩余部分应该属于权益。政府、企业指向某环境资源时,就同时产生了对应的“权益”。这种权益在他们基于“生态稳定”的判断向大自然完整归还“资源”时才会解除。环境权益对应于环境资产中未污染、未减值的净资产,是环境资产中真正对于管理主体可以计量和享有的部分。具体而言,对于国家所有的资源由国家享有权益,例如,政府直接投资――矿产的储量;又如,政府拨入的专项资金;再如,政府收取的补偿基金。而企业投资的资源则应由企业享有所有权,例如,承包后所培育的林木。

显然,环境权益是管理主体可以计量和享有的环境资产部分。然而,在浅生态化下,政府、企业占用环境资产后会将其服务于经济的持续发展,这是资本增值的内在要求。以下,本文的会计分析自然转移到传统会计核算流程上,关注环境资产的运用。

三、要素的实践呈现:确认与计量

概观会计历史,会计实践的关注点从“资产”到“利润”,再由“利润”到“资产”,呈现出重心转移的“否定之否定”⑩,从关注资产保值,到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再到资产持续性增值。基于环境社会视角,对于三要素“资产”、“负债”、“利润”的关注将进一步由解释“利润”向“企业真实目标”转变{11},从关注股东的利润转向追求实体价值持续的增加{12}。但是,由于金额与时间上的不确定性,核算涉及两类事项或交易,即“可确认项目”和“或有项目”。对于或有项目,主要通过表外进行披露{13};而对于确定性项目,则通过会计核算流程下的确认、计量方法进行处理,并列入报表中。下述分析中仅关注后者。

(一)核算的步骤与方法

第一步:资产――环境资源的分类列示

环境资产可以分类确认于“递耗资产”科目下。具体的计量,以矿产为例,可以根据“低价法”、“收益现值法”、“市价法”进行计量;对于森林等(不包括气候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可以根据“收获收益现值法”、“种植轮作最优法”、“成本法”进行计量。环境资产也可以分类确认于“生态资产”科目下{14}。在具体的计量中,对于水等(生态性)环境资源,可通过“预防支出法”进行计量;对于土地(生态性)环境资源,可通过“重置成本法”进行计量;对于空气(生态性)环境资源,可以采用“替代市场法――旅行费用法、工资差额法”进行计量。

第二步:费用――各个资产项目的收入配比{15}

从环境会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来看,无不以环境成本作为中心环节来进行{16}。环境资产价值减值、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计价、环境负债的形成、环境收益的产生均伴随着“资产化或费用化”。显然,环境会计的中心是环境资产如何消耗,并与收入相配比,即环境成本的确认、计量。

企业在收入实现时,作为“递耗资产”入账的矿产、油田、森林等随着开发和使用,其价值应分期折耗,并确认为成本,具体计入的会计科目应为“折耗费用”。这可以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补偿,使得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有偿耗用制度的实施变得可行。同时,在自然资源经营过程中,企业可能需要向社会的人(政府)进行补偿支付,如向政府缴纳“环境补偿费”、因排污等需要缴纳“环境保护费”等,具体计入的会计科目应为“环境费用”(或“管理费用”)。当然,对于排污等也可以根据采购、生产、销售环节的具体发生,分别计入原材料、生产成本、销售费用{17}。此外,确认、计量矿产品等在销售和自用时应交的税额,一般采用的会计科目为“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资源税”。

第三步:负债――可能的外部性与内部性影响

企业资产、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伴随着负债的发生,初始认定的资产,其对应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往往由经营期初的评估决定,而经营中资产损害(费用)对应的负债需要结合费用逐一进行认定。{18}

如果采用债务方式获得资源使用权,应该采用科目“长期应付款――政府(或国家)”;如果采用租赁方式获得资源使用权,应该采用科目“长期应付款――应付资源租赁款”;对于合理开发和人工再造引起未实现的递耗资产、生态资产增值,应该采用科目“未实现增值”,当实现时再转入“留存收益”;当环境降级时,支付生态环境破坏补偿费,应该采用科目“应付环境补偿费”;因排污等需要缴纳环境保护费等,应该采用科目“应付环境保护费――应付排污费”;在核算资源税时,应该采用科目“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

第四步:收益――配比结果的计算{19}

环境收益的确认是配比的自然结果,主要在于考察环境费用所带来的损益大小。在产品出售时,“折耗费用”转作“销售成本”,未售出部分的折耗费用占用计入“存货”。与环境资源补偿、保护(排污)相关的“环境费用――环境补偿费、环境保护费”(或“管理费用”)也予以扣除{20};同时,与“排污”相关的原材料消耗、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将给予扣除。另,“资源税”也将从收入中扣除。此时,被配比的环境相关的收入主要包括;资源开发、利用、配置、储存、替代等实现的收益,“三废”利用收益,环保资产的盘盈、处置收益(含无形资产),“三废”产品的相关税收减免、债务利息的扣减、政府对污染治理的补助或奖励。

第五步:权益――基于激励的环境资源产权

如资产认定部分所述,在国家投入递耗资产时,即可形成政府所属的环境权益,采用“环境资本――政府(或国家)”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当合理开发和人工再造引起“未实现的递耗资产增值”,应该将其确认至负债性科目“未实现增值”中,当实现时再转入会计科目“留存收益”。当然,在“留存收益”科目下还需要确认与收益相关的权益积累。

上述流程中的确认与计量、计量属性的选择侧重于现在和未来。如在矿产资源计量中,运用“低价法”、“收益现值法”、“市价法”等方法。因为环境会计核算更多地与价值评估相关,若选择“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将使环境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显然,“现行成本”和“未来贴现视角”的计量将使环境会计信息更具有“相关性”。

(二)会计的等式

在上述会计核算流程中,可看到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主要涉及环境资产减值、环境成本、环境负债和环境效益四个方面。财务影响的前两个方面主要涉及环境资产的费用化及其与相关收入的配比问题。随着环境资产的运用,相关的预防和治理不仅要求额外资源的消耗而且引起自身价值的损耗,例如监测支出、排污费、罚款与赔付、污染清理、环境管理费用等;又如改良、清理、处置等活动。当然,环境资产减值、环境成本还将包括传统会计核算中包含的环境资源消耗。财务影响的后两个方面主要涉及与环境资产形成和消耗相伴的义务。无论是环境资产的认定和取得,还是后续的直接和额外消耗,分别对应于未来将“放弃认定和取得”的义务、与消耗相伴的义务,以及消耗相伴的收益减少和增加。例如环境污染治理支出的预提,又如利用“三废”产生的产品收入及享受的税收优惠、环保贷款的利息节约、政府对企业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财政补贴等。根据上文环境资产、环境负债及环境权益的界定,结合“价值流转”{21}和会计核算流程,以上项目(要素)必然符合基本的会计要素等式(1)和(2),公式(2)包括期间的费用和收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期间收益-期间费用)

(2)

在以上公式中,权责发生制会计所强调的责任与义务之扩展自然地体现了环境资源的占有所带来的资产与负债的对称性,而广义的负债则扩展为负债与所有者权益。

四、环境资产负债表设计

企业的环境资源管理需要会计信息的支持。企业环境管理体系一般均包括对外公布的环境报告书,披露企业活动对环境发生的影响和为削减对环境不利影响而进行的努力,其中,环境报表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2}。然而“我国现行的企业财务报告体系由于偏重于反映传统的经济受托责任,忽视了对环境受托责任的反映,从而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环境信息的需求。”[ 20 ]因此,借助环境法规、规章、政策促进环境信息生产和披露的优势[ 21-22 ],结合我国环境核算的具体业务进行标准化的报表设计,将有助于企业环境报告的改进。但是,与李建发和的观点不同,笔者认为在独立报告模式和补充报告模式选择上,应该是后者,因为政策导向的信息生产强调标准化,而独立报告模式的内容往往是全面、不可比、个性化的。对于独立环境报告模式的具体内容,笔者认为可以通过“环境会计操作指引”,实施自愿披露,并通过数据库建设形成各个单位关于环境影响技术指标统计表,具体可以涉及“企业简介与环境方针、环境标准指标和实际指标、废弃物、产品包装、产品、污染排放、再循环使用等信息,环境会计信息(包括环境支出、环境负债、环境治理准备金、环境收入等),环境业绩信息(环境治理与投资、奖励等),环境审计报告等”环境资源管理基础信息。

结合以上二、三部分的论述,在补充报告模式下,笔者列示了传统资产负债表和环境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差异,设计了未来可行的包括“环境会计科目”的资产负债报表格式,具体如表2、表3。显然,在当前阶段应该对传统报表遗漏的环境资源相关“会计科目”给予添加,例如环境资本,并对传统报表的合并项目进行单独列示,例如权益、资产、负债等部分的分类列示。需要指出的是,在已有环境会计核算中负债部分包括“长期应付款――国家”,权益部分包括“环境资本――国家”,鉴于政府是国家的实体,应该在今后实践中将“国家”改为“政府”;另,“环境补偿费”和“环境保护费”在传统核算中采用“管理费用”科目,改进后应该统一采用“环境费用”核算,并分类列示。

总体而言,在企业初始阶段,应该将环境资产与环境权益(或环境负债)作对称性处理。但是,当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出现资产损耗或增加时,会对应发生负债或权益的减少或增加,此时,这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关系便存在于表3(环境资源资产负债表)之中,这即是笔者对汇总信息的完整性报告。

五、结论与启示

环境会计的基本使命是计量环境资源的存量与流量,并核算其中的效益。虽然实践中往往以物理化学量作为计量单位反映企业环境负荷的减少情况,包括资源和能源消耗的节约、“三废”污染物质排放量的减少、废弃物再生回收和利用数量等,但是货币计量环境会计要素的变动金额不仅包括环境成本支出、相关资产减值和环境负债,而且也包括企业因环境保护活动而获得的环保经济效益等一类经济产出数据。

通过基于环境资源的管理和核算分析,笔者认为,在浅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可以对传统财务会计报表的“会计科目”进行扩充。这有助于管理中“利润最大化”向“企业真实目标”的转变,将渐进地缓和企业与自然的冲突。在短期内,对于环境会计准则制定而言,可以就具体要素的分类核算、列报进行补充;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就如何进行环境报告而言,可以基于本文的逻辑进行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建设。另外,本研究对于目前“区域环境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生态资源数据库”的数据分类具有借鉴作用。显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这些工作的开展将为企业、政府的环境绩效考核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有助于政府、企业“环境正反馈”的实践工作。

此外,文章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未对成本核算问题进行明确论述;二未涉及环境收益方面的具体信息(损益表相关问题)。这些同“资产负债表”的列报一样是基础性的,将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AKISIK O. Accounting regulatio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J].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 trade,2013,49(1):33-67.

[2] 周守华,刘国强.会计越发展,社会越进步:充分发挥会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会计研究,2014(1):3-4.

[3] AL-TUWAIJRI S A, CHRISTENSEN T E, HUGHES K E. The relations among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a simultaneous equations approach[J].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04,29(5):447-471.

[4] 格瑞,贝宾顿.环境会计与管理[M].王立彦,耿建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8,36,66-79.

[5] 郭道扬.绿色成本控制初探[J].财会月刊,1997(5):3-6.

[6] 王立彦.环境成本核算与环境会计体系[J].经济科学,1998(6):3-63.

[7] 许家林,孟凡利.环境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228-248,252-277,364.

[8] 肖序,刘三红.基于“元素流-价值流”分析的环境管理会计研究[J].会计研究,2014(3):79-87.

[9] 袁广达.我国工业行业生态环境成本补偿标准设计:基于环境损害成本的计量方法与会计处理[J].会计研究,2014(8):88-95.

[10] 库拉.环境经济学思想史[M].谢扬举,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35-246.

[11] 菲尔德(Field B C),菲尔德(Field M K).环境经济学[M].5版.原毅军,陈艳莹,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97-154.

[12] 汉尼根.环境社会学[M].2版.洪大用,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6,34,38-56.

[13] 肖序.论环境会计的理论结构[J].财经论丛,2002,7(4):58-63.

[14] 贝尔.环境社会学的邀请[M].3版.昌敦虎,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2,68,78.

[15] 安东尼,戈文达拉扬.管理控制系统[M].刘霄仑,朱晓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16] STUART B, COLIN C, ANTHONY H, JOHN H. The roles of accounting in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J]. 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1980,5(1):5-27.

[17] 冯巧根.基于环境不确定性的管理会计对策研究[J].会计研究,2014(9):21-28.

[18] PEARCE D, MARKANDYA A, BARBIER E B. Blueprint for a green economy[M]. London: Earthscan,1989.

[19] 杨冠政.环境伦理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7,197-210.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192-03

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将原土壤与农业化学、农业环境保护、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以及农业气象合并为农业资源与环境,属于环境生态类[1,2]。按照专业规范的要求,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土地、环保、农资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生态农业、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3]。随着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农业院校的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更名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其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也有较大的变化。各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有关课程设置的调整变化很大[4]。人类80%的信息都和空间位置有关,因此地理信息系统作为资源调查和评价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在资源环境专业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因此越来越多的资源环境专业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相关课程。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地理信息系统贯穿在数据采集、存储、处理、管理、分析及决策中,为越来越多的领域提供动态模拟、统计分析、预测预报、决策支持等服务[5]。在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GIS软件的应用能力为基础上,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GIS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开发能力,以提高学生解决不同实际问题的能力[6]。基于此,在本科教学方案中增设“GIS设计与开发”这门课程。目前“GIS设计与开发”作为资源与环境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较强实践性、跨学科和领域等特点。针对资源与环境专业发展特点,本文讨论了“GIS设计与开发”课程设置目标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形式及其特殊性,先修课程调整、综合实习内容以及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上给出教学意见,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标

如何实现专题GIS应用系统,提高GIS应用水平和效益,本课程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背景下产生的。“GIS设计与开发”是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是在完成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导论、数字图像处理、GPS原理、地图学、C语言、Windows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等基础课程之后,综合GIS、RS和GPS理论与计算机科学理论,以满足特定的应用要求。遵循地理信息标准,运用软件工程思想和方法,结合地理信息自身和相关应用领域的特点,设计和开发具有明确目标的信息系统。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掌握GIS设计与二次开发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具,使学生具备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的能力,熟悉空间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应用项目开发中组织和管理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策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资源与环境专业方面实际问题的水平,为毕业设计和后续其它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

二、课程特点与基本要求

1.课程特点。(1)“GIS设计与开发”是一门具有学科交叉性特征的课程。该课程本身涉及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图学、遥感原理、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Windows程序设计、数学建模等多个学科的内容,具有较为明显的学科交叉性。就资源与环境专业而言,设计与开发更加侧重数据的分析、处理和表达,因此在课程中更加侧重数据的分析和制图表达上,但是对一些基本的功能的要求也必不可少。故此,资源与环境专业在“地理信息软件设计与开发”上应该兼顾所有的基础学科,同时对数学建模相关课程有深入了解。(2)“GIS设计与开发”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课程。GIS基础软件与应用软件受到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更新而不断发展的,这也对GIS软件设计与开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要不断吸收新兴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查阅与GIS软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有关的新兴资料,把握GIS的前沿动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查阅图书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态度和自学能力。(3)“GIS设计与开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进行GIS软件设计必须在软件设计模式、集成开发环境的运用、软件编码等方面都较好的基础,强调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结合,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具体问题。要求将设计与开发的理论与方式用于具体实践工作中。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单独的“地理信息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实验课程。实验课程采用分解知识点进行训练和综合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基本要求。学生较好地掌握地理信息系统项目组织和管理的特殊性和相关理论,学习GIS软件设计的方法,理解其特殊性,为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奠定基础。能熟练运用一种程序语言和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平台进行二次开发。掌握GIS软件的二次开发的基本原理,熟悉组件式GIS软件开发的基本架构,了解目前主流组件库的基本特征,具备开发GIS基本功能的能力。能使用C#和ArcEngine进行GIS组件式二次开发。掌握如何将地理信息系统与应用模型及其他系统集成综合解决和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达到会设计与应用的目的。

三、教学设计

1.参考书选择。由于“地理信息软件设计与开发”这方面的教材比较少。教学过程中涉及到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选择Ian Sommerville编写的《软件工程》部分内容为指定阅读材料;同时考虑到GIS软件设计过程中的共性和特性,理论教学选择吴信才等编写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第二版)》为参考书;课程是实验采用ArcEngine进行二次开发,因此参考相关的二次开发教材,主要包括ArcEngine开发帮助、类图等。同时给出部分图书清单,要求学生自学完成C#程序设计和设计模式等相关知识。

2.开发环境。学生的先修课程包含C语言、数学建模及Matlab等课程。然而除了个别学生自学了VC程序设计之外,大部分不具备VC的开发能力。如果为了可视化编程选择VC,则在有限的课时内,学生将投入大量精力来学习VC及MFC的基本开发技能。Matlab软件是国际公认的最优秀的科技应用软件。考虑到资源与环境专业背景,Matlab能在GIS开发中能够很好的挖掘和分析资源环境数据。但是考虑到GIS需要管理海量的空间数据,然而常见的空间数据Matlab不能进行直接的支持。因此Matlab不能作为本课程的主要开发环境。结合学生现有的开发基础,以及.NET在界面设计和面向对象的优势,因此本课程选择C#.NET作为高级语言开发环境。Visual Studio作为一个强大的开发环境,直接对C#等.NET原生语言支持。在Visual Studio 2010中对UML进行了支持,能够创建UML类图、活动图、序列图、用例图和组建图。利用对UML的支持,能够很好的支持在课程中的设计和建模。

在二次开发控件主要选择目前主流的ArcEngine提供的基本控件和类库。利用ArcEngine来开发实现GIS相关功能,而其他关于资源与环境的信息挖掘则采用Matlab来实现,并通过Matlab Builder将Matlab代码成为.NET程序集实现Matlab和.NET之间的互操作。

3.教学课程结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是我校资源与环境专业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总学时为48,其中理论课程为32学时,实验课程为16学时。考虑到培养学生对GIS的实践能力,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比例达到了2:1,课程的教学内容如下表。

全部课程安排了16课时的实验,其中C#开发4个课时,基于UML的GIS系统设计4个课时,最后还有8个课时进行ArcEngine的二次开发内容。每次实验提交实验报告及相关的源代码和对应设计文档,用以检查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4.教学方法。“GIS设计与开发”教学主要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方法,理论教学配合对应内容演示,融合其它课程内容的方式。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讲解GIS软件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时,进行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诱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互动式教学是课程讲授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之间对同一问题的分析,促进对理论理解,对问题的分析方法理解,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研究式教学方法也很重要,采用研究的方式与激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未来的发展方向并阐述观点。

5.考核形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侧重应用开发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本课程主要采用平时考核、最终试卷考试和实验考查三方面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由于没有较完整的教材,教学过程中也采用了较多的新兴资料,因此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查阅指定内容的文献资料,学生提交相关的读书报告,以此作为平时成绩考核标准之一;平时的出勤率和随堂提问也作为平时成绩一部分。实验课程考核包含实验完成代码、设计文档和实验报告三个部分,能较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考试内容包含了对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还增加系统分析和设计讨论题。该类题目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够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同时能体现教学效果。学生最终的成绩由3个部分组成:平时作业和出勤率占30%,实验占30%,期末考试占40%。

四、教学建议

1.调整先修课程。任何一门专业课的开设都建立在先修课程基础之上的。资源与环境专业在先修课程中虽然学习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导论”、“数学建模”等课程。然而在理论教学课程中发现,学生对GIS的基础知识理解不够深入。如在简介空间查询时,需要先讲解空间拓扑的相关知识,才能进一步简介基于空间的查询方式。其次,学生在实验课程中动手能力表明,通识教育的高级程序语言现在还是侧重基本语法,导致学生的应用开发能力难以满足GIS开发的基本要求。因此,在通识教育过程中改变课程教学侧重点,使之更加符合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习,便于后续课程的开展。

2.增加综合实习。“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是一门应用和实践较强的课程,同时其中的软件过程管理的内容又过于抽象,学生很难同时掌握基本的开发方法和软件过程管理。因此增加2周(80课时)的课程实习。集中时间让学生完整完成从设计到开发实现的过程,让学生巩固学习的GIS软件的设计方法,理解软件过程管理,同时强化学生的开发能力。在实验课程中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设计理论知识和程序开发技能。通过综合实习,能将学过的知识综合起来加以应用,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实习将学生分为2个实习目标,每个内容约30人,其中包含5个实习小组,每个小组5~6人,每个小组围绕实习目标完成不同的任务目标,由组长控制整个开发过程协调组员之间工作,在80课时内完成小型的GIS系统的设计与原型系统的开发任务。通过实习使得学生将基本的理论与应用开发联系在一起。

3.培养综合应用能力。本校的资源与环境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有土地利用规划、流域管理、土壤与环境污染评价、防治与规划,耕地肥力管理、专家系统开发等。学生在毕业后,有很大一部分就转到了相关应用领域工作,把GIS作为处理该领域的一种工具。在先修课程中主要是利用Matlab、SPSS等软件对资源环境信息进行挖掘,同时也采用ArcGIS中的ArcTool工具包进行空间分析。因此在课程培养中需要结合上述的内容,需要培养学生综合统计和空间分析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为今后的工作和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束语

GIS的发展为资源与环境的飞速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提供了新的契机。在资源与环境专业设置地理信息课程是顺应时展趋势的。“GIS设计与开发”是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理论抽象和实践较强的特点。因此,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适时的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力争培养出具有良好专业基础的地理信息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邹长明,于群英,刘正,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023):150-151.

[2]王敬国,毛达如.对办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三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1,118(4):40-41.

[3]田应兵,王文凯.地方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6):244-244.

[4]孙枢,李晓波.我国资源与环境科学近期发展战略刍议[J].地球科学进展,2001,16(5):726-733.

篇7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1-0046-02

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及中国科学院于2012年4月13日正式印发《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其发展总体目标是:“十二五”期间,重点选择再生资源、工业固废、垃圾与污泥等量大面广和污染严重的废物,以废物资源化全过程清洁控制为基本前提,加强废物循环利用理论研究,大力推进废物资源化全过程污染控制技术研发,发展废物预处理专用技术,加快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形成100项左右重大核心技术,开发100项左右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废物资源化产品。

由以上可以看出,废物资源化即资源再生技术将是国家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我校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冶金与资源学院筹建了“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新专业。根据这一学科的特点,我们认为,专业建设必须与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因此,本文提出基于循环经济发展需求的再生资源专业建设模式,围绕专业建设目标,积极开展该专业各个环节的探索与创新,为本校及其他院校再生资源专业的发展积累有益的探索经验。

一、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目标、特色定位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树立“资源再生”的基本意识,充分认识到资源再生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从而对本专业课程展开积极、主动的学习。本校专业核心是“资源再生”,因此“再生”这一导向始终贯穿于专业培养目标中。本专业培养目标为:具备再生资源科学方面知识,能在钢铁、有色金属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等部门从事再生资源利用的生产、科研开发、应用研究、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程应用技术人才。掌握再生金属资源回收、再生和利用、冶金固废资源化基本理论,具备良好实验操作技能。专业口径宽,适应能力强,能在钢铁、有色金属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等领域从事生产、科研开发、应用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该专业的特色是密切结合经济发展需要,着重于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相关的学科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选矿工程等专业。本专业与上述专业的根本区别在于:上述所有的相关专业全部是研究一次资源(即原生资源),而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则是研究二次资源 (再生资源)。此外,研究一次资源的领域已按材料的分类设置了许多专业,而再生资源与技术专业却是二次资源领域里的唯一专业,这就使得该专业具有多门基础理论学科、多种工程技术学科复杂交叉的特点。

二、基于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建设思路

在专业培养目标的指导下,该专业的建设思路紧紧围绕“面向循环经济需要”这一时代主题,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积极拓展实践与创新教育空间,实现理论、实践与创新的无缝对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资源再生”的认识,努力将其培养成高素质的、符合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人才。基于这一思路,我们在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及学生创新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三、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模式探索

(一)课程设置

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为专业发展目标服务,充分反映课程教学的目的。在参考本校冶金专业、材料专业及无机非金属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同时参考其他院校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我们提出了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根据教学目标,我们将课程设置分为通识教育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具体如下:

通识教育类课程:包括德育教育类、外语、数学、物理、基础化学、制图、计算机、体育以及其他适合本学科的特色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物理化学、冶金原理、传输过程基本原理、材料科学(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力学、工业生态学、机械设计基础等。

专业课程:包括再生金属冶金、冶金固废资源化、冶金工艺学、资源加工学以及其他与本专业相关的特色核心课程。

选修课程:包括循环经济学、环境材料、冶金过程物流管理、冶金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利用新技术等。

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课程设置体系

(二) 实践教学探索

实践教学密切联系课堂、社团和合作基地广泛开展。进入专业课的学习后所需要进行的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三类。

认识实习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授课,以及工人师傅的现身说法全面了解相关的工艺过程。在实习的过程中,学会从技术人员和工人们那里获得直接的和间接的生产实践经验,积累相关的生产知识。通过认识实习,学习本专业方面的生产实践知识,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积累有用的经验。本专业学生2014年将进行认识实习,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认识资源的再生过程,我们选取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厂家作为我们的合作伙伴。比如我们选择电弧炉厂,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冶金过程有所了解,又可以对废钢的回收利用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比如选择转底炉厂,可以使学生知道钢铁粉尘回收以后在经过转底炉的处理,就可以生成金属率非常高的球团,可以直接进入转炉或电炉。这是钢铁厂资源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这必将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

比如生产实习,是学生在生产现场以工人、技术员、管理员等身份,直接参与生产过的程。但是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学生没有办法真正参与到生产过程中。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考虑将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将集中实习期变为分散实习。比如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4~6人,每周有固定的1~2天以企业员工的身份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中。学生除了在生产现场实践以外,还要帮助企业整理相关资料,如有必要可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对相关工人开展讲座,这样应该会受到部分企业的欢迎。这对于企业和学生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帮助企业解决了部分问题,部分学生毕业后还可能到相关企业工作。

(三)创新教育

本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担负着为循环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使命。因此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必须抓住“创新”这一重要命题开展相关教学。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1.本专业所有学生须参加“创造力与创新能力开发”这门课程的教学。这门课程由本校从事多年素质教育的教师担任主讲,这对于加深学生对创新的认识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的科研课题。从大学二年级开始,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并为学生指定相应的导师;同时也鼓励学生到当地的再生资源企业中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了解目前资源循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篇8

二、企业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企业管理是很多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统开课程,相比较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学、运筹学等科目,企业管理因其实用性强、问题具象易懂在日常教学中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人们不能够因为它看似“亲民”的外表而把它等同于工具书、岗位说明书,其中的概念起源以及实用理论,都能够帮助人们梳理组织与个人的关系、运用会计核算技巧、检验基础经济理论的学习成果。它的多元性以及包容性要求老师们更加清晰的向学生展示企业管理脉络,提升教育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时效性,这样才能够实现企业管理科目的价值,也能够切实的帮助学生在日后的深造与工作中获得更多理性认识与管理思路。当前,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显著的共性问题,不仅会限制学生的发散思维,容易走入形式主义的怪圈,还可能对教学有效性产生影响,部分脱离实际且滞后的方法并不能够成为促进现代企业进步、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反而会影响市场活力,留下企业隐患。

一方面,部分企业管理教学过分重视经济层面控制,包括成本、利润以及投资,或者过分关注市场管理,比如营销手段、宣传推广等等。对某一方面的过分关注和追捧势必会造成企业管理结构失衡,全局意识与协调能力应该是一个企业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把握重点的前提下,人们还应该尽量考虑周全,吸纳多方面影响因素,才能避免企业管理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内部管理的同时,往往很难把握人性关怀的尺度,节假日福利是否能够冲抵岗位工作的不合理分配、低能低效岗位,还是否有必要打着员工关怀的名义保留,此类问题都需要企业管理者在充分的调查分析之后得到准确的结论,一味的拖延只能让企业的负担越来越重,如何让合理的人力资源助力企业发展也成为师生以及广大企业管理者需要探讨的问题。

三、人力资源视野下的企业管理教学创新路径

1.重视人力资源成本及产出的控制

人力资源管理并不是简单的招聘、培训、薪酬绩效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等,它同样是一个健全的企业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企业管理者所有的战略决策以及内部正常运营都需要企业所控制的人力资源进行落实和实践,对人的科学管理能够显著的提升个人工作效率、团队效率,增强团队凝聚力,促进各部门环节合作的顺利实现。一般情况下,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状态不仅能体现管理者个人的情感取向,更能够反映出整个企业的工作节奏与习惯,企业管理效果之所以千差万别与之也有一定联系。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市场运营成本与收益的同时,也有必要将人力资源成本与产出作为突出问题来对待,对该要素的考虑不能够仅仅通过几个简单的数据来反映,横向对比以及以时间为轴的纵向对比,都能够帮助管理者清楚认识到不同岗位结构与人员配置在不同时期产生的不同效果,管理层人员包括HR都应该做到心知肚明,才能够对下一阶段的人员安排进行合理规划。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们可以尝试将成本比对环节进行适度展开,以案例形式进行不同人员结构下的成本对比,从而形成相对精简的人力成本架构,以便进一步的在整体运营中增速提效。结合现阶段部分行业去产能的局面,员工合理减少与安置、产能控制等等都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老师们很容易在当下的社会经济热点中举出恰当的例子,学生们也可以利用实实在在的案例进行思维发散,获得更全面、更有价值的分析与建议。

2.强化人力资源模块在企业管理中的标准量化

企业管理是一个对数据要求极高的领域,企业每年度的会计报表、市场占有率、目标完成率等等都能够将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经营管理情况反映的清清楚楚。特别是在当今的大数据背景之下,人们收集、处理和反馈数据的渠道和手段也更加便捷和高效,因此,对数据保持高度的敏感性是每个企业人需要做到的,也是一个企业自查自省、常变常新的发展之道。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管理数据与信息都能够做到精准量化处理,它不仅能减小各种不稳定因素造成的误差,还能够进一步实现规范化管理,防止人为因素干扰企业健康运转。从人力资源角度看,一些指标的量化转变尤为重要。包括对各岗位员工绩效考核的精准控制、员工薪酬福利的管理以及日常的招聘培训事务都应该纳入标准量化体系。这种模式虽然在起初会有一定的制定和实施难度,但成型或稳定后的量化制度却能够大大的降低部分岗位的工作量,简化工作程序,显著提升管理效果。举例来说,一名市场拓展部门职员每月或每季度的绩效考核,会考虑到其项目达成数量、拜访客户数量、合作达成比率、每次拜访成功率等等,其享受的绩效工资与奖金也会与之挂钩,其对部门或企业的贡献率可作为其年终福利定档依据等等。这种模式下的管理实际上是为人力资源部门员工减负,方便他们结合员工情况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激励方案,同时,体系内所有员工也会在比对岗位说明与绩效考核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找自身工作的优势与劣势,不断实现本领域的自我完善。由此可见,企业管理中的标准量化深度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大大的提升管理规范性,同时也能够帮助企业逐步构成中高端管理体系,为其增加规模优势。老师们在划定企业管理关键指标的过程中,不妨将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部分指标融合其中,一方面可以中和企业管理课程中过分宏观的数据与因素,便于学生形成相对平衡的学习体验,另一方面,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统筹兼顾、粗中有细的习惯。

3.拓展企业管理中的人性化实践路径

人性化管理一直是近年来各行各业企业单位所追求和宣扬的,一方面,它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符合绝大多数人们的心理诉求,另一方面,它也逐渐成为企业树立良好雇主形象,优化员工体验的重要途径,令员工满意的企业管理自然会为他们在工作上增加更多的动力。结合现阶段多数企业在个性化人性管理中的实践,人们可以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解决方案,老师们也应该在企业管理教学中进一步的考虑人文因素以及人性化关怀的途径和程度,帮助其在企业整体运行中发挥正能量。

篇9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目前,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成为比较成功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竞赛的规模和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认识到了这项竞赛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竞赛,激发了高职院校电子类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一、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认知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特点是与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密切结合,以推动其课程教学、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工作。竞赛的特色是与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建设紧密结合,竞赛内容既有理论设计,又有实际制作,以全面检验和加强参赛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创新能力。竞赛的组织运行模式为:“政府主办、专家主导、学生主体、社会参与”十六字方针,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参与积极性。

二、高职院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意义

1、电子设计竞赛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电子设计竞赛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搭建了一个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电子竞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动手能力并使学生得到了工程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设计、制作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2、电子设计竞赛推动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和实验室建设。电子设计竞赛与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组织电子设计竞赛可以推动高职院校电子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更新、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实验室建设。竞赛的教学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既有时间开放,又有内容开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主动性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增强。

3、电子设计竞赛提高老师的业务能力。电子设计竞赛培养学生的同时,教师也受益匪浅。由于竞赛命题范围广,涉及多门课程,既有硬件又有软件,并鼓励新技术的应用,所以要求指导教师要有更宽的知识面和更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此,老师必须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并要求老师自觉地涉及新知识、新技术。知识和经验的相互渗透和补充使得指导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很快,这无疑使教师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和科研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凡参加过电子设计竞赛的毕业生都普遍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和用人单位的青睐,尤其是那些参赛获奖的同学更是得到企业的高薪聘用。因为他们是在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最具有活力、最具有朝气、最富有发散思维、最具有发明创造力和发展潜力的主力军。

三、电子设计大赛在激发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兴趣中的作用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学习的催化剂,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1、电子设计竞赛就是一种竞技,竞技本身就充满期待,带给人快乐。参加竞赛的学生从选题(或自拟)、教师指导、完成作品,学生自己感觉到每一点进步,都会觉得离胜利更近一步,每一天的努力都是积攒力量,都是为最后决战做着准备,整个过程都充满着艰辛付出后所收获的那份快乐。另外,电子设计竞赛快乐还来自于一种共同战斗的友谊。学生之间,老师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鼓励、相互帮助,都在为最后胜利而努力。

2、电子设计竞赛让学生积极期望。积极期望就是从改善学习者自身心理状态入手,对自己喜欢的专业充满信心,自己对本专业产生信心,想象中的兴趣会推动学生认真学习本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导致对本专业真正感兴趣。学生通过参加竞赛,期望获得名次,为求职添彩。

3、满足电子类专业学生和电子爱好者的心理需要。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创新和设计能力大大提高,大开了眼界,并且与外校参赛选手进行交流,从中获取了宝贵的经验。对于拿了奖的学生,获得名次就是一种肯定,对于没拿奖的学生,更是一种动力。

4、电子设计竞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参赛学生实践、设计能力的培训是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基本有一个培训周期,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通过设计竞赛平台,激发高职院校电子类专业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觉到比较轻松,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对待变为自觉探索,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就是一项特别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科竞赛。

1、设立“电子设计创新基地开放日”。高职院校在电子类专业新生入学初和学习过程中,定期开放电子设计创新基地,能够帮助电子类专业大一、大二的学生以及电子爱好者了解电子类学科发展趋势与行业发展方向。开放日活动主要包括基地参观、作品展示和电子设计竞赛介绍等。通过大三电子类专业的学生向学弟学妹们介绍和演示了基地的各项电子类作品,如MP3音乐播放器、收音机、客流量计数器、家用电器GSM控制、GPS卫星定位系统、无线传输模块、自动水位控制、自制示波器等多项作品,使参观的学生对这些作品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活动不仅加深了低年级同学对专业的认识,同时也展示了本校大学生在电子领域的实践成果,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和电子类科研项目的热情。

2、组织和动员电子类专业学生踊跃报名参加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应由学校电子类专业所属教学单位专业教师组成教师指导小组,教学职能部门、电子协会积极加以宣传。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经过公平、公正、激烈地选拔,落实最佳人选。这一活动,无疑吸引了一群想施展自己才华的学生,被选上的学生斗志昂然,显示出一定的综合实力,而对落选的学生是一种动力,学好本专业、提高水平的动力,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成功的学生的学习经历、参赛经历对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增强他们能力意识等方面有良好的辐射作用。

3、成立电子设计兴趣小组。电子设计竞赛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以电子设计兴趣小组为依托,探索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新模式,为学有余力的电子类专业学生和电子爱好者提供创新设计的舞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利用电子设计兴趣小组这个平台,大力组织开展一些跟电子设计竞赛有关的选修课、讲座、技能训练等活动。

4、鼓励学生积极加入学校社团组织――电子协会。电子协会是学生的一个社团组织,是电子爱好者交流心得和切磋技艺的平台,是选拔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摇篮。组织电子协会成员到街道、社区、企业为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家电义务维修,将所学到的知识回报社会的同时,学生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技能得以提高、经验不断丰富积累,尽情享受学以致用的乐趣,使爱好和兴趣不断加深。

5、高职院校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提高实践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克服自身弱点、提高教学水平、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然途径。电子类专业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带队指导工作,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不仅锻炼了参赛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对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高职院校教师只有提高了自身实践能力,具备更高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学生才能在与其学习中,有一个良好、正确的导向,有实质性的提高与进步,教师的人格魅力才能吸引学生,使学生对本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

篇10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要求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新能源。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资源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对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当前我国的能源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为了保证我国经济能够持续快速平稳地发展,必须要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并研究开发新能源以代替不可再生能源。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在一些高校设置了资源产业经济学专业,培养资源产业经济学方面的专门人才。

一、资源产业经济学专业简介

资源产业经济学是一门融地质学知识与经济学知识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开设这门学科的目的是为了对如何提高我国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开发新能源等问题进行研究,以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当前,开设资源产业经济学课程的高校数量还很少,我国资源产业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困难重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生源不足,教育资金缺乏,师资力量不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我国资源产业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利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资源短缺的问题,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以及各高校必须要重视资源产业经济学专业的发展。为此,必须要详细了解资源产业经济学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二、资源产业经济学专业的产生背景

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资源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对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些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少,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于资源能源的需求,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为了保证我国经济能够持续快速平稳地发展,必须要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并研究开发新能源以代替不可再生能源,资源产业经济学应运而生。资源产业经济学是一门融地质学知识与经济学知识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开设这门学科的目的是就是为了培养资源产业经济学专业人才并对如何提高我国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开发新能源等问题进行研究,以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

二、资源产业经济学的现状问题分析

(一)资源产业经济学的生源不足

由于我国资源产业经济学的普及程度不够大,学生以及家长对于资源产业经济学未能有全面的了解,因此,在学生进行专业的选择时都不愿意选择资源产业经济学,从而导致资源产业经济学常常招生不足。

(二)资源产业经济学师资力量不够雄厚

由于资源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开设的时间并不长,因此,从事资源产业经济学研究的专业教师也不多,师资力量单薄。当前,我国一些高校缺乏专业教师,经常由非专业教师来从事资源产业经济学的教学,不能够保证资源产业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不利于培养资源产业经济学方面的专门人才。

(三)资源产业经济学教材不完善

由于资源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并且开设这门专业的时间也不长,因此,编写资源产业经济学教材的时间比较短,资源产业经济学教材中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资源产业经济学的教学,不利于资源产业经济学专门人才的培养。

三、促进资源产业经济学发展的应对措施

要想解决资源产业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解决我国的能源资源问题,本文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增强资源产业经济学的师资力量。当前,我国一些高校缺乏专业教师,经常由非专业教师来从事资源产业经济学的教学,不能够保证资源产业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国家以及高校应该注重对资源产业经济学专业的教师的培养,加大对师资力量的投入。开设资源产业经济学课程的高校应该在教师课余时间定期组织学术培训,从而增强资源产业经济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以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

第二,完善资源产业经济学教材。资源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开设的时间也不长,因此,在进行资源产业经济学教材的编写时比较仓促,教材并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必须要对教材进行完善。为此,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科研机构要及时关注其他国家资源产业经济学教材以及教学过程,并将其与我国现实情况相结合,对我国的教材进行完善;另一方面,我国资源产业经济学教师在进行课堂知识讲解时可加入自身的理解与经验,从而达到丰富教材内容的目的。

第三,加强宣传,增加学生以及家长对资源产业经济学专业的了解。当前,学生在进行专业的选择时都不愿意选择资源产业经济学,从而导致资源产业经济学常常招生不足。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以及家长对资源产业经济学专业并不了解。因此,国家以及高校(尤其是那些已经开设资源产业经济学专业的高校)必须要加强对资源产业经济学专业的宣传,提高资源产业经济学的普及度,让学生以及家长了解到这门专业的重要性,提高专业招生率,吸引更多的人才,从而为我国资源产业经济学的发展储备更多人才。

四、结束语

为了保证我国经济能够持续快速平稳地发展,必须要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并研究开发新能源以代替不可再生能源。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在一些高校设置了资源产业经济学专业,培养资源产业经济学方面的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