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3 09:40:2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计算机硬件配置与应用,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拥用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能已经成为现代人所必备和赖以生存的基础。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普及,各种职业岗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面临此种需求,就要求高职院校不断提高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应培养学生在本专业相关领域中的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养。
高职院校如何使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利用所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分析处理本专业领域中的各种问题,从而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已经成为重要的课题。
一、目前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忽略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教学
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在高中学过计算机,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但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学生几乎没有学过计算机知识,因此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然而,计算机基础教学通常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无疑会造成两极分化的局面。显然,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如何才能保证有基础的学生学得更好,零基础的学生快速学到计算机知识及相应的操作能力,已成为高职教学起点的选定和教学方式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2.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及应用能力较差
高职学生自觉学习的主动性较差,通常是教师教点,学生就学点,自学能力不强。不能有效的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较差。尤其对于新生来说,学习方法还没有转变过来,学习应用中缺乏创新能力。
3.计算机基础教学没有与各专业应用整合
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在各个专业学科的领域中,都会用到计算机知识及操作,包括文档处理、数据分析与统计、算法设计、图像处理等。而目前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知识内容都是通用的,没有专门针对不同专业领域应用进行知识技能拓展,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各专业职业岗位需求结合不紧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限,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后续职业能力发展。
二、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1.合理设定教学起点,因材施教
针对每个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根据新生问卷调查表,调查了解大一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按照学生水平的高低,选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合理设定教学起点,保证大部分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是未来职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而且是比较流行的,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兼顾知识水平两端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实践内容时可以分层次教学,水平较差的进行补偿教学,适当降低实践任务的难度;也可采取兴趣小组等形式,分类指导,使所有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空间。
2.按照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定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应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合理设定突出培养应用技能的教学内容。具体做法如下:在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下,对企业相应的岗位进行归类,按专业大类,确定本专业所面对的典型岗位(群),再对典型岗位(群)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出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有关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对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和素质进行梳理,确定需要开设的课程内容。这样设置的计算机教学内容,既能够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又能为专业课程打下良好专业基础,不会造成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专业课程所需计算机能力脱节,甚至两极分化现象。
3.利用各种机会,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意识
学生自己有求知欲望远比教师的强行灌输效果要好得多,计算机教学应使学生逐步意识到,尽管学的不是计算机专业,但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现代社会的各行业都离不开计算机,学生们应很好地利用现在的学习条件,多掌握计算机应用的技能。还可以在课堂上,讲述相关计算机应用的信息,指出计算机应用方面还有许多前沿问题等待人们去探索。我们还应要求学生写文章,介绍计算机应用的研究内容、应用领域及研究的热点等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使自己更适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这些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书写表达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等。
4.加强计算机实践教学质量评价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现有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结合行业标准、岗位能力需求,专业技能实行按行业确定适应行业职业特点的统一标准,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评价方式和标准应各具特色。能力评价的信息反馈,促使教学工作不断创新和改革,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环境。做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相结合,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在计算机课程中,给学生应用和创新的机会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设目的就是使学生会使用计算机,学会办公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1.拓宽知识内容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不能照本宣科,要适当加入一些课外的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要细化讲课的方法与技巧,吸引学生注意,这样才会使零基础的学生主动学习,有点基础的学生不会厌烦学习与初高中相同的知识内容。同时,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要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课程的理解,使其对本课程培养的兴趣得以延续,也使学生在表现自己所设计的作品时更加得心应手。
2.提高作业质量
想使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达到熟练应用的目的,必须要加强实践环节,精心设计和准备学生的上机实践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理解并掌握课堂所学内容。同时,要提高课堂或课外作业质量,课堂上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内容,当堂考核记录成绩,加强巡视。课后作业要求不允许出现雷同内容,否则两人都没有作业成绩。这样学生有了约束,就会认真完成,减少了互相抄袭拷贝的作法,提高每个人的动手及设计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就必须要实施创新教育。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只是一个复制机器,只会按照老师讲授的任务照着去做,而让学生自己根据一个主题去设计一些东西时,却又无从下手,这样的学习效果不是我们想要的。计算机教学本身是一个寓教于乐、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过程,我们要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还要在设计创新方面多一些训练,自由设计一些作业内容,让学生独立或是小组合作完成,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4.举办计算机操作技能比赛,丰富学生课外活动
学生的学习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各高职院校的一门通用的公共基础课程,因此,面向的是整个学院的学生教学。可以开展一些丰富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比赛,设立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
四、结束语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开设一些合理的计算机课程,真正帮助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做一个适合职业岗位的合格毕业生,对于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探索研究和创新改革,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以市场需求及就业为导向,培养符合社会岗位能力需求的实用型技能人才,提高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及职业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祝智庭,沈书生,顾小清.实用教育技术-面向信息化教育(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汪蓉.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
[3]谢志伟,田慧.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培养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3.
关键词: 中职;计算机;改革;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校企合作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computer;reform;talent training;curriculum system;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296-02
0 引言
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文件)提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依照新的人才培养观念,指导职业学校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根据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推进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笔者以自己所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构建为例,介绍在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1 探索和构建“工作任务与教学内容相融通、技能训练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培养陕西省化工行业信息化服务技能型人才为宗旨,辐射其它生产领域。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创新“工作任务与教学内容相融通、技能训练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1.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 校企合作调研陕西省计算机应用技术岗位群对人才技能需求,按不同岗位技能分方向培养技能型人才,形成分方向、多出口的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工作任务与教学内容相融通、技能训练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营造企业化的专业软硬件环境,通过工程实践锻炼技能、提升职业素质,通过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与团队意识,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思路如图1所示。
1.2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①总体目标。依据计算机应用技术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校企合作,构建“工作任务与教学内容相融通、技能训练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基本技能职业技能岗位技能的培养路径,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全过程中,形成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创新的保障机制,推动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最终实现“一张文凭,多种证书,一技之长,一专多能,品学兼优”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②具体目标。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培养面向化工行业信息化岗位、IT行业的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维护与维修、平面图像处理、广告设计制作、动画制作、数据库管理与维护、计算机网络及网站建设与管理、中小型局域网的搭建及网络综合布线等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3 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 根据确立的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包括素质要求、能力要求和知识要求三个方面:①素质要求。应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正确面对困难与挫折、积极、乐观、进取,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团队协作精神,安全生产、环保等意识,能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能力要求。应具有系统及应用软件安装、使用和维护以及常用办公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能力,网络应用、设计及设备安装维护能力,动画设计及图片处理能力等。③知识要求。掌握文化基础、思想道德、法律等基础知识,本专业的基础理论、软硬件操作、网络规划设计应用以及平面设计、动画设计等知识。
1.4 专业岗位职业标准的制定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三个方向(办公文秘、网络技术和平面设计),制定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岗位职业标准。标准中包含有岗位职业名称、岗位定义、岗位工作概要、岗位职责、岗位职业要求和岗位职业培训及认证6个方面。
1.5 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和教学计划的制定 根据多方调研结果,结合本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岗位职业标准,校企合作联合开发出“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课程体系,确立了四门重点课程。依据新的课程体系,结合教育部对公共学习领域课程的要求,制定专业教学计划。
2 构建“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2.1 建设目标 依据职业岗位标准制定课程标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整合相关知识与技能形成课程内容,根据职业岗位分析构建“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新的课程体系;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对工作任务进行归纳,确定行动领域,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现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全面素质培养,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2.2 总体思路 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以职业领域分析为基础,从职业岗位标准入手,紧扣学生就业岗位群,从而形成工作任务和典型工作任务。针对完成这些典型工作任务凝练出核心职业能力、职业知识、职业素质,并设定相应的支撑课程和技能训练涵盖这些能力、知识和素质。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划分各个课程边界,构建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针对新的课程体系,按照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做”一体化要求,设定不同的学习情境,按照工作过程要求和学生学习认知规律重新序化课程内容。按照“理实一体化”需要拟订相应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2.3 形成“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以本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三个工作方向为起点,由工作方向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和素质拓展领域),基础学习领域包括德育教育课程、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学习领域包括理实一体课程、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课程体系架构就此形成。
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支撑
3.1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 成立由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项目组成员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在教师到企业锻炼实习、教学模式改革、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共同开发建设数字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进行尝试探讨,研讨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库建设、岗位标准、人才培养目标、技术服务、生产性实习、订单培养以及制定校企合作有关制度等。
3.2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按照“以德为先、崇尚技术、培育名师、打造团队”的建设思路,依托校外实训基地和合作企业,采取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学习、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培训以及聘请企业专家举办讲座等形式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聘请企业专家作为专业技术带头人、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优秀教学团队。
3.3 教学模式的创新 创新教学模式,深入开展案例教学和场景教学,由“教法”向“学法”转变,以学生为主体,实际工程案例为载体,“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努力营造企业氛围,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着力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衔接,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通过案例教学试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往大有提高,课堂教学氛围活跃,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而是积极主动参与完成项目任务,专业课程教学不再枯燥乏味,教学效果较试行前显著提高。
3.4 学校、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学生评价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评价模式改革建设思路,与合作企业共同建立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学校、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三评合一”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新的评价模式通过在专业班级进行试点,学生上课出勤率明显好转,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升,从一点一滴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学生中渐渐出现了多练、多学、多问的好现象,学生也认识到评价的重要性。
4 结语
面对多方压力,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必须抓住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机遇,从注重规模的“粗放式”发展,积极转型升级为注重质量、特色的“内涵式”发展。紧紧围绕“合作企业、工学结合”的主线,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继续创造条件,进一步创设校企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学工交替的合作育人环境,逐步推行“工作任务与教学内容相融通、技能训练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到“做中学”、“学中做”,将企业与学校、职业素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人才培养模式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技能的合格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45-02
计算机应用及数字信息应用技术的学习、研究和社会发展的结合日益紧密。随着各企、事业单位等用人单位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不断需求,计算机应用自然而然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课程。而随着发展,各个行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知识结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和更新,和趋于多样化,专业化发展。如当今的网页设计、动画设计、平面设计这类人才都被业市场上所广泛接受。而这类工作职位用人的需求大,而且门槛比较低,技能需求看上去也相差无几,如均要求大专以上学历,设计类专业,熟悉各类办公,设计软件,有工作经验。通过工学结合,注重理论和实践,能够让我们的学生在真正熟悉,掌握各种计算机技能力的同时,具有真真正正的工作实践经验,预先培养对工作,对社会的认识度和责任心,能够在毕业后迅速上岗就职,融入到工作当中。因此本文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的教育构建体系为例,来谈谈我对工学结合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一、认识和理解工学结合
它是一种把学习和工作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模式,形式有很多种,有把一年分为三学期,学习和工作交换进行的。也有在一个星期中,几天学习,几天工作的。还有每天半天学习,半天工作的,等等。不管是什么样的形式,它的出发点,相同点都是让学生在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把专业和工作结合的半工半读。而且这种工作性质并不是模拟性的,而是同普通的职业工作者一样是有报酬的,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融入到社会中锻炼。学生的工作被作为学校专业教育培养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除了要受到真正企业的常规管理外,学校还会有严格的过程进行管理及考核,并给予一定的学分。
二、工学结合现状,及计算机应用专业工学结合的内容和影响因素
工学结合这种教育模式由来已久,在国外已经经过很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其实用性,理论性毋庸置疑的被各个国家的教育部门所认同、推广,也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企业的支持和帮助。而近年来这种教育模式在我国也被推广和投入实践,并得到了一定的反响。然而老实的说,这种教育模式在我国被推广不算久,其中存在的大量问题也值得我们研究反思,并找出解决途径。
当前,我们高职高专通过工学结合的建设,来作为专业人才、实用人才建设的突破口。工学结合是将学习的过程和实际的工作过程通过有效的方式合起来,让学生能学到在学校接收不到的社会信息和事物,并受到一定的岗位职业训练,获取到一定的工作经历,从而能够保证在毕业后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涯,更有有利于今后获得更好发展的教育模式。且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主要面向非计算机专业人员,考核他们在计算机和网络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工学结合的本质就是通过建立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最大限度利用企业和学校的资源环境,有计划地使校外参加实际工作与校内课堂教学相结合,企业也参与其中的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让教学地点从学校当中的课堂延伸至企业和工厂,使只是理论学习与有指导、有计划、有检验的实际工作经经验相合起来,进而有效地实现学生的学习和职业目标。
影响计算机应用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因素涉及社会、产业、教育等多个方面。在教育这方面,此模式需有相对应的管理和监督体制、教学制度、课程体系、师资结构等作为支撑;在产业的方面,处于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心,以及对人才的需求,都要求企业紧密合作参与其中;在社会的方面,要求得到政府的支持及政策引导和监督。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学校的教育教学政策改革是最主动的因素,课程体系改革更是其核心因素。
三、计算机应用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教育模式
在当今这个数字化信息化,媒体化的时代,不管各个行业对计算人才都是有很大的需求,比如:应用普通的办公软件对文档表格的编写,整理;各种或复杂或简单的系统操作、管理和维护;计算机及其配件的组装,维修;使用各种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对网页、网站的动画图片进行制作,及各种广告制作;计算机,移动设备,嵌入式的各种应用软件开发,网站、和网络应用服务的后台编写等。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要面向应用、注意实用,教学的内容不能照搬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也不能是简单地剪裁。
面对如此大的市场需求和激烈的竞争,我们应使用不同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来来计划实施具体的教育教学政策。
(一)工、学交替培养的模式
学校和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计算机应用(下转第153页)浅析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
毛亚娟
(朝阳工程技术学校,辽宁朝阳122000)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数量远不及社会的需求。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我们需要从社会实际出发,研究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实训型的实践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培养理论过硬,敢于实践创新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46-01
网络经济的发展促使电子商务活动越加频繁,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多。因此,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任务十分艰巨。如何尽快地培养大批社会急需的电子商务应用人才,对学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市场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类型
目前,国内市场需求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通晓商贸理论与实务,并能通过电子方式进行商贸活动的复合型人才。从我国电子商务与企业整合的发展方向来看,企业需要复合实践型电子商务人才。从开展电子商务的应用实践来看,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主要有三类:
(一)技术型电子商务人才
这是基础型电子商务人才,其特点是精通电子商务技术,掌握电子商务技术的最新发展,包括网络的组建、网站的建设与规划等,同时具备足够的现代商务知识,善于理解商务需求,能从企业实际需要出发,懂得“如何做”电子商务,能够以最有效的技术手段予以实施和满足。
(二)商务型电子商务人才
这是电子商务人才的主体,其特点是精通现代商务活动,充分了解和理解商务需求,同时具备足够的电子商务技术知识,懂得电子商务“能做什么”,善于提出满足商务需求的电子商务应用方式。
(三)战略型电子商务人才
这是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其特点是通晓电子商务全局,具有前瞻性思维,懂得“为什么要做”电子商务,熟知至少一个行业或一种模式的电子商务理论与应用,能够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其发展特点和趋势。
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一)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深
实践教学是绝大多数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好方式,也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电子商务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其涉及面广,实践要求高,由于我国发展时间短,使得电子商务建设与发展的基础相对薄弱。学校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很难培养出既掌握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又具有开展商务活动的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科学性
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实践教学活动中,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结合专业相关理论教学,合理安排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际教学中由于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只是将现有技术和商务课程简单堆砌,缺乏系统特性;又或是强于书本弱于实务,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目前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这直接影响了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实践教学环境不够优化
目前学校给学生提供的企业化实训机会太少,在校期间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企业真实项目和操作流程。尽管很多学校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推出了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供学生模拟练习,但这些软件仍然脱离于实际的商业环境,甚至有不少软件已经落后于现有的应用。
(四)指导实践教学的优秀教师数量不足
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是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从事实践活动。现有师资大多数从其他专业调派,知识储备不够系统、深入,缺乏实用性,而且教师本身缺少实际运作经验,不能有效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实习。由于师资匮乏,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只能够简单的了解掌握课程的基本要求,无法掌握项目的真实操作流程,实践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三、如何建立科学的高校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
(一)提高对教学实践重要性的认识
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与社会需求对接,这就决定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所以应充分认识实践性教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改革学生实践教学课程设置
对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方面入手。这就需要从各相关专业中选出重中之重的课程,并且还要保证课程的紧凑性以及课程间衔接的合理性。同时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增加电子试验课程和电子商务的案例教学,使学生真正达到分析、设计、管理、维护电子商务的能力。
(三)改善学生实践教学环境
电子商务实践大多是校内实训为主。校内实训大多是在实验室进行,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校期间体验企业的各种规定、管理制度及企业的工作环境,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地进入角色、适应企业,学校应该尽可能地将实验室按照企业的模式进行设置及布置,并按照企业方式进行考核。学校可以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自主创业,让学生亲自体验电子商务的各种模式;加强校企联合,为学生提供去企业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
(四)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学校可以经常聘请电子商务专家或其他院校有经验的教师,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还可以经常组织教学研讨会,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吸取经验;也可以积极培养和吸收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加入到教师行列,以壮大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队伍。
(五)创设良好的电子商务学科环境。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不只是学校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任务。电子商务教育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师资用于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各级政府、企业在为学校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实践环境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逐步成熟,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逐步增多。因此,学校要及时把握行情新动向,不断充实教学内容,真正把电子商务知识应用并推广,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实践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3-9311-01
Mpeg1-based Method of Video Capture
SU Dong-k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Center, Shenzhen Polytechnic, Shenzhen 518055, China)
Abstract: 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imple access to video resources have been from the network can not meet user needs, through the shooting and capture video to become the general trend. Collected from the video capture software, hardware configur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wo areas set out, will detail the necessary video capture of computer hardware configuration, capture software mpeg composer200 signal input interface, format, format and sampling frequency of collection and rate setting mastering video capture method, it can play a powerful role in promoting the extensive use of mpeg.
Key words: configuration; video; acquisition; compression; store; file
随着计算机硬件配置的日益更新,网络技术和流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用户从网络上获得的视音频资源日益丰富,人们不但可以从网络上下载视频和通过在线点播方式收看影音文件,而且还能够通过摄像器材和设备,自行采集素材。在电视机、计算机、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如何充分发挥各设备的优势,利用各种设备整合现有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视频采集卡,实现音视频采集和计算机影音文件后台播放输出,有利于音视频资源的整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视频采集压缩卡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部分包括PCI接口模块、音频编码解码器、视频编码解码器、以及电源模块等。软件部分包括驱动模块和应用程序模块。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配置有:Pentium 400MHz以上的CPU,128MB以上的内存,10GB以上的硬盘存储,视频采集压缩卡Optibase Forge品牌,视频采集对于计算机硬件无特殊要求,只要达到基本配置即可,当然提高配置,设备的运行速度也将得到提升,配置过低会影响压缩卡的实时压缩效果,比如出现画面抖动,不顺畅,甚至压缩软件会出错,采用高主频的CPU,计算机的速度也将加快,但也必须要配备大容量的内存,以免拖了CPU的后腿,而硬盘容量的大小,对采集数据的存储影响非常大,硬盘越大,将大大方便对采集数据的处理,也不必为数据的剪辑和存储空间而烦恼。基于视频采集卡的特殊性,采集过程会产生较大热量,所以必须配置风扇等散热设备,以达到保护CPU的目的。
视频采集压缩软件在这里就以MPEG Composer200为例,该软件的主要功能特点有:1)通过视音频采集卡来采集模拟或数字信号,有Serial Digital Interface接口和Composite video接口以及S-video接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SDI和复合接口。复合视频是把亮度、色差和同步信号复合到一个信号中,S-Video是利用2个信号表现视频信号,即利用Y表现亮度同步,C信号是编码后的色差信号,这些模拟信号须通过视频采集卡转换成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字信号,视频采集卡是将模拟摄像机、录像机、电视机输出的视音频信号输入电脑,并转换成电脑可辨别的数字数据存储在电脑中,成为可编辑处理的视频数据文件,而SDI接口是指数字分量串行接口,串行接口是把数据字的各个比特以及相应的数据通过单一通道顺序传送的接口,像现在普遍使用的数字摄像机,本身拍摄的就是数字化的素材了,就需要通过视频采集卡中的SDI接口采集成保存在硬盘里能被计算机直接调用的视频文件,这种信号采集的话就不需要进行模数转换了;2)支持PAL和NTSC制式(如图1),彩色制式决定了视频输入的标准,输入信源的制式和Composer制式必须设置为同一制式,中国和欧洲地区采用的制式是PAL制式,美国、日本采用的是NTSC制式,PAL制式每秒25帧的速率,分辨率为352×288,NTSC制式每秒30帧的速率,分辨率为352×240, 所选制式必须与输入的视频信号源制式一致。3)可实行视频回放和音频同步监听,最大分辨率达720×576,音频采样频率有32kHz、44.1kHz、48kHz,视频实时回放能更直观的观察到所采集视频的质量,声音同步监听功能,录音效果可随时调节,保证效果最佳。4)采集格式选择为Video CD,视频分辨率选择为MPEG-1 SIF 352×288,默认的视频采集速率为1.12Mbit/s,音频速率为224Kbit/s,音频采样频率为44.1KHz(如图2),选择所采集的数据文件保存在电脑里的路径。因为视音频数据传输速率的大小会影响画面质量,用户需要在视频质量和文件大小之间做出选择。设置好以上各参数后就可进行数据采集压缩了,采集压缩完后就可以通过刻录机和刻录软件,制作成VCD光盘,这种影音互动光盘,就可以利用VCD播放机或通过电脑光驱来播放。
未来是信息化的社会,各种多媒体数据的传输和存储是信息处理的基本问题,MPEG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需要做得事情还很多,本文只是介绍了MPEG1的数据采集方法,希望以后跟有志于此方面研究的人士共同探讨进步。
参考文献:
现在的社会环境下,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各个行业领域都有较高程度的应用,相对应的信息安全也是众多学者和专家重点研究的内容。然而事实上,构建起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实现。信息加密的技术手段是保证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性的重要方式,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深入性的分析和研究,进而可以在信息安全模式下更好的进行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实现。
1 计算机软件中的安全风险
1.1 计算机软件自身的安全漏洞
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使用到的计算机软件,无论大小,其自身都会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这是事实,并且对于一些安全系数较低的软件,会为非法用户的访问或攻击提供机会,对计算机内部的数据信息的安全有很大的威胁。
1.2 容易遭受病毒的攻击
病毒是影响计算机软件安全的主要安全因素,是一种由非法用户编写的程序或代码;当用户在正常使用计算机软件或者访问互联网软件时,通过将病毒程序以邮件或非法链接的形式显示在用户面前,使用户在毫无察觉之中计算机就感染了病毒。另外,用户在进行文件传输的时候,如果没有对文件进行加密处理的话,文件本身以及传输过程中的安全系数极低,很容易受到黑客等非法来源的攻击或截取,非常不利于用户信息的安全。
1.3 计算机软硬件水平偏低
目前很多计算机上安装使用的软件多为盗版软件,这对计算机本地信息文件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而针对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为优化计算机硬件的配置,因为计算机硬件配置对软件的安全有很重要的影响。在计算机的日常使用过程中,注意硬件设备过于陈旧时及时作出升级或更换,软件的使用也尽可能选用正版,并且做好后期的维护工作,即定期更新、修复软件补丁等。
2 信息安全模型下的计算机软件开发
2.1 切实做好计算机软件开发的维护工作
计算机软件在开发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实时的跟踪和维护,确保软件可以正常运行;以便在检测中发现软件存在的问题,可以及时修复和改进。但目前软件运行的环境相对复杂,因为计算机使用的普遍性,人们使用的计算机硬件配置等级各不相同,所以软件在开发完成后,实际的应用环境较为复杂,所以开发人员必须加强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维护工作,提升软件对运行环境的适应性。另外还需要对计算机软件的维护工作要注意加强配置工作的管理,对相应的配置状态有及时的了解,保证计算机本地文件的有序性和稳定性。
2.2 深入探索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
虽然现在的计算机软件以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随着互联网、计算机方面的发展,软件也要随之做出相应的发展和进步,以更好的适应计算机硬件和网络运行的环境和平台。在这一背景下,对软件的开发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的软件开发人员要不断学习相关知识,来提升自身的软件开发技术专业技能;笔者认为软件开发人员可以在开发过程中引进一些国外相关的技术条件,来提升软件的质量;在注重质量的同时也要加强创新意识,这样可以保证开发出的软件具有更高的市场竞争力。对于软件开发企业来说,可以建立起一支专业的软件开发研究团队,针对时下的社会背景、用户需求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不断提升软件的创新性,推进企业的发展。
3 信息安全模式下的计算机软件安全技术应用
3.1 信息加密技术
信息加密技术是一种计算机软件在运行中或者数据信息在传输中对其进行加密的一种计算方式,将原有的信息转换成为密文,即便被非法用户攻击或截取,也无法清晰破解原文件的信息,从而起到保护的作用。
密钥是信息加密技术中较为常见的数据保护方法,密钥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但在使用的过程中,用户双方会共享同一密钥,而密钥的种类有很多,长期共享之后,密钥的安全系数就会有所降低,如果不及时更换,密钥就很有可能被第三方获得,相应的数据信息也就么有多大的安全性可言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建立起一个密钥分配中心,这一中心需要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隐秘性,保证密钥分配的过程不被第三方获悉,每个用户只能单独与密钥中心联系,获得单个密钥;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减少密钥的重复使用,提升密钥的安全性。
3.2 量子加密技术
量子加密技术主要是用于判断计算机信息是否遭受非法用户或程序的攻击,通过使用该项技术,可以使密钥在交换过程中的安全系数更高,相应的信息保密程度也就越高。在实际的应用中,非法用户如果对信息进行截取,量子状态则会出现波动,而用户则需要对照量子波动的保准来进行判断,确定计算机是否遭受到了攻击,如果有则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或解决。
4 结语
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很多便利,并且已经成为了我们工作、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计算机也已经普遍地应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使用,也为就算计的使用增添了更多的互动性和交流性。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海量的网络数据信息和复杂的用户身份,使得人们对信息安全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以上本文基于信息安全模式,分析论述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实现。
死机是计算机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故障,非常烦人。由于出现死机的故障不确定,所做操作性质不固定,而且死机发生时,显示的现象也不统一,所以故障发生的范围不易确定,给维修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下面根据自己的实践摸索经验,对电脑死机故障的可能原因以及诊断和维修的方法做一简单介绍。
一、电脑死机的原因
根据大量的维修实例分析总结,计算机死机故障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于计算机的正常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计算机对环境的要求主要包括:温度、湿度、电网干扰、电磁冲击、外界震动冲击、静电、接地系统、供电系统等方面内容。其中尤以温度、湿度、静电、接地系统、供电系统对机器的正常运行影响最大。由于计算机工作环境,如灰尘、潮湿引起芯片间线路短路或插拔件接触不良,都有可能引起系统死机。根据实际维修统计,环境因素造成的死机故障占故障总数的10%左右。
2.软件原因。软件系统引起的随机性死机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病毒破坏,虽然有时可以通过冷、热启动再次启动计算机,但运行不久又会死机。二是应用软件与操作系统不完全兼容,它们之间有冲突或者与硬件固有特性发生冲突,这种死机大多没有键盘响应,只能通过冷启动再次启动计算机。根据实际维修统计,软件原因造成的死机故障占故障总数的20%左右。
3.硬件原因。硬件系统引起死机,主要是由于计算机内部元件质量、兼容性或匹配不当引起的。通常包括:(1)可插拔芯片接触性故障。主板上有一些可插拔芯片接触不良,这类故障极易发生在CPU芯片、内存芯片以及各种扩展槽上,另外,AGP扩展槽普遍存在插不紧的问题。(2)芯片工作时序不匹配。在一个电路中如果几个芯片共同完成一个功能,而几个芯片之间的执行速度不匹配,当一个信号在芯片内部通过逻辑交换,传输所需的延时时间比较长,就容易产生时序故障。或时序电路的控制时间关系要求比较严格,偶尔发生时序信号漂移,这种情况最常见于组装的兼容机。此外,由于采用了不同厂家的板卡或芯片也存在不完全兼容的现象,时钟频率过高,也是造成死机的原因。(3)热稳定性差。所谓的热稳定性差是指计算机在开始时运行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随着芯片温度的上升,开始出现死机。关机后,冷却休息一段时间后开机又可以正常工作,之后又出现死机。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元器件本身质量不过关。(4)芯片驱动能力差。因为每个芯片的扇出值是固定的,在电路设计中要求芯片的输出信号驱动的芯片数必须小于允许的扇出值。如果芯片的扇出值不满足其额定指标,当系统或某个电路连接较多设备时,就会造成芯片工作死机。这种故障经常出现在主板上的I/O接口、内存的地址或数据驱动芯片。(5)抗干扰能力差。芯片的电源线和地线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布线宽度过小,线与线之间距离过近或芯片之间电平匹配不好,使传输信号有“振荡”或“反射”造成信号干扰,使芯片具有抗干扰能力而引起系统死机。
根据实际维修统计,硬件原因造成的死机故障占故障总数的70%左右,是造成死机故障的主要原因。
二、死机故障的分析与维修方法 环境原因造成的死机,检查和维修比较容易,比如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都可以感受得到,灰尘太多,肉眼也能见到,改善环境即可。
对于软件原因造成的死机故障的检查方法,可以使用干净的引导盘重新引导计算机后,再运行杀毒软件清除病毒。对于应用软件与操作系统有冲突,建议采用修改程序配置与改变计算机硬件配置相结合的方法解决。
讲练一体化
本门课程中的情境二是操作系统部分的知识,重点在于文件及文件夹的操作。这部分知识点的讲授主要依托的是极域教室软件,与投影教室相比,机房的网络环境可以实现教师机控制学生机进行操作演示,学生在自己的电脑屏幕上观看演示后,教师释放对学生机的控制权,学生自己进行练习,实现讲练一体化,并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监控学生机的使用状态,学生也可以在遇到困难时通过电子举手功能向教师请求帮助,大大增强了交互性。
网上自学,分层教学
在本门课程的内容体系中,办公软件Word文档和Excel电子表格软件是重点内容,实践性较强,侧重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活动主要依托课程的学习网站。在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中有课程的立体化资源,包括参考资料、课件教案、习题、课程实践等供学生查阅,在助学模块中有作业这一项,通过课程网站添加相应的作业,学生自己登录网站下载作业并独立完成,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达到基本操作知识掌握的目的,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给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有意识的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网上辅导、答疑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机相关科技的进步,高校计算机机房管理所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势的变化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计算机硬件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而相应的计算机的软件应用对硬件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而对于高校计算机机房的管理者来说,如何平衡计算机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教学科研对计算机硬件资源的需求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随着计算机价格的逐年下降,计算机普及程度有了极大的提高,很大部分的学生可能很早就已经接触到了计算机,总体而言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因而如何针对这个现象改进高校计算机机房的管理,也是一个新的挑战;由于技术的进步,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机房的教学均与以往的情况有了很大的不同,如何根据这些新的变化,调整计算机机房的管理思路,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计算机硬件设备购置与升级换代策略
1、计算机设备全新采购策略
对于新建计算机机房或者将以前的设备全部淘汰换新的情况,在决策计算机机房所需设备的采购时,应该有以下考虑:计算机教室的硬件配置应根据学校计算机机房的建设经费情况、相应采用计算机上机教学的课程内容、学员层次等具体分析,对于经费紧张、教学环境(操作系统、课程相应的教学软件)基本固定不变或者对计算机硬件需求较低的机房可以购买档次一般的品牌计算机,配备极少用于维护的光驱(这也可以有效防止学生通过光驱对计算机造成破坏,而且也降低了设备的采购成本)。因为品牌机的售后服务较好,相对地延长了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机房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可降低计算机的维护成本[1]。由于不同课程所需的计算硬件也不一样,所以应该具体情况,具体考虑,针对不同的硬件需求,采购多个批次,不同配置的设备,这样的策略虽然会增加后期的设备维护成本,但是在采购阶段却可以有效的降低采购成本,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对于多种配置的计算机设备,采购时最好选择同一品牌的同一系列,尽量做到不同层次配置的设备配件具有可替换性,这也可以为后期的设备维护提供方便。
2、已有计算机机房的设备升级策略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了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同时计算机教学实验所采用的软件平台也不断升级,对于计算机硬件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因而为了配合计算机实验教学的需要也应该对部分不满足要求的计算机设备进行升级,以更好的为计算机实验教学服务。但是在更新设备的同时也应该采用一定的策略,以保证在满足设备更新的需求的同时,老的设备也能够物尽其用,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合理性。
教学实验中心不同时期购买的计算机,机型不同,难以管理。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发挥其职能,我们针对不同机型,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1) 对于淘汰下来的奔4级别的老计算机,可以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实验,因为该课程所需的软件平台较老,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也不高。(2) 对于相对较新一些的奔腾D双核这一级别的计算机可以用于《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接口实验室》。(3) 对于《CAD/CAE/CAM 计算机辅助设计》这样的专业课程,原先的计算机设备可能已经不敷为用了,可以采用全新采购的新设备。(4)对于更老一些的设备,如有可能还可以用于图书馆作图书检索用机,这样的应用情况,对于计算机硬件要求极低,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对于计算机设备的升级,也是有多种选择的。对于硬件要求不高,保留老设备的机房,可以考虑替换早已被淘汰老式的滚轮鼠标,换用更为方便的光电鼠标,从而方便学生的使用。对于既占用大量空间,又耗电量巨大,而且还存在辐射的老式CRT显示器,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应考虑替换成新式的液晶显示器,虽然增加了一定的采购费用,但是对于降低机房的电力消耗,减少设备的发热,从而最终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是有较大的积极意义的。
三、计算机机房管理的新方法
为保证计算机实验室中计算机设备的完好率,从而更好的为计算机实验教学服务,加强计算机设备的管理是很有必要的。由于用户计算机水平的提高,对于计算机教学及计算机机房管理而言是一件好事,也有可能是一件坏事,因为可能会有学生利用自己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对计算机搞一下破坏。针对这个情况,一方面要更加注重计算机机房的安全管理,一方面也要运用一些更新的管理技术进行计算机的管理。
1、设备安全管理
首先在计算机机房建立时就应该注意硬件本身的保护,如采购带锁的机箱,另外也要保证计算机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不被人为的断开,或者采购能够将主机锁住的电脑桌。这样就能够有效避免有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打开机箱,造成破坏。
注意设定BIOS密码,以免有些学生因为好奇进入BIOS设置界面,改动了BIOS设置,造成计算机无法正常启动的情况。
随着计算机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而且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也在向小型和微型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使得计算机的硬件常常受到恶意病毒和木马的干扰,从而使得我们的计算机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计算机的更新和维护就变得尤为重要。
1 计算机硬件的概述
首先,计算机硬件的内涵,计算机的硬件主要是由计算机中的各种光电元件和各种电子以及机械配件等原件组合而成的装置,这些原件的相互配合组成了计算机这个有机整体;其次,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计算机的硬件主要是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这五部分构成的,这五个部分都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它们共同运行才能构成计算机这个有机整体。
2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态势
2.1 计算机的输出和输入设备的发展
由于上世纪中叶的时候刚刚出现的计算机界面上只是一些乏味和繁杂的数据,让人们觉得很枯燥,而且当时以计算机的硬件设备为主导,输出和输入设备则发展较慢,更新的速度也较慢,而现代的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计算机的输出和输入设备逐渐向智能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而且计算机的界面和外观设计也更趋于多样化和人性化,而且计算机的硬件上的设计也在向科技化的方向发展,如在计算机的设计上通过高科技材料和技术的应用,更加注重节约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为计算机的硬件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2 计算机存储器的发展
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创造和应用的数据数量的不断扩大,而且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人们对存储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存储的硬件设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数据的安全性。因此未来的计算机存储器主要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存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存储传输的速度和外观设计。在未来的存储器的发展应该向小巧、智能、可扩展的方向推进。相对于以往的易失性存储器,现代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外观较为很小,而且时尚,容易携带,存储数据速度较快,而且成本较低,消耗的能量较小,符合现在的发展形势的要求。
2.3 中央处理器的发展
根据目前市场和中央处理器的发展态势分析,未来的中央处理器应该向多核的方向发展,使得计算机的功能更加强大,而且处理数据的速度也会不断地加快,我们深信未来的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中央处理器应该是向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3 计算机硬件常出现的问题
(1)对软件问题进行检修。在计算机出现故障之后,应该注意软件出现的问题进行维护和管理,在排除了计算机系统中毒或者是文件异常丢失、系统注册表受到损坏硬盘主引导记录损坏的情况之后,再来检查是否为硬件设备的问题。
(2)对计算机进行及时的监控。首先观察计算机所出现故障时显示器显示内容同正常情况下相比,是否出现异常;其次,电脑内外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的物理情形特征等;再次是观察计算机的环境,包括所在位置以及环境温度和湿度,最后应该注意电脑的软硬件配置和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等。
(3)排除外部设备的问题。计算机外设故障出现的部件主要有显示器、UPS电源、打印机等。显示器的问题多数是由于长时间开机,散热不均匀,致使显示主板元件被烧坏,也使其他显示元件受到不同程度地损坏;鼠标键盘故障主要因为过多使用造成UPS故障常见的是无法给电脑正常供电,主要是红灯长亮,蜂鸣器长鸣或电压不稳,造成UPS损坏打印机故障主要是因长时间使用造成的打印头耗损或墨粉不足等原因引起的。
4 计算机硬件管理维护的对策
(1)中央处理器的维护。在计算机硬件安全维护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是中央处理器,这一系统的好坏可以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当中央处理器接收到完全加密的系统程序指令后,立即进行解密处理,按照解密后的指令要求执行相应的任务。另一方面中央处理器不会将解密之后的系统程序的密码和命令泄露,同时还可以防止外界人员入侵计算机内的机密文件或者恶意篡改程序内的文件和数据,所以必须要用中央处理器将处理过的数据信息在录入和存储之前进行加密。
(2)内存区域的维护。计算机硬件的内存区域也是计算机安全设备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该区域内能够形成与外界安全隔离、存储敏感数据的内存区域地带,更能快捷高效的对用户的个人隐私和数据进行加密保护,而且存储在这个被隔离内存区域的数据信息只能够被所属的程序访问,其他外界的应用程序没有权限访问他的数据,计算机其他外界设备都没有办法从这个区域内调出数据,因此更加能够保障计算机应用程序的安全高效的运行。
(3)计算机硬件设备维护创新。计算机硬件外部设备的维护应该主要放在计算机显示器的维护和管理上,这样可以很好的避免显示器的使用功能遭到损害。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随意地打开和关闭计算机,经常用专用的清洁剂和抹布进行清洁处理。对于电脑上的灰尘,应该使用专用的工具进行清理。使用鼠标时避免用力点击鼠标,免损坏鼠标的弹性开关。
(4)计算机CPU维护和管理。在进行CPU的维护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对于CI刀的通风散热装置做好灰尘清洁工作,避免造成通风散热故障。最后还要保证CI刀的运行频率,从而确保CI刀的工作运行频率正常,避免折损CI刀的使用寿命和计算机系统的正常使用。
5 结语
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人们对计算机使用的频率也在不断的增大,因此计算机硬件维护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关系到数据和存储文件的安全,我们要想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就必须在日常及时发现使用中的问题,及时将其排除,从而让电脑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周伟,李旭良,李欣.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硬件安全保障及维护策略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2):36-37.
[2]李斌.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及相关问题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4):302-303.
大部分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工作繁重杂乱,他们不但要承担计算机教学任务,还要完成很多学校的杂事,没有更多的精力投身于计算机教学中,导致计算机师资队伍专业水平不够,无法培养出专业性人才。
2.计算机的教材内容落后陈旧
在如今计算机发展的新形势下,各种计算机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而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却相对缓慢,严重落后于正在流行的技术潮流,从而导致计算机的许多新技术、新知识不能很快出现在教科书上。教学内容的陈旧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
3.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急于求成
大部分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目的单纯地是为了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考评和过级。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大力推行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一味地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以应付考试,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中职计算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方法
1.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学校要定期开展有关专业知识及教学方法的培训。同时要对教师进行考核,激励教师不断地对计算机课程的改革创新进行学习研究,提升其专业水平。
2.对计算机的教材进行改革创新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教材内容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新形势下计算机教学的发展。以必要的理论知识为核心,教师要在教材中融入更多实践性强的实验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计算机的研究能力。
3.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1)从计算机硬件方面培养
在计算机硬件方面,中职计算机教师首先要给学生讲授各种计算机的硬件配置,并分析各种配件的性能,鼓励学生依据自己的所学所想配置出满足用户需求的计算机,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掌握计算机的维修技术,满足更多企业的需求。其次,对于网络信息的配置,学生也需要加深了解,以便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熟练地调试、维护网络。再次,对于显示器、打印机、扫描机、传真机等硬件资源,教师也应该在教学活动中涉及,让学生能够简单地操作与维护。
(2)从计算机软件方面培养
在计算机软件方面,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首先需要掌握最基本的办公软件的操作。其次,要学会影视后期制作、多媒体制作、音视频系统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再次,教师要教会学生使用简单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4.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1)职业道德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