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3 09:40:2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慢性病的防控,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又被称为慢性病,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疾病谱的病例种类增多,慢性病的发病率也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根据我国卫生部门的相关统计,慢性病已成为城市以及农村导致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因此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慢性病中,主要非传染性疾病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心脏病以及恶性肿瘤等。据统计,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占了全国患者人数的2.6%,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占了全国患者的18.8%,且发病人群多集中为中老年人。
由于慢性病的发病多集中为四十岁以上的人群,因此是对社会劳动力的剥夺,影响了多数人的工作与心情,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本文通过研究社区中慢性非传染病的预防现状,对慢性传染病的相关因素加以预防,从而间接控制其发病率,提高人们的心情指数,减少慢性病对家庭的影响,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通过对社区内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调研,从而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看病费用高、不及时等,而这类问题的形成主要是患者病发早期未能够及时发现所引起的,因此必须对社区的医疗卫生问题进行关注。
本文通过对不同省市、不同地区的社区慢性非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进行调研,分析其中的病发因素以及社区预防工作的进度,从而得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社区内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所调查的患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社区人数在300例左右,其中男性183例,女性117例,年龄在41-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12±5.41)岁,受教育程度高低不等,被调查者资料之间不存在差异性,因此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从政府、社区、个人以及单位等不同方面、环节控制诱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采用参考文献法、资料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对不同社区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发资料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有效的预防控制方法。
1.3统计学分析首先进行数据分析,选用的软件为SPSS17.0。其次采用假设检验方法即卡方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再次应用Student t检测方法进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最后检测P值,如果P值
2结果
通过资料显示,进行调研的社区均采取了有效的方法控制了社区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并提高了社区内人们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诱发的危险因素的相关医学知识,从而使得社区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3讨论
3.1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主要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其中饮酒、吸烟、遗传性因素、不健康的饮食、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等均属于引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因素。慢性病既能够造成社会人群的死亡,也能够给人们造成巨大的精神以及经济负担,从而成为恶性循环,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控制引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加以有效预防,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心情指数。
3.1.1饮酒饮酒有害于健康,但是并非是酒中存在的物质,而是饮酒习惯不当造成的。酗酒是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相反适量饮酒可以促进人们血液循环。酒的种类不同,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例如适当饮用葡萄酒,便可以抑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过多饮用白酒,则会导致人们精神出现过度亢奋、混乱,从而使人们行为超出自身控制的范围,危害自身与社会。
因此饮酒的方式不同,成为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3.1.2吸烟吸烟是与饮酒同样危害人体健康的一大因素,然而烟与酒不同,适量饮酒有益于人们身体健康,但是吸烟则有害而无利。研究证明,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易致成年白鼠死亡,因此当人体中存积的尼古丁含量过高时,便容易使血管出现收缩,进而导致血压升高,引发心肌梗塞、心绞痛、心律不齐等病症。
烟草燃烧后会产生焦油,这种物质是引发喉癌以及肺癌的主要有害物质,这种有害物质中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从而导致患者血管变硬、收缩、缺氧,进而诱发心脏病。
根据研究证明,香烟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质易诱发癌症,且诱发癌症的种类高达四十多种。
3.1.3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随着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静坐成为一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这种生活习惯不仅会使人体内脂肪增生,还会间接改变人体的体形,从而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体内新陈代谢活动紊乱,血胆固醇增高等。
3.1.4饮食不规律饮食不卫生、不规律也是造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不利于肠胃吸收与蠕动,不利于脾胃对食物的消化。由于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饮食文化也不断提高,因此造成了饮食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很多人顿顿大鱼大肉,而粗粮摄入量低,从而容易导致胆固醇过高,营养不均衡。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饮食习惯也不尽相同,很多蔬菜以及肉食不利于老年人食用,因此应该改善食物饮用规律,例如菠菜中含铁,老年人应该少吃。而作为青壮年长身体时期,则应适当补充肉质营养。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时间段制定不同的健康饮食表,能有效避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
3.2慢性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3.2.1全民预防[1]采取有效的宣传手段,由不同社区根据社区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况制定不同的宣传计划,让全民了解非慢性传染性疾病的危害,以及诱发此病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从人们自身做起,从而进行有效预防与控制。
3.2.2社区健康预防控制工作社区健康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社区动员[2],还需要获得政府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经费支持,通过开展相关活动,从而提高人们对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意识,通过改善慢性病的病发环境,进而进一步提高控制的效果。
3.2.3高危人群预防工作针对高危人群,应该从三个等级采取不同的预防控制措施[3]。
一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健康教育一级健康促进工作,从危险因素中加以控制,从而缓解慢性非传染病的发病率[4]。
二级预防即从体检、定期健康检查、身体普查、社区定期健康问卷等方法进行慢性病的控制,尽早发现慢性疾病,并防止其进一步恶化,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三级预防即进行及时治疗与康复性的指导,通过提高患者心情指数、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通过个性化护理、循证治疗方案等延长患者的生命,缓解患者病情。
通过采取递进的方略从而有效控制高危人群的死亡率。
3.2.4社区综合预防工作社区综合预防工作从以下几方面进行[5],即控制社区内的吸烟率、限制社区内的成员酗酒、制定合理的饮食健康计划、平衡膳食,鼓励社区内的相关民众积极进行运动,避免肥胖,接受心理健康咨询活动,提高社区内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水平。
通过以上预防工作,能够有效控制本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提高全民预防意识,有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防范,从而达到预防的根本目的[6]。
参考文献
[1]孙玉莲.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策略[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6):215-216.
[2]项海青,刘庆敏.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模式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07,26(9):26-28.
[3]吴雪媚.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技术和策略[J].中外医疗,2012,31(4):8-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真武山社区服务中心的397例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01例,女性196例,本次研究对象的年龄均在65岁~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4.2±3.1岁。
1.2 方法
积极组织健康宣教以及防控活动,耐心介绍慢性病相关知识以及疾病防控方法,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进展。同时,定期对患者进行家访,了解患者生活状况,分析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制定体化的病情防控方案。
1.2.1 病情观察
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在病情观察中做到耐心细心。尤其是要充分掌握患者的疾病史及不良生活习惯,推测影响患者健康状况以及诱发慢性病的主要因素。然后根据患者的个人体质以及生活习惯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并落实到护理实践中。
1.2.2 心理护理
慢性病由于病程长,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加强对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要重点关注有严重消极心理的患者,社区医护工作者要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也可以邀请病情控制良好的病友与其交流,分享经验,减轻患者的压力,重新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 健康教育
定期组织健康教育讲座,向患者介绍慢性病的相关知识,向患者介绍患者慢性病的临床表现和常见诱因,教会患者注意监测并观察慢性病常见急慢性并发症,并及时做好相应处理。强调慢性病患者在生活中必须要遵守的原则,如高血压患者必须遵循低盐饮食的原则,保持情绪稳定;糖尿病患者必须坚持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此外,社区医护必须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1.2.4 自我管理的指导
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也十分重要,如对于糖尿病患者,应详细讲述监测血糖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并对相关检查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乏力、饥饿感等不适感,建议立即测量血糖情况。让患者复述注意要点,确保患者理解相关知识。
1.2.5 干预后处理
对研究对象生活方式干预1年后,再次进行体检,指标主要包括体质指数、腰围、血压、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比较干预前后体格检查、生化等指标。通过问卷的方式对患者干预后的生活方式进行比较,使用SPSS18.0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方法,P
2 结果
由表1可知,干预后在研究对象BMI、腰围、血压等指标改善明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在慢性病发生、发展、病变等全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此可见,加强慢性病患者健康教育,能有效控制慢性的发展,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慢性病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锋,王培玉,高文斌,等.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心理评估与干预[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0,4(2):110-113.
[2]徐绍娟 (100048首都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市));?刘凤娟 (100048首都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市));中国社区医师 2012,14(27) 319,321
doi:10.14033/ki.cfmr.2017.5.0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5-0151-02
慢性病主要是对一类隐匿发病,且病程较长、迁延不愈的疾病的总称,常见慢性疾病有糖尿病、高血压、恶性肿瘤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其已经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据相关调查统计,截止2005年有大约61%的人死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肺疾病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1-2]。且就目前我国发展趋势,本病发病率逐渐上升,已经给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3]。慢性病具有一定的可防控性,本研究主要针对社区健康管理用于慢性疾病的防控策略构想及其效果展开探究,详细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区管理的400例居民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随机对其进行编号(1~400号),其中1~200号为研究组,其中男109例,女91例,年龄39~81岁,平均(58.56±4.62)岁,其中高血压16例,糖尿病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恶性肿瘤6例,其他5例;201~400号为对照组,其中男111例,女89例,年龄41~78岁,平均(59.87±4.96)岁,其中高血压17例,糖尿病2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1例,恶性肿瘤8例,其他5例。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予以常规社区管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健康管理策略,详细内容,(1)提高社区健康管理主动性及积极性:首选应明确慢性疾病的综合防控关键,分析慢性疾病防控相关政策,并探究针对性防控策略;明确慢性疾病防控涉及的部门职责及相关部门防控工作现状,并分析期间存在的问题,从慢性病防控的特点及需求出发,按照各职能部门的大小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提高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通过从筹资、支付方式及激励机制和服务模式等几方面入手;同时还可参照健康管理组织运行机制,并成立社区慢性疾病防控的补偿及激励机制,提高医疗保险有效使用率,继而控制医疗费用,维持双方利益。此外,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慢性疾病防控相关知识的认识,继而提高其自主性和积极性。(2)提高慢性病防控受体主动性及积极性策略:慢性病防控管理的受体除患者外,还包括其家属,不仅需要针对已经患病者进行健康管理,同时还应注意监测高危人群的情况。目前主要采用的措施,如:针对医疗报N制度进行改革,全面分析城市居民医保、城市职工医保等相关制度和规定,进一步分析慢性病门诊报销规定的可行性,制定相应计划。此外,对于受体而言,采用有效社区健康宣传及营养健康促进的方式,提倡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继而降低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暴露。同时应详细了解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分析目前存在的优势和不足。(3)社区居民电子档案管理策略:电子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是社区健康管理工作的重点,要保障所有有效电子档案的采集及管理,应建立电子档案,评估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危险因素,并追踪指导,针对患者近几年的危险因素展开讨论。根据电子档案评估结果,予以正规性管理,如,针对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相关危险因素的管理;针对健康人及高危人群应予以心理指导,并结合动态追踪结果,评价其干预效果。同时社区健康管理工作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慢性病防控策略,并予以有效处理方式,完善电子档案产生的差距。并加强社区电子档案与医疗机构之间的联系,做到资源共享,进一步使一级医疗机构在短时间内掌握患者的病情,并制定治疗计划,提高确诊率和临床疗效,同时还能有效避免患者入院后进行重复检查的项目,继而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4)慢性病防控分阶段干预策略:鉴于健康人、高危人群及患者之间的护理和工作重点的不同,所以应确定干预的关键,分析总结各种技术的差异及优势与劣势,继而奠定基础,针对存在的危险因素予以控制,实现早诊断、早治疗,并根据居民的特点制定干预措施。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本次研究主要观察两组新发病率、疾病控制率、居民满意度及患者不良情绪等情况。焦虑、抑郁情绪采用SDS、SAS评分,0~100分,50分为临界值,分值与情绪之间呈负相关。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7.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新发病率及疾病控制率对比
结果显示,研究组中新发病例数为19例,新发病率为14.07%(19/135),对照组57例,新发病率为43.18%(57/132),研究组少于对照组(P
2.2 两组居民满意度调查
结果显示,研究组满意度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7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对比
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不良情绪显著较对照组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发展为目前对人们生命安全及利益造成严重威胁的疾病,鉴于其可防控性,临床表示社区健康管理可显著提高疾病防控率[4-5]。目前对于慢性病的控制尚缺乏健康管理理念及综合干预思想,可能进一步导致慢性病产生的医疗费用较高[6-7]。国内外也有大量研究表示,很多慢性病存在相同的危险因素,如,不良的生活习惯、缺乏运动、不合理膳食等,所以可通过综合控制干预措施,降低疾病发生风险,同时减轻家庭负担,节省人力物力[8-9]。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通过提高慢性病防控主体、受体主动性、积极性策略,以及建立社区电子档案和分阶段合理综合防控干预等措施后,慢性病新发病例明显较对照组少,同时疾病有效控制率较对照组高,满意度比较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杨金侠,王章泽.基于社区健康管理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构想[J].中国卫生经济,2010,29(7):67-69.
[2]徐小明.基于社区健康管理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构想[J].医学信息,2015,29(19):14.
[3]戴碧茹.社区健康管理与慢性病控制分析[J].当代医学,2012,19(29):25.
[4]梁小华,李大兴.慢性病及老年人社区健康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3,34(1):55-57.
[5]梁小华,朱坤.我国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6):413-414,438.
[6]高金丽,朱吉伟,黄红儿,等.社区健康管理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干预效果[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4,22(1):124-125.
[7]鲍勇,孙炜.中国社区健康管理实验基地主要慢性病控制现况与对策研究[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2,6(5):302-305.
[8]张璐,徐文丽,彭金陵,等.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中应用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技术的效果[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7(4):556-559.
CSDH(慢性硬膜下血肿)是常见的一种颅内血肿,发生率约为颅内血肿发病总数的1/10,更多见于老年人中,因老年患者在机体能力上相对更弱,一旦发病临床危险性很高,及早干预治疗意义明显。钻孔引流术是当前临床治疗CSDH相对更为有效的方法,手术操作简便,且疗效确切;但同时,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比较高,增加患者的痛苦,并影响术后恢复效果[1]。采取合理措施积极于钻孔引流术后进行并发症的预防有显著意义。本文就CSDH患者行钻孔引流术治疗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9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CSDH患者150例,其中,男124例,女26例;年龄27~84岁,平均(60.7±3.9)岁。年龄分布:60岁及以上患者96例,占64.0%;60岁以下54例,占36.0%;合并病症:47例患者合并有高血压,24例合并有糖尿病;150例患者中,124例具有确切的外伤史;受伤距离手术治疗时间平均(1.8±0.6)个月。
1.2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1.2.1 临床表现 150例患者中,4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52例出现精神与行为异常症状,91例具有头痛或头晕症状,5例患者发生昏迷,47例患者出现肢体一侧麻木,另有12例患者发生偏瘫。
1.2.2 辅助检查 150例患者均行颅脑CT检查,提示血肿均发于幕上;97例为单侧血肿患者,53例为双侧血肿患者;另外,CT检查同时提示:150例患者中,脑中线结构发生移位后在1 cm及以上者有83例,移位1 cm以下患者67例;32例为混杂密度,40例为等密度,48例为低密度。
1.3 临床治疗 150例患者均于局麻下行钻孔引流手术,且均于颅骨行钻单孔术。根据CT检查情况,选取血肿最厚处层面,并将距离血肿后缘约2 cm处作为钻孔中心,钻孔直至硬脑模,硬膜采用电凝方式作止血处理,骨缘使用骨蜡进行止血,后将硬膜十字方式切开,缓慢行减压处理,并将8号尿管置入,尽量至血肿前缘部位,以有效排气,从切口引出引流管并严格固定尿管,后将头皮逐层缝合。术后引流3 d左右,并于术后1周拆线[2-3]。
1.4 观察指标 (1)对本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作统计和分析。(2)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不同类型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作对比。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计数资料以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150例患者术后共治愈148例,占98.7%;其中,140例一期治愈,占93.3%;8例二期治愈,占5.4%;死亡2例患者,均为手术后发生心衰致死,死亡率为1.3%;临床手术效果整体比较显著。
2.2 并发症情况 150例患者中,共出现血肿复发8例(5.3%)、颅内积气5例(3.3%)、颅内感染1例(0.7%)、脑脊液漏4例(2.7%)、癫痫3例(2.0%)、继发颅内血肿5例(3.3%)以及心衰2例(1.3%)等7种并发症。其中,血肿复发发生率相对更高,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CSDH是常见于老年人群中的一种颅内血肿,临床危险性高,一旦确诊及早行手术治疗是临床的基本治疗方式;当前临床一般采用钻孔引流术对CSDH患者治疗,因疗效显著,且操作便捷,临床认可度较高,但同时,该种手术后也存在发生多种并发症的潜在危险,如不能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提前进行干预防范,会明显增加患者发生临床意外的几率。加强对各相关并发症的分析研究,并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对保证良好的手术效果有重要意义[4]。
本文对CSDH术后各相关并发症情况作统计后显示,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血肿复发、颅内积气、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癫痫、激发颅内血肿以及心衰等,现将各种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3.1 血肿复发 该种并发症在CSDH患者行钻孔引流术后发生率相对比较高,在本文选取的150例患者中,出现8例(5.3%)血肿复发者,相对于其他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P
3.2 颅内积气 颅内积气在CSDH术后也比较常见,本组出现5例(3.3%)患者。发生原因:主要因积血流出后硬膜下出现空腔,且进入空气所致。防治措施:(1)手术后在更换引流袋以及冲洗时均应避免出现空气倒流,对血肿腔内的空气进行置换时使用生理盐水,术后禁用脱水剂,并让患者保持脚高头低位,以利于脑膨复位[6-7]。(2)对发生颅内积气的患者,应根据积气量的多少,采取适宜的措施;积气较少的患者,可通过调整引流管位置或者患者等,尽量多排出气体;积气量多的患者,可考虑再次通过手术引流排除。
3.3 颅内感染 手术后对出现寒战、高热以及意识不清醒等症状,且引流液比较浑浊,并呈现为淡黄色的患者,应考虑发生颅内感染;该种并发症临床发生率相对较低,本组出现1例(0.7%)患者,相对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最低(P
3.4 脑脊液漏 在CSDH术后较常见,本组出现4例(2.7%)患者。发生原因:冲洗时水压调整不合理,如水压过大则容易导致蛛网膜冲破,使血肿腔直接与蛛网膜下腔相通而引发;或在引流管留置中导致蛛网膜受损而致。防治措施:(1)手术冲洗时应注意轻柔操作,并保持低压完成冲洗。(2)手术后适当抬高引流袋,以高于床头15 cm左右为宜,以防因脑脊液过量流失导致颅内压过低,增加脑脊液漏的发生率。
3.5 癫痫 本组出现3例(2.0%)患者。发生原因:一般认为癫痫的发生与引流管对皮层造成刺激,或血肿包膜对皮层产生刺激,以及术后继发颅内血肿等原因而致[9]。防治措施:(1)引流管置入时注意深度合理,避免置入太深。(2)应选择相对柔软的引流管,防止使用过于粗硬的引流管对皮层造成刺激。
3.6 继发颅内血肿 临床出现率较高,本组出现5例(3.3%)患者,主要有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以及脑内血肿几种类型。发生原因:硬膜下血肿主要因颅内压降低或血肿包膜出血等导致腔静脉断裂而致,或在经硬膜切口引流时因切口偏小导致硬膜剥离过多而致;硬膜外血肿主要因清除血肿后,颅内压骤降,导致颅骨与硬膜间的小血管出现断裂等原因而致;颅内血肿主要因脑组织在引流后骤膨,并致血流出现骤增而引发。防治措施:(1)钻孔时应保证适宜大小的骨孔,以2 cm左右为宜;同时,硬膜切口较之引流管的直径应稍大,以减少引流管置入时硬膜的剥离;对于血肿包膜出血患者应尽早采取止血等干预措施,以减少硬膜下血肿的发生率。(2)术中血肿清除后应注意缓慢行降压处理,以防止颅内压出现骤降引发硬膜外血肿。(3)引流操作要严格执行,防止脑组织在引流后骤膨而致颅内血肿[10-11]。
3.7 心衰 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本组出现2例(1.3%)患者,均死亡。该种并发症一般发病突然,发生原因:主要与患者伴有冠心病以及高血压等疾病有关;如术后补液过量导致脑组织膨胀可增加心衰发生率。防治措施:(1)术前对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应尽早给予治疗干预措施。(2)术后补液量要合理,并严格控制补液速度,防止脑组织突然膨胀或过于膨胀,增加心衰的发生率[12-13]。
总之,CSDH在行钻孔引流术治疗时,存在发生多种并发症的可能性,应及早采取合理措施积极防治,以保证手术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参考文献
[1]蔡立斌,陈盛团.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及防治[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28(6):397-399.
[2]王景广.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3):377-378.
[3]杜富明,李刚,罗宇.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60例术后并发症防治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0):132-134.
[4]王凤鹿,李文瑞,侯军华,等.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6(12):56-57.
[5]葛永兴,王寿海,周继业.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与防治[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3):445-445.
[6]钟鸣.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21例分析[J].医学信息,2013(6):481-481.
[7]肖德勇,郑广顺,栾晓祖,等.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及手术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4):124-125.
[8]肖恺,王焕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2,25(3):303-304.
[9]曹鹏,孟辉,刘国龙,等.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2,11(2):170-171.
[10]钟泳涛.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9):4925-4926.
[11]毛宏杰,孟伟,张玉林.我院1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2):344-344.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老年人常见的外伤性颅内血肿之一,其发病率要占到颅内血肿总数的10%。目前,常采用钻孔引流术(BHID)作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首选方法[1]。尽管其手术简单,效果确切,但并发症并不鲜见。我科在2002年5月~2010年4月间,对12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采取钻孔引流术 (BHID) 治疗,其中发生并发症者共32例,现分析这32例患者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3例,女9 例,年龄52~85 岁,平均64 岁,具有明确外伤史23 例,占71.8%。外伤距手术时间1~8个月。合并有糖尿病史5例,有高血压病史11例。
1.2 临床表现 主要以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表现28例,肢体不同程度偏瘫24例,智能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17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其中双侧血肿6例,占18.7%,,单侧血肿28例;脑中线结构移位<1.0cm4例,1.0~2.0cm24例,>2.0cm4例。
1.3 治疗方法 患者一般采用局部麻醉。根据患者病情和血肿的影像特点决定采用钻单孔还是双孔手术。单孔引流的位置一般选取血肿最厚的层面,以血肿后缘的前方1~2cm处为中心。而双孔引流一般在血肿前缘后方1~2cm加钻一孔。术中钻孔后须经引流管缓慢放出积血,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肿腔直到冲洗液颜色变清。并用生理盐水置换出其中的空气,严密缝合头皮。术后置头低脚高位或平卧位,不使用脱水剂,增加补液量。引流管一般留置2~5d后拔除,最迟不超过一周,以免增加感染风险。
1.4 并发症 术后发现颅内积气22例,血肿复发9例,继发性颅内血肿3例,癫痫3例,脑脊液漏3例,局部积液2 例,感染1例。
2 结果
32例患者中,其中20例获得治愈,11例好转,1例未愈,1例颅内大血肿引起脑疝家属放弃抢救自动出院后短时间死亡。
3 讨论
钻孔引流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虽然手术操作简单,但若操作不慎或术后管理不到位仍会有相当多的并发症发生。常见的并发症如下:
3.1 颅内积气 颅内积气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由于积血流出后形成硬膜下空腔,空气逸入所致。如果积气量少,通过调整及引流管位置,大多能排出,或拔管后2周内让其自行吸收。如积气量多,甚至引起颅高压症状,则应考虑张力性气颅,须再次手术引流。本组病例术后复查CT发现颅内积气22例,其中1例为张力性气颅,予上述处理后治愈。预防方法:每次冲洗及术后更换引流袋操作均须防止空气倒流,放积血时不可过快,术后用生理盐水置换血肿腔中的空气,术后不用脱水剂,加大补液量,头低脚高位,以促进脑膨胀复位。
3.2 血肿复发 本组发生9例,均在术后1~2月内复发,再次入院后行骨瓣开颅摘除血肿及包膜后治愈。复发原因:(1)血肿腔内血凝块或纤溶有关的物质未能彻底清除,包膜再出血。(2)老年病人脑萎缩,血肿包膜坚厚,硬膜下残腔难以闭合。预防血肿复发的关键是术中将血肿腔内陈旧性积血冲洗干净,并注意勿损伤血肿内膜。术后大量输液以利于脑膨起复位,促进血肿腔闭合[2]。对复发性血肿处理可选择原孔或重新钻孔冲洗引流,如病情允许,骨瓣开颅摘除血肿包膜效果更好。
3.3 继发性颅内血肿 原因可能为:1.术前潜在的脑挫裂伤灶引起再出血;2.血肿包膜继续出血。3.颅内压下降后桥静脉被撕裂可导致硬脑膜下血肿。4.颅内压骤降,硬脑膜与颅骨内板之间的小血管被撕裂或手术时钻头剥离硬脑膜,形成硬膜外血肿。5.吸引器操作不当,损伤脑实质。6.皮肤切口、骨孔缘渗血。 预防方法:1.术中止血要可靠,尽量悬吊硬脑膜,避免硬脑膜剥离。2.术中硬膜下积血放出要缓慢。3.选择的引流管粗细和软硬度应适宜。
3.4 脑脊液漏 本组发生3例,发生原因可能为留置引流管时损伤蛛网膜,或冲洗时水压过大冲破蛛网膜,造成蛛网膜下腔与血肿腔相通。预防办法:术中操作应轻柔,冲洗时宜低压平稳冲洗。术后可将引流袋抬高至床头10~20cm,以免脑脊液流失过多造成颅压过低。一般5~7天引流液颜色变淡后即可拔除引流管。本组发生的3例经上述处理后均治愈。
3.5 术后癫痫 本组发生3例,1例头颅CT发现继发性颅内血肿,另2例CT扫描未见特殊异常,我们考虑引流管刺激脑皮质所致。预防办法:引流管大小、软硬度应适宜,放置引流管时不要置入太深。一旦发现术后癫痫,应积极抗癫痫治疗,并复查CT排除继发性颅内血肿,尽早拔管。本组3例予相应处理后均治愈。
钻孔引流术是目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最好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治愈率高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我们千万不要忽视它的并发症的存在,有些并发症直接导致不良预后。针对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多样性、复杂性,我们要引起重视,积极做好预防工作,提高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愈率。
【中图分类号】R1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018-02
引言:
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慢性病发病率呈现快速上升且年轻化的趋势,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头号健康威胁?慢性病病程长?流行广?费用贵?致残致死率高,若不及时有效控制,将带来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1. 慢性病防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现状
1.1 防控人力和财力突显不足
我国人口众多,人口流动大,社区的卫生服务工作繁重?与此同时,政府用于慢性病防控专项经费少,导致一些地区没法配置最基本的慢性病防控设施,此外从事该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少,待遇低,使人才流失十分严重?
1.2 慢性病防控的综合性不强
我国总体上已经确立了慢性病综合防控的原则,但尚停留在理念层面?多年的工作实践也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认识,以至于相当多的人认为慢性病防控工作只是卫生部门的事,慢性病防控以医学措施为主,较少考虑政策?法律?经济?环境手段,其它部门没有动力参与慢性病防控工作,责任相对淡化,统筹协调的力度较小,造成与慢性病防控相关的管理环节被人为的割裂,直接影响了慢性病防控的整体效果?
1.3 慢性病防控各运行环节的衔接不畅
目前慢性病的管理存在只检查,不干预;重检查,轻干预;或检查与干预脱节的现象?卫生保健系统的防控职能相互分割的卫生管理模式使处于高危状态和有健康需求的人处在防与治的真空地带,形成较大的隐患?
1.4慢性病防控体系不健全
我国目前大多数传染病和地方病在疾控机构的努力工作下,基本得到控制;危害民众健康的非传染性常见病?多发病在各级医疗机构的努力工作下,也得到有效控制?随之而来的是慢性病防控越来越严峻?慢性病在体内有一个长期的发展变化过程,在疾病的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与体征,所以许多人意识不到,不会主动去就医?因此,慢性病具有很大的欺骗性?麻痹性;而我国慢性病防控体系还不健全?专业人才匮乏,机构设施不健全,制度措施不健全,三级防控网络不健全?基层社区绝大多数工作人员无临床经验,工作疲于应付,没有慢性病防控的资质与能力,无法承担慢性病二?三级预防之重任?
2. 加强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对策
2.1 加大经费投入,引进综合型人才
建议政府加大对基层社区慢性病防控的经费投入,逐步完善慢性病防控设施,增加服务岗位?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鼓励有志之士到基层工作?此外,要引进高技术综合型人才,培养学科领头人?卫生部门要采取稳定团队?定期培训?继续教育?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造就一批既懂临床医学知识;又会预防医学知识及技能的综合性全科医学人才?基层卫生部门的医师要配置齐全,建立并严格执行专业人员岗位准入制度,发挥各地三甲医院优势,对基层社区医师提供专业培训,大力宣传国家对慢性病防控的政策及措施,加强技术交流,快速提高慢性病防控水平,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2.2 建立多学科?多部门的防控体系
慢性病对于人体健康及社会发展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卫生系统的范畴?国际卫生组织指出,卫生方面以外政策通常比系统内部的解决方式更有效?建议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相关部门应按职能进行分工,履职尽责,积极制定促进卫生与健康政策,解决好慢性病防控工作中的问题?还要积极地探索其他形式的途径,例如与其他部门联合开展工作,如国家体育总局目前正大力地推动全民健身计划与路径;农业部门正牵头国家食物营养发展策略;教育机构正开展大课间活动及阳光体育工程等?此外,可以将具体项目作为切入点,跨部门搭建合作平台,目前的卫生部正与一些省合作共同开展控盐活动,明确工作内容?目标及措施等,各部门更容易找准自身的位置?
2.3 探索一套慢性病的防控的新机制
第一,开发慢性病相关政策,强化政府行为,建立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和投入机制,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经费投入?第二,加强各类慢性病防控知识的培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以此推动社区慢性病防控工作的开展?第三,利用国家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契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和健全社区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完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逐步建立健全慢性病的监测?管理?预防控制体系,为政府决策提供策略咨询,为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实施慢性病防控规划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4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慢性病相关行为的改变较知识知晓和态度改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在生活实践中慢慢养成;需要慢性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全面普及做先导;需要人们对慢性病防控相关知识知晓率的不断提高为基础?具体应做到:(一)限油控盐,加强锻炼?(二)戒烟限酒,减压放松?(三)平衡膳食,调整心理?(四)劳逸有度,生活规律?(五)摒弃陋俗,养成良习?
3. 结语:
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以社区为单位,以减少慢性病发生率为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慢性病人群开展健康服务,引导社区居民树立健康理念?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是慢性病防控关口前移的重要方式,对于防控慢性病及减少相关医疗费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人均期望寿命的不断延长,许多慢性病的发病与死亡也在不断增加,这对公众的健康带来了许多挑战.有统计显示,目前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死亡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的构成已上升至85%。慢性病在疾病负担中所占比重甚至达到了70%,严重影响了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是由于地理、资源、人力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占总人口数很大比例的农村人口的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就显得比较单薄,基层农村的慢性病发病与城市不尽相同,了解基层慢性病防治特点,为基层地区卫生机构的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1]。
1.危害
1993-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速度为9%,心脑血管疾病作为慢性病最主要的疾病其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则是17.3%,每年全国恶性肿瘤患者花费的医疗费用约有1 000亿人民币,农村慢性病患者住院一次至少要花费掉农村人均年收入的1.5倍,我国每年有1000余万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在慢性疾病与贫困之间恶性循环。总总迹象与数据都表明我国已经进入慢性病的高负担期,慢性病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负担,对我国的公共卫生问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2]。
2.基层慢性病防治存在的问题
2.1慢性病防控意识淡薄
虽然基层的卫生机构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泛,但基础设施、人才资源以及环境等因素与城市的差距依然存在,纵观总体基层慢性病的防治工作不够乐观,在许多方面都有不完善之处。比如有些卫生院只顾及创收、增加营业利润,而忽视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有些单位虽然有宣传的展板、图片与资料,但具体的防控内容空洞,这些都是慢性病防治意识淡薄的表现。
2.2政策落实不够到位
早在“一七五”国家就对慢性病的防治有部署,但是当前我国慢性病防控的法规、政策等都还处于发展阶段,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所以在具体的落实阶段没有脚踏实地地去做,政府以及相关单位也只是从宏观上给予指导,欠缺具体、细化的方法。
2.3基层经费筹集难度大
慢性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期间需要患者长期服药、有人员监测与检查,尽管“新农合”在基层的广泛覆盖,但并不能全额报销所有的费用,患者自己承担的费用依旧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这也就需要基层地区的经费筹集。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以及偏远、欠发展的农村地区,经费筹集机制并不完善[3]。
3.对策
3.1全面强化意识
无论是领导还是慢性病防治的基层人员都应该重视这项工作,转变陈旧观念,认识到防病的新形势,将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看待成传染病防治一般,当然慢性病的防治也需要从多方面角度控制,例如标准体重、体育锻炼、膳食结构、营养与饮食等方面。
3.2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慢性病的形成与发生并不单一,而是许多因素错综复杂交替在一起。对于相对落后、经济文化欠发达的的基层地区利用书本信息进行卫生宣教比较有限,那么应用电视、手机等宣传方式会让居民以及患者更容易理解。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让居民或者患者主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停止与转变有害于健康的行为,这是一项简单、节省人、财、物力的十分有效的方法。
3.3加大投入力度
基层慢性病防治工作的人员往往是临床医生,对于临床知识掌握地非常丰富,但是对于预防知识却相对欠缺。除了政府方面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当地政府也要充分认识到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加大投入力度,从财力、物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国家层面对于偏远地区的政策与支持应该更加重视,只有将慢性病的防治工作从基层做起,以点带动面,基层慢性病的整体防治才能上升到一定高度[4]。
慢性病的防治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各个基层地区的地理、人文与经济不尽相同,慢性病的发病特点也不同,决定了其防治工作的不同。各个基层地区认识自身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政府部门加强重视、加大投入,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基层工作人员脚踏实地,一起共同为基层慢性病防治工作努力。
参考文献:
[1]纪艳,张冬梅,汪长如等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9:2147-2149.
“其实不只是糖尿病,近年来我国慢性病发病呈快速上升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指出,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慢性病防治刻不容缓。
慢性病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专家介绍,慢性病分为4个主要类型: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肿瘤、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哮喘)以及糖尿病。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日前,报告统计,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与2002年相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9.9%。根据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结果分析,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首位,10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占总死亡的79.4%,其中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为271.8/10万,癌症死亡率为144.3/10万(前5位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结直肠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为68/10万。
据统计,中国现有确诊慢性病患者近3亿人,其中,一半慢性病负担发生在65岁以下人群。
烟酒等4大因素易导致慢性病
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我国城市和农村因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分别高达85.3%和79.5%。即使在贫困地区,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也不容忽视,许多贫困县的这项比例也已达到60%。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慢性病的发病原因60%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同时还与遗传、医疗条件、社会条件和气候等因素有关。在生活方式中,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烟草使用和有害使用酒精是慢性病的4大危险因素。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常务副主任王临虹说,近年来,中国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温饱问题已逐步解决,但农村卫生资源及居民知识水平都相对较低,“富贵病”就有了可乘之机。农村地区糖尿病患病率迅猛增长,成为糖尿病的高发地区。2002年中国农村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8%,2010年上升至8.4%,上升速度超过了城市地区。
王临虹分析,农村生活水平改善以及种植方式机械化使人的身体活动远不如前,不合理膳食和不良生活方式导致肥胖、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增多,加之农村卫生资源及居民知识水平都相对较低,像糖尿病之类的慢性病易发高发。
王陇德说,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从2002年的18.6%上升到2012年的21.2%,近3亿人患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都很低。农村特别是偏僻边远地区的人们,很多都没有量过血压,并不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压。如果高血压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那么卒中还会持续上升。”
合理膳食参考“10个网球”原则
王陇德表示,体能消耗过少,包括体育锻炼过少和日常活动的减少是慢性病发生的首要因素。他建议每周至少要锻炼3次,且平均每天半小时以上。锻炼的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包括快走、慢跑、游泳等耐力型运动和器械、哑铃、拉力器等力量型的运动。耐力型和力量型运动要结合,即便是65岁以上老年人每周也应该进行2~3次、8~10种的力量型锻炼。
王陇德说,合理的膳食可以用“10个网球”原则:每天食用的肉类不超过1个网球的大小、主食相当于2个网球的大小、水果要保证3个网球的大小、蔬菜不少于4个网球的大小。此外,每天还要加“4个1”,即1个鸡蛋、1斤牛奶、1小把坚果及1块扑克牌大小的豆腐。
选择某社区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就诊的220名慢性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及问卷调查结果深入社区,通过开展讲座和家庭随访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健康教育。一年后,对研究对象干预前后检查指标、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对象的健康意识有了明显的进步,研究对象的体质指数(BMI)、腰围、收缩压与舒张压、空腹血糖、TC、TG、HDL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加强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其不良的生活方式,控制慢性病危险因子,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探究利用。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在本社区医院登记的22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其中男性122例,女性98例,本次研究对象的年龄均在65岁~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5.2±3.2岁。
2.方法
积极组织健康宣教以及防控活动,耐心介绍慢性病相关知识以及疾病防控方法,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进展。同时,定期对患者进行家访,了解患者生活状况,分析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病情防控方案。
(1)病情观察
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在病情观察中做到耐心细心。尤其是要充分掌握患者的疾病史及不良生活习惯,推测影响患者健康状况以及诱发慢性病的主要因素。然后根据患者的个人体质以及生活习惯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并落实到护理实践中。
(2)心理护理
慢性病由于病程长,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加强对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要重点关注有严重消极心理的患者,社区护士要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也可以邀请病情控制良好的病友与其交流,分享经验,减轻患者的压力,重新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健康教育
定期组织健康教育讲座,向患者介绍慢性病的相关知识,向患者介绍患者慢性病的临床表现和常见诱因,教会患者注意监测并观察慢性病常见急慢性并发症,并及时做好相应处理。强调慢性病患者在生活中必须要遵守的原则,如高血压患者必须遵循低盐饮食的原则,保持情绪稳定;糖尿病患者必须坚持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此外,社区护士必须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4)自我管理的指导
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也十分重要,如对于糖尿病患者,应详细讲述监测血糖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并对相关检查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乏力、饥饿感等不适感,建议立即测量血糖情况。让患者复述注意要点,确保患者理解相关知识。
(5)干预后处理
对研究对象生活方式干预1年后,再次进行体检,指标主要包括体质指数、腰围、血压、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比较干预前后体格检查、生化等指标。通过问卷的方式对患者干预后的生活方式进行比较,使用SPSS18.0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由表1可知,干预后在研究对象BMI、腰围、血压等指标改善明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表2可知,干预后空腹血糖、三酰甘油等生化指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三、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在慢性病发生、发展、病变等全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此可见,加强慢性病患者健康教育,能有效控制慢性的发展,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慢性病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霞,杜文清,陈虹等.社区居民慢性病防治知识的干预效果评价[J].浙江预防医学,2012,24(7).
[2]陈育德,赵文华.加强综合监测与干预应对慢性病的挑战[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0,44(4):286-287.
【关键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预防和控制能力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已经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是目前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每年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人数占所有死亡人数的80%以上,而且还在呈上升趋势[1]。慢病的病程非常漫长,一朝得病,疾病与治疗往往伴随终生,不仅严重影响了全民的健康水平,也大大降低了慢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大了医疗费用的支出,对因慢病致残的患者,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家庭的负担,同时减少了劳动力,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要预防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需要各级政府、卫生部门、社区健康中心以及全民共同努力。
1 国内慢病的现状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年的中国慢性病报告,2000年全国死亡人数731万,而慢性病的死亡人数就达到了近600万人,占82%。慢病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生命的第一大杀手。其中,慢病中死于心血管疾病的250万,占34%;癌症死亡人数140万,占19.3%;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死亡128万,占17.6%。更为糟糕的是普通老百姓对慢病的了解和认知水平还很低。在我国慢病控制的总体水平还处在非常低下的水平,再加之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据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7亿,占总人口的13.26%。预计我国2015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2亿,老年人发病率一般比年轻人要高出3~4倍,更增加了慢病发生的概率。
2 国内慢病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已由急性传染性疾病转变为慢病,在城市居民中,占死亡人数比例最大的是脑血管疾病,第二为恶性肿瘤,第三为心血管疾病。在农村,居第一位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其次是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在近十年来,城市里“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人数不断升高,肥胖与糖尿病已经成为危害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最令人担忧的是,肥胖儿童和青少年的增加,约占10%以上。儿童青少年肥胖也成为成年时期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隐患。20世纪80年代以前,糖尿病的患病率不足2%,现已上升到4.6%,目前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有4000万人以上,并且还呈上升趋势。
3 慢病人数急增的原因
行为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大气污染、环境污染以及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等,均是引发慢病的主要因素。慢性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外界环境,人体长时间吸收低剂量毒物在体内逐渐蓄积,当达到一定的阈值剂量时才可能启动病理变化过程,从而发病[2]。
4 预防和控制能力
4.1 预防措施:治疗的目的是对症治疗,对慢病来讲,目前的医学科技技水平还不能采取针对病因的治疗措施,仅仅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减慢、延缓病程的进展,预防因慢病而引发的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的寿命和提高其生活质量。维持健康的四大要素为科学的膳食结构、必要的体育锻炼、戒除损害健康的不良习惯和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合理膳食和必要的锻炼是健康的基础,戒除不良习惯是保持健康的关键,乐观的心态是健康的核心。在预防措施上当以这四点为基础,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首先控制盐与高脂、高蛋白的摄入量,其次是提倡全民健身运动。因为慢病往往有一段漫长的发病过程,正是因为这一过程,所以给预防慢性病提供了有利的时机。所谓慢性病的防治,就是减慢病程的进展。通过对环境的综合治理和对人们行为方式进行有效的干预,是预防和控制慢病的主要手段。
4.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对慢病的控制: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的体现是全民健康教育水平和卫生保健水平,21世纪,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要求是:各成员国用在本世纪初采取的对待传染病相类似的姿态对待慢病的预防与控制, 促进多数成员国采取行动,共同进行慢病的预防与控制, 改变全人类的健康状况。我国的慢病预防和控制工作起步较早,早在 “七.五”期间在北京、天津、上海等省市就开展了以心血管疾病为主的社区干预。到“八•五”期间又将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纳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近年来,随着社区工作的逐渐深入,全国范围内陆续建立了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逐步普及了高血压、糖尿病的监测,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建立不仅可以促进居民改善不良生活方式[3] 同时还可以通过宣传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水平, 组织居民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等。在慢病研究项目上,我国与国际上同类研究项目相比,效果更好, 可能与我国居民的生活习惯、人群顺应性等因素有关, 也与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有关。卫生部还下发了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治方案》、《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点工作手册》等纲领性文件, 对慢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今年国家出台了全国从五月一日起禁止在公共场合吸烟的明文规定,实施对不良行为的政府干预。
综上所述,慢病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人群中慢病的发生和变化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般很难通过数年预使人群发生疾病和死亡发生改变, 但通过有效干预可在短期内看到政策、环境和行为的改变。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均已开始实施一些计划, 但像我国这样进行综合干预计划的例子很少。我国是在亚洲开展干预计划进展突出的国家,并且在“十二五”规划中将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列入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参考文献
[1] 白雅敏,周敏茹,陈波.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点基本情况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2(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