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4 10:10:0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建筑形态学研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0-0045-02
0引言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和推进高校收费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部分经济困难大学生。经过教育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十几年的共同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以学生贷款、奖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和“绿色通道”制度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
1贫困学生资助国内外研究综述
1994年之后,我国初步建成了“奖、贷、助、补、减”及国家助学贷款与国家奖学金高校大学贫困学生资助的体系。虽然初步构建了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体系,但是由于资助体系是一个全方面的资助,其既包含了奖、助学金的资助还包括了心理资助、就业能力资助。因此,学者提出了发展型贫困学生的资助体系。发展型资助不仅是一种“功能性”资助,而且也是一种造血型资助。从“功能性”资助而言,即财务帮助,事实上我国资助政策的制定过程都是围绕物质资助展开(高艳丽,2012)。
从心理方面看,贫困生的问题并非单纯的经济解困,贫困生因经济困难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例如多有自卑、嫉妒、虚荣等不良思想,社会和学校应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王东华,2005)。从贫困生的职业素质培养角度来讲,发展型学生资助体系中必然包含了贫困生素质提升的内容,对贫困生综合素质培养对其个体全面发展的具有重要意义(李华明,2008)。
通过文献综述,可以发现对于发展型资助体系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下问题:1)对发展型学生资助概念内涵相对模糊;2)缺乏系统性的发展型学生资助体系的构建;3)学术界多为理论性讨论缺乏实践性的检验。本文希望通过对我国现有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就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2我国发展型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贫困生资助体系经过几年的发展完善,截止08年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总金额达到了293.7亿元,共资助学生达到了4156.24万人次。但是在发展型学生资助体系构建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2.1贫困生认定困难
发展型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对于贫困学生的认定取决于当地民政部门对贫困家庭的认定。只限于学生入学时出示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以地方政府出具的证明为依据,入学后也只能依靠对学生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反映,不能对贫困学生的经济情况作全面的调查,由于认定标准的单一、认定信息的不完全性,这就有可能不能有效的反应学生家庭经济的真实情况。在对学生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只有60%左右的同学真正有申请贫困生的意愿,有近20%的学生是因为从众心理而报名了贫困生。
2.2勤工助学基金、岗位缺乏
教育部和财政部的《关于在普通高校设立勤工助学基金的通知》规定:各高校每年必须从学费收入中划出10 %的经费,专门用于勤工助学工作。但据调查,目前高校一般只从当年学费收入中划拨出1 %作为勤工助学基金真正用于勤工助学,与国家规定的规定相差甚远。发展型学生资助体系中,岗位锻炼作为进行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目前学校能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比较少,学校有能力安排的岗位不到申请学生总数的30%,校内兼职机会较少,与校外公司和企业联手的机会就更少。
2.3发展型资助的育人功能缺失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更多的是从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角度来考虑的,忽略了对贫困学生思想、人格等各方面状况的密切关注以及相关的心理援助。无偿资助会使一部分学生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这不但不能起到资助的目的,还容易使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不利于对学生的培养。在对他们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要让他们懂得承受一定的义务,学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用实际行动去回馈社会对他们的关爱。
2.4发展型资助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的资助体系无论在程序上还是实际操作中都面临着管理上的困难。尚未设计出一种既方便学生申请又便于学校、银行有效管理全国通用的集学生申请信息、各类资助资源等功能于一身的学生“资助包”,也未设计出一种集学生借款个性化、还款差异性、信用历史数据齐全、个人追踪信息有反映的学生“还贷包”。
3动态的混合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构建
发展型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关注的是学生个体的发展,其不仅包括了贫困学生的学业资金的发展型资助,关键在于帮助贫困学生提高具有自我生存能力,真正将“资助”模式变成个体的“自助”模式。
3.1动态混合的贫困生认定工作
动态的贫困生认定工作是整个动态混合贫困资助体系公平、公正实行的关键。可以制定出一套“量化指标”,对贫困程度进行定量分析;采取“民主评议”的方法,对贫困程度进行定性分析。在定量和定性的基础上,对贫困生进行动态混合认定。
1)量化指标设计
根据贫困的指标把贫困生的贫困程度进行量化,可以设置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包括:家庭成员情况、家庭收入情况、现受资助情况。二级指标包括了:家庭成员就业等情况、年收入人均收入、受资助金额等。都需要分别赋予分值,同时进行分别考核得出考核分数。最后进行汇总。
2)民主评议
可以组建“民主评议”小组,主要负责:认定的具体组织和审核工作、认定的民主评议工作。其成员主要有院/系分管资助领导、各院/系辅导、学生代表。中间的辅导员在两个组中都分担着不同的角色并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学生代表主要包括:班干部、成绩优异学生、成绩中等学生、成绩差等学生、贫困学生,其比例分别为20%。在此基础上可以设计“民议评定”流程。即在分组的基础上进行组别评审之间的互动,其主要包括了信息的传达、认定评议、反馈、举报、监督、名单公布等,环节。
3)分配动态混合资助权重
限定每个人应接受资助的总额,可以把学生当年所需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作为学生受资助总额的最高限制。在总额的限定下,根据学生受资助情况,从可受资助额度中去除已受额度,剩下余额作为下次接受资助时的一个参考指标。
3.2设置动态分层次贫困资助体系
动态混合资助体系表现为贫困学生资助总额的动态平衡分配和整体的混合均衡,也表现资助中的过程均衡和发展性平衡。
1)纵向的动态资助
由于各个阶段的学生所接受教育年限、阅历有所不同,就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资助方式。对于一年级刚刚进校的学生,理论课学习是他们的首要任务。因此,勤工助学所占比重相对偏低,特困生补助和减免学费所占比重相对偏高。随年级上升勤工助学比重应该逐步提高,特困补助和减免学费应该逐步降低。在此基础上,高校也可以考虑有偿资助等方式。把应该承担的高等教育成本承担起来,实现资金回收,重复使用,使更多的人得到资助,同时,又与成本分担、收费改革的精神相吻合,与无偿资助相比更为公平。
2)横向动态资助
学校通过“量化指标”和“民主评议”认定出不同程度的贫困生,而且每年定期对贫困生状况进行审核,其贫困情况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当中。因此,就应该根据每年所认定出学生的不同贫困程度,采取不同的资助方式。
长期资助与临时资助动态结合。长期资助对象主要针对那些来自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家庭平均收入在当地处较低水平,以及一些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
一般资助与特困资助动态调整。一般资助主要针对那些家庭平均收入相对较低,家庭尚能承担一部分学生支出的学生。特困资助则是针对那些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无力承担学生支出。两者结合,满足各个不同贫困程度学生的需求。
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动态融合。例如,学校为贫困生开展成才培训、拓展训练和相关课程,为贫困学生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把受助学生组织成公益团队开展活动等。
3.3完善动态混合资助的管理机制
动态的混合资助体系的实现,需要有相关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要成立相关的资助委员会,整合各部门之间的行政利益,形成总体利益动态混合统一。需要制定动态混合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可操作办法,加强资助体系中各条块之间的内部联系,提高资助管理效率。需要设立资助过程中的申诉机制监督管理者在实践过程中违规行为。发现其中存在着的管理问题和机制本身问题,并在委员会统一讨论的基础上及时对机制进行修改,以确保动态混合资助体系的管理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195-03
一、引言
当前社会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工业、交通、建筑[1]。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400亿m2既有建筑中95%以上属于高能耗建筑,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同等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的2~3倍[2]。而且,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每年新增建筑面积20亿m2,而新增建筑中超过80%的房子是高能耗的建筑。建设部有关部门预计,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m2,建筑能耗最终将占全社会总能耗的50%以上,新老建筑节能问题已迫在眉睫。建筑节能是缓解我国能源紧缺,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最直接、最廉价的措施,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社会对建筑节能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现在的建筑节能技术人员大部分都是通过实践和自学的方式获得节能知识,知识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深度与广度也有限[3],目前有些企业组织短期节能培训班,但是培训时间短,知识体系不完备,培训效果一般不理想。为了解决建筑节能人才与社会需求的矛盾,高职院校有必要制定节能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为企业发展培养适时所需的专业人才。在校企合作的前提下,本文提出了新时期建筑节能人才的培养方案,从“产”、“学”、“研”三方面入手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机制体制以保证建筑节能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
二、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培养人才
1.基本思路。与湖南建工集团、中建五局、长沙北极熊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等大型知名企业合作,成立建筑工程系校企合作理事会,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共建工作。校企合作创建“建工园”,建工园集产、学、研功能于一身,三位一体,全方位培养学生。
建工园由股份制公司、建筑节能研究所、实训基地组成(即:一公司一所一基地,“三合一”组成)。股份制公司包括:股份制设计公司、股份制施工公司、股份制监理公司、股份制检测公司、股份制测量公司等。并在股份制公司层面下设立与节能相关的设计实训室、施工实训室、监理实训室、检测实训室等,各个实训室都有一位名师领衔。在建筑节能研究所层面下设立新材料研究室、新能源研究室、节能设计研究室、节能施工研究室等;实训基地由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组成。建工园建设充分体现“七合一”理念,即:“理论实践合一、教室车间合一、教师师傅合一、学生徒弟合一、实习生产合一、教学科研合一、作品产品合一”。
股份制公司主要用于理实一体教学、课程实训、综合实训,也用于青年教师的职业能力锻炼,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对接产业,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建筑节能研究所主要培养学生的科研及创新能力,节能研究所的研究成果,一部份节能产品可以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生产出来,一部份节能研究成果推向社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校内实训基地主要用于学生生产实训、技能鉴定、职业与行业培训、检测与实验、节能产品生产和技术服务等,校外实训基地主要用于学生的知岗、定岗、跟岗、模岗、顶岗等五岗实训。
2.建立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体制机制。(1)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组织机构。在学院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下,充分发挥学院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平台优势,以专业建设决策层、协调层和实施层三个层次校企合作组织机构为主体,以校企项目合作和校企共建专业为纽带,联合湖南建筑业协会、湖南建设人力资源协会、湖南建筑节能协会、湖南建工集团、长沙北极熊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等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下设理事会秘书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共建专业建设办公室、校企项目合作办公室等部门。(2)理事会校企责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理事会校企责任主体包括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与合作企业,在管理体系中享有各自的权利,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如学院可聘请成员单位内专业相关的高技能人才、资深技术员、工程专家等担任兼职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等;作为办学主体之一,学院应为合作企业培养建筑节能施工型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成员单位可利用学院完整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职业培训资源,开办职业教育和培训班等;理事会合作企业也作为办学主体之一(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办学),以资金、设备、技术、人力资源投入学院的专业建设,参与并指导专业建设,共同培养学生,提供实习场所、提供就业岗位,合作技术研发,促进共同发展。(3)校企合作理事会管理机制。建筑工程系校企合作理事会主要管理机制是“四会一制度”:理事大会、常务理事会、系务工作会、系部职工大会、理事会经营和资产管理制度。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全体理事会议,至少两次常务理事会,系务工作会不定期召开,系部职工大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根据三层组织机构的基本职责,制定《建筑工程系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建筑工程系校企合作理事会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等制度,规范理事会的管理工作。(4)校企合作理事会运行机制。①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日常运作机制;②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协调机制;③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利益驱动机制;④建立与企业人才需求、转型升级和技术服务需求对接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随着管理体制的健全和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各部门明确自己的职责,落实各项工作,为培养新时期建筑节能型人才打好基础。
3.创新“4+1+1,双园轮转、校企轮换、产学研结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建筑业施工现场管理关键工作岗位的要求,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的递进认知规律组织教学,推行知岗、定岗、跟岗、模岗、顶岗“五岗实习”,按基本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和顶岗能力培养三阶段强化能力培养,深化“4+1+1多学期、三阶段”的“工学交替”教学组织模式改革。
基于深度校企合作机制,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学生交替地在校园理实一体课堂、校内建工园之间“双园轮转”学习,交替地在学校和校外合作企业实训基地之间“校企轮换”学习。建立《双园轮转管理办法》、《校企轮换管理办法》等工学交替管理制度,保障“双园轮转、校企轮换”工学结合运行顺畅。具体教学培养方案如下。
第1~4学期(即4),是基本能力培养阶段。通过《建筑构造与识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节能基本知识》、《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及《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绿色施工》等一系列理实一体化专业课程与第1学期专业认识实习(知岗实习)、第2学期暑期“定岗实习”、第4学期暑期“跟岗实习”及系列独立设置专项能力实训的“工学交替”学习,采用“教、学、做”合一的“任务驱动式”和“项目载体”教学方法,让学生完成建筑业施工现场管理关键工作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任务。主要安排学生在校内建工园实训室、生产性实训基地、合作企业项目部施工现场进行实践和实训,并结合企业建筑施工生产任务,对接产业,多出建筑产品或节能产品,达到作品和产品的合一。同时,安排学生星期三和星期五下午在湖南城建建筑节能研究所参与科研工作,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五学期(即1),是综合能力培养阶段。在校内建工园或校外合作企业进行综合实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职业岗位,聘请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模拟自己从事的岗位进行“模岗实习”,为下一阶段的顶岗实习打下基础。
第六学期(即1),是顶岗能力培养阶段。学生到合作企业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施工现场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及标准员等关键岗位“轮岗顶岗实习”,培养职业岗位行动能力,进一步提升岗位适应能力,更深入熟悉企业生产组织管理和技术的发展应用,更好地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实现由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转变,最终实现学生在企业“零距离上岗”。
三、结语
随着中国能源的严重短缺,以及建筑能耗的增大(约占整个国民经济能耗的30%~40%),培养掌握建筑节能技术的人才是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高职院校将成为专业培养建筑节能施工人才的主要方式。我院致力于在企业、学校、科研单位三方结合的基础上,依托“建工园”平台,实施“4+1+1,双园轮转、校企轮换、产学研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建筑节能施工人才,为国家的建筑节能产业注入更多的新生力量,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筑工业出版社,2012.
中图分类号:G434;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教育的永恒研究课题。《C 语言程序设计》是理工科各专业,尤其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们普遍认为这门课难度大、不易,学许多学生还要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不高。网络自主学习平台采用“教师导学+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和学习方式,以及“教考分离”的考试制度,突破了传统课堂中教学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困境。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原来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模式,存在一个普遍的的弊端: 时间长、重点分散。微课程的概念是由戴维・ 彭罗斯( David Penorse ) 于2008年秋首创的。它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多媒体为主要方式,以探究某个知识点或教学重点难点而展开的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的活动。主题突出、内容精炼、终端载体多样化、应用方便灵活是微课鲜明的特征。因此,本文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研究对象,自主学习与微课程相结合,研究高校辅助教学的一种新模式。
1微课程
现今热议的微课程概念是2008 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 提出的。
1.1微课程的含义和特征
微课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不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截屏,而是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后开展的教学活动。微课程包括课堂教学的全部因素(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师生互动、教学资源等),将这些教学因素以高度凝练的方式融合形成短小精悍的视频即形成微课程。微课程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以视频为呈现方式;二是凸显微课程的“微”。
1.2微课程的设计开发研究
微课程的开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对现有的优秀完整课例或视频课例进行加工改造完成;二是原创开发,即设计开发一节全新的微课程。
1.3微课程的应用研究
许多学者分别是从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化学习角度阐述微课程的应用。如何将这种教学资源整合到具体学科的常规课堂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借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构建
利用学校网络,搭建“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自主学习平台。搭建的自主学习平台将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平台。它将集学习、辅导、测试、评价、交流、计算机应用等功能于一体的网上课程学习平台,如图1所示。
(1)微课程学习平台:它提供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
(2)C语言校考测试平台: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考试现在是以机试方式进行,我们开发一个测试平台,在考试之前提供学生测试练习,熟悉考试题型、知识点、考试环境和考试注意事项。
(3)二级C省考测试平台:现在我们学校学生参与湖南省计算机水平等级考试的学生越来越多,但省考没有像国考一样,在考试之前提供一个模拟考试的机会,学生对考试环境、知识点、题型和考试注意事项等都不熟悉,因此开发类似测试平台,以便学生练习。
(4)二级C国考测试平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影响力越来越大,报名参加学生多。但其难度比省考要难得多,通过率不高。我们开发二级C国考测试平台,能使学生有机会多训练,提高学生通过率,真正掌握该课程。
(5)计算机应用竞赛平台:对于基础较好、有潜力的优秀学生而言,需要一个能培养和锻炼他们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各类学习工作中的专业问题、实际问题的创新教育平台,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激情。我们将开发此平台,在平台上能实现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Web网页设计大赛等。
(6)C语言成绩查询平台:开发一个平台,使学生能方便查询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校考成绩、湖南省计算机水平考试成绩、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
(7)C语言反馈平台:通过三个测试平台和竞赛平台,分析和评价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学生难掌握的知识、易出错的知识点,为微课程的设计提供信息。通过设计留言模块,掌握学生在课堂中没有理解清楚的知识点。
3 《C语言》微课资源库设计
微课主要目的是满足于学生开展自主、个性化学习,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需要。因此设计《C语言程序》微课资源时,设计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教师讲解型,另一种是学生学习过程展示型。前者是将过去教师一言堂的讲解,颠覆为学生根据需要自主选择有针对性的讲解,主要是颠覆课堂统一讲解方式;后者是让学生观摩并学会别人如何通过自主、协作学习开展相关知识的学习活动的。主要资源,一般以不超过10分钟的视频方式设计,包括:
(1)每一章节主要知识点和难点;
(2)课程综合知识点,如函数参数传递、算法等;
(3)针对该课程的期末考试、湖南省计算机水平考试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知识点的讲解;
(4)《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调试程序过程中学生常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资源库配套相关文本资料:
(1)课程教学大纲、三种考试的考试大纲和课程教学PPT;
(2)每一章节的微练习题和测试题;
(3)三种考试的模拟考试试题及分析;
(4)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题库。
资源库凸显微课程的特点:知识点精,主题突出;微视频一般在5~10分钟内,短小精悍,以微教学视频为核心。
4学习效果
开发平台后,笔者以所教学的班级进行了推广,教学过程融入微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形成课前预习,课后提问和自主学习的习惯。效果良好,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问题增多,上机调试程序的积极性和编程能力增强,相应的《C语言程序设计》的课程设计效果明显增强,与其他班级相比,课程考试的及格率和优秀率也大幅度提高。基于LAMP平台上开发HUSTOJ在线测试平台,并投入到学生程序设计大赛训练中,学生竞赛取得好成绩。
5结语
本文仅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引入微课,对该课程的教学和改革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构建了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式教学平台的,将被动授课式的教学过程变为自主学习式过程,实现传统与自主学习两种方式的有机融合,优势互补;建设了以自主学习为方式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资源库,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甚至手机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形成一个开放共创、共生的学习资源。但微课的研究是一个长期过程,今后微课程的实证研究将更多关注具体科目、具体内容的微课程设计,并将其充分运用于常规课堂教学中,以检验微课程的应用范围和效果。微课程不只注重数量,还要是提高质量,提高利用率。教师要能把握微课程的基本核心理念以及制作技能,使微课程成为每个教师都能创作的教学资源。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4]247号,序号414)。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R4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26-0016-03
Study on the status of autonomic nerve function during asymptomatic period in the patients with vasovagal syncope
QU Guiyi ZHANG Shulan LI Jingtao YU Hongling ZHAI Xiaoyan
Department of ECG, Dalian City Central Hospital, Dalian 11603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tatus of autonomic during asymptomatic period in the patients with vasovagal syncope(VVS). Methods 97 patients diagnosed of VVS by HUTT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group, and 66 healthy subjects were selected as the healthy group. In the absence of any symptoms, tests for determination of autonomic nerve function were performed, such as deep breathing heart rate difference, difference of recumbent-upright blood pressure and 24-hour 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study, the difference of deep breathing heart rate difference(19.47±9.59) was significant in the VVS group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26.44±17.89)(P
[Key words] Vasovagal syncope(VVS); Autonomic nerve function; Variability of heart rate; Head-up tilt testing(HUTT)
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l syncope,VVS)是晕厥的主要类型[1],其主要发病机制是自主神经功能调节异常[2,3],以往的研究认为其为良性病症,少有不良后果。深呼吸心率差、卧立位血压差及心率变异(heart rate variablity,HRV)是测定自主神经功能的主要方法。本次通过以上的方法测定VVS患者无症状期间的自主神经功能,研究VVS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探讨是否能简单将VVS归为良性的急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VVS组: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12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7例VVS患者,男42例,女55例,年龄35~70岁,平均(45.5±10.5)岁,入选者经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常规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24 h动态血压监测、脑电图、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动态心电图、生化等辅助检查,仍不能明确患者晕厥,排除心脑血管等相关疾病引发的晕厥后经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ing,HUTT)而明确诊断为VVS患者。对照组:选择无任何病史及晕厥史的健康者,经倾斜试验诊断阴性健康者66例作为对照组,男28例,女38例,年龄37~68岁,平均(48.8±7.9)岁。VVS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HR:心率; SBP:收缩压;DBP:舒张压;PR:呼吸频率
1.2 HUTT的检查方法[4,5]
试验前3 d停用影响神经功能的药物、禁食12 h。分为基础试验与药物激发试验[6],倾斜试验的阳性标准,出现晕厥及晕厥先兆伴下述情况之一:(1)血压下降,收缩压
1.3 深呼吸心率差测定
安静仰卧20 min后,作深呼吸(6次/min),同步记录心电图,分别测量每个呼吸周期深吸气时最短RR间期与深呼气时最长RR间期,分别计算深吸气与深呼气时平均HR,相减即检查值,重复5次,取平均值;卧立位血压差:仰卧,测血压,测改站立位后1 min时血压。站立位时最低SBP与仰卧位SBP相减得出差值,即立卧位血压差。重复5次,取平均值。
1.4 HRV检测方法[7]
由于HRV是一种反映神经功能的检查。24 h HRV是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运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在人机对话的方式下分析得出24 h HRV的各项指标,时域指标主要包括:(1)全部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SDNN),单位为ms;(2)全程相邻心搏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单位为ms;(3)全部每5 min 时间段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i),单位为ms;(4)PNN50:相邻心搏的间期之差大于50 ms的心搏数除以总的心搏间期个数的百分比,单位%;(5)全天每5 min内正常窦性心搏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单位ms。频域指标:(1)总功率(TP),单位Hz;(2)极低频(VLF),单位Hz;(3)低频功率(LF),单位Hz;(4)高频功率(HF),单位Hz;(5)LF/HF。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7.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深呼吸心率差、卧立位血压差比较
VVS组与对照组深呼吸心率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24 h HRV时域指标比较
反映时域指标的SDANN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DNN、SDNNi、与PNN50、rMSS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24 h HRV频域指标比较
反映频域指标的VLF、LF、LF/HF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HF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VVS主要发病机制是自主神经功能异常[8,9],晕厥发作往往能自行恢复正常,一般认为VVS是一种良性的急症,少有不良后果。本次研究是通过对比VVS组与对照组的深呼吸心率差、卧立位血压差以及HRV的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结果,来明确VVS患者无晕厥发作期间的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深入了解VVS这一病症。
本研究结果,VVS患者无症状期间深呼吸心率差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由于正常情况下深吸气时,心率加快,呼气时心率慢,本次研究结果提示VVS患者无症状期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HRV[10]是通过心率的微细差异性,反映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功能,包含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SDNNi、SDANN,其中SDNN代表总体HRV变化情况,rMSSD、pNN50与高频成分有关,SDNNi、SDANN与低频成分相关;频域指标:TP、VLF、LF、HF、LF/HF,其中LF代表低频成分,HF代表高频成分,LF/HF表示低频与高频的比值,高频成分反映迷走神经活性,低频成分反映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共同活性,就本次研究来看,VVS组的24 hHRV各指标:SDNN、SDNNi、PNN50、rMSSD、TP、HF较健康者24 hHRV指标值下降明显(P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可知VVS晕厥患者无症状期间的自主神经功能是异常的,使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迷走神经活性降低,当诱因出现时VVS患者的原本异常的自主神经功能调节失衡引发晕厥。这一结论与贺莉等[11]研究也认为VVS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结果一致,蔡高军等[12]的研究也认为VVS患者体内迷走神经张力减低,相对交感神经张力增加,临床上经常应用美托洛尔来减缓VVS患者的症状,部分VVS的症状得到缓解,这种药物研究对抗交感神经的结果也提示VVS患者存在交感神经功能异常[13]。
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心血管功能障碍及心律失常,会提高室颤的阈值[14,15],甚至出现心源性猝死,引发一系列的严重后果,那么VVS晕厥无症状期间的自主神经功能也存在异常状态,不能够简单地认为VVS是一种良性的急症而忽略治疗,VVS这一急症应该得到关注,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本次研究的结果虽与较多研究结果一致,但目前国内外无统一的结论,Akcaboy等[16]对63例的VVS的患者研究结果是无论是否发生晕厥,VVS的HRV的各个指标与健康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要想证实VVS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状态需大量的样本随机性研究。以往对于VVS的评价仅鉴于VVS晕厥部分可以自相恢复,就认为是一种良性的急症,目前临床上对于VVS针对有些VVS的患者进行安装起搏器,应用药物及射频消融迷走神经节来治疗VVS患者的晕厥[17,18],也说明VVS并不是不需治疗的,关于VVS的诊断的研究较多[19-20],并未见到有关针对VVS患者的治疗与不治疗的转归的比较的长期随访研究报道,希望能见到更多的有关VVS的研究报道,给临床工作更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Kapoor WN. Syncope[J]. N Engl J Med,2000,343: 1856-1862.
[2] Johansen JB,Nielsen JC. Vasovagal syncope:Poorly undemtood,but well handled[J]. Europace,2012,14(9):1228-1229.
[3] Coreoran SJ,Lambert EA. Vasovagal syneope-the electricity,the pump or the input pressure[J]. J Physiol,2012,590(8):1775-1776.
[4] Petix NR,Del Rosso A,Furlan R,et al. Nitrate-potentiated head-up tilt testing (HUTT) has a low diagnostic yield in patients with likely vasovagal syncope[J]. 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2014,2:164-172 .
[5] 王志华,孙仁华,潘菊芳,等. 直立训练对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的疗效[J]. 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3):2133-2135.
[6] Forleo C,Guida P,Iacoviello M,et al. Head-up tilt testing for diagnosing vasovagal syncope:A meta-analysis[J]. Int J Cardiol,2013,169:e49-50.
[7] 罗苑苑,林新峰.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2013, 29(2):291-293.
[8] 徐金义,张强,乔鹏,等. 血管迷走性晕厥与自主神经调节的相关性[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3):37-39.
[9] 严建宝. 心率变异性与晕厥的关系探讨[J]. 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6):58-59.
[10] 于玲,杨磊,宋彬彬,等.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周围动脉病变与心率变异率相关性分析[J].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5,14(1):50-51.
[11] 贺莉,顾晔,胡立群,等. 自主神经功能检测对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5(26):1001-1003.
[12] 蔡高军,翁伟进,师干伟,等. 血管迷走性晕厥193例临床特征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2015,31(6):978-979.
[13] Lin J,Wang Y,Oehs T,et al. Tilt angles and positive response of head-up tilt test in children with orthostatic intolerance[J]. Cardiol Young,2013,5:202.
[14] Bauer A,Barthel P,Schneider R,et al. Improved stratification of autonomic regulation for risk prediction in post-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preserved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ISAR-Risk)[J]. Eur Heart J,2009,5:576-583.
[15] Bauer A,Kantelhardt JW,Barthel P,et al. Deceleration capacity of heart rate as a predictor of mortality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Cohort study[J]. Lancet,2006,9523:1674-1681.
[16] Akcaboy M,Atalay S,Ucar T,et al. Heart rate variability during asympomatic periods in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neurocardiogenic syncope[J]. Turk J Pediatr,2011,53(1):59-66.
[17] Shim SH,Park SY,Moon SN,et al. Baseline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N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vasovagal syncope[J]. Korean J Pediatr,2014,4:193-198.
[18] Vaddadi G,Coreoran SJ,Esler M.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recurrent vasovagal syncope[J]. Intern Med J,2010,40(8):554-560.
2典型空间组成的应用以及案例简析
为了造成宏伟,博大或亲切的空间氛围,按照不同情况赋予建筑不同尺度感。空间体量首先满足功能要求,同时满足精神感受。一般建筑两者是相互统一,但宗教,陵墓等纪念建筑则以精神诉求为主,因此我们要对待不同性质的建筑讲物质功能和精神感受统一起来。如圣索菲亚教堂,高耸的建筑空间与人的尺度夸张对比,以精神感受为主要因素确定。如人民大会堂,功能上满足万人集会,同时营造出庄严,宏伟,博大的建筑氛围。一般建筑住宅是典型的代表,过大不容易形成私密亲切的气氛,过小的住宅空间保证不了居住的舒适性。适当的尺度和体量,开敞性,比较适合于住宅建筑。庭院建筑所抒发的是另外一种情趣—幽雅,宁静,亲切融入自然和周边环境。中国古典庭院建筑也是如此,通过建筑与自然的巧妙结合,达到实情画意的艺术感受。总图布局自由灵活,迂回曲折的空间变化,小巧的尺度,朴素淡雅和色彩和质感,利用推山叠石,阴水凿池,培花植木等造园手法,以及亭台楼阁,激发人们崇尚自然的情趣。以含蓄造景为主,强调意境。中国古人对园林建筑在空间设计上留下巨大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设计师去学习和借鉴。
3实际案例空间的应用
上海周浦御沁园住宅发展项目(联排别墅部分)就本人目前在做项目上海御沁园联排别墅,浅谈一些在建筑空间上也做了一些不同处理。建筑规划以及总平:项目位于沪南路周康路一带,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米,容积为1.3,绿化率40%以上。项目分为五期实施。在总体规划上以联排为主,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在地块北侧沿繁荣路布置18层高层公寓建筑,小区配套用房。这样的布局形式利于满足日照和景观最大化来考虑。满足消防和日照建筑的前提下,做更多的绿地面积,为小区营造绿色的生态环境。高层阴影借用了繁荣路,保证了对北侧的学校以及住宅项目影响最小。同时,充分利用了地块内的自然河道,为联排户提供更好的自然环境氛围,沿河户每户设置了独立的景观平台等。在交通组织上,一到四期采用人车分级分流,高层公寓住户入地库,而联排户均有配套独立地面车位。在第五期总图设计中,采用了不同的交通处理方案,人车完全分流,地面满足消防车紧急情况时通行,路面采用花色的陶土砖以及景观石铺设,达到小区人行步道的舒适感官,日常车辆通行设置在地下层。联排建筑地上空间:引入前后花园的概念,前花园为敞开的,共享的,与邻里可以互动交流,而进入后花园就相对安静和私密。当然面积配比上也有较大差别,前花园满足停车位和入户要求,配置适当的绿化即可。而后花园面积较大,私密性也强。楼层采用错层设计是单体房型的一大特色,被社会认可度非常高。客厅层高达到4.5米,餐厅上方挑空达到7.8米(图2)。如此设计,给住户提供了宽敞明亮的客厅空间,无论小业主回家还是接待客人,舒适和气派兼收。而卧室均配备卫生间的套房设计,借用楼梯的错层,将每个套型位于不同的标高位置。空间层次丰富,区域性,私密性强。联排建筑地下空间:在五期设计中,地下居室空间与私家车库相连,防排烟设置的要求,采用了自然排烟口的设置,不但满足紧急情况的排烟功能,为日常地库的通风和采光非常有益,同时地下与地上环境的空间感联系更加紧密。联排技术设计:户型特点是南高北低,对日照间距影响小,将主要的房间位于南侧向阳。屋面留有南北露台,高低错落,为提供了层次丰富的多样空间。地下室的设置,私密性更强,在后花园一侧设置采光天井,配置威卢克斯天窗,在前花园一侧留有高窗,磨砂钢化玻璃处理,如此能良好解决日照和通风的要求。为了与小区绿色环境更加融合,形成节能生态的建筑与环境空间的组合。户型设计上也较多采用了大面积的窗,这对我们技术设计也带来挑战。按节能计算要求,采用了断热型材与6+12Ar+6Low-E玻璃。玻璃面积大于1.5平米以及高度在1.1米以下部位采用钢化加强的安全措施。在本项目上,门窗节点设计考虑与土建结构的防水和保温措置。此项目外墙保温防火等级为达到A级,采用外墙内外双面玻化微珠无机保温保温砂浆的做法(外侧水泥基,内侧石膏基),屋面采用泡沫混凝土保温的措施,尽量减少建筑能耗损失。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11-0224-01
一、引言
建筑的结构是指在建筑物中,由建筑材料做成的用以承受各种荷载,以起骨架作用的空间受力体系。它既能完全隐藏于建筑造型之内,又可因结构本身的艺术美而构成建筑本身,所以说结构是建筑产生空间与形态的唯一工具。实际上,在世界建筑史的长河中,每一次建筑形式的变迁都离不开结构体系的鼎力相助,建筑形态美体系与结构体系是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和发展的。
二、建筑结构与形态的发展
中国上古时期“构木为巢”实际上是木结构框架的原始雏型;其后,早期的技术搭建不出大屋顶,但为了体现壮丽和军事防御需要,古人将粗砂、红泥、石灰三者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并用夯土技术进行构建高大的城墙和宫室;为了防止屋檐木头被雨水打湿而腐朽,古人发明了斗拱,同时使屋檐出挑得更深远,且丰富了建筑的层次关系;后为了增加等级区别,又创造出了庑殿、歇山、攒尖、硬山、悬山等屋顶样式。
西方早期的许多建筑都是为了神灵而建造,而只有石材才能保证建筑更高更恒久,埃及金字塔、古希腊神庙、古罗马斗兽场、中世纪的教堂等无一不是用石材筑成。为了能够接近“神灵”,于是也就有了古希腊时期经典柱式的出现;为解决排水问题,屋面则被设计成坡顶形式;为了适应功能和结构的需要,后来逐步产生了拱券,尖券,飞扶壁等,于是大跨度空间成为可能;随着各种装饰手法和雕刻艺术的发展,以及室内空间的排列组合,产生了如哥特式、巴洛克、洛可可、文艺复兴式等不同风格的建筑形态。
由此可见,几千年来结构技术的发展对建筑形态的促进作用贯穿了中外建筑史的始终。
三、建筑设计中结构与形态的统一
(一)建筑结构设计与力学美
建筑设计最重要的是需在保证承重与稳定两大体系的前提下,保证结构与形态的统一。
著名的西班牙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的作品――密尔沃基市艺术馆(Milwaukee Art Museum)是一个将建筑结构的美与建筑形态进行创新的成功案例。2001年由美国《时代》杂志评选的年度设计榜上,该馆被列为头名。建筑师认为建筑的形态美是可以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的,该建筑通过机械传动装置将其顶部的两个像翅膀一样张开的钢结构羽翼,在阳光下像海鸟一样慢慢张开,它是一座会动的建筑。
另外,结构形态对建筑物抗震性能有明显影响。震害研究资料表明,一般来说,形状简洁一些的建筑物在遭遇震害时一般破坏较轻,所以我们在进行建筑结构和造型设计时,应遵循和注意以下的抗震要求:1)设计建筑平面结构时需考虑平面凹凸的结构部位更容易产生应力集中或变形集中;2)竖向结构体系沿竖向刚度与强度应尽量分布均匀和连续;3)建筑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应尽量保持一致以避免建筑产生扭转效应从而加剧结构的破坏。
(二)建筑结构与形态美的结合
1.忠于结构本身
著名的建筑家冯纪忠先生设计的位于上海方塔园之东南角的何陋轩,曾于1999年荣获上海市建国五十周年经典建筑铜奖。该建筑形态的灵感来自浙江民居,四坡顶、弯屋脊、竹梁架、砖地坪、四面环水、古朴自然,与四周竹景浑然天成相互交融别有一番风味。设计者取其情态作为建筑结构特色,可见建筑结构设计的第一要点便是从当下出发,忠于设计。
2.仿生的结构设计
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师更青睐于从仿生学的角度,设计出类似某种自然生物结构形态的建筑。例如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鸟类巢穴的形式,将结构暴露在外,由巨型马鞍形钢桁架编织而成。与“鸟巢”相映衬的是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其设计模拟水分子排列形式设计而成,其膜结构是世界之最,这种创意奇特的形态在建筑结构中从未出现过。这些仿生建筑不仅在形态上把大自然中的事物与人们的生活拉得更近,而且在深层结构中表现为“天人合一”的和谐。
3.朴实的思想造就惊人的发现
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的范斯沃斯住宅被称为“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整栋建筑全部由钢和玻璃建造,用8根工字型钢柱支撑地面和顶面,四面落地玻璃。这栋满足了所有梦幻与想象的玻璃房子,以其极端的朴实性,成为既充满争议和又极具浪漫主义的不朽之作。
四、结语
建筑师从事建筑设计及创作的重要目的之一便是追求建筑的形态美,要实现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的完美结合,建筑结构与形态的统一既要体现在外在形式上,也要体现在内在规律的结合上。建筑结构体系的创新,为建筑师标新立异的造型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而建筑造型的发展,又使得结构体系在其更新的道路上不敢怠慢。
参考文献:
[1] 齐康.建筑・空间・形态[J].东南大学学报,2000(1).
[2] 柯特・西格尔.现代建筑的结构与造型[M].成莹犀,译.冯纪
忠,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l.
关键词
居住文化;居住建筑;居住习俗;建筑学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徽州古村落文化变迁机制研究》(13BSH047)
1.居住文化
居住文化是人类在居住活动中产生发展的文化,它是漫长人类文明沉淀积累的结晶,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在不同学科视野下,对居住文化的定义和研究也不尽相同,人类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侧重点是居住文化的非物质层面;城市规划、建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更多关注其物质层面。建筑学视角下居住文化是以居住建筑为载体,涵盖了居民由生活过程形成的居住习俗等内容。它既包括物质的“硬件”,也包括非物质的“软件”。其中作为载体的居住建筑是居住文化“硬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居住文化“软件”则是由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心态文化共同构成,可称之为居住习俗。本文从居住文化“硬件”与“软件”两方面分析居住文化研究的现状,并探讨居住建筑与居住习俗之间的关联性。
2.研究方法及内容
2.1研究方法与目的
本文通过收集关于居住文化的文献资料,统计这些文献中所研究的居住文化具体内容,分析居住文化的研究现状。关于居住文化的文献资料均来源自在网络大型资料库——中国知网、维普期刊、万方数据、读秀、方正电子图书等。笔者通过检索有关居住文化硬件与软件方面的关键词得到文献样本,样本涉及了建筑学、城市规划、人文历史、社会学等学科,包括书籍、学位论文及期刊论文三种文献类型。在检索的结果中选择出有研究价值的样本80个,样本文献出版时间在1997-2014之间,其中书籍6本,学位论文54篇,期刊论文20篇。由样本所提取到的关于居住文化的研究内容,研究者按照居住文化“硬件”与“软件”两部分来分类。其中,“硬件”部分以居住建筑为主,可分为居址的选择、空间布局、建筑功能、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装饰、建筑形态、建造技术及工艺、建造程序及仪式9项内容。居住文化“软件”部分由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组成,即居住习俗,可细分为宗族制度、政法制度、儒道文化、日常起居、生活模式及生产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观念7项内容。通过统计样本中对居住文化硬件与软件各部分的研究次数,得出其研究程度。
2.2居住文化“硬件”——居住建筑研究现状分析
(1)空间布局
统计结果表明,空间布局是居住建筑研究最多的一部分,占到关于居住建筑总研究量的18.8%。空间布局研究的一个部分是聚落及建筑的空间布局。聚落空间布局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聚落空间布局内容包括聚落公共空间如水口的营造,聚落道路的组织,其外在的表现是聚落形态,居住建筑的空间布局包括民居空间构成及其组合方式。传统居住建筑由入口空间、厅堂空间、过渡空间等构成,这些空间通过不同的组合形成各具特色的传统民居。以满族合院式传统民居为例,它的空间布局是以南北向的轴线控制院落空间与序列,且轴线方向上,院落在纵轴竖向呈现由低到高的空间规律。
(2)建筑形态
建筑形态的研究量在居住建筑中是第二位,占了居住建筑研究总量的16.1%。建筑形态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建筑形态理论的研究,二是对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研究。对建筑形态理论的研究主要有建筑形态学、建筑类型学、建筑符号学等相关理论的研究。对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研究着力于现存民居,包括从立面造型角度分析建筑的外部形态构成:建筑屋顶、檐口、墙体、门窗等;从空间形态分析传统民居的空间单元和空间结构;从平面型制分析基本型制,分析典型的形态组合模式,以及不同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具体成因,包括自然因素及人文背景。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研究有利于指导现代住区的设计和传统民居的保护传承。
(3)建筑装饰
建筑装饰的研究是第三位,占了居住建筑研究总量的15.2%。“装饰艺术具有双重性,一是依附于被装饰的主体,在不破坏主体功能的前提下对其美化;二是装饰艺术的价值可以独立于装饰主体之外,即功能主体密不可分,又在艺术层面上游离于主体之外。”①建筑装饰的研究内容包括装饰图案、题材内容、构图特征以及表达手法。建筑的所有构件和部位都是装饰的对象,包括门、窗、墙、柱、梁、屋顶及瓦当。传统民居中建筑装饰手法有雕刻、绘画等。其中雕刻又包括木雕、砖雕、石雕。在徽州地区雕刻工艺广泛运用在传统民居装饰上。在现存的徽州传统民居中随处可看到其梁、枋、挂落、窗棂、雀替上精美的木雕。雕刻的内容包括花草鸟兽、几何纹路、生活愿景及故事题材。
(4)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研究总量所占比例为13.4%,是居住建筑中研究量的第四位。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包括承重体系和围护体系。承重体系又有穿斗木构架体系,木骨泥墙、夯土墙体承重、石砌墙体承重等承重方式。四川客家民居的承重体系可分为土墙承重和木构架承重两种,其中土墙承重可分为夯土墙承重和土坯墙承重。土坯墙承重与夯土墙承重的不同就在于墙体的做法,其余做法均相同,土坯墙主要是用土坯砖砌筑而成。木构架承重主要有三种做法:穿斗式构架体系、抬梁式构架体系和穿斗与抬梁相结合的混合式构架体系。围护体系主要研究对象是屋面、墙体及门窗。屋面按照材料不同可分为草顶和瓦顶,墙体有木板墙和竹编夹泥墙,门窗可分为对内立面的门窗、对外立面的门窗及天窗。“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一定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②建筑作为居住文化“硬件”中最主要的内容,对它的研究一直都在进行。居住文化硬件中的其他内容如建筑材料、建造工艺及技术的研究也较普遍。建造技术及工艺是居住建筑实现的重要手段,关系到建筑形态、建筑装饰等。建筑材料多受制于地域环境,建筑材料一方面需要满足当地的气候条件,另一方面还需要兼具实用性,降低营造费用。关于建筑选址的研究多涉及风水观念、、人们生活中的禁忌。
2.2.2居住文化“软件”——居住习俗研究现状分析
(1)宗族文化
在居住文化软件方面,宗族文化是居住习俗中研究最多的一项,占了居住习俗研究总量的22.3%。“宗法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点,西方中古时代诸侯国错立,并无宗族上的关系,而我国殷代起就形成了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制度,到了周代,这种制度更为完善。……它以家庭-家族-宗族-氏族-村落-郡望的生长方式,从血缘化走向地域化,……使中国成为君臣和宗法双重的二元国家。”③我国传统民居的布局深受宗族文化的影响。赣南地区客家人迁徙至此地,仍然保留了古代中原地区的宗族制度和礼法观念,其建筑格局也体现了这一点,“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大屋内部纵横交错而秩序井然的建筑格局,集中体现了客家人尊卑有序的宗族礼法观念。厅堂是整座建筑的核心部分……每进厅堂的高度逐级递增。”④徽州地区与赣南客家地区宗族文化有相似之处亦有差别,“客家的宗族文化建立在单纯的血缘关系上,而徽州地区的宗族文化则包含了血缘与地缘的关系,并带有程朱理学的内容,从宗族血缘上升到宗法制度。”这种差别也是造成聚落形态差异的因素之一。
(2)社会文化
我国地域辽阔,由于地区环境及社会背景的差异,社会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及时代性。在我国影响较深的三种社会文化分别是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和儒教文化。地区佛教氛围十分浓厚,佛教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道教思想在聚落环境营造及民居选址中得到显著的体现。“天人合一”是传统民居选址的核心思想,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天道和人道的和谐统一,我国传统民居的人居环境反映着这一思想。道教经典《阳宅十书》中所提出的“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生”则是传统民居聚落环境所追求的境界。⑤在影响下形成的风水文化细致地指导着民居的选址、营造。
(3)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占了居住习俗研究总量的16.3%,是第三位。审美情趣指的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感受、体验、判断和再创造的过程。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与风格能大体可以反映不同地区居民的审美情趣,而单体建筑之间的差异更加细微地反映使用者之间的审美情趣差异。适宜的尺度与气氛能够满足人们在心理上对美的追求。不同民族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其审美情趣也有很大不同。以满族聚落与徽州地区建筑装饰为例,满族属于北方民族,民风粗犷开朗,其室内装饰也表现出这一特征,“满族人很讲究室内装饰和摆设,一般都摆得规规矩矩,物件整洁,进屋后给人一种干净利索的感觉。”⑥徽州地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通常用建筑装饰来表达、隐喻居住者的愿景,装饰的内容也更加繁复。
(4)生活模式及生产方式
在对传统民居的形成背景研究中,生活模式及生产方式是一项重要内容,生产方式关系到社会经济模式,也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模式。以徽州地区为例,其生产方式可分为务农和经商两种,这种生产方式深刻影响了社会经济、居住建筑建造及聚落形态。“从务农到经商,再到徽商形成规模,徽州形成了个人-家庭-宗族的三级经济模式,在此基础上,土地所有制亦是分为家庭私有和宗族共有两个部分……徽州村落很难用均质化一的方式来规划建造……居住建筑的建造在土地私有的前提下存在较大的灵活性和自由性,如渔梁村。”⑦居住文化软件层面中宗族文化、社会文化、生活模式和生产方式及审美情趣的研究占到总研究量的70%,除此之外,政法制度、价值观念及日常起居对传统民居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政法制度中的土地制度是社会稳定的根本,各朝代变法改制很大一部分是对土地制度的改革,土地制度关系到民生问题,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社会活动。日常起居是人们在民居中的常态,它最直接地影响着民居的空间布局。价值观念的研究多是通过分析其社会文化,了解价值观念形成的根源,分析居住文化硬件中对价值观念的反映。
3.小结
现有的研究资料表明,居住文化在居住建筑、居住习俗方面都有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关于居住建筑的研究表明,其各部分之间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造成了居住建筑之间的差异,促使了居住建筑的多样化,使我国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传统民居。对居住习俗的研究表明,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心态文化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例如宗族礼法的基础是家庭制度,它又在价值观念的驱动下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起居。所有文献样本对居住建筑与居住习俗并没有完全割裂地进行研究,而是以其中一个为主体相互依附地进行研究。从上述研究中,我们发现居住建筑、居住习俗不仅其本身各部分之间存在关联,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两者之间关联性的研究将是研究者未来研究的方向。由于样本并不能完全涵盖居住文化与居住建筑的既往研究,研究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敬请各位读者指正。
作者:蔡迪 刘阳 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金正镐.东北地区传统民居与居住文化研究——以满族、朝鲜族、汉族民居为中心[D].中央民族大学,2004.
[2].李秋生.赣南客家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初探[D].长安大学,2010.
[3].陈英.湘西传统居住文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
[4].胡媛媛.文化传承下的上甘棠村聚落形态研究[D].湖南大学,2006.
[5].董黎.鄂南传统民居的建筑空间解析与居住文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 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业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正在快速健全与完善过程中。作为建筑师我们觉得在城市建设中建筑的体量正日益增大,技术复杂性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这个城市的严重污染以及人们健康的危害,能源枯竭成为了城市的隐患,交通拥堵使城市失去了活力。回想我们以前走过的路,我们应放缓脚步,对于这些问题应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解决,满足社会需要,减少对环境及城市所造成的损害。我们明确这些目标,运用科学的建筑设计方法,来实现对现代城市建筑的优化设计。
1 关于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应根据科学、艺术,逻辑、形象等各种学科,所组织的空间创造劳动的环境。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其功能、形式、技术、造价等各方面因素。
2 建筑设计的意义
2.1 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史我们知道,人类在从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就是城市的出现。在古代人们首先是根据生存环境,选择在河流的渡口或者是道路的节点来聚居,渐渐就形成小的村镇。随着现代经济活动的繁荣,多功能的建筑就逐渐开始出现,慢慢演变成了一定规模的城市。因此可以看到建筑是城市的必要组成元素,相互是系统的关系,如同水滴之于大海,树木之于森林。因此建筑设计要先考虑城市的诉求。
2.2 建筑与社会文明的关系
建筑是凝结了时代、科学、艺术、文化的综合成就,会超越它本身形象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象征,世代传承。虽然建筑不会成为社会进步、精神变化的先锋,但它会随着设计人或是使用者思想的变化而随之改变。最终会烙上时代所赋予的鲜明特征,从而代表这个时代的成就和没落。
2.3 建筑与人的关系
建筑本身的首要属性就是为人服务,因此建筑也就影响人,反之亦然,人也同样影响着建筑的不断深化改变。这就是我们一上建筑设计课时,老师所提到的建筑设计的主要工作就是“组织空间,创造环境”。设计的第一任务就是要解决人的生理问题,如坐、卧、行、遮阳、避寒、进食、排泄等。此外还应满足社会以及精神文化的需求,如影剧院就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设立母婴候车室考虑为特殊人群提供所需的空间等。我们要先明确目标再进行建筑设计,然后探索设计的方法。
3 城市建筑设计方法
3.1 关于城市建筑设计原则
建筑师为了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就要先把握设计原则,这是现代城市建筑设计质量的基础。
3.1.1 从业要求
根据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关于建筑学的要求,它包含了建筑设计中的平面布局、空间组合、交通流线安排和建筑艺术效果等美学的基本原则。
3.1.2 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
根据现代建筑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以及颁布的各种法律法规来保证建筑安全及建筑质量。同时包括各种设计规范、强制条文、技术导则、建设中的标准等方方面面。
3.2 关于建筑设计方法学
3.2.1 建筑设计方法
建筑设计方法就是建立在设计目的基础上的,因为设计对象、设计主体、设计环境、设计程序、设计工具、设计评价指标所形成的结构体系。现在我们所使用的建筑设计方法是沿用传统的、凭借建筑师的经验,以及使用者的具体要求来进行创作。拿到设计任务就先开始调研找类似的经验,然后根据功能开始绘制平面图,接着结合空间组合论进行立面设计,再配以剖面及效果图。面对现在中国的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民经济提高,对建筑的质量要求随之变高,传统的建筑方法已经不合时宜了,我们必须要对建筑设计方法进行不断更新。
3.2.2 借鉴西方建筑设计理论
20 世纪60 年代西方建筑学者开始了建筑设计方法的运动。对于建筑设计方法研究通常是以建筑学院召开的设计方法会议及出版的相关文集开始。第一种设计方法论是探讨关于设计程序,其重要特征是将系统论引入。第二种的设计方法就是一种倾向,用来启发式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强调建立辩论的模型。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现代建筑运动,最具影响的大师是勒•柯布西耶(法)、阿尔托•赖特(美)、密斯•范•德•罗、格罗皮乌斯(德),这些大师的作品及建筑对我们现在的建筑还存在着深深的影响。根据以上背景资料体会到一些认识:
(1)建筑设计应结合城市。
根据城市整体出发研究建筑设计,建筑作为构成城市系统的主要因素,其形态、性质也是要服从于城市整体结构的需要。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有利于综合利用土地及市政设施,在城市动态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保持空间形态的完整。
(2)建筑设计考虑人的行为。行为建筑学是以人类行为为课题,结合心理学、社会科学等,研究人类活动对建筑的需求以及建筑环境对人的思想、价值的反作用。
(3)建筑设计结合形态理论。建筑形态学是通过对形式和结构的综合研究,从而形成建筑设计造型的方法和手段,运用美学、人体工程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科学揭示形态发生的本质及联系。弗朗西斯认为形式是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进而引出空间与建筑形态设计的规律。
(4)建筑设计融合符号学。建筑符号学是以符号学概念来认识建筑,形成新的设计思想方法。建筑符号按照皮尔斯的观点被分为: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前两种相似反映事物原有本质,是静态恒定的,后者则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较世俗化,是动态多变的。通过建筑符号学关于形式和功能的矛盾淡化了。
(5)建筑设计结合生态环境。要以生态环境出发探讨建筑设计方法,人类在改造自然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生态建筑学的研究分两个层次:一是城市总体生态效益的研究,侧重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二是建筑节能,对太阳能建筑等的开发。
3.3 对现代城市建筑的评价
我们评价一个建筑设计优劣往往是感觉到强烈的设计风格在建筑上,为建筑带来特质。基于现代建筑设计方法我们从以下几点来评价。
3.3.1 功能无效或有害的功能会破坏了城市的秩序和效率。建筑设计应尽可能增加居民活动功能及城市生活的趣味性。
3.3.2 空间的特殊或适当的空间都是让人民有所体会。社会公共空间不仅可以容纳人群,还可以促进公众活动。
3.3.3 文脉建筑对城市文脉起重要作用,凡是成功的,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建筑作品都会有其文化根源和文脉背景。好的建筑设计应让城市形成特色象征。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反映了城市文脉的某种潜在因素,宣布钢铁时代的来临。
3.3.4 能源建筑的增加为市政设施带来压力,加剧城市环境污染。好的建筑设计应以4R(Reduce、Renewable、Recycle、Rruse)为设计原则,节能减排。
3.3.5 交通人车混行加剧了城市争道的机会,也形成安全隐患。好的设计应立体布局,人车分流,避免流线的交叉。
3.3.6 绿化建筑会侵占原有绿地。好的设计应通过立体绿化改善植被破坏程度,创造更富趣味的绿化体系。
4 结语
我们应结合实际地形环境,设计目的,有效的技术手段,适当的风格,正确运用设计方法,将抽象的设计原则转化为具体的设计方法,研究建筑设计的程序、准则及评价标准的规律性,对现代城市建筑进行综合设计,引导建筑设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钦楠.建筑设计方法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筑设计中的潜意识思维
建筑设计思维作为创造性思维的其中一种,事实上它与写作、绘画、音乐、诗歌等艺术形式创作过程中的思维模式有着共通之处。有人曾经提出盖里的设计并非是结构主义而是一种潜意识设计,同时盖里也认为建筑在未实现之前就已经存在,而建筑师的任务就是在一张白纸上去发现和寻找建筑的潜在形式。对于这种说法,我既赞同也持保留意见。潜意识设计思维确实是存在于我们的设计之中的,并且对建筑设计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潜意识思维的载体研究
思维载体指的是建筑师进行建筑创作活动中思维成果的外化物。如左图中所表示的一般,人的眼睛、大脑、手、计算机都是潜意识思维的载体,它们帮助设计师把潜意识思维转化成为真正的符号、图形和模型,是把抽象转换为具象的重要载体。
载体的重要性还在于,它能保存设计师的“潜意识”。由于“潜意识”往往是灵光一现,通过载体,一方面建筑师为自己继续修改和发展思维提供参考,透过一些表示方法,将自己的理念表示清楚给自己看,作为自我沟通之用;另一方面成为与其他人员交流的手段,就是在不同阶段中,将自我的思维成果哪来跟其他设计者、业主和施工单位做意见交换。
三、“潜意识思维”与“设计构思”:困难思维和构思方法
如同之前所说,“潜意识思维”是建筑设计中“构思”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设计构思三环节包括有:立意-构思-表达技巧,它是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一环。构思的基本过程通常有:准备期、酝酿期、发展期、完善期和验证期。然而设计者在进行建筑设计构思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对设计无从下手、找不到设计的切入点、感到难以打破以前的设计俗套、被别人的设计左右而陷于困难境地。这也是我在设计时遇到的觉得最烦心却不得不面对的事情。
或许是因为设计者的思维很难一下子从有意识的思维水平进入到潜意识思维水平,在这里我们认为潜意识思维正是创造性构思的关键。另一方面,构思困难还表现在设计者的思维不易达到逻辑思维与其他思维之间的相互转换。例如逻辑思维与跳跃思维的难统一性,也是老师经常所说的希望我们在设计时采用多种思维相结合的构思方法。
建筑设计方法的研究热潮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建筑模式语言、图示思维理论、建筑类型学、建筑形态学、建筑符号学、行为建筑学等设计方法理论都各有特色,在我看来,无论以何种方法作为切入点,都是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只是切入点的不同导致问题的方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产生差异。
四、理论与实践对潜意识思维的影响
1.“理论”与“潜意识思维”
黑格尔把各类艺术的发展进程归列为: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诗歌。这五者在视觉效果上逐步衰退,而在精神层面上层层递进。而最高层次的“诗歌”,仅仅用抽象的文字来产生共鸣,它的视觉效果局限在每个人的头脑中且不尽相同。我认为,我们看到了或感受到了艺术品的某些特征,然而又无法把它们描写或表述出来的原因,不是因为我们运用的工具是语言,二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和思维及其不能成功的发现那些能够描写或表述这些特征的概念,即转换器的失败才是关键所在。
语言与图形的转换虽然困难,但理论思想却往往主导设计者的“潜意识思维”。在前面所提到的“硬结构和软结构”图示中可以看出,理论思想是组成硬结构的一部分,而“创造性思维”这种灵感一现的思维并非空穴来风,它是由长年积累的“硬结构”所演化而来的。正所谓突发奇想也不过来自平日的积累,想必也是如此道理,理论思想对“潜意识思维”的指导功不可没。
在毕业设计时的设计-“成都金河宾馆的改扩建设计”,采用的就是将理念转化为概念在转化为方案的一个设计过程。原金河宾馆坐落在蜀都大道金河路与长顺上街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与人民公园隔街相望,与宽窄巷子老成都民俗街相连。由于该地块是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协调区,我们在设计时很容易想到用“场所精神”理论去解决该方案,通过“桥”作为切入点将人民公园和宽窄巷子相连,而“桥”的由来,则是源于已消逝的金河。我们提取了河流的特质“导向性”“分流型”和“汇集性”。由“汇集性”引申出“回水沱”,它隐喻了商业和酒店的两大核心体系,结合内街的走势,总而贯通整个设计,达到协调共生。另一方面,桥表达了设计中的三种空间形态,一是将整个地块看做一座“桥”,衔接宽窄巷子和人民公园,形成一条景观轴线;二是把具有导向性和传统元素符号的商业内街看做一座“桥”;三是商业空间的空中连廊与平台,虚空间衔接实空间,休闲空间衔接商业空间。三中空间形态由大到小,从场地外到场地内,概念贯穿始终。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把“潜意识思维” 划分为理性部分和想象部分一样,两者在创作中都有涉及。理性建筑思维是指在智力作用下,在一系列连续的符号信码中,可考虑有意义的和能达到目的的图像和模式,这有助于强化逻辑、解决问题、形成概念。
而理论思想作为理性建筑思维的有力支撑,加强了设计者 “潜意识思维”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概念转化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了“潜意识思维”和“概念”之间的转化问题。
2.“模型推敲”与“潜意识思维”
模型是建筑物的微缩反映,它一定要符合形式美的法则。空间处理上,实体模型总反映出平立剖、透视的效果。空间形态虽然有空间的局限性,但内外的通透性、让人进入内部的参与性,却是其他设计手法无法比拟的。
例如,前段时间的9号教学楼设计中采用的就是空间模型推敲的方法。如前面所提到的,模型可以说是最直观的“潜意识思维”载体。从空间形态上入手时,往往不能再在书本中寻找理论支撑,而是要把抽象的“潜意识思维”转化为具体的“空间形态组合”。如何表现这些空间层次和效果,用各种手段塑造或改变空间,无论是从室外到室内、从细部到整体、从单元到环境、乃至地形地貌的制作,均是空间元素与空间关系的体现与应用。这个期间,结合理论知识双管齐下,一方面对理论的结合有了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对空间推敲有了更深化的体会。
如9号教学楼设计中的空间推敲过程,从功能入手,结合入口、庭院的布置,多次尝试、修改和反复推敲,最终形成概念和形态的有机统一,是更加注重设计过程的体现。
从建筑模型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不难看出模型对设计者的设计思维有很大程度的启发培养作用,它是“潜意识思维”具象化的有效途径,也便于设计者自我交流和修改。设计师安东·高迪的设计方法就像它的建筑造型那样新奇,专门依靠模型进行空间造型推敲。这种方法不但不会约束创造力,反而会提高表现复杂空间的能力。
一方面,建筑模型将规划意图全部宏观的表现出来,规划范围和空间关系一览无遗,同时为设计提供更加丰富、合理、适用的空间模拟形象,另一方面,它有助于推敲难以想象的空间关系,训练设计思维和“潜意识思维”的互相转化,使设计者进一步认识空间形象与特征。
参考文献:
建筑潜意识设计思维引导探析,董晓婉,蔡嘉,《高等建筑教育》,2012年第21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