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统计学方法模板(10篇)

时间:2023-11-15 11:05:0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常见的统计学方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常见的统计学方法

篇1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237-01

钢琴作为一种乐器,在现代社会中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学习钢琴的小朋友日益增多,让孩子们学一门特长,陶冶孩子的情操成为家长们的一种共识。

在学琴的过程中。小琴童们遇到了许多问题。本文就搜集的主要问题加以讨论。

一、学琴中遇到的问题

(一)关于复调作品

许多孩子反映,觉得小步舞曲、二部创意等复调性作品是最为头疼的作业。识谱难,指法难,配合难,想达到熟练的弹奏状态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二)音乐性

很多孩子在学琴的初期,学习识谱,触键,节奏,速度等等,关于音色则很少讲到。家长经常会觉得,孩子能将作业弹得很熟练,但是却并不好听。

(三)关于练习曲

钢琴考级已经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了。为了考级而不是爱好学琴是很常见的。考过十级的学生就不再继续学琴了是现在的一个普遍现象。过一两年后,学生甚至弹不出一首完整的那些曾学过的练习曲。

二、教学方法的侧重点

很多小朋友反映说,她们开始是喜欢学习钢琴的,但是慢慢的,随着新鲜感的逐渐淡化和学习难度的增加,弹奏的都是哈农,练习曲之类枯燥的曲目。让他们对机械性的重复这些单调的音乐产生了厌烦。

(一)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探索的动力,在培养儿童的兴趣中,家长和老师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天生对钢琴感兴趣的孩子很少,所以后天的培养很重要,良好的环境对孩子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对于家长,简单来说就是要看到并鼓励孩子的进步,让孩子能将这种赞美转化成学琴的动力。

1.抽象变实物

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呈阶段性,其中2-7岁的幼儿特点主要是以直观表象的形式来认识外界事物,缺乏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因此,老师尽量将音乐中抽象的知识比喻成孩子们熟悉的实物。

2.协作,合作

钢琴一对一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因材施教,但也会让孩子在弹琴的过程中缺少一种综合能力。例如孩子经常为了识谱而顾不得节奏,弹琴速度忽快忽慢等等。对于这种现象大学中钢琴集体课的经验可以拿来借鉴,让孩子们互相配合四手联弹,分声部弹奏以及给歌曲弹伴奏等,在互相配合的过程中既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又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乐感节奏等。

3.兴趣之间要有结合点

三分钟的热度是人的共性,那么,怎样让孩子弹琴的兴趣保持下去呢,我们不妨试着找个沟通的媒介。比如在讲到莫扎特的作品时,我给学生讲了莫扎特小时候由于弄丢了父亲创作的乐谱而第一次作曲的故事,立刻引起了孩子的兴趣,他记住了莫扎特的故事,讲给父母还有其他的小朋友听,并将对莫扎特的崇拜用在了学习莫扎特的钢琴曲中,这种方法调动了他学习莫扎特作品的积极性。

(二)教材的选择

很多钢琴教材以训练技巧为主,容易让孩子产生枯燥的感觉。因此,对什么样的学生选择什么样的教材就至关重要。例如巴托克的著作《小宇宙》,每一首练习曲都是一首民间歌曲或者是根据民间音乐改编的乐曲,这些有旋律的音乐极大的缓解了孩子在练琴中觉得枯燥无味的问题。

三、音色,音乐性

(一)关于单音

钢琴发音的构造就像跷跷板,学钢琴和玩跷跷板一样,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汤普森以断奏入门,要求手腕带动手掌抬起落下,从简单的“落滚”开始就要培养孩子的辨别能力。

(二)关于连贯性

学会辨别音色后,就要注重音与音之间的倾向性和连贯性。两个音之间是有联系的,不单单有各自的独立性,还要有横向的倾向性。

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B-

0038-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的文书写作越来越频繁,应用写作逐渐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技能。然而,在高职应用写作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观念,导致学生“眼高手低”,写作能力极为薄弱。高职毕业生往往只会撰写请假条、申请书、求职信、个人简历等简单文书,稍微复杂的文体便无从下笔。因此,加强实践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已经成为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在此,笔者提出四种比较适合开展应用写作实践教学的场所,即普通教室、写作实训室、学校职能部门和企业职能部门,并针对这四种场所环境下的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作了初步探索,希望在应用写作实践教学的推进过程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基于普通教室的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

普通教室就是平时用来讲解写作理论知识的教室,过去的普通教室往往以“黑板+粉笔”为典型教具,现在的普通教室大多数是多媒体教室。在普通教室进行高职应用写作实践教学,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形式。这种课堂实践活动也叫课堂实训,其教学内容主要是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及要领等,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使用和将来工作可能要使用的应用文为重点,并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在实训内容的选择上有所侧重,实训形式主要以材料写作和情景写作为主,即教师提供写作素材或设置写作情境,让学生完成具体的写作任务,以达到锻炼写作能力的目的。基于普通教室的高职应用写作实践教学,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法、角色扮演法、病文诊治法、任务驱动法以及师生互动法等,变“注入式”为“启发式”,用“师生讨论式”代替“教师独白式”,以此提高学生的动脑、动口和动手能力。例如,让学生模拟商务谈判,签订经济合同;设定公司职位,让学生进行竞聘演说等。当然,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仅仅依靠课堂实训来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其他的实践场所,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才能更好地实现训练目标。

二、基于写作实训室的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

写作实训室通常是指能够为师生提供应用写作实训的电脑机房。机房里的所有计算机都能够直接访问因特网,其网络结构通常由网络服务器、教师机和学生机组成,条件好的机房还包括投影机、影碟机、视频展台及音响设备等。基于写作实训室的高职应用写作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一是让学生学会搜集写作材料,掌握检索写作文献的工具和方法等;二是布置网络应用写作任务,提供网络写作素材和写作要求等;三是选择高职学生毕业后使用机率较高的通用文种作为写作训练重点,如申请书、求职信、简历、策划书等,并进行适当的在线测试、点评。写作实训室环境下的实践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任务驱动法、分组竞赛法、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以及模拟教学法等。例如,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法,即利用网络布置写作练习题、思考题,要求学生在线限时完成,教师逐个检查、当堂讲评,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和智慧,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写作实训室里开展高职应用写作实践教学,是锻炼学生写作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但目前设有写作实训室的高职院校为数不多,有待加强。

三、基于学校职能部门的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

学校各职能部门本身就是一个蕴含着丰富教学资源的实训基地,通过学校职能部门进行应用写作实践教学,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锻炼写作能力的机会,而且也能够减轻部门人员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因此,在高职院校里,写作教师可以依托学校各职能部门(如学院办公室、各行政部门办公室、各系部办公室等)开展应用写作实践教学。具体的实践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与业务来设计。例如,让学生深入本系办公室见习,了解本系应用文使用情况,并尝试为教学秘书、行政人员撰写所需文稿;又如,让学生深入学校党委宣传部实习,为学校网站、宣传栏、广告栏以及广播站等提供相应稿件和作品;再如,让学生深入学校后勤部门实习,了解后勤运作过程,参与市场调查,协助后勤工作人员撰写调查报告、制定采购计划等。此外,学校各系开展的各种比赛活动、社团活动和文艺演出等,都需要用到应用写作知识,都能够为学生锻炼应用写作能力提供大量的实践平台和机会。以学校职能部门为应用写作实践场所,在设计教学方法时,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即写作教师根据各职能部门的业务情况,将学生进行分组、分部门实习,布置与职能部门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在给定的时间范围内经过调查实践后完成相应的写作任务。这种方法既能锻炼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基于企业职能部门的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

篇3

海上拖航是指一船利用自己的动力将另一船或其他漂浮的物体从一地拖至另一地的航行。被拖物通常包括驳船或者其他无动力的船舶、钻井平台、浮码头、浮船坞、浮吊等海上漂浮装置以及失去动力的船舶等。为进行海上拖航,通常由承拖方和被拖方签订海上拖航合同,约定由承拖方用拖轮将被拖物经海路从一地拖至另一地而由被拖方支付拖航费。但在海上拖航中时常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害,这种损害既可能发生在海上拖航合同当事人即承拖方或被拖方身上,也可能发生在第三人身上。如果损害发生在海上拖航合同当事人即承拖方或被拖方身上,过失损害赔偿责任通常在海上拖航合同中予以明确规定。如果损害发生在第三人身上,则根据英美法中的“拖船和被拖船是一条船”这一古老的法律原则,应由承拖方和被拖方为一方对第三人为另一方承担过失损害赔偿责任,该过失损害赔偿责任也就是大陆法中所指的侵权行为责任。在经济学中,这种侵权行为表现为对自愿交易原则的违反,是一种成本的外溢。中国海商法第163条规定:“在海上拖航过程中,由于承拖方或者被拖方的过失,造成第三人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承拖方和被拖方对第三人负连带赔偿责任。除合同另有约定外,一方连带支付的赔偿超过其应当承担的比例的,对另一方有追偿权”。但是第163条对第三人为一方与承拖方和被拖方为另一方,二方混合过失导致第三人和/或承拖方和/或被拖方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未作出明确规定。

为确定和减轻乃至避免海上拖航非合同当事人间的混合过失损害赔偿责任,从而在社会资源的配置过程中,使从资源重新配置过程中获得利益的当事人的利益足以补偿(并不要求必须实际补偿)在同一资源重新配置过程中受到损失的当事人的利益,而不管其利益及损失的分配状态,换言之,即通过有效率地配置资源,增加所有人的社会福利以达到卡尔多-希克斯最优或潜在的帕累托改进。为此,我们对海上拖航非合同当事人间混合过失损害赔偿进行如下法经济学归责和预防激励分析:

一、基本假设

假设在某次海上拖航事故中,A是加害方,B是受害方;A和B都能作出预防以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严重性的行为;X为A所作的预防,Y为B所作的预防,x*和y*分别为A和B所作预防措施的法定标准;加害方A和受害方B在稀缺性的条件下均能达到自己行为理性的最大化即均是理性人,从而具有自由而合理的选择能力,也能对本人偏好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定位,使人们对其形成合理的预期和信赖,并且他们可以倾向于通过他们之间的零成本的交易以达到有效率的结果。

二、承拖方、被拖方和第三人法定的预防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157条第1款规定:

承拖方在起拖前和起拖当时,应当谨慎处理,使拖轮处于适航、适拖状态,妥善配备船员,配置拖航索具和配备供应品以及该航次必备的其他装置、设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157条第2款规定:

被拖方在起拖前和起拖当时,应当做好被拖物的拖航准备,谨慎处理,使被拖物处于适拖状态,并向承拖方如实说明被拖物的情况,提供有关检验机构签发的被拖物适合拖航的证书和有关文件。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的相关规定,我们可以认识到作为一个理性的人,承拖方、被拖方和第三人也总是希望在“谨慎义务”和“合理注意”原则的前提下用最小的预防成本来防止意外的损害,最佳的法定预防标准的确定必须能够使得社会成本最小化,也就是当预防的边际成本等于所避免的边际损害费用时,所确定的法定预防标准的社会成本就能达到最小化{3}。具体来说,承拖方、被拖方和第三人的法定预防标准以及过失责任分配我们可以利用Learned Hand公式加以概括。即如果用P表示海上拖航事故发生的概率,用L表示海上拖航事故发生的损失,用PL表示预期海上拖航事故成本即承拖方、被拖方和第三人法定的预防标准,用B表示海上拖航事故预防成本,则当BPL时,加害方并不构成过失。上述公式可以通过下图1说明。

在图1中,横坐标代表注意水平,纵坐标代表金额水平。因而PL曲线反映了注意函数的预期事故成本的边际变化是随注意水平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B曲线反映了注意的边际成本是随着购买数量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PL曲线和B曲线的交点X*代表了加害方的法定预防标准,X*点也代表了加害方最优的预防水平。在X*点左侧,BPL,因而加害方不承担过失责任,对加害方而言适当减少预防也是成本优化的。

三、混合过失归责方法

根据混合过失归责方法,如果当事人双方都有过失,应根据各自过失程度的轻重按比例分担责任。

即如果Xy*,则加害方负全部责任;如果X≥x*且Yx*且Y>y*,则双方根据衡平原则分担责任;但如果X

混合过失归责方法可以通过下图2说明:

上图2表示在X

在混合过失归责方法下,如果双方都有过错,由加害方和受害方二方当事人按比例承担全部的责任。

四、过失损害赔偿的预防激励

在现代法制社会中,法律规则不能仅仅强调事后的分配和补偿功能,而且还要考虑事前的激励功能,因为法律不过是人们对法院将要作出何种判决的预期。在这里,我们可以忽略保险、诉讼费用、法官的错误,以及国家设立司法机关和执法机关及其监督管理的成本。只有通过要求加害方对受害方予以赔偿来内部化成本即潜在的加害方内部化由其自身导致的损害成本时,便会刺激他们在一个有效的水平上对安全性进行投资,也就是以侵权责任来将由高昂的交易谈判成本所导致的外部效应内部化。但是,要将加害方的侵权行为的外部效应内部化只有通过以下两个环节的侵权责任才能实现:第一是在事前将侵权责任加于潜在的加害方,使其产生有效的预防激励。第二是在侵权行为发生后,通过向受害方支付损害赔偿金,使其等于受害方的实际损失。不过必须说明的是实现侵权的外部效应内部化的目的必然会受到经济法则的制约。

在采用过失责任归责方法的前提下,如果行为人的行为符合法定的预防标准,则可以免除责任。即在事前将侵权责任加于潜在的侵权人,尽管因过失而侵权在道义上不应受谴,但人们一般都还是理性地希望减轻受损的风险,减少或者避免为侵权行为支付损害赔偿金,从而使潜在的侵权人收敛其侵害行为从而采取有效预防的激励。对侵害方而言,侵害方的成本是侵害方预防水平的函数,故当X≥x*时,侵害方没有责任,但侵害方要承担预防成本;当X

对受害方而言,侵害方为避免意外事故损害责任,会采取法定的预防标准,当侵害方没有责任时,意外事故的受害方将得不到任何赔偿,从而会促使受害方内部化其预防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即也能激励受害方采取有效的预防激励。

综上所述,根据混合过失责任方法,如果任何一方可以通过满足法定预防标准来避免承担损害成本,那么这一方就会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另一方在此同时为了将事故成本内部化,也会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也就是说,一个风险中性、理性、自利的人应当会被阻止进行侵犯权利的行为。

但是必须明确的是过失损害赔偿的预防激励的有效性取决于预防的变量是连续型的,而非离散型的,因为离散型变量的预防的有效性取决于特定的事件进而通常无法得出确定性的最优解。

篇4

与此同时,如果统计学方法应用不当,不仅不能准确地反映科研结果,而且还可能带来错误的结沦。Rosenfeld 等比较了不同年表的文章,在20 世纪90年代以后有更多的文章使用了统计推断,而且比较复杂的统计分析方法如多因素分析等也更多的应用于临床研究中,但同时也存在使用统计方法欠妥或叙述不清的情况。

因此本文将对医学科技论文常见统计学方法的正确应用进行讨论,希望加强作者的统计思维,进而提高期刊论文的统计质量及学术水平。

2、统计学方法的内容

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方法及检验水准是统计学方法必须描述的3 方面内容。SPSS (statistics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 和SAS(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 ) 是全世界学术界公认且最常用的两大统计软件包[6]。检验水准即A,表示组间实际无差别而统计结果判断为有差别,犯这类错误的概率[1]。实际工作中常取 A=0.05,表示本次研究计算所得P 值必须小于0.05,才能认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分析方法的准确描述是科技论文科学性的关键所在。统计学方法一般包括统计描述和组间差异性检验(即:假设检验) 两部分内容。

3、统计学方法的正确选用

统计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设计、数据资料类型和变量值的分布。计量资料常用u检验、t检验(.配对t检验)、 F检验;计数资料用 检验;等级资料、偏态资料或不明分布的资料可用秩和检验等。每种显著性检验方法均有其适用范围, 如方差分析(F检验).要求数据服从正态分布, 且各总体方差齐, 否则不宜作方差分析, 若改用非参数统计方法, 则会降低统计效率, 故常在可能情况下, 通过变量变换(如对数变换、平方根变换、反正弦函数变换、例数变换等)使资料转换为正态分布, 以满足方差分析或t检验的应用条件。医学期刊中最常见的是t检验和 检验, 这两种方法误用也较为多见。

3.1重复t检验

多个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又称多重比较)不宜用t检验, 因为重复数次,t检验将增加第一类错误的概率, 使检验效率降低。此时宜用方差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用两两比较方法..(如.SNK、LSD、Duncan法等)。对于同一对均数间的差异, 用t检验无显著性, 而两两比较可能有显著性, 可见错误选用统计方法将推出错误结论。

3.2行列标 检验误用

行列表 检验用于2个或多个样本率(或构成比).比较, 它要求行列表中不宜有1/5以上格子的理论频数T

3.3需要注意的统计学问题

3.3.1无足够的统计学信息

论文中未说明统计方法和 取值, 无均数、标准差或率及t值、 值等统计量, 甚至未作假设检验直接下结论。不少临床医学论文作者只在文中提及P值大小并据此推断结果的显著性。实际上, 临床医学研究关心的是各组之间结局(如疗效)的差别大小, 而不单纯是统计学显著性, 因此应同时说明检验方法、 水平、统计量值、P值和可信区间, 以便让读者了解所用的方法和结论是否适当及其临床的实际意义。

3.3.2统计图、表

统计图、表是统计描述的重要工具。统计图宜少而精, 应按资料性质和分析目的选用适合的统计图形, 统计图虽直观但不能代替精确的数据或统计量同。统计表宜简单明了, 层次清楚, 一般采用三线表。常见的统计表运用不当有.. 标题复杂或过于简略甚至无标题, 辅助线过多, 标目繁杂, 层次不清。另外, 表内不宜留空格, 暂缺或未记录可用“…” 表示, 无数字用“一”表示, 数字若是“0”则填明“0”。

3.3.3统计软件使用的误区

目前计算机应用已十分普及, 统计软件的使用也非常方便, 但软件只能解决计算问题, 并不能替代人脑的统计思维。根据资料的分布特征和数据特点选择统计方法, 正确地解释分析结果并推导出正确的结论, 这是科研工作者在做统计分析时必须首先掌握的, 计算只是一种工具。有了诸如SASA、SPSS等高级统计软件包, 复杂了多元分析如多重回归、多因素方差分析等已变得十分容易, 于是一些作者片面追求使用高深的多元统计方法且多种方法一起用, 误以为统计方法用得越高级, 文章水平越高。实际上如果使用不当, 多元统计方法使用得越多, 错误可能也越多。一个精心设计的临床研究, 资料可能用简单的t检验或 检验就足以说明问题, 若滥用多元分析、结果会适得其反。

4.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在医学研究中必须正确运用统计学,这是科研工作的科学性所决定的。搞科研,首先必须尊重科学。借助统计学这个有用的工具,可以去探索未知事物,揭示和阐明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性。

参考文献:

[1]于国艺, 周晓彬, 王俊. 医学论文常见统计方法误用分析.编辑学报, 1998;10(3):132.

篇5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22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92-02

脊柱损伤中脊柱骨折最常见,由于脊柱的胸腰段是脊柱的胸椎和腰椎的转折点,存在一定的生理曲度,因此胸腰段又是脊柱骨折的最常见位点。以L1、T12和L2为脊柱骨折最常见部位[1]。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中跨伤椎置钉固定术是目前最常见的手术方式,以置4钉最常见。而经伤椎螺钉固定技术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也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推崇。但是,究竟是使用经伤椎螺钉固定技术还是跨伤椎固定的方式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建议。因此,笔者对曾经脊柱骨折、进行过经伤椎螺钉固定技术或跨伤椎固定术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来评价跨伤椎置4钉固定术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和研究对象 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于本院骨科收治入院的92例脊柱骨折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男性58例,女性34例;年龄26-59岁。受伤原因:坠落伤63例,其他意外伤29例。受伤部位:T11损伤4例,T12损伤28例,L1损伤30例,L2损伤20例,L4损伤10例。手术方式:跨伤椎四钉固定组62例,经伤椎螺钉固定组30例。每位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

1.2 手术方法 跨伤椎四钉固定术式是于伤椎的上、下相邻椎骨置入椎弓根螺钉固定;经伤椎螺钉六钉固定术式是伤椎上、下相邻的椎骨置入椎弓根螺钉固定并用短钉固定伤椎椎弓根。

术前除常规操作外给予神经损伤表现的患者甘露醇、地塞米松或神经营养药物。术后患者采取平卧位或侧卧位,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拔除引流管要根据伤口引流情况。疼痛缓解或拆线后在硬腰围或支具的保护下下床活动,进行康复锻炼,根据病人情况于3个月左右去除腰围或支具。

1.3 评价指标 ①术后矫正率:伤椎前缘的高度/椎体正常矫正率;②术前与术后矢状面cobb角(伤椎上下终板连线的夹角);③固定失败率(断钉、断棒、退钉等)。

1.4 数据分析 采用SPASS19.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住院时间、随访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术后矫正率、固定失败率的比较 行跨伤椎四钉固定手术的矫正率为93.2±1.9,经伤椎螺钉固定手术的矫正率为97.5±3.2,高于前组,但是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行跨伤椎四钉固定手术的患者有1例患者固定失败,而经伤椎螺钉固定手术的患者全部固定成功,见表1。

2.3 两组矢状面cobb角的比较 行跨伤椎四钉固定手术的患者术前(22.7±3.9)与术后(7.8±2.3)矢状面cobb角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摘要] 目的 分析跨伤椎置4钉固定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脊柱骨折并行跨伤椎四钉固定或经伤椎螺钉固定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分为跨伤椎四钉固定组62例,经伤椎螺钉固定组30例。分别比较两组的术后矫正率、矢状面cobb角及固定失败率。结果 经伤椎螺钉固定组的矫正率高于跨伤椎四钉固定组但没有统计学差异;行跨伤椎四钉固定手术的患者有1例患者固定失败;经伤椎螺钉固定和跨伤椎四钉固定的患者术前与术后、术前与术后6个月矢状面cobb角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关键词] 跨伤椎置4钉固定;疗效;脊柱骨折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22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92-02

篇6

【中图分类号】R493.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普通人群中存在诸多遭受各种颈痛、肩痛、腰痛、膝痛、肌肉疼痛等折磨的患者,这部分患者多集中在城市的生活社区和农村偏远地区。但是,目前这类地区尚无有效的缓解疼痛的适宜技术。悬吊运动治疗(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是一项在国外被证明了的治疗疼痛疗效明显、操作简单、易于推广的康复技术。其引入我国较晚,在社区医院的开展尚为空白。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SET技术在方庄社区骨科常见慢性疾病中的应用,探索缓解社区骨科常见慢性疾病疼痛的适宜技术,为社区康复技术规范化研究、社区适宜技术的推广提供思路。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抽取2010-201 1年就诊于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的慢性颈、肩、腰痛患者13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20~65岁;(2)慢性疼痛超过3个月;(3)可以坚持完成治疗者。排除标准:(1)有骨折史的患者;(2)肿瘤和局部感染引起的疼痛者;(3)有长期服用镇痛药和镇静药史者;(4)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不能耐受运动训练的患者;(5)风湿免疫等疾患所致疼痛者;(6)拒绝参加者。按照入组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

1.2 治疗方法 (1)治疗组采用SET技术进行治疗,每周3次,每次0.5 h。训练开始前进行弱链测试,判断患者深层稳定肌的情况并评估躯干左右侧屈肌群力量的差异,制定训练方案。训练侧重于提高深层肌肉对骨关节的控制能力。(2)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按摩+针灸方法治疗,每周3次,每次1 h。

1.3 疗效评价方法 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和比较。(1)采用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NRS将疼痛程度以0到10这11个数字表示,0表示无痛,10表示最痛。要求患者根据个人疼痛感受,以1个数字记录。通过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分析。(2)疼痛分级判定标准:无痛:NRS测值为0,无疼痛感;轻度:NRS测值为1~3,疼痛轻微可忍,不影响活动及睡眠;中度:NRS测值为4~6,疼痛不可忍,影响活动及睡眠;重度:NRS测值为7~10,疼痛剧烈无法忍受,严重影响活动及睡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

2、结果

2.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及疼痛类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组及对照组在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疼痛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肌肉骨骼疾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患之一,大多数人在其一生中均会被该病所累及。SET是由挪威的医生、康复师和其他国家的康复工作者共同研究开发的一种全新的治疗体系,它是以持久改善肌肉骨骼疾病为目的,应用主动治疗和训练的一个总的概念的集合。该治疗体系以主动训练和康复治疗作为关键要素,由诊断和治疗两大技术构成。前者通过逐渐增加开链和闭链运动的负荷并结合肌肉骨骼疾病的常规检查来进行肌肉的耐力测定;后者包括肌肉放松、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牵引、训练稳定肌肉系统、感觉运动协调训练、开链和闭链运动、活动肌动力训练、健体运动、小组训练等。

篇7

1 统计设计存在的常见问题

统计设计是整个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研究工作应遵循的依据。常见的统计设计问题有:忽视组间均衡性,样本缺乏代表性,样本例数不足,未设置对照组,未随机分组,未提出统计分析方法等。针对以上问题,在科研设计中一定要遵循实验设计的四大原则即“随机、对照、均衡、重复”的原则[6]。

1.1不遵循或不重视随机化原则

随机化是科研设计的重要原则,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可信度。随机化既要随机抽样,还要随机分组,并有足够的样本量作前提。然而,在医学论文中许多作者对此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论文中统计处理随机化不突出,随机化缺失情况比较常见,有的论文甚至将随机误解为随意、随便,不采用随机化处理方法,导致结果缺乏可靠性。还有些文章中没有提出“随机”抽样的设计与方法,没有排除标准,给人随意选择病例之感,且病例数少,因此没有代表性,所得出的结论不可靠。部分文章虽然注明了“随机”,但未提及采取什么方法进行随机化研究或两组间的例数相差甚远,不符合随机化的一般规律,没有临床参考价值[7]。

1.2缺少对照研究或对照组设计不合理

正确设立对照是临床或实验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设立对照的意义在于说明临床试验或实验研究中干预措施的效应,减少或防止偏倚和机遇产生的误差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目前,国内许多期刊发表的论文对照组设计不合理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有些作者对某种新药或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观察研究中,不设对照组,缺乏对照观察,得出的结论缺乏科学性,令人怀疑。有的文章虽然设立了对照组,但在分析结果时,却没有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而仅将各组间的自身前后进行比较,从而使该研究失去对照意义。对照组选择不当,还表现在两组间重要的临床特征和基线情况相差太大,无可比性,如性别、年龄、病情、经济情况和文化程度等不一致,如有些论文将健康人或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使结果受到非处理因素的影响,产生偏倚或系统误差,使结论不可信[7]。

1.3均衡性原则掌握不够

均衡性原则要求实验中的各组之间除处理因素不同外,其他可控制的非处理因素要尽可能保持一致。特别对疾病预后有重要影响的临床特性一定要在组间分布均衡。各组间越均衡,可比性越强。有些作者在对病例进行分组时,忽视了均衡性原则,两组之间没有可比性,结论自然是错误的。具体表现在:有的文章对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相应统一指标没有设在均衡的水平上。对治疗组情况交代的比较详细,而对对照组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不予交代,或所选对照组的年龄与治疗组不在一个年龄段,影响了作者对指标的观察[7]。

1.4重复的原则掌握不好

所谓重复,一是指重复试验或平行试验,二是指各样本组的例数要有一定的数量,即样本的例数要足够大。虽然随机化是增强非处理因素均衡性的重要方法,但当各组内例数过少时,尽管采用了随机化分组的方法,也难以保证非处理因素的均衡一致。在随机化分组的基础上,只有样本例数足够大,才能使非处理因素均衡一致,同时也才能使抽样误差减小,增强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一般来说,在随机分组的前提下,样本例数越大,各组之间非处理因素的均衡性越好;但当样本量太大时,往往又会给整个实验和质量控制工作带来更多的困难,同时也会造成浪费。为此,在实验设计时,还应保证在实验结果具有一定可靠性的前提下,确定最少的样本例数。一般说来,计数指标每组样本不得少于20~30例,计量指标每组样本不得少于5~10例。在多因素分析时,一般认为样本例数至少为观察指标的5~10倍[8]。

1.5样本的含量

样本的含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结论的可靠性。样本量过少,则抽样误差大,结果可靠性差,且经不起重复验证;反之,盲目加大样本量也会造成人、财、物的浪费,同时也造成非抽样误差增大。故应在保证研究结果精确可靠的前提下,确定最小的样本量。如某篇论文报道某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实际总例数为10例,其中6例有效,于是作者得出有效率为60%。显然,有限的病例数不能充分说明该药是否有效,作者贸然得出结论,容易给他人造成假象甚至误导[9]。

2 统计方法选择与使用不当

在选择统计方法之前,首先应确定研究资料是计数资料还是计量资料。只划分其类别而得到的资料为计数资料,也叫定性资料,如根据治疗结果计算出的治愈率、阴性率、阳性率等。测定某个具体数值而得到的资料为计量资料,如血压值、血细胞计数、血氧分压测定等许多物理诊断和化验检查的结果。目前,医学论文中计数资料最常用的统计方法为χ2检验,计量资料最常用的统计方法为t检验。值得注意的是,各种假设检验方法均有其适用条件,应根据资料特点来选用最适当的方法。均数与标准差分别是描述正态分布资料集中和离散趋势的指标。能否选用“均数±标准差”来描述某一资料的分布特征,关键看该资料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当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时,应将资料转换使之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性后再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否则用秩和检验。有些作者在使用t检验时,未考虑到上述适用条件而盲目使用,造成统计学处理不当或统计学计算错误[10]。#p#分页标题#e#

2.1统计指标应用不当

2.1.1描述计量资料的统计指标描述计量资料的统计指标主要有平均数指标(算术均数、中位数M等)和变异指标(标准差s和四分位数间距Q等),在应用时一定要注意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对于非对称分布资料,算术均数不能反映数据的平均水平,应采用中位数描述。一般地,正态资料或对称资料用描述,偏态资料用M和Q来描述。在不能确定数据的分布类型时,应选用M和Q进行统计描述。四分位数间距Q是75%分位数P75和25%分位数P25之差,即Q=P75-P25,所谓百分位数Px是将全部观察值分为两部分,理论上x%的观察值比它小,(100-x)%的观察值比它大,中位数M是50%分位数P50。、s、M、Px与Q可通过统计软件直接输出[9]。

2.1.2描述计数资料的统计指标描述计数资料的统计指标有绝对数和相对数。绝对数是原始资料经汇总得到的小计或总计数。相对数是两个有关的绝对数之比,主要包括率和构成比(百分比)。医学论文中相对数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分母较小。分母较小时,相对数的可靠性不能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宜直接用绝对数进行描述而不宜计算相对数。医学论文中相对数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二是将构成比误用来说明事物发生的强度。构成比只能反映事物的内部构成,不能说明事物的发生强度。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以及与人体有关的各种因素。由于生物现象的变异较大,各种影响因素又错综复杂,研究常是抽样观察,使事物本质差异与抽样误差混杂,故需用统计方法透过偶然现象来探测其规律性。如果不能正确运用统计学方法,造成统计学上的偏差或失误,就很容易把本来成功的结果当成失败而放弃,或把失败的教训误认为成功的结论而加以宣传。在进行科研设计时要严格遵循科学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能留下隐患,否则,再高明的统计学专家和统计学软件也无法弥补科研设计缺陷造成的损失。总之,统计学分析在医学研究和论文写作中意义重大。作者在撰写论文时,应注意识别、总结有代表性的、有借鉴意义的统计学领域的缺陷、失误或错误的多发点,特别留心易出现统计错误的险区,从而使论文中的统计学问题减到最低限度。认真检查、仔细核验,尽量避免上述错误,必要时还可以请统计学专家帮助把关[12]。

2.2统计方法描述或选择不当

统计方法选择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结论的可靠性[12]。临床资料的结果变量可分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和等级资料。计数资料指将观察对象按两种属性分类,如生存、死亡,治愈、未治愈,有效、无效等,通常转化为率。如果是两组间的比较,则采用四格表χ2检验或其校正公式,如果是多组间率的比较,则采用行×列表资料χ2检验。计量资料指对某一个研究对象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得到的资料,一般均有计量单位。通常资料呈正态分布时,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当资料不呈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时,也可用秩和检验等非参数检验法。

2.2.1统计方法描述不清

医学论文中常可发现作者未交代所用的统计方法,如是配对设计的t检验还是成组设计的t检验,是Ridit分析还是χ2检验,是作相关分析还是作回归推断。统计方法交代不清或根本不予交代,使读者对论文结论的正确与否无法判断。有的作者只提一句“经统计学处理”后,就写出结论。有的甚至直接用P值说明问题,笼统地以P<0.05或0.01、P>0.05便称结果差异有无显著性,P值的大小不说明差值的大小,它还与抽样误差大小有关[13]。因此,还应写明具体的统计方法,如有特殊情况,还应说明是否采用了校正,应写出描述性统计量的可信区间,注明精确的统计量值和P值,然后根据P值大小作出统计学推断,并作出相应的医学专业结论。

2.2.2假设检验方法交代不清不交

代假设检验方法或假设检验方法交代的不具体、不清楚是医学科研论文中常见的错误。如果不交代假设检验方法或假设检验方法交代的不具体,读者就无法考察论文的统计学方法选择的是否正确,无法核对计算结果是否准确。每一种假设检验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应条件和严格的适用范围。对于同一组资料,采用不同的假设检验方法可能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如将配对设计的资料按成组设计资料的方法处理,将会损失样本提供的信息、降低检验效率,可能使原本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14]。在论文写作时,不但要交代选用的是什么统计学方法,而且统计学方法要尽可能具体。如选择t检验,要说明是配对t检验,还是成组t检验;选择方差分析时,要说明是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还是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对于四格表资料,应说明是一般四格表χ2检验、配对四格表χ2检验及四格表资料的精确概率法等。

2.2.3统计方法选择常见错误

①误用χ2检验。χ2检验有一定的适用条件,n>40且理论数(T)>5时,可用一般χ2检验;n>40,但至少有1个T>1且T<5时,可用校正χ2检验;n<40或T<1时用χ2检验的确切概率法[15]。②t检验误用于多组资料的比较。在医学期刊中常会出现将t检验误用于多组资料的比较。多组资料的比较应该采用方差分析(F检验),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时,再进一步作两两比较。当各组均与一个对照组比较时采用Dunnettt检验;当各组相互循环比较时,则常采用Student-Newman-keuls(SNK)检验,又称q检验[16]。③配对t检验与成组t检验误用。大部分论文只注明采用t检验,而未注明是配对t检验还是成组t检验。配对t检验常用于处理前后的自身对照,即差值均数与总体均数“0”的比较;成组t检验适用于成正态分布的两个小样本均数间的比较。④资料不呈正态分布时未用非参数检验。t检验F检验等适用于呈正态分布、方差齐且有确切的测量数值的资料,而非参数检验(如符号检验、秩和检验Wilcoxon法、秩检验-KruskalWallis法、Friedman法、Ridit分析、Seperman相关等)对资料无特殊要求,对按大小顺序、评分、等级、反应程度甚至色调深浅等资料都可进行分析比较[17-18]。因此,对于多组计量资料的比较,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时用F检验,方差不齐时可用变量变换,或采用秩和检验;对于两个小样本均数的比较或处理前后的比较,方差齐时用成组t检验或配对t检验,方差不齐时用t′检验[19]。

3结果解释时存在的问题

统计分析的结果是无效假设或是不能无效假设。无效假设在一般的统计检验为两组总体参数相等。无效假设只能说两组总体参数不相等而并不能说两组相差很大。两组相差如何要对可信区间进行研究观察后得出。由于统计检验不能得出差别的大小,因而结论不能说“有明显差异”或“有显著差异”,也不能说“差异非常显著”,更不能说“差异明显”。在国外的统计书籍上的英语表达为“significant”,它的正确意义应当是“有意义的、有重要性的”。俄语为“Значмый”和日语中的“有意”也是这个意思。国内只有极个别的英汉词典把“significant”误译为“显著的”。正确的说法应当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等[20]。在解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时,有些人常常根据P值的大小作出对实验效应差别程度不同的专业结论[21]。例如某实验研究,比较甲、乙两种治疗方法对某病的治疗效果(假定甲法的疗效优于乙法),若得到“P<0.001”,则认为甲法极显著优于乙法;若得到“P<0.01”,则认为甲法非常显著优于乙法;若得到“P<0.05”,则认为甲法显著优于乙法。犯这种错误的原因是错误的理解了统计学中P值的概念[7]。统计学上根据假设检验原理推算出来的P值表示拒绝特定的无效假设可能犯假阳性错误的概率。P值的大小并非指差异的太小,只能反映两者相同或不相同。P值越小,说明越有理由认为两种处理方法效果不同,而不能反映对比的两组或多组之间差异的大小。差异的大小只能根据专业知识来确定。此外,甚至在部分投稿文章中未交代所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也未见应用统计学的迹象,仅从各组数据的均数大小做出了统计推断。医学期刊论文中暴露出来的统计学错误,从表面上看是编辑部和审稿者把关不严所致。事实上,即使审稿时发现了上述错误,也无法改正。因为实验设计的错误只有在科研工作开始之前才有可能得到纠正。即使编辑工作者能够阻止有严重统计学问题的,也仅仅是治标而已。如何使广大医学论文作者在医学研究中正确应用统计学,提高科研质量才是治本[7]。#p#分页标题#e#

4对策与建议

众所周知,统计学是从事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从试验设计、资料收集与表达、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正确地运用统计知识,才能真正发挥统计学在科学研究中应起的作用。然而,在已出版和发表的一些学术专著和论文中、通过评审的科研成果和答辩的学位论文中,经常可以看到忽视、轻视和误用统计学的现象[22]。

知识应完善编辑人员的知识结构,保证统计学应用的准确性。为此,可定期聘请统计学专家对审稿人员进行统计学知识培训。科技期刊的群体效应理论[23]认为,期刊编辑的专业结构应多元化,以利于编辑互相学习,实现知识互补。医学期刊编辑部可考虑聘用统计学专业的研究生作为编辑。编辑应将医学统计学作为自己的必修课,通过多种方式,如自学自修,参加讲座或培训班学习统计学知识,有条件的编辑部,如医学院校学报编辑部,可以有计划地组织编辑参加本科生或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课程的学习,也可鼓励编辑人员在职攻读统计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这样,可以提高全体编辑人员的统计学水平,最终使编辑和审稿人都能够发现论文中存在的统计学错误,并指导作者修改,正确进行医学论文中有关统计学分析的描述[24]。另外,有关职能部门或学会可组织与医学统计学相关的培训班,聘请统计学专家讲课,对编辑人员进行定期统计学知识培训,加强科研设计、统计学知识的学习[19]。

4.2加强医学统计学专家审稿

医学研究论文专业性强,经常涉及统计学处理问题,有时会遇到统计方法复杂的稿件,这不仅需要本学科专家审稿,而且需要医学统计专家把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论文所报道的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医学期刊编委会中应有统计学专家,专门负责稿件统计学方面的审查工作。

篇8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4.209

血常规检测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检查项目之一, 其检验指标主要为血液中的细胞成分, 通过对血液中细胞成分的检查, 观察其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 为临床上常见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1], 所以合理有效地进行血常规检测对疾病的诊断意义重大。合理采血是保证血常规检测顺利实施的基本前提, 当前临床上最常见的采血方法主要包括末梢采血、静脉采血和动脉采血法。由于末梢采血和静脉采血操作相对简单且方便[2], 所以临床上应用更广泛, 本文拟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对患者进行采血, 以期观察其在血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对比结果, 为后期血常规检测的标准化操作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2月本院检验科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4例, 女46例, 年龄20~63岁, 平均年龄(45.3±5.9)岁,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检测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被要求在8:00左右空腹状态下进行血常规采集, 采血前均要求患者保持平静, 对照组采用末梢血采集法进行采集, 实验组采用静脉采血的方法进行采集。对照组:首先清洁消毒皮肤, 取自左手无名指内侧面的末梢, 待干燥后再进行穿刺, 利用真空试管进行血液的采集;实验组:取自前臂肘静脉作为采血静脉, 如果前臂静脉不明显, 则选取背静脉或内髁静脉作为采血静脉, 利用真空试管进行血液的采集时间为

1. 3 检测仪器 本研究主要使用日本生产的全自动SYSMEX XS-800i血液分析仪, 同时该设备自带相关的稀释液、清洗液, 本研究中所有的血常规真空采集管均为含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的烘干小离心管。

1. 4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为WBC、RBC、HGB、HCT、MCV、MCH、MCHC及PLT的检测值。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实验组中RBC、WBC、PLT、HCT、HGB的检验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小结

血常规检测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检查项目之一, 通过对血液中细胞成分的检查, 观察其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中RBC、WBC、PLT、HCT、HGB的检验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何昭霞, 李灵, 陈杰.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比较. 河北医学, 2012, 18(10):1504-1506.

篇9

对于分类资料的比较,首先需要明确的两个问题是:(1)目标变量的分类描述之间是否具有等级关系;(2)统计目的是为了明确构成比(率)的差异、目标变量的强度差异、目标变量与分类变量之间的变化趋势、还是目标变量在组间的一致性问题。对于无等级关系的分类资料构成比(率)的比较,一般采用独立样本卡方检验分析构成比(率)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配对卡方检验回答两种分类方法是否具有一致性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总体样本量小于40或有理论频数小于1的方格时,应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构成比(率)的差异[1]。对于目标变量为有序等级资料的研究,一般应采用Ridit分析比较多组数据之间目标变量的等级的强弱[2];对于双向有序等级资料的分析,则通常采用趋势性检验分析分组因素与目标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同的变化趋势。国内的部分检验专业论文,忽视试验设计的特点,忽视目标变量与分类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等级关系,忽视专业需求,将卡方检验视为万能检验对分类资料进行分析处理,造成了统计学结论和专业结论的脱节,极大地削弱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1.2未给出可信区间

任何统计学结论必然最终要回归专业结论。在某些情况下,有统计学意义不一定有专业意义,反之亦然。统计学处理结果的P值,只能反映这一结论犯Ⅰ类误差的概率,并不能体现实验因素引起效应量的变化幅度。因此,如果仅仅在研究论文中报道P值,可能会误导读者,夸大研究的价值。比如,某研究发现了冠心病患者(n=118)血浆载脂蛋白M的浓度为(1.3757±0.1493)ODu/mm2,而健康对照人群(n=255)只有(1.3502±0.1288)ODu/mm2,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但众所周知,载脂蛋白M的检测误差和生物学变异都远大于0.02ODu/mm2,如此微小的差异虽然有统计学差异,但是并无多大临床价值。如果能列出两组患者载脂蛋白M差异的95%CI,则读者便可以一目了然地判断研究实验因素效应的大小,并根据专业判断该研究是否具有临床价值。

2诊断性试验常见的设计缺陷和统计学错误

对目标疾病进行快速且准确的诊断,是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前提。因为具有客观、微创的优势,实验室检查在疾病的诊疗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开展诊断性试验,评价实验室检查手段对目标疾病的诊断能力,是实验室医学家的重要使命之一。国内检验专业杂志上刊登的论文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诊断性试验论文,这些论文都或多或少存在设计缺陷和统计学错误。笔者仅列出以下几点常见设计和统计学错误。

2.1以健康个体作为对照组

国内开展的部分诊断性试验研究,以健康个体作为对照人群,这其实是一种很不科学的行为。健康个体和疾病患者在症状和体征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通常无需借助实验室标志物就能进行鉴别诊断。因此采用健康个体作为对照并不足以体现实验室标志物的鉴别诊断效率[5]。正确的对照组应该是在症状和体征上与疾病组高度相似,在临床工作中极易于目标疾病混淆的一类人群。比如,欲评价甲胎蛋白对肝癌的诊断能力,对照组就应该设立为肝硬化、肝囊肿、肝炎等一类与肝癌难以鉴别诊断的疾病。此外,诊断性试验研究要求研究对象具有较好的临床代表性[5]。因此,最好采用连续招募的方式确定研究对象,以确保诊断性试验的疾病组与对照组的病例分布情况与临床工作一致。而国内的很多诊断性试验研究,未就研究的数据采集方式(前瞻还是回顾)、病例招募方式、纳入和排除标准等进行详细的说明,使得读者无法判断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的临床适用范围。

2.2采用参考范围上线作为实验室标志物的诊断界值

对于定量分析的实验室标志物,其诊断阈值的确定应该是充分考虑该标志物在疾病人群以及与疾病人群相似的人群中的分布状况,充分权衡漏诊和误诊所带来危害。国内开展的部分诊断性试验,忽视上述原则,错误地以参考范围上限作为诊断界值。众所周知,参考范围上限只是反映实验室标志物在健康个体中的分布状况,并未充分考虑其在疾病患者以及疑似疾病患者中的分布状况,因此不宜作为诊断界值[6]。对于定性的诊断标志物,可以直接绘制四格表而计算出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阴/阳性似然比、阴/阳性预测值等指标。对于连续变量,通常需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法确定其总体诊断效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将不同诊断界点所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汇总与同一条曲线上,通过曲线下面积反映目标试验的总体诊断性能[7]。研究人员可以根据专业需要从曲线上选择不同的界点作为推荐的诊断界点。

3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常见设计缺陷和统计学错误

开展病例对照研究,旨在分析某种特征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探索疾病发生与发展的原因,为开展队列研究和开发新的治疗手段提供思路[8]。国内检验专业杂志刊登的论文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大多不同程度地存在设计缺陷和统计学错误,主要表现在:

3.1未采用多参数的分析方法同时分析患者特征与疾病的关联

病例对照研究从本质上讲属于观察性研究,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可能会同时与多种患者特征有关。因此,如果需要确定待研究的指标与疾病的关联,则需要充分考虑潜在的“混杂因素”的干扰。对于“混杂因素”的排除,一是可以设定严格限制纳入/排除标准或者采用配对的方式进行研究,但这种方法往往增大了研究难度,因此并不常用。目前多采用第二种方法,即将“混杂因素”因素作为一个协变量进行分析,以明确在校正了“混杂因素”的前提下,待研究的患者特征与疾病之间是否还存在关联。因此,在开展病例对照研究时,应尽可能地详细列举疾病潜在的关联因素,以便在进行在统计学分析时能确定各种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关系的强弱。国内检验专业杂志上刊登的部分病例对照研究,对受试对象特征的描述十分简单,有的甚至仅仅提供了性别和年龄等最基本的特征,不仅让读者无从判断研究结论的适用范围,同时也因为未能排除“混杂因素”的干扰,造成研究结论不可靠。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将所有潜在的“混杂因素”作为因变量,采用多参数的数学模型(比如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在多因素校正的情况下,各个关联因素与疾病的独立关联关系[9]。

3.2结果的解释与结论脱节

病例对照研究又称“横断面”研究,因为其研究的两个因素:患者“特征”(比如胆固醇增高)与“结局”(发生冠心病)是同时发生的,因此在时序上无法明确因果关系问题。特征的改变与结局的发生之间可能存在三种关联关系:(1)某种特征的改变引发了结局(疾病);(2)结局(疾病)引起了某种特征的改变;(3)是第3个(组)因素同时引起了结局的发生与某种特征的改变,即疾病的发生与特征的改变之间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国内的部分病例对照研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忽视研究的“时序性”问题,将“特征的改变”与“疾病”之间的关联解释为某种特征的改变是引起疾病的原因之一,实为不科学和严谨的表现。

4队列研究中常见的设计缺陷和统计学错误

与病例对照研究不同,队列研究(又称前瞻性研究)是先确定研究人群(队列),然后对研究人群进行随访,记录结局,即研究的观察终点(通常为疾病的发生或者患者死亡)。然后分析患者进入队列时候的特征(即基线特征)与观察终点的关系[8]。队列研究可以在时序上明确“特征的改变”与“结局”的关系,因此较病例对照研究具有更高的论证强度。有部分国内检验专业杂志上刊登的论文属于队列研究(多以疾病预后研究为主)。但是这些研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设计缺陷,主要表现在:

4.1队列的基线特征、随访方式以及失访人群的介绍不清晰

队列研究的重点在于随访,随访时间的长短、随访频率的高低以及失访率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研究的质量。因此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有必要浓墨重彩地介绍随访的方式、频率、失访率以及随访时间的长短,以便读者以及循证医学研究者对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高质量的队列研究具在系统综述(systemre-view)中占有更高的权重,是重要的循证医学证据,因此也更容易在疾病指南的制定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国内检验专业同行开展的部分队列研究,在材料与方法中并未详细交代随访的方式与频率,也未交代失访率以及释放数据的处理方式。有的研究为了降低失访率甚至从队列中删除了失访病人数据,是一种极不严谨的科研行为。

4.2没有采用多参数的数学模型分析各个基线特征与研究对象结局的关系

与病例对照研究一样,队列研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混杂因素”的干扰。因此,在纳入研究对象时候,应尽可能地明确患者的“基线特征”,以便再进行统计学分析时能够考虑更多的变量。对于队列研究数据的分析,需要考虑到时间对结局的影响,因此一般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反映基线特征与受试对象结局的关系,以Logrank检验分析某以特征与结局发生的关系,最后以多参数的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基线特征与观察终点的独立关系[10]。国内检验专业杂志上刊登的部分队列研究论文,对于队列的基线特征介绍不够详细,让读者无法判断可能存在的混杂因素。在描述观察终点的发生状况时,仅仅简单地以“一年生存率”、“一年发生率”等文字进行简单的描述,而未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来展示结果,更没有以多参数的Cox风险比例模型校正潜在的混杂因素,导致研究结果可靠性大打折扣。

5方法学对比研究中常见的设计缺陷和统计学错误

受经济、地域、观念等因素的限制,对于同一个检验项目,往往会有不同的检测方法。因此,有必要开展检验方法学之间的对比实验,评价针对同一检验项目多种检测方法的可比性,为这些检验方法的临床解释提供参考,为不同医疗单位检验结果的“共享”提供依据,最终达到节约医疗资源的目的。目前在国内检验专业杂志上刊登的论文中,有一部分内容属于检验方法学比对的研究。我们以定量资料的方法学比对为例,浅析国内检验方法学对比研究存在的设计缺陷和统计学错误,探讨正确的统计学处理方法。

5.1对两种准确性均欠佳的方法进行比对

一种新的检验方法之所以能应用于临床实践,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值的差异)是基础。换而言之,这种新的检测方法应该具有“溯源性”。如果待评价的两种方法本身“无源可溯”,那么即使两种方法有良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也不能说明两种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比如,有A~E五个浓度不等样本,但已知其中某种物质的真实的浓度分别为2、3、1、5、4(单位略),分别用甲乙两方法进行对该物质的浓度进行检测,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均为1、2、3、4、5(单位略),虽然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是这种一致性并无多大临床价值,因为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均准确性欠佳。

5.2以t检验进行比对

有部分检验方法学对比研究,以独立样本t检验或者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试图以“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均数之间无差异”这一统计学结论来说明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这种统计学处理方式是完全错误的。t检验回答的是两种检测方法所得出的检验结果均数之间无差异,并未回答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问题。比如,有A~E5个浓度不等样本,分别与甲乙两法进行检测,甲法的检测结果为1、2、3、4、5(单位略),而乙法的检测结果为5、2、3、1、4。若采用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虽然两组检测结果均数之间无差异(P=1.00),但两种方法并无一致性可言。

5.3只评价了两种方法的相关性,而未评价一致性

有部分检验方法学对比研究,采用Pearson法对两种检验方法进行比对,试图通过相关系数来反映两种方法的可比性。这种统计学处理方式也是不严谨的,因为相关性分析回答的是“相关性”问题,而非“一致性”问题。当存在系统误差时,两种检测方法完全可以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而无一致性。比如,有A~E五个浓度不等样本,分别与甲乙两法进行检测,甲法的检测结果为1、2、3、4、5(单位略),而乙法的检测结果为1.5、2.5、3.5、4.5、5.5。若采用Pearson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两组检测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2=1,P<0.01)。但是乙法的检测结果较甲法高出了0.5个单位,因此,两种方法也并无一致性可言。

5.4推荐的统计学方法

对于检验方法比对实验,应该分别从统计学上和专业解释上证实两种方法是否具有可比性。正确的统计学方法为:首先以配对t检验分析两种方法检验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专业意义。同时,进一步采用Bland-Altman法绘制Bland-Altman图,计算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限度,并且分析两种方法的一致性限度是否符合专业要求[11]。若两种方法的一致性限度符合行业标准(比如CLIA′88)或者一些行业共识。若两种方法的一致性限度已经符合了专业要求,则进一步采用Pearson法或者Spearman法分析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并对相关方程的截距和斜率进行假设检验,分析截距与0之间的差异,斜率与1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这样就可以从统计学上和专业上同时回答“两种检验方法是否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篇10

肺炎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常合并多脏器损害,最常见是心脏损害,心肌酶谱是临床常用反应心肌损害的指标之一,对87例肺炎患儿心肌酶谱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7例肺炎病例均为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一人民医院儿科2006年1~12月住院治疗的患儿,男48例,女39例,年龄1个月~7岁,其中1个月~1岁共49例(男29例,女20例),>1岁~3岁共20例(男11例,女9例),3~7岁共18例(男8例,女10例)。有心音低钝或心率改变的15例,婴儿组9例,幼儿组3例,学龄前期及学龄期组3例。对照组为同期上呼吸道感染的门诊患儿40例,男19例,女15例,4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病例选择方法 肺炎组按《儿科学》第4版肺炎诊断标准确诊,且除外原发性心脏及其他系统疾病。对照组按《儿科学》第4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确诊,且除外原发性心脏及其他系统疾病。

1.2.2 心肌酶谱检测 肺炎患儿在入院24 h内采集标本,对照组在治疗前采集标本,抽取静脉血2 ml送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ST(谷草转氨酶)、LDH(乳酸脱氢酶)、CK(肌酸激酶)、CK-MB(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及HBDH(羟丁酸脱氢酶)。

1.2.3 肺炎组分组方法 按照年龄分为四组,1个月~1岁为婴儿组(1组),>1~3岁为幼儿组(2组),>3岁为学龄前期及学龄期组(3组)。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余用SPSS 10.0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q检验,以P

2 结果

2.1 肺炎组与对照组心肌酶谱CK,CK-MB,AST,LDH,HBDH阳性例数和阳性率的比较 见表1,两组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肺炎各年龄组与对照组心肌酶谱值的比较 见表2。对照组心肌酶谱CK,CK-MB,AST,LDH,HBDH大多数在正常范围内,肺炎分组与对照组四组间,心肌酶谱CK-MB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注: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肺炎是小儿一种主要的常见病,也是婴儿时期主要死亡原因,尤其是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1]。肺炎时由于气体交换面积减少和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缺氧和感染中毒症状,细胞缺氧时,胞浆内酶系统受损,不能维持正常功能,导致组织对氧的摄取和利用不全,可引起多系统功能障碍[2]。其中以循环系统功能障碍最为常见和突出,心肌细胞对缺氧耐受能力差。心肌细胞受损,细胞膜通透性改变,酶释放增多或溢出增多使血清心肌酶含量升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心肌酶谱检查已成为测定心肌损伤的一个重要指标[2],AST、CK、LDH及HBDH在急性期均可升高,但有非心脏因素影响,CK-MB是心肌特异性胞浆同工酶,正常血清中含微量[3],心肌细胞受损入血致血清中含量增高,对判断心肌损害有高度特异性[4]。

本资料显示肺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变化率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