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模板(10篇)

时间:2023-11-16 10:27:57

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

篇1

我国高等教育在近年来的蓬勃发展中已跨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由于利益的重新调整,新旧观念的碰撞,文化的冲突,大学生无疑也感受到这一变化,并敏感地经历着这种调适。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使职业生涯规划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不仅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有助于提高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最终目标。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及将其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是指个人在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的基础上,个人通过对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职业目标,而预先进行生涯发展系统安排的活动或过程。大学生涯是职业发展的准备期,是决定能否赢在起点的重要阶段。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群体也出现了新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价值观、道德方面的某种缺失,关于理想与信仰、高尚与正直、原则与道德在新形势下开始显得弱化,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两课”不够重视,大学生思想教育出现淡化的趋势。因此,新形势下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继续过多地从宏观角度出发,而忽略大学生个体需求,那么其有效性会非常有限。笔者认为,从学生自身需求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有利于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对新形势下 我国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挑战的有效补充

(一)职业生涯规划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这无疑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出现自我认知不清晰,独立自主和责任意识薄弱等问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三观”教育以空洞的理论说教为主,不能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无法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而利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能力等做充分的分析,可以帮助大学生对自己正确定位。同时通过对职业生涯和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了解,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树立人生目标,根据目标进行规划并采取实际的具体行动,提升自己的自主意识和责任,从而改变许多大学生面临新的环境不知道如何面对大学生活,不知道自己肩负着什么责任的状态,在满足了生理、安全需要的基础上,通过追求职业与事业的成功实现对归属、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高层次人生需要,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职业生涯规划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共性教育为主,忽略了个性教育。将职业生涯规划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以共性教育为前提,同时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职业生涯规划是以学生的个人成才和发展为基础的,以学生的人生目标为出发点,针对个人的性格能力特征进行的指导。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大学生的主体需求,实现社会和个人的协调发展,实现学校教育与个人主观目标、社会客观目标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达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以及个性化的目的。

三、新形势下如何发挥职业生涯规划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加深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意义的认识,培养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

教育部2006年9月1日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再一次强调了就业工作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在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职业生涯规划载体的重要意义,把职业生涯规划渗透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充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德育作用,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专业性学科,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具备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知识,高校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逐步建成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通过他们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更好地设定和实施职业生涯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的德育功能内涵。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系统工程,其德育除了具有各类教育所共有的目标、内容和途径之外,其特殊性在于以就业为导向,注重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以及就业观、创业观教育。在实际工作中应逐步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的德育内涵。首先通过职业理想教育使学生树立目标,形成学习动力;其次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第三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最后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综上所述,重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有利于加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科学性和渗透性,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需要指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并不能因为重视职业生涯规划而忽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不能试图用职业生涯规划替代思想政治教育,忽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应结合我国国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向,在加强思想政治的实践中继续探索如何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补充和促进作用,紧密结合两者关系,从而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篇2

高校一直都是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主阵地,大部分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就将进入职场,承担起创造社会财富、进行国家建设、实现民族崛起的重任。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其个人品德和职业道德,帮助其树立崇高的道德信仰和明确的职业目标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迫在眉睫的。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与职业规划教育具有相同的内涵

在课程建设上,一方面,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的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促使大学生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社会及自己创造财富;学习职业规划课,有利于帮助学生及早明确人生目标,鞭策大学生以守法讲理的手段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另一方面,两门课程的教育模式存在着共同的问题,如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等。

二、课题调研的主要调查数据与结论

在问卷调查中,共派发650份问卷,回收603份,回收率为92.77%,有效问卷584份,有效率为96.85%。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94.52%的受访者所在学校开设职规课,71.90%的受访者认为开展职业规划教育课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及将来的就业环境,在学校未开设职规课的受访者中,有56.20%的学生认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带来的正面作用。71.40%的受访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信仰帮助很大,其中大一至大四的数据无明显差距。

这说明,近年来在各高校普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取得重大成果,绝大部分学校已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大部分同学认识到了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会对自己产生很大帮助。然而,这两门课程也存在某些共同的问题。

73.20%的受访者认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比较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效果不够明显,64.30%的受访者为现实中评价成功的标准与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求学生树立崇高理想的矛盾而困惑。这说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授课方式单一、侧重于理论灌输、脱离大学生实际等问题。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路径选择

1、从学校角度

应建立学生职业规划方案及道德操行档案库,全程跟踪及监督学生的完成情况。一方面,许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职业生涯规划方案,但由于中途遇到困难或淡忘了目标,轻易放弃了实现此方案;另一方面,高尚的品德修养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并不能仅停留在“假、大、空”的理论上,需要落实到生活细节,学校的反馈监督机制有利于督促学生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中牢记目标,勤于实践。学校可借助电子信息平台,构建职业规划方案及道德操行网络评价系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录入职业生涯规划方案、道德发展目标,每一学期末后上网反馈目标实现情况,反思总结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结合实际情况修正目标。

2、从学生角度

首先,学生应该摒除偏见,端正学习态度。一方面,许多学生受社会上盛行的“潜规则”文化污染,放弃了崇高的职业理想和道德操行,错误地认为只有使用不正当手段才能迅速收获名与利,而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只能过得平庸清贫。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偏见与误解,认为二者是“无用的”“过时的”“脱离实际生活的”,由此产生的排斥情绪大大降低了教学的实效性。学生应革除偏见,端正态度,以开放的心态认真吸收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相关知识,以灵活的方式应用于生活实处,以细腻的眼光发现二者对实际生活的指导作用。

此外,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大胆反馈教学意见,踊跃献计献策。问卷调查中超过80%的学生表示如果可以及时和思政课和职规课的教师反馈教学效果,将改善教学质量,对自身的发展有帮助。因此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主动地与教师沟通反馈,与教师一同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从社会角度

媒体舆论要实事求是进行报道,不能夸大新闻事实。问卷调查中,80.1%的学生反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很崇高,但现实生活中官员腐败、社会道德滑坡等现象令其难以接受。事实上,很多媒体为吸引观众的眼球,大肆报道负面新闻,造成负面新闻的泛滥。心理学研究表明,相较于正面新闻,人们会更加偏好负面信息,神经学研究也证明了大脑对坏刺激的反应比对好刺激的反应更强烈,而且会留下更深的痕迹。媒体肆意宣传负面新闻,夸大问题的影响力,易使部分难以明辨是非是的大学生产生消极情绪与阴暗心理,怀疑甚至排斥抵制思政课的正面教育,产生利用违法犯罪手段可以快速致富、贪污受贿才能升官的错误认识,这完全会大大降低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媒体舆论应客观报道事实,传达积极思想以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与职业目标。

【参考文献】

[1] 宋进,王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理念和建设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

[2] 王立仁,孟晓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7.

篇3

一、引言

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催化剂。作为班主任,要清楚地分析出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之间的有效结合点,使得二者之间可以达到有效的连接与影响。因此,班主任为了更好地促进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之间的有效衔接,就必须要对二者进行分析。下面笔者将从进行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教学策略三方面展开分析。

二、进行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意义

对于中职教育班主任工作来说,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些思想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而职业规划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思想指导,因此班主任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认知就显得非常必要了。这样看来,进行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就十分有必要。

三、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智力发展的不均衡和不稳定性

根据目前的中职学校发展现状来看,中职学生智力发展的不均衡和不稳定性的问题始终存在,这就会使中职职业教育很难得到良好发展。因为在中职教育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对社会职业的认知都是有限的,并且是十分不全面的,而且这种不全面的认识还存在着不稳定性。这样的现状就使得班主任很难将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合理地结合起来,从而对班主任的相关职业指导工作造成影响,不利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进行。

(二)学生自我意识的极端性和迷茫性

班主任应该明白,在中职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都非常强烈,由于青春期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自我意识会出现极端性和迷茫性。一旦学生的自我意识表现出这两个方面的特征,班主任就要对学生展开相应的指导工作,避免学生因为受到情绪的影响而放弃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要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对意识的掌控能力。有的中职院校缺乏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的教材,也会使学生学习起来非常迷茫。面对这样的状况,就需要班主任结合实际问题,找到学生自我意识的极端性和迷茫性产生的根源,保证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正常进行。

四、促进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教学策略

为了解决目前班主任教师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问题,本文将从班主任的角度入手,解决目前的学生问题,实现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更好地发展。

(一)采用情景教育,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观

班主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育的方法,帮助学生认真地对待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目前社会就业的真实情况,来向学生展示就业的严峻形势以及就业压力等问题,那么学生就可以十分真切地感受到就业市场的残酷性,从而开始认真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观。

(二)利用榜样力量,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观

班主任还可以发挥职业榜样的作用,通过介绍一些本校毕业生就业优异的实例,来让学生心中有一个榜样可以学习和超越,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认真地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课程内容,对不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进行合理的纠正,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三)运用科学理论,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观

俗话说得好,科学理论才是指导实际的最重要的武器。那么班主任在解决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时,就可以运用一些科学的经济学理论或者是市场经济理论,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职业技能以及职业发展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结合具体的理论和自身发展的实际,来制定出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所以班主任必须要采用正确的教育理论,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职业生涯计划。

五、结语

通过本文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班主任必须要站在一个引领者的角度来帮助学生解答发展过程中的困惑,使学生正确地对待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黄发林,李婷婷.试论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传承,2009(05):48-49,125.

篇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3-0024-03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ion//Li Xiang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quality to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growing success of service career planning contains the ric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make full use of the career planning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social development urgent demand, is also the new perio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is paper the practical needs of the career planning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inner link is analyzed, and their combining path, in order to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vides the theory basis for actual effect.

Key words career plan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Author’s address Changsh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Changsha, China 410004

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格局已经形成,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解决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成长成才,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崭新课题。如果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切入点,实现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加有效地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 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职业生涯规划是管理学当中的一门新兴学科,20世纪初发轫于美国。1909年,“职业辅导之父”帕森斯提出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对个人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进行分析,确立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学习培养计划和教育计划,以及按照一定时间安排采取行动,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1]。

大多数西方国家从中学阶段就开始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设有专门的职业生涯教育指导课程,在进入高校之前,学生已经经历职业生涯认识阶段、探索阶段和准备阶段。

相比之下,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教育、劳动人事制度深化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凸显,职业指导从吸收借鉴到综合创新,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为解决大学生择业、就业、从业、创业等问题提供了思路和办法,受到高校、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和高度重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高校为促进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剖析,让学生在全面客观地认识主、客观因素与环境的基础上,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职业素质的教育过程[2]。

2 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职业生涯规划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蕴涵着丰富且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探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理论前提。一般来说,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表现在4个方面。

2.1 认知功能

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就是正确分析个人,理性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客观评价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获取社会发展和岗位信息,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目标和行动计划。它能够让大学生自觉地把自身发展与社会需要、近期目标和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教师应注重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功能,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大学生始终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风貌。

2.2 导向功能

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功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制定目标与计划,而导向功能则给大学生的行动提供动力和指南。职业生涯规划能使他们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集中精力、付诸行动去实现既定目标,从而起到目标导向作用。职业生涯规划的导向功能要求教师密切把握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及时纠偏,保证大学生正确健康的成长方向。

2.3 凝聚功能

职业生涯规划的凝聚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倾听大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大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另一方面,学校和教师通过向学生提供各类信息,给予他们耐心细致的帮助和全面系统的指导,增强大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促使大学生把思想凝聚到提高能力、发展素质上来,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凝聚功能。

2.4 激励功能

职业生涯规划是给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作出安排,它实际上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既是近期努力的方向,也是未来发展的动力。当大学生付诸努力并取得成功的时候,他们就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激发他们朝下一个目标继续前进。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发挥助推剂和加油站的作用,鼓励鞭策大学生,为他们的成长助推,为他们的成才加油。

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

可行性研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互相支撑,共同促进。它们在教育目标、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等方面具有一致性,这就使得两者的契合成为必然。

3.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方向,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分析、规划职业目标、开展职业训练、培养职业素质、培育职业能力,为未来职业和事业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可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都是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对象上存在一致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着力解决大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由于遗传基因和成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每一位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这就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选择适宜的教育方法。职业生涯规划对象同样是大学生,旨在帮助大学生确立职业目标,制订职业规划,实现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首先是从大学生的个性出发,在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不足、了解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的基础上,量身定制,确立符合自身个性、适合个人发展的职业目标和行动计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职业生涯规划都是以共性教育为前提,满足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同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

对大学生开展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道德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主要包括提高道德觉悟、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方面,就是要让大学生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其间彰显德育功能的职业道德教育居于重要地位。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能够给大学生提供精神支撑和信念保证。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实施和实现的过程中能够真切地体验到良好的修为、笃定的操守对个人发展的积极作用,有力地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

路径考量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客观评价自己的自我认知过程,也是提高自身职业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的自我教育过程。充分开发和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平台是实现二者契合的重要模式。

4.1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着力回答5个问题:“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去哪里干”和“我怎么去干”。其中的关键环节就是知己知彼。大学生可以通过职业兴趣测评、职业能力测评等方式,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等人格特征,并初步认识不同的职业类型及职业角色。同时借助媒体推介、实地考察、专家讲座等形式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通过比较分析,大学生很容易找出自己与用人单位所需人才的差距,明白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自己的顺利就业,并且影响今后事业的成功。大学生一旦充分认识到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就会主动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并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自觉提高综合素质并转化为自身的内在需求。

4.2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如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审视自我、确立目标、生涯策略、生涯评估等各个环节”[3]有机结合。如大一阶段,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规划大学生涯;大二阶段,强化学生成才意识,确立职业目标;大三阶段,锤炼学生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大四阶段,指导学生面试技巧,引导诚信就业。这样的结合从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和现实要求出发,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融入日常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实现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整体要求。

4.3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受利益驱动机制、功利主义思想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尤其是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教育和技能教育发展失衡,这就造成部分大学生“学历高,素质低”,“有知识技能,无人文素养”。来自一些人才招聘网站的资料显示,用人单位最关注毕业生的素质是责任心和事业心、道德修养、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可见,优秀的道德品质是大学生顺利走向职场、事业发展的首要条件,思想政治教育是影响大学生人生道路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篇5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推进,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于此,如何顺应时代特点,解决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帮助他们成长成才,已经迫切地摆在了教育工作者面前。

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通之处。通过职业规划教育可以有效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增强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和本质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根据个人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现职业生涯日标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使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目标,提高职业素质和就业水平,能够将外在的规范和约束内化为内在的精神驱动力,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进行创新。新形势下,职业生涯规划是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为在严峻就业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契机,二者密切联系,相互促进。

(一)育人目标一致

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主要是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分析、规划职业目标、掌握就业求职技能,为未来职业和事业发展奠定基础,进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可以说,二者育人目标是一致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育人功能一统

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水平,为将来走上社会谋取职业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人生理念教育以及思维模式的优秀人才,发挥其在人生道路上指引方向的作用。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教育,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使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从功能来说,职业生涯规划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相互融合,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三)育人内容一体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进行职业方向规划,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除此之外,在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诸如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教育等,使教育的内容更加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可见,在内容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融合的,二者相互渗透。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一个有效实施载体,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认知功能

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正确分析和客观评价自己,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目标和发展规划。它要求对自我进行全面认知和反思,有利于让大学生自觉地把自身学习和未来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积极性。从这一点来讲,它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找准工作着手点,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大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目标导向功能

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学生加强对自身的分析和了解,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诸如明确学习动机、树立发展目标、付诸行动等。可以说,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使大学生产生精神动力,促使他们去实现既定目标,从而起到目标指引和导向作用。

(三)心理教育功能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对大学生来讲,严峻的就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压力和影响。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需求,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应及时指导学生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其内在潜能,克服消极的心理因素,为大学生的成才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四)激励功能

职业生涯规划给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出一个整体的安排,它实际上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近期目标和未来规划。因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集中精力提高自身素质,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运用于实现自身的目标上来,也有利于他们形成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四、运用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职业生涯规划分阶段、有重点,能够大大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因此,作为学校层面来讲,必须要明确工作机制,采取必要措施:一是建立学生职业发展培训档案。从大学生进入大学生开始,按照职业发展的要求,将学生纳入到职业规划中来,分阶段、有目的、有重点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有利于未来职业发展的素质,并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做成文档记录在册,形成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培养发展档案;二是开展多种有益于职业发展的培训和讲座,指导学生进行行业从业资格证考试,为大学生拓展多种职业生涯发展渠道。

(二)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课堂教学,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高校要把职业生涯规划引入教材,引入课堂。职业生涯规划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必修课来抓,并在宏观上确立课程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教育评价等,建立起有效的教育体系,形成专业化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渗透职业规划教育内容,实现二者的相互贯通和渗透,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三是在专业课程和其他课程教学中,渗透进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容,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真正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作用。

(三)职业教育规划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延伸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大学是准社会状态,也是学生进入社会的实习期。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高校要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有机地融入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除此之外,学校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走出校门,在社会中得到历练,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能力,适应社会,体验职场,从而形成正确的就业创业观,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和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

(四)以创业教育为导向,增添思想政治教育新动力

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使大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学习择业技巧,也应是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阵地。当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压力要求高校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这对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提升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创业教育中,有计划、有重点地将创业指导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并与文化课、专业课、技能课、实践课结合,掌握创业知识;加强对学生的创业培训和职业指导,提升其创业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创业典范的教育作用,以先进个人和典型事例为示范,以此来教育学生,激励学生。

参考文献:

篇6

职业是社会劳动的基本单位,获取职业是在校大学生走向社会、全面独立、完全成熟的唯一通道。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完善,直接影响他们日后职业生活的质量。在我国,受高校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大学生自身就业择业的趋利性心态以及各种社会观念的影响,现阶段大学生呈现出就业难、难就业的问题,并且这个问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彻底解决。因此,职业生涯规划逐渐开始受到重视,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将有助于大学生成功就业、持业、立业。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根据自身主观条件和客观环境因素,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全面、深入、客观地分析和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做出明确的定位。同时,职业生涯规划还能够促使学生通过各种积极的行动与措施去实现职业目标。在实践中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兴趣、性格等多方面的情况,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学校教育工作者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从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教育性、主体性和实践性等为基本原则,促进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遵循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群体成长成才规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达到社会的要求与学生个体的发展要求。

大学生文化水平较高、基础知识较完备、独立思考能力较强,但是纵观近几年的就业情况研究可知,面对真实的社会,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主要体现在:(1)不了解行业、择业盲目性与用人单位要求的明确性之间存在差异;(2)重视自我价值实现、追求功利性、实用性的思想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具有事业心、团队精神和社会使命感之间存在差异;(3)怕吃苦、图安逸的享乐主义思想和用人单位要求员工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之间存在反差;(4)责任意识薄弱、挑战能力欠缺与用人单位要求具有责任感、创新精神之间存在差异,这些问题无形中加重了在校大学生择业的思想困惑,需要他们在求学期间获得较好的解决和某种程度上的弥补。因而,应以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价值观,在正确的指导下,端正择业心态树立积极适应的态度,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质,大胆迎接挑战、投入竞争与创新,为自己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站在一个较高的高度筹划自己的人生。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体现

1、大学生职业规划总方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要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大局紧密相连,它是一个人发展的蓝图和指明灯,能指引他们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实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在这里会起到一种导向的作用,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认真学习、领悟国家重大核心报告后,能够准确掌握未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就业发展形势,正确洞悉各个行业发展趋势及走向,了解国际经济发展强势领域和最新动态给我国大学生就业会带来的前景。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必须要了解和考虑到这些关键形势和方向,因此,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引,确保大学生所从事的职业是正确价值观的反映,是有利于个人、他人以及整个社会的,是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的。

2、大学生自我认识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因自我认识度不高,在择业时体现出不能结合自身特长、专业、个性等自身条件,或盲目攀比,择业期望较高,择业价值观扭曲;或对社会的了解不多,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或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贪图享受,缺乏艰苦创业的准备等问题,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恰恰指引着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现个人兴趣爱好和明确志向,指导着大学生如何在对自己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做出符合自身实际状况、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就业选择。只有在充分认识自己,全面分析、评价自己的基础上找准自己在择业中的适当位置,找到自己的兴趣、特长与社会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全面开发个人的潜能,树立健康的心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设定和不断完善职业生涯目标,逐步明确职业生涯路线,从而避免择业方向和择业目标的盲目性。

3、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价值观则对一个人的择业观和从业观起着核心和统率作用。现阶段,个体主体意识增强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看重经济利益是市场经济时代特征的反映,然而过分看重物质利益强调个人利益,置国家和集体利益不顾,会使大学生放弃为祖国富强而奋斗的长远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大力提倡大学生的职业奉献精神,在职业选择时既注重自我个人利益,又关心祖国前途和命运;既看重自己的专业和特长,又重视社会的需要和承认;在一个最适合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工作岗位上,承担起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重担,从而完整地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4、大学生职业道德感和责任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很难用知识去弥补。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进入职场最基本的素质。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能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在工作过程中自觉维护公司利益,不做为了个人利益损害公司利益、为了短期利益损害长期利益的品德。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通过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全身心投入,对工作表现出积极、认真、严谨的态度,做到对待工作如同对待自己一样负责,即便在他们不感兴趣、不符合自己期望的工作岗位上也依然能够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在事业和生活中取得骄人的成绩,最终成就职业理想。

【参考文献】

[1] 夏金元.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辽宁教育研究,2007(5).

[2] 武兵.职业规划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8 (4).

[3] 弋灵,胡剑芳.高校研究生职业生涯辅导研究[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10.(2).

[4] 黄巍巍,蔡晓群.基于提升就业力的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9 (5).

篇7

我国在世纪之交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促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一方面提高了整体国民素质,另一方面带来的就业压力同样不容小觑,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高校、学生都必须重视的问题。而引导当代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于解决就业问题非常关键。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能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理论指导作用,而且有助于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帮助其更好地进入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功能

1.知识涵养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课程教学要有政治导向和思想教育,但这种教育必须要以理论和知识为载体,并辅以大量的其他信息,这样一来才能保证教育的质量,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不单单只是建立在知识内容和思想意识上的同一性,更是所倡导的知识性和价值性的合二为一,思想政治教育在为学生传授所需的基础知识之外,更要明确自己所处的功能定位,以此确立同其他专业课不同的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也要使学生通过学习,逐渐发展出其他课程不能给予的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等能力。其中具体可以表现在传授政治知识、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方面,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更重要的功能则在于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行为方式,也就是政治学习能力。2.塑造人格的功能简单来讲,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起到的作用主要通过传授知识以及培养能力两个方面来体现,然而更加值得重视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人格的塑造产生的重大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各个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所具有的特点和品质都是可以促使大学生不断成长。这些伟人所具有的刻苦学习精神、执着精神、无私奉献精神以及乐观精神等等都会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起到引导作用。纵观当下局势,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普遍存在自我意识严重、集体观念淡薄、缺乏奉献精神、心理承受能力差以及对家庭和社会都缺乏责任感的情况。而思想政治教育就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塑造上。3.道德培育的功能现阶段,高校应着力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身处校园或步入社会的时候能够正确看待社会问题,妥善处理个人及他人的关系。先人后己、先集体后个人都是正确价值观的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道德培育起到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大学生进行道德价值的引导,从理论上去澄清各种道德上的是非,让大学生着重了解道德价值的意义。第二,时刻去加强大学生的道德规范,让大学生在概念上就有清晰的认识。进而对大学生进行道德人格的塑造,使大学生不仅能够作出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而且内在具有正确的道德品性和道德精神。最后,要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能力培养,使大学生在道德层面理解各种社会现象,从而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

二、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特性助力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

1.决定职业生涯走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一定意义上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起到决定性作用。因为一个人的价值观不是生来就具有的,它是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受到各种不同环境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人生的不同时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发生变化。能够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影响的因素有很多,自我认知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一方面说明大学生的危机意识在增强,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自我认识的程度比较浅,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比较单一等。在职业选择上,绝大多数大学生只是根据个人的兴趣以及专业方向进行选择,并没有切实考虑到自身条件与职业的适应性与长久性。应该综合其他因素去着重考量的还有价值观问题,价值观对于职业规划起到重要作用,更是职业选择过程的一个核心因素。持有什么养的价值观,就持有什么样的就业观乃至人生观。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课堂,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主要目的就是指引大学生成才、成人,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走出盲目择业的误区,以职业生涯为目标,设计学习计划,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以及行动方式。让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2.促进职业生涯多元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多元化发展,就目前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的情况来看,普遍呈现出静态性的特点,这正是大学生职业规划需要调整的原因。然而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刚刚形成的年龄段,随着人生经历的变化,在成长的不同时期,价值观念也会慢慢改变,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多数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上普遍存在认识单一、因循守旧的现象,不敢逾越常规,缺乏观念创新,很多大学生对外部世界的观察不够敏锐,例如科技发展、新经济的兴起对职业的影响这些问题,大学生普遍缺乏了解。第二,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所学专业或市场行情能够娓娓道来,但是对于自我认识还存在很大不足,不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去思考就业的多样性,而且总是长于思考,却怠于行动,这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第三,大学生对于职业环境缺乏认识,社会环境是复杂多变的,特别是在科技告诉发展的今天,更要求大学生主动把握动态环境,不断学习新知识,充实自己,根据人才市场的发展趋势去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并能不断调整职业规划中不适宜或者不合理的部分,做到理论同实际相结合。3.促进职业生涯成功实施对于大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是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科学的职业规划,首先应制定一个合理的职业目标,其次才能根据目标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方案措施,以此来使个人理想和社会观念相契合,按照一定的时间表,借助一些辅助工具和方法,最终实现个人职业理想。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决定职业选择的核心因素应该是价值观,价值观不仅是群体衡量个体的一项标准,更是决定个人一生发展的生命线。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就是大学生课堂和日常生活。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其中最有力的实施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每名大学的必修课,它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以及办学宗旨。从国家层面来讲,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从学校层面来讲,其目的无非就是使每个大学生都能顺利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来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能够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的激情,还可以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职业目标,通过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实现人的社会化,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不仅关乎大学生成人成才,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仅仅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熏陶和品德培养还不能满足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之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须由专业化的课程来辅助完成,目前我国仍然有许多高校没有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教程,或者是将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与临毕业前简单的就业指导混为一谈,又或者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却敷衍了事,没有深入进行课程建设,因此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可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点,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相辅相成,共同发力。

参考文献:

[1]高建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人文精神的提升》,《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2期。

篇8

【中图分类号】G717.38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职业生涯规划课只教会学生就业的方法和技巧是不够的,而思想政治教育课也不能一味的进行“灌输式教学”,让学生昏昏欲睡,而两者的结合教学既能够让思想政治教育课落地生根更接地气,也能够给职业生涯规划课赋予思想的内涵,为大学生的就业指明了方向。

1.两者教育的主体相同

由于每所高职院校教学安排的差异,在教学的过程中,这两门课程开设的学期、教学课时数可能有所不同,但由于这两门都是必修课,所以每个班级的学生都将参加学习,两门课的教师在教学时所面对的学生是相同的。

2.两者教育的目的相同

党的教育事业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教育教学中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充分就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所以,这两门课程的教育目的殊途同归。

3.两者教育的内容相通、作用相补

思想政治教育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在大学生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具有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和献身精神,使大学生成为时代需要的在政治素质、思想觉悟、敬业精神、责任心、品德修养上都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对策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可以从教师、教学设备及“三个课堂”等方面入手:

1.教师的专业化和专家化:要把培养和引进一批专业化的教师放在首位,采取如深造、送培、访问学者、挂职、社会实践、外聘等多种方法进一步充实和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同时,创造机会让专业化的教师多到社会上进行教学体验与教学实践,丰富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水平,并多参加院级、省部级及国家级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给大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切实提高自己的实战水平,使自己尽快成为一个专家化的教师。

2.教学设备的配备可以多媒体化:高职院校应该尽可能的配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以配合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慕课”“ 微课”“微视频”等进行教学工作。

3.“第一课堂”: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在上课前要熟读教材,融会贯通,认真备课,使两门课的内容能够有机结合。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让学生学有所获。

4.“第二课堂”:高职院校要认真抓好校园文化建设,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路径,激励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学生宿舍、学生班集体等学生活动平台,创造条件,提供模拟招聘现场,提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舞台,让学生挥洒激情、张扬个性、发挥特长、展示才艺。让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锤炼思想、提升素质、增长才干,这既符合教育规律的要求,也能够让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进行有效的锻炼。

5.“第三课堂”:社会是一个大课堂,高职院校应该让大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如安排W生到相关企业进行专业认知实习、专业培训实习、顶岗实习;安排大学生们到社区、到基层去锻炼,进行“三下乡”活动,来了解社会,贴近基层;安排大学生们经常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提高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公德心等等,通过“第三课堂”的锻炼,可以让大学生们更加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人才需求情况,可以更接地气,纯净心灵,受到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当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不足之处

由于高职院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时间不长,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所以,在两门课的结合教学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 国家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实施职业生涯教育,以引导青少年从小了解有关职业发展的个人兴趣及潜能,提高升学与就业选择的主动意识和科学态度,为未来的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准备。

2.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虽然是必修课,但大都是以大课或讲座的形式进行授课,而300左右的学生人数较多,教师也难免顾此失彼,教学效果较差。

3.授课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老师不是专业教师,知识储备不足,所以,学生不愿意听讲,教学效果不好。

4.教师的上课方法较为单一、落后,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的气氛较为沉闷,教师上课前没有提问,上完课没有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也没有给学生布置思考题或作业,学生下课就忘了。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融合,是“以人为本”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体现,是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必然选择。新疆高职院校应该在关注学生成长、成才、成功上多下功夫,摸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方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受到社会欢迎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杜林致,张旭翔.大学生职业规划与拓展[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155

【2】温九祥.地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现状调查分析及培养对策[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

作者介绍:

篇9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种将职业生涯概念纳入教与学活动的教育策略,通过职业生涯认知、职业生涯探索、职业生涯定向、职业生涯准备、职业生涯熟练等步骤的逐一实施,使学生获得职业生涯能力,建立个人的职业生涯形态。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社会大环境中解决中职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 心理和行为问题, 帮助学生在一定社会环境中明确自身定位, 塑造良好的政治品质、 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的一种重要途径。

2004年11月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把“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确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形成符合社会和个人实际情况的就业观,提高自我就业能力,做好适应社会的准备”列为中职学校的德育目标之一,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中职学校德育的“抓手”和有效途径。

一、找准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 由于中职招生不设限,造成生源成分复杂,初中应届生、往届生,甚至一些社会青年都成为中职学生,为学校的思想教育管理增加了难度。

2. 学生没有学习目标及生活目标,没有学习任何知识的积极性。

中职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的心理特征是:思想波动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容易出现冲动、固执、攻击、嫉妒、抑郁等不良心理特征。加之本身就是一群“不爱学习”的孩子,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漫无目的,而且为了弥补心理空虚,他们逃课,流连网吧,谈恋爱,甚至用偷盗、抢劫等行为寻求“刺激”。

3.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过于单一,德育工作效果不明显。

中等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不是升学教育。部分教师从思想上放松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和关爱,只注重管理学生,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未能将管理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由此看来,中职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根据多年教育经验,我个人认为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不妨从以下两方面切入:

1.创造丰富、活跃的校园文化。

首先中职生的学业成绩不为人青睐,但他们在能力、技艺、才华上,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们有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渴望有足够的机会与场合展示自己,其次中职生的课业宽松,他们有更多的业余时间和精力,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需要在课外得到释放,否则就只好在校内无聊的嬉戏打闹,这也正好是我们寓教于乐,实施行为品德教育的良好契机,因此,中职学校丰富活跃的校园文化就显得格外重要。

2.坚持理想教育,突出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创业教育,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作用。

学校要在原有基础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特别是职业观和就业观,坚持进行热爱劳动、崇尚实践、奉献社会的教育,培养学生择业意识、创业意识。我们的德育课不能停留在原有政治课抽象的说教上,而应该是真正对学生有实用性和指导性的理论思想,加强职业生涯教育,结合学生的实际状态,对学生进行职业熏陶,让他们正确定位自己,对自己进行有序、有效的规划,为将来走进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职业生涯规划中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需引入梯度模式, 把握 “四个步骤”

1.针对中职不同阶段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引入梯度教育模式,指导学生做好规划。

一年级学生乐观进取,但比较缺乏对职业生涯的探索和行动,学校为他们开设生涯规划课和心理健康课,侧重培养他们良好的自我概念。二年级学生有较好的职业生涯设计能力,但缺乏正面乐观的态度,学校专门为他们开设职业道德和就业指导等课程,侧重学业指导和能力提升。三年级学生侧重就业指导和创业指导,鼓励他们探索自我特质与兴趣,不受刻板印象的影响,拟订适合个人的发展计划,将用人单位对员工要求纳入教学计划,侧重角色转化指导。

2. 利用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平台, 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步骤。

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按照以下四个步骤展开思考,启迪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作用跟职业生涯联系起来,将原本枯燥的思想教育过程生动活泼地展现在他们眼前。

具体的四个步骤为:第一,我现在是什么。指导学生审视自我, 对自己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认识,对自己准确定位。第二,我想成为什么。指导学生结合个体情况,确立规划目标,明确在本阶段自己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结构。第三,我需要什么。对照 “我想成为什么”和“我现在是什么”,明确自己在本阶段需要加强和提高的方面。第四,如何获得。针对“我需要什么”,规划自己通过什么方式获得。如需要参加什么活动,补充哪些知识,具备哪些素质等。

综上所述,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 “抓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的开展,有助于中职生顺利就业、积极创业,认识自己、认同自己,找到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廖利华.对中职生进行生涯教育的必要性[J].校长阅刊,2006.

篇10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对自身准确清晰认识的基础上,为自己设定合适的职业目标与发展计划,对职业生涯进行的持续而系统的规划的过程。要想做好职业规划,需要对自身能力专长和性格特点有清晰了解,需要对目前的就业状况有全面把握,还需要在对以上两点结合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与行动计划。职业生涯规划做得好不好,关系到大学生毕业后乃至一生的发展。现在我国不少高校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为大学生讲授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与规划方法,但还未将其提升至一定高度,许多学校和老师都只是将其作为一门课程任务解决,没有看到它对大学生人生发展的巨大作用。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点

1.目标上的一致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从这一点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目标上的一致性,即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2.教育方式的一致性

现在的思想政治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不再是单纯地灌输,而是比较注重引导性,采取“教”和“导”相结合的方式。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的教育也是重在引导,从认识自身开始,逐步认识职业,再让学生试着把自身特点和职业需求相结合,因此二者在教育方式上都非常重视引导性。

3.教育内容的共通性

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政治观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尤其注重对思想品德的培养。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也尤其强调一个“价值”问题,即一个人不管做什么工作,都有他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这其中同样涉及“德”的重要性。因此,在教育内容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其共通性。

综上所述,在进行实际教育的时候,很有必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适时进行职业发展的引导,而在进行职业教育规划教育的同时,不忘加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

虽然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较之以前有了变化和发展,但还是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教授热情不够的问题。其原因之一就是内容和方式的趣味性还有待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授内容和方式有很多,如可以通过测试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性格和潜质,还可以在角色扮演中增进对不同职业和环境的认识。总之,通过各种极具趣味性的活动完成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还能使学生在对职业的体验中明确对自己、对家庭和对社会的责任,从而提升思想道德素质,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教育者为主导,以灌输教育为主要方法,以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疏导教育、典型示范教育、激励教育为主要手段[3]。虽然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但在具体实施中,还是容易出现笼统施教、针对性不强的现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就是针对性极强,可以说每套职业发展计划都是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为其量身打造的。鉴于此,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得到的具体信息便成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绝好切入点。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增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怎样切实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一直是学界重点研究也亟待解决的问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往往会用到一些具体案例,这种教育方式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并且留下的印象也非常深刻。因此,采取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可以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利用职业生涯教育规划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一)在课堂学习中进行双层教育

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或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中,完全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比如在职业生涯规划课堂中讲到不同职业的划分时,可以通过对不同职业照片和视频的展示,让学生体会到职业的艰辛,从而产生尊重和关爱劳动者的情感。同样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讲到责任感时,可以从未来从事的职业这一点切入,通过让学生陈述职业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二)在社团活动中进行互助教育

社团活动是大学生校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参加社团活动的过程中,每个人的特点便会逐步显露出来。社团成员可以在平时的相处中针对对方的特点提出职业发展的建议,同时互相交流对未来职业道路的想法,悉心听取别人给出的意见,并吸取别人的长处,做到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三)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巩固教育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活动,如模拟应聘现场,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联系企业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等等。通过与公司工作人员的交流,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知识,明确工作需要的技能。还可以组织学生在寒暑假进行实践调研活动并撰写实践报告,把老师讲述的内容落到实处。在参加实践活动后,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职业技能的加强,无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总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一定要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点任务来抓,坚持以学生为本,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有更清晰的求职目标,才不会出现“毕业等于失业”的现象,才能在社会上找到合适的位置,真正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