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模板(10篇)

时间:2023-11-16 10:27:5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112-02

一、引言

我国高校生物学领域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三个密切相关的本科专业,并制定了相应的专业规范。如何体现各自的科学、技术及工程内涵与特色既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人才市场和报考学生和家长极为关心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这三个专业的本科专业培养规范,上提出一些参考意见,以期为专业的进一步规范、教学计划的修订,为社会及学生和家长的专业选择提供参考。

二、专业类型

生物科学专业为传统典型的理科专业,培养科学型和教学型人才,授理学学位;生物技术专业以理为主、以工为辅、理工复合,培养应用研究型或技术型人才,授理学、农学或林学学位;生物工程专业以工为主、以理为辅、工理复合,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授工学学位。其专业类型的描述和划分比较清晰明了,比较规范和恰如其分。

三、培养目标

从专业规范中培养目标的描述(见表1)来看,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差异很小,仅有从事生物科学与从事生物技术之差,但从目前的就业市场来看从事生物科学与从事生物技术差异很小,难以界定。而从专业类型可知,生物技术专业可授理学、农学或林学学位,这些特色理应在培养目标中有所体现。

四、公共基础课

在三个专业的本科培养规范中,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两个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人文社科和自科)完全一致(见表1),而生物工程的公共基础课形式上有一定差别,可本质上看不出有多少差别,也缺乏需有差别的理由。从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要求来看,三个专业的公共基础课要求可统一,学分要求也应统一,要求工科学生在这一环节增加近一倍的学分极不公平。线性代数等可在公共基础选修要求中解决。

五、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体现了从科学、技术到工程的循序渐进过程(见表1)。然而从科学到技术的差异很小,仅增加了工程基础课4学分(约11%),应为技术基础课,且应明确例举。从技术到工程的专业基础课要求有了明确的变化,按课程类别从科学到工程变化率近50%。学分的控制宜统一,且应规定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最低学分要求中技术基础课学分应达20%以上,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最低学分要求中工程基础课学分应达40%以上。且可给出典型的工程类专业基础课名录,如机械零件、电子电工基础等课程。另外生物工程专业基础课将《机械设计基础》列为可有可无的选修会造成该专业工程基础的严重缺陷,且应在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中保留生物技术专业的细胞工程、酶工程等选修课(见表1)。

六、专业课

专业课的设置也体现了从科学、技术到工程的循序渐进过程(见表1),从科学到技术的专业课调整率达30%,而从技术到工程的专业课虽然有较大变化,但所列举的课程多为非典型的工科专业课(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回避了典型的工科专业课如氨基酸工艺学、抗生素工艺学、有机酸工艺学、酿造酒工艺学等。学分的增加也不尽合理,三个相近专业,不论理科还是工科,学分基本要求应尽可能一致。向上浮动及在各选修课程间适当调整则是各校应有一定的自。另外生物工程是典型的工艺类专业,专业必修课缺工艺类专业应有的分析检测课也会给工艺过程及产品研发和生产中的质检质监和质控及产品安全留下隐患,故建议3+X模式中3应包含专业分析、X应例举氨基酸工艺学、抗生素工艺学、有机酸工艺学、酿造酒工艺学等。

七、实习及毕业实践环节

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实习及毕业实践环节完全一致(见表1),未能体现从科学到技术的差异特点以及生物技术可授农学或林学学位的特色。毕业设计是工科工艺类专业最为特色的实践环节,但在许多学校以“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出现,实际实施则只做毕业论文,没有毕业设计,使毕业设计名存实亡,致使许多学校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根本就不知道何谓毕业设计,许多学生甚至把毕业论文当作毕业设计。建议明确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为必修环节,可以设计论文二者兼顾,至于是“大设计小论文”还是“大论文小设计”可依各校情况而定,唯有如此,生物工程专业才能名符其实。

八、师资要求

师资的最低要求在规范中描述不尽一致,应加以统一。且应规定专业课的师资要求,因为能承担专业课的老师一般能胜任专业基础课,而能承担专业基础课的老师则不一定能胜任专业课。这在工科尤其如此。故除规定学历职称要求外,应规定专业要求,即“本科为相应或相关专业”的师资应大于专业师资总数的50%。

九、其他

近年由于社会办学、企业办学、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网络教学、数字图书资料等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和方式的发展,统一实践等硬件条件形式较为困难,而且也不符合时代要求。建议教室(专用或生均面积)、专业课实验室(面积及专用设备)、图书资料数据库量设定为刚性要求,研究所(室)或技术中心、实习基地规模和数量等宜设定为柔性、选择性或特色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科学专业规范[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1,1(2):3-9.

[2]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技术专业规范[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2,2(1):3-10.

篇2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大。传统的学科划分,使得整个知识链变得过于细化,显得支离破碎,学生的知识水准难以应付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怎样才能培养一个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能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的现代人呢?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根据学科之间的联系,整体协调、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都能发挥最大、最优的效益,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课程整合理念。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信息素养与学科素养“互惠双赢”的过程。生物学作为21世纪的热门科学,其学科内容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对于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也愈见深刻,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生物学科教学的实际需求,下面就如何将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培养学生解决生物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1.信息技术有效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如果解决了动力不足或动力缺乏问题,那么学生的学习障碍就几乎解决了一半。信息技术与生物整合教学在解决这个难题上发挥了很大的优势,传统的生物教学是运用语言的描述、文学的说明和实验的演示来完成的,语言的描述具有不确定性、可信度低、变动性大的特点,文字的说明比较抽象乏味,实验的演示只能给学生以结论,微观现象难以描述,特别是一些具有微观动态过程的内容,学生不能身临其境的体会,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兴趣。信息技术运用于生物教学将可以克服了这些缺点,将实验的模拟过程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们总结说:“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后,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日俱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课堂注意力明显提高,二是对教学信息的反馈比较积极,三是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不再把学习当负担。”

2.信息技术运用于生物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发现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生物教师在讲光合作用时,如果仅仅依靠实验和讲解,学生需要通过思考得出答案,而且容易遗忘。但在最后用课件把光合作用的整个过程展示出来。学生就非常深刻的体会到,二氧化碳和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变成有机物和氧气,不容易遗忘,而且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界的神奇,这将促进学生自觉的把自己自学时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和现在看过课件之后对它的理解进行对比,从而找到自己在自学时存在的不足。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3.信息技术运用于生物教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身临其境。信息技术将为为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创建了良好的认知环境,为学生掌握新知识提供了捷径。如,教师在讲授《反射》内容时,利用制作的课件,让学生正确区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并且把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关系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把学生带入了狗对铃声的无关刺激变成有关刺激这样一个发展的环境.学生会切身体会到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讲述喝酒、吸烟的危害时,用课件生动把酒后驾车出车祸,喝酒误大事,那些烟君子成天吞云吐雾导致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损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身临其境的环境,感觉到宣传戒烟、戒酒已刻不容缓。结果发现,课件的这种身临其境作用,使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些概念,节省了教师讲述的时间,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练习。

篇3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42-02

人生就像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这是我一直信仰并追随着的话语。数学课堂就如人生舞台,知识的海洋,远处的海平面是我人生教育的交结点和终点,海的上下面是我心灵舞台的坐标,在数学课堂这个偌大的天空,便是学生自己的舞台,我要让可爱的学生在自己的舞台插上翅膀,使他们无需徘徊于低沉的云和矮小的山岭,用生命中所有的激情,搏击这一坐标,舞出的便是“鲤鱼跳龙门”的喜悦,感悟到的便是“海阔凭鱼跃”的生命极致。它带来的也必然是“鹰击长空”的震撼和扣人心弦,因此可以彻彻底底地领略“天高任鸟飞”的壮丽极致。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这个舞台上真正的“凭鱼跃,任鸟飞”呢?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使学生有演的欲望,进而才有鱼跃鸟飞的冲动

原来常有这样的体会:感觉自己很用心,把书上的习题都讲给了学生,学生听得很认真,可是依旧没学会。事实上,学生很难从中找到趣味,甚至会造成部分学生厌学、弃学。原因就是教学方法太陈旧落后,还是满堂灌的教学。时代在进步,在新形势下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改变旧观念、旧方法,让课堂真正的成为学生的课堂,成为自主高效的课堂。怎样让学生自主、高效呢?我觉得主要在教师。首先要有充分的备课,教师明确每堂课学什么、教什么、怎样教、达到什么目标。让学生做好充分地预习是前提,学生课前预习清楚下节课要学会什么。其次是教学问题的引入,情境的设置很重要。好的导入能吸引学生更快更好的进入角色,积极思考探索。再次学法指导,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解决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调动合作的力量。另外,设计的练习要具有典型性、针对性、量力性,要考虑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并预测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既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创设情境,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又要用形象化的语言先声夺人。对于富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可把抽象的数学内容融入到对学生有吸引力的各种特定的情境中,或者让学生自己找问题,找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突破点。这样,让学生在和谐、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积极思考,很快进入“思考角色”才会有鱼跃鸟飞的行动,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的舞台,使每个人都是课堂的主角

1.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提供学生参与数学探究活动的机会。数学本身严谨、抽象,学生不喜欢老师总扳着一副老学究的脸。首先要让课堂活起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趣味化、幽默化,让课堂形成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毫无顾忌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体验数学知识的乐趣。同时让学生感觉数学并不深奥,它是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深感学习数学的必要。所以应该调动数学机智,让学生体验数学之乐。

2.让学生进行数学实践,在学以致用中寻求知识乐趣。在教几何正方体的展开图这部分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展开图,学生创造出很多有效的探寻方法,我们如果抓住了这样的机会,学生就会产生新鲜感,跃跃欲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感受图形的变化过程,将更多的数学空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领悟并总结规律。通过探究、合作、交流,学生提出并解答了问题,从而改变了单项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在课堂上,适当地引入竞争机制,也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可以故意将任务进行不均衡分配,相互开展竞争,要求当堂完成,看哪一个小组完成的好,就先展示。分工以后,各小组学生积极准备,热情很高,可以同一题进行抢答,学生激情也就很高。有时,鼓励学生进行补充、质疑,哪个小组补充得好,就额外加分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实施个性化作业管理与分层设计。只有自主、科学地练习,个性化作业适应学生学习上不同程度、不同形式、不同要求、不同目的,以及照顾学生个体差异及特长教学,才能让学过的知识得以巩固。自主练习其目的在于有效性、针对性地面对每个学生,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所有的练习都要努力体现应用性和科学性。

4.课堂中可以加入一些娱乐的元素,使学生的学习如玩游戏一样充满乐趣。游戏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好的数学游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增长学习兴趣和数学知识。给他们充分的空间,自由的发挥、表现自我,真正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发展,真正使课堂成为他们的舞台,他们的天下,让学生感到“人生的舞台,有我的极致。”

篇4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195-01

高中生物教育是以探索生命活动规律为主线的学科,而信息技术作为一项认知工具,通过与高中生物课程整合,学生能在信息技术构建的教学环境下,获取更加丰富广泛的生物学科内容的信息,从而提高认识,加深理解,充分调动起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学生素质的纵深发展[1]。本文就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学科整合进行了浅显的探讨。

1.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就是借助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文字、数据、声音、图像等各种信息的采集、储存、处理、传递和显示的现代化技术[2]。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与现代化的教学联系日益紧密,通过计算机进行的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进行整合,就是将学科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机地整顿、协调和重组,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科教学的组成部分。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生物学科内容作为学生认知对象,由于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学习主体对认知对象的认识深度较为有限,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又无法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制约了学习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高中生物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充分打开学习主体的认知视野,使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提供的多种形式的学科内容信息,提升学科认知,加深理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纵深发展。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学科整合具有显著作用:首先,能实现生物学科教学有微观向宏观的转换,使学生积极探究、自主发现,理解并掌握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其次,能实现生物教学由抽象转向直观;最后,能实现生物教学由静态向动态的转换。

2.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学科整合的方法

2.1 创设真实的生物教学情境。高中生的感性认知相对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因充分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学情境创设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结合信息技术,创设出一个丰富真实的教学情境,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从而激发学生认知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微生物学"时,教师可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将微观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索,把握认知对象的本质。

2.2 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高中生在高中生物的学习过程,由于受到主体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对于部分学科内容在认知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碍,构成了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难点。而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程整合,则使得学生的认知对象能够以声音、图像、文字、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能调动多种认知方式,获取更为深刻广泛的学科信息,构建出完善的学科理论模型和知识结构,进而实现对高中生物教学难点的突破[3]。如,教学"神经调节"中的"兴奋的传导"时,由于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很难把握这一章节的内容,借助信息技术,能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一体化兴奋传导路线模拟出来,进而使学生对兴奋传导机制有深刻的理解,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创建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作为一项学生认知工具和教师教学工具,有助于学生构建一个完善系统的知识体系。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将相关知识整合成课件,学生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开展自主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可利用网络资源共享的功能,创建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从而引导学生加强对认知对象的观察、认知、探究与体验,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握学科内容的本质。如在教学"水分的吸收",可以通过Flas演示渗透作用的现象,引导学生分析总结"什么是渗透作用"、"渗透吸收的条件是什么",并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议案到学生讨论成熟植物细胞是否具备渗透吸收条件,通过Flas演示成熟植物细胞吸收和失水现象,进而得出结论。

3.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教学联系日益紧密,生物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未来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教师应紧随时代步伐,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1 依据知识类型,选择整合手段

1.1 微观知识的教学当代生物学的发展早已进入分子水平探究生命本质。高中生物学有大量涉及分子层面的知识,如蛋白质、DNA的结构,仅仅通过挂图和语言表述,学生往往难以理解。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模拟、放大有机分子和细胞的各种结构,实现微观知识宏观化、平面知识立体化、抽象知识具体化,极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1.2 动态知识的教学“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学中典型的动态知识,由于其抽象、微观、变化复杂,历来是教学和考查的重点和难点,更是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通过3DMax、Flas模拟或PowerPoint分步展示,用动态化的表现手段使学生有直观、准确、形象的理解,优化教学过程。

1.3 生理学知识的教学高中生物学中有大量涉及生物体生理的知识,以吸水为例,高中生物学中“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涉及根尖细胞的吸水方式,“水的平衡与调节”中肾小管与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此类知识若只采用挂图或图片难以让学生理解,此时动态课件便是最有效的工具。

1.4 生态学知识的教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节中知识点不是很多,但因其宏观、理论性强,对前几节内容(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营养结构、功能等)高度概括,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后,学生会做题,却往往说不出所以然,这表明学生对“稳定性”难有深刻的认识。笔者在设计这节课时,截取一段以“生物圈Ⅱ号”实验为主题的视频资源,学生在观看时为人类能建造一个如此浩大的工程而震撼,随后又为实验的失败而感到遗憾。笔者又利用视频截图引导学生对“生物圈Ⅱ号”内部的生物成份进行分析,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由浅入深、由现实上升到理论,既使学生获得了相关知识,又渗透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2 依据课型,选择整合途径

2.1 新授课新授课一般根据上述原则来选择整合模式,选择恰当的结合点,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2 复习课高三复习“遗传的物质基础”时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DNA分子的复制与结构”“基因的表达”和“基因的结构”等知识结合在一起,信息量非常大,难点颇多,大多数学生复习时很吃力。教师可利用FrontPage或PowerPoint制作课件,呈现完整的知识体系,再逐一加以详解,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水平,有的重点复习“DNA分子的复制”,有的重点复习“基因的表达”,全体学生均可进行自主复习,并辅之以习题巩固、强化,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复习课中,一个设计完善、准备充分的课件,既对基础好的学生起到提纲挈领、高效复习的作用,又可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起到“新授”、重新学习的作用,使复习课真正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2.3 实验课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真实的实验操作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有些实验因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或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验结果不够清晰,成功率不是很高,因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如“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等实验。此类实验课结束后,教师可用Flas模拟实验过程,获得正确的实验现象,从而校正学生操作中的误差。

还有一些是中学现有条件不可能完成的实验,如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的来源,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以及大多数中学无法进行的实验,如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杂交、自交、测交的实验,玉米的有性杂交实验。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静态挂图“生动”讲解,甚至“空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将这些实验转化为动态,使学生的认知更具体,理解更深刻。当然用课件模拟实验是有限度的,不能完全替代学生的动手操作。中学生物学中的实验知识毕竟是以学生真实动手体验和自主探究为主,课件模拟只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篇6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根本目的:

1、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当前人们在不断探索如何以互联网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突破口,建构一种全新的教学结构以及相应的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学生必须会合理利用各种技能进行学习、合作和交流并解决问题。

2、促进个性化的自主学习。

我们已经步入了个性化的学习时代,网络交互式教育环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各得其所各得其乐,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与学习习惯。

3、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以各学科知识为载体,教师根据各自情况,吸纳最先进的最新鲜的内容,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学科知识,学习信息技术,学习做事,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如何将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

1、运用教育理论指导课程整合的实践。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对需要机械地记忆知识或具有操练和训练教学目标的学习中突显出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作用,则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控制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给学生提供建构理解所需要的环境和广阔的建构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式地学习。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适当的内容重复,帮助学生记忆知识。通过信息技术设置情景,让学生便于意义建构。

2、根据生物学科特点选择有效的整合方式

生物的微观性、生物的运动性、生物的多样性是生物学科的特点。这些特点很难用普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认识,这时候入借助信息技术这个平台就可以很好地展示,实现微观的东西宏观化,生动形象,感染力强,使学生易懂好记,动感化表现手段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使学生看得透彻,听得明白,优化了教学过程。通过学科整合来领略世界的博大、生物精彩,掌握自然科学的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的方式主要是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课件的类型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辅助教师讲解为目的开发的多媒体课件,这类课件一般呈现一条主线,按照教师的讲解过程逐步演示,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详细;另一种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它可以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由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相比之下,后一种课件更能体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也是今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的方向。

三、信息技术与生物课堂整合的优势

1、突出教材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生物学包括的内容非常广阔,时空跨度很大,小到动植物的细胞,大到包含世间所有生物:近到我们人本身,远到世界各大洲,凡是有生物存在的地方,他都无所不在,这就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带来了难度。并且有些生物现象实在不是一些简单的标本或挂图所能展示清楚的,也不是教师用语言所能描述的。现代计算机技术在图形处理上具有高强的能力,利用这个特有的强大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加以宏观模拟,把宏大场景作微观场面处理,对于瞬间变化过程作定格分析,化枯燥为生动,极大地消除了学生的“学习障碍”。如“家鸽”的双重呼吸这一重难点极其抽象,利用动画展示其过程,学生就一目了然,很清楚地发现每呼吸一次,在家鸽的肺里进行了两次气体交换。可见,在生物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把重难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教学效益得到很大提高。

2、展示复杂的实验过程。如笔者在“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探究教学中,安排学生通过实验定量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由于该实验的程序精细复杂,教师讲解困难。教师课前组织部分学生精心拍摄了实验录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教会学生基本方法以后,学生独立实验后,再引导学生进入更深入的讨论和思考,最后让学生去独立地完成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设计。既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有序,又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设计和思想的空间。在探究教学和学习课堂上,由于时间和条件限制,对于不能让全体同学进行的实验,可以由教师组织部分学生课下进行,而通过录像或图片来记录实验的过程,再在课堂上呈现录像资料,同样会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促进探究教学。

3、能开阔学生视野,增加信息量。在教学中如何加大课堂教学密度,增大信息量,这是时代对教育的呼唤和要求,应当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进行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图形不是语言,但比语言更直观和形象,包容的信息量更大、动画比图形更生动形象,利用文字闪烁,图像缩放与移动,颜色变换等手段,不仅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更好,以图像动画代替语言的描绘,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极强的直观性、活泼性和教育性,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增加了信息量,为学生积累信息开阔了视野空间。

篇7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由于信息技术知识更新快、课时少等学科特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效益的高低是以每堂课的目标达成度为前提,目标的达成要以学生学习中的一个个具体的活动和任务为载体。教师设计符合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的各种活动和任务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好的活动和任务可使教学相得益彰,事半功倍。反之则与我们的教学背道而驰,事与愿违,表面热闹而效益低下。

1.学生课堂活动的设计

信息技术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学生活动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堂活动是学生知识构建和能力培养的载体,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有效组织。笔者认为课堂活动的组织方式有游戏方式、竞赛方式、问答互动方式、小组合作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1.1 游戏方式。

游戏方式即是通过游戏的方式组织课堂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式较多地适用于低段学生,如鼠标学习、键盘学习等。由于游戏的趣味性、生动性、挑战性、实践性和成就感,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游戏可以是学生之间的游戏,能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学生与电脑之间的游戏,选择适合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的电脑益智游戏,既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又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训练智力,扩大视野。游戏活动设计时要注意紧扣教学内容,不能让课堂散了。教师要控制好收放的节奏,引导到位,否则会让课堂流于表面热闹的形式。

1.2 竞赛方式。

竞赛方式就是小组或个人以比赛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能激发起学生你追我赶的学习热情,高效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种方式较多地运用于新知学习和巩固提高环节。在新知学习环节,学生自主学习时,比赛谁能更快地掌握新知识;在巩固提高环节,让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比赛谁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也可用于学生陆续进入教室到正式授课之前的环节,如打字速度比赛,这样先进入教室的学生不至于因无事可做而去上网玩游戏、聊QQ。竞赛的设计一定要紧扣教材内容,并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其中。竞赛规则要公平、合理,对优胜者一定要给予奖励,否则就失去竞赛的意义。

1.3 问答互动方式。

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组织课堂活动。生动形象的一问一答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形成课堂的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知识的传递和构建更容易。精炼准确、赋予启发性的提问非常重要,所以教师提问一定要目标明确,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好的提问能正好问到学生心里,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1.4 小组合作方式。

以适当人数为一组共同学习、共同完成一个任务的方式组织课堂活动。小组的构成可以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教师行当调整,组内成员要男女生混搭、学习能力互补,以实现学习效果最大化为目的。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合作环境,让每个组员都明白自己应完成什么,自己在组中的位置以及自己的工作给其他组员带来的影响等,使他们意识到小组的成功要靠每个组员的成功来实现。另外,在小组合作活动过程中,教师应不断进行组间巡视,协调小组间的活动,及时提供有效的指导,并耐心细致地向学生传授常用的合作技巧。在小组完成任务后,教师应与小组成员一起及时评价活动开展是否成功,讨论运用了哪些合作技巧,表扬和奖励成功的方面,同时找出不足之处,以便进一步完善。

1.5 自主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方式就是以学生自己独立学习的方式组织课堂活动,它是一种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自身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实现自主性发展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制定的大目标下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进度,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对学习结果能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和自我补救。学生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条件,比如教师可以制作比较系统的学生自主学习系统,或者信息技术专题学习网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条件。

以上活动方式并不单纯出现在一个课堂中,一节课可以有机地选择一种或多种活动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益。

2.学生操作任务的设计

由于信息技术操作性强的特点,所有的知识点必须落实到学生能完成具体的任务这个核心上。学生完成操作任务的时间在一节课中占的比重较大,一般为一节课50%—70%左右的时间,是知识“过手”的环节,也是信息技术课的核心部分。这个环节的学生活动我们习惯称之为“操作任务”,一般说的“任务驱动”多指这个环节。操作任务的设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学习目标的达成。所以操作任务是我们必须精心设计的。

在设计操作任务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设计出学生有能力操作而且感兴趣的任务,否则学生会对任务失去兴趣,也就无从谈及主动学习的问题了。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任务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

任务的内容要源于生活,用生活情景来激发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以具体的生活实际为背景,设计学生有生活体验的任务,如用学生感受最深的一次主题班会,来制作一个电脑作品,可以是文档、动画,可以是网页,也可以是多媒体简报,全是学生的心灵写照。也体现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培养并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2.2 任务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大小适当、要求具体。

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说来,每个“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不宜过多,最好不要有两个以上的重点、难点,过多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任务”的规模宜小不宜大,规模过大,会偏离“任务驱动”的本意。通过将任务的巧妙化分、层层展开,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以便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

任务的设计要具体、可操作,还得可检查。最好不要设计 “新建一个文件夹”、“复制一个文件” 这类泛泛的任务,这样的任务学生做还是没做教师无法检查。而是设计为“在你的D盘新建一个名为‘二十中小’的文件夹”、“复制网上邻居\教师机\初二\信息技术.doc这个文件到你的D盘中”。在LOGO语言学习中,设计任务“在屏幕上从左至右依次画一个三角形、五边形、十边形、圆”,这个任务既体现了当堂课的“循环语句”知识点,又体现了前面学过的“抬笔、落笔”知识点,而且学生可操作,教师检查也一目了然。

篇8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001-03

知识经济时代下,创新能力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随着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加,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目前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高等院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创新型人才。现如今,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与生命科学相关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发展迅速。生命科学类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开设实践教学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但是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教育资源不足以及教育模式单一化的弊端日益突显出来。当前高校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无法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是当前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开展的实验课仅仅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内容和手段,虽然这可以与课堂的理论教学相衔接,但其弊端也很明显,其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内容单一,课程安排的验证性实验以教科书中的理论为主,往往忽略各学科之间的联系,缺乏系统性、综合性、连贯性,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第二,传统的实验教学,让学生只会“照葫芦画瓢”,学生完全是被动地进行实验,只会按部就班地依据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来进行实验。这种如同按方抓药般进行的实验让学生缺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技能的锻炼,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培养效率和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学生潜在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第三,实验内容重复老套,各门实验课程在实验课上自成体系,各课程实验性质和内容相似。第四,学生数量多,课程安排时间紧张,实验仪器设备、师资、实验空间、经费等教学资源配置无法充分利用。可见,面对当前实践教学的不足,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实践教学课程由开始的单一封闭的验证性实验逐步朝着多元开放的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方向转变,但是如何使各学科间紧密衔接,利用与之相关的交叉学科和关联学科,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在原基础上建立更具开放性的管理模式,这已经成为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开放性多学科综合实践课程应聚焦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针对当前实践教学课程中综合性实验突显出来的问题,应打破实践教学原有的局限性,建立具有开放性的实验管理模式,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在专业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开放性多学科综合实践教学理论进行更为深入地探讨,建立新型实践教学模式。

一、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一)教学基地和师资队伍的完善

一方面,专业实验室应当整合各项实践教学资源,完善实验室的实验仪器设备,将实验室综合研究功能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另一方面,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教学团队的形式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以科研小组的形式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监督指导实践教学的设计及实践,打造更具凝聚力的实践教学团队。

(二)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

传统的生命科学实践教学课程内容随着各学科理论知识的不断发展及科研技术的不断成熟已经逐步自成体系,但是这也使得各项实验资源的利用及其优化配置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给学生实验技术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果。在生命科学多学科实践教学改革中,应以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相关课程的实验为主,穿插综合运用生物信息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课程的知识,将科学理论知识与科研实H操作相结合,遵循实验内容由易到难的原则,循序渐进地设置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以及创新性实验三者相结合的实验课程体系。此外,还应将各学科的知识整合到实践教学中,以培养全面、综合型人才。

1.验证性实验课程的设置

与传统的实践教学不同,验证性实验已逐步成为学生基本技能培训的主要形式。验证性实验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相应地安排一些基础性实验,其主要开设在大二阶段。其是想让学生通过实验达到巩固课堂科学理论知识的目的,并使学生熟悉各类常规实验仪器设备的科学操作,掌握科研活动的基本实验技能。同时,也应当鼓励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熟悉实验流程的学习习惯,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及时准确地记录相关实验数据、对结果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及规范撰写实验报告等能力,为学生后期相关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

2.综合性实验课程设置

篇9

“课程整合”是中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任务之一,也是当前我国正在着力研究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整合(integration)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1]所谓多媒体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就是根据学科教学的需要,以计算机为工具,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声、像、图、文,通过人机交互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与学的优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2]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多媒体与中学生物教学的有机整合可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1. 运用多媒体课件加强直观教学,增大教学信息量。直观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能够形象地展示各类生物特征及各种生理活动,能使微观世界宏观化、抽象事物具体化。如,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单细胞生物”一节,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说,这一节是比较微观、抽象的内容,尤其是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更是难以理解。教师可将“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这一探究实验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以flas的形式向学生展现这一过程。屏幕上先出现一个实验平台、一个放大的载玻片,上面有两滴中间联通的培养液,培养液中是草履虫(以小黑点表示)旁边有三个按钮:食盐、食糖、光,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实验过程。按下食盐按钮,滴管将一滴食盐滴入载玻片上的一滴培养液中,随后可见草履虫聚集向另一端的培养液,这一过程形象地说明食盐对草履虫是有害的;按下食糖按钮,滴管将一滴食糖滴入载玻片上的一滴培养液中,可见草履虫聚集向滴入食糖的培养液,说明食糖对草履虫是有利的;按下光按钮,一束光照向一滴培养液,另一滴出于黑暗中,可见草履虫向有光照的培养液中跑去,说明光对草履虫是有利的。通过上述三个实验的演示及教师的讲解,可形象地将单细胞生物趋利避害、适应环境的特点展现给学生,在视、听双重感官的刺激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准确直观地理解这一难点知识。

2. 利用多媒体技术使知识完整统一。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中关于血液循环途径这部分内容,学生常常是机械地记忆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一般很难把它们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为了使学生摸清脉络,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血液循环的完整途径制作成flas展现给学生。首先,演示体循环:鲜红色的动脉血液从左心室流出,经主动脉进入全身毛细血管网,并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氧气从毛细血管的血液中向外扩散,二氧化碳进入毛细血管,此时血液的颜色变为暗红色的静脉血。静脉血通过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至此体循环结束。此时,在同一画面下出现肺循环途径:右心室中的静脉血通过肺动脉进入肺毛细血管,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可看到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以及血液由暗红色变为鲜红色的过程。最后,演示血液循环的完整途径。这样,血液源源不断地反复循环,心脏有节律地收缩跳动,使它们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从而既实现了知识完整统一的目的,又可提高教学效率,这种效果是依靠挂图、幻灯片都无法获得的。[3]

3. 利用多媒体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优化教学过程。在生物教学中,许多微观、抽象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单靠挂图、幻灯片等手段很难讲解清楚,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CAI课件,从多个角度演示生命现象,将抽象的生命概念动态化、形象化、具体化,以利于学生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中“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属微观领域的知识,相对比较抽象,难于理解,教师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巧妙设计,将其制作成三维立体图像,就可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这就使抽象知识具体化,模糊概念直观化。再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中“DNA的复制”一节课,历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往都是通过平面图以及教师在黑板上画的简易图给学生讲解,许多学生不容易理解。现在,教师可通过一些多媒体软件将这一过程制作成flas,在课堂上演示,在演示过程中教师略加以引导、启发,使学生通过观看、分析很快理解并掌握DNA复制的过程。

4.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丰富生物实验教学。在传统教学中,通常是老师在台上演示实验,学生在下面看实验,即使是学生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也是对老师做过的演示实验的机械重复,既缺乏趣味性,又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且教师讲解的只能是共性的问题,即便是同一植物材料,由于所取部位不同或制作过程中的微小差异,都会导致显微镜下观察内容的改变,而对于实验经验少的中学生而言,很难区分这些异同。如今,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将课前拍下的显微照片演示给学生,对一些异常现象做出解释,会使学生对实验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例如,七年级“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一节课,要求对洋葱表皮细胞进行观察,教师先将课前拍摄的自制装片的显微照片演示给学生,将微观的结构直观化,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将结果与教师的演示照片加以对照,就能够清楚地观察到中央大液泡、细胞核等结构,并区别一些易混淆的现象,减少盲目观察。这样,既让学生容易理解、增强实验教学效果,又节省了实验时间。

二、思考与建议

1. 提高教师的信息科学素养。多媒体教学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一部分内容,是教学过程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要很好地实现生物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教师就应该学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理论,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应接受现代教育理论、信息技术能力、教学设计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改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水平。

2. 设计课件的几点建议。虽然多媒体与生物学教学内容的整合可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但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面需额外注意以下几方面:

(1)课件的颜色搭配应协调、柔和,不宜太过刺激和强烈对比。屏幕底色易为浅色,某些重点内容可用字体的变化来加以突出,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2)课件文字内容应言简意赅,突出重、难点,切不可长篇大段的演示。必要时,可用图片补充说明文字内容,还可以增加动画效果,但要掌握一个“度”的问题。[4]

(3)课本上有的,或一般陈述性的内容尽量不要放在课件中,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述和板书来解决。

(4)不容易说清的内容要精心设计课件,利用动画、三维图、二维图表和信号流程图等形式直观地表达出来,便于学生加深理解和增强识记。

(5)利用多媒体技术解决难点和重点内容时不要简单地照搬书本,难点内容要做到通俗化,深入浅出;重点内容要突出,要让学生印象深刻。[5]

(6)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在课件中编辑一部分课外资料,这有助于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深化和知识的扩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信息技术正在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主流。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不断深入,以多媒体为基础的教学设计方法及理论研究越来越显得重要。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的诸多功能,真正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整合,必将带来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也必然会使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各种能力得到提高。但我们也应注意,多媒体课件与图片幻灯、模型一样,对教学的作用永远只是辅助,不能把用课件当作一种时髦,不分场合、不加需要地滥用,要将多媒体课件用在最适合的地方,使之达到最佳效果。

注释:

[1]王丽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课程整合的两种形式[J].中国远程教育,2002(183),65-66.

[2]龚大洁,严峰,俞诗源.多媒体技术与高校生物教学整合的探索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6,(3):63-67.

篇10

一、“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里没有整合这个词,整合来源于英文“integration”,可解释为“一体化、成为—个整体”。从现代教育理念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仅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而是要使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生物学科教育融合为一体,从而提高教育质量,适应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可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之:

一方面,它是21世纪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趋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必将进人课堂。另一方面,从学科教学的角度看,“整合”是学科教学的一场深入改革。这场改革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在学科课程的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利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方式与方法,解决传统教育教学手段很难、甚至无法提出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以达到更高、更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从而推进教育教学深层次改革的目标。

“整合”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整合”使学生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学习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二是通过“整合”使学生在学科教学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二、生物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途径

1、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网络化教学

如果说最初的CAI着重于在人、机之间形成刺激——反应——强化的学习机制的话,那么,基于IE浏览的网络化教学,将大量生动的图象、声音、动画、视频和文字信息展现在学生面前,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也由原来的线性结构变为超文本结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路径,以适应自我知识构建的需要。比如,《植物的矿质营养》这节内容我们运用了网络化教学,教师制作的网页型课件内容包括“矿质元素概念”板块、“矿质元素的吸收”板块、“矿质元素运输和利用”板块、“交流讨论”等板块。学生进入多媒体网络教室后即可通过浏览主页,点击其中任一板块进入相关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同时还可通过一些相关网站的超级链接上网搜索相关的学习素材。如,关于现代农业的资料,无土栽培的资料等。通过“温故而知新”板块检测自己的掌握程度,通过“交流讨论”板块发表自己的意见等。学生面对电脑更愿意将自己问题和想法表达出来,这样将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则可根据客观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和认识规律,向学生提供建议性的“导学策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

2、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生物学新课程中的一些研究性学习课题如“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收集并交流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资料”等都是在获取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学生个人处理信息、进行积极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网络技术的运用,可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信息搜集渠道,学生所搜集和交流的资料也不再仅仅是单一的文字材料,图片、影像、动画、视频材料使学生的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3、运用信息技术,开发生物学科课程资源

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发信息化资源,是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资源内容丰富,可以为生物学教学提供十分巨大、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搜狐、百度、网易等网站的搜索引擎,搜索并下载生物学教学中需要的文字、数据、图片、动画、视频等素材,通过分类、加工和制作,建立教师自己的生物学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在帮助教师制作各类生物学教学课件、查询有关教参资料、解答学生疑难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整合”与生物学科改革

从学科教学改革的角度看,“整合”有以下3方面的特点:

1、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因此,在生物学科的教学中历来强调教学的直观性。当今生命科学发展迅猛,生物学教学随之也融入了许多研究生命本质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挂图、幻灯等,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若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视频、动画、课件等,就可以产生非常好的直观效果,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此外,将微观的、抽象的概念和规律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2、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从学习方式的变革看,信息技术可以在教学中创设逼真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实现自主性学习。例如,通过一些生物虚拟实验,为学生提供动手和思考的机会,以提高学生分析实验和改进实验的能力。再如,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荆林海老师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一节的教学,就是将拉马克、达尔文以及新达尔文主义等内容的文本、图片、视频等资料做成网页,提供给高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学生不仅仅从自身原有的水平收集到有关进化理论奠基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积累了初步的进化观点,取得了传统教学很难达到的效果。

四、“整合”的实践和研究

1、“整合”课题的研究方向

“整合”既然作为一项课题,究竟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展开探索和研究呢?从生物学科的特点、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生质和理念、课程具体目标、内容等方面来看,“整合”研究的课题可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例如:1)“整合”中教学目标的研究(包括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形成、学生生物学科能力的获得等研究);2)与教学内容的“整合”研究(包括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研究、辅助实验教学的研究);3)与生物学科整合的教学方式研究(包括网络环境中的自主性学习研究、运用资源库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等;4)整合中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包括运用生物学题库诊断学生学习问题的研究、整合所需的教学过程评价标准研究等)。可以发动广大的教研员、教师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在现代生物学教学中对“整合”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

2、“整合”的实践

从整合的角度体现了3个特点:

①将微观世界或宏观现象,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提供由形象信息到抽象(理论)思维的桥。

②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传统教学也曾努力过,但通过实践证实,在学生人数很大的今天,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只有使信息技术成为学习的工具、创新的工具,才能得以实现。

五、生物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注意与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

不可否认,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的整合特别是网络化教学的开展,在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正如一种教学方法不可能解决所有问gg--样,信息技术无论怎样先进,功能如何完善,都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如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目标只有通过“演示-模仿-操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像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细菌培养的基本技术等实验,若不让学生实验操作,仅仅用多媒体大屏幕演示实验过程,学生难免有“纸上谈兵”之感,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精神。对理论性强的知识板块,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遗传的基本规律等还是应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此外,信息来源的渠道也不只是网络,传统的图书馆、阅览室,各种报刊杂志都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信息源。实践表明,只有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优势互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要重视信息技术运用的效率和实际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运用于生物学教学,使得教师花在教学准备方面的时间成倍的增加。加上目前条件下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教学的经济成本较高,这就给我们生物学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在基本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生物学教学所取得的效果和效率,必须高于用其他更简易教学手段所能取得的效果和效率。比如在学习DNA双螺旋结构时,有些教师化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电脑中画了一个DNA分子的空间结构,但是学生看了课件后还是很难想象出一个DNA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盘旋而成的。其实讲述这部分内容时,只要给学生演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学生对DNA的空间结构就一目了然了。这样既省力,又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否必要,以及是否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还应避免因媒体过多涌入,引起学生兴奋和注意的转移。使学生失去对有关问题的深层思考,造成“课上热闹,课后懵懂”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