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初中语文教学的得与失模板(10篇)

时间:2023-11-16 10:27:5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语文教学的得与失,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初中语文教学的得与失

篇1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多媒体教学应运而生。如今,多媒体辅助教学发展势头良好,这种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也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突破。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一方面通过影片、配乐朗诵等材料丰富了课堂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创设情境,进行视觉听觉的感官刺激,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兴趣。但是也有不少语文教师对多媒体运用掌握不够,导致出现师生情感互动不够、禁锢学生思维等问题。

1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存在的弊端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在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时,尽管在很大程度上利用音像等材料丰富了教学内容,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但是因教学课件的限制,也容易存在课堂上师生情感互动少、制约学生学习想象思维的弊端。

1.1不利于师生间课堂情感互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在科学方法指导下让学生接受了新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感受到语文艺术的魅力,产生情感共鸣和思辨火花,这堂语文课无疑是非常成功的。而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学课件通常贯穿整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调整教学思路时,容易被课件束缚,只能将学生带入预先制作好的课件思路中。师生间的课堂情感互动将会从人性化变得机械化,就如同机械运作般按照课件流程一步步向下走,这时多媒体的运用将会妨碍着语文教学,不利于教师接受学生课堂反馈的信息。

1.2 制约学生对语文学习想象思维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直观,但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语文之美,更应该教学生通过文字的描述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文章独特的意境。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仅仅是直观的图像,容易将学生想象思维禁锢在屏幕画面中,虽然在一段时间里能够吸引学生,但是缺乏主动的思考联想,这将极大限制学生对语文艺术的感受,也不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得到的好处

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图像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给语文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使得课堂结构发生了极大变化。课堂气氛由于多媒体的介入而变得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也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2.1 生动的呈现课文情境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灵活地运用声音、视频、图片等多种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视觉听觉的刺激,学生能积极地学习,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接受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单纯靠语言描述,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声像互补,动静结合,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更加全面地使学生感受语文之美。《桃花源记》短短三百多字描述了一个和平恬静的世外桃源,如果辅以悠扬的音乐、优美的图像,将会比单纯地语言描述更能营造平淡和谐的气氛,再通过故事形式将文章创作背景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对比中深入理解文章所想表达的情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2 增加了语文课堂教学信息量

抽象的文字信息通过多媒体的转化,可以变为容易理解的图像,分散的基础知识也能通过多媒体进行编辑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教授给学生,大大增加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也容易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师也可在备课过程中通过网络等资源查找更多教学相关背景资料,再通过多媒体以图像、声音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帮助理解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变大,将会使初中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

2.3 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是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好处之一。传统教学中,教师通过板书、课文朗读和分段讲解的形式对文章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情感,而这往往受到教师各自教学风格的影响,单一的形式也容易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影响教学效果。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学习小说名著时播放一段精彩视频、在感受古诗词时有悠扬的音乐应景、在学习散文时提供更多背景故事,将会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大大提升。

3 结语

总而言之,多媒体的迅速发展给教育事业带来勃勃生机。实践中,用多媒体辅助初中语文教学,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强大的活力,但是由此产生的弊端也是新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更好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单纯地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代替其他教学方法,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点,扬长避短。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多总结,使得多媒体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结合得更完美,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其作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实施“人文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它符合语文课程的这一基本特点。语文教师应倾情语文课堂,用自己的智慧和自身的形象魅力实施人文关怀,利用语文教材及课堂动态生成资源,弘扬人文教育,用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学生的心灵。

一、尊重学生人格,实行人文关怀

尊重学生,是语文课堂教学倾注人文关怀的前提。尊重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师表和饱满的教学激情。只有拥有良好的师表形象,学生才能乐于和老师亲近、交往。因此,教师应关注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外在形象,做到衣着朴素、整洁,举止得体、亲切。此外,教师还要通过饱满的教学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激情洋溢的情绪、抑扬顿挫的语调、神采飞扬的表情、满含期待的目光等能形成一种魅力,荡起学生情感的涟漪,产生强烈的共鸣。尊重学生不仅体现在外表上,还体现在教师的灵魂上。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罗曼・罗兰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尊重学生,教师首先要爱学生,带着爱心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学生的知音。

尊重学生还要对学生多一点包容与欣赏。教师要理解学生的暂时不足,包容学生的一时缺点,以满腔的热情,用激励的话语善意地评价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我班曾有一名学生某门科目成绩一直很差,任教老师说他“笨得像头牛”,他坐在教室里默默流泪,孤独无助,伤心至极。我注意到了这一幕,主动走近了他,以一种友善的态度跟他攀谈起来:“牛是什么?”他说:“牛是牛啊。”我说:“不,鲁迅曾说:‘俯首甘为孺子牛’,‘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和血’,牛是人类的好朋友,它具有勤奋和奉献的精神。我相信你是最棒的,只要你相信你自己。”他顿时破涕为笑,说道:“老师,我懂了。”最后中考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梦寐以求的重点中学。教师节,他给我发了短信:“老师,是您抚慰了我受伤的心灵,是您鼓足了我生活和学习的勇气。谢谢您,老师!”是包容与欣赏让这位学生重拾了微笑,发挥了自己的潜能,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被赏识的幸福。

二、发掘文本内涵,锻铸人文精神

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定是一个富有爱心、勇于奉献的人,他一定爱祖国、爱社会、爱亲人、爱老师、爱大自然……一个人如果充满爱心,他一定有益于社会,一定胸怀理想、热爱生活,一定钟爱古今中外卓越的文化,并为之陶醉……语文教育除了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外,还肩负着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真、善、美崇高品质的人这一重任,而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佳作正是滋养他们心灵的甘泉。诗词、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可以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关注、喜爱和向往:李白的浪漫、文天祥的豪放、鲁迅的深刻、冰心的真挚,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杜甫的忧国忧民、陆游的感时伤事、范仲淹的心忧天下、闻一多的拍案而起,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屈原的放歌、陶渊明的恬淡、朱自清的傲岸,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居里夫人的顽强执著、海伦・凯勒的不屈不挠、贝多芬对命运的抗争可以唤醒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另外,语文教材中那些描写自然的神秘、静谧,讴歌社会温馨、和谐的课文,实际上从正面表明了人类对自然及社会的热爱。书本与课堂为学生提供了认识生活、感悟哲理的渠道,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掘语文教育资源,利用语文课堂这一载体,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锻铸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三、展开真诚对话,构筑人文世界

教育家魏书生说:“平等、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在课堂上,教师要和学生平等真诚地对话,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中,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譬如,在执教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让学生朗读感知后,我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结果有个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刘禹锡被贬在这巴山楚水荒凉的地方长达23年,这里远离京城,环境恶劣,生活异常艰苦,是什么信念支撑他走过这23年?”我适时组织学生讨论与交流,答案丰富多彩:“这是一种执著。”“这是一种毅力。”“他对朝廷极其忠诚,具有忠君思想。”“他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也有的学生说:“一定有亲戚朋友的支持!”“有些诗人在朝廷做官被贬后,情绪都很低落,像柳宗元被贬后,万念俱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倍感千万孤独;而刘禹锡被贬后,没有忧伤,没有颓废,而是流露出一种豁达乐观的态度。”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充满个性。最终达成了共识:“刘禹锡以沉舟、病树自喻,固然怅恨,却又相当旷达,这样的病树而是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这表现了刘禹锡坚韧不拔之志。我们要学习诗人这种不言放弃、追求光明的精神。”

实践证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往往闪现在富有个性的见解之中。这就需要我们给学生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并运用教育机智随时捕捉那一闪而过的火花,并使之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教师要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真诚的对话,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构筑人文性的精神世界,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

篇3

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主要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关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所在。 语感好的人可以灵敏地对语言资料的重点、好环、情趣等做出精确判断和感知;可以让想象的空间无限扩大;可以很快地运用语言流畅精确地表达含义。学生经常会死咬文字,偏离文章的主旨。语文教材中大多是文字优美、内容丰富的语言文章。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切合实际地加强语感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才会大大增强,思考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语感在初中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实施初中语文中的语感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朗读和背诵在语感训练中重要作用

训练学生的语感,必须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言,感受语言,要让学生在朗读训练中感知语言,在朗读中锻炼语感。在教学中要十分注重朗读训练,注意引导学生借助语言词句去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头脑中能够浮现出课文中叙述的人与物,有真挚亲切的感受,从而感知课本中的内容,增强语感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各种语言形式重复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感悟语言中的情感和乐趣。

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朗读训练,鼓励学生读出感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要求学生要充分理解课文,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进行课文的朗读。(2)要求学生读懂文章的文字语言的意思,能够准确地把握住文章的情感和理念,在朗读时,能够做到准确的掌控。(3)建议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要进行思考,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能够在朗读的过程中更深入掌握文章的思想情感,以便能够引起学生自身的阅读思考中的共鸣。

二、比较分析词语,使学生正确理解词语,感知语言的魅力

语文教学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词语的意思,进而准确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情感主旨。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提示并帮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理解词语。词语离开句子和课文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在课文中的重要词汇要找出与它相近的词语进行比较,两个词在课文中的不同,区别两词的意义。进行这样比较,锻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蕴含的丰富含义,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学生只有通过抓住文中重点词语,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才能把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在教学中,紧扣这些精彩的字词,引导学生联系文章内容,细心领会作者的独具匠心,感受文章所要传授的思想感情,就会获得强烈的语感。

三、开放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尽情地想象

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内容。如果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就会在朗读中表现出较好的语感。文章的内容往往是丰富多彩的,在朗读时,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某种事物的描述展开具体的想象,获得形象可感的具体现象。当然,有必要通过创造性、独特的思维填充、丰富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去领悟课文内容和意义,使学生的思维想象模式与自身生活中的具体情境联系在一起,去感受语言文字在具体运用中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有利于开发学生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想象能力。

重视学生学习思维习惯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感的水平,以下几方面可以借鉴:(1)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建议学生在业余的学习时间下对课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利用,来表现学生学习思维习惯的独特性;(2)鼓励学生运用各种各样的学习思维形式思考课本内容,以便取得比较合理全面的语言认知感悟知识;(3)让学生能过展现自己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各自思维的学习和感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进步,从而促进他们语言感悟的内在生华。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的语言学习的思维得到充分的体现,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和合理的思维发展空间,提升他们的语言思维感悟层次。

四、不断加强写作的锻炼

写作是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写作的训练,学生可以把从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和表现技巧运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在写作时,我们在整个写作的过程中,坚持引导学生把自己平时在课堂上学到的语言方面的方法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学习运用词汇的能力,发挥想象力,分析比较琢磨字词,想象比较,体验领悟,表达真情实感,最后不断重复修改,以形成自己个人独特风格的语言风貌。

五、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语言的的实践中获取语感

篇4

学习诗歌,是传承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各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每册书都有不少诗歌出现,这充分体现了诗歌教学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新课标》指出,学习诗歌要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欣赏优美的诗句,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读多背多感悟。怎样依据教学大纲开展好诗歌教学呢?以下是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几点想法。

一、了解背景,填补空白

我们常说“诗如其人”,那么了解“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诗,了解诗人创作时的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而且,由于古今语言表达的差异,历史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的距离,都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因此,了解诗人与诗的写作背景,就能缩短学生与诗人间的情感距离,填补诗中由于语言表达形式的限制而形成的许多空白,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如在讲授《春望》时,先介绍诗人杜甫及其背景是有必要的,因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安史之乱开始,他流氓颠沛,竟为叛军所俘,在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萧条零落,身历逆境思乡情切,不免感慨万端,于是写下这首诗。学生了解完诗人与这些写作背景后,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这为学生理解诗歌就有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解读诗题,理解内容

诗题往往点出了诗的主要内容、写作对象和情境。解读诗题往往要前后延伸和拓展,从多个角度了解诗歌。如:在讲授《春望》一诗时,向学生抛出问题“诗人杜甫在什么季节眺望哪里?那里的景色是繁华还是荒芜?为什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得出“诗人在春天眺望长安城,而当时长安城被安史之乱的叛军占领,一片荒芜景象,这就是战乱中的唐朝都城”的结论。

三、抓住“诗眼”,理解诗情

“诗眼”,也就是诗歌当中集中流露和具w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是理解诗歌的关键所在。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诗的“诗眼”就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抓住这句诗作具体分析、理解,深入体会,就不难理解这首诗所表达的是诗人的思乡之情了;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全诗从多个角度铺写战地气氛和战争场面,但只要抓住“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两句,就不难理解诗人赞颂戍边将士誓死报国的决心了。

四、欣赏诗句,引思

初中所选的诗歌都是一些名篇佳作,语言凝炼,音韵优美,含义深刻。理解这些名句或是富有表现力的妙句,能引发读者情思,余味无穷,在全篇中又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如:

1.杜甫的《春望》,其千古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伤国家时局,热泪飞溅花瓣,悲恨亲人离散,鸟啼令人心乱。这是诗人望后所思,用“花”“鸟”反衬诗人沉痛的心情,更显得“感”之深,“恨”之切。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其名句“海日升残夜,江春入旧年”,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不仅写景逼真,而且还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五、联想再现,想象意境

运用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诗情画意,体会诗歌的意境,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开拓学生想象,培养和发展创造意识,提高欣赏能力训练的一种延伸。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是由众多意象组合起来的画,引导学生步入诗境,使他们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达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

例如在教授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时,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把握诗人的形象,融入自我的情感,勾勒一幅凄凉的秋景图:天色黄昏,夕阳下的枯藤附在老树上,树上站立着几只无精打采的乌鸦,作者独在荒凉古道中,顶着西风,骑着瘦马前进,太阳下山了,伤心的人,正在天涯漂泊,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长的夜晚,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这些联想与想象,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诗歌苍凉的意境。

六、反复吟诵,体味提高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吟咏是鉴赏诗歌美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诗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对一个人的文化功底可以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在吟诵中可以深情的体味,积累大量的字词佳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而诗歌篇幅相对较小,又蕴涵着丰富的人文价值,最适宜于学生背诵。因此,在教学诗歌时,我也一直强调学生背诵。对于初中生来说,背诵一定要建立在准确地、有感情地熟读的基础之上。这样可以加深对诗歌的体验和理解。背诵时还要注意,读到稍微熟悉时,就着手背诵,这样可适当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正所谓“教学有法,又教无定法”,诗歌教学亦是如此。可供我们选择的教学方法有很多,而且这些方法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因材施教、因人而宜,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挖掘诗歌内涵。而一切方法的选定,都要根据作品的特点、学生的基础与教师的情况来进行。选取一个有利于开展的教学方式,让我们更好地融入作品里面,更好地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更有效的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我们就可以真正达到叶圣陶老前辈倡导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本文中对诗歌教学策略的探析只是一个方面,诗歌的教学策略还应有广阔的天地,有待于我们继续深入下去,使诗歌教学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郝朝良.培养初中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篇5

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他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学生带入作品的特定情境中,让学生在作品的品读中,与主人公产生心灵上的对接,从而深刻理解人物形象,产生肯定或否定的情感态度或审美取向,使学生的性情得以陶冶,灵魂得以净化。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在这篇文章里,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主义。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在对文章的品读中,完成了与文中人物的心灵的交流。如文中有这样一些细节描写:“使出全身的力量,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等,为了让学生理解主人公对自己祖国的热爱,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品味文章中的细节描写,然后再请两个擅长朗诵的同学朗读。两个同学充满真情的朗诵,将其他同学也都带入了情境之中,学生也在这样的方式下理解了主人公的那份浓浓的爱国情怀。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有“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的论述,大凡那些脍炙人口的优美篇章之所以能流传千古,经久不衰,除了因其语言优美之外,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文章中人物具有鲜活的个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品读,让学生置身其中,产生亲身的情感体验,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熏陶。

二、挖掘文章内涵,让学生与作者情感共鸣,接受情感陶冶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语文教学中,最能激起学生情感共鸣的东西往往是真挚的情感。白居易也曾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言论,作者的真情才是拨动学生稚嫩而纯洁的心灵之弦。

如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背影》一文,让人百读不厌。全文感情真挚,语言清新、委婉,于平实中透露着作者对父亲真挚、深沉的爱。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把握文章中对父亲“背影”的四次描写,以及历次作者看见父亲“背影”而油然而生的感动,针对这些重点语段,指导学生用心品味,从而体会作者对年迈的父亲无限思念的情感。仔细品读课文,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至爱亲情也被作者表现得恰到好处,真挚的情感也跃然纸上,让人读来真切、动人,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可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时,必须要想方设法开启学生心扉,尽情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真挚情感,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情感。

三、真情演绎文本,让学生与教师情感共振,接受情感润泽

篇6

价值教育作为当今教育界的一个研究课题,引发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根据笔者的小范围调查,很多教师在接触到这一概念时,总把价值教育理解为“有价值的教育”,于是从自己的实践中去寻找价值教育的含义,认为我们的教育本来就是有价值的,比如说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形成了能力等。而事实上,价值教育的真实含义与这种经验性的理解还是有一段距离的。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价值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帮学生去获得知识或技能,而是帮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在此过程中价值态度的形成、取舍、提炼及最终的建立。形成“合理的价值观”是价值教育的最终目标。从这一理解上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价值教育与知识教育有着很大的区别。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价值教育更在于为学生提供一种精神动力而非智力支持;从考试评价的角度看,价值教育在于为学生提供一种内在的学习力量,为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而提供驱动力。因此,价值教育的着力点与常规的知识教育有着明显的不同,正是因为这种不同,所以其并不为更多的一线教师所注意。笔者有幸接触到价值教育的相关理念,并在自己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尝试实践,取得了一些效果。现以拙文呈现,以请教于同行。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尝试价值教育的意义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经过了十多年的课程改革,但初中学生依然没能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沼,因此今天有人戏称“课程改革又被应试教育绑架了”。这一戏语或许偏颇,但却在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时候给我们一种启示: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样的力量来推动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前进?在笔者看来,价值教育可以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初中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本身就具有通过文学作品向学生提供价值教育的功能,因此其本来就具有与价值教育的良好联系点。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奠基阶段,因此在初中教学中,利用语文学科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实现有效的价值教育。

此外,还应注意一点,就是初中语文教育是以听、说、读、写四种方式实施教学的,听与读作为一种体验,而说与写作为体验结果的外显,这些都是一种与学生的体验直接相关的过程。而根据相关专家的研究,学生的价值观往往不是形成于外界的灌输之中,而是形成于学生的体验当中。这一研究结论得到了很多实证,比如说,我们看到好多初中学生对于教师所讲的道理充耳不闻,但对自己生活中形成的一些观点却深信不疑。问题是,很多时候初中学生由于体验较少,因此生成的价值观并不符合核心价值体系。因此,语文教学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去生成更为合理的价值观,从而达成价值教育的目标。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价值教育的途径

研究表明,价值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在于将价值教育当成学校活动的一部分。这其实已经具有了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思想,我们直白地理解,就是不能将价值教育从学生的生活中分解出来,实施所谓的专门的价值教育,更不是挂着价值教育的招牌,搞脱离于学生生活的价值教育。在笔者看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十分困难。

以臧克家《有的人》一文教学为例,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领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与思考,去领会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如诗中“活”与“死”都是人生中难以回避的两种情形,在我们的人生中也都见过小生命的到来与长者的离去,作为普通人,其活的价值在哪里,死的价值又在哪里?鲁迅先生既是一个普通的人,又是一位伟大的战士,其生与死的价值又在哪里?这种由学生的生活向作者写作意图的过渡,可以将学生的思考扎根于他们的生活当中,用他们自己的体验去思考作者的价值取向。这种过渡所产生的价值教育的效果,要比机械的讲授好得多。

此外,我们还认为学生学习品质的提高也是价值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传统的教育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依赖课本、依赖教师的习惯,而这显然是一种不好的价值取向。语文作为一种传承人类文化的学科,理应在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思维的方面发挥作用。显然,实施这一价值教育的途径仍然在课堂上,当学生的生成与教师的预设不同时,教师应当怎么做?当学生的答案与教材不完全一致时,教师应当如何评价?这些问题的回答直接影响着价值教育能否有效实现。在笔者看来,指向价值培养目标的思路,是实施价值教育的可靠保证。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价值教育的机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学段和学科的限制,使得语文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怎样通过这门学科来帮学生形成较好的价值观,准确地讲,是价值观的组成部分。因为语文一门学科无法承担学生所有的价值形成教育,所以,语文教师更应该寻找并确定一个恰当的机制,来实施价值教育。

篇7

一、引言

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的主要导向,它顺应了时代前进的脚步,是发展我国教育之根本。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而具有综合素质就意味着学生学习英语不再单纯地为了应试,而是为了培养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和具有综合的人文素养。这就要求英语教学从只注重单调地传授和技能的枯燥训练转变为对文化意义和人文价值的重视。

二、实施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英语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育人,要始终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己任。英语作为大学科,授课的次数相对频繁,这就为英语教师与学生频繁接触,从而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人文教育的渗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灵感,从而达到教学成绩卓有成效与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双赢局面。

三、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教育,旨在培养人文精神,通过知识的传播、文化的熏陶等途径将人类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做人的品质和素养。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增进国际理解,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培养完善的人格修养,升华自身的精神世界。

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

1.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实施人文教育的根本。

人文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素养为目的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在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上大不相同。主要体现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而素质教育下的人文教育力求学生的德育、智育与美育的全面发展。另外,应试教育强调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而人文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

教育观念对教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且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理念的巨大转变都要求教师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首先,教师要树立与现代教育观念相适应的教育观、师生观、人才观、教育、质量观。在英语教学中,要摒弃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式教学。其次,要有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的意识,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与典范,要活到老,学到老,无论是在文化知识上还是在内在道德情操上都要始终坚持自我完善提高,具备高尚的师德和丰厚的人文底蕴,达到对学生意志道德的引领作用。

2.优化学习目标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

一个好的学习目标的设立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前提与保证。因为学习目标直接关系到本节课要“将学生带到哪里?”学习的目的是否明确、具体等方面。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目标的设定做了明确的规定,包括“技能、知识、情感、策略和文化”等五个方面,在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再次把“情感、策略和文化”列为学习目标,并对目标进行等级划分使之更加科学化、人文化、具体化,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新目标的提出不仅为英语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而且为基础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与依托。英语教师要以新学习目标为理论依据,合理地设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以情感为核心,把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对外国文化知识的了解,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力和鉴别能力等因素列为学习目标并使之具体化,从而达到提高其人文素养的最终目标。

3.优化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基础。

英语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种语言,更是信息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学习它所构建的一整套文化世界;掌握一门外语,就意味着获得一种新的对世界的看法”。因此,一方面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和语用中的文化因素,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逐步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力,同时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创设尽可能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体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宽人文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语言教学规律,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情感等人文因素,优化升华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人文教育。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可根据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合理地对教材进行整合处理,挖掘并拓展教材中体现的人文知识,不断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渗透,让学生了解或掌握英语国家的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人文性的教学评价是实施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

英语学科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它关注的是学生的价值和精神,表现为对学生的尊严,价值的追求和关切,以及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价时,应反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评价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做出的评价起到反馈教学信息、激励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作用。评价要有利于学生不断体验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功,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而彰显英语教育教学的人文精神。

五、结语

英语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即学生通过学习一门外语达到既发展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促进其人文素养提高的双重目的。这就决定了初中英语教学中,人文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的实施既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又顺应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要求,意义深远重大。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8

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切实发挥本身审美素养,指导学生学会发现美,进而树立积极审美观,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形成健康人格,实现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

一、挖掘语文教材审美内容

初中语文教材是审美教育的承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教师要善于对教材中的审美内容进行分类,挖掘其中蕴含的审美内容,进而为开展审美教育奠定基础。一是意境美。意境美讲究的是意、象、言三者之间的有效结合,对文本进行分析,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阐发的一幅美景,通过引申再升华到一个更高层面上。例如王维名作《出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描绘了苍凉的大漠黄昏景,通过“直”、“圆”两个诗眼表现出来,人迹罕至的大漠中孤独漂泊的游子,更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苍凉感。二是歌颂自然生活之美、思想境界之美。自然生活之美的文章,往往是通过对大自然以及社会生活的阐发,表达对自然、生活的赞颂。例如《沁园春・雪》描绘的是多姿多彩的北方的冬天,而《安塞腰鼓》则再现了黄土高原的社会风貌,表达对生命力的赞扬。[1]

二、构建审美教育的良好教学氛围

初中语文教师开展审美教育,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审美教育的情境,在这一情境当中,教师与学生形成和谐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畅所欲言,通过交流能够从更深层面去品味作者创设的各个意象,让学生在品读意象的过程中,更好地去把握作品的美。例如何其芳的名作《秋天》,教师需要从本篇文章的立意出发,营造好的氛围,让学生感受作者想要抒发的一种情怀。把握住作品清静与轻柔的特点,将农闲的美景、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少男少女之间的纯洁的爱情这一意境美,去围绕意境美,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去描绘出这样一幅图画,让学生在品读文章的过程中,去感受自然生活之美。[2]

三、传授给学生鉴赏美的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实际上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评价对象的美,进而能够让其心灵受到熏陶的过程。因此,教师需要传授给学生鉴赏美的方法,以更好地去感悟美。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审美想象。语文教材中描述自然景物的诗文一般隐含在活泼多变的结构之内,其为读者提供了多层次的审美空间,蕴藏在美的意境之中。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行文脉络进行梳理,抓住文章的行文脉络,理清审美对象,进而能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把握。比如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蕴藏着生命的灵气与活力,如春天变成了“刚睡醒的样子”,“野花遍地是”,等等,在教学生注意文章的内容之时,更要对文章中的物象的色彩、形状进行品读,并且让学生去体会美景,走进作者的心灵,学会展开合理的审美想象。其次,要教会学生去欣赏文章的语言美。语言是构成课文的基本材料,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散文的错落美与工整美,童话及小说语言的含蓄美。例如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的语言显得简洁优美,生动形象,尤其是其中不断变化的句式、动词的大量运用等都体现了作者创造的意境之美。“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中的“偷偷地”、“钻”写出了春草冲破土的阻挠,在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和作者欣喜的那种感受,这就将本来没有情感的小草赋予了情感。[3]这些句子是从口语中来的,经过作者的加工之后,节奏变得鲜明,具有了更深的抒情味。在描绘春风时,谈到“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将春天比作是“健壮的青年”、“刚落地的娃娃”等,这些比喻不仅贴切,而且富有一定的表现力,显得质朴清新,韵味醇厚。教师尤其要教会学生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另外在句式选择方面也要注意看其是否生动贴切,让学生学会对文章中的语言进行细致的揣摩。再次,要指导学生通过对写景状物片段的研读,学会鉴赏外在形式美。事物外在的形式美指的是其色、形、声等多个方面,例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雨,还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更有余音绕梁的音乐,等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将这些景物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阅读,让学生感悟到事物独有的形式美。例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有“设若单单是有阳光”一段时,我用下面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本文的立足点,修辞手法,以及描述对象是如何开展的,等等,在学生读完了本段之后,便让学生明确作者实际上是通过想象,从天空中俯瞰济南,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济南冬天和其小山“形”之美。然后,让学生倾听录音,更好地感受济南冬天雪景图。最后,要培养学生对作品深层次美的感悟能力。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寄寓了作者对生活的热情,作者立场鲜明。[4]例如《敬畏生命》一文,教师需要指导学生通过积极展开联想,联系生活实际,将作者抽象的“生命”,转化到现实生活当中,让学生明白生命的本质是逆境中的奋起,默默无闻的奉献。

四、鼓励学生积极开展有效的课后阅读

审美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对美的感悟及鉴赏能力是综合素养,教师需要在课后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出符合学生审美教育的书目,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进行阅读,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形成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揣摩教师传授的鉴赏作品美的方法,提升审美素养水平。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挖掘语文教材审美内容、营造审美教育的良好教学氛围、传授给学生鉴赏美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开展有效的课后阅读等途径,有效实施审美教育,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森.浅析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的审美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9).

篇9

1.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及书写的能力。听、说、读、写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会说、会写是学生最起码的素质。有不少的中学生,特别是农村地区,普通话都讲不好,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交往,影响了信息的摄取。再说写的方面,不少学生写字潦草,模糊难辨,这种恶习甚至带入了考试试卷。由此表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及书写能力并非小题大作,而是当务之急。说一口清晰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规范漂亮的字,不仅是学习的需要.更是交际的需要。

2.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课堂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掌握课文内容,而理解、掌握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训练,只有通过训练,才能让学生有效地巩固知识,提高运用技能。因此,老师要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解题方法的指导。如对议论文语段的阅读理解,其操作过程是先给每个句子编上序号,抓住关键词语,尤其要抓住复杂句子进行剖析;然后通过语句的照应、上下文的连贯,把握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语义关系:进而对其语言风格、语体风格进行品味;最后在认识个性的基础上把握规律。否则,不掌握要领,不会运用方法,只能是读书万遍,其义难见。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要在实质中促进学生的发展,尤其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从哪里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多读书。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多读书不仅能增加阅读知识面,更能培养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我们在运用传统的教育方法时,总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只重视知识的传授积累,轻视知识的创造和运用,学生很难扔掉配角的角色地位,老师一直占着主角地位。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中学生对新内容有期待心理,与其老师滔滔不绝地满堂灌,还不如让学生自已去阅读,自己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获取新知识的目的。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对新知识会掌握得更加牢固。

4.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人说.21世纪所需要的是开拓型人才、创造性人才。现在的中学生,可以说是集思想感情和主观能动性于一身的人,他们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勇于探索。针对这一特点,老师要加以指导、引导,让他们学会多元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逆向思维等,用丰富多彩的思维去创造丰富多彩的思维。老师还可以利用教材优势,从课文中设置思考点。比如,学习九年级第五册小说单元,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作更深层次的思考:杨二嫂这个人仅仅是可憎吗?她假如生活在当今社会,她会怎样?旅行中菲利浦夫妇遇到富翁于勒,情节将如何发展呢?李京京这样的故事,我们身边有吗?这

些问题,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其中有对社会的思索,有对人生价值取向的探讨,有对传统观念的反思,具有思维的深刻性和辩证性。

5.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教材中也不乏优美典范之作。如《岳阳楼记》、《紫藤萝瀑布》、《三峡》、《春》等文章所呈现出的大自然的奇境,其钟灵神秀可陶冶学生的心灵,激励他们更加热爱大自然,从而投身于保护大自然。

篇10

伴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情感教育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这些新要求正是情感教育发展的内在推动力。而作为语言艺术集大成者的古诗词,一方面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养分,另一方面通过精美又凝练的语言,表达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如何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巩固情感教育,才能引导学生在理解诗词意思的基础上,真正走进古诗词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一、反复吟诵,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朱自清说:“吟诵是欣赏的必然步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诵读等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渐渐理解整篇诗词的大意,更重要的是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古诗词的意境中,为进一步体会诗词中的情感打好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诗词中富有情感和艺术性的语言,在真情实感的朗读中体会和升华学生的情感。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这首古诗时,可以让学生在多种朗读形式的有效采用中,体会和感悟诗歌蕴含的丰富意象。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关注语言中的叠词现象,如文章最后的两组叠词“盈盈”、“脉脉”,从叠词声音与节奏的角度,朗读起来本身就有一种隐秘的哀痛之感,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可以初步体会出织女的相思之愁。而“盈盈”指水波清澈透明,“脉脉”又从人物描写角度将织女凝视河水思念牛郎的模样刻画得入木三分。学生在朗读中,不自觉地就进入织女的形象世界,感受她的哀伤与思念,最终升华为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推敲字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从本质上讲,古诗词是对文字和语言的高度凝练,以表现出最为深邃的情感。在古诗词教学环节中对诗词中的句子或者字词的推敲,一方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能更有效地促使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深入诗词丰富的意蕴中。

有人说,古诗词常因为一字使用精妙而神采顿现。在抓住某个字或词进行推敲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替换法,通过换一个意思相近的字词,让学生体会原字词的传神之处,从而与作者的情感达成共鸣。如在学习辛弃疾《破阵子》一词时,学生对词人渴望重返战场、杀敌报国的情感是较容易理解的,但是如何更深入地体会“可怜白发生”的悲壮情绪,这种情绪才是词人更深沉与真实的情感表达。在“醉里挑灯看剑”一句中“挑”字就很需要推敲。首先在字音上它是一个多音字,这里应该是第一声还是第三声?结合意思这里应是把蜡挑一下,使其更明亮,而非用肩膀挑着烛灯。在学生理解“挑”字的意思的基础上,可以使用替换字词的方法,体会“挑”字与“拿”、“举”等意思相近的字的比较。在这句词中,抒情主人公喝得酩酊大醉,但是他并没有休息,深夜来到书房小心翼翼地挑拨着烛火,为的是再看一眼曾陪他征战沙场的宝剑。“挑”这个字结合“醉”、“看剑”这一系列的动作,更生动、贴切地表现主人公郁郁寡欢、壮志未酬的形象。而如果换成“拿”、“举”等字,虽然从意思上是相近的,但是从情感上讲,远没有“挑”字来得生动形象和情真意切。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提高其审美能力已经成为新的教学理念。而情感教育正是旨在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进而发挥行之有效的审美教育功能。因此,基于两者的共通与联系,运用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初中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途径。

所谓情境教学法,简单地说,就是引导学生从古诗词表面描绘的景物进行观赏,继而站在作者的角度,寄情于景,对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进行更有深度和内涵的感受。

以杜甫《登岳阳楼》一诗为例,诗中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经典的写景诗句。洞庭湖水把东南两地分裂成吴国与楚国,天地万物都随着波涛起伏飘荡。这一句诗在描写湖水这个客观景物时,极言其波澜壮阔的气势。如何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杜甫所感受到的画面?这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诗句大意,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话将这幅景色描写出来,使其丰富、充实。学生在想象中,仿佛化身为诗人,在贴近诗中意象的同时,渐渐感受到作者隐藏在景物之中的更深的情愫。而要真切地感受寓于景物之中的深情,就必须了解诗人当时所处的境地。为了更进一步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可结合关于此诗的写作背景介绍:杜甫创作这首诗时“左臂偏枯,右耳已聋,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漂泊”。学生在了解作者处境的同时,也能更全面、真切地进入诗人的内心感受。浩瀚的洞庭水此时有了更深的含义,世界如此广阔,诗人却在一叶扁舟上漂泊无依,大与小的对照,更凸显诗人的凄凉落寞。这是对于自身处境的一种私情,而此诗更想言说的是对国家与人民处于水生火热之中的哀痛与不甘。李渔在《窥词管见》写道:“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说情。”通过对古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象进行欣赏,教师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不断挖掘诗词中的意境之美,实现诗歌感情的深层次鉴赏,也就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

参考文献:

[1]吕运理.初中语文古诗词浅析.学周刊,2015,0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