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学和儿科学的区别模板(10篇)

时间:2023-11-16 10:46:5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儿科医学和儿科学的区别,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儿科医学和儿科学的区别

篇1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3(a)-0138-04

Application of PBL teaching method in pediatrics teaching

WANG Xiangwen ZHAO Shuling LIU Jianping QIE Liping MU Dan GENG Anyang BIAN Yanwei SUN Yu

Department of Pediatric Hematology, People's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Huhhot 010017, China

[Abstract]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teaching method is widely applied in medical teach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use of PBL teaching method in pediatrics teaching. Pediatric teaching tasks are completed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diatrics teaching and rational practicing PBL teaching method. It has found that PBL teaching method can be used to teach theoretical knowledge, deepen understanding,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of medical students to learn pediatrics, and largely upgrade mastery degree of practical knowledge. Therefore, PBL teaching method is advantageo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pediatric teaching work, and worthy of further improving and promoting

[Key words] PBL teaching method; Pediatrics teaching; Application

嚎蒲Ы萄У哪康牟唤鲆求把儿科理论知识传授给医学生,还要求医学生将其掌握的医学知识转化为医学能力。PBL教学法[1]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并首先应用于医学教学中,近年来越来越广泛的被师生接受。PBL教学法中,中心内容是“问题”,把学习过程放在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解决模拟的真实问题,学习问题所包含的知识,并且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同时能够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些都区别于传统的单纯“教师讲,学生学”的模式[2-3]。

1 PBL教学法对儿科学教师的要求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对PBL教学法的充分理解和应用常常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

1.1 储备知识,加强交流

教师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进行必要的同行交流,同时还要把加强积极思维作为努力的方向之一。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儿科学的理论、技术不断更新,教师必须最快接受新知识,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丰富知识容量以扩大自身知识储备[4]。应注重同相关领域教师交流,准备好儿科学课程的同时,还要熟悉包括心理学、基础医学在内的相关学科知识,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使设计的问题能带动学生回忆以前所学知识,并将这些知识恰当应用到要解答的问题当中去,同时引导学生去探求还没有学习到的更深层次医学问题。积极思维的能力需要不断加强,从而在解答问题中,用自己的积极思考来引发学生共鸣,训练他们的思维潜力,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1.2 合理设计问题

PBL教学法用引导代替呆板的单纯知识传授,主要手段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作为核心,需要下力气精心设计[5]。设计问题前,儿科学教师必须清晰掌握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并且选择恰当的临床模拟病例,做到基础知识和临床内容相互关联,使问题始终围绕病例展开。

问题设计的框架是教学大纲。①复习学过的知识点,包括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夯实基础知识。②预习未讲授的内容,可以通过问题引出,随着问题的解决,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逻辑推理出即将学习的内容。与此同时,还能对之前学习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改正。③问题应足够复杂。儿科学的复杂性决定问题的复杂性,问题的要点间应该具有紧密逻辑关联,只有逐层深入的分步解决和必要的及时总结,才能最终认识到问题的实质,解决问题。解决复杂问题离不开逻辑的严密性,稍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的挑战可以不断激发年轻的医学生对儿科学知识的探索欲望,进行主动学习。 1.3 融洽师生关系,营造参与氛围

教学相长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原则,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的关系。如何才能赢得医学生的尊重呢?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不能,唯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内涵丰富的人文底蕴可以。PBL教学法要求教学过程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对问题的讨论进行教学,从而避免乏味的灌输。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知识的传授者,是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儿科学教学具有特殊性,同内科学的内容既有重叠又有区别,学生往往喜欢套用内科学的内容,作为学习的捷径,这是一种不正确不全面的理解。但是反过来,内科学的知识又给解决儿科学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儿科学教师应该善于掌控学习的进程、方向、内容,通过在学习过程中的不断对比和不断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儿科学的特点,从而解决问题,达到全面掌握儿科学知识的目的。

PBL教学法要求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教师应该抛弃单纯的讲解,把问题贯穿在开放的讨论之中。由于医学生的思维活跃,发散性强,应重视讨论中的恰当引导,通过关键点的提示、启发,避免讨论变成争吵。同时,应该提前准备学习工具,必要的信息也应及时提供,以此来避免因为儿科学问题复杂而出现迷失方向的胡乱猜测。

应进行有效的分组教学。儿科问题的复杂性要求学生之间必须分工合作才能解决。同时,讨论及互助也能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分组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6],同组内的医学生应该在认知、性格上各具特点,这样就可以有不同的认识方向、不同的认识水平,解决问题才能全面,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7]。

2 PBL教学法对学习儿科学医学生的要求

2.1 夯实基础知识,学会融会贯通

熟练、全面掌握大纲要求的儿科学知识,融会贯通基础课和其他专业课相关内容。儿科学同基础课和其他学科临床课程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很多知识是曾经学习过的且具有可比性[8-9]。因此,要复习学过的知识,预习未学习的知识,并且要把以前学习过的其他学科知识和儿科学综合起来加以运用。

疾病的临床表现可以以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理论来推导解释;诊断和鉴别诊断通过临床表现、查体、实验室检查,再综合诊断学的知识做出;治疗上要应用药理学知识,结合病理生理制订方案;疾病预防要通过微生物学、预防医学知识来做出合理设计和解释。

2.2 活跃的逻辑思维

思维活跃并且应富于逻辑性,进行正确推理并不断产生新思路[10]。儿科疾病常常涉及多个器官、系统,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呆板的局限的思维方式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就要求医学生主动的充满热情的学习和思考。

2.3 善于总结

儿科学内容是分系统、分病种、分步骤进行的,只有在学习过程不断融会结合,及时总结,才能形成连贯的完整的系统[11]。

2.4 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提前接触临床工作中的非医学内容。沟通在现实的医疗尤其是儿科医疗活动中越来越重要,沟通不畅直接导致延误治疗,引发纠纷。同患儿及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可以提高诊疗的依从性[12],从而取得更好的诊治效果,应该在学习过程中着重相关练习。

2.5 强调培养动手能力

儿科患者的特殊性要求采集资料必须医生亲自动手,仅仅依靠家长的描述往往可能遗漏重要信息。因此,要求医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反复练习,用理论知识来指导操作。

3 PBL教学法在儿科教学中的实施

PBL教学法的独特优势在于实践[13]。儿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理论知识必须及时恰当地同临床实际结合,才能使儿科实践教学得到最大程度的完善。教学工作中的经验表明,采用PBL教学法,能够明显提高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14]。儿科学教学实践中的分阶段PBL方法如下:

3.1 第一阶段:问诊过程

3.1.1 熟练问诊的内容和技巧 问诊是医生的基本功,对于儿科学尤为重要。儿科学的问诊对象不同于其他学科,儿童往往不能表达或不能正确完整表达,家长或受情绪等因素影响而表达不确切等情况应充分考虑[15]。问诊对沟通技巧有较高的要求,如何巧妙的获得全部资料是教学当中需要强调的问题。

3.1.2 问诊问题应兼顾儿童特点 儿科学问诊部分的问题设计要基于PBL教学法的原则和儿童的特点,问题应该是连贯问诊内容的一条主线,所以问题的设计必须有一环紧扣一环的连续性。另外,问诊模拟训练的时间选择应该合适,问诊的内容要涵盖所学内容,应选在完成儿科学的呼吸、循环、消化三大系统疾病的授课之后,过于提前会使医学生产生迷惑或想当然的误解。

3.1.3 A习复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 模拟问诊前,医学生要提前温习掌握理论知识点,观看教学视频。接着由教师指导再次进行回顾,以牢牢抓住知识要点。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儿科学专业指导,强调儿科学的特点,包括沟通和提问技巧,辨别信息的准确性等。

3.1.4 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 问诊模拟训练中,医学生互换角色分别扮演患儿、患儿家长和医生进行相互问答,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和理解,着重强调儿科疾病症状所具有的特点。内容包括,呼吸系统模拟热、咳、痰、喘、胸闷,消化系统模拟恶心、呕吐、腹痛,神经系统模拟晕厥、抽搐,循环系统模拟心悸、青紫,泌尿系统模拟水肿、血尿、少尿等。详细问诊并完成临床表现的整理纪录之后,教师把设计好问题提出来:如临床表现的产生原因是什么?提示哪些疾病?如何提炼语言以完成主诉、现病史、初步诊断等等。进一步引申出来启发性的提问:下一步需要做什么?进行的哪些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怎样进行治疗?治疗效果预期有哪些?治疗中间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哪些?疾病将如何演变等。

3.1.5 儿科学问诊训练的要求 儿童同成年人的区别应该着重突出[16];问诊过程完整有序;问题具有针对性的同时,还应使医学生体会到挑战性的压力。

3.1.6 具备医生角色的责任感 问诊训练任务置于特定的临床情景中完成,亲身参与体会真实,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更能使医学生感受到儿科医生的责任和压力,迫使其必须及时思考如何解决眼前的问题,培养独立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医学生尽快进入临床儿科医生的角色。

3.2 第二阶段:查体过程

3.2.1 把握主线 儿科学查体阶段的PBL教学法,就是通过一系列紧紧围绕查体的要点和细节展开的问题,完成“了解-熟悉-掌握-熟练掌握”的全过程。仍然要强调儿科学的特点,把儿童的生理病理特点主线贯穿整个查体教学过程[17]。

3.2.2 儿科学的查体教学 包括示教和训练两部分。要求教师精心示教,充分有效使用多媒体,并同医学生形成良好互动。操作训练中鼓励学生勤于动手,并不断巡查各组操作进度和准确完整程度,纠缺并指导反复练习,使操作要点不断强化,最终熟练掌握查体技能。需要特殊强调的是要注意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解剖和心理特点,特定情况下,在遵守原则的前提下适当调整查体顺序以及手法。教师应该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查体过程,分饰不同角色,以便在检查和问答过程中进行实时指导和纠错。教师先扮演患儿,查体过程中表演各种症状,医学生查体,之后交换角色,最后由学生之间互相扮演患儿及检查者,使查体操作逐渐熟练完美,并牢固记忆。

3.2.3 问题的适当穿插 比如,查体开始前提问:儿童查体同成人的区别是什么?不同年龄段体格发育的特点有哪些?查体进行中间提问:如何流畅沟通才能更好地获得查体资料等。

3.2.4 需要强调的儿童特点 儿童尚未发育成熟,查体具有自身特点[18]。例如,神经系统查体:生理反射出现和消失的时间、特殊的反射如面神经症等,查体顺序应先进行刺激轻的项目,刺激较重的项目放在最后。心脏查体:注意先心病的可能,各型先心病的杂音特点应被反复提及,还要引导学生根据血流动力学改变来推导症状和体征。腹部查体:儿童腹部较小,触诊的手法有别于成人,需要灵活运用手掌,发现有意义的体征;一些儿童特有的腹部体征应该被留意,比如2岁以内可触及肝脏可以是正常情况等。

3.2.5 注重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手段已经广泛应用到医学教学中,使得教学更为直观,一些少见的的特殊体征可以容易并且反复获得,比如严重的佝偻病骨骼改变、严重贫血面容、少见的遗传病特殊体征等[19],还可以重复播放呼吸音、心音、肠鸣音,并可以同病理状态进行对比,加深记忆。少见体征的获得,很好地弥补临床教学中典型病例不足的情况。

3.3 第三阶段:医嘱过程

3.3.1 医嘱是诊疗的最直观体现 完善的医嘱应该能够正确反映出诊疗的原则,体现出诊疗的方法[20]。儿科疾病的特点决定了儿科医嘱的特点,如儿童病情变化快,医嘱往往临时给予,便于及时调整;儿童医嘱用药的剂量以及给药方式有别于成人等。

3.3.2 医嘱练习中的问题 不断设问是PBL教学法在医嘱过程中的要求。需要强调的是,在医嘱练习中要牢记儿童疾病特殊性。常规医嘱:儿科特殊疾病需要选择不同的护理种类,如肿瘤疾病的特殊护理常规、肾病的护理常规等;喂养膳食的种类、数量、热量的计算及需要监测的体征等。治疗医嘱:不良反应、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应该被充分考虑;体表面积、体重的计算决定给药的剂量;根据儿童年龄特点选择给药途径;必要的镇静是否应该给予等。检查医嘱:应该严格根据病情选择实验室检查,射线等检查对儿童的影响应该被考虑等。

先由学生对病例进行医嘱处理,之后提出问题,由学生解答,组织大家点评,修改医嘱。使学生逐渐掌握医嘱的规律、程序,从而更完整地完成医嘱练习,更全面地掌握相关医学知识。在医嘱练习中,还应该提供一些有错误的医嘱,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找出漏洞并改正,以增加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3.4 第四阶段:考核

考核是对教学和学习效果的检验,合理的考核可以督促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同时激励学生学习[21-23]。

PBL教学法考核的内容不再是传统的笔试及口试,而是把儿科学的临床综合技能放在问题的提出和回答中,通过教师和医学生的互动,了解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综合评价。整个考核过程是对儿科学教师工作的评价,教学问题设计的是否合理、知识点是否被重视都会在考核过程中得到体现,同时在评分后及时组织点评,达到全面掌握知识的目的,最终提高医学生未来实际工作的能力。

通过考核,儿科学教师能够更加完善教学技巧,丰富教学经验;医学生也能发现不足,寻找差距,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使教学任务顺利圆满完成。

4 总结

通过在儿科教学中实施PBL教W法,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总结起来,就是要求儿科学教师明确教学目的,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充分准备教学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断地反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重点突出,知识点全面,并且进行恰当的考核与知识点回顾[24]。学生要把儿科学理论知识同实践操作良好结合,在特定的场景中通过问答、互动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反复预习、复习、纠错,以更好掌握细节。

PBL教学法应该在儿科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并在推广中不断完善,为培养合格的具有创新性的医生提供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张东华,高岳,薄红,等.PBL教学法在我国临床教育中的应用及所存在的问题[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99-100.

[2] 邢美娟.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14):245.

[3] 王欣萍.PBL教学法在国外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5):105-107.

[4] 李健,庞新维.高校教师的知识储备与课堂教学[J].高教论坛,2007(1):146-147.

[5] 申昌福.课堂教学中设问的实践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5):93-99.

[6] 陈罡,罗殿中.欧洲医学院校的分组协作学习方式[J].医学教育探索,2008(7):1324-1326.

[7] 刘军,陈生弟.PBL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与前景[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4):5-6.

[8] 刘燕平,黄岑汉.论PBL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9):1970-1971.

[9] 林,贾天明,张艳丽,等.PBL与LBL双轨教学在儿科学理论教学中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6):523-525.

[10] 崔晓阳,李益,廖虎,等.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J].医学教育探索,2010,9(4):439-442.

[11] 王建国,王凤枝,崔明辰.儿科学教学中以问题为基础学习与以授课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9(6):657-8.

[12] 邵雅黎.近年来学科教育PBL应用研究述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58-59.

[13] O'Neill PA. The role of basic sciences in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clinical curriculum [J]. Medical Education,2000,34(8):608C613.

[14] 杨伟平,陈万光.PBL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科技信息,2010(13):264-265.

[15] 厉岩,马建辉,雷红英,等.综合性大学医科PBL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4):59-61.

[16] 李国坚.新时期高等医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3):33-34.

[17] 乔敏.“以问题为基础学习”的医学教育[J].医学教育探索,2005,4(2):67-68.

[18] 崔舜,陶晓南,吴汉妮,等.PBL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医学与社会,2005,18(6):58.

[19] 齐丽英.临床医学院教学管理工作方法初探[J].中外健康文摘,2010,7(33):424-425.

[20] 郭亚雄,王继勇,庄晓玉.医学课堂教学技巧[J].中外健康文摘,2010,7(19):354-355.

[21] 付海亮,付国枢,王强,等.改良的PBL教学法在骨外科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6):32-34.

篇2

1强调儿科学的特点

    学生们很实际,第一堂课都来体验,倘若教师讲 课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以后教师在课堂上就很少 见到他们了。因此,第一堂课一定要精心准备,充分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的第一堂课是中医儿 科学基础,上课伊始,谈到学习儿科学的意义时,除 了讲述一般的意义,还应特别强调学习儿科学对于学生个人生活的重要性。学生都是20出头的青年 男女,恋爱是他们必然经历的重要事件,结婚生子是 他们不久将要面临的现实问题。提醒学生,应该将 儿科学作为未来生活的必修课。儿科学有自身特 点,不是内科学所能代替的。因为孩子不是成人的 简单缩影,小儿有自己的生理病理特点,需要特别了 解。如望闻问切四诊的应用,小儿与成人就有很大 不同。问诊在成人四诊中很重要,而儿科素有‘‘哑 科”之称,问诊有一定困难;小儿寸口部位短小,又 易哭闹,切脉亦难。但小儿肌肤柔嫩,反应灵敏,因 此望诊和闻诊在小儿四诊中尤为重要,年轻父母和 医生对小儿的反应要像艺术家一样有挑剔的眼睛、 敏感的耳朵,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抓住要领,不 至于酿成不良后果。例如怎样从孩子的哭声判断其 诉求与病状,从孩子的唇色了解病情等,这样将枯燥 乏味的理论与学生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引起同学 很大的兴趣。

在讲解临床各论时,也时时注意突出儿科特色。 如讲授口疮一病时,学生以为口疮即相当于西医学 的口腔溃疡,似乎与过去所学没什么特殊区别。老 师应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找出口疮与口腔溃疡 的不同点。经过启发,学生发现口疮是小儿特有疾病,为外感风热之邪所致,有发热症状,病在表,多为 实;而口腔溃疡不独小儿,成人亦患,是慢性反复发 作的疾病,一般不伴发热,病在里,多为虚。通过这 样的比较,学生既加深了对原有口腔溃疡的认识,又 增加了新的知识,拓展了思路,知道同样的口腔溃疡 有不同的内涵。这样的学习方法很好地激发了学生 的思辨力。

2注意结合中医经典

    中医经典是中医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但学习 临床课程时能够回忆起中医经典的学生为数不多。 大多数学生的经典知识与临床内容是脱节的。根据 笔者的临床与教学体会,临床实践中灵活应用经典, 既能提升学生临床认知能力,也能加深对经典的理 解。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很注意结合经典。小儿疾 病以外感热病为多,最常涉及《伤寒论》及《温病学》 内容。儿科学中时行疾病学生容易与温病联系,有 些疾病不易联想到温病,如肺炎、川崎病等。容易理 解的疾病,要让学生理解得更透彻。如麻疹、丹痧为 热毒温邪,皮疹为红色斑丘疹,病在肺卫,要引导学 生用卫气营血的辨证体系认识;水痘、手足口病则为 湿热毒邪,皮疹为丘疱疹,病在肺脾,就要用三焦辨 证体系认识。对于那些不易联想到温病的疾病,要 引导学生寻找温病学的证据,如流行性、传染性以及 卫气营血各个阶段的表现。学生自己找到了证据, 理解自然就很充分。通过具体病例的学习,学生既 对温病学中的一些理论有了切实的了解,又能从温 病学理论的高度对具体疾病有所认识。教学没有停 留在照本宣科上,学习便有了深度。

经典理论如此,经方的应用亦如此。小儿为 “纯阳之体”热病多见,一般认为《伤寒论》之经方 辛温大热,似乎少有应用,实则不然。咳喘之疾是儿 科临床最主要的病证,麻黄汤、小青龙汤多有作为。 如在“肺炎喘嗽”一病中,三拗汤从初期用到极期, 功不可没。但笔者提醒学生要时时注意小儿脏腑娇 嫩、脏气轻灵之特点,对麻黄、桂枝大辛大热之品,不 可堆砌,取其中病即可,故选用麻黄汤去桂枝之 三拗汤,而弃用麻黄汤。通过这样的解读,学生对小 儿特点、肺炎喘嗽以及经方在儿科临床的应用有了 提纲挈领的认识。这是学生自学不易体会的,教师 的教学作用显而易见。

篇3

1.1 不能正确认识教学查房与护理查房 

部分带教老师不能区别实习生在病房的护理查房和教学查房,将其混为一谈。主要表现为缺乏计划目标、不深入分析探讨病历,不能形成双向教学;在查房过程中,带教老师仅给实习生分配简单的任务,不重视临床思维的培训,如医嘱执行、配制药物、打针发药等。 

1.2 讲座型教学查房 

带教老师照本宣科的讲述病因、发病机制、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等,采用填鸭式教学,将本应在理论课学习的理论知识在病房再次讲述[2]。这样的教学方式同样缺乏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压制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久之则使学生养成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不能主动吸收知识。 

1.3 实习生差异问题 

儿科护理实习所包括的专科众多,如内科、儿科、外科、妇产科等[3]。并且不同专科的实习生在儿科实习时间和实习要求有一定的差异,这就导致教学查房中带教老师需要面多不同专科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另外,实习生实习期的差异也使其对医院环境、临床知识和操作熟悉程度有一定差异,故带教老师需采用差异性教学。 

1.4 学生参与教学查房的积极性较差 

由就业压力和考研压力的影响,很多实习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有甚者出现不尊重教师、不遵守制度的情况,故导致教学查房质量较差。 

1.5 教学查房做不到因材施教 

实习生的层次存在差异,本科实习生在理论学习方面有较好的基础,但缺乏动手能力,需要通过教学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专科及中专生一般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所以临床教学查房则需要在问题的深度上有所侧重。但目前多数教学查房活动没能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效果平平。 

2 儿科教学查房问题的解决方案 

2.1 采用“基于问题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首先带教老师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熟悉病人病历并做好查房计划,告知实习生提前做好准备。查房中由实习生先进行查体、辅助检查并提出问题,主查护师对问题进行补充,并对患者询问,之后对实习生进行提问。返回办公室后进行进一步讨论。以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及判断能力为首要目的,确立学生重视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从而促进学生从“理论型”向“素质型”转变。 

2.2 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科的实习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案。对本专科的实习生在教学查房中区别教学侧重点,加大临床专业教学查房的深度,深入发掘典型疾病的教材内容之外的发展状况。而针对其他专科及初次实习暂未定科的实习生则采取以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为主的教学手段,使实习生了解儿科临床护理对今后工作中的要求,以方向导向型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活跃讨论气氛 

充分调动实习生的讨论积极性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分析能力,克服个人思维定势,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讨论要以保证病房秩序为根本,不能影响患儿的休息,在讨论中对于积极发言者提出鼓励,纠正错误思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4 问诊和体格检查的标准化 

教学查房应根据诊断学要求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在与患儿和家属交流中应避免使用医学术语,而师生交流则应降低口语使用频率。在体格检查中如何控制手法的力度和技巧,从而保证患儿配合检查是教学查房中应解决的问题。 

2.5 日常查房与教学查房结合 

在日常例行查房中,让实习生体验护士与患儿及家属沟通的作用,通过对患儿及家属提问,使实习生学习沟通交流的技巧、家属掌握患儿的病情。教学查房存在时间较长、学生数量较多的特点,这就需要合理安排教学查房的时间和带教老师,提前做好延时准备,避免因为时间冲突而影响其他工作。 

3 结语 

作为一门特殊的临床学科,儿科学临床教学查房还存在很多问题,涵盖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儿科学涉及到儿科多系统的疾病及儿童保健,包括内容及其丰富,只有带教教师端正教学态度,提高自身素质,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授课技巧不断提高,并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儿科护理学专业,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专科的操作技能,才能保证儿科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善存,陈以初,王斌.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导的方式在内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0,04(13):367-368. 

[2]李绘.追踪方法学在临床教学查房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5(09):348-350.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235-02

儿科学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保健及疾病防治的一门综合性医学学科。不仅有其正常的解剖生理特点,且在病机、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均与成年人有较大差异。针对这样的综合性学科,传统儿科教学的“理论靠课堂,实践靠病房”方式频现弊端,改革迫在眉睫,目前常見的改革方式主要有以下:“PBL”教学方法互动式大课教学、双语大课教学、典型病例示教法、模拟病人或角色扮演法、典型病案分析法、临床实践教学法、临床技能模拟训练等等,本文主要就PBL式教学进行探讨,PBL式教学其是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环节,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的,改变我们的教育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研究表明教学方式影响着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满意度和成就感),最终形成互动式、多层次、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PBL概述

PBL,是由美国医学教育改革先驱Barrows教授在1969年首创,在1969年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将其引入医学教育,现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它是指在临床授课前期或临床授课的过程中,把问题作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着重把学习的内容赋予到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探讨方式来解决问题,学习问题中所涉及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综合分析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PBL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在设计理念、操作过程、实施效果等方面有着本质区别,两者相比PBL的优势在学生主体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严重欠缺,而PBL教学法有独特的优势,故已逐渐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研究方向,同时PBL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这与我国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模式不谋而和,在提高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全面发展。所以1986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原西安医科大学率先将PBL引入我国,1990年以来,引进PBL的院校逐渐增多,如原湖南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暨南大学等这些院校在基础课、临床课和实验课中部分试行了PBL,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PBL教学模式实施

将PBL的理念应用于儿科学上,其学习过程可分为四段:教师背景知识讲解并提出针对性问题,学生针对问题收集资料,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问题的提出及其对老师的要求:问题是灵魂,课程内容被严谨地安排在这些问题之中,问题设计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如何设计有现实意义的、有价值的问题是对老师的一个考验,其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更要有纵观全局的大局观。具体要求如下:(1)问题必须能引出儿科学的概念原理;(3)问题要难易得当,考虑学生自身的专业课水平,符合学生可受用状态;(3)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机,鼓励他们去探索;(4)问题应是开放的、真实的,具有前瞻性。比如小儿结核教学:可以提供“18月幼儿,咳嗽,低热6周”病史后,让学生追问问题以建立“原发性肺结核”的诊断、治疗、预后、预防及新进展等。所以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综合素质。PBL教学模式不同于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更加重要,除了授课还要引导学生在大方向上不偏离问题,同时要灵活变通,要做到因课制宜。学生和老师的有机配合,才能使PBL教学质量达到最佳。

收集资料:PBL强调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问题开展。它通过确定讨论主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是问题的解决者和意义的建构者,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技巧与能力。如何搜集有利信息、有价值并紧扣主题的资料,然后进行信息的整合与处理,是复杂而艰难的过程。对学生有较高要求,故在PBL中,应循序渐进,有倾向地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同时要借助互联网,搭建儿科教学资源平台,平台上有大量的病例,涉及新生儿、血液病,肿瘤、免疫呼吸、心脏、消化、肾脏、神经、内分泌、急救、感染方面。以便学生搜集信息。

小组讨论:PBL中的学习小组一般由6—8人组成,若人数过多,部分学生会依赖其他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而不能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无法达到PBL的教学效果。且人员组成应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性以便形成较好的团队关系,并充分体现学生自身的特点,最佳效果是互补长短,小组中各成员应能充分发挥个人的知识能力水平,充分发挥个人见解的独道性,共同协作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在讨论的过程中可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三、问题解决的方法及程序

学生在进行PBL前应精心策划好解决问题的程序,学生可以PPT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方案,各自负责PPT的讲解,或通过多媒体教学、电视教学、网络教学等方式回答老师和同学的疑问和问题,并分工合作以推进解决问题。老师应鼓励每一个成员积极地参与讨论,帮助控制学习进程,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引导,防止离题太远或轻重倒置的现象出现,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做适当引导确保达到学习目标。在PBL中,学生应自主、积极参与学习。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PBL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考虑到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各个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主动性自觉性。

四、评价方式与结果

篇5

对于多家媒体所报道的“儿科医生荒”与儿科看病难的原因,不少医学专家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儿科专业的停招。

1983年,我国曾设立儿科本科专业,但在1998年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中,教育部为拓宽专业面,推行宽口径通才教育模式,医学院的本科教育中取消了儿科专业,被合并到其他专业,代之以宽口径的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则成为临床医学专业中的一门课程。至此,全国医学院校儿科专业已经停止招生17年。笔者认为,儿科专业的取消与停招,是造成近年来儿科医生短缺局面的根本原因。

在医学专家看来,儿科医生所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未成年人,低龄患儿生病后,他们不能准确描述病痛的原因、位置,甚至大部分患儿都还未学会说话。此外,儿童患病常常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等特点,这就要求医生必须具备非常丰富的专业知识与临床经验,否则很容易误诊。所以,给患儿看病与给成人看病有较大区别,儿科医生并不是成人医生的“缩小版”,儿科专业也不等同于主要面向成年人的宽口径的临床医学专业,而是相对窄口径,具有儿童特色的儿科医学专业,具有不可替代性。

包含儿科在内的临床医学专业则是一个宽口径医学本科专业。儿科仅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所学儿科课时并不多,学得既不专又不精。如果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去当儿科医生,基础很不扎实,很多医生未学过儿科医学知识,不得不在实践中边干边学,这不仅大大延缓了其专业成长的脚步,而且在看病中误诊率也要高一些。

据专家介绍,如果学生本科阶段学的不是儿科专业,而是临床医学专业,大学毕业后要花1-2年考取相关执业资格,还要经过至少3年规范化培训、再经过2-3年的专科培训后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儿科医生。当然,穿上白大褂在儿科坐诊,要当一名好医生,又至少需要5-10年的专业沉淀,这意味着培养一名儿科医生至少要花10年以上的时间。

所以,一些大医院并不欢迎由宽口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转行”而来的儿科医生,更企盼医学院校对口儿科专业培养的儿科医生,所以不能仅靠宽口径临床医学专业去培养通用型或全科医生去诊治包括低龄患儿在内的所有的病人。而且,靠宽口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转行”方式培养儿科医生速度慢如蜗牛,广西政协委员钱学明在调研中发现,从1999年至今,我国儿科医生仅增加了5000名,儿科医生的培养速度远远赶不上社会需求的增长速度。

多管齐下填补“空档”期

今年2月24日,在国家卫计委和教育部联合召开的新闻会上,教育部高教司宣布,教育部将恢复和扩大儿科专业招生,每省(自治区、直辖市)至少有一所高校举办儿科本科层次专业教育,力争到2020年,使全国儿科医师总数达到14万人以上。

但是,不仅5年的本科教育需要时间,而且从本科毕业到成长为一名有经验的成熟儿科医生,还需要5-10年的临床经验积累。换句话说,即使从今年开始恢复和扩大儿科专业招生,至少也要10年以上的时间,才会有第一批相对成熟的儿科医生成长并补充进来,而要填补儿科医生培养的十年“空档”期,缓解10年“空档”期的“儿科医生荒”,则必须多管齐下。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篇6

[Abstract] Wan An Fang is a prestigious medical book in Japan's Kamakura era. In all of 62 volumes, there are 11 volumes about pediatrics contents. In Wan An Fang pediatrics, 95 percents of the contents are reproduced in You You Xin Shu. There are three citation principles: firstly, excerpt the literature of the common multiple disease in author's era; secondly, the medicines contained in the prescriptions are easy to get at that time in Japan; thirdly,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by cutting out the superfluous. Each recorded disease has detailed classifications and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The readers can enrich the ideas of pediatric treatment an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by reading.

[Key words] Wan An Fang; Pediatric literature; Application value

《万安方》全名《覆载万安方》[1],是日本著名的大型医学全书,由日本镰仓时代(1185~1333年)的僧医|原性全所撰,完成于嘉历二年(1327年)。该书由作者征引辑录中国宋、元时期大量的医学文献,并加以整理分类而成。其中卷第三十九至卷第四十九共11卷为儿科部分,占全书篇幅的六分之一。这部分内容引录了中国的医学文献100种,按病分门,门下列证,共记载了小儿惊痫、伤寒、咳喘、疳病、泄泻等近百种疾病的辨证、方药、相关治法及初生小儿养护法。

《万安方》儿科部分内容虽均摘录于中国医书,但所摘录的内容又自成一体,独具特色。笔者从学术渊源、学术特色、学术价值三方面来探讨《万安方》儿科部分的内容、特色及其价值:探究其渊源,分析其摘录诸医论方药的原则;总结其诊疗特色和处方用药特色;最后结合现代中医儿科学的内容,浅述其儿科部分的应用价值。

1 《万安方》儿科部分文献来源

《万安方》儿科部分所摘录的内容均标明了出处,可供整理归纳其文献来源及引用情况;在多处卷首或卷末均有“《幼幼新书》第几卷出之”的标注,经与《幼幼新书》相对照后发现,所摘录的内容虽出自100种医籍,但是大部分内容转引于《幼幼新书》,即从《幼幼新书》中摘录其所记载的历代医籍的内容;又考虑到尽管其文献来源十分广泛,但作者摘录各家文献时应有一定的规律和原则,故今择其重点,通过考察被摘录较多的《幼幼新书》的引用情况,以此来总结作者撰写该书儿科部分的原则和规律。

1.1 儿科部分文献来源及引用情况

统计引用总次数达到20次以上的医籍,以及对各医籍医论、方药引用的次数;再将该书相关内容与《幼幼新书》的内容两相对照,统计引用各医籍原书和转引于《幼幼新书》的次数,得到数据见表1。由表1可知:《万安方》儿科部分的内容主要来源于中国医籍《太平圣惠方》《千金方》等大型综合医籍和《张涣》《吉氏家传》《茅先生方》等众多医家的医籍。其中儿科诸证候的症状、辨证的理论主要来源于《诸病源候论》《圣惠方》《千金方》《婴童宝鉴》;而所摘录的方药来源极广,有《圣惠方》《千金方》之类的综合医籍,也有各个医家的医籍、经验方、家传方等。但是,此部分所摘录的众多医籍的内容,仅有少量是从原书中摘录出来的,约95%的内容均转引于南宋刘P等所编撰的《幼幼新书》,由此可知,《幼幼新书》是《万安方》儿科部分最大的文献来源。

1.2 对《幼幼新书》摘录情况

经统计文献来源发现,《万安方》儿科部分大量内容均转引于《幼幼新书》。考虑到《幼幼新书》本身又是一部总结其以前的中医儿科学成就的大型医籍,故将《万安方》儿科部分从《幼幼新书》中转引的内容,与《幼幼新书》原书的内容两相对照,从中推断出作者引证文献的原则,有助于了解《万安方》儿科部分的编撰规律。

考察两书中论述小儿疳病的内容:《万安方》卷第四十五“小儿七”,论述了小儿诸疳病的辨证论治和方药;《幼幼新书》卷第二十三至二十六载小儿疳病的内容[2]。将《万安方》与《幼幼新书》的相关内容对比后得到如下结果:

《万安方》小儿疳病部分所论述的门类不到《幼幼新书》诸疳中所列门类的二分之一,且考察具体内容发现,《万安方》对五疳、十二疳、二十四疳候的论述远不如《幼幼新书》详细。又根据《万安方》卷第四十五结语“以上诸疳,自《幼幼新书》第二十三卷至第二十六卷四个卷中出疳种类四十条。事繁证多,临于病家,卒难辨知之,是以今世常所现行,聊抄易识录之,广可见本方而已”[1]1183-1184。故可推断其摘录文献的原则之一是:选择日本当时常见的病证,摘录历代医籍文献中对这些病证的论述和方药,略去其他少见的病证,从而避免了繁琐的论述。 再考《万安方》小儿疳病部分第一节“诸疳”的内容,该节论述了五疳辨证。开头一段是对五疳病因病机和辨别的论述,辨证之后又列举了紫霜圆、黄耆饮子等五则方剂,通治五疳。这些内容转引于《幼幼新书》卷第二十三的五疳论,而《幼幼新书》五疳论中仍有大量的方剂未被转引。作者|原性全在《万安方》该节的末尾阐述:“以上总治五疳良方如斯。凡各治一疳之药方,可见《幼幼新书》卷第二十三卷。或牛黄、芦荟,或干蚵o、蟾蜍等,药材则难得,故不抄载之。疳病尤重,治疗亦难矣。”[1]1155由此可知,在《万安方》的儿科部分,作者是本着“方中药材在当时易得”的原则来抄录方药的。

以上两例分析了《万安方》小儿疳病部分征引《幼幼新书》的规律,具有这种摘录特点的内容,在该书儿科部分各卷均有分布,且在相应卷次或章节的末尾均有标明。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万安方》儿科部分对《幼幼新书》的引录原则主要有三个:第一,根据作者所处时代的治病所需,摘录常见多发病证的相关文献;第二,方剂所载药材在当时当地易得;第三,删繁就简,实用有效,略去相关门类中过于繁琐的内容。

2 《万安方》儿科部分的学术特色

《万安方》的儿科部分,卷第三十九、四十为初生小儿将养之法;卷第四十一至四十七,每卷论述一种类型的疾病;卷第四十八、四十九为小儿杂病。其详论的病证类型并不多,如卷第四十至四十七分别对小儿惊痫、中风、伤寒、疮疹、发斑、咳喘、疟疾、温热诸病、骨蒸劳气、黄疸、寒疾、胃腹诸病、疳病、泄泻痢病、丹毒等做了详细的论述,每一病下分类繁多,广纳诸方,罗列各家之说,对诸证逐一进行全面阐述,然而其所摘录的各家医论观点相似,众多方剂涵盖该证候论治的各个方面。

例如,卷第四十一“小儿三”,详细论述了小儿惊痫证候的辨证分类和方药。分为六节:惊候、急慢惊风、急惊风、慢惊风、天、诸痫。

“惊候”一节为总论,首先援引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之说,阐述惊痫的病因病机:血气不和、热实在内、心神不定,所以发惊,甚者掣缩变成痫[1]1042。接着征引《小儿形证论》《惠眼观证》之说,根据症状不同,将惊候又分为惊邪传入肝心脾肺肾的“五脏惊传候”。《小儿形证论》和《惠眼观证》两书之说虽大同小异,但作者将它们一一罗列出来,全面阐述了五脏惊传候的辨别。本节最后摘录了来自《圣惠方》《博济方》《刘氏家传》等书的十余首方剂,诸方主要围绕“心热发惊”的病机来论治,用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甘寒养阴与苦寒清热之品同用以清热解痉,如羚羊角、犀角、麦冬、玄参等配伍黄芩、龙胆草、山栀子等;②清心热开窍,用辰砂、龙脑等;③重镇安神,常用龙齿;④扶正安心神,用人参、阿胶、茯神等;⑤亦有用下法化痰利膈,引《博济方》金花散,用川大黄、朴硝、干葛、炙甘草。

在“急慢惊风、急惊风、慢惊风”三节,论述了小儿惊的两种类型――急惊风、慢惊风的辨别和方药。引《养生必用》《钱乙附方》《万全方》《圣惠方》《病源论》之说来论述急、慢惊风的病因、病机和鉴别。诸书之说大同小异,观点均为:急慢惊即是古医经方论所谓的阴阳痫,阳痫属腑,阴痫属脏,皆由内有积热、外感风邪而发,候有速迟,因而为名[1]1046。骤见壮热抽掣、痰壅口噤者,谓之急惊;心神不安、呕吐痰涎、睡中多惊、乍发乍静、荏苒经日者,谓之慢惊。末尾又摘录“汉东王先生论”部分内容,提出小儿惊风可医者11种,不可医者7种。每节又相应摘录数方,急惊风常从清热镇惊论治,多用青黛、辰砂、天竺黄等,亦有用泻下除邪之药,如牵牛子、巴豆霜等。慢惊风诸方则遵从“阴痫属脏,于痫方中用温药”的原则,在镇心惊开窍的基础上,用药偏温,多用温燥豁痰之品,如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等;又用桂心、附子、干姜等温阳;且提出从“脾困”论治,用醒脾扶正之品,如白术、厚朴、草果子、人参、茯苓等;亦有解表之法,用麻黄、荆芥穗、防风等。

小儿天证,其症状与惊怔颇相似,故亦编入卷第四十一。“天”一节,首先引《幼幼新书》《太平圣惠方》《诸病源候论》《全婴集》之说,论述天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小儿天者,由脏腑风热,脾胃生涎,痰涎既生,心膈壅滞,邪热蕴积,不得宣通之所致也。”“其曰天吊()者,盖出于惊风之候也。以其手足搐搦,眼目上戴,如鱼之着钓,遂以为名。”[1]1055诸书之说互为补充。其后也摘录数方以及灸法,方中用药较为骏猛,其治多以开窍解痉为主,用麝香、辰砂、地龙、干蝎等,还常用峻下之品巴豆。

“诸痫”一节论述小儿三种痫――风痫、惊痫、食痫的辨证、鉴别及用药。引用《千金方》《诸病源候论》《秘要指迷方》之说,论述三种痫的辨证要点及论治原则,又本着“风痫可下之,惊痫不可下之,食痫早下则瘥”[1]1059的原则,分别摘录数方。风痫多热,方中主要从驱风清热为治:驱风用麻黄、防风、独活等,清热用黄芩、黄连、生干地黄、地骨皮、羚羊角等;惊痫多从豁痰除涎、镇惊开窍为治:用天南星、半夏、麝香、丹砂、犀角等;食痫则在镇心惊的基础上常用巴豆以攻下。

以上是卷第四十一惊痫有关证候的内容。

又如,第四十六卷“小儿八”,对小儿泄泻、痢疾作了非常详细的论述。全卷共分为27节,根据其内容,又可分为两大板块:第一至第十五节,论述小儿泄泻证治分类;第十六至第二十七节,论述小儿诸痢证的辨证和方药。

泄泻一病中,第一节总论,首先论述泄泻的定义、分类、症状,引《养生必用论》和《茅先生方》之说。其后列举十余方,这些方剂并未明确注明治疗何种泄泻,且有数方标注“治小儿一切泄利”,说明该处作者意在列举诸泻利的通治之方。但是,究其用药,则诸方亦各有寒热补泻的侧重,经归纳总结,发现这些方剂主要包含了小儿泄泻治疗的四法:①调寒热:寒性泄泻方中入温热药,如干姜、附子、砂仁、草果等;热性泄泻方中,入黄连等;而大多泄泻是由寒热不调所致,故方中常常寒热并用,黄连与干姜配伍,或黄连与吴茱萸配伍。②收涩法:久泻不固者,需入收涩之品,如赤白石脂、龙骨、诃子、象斗子等。③通因通用法:方中入巴豆、大黄等。④补虚扶正法:方中入人参、白术、阿胶等。 此外所列举的《孔氏家传》“茯苓圆”提出了泻利用分利水道法,用白茯苓;《王氏手集》妙应散治肠虚受风泄泻,方中入风药木贼、荆芥等。

四十六卷第二节至第十五节分别论述了十种泻利――积泻、惊泻、伤泻、冷泻、热泻、洞泄、水谷泻、暴泻、曩泻、虫泻,和久泻后的变证――利久不止、利渴不止、下利羸瘦、利瘥后遍身肿。虽然分类极细,病证众多,但其辨证方法不外乎寒、热、虚、实,只是因症状的变化而定其名,例如,暴泻是由肠胃虚,暴为冷热之气所伤而卒利,故名暴泻;曩泻则是由秋夏晨朝中暴冷之气,热气在腹不得泄,冷热气相并,连滞不瘥,故名为曩泻[1]1196-1197。而诸泻利的治方,也不外乎总论中的“四法”,只是择药方面略有区别。

在痢证板块中,也是先总论痢证的分类、症状,主要引《幼幼新书》《茅先生方》、汉东王先生《家宝方》等的说法。痢证的分类众多,较于泄泻一证,其主要特点是所泻下之物:或赤或白,或赤白相间,或为脓血,或为纯血等等。其后又分别论述了八种痢――冷痢、热痢、冷热痢、白脓痢、纯血痢、脓血相杂痢、五色痢、休息痢以及脱肛证。而其治疗方药中,也包含了泄泻治疗的调寒热、收涩、通因通用、补虚扶正四法,只是方中又常常加入止血之品――炒槐花、炒地榆、炒艾叶等,此为其特点。

从上述两个实例可以看出,对所论述的每类证型,《万安方》作者所收集的资料极其丰富,证下分类详细,各家之说、诸家之方均有规律可循,虽然有一些相似、重复的地方,但作者仍一一列举,意在追求全面、完整的论述,以便于更加准确地指导儿科临床应用。这个规律在儿科部分各卷中均有所体现,这也是《万安方》儿科部分的学术特色。

3 《万安方》儿科部分内容的应用价值

《万安方》儿科部分对小儿诸病辨证论治的论述,其中某些内容在现代对中医儿科仍有指导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但有些内容则略显繁琐,且有少数无稽之说,应该摒弃。现通过举例来论述《万安方》儿科部分的应用价值,并讨论如何应用的问题。

卷第四十“小儿二”,在第二十节和第二十一节分别论述了小儿龟胸、龟背的病因病机和方药。第二十节“龟胸”,首先引《圣惠方》之说阐述龟胸的病因:小儿龟胸者,缘肺热胀满,致使胸高如龟;多食热乳,亦能致此也。其次引张涣之论,提出了乳养小儿之法:凡乳母常捏其宿乳,常洗净乳,捏去热乳。若令儿饮热乳,损伤肺气,胸高胀满,令儿胸高如龟[1]1037-1038。最后列举治龟胸数方,均从清泻肺热、养阴润肺为治,清肺用桑白皮、甜葶苈、杏仁等,亦有以泻代清之法,用大黄、朴硝等,养阴用天门冬、百合等。

第二十一节“龟背”,首先引《圣惠方》、钱乙、张涣之说论述龟背的病因:由坐儿稍早,为客风吹著背骨,风气达于髓,使背高如龟脊之状也[1]1039。后列举数方,主要从温经、散寒、驱风为治,用桂心、独活、防风、麻黄等。

这两节对龟胸、龟背的病因阐述十分明确,所列数方的组方思路有规律可循,但在现今中医院校常用的《中医儿科学》中,将此二病归在“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3]当中,并没有对这两个病的详细论述,且分证论治中也只有脾肺气虚、脾虚肝旺、脾肾亏损的辨证论治,故《万安方》中这部分的内容值得中医儿科参考借鉴,其所论的病因病机可以启发开阔临床思路;但是,对于所列方剂,则应总结其基本组方思路和择药用药规律,根据临床症状加减变化,并不一定要照搬原方。

书中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内容,如《万安方》卷第四十五“小儿七”,论述小儿诸疳的辨证和方药,其中有五疳之说,后又根据症状的变化,分为十二疳以及二十四候,分类繁多,且每种疳所说症状繁杂,但考察其内容,均围绕疳病的病因――小儿肠胃细微、乳哺不和、寒温失宜、甘肥过度、损伤脾胃,致成疳疾等病因来展开,而五疳所述肝心脾肺肾之疳,基本涵盖其他各种分类的诸疳。这部分内容冗杂,不必完全继承其说,而应该抓住中心内容,才能真正便于临床应用。此外,在小儿无辜疳的论述中,作者摘录了“无辜鸟致病”的原因,言小儿无辜疳是由夜露儿衣于庭中,遇天上无辜鸟飞过,儿著此衣后致病。此属荒诞无稽之说,并无确切依据,应当摒弃。

笔者认为,《万安方》儿科部分相对于《中医儿科学》来说,前者不如后者全面、系统、简洁明确,故《万安方》儿科部分文献仅可作为中医儿科的一个补充,读者研读此部分内容,目的应在于寻求临床上更加丰富的思路。对于其中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应总结辨证思路,归纳处方用药规律;对于繁杂冗长和荒诞无稽之说,应当直接摒弃。

以上是对《万安方》儿科部分的学术渊源、内容特色、应用价值三个方面的初步探讨。而中医文献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梳理各个医籍之间的继承关系,考证源流,并考察其学术特色,发掘对现代医学有应用价值的内容,以帮助读者有目的、有选择地研读古医籍。笔者认为,《万安方》的儿科部分对儿科疾病的分门别类很详细,载方众多,某些内容仍然可以借鉴以开拓思维,在现代中医儿科临床中参考运用。但是,书中也不乏冗杂之处,少数方剂用药骏猛,或有毒性,也是必须要注意的。

[参考文献]

篇7

其中2012级临床医学1班(平行班)学生43人、临床医学(院校结合班)学生37人、临床医学(系统化教改班)42人,3个班级的学生各方面资料(性别、年龄、入学成绩、家庭环境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根据国家助理执行医师考试大纲,综合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分别命题1套,共150题(每题为1分,全部为选择题),在第4学期末(2014年6月)同步测评,学生采取机读卡作答。其中,基础医学综合题50题分布:解剖学(n=10)、组织胚胎学(n=2)、生理学(n=10)、生化学(n=3)、病理生理学(n=5)、药理学(n=10)、微生物与免疫(n=5)、病理学(n=5)。临床医学综合题100题分布:预防医学(n=9)、传染病(n=5)、流行病学(n=5)、内科(n=18)、外科(n=9)、妇产科(n=9)、儿科(n=18)、全科(n=18)、诊断学(n=9)。

1.2.2教改方法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入校时自然分班,临床医学4班为院校结合班、临床医学5班为系统化教改班、临床医学1班为对照班。双盲实施教改,教改班采取新课程体系和新培养模式。

1.2.2.1院校结合班人才培养模式院校结合班实施“1+1+1”(即1年学校教育、1年医院教育、1年医院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第1学年的基础课程在校由学校老师统一授课;第2学年的专业课程采用院校结合模式,教学任务主要由教学医院临床师资承担,在进行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临床医生可根据实际需要将能够采用临床实践教学的内容尽量在临床上进行教学,并安排学生每学期每周不少于2学时的临床实践,其中教学查房、病案讨论、书写病历、观摩手术、社会实践不少于1次;第3学年进入医院实习。

1.2.2.2系统化教改班人才培养模式采用“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2年在校学习,1年临床实习。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1)将基础医学中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及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五官科学按人体8大器官系统进行了内容的整合,将同一器官系统涉及的内容有机的整合为一个整体,形成消化系统疾病诊疗技术、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技术、循环系统疾病诊疗技术、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诊疗技术、血液系统疾病诊疗技术、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诊疗技术、内分泌系统疾病诊疗技术、运动系统疾病诊疗技术8门专业核心课程。

(2)将8门专业核心课程中无法囊括的基础医学知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整合为一门新的课程-医学基础。(3)将8门专业核心课程中无法囊括的临床实践内容整合为一门新的课程-临床基本技能。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3.02进行双人双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采用SAS8.2版本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平行班、院校结合班、系统化教改班学生基础医学考试正确应答率比较

3个班级学生在解剖学、生化学、药理学3门基础医学课程考试正确应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胚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与免疫、病理学5门基础医学课程考试正确应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平行班、院校结合班、系统化教改班学生临床医学考试正确应答率比较

3个班级学生在外科学、儿科学、全科医学3门临床医学课程考试正确应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防医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内科学、妇产科学、诊断学6门临床医学课程考试正确应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平行班与院校结合班学生考试正确应答率比较

从平行班与院校结合班学生基础医学课程考试正确应答率比较发现,8门基础医学课程,平行班与院校结合班均在学校由学校老师统一授课,故大多数课程2个班级学生的考试正确应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第2学年进入临床医学课程学习后,院校结合班的学生可在病房中通过真实的患者来对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诊断、治疗等多方面进行详细的了解,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对病情的分析中,为什么患者表现出这些临床征象,什么样的解剖结构、生理特征、病理改变决定了患者的发病特点,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了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的掌握,故解剖学和生化学两门课程的考试正确应答率院校结合班优于平行班。从平行班与院校结合班学生临床医学课程考试正确应答率比较结果可以看出,

(1)预防医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诊断学属于专业基础课程,平行班、院校结合班、系统化教改班教学方式基本一致,依靠学校实训基地或医院较为完善的模拟操作设备,学生均可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机会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故3个班级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外科学、儿科学这样的临床专业课程,知识点繁多,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学生不可能学完每个疾病,院校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由于教师多为来自临床第一线实践经验十分丰富的主治医师、主任医师,有着大量的临床资料积累,尤其在需要时可将课堂带入病房,开展现场教学,学生更易学习和理解。而且像外科学、儿科学这样临床操作较多,需培养学生较强动手能力的课程,在医院学习的学生可以直接在教师的指导下,面对真实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操作(即早临床、多临床),通过自己亲手实践的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灵活掌握理论知识,并培养自学能力,故这两门课程考试正确应答率院校结合班优于平行班。

篇8

1 临床药理学概念

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是药理学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的一门学科,研究内容是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相互作用规律。临床药理学以懂药理知识的临床医师为主体,主要任务是新药临床试验和临床合理用药,也包括市场药物再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科研教学与培训等任务。儿科临床药理学属临床药理学的一个分支[1]。

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是药学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的一门学科,研究如何对病人实施有效、安全、合理用药的问题。临床药学以临床药师为主体,提供医师和患者合理用药的科学信息和药物治疗评估的相关知识,使药物治疗和疾病预防达最优化。

临床药理学和临床药学是60年代新崛起的两个姊妹学科,相互渗透非常突出。其对象都是病人,目的都是以病人为本,指导个体化药物治疗,只是各有其侧重而已。合理用药是一个复杂的临床问题,难度大、涉及面广,需要医药工作者密切协作和共同承担。

2 儿科临床药理学特点

儿童发育特点: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生长发育迅速是整个儿童期的重要特点;身高、体重、体表面积、细胞外液、蛋白结合率、肝、肾和内分泌功能等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而渐趋成熟;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 泄功能日臻完善。

需获得儿童自己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因伦理原因新药试验不能首先在儿童身上进行,Ⅰ期(自愿者)临床试验儿童资料很难得到;药时曲线需要侵入性的多次采血,其伤痛和负担不能为儿童和父母所接受,上市后药物儿童研究也很少,由此导致儿童药动学/药效学(PK/PD)资料严重匮乏。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决定了儿童药物代谢规律不但与健康成人和成人患者有很大区别,就是儿童各发育阶段也不尽相同,如茶碱(年龄越小,Vd越大,t1/2越小)等,建立儿童自己的PK/PD参数库迫在眉睫。

儿科临床药理亟待发展:新药只完成成人试验即可获批进入市场,真正研发儿童专用药品的机构很少,所以很多药物对儿童的耐受性、安全性和PK等是未知数。没有经过儿童临床试验的药物上市后却能直接应用到儿童身上,可见儿童用药风险较成人大得多。这引起了众多儿童家长、医学专家和政府部门越来越多的关注[2]。美国FDA已修订条款,规定凡是未经儿童临床试验的新药不能用于儿童;英国也正大力培养更多的儿科临床药理学家。

3 儿科临床药理学任务

3.1 新药临床试验(clinical trail)

新药临床试验是成人临床药理学的首要任务。60年代震惊全球的西德反应停事件,引起各国政府和医药界的高度重视,从而确立了新药临床试验的重要地位,目的是对新药人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出客观评价。临床试验分I~IV期进行,必须首先得到伦理委员会和SFDA审批,然后在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和有经验的临床药理学家指导下进行。儿童可以进行上市后药物再评价(IV期)。

抗痫灵(antieplepsirine,AES)是我国70年代经民间验方研发的抗痫新药,因上市后的临床疗效具有争议,卫生部立标对该药进行再评价。我们中标后作了精心设计,临床上采用双盲交叉对照研究,对58例难治性癫痫患儿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前瞻性观察6~12月,实验室研究AES对两种点燃大鼠模型的抗痫作用。结果显示:AES对全面性癫痫发作有效(安慰剂效应达40%),无明显毒副作用;AES对抗PTZ点燃有效且呈剂量依赖性,但对AM点燃全然无效;临床与基础研究结果一致,即AES的抗痫作用具有发作类型的选择性[3,4]。该研究是我国儿科第一例用RCT方法完成的药物临床试验(符合循证医学I级证据),科学评价了AES,指导了该药在临床的合理应用,同时为将来儿科新药临床试验提供了经验和思路。新药临床试验促进了成人临床药理学的飞速发展,而儿童临床药理试验基地发展和建设还不尽人意,如何遵循《赫尔辛基宣言》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建立和完善儿童新药临床试验和上市后药物再评价程序,尚待国家政策谨慎做好。

3.2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

TDM是通过测定血药浓度,运用临床药理学原理和计算机软件求算出药代动力学参数,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以使药效达到最高、不良反应减至最低。我们在1978年开始TDM工作,2002年建立北京大学TDMCT中心,为儿童合理用药作了大量探索和实践。体会到要做好TDM必须强调三点:(1)血药浓度测值必须准确。目前常用监测方法是FPIA和HPLC,方法学的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要符合标准, 需要质控来保证(需参与国内国际室间质控)。(2) 具体测值需做合理解释。TDM不同于一般的临床检验,只报告有效范围是不够的。最好采用专用TDM申请单和报告单,明示有效范围、中毒浓度、单位变换(μg/mLmol/L),结合具体病人用PK/PD知识解释测值意义;对剂量调整等作出分析和建议。(3) 指导个体化治疗是TDM的核心。医生是个体化方案的最终制定者和执行者,应能掌握全面情况,既懂疾病和患者特点,也要了解药代动力学参数(Ka、Vd、Cl);做到TDM 指征明确,只有治疗指数小、代谢个体差异大的药、诊断或处理中毒、多药合并应用、鉴别依从性时才做监测;怀疑中毒时测峰浓度,观察疗效时测稳态谷浓度;合并用药影响(酶诱导剂、酶抑制剂)要予以充分重视;一旦出现问题能从仪器误差、采血时间、时效关系、量效关系、代谢差异等进行综合分析。可参考本期高璇《儿科临床药师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作用》一文。

3.3 群体药代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PPK)

个体化用药需要个体PK参数,要得到个体PK参数的经典做法是:一次服药后不同时间连续采血8~13次,测定血药浓度并用专业软件计算出参数。这种多次大量取血方法在儿科不适用。新方法是PPK:研究PK群体参数的原理、计算方法和临床应用,即收集大量病人的生物学资料和零散的血药浓度数据,应用专业软件建立PPK模型,由Bayesian反馈法和1~2个实测值拟和运算,即可获得个体PK参数。其最大优点是:免除病人频频取血的痛苦,能分析固定效应(身高、体重、肝功能等)和随机效应(个体间、个体内)对每个参数的影响,还能预测病人血药浓度,更加优化个体给药方案。尤其有益于特殊群体——儿童、老人、孕妇、肝肾功能受损和危重患者。自2000年以来,我们陆续建立了氨基糖苷类、抗痫药物VPA、CBZ、CBZE、LTG的儿童PPK模型和PK/PD结合模式,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当然做PPK需要有TDM基础、充足病源、PK/PD知识及专业软件等。可参考本期刘颖《群体药代动力学在儿童药物治疗中的应用》一文。

3.4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一般分为A类和B类反应。A类反应与剂量有关是可预期的,包括过度作用、副作用、毒性反应、首剂反应、继发反应、停药综合征。B类反应与常规药理作用和剂量无关,可能涉及遗传易感性和变态反应等机制,难以预测,包括过敏、致畸、致癌、致突变、耐受、依赖等。ADR可导致机体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即药源性疾病,药源性疾病就是ADR的突出表现。

“是药三分毒”,药物的毒副作用是不可避免的,但医生应运用临床药理知识将这种负面效应降低到最小[5],对上市后药物ADR监测也是临床药理学的一项常规工作。美国FDA药物使用经验处专门负责收集上市新药ADR报告,现我国ADR监测已在各大城市正式开展,我院连续数年获北京市不良反应监测冠军。可参考本期梁雁《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一文。

3.5 基础临床科研

很多科研项目在临床条件下研究受限,所以基础科研还是十分需要的。其实对临床基础科研,临床医师和药师具有优势,因为直接接触病人。我们建立了一系列癫痫动物模型和实验方法,完成了众多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发育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认知影响、耐受性和依赖性、中药抗痫性、免疫机制、酶学机制、受体分子机制等。临床和基础研究结果相互印证,其内在规律惊人相似,促进对疾病认识不断深化,为合理用药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提供服务。但宗旨必须是科研课题来源于临床,科研结果直接为临床服务。

4 临床药理学进展

随着国际环境的和谐和新技术的开发,新药日新月异,交叉学科知识相互融合,促进了临床药理学和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新方法学:GC/MS、LC/MS、GC/(LC)/MS/MS等更先进的新方法,使得药物测定更准确、快速和微量,某些国家已将其应用到常规TDM,但因费用昂贵在我国普及尚待时日。TDM监测的药物品种和数量在增加,游离血药浓度、新药监测、中草药PK等在拓宽,PPK、PK/PD开始在特殊群体开展,美国FDA已同意对婴儿和肿瘤患者采用NONMEM法进行新药临床评价。

临床毒理学:近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筛查毒物到兴奋剂、、药物滥用、法医鉴定及毒代毒理学研究等。

药物流行病学:应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人群中药物的应用及效果,以及病人自身临床特征对药物治疗的影响。医生先权衡用药可能给病人带来的危险/效益比后再开处方,促进合理用药。

药物经济学:药物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研究方法主要有四种:最小成本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可为药品费用的合理使用、药品市场营销和政府药物政策提供依据。

药物时辰学:研究不同时间给药导致的药代、药效差异。人体生理参数和生化指标呈周期性波动,这种节律变化对药物作用影响很大。如蛋白结合率,卡马西平下午2~8点最小,丙戊酸凌晨2~6点最小,此时游离型药物比例就大,直接影响疗效。针对患者病情选择最佳给药时间,能使药物发挥最大效能,同时不良反应最小。

药物遗传学:研究遗传因素及遗传变异对药物的影响。因病人的药物代谢酶、转运体及受体的遗传缺欠,导致药物代谢酶活性、转运体能力大小、药物受体敏感性等存在个体差异。人的基因信息一生不变,只要事先了解病人药物代谢酶基因型,就可个体化用药。如HLAB*1502基因型阳性的病人,就不应服用卡马西平,因用后发生SJS/TEN的风险比未带该基因病人高193倍。

5 差距与困境

目前全社会不合理用药情况严重,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发生率稳步上升。WHO指出,全球三分之一病人的死亡源于不合理用药而非疾病本身;我国专家认为临床病人30%用药不合理,但尚未引起重视。以TDM为例,它是临床药学和临床药理学重要任务之一,虽然卫生部早就规定三级医院必须开展TDM(是评选三甲医院的重要指标),但三十多年过去效果仍不理想,最近全国121所三级医院TDM调查结果如下:经常开展的医院21.95%,偶尔开展的医院26.13%,尚未开展的医院51.95%;能监测两种药物的医院43.3%,能监测5 种药物的5%。不少医院虽开展TDM,但监测药物品种很少,标本量有限,只能提供测值,不能合理解释和指导个体化治疗。

此外,缺乏临床药师、医生参与TDM少、相关论文和科研成果少、国际会议参与少、国际学术交流少、临床科研基金少、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等都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理顺机制?值得深思!

6 儿科临床药理学展望

儿童是世界的未来,中国拥有4亿儿童,他们需要健康、医药保障和合理用药,不能等闲视之。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儿科药理学从儿科药物的研发、临床评估、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监测、合理用药培训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关。新药临床试验、治疗药物监测、群体药代动力学、药物遗传学等是合理用药的有力工具。

学科的发展离不了学术大环境,国际治疗药物监测和临床毒理学会、国际药理学会、国际药学学会、国际儿科学会等组织的国际学术会议,都有儿科合理用药的重要内容。《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尤其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儿科药学专业组和《儿科药学杂志》以及多家儿科杂志更是与儿科合理用药息息相关的重要平台,我们应积极参与,相互学习。

儿科临床药理学任重道远,非常高兴这个事实已受到全球关注。2006年6月在上海召开了首届国际儿科药理会议,大会鲜明的主题是儿科药理面临的国际挑战[5]。15个国家200余名代表,国际儿科药理专家30余人、国内儿科药理专家8人应邀发言,对该领域面临的问题、方向及热门话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这是一个良好开端。相信在政府政策的关怀下,医药同道团结奋斗,儿科临床药理学事业一定能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Paul IM. Advances in pediatric pharmacology, therapeutics, and toxicology [J]. Adv Pediatr, 2005, 52: 321365.

[2] Choonara I. Regulation of drugs for children in Europe [J]. BMJ, 2007, 335(7632): 12211222.

篇9

为了解肇庆地区近期小儿肺炎病原菌病原菌的种类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现对我院儿科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临床确诊支气管肺炎的住院832例肺炎患儿送检的痰标本1 072份培养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832例患儿均来自肇庆地区,由我院门诊收入院,符合小儿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1],其中男 537 例,女295例。患儿年龄为1个月至13岁,平均(2.36±2.54)岁。所有患者入院前均曾口服抗生素或注射抗生素。

1.2 方法

入院后,在患儿禁食2 h后清洁患儿口腔,用一次性吸痰管负压吸取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能咳痰者,嘱深吸气后用力咳出痰液,立即送检。痰标本于入院时用药前留取,个别重症患儿需于24、48 h留多次标本。

1.3 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将痰液接种在血平皿及培养嗜血杆菌的巧克力平皿上,35℃,5%~7%CO2孵育箱培养24 h,挑取血平皿及巧克力平血上可疑优势菌落,按照全国临床操作规程鉴定到种,以CLSI制定的标准, 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及结果判读,采用Microscan Walkaway 96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统计由SPSS16.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病原菌检出结果

1 072份痰标本中,检出141株细菌,总检出率13.2%,革兰阴性(G-)菌83例,占58.9%,前4为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菌、大肠埃希菌及流感嗜血杆菌;革兰阳性(G+)菌58例,占41.1%,前2位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详见表1。

2.2 不同年龄组各种细菌检出结果

≤3岁组细菌检出率(22.5%)较,>3岁组细菌检出率(3.5%)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61,P

2.3 病原菌耐药情况

G-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最低的是环丙氟哌酸,肺炎克雷白菌、流感嗜血杆菌耐药率最低的均是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 G+性菌耐药率最低是万古霉素、左旋氧氟沙星,详见表3、4。 第2期 何海燕,等.832例儿童细菌性肺炎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表1 141株细菌分布情况表2 不同年龄组菌株分布情况表3 G-菌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分析 (%) 表4 G+菌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分析

3 讨论

据国内报道,细菌感染的阳性率40%~50%[2],本组细菌检出率为13.2%,较文献[3]报道低,推测与本组患儿入院前均在门诊使用过抗生素有关。其次,患儿依从性差,痰标本合格率低也是痰培养阳性率低的重要原因。本组数据显示,G-性菌检出率占58.9%,较G+性菌检出率高。文献报道,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是小儿常见病原菌[4],本文结果显示总体检出率由高到底依次为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白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说明本地区近期菌种有所变化,肺炎链球菌仍为主要病原菌(占28.3%),铜绿假单胞菌是条件致病菌,检出率为16.3%,有文献报道儿童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有增高趋势[5],考虑与以下因素有关:⑴小儿免疫系统不成熟,机体抵抗力低;⑵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大量使用使细胞免疫功能和吞噬功能下降;⑶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正常菌群抑制,增加了条件致病菌的感染机会。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率下降可能与本地区广泛疫苗接种有关。

病原菌构成与年龄密切相关,本研究发现≤3岁组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3岁组,推测与小婴儿幼儿机体免疫功能尤其是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有关,而有文献报道3~6岁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高[6],不同年龄段感染的病原体有所区别。

对G-性菌的药敏试验提示,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喹诺酮类的环丙氟哌酸、左旋氧氟沙星存在较低的耐药率,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第2、3代头孢药物耐药率偏高。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副作用较少,但价格昂贵,喹诺酮类在儿科存在一定的禁忌而限制了使用,所以目前由于滥用抗生素而耐药菌增加,加强细菌学及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的检查以指导临床用药显得尤为重要。

G+性菌总体对万古霉素、左旋氧氟沙星、氯霉素、亚胺培南耐药率低,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情况严重,这与大环内醋类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有关。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93.8%,临床药物选择时应注意调整。

对与儿童细菌学肺炎的抗生素治疗,我们的体会是,有条件者应尽快作细菌学的检查,以指导临床用药。在此之前可予经验用药,若初始治疗72h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应考虑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或注意其他病原体的感染。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41185.

[2] 杨锦红,李向阳,汪锋平.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调查[J]. 浙江临床医学,2006,8(6):562563.

[3] 陈宇锋,谭世繁,杨伟业,等.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检测[J]. 广东医学院学报,2005,4(8):399401.

篇10

1 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自1967年发现第一株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世界各地陆续发现并不断增多。欧美开展的Alexander 项目研究结果显示,1998~2000 年肺炎链球菌(Sp)的青霉素耐药率为18.2%,红霉素耐药率为24.6%。1996~1997 年亚洲地区病原监测网(ANSORP)的研究报道显示,韩国PRSP为80%,香港59%。而在1998~ 1999年ANSORP第二次监测结果显示,一些国家PRSP有所上升,台湾高达91.3%、韩国升至85%。2000~2001年北京、上海、广州和西安四地分离肺炎链球菌共654株,PRSP 发生率依次为上海55.0%、广州50.0%、西安45.0%、北京42.3%。目前全球范围内大约95%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近年美国已经报道5株耐万古霉素Sa(VRSA),国内迄今尚未发现。

1.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1.1 作用机制 是通过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阻碍细菌细胞壁合成以表现其抗菌活性。PBP按分子量不同可分为5种,每种又分若干亚型:肺炎链球菌的PBP可分为PBP1A、PBP1B、PBP2A、PBP2X、

李昌崇,男,50岁,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副院长。中华儿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呼吸学组副组长,浙江省省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儿童呼吸疾病诊疗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儿科呼吸学组组长,浙江儿童哮喘协作组组长,温州医学院儿科研究所所长,温州市儿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儿科杂志》、《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国际呼吸杂志》、《临床儿科杂志》、《中国小儿急救医学》等杂志编委。研究方向: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基础和临床;变态反应和免疫;危重病医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中华系列杂志10余篇。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7版《儿科学》、高教版《儿科学》、科学出版社《儿科学》双语教材等5部著作。Email:wzlichch@21cn.com。PBP2B、PBP3 6个亚型;流感杆菌PBP可分为PBP1A、PBP1B、PBP2、PBP3A、PBP3B、PBP4及PBP5 7种亚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活力,一是根据其与PBPs 亲和性的强弱,二是根据其对PBPs 及其亚型的选择,即对细菌的作用点而决定的。抑制90%的菌株所需要的最低药物浓度(MIC90)的值可间接反映抗生素与PBPs 的亲和性。

1.1.2 耐药机制 其耐药机制因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别,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

(1)PBPs 的基因变异: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法与之结合,是形成耐药的根本原因,并可进一步转化为高度耐药性菌株。临床医师在临床工作中无法了解这种变异,只有通过药敏实验了解敏感菌、中度敏感菌和耐药菌。

(2)β内酰胺类抗生素被β内酰胺酶分解而失活:β内酰胺酶迄今为止报道的已超过300 种。1995 年Bush将β内酰胺酶分为四型:第Ⅰ型为不被克拉维酸抑制的头孢菌素酶;第Ⅱ型为能被酶抑制剂抑制的β内酰胺酶;第Ⅲ型为不被所有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抑制的金属β内酰胺酶;第Ⅳ型为不被克拉维酸抑制的青霉素酶。其中重要者为第Ⅰ型和第Ⅱ型。

第Ⅰ型酶有染色体介导的AmpC 型和质粒介导的AmpC 型,主要为高水平表达的染色体编码的AmpC β内酰胺酶,属BushJM 1群。产生前者的有阴沟杆菌、绿脓杆菌、枸橼酸杆菌和沙雷菌等,后者主要由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杆菌产生。目前对G杆菌染色体编码的诱导性AmpC β内酰胺酶的调控机制已基本阐明,如在铜绿假单胞菌中AmpC β内酰胺酶高水平表达与调控基因突变,其中AmpD 基因的突变是产生去阻遏型AmpC β内酰胺酶高度表达的重要原因。第Ⅰ型酶不能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主要作用于大多数青霉素、第一、二、三 代头孢菌素和单环类,而第四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不受该酶作用。临床上由这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病死率很高。

第Ⅱ型酶是由质粒介导的ESBLs。其分类:①来自TEM1、TEM2和SHV1的点突变,具有水解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的作用;②非TEM和非SHV酶,能水解第三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和氨曲南;③近年出现了BushⅠ组质粒介导的头孢菌素酶,可水解第三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和氨曲南;④ 90年代后又出现了耐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酶,为质粒介导即IRBIS或IRt,导致细菌对氨基和羧基青霉素耐药,但对第一代头孢菌素仍敏感,其产生与克拉维酸复方制剂的广泛应用有关。第Ⅱ型酶主要由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及大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沙雷菌属和沙门菌属产生,可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主要作用于大多数青霉素、第一、二、三 代头孢菌素和单环类,第四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不受该酶作用。

自1983年德国首次报道ESBLs肠杆菌科细菌以来,产ESBLs菌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目前认为,产ESBLs细菌已成为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外的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产ESBLs的细菌耐药性较强,其携带的ESBLs质粒上可同时带有对喹诺酮类、磺胺类和氨基糖苷类等多种抗生素的耐药基因,往往具有多重耐药性,其编码基因绝大多数位于质粒上,可将耐药质粒通过转化、转导、转座、接合转移和整合等方式在同种和不同种细菌间传递造成爆发流行,极易导致院内交叉感染和耐药菌扩散。此种耐药质粒还可以在正常人群中长期保存。有人认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使用是引起这类耐药细菌出现的主要因素,酶抑制剂类药物和亚胺培南不易诱导ESBLs 的产生。临床工作中已经能够通过实验掌握ESBLs 和AmpC 型酶,并针对其酶而应用抗生素。

(3)细菌细胞膜渗透性改变:这是引起菌体内药物摄取量减少,使细胞内药物浓度低下的重要原因。临床上尚不能知晓细菌胞内抗生素的浓度,只能借助文献了解有关抗生素的渗透性。有报道G菌还可通过膜孔蛋白进入细胞,某些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原因是其缺乏膜孔蛋白的微通道所致。

1.2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1.2.1 作用机制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结合细菌核糖体靶位点50S亚基,抑制转肽作用及(或)信使核糖核酸(mRNA)移位,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是快速抑菌剂。

1.2.2 耐药机制 以肺炎链球菌为例,体外耐大环内酯类肺炎链球菌(MRSP)目前定义为:红霉素或克拉霉素MIC>1 μg/mL,阿奇霉素或地红霉素MIC>2 μg/mL。部分可伴有多药耐药(MDR),包括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四环素、喹诺酮类抗菌药等联合耐药。最早有关肺炎链球菌MDR的报道在南非,对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TMPSMZ、氯霉素均耐药,从世界范围看来,绝大多数MDR 菌株仅来源于少许克隆株,例如西班牙克隆株(血清型23F),西班牙法国克隆株(血清型6B、9、14),以及西班牙克隆株的变异体(血清型19A、19B、19F)。

(1)主动外排机制:由mef 基因编码,可将进人细菌内的红霉素泵出菌体外。mef基因是染色体通过结合转移传递的(在化脓性链球菌中为mefA,在肺炎链球菌中为mefE)。该机制将引起低、中度水平耐药(红霉素MIC 1~32 mg/L)。

(2)核糖体靶位改变:通过ermB 基因介导,其编码了核糖体甲基化酶,使得位于23s rRNA的腺嘌吟残基甲基化,从而阻止了大环内酯同核糖体的结合。23s rRNA甲基化的结果使得核糖体构象变化,将引起了同抗生素结合位点的亲和力减低。这种机制导致高水平耐药(红霉素MIC>54 mg/L)。由于红霉素、林可霉素及链霉菌素B三种抗生素在细菌的核糖体上有作用的重叠位点,因此该耐药机制对此三种抗生素具有交叉耐药(被称为MLS 表型)。

(3)新发现的机制:临床发现有1%~3%的MRSP既无ermB基因又无mefE基因,表明有其他的耐药机制在起作用。如50S核糖体突变,即23s rRNA突变和/或编码L4、L22蛋白基因突变。目前发现临床菌株23s rRNA突变的位点主要有A2058、A2059、C2611等,这些突变改变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作用位点的亲和力而造成耐药。一些突变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青霉素、链霉菌素B耐药,而对林可霉素及泰利霉素敏感,幸运的是大部分对酮内酯类及唑烷酮类敏感。有些新的耐药表型及机制最近已被北美及东欧发现,有人还发现了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度耐药而对泰利霉素高度耐药的菌株。另外,在L4上的突变导致了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链霉菌素B及酮内酯类的耐药。

2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2.1 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现状

2.1.1 全球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现状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是一个世界范围的现象,Wise等估计当今人类使用了抗生素产量的一半,80%用在社区,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不合理使用率为20%~50%;动物使用了另一半,80%为预防性使用和促生长使用,不合理使用率为40%~80%。我国很多人类使用抗生素与动物使用抗生素重叠,更有甚者将人用抗生素次级产品作为动物饲料使用,这加剧了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而抗生素使用的主要人群之一是15 岁以下儿童,儿科领域的抗生素不合理使用需引起卫生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2.1.2 我国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现状 据上海市儿童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和重庆儿童医院资料,门诊就诊患儿已使用抗生素者80%~85%,普通感冒者62%甚至达92%~98%,肺炎则达100%。我国小儿CAP抗生素不合理使用还表现在:过多使用静脉途径抗生素,忽视口服抗生素的治疗地位,不恰当地每日1次静脉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曲松例外),更有甚者在门诊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等,这有可能产生引起不良反应和致残等现实问题。我国每年新增聋哑儿3 000余名,50%左右与使用药物尤其是氨基糖苷类药物相关。

2.2 耐药形势严峻

当抗生素作为抗感染化疗后,抗生现象就此复杂化,细菌为了生存会产生形态、结构、代谢等改变,也就是形成耐药。而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成为产ESBLs菌株引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大量使用,诱导细菌产生ESBLs,该酶可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活性基团即β内酰胺环断裂而失去抗菌活性,敏感菌因抗生素的选择性作用而被大量杀灭后,耐药菌得以大量繁殖而成为优势菌;同时抗生素的选择性作用也加快了细菌突变的速度,产生相应耐药菌株甚至新的耐药菌株,从而助长产ESBLs 细菌感染。

2.2.1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是各年龄期小儿肺炎的主要病原菌,其耐药性在国内成人医学界资料较少,因此有认为SP 耐药在中国尚不是主要问题。对此,北京、上海、广州3 所儿童医院在2000年、2001年开始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PRSP北京为14.6%、42.3%,上海为35.7%、55%,广州为59.7%、50%;SP对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北京88.3%、87.9%,上海88.2%、80%, 广州77.2%、78%,这说明儿童SP 耐药远远高于成人,也印证了Mainous 所称的“儿童是耐药肺炎链球菌的主要储库”。此外,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葡萄球菌的耐药形势也呈上升趋势,而院内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细菌耐药更为突出,包括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产AmpC酶和产高耐头孢噻肟的CT XM型ESBLs的细菌等。

2.2.2 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肺炎链球菌 其耐药率在中国香港为80%,中国台湾为90.5%,中国大陆为83.3%,日本为78%。其中阿奇霉素在社区呼吸道感染中,肺炎链球菌耐药率为82.5%,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为57.4%,β溶血性链球菌的耐药率为88.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之间有部分交叉耐药性。2001年发现,北京和西安两地儿童肺炎链球菌分离株红霉素耐药率高达90%以上,其中绝大多数为极高水平耐药株(平均MIC为256 mg/L),并且所有的红霉素耐药株对绝大多数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都产生耐药。1996~1999年上海地区分离的肺炎链球菌有53%对红霉素耐药,而广州地区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达80.5%,且多数为高度耐药。

2.2.3 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耐药率 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组在三年时间对18家医院分离的2 081株致病菌进行了敏感试验,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27.55%;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ORSA)检出率为28.5 %;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检出率为15.67%;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 83.67%、56.72%、95.16%;2株溶血葡萄球菌(3.23%)对万古霉素为中介株。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萄菌球菌和溶血性葡萄球菌株。大肠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与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分别为4.46%、8.04%和9.82%;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99.55%;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已达82.59%;对喹诺酮类耐药率为60%左右。肺炎克雷伯杆菌对三代头孢菌素与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在10%~20%之间,对亚胺培南为2.4%,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为20%;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51.10%。

2.3 抗生素合理使用

2.3.1 经验治疗 可根据下列原则:参考本地区、本医院、本科室的细菌耐药情况作出可能病原体的判断,应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掌握并运用必要的抗生素药理学知识,最好有循证医学的证据(国内、外)。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院内获得性肺炎(HAP)、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抗生素选用方案各不相同,医生应该根据患儿年龄、病原学构成谱、肺炎严重程度、胸片特征以及当地细菌流行病学监测资料等选择抗生素。

(1)CAP 患儿:至少应覆盖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病情严重者还应覆盖金黄色葡萄球菌。轻度和一部分中度CAP 患儿可在门诊治疗,可选择口服抗生素,很少需要抗生素联合使用。首选青霉素G 或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或头孢唑林等。备选第二代口服头孢菌素如头孢克洛或头孢丙烯等,考虑病原为支原体、衣原体或百日咳杆菌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重度CAP 需要住院治疗。

(2)HAP患儿:轻、中度HAP 可参照重度CAP方案。伴有下列特殊危险因素之一,即原有心肺基础疾病者、恶性肿瘤患儿、机械通气及其他ICU患儿、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患儿、胸腹部手术后患儿、昏迷伴有吸入患儿、糖尿病或肾功能不全患儿等,可选用头孢他啶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吡肟,考虑产ESBLs 细菌感染者可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极重HAP 甚至可以联合万古霉素治疗。

(3)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经验选用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病情严重者可用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或参照“HAP”选用抗生素,高度怀疑沙眼衣原体或解脲脲原体者可以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或罗红霉素。

2.3.2 病原学治疗 肺炎病原菌已明确时,选择抗生素要依据体外抗生素药敏试脸和患儿的临床征象。

2.3.3 合理使用抗生素

(1)抗生素的分类:第一线药物为抗菌谱相对较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货源充足的抗菌药物,依临床需要使用。第二线药物为抗菌谱较广、疗效好但不良反应较明显或价格较贵的药物,例如第三代头孢菌素等,应控制使用。第三线药物为疗效独特但毒性较大、价格昂贵、新研制上市的抗菌药物以及一旦发生耐药即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品种,例如万古霉素、第四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两性霉素B、唑烷酮类等,应严格控制使用。

(2)依据药动学和药效学理论指导临床用药:迄今为止,预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活性最重要的PK/PD参数尚未建立。目前认为红霉素和克拉霉素的效能与血清浓度超过MIC的时间(T>MIC)占给药间隔的比值关系密切,T>MIC持续时间超过给药间隔40%~50%,24 h药时曲线下与MIC比值(AUC24 /MIC)则是阿奇霉素最重要的参数,该参数需大于25方能在体外有效抵抗肺炎球菌感染。

(3)抗生素的用药间隔时间:抗生素可分为时间依赖、浓度依赖及介于二者之间三类。不同类别抗生素关系到临床用药间隔时间、疗效及毒性作用的大小,尤其是时间和浓度依赖抗生素合理应用更为重要,抗生素后效应理论是分类的基础。

①浓度依赖抗生素: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为浓度依赖抗生素,此类药物的杀菌作用主要取决于血药峰浓度的高低,因而从药效学角度看,提倡将剂量集中使用,将间隔时间延长。氨基糖苷类可每日1次给药,药效增加或不变,不增加肾、耳毒性,医药费用明显减少。喹诺酮类虽然日剂量1次给药也可能比多次给药疗效提高,但其毒性的浓度依赖性更加显著,故目前除半衰期很长的药物外,尚不提倡日剂量1次给药。

②时间依赖抗生素: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时间依赖抗生素,其杀菌作用主要取决于血与组织中药物浓度超过致病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而与药物峰浓度关系不大,其用药原则是缩短间隔时间,减少每次用量。一般认为,24 h内有60% 的时间血药浓度超过MIC就比较满意。除头孢曲松、第四代头孢菌素及碳青霉烯类外,几乎所有胃肠道外使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半衰期都仅在1~2 h左右,要达到最佳的药效学就必须每6~8 h 用药1 次。目前我国国内儿科界普遍存在静脉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每日1 次,尤其在门诊,需引起关注。

(4)抗生素的联合使用:近年来临床研究突破了传统抗生素联合用药的一些误区,如传统观点认为快速抑菌药(大环内酯类)不宜与繁殖期杀菌剂(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应用,认为前者会降低后者的疗效。然而目前临床实践证明,上述两者联合应用对于一些重症感染和混合感染非常有效。

(5)抗生素使用的合理疗程:一般用至热退和主要呼吸道症状明显改善后3~7日,疗程视不同病原细菌、病情轻重程度以及有无菌血症存在等而异:肺炎链球菌肺炎疗程7~10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14日左右,葡萄球菌肺炎,尤其MRSA、MRSE疗程宜适当延长,平均28日左右,肠杆菌肺炎14~21日左右,铜绿假单胞菌肺炎21~28日左右,支原体或衣原体肺炎、嗜肺军团菌肺炎需21日或更长。

(6)抗生素的疗效:在初选抗生素治疗48 h左右应对病情和疗效进行评估,如初始治疗72 h症状无改善或一度改善复又恶化均应视为无效,分析原因后调整治疗方案。

(7)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实验动物中显示其对幼年动物长骨软骨发育有不良影响,临床上又缺乏这一不良作用的远期随访资料,故在小儿ARI时不予推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1999年编写的《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一书中建议,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6岁以下小儿禁用,6岁以上小儿慎用,必须使用者要监测药物血浓度和听力。

(8)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其他若干策略:序贯治疗(Sequential therapy)或轮换治疗策略、降阶梯治疗(Stepdown therapy)策略,即在经过相对短疗程静脉抗生素治疗,临床症状基本稳定或改善后改为口服抗生素治疗,口服抗生素应为静脉应用抗生素相同药物的口服剂型或为同一族或抗菌谱相似的另一种药物。门(急)诊胃肠外抗菌药物应用(OPAT)策略或策略性换药或循环用药策略,即停用耐药抗生素,换用耐药菌敏感的药物。

2.3.4 针对抗生素耐药菌的对策

(1)针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菌的对策:

①应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抑制ESBLs)。目前有三种,包括克拉维酸、舒巴坦和三唑巴坦,都具有β内酰胺环,可以与β内酰胺酶竞争性结合,但不具有抗菌活性。应用此类酶抑制剂可以显著降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脆弱类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等的MIC。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以有效地抑制ESBLs,但对AmpC酶的作用欠佳。美国感染性疾病协会、欧洲呼吸协会等均将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纳入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用药指南,推荐将其作为核心治疗方案之一。现已上市的有:克拉维酸/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和三唑巴坦/哌拉西林。

②选用碳青霉烯类和青霉烯类抗生素。碳青霉烯类的第一代有亚胺培南(imipenem)和帕尼培南(penipenem),需与去氢肽酶抑制剂合用;第二代有美罗培南(meropenem)和百阿培南(biapenem),可以单独使用。青霉烯类有呋罗培南(也称法洛培南)(fropenem、faropenem)和利替培南酯(ritipenemacoxil)。其特点有:a.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均有抗菌活性,对静止状态的细菌也有杀灭作用;b.抗菌力强,对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菌的作用点主要是PBP2,能使细菌很快变成球形而破坏死亡,因而内毒素释放少,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点主要是PBP1 和PBP2,对绿脓杆菌外膜的通透性强;c.MIC与最低杀菌浓度(MBC)接近;d.对革兰阴性菌有抗生素后效应;e.酶稳定性强,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并有抑制作用,对ESBLs 产生菌和AmpC 酶产生菌有良好抗菌作用。

③应用第四代头孢菌素。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妥仑匹酯、cefclidin、cefozopran、cefquinome、cefluprenam、BO1236、cefosilis、FK518、YM40220 等)是由第三代头孢菌素发展而来,与第三代有明显区别。新一代头孢菌素由于结构的改变,可以很快穿透革兰阴性杆菌外膜的微孔通道,使细菌的胞内很快形成更高的药物浓度。特点:a.穿透力强;b.对AmpC 酶有效,对ESBLs 疗效不确定;c.抗菌活性强,对细菌的PBPs 亲和力大,对PBP2 有更高的亲和力;d.不易诱导耐药,治疗上可维持其敏感性。细菌只需经过1 次突变,便可产生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而对第四代头孢菌素产生耐药则需要经过多次突变。

(2)针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菌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