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与文化的融合模板(10篇)

时间:2023-11-17 11:11:0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商业与文化的融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

篇1

中图分类号:F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10-0054-04

近年来,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本”,受到我国越来越多企业经营者的重视。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企业文化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一是发挥了精神引领作用,全面渗透到组织的制度建设、流程再造、架构优化、创新转型等领域;二是确保了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方向明确,避免短期内的盲目冲动和路线偏离;三是激励人心和凝聚士气,不仅让员工对银行怀有认同感、归a宿感和自豪感,进而提升其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员工相互间的粘结力;四是对外宣传和塑造了银行形象,将银行的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等内容向社会公众进行传播和普及,并从中识别和发掘出认同本银行经营理念的潜在客户群体。因此,我国许多商业银行都已规划或正在规划符合自身特色及战略目标的企业文化。随着我国银行业跨业、混业的程度不断加深,特别是随着以投资银行业务为代表的新兴业务迅速崛起,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本身也不断经历着扩张、碰撞与融合的动态演进。

一、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

(一)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界定

按目前学术界的一般定义,企业文化是由企业领导者和员工共同恪守的基本信念、价值观与行为准则。具体到商业银行,它是指银行在经营管理的整个实践过程中,通过全体人员共同营造、认同和遵守而形成的银行哲学、银行精神、价值观念、银行道德、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等意识形态的总和,以及银行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所折射出来的外在形象[1]。

(二)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层次性

从文化的层次性来看,企业文化通常可分解为三个层次:一是最核心的精神层,包括企业愿景、企业目标、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等意识形态或文化观念;二是处于中间的制度层,包括管理制度、运作方式、激励机制和行为准则等;三是最外部的物质层,包括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建筑、广告、形象标识、产品包装设计等,是外人最先观察到的企业文化。实践中,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通常包括三至四个层次(见表1)。

招商银行与此略有不同,其物质文化层进一步分解为社会层和行为层两个层次(见表2)。

(三)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我国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强调企业经营的诚信与稳健原则。如工、农、中、建都明确将“诚信”或“诚实”放在第一位,交行的“责任立业”同样包括了对客户利益的承诺责任。事实上,不仅五大国有控股银行重视诚信原则,许多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如浦发、光大、北京银行、南京银行等也都如此。此外,“稳健”是商业银行长久以来遵循的另一个根本传统,唯有如此,才能在业界建立良好声誉,赢得客户的信赖。尽管商业银行强调创新和绩效,但其重要性通常要排在诚信和稳健之后。以“因势而变”著称的招商银行虽然将“创新”摆在前面,但同时也不忘强调“稳健平衡是核心”。

2.强调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以人为本,表达出了两层含义:第一,以客户为本,竭尽所能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而银行也在此过程中获得相应回报,实现了和谐双赢;第二,以员工为本,让员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力得到展示、创造得到激励、贡献得到尊重,使每个员工的价值目标与企业愿景有机地融合,最终目的是实现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员工与客户之间的和谐,实现企业、客户和员工的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3.强调团队合作与执行力。首先,银行同业间业务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如果完全依赖销售人员个人关系去争取业务,则客户流失的可能性较高,因而强调银行营销组织团队,包括客户经理、产品经理、网点结算人员等的整体作用,才有利于巩固客户关系;其次,银行业务大多是综合,且客户贷款融资的需求还需要产品部门的严格审查,需要银行内部销售人员、结算服务人员和产品审批部门相互协作;再次,业务部门为了向客户提供一站式、一揽子服务,必须将本部门的各种产品和业务人员都调动并整合起来,充分发挥整体优势;最后,业务部门之间的交叉销售,如公司金融业务与个人金融业务、私人财富管理业务与投行业务等之间都可以实现跨部门的相互支持,共同推动。

二、投资银行的企业文化

投行业务泛指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与资本市场相关的各类经济活动,包括债务融资、权益融资、资产证券化、财务顾问等。专业从事投行业务的非金融机构即狭义的投资银行,如美国的投资银行、英国的商人银行及我国的证券公司;广义的投资银行则指所有涉足投行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除投行(证券公司)外,还包括信托投资公司、投资管理公司、财务顾问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同时也包括了商业银行的投行部。与商业银行相比,投资银行不仅在服务内涵、盈利模式和作业特点上迥然不同,同时还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及核心价值观。在我国,狭义投资银行(证券公司)文化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服务的专业与高效

在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中,通常并不刻意强调“专业”和“高效”。一方面,与传统的商业银行存、贷、汇业务相比,投资银行业务由于涉及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相关的方方面面,从债务融资工具承销、IPO发行、项目融资、财务顾问、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到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等,需要金融、法律、财务、科技等领域掌握高端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如广发证券的“知识图强”核心价值观就特别突出了投行业务的专业性;另一方面,相对于一些商业银行庞大的经营网点及动辄以万计的员工规模,投资银行雇佣的人员较为有限,因而更强调个人效率和投入产出比。

(二)不断追求创新

对于高度资本密集和知识密集的投资银行来说,创新能力是塑造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并集中体现在研究创新力、产品创新力、服务创新力以及市场创新力等环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驱动下,我国投资银行的业务重点已由传统的证券承销向以股权融资、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创新型业务转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招商证券提出了“励新图强”的企业文化口号。

(三)弘扬卓越和进取精神

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投行从诞生之初就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资本市场行情的起落,投行的经营业绩也将出现较大波动。因此,只有时刻保持进取心态、昂扬斗志,不断追求卓越,投资银行才能最终成为市场上的胜者。长江证券的“追求卓越”正反映出了这种信念。

(四)强调为客户创造价值和业绩至上

长期以来,经纪业务是我国券商收入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只有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投行开展经营活动根本出发点,才能得到客户的信任,实现投行与客户的双赢。因此,国信证券、光大证券和兴业证券等都将为客户创造或提升价值摆在突出位置。

三、商业银行文化与投行文化的冲突

(一)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投行业务的现状

近年来,在资本约束趋紧、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改革等多重外部压力的倒逼下,我国商业银行利润增长和战略转型的重点正逐步移向新兴中间业务,而善于深度发掘企业客户需求、综合贡献度高的投行业务无疑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大中型商业银行就已通过控股境外投行子公司,如中银国际、工银国际、交银国际、建银国际、招银国际等,在境外开展上市保荐、账簿管理、证券承销、财务顾问等投行业务。2003年,中银国际还获得了在境内经营证券业务的牌照。不过,总体上看,我国商业银行在境内大规模开展投行业务主要还是在2005年以后,以央行批准短期融资券发行为契机,各商业银行纷纷设立了专门的“投资银行部”或“公司及投资银行部”,从事债券承销、财务顾问、权益融资、资产证券化等投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收入普遍呈快速增长态势。2011年,工行投资银行业务收入226亿元,比2010年增长45.7%;农业银行实现投资银行业务收入163亿元,比2010年增长61.7%;交通银行实现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收入63 亿元,比2010年增长52.9%;招商银行实现投资银行业务收入19亿元,尽管总量不如其他大行,但比2010年增长高达83.8%。

(二)商业银行内部的投行亚文化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转型,表面上看,我国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在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方面日渐趋同;但从深层次看,两者在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层面的分歧和差异依然巨大,产生文化冲突的可能性始终存在。所谓文化冲突,是指两种文化群体成员在互相交往过程中因文化模式不同所感受到的冲突和压力[2]。在企业组织内部,它体现为不同形态的组织文化因道德、观念、行事风格等相互对立和相互排斥的过程。

在现代组织中,企业文化不仅包括了主文化,同时也包括了亚文化。主文化是指企业内部居于主导地位或统治地位的文化,是为企业中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价值观念及其行为准则。企业亚文化通常有两种解释:一是指企业的副文化,即与企业主文化相伴而生,潜藏于企业内部的非主流、非制度的文化,如部分企业成员基于共同价值观和利益纽带等结成的各种派系或小群体,他们之间或产生某种文化共鸣,从而在企业中发挥隐性影响;二是指企业的亚群文化,即企业文化的次级文化,由于现代企业组织一般包含了多个科层,各层次主体均具有其特定的业务、职责、权限,且人员构成情况也不尽相同,因而在企业整体文化之下,还可能存在次级文化,如部门文化、分支机构文化等[3]。本文所探讨的亚文化主要是第二种概念。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其内设的投行业务部门也在一定范围内孕育了投行亚文化。不过,与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相比,这种亚文化的独立性和实际影响力都较弱,原因有三。一是从组织架构上看,商业银行内部的投行业务往往脱胎于公司业务,受传统经营策略和管理方式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在基层,不少银行的省级、地市分支行迄今尚未成立专门的投行部,投行业务往往依附于公司业务部门,由公司业务人员兼任,基层对投行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二是从盈利模式和收入来源上看,投行部的主要经营活动都与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业务开展严重依赖于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信贷资产及其他部门的配合,因而无法挣脱整个银行主文化的影响。三是从激励机制上看,与商业银行其他业务条线类似,投行业务条线在预算支出和收入分配上也受到各种严格制约,无法像真正的投行那样给予业绩突出的员工以相应激励,由此也导致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人员对投行文化的感受和认同不深。

(三)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冲突

1.在经营理念和风险管理机制上,强调稳健经营的商业银行文化与追求进取、卓越和创新的投行文化之间可能产生冲突。例如,商业银行投行部开发的很多投行类创新产品,在项目审批的过程中,往往会与授信、合规、财务、风险管理、资产池管理等银行其他部门的相关规定和标准不一致。对于同样的监管规则,投行部理解的口径常常从宽、从松,而其他部门理解的口径往往偏窄、偏紧。

2.用人机制上,强调团队、等级的商业银行文化与突出个人效率的投行文化之间可能产生冲突。在传统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中,成绩属于集体,个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有限,其提拔晋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而在投行文化中,虽然也重视团队精神,但更看重个人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个人能力突出的员工,获得晋升的速度较快。

3.在激励机制上,强调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商业银行文化与注重业绩激励的投行文化之间也可能产生冲突。从投行文化的视角来看,个人的业绩表现理应与收入挂钩,如此方能体现公正、公平;而在传统商业银行的文化理解当中,部门之间、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不宜拉得过大,以免造成相关人员的思想波动。因此,即便部分商业银行的投行条线在激励机制设计之初引入了市场化考核手段;但在落实过程中,基层单位常以“统筹奖项”、“二次分配”为借口截留下发的奖金,导致激励效果被稀释,甚至根本无法兑付,由此挫伤了投行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思考与建议

对于商业银行内部的文化冲突不应简单否定。国外研究表明,组织内冲突与组织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冲突水平太高可能引发组织内的混乱无序,危及组织的稳定及生存;冲突水平太低也未必就是好事,它可能导致组织的思维和行为逐步钝化,从而难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丧失革新和前进的动力[4]。因此,组织内适度存在文化冲突其实是有益的,只要管理得当,反而能够发挥文化多样性的优势,提升组织绩效。

借鉴“文化适应”模型[5],本文认为企业内部主文化和亚文化的碰撞可能出现三种结果:一是“注入式”文化整合模式,即一方的文化(通常是主文化)强势注入并彻底取代另一方的文化,后者被迫放弃原有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被前者同化;二是“分离式”文化整合模式,即主文化和亚文化在各自势力范围内保持独立性和完整性,互不接触,井水不犯河水;三是“融合式”文化整合模式,即双方在文化上相互渗透,取长补短,有目的地吸纳对方的优良文化成果或文化经验,以达到文化共识,并在此基础上构造企业新的文化体系。

对于商业银行内设投行部门而言,“注入式”模式意味着放弃自身的投行文化和创新业务属性,而一个彻底失去投行文化灵魂的投行团队将难以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生存下来。“分离式”模式尽管让投行部门在短期内保持了一定灵活性和竞争力,但从长期来看,一是“重创新、轻风控”的单纯投行发展思路迟早会引发风险的集聚和暴露;二是如果与银行其他部门在企业文化上格格不入,也难以建立和谐稳定的战略协同和业务联动关系,无法获得来自整个银行集团的客户资源、财力和智力等全方位支持。相比之下,只有“融合式”模式,才能充分发挥商业银行主文化和投行亚文化的优势,确保投行业务持续、平稳发展。当然,在融合的侧重点与程度上,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下转第70页)

(上接第57页)

第一,在投行业务的经营理念和风险防范机制上,应遵循商业银行主文化这一基石。在投行业务的经营方面,强调诚信、稳健对于保障投行业务创新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部分商业银行“息改费”及各种虚假财务顾问业务泛滥,说明背离诚信价值观、片面追求业绩和“创新”的投行业务终将难以为继,由此也引发了2012年上半年监管部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和“乱收费”的全面清理整治。传统的商业银行文化高度重视风险防控,从流程和制度上保证了前、中、后台分离及全流程覆盖;而在投行业务部门中,风险防范整体上还较为薄弱。因此,在推动投行业务创新时,无论采取何种产品形式,最根本的原则都应是“风险可控”。在兼顾效率的同时,更应严控风险,完善投行业务审批机制和风险防控体系。近年来,部分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因违规发行或代销理财产品问题曝光,已严重影响了全行声誉。

第二,在投行业务的用人机制上,应坚持商业银行文化和投行文化并重。既要强调团队的密切协作,全面梳理和发掘客户的各种潜在需求,构建联动营销网络;又要突出个人业务素质的专业性和复合性,要大力选拔、储备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综合素质全面、实务技能卓越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到投行业务岗位。

第三,在投行业务的激励机制和薪酬设计上,则应承认投行业务和投行文化的相对特殊性。“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并不等于在投行部门内部没有收入差距。此外,在传统商业银行部门与投行部门之间也应实行有差别的薪酬制度,给予一线投行业务经理各种灵活的专项激励,以提升其营销客户、创造性发掘投行业务潜力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Berry, J.W. Cultural Relations in Plural Societies [M].

In N. Miller & M. Brewer (Eds.), Groups in Contact.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1984:11-27.

[2]Brown, L. D. Managing Conflict at Organizational Interfaces [M]. London: Addison-Wesley,1983.

[3]Nahavandi, A. & A. R. Malekzadeh. Acculturation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8(13).

篇2

一、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

商务英语(BusinessEnglish)通常是指人们在各种商务活动中使用的英语,在我国,商务英语也称外贸英语(ForeignTradeEnglish)。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蓬勃发展,中国也在更深层次的融入到国际社会生活当中,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趋繁荣。商务英语作为大学里的一门独立专业应运而生。然而,在实际中,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却遭遇瓶颈期,主要表现为学生语言能力不足以及跨文化知识的欠缺。首先,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从入学便接受专业课程训练,不仅包括英语精读、泛读、口语、听力、写作等基础课程,还包括外贸函电、国贸、市场营销等进阶课程,可即便这样也无法保证学生能够准确的遣词造句,更别说时时保证语言的得体运用了。据调查研究显示,在一些常常使用英语的外企中,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的工作人员都有超过一半人数无法在商业谈判和磋商中遇到冲突时自如地运用英语据理力争,维护公司利益;还有很多毕业生不知如何在一些诸如商务宴会等正式场合运用得体的语言和恰当的语气与客户进行交流。其次,语言专业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能力还应该多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跨文化意识对于国际商务活动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个人素质,它可以促进商务活动中交际双方的思想沟通,有助于消除由于文化差异形成的误解。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和不快数不胜数。在国际贸易交往中,不同国家的文化相互碰撞,如果不理解其中的差异,轻则会闹出笑话,重则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是损害国家的利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极其重要。

二、坚持语言教学为基础,将文化教学融入到语言课堂

作为一门外语的学习,首先应该打好语言这一基础。扎实的语言基础不仅包括语音语调等语言知识,还包括听、说、读、写、译的语言使用能力。“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英语是他们的看家本领:不论研究什么,英语这个看家本领不能丢。”坚持语言教学为基础,就是最大程度的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使用能力,主要从句法层面、语义层面和文本层面来表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提高自己遣词造句的能力,才能使用地道的搭配进行听、说、读、写、译,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不同文本不同情境之下的语言使用,从而整体提高英语语言水平。然而,语言学习必须要与文化学习相融合才能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只有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水平,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并时间外国文化”。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主动有意识地将外国文化知识传递给学生。以交换名片为例,教师不应该只满足于教授学生一些常见的称谓和专业词汇,也不应该仅仅是“Mynameis…,thisismycard.”\“Pleaseallowmeto…”等这些常见的句型,而应该更深一步地引导学生去探究其背后的商务文化和礼仪规范。

三、对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1.树立教师的文化意识,明确文化和语言教学相融合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师必须时刻走在科学最前沿,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明确新时代的商务英语教学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语言教学,教师本人首先就要树立一种文化意识。

2.转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锻炼学生的商务交流能力。商务英语教学一定要打破以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说学生听的哑巴式英语”,多利用情景教学展现商务英语的交际性,转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增加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比如通过任务教学法,教师在课前设置任务目标,学生围绕要完成的任务做出相应的对策和计划,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并且得出总结。教师在设置任务时尽可能还原真实的企业环境,让学生体验不能商务情境下会使用到的商务沟通技巧;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出现的语言上和非语言上的差异,教师需要及时组织讨论并且给予正确指导。任务完成后需要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方面的问题进行总结,避免再次犯错。同样的,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来丰富商务英语课堂,通过设置一些由于跨文化所产生的问题案例给学生分析,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改善教学环境。如今已经有部分高校建立起了配合语言实践教学的实训室,如英语情景教室、礼仪实训室、模拟商务接待室、模拟商务谈判室和商务英语资源数据库等,这些实训室的设施配套齐全,实训目标明确,能够最大程度模拟真实的商务情境,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可想而知。然而,现在已经建立语言实践实训室的学校还是不多,尽早在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的院校普及语言实践实训室也是当前一大迫切需求。

四、结语

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和密切的今天,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所导致产生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既具有扎实商务英语语言知识和能力,又熟悉各国不同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与习惯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满足当今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

篇3

关键词:城市发展 商业布局 经济发展

日前,由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城市商业发展之路―城市商业(网点)及商业地产规划设计指南》开始在全国发行。这是一本关于城市商业发展和商业地产规划设计指南的专业书籍,由商业专家王希来教授和北京首商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曹伟共同编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任兴洲,世界新经济研究院院长陈瑜为之写序。

该书的出版,为实现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国际化,推进全国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的全面工作,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设想;为丰富中国商业(网点)布局理论的研究成果库,为从事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和商业地产规划设计的策划者,送去一些典型案例;为策划一种经营城市商业和商业地产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科学程序和指导方法。

21世纪城市商业布局新理念

21世纪的城市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意境的融合体,是设计大师们施展灵感和技艺的舞台。商业在城市中,是最能表现人文关怀的肌理因素,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商业功能是城市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是满足城市居民物质生活的基本保证。商业不仅是城市的主要产业之一,能够聚集人气、商气、财气,形成良好的商业氛围,而且对金融、旅游、会展等服务产业的发展能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它还是商业文明和地域文化有机结合的重要载体,诠释着城市的特色和基因,重要商业设施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的地理座标和文化标志物,甚至具有“城市之魂”的意义。

我国城市商业布局现状

商业的重要载体当然是各类商业设施,或者说是商业网点,近些年来,更是以商业地产的形态呈快速发展之势。然而,也必须看到,在商业网点和设施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亟待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就是商业网点发展的规划和规范问题。

(一)布局不尽合理

东部多、西部少,老城市多、新城市少,这有历史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也有规划等工作问题。布局不尽合理更主要表现在一些城市本身。许多城市的通病是老城区多,而新城区少,特别是新建的社区少,增加了人民生活的不便。许多大城市没有明确的市级商业区、区域性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的层次观念。有的城市过度开发原来的商业繁华区,或盲目兴建高档的商业步行街,而对全市5年或10年的商业(网点)布局却心中无数,造成畸重畸轻现象。

(二)经营者在店址选择、经营定位等方面的科学性比较欠缺

一般地说,大型商店在这些方面还比较重视,经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或邀请专家做有关的咨询报告,在此基础上才选定店址和确定经营定位。但粗枝大叶、凭主观臆断、听任主管官员拍板等现象仍是屡见不鲜,反面的教训不胜枚举。至于一般中小店铺,特别是小杂货店、理发店、小饭馆等,业主很少有这方面的基本知识,也不去找同行请教,更说不上请专家咨询,单凭自己的资金或人力资源(例如擅长)找一个地点租下或买下就开始装修“择吉开张”,结果客人不多生意不旺,只好关门大吉。作者在住地附近多次见到此类现象,各地也大体相仿。一个店虽不大,但全国这类事是成千上万的,总的社会资源浪费是巨大的。

(三)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工作应进一步深入并与实际情况结合

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深圳、大连等大城市近些年由主管部门结合专家制定了5年或10年全市商业(网点)布局发展规划,并把它尽可能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使之具有法定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作者参加过一些城市该类规划的研究、咨询或论证,认为这是促进商业(网点)布局调整和合理化的正确选择。国家商务部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多次发文要求大中城市均须制定商业(网点)布局规划,显著地推动了这项基础工作。但是,许多城市仍没有商业(网点)布局规划,有的制定的规划内容粗糙,多数没有同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不大。

商业布局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商业规划是整个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意义上影响着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这是因为,一方面,商业是为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服务的,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的商业规划和布局最能体现其科学性、便利性,最能体现“以人为本”;另一方面,商业设施的布局、商业业态的结构对城市的交通以及人、物的流向有着重要影响。还要看到,大型商业设施具有物质体量大、投资成本高、沉淀性强的特点,其盲目发展和过度集中,易产生交通拥挤、物流不畅、配套设施不协调等社会问题,也极易对便民利民的中小商业形成挤压。因此,很多国家和城市都对商业网点布局,特别是对大型商业设施进行比较严格的管理和规划。另外,商业规划的必要性还源于城市土地和空间的有限性,科学合理地利用城市空间,促进商业有序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商业地产快速发展,给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挑战。与住宅地产不同,影响商业地产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城市区域整体功能的分工、商业项目定位、项目所处区位、商业业态选择、商圈半径、商业氛围、竞争环境、目标群体购买能力、交通状况、项目特性、商业设计、开发商实力等等。商业地产既要遵循商业发展规律,又要符合地产发展规律,还要与城市整体规划有机结合,因此是比住宅地产更复杂、约束条件更高的商业存在,更需要依托商业规划和网点设计,避免商业地产开发的盲目性,防止单纯强调建设规模,忽视资金压力,片面强调高档次,忽视市场客观需求,单纯注重概念宣传,忽视科学定位和管理的倾向,形成理性开发、运营的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的关键阶段,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将进一步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城市商业将迎来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城市商业网点和商业地产开发进行科学规划尤为重要。尤其对商业地产的开发、定位乃至后续的经营管理都需要很好的研究和设计。

《21世纪城市商业发展之路―城市商业(网点)及商业地产规划设计指南》一书,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出版的。作者通过对国内多个商业地产项目的分析研究和对大量实际案例的剖析,着力研究和探求国内商业网点建设的客观规律,总结了一些商业地产开发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案例,系统地提出了商业地产发展的总体定位以及关键要点,这对我国城市商业网点的建设以及商业地产的健康发展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城市与商业发展的新范本

本书作者本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以城市商业发展的两大关键问题―商业(网点)布局和商业地产规划作为切入点,为中国城市商业发展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新的经济增长极,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思考。

篇4

从事物相互关联的哲学观来看,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行业,广泛涉及多行业、多部门,仅靠旅游行业、旅游部门单方面发展难以达到规模效应。发展旅游这一战略性的支柱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坚持“大旅游”观念,具有“大产业意识”,把旅游开发放在综合配置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的宏观范围去考虑,把旅游业的发展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去统筹规划,注重区域旅游产业融合(包括旅游产业的纵向融合和横向融合),构建“大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从研究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相关部门(如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城建、文化、教育等)的互动关系入手,探讨产业融合与产业调整的途径,构建地区发展旅游支柱产业的支撑体系,拓展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形成一个以旅游业为龙头的产业链与产业群体。

从事物相互关联的哲学观分析旅游业发展,我们可以洞悉并把握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密切关系,研究探索和有效实施产业互动、融合的途径与对策。

一、旅游业与农业的互动与融合

1、旅游业对农业的拉动作用。发展旅游业对解决“三农”问题贡献很大,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促进农民就业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环境的优化,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第一、第三产业的良好结合;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促进农产品附加值的增加;有利于农业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2、农业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农业可为旅游业输送绿色农产品,可为旅游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丰富和充实现代旅游业的内涵;可为旅游者提供回归自然、体验文化的旅游产品。

3、旅游业和农业的互动与融合途径。大力发展农业旅游与乡村旅游,开发观光(旅游)农业与“农家乐”等旅游、休闲项目,建设观光农业园区,开发丰富多彩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建设旅游餐饮原料生产基地,打造旅游食品供应产业链;建立地方旅游农业产业集群,增强旅游农业的竞争力。

二、旅游业和工业的互动与融合

1、旅游业对工业的拉动作用。旅游业的发展为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前景;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某些工业的附加值;旅游业的发展扩展了工业的宣传和营销渠道,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工业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工业提供了旅游业发展所需的产品,满足了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工业的发展扩大了旅游业的范畴,丰富和充实现代旅游业的内涵;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资。

3、旅游业与工业融合的途径。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建立工业旅游观光点;建立传统手工业作坊旅游区;建立旅游商品生产基地;生产为旅游业服务的工业用品。

三、旅游业和商业的互动与融合

1、旅游业对商业的拉动作用。旅游业可带动商业的发展和繁荣;旅游业发展可提升商业服务人员的素质。

2、商业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商业的发展拓宽了旅游业的范畴,丰富和充实现代旅游业的内涵;商业的繁荣可提高旅游城市知名度和提升城市形象。

3、旅游业与商业的融合途径。树立商旅融合的观念;将商务活动与旅游活动有机结合;建立城市游憩商业区(RBD):在旅游景区和旅游城市不断完善商业服务网点,大力发展商务旅游与购物旅游。

四、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的互动与融合

1、旅游业对交通运输业的拉动作用。旅游发展促进交通体系的超前发展,对现代交通业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需求动力;刺激了交通运输种类需求;提高了交通运输服务水平。

2、交通运输业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交通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业为现代旅游业提供了强大的供给推力;交通运输业发展能促进国际和国内旅游的全面发展,使旅游成为人民生活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3、旅游业与交通运输业融合的途径。以市场为导向,做好旅游交通规划,实施交通融入战略;建设“绿色交通”“景观交通”,凸显交通景观价值;交通运输工具与旅游有机结合,体现交通的旅游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特色(如2006年7月1日开通的青藏列车的车厢内的装饰洋溢着浓郁的藏族文化风情)和时代特色;优化交通旅游线路和交通时刻表,与旅游有机对接;衍生开发交通旅游产品。

五、旅游业和城市建设的互动与融合

1、旅游业对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建设的步伐;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和个性特色的形成;旅游业的发展改善了城市投资环境,使城市建设有较雄厚的财力保证和更高的美誉度。

2、城市建设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城市完善的配套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发展水平影响和制约着城市旅游业发展;城市建设极大地增强了旅游效应;城市的发展促进了旅游规划与开发。

3、旅游与城市建设的融合途径。实施城市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善城市旅游环境,大力发展城市旅游;将城市规划与旅游规划有机结合;用旅游文化包装城市、提升城市,塑造旅游城市文明形象,增强城市的旅游魅力。

六、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互动与融合

1、文化对旅游的促进作用。文化是旅游的内涵与灵魂,能提升旅游资源的品位与魅力;文化能打造旅游品牌,提高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文化带给旅游者较高的审美体验;文化发掘为旅游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文化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5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4-0000-01

“E时代”是一个高科技的时代,是一个网络遍及生活方方面面的时代,E时代的人们也因为网络的影响,在价值观、生活形态、消费行为等上面与以往的各个时代有极为明显的差异。表现在对广告的诉求上面,E时代的人们表现出更大的抗风险的心态,他们不喜欢硬性推销,喜欢强调个性,注重自我体验。因此,E时代背景下的商业广告需要把握E时代追捧的生活方式,理解和探寻E时代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特征,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广告方式,在广告中植入E时代的文化基因,使E时代大众能够在广告中体验文化共鸣,从而产生内在的广告认同感。这样,广告的宣传效力才能更好的发挥。

动画广告无疑是与E时代相匹配的一种广告方式。因为动画的文化性与与E时代有相近的文化基因,动画广告能够更好的从文化根源上与受众产生共鸣。广义上讲,动画文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仅仅是“会动的画”,它是美学的表现手法与运动规律的融合。它跨学科,并且模糊了人类学、社会学、美学、经济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的边界,用开阔的文化视野本质地审视艺术的变化。狭义上讲动画文化的开放性可以说成是社会性,也就是社会生活被“文化化”。特别是在E世代,文化倾向于贫民“帝国主义”和草根文化,在这种文化语境下,动画广告无疑也变得大众化并且无所不在。动画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人们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认知的结晶,它不像明星般璀璨,但它比明星更能持久的影响受众心理,因为动画中的艺术形象不具有功利性,因此更能够唤起更大群体的认同感,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海尔兄弟是为推销早期的海尔电冰箱而做的广告,后来被制作成一个系列动画片,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动画文化的另一个社会性特征表现在它与网络的结合。网络的交互性,使动画文化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受众不论性别,不论老幼、不论从事什么工作、处于怎样的生活环境,总能够因为动画中隐喻的品质和精神而感受到心灵的升华。动画已不再是儿童的专属,动画成为一种形式一种艺术,能够灵活再现现实生活,又不拘泥于现实生活,能够表现虚拟空间,而其中的本质却来源于生活。而正是因为动画的这种品质使得动画的传播更具有社会性。网络动画广告,用诙谐幽默的方式传递了广告信息,也征服了E时代网络大众的心。首先,网络动画广告用动画的形式或说明一个道理、或展现一幅美妙的场景,它总能够发挥动画的内在文化特征来感染受众,而不是生搬硬套的向受众灌输,受众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下主动的接受了广告信息。其次,网络动画广告具有交互性,Flash软件的出现,为网络动画的交互性开辟了道路,浏览者能通过自主的选择去浏览需要了解的内容而掠过不喜欢的内容,或者浏览者的动作可能成为动画的一部分,一个鼠标点击或拖动等等的动作有可能产生特定的动画效果。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动画广告的这种交互也可能从二维转向三维,使受众身临其境的感受动画带来的新鲜的场景和刺激的感觉。比如:在可口可乐的一个系列广告――零度《阿凡达篇》里,广告中男孩所持的是一个特别的可乐包装,其上印有“AVTR”字样,这个字样被事先植入了代码,男孩通过摄像头用相应的软件识别这些代码,就能在屏幕里看到隐藏的视频或图像,就像身临其境的感受潘多拉星球一样。再如:为移动媒体的客户端安装应用插件实现广告交互,比如一款有关奔驰新车的应用插件,点击后就可以体验这款车的360度的转弯以及人性化的导航系统、用户还可以任意变换车体颜色,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车体外观。

E时代的动画艺术不同于以往,它是各学科的融合;是多媒介的融合;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人文与技术的融合以及感性与理性的融合。这就是所谓的动画文化的拓扑性。动画文化的拓扑性指动画文化的辐射与聚合。这种辐射与聚合首先表现在动画文化的跨学科性上。动画文化向外辐射可以到达美学、社会学、文学、传播学和心理学,而这些学科的聚合又被动画文化所吸收,从而形成星型的网络拓扑结构。动画文化因子就在这样的网络中互相传输,互相融合。这种传播与融合促使商业广告不断的审视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中人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环境对人的影响等等;也会不断的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以文学思维的故事创作不断发展动画商业广告的语言语法;会用不断更新的技术手段,以美学思维的艺术升华不断加深动画商业广告的思想内涵;还会用不断发展的传播方式,以游戏思维的消遣娱乐来构建动画商业广告的运营模式。因此动画商业广告在动画文化向其它文化不断扩散和延伸的过程中,也不断模糊各个学科的边界,与E时代契合。

总之,E时代的追求个性与多元化特征要求商业广告必须融入内在的文化才能满足E时代人们的心理需求。E时代动画文化比起以往更加丰富,表现在文化的各个方向的辐射与融合。把握E时代文化脉搏,用数字包装动画广告,已成为动画商业广告的诉求。未来动画发展的方向更加多元化、立体化和交互式,这给商业广告以无限的契机,也是商业广告在E时展的重要源泉。

参考文献:

[1]齐骥.动画文化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付野.商业广告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于玺.数字动画在手机媒体上的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09.

篇6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2

咸宁市温泉资源富集,且温度高、流量大、养生价值高,经过初期开发,温泉旅游一度出现季节性井喷,经过几年的开发培育,形成了一定范围内的价值利益格局,算“小账”来看,旺季游人如织,短期经济效益明显,算“大账”来看,温泉资源仅停留在泡汤旅游层面,没有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这就需要跳出温泉本身,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探讨“温泉经济”。念好“温泉经济”这本经,使其成为咸宁产业转型发展的推动力,必须根据资源特点,依托咸宁地方特色文化,文、商、旅一体化发展,以特色商业项目建设为载体,重点打造香城泉都的城市品牌影响力。以文促商、以商兴文、商旅相济、文商旅融合发展,是激发咸宁经济活力、拓展咸宁发展空间、促进咸宁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咸宁经济发展新动力、提升咸宁竞争力的有效路径。以温泉旅游带动产业发展,立体开发形成产业集群,走文、商旅融合融合发展的道路。

一、文商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

文化是灵魂,商业是基础,旅游是载体。文化、商业、旅游的整体优势直接决定区域发展环境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以咸宁区位优势、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产业优势融合发展,激发转型升级的新动力,加快形成文商旅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依据咸宁区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发展定位。 在把握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以“文商旅三结义”为核心,形成以文带旅、以旅兴商、以商成文的发展态势,深度发掘文化内涵,通过文化注入旅游发展,融入地方特色的文化活樱带动旅游的兴盛。通过旅游促进商业的繁荣,旅游项目带来更多的消费客群,人气的聚集能更好的提升项目的影响力。通过商业组合完美文化要素,激发区域产业和服务业的活力,培育新业态需发挥消费的带动作用,而消费需要的多样化正推动着购物、餐饮、文化娱乐三大功能的积极融合,剧场、博物馆、画廊等多种业态进入文商旅街区,形成与其他购物形态的差异化。旅游在文化中实现效益、文化在旅游中找到落脚点、商业在文化旅游中得到繁荣。

二、咸宁市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咸宁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情况

1.文化发展。咸宁拥有以汀泗桥战役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以赤壁之战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向阳湖五七干校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温泉、九宫山、陆水湖为代表的生态文化,近年还对茶、桂、竹为代表的生态文化进行了深入挖掘,形成了以万里茶道为溯源的赵李桥、羊楼洞砖茶文化。同时,市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文化的深度挖掘,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投入,着力打造开发文化项目,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打造“香城泉都”文化成为全省优秀文化品牌,羊楼洞砖茶、嘉鱼鱼圆、通山豆豉和乌骨羊、黄袍山油茶、赤壁猕猴桃和米砖茶、崇阳野桂花蜜和雷竹笋等多项农特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根据民间传说编排的大型实景神话剧《嫦娥》、民俗风情歌舞剧《时舞・香城恋》开演,丰富了咸宁的文化层次和文化品位。

2.旅游业发展。积极实施旅游发展战略,“十二五”期间累计旅游产业总收入达700亿元,年均增长28.7%,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36亿人次,是“十一五”期间的4.3倍,旅游经济指标位居全省第五,跨入第一方阵。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6处,馆藏文物2万余件,古桥、古塔、古民居都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连续举办多届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温泉旅游咸宁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十六潭公园、香泉映月、冰雪王国、香城古街、嫦娥广场等城市景观和青少年宫、博物馆、传媒大厦等城市建筑成为咸宁旅游业新地标。

3.商业发展。加快培育“互联网+”消费热点,扩大服务性消费范围和类别。“十二五”期间,电子商务发展迅猛,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通山、赤壁入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绿购网入选全国首批县域电商人才服务商,传统产业加速与现代电商的融合发展。商贸物流加快发展,咸宁永安商贸物流园区、中百物流中心多个重点商贸物流项目加快推进。区域协作不断推进,与岳阳、九江、安庆达成《咸宁共识》,成功举办2015国际茶业大会。

(二)文商旅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1.旅游业发展综合质效不高。旅游产业链延伸度不够。虽然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了主题景区,但是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业发展综合质效不高。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受传统观念影响,对文化资源的深层内涵开发与传承不够,对休闲度假游、商务会展游等产品不丰富。

2.文化产业创新创意不足。文化创业产业开发较少,文化产业开发中,创新元素较少,同质化现象较多,丰富的地方传统文化资源还未转化为人们鲜活外在具体表现形式,影响了文化产业的传播,也造成了社会价值的缺失。

3.产业融合度不够。在产业结构分布中,多数部门尚未形成自己的行业基础和应有规模,购物设施不齐全,旅游娱乐业较单一、商贸业规模小、配套服务不系统导致游客消费水平、消费热情不高,平均停留时间短,旅游产品不能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目前仅限于观光性旅游活动上,产业化的程度较低,没有发挥产业关联性作用,产业融合的的推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三、文商旅融合发展定位及策略

文商旅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有明确的发展定位,又要以科学的的顶层设计,推动三者深入融合,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一)文商旅融合发展定位

依托咸宁的交通区位优质、旅游文化资源、产业特点,形成成熟稳定的现代服务体系,以文会友、以商兴业、以游促展,推进咸宁市的文商旅产业融合发展。其发展定位应如下:

1.“互联网+农业”现代商贸城

利用咸宁的旅游业、农业和文化产业的优势,积极推进商贸业发展,借助互联网优势,提升农产品价值及活力,提升城市发展能效,农业休闲产业线上线下相结合,消费体验与绿色产业文化相融合,OTO线上农特产品消费、线下旅游服务产品消费、文化产品消费相结合提升城市商业价值,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城市发展能效,带动商贸结构优化调整,逐步建成服务全国、特色发展的现代商贸城。

2.地方传统文化传承之城

充分认识到地方传统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入挖掘咸宁地方文化,培养与咸宁产业发展相匹配的特质城市文化,将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光大,打造出令人民群众满意,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现代影响力创新性文化格局,将咸宁建设成为具有传统文化影响力、现代文化核心竞争力、创新文化发展力的文化传承之城。

3.闻名遐迩的休闲旅游地

旅游业要明确发展定位,认真整合现有资源,拓展城市的增量资源。发展定位以休闲度假胜地为核心,发展建设文商旅融合度高、品质优、影响力远的休闲旅游综合项目,项目对接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聚合旅游资源,不断形成自生性创新点吸引游客,将咸宁建成闻名遐迩的生态养生休闲胜地。

(二)产业融合发展措施

1.顶层架构设计,强化政策支撑

深刻认识文商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将三者融合发展提升到城市发展战略高度来规划设计。文商旅融三者间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关系决定了其咸宁市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也是建设咸宁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三者一体化统筹发展有利于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对于支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商旅融合发展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必须对其发展有科学的引导和中长期战略性规划设计,确立相应的发展战略目标。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必须有权威、科学的顶层设计,成立相关发展指导小组,协调解决运行障碍和困难,各相关部门联动运作。发挥城市建设规划的指导作用,深度整合产业资源,以城市整体建设规划为基础,统筹协调文商旅产业发展综合规划,建设“大市场、大产业、大旅游”的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以点带面,带动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效水平。

2.强化资金引导作用,鼓励创新型融合性项目

以资金保障为后盾,强化完善文商旅融合机制,设立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资金,对重点特色项目建设给予重点资金投入,对于取得了建设突出贡献的也要给予奖励,提高整个社会参与的积极性。文商旅融合发展的行动落地必须在企业,企业是产业融合的主力军,鼓励企业以“双创”为路径开发地方文化特色的项目和产品,加速特色传统文化衍生产品的下线,开发特色品牌的休闲娱乐体验项目。完善服务体系建设,为创新项目营造人性化发展环境,配合智慧咸宁建设,开发文商旅资源融合的APP,覆盖产业融合各方面,将三方资源无障碍整合。

3.深化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提高文化产业承载力

积极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非遗等传统文化资源向特色旅游a品转化,使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体现新的时代价值。比如,加强传统文化活动项目的社会参与度,推动市博物馆传统文化体验中心建设,扩大传统文化资源如中秋祭月、提琴戏等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推动香城古街的老字号聚集抱团发展,发挥老字号的品牌叠加价值,建设老字号合作经营平台。

4.加强传统文化开发,产品内涵升级

开发融合产品方面,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线路设计融入地方文化和商业资源,实现文、商、旅资源联动和消费全产业链开发,以项目建设为核心推动产业发展,支持特色文化主题公司企业及社会组织参与区域文商旅融合项目建设。打造品牌节庆活动包括创新举办“茶文化旅游节”、“竹文化展”、“国际温泉旅游节”等功能区品牌节庆活动,提高中秋祭月、打桂花等传统民俗节庆活动的开放性和知名度。

5.提升传播宣传影响力,全面打造城市形象名片

以武汉城市前花园建设为定位,必须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名片,除了需要文商旅融合关联发展外,传播宣传城市形象,这也是文商旅融合发展的路径之一。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搭建多要素集合的营销平台,扩大宣传影响力,塑造文化品牌。拓宽对外宣传渠道,向外宣传咸宁的优质资源,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推介咸宁旅游产品,从而带动全产业链发展;把握武汉城市圈协作契机和友好城市资源体系,积极参加国内外宣传推广活动,按对象分层传播、不间断宣传、有计划展示,通过媒体覆盖和错位宣传打造城市名片新形象,整合宣传营销成为传播美名扬的重要渠道,逐步向外界展示咸宁城市形象,产业融合发展扮美武汉前花园,让咸宁成为更多游客休闲娱乐的首选目的地。

文商旅产业融合之路是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然之路,而且将走向更为复杂和深入的融合,同时与城市的发展融为一体。虽然目前产业融合之路还存在诸多问题,发展速度效率还不能与市场需求完全匹配,但是产业发展的综合化、集成化、交叉化必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充分结合区域发展特点和市场需求,选择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路径,才能真正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黄晓慧,邹开敏.“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商旅融合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2]王志标.文商旅综合体的特征与发展趋势[J].经济纵横,2014,10.

[3]姚腊华.开封市文商旅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实施路径分析[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4,03.

[4]徐印州.广州商旅文深度融合发展的思考[J].城市观察,2016,04.

篇7

城市因文化而兴,文化因城市而盛,千年安阳老城是我们共同的生活家园。古城保护公司作为安阳市古城保护整治复兴工作的实施主体,肩负着挖掘古城文化内涵、延续古城血脉传承、展现古城历史底蕴、重塑古城发展活力的重要使命。

县前街是安阳古城公司征收改造并逐步投入运营的一条历史文化街区。街区将复现彰德府前繁华商业街区的景象,同时融合现代城市商业街区的品牌和场景。将县前街打造成一条古今碰撞又古今辉映的文化情景商业街区。街区将融合传统饮食老字号、非遗文创、品牌饮食、酒吧休闲等多种业态。

在运营方面,县前街将会把安阳文化与现代商业场景进行深度融合,适宜各层次消费群体的基础上又能对年轻活力消费群体产生极大的吸引和互动。我们将举办丰富的文化活动,展览演艺。丰富县前街的游览和消费体验,塑造网红街区。最终目标让县前街成为在吃中玩乐,在购中游览,在住中休闲,在游中忘返的多元素融合旅游体验地。并让县前街成为城隍庙-高阁寺片区的运营先导街区和人气磁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古城公司与河北涉川商业管理公司强强联合,共同运营县前街。古城公司负责县前街的战略方向和重大活动举办。涉川商业作为运营主体负责县前街的具体运营工作。

篇8

文化产业新业态为文化产业新增长点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契机,也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领地。不同的文化产业新业态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对不同文化产业新业态形成的类别进行探讨,能够为文化产业新增长点的开拓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提供新的思路。图1所示为中国文化产业新业态形成及创新模式结构图。

1.全新业态全新业态的产生一般通过需求创造和技术创新两种途径。随着居民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新的资源也随之被开发出来以满足少数群体的需求,这一少数群体慢慢积累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后,就预示着一种基于需求的新业态正在萌芽、成长。这种因需求细分而创造的业态从传统文化产业业态中步脱离,形成独立的全新业态。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背景下,企业会根据人们在新技术环境下产生的新需求特点,创造出新的内容产品,培育出一批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比如数字化技术下诞生的微信、微博等基于互联网服务平台的相关应用研发,开启了文化产品的微信支付、在线实景体验等新的消费体验模式,为文化产业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可挖掘空间。

2.改造业态由于传统文化产业面临着来自新兴业态和其他产业的冲击,市场被逐步蚕食,市场份额也持续下滑,而利用新技术带来的机遇进行改造升级是提高竞争力、实现文化产业突围发展的途径之一。文化产业的改造业态既包括充分运用新兴数字信息技术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改造,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为传统文化产业注入新的元素与功能,丰富其文化表现形式,推动业态的不断创新,也包括从引入新载体和新商业模式的角度入手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提升改造,如日益丰富的数字化移动终端以及以淘宝、亚马逊等为载体的网络商业模式等都为当前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3.融合业态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融合是两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在内外部作用下的资源整合、活动延伸、产业链重组的过程。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这种异业间融合是文化产业新业态产生的方式之一。[5]在政策扶持、技术创新、产业竞争的综合因素作用下,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一方面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途径,另一方面也是文化产业面临激烈竞争的现状而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生存之路的探索。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而衍生出的文化旅游业,既为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产品内容,也扩展了文化产业的服务边界和品牌效应,两者的交叉融合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双赢之举。

二、中国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创新模式

由于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或内容等资源、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新业态也对发展模式提出了新要求,文化产业新业态在对资本、内容、组织等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的基础上形成了商业运作、资本运作、组织管理、表征呈现、内容创意五种创新模式。这五种创新模式既可以作为反观不同类型文化产业新业态得以形成的参照点,也对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常态化、持续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商业运作模式商业运作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融合来孕育新的文化业态。文化产业从横向或纵向延伸出相关的产业或产品,以衍生品或延伸业务的开发来实施下一轮的商业运作,不断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产业链条,使文化产业新业态不断走向成熟化。涉及交易、买卖等活动都是商业运作的一部分,在整个商业运作链条中,抽离或改变其中一个元素就有可能影响整个产业形态的发展。因此,创新商业运作方式是发展新业态的重要途径之一。文化产业中出现的虚拟交易方式正是创新商业运作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文化产业交易是在固定场所消费有形或无形的精神文化,虚拟交易方式的出现不仅使随时随地的支付方式成为可能,也把消费体验由实地实景扩展到虚拟场景的现实可感体验。比如,“旅游虚拟体验网”即是利用三维虚拟成像技术,使消费者可足不出户进行类似3D场景效果的全景虚拟体验,虚拟体验集景区信息展示、导航导购、景区监控于一体,也有微缩地图指引、快速切换场景等应用。[6]这种新型旅游方式对于旅游行业而言,就要求致力于电子商务的旅游业务对旅游体验观赏点进行技术性转化,这样会更有助于虚拟旅游带动现实旅游,实现线上线下的双重创收。

2.资本运作模式资本运作模式是在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模式中区别度不高的一种模式。它主要是通过多元化投融资的资本运作方式来发展新业态,尤其是在文化产业中,通过无形资产来进行产业化运作,力图以更小的资本投入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由于文化产业新业态很大程度上处于培育期的初级阶段,商业模式并不完全稳定,因此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既是分担发展风险的有效手段,又是完善新业态产业链、拓宽新业态业务所需资金的必然要求。

3.组织管理模式文化产业新业态的组织管理创新模式包括企业内对文化产业中生产和资源组织管理方式的变革以及企业或行业内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创新。文化产业组织管理模式的调整和变革可以增强产业发展的活力,使企业在产业中获取更大的发展自由度和发展自,进而推动具有显著发展潜力的新生业态的形成。文化产业新业态的融合与改造必然要与其他产业或元素相交融,尤其是异业间的糅合会对文化产业中的组织结构模式提出新要求。比如“文物酒店”这种集较强文化性与浓厚商业服务性的整合,使得双方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与依托于文物而进行酒店服务业拓展的战略不同,由于“文物酒店”是一种双元素的综合开发,文物是实实在在的真实性物品,而酒店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文物的开发作出延伸,提供文物宣传及观光的平台,因此在文物管理与酒店管理的两者之间必然要进行组织管理的创新性设计。

4.表征呈现模式传统文化产业业态包括书报刊出版、印刷和发行业,文化艺术业,文化娱乐业等,而新业态则可以在这些原有业态的基础上,借助新技术等应用来进行多渠道、多元化的呈现,这种新的表征呈现模式可以带动文化产业新业态在多终端的呈现、多平台的应用过程中得以实现。随着数字技术的兴起,各种形式的内容呈现载体日益丰富,数字出版、3D动漫、会展等具有新时代气质的文化产业带来更有创意的表征形式。除传统的书刊出版企业外,许多互联网企业也在利用网络、数字技术,创新文学作品的创作渠道,创造出一些新的形态。例如豆瓣读书正是利用网络平台为大众提供出版发行的渠道,同时出售传统图书的电子版以及经典网络内容的特辑。这些方式实质上都丰富了文化产业的内容,也是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创新性思路和途径。

5.内容创意模式内容创意是文化产业新业态产生与发展的“源头活水”。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内容只有具备独创性,企业的商业运作才能获得持续发展。文化产业的商业运作和资本运作、企业管理创新和表征呈现形式的多样化等文化新业态创新模式必须以内容创新为基础。与前面几种创新模式不同的是,内容创意模式的可复制性不高,更有利于差异化的运作,是文化产业新业态创新的核心模式。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培育和发展离不开产业内容及资源,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中使效益最大化是文化产业新业态培育的目标之一。而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对文化产业内容进行创意性开发的“二次”加工处理,依托于具体的内容元素,开发其符号化的内涵,赋予新的价值意义,也是对文化产业内容更深层元素的挖掘和思维再现,这种挖掘和再现是新业态发展的富矿,具有发展空间的无限可能性。

三、中国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发展策略

文化产业新业态有助于完善产业的组织管理结构、拓展产业链、开拓商业运营模式、促进资源的创新整合,而不必局限于传统的发展思路。针对以上5种创新模式,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开拓思路,运用高新的技术手段、完善的组织结构,来带动文化产业新业态不断创新,获得持续的、稳定的科学发展。

1.立足缝隙市场,建构分层化的创新发展模式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培育是立足于新资源或新需求而形成的,因此对消费市场进行定位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随着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由小变大、市场细分由大变小,在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创新模式下,依据市场缝隙理论进行定位,致力于分层化消费市场建构,是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最佳选择。在出版领域,诸如基于互联网的豆瓣阅读等平台做得风生水起,是文学创作新业态形成发展的一种类别。豆瓣阅读的成功不仅在于内容的丰富、广大的读者群、便捷的获取方式等方面,也在于其实行免费与付费并行、引入内容后的再分成等商业模式。实行“免费与自行定价相结合、豆瓣与作者再分成”这种分层付费的方式也便于培养读者的付费习惯;在引入的其他电子书方面则是与出版社按售价进行再分成。目前,豆瓣阅读只是占据部分小众市场,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更多地集中于长尾理论下的用户体验、产品开发等方面,以期培育完善的、有利可图的新业态形式。

2.实施精准营销,培育消费定势人们对于新业态的接受可能需要一定的过程,因此文化产业新业态在发展过程中可实施精准营销,对消费者进行逐步渗透,以此培养人们的消费定势、稳定消费需求。2014年,互联网电视成为技术融合背景下发展较为迅速的产业。无论是传统电视台、电视制造商还是互联网企业纷纷把目光转向家庭客厅,尤其是一大批互联网企业凭借丰富资源及雄厚的资金,相继推出各自的产品,使互联网电视(OTTTV)散发勃勃生机。诸如乐视网所推出的乐视超级电视在与百度影音推出的“棒子”、湖南电视台推出的芒果嗨Q等一系列盒子的竞争过程中,则占有较大优势。乐视超级电视有效利用了乐视网的巨大内容库,并不断优化系统性能、研发更多的应用系统,这个过程若没有优质的乐视网内容资源作为依托,以原有乐视网巨大用户资源作为基础,单纯凭借高性能的电视机硬件制造及应用商店是很难占据市场的。

3.整合文化产业资源,重组核心价值链文化产业可以借由新业态来进行资源整合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以确保企业持续的创新力及发展活力。利用数字技术、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对原有优质的文化产业资源做进一步优化,以生产具备高产出价值的文化产品,并充分强化此产品的开发空间,形成固定的价值链条和发展路径;对于未得到充分注意力的产品及未能较好开发的文化产业资源,可以利用多种推广渠道,通过大数据的挖掘来开发相应的需求元素逐步吸引消费者,以此充分利用产业资源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在图书出版行业,出版商可将畅销的图书转码为网络资源,实行线上线下多渠道的销售;可以分专题、分平台进行重新编辑,以特定群体为稳定消费群;可以进行版权分销等二次交易。而对较为零散、尚未确定销售前景的内容,则可以借助网络平台,由免费向收费,或通过琐碎资源的整合编制特辑来扩大售卖量。

篇9

文化产业新业态为文化产业新增长点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契机,也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领地。不同的文化产业新业态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对不同文化产业新业态形成的类别进行探讨,能够为文化产业新增长点的开拓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提供新的思路。图1所示为中国文化产业新业态形成及创新模式结构图。

1.全新业态全新业态的产生一般通过需求创造和技术创新两种途径。随着居民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新的资源也随之被开发出来以满足少数群体的需求,这一少数群体慢慢积累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后,就预示着一种基于需求的新业态正在萌芽、成长。这种因需求细分而创造的业态从传统文化产业业态中逐步脱离,形成独立的全新业态。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背景下,企业会根据人们在新技术环境下产生的新需求特点,创造出新的内容产品,培育出一批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比如数字化技术下诞生的微信、微博等基于互联网服务平台的相关应用研发,开启了文化产品的微信支付、在线实景体验等新的消费体验模式,为文化产业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可挖掘空间。

2.改造业态由于传统文化产业面临着来自新兴业态和其他产业的冲击,市场被逐步蚕食,市场份额也持续下滑,而利用新技术带来的机遇进行改造升级是提高竞争力、实现文化产业突围发展的途径之一。文化产业的改造业态既包括充分运用新兴数字信息技术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改造,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为传统文化产业注入新的元素与功能,丰富其文化表现形式,推动业态的不断创新,也包括从引入新载体和新商业模式的角度入手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提升改造,如日益丰富的数字化移动终端以及以淘宝、亚马逊等为载体的网络商业模式等都为当前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4]

3.融合业态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融合是两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在内外部作用下的资源整合、活动延伸、产业链重组的过程。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这种异业间融合是文化产业新业态产生的方式之一。[5]在政策扶持、技术创新、产业竞争的综合因素作用下,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一方面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途径,另一方面也是文化产业面临激烈竞争的现状而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生存之路的探索。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而衍生出的文化旅游业,既为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产品内容,也扩展了文化产业的服务边界和品牌效应,两者的交叉融合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双赢之举。

二、中国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创新模式

由于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或内容等资源、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新业态也对发展模式提出了新要求,文化产业新业态在对资本、内容、组织等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的基础上形成了商业运作、资本运作、组织管理、表征呈现、内容创意五种创新模式。这五种创新模式既可以作为反观不同类型文化产业新业态得以形成的参照点,也对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常态化、持续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商业运作模式商业运作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融合来孕育新的文化业态。文化产业从横向或纵向延伸出相关的产业或产品,以衍生品或延伸业务的开发来实施下一轮的商业运作,不断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产业链条,使文化产业新业态不断走向成熟化。涉及交易、买卖等活动都是商业运作的一部分,在整个商业运作链条中,抽离或改变其中一个元素就有可能影响整个产业形态的发展。因此,创新商业运作方式是发展新业态的重要途径之一。文化产业中出现的虚拟交易方式正是创新商业运作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文化产业交易是在固定场所消费有形或无形的精神文化,虚拟交易方式的出现不仅使随时随地的支付方式成为可能,也把消费体验由实地实景扩展到虚拟场景的现实可感体验。比如,“旅游虚拟体验网”即是利用三维虚拟成像技术,使消费者可足不出户进行类似3D场景效果的全景虚拟体验,虚拟体验集景区信息展示、导航导购、景区监控于一体,也有微缩地图指引、快速切换场景等应用。[6]这种新型旅游方式对于旅游行业而言,就要求致力于电子商务的旅游业务对旅游体验观赏点进行技术性转化,这样会更有助于虚拟旅游带动现实旅游,实现线上线下的双重创收。

2.资本运作模式资本运作模式是在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模式中区别度不高的一种模式。它主要是通过多元化投融资的资本运作方式来发展新业态,尤其是在文化产业中,通过无形资产来进行产业化运作,力图以更小的资本投入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由于文化产业新业态很大程度上处于培育期的初级阶段,商业模式并不完全稳定,因此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既是分担发展风险的有效手段,又是完善新业态产业链、拓宽新业态业务所需资金的必然要求。

3.组织管理模式文化产业新业态的组织管理创新模式包括企业内对文化产业中生产和资源组织管理方式的变革以及企业或行业内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创新。文化产业组织管理模式的调整和变革可以增强产业发展的活力,使企业在产业中获取更大的发展自由度和发展自,进而推动具有显著发展潜力的新生业态的形成。文化产业新业态的融合与改造必然要与其他产业或元素相交融,尤其是异业间的糅合会对文化产业中的组织结构模式提出新要求。比如“文物酒店”这种集较强文化性与浓厚商业服务性的整合,使得双方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与依托于文物而进行酒店服务业拓展的战略不同,由于“文物酒店”是一种双元素的综合开发,文物是实实在在的真实性物品,而酒店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文物的开发作出延伸,提供文物宣传及观光的平台,因此在文物管理与酒店管理的两者之间必然要进行组织管理的创新性设计。

4.表征呈现模式传统文化产业业态包括书报刊出版、印刷和发行业,文化艺术业,文化娱乐业等,而新业态则可以在这些原有业态的基础上,借助新技术等应用来进行多渠道、多元化的呈现,这种新的表征呈现模式可以带动文化产业新业态在多终端的呈现、多平台的应用过程中得以实现。随着数字技术的兴起,各种形式的内容呈现载体日益丰富,数字出版、3D动漫、会展等具有新时代气质的文化产业带来更有创意的表征形式。除传统的书刊出版企业外,许多互联网企业也在利用网络、数字技术,创新文学作品的创作渠道,创造出一些新的形态。例如豆瓣读书正是利用网络平台为大众提供出版发行的渠道,同时出售传统图书的电子版以及经典网络内容的特辑。这些方式实质上都丰富了文化产业的内容,也是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创新性思路和途径。

5.内容创意模式内容创意是文化产业新业态产生与发展的“源头活水”。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内容只有具备独创性,企业的商业运作才能获得持续发展。文化产业的商业运作和资本运作、企业管理创新和表征呈现形式的多样化等文化新业态创新模式必须以内容创新为基础。与前面几种创新模式不同的是,内容创意模式的可复制性不高,更有利于差异化的运作,是文化产业新业态创新的核心模式。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培育和发展离不开产业内容及资源,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中使效益最大化是文化产业新业态培育的目标之一。而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对文化产业内容进行创意性开发的“二次”加工处理,依托于具体的内容元素,开发其符号化的内涵,赋予新的价值意义,也是对文化产业内容更深层元素的挖掘和思维再现,这种挖掘和再现是新业态发展的富矿,具有发展空间的无限可能性。

三、中国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发展策略

文化产业新业态有助于完善产业的组织管理结构、拓展产业链、开拓商业运营模式、促进资源的创新整合,而不必局限于传统的发展思路。针对以上5种创新模式,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开拓思路,运用高新的技术手段、完善的组织结构,来带动文化产业新业态不断创新,获得持续的、稳定的科学发展。

1.立足缝隙市场,建构分层化的创新发展模式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培育是立足于新资源或新需求而形成的,因此对消费市场进行定位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随着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由小变大、市场细分由大变小,在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创新模式下,依据市场缝隙理论进行定位,致力于分层化消费市场建构,是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最佳选择。在出版领域,诸如基于互联网的豆瓣阅读等平台做得风生水起,是文学创作新业态形成发展的一种类别。豆瓣阅读的成功不仅在于内容的丰富、广大的读者群、便捷的获取方式等方面,也在于其实行免费与付费并行、引入内容后的再分成等商业模式。实行“免费与自行定价相结合、豆瓣与作者再分成”这种分层付费的方式也便于培养读者的付费习惯;在引入的其他电子书方面则是与出版社按售价进行再分成。目前,豆瓣阅读只是占据部分小众市场,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更多地集中于长尾理论下的用户体验、产品开发等方面,以期培育完善的、有利可图的新业态形式。

2.实施精准营销,培育消费定势人们对于新业态的接受可能需要一定的过程,因此文化产业新业态在发展过程中可实施精准营销,对消费者进行逐步渗透,以此培养人们的消费定势、稳定消费需求。2014年,互联网电视成为技术融合背景下发展较为迅速的产业。无论是传统电视台、电视制造商还是互联网企业纷纷把目光转向家庭客厅,尤其是一大批互联网企业凭借丰富资源及雄厚的资金,相继推出各自的产品,使互联网电视(OTTTV)散发勃勃生机。诸如乐视网所推出的乐视超级电视在与百度影音推出的“棒子”、湖南电视台推出的芒果嗨Q等一系列盒子的竞争过程中,则占有较大优势。乐视超级电视有效利用了乐视网的巨大内容库,并不断优化系统性能、研发更多的应用系统,这个过程若没有优质的乐视网内容资源作为依托,以原有乐视网巨大用户资源作为基础,单纯凭借高性能的电视机硬件制造及应用商店是很难占据市场的。

3.整合文化产业资源,重组核心价值链文化产业可以借由新业态来进行资源整合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以确保企业持续的创新力及发展活力。利用数字技术、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对原有优质的文化产业资源做进一步优化,以生产具备高产出价值的文化产品,并充分强化此产品的开发空间,形成固定的价值链条和发展路径;对于未得到充分注意力的产品及未能较好开发的文化产业资源,可以利用多种推广渠道,通过大数据的挖掘来开发相应的需求元素逐步吸引消费者,以此充分利用产业资源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在图书出版行业,出版商可将畅销的图书转码为网络资源,实行线上线下多渠道的销售;可以分专题、分平台进行重新编辑,以特定群体为稳定消费群;可以进行版权分销等二次交易。而对较为零散、尚未确定销售前景的内容,则可以借助网络平台,由免费向收费,或通过琐碎资源的整合编制特辑来扩大售卖量。

篇10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电影本出一源,系同一民族文化母体衍生出的三支脉络,却在长时段的历史发展中呈现出风格迥异的电影生态格局。这一独特的电影生态格局形成于冷战的历史背景下,又因应了三地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形成了同中有异的电影创作风貌。若从同的角度审视,三地的电影均源自上海电影传统,如果从异的方面来看,1949年后的三地电影在生产传播和美学经验上已形成较为明显的分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电影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已然昭示出未来华语电影互融、互汇的美学演进态势,并且在文化整合的层面上塑造着华语电影的“大中华”的形象。

一、“前融合时期”:华语电影的初步融合与合拍探索

上世纪80年代初至1997年,电影的融合与发展渐次展开,三地影业汇流的此一时段可称之为“前融合时期”。这一时期,内地、香港电影界开启了初步合作制片的尝试,香港电影工业体制和美学经验也开始影响内地电影,同时台湾电影也尝试以香港电影为中介,拉开了与内地电影融合的历史帷幕。

上世纪80年代,三地电影的融合主要表现为内地和香港浅层次的合作制片活动的展开。这一阶段,受政策因素的影响,香港、内地电影的互动交流较为有限,主要以香港制片方为主导,内地制片厂协拍并参与制作的合拍片形式进行初步的融合探索。80年代末,随着台湾电影管理政策的逐步调整,两岸电影界也开始了初步的交流与互动。自此,三地电影的发展与融合进入了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大陆、台湾电影意识形态对抗的缓冲地带,香港影业曾较长时期作为三地影业合作交流的重要场域。1983年,香港新昆仑影业率先在内地拍摄了影片《》《垂帘听政》,在两地观众中均产生了巨大反响。而张鑫炎执导的《少林寺》更成为那个时代观众心目中永恒的经典。之后,香港影人借各种方式来内地拍片日渐增多,且日益发展为常态模式。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香港、内地电影文化交流的持续深入,加之中外电影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内地影人的眼界也得到了持续更新,表现为创作观念的积极转型。从那时开始,内地影人对电影的商品属性的认知开始深化。纵观90年代,香港、内地电影制片领域的合作、交流模式也开始了新的探索。随着1993年中国电影发行放映输出输入公司对电影制品统购统销制度的废除,新的合拍模式被催生出来:香港影业投入资金,内地制片厂提供劳务设备和场地,但是影片发行后参与利润分成,这一新的合拍模式和之前的分配方式两种并存。《大话西游》和《东邪西毒》便是这一政策出台后的代表作品,两片的投资与主创人员均来自香港,内地的合作方负责提供拍摄场地和人力,两片在商业、艺术上的成就可谓是这一合拍模式成功运作的范例。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海峡两岸电影界的文化交流也渐进展开。1987年,台湾宣布“解严”。1989年,台湾通过《现阶段大众传播事业赴大陆地区采访、拍片、制作节目报备作业规定》,单向开放台湾大众传播人士进入大陆从事活动。自此,两岸电影界的合作交流也出现了较为活跃的局面。从90年代初期开始,台湾来大陆拍片的影人中代表性的导演有朱延平等人。朱延平是“解严”后最早赴大陆拍片的台湾导演,他的一部《傻龙出海》踏踏实实地迈出了两岸电影交流共进的第一步,该片也成为台湾真正意义上第一部赴大陆拍摄外景的电影。朱延平由此也成为两岸合拍片导演群体中的领军人物,其后更有多部合拍片在大陆拍摄。1990年,陈朱煌导演的《妈妈,再爱我一次》在大陆市场卖座火爆,大大激发了台湾影业对大陆市场的信心和兴趣,此后开始有更多的台湾影人纷纷赴大陆谋求合拍片的机会,并且日益衍生出“以大陆地区版权换取大陆方面劳务投资”的新合作模式。1990-1994年间,两岸合拍片中代表作品有《滚滚红尘》《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上海假期》《活着》《画魂》等。这一时期,两岸合拍片的一个显著特点表现为台湾投全资或台湾背景的香港公司投全资(或担当最大投资方)的合拍片居多,而导演或主演却往往聘请大陆的优秀人才参与。随着两岸电影界的交流的日益加深,资本、技术、影人各个层面也渐进趋向融合。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影业的发展与融合还衍生出台湾的资金、香港的技术、内地的人力和以大陆地区版权交换中方劳务投资的合作模式。对此,李天铎曾指出,“90年代台湾电影与香港、大陆的汇流,与其说是一种恋母式的对中原文化母体的回归与探触,倒不如说是在市场经济的压力下,企求生路的结果。”李天铎的观点对从产业操作层面透视三地电影的融合发展有重要的启示。可以说,在“前融合时期”,电影界在制片领域的合作、交流,既有力促进了三地电影各自的发展,又大力推动了三地电影渐进融合与汇流的态势,为三地电影业的深层次的融合、汇流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二、“中融合时期”:华语电影的交流共进与整合发展

1997年至2010年,电影业的融合发展进入第二阶段,称之为“中融合时期”。这一时期,三地电影业跨越了“前融合时期”浅层次的合作制片模式,渐趋迈入融合、汇流的新阶段。特别是2003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签署后,大批香港影人“北上”,两地电影在资金、人才和美学、文化等层面有了更深层次的融汇,从而开启了华语电影合作的新篇章。这一融合汇流的新态势,既表现为香港电影的商业美学经验对内地电影创作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即内地电影人在创作上更为重视观众的审美趣味的变化并大力推动了多元类型影片的摄制,又表现为海峡两岸电影界的合作交流的日益频繁及合作制片步伐的进一步加快。自此,影业的渐进融合、汇流的趋向也进一步加深。

CEPA签署之后,香港、内地电影在产业和美学两个层面的汇流进入新的阶段,两地创作资源的互动也进一步增多。这一时期,大批香港导演“北上”并主动融入到内地华语影片的创作中。香港影人的“北上”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资源,而且带来了商业电影的美学经验,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华语电影与国际主流电影接轨的步伐,另一方面也为内地华语片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并进一步推动了三地电影融合汇流的新发展。“北上”导演群体中最引人注目的有徐克、吴宇森、陈可辛、尔东升等人。有着香港“新浪潮”旗手之称的徐克,较早融入到内地华语片的创作中。作为第一部“北上”合拍的华语片,《七剑》从容拉开了香港导演群体“北上”的帷幕。应该说,香港导演的“北上”,对于三地电影的融合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纵观香港导演“北上”后的作品,一方面不论是《七剑》《如果・爱》,抑或是《赤壁》等片多少都呈现出一种“水土不服”的症状:即影片品质无法与该导演的香港时期的作品比肩,商业上的回报也无法与内地导演的作品相比。少数像《赤壁》这样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影片,导演吴宇森也几乎舍弃了自己标志性的“港片风格”。另一方面,香港本土电影也难以在大陆市场获得成功,这体现在影片上映档期的滞后,制度原因造成的陆港版本的不同等诸多方面。但总体而言,虽然香港电影人面对大陆市场的陌生环境一时难以适应,但是他们对于三地电影融合与汇流的前景仍然充满信心。

同一时期,台湾和大陆电影渐进融合的趋向也进一步加快。尽管此前两岸电影界的合作交流一直受到政策因素的影响,以致于很长时间以来台湾资金尚不能直接在大陆直接投拍电影。但随着两岸电影政策的调整,两岸电影业融合发展的进程开始加快,资本、技术与创作资源上的融汇交流也进一步深化。纵观这一时期两岸的合拍片,大陆不同电影机构作为第一投资方的影片制作占有重要的比重,而合作也不仅仅是在两岸老睥的大电影企业或公司间展开,新兴的电影公司尤其活跃并积极参与到合拍片的投资制作之中。在此阶段,两岸合拍片湾导演开始作为一个重要的创作群体亮相,其中除了王童、徐小明这样的资深导演,更有不少年轻导演崭露头角,如王毓雅、李云婵等,《空手道少女组》《基因决定我爱你》的合作摄制便是明证。不仅如此,此阶段两岸合拍片的类型和题材也进一步多元,既有李安的《色・戒》这样扬名国际的艺术电影,也有像《》和《云水谣》这样具有主旋律色彩的电影,更有朱延平的《大灌篮》这样的商业类型影片。

三、“后融合时期”:华语电影的美学交汇与创新融合

2010年,大陆和台湾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后,大陆、香港、台湾三地的电影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合态势超越了此前的融合态势而进入“后融合时期”。此时期三地电影尤其海峡两岸电影的合作交流,不仅推动了华语影业深层次融合汇流的进程,也对未来华语电影美学品质的整体提升产生了较大影响。也是在此时期,三地电影制片汇流向更深层次迈进,创作资源的整合重组更为华语影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随着“北上”导演创作策略的调整,香港、内地电影的融合汇流进程进一步加深。“后融合时期”的华语片以全新的影像品质展现了两地电影深度融合后产业、美学层面的互融、互补态势,并有力昭示着未来新华语电影创新发展的多元可能。

作为“北上”导演群体中的重要代表人物,陈可辛近年来的创作成就尤引人注目。《中国合伙人》《亲爱的》两部影片的叙事策略,映现出陈可辛对于“后融合时期”华语电影创新发展策略的积极探索。《中国合伙人》的成功本源于陈可辛创作观念的更新变化,表现为对内地励志人生故事题材的敏锐捕捉及对内地观众审美文化心理的自觉迎合。在这部讲述1980年代中国青年创业传奇的影片中,陈可辛以流畅的影像语言,纯大陆的演员班底较好地实现了与大陆观众的审美对接。该片的中国气息使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内地观众倍感亲切和熟悉,影片故事主角们的传奇人生经历及创业奋斗历程更是感动了亿万观众,加之该片较小规模的商业投资,终于在商业上收获了巨大成功。《亲爱的》一片题材上更选取了真实动人的“寻子”故事,敏锐聚焦近年来大陆的社会热点,采用传统中国电影的“苦情戏”模式,又一次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重成功。

杜琪峰是“北上”导演群体中另一位值得关注的人物。作为昔日香港影坛极具“作者”风格的类型片导演,杜琪峰“北上”后也积极调整创作策略,一方面重拾起早年的爱情喜剧类型,快手拍摄了颇受内地市场欢迎的爱情喜剧影片,如《单身男女》《高海拔之恋》即在内地收获了尚佳的票房业绩;另一方面,他还将自己原先擅长的类型片进行了去“港味”的美学革新。《毒战》一片成功将成熟的香港警匪类型片范式巧妙植入内地公安题材的缉毒故事中,从而在新华语片创作中延续了杜氏的“作者”风格印记,较好地实现了与内地观众的审美对接。该片在内地票房超过1.6亿元人民币,成为“后融合时期”华语电影合拍历程中获得票房、口碑成功的又一范例。

作为香港导演“北上”后的重要代表人物,陈可辛、杜琪峰的成功基于他们对内地市场与观众趣味的深度考察,其创作路径的革新探索为“后融合时期”华语影人创作策略的调整提供了有价值的范本参照。

ECFA签署后,台湾和大陆电影的合作交流由民间转为官方,开启了包括合作制片在内的全方位融合的强劲势头。自此,大陆和台湾影业的资源整合的态势也进一步加深。在“后融合时期”,内地、香港合拍片曾有力推动了台湾电影商业化的进程。2010年以来,内地、香港合拍片进入台湾市场后,开始将商业元素与类型意识注入台湾影业。从这一意义上审视,香港、内地合拍片有力地推动了台湾电影商业化的进程,也使台湾影片的商业元素开始彰显,并显现出由原先较为单一的文艺片向动作片、警匪片、爱情片等多元类型发展的新趋向,甚至出现了《赛德克・巴莱》这样既有较强商业性又兼具深度思想内涵的史诗性动作大片。由此观之,内地、香港合拍片对于台湾电影产业水平的整体攀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到2012年,台湾本土影片生产总量已达50部,其中《阵头》一片更以3.17亿新台币刷新了本土影片此前的票房纪录。

也是在“后融合时期”,海峡两岸的合拍片也开始增多。海峡两岸合拍片的探索从更深层面上彰显着华语影业的互融、互补、互汇的发展态势,并以美学上的深层交汇有力地推动着华语电影在类型创建、叙事策略、艺术品质等方面日趋多元的变化。如2012年,两岸电影公司联合出品的合拍片就有多部,《LOVE》《饮食男女2:好近又好远》《痞子英雄之全面开战》《新天生一对》《宝岛双雄》《台北飘雪》等片的出现即有力昭示着未来新华语电影深度融合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