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0 10:09:5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我们国家建设中的发展需求,将社会文化进行发展,但是在农村文化发展中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不仅文化资源缺乏,一些文体活动设备、文化活动也缺乏,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慢慢的进行退化,为了将我国传统的文化进行发展,将乡镇文化站作为文化发展的阵地,进行文化宣传,组织文体活动,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智力上的支持。
(2)乡镇文化站为新农村文化发展提供理论思想。
农村文化发展的目标和社会发展的目标进行结合,农村文化的建设要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农村文化的发展要将党的思想进行贯彻落实,乡镇文化站将党的思想、方针和文化发展政策进行宣传,让农民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科学认识、技术掌握等,对农民进行文化教育将其素质和道德素养进行提升,将农民正确的生活观和和谐社会的思想进行提高。
(3)乡镇文化站为农村群众进行服务。
乡镇文化站为农民群众进行服务,开展一些文化活动,将文化服务进行落实,对社会主义文明和文化的繁荣进行加强和促进。动员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文化教育,实现自我提高,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农民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并带着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参与。
2乡镇文化站在农村群众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
(1)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国民经济在不断地增长,农村经济也在不断地发展中,农民对于文化的需求也是必然产生的,文化活动中心从基层进行文化建设,满足基层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根据乡镇所处的地理位置、当地的文化特点和经济发展等条件,进行多样、丰富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对文化的需求。群众文化发展和农村经济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农民的生活富裕了,对知识文化的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就会更高,乡镇文化站结合群众文化发展的现状和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将群众的生活进行丰富,举办各种文体活动、节目演出等。
(2)为乡村文化建设奠定基础。
乡镇文化站是群众文化长期进行的产物,它为农村文化服务队伍的建设提供保障。文化活动中心的负责人要有一定的艺术认识,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乡镇文化站的工作是将乡镇文化发展和农村特色进行结合,创建具有合作、团结性的文化活动,将农村不同方面的文化进行结合建设,为建设特色乡村文化奠定基础。
(3)体现对公共文化活动进行的多元化构建。
在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中,可以将群众文化活动归结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文化活动,一个是阵地文化活动。阵地文化活动主要是对老年休闲文化、儿童艺术文化、知识讲座等,而社会文化活动主要是针对一些风俗、节日庆典等进行文化活动的举办。乡镇文化站的作用是进行普遍性和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建设,对农村现行的面貌进行改善,形成特色文化。
(4)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音符,为群众建设文化净土。
文化活动中心按照不同年龄的文化需求,举办文化活动,将文化活动中心作为群众文化学习的中心和场所,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基础,将一些不良习性进行改善。农村文化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市场配合,将盗版的教材、读物等进行清除,对群众的文化生活环境进行净化。
二、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乡土文化发展对策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乡土文化发展既要继承和保留乡土文化中的传统和精华,又要结合现代社会实践进行创新。具体对策如下:
(一)对农民进行引导,使其成为农村乡土文化传承的主要力量
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就是农民,他们既是农村乡土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传承者,因此农村乡土文化的发展必须依靠农民才能有深厚的群众根基。农村乡土文化体现在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农民也需要从生活的点滴入手,逐步培养农民的文化内涵,从内到外接受农村乡土文化的核心精神。但是,从目前农村文化的发展现状来看,只有少数农民对农村乡土文化感兴趣,愿意接受和学习这些文化,大部分农民仍然是一种观望心态。这就需要政府在推动农村乡土文化发展和传承过程中对广大农民积极引导,建立农村乡土文化传承专项基金,构建农村乡土文化宣传平台,加强对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培养和熏陶。同时,充分发挥农民自身的创作能力,鼓励农民将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新事物与民间传统文化相结合,创作出更加贴近农民和农村生活的艺术作品。
Abstract: The grassroots cultural status quo in today's culture system is indispensable. The party's 18 years, will be the people, the masses of its own as the main culture, entertainment a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culture and strengthen cultural construction system, active grassroots cultural life, and promot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Will meet their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 of life for the purpose of cultural activities. In strengthening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n the case, "Strengthening the mass cultural, urban-rural interaction and common prosperity" in order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world, the goal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future will build China into a beautiful and prosperous country.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building of grassroots cultural status quo was content, based on this proposed construction status of mass culture importance to us, and how we can strengthen the status of mass culture, how to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grassroots cultural enrich people's spiritual and cultural life.
Keywords: cultural construction; grassroots masses; meaning; importance; situa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现状的内涵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一些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就要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应认真思考、统筹基层群众文化发展工作,创新工作机制,解决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打造别具特色、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基层群众文化社区。为促进社区与乡村平安和谐发展,就要始终围绕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开展不同主题、多种形式的社区与乡村文化活动,使社区乡村文化具备盈实的文化内涵和魅力。为了进一步加强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丰富我国居民文化生活,将我们的社区、乡村创建成有文明、有道德的地区,就必须将建设文化网络、加强我们的文化设施建设、促进社区与社区、乡村与乡村之间的稳定和谐,所以我国必须开展关于基层群众文化活动。
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现状的重要性
(一)为村民群众提供最好的服务。为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着力提升群众对幸福生活指数的要求,就应对加强群众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推进基层群众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作大量工作,这样才可以取得了民间实质性的文化效果,近几年来,乡村也兴起了卡拉OK、健身跳舞等非传统的都市文化活动,并逐渐成为时尚的活动。
(二)为乡村文化建设指引方向。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的学术界从理论层次和实践层面对中国的民间文化、民间信仰、以乡村庙会为依靠的文化表演形式及其与地方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等诸多方面都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地田野调查,我们要将民间传统的社戏、龙灯、庙会等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一些娱乐文化活动逐渐复苏并不断发扬光大。根据乡村的文娱文化写成了有关乡村文化活动的第一手材料要素。《乡村文化建设》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国乡村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这些探讨会对于我们审慎地处理乡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等问题提供一个重要参考,更为重要是社会科学的多学科之间交叉交流的产物,学者要从不同学科的视角为我们乡村提供一幅当下中国乡村与文化建设相关的新农村建设的真实画面。这些描述将为中国乡村基层群众文化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出发点。
(三)为市民群众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更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加市民的素质,加强市民队伍的建设,精心打造广大市民人人参加,人人创造,人人享受的基层群众文化舞台,为基层群众文化立市,打造区域基层群众文化高地,建设幸福城市,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文化环境。
(四)为城市文化建设创造财富。目前城市建设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单中心”问题,即一个城市一个市中心,都围绕着一个市的中心“摊大饼”。这个想法的主要弊端是:市中心的吸附力或“向心力”过大,然后就形成“摊大饼”的模式。使建设布局产生不合理现象,由于市中心建设密度过大,边沿地段继续存在,建设差一些问题;这都影响了市中心地段公园、绿地的建设。造成大量的拆迁、反复的拆迁,这样不仅浪费大量建设资金也浪费大量的时间。城区建设高度化,引起市规划建设的不合理,产生交通拥挤,环境恶化问题。城区过大,城区永无休止的开发、扩展,形成了恶性循环,使人们常常出现走进死胡同的情况。
三、如何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现状
随着经济水平的迅速提升,人民群众对于基层群众文化方面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因而我们要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及创新,这样能够满足广大群众逐步增长的精神领域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保障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事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必要手段。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及文化部门应合理优化群众文化资源配置对于文化建设的投入虽有所增长,但是在总体财政的支出中仍占的比例较小,文化资源配置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失衡发展现象,所以会导致较多地方缺乏足够的财政支撑,导致我们国家城乡的差距,国家发展不平衡。
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我国要进一步优化资源整合,健全基层群众文化服务长效机制,加强管理,发挥作用,要发挥基层群众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民体育健身文化建设等惠民文化建设,健全基层群众文化服务体系,努力提升群众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为美好城市建设作出最大贡献。“要壮大文化产业实力,重点是加快地域特色资源文化产业发展,这要求我们挣脱旧体制的束缚,让城市文化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美丽的景象。”
结语: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基层群众文化品位逐步提高。这是加大政府对基层群众文化事业的投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基层群众文化服务体系。应用现代先进的经营方式和先进的传媒手段,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文化服务,促进基层群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减少城乡之间的差距。
一、前言
文化带头人就是有热情、懂政策、有一技之长、能带动群众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基层文化志愿者,既是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又是文化阵地的维护者。文化带头人具有懂文化、懂政策、有特长、会组织四个特点,以农村公共场所(或农户院落)为文化阵地,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既为本村群众提供文化服务,又带领周围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凝聚人心,振奋精神。
新疆地区开展文化带头人工作是贯彻党的十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需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要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消除盲点、提高标准、完善服务、改进管理。
党的十报告明确要求,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在新疆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更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向基层向农村倾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广大城乡基层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我们必须把农民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以现代文化知识武装农民头脑,以现代文化培育新农民、以新农民建设新农村,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新疆地区开展文化带头人工作是适应新疆特殊区情的需要。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地域面积达165万平方公里,与周边8个国家接壤,辖14个地州市、98个县市区(含4个直辖县级市)、120个街道、924个乡镇、180个国有农牧场、1741个社区、8688个行政村;人口3500万,由维、汉、哈、回、蒙、柯等47个民族成分构成;世居民族13个。多个民族跨国分布,新疆文化阵地的争夺历来与周边非理性宗教势力交织在一起。农村文化阵地争夺“一强一弱”、“一冷一热”的问题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正是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区域环境,致使新疆文化工作具有“战场属性、政治属性、边疆属性、民族属性”。
因此,开展“文化带头人”工作具有深远意义。
二、开展“文化带头人”工作的意义
(1)开展“文化带头人”工作是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重大战略部署的需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推动新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选择,是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逐步形成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立足实际,推动新疆由文化资源大区迈向文化发展大区,实现新疆基层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跃升的重大举措。
2012年8月,围绕全面加强新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厅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化家园―万村千乡文化带头人”选拔培育工作的通知》(新文社发〔2012〕25号),确定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加强新时期新疆基层文化建设的目标,也为开展这项工作明确了方向。目前,新疆已启动“万村千乡文化带头人”选拔培育工作,建立了组织领导机构,按照不同地域文化特色确定了7个试点县(包括地区),以“展示新成就,描绘新蓝图,欢庆十”为主题开展了乡村文化带头人竞赛活动等。对于进一步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实施新疆文化发展战略,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建设与全国同步发展,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开展“文化带头人”工作是巩固新疆乡村一线文化阵地建设的需要。新疆地域辽阔、民族成份众多,但人员稀少、分布稀散。乡村一线文化阵地,多数被沙漠、戈壁自然分割,成点状分布形成了相对固守的传统文化圈。特别是在“双语”欠发达的状态下,建立新疆“乡村文化带头人”队伍,对于丰富农村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使宣传文化工作切实做到“到人、管用、有效”,发挥现代文化引领作用,促进农村群众学习现代知识、培养现代观念、接受现代生产生活方式,提高现代文明素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开展“文化带头人”工作是延伸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文化惠民效能的需要。明确指出,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新疆的发展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逐步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实施了一批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经过多年建设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在边疆民族地区乡村基层,除了加强、提高文化馆、站、室的场所文化服务外,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惠民工程如何由点及面延伸到农户、覆盖到村民,怎样通过培育形成一支扎根在乡村的文化带头人队伍带动农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其成为乡村文化工作的主力军,宣传文化工作如何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要求达到切实“到人、管用、有效”,既是我们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也是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探索的新课题。而开展农村“文化带头人”工作,为我们找到了一条可行的实践路径。
三、文化带头人工作原则,做好四个“相结合”
(1)坚持有序引导与发动群众相结合。各级宣传、文化部门以及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努力创造乡村文化带头人脱颖而出的机制,让更多的文化带头人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2)坚持个人自荐与群众举荐相结合。选拔乡村文化带头人,既要看个人的特长,也要看群众的认可度。具备条件的,应及时纳入工作范围,赋予一定的工作任务;条件不够成熟但确有一定特长的,要纳入工作视线,加强组织培养,促进文化带头人梯次生长。
(3)坚持目标考核与分级管理相结合。参照新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按照级别管理的办法,自治区设立“区、地、县、乡、村”五个级别的乡村文化带头人。各级可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建立本级乡村文化带头人的标准、规模和激励办法。
(4)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建立乡村文化带头人动态管理机制,自治区两至三年检验一次乡村文化带头人工作成效,命名表彰一批乡村文化带头人。
四、文化带头人工作目标要落实“五个一”
(1)把握一根主线。乡村文化带头人培育工作,要始终贯穿“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主线,使其真正成为引导边疆各族群众变化变革创新,积极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建立与时展要求相适应的生产生活理念,传播现代文化的乡村文化带头人。
(2)抓住一个主题。紧紧抓住“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主题,让新疆精神在乡村文化带头人培育中入心入脑入作品。
(3)建立一支队伍。按照行政区域层级,根据影响力的大小,采取自下而上的办法,层层建立本级“乡村文化带头人”骨干队伍。各级乡村文化带头人队伍,要充分吸收非遗保护传承人,数量和规模可略大于本级传承人数量。乡镇和行政村的文化带头人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原则上,近期每个行政村应培养1至2名村级文化带头人。
(4)搭建一个平台。要把乡村文化带头人的培育、展示工作,纳入各级文化馆(站)免费开放的职责范围,地、县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每年要开展不少于1次的“乡村文化带头人”展示展演活动,选拔优秀人才。各个村委会,要以村文化室为阵地,科学管理村文化活动资金,支持文化能人开展文化活动,努力实现村级文化活动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
(5)创作一批作品。根据形势任务需要,紧紧围绕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创作一批反映时代精神风貌的各类文化艺术作品,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活力。
五、结束语
文化带头人工作的实施需要大量的社会实践去验证。结合新疆地域的特点,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文化工作到人、管用、有效”的目标要求,将培育“万村千乡文化带头人”这一工作作为带领我区基层各族群众转观念、谋发展最有力的抓手。充分发挥文化馆(站)等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主阵地作用和“一乡一队”的人才储备优势,依托行政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切实规划、做好文化带头人工作,努力为全区基层培养一批懂文化、懂政策、有特长、会组织的乡村文化带头人,进一步把新疆各族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上来,汇聚到“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团结进步”上来,为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日益富足,农村文化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呈现出了可喜的发展势头。
1.农村文化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近几年,中国文化建设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强,文化事业经费逐年增加,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十五"期间前四年对农村文化投入达到98.53亿元,占全国文化事业费比重为27.2%。
2.重大文化工程的顺利实施使为农民服务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有了较大增加
实施了重点文化工程,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文化资源更加丰富。近几年,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了一些有重大影响的文化项目,成为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稳步发展的有效手段。如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对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并通过卫星、互联网和光盘等传输渠道为社会公众服务。
3.农民自办文化有了很大发展
在各地农村,农民自办文化悄然兴起,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国办文化的重要补充。许多地方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文化活动,发展农家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户,建设庭院文化,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充实活动内涵,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
近年来,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上来看,发展速度仍然相对缓慢,与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其滞后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整体状况也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具体而言,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文化发展不平衡
首先从城乡发展整体情况来看,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差距日益拉大,突出表现在农村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同时,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农村文化建设状况也有很大差别。经济发达县和落后县的农村文化建设之间也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特别是少数民族聚集区以及土地贫瘠,条件恶劣的乡镇,文化事业发展缓慢。
(二)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不足
首先是虽然文化事业经费总量有所增加,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并没有随着财力增长而增长。其次是农村文化单位业务经费难以得到充分保证。第三,与其他行业相比,文化建设投入明显偏低。
(三)农村基层文化设施落后
虽然近年来在和各级财政的支持下,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有了很快发展。但是,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仍然比较落后。首先,由于市县乡各级财政财力有限,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投入得不到根本保证。其次是现有的农村文化设施面积严重不足,设备过于老化,难以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
(四)农村基层文化队伍素质偏低
目前很多农村文化站专干仍然年龄偏大,大多数已40多岁以上。这些文化专干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从事文化工作的,专业知识已趋于老化,知识结构也偏低。基层文化干部的专业理论素质偏低,对各项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掌握尤其欠缺。
(五)农村基层文化资源严重匮乏,活动形式单一
由于目前很多县乡财政非常困难,再加上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公共文化资源十分贫乏,农村文化消费普遍低下。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投入非常有限,多数乡村农民每年用于订书报刊物的支出少之又少。各县乡级图书馆、乡镇图书室藏书量普遍不高,而且多为旧书,新书很少。农民急需的科技图书很少,看书难问题一定程度上没有得到解决。
(六)农村基层文化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在农村文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农村文化站由乡镇政府负责管理的现行体制,不利于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发挥。目前,农村文化站都是由乡镇进行管理的,县文化主管部门和业务单位对文化站只有业务指导关系。
(七)农民自办文化缺乏明确的政策保障和引导
目前,在自办文化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第一,农民自办文化的定位不明确。第二,扶持农民自办文化发展的政策尤其是经济优惠政策制定较为滞后。第三,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和管理。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对策
1、提高思想认识,使各级领导从思想上重视农村文化建设,真正认识到新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要持续不断地发展农村文化,转变和更新我们地方领导的思想观念,避免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大搞形式主义,切实有效地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落于实处。
2、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应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农村县乡村文化建设及文化服务保障机制,逐步增加农村文化投入,建立稳定的增长机制。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农村发展的战略性措施,需要全体民众的全力支持,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投入,尤其是政府资金的注入将对抢占农村文化阵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进一步引进和利用国家扩大内需建设项目,增加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现有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状况,对现有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的陈旧设施加以改造完善,使之正常发挥其功能,尤其要加快建设农村农家书屋和文化站的建设步伐。
4、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为农民群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特别是开展更多的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图书下乡、送科技下乡等活动,把先进的文化精神产品送到农村送到偏远山区。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农村建设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为解决“三农”问题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要进一步繁荣发展农村文化,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一、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即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是需要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因此,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为方向,以当代的先进文化建设为主导,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凝聚人心,进一步激发农民的创造热情,为农村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文化与经济将结合得更加紧密,并渗透到市场经济的各个环节中继而转化为新的生产力。农村文化的发展、农民思想道德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农村发展的关键在农民,而农民的发展关键在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以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为契机,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民的各项素质,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促进整个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随着党的扶贫富民政策的落实,人民的物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日益增长。如果不促进农村文化发展,各种腐朽落后的文化就会沉渣泛起,导致封建迷信、打牌赌博、和其它社会恶习猖獗,严重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农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除陈去旧,革除弊端,用科学的理性思维改造农民的头脑,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与传播,增强农民进行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
二、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1.构建文化工作机构。近年来,由于党和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和扶持,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已建立了比较稳定的文化工作体系,为发展农村文化跃活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奠定了基础。以湘西州保靖县为例,该县16个乡(镇)设有16个文化站,29名文化专干,部分乡(镇)还修建了文化中心楼,内设办公室,图书室,活动电脑室等。所有乡(镇)都解决了文化站文化专干的编制问题。部分乡村还组建了农民业余艺术团、腰鼓队、管乐队、文体队、村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农家书屋、文化中心户和文化经营户等文化活动队伍。
2.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保靖县各乡镇文化站每年都要组织开展“七一”、“国庆”、“春节”等大型文艺汇演活动,并奖励优秀文艺节目。调动广大业余文艺爱好者和人民群众的积级性和参与意识,从而引领和促进了乡(村)社区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群众自娱自乐的文化健身活动情绪高涨。人民对文化的认识不断提高,表现了人民群众热爱文化,及健康向上的风貌。
三、农村文化建设困境
1.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薄弱。农村各种文化服务设施缺乏,原有的设施老化、损毁,农民群众失去了开展文化活动的条件和阵地,特别是农村文化活动室、村级文化专干、村文体活动中心,现在基本上名存实亡。有图书室的乡村也由于长年没有经费及人员的不稳定,导致图书陈旧,被束之高阁而丧失功能,无法为农民提供农用科技图书和信息服务。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文体活动相对贫乏。文化站的工作人员身兼数职或打杂工,基层文化工作组织管理职能弱小,使农村文化停留在自发无组织状态中,难以壮大发展。有的乡镇还把文化站干部变为驻村干部,集中精力抓其他工作而忽略了文化工作。帮别人种地而谎了自己的田。
2.农村文化建设经费短缺。文化事业发展必须要有经济支持。我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造成农村文化教育的落后与无力,大部分地区的财政除了用于人员经费和经济建设外,根本拿不出钱来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财力不足困扰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办图书馆、阅览室、活动室、组织文艺演出队、民族传统文化的培训等等,都成为纸上谈兵。人财物供应不足,成为农村文化发展难以跨越的障碍,农民文化活动受到影响,接受先进文化、健康文化受到较大限制。而一些成本低消极东西却在农村蔓延,如:赌博、封建迷信等在一些地方盛行。这些消极的东西对农村文化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3.文化人才缺乏。目前,农村文化队伍存在人才缺乏的现象。我县部分乡镇文化站存在有编无人的情况。文化站人员待遇低没地位,造成了人才流失。有的年龄老化、能力有限,适应不了文化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文化专业人才招不进、招进留不住,一些非专业人员被调到文化部门,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例如保靖县毛沟镇编制2人实际上班1人缺位1人。由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造成农村文化教育的落后与无力,文化人才相对缺乏,无形间又加剧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从而形成了文化发展中的“马太效应”。
四、推进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措施
1.健全农村文化工作机构。乡镇文化站是农村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目前,大部分文化站成了文化阵地的荒漠。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落实好文化站的定性、定向、定员工作。落实编制人员的待遇,明确站长专干,辅导员各类分工和职责,做到专职专人专用。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同时,拓宽农村文化人才引进渠道,鼓励熟悉农村生活且有一定文化专业知识的青年和其它优秀人才到农村基层文化机构中工作。组建成立村文化活动室和村级文化专干机构班子。建立农村文化人才选培机制,逐步建全农村文化体系人才骨干网络。
2.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及活动经费的投入。各级政府应根据中央精神,制定对农村文化建设项目的长远规划。把对农村文化设施文化活动建设投资落实到计划中去。建设一批满足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文化站、图书室、文体活动中心,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设施建设是夯实农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农村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要构建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以文化站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的文化工作机构。除此之外,还要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引进市场机制,实现自身创收,发挥市场机制的利益趋动功能,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乡村文化建设中,为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双向互动长效机制,使双方共赢发展。
3.弘扬民族民间文化。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根,是现代文化的魂。正确认识传统民间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充分挖掘蕴藏在农村传统民间文化的精髓,激发农村文化活力,有利于农村文化建设。结合我县乡镇实际,建议乡镇文化站组建一个民族民间文化培训班,请民族民间文化专家担任授课老师,组织农村文化专干,文艺骨干学习民族民间文化。对于具有历史艺术研究价值,又有很好表演观赏价值的民族历史文化节目,要重点培训学习。做到培训学习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例如我县乡镇的土家摆手舞、山歌、土家打溜子、苗鼓、苗族唢呐等等都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化节目。要组织重点培训学习,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乡村文化专干、文艺骨干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素质,保护传承发展民族历史文化,充实丰富新农村文化生活内容。
4.发展多元化文化。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应百花齐放,形式多样,覆盖面广,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单一的文化现象难以满足农民对文化的需求。结合我县实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农村多元化文化。(1)支持经营文化。经营文化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我县乡镇目前经营文化有:影碟书画销售、卡拉OK厅、歌舞厅、网吧经营等,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可给予必要支持,减少手续办理程序。为文化经营户提供有利的活动环境,使他们发展壮大,覆盖农村各乡镇,为丰富新农村文化生活内容作贡献。(2)发展自办文化。农民群众是文化的受益者,同时也是文化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力源泉正是广大农村群众,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还是广大农村群众。没有广大农村群众的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活力。因此,要让农民做农村文化的主角。要走“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开放式农村文化发展模式,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安全保障、场所安排、设备提供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农村群众自发性开展文化活动创造条件、搭好台。目前,我县部分农村群众已自筹资金组织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包括:民间艺术团、苗鼓队、腰鼓队、土家摆手舞、二胡、唢呐等文化活动,这是群众积极参与自办文化的具体表现。政府文化部门要积极推广,大力鼓励支持。每年可举办1~2次的大型文艺节目汇演活动,奖励农村优秀文艺节目,调动农村文艺爱好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激发人民群众自办文化的意识,让先进的农村文化覆盖新村大地。(3)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引导农村文化活动骨干,因地制宜创新农村文化活动形式,逐步抛弃掉带有封建色彩的、落后愚昧的文化活动形式,形成有自己特点和地方特色的农村艺术。坚持文化活动的文化性和方向性,使新的文化活动形式得到农民群众的认同和共同参与。我们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政策及时送进农村的千家万户;要唱响主旋律,坚决扫除黄、赌、毒、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把农村典型的好人好事搬上舞台,让农民自演自说,在娱乐中得到启发、教育和鼓舞。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有无穷无尽的精神物质财富和宝贵的文化遗产,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的热切希望和迫切要求。文化工作者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了解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农民群众在呼唤什么,迫切需要什么?为他们排忧解难。要引导他们确立建设新农村、树立新文化、培育新思想的观念,组织他们创造性的开展形式多样,人们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把新农村文化事业推上新台阶,为建设一个幸福和谐美好的新家园提供先进的文化氛围。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3)03-0007-01
随着安徽省农村城镇化和美乡村建设的发展,大量整村推动项目开展,“村改社”而形成的农村社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本文探讨的新型农村社区,是指在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土地增减挂钩置换、流转等方式,把现有的行政村界限打破,将地域相邻的几个村进行撤并,从而整合的社区。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不能停留于硬件设施的城镇化改造方面,更应发展新农村社区的乡村文化,发挥文化凝聚、整合、规范社会群体行为的作用。通过营造出类似城市社区的环境条件,使入住的农民以此为平台习得现代性而逐渐褪去其传统性,最终完成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角色转型。
一、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我县某新型农村住宅社区采取实地访谈等方式,发现新型农村住宅社区乡村文化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医乏,资金投入不足
经费不足是制约农村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农村社区的政治性建构的特质决定了国家是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投资人主体。国家的资源持续性地输入到农村中,使农村社会状况得到了改观,并且表现出非凡的有效性,但是这种自上而下的力量是不可能解决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所有事务,政府不能包办一切。且这种农村社区政治性建构的有限性,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如财政投入不足或者是分布不均匀致使农村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无钱理事”的困境、居民的有限参与不利于社区长效机制的建立、农民的被动参与使许多农民形成“等、靠、要”的依赖心理等。
2.社区居民相对较低的文化素质制约了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从事非农产业的技能,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障碍和制约。文化素质较低和技能匮乏,社区缺乏合理的产业结构,缺乏必要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使得居民的就业空间和条件十分有限,迫于生活压力,无暇顾及文化娱乐。新农村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是发展,只有在生产发展解决了居民的基本物质需求后,居民才有精力和热情追求精神生活。
3.管理者和农村社区居民对乡村文化建设认识不足
农村社会自古是一个相对较封闭的社会,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经济相对落后、有限的社会联系及狭小的生活领域里,使农民受现代文化的熏陶较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同时,受近年来片面追求GDP发展以及对官员政绩的考核重经济而轻文化等思想的影响,部分基层干部认为,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只要经济提升,就可解决所有问题,文化建设无关紧要。而且,对于文化建设的考核标准也是过于形式化,主要是依据建设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送电影下乡等的数量,至于效果和利用率的高低并不在意。据居民反映,农家书屋里面的书,对他们来说,大部分实用性不强,而且更新缓慢,真正会看的人只有少数;送电影下乡中所播放电影的内容并不符合他们的口味,很少有人会看,认为还不如在家看电视;而文化活动室在小区中通常是作为摆设用的。
二、对策
1.加强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多渠道扩大资金来源
调查显示,资金不足是制约新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瓶颈,多渠道扩大资金来源成为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笔者认为,市、县(区)、乡镇二级政府应提高对新农村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视,在财政预算中应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文化事业;文化主管部门尤其是乡村文化站应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努力争取专项经费;乡村文化管理人员可与企业合作,使企业赞助乡村文化娱乐活动,扩大企业在社区影响力的同时,社区获得文化活动经费,实现互惠互利;以文养文,进行文化经营,将其所得再用于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的活动经费要节约,开源节流。
2.实行文化建设责任制,使文化建设与政绩考核挂钩
受盲日追求GDP增长思想的影响,不重视文化发展,尤其是在农村,主要表现在乡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以及文化活动相对贫乏。在新型农村住宅社区的建设中,实现了“交通、医疗、教育等基础性设施的突破性提高,但是对于乡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却远远不足。据部分居民反映,本已规划建设的篮球场等体育设施迟迟不到位。笔者认为应通过建立检查、考核、奖惩以及竞争上岗等制度来充分调动专业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
3.培养、引进多方面专业人才,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强化乡村文化服务
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的发展,需要国家政策在人才引进上给予扶持。通过招聘,择优录用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的人才,充实到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干部队伍中,配齐配好社区专职文化管理服务人员;加大对乡村文化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文化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鼓励文化能人积极参与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建设中,开发业余文化人才资源,培植业余文化队伍,免费培训文艺骨干,并给予适当的精神或物质卜的奖励;社区有关管理部门可与工业园及有关培训机构合作,定期举办培训班,为居民开展多种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社区居民的再就业能力;乡村文化站还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把社区发展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让大学生为社区居民进行价值观、法制观等方面的素质教育;还可以充分发挥社区人员自身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特长,开展社区居民文化体育娱乐活动、行为规范宣传活动、自愿者服务活动等。
当前,基层文化工作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很大,基层农村文化建设近施基础薄弱的现状。而大多数基层文化工作由于财力不足,对这一块经费很难有较大投入,造成不少基层文化工作对各项农村文化建设政策的贯彻执行尚未真正到位。农村公共文化机构运转还存在较大困难。我国多数县农村文化机构运转困难,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为基层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文化馆站设备落后短缺。农村文化队伍素质低,当前特别是乡村文化工作队伍人员知识结构偏低。有的乡村没有从事文化工作的专职人员,有的地方虽然保留了基层文化工作文化站机构,但人员素质状况不理想。农民自办文化发展没有得到扶持,基础薄,起步困难,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农村基层文化管理体制不顺,文化站干部普遍以基层文化工作为主管理,县级文化主管部门无法调配,文化站人员长期处于固定状态,不能交流,缺乏活力。同时,基层文化工作的工作任务是综合性的,要应对多个部门,难以专心于文化工作。
根据以上现状,笔者认为必须因地制宜,加快我国基层文化的发展步伐,认真做好相关管理任务已是当前待续解决的重要问题。要充分发挥好基层文化在基层建设中的作用。一方面要给进方法进行着力研究基层文化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快推基层文化建设的步伐,让基层文化更加有力的为文化假设增砖添瓦。
一、基层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基层文化工作党委政府要提高对做好基层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加强基层文化工作基层文化工作。有些少数基层文化工作党委领导,由于对做好基层文化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不是经济条件制约的情况下,基层文化工作文化站及基层文化工作发展滞后。因此,加强基层文化工作文化站及基层文化建设,首先是基层文化工作党政领导要提高对做好文化站及基层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认识提高了,措施得力了,工作也就上去了,这说明基层文化工作很重要。
二、当前基层文化建设的情况
基层文化工作要保持与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及文化馆、图书馆等单位的密切联系,对基层文化工作的建设起行政及业务的指导作用。基层文化工作也要积极配合上级举办的各种科学、艺术、文化节等活动,向上级反馈乡村文化活动情况,及时得到主管部门的指导,同时收集各种信息,进行必要的文化活动内容的调整与活动形式的更新,及时将外面先进的信息资源传递到乡村,使农民开阔眼界,拓展思路,与时俱进。
三、做好基层文化工作的具体措施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是做好文化工作的关键,基层文化工作文化站的文化员是弘扬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排头兵。首先要加强自身成员的学习和提高,积极参加上级文化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函授班及加强个人业务自修,不断学习,巩固和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同时,要学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掌握先进的文化知识和农业科学技术,加强组织活动能力的培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己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科学头脑,使农民能信任自己,让他们产生亲切和依靠的感觉。只有这样,各种文化建设活动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一)狠抓村落文化建设。村落文化的建立是整体乡村文化建设最基础的单元,村落文化是沟通社会与家庭的桥梁,村落文化是农民学习和传播知识的理想场所,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载体,村落文化的发展便于农民直接参与,增进人与人、家庭与家庭、家庭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同时可以调动农民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的积极性,可以增进邻里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协作精神,是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前哨阵地。因此,基层文化工作文化站应随时与农民保持联系,了解农民的知识需求和精神需要。与农民一起根据当地的人文特点和经济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二)农村文化的建设。应对农村文化与农村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起到积极的作用。农村文化和农村群众文化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基层文化工作农村的崛起及经济实力的日益增长,必将有力地推动基层文化工作文化以至农村整个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站要利用文艺手段和方式,协助农村组织一定规模的业务活动和联谊活动,协助培训文艺人才,围绕农村文化开展宣传,扩大农村的知名度,使有关农村从中利益,乐于在经费上对农村文化事业作出反馈。这就为文、企双方长期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新农村整个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三)基层文化工作文化站要做伯乐,及时发现人才,培养村落中新的文化和科技带头人。文化工作的成员不能呆在办公室里,必须保持走乡串村的良好习惯,甚至到田头地边去与农民交流,做农民的好老师和好朋友,激发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帮助鼓励村级文化室的建设,有条件的村要加大对文化室的投资力度,建力各类活动室,使农民有地方去,有地方学习。
综上所述:基层文化工作文化站是一种多层次、多视角、多文化的复合型基层文化单位。是一种以国办文化为主导,以精神文明为核心,以文化网络为布局,以文化设施为载体,以文化队伍为主体,以提高新农村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满足最基层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文化建设关系到国家软实力的提高。新农村的建设涉及到政治经济,也涉及到文化的发展。因此加强群众文化建设,让新农村建设“接地气”,提高农民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营造科学文明的乡村风气,促使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但是在新农村的建设中,我国的群众文化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1 群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1.1 基层政府理念落后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利好更为显著,基层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为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各地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如火如荼,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丰富了农村居民的精神世界,也涌现出很多民间的文化娱乐人才,从这一点来看,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政府对农村的建设只是偏重于基础设施建设,如修路架桥,保障农村的基本生活等,并没有充分重视农民的文化生活,有些文化娱乐活动仅仅在节日期间举办,而并没有是群众文化建设常态化。这说明地方基层政府的理念落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建设,举办各种群众文化活动的资金缺乏,农民的文化娱乐需求始终得不到保障。
1.2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滞后于城市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东部地区农村群众文化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建设速度与城市相比,速度还是比较缓慢的,且区域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的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可以说是处于起步阶段,文化基础设施缺乏设。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造成了对农村的文化发展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城乡群众文化发展不同步。在边远的西部地区,农民尚缺乏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就无从谈起。除此之外,农村信息的闭塞也是群众文化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对网络知识和技术的普及存在很大问题,文化消费水平与城市相比差距还很大。政府虽然也认识到这种巨大的差距,开始致力于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中,但是至今无法填平与城市文化发展的差距。在文化创作过程中,由于信息闭塞和不对称,创作的文化作品无法满足广大农村群众的实际需求,文化建设缺乏多样性,产品匮乏,造成农村民众选择的面比较窄。
1.3 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脱节
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但是有时候文化也具有相对独立性,不能与当下的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也惠及到了九亿农民,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跟不上农村社会的经济发展速度,甚至严重脱节。同时,农民在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支出太少文化水平提高的速度缓慢,文化娱乐方式太单调,大多数的文化娱乐方式过于庸俗,如打麻将之风在农村盛行,由此出现的赌博现象很严重,这些文化娱乐方式的盛行反而不利于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2 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途径
2.1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最近几年国家加强了对农民群众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活动,如进行科技下乡和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乡镇基层政府以及村委会组织能够从农民当前的实际出发,在民间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并加大农村文化设施的投入,建成了很多普及知识的阅览室等场所,号召农民群众主动参与,分享文化普及成果,使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2 营造良好的乡村风气
良好的乡村风气是开展群众文化建设的外部条件,在对农民进行文化的普及时,要做到以农民为本,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诸如城市的广场舞等文化活动,在农村地区也要提供可以开展的场所,关注农民的农闲生活,并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如村委会可以举办象棋比赛以及舞蹈比赛等活动,并设立数额不等的奖金,以形成参与文化活动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的改变农村中赌博成风的现象,进而形成文明和谐的乡村风气。乡镇政府机关可以设立文化活动策划中心,开展多种形式且富有创意的文化活动,使村民在参与的过程中,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文化品位,并影响着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3 加强农村地区的科技宣传工作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落后于城市,归结内部原因,在于村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比较落后,这种落后的科学文化素质也制约着我国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各基层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要e极地向农村地区宣传法律知识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科学技术,通过文化搭台,即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与党的方针政策相结合,让这些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引导村民主动地接触这些科学知识和文化思想,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以及法律意识,努力培养会务农又懂技术的复合型农业人才,提升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松懈,为农民营造宜居的人文环境。
3 结语
笔者认为,城乡二元制是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因。在该制度框架下,城乡发展出现严重失衡的现象,城乡已经变成了两个不平等的独立存在的群体,这也是导致农村出现各种问题的根源所在。只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桎梏,才能让农村文化建设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虹秋.群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神州,2013(32).
在回乡探访的过程中,我发现古村旅游有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古村生态文化游的品位不高,娱乐方式单一,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二是旅游企业散、小、弱状况明显,旅游产品特色文化程度不够,抗风险能力不强;三是由于交通不便、宣传范围和手段有限等原因,客源市场主要限于周边地区;四是古村的旅游产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还未完全体现,村民参与度不高,古村旅游管理和服务还有待提高和规范。
针对古村旅游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其发展提出几点建议,主要是五个“加强”:
一是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要着眼于最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对乡村特有的生活文化、产业文化、民俗文化进行全盘扫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真实还原和发展升级古村文化。
二是加强乡村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通过旅游策划、设计和组织管理,深入挖掘古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营造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乡土气息和氛围,增加古村旅游的文化含量、知识性和参与性。
三是加针对性宣传。一方面积极引入电视新闻媒体节目开展合作活动,并将其特色文化融入其中,打响知名度;另一方面要着重突出特色文化宣传,把古村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广而告之,吸引游客兴趣。
四是加强“景”“ 民”良性互动。推动古村旅游景区与当地农户合作,促进旅游资源有效整合,实现古村旅游产业化经营,提高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民脱贫致富,反哺旅游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