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生态农业模板(10篇)

时间:2023-11-22 10:46:4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旅游生态农业,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旅游生态农业

篇1

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带来巨大的收入,从而增加当地农民收入,也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又使得旅游资源的质量与数量得以提升。

1.2强调生态保护是农业生态旅游区别与传统旅游的的重要特征

很多旅游项目,特别是很多自然景观旅游项目的过度开发都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逆的破坏性影响,使得旅游经济无法持续。而农业生态旅游则更强调绿色环保与生态保护,从而能够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性。

1.3与地方特色相结合是农业生态旅游的特征之一

各地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过程中都与当地农业发展特色相结合,带有非常强的地域特征进行差异化发展,从而增强对游客的吸引。例如在我国新疆很多地区在葡萄、哈密瓜成熟的季节进行采摘体验旅游,在旅游的过程中参与当地时令瓜果的采摘活动,并在此过程中对相关瓜果的栽培等生产活动进行一定的讲解,通过增加游客的亲身体验来提高乐趣。

2农业生态旅游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2.1转移剩余劳动力,带动服务业发展

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作为旅游的一种形式,必然会带来庞大的人力资本需求。包括农事生产、观光表演、餐饮服务、土特产销售、周边产业等方面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都较为普遍。同时,农业生态旅游也能够促进品牌意识的形成,围绕品牌带动周边产业经济辐射,使当地的生态农业资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提升知名度。

2.2促进优势农产品,打造特色品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饮食健康和餐桌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生态农业,作为健康绿色又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广大民众中必定会得到广泛的认可。而农业生态旅游,正是要抓住这一契机,打造优势拳头产品,通过游客对生态农业设施和场所的参观、体验,亲自参与农产品生产,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游客树立健康、绿色的土特产产品形象。

3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

3.1推进农业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

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基础在于生态农业,而生态农业的发展又取决于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农业现代化要求大量掌握一定的科技人才与管理人才,这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石。可以通过“请进来”的方式请农业院校的相关专家对当地技术人员进行定期讲解与培训,也可以以“送出去”的方式选送当地的业务骨干到相关院所进行学习,从而解决生态农业发展的人才瓶颈,促进农业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

3.2合理布局,构建立体旅游体系

旅游产品的开发作为现代服务和消费的重要体系之一,在农业生态旅游中需要着重予以考虑,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农业是卖点,旅游是手段和途径,即使生态农业建设的好,如果对旅游产业发展认识不清,旅游设施和相关建设不到位,那么希望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带动经济发展也是空谈。因此,必须在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的同时,构建现代化的旅游产业支撑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管理部门的推介、旅游线路规划、旅游产品开发、地方品牌形象设计等方面的引导,与生态农业发展协调促进,共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篇2

1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主要构成

生态农业向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是农业产业的重要发展与升级,整个产业链的多个环节都要作出调整与改变,这才能够有效适应产业链的发展需求。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建设必须要充分考量产品开发、项目开发和营销模式开发等细节问题,确保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实现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1农业生态旅游的产品开发

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是整个产业链建设的基础,首先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在生态农业基础上展开建设与开发,将田园风光、自然景色与生态农业融为一体,确保游客进入景区后能够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气息。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关注差异性与地方特色,保证生态农业景区具有自己的优势。其次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要注重产品的多元化,既要提供生态农业产品,同时也要满足游客观光、休闲、体验的多重需要,将自然美、人文美、文化美、生态美等呈现在游客面前,有效提升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1.2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

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是整个产业链建设的核心,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能够将我国绵延数千年的农耕文化,用直观而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发游客的文化共鸣与情感共鸣,继而丰富游客的旅游感受,提升生态农业的价值。一方面,要给予游客更多的互动机会,如游客可以到菜园果采摘新鲜的绿色果蔬,也可以带孩子一起尝试农业种植,感受劳动和收获的快乐。另一方面,要注重农耕文化的宣传与推广,使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可以展示不同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或农村民居特色,传播民俗、民仪,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展现给游客。

1.3旅游营销模式开发

信息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同时消费者的旅游观念也在逐渐趋于理性,传统的营销方式并不容易得到消费者的青睐,甚至可能会导致生态旅游陷入营销困境。曾经很多农业生态旅游区借助旅行社和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吸引游客到当地参观旅游。但在全新的环境下,这些途径能够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产业链建设需要用更多方式展开宣传与推广。例如,生态旅游区可以借助微信、QQ、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展开网络宣传,同时借助专业的旅行网站推广旅游项目和产品,也可以与娱乐节目或影视作品合作,通过植入式广告等方式对消费者产生影响,进而全面创新营销模式,有效提升消费者的关注度。

2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的互动与融合为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实现了农业与文化、旅游、餐饮、娱乐等行业的全面融合,推动农业产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摆脱传统农业资源浪费严重、生产效率偏低、收入水平偏低的状态[1]。

2.1生态农业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农业生态旅游离不开生态农业的全面建设,生态农业实现了农业建设的良性循环,农业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不同地区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发展需求的生产路径,进而实现生态农业目标,有效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使农村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生态农业不仅能够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更能够实现社会价值,这也是农业生态旅游实现的基本保障,生态农业对农业生态旅游具有积极影响。

2.2特色化农业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特色化农业就是要打破传统农业的整体化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特色道路,使游客不仅仅能够感受到普通农村的农业生产现状,更能够得到特色化农业带来的不同感受。例如江南水乡可以充分利用水力资源发展垂钓、游船等项目;自然风光秀丽的东北可以利用观光休闲、地方文艺演出等特色项目吸引游客的兴趣。特色化农业的实施直接关系到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潜力,有特色项目才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消费者才能来到这里旅游、休闲和消费,特色化农业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将自身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2]。

2.3规模化农业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农业生态旅游是旅游产业的重要构成,旅游行业必须呈现规模化发展才能够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生态农业的发展要呈现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将周边区域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集中,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的服务,确保游客能够在生态旅游区内接受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有效涵盖多种特色化经营项目,满足不同类型、季节、地域游客的需求,保证农业生态旅游能够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2.4农业文化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中国幅员辽阔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劳作与生活中形成了特有的风俗习惯,不同地区的文化意识与生活习惯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因此农业生态旅游推进过程中,要深入挖掘自身的特色文化,将这些文化元素用多种方式呈现出来,使游客在观光旅游时能够产生与众不同的感受。生态旅游是农业生态旅游的基石,而农业文化才是其精髓与灵魂,农业文化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非常深远,劳作方式、农业历史、劳动工具、习俗文化等都可以成为农业文化展示的重点。因此,在农业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对农业文化解读和展示保持高度关注,确保游客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化内涵[3]。

3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的重点

农业生态旅游在我国仍然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还存在明显差距,软硬件都存在很多不足,产业链建设过程中必须正视这些问题,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最终实现建设目标。

3.1建立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

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也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参与,不能单纯依靠农民的力量去实现。因此各地方政府要围绕当地实际情况及旅游市场现状展开深度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当地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农民合作社共同参与建设,由农民提供场地与人力,引入企业和资金共同参与建设,同时鼓励具有先进开发经验的企业和个人进入,最终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团队,以全新模式参与市场竞争。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政府和参与者要共同选择具有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保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能够保持健康科学的状态。

3.2多元经营,全面发展

篇3

二、当前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针对我国国情,在我国农业生态旅游中发展存在着很多问题。我国的农业生态旅游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之后得到迅速的发展,但仍存在管理不当,一些旅游区只关注眼前利益,对于旅游存在开发过度的现象,超过了生态环境的负荷,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一)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

我国农业生态旅游的经营者对于生态旅游的概念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没有深刻理解其内涵,他们错误的以为城市化才是生态旅游的目标,于是投入大量的资金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将传统的乡村居住房改为装修考究的洋房,把乡村小路改为柏油马路,增加了诸多城市中的娱乐设施,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与农业生态旅游完全背道而驰,不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还使得游客失去了选择农业生态旅游的真正意义与价值,装修得如同城市般的农村,和城市又有什么区别呢?完全失去了乡村的乐趣,也改变了生态旅游的本质。

(二)地方特色不够明显

生态旅游的一大特色就是能够让游客体会到与平时生活不同的生活乐趣,在不同的地域能够感受到独特的文化,但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生态旅游只是停留在建立观光区,采摘园,森林公园等设施,或是让游客亲自动手劳作,体验农家生活,这样的组织形式过于单一,并没有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失去了农业生态旅游的独立性。由于内容形式大多相同,使游客在乡村停留的时间较短,消费水平不高,使游客的期待落差太大,不仅不利于农户将其作为收入的来源,也不利于旅游景点的宣传。

(三)相关法律法规落后

在新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游客与业主发生纠纷,轻则发生口角,重则导致流血的悲剧,由此可见我国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不够成熟。生态旅游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并没有跟上发展的脚步,存在一些相关法规没有出台,或是监管不力,执法不严。农家乐的食品中没有相关的质量检验和卫生监督,工商部门没有对定价进行严格的监管,政府的相关部门对于农业生态旅游的不重视,放任其自由发展,这些问题都极大的限制了我国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使得在农业生态旅游项目中存在着无约束性,盲目性,导致项目重复的低水平建设,也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非专业的管理人员制约

在农业生态旅游迅速发展的时代,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极度匮乏。在农业生态旅游的管理方面,大多以“农家乐”形式存在,即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的管理团队,在活动的趣味性和组织性上,不够丰富,使得游客在游玩期间只能单一的进行聊天、打牌等活动,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家庭为主体的生态旅游形式在用人方面有着很大的限制,用人制度不够完善,造成内部管理杂乱无章。同时,部分乡村景点的管理人员属于村子内部成员,并无专业的生态旅游人才,使管理者的专业型高低不等,对于旅游景点的设计和规划理念不够成熟,只注重眼前利益,并不考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此外,目前许多乡村中都缺少专业性的管理人才,这就使得整个旅游管理团队的发展方向不明确,由此导致了农业旅游的投资回报率低,不仅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要和消费需求,还使得农业生态旅游不能得到健康全面地发展。

(五)不重视可持续发展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工业、建筑等用地不断增加,导致农业生产用地不断减少,在少之又少的耕地中,有的农户进行不合理的开垦以及不顾后果的过度开发,植被减少,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种植农作物期间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制品,对于土地的掠夺经营,导致土壤结构受到很严重的破坏。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如游客乱扔垃圾和农户错误的生活习惯,随意堆放生活垃圾,导致环境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大大降低了农业生态旅游的质量。

三、我国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对策

我国的农业生态旅游虽然存在着认识不足。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等问题,但是我国的农业生态旅游也存在着自己的优势。农业生态旅游的一大特点就是它展示了各个地域的特色和文化,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的历史源远流长,乡土文化资源丰富,是开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基础。我国气候多样,各地的自然风光个性鲜明,不管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还是温婉柔美的江南水乡,或是白雪皑皑的北国风光,都能给予全国各地人民以美的享受。上述得天独厚的优点,明确指出了我国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潜力,我们应对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解决,下面将主要的发展对策整理如下:

(一)进行合理的生态规划

在我国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培养专项的旅游方面人才,培养其管理才能,使其明确农业生态旅游的本质,对景区的产业布局、发展目标进行合理详细的规划,能够充分发挥景区的独特性,并将民间工艺、民俗文化等融入到活动中,使旅游过程具有知识性、参与性、感染性和欣赏性。并着手进行对于当地旅游产品的开发,使产品具有生态型,实用性和保存性。管理人员应与政府积极合作,及时反映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政府应配合并指导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积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和保护,使得在经营者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营造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和谐的环境。

(二)因地制宜,突出地方农业特色

农业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趣味性和参与性的旅游方式,游客是为了体会与城市不同的生活节奏才会选择的形式,经营者应该充分利用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风俗习惯、文化信仰,来打造有自己地域特色的旅游景观,创设自己的旅游品牌。具体来讲,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首先,要深入地调查所要开发的旅游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对当地的生态特点、资源环境特点和人文历史等情况进行把握,进而制定出合适的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方案。其次,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并结合当地的农业特色,打造一批优秀的旅游项目,规划好旅游路线,创新农业旅游产品,为游客带来新鲜的旅游体验和留下深刻的旅游感受和印象。最后,要加大研发力度和资金投入,要突出地方农业特色,加快农业生态旅游建设和开发,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和财力、物力、人力等因素做后盾,因此,要加大对于特色农业旅游产品的研发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创新服务,努力打造科学化地农业生态旅游产业体系。

(三)转变开发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满足游客的需求,获取经济利益。良好的乡村生活环境和农业发展是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提,考虑自然和社会的多重因素,重点开发对于环境造成的污染小的项目,使旅游活动不仅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规划过程中要以保护自然为核心,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种植绿色产品,杜绝对土地掠夺式开发,改变不合理的耕种方式,保护所在地的土壤结构,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篇4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政府主导、资源整合、科学发展”为原则,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抓手,积极抢抓“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举办带来的机遇,通过多方位、强有力的市场推介,迅速提高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的品质和知名度,促进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尽快步入管理规范化、经营规模化和效益最大化的良性循环轨道,全面带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二、工作目标

在对现有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点实施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提升的基础上,全面实施生态农业休闲旅游“提档升级”工程,因地制宜策划一批新的生态农业休闲旅游项目,大力培育一批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品牌,着力打造十八湾休闲旅游观光带、马山半岛和大浮半岛等三个生态农业休闲旅游集中区,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产业体系,确保全区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点年接待游客人数达超100万。

三、工作重点

1、加深对生态农业休闲旅游项目的策划规划。策划和规划是各项工作发展的前提。发展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点面结合。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编制我区生态农业休闲旅游总体规划,在总体目标、空间布局、类型规模、产品特色、接待规模等方面进行科学安排,确保规划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要对重点区域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发展规模和趋势、基础设施和功能布局等进行深入研究,突出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坚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特征、文化特性、市场需求,挖掘资源,突出重点,统筹规划,避免盲目发展和一哄而上的现象发生。

2、加强对新建生态农业休闲旅游项目的规范管理。要在充分研究《省乡村旅游点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山水、观光农业、民俗特色、历史文化等自然人文资源,对照标准规范,提升管理标准,严格规范管理,优化服务质量,积极完善新建项目的道路交通、餐饮住宿等各项配套设施,确保项目上一个、活一个、带一片。

3、加快现有生态农业休闲旅游项目的提档升级。坚持以“提档升级”为抓手,以红沙湾、慕湾生态园、九龙湾乡村家园等为重点,加强对现有项目的规范化管理、特色培育和人才培育,强化对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点接待设施、服务质量、卫生状况、旅游安全等方面检查考核,积极培训一批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点讲解员,在每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都培育1个特色产品,做到乡村资源,星级服务,差异发展,不断提升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发展品质和发展规模,打造一批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特色品牌。

4、加大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的宣传推介力度。要以本地及3小时车程圈内周边市场为重点,大力抓好宣传推介,积极树立区在华东地区乡村旅游市场的龙头地位。要重点做好“六个一”,即:征集一句广告语和一个标识,向社会征集具有强大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图片及简短、易于传播和反复使用的广告语,形成统一的区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形象标识;设计发行一张“休闲导游图”,用地图的形式标注全市特别是区内的休闲旅游点,涵盖“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制作一个视频宣传片,对现有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点的旅游内容进行提炼,整合成一个集中展示生态农业休闲旅游概况和特点的宣传片;制作一张休闲卡,休闲卡使用范围包括龙寺生态园、太湖花卉园、唯琼农庄、九龙湾乡村家园、雪浪山生态景观园、红沙湾农业观光区、慕湾生态园等7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持卡可以享受入园、停车免费,九龙湾、唯琼等无门票的单位部分休闲活动免费、餐饮打折;策划一个农事主题活动,每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要把自身专长和农事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策划一个特色鲜明的农事主题活动。此外,要进一步完善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点交通导向标识、自驾休闲指南等工作,积极搭建旅游公共服务平台。

四、工作措施

篇5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高度物质和精神文明阶段后,出现了能源短缺、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不足、环境退化、生态失衡等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诸多问题。不少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发现这些问题的产生大都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发展手段和模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于是,他们提出了各种农业发展的模式,生态农业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1970年美国土壤学家阿尔布勒奇第一个提出了“生态农业”一词,1981年英国农学家伍新顿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生态上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国外提出的这种生态农业与我国古代的传统农业有些相似,即不使用或少使用化学合成产品,施用有机肥,利用腐殖质保持土壤肥力,利用轮作或间作方式种植。我国的生态农业从根本上有别与西方国家倡导的强调低投入或绝对排斥使用农用化学品的“生态农业”,而是一种典型的可持续农业。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的“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进行生产经营,可获取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现代农业体系。”

2.生态旅游的内涵

1965年,美国学者贺兹特(Hetzer)倡导生态的旅游(EcologicalTourism),呼吁人们对文化、教育和旅游界应该重新思考,提供一种旅游目的地文化和环境最小冲击下,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和旅游者满意度最高的旅游行为。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ectorCeballos-Lascurain)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原意是指那种在强调某种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到那些相对受到较少干扰和污染的区域进行自然旅行,其初衷在于通过生态方式的旅游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系统的质量做出贡献。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02年被联合国定为“生态旅游年”,此后,生态旅游得以在全世界迅速传播,并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

二、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的特殊旅游方式,它以求新、求知、求乐为心理基础,以欣赏、研究、保护自然和资源为目的。伴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生态农业是响应了可持续发展的呼唤,将农业推向了更高的发展空间,而旅游业早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这种背景下,为促进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资源开发者在开发生态农业时,把目光瞄向了生态农业旅游,以提高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生态农业旅游是以农业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相结合的高效产业,是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两者的有机结合不但拓展了旅游业和农业的内涵,而且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得到了高效合理的双向利用。这种可行性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旅游这一模式,实际上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二者的优化结合,是生态农业生产、生态旅游活动、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生态型”旅游方式,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克服目前传统农业旅游不足,找出一条生态+农业+旅游的农业旅游形式。它既能平衡农业经济、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和人们的旅游需求,又能维持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环境收益、经济收益、社会收益等综合收益最大化,是一条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结合模式探讨

1.农业资源占优势的特色产业带动模式(观赏+学习+参与型)

对于那些拥有特色农产品的生态农业区来说,可以以农产品为核心,进行围绕某一种或几种特色农产品展开的主题辐射发展模式。也就是指在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特色的生态农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一村一业发展壮大来带动乡村综合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专业村镇是这种模式的代表,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具有生产某种特色生态农产品的历史传统和自然条件;有相应的产业带动,市场需求旺盛;需要有带动者通过产业集群形成一定的规模。

篇6

党的十六大提出*世纪前二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社会转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传统农业应向市场化、产业化、集约化和高附加值的方向改造和提升,而新兴的旅游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生态农业和旅游产业的有效结合正适应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大力兴办旅游业的客观要求。世界旅游业从*世纪*年代中期已上升为全球第一大产业,*年代中后期,产值已达到了*.*万亿美元,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亿人,年增长速度达*%以上。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假期制度的改革,旅游交通的便捷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旅游业呈现出高速不平衡增长的态势,旅游业产值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截止*年底全国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评定后,全国共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处,其中绝大多数为自然风景名胜区,属于生态旅游区的范畴。*旅游事业近几年正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生态旅游的地位逐年提高。*委省政府旅游工作会议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五计划都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大力扶持其健康快速发展并作为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主要是基于生态农业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的一体化趋势和要求,即农业生态资源功能的旅游化和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化。既提升了农业经济的产业效率,又培养了旅游业的经济增长点,使自然生态资源得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双重开发并发挥生态环境教育功能。

*、开办“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是农业院校调整办学方向和提高教学竞争力的需要。

首先,农业院校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吸引力,就必须在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利用农业院校的基础优势,寻找符合当今社会潮流,具有时代特色的办学方向。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轨的过度时期,农业领域正孕育着一场新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的变革,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式正日益多元化,农业资源的概念有了新的内涵,它同人的生态定向、生态环境、旅游景观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使农业资源开发向更高产业层次转化成为可能,开办“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能够将农业资源和农业经济的传统办学优势,转化为培养农业转型的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的优势,这是农业转型的需要,也是农业院校办学思路转型的需要,是农业院校的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出路所在。其次,高职高专培养的重点在于具有实践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产业经营属性、实践操作属性基本一致。经与省内外的一些旅游部门和生态农业园区等企事业单位沟通和了解,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广受欢迎,已形成生态旅游人才短缺与旅游业整体进步之间的矛盾,生态旅游人才的培养成为今后一定时期旅游业提高竞争力的战略措施,预示着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生态旅游和旅游农业部门将出现人才紧缺的局面,该专业的设置是其他任何专业不可替代的。再次,*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而且拥有极其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已成为*旅游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近几年大力开发山地生态旅游资源和大中城市郊区生态观光农业的实践已充分显示出这一旅游事业在*的广阔生命力。“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的开办,将占居国内在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先进行列,有力地促进我省旅游产业、高新农业和高等教育事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开办“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能够保持该专业教育的入学和就业的人才供求两旺。

传统农业专科教育面临市场就业和生源质量的巨大压力,这与几十年一贯制传统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有很大关系,利用现有优势将传统长线专业改造成为当今社会经济新兴的热门专业,必将形成农业院校人才供求两旺的良好局面,高等专科教育尤其是农林高职高专才能办出活力和动力。*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到*年初*共有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家,开发景点景区*多处,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处,星级旅游饭店*多家,各类旅行社近*家。近几年开发力度逐渐加大,对生态旅游人才需求容量巨大,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人才需求对口的企事业单位和部门包括:各类生态农业实验场、观赏动植物园区、各类自然风景名胜区、生态休闲旅游度假中心、旅游接待和市场开发企业、城市园林生产经营单位、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等。目前,这类与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相关的单位和部门人才奇缺,难以适应自然资源进行旅游综合开发和保护的需要。上述企事业单位和部门多数属于新兴行业或朝阳产业,一般认为,社会越发展,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水平越高,回归自然、与大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愿望越强烈。抗击非典的教训增强了人们对生命和健康的认识和追求,生态健康旅游将成为旅游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该专业的设置较好地适应了这一旅游业的发展动态。

二、开办“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的可行性

*、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与高等农林院校学科性质相对口,同农林高教改革的方向相一致。

旅游业是一个与多种产业、多种学科相关联的综合性产业,而生态旅游业重点在于农业生态和旅游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郑州

篇7

[中图分类号]P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09―0079―07

1 引言

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伦理建设是当今全人类所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也出现了乡村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恶化,耕地和生物物种减少,森林、草原等资源过度利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农村广泛兴起。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导致乡村环境出现了一些生态恶化的新问题。乡村成了我国生态伦理建设的薄弱环节。

目前,围绕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村非农产业收入,各地对原有农业资源的开发力度增强,尤其是对生态农业资源的旅游经济价值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挖掘。乡村的生态伦理及生态意识对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乡村地区的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呼唤着新的生态伦理观念,而新的乡村生态伦理观念又将驱动人们走上一条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而,眼下进一步加强乡村生态伦理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就更有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的“农业一旅游”复合生态经济系统为例,研究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在构建乡村生态伦理中的作用,为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系统的优化发展提出建议,为地方政府更好地处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旅游发展、乡村生态伦理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

2 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恭城瑶族自治县是广西桂林市所辖的一个少数民族山区县。综合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经济时报和桂林当地等媒体的报道,这个昔日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县,经过20多年的生态农业发展建设,探索出了“养殖-沼气-种植”(也叫“猪-沼-果”)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简称“恭城模式”),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截止2006年4月,恭城有沼气用户5.72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88%,人户率全国排名第一;粮食产量连续10年增长,养殖业以年50%的速度增长,水果每年以40%增长,人均水果面积、产量、收入都名列广西前茅,而且无公害水果面积占广西无公害水果面积50%以上。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3年的266元增长为2005年的2850元,不少村子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如今,“恭城模式”的生态链、产业链不断延伸,催生了恭城的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旅游,正在形成“养殖一沼气一种植一加工一旅游”五位一体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红岩村位于县城南部的莲花镇,因创造“恭城模式”和据此为平台发展以生态农业旅游产品为中心的乡村旅游闻名。根据深入实地调研和综合媒体报道,红岩村从2003年开始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以来,大力开展富裕生态家园建设,兴建了43栋具有现代文明设施的乡村别墅,有客房170间、床位340张,还修建了瑶寨风雨桥、滚水坝、梅花桩、旅游登山道、停车场等旅游设施,并成功地举办了三届旨在推销本村生态农业主打产品――月柿和吸引人气的“恭城月柿节”。两年多来,该村累计接待旅游者36万人次,村民非农业收入人均达7000多元。最近,被确定为“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2006年2月28日,桂林市在红岩村隆重地举行了“桂林乡村游”开幕仪式,拉开了桂林开展“中国乡村游”的序幕。

伴随着恭城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作为生态农业旅游目的地的乡村也随之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迁。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对乡村旅游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其中,对乡村生态伦理的构建所起的作用尤其重要并引入关注。因为,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在冲击着传统的生活习惯和思维定势,促进当地村民构建起新型的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树立起现代文明的社会风貌。也就是说,从思想意识、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决定着当地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的方向。先进的乡村生态伦理观的确立是生态农业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而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将深刻地促进乡村生态伦理的构建。

3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3.1 问卷设计目标

调研在全面了解当地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状况的基点上,以其对乡村村民生态伦理观念形成的影响和建设水平为总目标。

3.2 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分为人口统计特征、公共生态意识、地区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意识等4个部分。其中,纳入分析的问题44个,表明样本生态意识状况的问题36个。

3.3 问卷发放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03份。在被调查对象中,男性59例,占57.3%,女性44例,占42.7%;从年龄阶段来看,受访者最小15岁,最大74岁,基本涵盖了各个不同年龄段人群,其中15―34岁的青年人42例,占40.8%,35―54岁的中年人53例,占51.5%,55―74岁的老年人8例,占7.8%,各年龄段所占比例基本符合当地人口特征;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小学及以下教育水平的23例,占22.3%,初中56例,占54.4%,高中20例,占19.4%,大专及以上4例,占3.9%;从人均旅游收入角度来看,无旅游收入者30例,占29.1%,旅游收入在2000元以下者24例,占23.3%,旅游收入在2001―4000元之间者23例,占22.3%,旅游收入在4001―6000元之间者15例,占14.6%,旅游收入在6001元以上者11例,占10.7%。这些指标反映出随机抽样所获样本的基本特征:涵盖了当地生态旅游乡村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较高的研究价值。

3.4 问卷设计方法

采用专家效度法指导问卷题目设计,在确定重点调查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时,采用德尔菲法对大量指标进行筛选,以确保调查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问卷研究采用SPSS软件对收回问卷作信度分析,采用克农巴哈的阿尔法模式(Cronbaeh’s alpha),用项内平均相关系数评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

4 调研结果分析

4.1 基本概况

在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中,本文首先采用SPSS软件对部分问题进行了频数分布分析,以期直观地了解问卷得分的大体情况,然后对乡村生态伦理的构建进行分析,做出进一步判断。结果显示:在对问卷全部44个问题的信度分析中,Cronbach’salpha=0.851,Cronbach’s alpha Based On Standardizedltems=0.953,说明该问卷设计合理,内部一致性良好,所获结果可靠性较高。

4.2 问卷结果分析

4.2.I 公共生态意识结果分析

公共生态意识部分问卷结果表明:明白生态环境这一概念的人只占全部调查对象的25.2%,比例偏低,这说明当地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过程中,关于生态方面的教育宣传力度不够,大部分村民还不太明白生态环境的内容。调查同时显示,当地乡村村民生态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从没听说过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人占全体调查对象的32%,虽然听说过但知之甚少的人占54.4%。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即便村民对生态环境的理论范畴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内容不甚了解,但朴素地认为生态环境重要或者很重要者所占的比例高达83.5%。调查还发现,作为生态农业旅游目的地的村民,不知道当地有环保部门,或者说没有与当地环保部门打过交道的比例竟高达82.5%,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当地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环保部门的导向监督作用有待加强。问卷通过对受访者的态度测度,来确定其公共生态意识的强弱。这些问题划分为两类:一类重在测度经济利益相关条件下受访者对公共生态的态度;另一类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了解受访者对公共生态环境保护的态度来判断其公共生态意识强弱。分析结果显示:该生态旅游区村民在第一类问题上的得分明显低于第二类问题。在第一类问题的回答中,有67%的人认同“人是最重要的,自然界是为人类服务的”这一说法,认同“为了维持经济发展的高速度,生态环境作一些牺牲也是值得的”人占到44.7%。在第二类问题的回答中,55.3%的人认为生态环境保护要从现在做起,88.3%的人认为生态环境保护要从我做起,73.8%的人认为生态环境意识是衡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更有87.4%的人认为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人的义务。初步分析发现: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往往使人们忽视生态环境保护,这导致了第一类问题得分偏低。与此同时,当地以生态农业旅游为龙头的生态经济的发展给农民带来新的生态观,以及农民们对于一些口号的耳熟能详使得第二类问题得分偏高。由此可见,村民生态意识的加强除了有赖于其素质的不断提高外,也与生态环境改善是否会给村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以及教育宣传的力度息息相关。

4.2.2 地区生态意识结果分析

地区生态意识部分调查显示:村民对本地生态环境的评价较高,只有8.8%的受访对象认为本地生态环境状况不佳。与此同时,大部分人认为本地的生态环境还应继续改善,占受访者的65%。这一方面显示出本地村民对自身所处的生态环境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村民对生态环境的恶化缺乏敏感和认识。在问卷的旅游生态意识调查分析中本文得到两类数据:第一类问题:村民对旅游有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的感知和认识,受访者中没有意识到游客到来将对当地水域造成一定污染的比例高达87.4%,没有意识到游客将给本地带来噪声污染的受访者比例为80.6%,没有意识到游客将给本地植被造成破坏的受访者所占比例为71.8%,没有意识到游客将给本地带来大量生活垃圾的受访者所占比例为65%,不认为游客大量到来将对本地空气质量造成影响的受访对象所占比例为90.3%,能判断出游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的人只占受访者的24.1%。这些数据再次说明:目前,当地生态农业旅游正处于发展初期,村民的目光被牢牢地吸引在生态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好处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生态环境的隐患。第二类问题:村民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同时有一定程度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调查显示:当遇到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时,持观望态度的人与出面劝阻的人比例大体持平,分别为44.7%和55.3%。反对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限制游客数量的人数占全体受访对象的81.6%,而认为应对游客进行生态保护教育的人数占到受访对象的60.2%。这一结果与当地旅游发展所处的阶段特征相吻合,显示出村民对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所持的非理性态度。

4.2.3 生态价值意识结果分析

生态价值意识部分调查显示:调查对象对生态价值的认识普遍较高,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提升本地社会知名度的人占全体被访对象的85.5%,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比例为82.5%,认为村民因此而更加热爱本地的比例为78.6%,而认为可凭此获得更多外来投资的占68.9%,认为村民因此而获得更多收入的占81.5%,认为村民因此而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的占74.7%,认为生态环境是本地旅游发展最重要因素的占85.4%,认为生态价值仍未充分开发的占到71.9%。以上数据说明,生态农业旅游的初步发展使得当地居民对生态价值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这将成为当地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基础。

4.3 生态农业旅游对红岩村生态伦理构建的影响分析

对问卷中部分问题所作斯皮尔曼(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问卷各部分得分与性别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0.376>0.05),地区生态意识与生态价值意识得分与年龄阶段也不具备显著相关关系(P=0.116,0.264>0.05)。乡村村民年龄与受教育程度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77。可见,影响问卷得分水平的主要因素为:旅游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两者之间比较发现:人均旅游收入与各部分得分的相关系数均大于教育程度与各部分得分的相关系数。因此,我们可以初步认为:人均旅游收入水平是影响本次问卷调查结果的主要变量,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本次问卷调查结果的协变量。

为进一步了解恭城县红岩村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对村民生态意识所产生的影响,本文对问卷所得的结果进行了协方差分析,得到了某些有价值的结论。

在协方差分析的第一步骤中,本文对人均旅游收入划分为5个组(0―4组):依次为无旅游收入;旅游年收入2000元以下;旅游年收入2001―4000元;旅游年收入4001―6000元;旅游年收入6001元以上,对它们之间的线性趋势做出如下初步判断:①各旅游收入水平组的教育水平分布基本相同,无明显偏差;②各旅游收入不同水平组的得分与教育程度均呈现较显著的直线趋势;③各组直线趋势的斜率接近。从这几点中,笔者初步判断资料符合协方 差分析的要求,可以继续分析。在协方差分析的第二步骤中,本文进一步检验了各组的总体斜率是否相等。输出的分析结果显示:旅游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交互作用在4部分得分中均无统计学意义,且P值较大,因此,可以认为各组斜率相同。在以上两个条件具备的基础上,协方差分析得以顺利进行。

首先,利用SPSS软件给出各组各部分得分对受教育程度的修正均数,并且比较各组修正后的均数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进而定量揭示旅游收入水平对生态旅游区村民生态意识是否产生了显著影响。结果显示:旅游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均对公共生态意识、地区生态意识、生态价值意识以及生态意识得分有影响,P值分别为小于0.01和小于0.01,小于0.01和0.01,小于0.01和0.024,小于0.01和小于0.01。

按修正后教育程度为2.05的情形计算出各组修正均数及相应的可信空间,结果显示:公共生态意识得分修正均值随着旅游收入水平的增长而不断提高。人均旅游年收入4000元成为地区生态意识得分修正均值的一个分界线,人均旅游年收入4000元以下各组地区生态意识得分修正均值较低且相差不大,而人均旅游年收入4000元以上各组地区生态意识得分修正均值较高且接近。生态价值意识得分均值也基本上随着旅游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长,但更多的表现为有无旅游收入各组之间的显著差距。汇总后,生态意识得分修正均值呈现出明显而规则的随旅游收入增长而不断提高的趋势。具体分析结果如表1至表4所示。

表1是把受教育水平转化为相等以后,生态农业旅游收入水平不同的各组公共生态意识得分的修正均数、标准误差以及各组修正均数是否相等的假设检验结果。可见,在扣除了受教育水平对生态意识得分的影响之后,各组的公共生态意识得分差别有的具有统计学意义,有的则没有显著性。其中,无旅游收入组(0组)与其他各有旅游收入组(1、2、3、4组)的得分差异均具显著性,低旅游收入组(1组)与其他各组(0、2、3、4组)的得分差异也具有显著性。可见,在红岩村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中,直接获利较少的村民群体其公共生态意识的发展显著落后于直接获利较多的村民群体。统计分析显示:人均旅游年收入2000元以下组(0、1组)与人均旅游年收入2000元以上各组(2、3、4组)之间的生态意识发展水平呈现显著差距。因而在本研究中可以认为,人均生态农业旅游年收入2000元以上是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对乡村村民公共生态意识产生显著积极影响的一个界线。

表2是把受教育水平转化为相等以后,生态农业旅游收入水平不同的各组地区生态意识得分的修正均数、标准误差以及各组修正均数是否相等的假设检验结果。可见,在扣除了受教育水平对地区生态意识得分的影响之后,不仅中低旅游收入水平组(0、1、2组,人均旅游年收入4000元)之间得分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以人均旅游年收入4000元为界线,中低旅游收入水平各组与高旅游收入水平各组之间的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由此可见,在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中,直接获利少的村民群体其地区生态意识的发展也显著落后于获利多的居民群体。在本研究中,人均生态农业旅游年收入4000元以上是生态旅游经济对村民地区生态意识产生显著积极影响的一个界线。这个差异界线之所以高于以上公共生态意识部分,是因为在本次地区生态意识调查部分中存在较多比较隐蔽且敏感的旅游生态问题,这些问题因为直接触及某些旅游经营者的既得利益而导致部分问卷得分偏低。事实上,在当地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最初阶段,只有老资格且经营规模较大的旅游经营者才会深刻体会并正视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本地在发展旅游以后的生态环境变迁,其他中小经营业主以及非直接利益者往往着眼于如何吸引到更多的游客来访,而对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缺乏必要的关注。

表3是把受教育水平转化为相等以后,生态农业旅游收入水平不同的各组生态价值意识得分的修正均数、标准误差以及各组修正均数是否相等的假设检验结果。可见,在扣除了受教育水平对生态意识得分的影响之后,无旅游收入组(0组)与有旅游收入各组(1、2、3、4组)的生态价值意识得分具有显著差异,有旅游收入各组之间的生态价值意识得分无显著差异,有无旅游收入成为影响生态价值意识得分水平的主要因素。可见,在本研究中,能否参与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并从中直接获利,是决定村民能否认识到当地生态环境潜在价值的重要因素。这表明:只有在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中让村民真正得到旅游发展带来的实惠,他们对生态价值的再认识和态度才会因此而更加倾向于积极。

表4是把受教育水平转化为相等以后,生态农业旅游收入水平不同各组生态意识得分的修正均数、标准误差以及各组修正均数是否相等的假设检验结果。可见,在扣除了受教育水平对生态意识得分的影响之后,除部分相邻组(1组与2组、2组与3组)外,各组的生态意识得分差别均具统计学意义。由此可以认为:在红岩村的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村民旅游收入的提升,村民的生态意识将得到显著的提高,乡村生态伦理将得到积极的构建。

5 结论

从上述分析结论来看,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对恭城县生态农业旅游区的乡村生态伦理建设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一是生态农业旅游的繁荣使当地村民收入普遍提高。经济收入增加和生活条件改善对村民生态意识提高的作用显而易见:一方面,他们有了吸收新观念的经济条件;另一方面,生态农业旅游收入的不断增加激发了他们提高自身生态意识的积极性。二是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为当地带来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流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当地乡村村民的传统观念,使他们逐步树立了先进的生态文明观。作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区和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当地生态农业旅游区时刻虚心听取来自政府和学界的意见,并在这个过程中初步培养出符合当地生态经济发展规律的全新生态观;生态旅游在信息流的引入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三是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直接依托于当地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这给当地乡村村民以直观的示范意义,使他们对生态价值有了更高的评价,从而进一步调动了他们创造并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研究同时发现,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对于当地不同村民群体的生态意识影响程度是有显著差别的,不同旅游收入水平人群的生态意识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差距。其基本规律是:村民旅游收入水平越高者,其生态意识也就越强;且只有当旅游收入水平达到一定期望值时,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对乡村生态意识的影响才会显现。由此可见,在当地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村民的广泛参与,而且应该设法保证每一个生态农业旅游参与经营主体能够在旅游发展中获得一定水平的经济收益。也就是说,对该生态农业旅游系统而言,理想的状况是要保证每个家庭都能较深入地参与到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过程当中去,这将有助于保证其具备较高的生态意识,这也正是确保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文化要素之一。而这恰恰印证了生态旅游理论有关生态旅游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当地居民对生态旅游的态度和生态旅游机会的可得性这一论断。

研究的另外一个重要结论是: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所带来的旅游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于目的地村民公共生态意识、地区生态意识、生态价值意识的影响程度和方式有所差异。在不断提高的生态农业旅游经济收入影响之下,村民生态伦理的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利益首先使村民对生态价值进行重估,生态环境价值得到重视;随着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村民逐步深入和参与到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当中,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接受不同以往的教育和影响,逐步树立了新的生态伦理观念。这种生态伦理观念的树立往往从普遍的公共生态意识提高开始,随着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村民参与旅游度的提高,普遍的公共生态意识与本地具体的实际情况结合,引发了村民生态意识的提高,这其中便包含着对生态旅游业环境影响的更为客观理性的认识。

篇8

关键词: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大别山;资源;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型

一、大别山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以来,大别山区主要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致力于发展生态农业,利用良好的地理地形条件,在种植林业的基础上,实现茶叶、蔬菜、瓜果、禽蛋等大批特色农产品的同时生产,使这些地区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一发展模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大别山是华中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保护大别山区的生态环境,有关部门提出要建立严格的保护机制,禁止各类行为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鼓励和引导社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环境条件较优的地区率先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2015年,中国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目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出境旅游消费国,并形成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由于中国旅游业发展较快,农家乐等农业试点也取得较好的收入,为更好的实现大别山区的经济发展,将采取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展的模式。

二、研究大别山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的意义

1.可能性。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先了解农业的多种功能,农业不仅为我们的食品提供了保障,而且还具有休闲旅游、原材料供给、增加就业、提高收入、生态保护等功能。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促进生产结构转型升级。如今,旅游业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在经济产业中,其规模和效益名列前茅,引进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机制为大别山区的脱贫致富提供了可能,也为其他相似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范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国民经济的不断调整,我国人均GDP得到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温饱已不是问题,生活质量的优越性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由于闲暇时间的增加和带薪假日及双休制的实施,旅游活动成为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旅游业逐渐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旅游消费与需求也呈现出日益大众化、生活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在过去的几年里,每逢节假日,旅游人数必然会达到高峰,各旅游景点、名胜古迹都会人山人海,近几年来,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田园风光,休闲度假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人们通过这种旅游方式不但能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还可以放松心情、陶冶情操,达到修身养性、健康娱乐、丰富生活、提高素质的综合效果。旅游业正不断地向人们展示其极其美妙的发展前景。生态农业的自然风光、灿烂悠久的人文历史文化、淳朴的民族风情等特点,是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业的基石。

2.必要性。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必备武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在提高经济水平的同时,必须要注重节能环保。我国传统农业和旅游业转变为具备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响应了我国的国策,生态农业主要是通过农业机械化、土地规模化、技术创新和技术集约化的途径来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产品的原生态水平和农民的收入水平,而生态旅游业提倡摈弃传统旅游业无序无节制地消耗资源,提倡在旅游承载力约束下进行旅游开发,从而提升旅游产品的高品味性、环保性和经济效益。本项目研究对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大别山区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发展生态农业,大别山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远离工业密集区,土壤、空气等很少被污染,生物多样化,种群间制衡机制完备。完全可以把大别山区所具备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和经济优势,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与旅游业,拉动大别山区的经济水平。

三、大别山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大别山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且不受工业区的污染,各类特色农产品例如茶叶、高山蔬菜、禽蛋等得到很好地种殖,使之为大别山地区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但要想更加快速的提升大别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人民的收入,就要引进新的发展模式,利用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机制,重点发展生态乡村旅游,以休闲为目的,以城市游客为对象,开发兼具观光、休闲功能的旅游产品,增进体验式旅游,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等发达地区的“后花园”。具体项目措施为:第一、“要想富,先修路”,要在原线路的基础上,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铺设通往各潜在景区的旅游线路。同时在线路周边,建设休闲旅游项目,达到避开游客高峰、吸引游客的效果。第二、在特定景区合理布局一批特色农业经济区域,打造一批观光采摘的特色农业生态产业园,如生态果园、生态茶园等,可以让游客体验到乡土风情。第三、建设一批集观光、养殖、垂钓、农庄、餐饮及消费为一体的“农家乐”等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如在佛子岭水库、梅山水库等库区发展“渔农乐”项目等。

四、安徽大别山区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1.机遇。

1.1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政策扶持。由于大别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丰厚、地理位置优越,国家及地方政府都很重视当地的农业与旅游业项目的开发,2011-2020年,这十年将会把大别山区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批复指出要将大别山片区建设成为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示范区、国家重要粮食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区、红色旅游胜地和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华中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同时,随着国家将旅游业提升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安徽省及各地方市县更加重视旅游产业发展,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编制地区产业发展规划,扶持山区旅游业发展。且随着长三角经济区的打造,区域内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为大别山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带来机遇。

1.2生态旅游消费观念不断增强。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日益加快,但是城市污染也日益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在不断困扰着人们,特别是身处工业密集区的城市居民背负着巨大的安全隐患的压力。因此人们开始渴望乡村生活,追求绿色产品,随着这种新的趋势,生态旅游业逐渐取代以往的黄金周游、跟团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这为安徽大别山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与机遇。

2.挑战。

2.1同质化竞争激烈。随着这种生态旅游消费观念的演变,全国各省市也在逐渐开展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安徽大别山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但总体来说,这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安徽大别山区的旅游资源与片区内的湖北省、河南省具有较大的同质性,不仅拥有较为类似的自然资源,甚至文化资源也比较接近,受到周边生态旅游区替代性竞争的压力与挑战。

2.2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之间的矛盾。各地区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过程中,难免会因法律法规不完善、开发规划思想不足,造成盲目开发,导致生态系统破坏。随着生态旅游的开发,景区规模的扩大、游客数量的增加,旅游管理发展的滞后,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环境的污染、对自然景观完整性的破坏,甚至生态平衡的打破。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生态旅游资源利用期限和生态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影响并制约大别山区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赵雅楠 单位:皖西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开忠,许峰,权晓红.生态旅游概念内涵、原则与演进[J].人文地理,2001,(4):6-10.

篇9

关键词: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大别山;资源;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型

一、大别山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以来,大别山区主要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致力于发展生态农业,利用良好的地理地形条件,在种植林业的基础上,实现茶叶、蔬菜、瓜果、禽蛋等大批特色农产品的同时生产,使这些地区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一发展模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大别山是华中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保护大别山区的生态环境,有关部门提出要建立严格的保护机制,禁止各类行为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鼓励和引导社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环境条件较优的地区率先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2015年,中国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目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出境旅游消费国,并形成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由于中国旅游业发展较快,农家乐等农业试点也取得较好的收入,为更好的实现大别山区的经济发展,将采取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展的模式。

二、研究大别山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的意义

1.可能性。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先了解农业的多种功能,农业不仅为我们的食品提供了保障,而且还具有休闲旅游、原材料供给、增加就业、提高收入、生态保护等功能。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促进生产结构转型升级。如今,旅游业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在经济产业中,其规模和效益名列前茅,引进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机制为大别山区的脱贫致富提供了可能,也为其他相似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范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国民经济的不断调整,我国人均GDP得到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温饱已不是问题,生活质量的优越性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由于闲暇时间的增加和带薪假日及双休制的实施,旅游活动成为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旅游业逐渐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旅游消费与需求也呈现出日益大众化、生活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在过去的几年里,每逢节假日,旅游人数必然会达到高峰,各旅游景点、名胜古迹都会人山人海,近几年来,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田园风光,休闲度假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人们通过这种旅游方式不但能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还可以放松心情、陶冶情操,达到修身养性、健康娱乐、丰富生活、提高素质的综合效果。旅游业正不断地向人们展示其极其美妙的发展前景。生态农业的自然风光、灿烂悠久的人文历史文化、淳朴的民族风情等特点,是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业的基石。

2.必要性。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必备武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在提高经济水平的同时,必须要注重节能环保。我国传统农业和旅游业转变为具备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响应了我国的国策,生态农业主要是通过农业机械化、土地规模化、技术创新和技术集约化的途径来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产品的原生态水平和农民的收入水平,而生态旅游业提倡摈弃传统旅游业无序无节制地消耗资源,提倡在旅游承载力约束下进行旅游开发,从而提升旅游产品的高品味性、环保性和经济效益。本项目研究对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大别山区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发展生态农业,大别山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远离工业密集区,土壤、空气等很少被污染,生物多样化,种群间制衡机制完备。完全可以把大别山区所具备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和经济优势,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与旅游业,拉动大别山区的经济水平。

三、大别山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大别山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且不受工业区的污染,各类特色农产品例如茶叶、高山蔬菜、禽蛋等得到很好地种殖,使之为大别山地区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但要想更加快速的提升大别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人民的收入,就要引进新的发展模式,利用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机制,重点发展生态乡村旅游,以休闲为目的,以城市游客为对象,开发兼具观光、休闲功能的旅游产品,增进体验式旅游,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等发达地区的“后花园”。具体项目措施为:第一、“要想富,先修路”,要在原线路的基础上,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铺设通往各潜在景区的旅游线路。同时在线路周边,建设休闲旅游项目,达到避开游客高峰、吸引游客的效果。第二、在特定景区合理布局一批特色农业经济区域,打造一批观光采摘的特色农业生态产业园,如生态果园、生态茶园等,可以让游客体验到乡土风情。第三、建设一批集观光、养殖、垂钓、农庄、餐饮及消费为一体的“农家乐”等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如在佛子岭水库、梅山水库等库区发展“渔农乐”项目等。

四、安徽大别山区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1.机遇。

1.1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政策扶持。由于大别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丰厚、地理位置优越,国家及地方政府都很重视当地的农业与旅游业项目的开发,2011-2020年,这十年将会把大别山区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批复指出要将大别山片区建设成为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示范区、国家重要粮食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区、红色旅游胜地和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华中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同时,随着国家将旅游业提升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安徽省及各地方市县更加重视旅游产业发展,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编制地区产业发展规划,扶持山区旅游业发展。且随着长三角经济区的打造,区域内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为大别山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带来机遇。

1.2生态旅游消费观念不断增强。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日益加快,但是城市污染也日益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在不断困扰着人们,特别是身处工业密集区的城市居民背负着巨大的安全隐患的压力。因此人们开始渴望乡村生活,追求绿色产品,随着这种新的趋势,生态旅游业逐渐取代以往的黄金周游、跟团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这为安徽大别山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与机遇。

2.挑战。

2.1同质化竞争激烈。随着这种生态旅游消费观念的演变,全国各省市也在逐渐开展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安徽大别山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但总体来说,这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安徽大别山区的旅游资源与片区内的湖北省、河南省具有较大的同质性,不仅拥有较为类似的自然资源,甚至文化资源也比较接近,受到周边生态旅游区替代性竞争的压力与挑战。

2.2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之间的矛盾。各地区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过程中,难免会因法律法规不完善、开发规划思想不足,造成盲目开发,导致生态系统破坏。随着生态旅游的开发,景区规模的扩大、游客数量的增加,旅游管理发展的滞后,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环境的污染、对自然景观完整性的破坏,甚至生态平衡的打破。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生态旅游资源利用期限和生态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影响并制约大别山区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赵雅楠 单位:皖西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开忠,许峰,权晓红.生态旅游概念内涵、原则与演进[J].人文地理,2001,(4):6-10.

篇10

在旅游产业中,休闲养生旅游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节奏逐渐加快,养生意识的逐渐提升,人们对于休闲养生旅游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通过休闲养生旅游,人们的身心得以放松,内心更加悠闲与舒适。在发展休闲养生旅游过程中,生态农业产业链能够给休闲养生旅游提供更好的发展载体,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生态性与可持续性,将生态农业产业链与休闲养生旅游进行巧妙融合,能够更好地缓解生态农业发展的困境,将乡村经济发展活力有效激发出来。此外,将休闲养生旅游、生态农业产业链进行融合与互动,能够打造更加耦合、完善的生态产业链。

1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概述

1.1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的概念及内涵

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主要指的是以产业链理论为基础来对这两个产业进行探讨,并对原有产业链进行分解,通过模块或者产业链资源的优化与组合,逐渐形成新的产业链的过程。在推动两大产业融合时,要结合企业利益目标、市场实际需求、产业分工等要素,通过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和生态农业产业之间的碰撞与产业渗透,促进两个产业链裂变与整合,逐渐形成一个新的融合性产业,或者形成一个产业群、产业链[1]。无论是生态农业产业链还是休闲养生旅游产业链,二者都有自身的产业中心,都有自己的技术、资本和产品,而为了推动这两个产业的充分融合,强化两个产业之间的要素交换与能量传递是非常有必要的,要使得二者产业链的融合能够更好地突破固有产业界限的局限与禁锢,逐渐形成新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融合性产业链,在资本、技术、产品与市场等要素之间实现替代与互补,从而打造更加先进、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体系,推动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生态农业产业链都能够得到更好、更长足的发展。

1.2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的特征

休闲养生旅游产业主要注重改善人体健康,注重疾病的治疗与调养,使得人的身体、精神、灵魂和感情等更加和谐与平衡。发展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多是以自然环境为依托和载体,主要包括农事养生、运动养生、森林养生、温泉养生和佛教养生等等,因而休闲养生旅游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养生与健康的旅游项目或者产品、高质量的旅游环境资源等。与此同时,在旅游产业当中,休闲养生旅游产业也是旅游业中非常重要的类型,其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很容易和其他产业进行有效融合。同时,休闲养生旅游产业也具有很强的资源异质性,其依托多种资源条件,能够发展与创新出更加多样的休闲养生旅游产品。而生态农业产业也具有持续性、高效性、资源异质性与综合性等特征,且由于生态区域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其通过利益合作共享、循环利用来促进生态环境的更好维护,有效减少了生态环境污染,促进了生态农业更加高效、可持续发展。

2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互动机制

为了推动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链之间实现互动与融合,结合两个产业链的实际发展现状与特征,不断优化与创新产业链融合互动机制与流程。重视产业链要素之间的整合与优化等,能够推动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链之间更好的融合与发展。基于此,对休闲养生旅游、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互动机制展开有效研究。

2.1重视两大产业生产性关联要素的融合

生产性关联是两大产业融合的切入点或者契合点之一。在两大产业融合与互动过程中,生态农业产业资源主要是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的投入要素。在发展休闲养生旅游产业时,生态农业是其非常重要的资源和条件,且在旅游的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一定的同步性,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对于生态农业产业的空间区位有很大的依赖。同时,旅游自身的时间依赖性、旅游服务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农作物季节性生长与观赏等,都表现出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对生态农业时间的较强依赖性。休闲养生旅游产业所涉及的产品、服务等都会与生态农业产业的流程密切相关,如服务的创新、食品的营销、园林等生态性旅游产品的设计等等,这些都是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生态农业产业之间的关联之处,也是强化与提升两大产业生产性融合的有利条件。此外,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生态农业产业都有其自身的专业技术与知识,如专业的休闲知识、服务技能与养生服务等,能够对旅游者、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进行更好地分析与分类,从而掌握更为全面的生态农业、养生旅游知识,促进两大产业链更好的融合与发展[1]。

2.2重视两大产业链融合协同效应的发挥

在推动休闲养生旅游、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与互动的过程中,要将两大产业链进行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并将生态农业产业、休闲养生旅游产业作为产业链融合系统的两个子系统,通过信息、能量、物质等要素的交换,将两大产业链进行全面分解与整合,从而将协同效应发挥出来[2-3]。为了将两大产业“1+1>2”的协同效应更为全面地发挥出来,应重视两大产业优势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并将两大产业间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优化配置,使得生态农业资源能够更好地丰富休闲养生旅游的形式与内容,为休闲养生旅游产品的打造与创新提供更好的资源条件与基础,提升生态农业产业效率与发展水平。此外,两大产业链之间的融合,能够更好地协调企业、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将休闲养生旅游要素逐渐融合渗透到农村生态经济发展形式与内容中,能够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激发农村的经济活力,实现乡村振兴,对于城乡或者城镇一体化、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非常有利。

2.3健全两大产业耦合机制,发挥耦合效应

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会推动事物发展向一致性、同一化的方向演变。在研究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与发展的过程中,重视两大产业耦合机制的健全与耦合效应的呈现是非常有必要的。二者经过要素的融合、资源的共享、发展方式的贯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形成较为健全的耦合机制,这对于两大产业链的促进与融合非常有利,对于耦合效应的全面展示与呈现也非常有利。与此同时,为了能够将两大产业耦合的实际效应更好地发挥与诠释出来,明确好两大产业链融合发展的目标,应从休闲养生旅游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出发,助推两大产业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从而使得农业生态环境得以有效改善,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谋求两大产业链共同发展时,应重视对两大产业链中优势要素的分析与研究,掌握这两大产业链互补的内容,如生态农业中河流、湖泊、土壤、空气和光等自然要素,农作物的育苗、种植等生产过程,这些都是休闲养生农业发展过程中必备的旅游资源,可使得休闲养生旅游的发展内容更加丰富、产业业态得以创新,提升休闲养生旅游产业链的发展质量与水平。同时,在产业链融合实践过程中,生态农业资源能够丰富休闲养生旅游的内容,而休闲养生旅游的发展模式能够推动生态农业更加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促进生态农业产业结构得以优化与升级,推动两大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4-5]。

2.4重视产业链融合理念与技术的转变与革新